国家博物馆

2024-08-06

国家博物馆(共12篇)

国家博物馆 篇1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 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28日,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是历史与艺术并重, 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于国子监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7年教育部决议将紫禁城端门至午门一带划为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址。1918年7月迁入, 并将午门正楼、雁翅楼及四角亭辟为10个陈列室, 东西庑各三间为办公室, 东西朝房为储藏室, 总计馆舍150余间, 文物5万余件。1924年8月1日正式对外公开展览。1926年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1949年10月1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 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9年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新馆, 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该建筑于1958年11月动工, 1959年与人民大会堂同时建成。为1959年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 在国庆十周年之际, 开始接待观众。196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整座建筑南北长313米, 东西宽149米, 总建筑面积达69000平方米。中央部位和两翼的中部是四层建筑, 其余部分为三层。在总出入口处, 24根方柱组成了富有中华民族风格的11孔巨型方柱式门廊, 门廊两端是两座高达39.83米的柱楼。廊额上黄色和红色石料镶嵌成的多面红旗簇拥着中国国徽。浅黄色的外墙和用玻璃砖镶成的金黄翠绿的屋檐, 色彩鲜明。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加。鉴于这种形势, 国家决定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是中国文博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 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 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 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 展厅数量为49个, 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 设有10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将会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展示祖国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文明,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体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内, 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 将为公众提供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的展览以及其他文化休闲服务。不仅荟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艺术, 见证中华民族百年的复兴之路, 而且还有全方位和系列性的反映和表现世界文明成果的高品质展览。

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以全新的姿态向中外宾客展现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世界各地的文化, 届时常规展厅将免费开放, 游客可通过官网、手机预约门票, 持本人有效证件或预约号到柜台领票参观。

国家博物馆 篇2

基本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2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2012年观众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1],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当年全球第三[2]),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

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所属“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2003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独立发行刊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月刊).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扩建情况

扩建过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7年进行改扩建工程,2010年完成改扩建,建筑面积由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重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改扩建后的国博建筑面积由过去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近20万平方米。800

—2000平方米展厅达到49个,藏品数量超过105万件。

扩建后的局部雄伟壮姿

博物馆的西、南、北三面整体保留,进行加固改造和维修。新馆部分镶嵌在老馆中间并向东扩建。建筑风格与老馆保持一致,建筑体量比老馆略高。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由文物保管区、展陈区、社教区、学术研究区、公共活动区、休闲服务区、行政业务办公区等部分组成,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和现代化。无论从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从人员组合上都达到了与其相配的规模和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博物馆。

2007年3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2009年底基本建成,201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成为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下设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建立在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上的纪念馆,2001年7月成立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2002年4月正式开馆。一般称为“红楼”。1919年,这里曾孕育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61年,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倒计时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把迎接重要事件的倒计时牌树立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门,来提醒公众迎接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牌

为迎接香港回归,“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于1994年12月19日,即《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十周年之际树立,这个倒计时牌自揭幕起到1997年7月1日零时止。为迎接澳门回归,“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倒计时牌”于1998年5月5日,即澳门特区筹委会成立当日揭幕,这个倒计时牌自揭幕起到1999年12月20日零时止。

为迎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雅典奥运会闭幕后,北京正式进入奥运周期,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于2004年9月21日下午六时启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牌”,直至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为止。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设立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计时牌”。

孔子雕像

2011年1月11日,为体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4月20日,国家博物馆北门外广场的孔子塑像迁入国家博物馆雕塑园,是中华文化百家争鸣的儒家代表之一。历史上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华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的发展。

孔子青铜雕像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介绍,雕像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气势磅礴,展示出中华儒家文化的代表与气象。

随着孔子雕像的落成,历时3年半、投资25亿元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全面竣工,2011年3月开馆。[8] 新装亮相

在中外游客的好奇目光中,耗资25亿元、历时近4年改扩建的国家博物馆悄然以焕然一新的恢弘外观,重新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博建筑的外立面虽经翻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建筑外貌和风格;里面大厅宽敞、色调明亮、装饰庄重大气。国博馆长吕章申说,无论是从6.5万平方米扩大到19.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还是各种硬件设施,改扩建后的国博都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博物馆的水平。

【油画做成浮雕】1940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创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愚公移山》油画。如今,这幅中国油画史上最精彩的作品之一,被做成一幅宽36米、高12米的巨大浮雕,在国博西大厅正面墙上迎接着每一位参观者。浮雕对面,是7扇十多米高的铜门,透过门上的青铜镂空图案,可以看见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

西大厅是观众进入国博的重要集散区域,在大厅的南北两侧,两个设计精巧的宽大楼梯拾级而上,像两个张开的臂膀,欢迎着四方参观者。

【华丽视觉效果】国博新馆共有49个展厅,最小的面积700平方米,最大的中央大厅达2000平方米,每年可接待800万至1000万观众。库房容量达到了100万至120万件。还有四个贵宾厅,分别用砖、木、铜、石来装饰,其中的“砖厅”,在我国砖雕的三大流派中选择了苏州砖雕风格。木厅以纯楠木装饰,是东阳的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先生精心雕成的。铜厅的正面是一面青铜屏风,上面的铭文选用的是大盂鼎的铭文,则是由铜雕艺术家朱炳仁先生精制而成。[9] 在新馆的屋顶上,设有380个藻井,通过采用我国古代这种特有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布灯、通风、安设吊点,产生华丽的视觉效果。藻井外面的顶上,将来会摆放花坛,和新馆屋顶已经种下的2万平方米绿地及平台上放置的藤椅一起,为观众提供北京最大的屋顶花园和休闲场所。

【功能大大拓展】在新馆的各层走廊上,还新设了不少供观众休闲、购物的区域。吕馆长说,新的国博大大拓展了功能,观众除到国博来看展览,还可观赏电影、戏剧,体验文化休闲。新馆顶层有2000平方米的区域是为观众提供餐饮服务的,其中玉厅可同时容纳500来人就餐。

在地下的两层里,分布着有714个座位的剧场、600平方米的电视演播室、26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数码影院,以及能容纳600多辆车的停车场。

国家博物馆百年受赠文物 篇3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文物征集、收藏、考古、研究、文化交流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其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各种因素。我国古代历史悠久,近代国情特殊,决定了博物馆文物藏品来源的多样性。历史文化悠久丰富,则文物保存的方式多样,流传渠道复杂;而近代由于蒙受外侮,频遭掠夺,再加上军阀混战,许多古墓和古迹被疯狂盗掘,导致大量文物或遗失国外,或散落民间,或流入古玩商之手,造成文物的极大损失。为了挽回这些损失,博物馆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文物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各界人士以及国外友人纷纷捐赠文物,补充考古发掘所得,壮大了博物馆的藏品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使散佚文物回归国家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在北京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已历百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万珍藏中,多数为政府划拨,其余来自考古发掘、自主征集,还有大量的个人捐赠。

为了叙述方便,理清捐赠情况,本文将中国国家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年至1949年1月

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的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个春秋。当时不仅博物馆是筹建伊始,现代意义上的文物观念亦刚刚形成。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些传统事物与旧的道德观念褪去了正统色彩,进入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科学地保护文物、辩证地继承文化遗产,成为当时开明知识分子的共识。许多贤达人士抛弃了孝子贤孙应当固守祖先遗物的古老观念,将散落民间的文物捐献给国家,使其得到科学合理的保存与利用,非常可敬。

在此阶段,中华民族在蒙受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所遭受的文化掠夺也非常惨痛,像敦煌写经、园林建筑构件等一批珍贵文化遗产被西方“学者”以考察的名义大肆掳掠,流失国外。沉重的损失唤醒了社会保护文物的自觉意识。将流失海外或散落民间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是当时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一种举动。虽然战乱更迭,救亡不暇,这种善行义举却从来没有间断过。

国博1949年后的文物分类账册上,清楚地写着馆旧藏明代“福禄寿喜”大铜镜、明代青花寿字瓷碗等一批文物。根据史树青先生的研究和实物考证,这些文物的捐献者就是鲁迅(史树青《鲁迅先生和北京历史博物馆》,《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0期)。鲁迅先生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来北京,任教育部教育司科长,负责勘选馆址,将国子监定为馆合,后虽未在历史博物馆任职,但仍与国立历史博物馆关系密切,关心其成长。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宣传者,但对历史文化遗产非常热爱,经常徜徉琉璃厂或小市,以自己的薪水收集了不少文物和拓片。上述明代福禄寿喜大铜镜(图一)、明代青花寿字瓷碗等文物,就是鲁迅于1912-1926年期间捐赠历史博物馆的。其中大铜镜(《鲁迅日记》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96页),直径41.8、边厚0.3厘米,镜背有篆文“福禄寿喜”四字,镜钮有“薛晋侯造”。曾于1950年参加苏联《中国艺术品展览》,意义重大,十分珍贵。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建立鲁迅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又将这两件文物正式调拨给鲁迅博物馆收藏。

郑泽是民国时代的社会贤达,至今尚未确定他的确切身份,推测其为明代收复台湾的爱国将领郑成功的后人。1935年,郑泽先生将家藏的郑成功画像、郑经画像捐赠国立历史博物馆。通过捐赠,其祖先的代代珍藏,远远超越了一家一族的界限,成为象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抵御外侮、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得到永远的珍藏和瞻仰。

张伯桢(1877—1946),字子干,号沧海,又号篁溪,晚年因从班禅司佛典,法名罗桑彭错,又号仁海居士(张伯桢《堇溪年谱》,稿本)(图二),东莞篁村胜和村人。他21岁时赴广州从学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曾助康有为纂辑《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1904年负笈东瀛,与朱执信、邹鲁、汪兆铭、程树德等同学于东京法政专科学校。1908年毕业归国,与马叙伦、伦明等共同执教于广州方言学堂。次年,赴京应游学生考试,授法科举人,签分法部,以七品小京官在制勘司行走。见知于该部侍郎沈家本。民国成立,改任司法部佥事。1914年应聘兼任清史馆名誉协修。1928年政府南迁,解职。嗣后,除一度出任广东法官学堂监督外,长期息影京华,以鬻文、著述为业。1946年,张伯桢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将珍藏的康有为、梁启超书牍墨迹与有关袁崇焕的文物以及齐白石等名人的字画共1300余件,捐赠给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历史博物馆80年》,内部资料,1992年,第40-41页)。张伯桢先生是民国时代捐赠文物数量最多的人士之一,这些文物有些是其交游玩赏之物,有些却是先生一生经历风云沉浮的真实痕迹。先生尝自铭其生圹日:“嗟我身世,有如落花,纵化作泥,犹护中华。”(张伯桢《簧溪年谱》,稿本)爱国之忱,情见乎辞。史海如烟,如今这些遗物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永恒的收藏品。

此时期社会局势动荡,经历军阀混战、日寇劫掠、解放战争,国立历史博物馆在风雨飘摇中艰难生存。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历史博物馆共接收私人捐赠约41人次,关于捐赠文物的数量,由于历史原因,资料有限,难于统计。

第二阶段:1949年3月至1966年

nlc202309012044

1949年之前,由于长年战争的破坏,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平津震惊。民国政府要求包括历史博物馆在内的诸家文物保管单位奉命准备南迁。面对紧张局势,为防患未然,历史博物馆将一部分重要文物分装十箱,秘密保存于北平浙江兴业银行,另一部分重要文物15727件,则分四批南迁到上海、南京。1948年底,随着解放战争的快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等文物保藏单位所藏文物精品运往台湾(李守义,《民国时期国立历史博物馆藏品概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3期)。再加上沦陷时期,日伪军对我馆馆藏文物的劫掠。至1949年1月,国立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由215877件锐减至39592件(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历史博物馆80年》,内部资料,1992年,第40-41页)。新中国成立时博物馆百废待兴。这时,除了政府拨交文物、充实藏品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收藏家、专家学者,普通人民大众和外国友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文物征集与保管、陈列展览与研究等各项工作,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馆藏文物逐年增加,至1959年,馆藏文物增加到近二十万件。这一时期的大发展,奠定了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有如枯木逢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博物馆事业。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日,“北平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1954年5月2日和20日,毛泽东主席两次亲临午门历史博物馆参观“全国基本建设中出土文物展览”,这无疑给历史博物馆工作以极大的肯定和鼓舞。许多领导干部也来历史博物馆参观,并捐赠文物。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他非常关心博物馆事业,在百忙之中经常参观历史博物馆展览,并于1951年、1965年分别捐赠明代赵南星铁如意、赵南星夫妇诰命和清代陈资斋海图图卷等文物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中赵南星铁如意(图三),长51.5厘米,柄宽2.8厘米。为四瓣花状如意头,柄上正面中有棱线,两侧有错银小篆铭文各一行,“其钩无鐖,廉而不刿,以歌以舞,以弗若自折,维君子之器也,赵南星”。相传东林党人各有一柄,其用意是预备痛击魏忠贤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刘伯承、郑振铎、章乃器、林伯渠、钱俊瑞、王冶秋、邓拓、黄克诚等领导人也都捐赠了文物给历史博物馆,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著名收藏家、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

相比于民国时代知识分子出于文化觉醒与民族意识而做出的捐献义举,1949年之后的中国社会,由于公有化观念深入人心,国家、集体利益无限高尚的意识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许多人无私无偿地将手中收藏的文物捐献给国家。这一时期的捐献者除了知识分子和社会贤达之外,涉及阶层非常广泛,博物馆每年都接受大量的捐赠文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之际,为支持中国通史陈列展览,掀起了捐赠热潮。无论文物收藏家还是普通群众,出于对新中国真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期望,纷纷踊跃地将收藏的文物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有的收藏家还多次捐赠,文物价值不可计量,可敬可佩。我馆馆藏钱币,就是在那个时代有了基本完整的体系,当时社会收藏家所捐献的古钱币几乎囊括了各个时代,精品举不胜举。

贺孔才(1903—1952),名培新,字孔才,河北武强人。1913年,贺家在北平积水潭畔建藏书室。1949年3月25日,贺孔才将家藏的自乾隆嘉庆年间收藏的图书、文物分别捐给北平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此专门颁发了通令嘉奖:“本市贺孔才先生于解放后两次捐出其所有图书、文物,献给人民的北平图书馆及历史博物馆,计图书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八册、文物五千三百七十一件。贺先生忠于人民事业,化私藏为公有,首倡义举,足资楷模,本会特予嘉奖。”本馆为此举办了“贺孔才先生捐赠特展”。

张钓孙先生生于1923年,曾亲赴巨鹿考古,著有《巨鹿宋器丛录》一书。他将巨鹿县出土宋元瓷器17件捐赠历史博物馆,这批瓷器凝聚了他的毕生心血,多为其书所著录,非常名贵(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捐赠文物集草》,长城出版社,1999年)。1949年4月1日张钓孙捐赠文物1680件给历史博物馆。

其后个人捐献文物的还有霍明志、尹达、王冶秋、范文澜、徐悲鸿、裴振山、黄镜涵、沈从文、启功诸先生,捐赠文物达16962件。我馆为此举办了《新中国人民捐赠文物展览》和《新收文物展览》,以表彰他们的捐赠义举。

1950年史思齐先生捐赠48件文物给历史博物馆。史思齐不是本名,而是名号,取“见贤思齐”之意。他是被誉为“鉴定国宝的国宝”的著名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的父亲。史思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3岁闯关东“学买卖”,依靠诚实可靠、吃苦耐劳,终于闯出了一番名堂,财力日渐丰厚。史树青先生8岁跟父亲到北京,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1947年到国立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工作,从此便与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在博物馆界的辛勤耕耘之路(海国林、夏玫云编《斗室的回忆——史树青先生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10年)。新中国成立后,史树青和其他同志一起受命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他负责文物藏品征集保管工作,并担任明清陈列组副组长。先生一生过目文物达一百余万件,经先生之眼甄选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纷纷走进了博物馆。1954年史树青将其上中学时从旧货市场买的“邱逢甲行书七绝诗轴”(图四)捐赠给历史博物馆,其后又分别与1955年、1958年、1959年、1961年捐赠了大量文物,其中不乏精品、珍品。

1956-1961年,罗伯昭,沈子槎、康际武、张开济、杨铭修、刘文焕、张华联、李广廉等钱币收藏家先后捐赠珍贵钱币3.3万余件。其中罗伯昭先生分别与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多次捐赠钱币、铜器等类文物给中国历史博物馆,钱币达15432件,一级文物达193件之多。其中战国“四戔”平首平肩连足布、十国“天策府宝”大钱、大明通行宝钞肆拾文票等传世极少,实为罕见珍品。“四戔”平首平肩连足布(图五)为战国中晚期楚国铸币,长8.7厘米,足宽2.1厘米,小方足,布面铭“四戔”,背文“当忻”,两枚连足布充一忻,此布未及錾开便流入市场,行用时间短暂即告废止。“天策府宝”大钱(图六)始铸于十国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为罕见的鎏金钱,直径4.4厘米,圆形,方孔,“天策府宝”四字旋读,真书而见隶韵,光背无文,铜质浑厚,边廓坚挺,极为精美。

nlc202309012044

沈子槎捐赠钱币3863件,一级文物80件,其中春秋无字平肩桥足空首布、三国“大泉五千”方孔圆钱、南北朝“大夏真兴”方孔圆钱等传世稀少,极为罕见。无字平肩桥足空首布(图七)是春秋早期出现于周、晋等地的金属铸币之一,由原始布直接转化而来,此布长13.3厘米,肩宽6.7厘米,足宽7.8厘米,形质轻薄,銎较短,平底弧足,空首不延伸到币中央,四周有郭,面、背无文,中线隆起。“大夏真兴”方孔圆钱(图八)始铸于南北朝夏真兴年间(公元419年-424年),此钱直径2.3厘米,圆形,方孔,“大夏真兴”四字旋读,真书又含隶意。“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开创了国号、年号同铸于币文的先例。

康际武捐赠钱币3315件,其中一级文物31件。张开济捐赠钱币4305件,刘文焕捐赠钱币2859件,杨铭修捐赠钱币1016件,张华联捐赠钱币931件,李广廉捐赠钱币785件。这些文物丰富了馆藏,构筑了馆藏钱币体系,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此外还有傅忠谟、李文信、唐兰、朱启钤、谭敬、叶叔重、张次溪、樊尔乾、王书庭、陈仁涛、周庆岐、张勉之、钱稻孙、孙鼎、冯友兰、郑家相、傅惜华、陈大年、夏衍、章伯钧、张少铭、关瑞梧、戴葆庭、侯外庐、向达、乔六易、张伯驹、邓以蛰、董纯才、商承祚、关祖章、乐守勋等先生捐赠文物给历史博物馆。

(三)普通群众

历史博物馆是爱国教育基地,1949年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物部派尹达、王冶秋接管历史博物馆后,就本着“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建立新的历史陈列,使博物馆成为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教育机构”原则,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尤其是“新中国人民捐赠文物展览”“新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和“通史陈列”的展出,引起轰动,人民大众纷纷前来参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高涨,纷纷向国家捐赠古物。还有一些农民、学生、工人将其收藏或捡到的文物寄来捐赠,东西不一定好,但精神可贵。宣化地质学校水文、工程地质117班学生张廷便是其中之一,他捐赠的石斧、铜箭镞就是在村东的河谷和地里捡到的,然后热心地捐赠给国家,以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北京市民周德蕴、丁淑贞女士分别捐赠大量家藏铜器、书画及明清瓷器,工艺品等。瓷器中有不少官窑制品,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纹盘、弘治黄釉碗、隆庆青花云龙纹缸都极富历史艺术价值。其中丁淑贞女士捐赠的隆庆青花云龙纹缸为大型官窑器(图九),高35.6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52.5厘米,烧制和保存都极不易,弥足珍贵。

(四)爱国华侨、华人和国际友好人士

长期以来,许多爱国华侨、海外华人和国际友好人士关心中国博物馆事业,捐赠许多重要文物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他们关心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竭尽所能,或积极提供各种文物线索,或不惜重金购买文物捐献,其爱国精神令人敬佩。其中,1952年京都不言堂主人坂本五郎先生捐赠了南宋花式漆盘。1960年新西兰路易-艾黎捐赠了义和团时期的旗帜和服装。1964年旅居印尼华侨谢政邻先生捐赠了传为当地纪念三宝太监郑和的祭典之器“三保公铁矛”。1966年日本陶瓷专家东京小山富士夫捐赠了伊朗沙布尔出土的宋龙泉窑瓷碗及日本镰仓海岸出土的宋元瓷片。

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职工也同社会各界人士一样踊跃捐赠文物,如马非百、佟柱臣、姚鉴、傅振伦、韩寿萱、李锡经、沈从文、龙潜、宋兆林、董德义、杨宗荣、李石英、杜永镇、王慈民等先生。

这一段时间,中国历史博物馆共接收私人捐赠约315人次,接受文物近6万件,是我馆历史上接受捐赠人次最多、规模最大、文物品质最高的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

十年浩劫,许多收藏被抄没,“文革”结束后物归原主,不少藏家自愿将返还文物捐赠给历史博物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文化事业日益开明、博大,一些社会人士以将家藏文物捐献给高档次的博物馆为荣耀。同时,我馆为修改中国通史陈列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又出现了捐赠高潮。此一时期,虽然从捐献人数和受捐文物情况来看,都不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数量多、品质高,但毕竟柳暗花明,为下一阶段馆藏文物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1976年何真、刘文林、杨戴文捐赠书画156件。1977年陆智元捐献古钱币、纪念章2569件。唐兰夫人张筠晶、叶恭绰之女叶崇范等都遵先人遗命捐赠文物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近代史学者章立凡先生遵先人章乃器先生遗愿捐献瓷器、玉器等文物1124件。章乃器(1897—1977),原名间埏,改名为乃器,字子伟,又字金峰,青田东源(今小源)人。近代史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8年底,受毛泽东邀请,北上参与筹备新政协。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是出任政府要职,做了政务院政务委员和第一任粮食部部长。1954年捐赠汉代彩陶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81年其子章立凡先生按照其遗愿将家藏的珍贵文物又捐献给历史博物馆,其中唐代双鹰猎狐纹铜镜、清乾隆粉彩菊花纹灯笼尊都是馆藏精品。

济宁孙照先生落实政策后,诸物退还,仅古书画就达150余件,1982年其子女念台、念增、念坤先生将书画悉数捐赠,其中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元代倪瓒《设色山水水竹居图轴》、明代文微明《真赏斋图卷》等,皆为罕见精品。

著名收藏家苏宗仁先生收藏的一方北宋“百一端石砚”(图十),是宣和年间内府旧物,砚背鸲鹆眼大小的长短柱101枚,为古今端砚中所未见。此砚经抄没退还后,苏宗仁先生已去世,1986年其子苏燕孙等遵先生遗愿,捐赠本馆。

198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来分校教授简慕善先生捐赠了康有为行书大同书四屏。1998年日本淑德大学教授西林昭一先生捐赠了明代遗民戴笠在日本所书自作诗轴。2000年,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捐赠五代贴金彩绘武士石刻(图十一)一件。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很多珍贵文物发挥了其作用。

nlc202309012044

(二)

2003年,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三年的改扩建工程,2011年正式开馆,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文物藏品也达百余万件,翻开了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崭新的一页。当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已经不再是悬念,整理文化遗产、确立本民族文化定位便被提上了时代的日程。一股文物收藏、鉴赏与文化交流的社会潮流蔚成风尚。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博物馆与社会人士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热烈程度。

2009年9月,正值新中国60周年大庆之际,当代著名古人类学专家韩康信先生将其早年收集的四具古代人工穿孔(开颅术)人头骨标本(图十二)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康信先生说:“我之所以将这几具头骨赠送国家博物馆,是想在我研究结束后给它们找一个能长久保藏的地方,使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归属。它们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穿孔头骨,时代那么早,数量又那么少,究其意义不亚于古代的青铜、玉器之类的文物,是值得珍藏的。”

韩康信,1935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祖籍江苏镇江。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专业。1962以来,一直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的鉴定及种族形态的生物测量学研究。在研究工作中,韩康信先生接触了大量从各地古代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韩康信、谭婧泽、何传坤:《中国远古开颅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末协助青海考古队鉴定出土人骨时,发现有穿孔现象并加以收集。此次捐献的这四具头盖骨正是那时收集的,韩康信先生说,当时他不了解头骨上的穿孔是如何形成的,将它们搁置了好多年。后来在各地的考古遗址中又不时发现一些穿孔头骨,从此便注意搜集和查阅国外有关资料,逐渐意识到这些标本很可能就是我国古代原始开颅术的实物证据。通过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韩康信先生和他的助手们终于用自己的发现和研究从考古学和人类学上揭开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医学脑外科手术)史上长期以来的一个未解之谜。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远古人类在医学方面的重要贡献,了解中国脑神经外科手术的起源与演变历史,并使今人对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活动有所认识。中国远古开颅术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人类学、考古学、古代医学及原始文化的传承关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证据和科学信息。

2011年,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新石器时代半山、马厂、辛店文化时期的彩陶100件。郭炎先生从国外花重金购买据传是秦公墓出土金甲片2件,通过国家文物局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他们举办了捐赠仪式。

他们的捐献显示了公众人士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信任和对其文物保护、展示和研究等专业工作的嘉许和信心。托付之重,也显示了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的信心与热忱。这一时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接受私人捐赠约270余人次,接受文物捐赠6000余件。

社会捐献代表了国家、文化与社会三个层面之间的互动,回顾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的路程,每个阶段值得铭记的历史内涵,都凝聚在一次次捐献义举中。俱往矣,捐献者始终未变的文化使命感,与他们留下的藏品一样,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瞻仰。他们的仁心义举,我们将永远铭记。

(责任编辑:阮富春)

国家博物馆用电节能管理分析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生产规模的稳步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能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因此,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我国把节能作为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并颁布了支持节能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同时,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继续将节能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型指标, 并提出“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要比2010年降低16%”的目标。由此可见, 节能降耗是我国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高、能效低的问题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国家博物馆 (以下简称国博) 改扩建后面积约20万平方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其作为一类特殊性质的大型公共建筑, 不仅是收藏展示古、近代文物资料, 研究历史科学等相关学术的重要场所, 而且也是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 国博建筑的节能工作对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

国博建筑所消耗的能源种类一般以电为主, 天然气、热力等为辅。其使用的电能主要用于空调、照明、电梯、安保、办公等各类系统, 其中, 为满足文物保存、展示以及参观者舒适、和谐的要求, 空调和照明系统耗电量最大。因此, 本文主要从国博的空调、照明两大系统出发, 对其设计用电节能分析和运行用电节能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最后给出全面运行管理阶段实施用电节能措施后的初步成效。

2 国家博物馆设计用电节能分析

2.1 空调系统

国博建筑面积巨大且空间复杂多样, 而且文物的保存需要全天候的恒湿恒温环境, 并对空气湿度变化率要求极为严格, 如文物库房相对湿度日波动值不大于5%、温度日较差不大于2℃等[2]。为了尽可能的节约运行管理阶段的能源费用, 空调系统在设计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具体包括:

(1) 提高能源效率, 避免电能转化过程的二次浪费。采用市政热水再热替代传统恒温恒湿空调的电再热, 并使用两台蒸汽锅炉空调加湿替代电热加湿[2]。

(2) 结合北京地区电价的分时政策, 采用蓄冰制冷空调系统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和制冷机组的装机容量, 平衡电力负荷, 节约运行用电费用[2,3]。夜间电网低谷时段开启制冷机组, 将产生的冷量通过蓄冰设备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 并在第二天白天用电高峰时段时利用融冰相变释放冷量, 以满足空调负荷需求。

2.2 照明系统

国博建筑内各类照明灯具约30000盏, 总功率约2500k W, 其耗电量仅次于空调系统[4]。为保证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 同时有利于运行管理时节约电能, 对国博建筑内的各类照明其分为三大系统进行统一监控, 即室内智能照明监控系统、室外景观照明监控系统和库柏应急照明监控系统。

其中, 室内智能照明监控系统按照区域分为文物库房、展厅、公共区域和走廊通道四大类, 根据区域功能的不同进行分区域照明控制;室外景观照明监控系统采用时钟控制, 根据灯光开启要求、季节变换和节假日等特殊要求, 对灯光进行时间控制。

3 国家博物馆运行用电节能管理

自2012年3月国博正式开馆以来, 随着馆内展览数量和观众人数大幅度增加, 虽然加强了对空调和照明两大系统的维护、保养、管理, 但是电能消耗依然与试运行时持平, 只是个别月份有所减少。因此, 在确保文物安全和观众舒适的前提下, 加强运行用电节能管理, 从管理途径出发, 积极采取节约用电方法和措施来规范供用电管理秩序, 强化节电意识。

3.1 完善用电节能管理体系和制度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 1356-2012建立健全节约资源能源管理制度, 明确能源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工作, 明晰具体的用电管理、空调照明使用办法等各种规定, 制定节能规划与计划以落实节能技术进步工作, 确立节能考核奖惩等机制。

用电节能方面出台的管理规定与使用办法对用电安全管理与合理用电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规定了各个展厅的用电负荷, 以及有无展览时照明、空调的状态, 提出了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和重大活动场所, 如会议室、学术报告厅, 在工作日、公休日以及节假日的照明、空调、电梯和电开水器等管理方案。

3.2 优化设备运行管理

3.2.1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1) 根据不同时节, 优化制冷工况

进入夏季后, 采用冰蓄制冷空调系统进行制冷, 这样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存储在蓄冰装置中, 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 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 改善制冷机组运行效率, 节约白天高峰用电量。具体措施为:室外温度在18℃~25℃, 4台900冷吨制冷机组制冰可融冰2天;室外温度在26℃~30℃, 3台900冷吨制冷机组制冰可融冰1天。

进入冬季后, 利用冬季自然冷源, 使冷却塔降温, 以减少制冷机组、冷冻泵的运行时间, 节省冬季冷水机组运行的电耗。具体措施为:由原来的开启2台500冷吨制冷机组改为启用冬季自然制冷模式, 无需开启制冷机组。

(2) 充分发挥楼宇自控系统的平台作用

①合理利用室外新风。当室外温/湿度满足馆内需求时, 空调机组自动开启新风阀以降低冷热水负荷。

②合理设置公共区域的温/湿度。夏天时适当提高温度设定值, 冬天时适当降低温度设定值, 以保证在舒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③根据文物储藏、文物及艺术品展出种类对温/湿度的需求, 设置三类空调运行时间。第一类:文物库房及有严格温/湿度要求的展厅等重要区域设为24小时运行;第二类:只有一定湿度要求的展厅, 设为7∶00-22∶30运行;第三类:无湿度要求的展厅, 设为7∶00-17∶00运行。

3.2.2 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 根据照明使用需求, 对各区域照明灯具设置不同的日程控制。如西大厅照明按照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全关模式、开幕式模式、阴天模式、自助餐模式等10种使用模式, 由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 当室外照度满足基本需求时将自动关闭灯光。

(2) 展厅内照明由基础照明、轨道照明和应急照明三类组成。当展厅布展时开启基础照明, 方便施工;开展后开启轨道照明, 并根据展陈方的需求开启基础照明。

(3) 室外景观照明按照平日 (或普通) 、一般节日和重大节日三个等级进行管理。

3.3 行为节能措施

加强对运行管理人员、运行操作人员以及广泛使用人员节能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不单要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和节能知识水平, 还应使其掌握正确的节能概念和实用的节能技术。同时, 规范使用者的行为, 做到行为节能, 即办公室、会议室等使用单独开关控制的场所应做到人离机停、人走灯灭, 并且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 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 过渡季节尽可能通过开窗等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

4 结束语

自从2012年11月国博在运行阶段采用科学合理用电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来, 用电节能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11月-2013年4月底总计用电量相对于2011年11月-2012年4月底的同期减少了330万千瓦时, 同比节约了24.9%。

今后应继续加强管理节能, 从完善计量系统入手, 为能源统计做好基础工作, 为分析耗能原因及途径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也为将来的能源优化工程提供科学的量化数据。此外, 除了从管理途径实现用电节能外, 还可以通过技术途径逐步完善实际应用系统, 进一步节约电能, 如采用节能产品、节能灯具、节能办公设备, 加强管网的保温、保冷等。

参考文献

[1]丰艳萍, 武涌.节能运行监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必然选择[J].暖通空调HV&AC.2007, 37 (8) :8-12.

[2]盛晓康, 董静.中国国家博物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HV&AC.2011, 41 (10) :1-5.

[3]郭远锐.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蓄冰制冷空调方案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1, 37 (21) :96-97.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 篇5

一、要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实质。

五四运动发生在195月4日,它是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开展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亡时刻由当时的爱国青年发起的,它主要解决的是民族存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的实质应该是爱国主义。

二、要做五四精神的传承者。

(一)做有爱国意识的青年人

作为青年人,无论做事还是讲话,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时刻注意维护国家的形象,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对于那些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人和事要有勇气去制止。

我们公司的轮船经常会去国外开展贸易,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还不是很了解,甚至存有偏见,做为一名公司职工,在工作中要多做促进和友好国家交流的事情,同时要注意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公司和国家的利益。

(二)做有危机意识青年人

现时代,我们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然而我们国家的复兴道路不是一番丰顺,而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强权政治在很多地方影响深远,日本的军国主义还有复活的危险,朝鲜半岛有战火重燃的可能,国际恐怖主义在很多地方广泛存在,国内外的分裂主义,邪教组织等反华分子的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还很猖獗,我们的幸福生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做为年轻人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

(三)做有担当意识的青年人

青年人要勇于担当起家庭、社会和国家等各个层面的责任,并为其作出艰苦卓绝的奋斗。

青年人是社会的重要劳动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脊梁,青年人有担当才能有大成就,只有千千万万个勇于担当的社会青年不断的涌现,我们的国家才能有大未来。

三、青年人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统一起来。

国家博物馆文献流入潘家园?等 篇6

收藏“国博”文献3000件

据媒体报道,秦杰于今年2月开始,通过潘家园市场书商引荐,购回一大批文物照片、单据等文献资料。初期购买的120多张照片花去260余元。在所购得的数百张黑白、彩色照片中,有拍摄实物的。也有翻拍出版物的。内容包括敦煌经卷和古代瓷器、青铜器、陶器等13个艺术门类。这些照片和底片都保存非常完好,拍摄的日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随后,秦杰又分20余次先后购得196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提借文物凭证》单据四五百张,以及照片、出版物照片千余张。提借文物凭证表格上的藏品号、名称、提取日期、库房点交人、文物提借人、保管部主任签字等内容,大部分填写完整。秦杰的家中摆放了数十摞被整理好的“牛皮小口袋”,在“牛皮小口袋”上大多印着“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保管部”的字样。秦杰称,其所拥有的文献数量达到3000多件。由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来合并成为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所以,秦杰认为,这些文献应该是出自国博。

“流失文献”事件存在疑点

面对连日来多家媒体的报道,以及一些文物界专家的质疑,国博4月5日下午正式通过其网站发表声明,并致电媒体表明国博对此事的回应。国博认为,秦杰虽然认定自己所藏系国博流散文献,但是却始终未与他自认的文献的所有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取得正面接触,也并未向外界透露这批收藏品的真正来源渠道。因此,有人怀疑秦杰有自我炒作之嫌。国博表示,国家博物馆的搬迁工作是从2006年12月初开始的,到了2007年2月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发现了大量国博的“流失文献”,这不能不让人对这件事情的“巧合”表示怀疑。

回应

“潘家园市场”未发现国博文献

4月5日下午,潘家园旧货市场办公室的王女士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并没有在市场内发现有国博文献资料出现。王女士解释,虽然秦杰作为业界的位专家,曾多次应潘家园市场邀请举办讲座或出席展览,但是秦杰本人与潘家园市场并无任何工作上的隶属关系,也没有担任潘家园市场的任何职务。

“国家博物馆”本不想助长炒作

“如果按照秦杰先生的说法,他的这番举动完全是出于保护‘国家珍贵文献’,那么,他应该向他认为的‘宝物’所有者反映情况,或是向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反映,可他却把反映渠道锁定为新闻媒体。”国博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媒体报道之初,国博本不想介入,不想“助长”这些商业炒作。但是随着上门求证的媒体越来越多,国博觉得有必要进行澄清。

“当事人秦杰”拒绝回应此声明

4月5日国博发表声明后,多位媒体记者电话联系秦杰,其表示不相信媒体会刊发国博的声明,当被问到对此声明有何回应时,秦杰表示,“哪个报社登(国博声明)我就答复谁”。当他被告知当日已有报纸和网站刊登了国博声明后,秦杰则以自己“不会上网”、“不看报”为理由拒绝给予回应。

税务总局下发文件5月起强制征缴艺术品拍卖个税

从2007年年5月1日起,个人拍卖字画古董等财产所取得的收入,需强制缴纳个人所得税了。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应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早在1997年就下发了关于书画作品古玩等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由于拍卖品的原值不好确定,给拍卖单位扣缴个人所得税造成很大障碍。2005年3月北京地税局颁发规定,按3%费率直接计征个人所得税。

尤伦斯为中11当代艺术割爱

英国绘画大师特纳的14件作品将亮相7月5日伦敦的拍卖会,估价1500万英镑,毫无疑问将成为当天的亮点,这些作品的委托人正是比利时著名收藏家盖伊·尤伦斯男爵。据悉,尤伦斯此番忍痛割爱的起因是因为想集中资金专门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其名下的尤伦斯基金会是当下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赞助方之一。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耗资巨大

正在建设中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设于北京大山子艺术中心,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内是第一座由国外私人基金出资建造的大型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计划于2007年秋天落成。据业内人士透露,尤伦斯在瑞士放置其庞大的中国艺术收藏品的仓库空间已捉襟见肘,且每年几百万欧元的租金十分昂贵,起初尤伦斯只是想把自己多年的收藏安放到北京成为一个“中国艺术品仓库”,但是现在,设想已经变成了展示自己收藏的艺术空间。而大山子的租金也实在不菲,租金至少每年800万元人民币。为耗资巨大的艺术展示空间筹集资金,也许这正是尤伦斯在最近的拍卖会上拍出十几幅曾梵志的作品的动因,而特纳作品的拍卖莫不是如此。筹建中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已投入千万人民币,董事会主席是曾任泰特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的杨德堡,艺术馆长为费大为。

14幅特纳作品收藏20多年

20世纪80年代,尤伦斯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是最早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收藏家。他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已有200多件珍品。此番要上拍的14幅特纳作品,尤伦斯花费20多年心血才收集齐全,是特纳绘于19世纪上半叶的佳作,描绘了英国颇具魅力的沿海风景,以及瑞士、德国、意大利等处的景色。绘于1848年的Lungernsee,描绘了瑞士鲁塞恩湖雪后初晴的景象,该作品估价300万英镑。

纽约鼻烟壶成交95%印度女神像创下古典印度艺术品拍卖纪录

2007年纽约佳士得(CHRISTIE'S)亚洲艺术春拍总成交额约达40,000,000美元,是历年纽约佳士得亚洲周以来缔造的第二高总成交额。于3月22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推出雕像、陶瓷、玉器、青铜器与及鼻烟壶等珍品,总成交额达16,887,840美元。J&J收藏鼻烟壶专场成交率高达95%,实在可见西方对中国鼻烟壶的喜爱。这场专拍中的Lot21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一路荣华鼻烟壶”最为瞩目,成交价为273,600美元。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作画是清中期御用匠师们的创新之作,难度极高。此壶绘以一对憩息池塘中的白鹭,旁边的荷花有含苞待放,亦有丰茂盛开,其色彩亮丽,层次分明,巧夺天

工。另一件lot4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图鼻烟壶”,由买家以204,000美元投得。另外,3月20日的“日本与韩国艺术——茶道”总成交额达6,610,180美元。“印度与东南亚艺术”拍卖总成交总额达7,500,000美元,其中最重要的一尊公元1400年的“印度女神铜像”,以2,700,000美元成交,写下了古典印度工艺品的拍卖纪录。

三月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交出历年来最好成绩单

此次纽约苏富比推出的“雍穆堂私人收藏专拍”,成交总额达到4248.4万元人民币,成交率高达92%。另一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犀角工艺品成为最大亮点。其中Lot370英雄杯,原本估价4万到6万美元,最后以2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就是24万美元。其他犀角工艺品也大多顺利卖出,只有Lot375的犀角杯,可能估价过高(120万至180万美元),以流标告终。而Lot503北魏早期“石灰岩弥勒菩萨坐像”,估价30万至50万美元,最后以1,361,600美元成交。Lot506北魏“石灰岩壁击鼓飞天残片”估价20万至30万美元,最后以91万被Eskenazi父子竞得!Lot507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从100万美元开始叫价,最终以72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即以810.4万美元成交!据悉买家是英国的Roger Keverne先生,他代表英国Compton Verney博物馆以8,104,000美元投得,成交价为估价的四倍,一举创下了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的拍卖纪录。Lot512六朝“石灰岩兽雕像”,估价150万至250万美元,以485万美金的落槌价竞标成功,也突破过去中国石雕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引进“夜场”专拍

今年北京保利春拍将效法海外在国内首次推出“夜场拍卖”,3月21日在纽约巡展,将于5月中旬举行专拍。油画拍卖一直是北京保利的强项,今春再出新招,效仿苏富比拍卖模式,推出50件国内当代艺术精品力作,每件皆在百万元以上,拍品包括吴冠中、张晓刚、方力钧、刘小东、王广义、蔡国强、杨飞云、王沂东、祁志龙等人的作品。

北京永乐发出与刘新惠解除聘用关系的声明

日前,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发出郑重声明,说明公司已与原永乐拍卖师兼书画部专家刘新惠于2007年3月1日解除聘用关系。2005年11月,曾为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拍卖师的刘新惠,以“为非拍卖企业拍卖”的原因,突然被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吊销了拍卖师职业资格证书。由于永乐是使用佳士得商标的拍卖行,刘新惠被停职被看作是佳士得涉足内地拍卖业遭遇麻烦的信号之一。另悉,2007年2月,在历经一年多后,刘新惠的拍卖师资格被恢复。

英女王所藏古董中国茶壶拍出1641万

一件曾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收藏的中国茶壶,目前以1641万元的天价拍出。买家是一位由伦敦古董商代理的神秘客户。据悉,这件瓷器产于公元16世纪末期的中国明代,是当年由中国传入英国的首批皇家瓷器之一。

据初步考证,该古董当年可能是在被一名英国探险家或商人从中国购得后,于16世纪带回英国国内,随后被一名爱拍马屁的宫廷官员当作礼物进贡给当时的英国最高统治者、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03年,伊丽莎白临终的时候,特意将自己的心腹英格兰伍斯特郡大主教亨利·帕利叫到病榻之前,亲自将这一宝贝遗赠给后者。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该茶壶历经数次私人拍卖会,儿易其主。

据传为简·奥斯汀唯一现存油画像将举槌拍卖

4月19日,《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的画像将参加纽约的一场名为“重要大师作品”的拍卖会。据悉,这可能是简的唯一一幅油画,但很多专家对此持质疑态度,认为这不是简的肖像画。画上的简穿着白色长裙,不惊艳但有气质。这幅画作被认定创作于1788年到1789年间,当时简只有14岁。画作高5英尺,宽3英尺,估价40万到80万美元。现在,这幅作品属于简的第六代子孙亨利·赖斯一家人所有,他们认为这幅画中的女子就是简。但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幅画不是关于简的。1948年,一位研究奥斯汀的学者认定此画并不是真品,因为画中女子的着装并不符合那时个时代的风格。赖斯表示,世界上还有一幅简曲素描,但油画只有这么一幅,它不但稀有而且画工也不错。赖斯认定,这幅画可能是一位有钱的叔叔为了能把简嫁出去而请人画的,尽管简当时只有14岁,但18世纪时,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都出嫁了。赖斯认为,这幅画抓住了简的精神:“她的性格就是那种大胆面对世界,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的,她喜欢白衣服。”

专家质疑画像真实性

为了能验明正身,78岁的赖斯和他的家人找了很多学者对此画进行鉴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简的教授克劳迪娅·约翰逊,看过此画之后支持赖斯的想法。“关于这幅画的争论让我陷入深渊,”赖斯说,“我决定接受挑战,后来发现很多的反驳此画真实性的理由都不堪一击。他们都称我们是说谎者,我们开始为正义而战,幸运的是我碰到很多支持我的人,特别在美国,但依然还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驳我。”最让赖斯感到气馁的是,他多次把此画提供给伦敦的国家画廊,但国家画廊从未接受,因为关于它的真实性的争论太大了。所以我们决定把它带到美国,那里有更多的朋友。此次经手此画的拍卖行给予赖斯很大的支持,他们在拍卖此画之前还将为其举行一个展览,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认为赖斯的画真实地描绘了简·奥斯汀,我们能被赖斯一家选中组织此次拍卖深感荣幸。”

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揭晓

经过专家们一下午的匿名投票、激烈角逐后,“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8日在北京揭晓。此次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分别是: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安徽六安双墩墓地、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津门考古有新发现茶馆地下挖出“明代马路”

4月2日下午,天津市考古部门在距玉皇阁不远的茗雨轩茶府内,发掘出数条叠压的明代马路路基。

走进茶府,令人大吃一惊,古色古香的茶馆里面有一个近20平方米的考古探方。正在进行考古调查的专家陈雍、方兆麟告诉记者,就在此地新发现了三条明代马路路基,三条路依次叠压,走势不同,一条为南北向,另两条为东西走向。

考古发现地点,距天津市区最早的木结构楼阁——玉皇阁仅有10米远,使人自然而然地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论证。从最上面一层道路的用砖与玉皇阁的砖一致来看,此道路与玉皇阁应有一定关联。玉皇阁始建于明初,第一次重建时间是在“大明宣德岁次丁

未”(《天津古代建筑》),即公元1427年,这座古建筑矗立在海河边已约600年。旧时的玉皇阁与天后官一带,是天津市最主要的活动区,在此地出现完整气派的“官道”不足为奇,新发掘的明代马路宽3.4米,应是比较典型的“官道”。专家介绍说,这里的“官道”标高与玉皇阁不一样,可以肯定它们的建筑时代不是同期的:从标高来看,新发现的三条古代道路铺设的时间更早,但早到什么时候?从理论上说,它应在建筑玉皇阁前,同时也早于天津目前记载的设卫时间,这是专家给出的初步结论。可是是什么人在这里多次修路?这里的最初规划是什么?目前还是个谜。考古界认为这次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天津城市历由,对于丰富海河文化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龙厦铁路工地挖出商周文物发现12处古遗址

历时两个多月的龙厦铁路线文物普查、文物考古勘探工作近日结束,共发现了12处古代遗址。其中11处位于漳州界内,最早为商周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也有。此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勘探调查队专家组由福建省文物局、省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漳州市文管办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12处古代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为7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其中6处位于漳州的龙海、南靖境内,距今约3000—4000)年。在这些文物点,专家组采集到了这一时期的大量文物标本,有夹砂陶片、陶纺轮、陶片纹饰、罐、釜、尊、石锛、石镞、戈等,保存较为完整。面对粗朴实用的石锛和石镞、纹路精美清晰的陶片,考古专家惊叹不已,部说这些埋藏于地底下的文物使漳州先民的商周历史“复活”起来。其中位于南靖境内的鹅林山遗址,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物种类多,年代距今约3500年。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4尊北周石佛像

在西安西北郊的汉长安城遗址内,文物考古部门近日从一个在建房屋地基处发掘出4尊北周时期的镏金石佛像。

汉长安城遗址内窦家寨村一名村民4月14日建房挖地基,挖至1米多深时,发现了一尊石佛像,立即向西安市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汇报,随后出土了两尊镏金石佛像。15日,考古人员在这两尊佛像的南侧10米处又发掘出了两尊保存完好的同样石佛像。由于现场还出土了一些残缺石佛像,文物工作者还将对周围做进一步考古发掘。

据专家初步判断,这4尊石佛像为北周时期的。专家认为,汉长安城遗址内一次性发掘出大批北周时期石佛像,在西安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对研究北周时期寺庙、建筑、文化和艺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千年墓砖揭开泉州弦管身世

南安丰州皇冠山古墓群考古又有新发现,近日在此处出土的一块墓砖上,赫然印着一把“琵琶”,其音箱呈椭圆形,比之前出土的墓砖印纹上的古乐器“阮”,更接近现在南音中的琵琶。

专家据此认为,这一实物,有力证明了晋人确为泉州带来了音乐文化,泉州弦管音乐源于中原。

泉州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说,这块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17厘米的墓砖上的琵琶印纹,其柄下有一椭圆形音箱,音箱上有一月牙形的支弦座,左右有模糊的对称声孔,柄上4条直线代表4根弦,和现在的南音琵琶乐器非常相像。

陈建中说,丰州皇冠山之古墓葬群,无唐宋墓葬,下限年代为隋唐以前。他推测说,从这一墓座出土的文物及墓砖印纹、造型等来看,这一墓砖距今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

吉林双辽市发现7800年前墓群

4月12日,地处吉林省西部的双辽市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农民在山坡上平整土地时,一锄头刨出距今7800年的古墓群。省市考古专家闻讯后赶到事发现场。经专家确认,双辽市境内东辽河右岸的后太平青铜文化遗址群分布集中,包含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商周文化遗存,春秋文化遗存,战国文化遗存,两汉文化遗存及辽代文化遗存。其中,春秋早期文化遗存初步判定为白金宝文化的一个新类型,是迄今所知白金宝文化的南部边缘。该古墓群的发现,对考古研究有重要意义。

目前,双辽市文体局向省文物管理局递交了《关于对后太平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报告》,并已将古墓群申请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南方首次发现霸王龙类恐龙化石

4月13日,广东省河源市博物馆对外宣布,在该市两处工地发现了霸王龙类与蜥脚类恐龙化石。专家表示,此次发现不仅使该市的“龙骨”增加至11具,种类增加到3种,而且,这还是在我国南方首次发现霸王龙类恐龙化石。

河源位于广东北部山区,从1996年开始,这里陆续出土了上万枚恐龙蛋化石、11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恐龙蛋、恐龙骨骼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发现地。目前河源市博物馆藏有恐龙蛋化石1.3万多枚,居世界首位。图为施工队在工地开山放炮时捡到的恐龙蛋化石。

央行今年计划发行90个品种金银纪念币

央行2007年贵金属纪念币计划将发行9个项目90个品种,其中金币46个品种,银币44个品种。

据央行负责人介绍,2007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包括:2007版熊猫金银纪念币、中国熊猫金币发行25周年金银纪念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金银纪念币、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2007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2008中国戊子(鼠)年金银纪念币、中国歼-10飞机金银纪念币。

锦州举办第二届古玩文化节

第二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4月14日在辽宁省锦州开幕,这次古玩界盛会将持续3天时间。

锦州市古玩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李志刚介绍说,今年的古玩文化节展厅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共设普通展位3000个,回流古玩展位50个,参展项目分别为古玩、书画、家具、各种工艺品、岫玉、鱼化石、杂项等八大专题。

锦州古玩城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城之一。

专家学者聚首香江研讨楹联书法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和艺术系联合主办的“书海观澜二:楹联,帖学·书艺国际研讨会”近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湾,日本,澳大利亚及香港本地的学者黄敦、河内利治、何传馨、李郁周、林业强、朱万章、水赉佑、黄坤尧、莫家良、曹建、伊藤兹等20余人参加了盛会。该研讨会围绕对联与书法、对联研究、帖学与碑学、帖学理论、帖学与书法、地域书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这是近年来学术界首次举办的以对联与书法的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后,将有主办单位出版论文集公开发行。据悉,第一次书海观澜学术研讨会是在1998年举行,并出版了同名论文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获得好评。

“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

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努力宏扬中华文化,宣传和谐世界的全新理念,配合宣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活动将以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向联合国及世界各成员国人民送上一份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厚礼。

大展对题材内容、规模、参与创作画家的遴选和作品质量要求等均提出较高标准。这次展览,邀请了200位中国美术名家,选取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各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民俗风情、风光建筑、国花国鸟等象征物(加上联合国机构组织),精心创作了200幅中国画作品,集中展示当代中国画的各种风格和较高水平。展览于2007年4月29日至5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

2007年4月18日是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值此馆庆之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策划了这次题为“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览,试图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何香凝个人的艺术生活放入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的历程中进行考察。在深入发掘何香凝艺术的同时,提供给观众一个更加立体的何香凝艺术形象。

“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览,既是我们借助文化地图的概念对何香凝艺术足迹的追寻,也是通过它建构一个历史平台,使我们能够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上,与承载何香凝的历史景观展开对话。本次展览的何香凝艺术是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她笔下的反映,也代表了一代人在同一历史境遇中寻找新的可能性愿望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何香凝的艺术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想主义者铸造民族精神的思想资源,也是历史交替时期的知识分子重读文化传统的珍贵典范。聚集在何香凝艺术地理节点上的图文资料所呈现的生态历史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历史情境复制,而是通过对何香凝艺术文化遗产的整理,在当下的文化情境中“重绘”何香凝的艺术地图,展现近现代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群体在社会文化生活狂飙突进时期的伟大探索,并把它作为今天不可忘却的诗意和激情的源泉。

“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广东站)

潘公凯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公凯先生在担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主任期间,提出了“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的中国画教学改革主张,即以“中国传统为一极,以西方现代为另一极,中间留出广阔的混融区域,构成橄榄形的中西绘画‘互补格局’”。“两端深入”理论不仅是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作为一种学术策略与艺术教育理念,也在当时的美术院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潘公凯先生的创作身体力行了这种探索。

潘公凯先生的艺术历程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对中国画历史、理论、笔墨、技法有深入理解与把握;在继承青藤、白阳、八大、昌硕与潘天寿等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凝重、整体的现代感,建立起了注重黑白对比、简括精致、浑厚大气的个人面目。

本次展览是潘公凯先生作为画家在国内的第一次大型展览,将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水墨近作40余幅,时间为2007年4月25日至5月12日。

2007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展

“2007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展”将于2007年4月17日至4月28日在深圳美术馆集中展示87位中国优秀版画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在中国版画史上,第一次以全国性专题展览的方式,较全面、完整地呈现了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创作的状态。这次展览首次以全国性专题展览的方式,从理论和图像两方面入手,对中国水印版画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总结,藉以厘清中国老中青三代版画家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艺术创作面貌,同时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留下弥足珍贵的图像资料,以期为中国水印版画的发展提供良性借鉴。另外,此次展览的100余件作品将为深圳美术馆永久收藏。

“劳动者之歌”徐唯辛个人作品展

国家博物馆 篇7

1.1 项目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 (项目位置见图1) , 场地利用了原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下文统称“老馆”) 的原址并向东新增建设用地, 改扩建后成为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现东西向长约200m, 南北向长330m。

本工程地下2层, 地上5层, 最高处距地面42.5m, 总建筑面积191 900m2, 属一类建筑物, 耐火等级为一级。

1.2 项目特点

由于本工程空间关系复杂, 含有错层设计, 故不按首层、二层的方式进行划分, 改用建筑地面标高高度进行划分, 分为:-12.80、-6.00、+1.40、+6.00、+10.55、+15.50、+21.00、+29.00、+31.77、+35.40m等多个平面。本工程共用消防控制中心与安防控制中心, 设置在原历史博物馆+1.40m标高层上。

2 火灾报警系统组成

本工程为国家级博物馆, 保护对象等级为一级,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位于原历史博物馆+1.4m层西北侧, 由吸气式报警主机、火灾报警控制盘、消防联动控制台、手动控制联动台、CRT图形显示屏、打印机、事故广播设备、消防电话总机及UPS电源等组成。

本工程火灾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两个部分组成, 下文将对这两个子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3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

本建筑内设有多种不同功能区域, 其中包含高度>12m的高大空间, 故本建筑物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了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红外线感烟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 (带消防电话插孔) 及吸气式早期探测系统。考虑到本工程为一级保护对象, 因此在探测器保护区域的相关计算中修正系数应取0.8~0.9[1]。

本工程探测器的设置情况如下:

1) 感烟探测器布置于展厅、大厅、走廊、办公、机房、管井、前室、库房等场所, 均选用智能型感烟探测器。

2) 感温探测器分别布置于地下车库、锅炉房、厨房、洗衣房、柴油发电机房等场所。

3) 吸气式早期探测系统主要设于主干线电缆线槽、高大空间的展厅及大厅等公共场所内, 吸气式早期探测系统的主机设于弱电小间或能检修的吊顶内。

4) 燃气探测器布置于厨房及楼内的燃气表房及锅炉房, 燃气系统后期由燃气厂家深化设计。

5) 在每个防火分区中均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报警按钮, 每个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有地址, 且需带有与消防控制中心直通的电话插头。

6) 在每层消防楼梯间设置着火层闪光报警器。

7) 由于本工程单层面积较大且空间关系复杂, 故需在新馆+3.375m东入口、新馆+3.375m西入口、老馆+1.4m南入口大堂均设置一个重复显示屏。

4 联动系统设置

本工程火灾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 水喷雾/雨淋系统、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及正压送风系统等, 现对一些重要系统进行介绍。

4.1 消火栓系统

在-12.8m层水泵房设置消火栓泵, 并在各层的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泵启动按钮, 当消火栓按钮动作时, 消火栓泵启动并将信号传到消防控制中心, 在消防控制中心亦可自动或手动启/停消火栓泵且监视其运行状态, 显示消火栓泵的故障信号。

4.2 水喷淋系统

本工程除空间净高>12m的场所和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灭火区域的不同, 分为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和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两种。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则是在火灾发生区或楼层的两个火灾探测器动作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火灾报警时打开预作用报警阀上的电磁阀与着火区域管网末端电动快速排气阀入口前的电动阀, 使阀前的压力水进入管路, 同时停止空气压缩机的运行。预作用报警阀开启后, 压力开关动作直接启动喷洒主泵, 系统快速充水, 转变为湿式喷水灭火系统。

4.3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在净高度>12m (如入口大厅、中央大厅等) 的位置设置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选用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 并设置专用水炮泵 (水泵一用一备) 。系统进行水炮一体化设计并配置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 管网压力由高位水箱维持。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的设置位置有3m入口大厅、中央大厅、13.5m标高的观众休息区及21m展厅入口等位置, 每个保护区均配置水流指示器, 并在系统管网最不利点设置模拟末端试水装置。发生火灾时, 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后发出指令联动打开相应的电磁阀, 此时消防水泵启动并使用水炮喷水进行灭火, 现场的声光报警器启动并将火灾信号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源扑灭后, 装置再发出指令关闭电磁阀, 停止喷水并停泵, 若有新火源, 则系统重复上述动作。本工程还在设置水炮灭火装置的区域设有摄像机, 可协助监视火情。

4.4 气体灭火系统

在-12.8m层的总变配电室、文物库区的库房内、文物管理区部分房间、1.4m层的科保中心、网络数据中心机房和文物管理区等要求气体灭火的房间设置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应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消防控制中心及钢瓶间设置气体灭火控制盘, 当任何一路报警回路的感烟探测器报警时, 该区域内的预警灯点亮;当感温及感烟探测器均报警时, 该区域的火警灯点亮并启动声光报警器, 30s后 (期间应切断室内的空调机组, 并做到人员全部撤离、所有门窗关闭、风管电动阀关闭) , 气体灭火控制盘将启动气体钢瓶组上释放阀的电磁启动器和对应保护区域的区域选择阀, 使气体沿管道和喷头输送到对应的保护区域进行灭火, 其压力开关动作信号返回至消防控制中心。现场需设置紧急启/停放气按钮、放气指示灯及声光报警器[2]。

4.5 防排烟系统

地下汽车库设有排风兼排烟风机, 当火灾发生时, 系统联动关闭排风支管上的电动防火阀, 打开防烟分区排烟风机管道上的排烟口, 并启动相应的补风机开始运行。

4.6 正压送风系统

在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平时常开, 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平时常闭) , 火灾报警时, 着火层及上下两层消防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阀自动开启, 同时连锁启动本区域的正压送风机, 信号返回至消防控制中心。

5 紧急广播系统

本工程的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共用公共广播系统, 紧急广播启/停的设置遵循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的要求。本工程的紧急广播控制分区按照防火分区进行划分, 由于其空间复杂, 故发生火灾时, 紧急广播控制系统的启动需按照以下情况进行设置:

1) +3.375m层入口大厅着火时, 其相邻的防火分区楼层的紧急广播控制系统均要开启 (包括新馆+1.4~+34.50m及老馆所有楼层) 。

2) 老馆+6.0m层发生火灾时, 应先接通本层及老馆+1.4m, 新馆-0.75、+3.375、+1.4、+6.0、+34.50m层的紧急广播控制系统。

3) 地下室层 (如-6.0、-12.8m层) 发生火灾时, 应先接通首层及地下各层的紧急广播控制系统。

4) 老馆+15.5m层发生火灾时, 应先接通本层及老馆+6.0m、新馆+3.375m、+6.0m及+34.50m层的紧急广播控制系统。

5) +34.50m层着火时, 应接通新馆地上各层的紧急广播控制系统。

6 与建筑本身及精装修的衔接设计

本项目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其内部建筑空间用途广泛多样, 对于不同的使用空间, 通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的精装修方式来进行设计。如何在满足火灾报警系统自身规范与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完美地配合建筑美观需求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6.1 建筑空间高度>12m的空间

入口大厅、楼梯处等建筑空间高度>12m的空间, 吊顶多采用内凹式藻井的形式 (效果图见图2) , 故此处采用极早期吸气式报警系统。由于该系统还需设置侧面吸气垂管 (见图3) , 故将该吸气垂管设置在四周墙壁的石材缝隙内, 这样既可隐蔽吸气垂管, 又能满足其功能需求。

6.2 大空间区域

中央大厅等大空间区域, 除了设置极早期吸气式探测器外, 还需设置水炮系统。电气专业需要在水炮的保护空间地面处设置水炮控制器, 该控制器需满足操作人员能够看见水炮末端以及着火点的双重要求。在本工程中央大厅内有两堵小型挡墙, 故将水炮控制器设置在挡墙的背后, 这样既能满足使用要求, 也能满足建筑的美观需要。

6.3 办公区域

办公走廊及房间内的吊顶形式为石膏板加条状格栅板, 其中部分格栅为送/回风口, 其他格栅则作为单纯的格栅口使用。考虑到格栅开口较大, 经考虑在非风口的格栅开口后方加上盖板, 使其成为外观为格栅实际是有盖板的形式, 避免了由于格栅开口较大使得烟气从格栅中透过导致感烟探测器无法正常吸收烟气的问题。

7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现状以及如何灵活地与建筑功能相配合。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不同区域需选择不同的火灾报警系统, 通过灵活的设计思路, 可以完美地解决规范限制与建筑美感两方面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

[2]孙立超等.安徽广电项目大空间消防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N].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 (15) .

国家博物馆高低压供配电系统组成 篇8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 利用原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原址进行改扩建, 地下两层, 地上五层, 属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 总建筑面积为191 900m2。国家博物馆配电室设计初期有变压器10台, 变压器总装机容量19400k V·A (约100V·A/m²) 。供电电源为3路10k V供电, 共3段母线, 设2组联络开关, 平时3路电源同时运行工作, 互为备用。

2 国家博物馆负荷等级划分

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采用双路市电及应急电源供电 (双电源一路引自正常母线, 另一路引自发电机供电的应急母线) 并在末端互投;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互投;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 在末端互投或在适当位置互投再配电至用电设备。

1) 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用于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应急照明、通讯机信息机房、客梯、中央大厅的重要设备。

2) 一级负荷:用于展厅照明、文物库区照明、文物库区空调、各类变频水泵设备、排污泵等。

3) 二级负荷:用于展厅空调、学术报告厅、数码影院、演播室的音控及舞台机械用电、扶梯及夜景照明等。

4) 三级负荷:用于办公照明、车库等公共区的正常照明、演播室的特殊灯光、一般动力设备用电。

3 供电系统介绍

国家博物馆配电室采用10k V高压的3路进线一进两出, 母线分段的方式减少了母线故障时造成的损失, 缩小了停电范围。

3.1 高低压配电系统

3.1.1 高压系统 (10k V)

目前由市政提供3路10k V进线, 共有25面高压柜。高压柜包括进线柜、计量柜、出线柜、联络柜 (2组) 。1k V以下为低压, 3k V、6k V、10k V、20k V、35k V为中压, 大于35k V为高压。10k V系统3路电源同时工作, 互为备用。博物馆高压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

高压侧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共有3段母线, 中间设2组联络开关, 平时3路电源同时运行, 当一路电源故障时, 通过手/自动操作相关联络开关, 由其中一路电源负担故障段母线负荷;当2路电源故障时, 2组联络开关均闭合, 由一路电源负担全部负荷。

3.1.2 低压配电系统 (380V/220V)

低压配电干线采用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 干线采用母线或电缆供电。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 互为联络。为了满足不同供电等级的供电需要, 采用不同的供电措施。

1) 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均由2路电源供电, 其中一路来自发电机供电的应急母线。

2) 一级负荷由2路电源供电, 分别来自不同变压器母线段, 两路电源在末端互投。

3) 二级负荷也是由两路电源供电, 2路电源在末端或适当位置互投。

低压配电系统分为5组变压器 (10台) , 分别向不同区域供电。

(1) 1#, 2#, 3#, 4#变压器供电区域依次为:新馆南半区L、J、H、G、P、W, 老南馆, 报告厅, 各水泵房。

(2) 5#, 6#, 7#, 8#变压器供电区域依次为:新馆北半区F、E、I、K、M、P, 老北馆。

(3) 9#、10#变压器供电区域依次为:冷冻机房, 热力站。博物馆低压系统接线如图2所示。

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 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连锁, 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3.2 应急电源系统

博物馆内设2台1340k W柴油发电机组, 发电机容量主要依据消防负荷来确定;各弱电机房设备、安防设备设UPS, 应急照明采用集中蓄电池;人防设备设战时发电机, 并设EPS。

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供电网络中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和蓄电池。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 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

1) 快速自动启动的应急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s~30s的供电。

2) 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适用于允许中断时间大于电源切换时间的供电。

3) 不间断电源 (UPS) 适用于要求连续供电或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

4) 应急电源 (EPS) 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应急照明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给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供电, 当10k V市电同时停电时, 发电机的延时启动信号分别采用WDZN-KYJF E-5×2.5 SC25, 将信号送至柴油发电机房, 信号延时0s~10s (可调) , 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在15s内达至额定转速、电压、频率, 并可投入额定负荷运行。此时, 若发生火灾则切断应急母线段上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当市电恢复30s~60s (可调) 后, 自动恢复市电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延时自动停机。

对于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的安防中心、消防中心、网络机房、通信机房设置UPS备用电源;应急疏散指示照明及藏品库区警卫照明设置EPS备用电源。

其中采用ATS自动转换柜 (又称ATS柜, 双电源自动切换柜、双电源自动转换柜) , 主要用于主电源和应急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 它与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组成自动应急供电系统, 可在主电源停电后自动将应急照明、保安电源、消防设备等负载切换到发电机组上, 是保障博物馆应急供电电源及消防电源等不可或缺的电力设施。

ATS转换柜提供了主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 并能进行市电侧故障历史记录, 具有测试选择性, 每年进行柴油发电机组试运行时可以启动运行但不进行并联操作。

市电正常时, 无论发电机组是否运行, 转换开关将一直转向市电侧, 由市电向负载供电:这样能减少值班人员的操作强度, 并且能保持电网频率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及自备电站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在自动状态下, 市电正常时, 无论发电机组是否运行, 转换开关将一直转向市电侧, 由市电向负载供电;当市电失电时发电机组在30s内自动启动并发电, 启动完成后ATS将自动转向油机侧, 由柴油发电机组向负载供电。

4 结束语

国家博物馆大型公共建筑的高压供电系统由电网市电和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组成, 高压系统接线方式保证了重要负荷的正常运行, 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保障了博物馆展览任务及其他相关活动的正常开展。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干线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 虽然所用开关设备及保护电气成倍增加, 但其供电可靠、电压质量较高, 适合博物馆一类、二类负荷的供电。

摘要:论文主要介绍国家博物馆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接线方式及电源等级, 高低压开关连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3路市电高压侧分段运行, 市电和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用于主电源与应急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组成自动应急供电系统。

国家博物馆 篇9

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治理的本源在于国家在社会中享有人民赋予的主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政治领域的复杂性,公共领域治理范围在不断扩大延伸,不同利益主体对公共事务不断进行冲突和协调,需要不同层次的主体自行采取联合行动,对权力进行制度安排的持续治理活动。从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治理系统。

为了切实贯彻国家治理目标,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健全、完善、增强对各治理主体的权利制约系统,增强专门用于预防、揭示和抵御的权利侵害病毒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国家治理就是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免疫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当然,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评价个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方式,约束公正财政的使用情况。随着国家治理目标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国家审计的目标层次由低到高,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方法也在进行科学改革,同国家治理机体中其他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协调,促进整个国家治理结构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整个机体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权力和公共财政制衡的工具—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监督、评价、鉴证工具。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家审计的产生于国家治理对它的需求,国家治理整体目标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未来走向。以国家治理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治理审计,是新时期国家审计理念的进一步拓展,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对审计定位的重新审视和高度凝练。

二、基于国家发展视角的国家审计目标演变

关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随受托责任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当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导致财产所有者不能独立管理经营好自己的财产时,才会出现委托第三人对财产代理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情况进行鉴证、监督和评价,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对财产所有权人造成利益损害。所以,为了确保审计职能的正确履行,首要的特点是独立性,对财产的委托人负责。根据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其中外部审计又包括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的本质在于委托受托责任前提,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历史条件,遵循审计本身的规律,审计的目标、重点、方法、任务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的一切权利和财产都属于人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参与国家治理,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权利滥用的损害,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需求,对各级受托人国家职能的履行和受托责任的发展情况进行监督制约和权力制衡,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国家的发展脉络阐述国家审计目标的演变沿革。

(一)古代国家审计:对账目进行详细审查

中国古代审计起源,审计史研究者基本达到共识,原始社会没有审计,萌芽应该在奴隶社会,具体在哪个朝代,并没有详实的资料予以记载,有学者认为是大禹时期产生审计,主要为诸侯治水、政绩考绩及娇女贡赋进行检验。有学者认为是在西周,主要标志是对宰夫执行的就地稽查审计,宰夫职掌的审计,不仅是中国审计的起源,而且对以后审计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发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政府审计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法考证,但是古代的国家审计,主要是为奴隶主和君王负责,如在西周时期的天子之下,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卿之职,大宰为天官之掌,大宰下有司会,小宰的属官宰夫具有审计职能。监官和部门史官也有一定的审计职能;秦汉设立的御史监察机构,审计除了具有政治监察外,还发挥管理的职能,开启了中央财计组织部门经济监察权力独立之先河。唐朝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比部从司法系统独立地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勾覆,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开创了中国审计与监察相结合的历史新时期。

由于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和局限性,国家的存在主要为统治者服务,而统治者具有独裁的性质,把国家看成是自己的,没有意识到人民在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暴力来维护政权。所以产生的具有国家审计职能的部门也直接向统治者负责,通过手工的详细审计经济账目发挥经济监督的职能参与国家的治理,成为以“统治者中心主义”为治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大部分通过与统治者有相当血缘、地缘关系的精英人物来完成。参与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维护奴隶主、封建专权,强化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保证与统治者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权力运行的畅通。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与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的兴衰和治理的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国家审计的产生发展与国家的体制是休戚相关的。

(二)近现代国家审计:借鉴西方审计思想,强调体制上的独立性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先进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对中国政府审计产生深刻的影响,进步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政治博弈逐渐意识到建立符合国情的审计模式的重要性,这种先进的思想同时受到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审计模式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受托责任理论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日臻完善,各国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环境形成和完善了立法、司法、行政、独立四种较为成熟的审计模式。其中立法型审计模式中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部门,具有一定的惩罚权和审判权,独立性相对其他三种审计模式较高。司法型审计模式的国家审计机关位于行政和立法之间的独立机构,隶属于审计法院,审计具有一定的裁判权,能够合理保证审计的高质量和判决的合法有效性,审计建议的权威性。我国就属于行政性审计模式,审计机关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受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和调配,行政上有利于统一领导,但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独立型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独自发挥监督评价职能,审计结果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影响,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独立状态。

在近代社会,随着西方民主政治的崛起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权力和所有权结构日益多元化,形成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多种多样的利益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受托责任关系,并产生了公共资源和公共财产以及公共利益等概念,这些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使得政府必须对公众承担一定的受托责任,公众通过代表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委托审计对政府部门履行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将审计信息提交给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人民大众、政府机构、以及管理和经营各类资源和机构的企事业机构等等。不同的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取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统治者期望国家审计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取得哪些整治效果和审计期望价值。立法、司法型国家体制中,国家审计强调对权力的制衡;行政型国家体制,国家审计更多注重行政政府的操作职能。但是由于在近代,封建传统仍有残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现实国情导致很多监督都是治民不治官,治上不治下,近代政府审计终于未能彻底完成审计组织、审计方法和审计制度的现代化,形式上完善和严密的审计机构和制度并不能发挥国家治理初衷。因此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

(三)当代国家审计:强调体制机制完善,拓展治理领域和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沿袭革命根据地的作法,审计曾经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发挥作用,但不久就被财政监察及监察取代,从1949年到1978年,弱化了国家审计职能。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滋生了很多违法犯罪、以公肥私、盲目投资等危害经济健康运行的不正常现象,内设的财政、税务监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坚强法制建设,依法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于是从1980年开始,各级行政组织对国家审计重新进行认识与互动,结合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化建设,就修改《宪法》的时机,将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列入宪法: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3年9月,成立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2006年对《审计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审计的重要性,不断发挥国家审计的重要性,逐步深化财务审计和金融审计,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审计,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积极贯彻公共财政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必须跟进的理念。国家审计工作逐渐融入到经济运行的每阶段,审计机关不断加强“人、法、技”的锤炼。国家审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多是对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国家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当代中国社会,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受托责任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推动人民大众、政府及工作人员和公共资源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良性循环发展,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选择的变化,推动现代审计的确立和变迁,同时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领域中,审计领域逐级扩大,职能不断拓展,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针对经济转型期各种矛盾纷呈现象,要求国家审计要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廉政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经济变革方向,国家审计服务宏观调控,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深层次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审计机关要和司法机关、行政监察等为一体,明确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国家审计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即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进一步强调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监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三、构建国家治理审计,发挥多类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大系统中,作为权力制衡工具服务于国家治理系统健康平稳运行,从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看,构建国家治理审计,丰富多层次国家审计内容,实现国家治理良性审计,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围绕构建和谐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和重点领域实施。

(一)重视环境审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循环发展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国家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资源环境审计应充分发挥揭示、威慑、预防和抵御机制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并实施包括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能源资源在内的资源管理审计,开展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治理审计,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识别和评估人类行为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风险,审计人员要了解政府缓解、预防和控制上述风险的机理;了解政府应对威胁的法规、政策和财政工具有哪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怎样的?相应的公共开支的情况如何等等,坚持以促进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推进民主法治的深入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为了加强对干部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治理腐败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审计工作的方式和理念,经济责任审计的展开方式、体制构建、审计实施内容蕴含在国家审计本质的范畴内,同时其独特直接的审计理念、审计对象又使其成为国家审计验证各级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善治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树立广大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强调公民对广大政治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保证公民直接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工作决策和执行环节。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有助于更好的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角度解释国家审计的本质,具有中国审计特色的蕴含人、资金于一体的审计方式。挖掘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的审计方法,促进国家治理审计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良性作用,结合对责任人的审计,和相关的资金、政策、项目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渠道和途径实现公民的参政议政,充分体现了社会公众的意愿,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削减矛盾,提高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水平和效率。

(三)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治理结构顶层优化控制

新时期的国家审计已经明确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但是,我国国家审计行政体制的设置使之缺乏独立性,欲达到国家治理审计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必须对国家审计体制进行改革和国家治理结进行顶层优化控制,解决国家审计为谁负责,归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从权利制衡和监督视角发挥国家治理审计的独立性作用,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制度、规范和机构也需做出相应变动,当然,现阶段我国的行政型国家模式在设立之初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只在部分国家审计职能发挥的领域出现有损独立性问题,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完全改革国家审计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考虑分两部走进行改革:第一步,维持国家审计署部门现状,更名为审计部,垂直领导;第二步,在人大下组建审计监督委员会,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国家审计的独立监督作用。国家治理审计必须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创新审计体制、转变审计思路,在高层次、多领域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在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廉政审计等多种国家审计领域开拓进取,体现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与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审计监督氛围,预防、揭示、抵御经济社会的违法违规问题。

(四)以公共财政审计为主线,全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博物馆 篇10

旅游产品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个部分组成。核心部分是指产品能满足顾客需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外形部分是指满足市场需要的各种具体产品形式, 它可以被看作是核心部分的载体;延伸部分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所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 它能给顾客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满足。博物馆是是一种遗产的载体, 是一项文化旅游资源, 它的主要特点是保护文物和教育大众。博物馆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是博物馆的藏品, 这些藏品满足了旅游者文化需求;外形部分, 就是具体的藏品展览形式, 和博物馆的各种服务设施, 解说和服务程序;延伸部分, 是游客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额外的收获, 如参观指导手册, 藏品手册等。

2 中国国家博物馆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品价值较高, 展览方式合理, 观展环境优良, 但馆内的服务设施和解说系统不够完善。游客的感受而言, 馆内的介绍说明、文字标识不够清晰明确, 解说系统和导游服务不足, 没有博物馆参观指导手册及藏品手册等。

2.1 藏品展示方式单一, 体验性较差。

在藏品的展示方面, 国家博物馆还停留在传统的“藏品+讲解”的方式为主。展品方式单一, 随着经济和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游客对于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博物馆中传统的展示, 解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多的人群希望有通过更加生动活泼的讲解形式去了解文物的背景。在博物馆体验活动方面, 几乎没有与游客互动的成分, 大部分游客只是游览参观后结束行程。只有小部分小学生能够参加到博物馆设计的相关教育活动中, 存在受众群体窄, 活动时间频率小等问题。

2.2 旅游服务欠缺, 服务意识不强

博物馆内员工整体的服务意识不强, 对待游客不友善, 游客咨询服务台极为有限, 且员工不够专业, 面对游客需要提供帮助时, 服务态度差, 不能够有效的提供帮助或者建议, 使游客很难留下好的印象。

2.3 馆内纪念品缺乏创意

旅游纪念商品作为一个景点的特色, 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的重视, 馆内纪念品相对于我国大部分景区来说开发还是较为良好的。有一批具有国博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如以“玉龙”为原型开发的贵金属、手机壳、明信片等。但目前其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过程, 产品创意远远不够, 面对不同层次的年龄群体, 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旅游商品。

2.4 游客结构不合理。

通过调查, 目前国家博物馆的人群主要是学生, 中老年人群。从人群的地域划分来看大部分来自北京市本地及周边省份游客。

2.5 导览信息不明确, 缺乏推荐游览路线。

国家博物馆拥有极为庞大的展厅, 如果导览信息不够明确, 或者游览路线不明确很容易造成游客批发, 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然而国家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各个展厅之间相互分离, 指示标识不明确。很多游客处于“乱串”式的游览。游客大厅缺乏详细的馆藏介绍, 没有为游客提供推荐游览路线等等。

3 国家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及营销建议

3.1 国家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应坚持公益性质, 以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为目标, 积极拓宽博物馆的公益性, 增加与公民的亲和力, 国家博物馆应积极提供与公民的互动活动, 给全国的人民树立一种亲民的公益形象。

3.2 介于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公益性质的特点, 其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

博物馆应深入对藏品的历史, 艺术以及科技领域的深度挖掘, 特别是对于镇馆藏品和具有重大特色艺术价值的藏品开发。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旅游的态度逐渐由“宽度”转向“深度”,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旅游中学习更多的艺术, 历史等知识, 从而提升自我, 陶冶自我的目的。提供深层次, 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把旅游商品多样化, 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 艺术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藏品展示作为博物馆最主要的展示方式, 应该积极让展示更“活”起来。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博物馆就是把各种文物展示好出来, 其实许多博物馆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积极寻求其新的展示方法。

3.4 国家博物馆应深度挖掘与游客的互动, 针对不同年龄的游客有不同的互动方式, 这样不仅能提升国家博物馆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而且也能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博物馆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可以提高游客对文物的兴趣, 把文化主题通过创意设计与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结合。

3.5 国家博物馆的餐饮方面, 应该形成多样化, 既有符合平民用的普通餐, 也有能满足成功人士的高档餐。

如果一个偌大的博物馆想要做成世界知名的博物馆, 必须能够给游客提供一个解决饮食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对餐饮有特殊要求的人, 例如:清真餐饮。

3.6 博物馆里的服务人员的态度, 能很大的影响游客对国家博物馆的印象。

在国家博物馆内我们可以看到馆内服务人员的专业的知识需要亟待提高, 建议加强员工专业级服务知识的培训, 完善博物馆内的导览信息, 针对不同的人群为游客提供推荐游览路线。

摘要: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 是一项文化旅游资源,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文物和教育大众。国家博物馆作为我国顶级的博物馆之一, 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馆藏。但在游览时, 却发现国家博物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开发,营销对策

参考文献

[1]韩爱霞.我国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衍生艺术品 篇11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截止至2013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国家博物馆文创衍生艺术品的开发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商机。现仅选取部分青铜文创衍生艺术品加以介绍欣赏,共同领略国博衍生艺术品的魅力。

“军事刻辞牛骨”铜镇纸

规格:237.5mm×212.5mm×37.5mm

重量:约0.4千克

材质:优质青铜

年代:商王武丁时期

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军事刻辞牛骨”为元素开发而成。原文物长22.5厘米,宽19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这块牛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字口涂朱,内容是商王武丁时期分别一个月之内的癸巳、癸丑、癸亥三日占问本旬之内是否会有灾祸发生。

铜冰鉴茶台

规格:33×33×545mm

重量:约11.5千克

材质:优质青铜

年代:战国·曾

原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该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冰鉴”为元素开发而成。原文物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这件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与青铜冰鉴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该鉴外表华丽、体态厚重、结构精巧,工艺精美,令人惊叹不已。

《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原来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用得起。

“三轮铜盘”铜果盘

规格:800mm×595mm×332.5mm

重量:约3.1千克

材质:优质青铜

春秋时期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三轮铜盘”为元素开发而成。水器,1957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原文物高15.8厘米,盘径26厘米,轮径7.8厘米。盘呈圆形,平沿方唇,盘腹向内弧收,腹部饰一周雷纹,腹底接直壁的圈足,圈足与三轮相连。盘前圆轮上铸有一对回身欲饮的龙,龙首有目冠,吻部突出,龙身从盘底横出,折向上,回首向盘。龙颈部饰鳞纹,身部饰云纹,它也是推转轮盘的把柄。在盘的左右两侧下方,另装有两轮。盘上所饰编织纹,与印纹硬陶器上所饰编织纹相近。

大汉尊茶具套装

规格:22×22×502.5mm

重量:约5.2千克

材质:优质青铜

年代:西汉

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鎏金青铜尊”为元素开发而成。原文物高14.6厘米,此尊呈筩形,盖上有环和三飞鸟,器身有一对铺首衔环,器底嵌银铭文,三熊形足。通体鎏金。在汉代,酒一般贮藏在瓮、榼或壶中,饮宴时先将酒倒在尊里,再用勺酌于耳杯中饮用。当时的酒尊分盆形和筩形两大类。根据出土器物铭文,盆形尊自铭“酒尊”,筩形尊自铭“温酒尊”。在汉代,“温酒”即醖酒,是反复重酿多次的酒。它用连续投料法酿造而成,酿造过程历时较长,淀粉的糖化和酒化较充分,是酒液清淳、酒味酽冽的美酒。所以汉代盛醖酒的筩形尊制作精美,在汉画像石中也多被置于案上,其地位远高于被置于地上的盛普通酒的盆形尊。

“镂空兽纹铜奁形器”铜笔筒

规格:287.5mm×350mm

重量:约0.8千克

材质:优质青铜

年代:战国·楚

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镂空兽纹铜奁形器”为元素开发而成。

盛器,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北小刘庄出土。原文物高14厘米,口径11.8厘米。青铜奁造型美观,器形似笔筒,口微侈,直壁向内斜收,通体镂空装饰变形兽纹,器底设三蹄形足。奁是古代盛放梳、镜之类化妆用品的盛器。此器口大底小,而且通体有镂空纹饰,有学者认为可能另有它用。镂空透雕是楚国传统的青铜工艺之一,多用于青铜镜、青铜奁、青铜杯等器物,甚至许多大型器物也用这种工艺装饰,艺术水平都很高。

青瓷羊铜镇尺、青瓷羊铜茶叶罐、青瓷羊铜印章

材质:优质青铜

年代:东晋时期

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系列产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青瓷羊形烛台”为元素开发而成。

国家博物馆 篇12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始于2007年3月, 考虑到其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空调冷源系统在设计时充分利用老馆的地下室空间, 采用了部分负荷冰蓄冷。为了保证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 避免空调室外机的出现, 冷却形式采用了水冷式, 并通过楼顶的冷却塔实现了所有的散热。

自2011年3月试运行以来, 空调冷源的冰蓄冷系统、冬季自然冷却系统相继得以应用和实现, 满足了舒适性空调环境和恒湿恒温空调环境的需求, 但由于制冷站自控系统不完善, 容易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实地调研和论证, 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制冷站自控系统进行了优化。

2 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系统现状

制冷站所拥有的主要设备有冷水机组 (基载冷水机组、双工况冷水机组) 、水泵 (冷却水泵、冷冻液泵、融冰循环泵、冷冻水泵、冷热地板辐射循环泵) 、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和补水设备。

当进入夏季制冷时, 主要应用三种模式参与制冷:基载机组、双工况机组和融冰制冷。即在8:00-17:00时, 开启双工况机组、基载机组和融冰三种模式共同制冷;在18:00-23:00时, 由基载机组和融冰共同制冷;在23:00-次日8:00时, 由所有双工况机组全部运行进行制冰, 而空调区冷量由基载机组提供。

2.2 存在的问题

7台冷水机组在各时段不同模式下安全稳定运行, 但机组及附属设备缺乏统一的控制策略, 不能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进行自动调节, 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3 优化方案设计

3.1 设计说明

为优化冷水机组综合运行参数, 对7台冷水机组以及附属设备加装一套“冷水机组中央集控系统”。整个群控系统包含基载主机、双工况主机、蓄冰主机、融冰系统、自然冷却系统等的相互控制策略。

系统主要受控设备包括:双工况冷水机组、基载冷水机组, 变频乙二醇冷冻泵、变频融冰循环泵、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及电动阀门等。

3.2 实施方案

3.2.1“中央集控系统”网络结构

“冷水机组中央集控系统”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控制层。管理层为管控平台, 控制层通过控制引擎、专用控制器以及扩展模块等实现对主机、水泵及冷却塔风机的综合控制。图1为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3.2.2 控制原理

冷水机组的启停台数根据回水温度和最不利末端温湿度进行综合控制:当回水温度或最不利末端温湿度的其中一项符合“加机”要求时, 则增加1台冷水机组运行;当回水温度和最不利末端温湿度同时符合“减机”要求时, 相应减少1台冷水机组运行。

3.2.3 控制方式

1) 冬季控制策略——利用现有自然冷却系统。

2) 春秋季控制策略——自动根据室外温湿度情况, 控制开启1台或2台基载主机。

3) 夏季非炎热季控制策略——自动根据室外温湿度情况, 控制开启基载主机或者双工况主机。

4) 夏季炎热季控制策略——夜间, 冰蓄冷+基载主机供冷;白天, 融冰+基载主机供冷+双工况主机供冷, 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5) 蓄冰工况控制策略——蓄冰工况下, 依据蓄冰槽液位、蓄冰槽出水温度和蓄冰工况运行时段3个条件, 综合控制双工况机组的运行。

3.3 系统功能

通过上述优化设计后, 整个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空调工况下冷水机组运行台数、启停顺序自动控制功能;蓄冰工况下双工况冷水机组的运行控制功能;冷冻水泵运行台数控制功能;冷却水泵运行台数控制功能;冷却塔风机运行台数、启停顺序自动控制功能;冷水机组远程启停控制功能;手动/自动控制切换功能;现场手动控制功能;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检测功能。

3.4 系统优点

1) 节约电能

系统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循环泵运行频率和主机运行参数, 进而提高主机制冷效率, 在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的同时减少电耗,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自动运行

自动系统可根据制冷系统运行参数和预设程序, 自动控制主机和循环泵的运行, 方便了工作人员的管理。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冷水机组加装中央集控系统, 系统的节能率按10%计算, 系统运行时间按1年200天估算。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按表1估算。

年耗电量:1071.4万k W�h;

年节约电量:1071.4×10%=107.1万k W�h;

年节约电费:107.1×1.0=107.1万元 (注:电价按1.0元/ (k W�h) 计算) ;

投资回收期:95.18/107.1=0.9年。

4.2 社会效益

年节约标煤约为:107.14×3.5=375t。

年减排CO2约为:375×2.5=937.5t。

(注:1万k W�h=3.5t标煤, 1t标煤=2.5t二氧化碳)

5 结束语

通过采用冷水机组中央集控策略优化制冷站自控系统, 可以实现系统模式的实时切换, 提高设备运行能效, 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摘要:空调冷源采用了部分负荷冰蓄冷。制冷站缺乏统一的群控策略。介绍制冷站自控系统优化方案。分析自控系统优化后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可提高设备运行管控水平, 提高节能水平。

上一篇:新型泥浆下一篇: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