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德育

2024-09-25

语文德育(共12篇)

语文德育 篇1

摘要:语文教学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进行单纯的学科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正确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不仅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我切身体会到“教书先育人,育人先树德”的重要性。“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准则,但是由于受现行教育考试机制的影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进行单纯的学科教学,从而弱化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在整个教学行为中,我认为教书、育人、树德是三位一体的过程,而树德先于育人,更先于教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正确的理想、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不仅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所以,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紧密联系语文教材,发挥语文学科这一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精辟的爱国主义理论论述,初一学生或许难以理解,但在教学都德《最后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围绕小弗朗士情感变化过程:弗朗士由不爱学法语到爱学法语、由幼稚贪玩逃课到不能为再上法语课而懊悔,再到为失去母语而悲愤,从而产生对敌人的痛恨这一情感变化,把抽象的爱国主义精神浓缩在了一节具体的法语课教学中,面对国家的沦陷,弗朗士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爱国主义变得具体可感了。由此我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让学生换位思考,从小弗朗士身上学会怎样爱国,进而产生共鸣,达到热爱汉语文字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绝不是大人物和英雄的专利,爱国也绝不是一定要做一件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爱国就是从写好汉字,学好母语、向国旗敬礼、唱国歌这样的小事开始,教育学生爱国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边,这样把爱国主义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这些具体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充分利用作文课,在作文活动中进行正确的理想、人生观教育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初中学生是理想开始形成的时期,但是农村初中学生由于所学知识不多,接触事物少,很多学生还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因此,利用流沙河诗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概念及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写作中,我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学生通过阅读、查阅资料,了解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民族,拯救祖国,我让学生联系自己,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把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作为自己的理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并及时利用课堂让学生谈心得、谈理想,以此为契机,水到渠成地进行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不但进行了作文训练,而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铸就美好灵魂,向着远大的理想,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茁壮成长。青少年一旦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人生观,就有了追求的人生目标,就可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学习上就能勤奋刻苦。因此,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人生观,对学生的前途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沃土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况人乎!

人生重在修心。“百善孝为先。”“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农村有不少留守孩子,父母长期奔波在外,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产生疏远、埋怨、厌学等心理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体贴关心父母。在教学中,我通过语文教材,发挥语文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学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我启发学生探究孩子为什么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引导学生感理解孩子之所以嬉笑,是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在幸福、快乐中成长,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之所以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孩子总想为妈妈做事:看妈妈工作,让妈妈嗅到花香,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为妈妈遮阳挡光,从而教育学生懂得,父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父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们不图父母夸奖,但求父母生活的更加温馨。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回想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絮絮不止的唠叨、体会母亲的不近人情……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母亲的爱,去懂得感恩。教学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教育学生感恩再造的恩师,推而广之,感恩一切给予我们滴水之恩的人,让学生懂得回馈社会的道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教育贵在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发挥语文科特点,寓德于教,造就可堪大任、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立体型人才。

语文德育 篇2

笔者认为在陶冶学生情操,升华情感,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心理等方面,语文学科在众学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但如何进行语文学科德育的教育呢?我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实施德育的渗透,运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原则,借助文本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影响人、塑造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较理想的选择。

因为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典型的事例、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材料。

如在教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海伦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唤起了对海伦无比崇敬的情感,为整堂课创造了很好的感情氛围。下面通过课文的深入学习,他们对于海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莎利文老师爱的奉献的感悟便水到渠成地深入了他们的内心。还有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人文伦理道德观。再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一生飘泊潦倒,但始终关心祖国命运、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人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学生自会在心中有敬仰、追慕之情,老师诚挚的歌颂与赞美也会在学生心中定下航标,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语文教材中的好多课文都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材料,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笔者曾在教《斑羚飞渡》时,先让学生了解一群被猎人追赶的斑羚被逼上悬崖,陷入了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然后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是否也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教学《海燕》时,可从高尔基的苦难经历、革命斗争精神和他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开讲。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了高尔基那种逆境中成长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让学生课前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浓浓的悲愤氛围,深入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雷雨》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剖析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把握、领悟作品的思想倾向……

语文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那“山水之间”的醉翁亭;那“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赤壁遗迹;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美景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无声润物,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指导学生写周记、办展览,不定期地举办辩论会、演讲比赛,还有课前三分钟小故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等等。总之,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记得给学生们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美国老师在课堂中用到了音乐的乐器,可惜学生把鼓给敲破了。那位老师走过去,问道,“怎么坏的?”她说:“我这样,这样,就坏了。”“好,你再给大家表演一下,是怎么坏的?”老师说。那个同学又把同样的动作做了一遍。老师接过破鼓,边敲边说:“这样敲就会坏的。好了,现在这鼓已经坏了,每个同学跟它说永别了,它再也不会陪你们玩,给你们带来乐趣了。”最后老师把他收进了袋子。美国人的教育中没有“赔偿”问题。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习,如何鼓励他们学习。当东西真的损坏了的时候,他们用“永别”的形式唤起孩子的良知和同情心,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了乐趣与爱惜同在。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道德教育么?

还有一次,根据电视中的一件事,把它讲给了学生,就是一个公司招聘员工须回去给父母洗脚一事,把孝顺与人品讲了一番。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位家长来校,说起了孩子的变化,便提到孩子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了,并说起了语文课上的几个小故事,孩子回家是如何讲述的,可以说学生接受了老师的引导,并将其付诸行动,产生了这样的良好效果。

语文德育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91-01

德育是素质教育之本,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学既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重任。可谓是身兼数职。基于此,本文就如下几点展开探究,具体分析见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水平是评价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善于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展开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让学生们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品德高尚之人。

例如,在探究《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时,这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同桌之间用色笔画画的故事,整个故事都向学生传达一种启示: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借此机会,向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假如你们也遇到同学向你们借彩笔,你们会怎么办呢?”当你们学习了这篇文章后,自然就会有所感悟了。就此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各自表达看法,教师再对学生所发表的看法进行评论,然后再教育孩子们如何做人。通过这样一篇简单的课文学习,学生既能从中掌握一定量的基础知识,还能领悟到其中的做人道理。

二、加强诵读训练,强化德育教育

中国历来都有文品即人品的说法。一篇篇经典文章的诞生,需要站在高点,在文学高度与思想高度上取得极大的突破。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航人,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课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之后,反过来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印象。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抒情性强并且又通俗易懂的课文,比方说《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等。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的时候只需要把课文的教学目标稍加点拨,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诵读了。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是仅靠教师讲述就能理解的,而是需要通过诵读由生疏逐渐熟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逐渐感悟到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自然也能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而且文中的德育营养也会慢慢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印记。

三、在阅读中学会为人处事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为人处事的文章,这些文章也为学生为人处事提供了好的范例。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借鉴这些典范,主动学习这些典范,用这些典范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我”在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向母亲要钱买书的经过。当“我”跑到母亲的工厂问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却很大方地给了“我”一元五角钱,但是当“我”想到母亲工作的艰辛,待“我”拿到钱之后,并没有去买书,而且给母亲买了一个水果罐头。母亲把“我”数落了一顿后,又给“我”凑足了够卖《青年近卫军》的钱。这篇小文章主要截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非常真实感人,而且还将一段母子真情呈现给读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借此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让他们知道母爱的伟大。再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这篇文章主要记叙的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和一位严厉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深爱。在组织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深爱之情,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爱戴自己的父母,并且从父母身上吸取爱的力量,在爱的滋润下走向成功。

四、 写作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教学也是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通过作文教学能够抒发学生美好的情感,还能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真、善、美、丑。鲁讯先生曾说过:“写作虽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是更需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文如其人”“文为心声”“先学做人”“后学作文”。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品和人品之间的关系,在习作的过程中既要讲究语言技巧与语言素质,同时还要有进步的思想以及高尚的人格。另外,在作文教学中,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比方说,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家、关心社会的意识。也可以利用写日记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说真话、记实事,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的精神,这样的教学也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发展。

小学语文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意识,既能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发挥着和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丰富的知识,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还能得到正确发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学习奠定稳定的根基。作为小学生成长、学习道路上的引航人,我们在承担着教学义务的同时,也要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让他们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钱燕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08(01):47—49.

[2]叶琼.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2007,(23):132-134.

[3]程柳娟.巧觅文眼,突破阅读教学瓶颈.新课程:上,2013(11):116.

[4]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2.

[5]赵佳,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语文,挑起德育的重担 篇4

一、课前预习中渗透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 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中共中央颁发的《德育纲要》在“实施途径”中要求, 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培养课前预习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嫦娥奔月》一课, 布置学生预习时提出这一问题: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初步感悟全文。学生找出了“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 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 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等语句, 通过朗读, 感悟到嫦娥是一个善良的人, 乡亲们爱她, 所以她离开后大家想念她。从而领悟到为人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且在以后的生活中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纲要》中对语文学科提出了特殊要求:“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 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提倡平等对话, 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的同时,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并能够“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 语文学科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正是在这一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那么, 如何立足课堂, 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 小结了几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 观点渗透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诸如“事物的普遍联系”、“实践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观点。教师要善于联系语文知识, 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教学中渗透这些观点, 在学生的心灵播撒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种子,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山谷中的谜底》一课中, 两位旅行者通过细心观察, 发现雪松的一大特点: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 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通过这一课例, 学生既领悟到了观察实践能发现真知, 又明白了对于外界的压力, 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 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 作出适当的让步, 以求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一道理。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多观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给他们战胜困难的方法。

2. 美感熏陶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的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等。因此, 教师要善于运用词、句等因素, 展示语文知识特色, 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 增强德育渗透效果。例:《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湿漉漉的绿叶, 犹如大海的波浪, 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 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 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是在石缝间跌落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 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等语句既表现出中国文字的整齐对仗美, 又描写出宁静、优美的山中景色。学生通过这些语句的朗读, 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祖国河山的美, 从而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3. 实践领会法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常说:“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对于一些和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更是如此。而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渗透德育更能达到生动、形象、深刻的效果。例如:《陈增巧破巫术》一课中, 陈增用明矾水画好鬼殴打李恒的图画, 干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再把这纸放入水中, 那图画就会显现出来。用这种方法破除了李恒吓人骗钱的鬼把戏。抓住这一实验的可行性, 在教学中, 让学生亲自尝试。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科学知识、明白了科学的重要性, 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4. 联想延伸法

联想是从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会学生联想, 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 开拓学生的思路,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更是德育渗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中写道:“法布尔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 来回穿梭的游鱼, 五彩缤纷的蠕虫……”在教学中, 教师抓住了省略号, 让学生联想进行补充, 学生联想到“飘荡的水藻, 五彩的石子, 闪烁的亮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5. 史实介绍法

我国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志士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显示出刻苦、勤奋的毅力和聪颖过人的才华。这些史实都是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 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 得罪了汉武帝, 入狱受到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 几次想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 重又提笔写成了《史记》, 这部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学生激发了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增强了抗挫能力。

三、课外活动中渗透

课外活动是小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根据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方法, 从以下两方面渗透。

1. 美文感悟法

课外阅读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据调查, 小学生大多喜欢课外阅读, 对课外阅读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因为, 他们意识到通过课外阅读能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陶冶性情, 培养能力。同时, 他们认为,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通过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剂身心, 放松心情。抓住这一现状,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指导他们阅读健康的、优美的文章, 从文章中感悟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例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一些优美句段。有泰戈尔的《花的学校》中的“当雷云在天上轰响, 六月的降雨落下的时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 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从这些, 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自在与优美, 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匈牙利的伊斯特万的《走廊角落里的遐想》中的“可怜的孩子被电车轧断了一条腿, 现在有机会给别人捡捡球也是高兴的。”“老鼠有生以来第一次想:如果自己生下来是只猫, 那该有多好啊, 一切都会是另一个样子了。甚至──不是都是人心不古吗?──如果生下来是个有一条木腿的小姑娘, 那……它继续幻想着。”从这些学生体会到生命是值得珍惜的, 不管是多么卑微、渺小、不幸, 她都可以选择一种有尊严的、快乐的生活方式, 只要她在自己的内心, 永不自暴自弃, 永远珍爱自己, 珍爱在这世界上自由呼吸着的每分每秒。从而, 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和信心, 鼓励他们一生都该坚强地、快乐地生活下去。

2. 活动诱导法

课外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实践。在实践中出真知, 教师抓好这一环节的指导,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素养。例:在处理口语交际《请你当导游》中, 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实地游一游家乡。看看家乡迷人的自然风光, 见见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听家乡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从而了解家乡,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5

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

五(6)、(9)

江爱华

本学期,我教授两个班的语文,在德育渗透教学当中收获不少。班上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大部分爱读书,勤奋学习,有上进心,自觉性非常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作业拖拉,行为习惯欠佳,不爱看书,还需老师深入了解学生,严格要求,达到学习与品德全面发展的目标。就此,我把本学期的德育渗透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

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如《窃读记》渗透了多读书对我们精神的成长很重要,《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做人的道路,需要我们去领会。《狼牙山五壮士》渗透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确保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对于优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例如在学《最后一分钟》这篇

课文时,在学生感受侵略者占领香港的民族耻辱的同时,我们会顺势教育他们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出力。又如:在学习《学会看吧》的时候,我们除了教育学生要理解母亲这种特殊的爱的表达方式,更要学习小作者的那种独立锻炼自理能力,并理解母爱。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有关于汉字的只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字体的变化,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在教务处或德育处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同时在班上也偶尔进行一些小的语文活动,如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让德育渗透语文课堂 篇6

一、结合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课本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键词句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备课时非常注意课本中的关键词句,一旦发现适合进行德育教育的词句,我都会有效地运用它们。

如在执教《清澈的湖水》时,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让学生对“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这一句话进行细读,推敲“攥”的含义。在学生对“攥”字进行推敲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洁为什么要紧紧地把面包纸攥在手中?她为什么不把面包纸丢到湖里?”问题抛出之后,学生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事实上,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词句可以作为德育的载体,只要用心就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词句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结合课本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图文并茂是新版教材的一大特色,由于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他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大都对课本中的插图非常感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他们在对插图进行观察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如在执教三年级的“识字、学词、学句”时,我发现课文中有八幅关于北京首都建筑物的插图。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我在课后要求学生上网搜集更多的关于首都北京的图片,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学生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搜集到了很多相关的图片,有长城、天安门、圆明园等。看了这些图片,我很欣慰,问道:“同学们,你们搜集了这么多的建筑物图片,你们对这些建筑物的历史了解吗?”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很茫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对圆明园的历史有所了解。我妈妈说圆明园本来是一座非常漂亮的皇家园林,但它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变得满目疮痍,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一席话激起了学生们的讨论热情,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这也是我所乐见的。

三、结合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亲身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社会调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明白了道德的真谛。

再以《清澈的湖水》为例,我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对学校周边的河流进行调查,探究这些河流究竟有多少被污染了。调查结果让学生非常震惊:周边的河流无一例外地都被污染了。上课的时候,我和学生探讨了河水被污染的严重程度和被污染的河水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李明同学说:“我一直以为学校周边的河流没有被污染,通过调查,我才知道原来这些河流被污染得很严重,这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这些河流的保护,防止它们受到更加严重的污染。”听到他这样说,我说道:“是啊,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很多河流都受到了污染,如果这一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总有一天人类会失去自己生存的空间,也就是说人类会毁在自己的手中。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说到这里,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惶恐,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的可怕。他们再学习《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对小洁的举动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这也在无形中对他们进行了德育。

实践证明,德育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切身的体会,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四、结语

当然,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式还有很多,但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总之,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阵地,我们要发挥好这一阵地的作用,让德育在无形中得到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与德育 篇7

那么,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 到底如何通过听、说、写能力的培养, 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说“听”。每一次在开始讲授新课的时候我都要对本课的作者进行介绍, 那么这是一个绝佳的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比如我在对《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进行介绍时, 是这样说的:“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这些咱们就不多说了, 有著作为证。那为什么还说他是民主战士呢?”经过这么一问, 有些知识掌握比较广泛的学生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通过共同回忆, 老师补充, 大家明白, 朱自清在清贫中、在病痛中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以贫病之躯公开宣布自己拒购带有灵魂收买意味的美援面粉, 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因此被称为民主战士。最后老师做总结性强调, 富贵是人所羡慕的, 贫贱是人所厌恶的, 威武是人所惧怕的, 但能不为之所动, 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从朱自清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真谛。通过这些总结, 我看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坚毅的神色。

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视频, 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时, 我找了一些新疆经典的民歌, 又找到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的《走进新疆》的视频, 通过这些音乐、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祖国西北边疆的富饶美丽, 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 热爱新生活的情感, 这就是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因为我们对祖国的爱最早是从这片哺育我们的土地开始的,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无论我们以后走到哪里, 都会对故土家园产生刻骨铭心的热爱和依恋。因为“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 不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故乡的土地是可爱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迷人。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 就会情不自禁地把对家乡故土的爱扩展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 就会发现自己的祖国无比可爱, 是令人赞美、自豪的一片国土。

再说“说”。现在的中专生, 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 参与意识较浓, 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 语文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看和说的能力, 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 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 真可谓一举两得。那到底怎么做呢?我尝试着利用一些影视作品。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 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 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 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 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

最后说“写”。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写作题目, 我会在讲完课的剩余时间, 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的写一些内容, 比如对报纸上的一些热门新闻的看法, 对自己看过的一篇文章 (小说) 的感想, 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老师说……这些都是写作内容, 字数、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制, 只是要求写真话。老师的任务就是抓好写作后的批改工作, 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 老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 以达到共识, 另一方面, 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文章中, 哪怕只有一个闪光点, 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

德育与语文教学 篇8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 还需渗透教育, 春风润物般地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价值观。[1]要想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 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 寻找德育的渗透点。教师能否完美地进行德育渗透更多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作为语文教师, 要找准切入点, 认真钻研每一类课文的特点, 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中大致可以分为6个单元, “春光篇”的课文大多与春天的事物有关,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哲理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 懂得做人的道理;“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勤学篇”课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国篇”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风情,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科技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颂读背诵古诗, 利用课前之途径

我国当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工作者从实践中得出:“语文教学既要育才, 也要育魂。”[2]背诵国学经典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美德,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背诵国学经典, 其中大多数都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 如做游戏、讲故事, 学生兴趣浓厚。每天上课前, 我们班的学生都要诵读一些古诗文。我利用午休时间, 给孩子们讲故事, 将国学里的德仁义智信灌输给学生。我还利用班会课, 开展了“古诗背诵达人秀”活动, 收效良好。

由一开始的《三字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 日积月累孩子们能背诵的古诗越来越多, 现在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十几首唐诗。

三.抓好教学阵地, 播撒德育之种子

1.创编故事———将德育渗透于拼音教学之中

一年级儿童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 需要通过一些直观的、生动有趣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编故事的方式, 使课本中无趣的知识摇身一变, 成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样, 既有利于教学, 又有利于德育渗透。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 我以故事《爸爸带我去游玩》引入:爸爸 (bbb) 带着我去爬山坡 (ppp) , 我们爬呀爬呀, 终于爬上了山坡, 看到了大佛。我真想要去摸摸 (mmm) 大佛 (ffff) 的时候, 突然。广播响了, 广播里播着“爱护大佛不要摸”。在故事中, 孩子们认真聆听、模仿, 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 也接受了一次不随便乱碰公物的道德教育。

2.观察字形———将德育渗透于识字写字教学之中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 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 分析字形, 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 明白做人道理, 受到思想教育。如在教学“众”这个字时, 我故意把左下的“人”的一点写成捺, 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是点而不是捺。“谁能告诉老师, 为什么‘众’左面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 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 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 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 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有机地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2]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让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之中 篇9

一.语文教师的榜样力量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好的教师, 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 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 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 而且要会育人, 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 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 对待学生以外, 还必须自觉地, 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 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此外,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难以想象一位蓬头垢面的老师, 他的学生会衣冠楚楚;难以想象一位语言粗俗的老师, 他的学生会是彬彬有礼;难以想象一位小肚鸡肠的教师, 他的学生会胸怀宽广。教师自身的修养, 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二.将德育融入教材之中

一篇篇文章, 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 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 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 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热情洋溢的赞美, 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 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德育素材, 找准切入点, 加强德育渗透。课文中有许多佳作, 对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激发学生树雄心、立壮志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把握教材的个性, 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 而且把握课文的局部, 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领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个性把握得准, 把握得深, 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

三.将德育融入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 我们所谈的阅读教育不同于一般性的阅读活动, 不是随意地把报刊杂志交给学生, 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 借以丰富头脑, 而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教育目的,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 从多种报刊杂志浩如烟海的文章中精选出既能扣住教育目标, 又具极强感染力、可读性强、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最优秀的作品来, 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列出书目, 引导学生去读, 要加强阅读指导,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给他们读书方法, 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 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四.将德育融入作文教学

学作文, 先学做人。作文如做人。“情动而辞发”, 只有写作者心中有情, 才有表达的欲望, 才有观察的耐心, 才有感悟的可能, 才能让作文真正成为自己的需要。作文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 抓住道德的基本点, 由此深入、辐射, 才能收效。要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写作内容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 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书本的知识来源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只是品味他人的情感, 不然就会像没断奶的孩子永远难于自立成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发生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这场灾难牵动着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作文课上许多同学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四川人民的深切同情, 为四川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强、全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的精神所感动;并表达出要珍惜美好的生活,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的愿望。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 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时机把握。

语文教学与隐性德育 篇10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

比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学生知道了一个小村庄由美丽到毁灭的过程,明白了是人们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课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们要保护树木。”有的说:“保护环境还要做到低碳生活。”有的说:“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有一个曾经因贪玩而引发山林火灾的学生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我再也不随便点火了。”全场一片掌声。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倍感欣慰。三年级学生小小年纪,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节语文课的目标实现了。课后,我又让学生办了一张以环保为主题的小报,大家很积极。这虽然只是一节语文课,但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深刻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限于教材内容,不让学生去积极地发现生活,那么,他们怎么能做到热爱生活,并从中懂得很多道理呢?

二、不能忽视语文课上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语文课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争吵》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学生因相互弄脏了作业本而争吵的事情。这种事情在小学生中最为常见,我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很多人谈道:博莱克的勤劳、善良、宽容都让自己很感动。我又问:“你们之间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你们有没有原谅过同学的过错呢?”很多学生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学生举手发言了:“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我们也要学会宽容。”……我想:这节课要比我们在班会课上大声呵斥的效果好得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只要我们心中常有德育理念,并将它贯穿于课堂,那么,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成效。

三、语文教师要注意自己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作者情感的感悟,都将触动学生的心弦,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也能挖掘出蕴涵于他们心底炽热的感情。所以,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工作多年来,我意识到:一个教师与学生相处得越久,学生和自己的相似性越多,甚至,连部分学生的字体、性格都跟教师相像。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隐性的,真可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我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总之,德育是一种情感过程,道德是感染而成的,绝不是教出来的。感染的程度如何,重在语文教师把握。作为语文教师,素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功底深厚、博学多才是素质,谦虚、坦诚、守信、善良、勤奋等也是素质,所以,我们要认真把握新课标的精神,让语文课成为培养人才的阳光地带。

语文阅读和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语文阅读 德育 文学熏陶 教书育人 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靠粗暴的批评、简单的说教,而应采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疏导方法,在充分挖掘教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学科渗透,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责任感教育、荣誉感教育、爱心教育等等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改变思想,学习做人。

那么,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呢?

一、闪亮精华,芬芳心田

名言、谚语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经受时间检验的真理,学生品读这些名言、谚语就是在发掘人生的财富。如古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勤俭美德。于是每周一、三、五上课之前我会轮流让学生到黑板上写下一则名言或谚语,上课后利用一两分钟简述其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把神奇的雕刻刀,它会使万物凋零,也会使大地复苏,因此,抗金将领岳飞面对时间发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这些无不告诉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要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古代诗词的名句,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李白的“长风平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执着的信念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成功只离你一步之遥。人活得要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被世俗所打扰,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但也不能丧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和永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

通过这些语文精华的熏陶感染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心灵,让自信、坚强、惜时、善良、勤劳、等美好品质永驻心田。

二、用心体会文学的魅力,演绎辉煌灿烂的人生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主旨意图的理解过程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因此要善于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读《孟子》让人明白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可以让人经受磨练,经受过磨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因此当挫折困苦走来时,不要悲伤失意,就让他成为一道阶梯,助你走向成功。

《满井游记》《济南的冬天》都描绘了秀丽迷人的各地风光,文中的山光、水色、游鱼、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迸发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萧瑟,秋雨凄凄,居于茅屋,饱受风吹雨淋之苦的杜甫,却仍心忧天下,他那饱满的爱国热情无疑是送给读者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探索人生真谛的航标,文学是一种信念,是逆境中奋发进取的坚强,是坎坷中坚持不懈的执着,是迷惘中洞察光明的睿智,也是成功时毫不焦躁的淡泊。

文学可以使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精彩,使人的心灵变得纯净而平和,文学使人们的生命充溢着持久的芳香。

三、品读优秀人物,树立心中榜样

凡是接触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都有意识地启发他们去思考,讨论人物身上的哪些亮点值得去学习,从而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智慧的光源。

如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学生对史铁生的生平及他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很感兴趣,于是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查找史铁生的资料,写一写对史铁生的认识、自己的感想,回来后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很佩服史铁生的坚强,并能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希望自己做一个坚强不屈的强者。更让人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透过史铁生母子的情感发现自己身边的爱,为自己忽略了这份爱、把这些爱看做理所当然而惭愧。他们都想尽力做的好点,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别人给予他们的爱。

通过了解史铁生,他们不仅学会了坚强,而且学会了感恩。

《最后一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他们很是佩服,我便给他们阅读他的相关资料,让他们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另一面:奉献。

其实,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其中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品读李白,我们会学到豁达、自信;品读鲁迅,我们会一身正气;品读宋濂,我们明白历尽艰辛求知为学才能功成名就;品读范仲淹,我们知道正是志士仁人的忧国忧民才有百姓的和乐生活。

岁月在历史的车轮下转动,大浪淘沙,让历代贤人志士的高尚灵魂熠熠生辉,他们如泰山高大雄浑,顶天立地的形象不禁让人感叹。

四、利用名人故事,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

有一次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听见里面有人喊:“黑山老妖,过来!”我知道他们是在招呼一个长的比较黑胖的同学。我进了教室,他们就安静了下来,于是我说:“同学们上了两节课比较累了吧,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放松一下,在座的都来了精神。”“苏东坡熟悉吗?”“熟悉。”“有谁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一位学生说:“我知道。”我让他讲一下,于是,大家一起听这个故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佛。佛印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回答,像狗屎。东坡对此回答很是得意,回去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佛印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狗屎。”故事讲完了,我接着补充道“一个人的语言,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白。内心阳光的人,会让自己的语言带给他人阳光般的温暖。”学生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学生则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而我便继续开始了讲课。再比如,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他会告诉我们不要嫉妒有才能的人,要向比自己强的人多学习,提高自己。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如课堂中的人文关怀,构建主题式课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评价与欣赏等。

语文课堂既要教好学又要教好人,把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既结学科教育之果,又开品德教育之花,才是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篇12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

丰富的德育材料, 对其进行循序渐进、既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的思想影响, 这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几乎全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名段, 文质兼美。在引领学生学习、分析、借鉴、吸收其巧妙的构思和各具特色的文章的同时, 更应引导学生关注名篇中美的思想素养和高贵的灵魂。

2. 以情动情, 以境育境, 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情感的一个特点是感染性, 即在一定条件下,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 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我在主题为“感悟亲情———献给母亲的歌”的单元实践时, 开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了高尔基的《妈妈》, 在我充满慈爱、温柔的话语中给学生创设感受母爱的情景。然后, 让学生诵读积累的“献给母亲的诗歌”, 经过这样精心选择和设计的良好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激情, 从而激发了他们积蓄多年的感恩母爱的情感, 使他们积极参与情境创设的同时, 又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继承了传统的美好思想品德, 受益终生。

二、在无限的语文课堂外渗透德育教育

从品德的形式和发展历程来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并非课堂45分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所能轻易达到的。这就要把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外, 课内外结合, 从知情、知意、知行多方面渗透, 使其更根深蒂固地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本源。

1. 指导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收听广播, 课外书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通过正确引导, 让学生阅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刊, 读后写一些心得体会并及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是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最佳途径, 这也是语文课外教学的优势。

2. 结合学校、社会活动不失时机地用事实激励学生, 并引导学生把所受触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上一篇:金属与冶炼下一篇:设计行业薪酬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