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作品

2024-10-26

中国新闻奖作品(精选11篇)

中国新闻奖作品 篇1

新媒体时代, 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有话语权, 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面对铺天盖地涌来的海量信息, 当传统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与网络上的信息不一致时, 一些人宁可相信网络上的传言, 而不相信传统媒体上的信息。尽管传统媒体在“走转改”的指引下, 在报道方式和方法上有诸多改进和探索, 下了不小的功夫, 比如以小见大、用细节说话、用故事谋篇布局、以情感人等, 但大多数报道仍然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据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材料显示, 是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不少人对政府、专家、媒体不信任。在此情况下, 今年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指出:“要提高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闻作品的影响力从何而来?笔者在分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后发现, 通过下述四种途径的努力, 可以提升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一、影响力来自新闻主题思想的高度

这里说的高度, 主要是指主题思想的立足点要高, 立意要高, 品位要高。无数新闻实践证明, 要使新闻主题思想有高度, 就要有鸟瞰大局的意识, 正所谓登高方能望远。正像新闻界不少人在谈及新闻采写经验时常说的:要站在天安门上写报道, 要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要想总理思考的问题。这当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当总理, 而是告诫我们的记者 (通讯员) , 要用总理的眼光去看待所报道的对象和事实以及它们在宏观背景下的意义与价值。

新闻工作者的天职, 就是要密切地关注和记录正在发生和即将形成的历史, 正所谓今天的新闻, 就是明天的历史。也正因为如此, 才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成果得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得以永恒与不朽。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 永远是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优秀的新闻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为什么有很强的影响力?就在于他们对党、对社会、对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于他们能对那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和更高的层面上进行颇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这样说, 造就一篇好的新闻, 绝不仅仅是新闻的敏感、构思的奇特、文字的优美, 更需要的是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一种“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以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获奖作品《长征启示录———献给长征胜利70周年》一稿为例。纪念历史为的是启示未来, 而启示未来则易于陷入呆板的说教, 而本文在揭示长征启示时, 大量采用生动的故事和准确的数字, 做到了“以事启示”“以史启示”, 拉近了70年前的历史与今天的联系, 被媒体同行认为是“既有史诗风格, 又有理性思辨”的大气之作, 是主题重大、立意高远的传世之作。像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标题:

一旦胸中的火焰被理想点燃, 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够阻止信念的步伐

一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航道, 再大的浪涛也无法阻挡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向前

一旦长征的精神注入血液, 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

三个“一旦”概括得非常到位且深入浅出。作者跳出了为人熟知的概念性概括, 通过一系列的事实铺垫, 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长征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险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样具有历史和时代高度的结论;通过长征和长征精神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的影响, 揭示了弘扬长征精神对今天和未来的重大现实意义, 较好地起到了“启发后人”的作用。

由于用短小的篇幅准确生动地表述了重大的主题, 稿件播发后, 据“中国新闻奖”申报材料介绍, 58家报纸采用, 100多家网站转载。媒体用户反映说, 如此举重若轻、以生动事实阐述重大主题的综述, 是当年长征报道中不多见的精品, 体现了新华社报道创新的力度和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中宣部、总政有关领导和部门对此稿有高度评价。此稿还被评为“新华社2006年度优秀新闻作品”。

还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天安门广场见证国防现代化建设历史性跨越》 (第20届消息二等奖作品) 、《10万亩棉花成为世界高纬度样板田》 (第18届消息二等奖作品) 、《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工会》 (第15届消息二等奖作品) 等, 也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新闻主题思想的高度, 有赖于思想理论水平、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来自人生阅历以及成熟的待事、待物、待人的态度。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让自己“高”起来呢?一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回答是:一靠学习, 二靠磨炼。那么学习什么呢?主要是一种方法, 一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说到底, 还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这种学习比多看几本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重要得多, 比多拿几个学位宝贵得多, 因为它不是管一时、管一事, 而是能够受用终身。这是经验之谈。

二、影响力来自新闻的贴近性

古往今来,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 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闻报道, 更需要贴近生活, 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 汲取新鲜营养, 展示美好前景, 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 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这样, 新闻报道就会充满生活色彩并富有生活气息。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 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真实体现, 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三贴近”的提出, 为新闻传媒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

而新闻宣传工作要实现“三贴近”, 首先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 其颇深者察鱼鳖, 其尤深者观蛟龙。”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到基层中去, 到群众中去, 才能反映客观现实, 把握社会主流, 使新闻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 充满生活色彩, 富有生活气息。

尽管现在的采访手段有了过去不可比拟的进步, 记者拥有各种现代化的采访工具, 如汽车、电脑、卫星电话、数码相机、录音笔等等, 但是无数新闻佳作的实践证明, 优秀新闻作品仍然是跑出来的, 是记者 (通讯员) 深入基层调查采访的结晶。如果我们的记者总是坐在办公室里, 靠会议通知、请柬、通讯员来稿或打打电话、网上抄抄来混日子, 那么, 非但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记者, 甚至连一个称职的记者都不是。那些优秀的新闻记者如范长江、穆青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所采写的新闻作品之所以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就得益于他们能长年累月地深入基层去采访, 在生活的激流中前行, 他们的报道目中有人, 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人, 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 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才使得他们的新闻作品更加可读可亲可信。

以第1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一稿为例。全县还有数十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的河南省濮阳县, 近几年却刮起了一股奢侈之风:县委县政府及一些县直机关东挪西借, 竞相新建豪华办公楼, 县直各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也都各显神通, 纷纷住进高档别墅。记者接到濮阳县各单位竞相建设豪华办公楼的情况反映后, 立即深入濮阳进行采访。面对当地有关部门的围追堵截, 记者一方面抓紧时间深入现场、深入群众中去进行采访, 另一方面通过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对所采访到的各种事实进行认真核实。在写作时, 记者采用对比写法, 以事为据, 以理服人, 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读性。由于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集中反映了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特权思想浓厚、追求奢侈之风等突出问题, 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 全国随之掀起了一场清查党政机关豪华楼堂馆所的风暴。稿件播发后, 引起极大反响。《中国青年报》等160余家报台及数百家新闻网站采用了此稿。中央领导同志也对此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濮阳县委书记、县长等18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撤销党内外职务等党纪政纪处分。濮阳县纪委办公楼和33套领导干部违规住宅楼被没收、拍卖。

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 有相当多的作品都是以贴近性提升影响力而制胜的。像《家族老账本见证时代变迁》 (第16届通讯二等奖作品) 、《博客, 不是放纵的天堂》 (第17届通讯二等奖作品) 、《壮丽的发展诗篇———从数字看上海巨变》 (第13届消息一等奖作品) 等, 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影响力来自对新闻的解读

当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以后, 门户网站、微博、博客、即时通讯、户外媒体等媒介信息铺天盖地, 信息洪流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愈演愈烈。如何将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整合, 如何从浅层的新闻线索中挖掘出深层的新闻价值, 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值得探讨的路径。电子媒体出现以后, 第一渠道、第一时间的报道多了。“新闻”的概念原来是“新近、昨天发生的重要事实”, 如今是“现在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媒体竞争时争取独家新闻报道越来越难, 新闻报道的时间差几乎为零。因此现在的受众不仅关心新闻, 同时更关心新闻的背景、关心政策的解析, 对解读性新闻和背景性新闻的关注已经高于一般的新闻事实。平面媒体要在提供新闻事实的同时提供新闻的背景、细节、分析, 提供权威的声音, 提供报纸的立场, 这是纸质媒体可以和网络、广播、电视竞争的优势。如今的记者不仅要满足于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 还要告诉受众该怎么看。发现一个地方性的事件, 可以将视角打开, 思考是否具有全国性的意义, 将意义阐释到位。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信息解读成为提升报道影响力的关键词。对于新闻受众来说, 在纷杂碎片化的信息迷阵中, 单纯获得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把握世界的需要, 通过媒体对信息的提炼与解读, 人们可以精要地掌握信息, 有效地理解信息, 更好地判断世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 能否在如潮的信息中条分缕析, 敏锐触及社会的最深层需求, 又能否做出合理判断和准确报道, 这既是人们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价值期待, 也是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价值皈依。做好新闻解读,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着手。这几个方面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同时体现, 也可以在多篇文章中予以体现, 还可以只体现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只有加强对新闻的解读, 新闻才会有影响力。

以第20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今天, 我们豪迈受阅》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申报资料介绍, 这篇通讯全景式记录了2009年首都国庆大阅兵的盛况。作品站位高远, 笔调充满感情, 文字洗练细腻, 生动地记述了中国武装力量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 第一次向祖国和世界展示新面貌、新阵容的壮观场景和豪迈气魄。在写作中, 记者注重突出中国在21世纪首次举行国庆大阅兵这一重大事件的特有新闻魅力, 适当突破时空局限, 追求纪实叙事相结合、抒情写意相结合, 使宏观气势与微观细节、庄重严谨与激情文采、强烈的现场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对此次阅兵的深远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如文中写的:

△上午10时, 天安门广场, 56门礼炮齐鸣60响。人民英雄纪念碑下, 200名国旗护卫队员拱卫着五星红旗, 迈着169个正步走向国旗杆基座。

169步, 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

169步, 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 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

△这是中国在21世纪首次举行国庆大阅兵。

铁阵, 如山如岳。口号, 如海如潮。受阅三军身上, 流淌着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血脉。他们来自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洋、万里蓝天, 汇集中国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全部武装力量的精华。

这是人民军队走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 第一次向祖国、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面貌、新阵容。

△长安街上, 足音铿锵, 犹如山呼海啸。

“我流血的地方, 或者我瘗骨的地方, 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此时此刻, 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深情告白, 仿佛回荡在广场上空。

今天, 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 红黄两色的花束簇成中国军人的钢铁誓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八一军旗, 引领中国人民解放军, 沿着先烈足迹, 脚踏祖国大地, 背负民族希望,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临沧海, 引长弓。新型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岸舰导弹战车隆隆驶来。此时, 在祖国万里海疆, 人民海军舰队巍然列阵, 悬挂满旗, 向天安门致敬。在遥远的亚丁湾, 海军护航编队新型战舰眺望东方, 鸣响舰笛, 向祖国致敬!

西北望, 射天狼。两支新型地空导弹方队和空军新型机动雷达方队驶过天安门。他们是新一代国家防空“天网”的中坚力量, 是我军未来国土防空作战的剑锋刀刃。

△“爸爸要是活到今天, 该有多高兴啊!”观礼台上, 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芝对记者说:“当年中国积贫积弱, 父亲为抵抗日寇侵略, 只能变卖家产购买枪械, 组织武装。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 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

这篇稿件, 是《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刊发的一篇记录2009年首都国庆大阅兵的权威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均转载了此文。有关学者在论文中评论此文“具有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和为历史存照的文献价值”, 是一篇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具有相当深度的新闻精品之作。

还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荣辱观的生活解读》 (第17届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 、《大寨, 十年后再次光芒四射》 (第16届通讯二等奖作品) 、《制度的魅力》 (第15届通讯二等奖作品) 等, 都是以对新闻的解读提升影响力而赢得受众和评委们青睐的优秀作品。

四、影响力来自新闻中的人文情怀

学术界曾这样分类:科学主“真”, 艺术主“美”, 人文则主“善”。报道中的人文情怀就是“善”。通过对“善”的颂扬, 强化思想上层建筑,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情怀是一个人体现出的一种处世为人的胸怀和态度, 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记者、编辑作为新闻流程中的重要角色, 是否具有人文情怀, 影响到其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也决定了他们的作品是否具有影响力、是否温暖人心。在当下这个贪恋物质生活而精神家园逐渐荒芜的时代, 只有具有人文情怀、传递温暖、播撒希望的作品才具有影响力。

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一等奖获奖作品《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一稿为例。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 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 企业信义缺失比较普遍, 尤其是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的时代背景下, 湖北“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体现社会诉求, 彰显时代主流, 通过《楚天都市报》的及时报道, 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信义兄弟”成为诚信、善良的标志性代名词。报道中所呈现的人文情怀, 有力地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像文中写的:

△为了哥哥的遗愿, 弟弟代兄发工钱。“真没想到啊, 老板遭车祸后, 工钱还能照样结回来!”曾跟着孙水林做活的工友宋国清动情地对记者说。

△新年不欠旧年薪, 今生不欠来生债。弟弟孙东林说:“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 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 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

△2002年前后, 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 连设备带材料共投入95万元, 对方时至今日仍欠58万元。当年的工钱, 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万余元支付的。“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 我哥也没欠一分钱工钱。”孙东林说。

△二十年坚持不拖欠工钱。

△多次拿出积蓄垫付工资。

△工钱结算决不拖到初一。

△大年三十前举办清欠宴。

△暴风雪来临前连夜启程。15小时驱车返乡替兄还愿。

△“2009年, 我们兄弟俩发工钱300多万, 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现在我可以站在我家楼上, 向所有的人说, 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孙东林泪流满面。

影响力决定引导力。由于“信义兄弟”的报道充满“善”良、充满诚信、充满人文情怀, 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并引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国内外重要媒体, 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大型网站的跟踪报道, 成为2010年全国媒体报道最为集中、最打动人心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成千上万受众来电、发帖, 盛赞“信义兄弟”感动中国。“信义兄弟”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责任公民、2010年度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等殊荣。

还有“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第19届通讯一等奖作品) 、《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 (第16届消息一等奖作品) 、《百万奖励赠给下岗工友》 (第13届消息二等奖作品) 等, 都是以“人文情怀”提升新闻作品影响力而制胜的佳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董方晓

中国新闻奖作品 篇2

你离开我半年了,江离。我每日都会思念着你,像思念我的宝贝女儿。

4月中旬的那天早上8点多钟,我在长江边的胭脂坝中华鲟放流园为你送行。亲切的江风里却还夹杂着一丝早春的寒意,一如我激动的心情中夹杂着不安和不舍。参加放流的志愿者熙熙攘攘,我在人群中毫不起眼,而你也一样,你夹杂在众多的鲟鱼中,我知道你在其中,却无法找出你的身影。

我俩的相认是一种缘。那是前年元旦的上午,10点多钟。我陪朋友到中华鲟园参观,了解到你的中华鲟家族被称为“长江鱼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大鱼有着重达千斤以上的庞大身躯。而现在却濒于灭绝,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葛洲坝工程建设后,阻断了你的家族通往上游金沙江去产卵的通道,现在只能把葛洲坝下游十公里江段当作新的产卵场,而每年到宜昌来产卵的亲鱼仅200至500尾。我的心顿时感到疼痛,我深深地喜爱上了你的家族。因此,当讲解员热情介绍说市民可以认养中华鲟时,我便起意认养了。

当我把手臂伸到养殖池里,好玩似地逗弄那些游来游去的中华鲟时,奇迹发生了。一尾两尺来长的中华鲟向我游过来,调皮地吻我的手指,然后退开,深深地望了我一眼,再仿佛害羞似的一扭头,扎进深水中去了。那一刻,我内心的感动无法言说。我心中已记下了你的形象,我能认得出你来。我立即对讲解员说,我要认养的就是它了。

工作人员立即上来,似乎也没有费多大力气,便用渔网把你捕捞起来了。我一看,正是你。工作人员介绍说,你有3岁了,是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一条雌鱼。当时你还没有起名哩。我联想到工作人员曾给我介绍,传说40前屈原在汨罗江投江后,就是中华鲟把屈原驮回宜昌的,便立即从《楚辞》名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中为你找了一个名字:“江离”。江离是一种香草,屈原喜欢的香草,他常把它佩戴在身上。既然传说中华鲟家族与屈原有这种渊源,那么我借用屈原诗句给你起这个名字,想来屈原不会怪罪的。起这个名字还有另一层含意,就是你会在长江被放流,我俩注定了离别。于是你就叫江离了。工作人员帮我在你的背脊上嵌入了T形金属牌。牌上有你的名字、性别、年龄,以及鲟园的电话、我的电话。还在你的体内植入了PIT芯片——芯片里可以通过电子扫描得到你的相关信息,相当于你的身份证。

后来我去看望过你多次。在宜昌,我感觉生存压力很大,总是忙碌,但再忙,我也要挤出时间去看看你,我的江离。每次,你都仿佛能感知我的到来,主动地游过来,用圆圆的眼睛打量我,仿佛在用无声的语言向我问好。我抚摸你的头和五条棱的脊背,你竟那么乖顺。我给你喂专用饲料,你像个贪吃的孩子一样,连忙从我的手上把它啄走,让我的指头痒痒的。每次,我都会向同行的朋友骄傲地介绍说:瞧,她有多美呀,知道吗?这是我的小女儿,她叫江离。而每次,我都会在你的眼中看到快乐和羞涩。

那天突然就接到了你要被放流的电话通知。我的心顿时像被打翻的五味瓶,有着多么复杂难言的滋味。江离,你要被放流,这意味着你长大了,而这也意味着,我也许再也看不到你了。但那天我出差在外地,深夜才能赶回宜昌,所以竟遗憾地没有来得及前往中华鲟园最后看望你一次。

次日早上我按时赶到放流园。那里早已布好了一条长长的直达长江的放流滑道。鲟鱼们被一车车地从养殖基地运过来,然后通过滑道滑入江里。我在心里暗自祈祷,希望我能够碰巧看到你通过滑道,那可就真是神迹了。我和志愿者们守在滑道两边,目睹着你的`同伴们快速地从面前滑过。一个多小时以后,放流结束了,可是,我没有看到你,我的江离。那天同时放流的你的同伴那么多,混杂在一起,而你们从我面前都只是一晃而过,我哪能看清我的你呢?

江离,我知道你这时已经在长江里了。你正在长江里游动着,为新的环境而欣喜着。过去你的空间只是那么小的一方池子,还要靠人工供氧才能呼吸,而这时你拥有了滚滚长江,拥有了广阔的天地。此刻你一定像孩子出游似的,带着巨大的好奇心这里嗅嗅,那里看看。我当然应该为你高兴,然而我的怅然和不舍也是巨大的。人们都已经散去,我却还坐在江边,望着远处发愣,久久不肯离去。现在的长江水,你饮得惯吗?再没有人按时定量地喂给你饲料了,你会自己捕食而不至于忍饥挨饿吗?

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江离,你现在在哪里呢?我不得而知。我只能时常从我案头的一帧你的照片上寻找安慰。鲟园的讲解员曾给我介绍,将来会对放流的中华鲟使用GPS定位系统,随时可以查到行踪,但江离你这一拨还没有实现这个,所以你现在在哪里,我是根本无从得知的。半年来,不时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坏消息,说是有放流的中华鲟被人捕杀了,当事人被抓获;也有说发现中华鲟的尸体,据专家检验说是水土不服……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总是更为牵挂你,江离。你一直音讯全无,没准倒是一件好事。可是我的忧虑却是揪心的,怎么也挥之不去,因为我知道,放流出去的中华鲟,在人类捕杀、水土不服之外,还将面临被大鱼吞吃、被污染物毒死等诸多生死考验,你们中能幸存下来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左传” 篇3

故事要从1957年说起。那一年,二十一岁的李名强第一次出国,去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第三届斯美塔那国际钢琴比赛。到了那儿,他见到了布拉格音乐学院的院长,院长问李名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次比赛的曲目,你都弹完了吗?”这给了李名强很大的触动,“如果我没弹完的话,我来参加什么比赛啊?”那时捷克斯洛伐克是中国的兄弟国家,“可是连兄弟国家都对中国那么不了解,对中国人弹钢琴持有怀疑的态度”。那一年的比赛,李名强得了第三名。从那以后,他就立下决心,要让西方人知道,中国人是“会”弹琴的。

近十年来,中国钢琴家在世界级比赛上获得的重量级奖项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也渐渐地有了地位。“中国人会弹钢琴,国际上现在是知道了,可是中国的钢琴作品,基本上是没有人知道的。”李名强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向西方人推广中国的钢琴作品。2011年,在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的提议下,在香港的李名强与在上海的杨韵琳、巢志珏、姚世真三位老师共同联手,开启了这套“钢琴百年经典”的编写工作。接着,组稿、录音、翻译、编辑、校对等具体工作紧密展开,历时四年,“钢琴百年经典”终于以谱文并茂、中英对照、音响配套的形式立体化呈现了。

纵观百年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经无数作曲家的大胆探索、艰苦实验和呕心沥血的创作编写,积累了大量力图显现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钢琴独奏曲,并出版了各类中国钢琴作品集。然而,这些作品集多以作曲家为主线或以作品形式来分类,从未见按作品写作年代的先后顺序进行大规模整理的出版物。“钢琴百年经典”一举实现了这个“零”的突破,按编年体的方式回顾了整个中国钢琴创作的百年历程,精选了一个世纪以来最具时代特点、演奏频率较高并为大众所接受的代表作,共包含四十七位作曲家的一百零四首作品,共七个分册。“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口号,比如民族化、革命化、群众化,围绕着这个口号就会出现一批作品。你会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其选材、写作风格都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钢琴创作、发展的基本脉络,所以我就想到了用编年的办法,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编年体方式既展示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又显现出历史时代的共性,从而全面呈现百年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道路的发展历程,可称为中国钢琴作品史上规模最大的梳理工程。同时,“钢琴百年经典”除了目录以外还有一个索引,目录以编年为顺序,索引以作曲家为主线,使得每位作曲家的作品一目了然,读者查阅起来也很方便。

目前,市场上关于中国钢琴作品的乐谱有不少,但基本上是从1934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开始,到改革开放初期为止。“钢琴百年经典”的编委们经过多方考证,认为中国最早的钢琴创作应该从1913年赵元任的《花八板与湘江浪》算起,之后还有1923年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和1928年黄自的《二部创意曲二首》等珍贵作品。可惜那些作品大多只知其名,不闻其声,从来没看见过谱子。因此,“钢琴百年经典”的编委们花了好一番功夫,把这些“前《牧童短笛》时期”的钢琴乐谱挖掘了出来,好让大家一睹“庐山真面目”。“黄自和萧友梅的作品采用了中国的曲调,穿了西方的作曲外衣。有人说这是‘穿了马褂带领带’,就是这种味道”,李名强老师认为,这些作品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人是怎么开始创作钢琴曲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创作流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涌现出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将这一时期的新作收集入册,对中国钢琴音乐史的梳理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旅居海外的作曲家努力寻求中西交融的创作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去国外留学的人,写的作品就和五十年代的完全不一样了,既有民族特点,又是现代作曲技术”,他们的作品不是在国内出版的,而是在国外出版的。“比如盛宗亮,国外很有名的钢琴家都在弹他的作品,但是国内却不知道,也没有谱子。还有陈其钢是梅西安的关门弟子,现在是梅西安基金会、梅西安比赛的主席。他专门为梅西安比赛而写的作品,是在法国出版的,我们这里也没有乐谱。”李名强想到,这些作品应该在这套“钢琴百年经典”里有所体现,所以就和这些国外出版社谈版权,“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出版社,版权大概也谈了一两年”。因此,“钢琴百年经典”可以说有着地域跨度最大的选曲范围,向中国钢琴百年献礼。

乐谱的准确性与版本向来是钢琴曲集出版的生命线,“钢琴百年经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拥有“最具权威的乐谱版本”,因为其中的每一首作品都尽可能地请作曲家本人亲自审定,即使是已经去世的作曲家,也请其家属和曾由作曲家指点过的演奏者对作品版本进行确认。李名强老师还想到,以前的谱子有很多错。“我自己弹丁善德的《儿童组曲》,乐谱就有很多地方抄错了。那时丁善德还健在,我就去问他本人,所以我知道哪里对,哪里错。这次‘钢琴百年经典’里的所有乐谱,我们都请作曲家或其后人确认过,作曲家仍健在的就请他们亲自校对,因此乐谱肯定是最权威的。”

汇编一套钢琴作品集,尤其是规模这么庞大的作品集,选曲是一个巨大的难度,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就怕厚了此、薄了彼。很多作品集因此而采取“全部收录”的原则,但李名强老师希望这套“钢琴百年经典”能有些与众不同,“取其精华”,所以定了两个主要选曲标准:第一,在这一百年中演奏得最多、大家都认可的好作品。比如最早体现成熟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第二,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创造性,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没有能够广泛流传的作品。“比如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个时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很多条条框框,桑桐用的手法又是最现代派的,在当时是得不到承认的。但我们认为在1949年能有这样具前瞻性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也把它收了进来,这就是我们考虑的一个角度。”在这样的标准下,也许“钢琴百年经典”收录的曲目不是最全面的,但从整个中国钢琴创作的艺术高度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失公允和偏颇的。

nlc202309040614

说到“百年历程,百首作品”,其实有一部作品是第一百零一年,也就是2014年“创作”的,而“百首作品”实际上也不止一百首,而是一百零四首,这是否有点不“契合主题”呢?对此,李名强老师表示,“百年、百首”是这个项目的选题初衷,但在实际过程中,面对大量优秀的新作,仍然会处于取舍的两难之中。“我们当然可以严格地限定一百首,之后再有好的作品就不收了”,但他觉得做事不能这么死板。因此,本套曲集突破了一百首的限定。“我们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出一套这么厚重的国家级重点图书,好作品应该都让大家看到。”“钢琴百年经典”收了一百零四首作品,李名强老师希望在未来的一百年中,还会不断涌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刷新这个数字,那时,也许将诞生又一套“钢琴百年经典”续集。

除了突破“百首”经典,这套书在时间上也跨越了“百年”。当我们翻开“钢琴百年经典”的最后一卷,会赫然发现最后一首作品、张朝的《中国之梦》旁边清晰地写着“2014年”创作。由于出版的周期限制,本次编委选曲的官方要求是选取截止于2013年创作的钢琴原创作品。其实,张朝的这首《中国之梦》原本的确创作于2013年,但当他得知他的作品被收入了“钢琴百年经典”后,在几次校对过程中又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精密的修改,与原作已有相当不同,因此在最后一次的校样上,他亲笔标注了“2014”。面对这个略有编校差错嫌疑的问题,编委会也曾经提出过异议,改为“2013”或者拿掉这首曲子都不难操作,却多少有点可惜。经过几番考虑,最终,编委会决定尊重作曲家的原意,保留了作品的真实版本时间,也留住了这首来之不易的作品。作为献给读者“最后的意外之喜”,这首《中国之梦》似乎预示着,中国钢琴的发展并没有结束,中国优秀钢琴作品的创作也已经超越1913年到2013年的时间限定。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全面了解中国钢琴创作的历史,仅有谱、没有声是不够的。“钢琴百年经典”中的所有作品全部配有音响资料,这些音响包含了五十九位近现代知名钢琴家录音的版本,如老一辈演奏家宝贵的历史资料、作曲家本人的演奏示范、经作曲家指导的新录音以及作曲家指定的演奏版本等,所有录音均力求完美,尽可能符合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是演释权威性的最佳体现。比如陈怡的作品,她说:“你找我姐姐陈敏弹,因为陈敏对我最了解,知道我的作品应该怎么诠释。”再比如陈其钢的作品,我们本来打算找邹翔弹,陈其钢说:“有一个叫谭小棠的钢琴家弹过我的作品,在瑞士录的音。”于是我们尊重作曲家的意见,把录音给找来了。还有像张昊辰、邹翔弹的盛宗亮作品,作曲家本人都亲自指导过。在音质上,编委会反复甄选最好的版本,即使是历史录音也进行了精密的修复,因此这一套音响资料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此外,为了满足不需要乐谱的纯音乐爱好者,“钢琴百年经典”除了书配碟的乐谱,还特别推出了珍藏版CD套装,限量发行一千套。

李名强、杨韵琳、巢志珏、姚世真,再加上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领导和三位小编吕沁融、龚琦雁、应书宁,组成了“钢琴百年经典”编辑委员会。大家满怀热情、认真执着,为着同一个目标而日夜奋斗,在审稿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姚世真老师腰不好,平日里很少出门,但是为了“钢琴百年经典”,经常来出版社,一坐就是一整天。巢志珏老师堪称编委会的“大管家”,将近八十岁的人了,约了早晨十点到排版厂,她八点就到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她患有白内障,却一直不肯去医院,说要等到“钢琴百年”出版以后,才定得下心去做手术。

李名强老师非常率性、简单、真实,身为钢琴界的大师,却从不给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是上海人,特别爱家乡的风味小吃,尤其对小笼包很有研究,“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好的小笼包,皮要薄得透明,看得到汤水,但不能破,不能爆汤”。有一次,小编带几位老师去逛田子坊,那天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到了一家钟表店,每位老师都买了一块玫瑰怀表,说要“送给家里的情人”,也就是他们的老伴儿,真是好浪漫、好有人情味。这套“钢琴百年经典”大家虽然都是花了百分之百的力气去做,但李名强老师深知,其中肯定难免有疏漏,所以,新书还没出版,他就已经准备好了一本本子,打算把书中存在的错误都记下来,以便在修订版中及时改正。

百年纪念、编年体、最权威的乐谱、最权威的录音、最可爱的编委,所有这些元素加起来,《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不愧是一套划时代的巨作。“虽然它里面的曲目可能和你之前买的书有一些重复,但我觉得它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说着说着,李名强老师就如数家珍地翻起了刚出版的新书,典雅的深藏青色封面上透出烫金的标题,“我们的图书装订是法式软精,不像精装那么硬,但又完全可以翻平,不像以前的谱子都翻不平,一面翻一面压。纸张也非常好,不伤眼睛。从内容、印刷到装帧,这套书完全是国际化标准,价钱也不贵,700元人民币都不到,这要是在国外,单单一本可能就要卖100美金、100欧元了。”李名强老师希望这套最能代表中国钢琴作品的曲集能够推广到国外去,为此早早做好了充分准备,“图书主要的内容,包括作品名、作曲家、演奏家等都是中英文对照的”。

四十七位作曲家、五十九位演奏家、一百零四首钢琴作品,加起来正好等于二百一十,这象征着二十一世纪上海音乐出版社对中国钢琴经典的百年礼赞。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钢琴创作必将更加鲜活丰满,中国音乐的百花园会愈加姹紫嫣红。

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途径 篇4

关键词:钢琴,创作途径,民族性

钢琴号称“乐器之王”, 是一种西洋乐器。以它独特的音乐语言, 宽广的音域及丰富的表现形式, 历经三百多年的演化与发展,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带动下, 钢琴也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千家万户, 很多人开始认识钢琴、学习钢琴、了解钢琴, 随之产生了带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艺术。钢琴艺术, 无论是在钢琴界还是作曲界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也越来越来越受到音乐人的重视。这样就促使了中国音乐艺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钢琴艺术是中国音乐艺术中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将在中国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近代专业音乐的创作自赵元任的第一批钢琴小品《花八板与湘江浪》《和平进行曲》《偶成》《小朋友进行曲》开始, 发展到中国第一部钢琴获奖作品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钢琴改编曲:以古典传统民族器乐曲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平湖秋月》;以民歌或创作歌曲的旋律而改编的钢琴曲:《浏阳河》《红星闪闪放光彩》《红色娘子军》等再发展到如今, 大批致力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钢琴家们, 一直孜孜不倦的寻求着中西方文化的相融性。但纵观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水平相对世界钢琴文化发展水平来说还很低。但是“起步晚”并不代表“低发展”, 因为中国有着悠远的文化历史, 发扬和继承自身传统音乐的精髓, 吸收和融合外来音乐文化之精华的良好传统。中国的钢琴曲创作在风格上应是古今结合、中西合璧;钢琴创作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理念, 深入学习西方钢琴音乐传统, 应用现代的理论作曲技法相结合来进行创作, 并给予贯通发展;一是借鉴西方钢琴作曲技法, 结合中国自身本民族的特点, 利用各个民族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器乐曲等民族音乐特性, 将民族调式、和声运用在钢琴作品中, 以具有民族特点的技法创作出符合中国审美观念和民俗气韵的音乐, 创作出中国人民自己喜欢的钢琴作品。而从中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欣赏习惯来看, 后者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途径。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 多民族重多居的大国, 其音乐文化遗产内容非常丰富、个性非常鲜明、形式非常多样、影响非常深远, 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也揭示了中国深厚文化底蕴, 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因此,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民间音乐, 繁荣民间音乐文化和民间音乐创作, 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民族音乐文化、给民族音乐赋予解新的内涵和精髓, 同时也成为凝聚民族力量、激昂民族斗志、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所以, 钢琴民族化风格, 民族化问题 (指的是对民歌、民间地方曲调和民族器乐曲的利用) , 应该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前进, 要同时代的气息相结合, 创作出带有中国意韵的音乐, 使中国钢琴乐曲更具有中国自身的特点。所以在钢琴的音乐创作中, 要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 要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还要积极的探索和借鉴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 创作出又要具备带有中国民族自身特点的音乐, 又要具有中国的民族韵味, 以此来描写中国的民俗风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 这样的作品将会受到人们群众的喜爱, 并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 钢琴作品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改编曲和独创曲。改编曲是指运用新的作曲技术和手法, 在原曲本有的审美的基础上, 进行加工、创编, 改编后的乐曲要同原曲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独创曲是指由作曲家独立创作。就一般来说, 以中国自身本民族音乐特点, 以具有本民族音乐特征的创作技法创作的作品途径主要用以下几种素材形式:

1. 改编曲

储望华说过:“改编曲是普及中国钢琴作品的一条必经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音乐为中国的老百姓所易于接受, 并以此作为起点, 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钢琴创作。”钢琴改编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无论是对普及钢琴音乐还是发展钢琴音乐创作都有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进独创钢琴曲的发展, 使作曲家从中得到启发, 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独创作品。

1.1 根据民歌或是民间小调、小曲、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这类的钢琴曲大多选用人们所熟识或熟听熟唱的旋律基础上而进行加工处理而成。这样会使便多的人, 即使完全不熟悉钢琴的人也能够接受它、喜欢它和欣赏它。在改编时要注意民歌的地域性、故事性与趣味性, 要认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 体会民歌的韵腔特点, 既要保持民间音乐的质朴性、又要强调民歌的原型的情趣与地方风格特色。如瞿维创作的钢琴曲《花鼓》就是在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还有绪如《蓝花花》《浏阳河》《猜调》《采茶扑蝶》等一系列由民歌改编的钢琴曲。

1.2 根据地方戏曲音调改编的钢琴曲

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唱腔、音调及表演形式各有特色。在钢琴改编的过程中:

1.2.1 戏曲音调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 它既可

直接运用戏曲的曲牌音调、大段唱腔, 也可间接运用戏曲音调特点来进行创作。如倪洪进创作的《钢琴练习曲四首》就分别直接采用了京剧曲牌、昆曲曲牌、陈培勋的《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和《思春》运用粤剧曲牌音调元素所创作。而陈怡创作的钢琴曲《豫调》中运用的一些短小语汇构成的曲调片断, 它们都不是豫剧的大段唱腔, 却展示了典型的河南戏曲风格。

1.2.2 注意戏曲的表现风格, 注重节奏的安排和韵味的细腻感。

演奏家往往根据民族民间戏曲中的调性原则, 把调式作为展现民间戏曲的重要手段, 强调中国的民族调式风格。例:郭志鸿的《喜相逢》, 就是利用山西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的同名曲;汪立三的《兄妹开荒》, 原来就是陕北秧歌剧;秦文琛的《朴素的民风》以秦腔音调为素材, 呈现了板式变化的戏曲风格。

1.2.3 根据传统的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来的钢琴曲。

中国的传统乐器作为民族特色的一种代表标志, 其独特的音响效果是塑造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它们通过力度速度变化、细微装饰音跟多样不同的演奏方法等, 给作品丰富的润色效果。作为有影响的或是传统的深入人心的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来的钢琴曲, 作曲家们在改编方法上大多都是在曲式结构上进行继承、模仿、改编、创新, 而且同时也注重对钢琴技巧的发挥, 多都有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效果上的模仿, 即模仿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色彩。主要是发挥

简析刘德海琵琶作品《喜庆罗汉》

王琛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本文对刘德海先生创作的“宗教篇”之一《喜庆罗汉》进行分析研究, 全文分为三节。第一节, 简要讲述《喜庆罗汉》故事的梗概。第二节, 对这首乐曲从创作意境、乐曲结构等进行分析。这首乐曲是中国民族传统器乐曲的自由多段体结构, 以散板结束, 本文对每一乐段进行逐一分析。第三节, 阐述刘德海先生《喜庆罗汉》创作意义。

一、《喜庆罗汉》故事的梗概

罗汉, 是阿罗汉的简称, 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 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喜庆罗汉为佛教18罗汉之第二位, 迦诺迦伐蹉尊者, 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 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 就是‘高庆’。例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 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 常带笑容, 又因论喜庆而名闻天下, 故名喜庆罗汉。

二、音乐分析

《喜庆罗汉》是出世与入世交融点获得“喜庆”之悦为本而创作的。音乐采用佛曲《普庵咒》、昆曲曲牌《收江南》为素材。全曲仅用弹挑与中指反正弹技法完成, 全无轮指, 凸显“拨子”坚挺的颗粒之美, 表现出外张内收的男子汉形象。[1]这首乐曲是用悲壮来写喜庆, 描述悲喜交融, 无悲无喜的哲学道理。这是一份人间关于圆满成长的述说, 心底的信念或某种信仰, 是支撑一个人无畏的成长的基石。

《喜庆罗汉》是中国民族传统器乐曲的自由多段体结构。以散板结束。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散—慢—中—快—散的

钢琴性能在乐曲旋律表现方面的优越性, 使它既有民族音乐风格又适合于钢琴演奏。如《翻身的日子》里, 模仿了板胡明亮、幽韧、坚实的音色效果。《二泉映月》根据阿炳同名二胡曲改编而来, 曲子保留了原曲的精华 (原曲引子、内部段落关系及基本曲调) , 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尽量接近二胡曲子原有的味道, 感情的起伏更明显, 压抑的感情得到最大的释放, 乐曲具有了一定的交响性。虽然钢琴曲难以完全再现二胡的独特魅力, 但钢琴充分发挥了其作为乐器之王的长处, 即通过丰富而又充满情愫的和声效果, 将单线条旋律中那未尽之言、未达之意用立体的和声关系表达出来。

1.2.4 运用少数民族的旋律风格而改编成的作品。

作品多取材于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音乐, 应用少数民族旋律特点, 在节奏上、调式上进行相应改变, 带有少数民族音乐独有的特点, 使人听过便能辨认出是那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如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 运用了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音调旋律因素写成的, 用来描写了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的幸福生活。

2 独创曲

2.1 带有民族风格传统的独创曲 (乐曲要在旋律、调式、和

声、曲式结构等方面具有民族风格的特点) 如陈其刚创作的钢琴作品《京剧瞬间》, 作品中的就运用了京剧中二黄和西皮加以提炼, 保留了五声性的特点。再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它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 又与西洋的复调相结合, 保持了钢琴织体的立体感和平衡感, 又突出了中国的线性音乐:乐曲明朗和谐, 优美的两条旋律同时进行发展, 充满了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 看似简单, 听起来纯朴、悦耳。尤如一首精美的田园诗, 既描绘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美丽宁静, 又勾勒出一幅带有诗情画意的水渐变原则, 这种速度布局与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不谋而合, 曲作者对这种速度安排并没有严格的尺度制约, 可以自由处理, 这样给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以期待有更完美的音乐表现。全曲主要的调式调性为G宫系统的D徵调式, 中间转为D商, 后又回到D徵。利用转调、泛音、实音等虚实手法表现意境。全曲统一、流畅, 结构分明。从谱面分析来看, 这首乐曲符合中国音乐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 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结构形式, 这种布局加强了作品的结构性, 既尊重传统, 又融入现代意识的音乐思维, 探索性与可听性兼备。

第一乐段是较自由地散板, D徵五声调式, 这一段起音和落音都是G宫系统的“G”音, 旋律线条悠长, 节奏没有明显的规律, 装饰音倚音较多。乐曲开头用低音区演奏, 且伴有装饰音, 描写出喜庆罗汉乐观而又庄严的人物形象。 (见谱例1)

谱例1:

墨画:在乡村田野的小道上, 有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地用笛子吹奏着乡村小调。

2.2 另一类是运用现代技法的独创曲

例如“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序列音乐”“十二音体系音乐”“偶然音乐”等。一切先进的作曲技术与手法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吸收, 借助这种创作手法, 融会中国民族传统因素, 把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相结合, 体现民族特色的音乐。如陈铭志创作的《钢琴作品四首》中的第四首, 汪立三的《梦天》, 王建中的《情景》, 赵晓生的《太极》等。

3 结论

中国钢琴创作素材清楚表明,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 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 来源于本土音乐素材。探究中国钢琴作品的原始素材, 深入学习西方音乐精华、把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本土音乐相结合, 中国钢琴的创作作品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优秀, 中国钢琴音乐必将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乐坛, 让全世界人民领略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神韵。

参考文献

[1].张雪程, 浅析根据北方传统民间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的创作特色

[2].杨佳君, 中国本土化钢琴作品的创作素材及演奏[J].电影文学, 2008 (8) :34~35.

中国新闻奖作品 篇5

[关键词] 姜敬爱;中国东北题材;文学作品;中国形象;移民

[中图分类号] 1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5)04-0001-07

姜敬爱(1906-1944)是20世纪30年代朝鲜/韩国著名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为读者留下了23部长、中、短篇小说、10首诗歌、20篇随笔、6篇评论,可谓体裁多样。除小说《母与女》和早期创作的几首诗歌与几篇评论外,这些作品都创作于中国,因为在1926年初至1928年冬、1931年6月至1940年初,她生活在中国东北龙井地区长达十余年,其间只有几次因身体疾病或探望母亲而短期(按:几个月)回国。移居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深刻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基于此,笔者就以作家上述有关中国东北题材的小说以及评论《图们江礼赞》为文本,探讨姜敬爱中国东北题材文学创作的中国形象。

一、文学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

文学形象学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互相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进而考察隐藏在这种塑造或描述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因素,即“社会集体想象物”。那么,姜敬爱在其作品中是如何描述和塑造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中国形象的呢?客观地说,姜敬爱所创作的中国东北题材小说和随笔中有关中国形象描绘的篇幅并不多,而且呈现出感官的、印象式的特点。作家常常借助笔下人物或叙述者诉说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观感,其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中国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寒冷、孤寂的中国自然形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个体的个人生活领域是知觉的空间层面,决定其基于环境场所而形成的意识。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环境的位置、声音、色彩、场面、味道等感觉来表现知觉到的空间,并形成某种定势的认知。姜敬爱在中国东北长期生活和活动的环境场域就是龙井、局子街及其附近地区,因而其创作自然涉及到对该场域自然状况的真实摹写。譬如,“北国之秋甚是凄凉。一天,风声如雷,狂风席卷着大地。”“风雪交加的天气”;“被雪覆盖的白茫茫的原野”;“雪渐渐地又下起来,覆盖在地上的雪已没过了她的膝盖。”“这是在北国,北国的月夜很冷。月光仿佛浸入我的脸颊,冰凉冰凉的。风袭来,电线被刮到树枝上,发出呜呜的凄惨的叫声。”“北国的风异常凛冽,真是无法形容。我来到这儿虽然已经迎接了四个星霜,可是像那天晚上凛冽刺骨的寒风还没碰到过。整个世界好像被冻成冰块了。仔细一看,太阳也透过雪雾清冷地挂在当空,清晰可见的是雪花被凛冽的寒风吹得漫天飞舞。寒风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尖儿似地刺破我的皮肤,割着我的身体,雪片纷纷落下。我抄着手,呆呆地站在雪地上。”

上述引文揭示出:姜敬爱的东北题材小说很少描写春天和夏天,更多的是写寒冬,“北国”、“大雪”、“狂风”等意象经常出现在她的小说里,给人以寒冷、凄凉和孤苦之感。这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东北的确冬日漫长、暴雪肆虐、天寒地冻,与地处半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朝鲜/韩国形成强烈的反差;另一方面也是小说女主人公们身处孤独无助之凄苦境遇的有力衬托,如奉艳妈在亲人相继离世、走投无路之下被迫去贩盐;承浩母子从大伯家被赶出来后陷入齐腰深的大雪中;“我”(《二百元稿费》)被丈夫打骂赶出家门后也无路可走。这充分传达出作家对朝鲜/韩国同胞在异国他乡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无独有偶,这种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东北严寒气候的“钟爱”与描绘,也鲜明地体现在这一时期移居中国东北的崔曙海、安寿吉等朝鲜/韩国作家的作品中。譬如,崔曙海小说就很少描写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多写晚秋、寒冬和风雨霜雪等,充满萧瑟、清冷、暗淡的色调。

白杨也是姜敬爱观察中国时独特的自然意象。“他仰头看那高高的白杨树叶”;“春天的阳光已使间岛山上的白杨树叶发绿,江水的声音变得喧闹起来,江水上面的木筏慢慢地漂流着。”令人诧异的是,柳树是延边地区最普遍的树种。流经龙井、延吉(局子街)的布尔哈通河(按:流经龙井地段的支流称“海兰江”)在满语里的意思是柳树沟,说明这里柳树繁多,白杨并不普遍(此外还有松树)。可是作家却偏偏关注白杨树,并且还对比白杨树与松树抒发情怀。“我不管何时,只要看到那棵白杨树,就马上联想到热情澎湃的青年们,同时从那棵白杨树中,不知为什么会生出无法抑制的不满。不知为什么,白杨树的根部看起来不太结实。而一想起我们家乡后山上的松树,就发现有着这棵白杨树无法比拟的高尚和深沉。隐隐散发着松油脂香的那棵松树啊!经受住凛冽的山风表皮变成深红色的那棵松树啊……”可见,作家热爱的是松树,而松树也是姜敬爱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意象。作家喜爱松树,源于儿时的情结。她家的前后山上遍布着松林,她时常与母亲在松树下打松楸子,躲避继父子女的追打时,等待去洗衣或打柴的母亲归来时,她都会爬到松枝上。散发着松脂香的松树带给作家无尽的美好回忆,象征着母爱、故乡和“精神家园”。作家爱故乡的松树,认为它高尚、深沉,经得起风吹雨打,却忽略异国土地上的松树,而刻意描写白杨树,又作何解释呢?笔者认为,松树是作家童年的回忆,是母爱、故乡和最终的归宿,因而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身为移民,作家看到了异域动荡的现实,因此有意回避松树,而将目光投射到与松树有着相同精神品格的白杨。在她的笔下,白杨树仿佛是高高挺立的英勇抗日的青年,而“白杨树的根部看起来不太结实”则委婉地表达出作家对抗日斗争步入低谷时摇摆不定的革命者的不满和忧虑。另一方面,故乡的松树多以松林这一集群形象出现,而白杨多是独立的个体形象,这就象征性地折射出朝鲜/韩国移民根基不稳的异域存在。

(二)动荡、冷酷的中国社会形象

20世纪30年代初,日军蓄意制造了“满洲事变”,并以此为契机,扶持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实则将中国东北控制于股掌之中。日本宪兵、便衣警察、特务和汉奸走狗像蜘蛛网一样遍布各地,抢劫杀戮,搜查抓捕,白色恐怖笼罩着东北地区。对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帝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歼灭了大量日军,极大地带动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日帝打着“剿匪”名义,多次加以围剿,此外,自卫队、保卫团等一些地方武装也趁机敛财扩张。各种政治势力较量的结果,导致当时东北地区局势动荡,硝烟四起,民不聊生。这种动乱现实在姜敬爱东北题材的创作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展现。

《盐》中的奉艳妈全家背井离乡来到中国东北,靠租种中国人土地勉强为生,可是不堪“中国军队号称保卫团”的侵扰。他们逼迫朝鲜农民缴纳月供,不给就抢,还要杀人。为了躲避保卫团,只要村里的狗一叫,他们就躲起来。早晨一起来,他们便祷告上苍保佑平安无事。不仅奉艳妈所在的农村闹兵痞,整个“间岛也是动不动就闹土匪,现在更是枪声刀声响成一片。劳苦大众都吓得瑟瑟发抖,生活在恐怖里。农民们也不去地里种地了,又不许砍伐山里的木头,真是性命难保啊!他们都涌入相对比较安全的龙井和局子街等都市,将来他们吃什么活呢,这里人的生命比狗命还贱啊!”那么,龙井和局子街等城市的状况又怎么样呢?据《足球赛》和《黑蛋》描写,龙井学校里动辄发生缉捕事件,许多进步师生被日帝抓捕,被关进龙井日本宪兵司令部,以致学校停课,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在《异域月夜》、《间岛之春》和《离别间岛,再见吧!间岛》等随笔中,作家多次描写载着军警的火车、空中盘旋着的飞机和男负女载逃难的民众。“成群结队的军人从前面挂着的货车里拥出来,后来得知那是出征珲春的军队。……那被太阳映得闪闪发光的刺刀上似乎散发出一股血腥味,……无数的难民们失魂落魄地静静地望着军队的步伐,恐惧万分。

如前所述,作家很少写春天,但是有限的描写春天的文字也能传达出紧张恐怖的气氛,令人惶恐不安。《间岛之春》描写作家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到海兰江边洗衣服,正当作家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美景时,两三架飞机螺旋桨的噪音和投掷的炮弹声却破坏了怡然自得的春日美景。“市街上,拉着军警的货车朝中环疾驶而去,从车里传出嘹亮的军歌声。市街上到处是迎风招展的膏药旗。维持龙井治安的满洲国警官老爷们看上去全都失魂落魄的,好像是没了弹丸的枪。”这是一幅不安、恐怖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龙井的动乱现实。

在日军血腥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反帝斗争转入低潮,一些革命者相继变节或转向,民心也随之变化,这种冷酷的现实环境直接影响着作家及笔下人物对移居地的观感和判断。承浩妈背着患百日咳的儿子去开药铺的大伯时亨家求药,不仅没得到药,反而被赶出来。无比气愤的承浩妈禁不住咒骂道:“这人心刻薄的龙井!只供认钱的家伙们活着的龙井!赶走她们母子两的龙井!只要离开这个龙井,像自己母子俩一样落到如此惨境的人才不会刻薄地对待自己母子俩啊!”在短短的几句话里,“龙井”共出现了4次,被承浩妈定义为“刻薄”、“势利”、“冷酷”的形象。其实,作为现实的存在,龙井并无过错,而是生活于其间的人观感的投射物。

(三)肮脏、丑陋、凶残的中国人形象

除上述引文中昙花一现的中国兵痞、马匪和满洲国伪警察外,姜敬爱东北题材作品中集中刻画的中国人形象是地主、商人和农民的形象。其中,前两类中国人形象被塑造成狡诈、凶狠、肮脏的剥削者和掠夺者,以反面形象出现。在《盐》中,奉艳家辛苦一年收获的稻子全部被中国地主抢走。奉艳妈在丈夫惨死、儿子出走而走投无路之下投奔龙井房东地主家,不仅被他当做不付工钱的家庭女佣加以役使,还遭受其性蹂躏,并在分娩前被赶出家门。房东地主表面慈善和蔼,内心却肮脏冷酷。奉艳妈的形象代表了朝鲜/韩国底层移民女性移居中国后所遭受的不幸命运。《菜田》里的中国地主不仅残酷剥削雇工,还将不满其做法而向雇工通风报信的亲生女儿秀芳害死,阴险毒辣登峰造极。《鸦片》里的保得妈被吸毒成瘾的丈夫卖给布店老板中国人老秦。当她浑然不知地被丈夫带到布店时,映入她视线的是一个丑陋、狡猾、凶狠的中国人。“丈夫一走进商店里,一位主人模样的中国人高兴地迎上来。……他一边这样说着、笑着,一边用那双鼓鼓的金鱼眼打量着外面。这是一双很快让人引起联想的眼睛,额头上的伤疤奇特地泛着光,戴着一顶压得低低的褪了色的帽子。好像要倒了似地站着的丈夫,比起那位气色好的中国人真是太苍白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陷入谜团的她本能地将中国商人与丈夫进行比较:吸毒的丈夫营养不良,肋里肋忒,浑身有股酸臭味儿;中国人则营养好,气色好,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神清气爽的香气”。当她遭受老秦性侵时,后者形象就变得可怖、肮脏、淫秽、凶残:“老秦渐渐眼露毒光,……用中国话嘟囔着什么,用黑抹布紧紧塞住她的嘴,……扯出腰带,疯了似地捆住她挣开的手和脚后,擦着额头上的汗,奸笑起来。布满血丝的狗眼里充满了兽性,透过气喘吁吁的呼吸可以闻到一股狗腥味。他的蓝裤子滑落下去,露出肚子上的肉,黄色的粘唾沫流了一溜儿。她不愿看他这个样子,就闭上眼,眼前掠过丈夫那高耸的鼻梁。”被侮辱的保得妈气愤而无助,咬断了牙,发起高烧。第二天,老秦忙前忙后地为她削苹果,买食物和药,“拿手巾给她敷在呼呼发烧的额头上”,她极其憎恶这眼白、黄牙和黄手的老秦,殊不知将她推入火坑、陷入如此屈辱处境的正是自己的丈夫、保得的爸爸。

姜敬爱对中国农民形象的刻画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个女子》是作家移居中国东北后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描写朝鲜/韩国文人玛丽娅受邀去二头沟基督教堂讲演。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玛丽娅对赶车的中国马车夫的观感,听到牧师夫人赞叹新鲜白菜的话,马车夫立刻回头来,微笑中露出一排发黄的牙齿。玛丽娅看到他的黄牙,吃了一惊,觉得发呕。无独有偶,上述保得妈看到老秦的黄牙时也是玛丽娅的这种感觉。之后,她与牧师夫人就马车夫这类人展开了议论。牧师夫人认为,中国农民和城市贫民恐怕一生都不刷牙,玛丽娅难以理解,觉得不刷牙的人不能算作人。当然,作家在小说中着重批判的是以玛丽娅为代表的朝鲜/韩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视清高、故作风雅和脱离人民的思想倾向,因而丑化中国农民形象也符合玛丽娅这一人物性格特征。小说《黑蛋》里被K老师雇来修建校门的中国农民和随笔《间岛》里卖“违心”柴的中国樵夫尽管着墨不多,但也被描写成狡猾不实的人。相反,在《菜田》中,作家对老孟、老秋等中国农民形象的刻画也发生了转变,着重突出其勤劳、朴实、能干、富有同情心而又稳重、有智谋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正是从这些诚恳朴实的劳动者身上,备受继母虐待的秀芳才感受到温暖和生活的希望。这也反映出姜敬爱阶级理念的变化,即她不仅同情异国土地上的本族同胞,也同情受剥削受压迫的中国底层民众。

二、中国形象成因分析

通过姜敬爱有关中国东北题材作品中中国形象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形象以孤寂、冷酷、肮脏、丑陋、凶恶、残暴的负面形象为主,较少充满人情关怀与人性良知的正面描写。换句话说,中国在作家的视域里呈现出既亲切而又陌生、既熟悉而又疏远的矛盾而复杂的认知图式,这既是作家个人生活与思想在作品中的艺术性投射,也象征着20世纪30年代朝鲜/韩国移民对中国形象的普遍观感和认知。

(一)亲切而陌生的异域现实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一步步被蚕食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军以种种名目疯狂掠夺朝鲜/韩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残酷压榨广大殖民地人民。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又以开发朝鲜/韩国农业为名,实施“产业增值计划”,结果农民非但未增产,反而因赋税繁重而破产,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0年,朝鲜/韩国农业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自耕农数量快速减少,由19.7%减为17.6%;佃农和日本地主的数量猛增,佃农由37.6%增为46.5%,地主由3.4%增为3.6%。朝鲜/韩国底层民众实在不堪忍受日帝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压迫,相继移民到中国东北。

朝鲜/韩国人之所以选择中国东北作为移居地还有历史情结。自古以来,中国东北就是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以其神秘感刺激着人们的想象。1877年(光绪3年),朝鲜咸镜北道流民私自越江垦地,称之为“垦岛”,音译为“间岛”。因此,所谓“间岛”就是指“假江”,即图们江北岸中国所辖光霁峪(按:位于今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龙市境内)前的一块面积不大的江中滩地。1904年,中朝两国边吏会订《中朝边境善后章程》,明文规定“间岛”即假江之地,本属中国领土,只是准许“韩民租种”。然而,日俄战争后,出于“大陆政策”的需要,日本声称中朝国界未清,间岛归属未定,不仅将朝鲜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内,而且借题发挥,强行将间岛范围从纵十里、宽一里左右扩展到海兰河以南、图们江以北,长约五六百里、宽约二三百里的包括延吉、汪清、和龙和珲春等四县在内的六七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制造所谓“间岛问题”事件,以达到其军事侵略中国领土之目的。“间岛”称谓对一些朝鲜/韩国右翼民族主义者的领土认知也产生了影响,他们借此扩大“间岛”范围,因而才有了“东间岛”、“西间岛”、“北间岛”等说法。这对生活在同一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姜敬爱而言,不能不受其影响。这表现在,她不仅创作了一系列以“间岛”为标题的随笔,如《离别间岛》、《再见吧!间岛》、《间岛》、《间岛之春》等,还在随笔《图们江礼赞》中写道:“……谈起图们江,我更多的不是称赞,而是埋怨。反正它既值得礼赞,也该怨恨。我边想边移动着笔。”文中的“埋怨”、“怨恨”意指很暖昧,所蕴含的感情比较复杂。笔者不能妄加推测,但是不能排除作家既视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又视其为民族之母亲河的潜在心理。在同一篇随笔里,姜敬爱继续写道:“现在提起间岛,是说汪清、延吉、和龙、珲春这四县。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40万朝鲜人。这40万人中,无论是谁,都与图们江有着深厚的渊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们江是“间岛”的母亲河,不管是谁,想要了解“间岛”,那么就得先了解图们江。

这样,在朝鲜/韩国人的想象里,中国东北是一个辽阔、富庶、自由的人间天堂,更是亲切的、充满希望的理想空间。正如同时期移民作家崔曙海在《出走记》中所描述的:“听说间岛是天府之国,到处是肥田沃土,处处是可耕之地。五谷丰登,自然不愁没有饭吃;山林茂密,当然也就不愁没有柴烧。”满怀着在异域土地上建立新生活希望的朝鲜/韩国移民待实地接触并生活过后,才感到这里并非想象的那样美好,相反更糟。首先是气候寒冷,难以忍受。“这个地方是间岛,是一块西北与西伯利亚接壤、东南与朝鲜相邻的土地,也是一块冷时达到零下40度左右的土地。”其次,这里是民族纷争之地。他们身处被雇佣受剥削受歧视的生活空间,既受日帝压迫,又受中国地主、房东的剥削,拼死拼活地干活,仍摆脱不了窘迫、挨饿的生活,连妻女有时也被卖或被抢。从认知心理学上看,一旦现实与认知相悖,人物之间或者人物与时空之间就不再和谐融洽,而是疏离与排斥,被陌生化。从作家创作心理来分析,凛冽的寒冬、肆虐的风雪等自然景观很契合朝鲜/韩国移民凄惨、苦难的现实生活,有助于突出阶级与民族压迫的主题。

(二)熟悉而疏远的生活场域

姜敬爱在中国东北生活了十几年,应该说非常熟悉这里的山川草木、风土民情。我们在其中国东北题材作品中能够捕捉到相关的描绘,譬如图们江、海兰江、马蹄山;龙井、局子街、二道沟;弥漫着豆油和猪油味的街市、刚出锅冒着热气的饺子;操着不熟练的朝鲜语叫卖的中国人洪亮的吆喝声等。这些自然与风俗描写都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东北特别是龙井地区中国人的生活场景和风土人情,是作家对当时异域现实忠实记录的体现。然而从表现的深入与篇幅的角度分析,这种描绘都是直观的、粗浅的、浮光掠影和断片式的,谈不上细致入微和栩栩如生。其小说未能从正面真实地塑造中国人的典型形象,其随笔创作也见不到作家与中国人的正面交集。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作家关于中国形象的创造呢?这就需要探究姜敬爱在中国东北时期的生活、理念和创作情况。

姜敬爱在龙井生活期间,不再像学生时代或参加“槿友会”时期那样思想激进、活动频繁,而是过着贫困、低调的生活。她以一位家庭主妇的身份支持丈夫张河一的工作,努力做好家务,其他时间则用于创作。对此,朝鲜/韩国进步评论家白铁说:“姜君家很困难,似乎是窘困的境地。离姜君家500步的地方流淌着海兰江,姜君顶着水罐亲自去那儿打做饭用的水,差不多每天带着衣服几次往返于江边……”与姜敬爱同一时期生活在龙井的朝鲜/韩国作家安寿吉也证明,姜敬爱在龙井过着深居简出的家庭主妇兼作家的生活:“她不胖不瘦,和其她妇人们没有什么不同,顶着水罐去井边汲水、生活等,连邻居们也不知道她是有名的作家。”韩国姜敬爱研究专家李相敬教授认为,作家这段时期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尽管1934年7月在张河一的引荐下,姜敬爱参加了龙井新建朝鲜/韩国作家团体“北乡会”,并成为其名誉顾问,但是除了参加最初的几次活动,并在其会刊《北乡》第1期1、2号上发表诗歌《这片土地的春天》和《断想》外,与“北乡”接触还不多。尽管安寿吉数次约稿,可是姜敬爱从未将其创作的小说或随笔、评论发表在《北乡》上。这就说明,姜敬爱虽然在龙井生活和创作,却将作品寄回韩国发表,《北乡》或《满鲜日报》等在中国的刊物并不是其意向的作品发表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家对韩国文坛比较熟悉,也有人脉资源(“火曜派”评论家金璟载等)可作推介。同时也说明作家是把自己封闭在龙井乃至中国东北地区文坛之外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她在龙井这个狭窄的生活圈子和有限的对外交往活动呢?这就是身体因素。

姜敬爱从小因家境贫寒、忍饥挨饿而体质纤弱、多病,加上辛苦创作,更加重身体和精神的负荷,因此时时犯病,一生病便心思全无,影响创作,几次回乡都是为了治病。白铁说:“一想到窘迫的家庭情况和这种不健康的体质时,姜君对文学不知为什么就会感到一种不安。加之,姜君又后天患上耳病(按:被其姐夫打耳光后所致),听觉不灵敏,因此,她的文学生涯更令人同情和凄惨。文学对于她不是更过于沉重的吗?”同时代作家玄卿骏也描述道:“姜敬爱君住在龙井。她始终表现出健康的思想,过着诚实的生活,可是身体总不好。她因为没有小孩而叹息,可因为不健康,就不能安心地创作。”可见,正是由于身体因素影响了姜敬爱的创作,同时也影响了她的对外交往活动和范围。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受生活面窄、身体孱弱和语言障碍等因素制约,姜敬爱创作的视域仅仅局限于龙井地区有限的朝鲜/韩国移民圈子内,基本不接触中国人和中国主流文坛或媒体,这势必影响她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即姜敬爱中国东北题材创作中的中国形象是不完整的,并没有真正描绘出正面的中国人形象和汉、朝/韩两个民族进步人士在共同反抗日帝的斗争中的兄弟情谊。这么说并不是苛求作家的创作,因为姜敬爱虽未加入朝鲜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卡普”,却受丈夫社会主义者张河一思想的影响而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理念,其思想与创作倾向始终与“卡普”保持一致,因而被誉为“卡普”的同伴者作家,代表作《人间问题》也被视作“卡普”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因此,姜敬爱把中国东北当做反抗日帝侵略、民族独立的独特战场,密切关注朝鲜/韩国爱国志士的反抗斗争和思想情绪,这才有了“间岛啊!坚强地活着吧!要坚强地斗争啊!”的呐喊,却未能注意到在同一战场与日帝浴血奋战的中国的爱国志士们。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姜敬爱才在创作中突出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着重表现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和民族矛盾。也就是说,在她的想象中,中国人(以伪满警察、土匪、地主、奸商等为代表)与朝鲜/韩国移民之间应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二元对立结构关系,要表现朝鲜/韩国移民在异域所遭受的痛苦和凄惨的生活,就必然强化其对立面的凶残与暴虐,就连某些场域也变成阶级与民族压迫的象征性符号。如“局子街”代表杀人场,奉植等人在此被砍头;“龙井”象征阶级对立的冷酷的现实空间。这固然反映出朝鲜/韩国移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场域的悲剧性命运,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遮蔽了作家对中国形象完整而准确的认知与塑造。事实上,姜敬爱在小说《那个女子》中,曾透过玛丽娅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孩子和朝鲜/韩国移民孩子手牵着手奔跑玩耍的生动画面,在随笔《间岛之春》中描绘出中国人和朝鲜/韩国人紧邻的茅草屋。遗憾的是,作家只是点到为止,并未就此话题与题材加以深入挖掘。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对与朝鲜/韩国移民一起生活在中国东北土地上、同样遭受日帝欺凌和地主剥削的中国民众是疏远的。

三、结论

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篇6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传统音乐,演奏风格

钢琴演奏在二十世纪初期进入我国,在演奏西方音乐的时候逐步发展起来,钢琴弹奏渐渐地融入到深奥精微的中国传统音乐里, 许多著名的中国钢琴演奏家在研习西方钢琴弹奏方式的时候,也将中国传统乐器的弹奏方式融入其中,不但为钢琴演奏艺术创造出许多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展现我们民族独特风韵的中国钢琴作品。 并且还创造了中国钢琴作品的独有的演奏风格。

但是,这种独特的演奏风格并不是弹指之间就能够形成,它是经过几代中国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勤恳创作的成果。这些演奏家和作曲家们把远渡重洋而来的钢琴演奏艺术与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相融合, 并且不断地摸索、创作,因此诞生了中国钢琴作品独有的演奏风格。

一、独特的音色

音色即为声音的感受特色,音色在音乐里能够直观地触动人的感官,极具吸引力,是优美动人的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彰显了音乐的韵味,展现出乐曲最细致的感情转换。不论东西,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里,我们都应该十分注重音色的作用。我们对于音色的研究不是单一而笼统的,而是丰富且多样的,所以,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里,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各种风格各异的乐器,也创造了能够显露不同情感特色的音色。西方钢琴想要在中国这方土地扎根发展,想要融入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演奏中国人已经习惯的乐曲,就需要尽力模仿这些乐器的音色。当然这要求钢琴演奏者运用特殊的手法,合适的弹奏力度,运用音区多声演奏法等方式的特色来尽最大可能的真实表现中国传统音乐,这要求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十分高超。比如二胡是中国传统音乐里的一个重要乐器,它的音色萧瑟缠绵、飞扬跳脱,用钢琴演奏二胡乐曲时应该运用手指内弹,把力量集于指尖,动作要灵敏并且富有弹性。这样模仿出来的音色既不是钢琴也不是二胡原有的音色,所以具备一种独特风格。

二、气韵的意义

我们所说的气韵就是乐曲能使大家感受到的乐曲风貌、整体风格。音乐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心,就是因为音符的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气韵。音乐的生命有韵味构成,是所有音乐家一生所追求的东西, 所以,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要将气韵和意境的相融合。总的来说,即为在乐曲的表达中,要掌握整体的感觉,寻求乐曲的全面交融,讲究乐曲的连贯性。在乐曲气韵流转连贯的基础之上,把握好演奏的高低起伏,使乐曲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三、留白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艺术十分注重留白这项艺术技巧,例如水墨画,寥寥几笔就可以描绘出一幅具有深远含蕴的画作。这项留白的技巧给予观看者诸多的想象余地,每一位观看者都能够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展开想象。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艺术都是有创造者和观看者一同完成。音乐的演奏也是这样,留白能够给予乐曲委婉的魅力,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舞台,给予聆听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演奏家能够跟着乐曲的节奏变换展开一定程度地发挥,这样就提升了乐曲的张力,给予乐曲一种流转的美感。留白的运用能够使钢琴作品的演奏更加温婉,引人遐想。

四、踏板的合理使用

中国传统音乐十分注重神韵的展现,一个音符转换,会产生许多的虚音,这些若隐若现的虚音能够真正展现我国传统音乐的无限神韵和美感,但是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主要依靠敲击发声,一个音产生之后不会再变换。但是钢琴的踏板恰好改善了这种不足,透过使用踏板就能够变换原有的音色,延展声音,弹奏出变幻莫测的乐曲来。例如钢琴曲《筝萧吟》,弹奏者手部动作行云流水,再配以弱音踏板和连音踏板,在若隐若现,空虚迷离的音乐里,聆听者能感受到那种虚无悠扬的韵味。随着音乐的逐渐高昂,弹奏者的左边弱音板逐渐放松,右脚透过抖颤延音踏板把乐曲推入高潮,此后, 音流渐渐飘远,弱音踏板再联结连音踏板,音乐从远到近再渐渐消散,舒徐、悠扬的乐曲表现出一种意味深长韵味。

踏板的运用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里非常重要,但是踏板在使用时最难的地方在于融入曲子的整体特色。因此,在弹奏之前,弹奏者组要仔细地研习曲目的创作背景、曲目庚哥,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曲目的精髓,以便在演奏时自如地运用踏板。

五、结语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

钢琴是一种西洋乐器, 是在演奏西方乐曲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自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 钢琴演奏就浸润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中国钢琴演奏着在学习借鉴西方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 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的一些演奏手法, 不仅给钢琴艺术宝库奉献出一批带有中国特色的, 表现我们民族风格和韵味的中国钢琴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中国钢琴曲目独特的演奏风格。

当然, 这种演奏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它是几代中国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辛勤创作的结晶。他们把漂洋过海的钢琴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中华民族艺术的大花园里, 辛勤耕耘, 不断探索, 创新, 终于形成了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演奏风格。

一、独特的音色

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色, 音色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它形成了优美动听的乐曲, 凸显了音乐的神韵, 表现出作品最细腻的情感变化。无论中外,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音色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中华民族对音色的追求不是统一化和标准化, 而是音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因而,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的乐器, 也形成了能表达不同情感的多种音色。西方钢琴要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要想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表现中国人早已习惯的音乐, 必须尽可能地模仿这些音色。当然这需要钢琴演奏者利用特定的音型, 适当的触键力度与音量, 发挥音区多声奏法等方面的特点来尽可能逼真地再现中国传统音色, 这需要很高的钢琴演奏技巧。比如古筝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乐器, 它音色圆润坚实, 清凉高远, 用钢琴模仿时需要以指头内弹为主, 把力点集中于指尖, 动作要灵巧而且富于弹性。这种模拟出的中国乐器音色既非钢琴的也非中国乐器的固有音色, 所以具有独特的美感。

二、气韵

所谓气韵就是音乐作品给人展现出的一种精神面貌、整体风采。音乐之所以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就在于音符组合背后所蕴藏着的无限韵味。韵是音乐的生命线, 是无数音乐演奏者毕生的追求, 因此, 在中国钢琴演奏中一定要注意声形神以及意趣的配合。具体来说, 就是在乐曲的演奏中, 要把握整体性, 追求音乐的整体和谐。要讲究气的流转和贯通。在把握乐曲整体意境和气韵生动贯通的基础上, 设计好旋律的律动起伏, 使音乐如行云流水, 自然流畅, 既富于线条的美感, 又韵味十足。

三、留白的运用

中国传统艺术非常讲究留白的运用, 比如中国的水墨画, 简简单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意蕴深刻的图画。这种留白的艺术给欣赏者留下了多少想象的空间,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理解进行填补。所以我们说, 中国的艺术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音乐的创作也是如此, 空白可以给音乐以含蓄美, 给演奏者留下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 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真是无声胜有胜。比如钢琴曲《夕阳箫鼓》, 演奏者完全可以随着乐曲情感的发展变化进行适当程度地发挥, 这样就增加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张力, 给乐曲一种灵动的美。留白的使用可以让钢琴的演奏更加含蓄, 耐人寻味。

四、踏板的合理运用

中国传统音乐非常重视韵味的表达, 一个音会运动, 会变化, 会衍生出很多的虚音来, 在这个音发出后的那些若有若无的虚音才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无限韵味和魅力, 但是来自西方的钢琴, 因为主要依靠槌击发生, 一个音发出后再也不可能改变。不过钢琴的踏板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通过踏板的运用就可以改变原来的音色, 有效地延长声音, 演奏出变化无穷的乐曲来。

我们以钢琴曲《筝箫吟》为例进行说明, 演奏者弹奏时手上动作细腻灵活, 再配合以弱音踏板和连音踏板, 在若有若无, 虚无缥缈的音乐中, 听众会感受到那种飘渺悠远的美。随着音流的慢慢加强, 演奏者的左脚弱音踏板慢慢放开, 右脚通过抖动延音踏板将音乐推向高潮, 然后, 音流逐渐走远, 弱音踏板再和连音踏板相互配合, 声音由远而近再逐渐消失, 舒缓、悠长的音乐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踏板的作用在中国钢琴曲目的演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踏板在运用中最困难的在于和钢琴曲目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为此, 在演奏之前, 演奏者必须认真地研究作品的写作背景, 风格特征, 以及想表现出作品什么样的情感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 使得在运用踏板时能心中有作品。

中国钢琴作品是用西方的乐器来表现中国的音乐, 反映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审美情感和音乐心理。当钢琴用来演奏中国作品时, 势必会融入中国的审美意蕴和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钢琴才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所以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 我们一定要注意音色的把握, 气韵的运用, 以及留白的问题, 和踏板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正是这些才组成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这种独特的风格才使中国钢琴乐曲走向世界, 起到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莉芳.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J].中国音乐, 2009 (3) :207-211.

[2]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 1996:21.

[3]赵晓生.中国钢琴语境[J].钢琴艺术, 2003 (1) :12.

中国新闻奖作品 篇8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闻界, 悠悠万事, 导向为大。经济新闻要成为精品, 必须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溧阳兴办开发区杜绝盲目乱圈地》一稿为例, 当时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成千上万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大量占用农业耕地,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损害了农民的当前利益。针对这个在开发区热中出现的问题, 这篇报道从实际出发, 及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它比那些听到中央有新精神就随风而动, 立即写出一般反映性的报道或肤浅地只提出问题的稿件要深刻、高明得多, 对现实的经济工作的推动作用也要大得多。因而报道刊出后,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受到了上自有关决策部门, 下至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视野的“盲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所谓“盲点”, 是指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那些用平常眼光看不到的、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变化之处。平常眼光看不到, 但记者的眼光看到了, 而且看到了这些细微变化与经济大趋势的联系, 这样就有可能写出精品来。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作品《国家统计局首次用“增加值”向外发布消息》一稿为例, 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闻发布会上, 记者注意到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消息时, 首次取消了总产值的指标, 而增列了“增加值”的指标时, 就以此做法向新闻发言人提问, 发言人做了说明。记者抓住了这个变化写出了这篇报道, 成为独家新闻。

——精品出自抓住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菜价追踪》一稿为例, 1994年年初, 物价涨势过猛, 居高不下, 群众议论纷纷, 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为此慷慨陈词。物价问题显然成了社会舆论的一大热点, 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着手解决的重点, 又是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的难点。记者抓住了这个“热点”追踪求源, 从产地追到销地, 从消费者追到管理部门, 用调查到的第一手材料说话, 将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同人民群众的反映有机地结合起来, 说明流通渠道环节太多, 是城市菜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报道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依据。之后, 各地出现的蔬菜直销, 尽量减少流通渠道加价等措施的实行, 都是这篇报道结出的硕果。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作出理性认识和分析。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毫无疑问, 这个论述对于我们写作经济新闻精品也同样适用。因为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孤立的, 而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和联系。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 (通讯员) , 应善于运用理性思维去开掘经济新闻的内涵, 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和本质, 并预测、展示经济事件的发展趋势。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通讯作品《九江米市能否再度辉煌》一稿为例, 报道抓住粮价放开, 粮食流通全面走向市场这一敏感性问题, 并及时捕捉住全国闻名的九江米市呈现衰萎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 联系当时各地兴起的“建市场热”和随之出现的“空壳市场”的情形, 把握住在“能否”二字上做文章, 从米市兴衰来观照、思考米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深刻揭示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两种不同体制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提出了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这篇大文章的深刻主题。报道在构思和写作上, 突破了“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思维定势, 寓理于事, 层层递进, 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观照, 引人思索, 给人以启迪。同行们称这篇报道是一篇就实论虚, 富有思辨色彩的好报道。还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第一职业怎么了》 (第三届二等奖通讯作品) 、《开封缘何不“开封”》 (第五届二等奖通讯作品) 、《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 (第十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 等, 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佳作。

——精品出自写好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毛泽东同志说:“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然而在新闻实践中, 这种关系常常被错位, 物成了主体, 人成了客体, 现在报纸上不少经济新闻是“见物不见人”, 就物写物, 就生产写生产。有的报道虽然写了人, 但只有“人影”, 他们或者被放到了被动的位置, 当作某种政策或措施的印证者、某种工作经验的陪衬者, 或者被抽象为“大家”、“工人们”、“村民”、“少数人”、“大部分同志”。这样, 本来生龙活虎的人的经济活动, 在作者的笔下却陷入指标、任务、方案、措施、进度、产值、利润、质量、数量等干巴、枯燥的概念叙述之中, 变得死气沉沉, 没有生机, 难怪读者不感兴趣。综观已评出的第1~16届“中国新闻奖”中的经济新闻, 绝大多数都是突出写了人, 把人与物巧妙地结合起来, 从而赢得了读者的赞赏和评委们的好评。像《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 (第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 、《昔日伐木建功, 今朝栽树还债》 (第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 、《总理为民工追工钱》 (第十四届二等奖消息作品) 等, 都是由于着力写好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而取胜的。

——精品出自“小中见大”。小与大, 个别与一般, 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小是大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大的本质;大是小的集合体, 它能更集中地体现同类事物的性质。新闻报道的重点是大量具体的新闻事物, 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小”的、具体的典型事物和人物上, 通过它们来反映整体和全局。在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中, 有的看似并非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可是经过记者 (通讯员) 的精心发掘, 巧妙构思, 同样也可写得发人深思, 很有深度。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作者能不能慧眼识珠, 小中见大。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 (第三届二等奖消息作品一稿, 消息通过记述贵州省最后一条马班邮路改用汽车运邮的事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州山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精品出自在写作方法上不落俗套, 独辟蹊径, 将报道写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现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 其结构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结论、提问等形式, 实践证明, 如能运用抒情、对话、思考、解释等形式, 方法上不落俗套, 独辟蹊径, 也颇受读者的欢迎。

经济新闻要写出精品, 就要学会画风俗画, 多给人们留下一些《村医图》、《牧牛图》、《清明上河图》之类的东西。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 反映丰富多彩的流动不息的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有经验的记者 (通讯员) 为了写活经济新闻, 总是调动比喻、夸张、拟人、对偶、铺垫、借代、引用、对比等各种修辞手法, 力图给人留下真切而鲜明的印象。有时还可以信手拈来现成的诗句、名言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有的还可以借鉴散文的笔法, 将新闻写得富有文采。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吉林鞋, 你何日流光溢彩》一稿为例, 作者以翔实的材料和中肯的分析, 对吉林鞋业作了全景式的展望。在地方鞋不景气的时下, 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如文中写道:

如今的皮鞋市场可真是林林总总, 风光无限。不说驰名中外的“老人头”, 也不说流光溢彩的“舒飞雅”, 单就合资企业那长长的一大溜牌号, 足够你在百花园中任意采撷了:“森达”、“波士”、“卡天纳”、“三游”、“赛潮”、“特丽亚”……

然而, 在皮鞋众姐妹的“比美大赛”中, 我们除省城几名选手、外县个别佳丽在顽强抗争外, 大部分都屈居一隅, 任凭他人崭露芳华, 那情景好不惨然——

……

我们曾有过辉煌。

如今, 我们确实落后了——

落后于缝制鞋向胶粘鞋的过渡时期;

我们没有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在人家大量引进资金、引进技术, 迅速形成新的生产线的时候, 却仍守在旧机器边打转;

在强大的“南鞋浪潮”冲击下, 一些企业“水漫金山”;

国有长春“一皮”连年亏损, 自觉难以抵挡洪水的浸泡, 数百名职工现已“疏散”, 工厂只剩留守人员处理善后;

去年一把火烧过的长春“二皮”, 现在虽勉强可以维持生产, 但昔日风采却迟迟不归;

还有一些企业, 似乎看准了“汛情”, 认为做鞋不如倒鞋, 于是或明或暗地干起了长途贩运……

面对汹涌而至的“鞋潮”, 另有一些企业, 在短暂的惶惑之后, 迅即在水中筑起坚固的堤坝。他们———

或走引进之路, 用外资填补羞涩之囊;

或加大技改力度, 用优良的设备提高抗衡的能力;

或放眼向洋, 用外销托起命运之舟……

以上采用散文式的写法, 让人读后, 除思想上受到启迪外, 还赏心悦目, 回味无穷。其可读性和感染力就不言自明了。

——精品出自增加经济新闻的文化意识和知识性、趣味性。在经济生活领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品位的生活, 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报道更需要增强文化意识, 将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 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科学地、健康地消费。让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得到的不单纯是经济信息和物质享受, 还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身心的愉悦。写经济新闻不能老是一本正经、平铺直叙, 可以在叙述中“翻个筋斗”、“前瞻后顾”, 自然而然地穿插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科技知识、社会知识、地理知识、人物趣闻、文化知识、历史沿革、风土概貌等资料, 这样既能深化主题, 又能增加经济新闻的文化意识、知识性和趣味性, 吸引更多的读者。

以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旱原情》一稿为例, 文中先后引用了两首民谣, 一首是当地曾流传的民谣:“十年九旱粮无收, 农民饮水贵如油。茅屋破烂衣褴褛, 要娶媳妇愁上愁。”另一首是:“群众编了这样一首民谣:甘井面貌变, 多亏农科院;群众把福享, 多亏李院长。”这两首民谣的引用, 就使报道显得生动活泼, 妙趣横生。

——精品出自善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新闻事实, 使报道生动活泼, 吸引人。经济新闻之所以枯燥乏味, 读者不爱看, 与记者选择的报道角度有很大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 是事物的一个侧面, 一个事物有许多侧面。同一个客观事实,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报道。角度不同, 所体现的思想、说明的问题也就有所不同。对此,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选择角度上, 普遍都很讲究技巧。他们一般都选择读者最感兴趣、最关心的角度和从生活的角度去选择, 而不从领导、工作或生产的角度去选择。以第八届一等奖通讯作品《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一稿为例,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发人深思的通讯精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转变经营机制。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通讯也很多, 但多数是正面切入, 而本文作者没有采用惯常运用的批评报道的写法, 登高一呼, 振聋发聩;也没有发动组织全方位的大讨论, 而是采用通讯体裁, 变换角度, 给读者讲述一个司空见惯却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这样做, 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又合乎情理, 因为140万双袜子积压, 既有责任人也没有特定明确的责任人, 是国企改革中的一个共性问题。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有, 物资积压、产品积压、设备积压, 比比皆是。有的属于市场瓶颈所致, 但很多是体制和机制缺陷, 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关注, 从根子上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的办法是把问题摆出来, 事实胜于雄辩, 真实的情况更能唤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后来的事实证明, 这篇通讯以及几篇后续报道在十五大召开前两个月见报, 引起了很大反响, 全国许多媒体纷纷转载、评论和进行有关的专题报道。在这篇通讯见报不久, 武汉袜厂的140万双袜子也终于“走”出了仓库, 报道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精品出自善于运用各种背景材料来丰富报道的内容。“中国新闻奖”中的经济新闻佳作所涉及的人物、地点、历史状况、新名词术语等, 都很重视运用背景材料加以说明和解释, 以此来深化新闻的主题, 充实新闻的内容。以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 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一稿为例, 文中关于“‘美加净’曾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牌, 在20世纪80年代曾创下国内化妆品的诸多项第一”的交代, 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 为了让国产名牌在产品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家化以2/3以上的资产与一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 ‘美加净’随之移师‘洋师傅’麾下, 上海家化因此每年获得1200万元的转让费, 期限为30年”的“卖”出原因的叙述, 笔法凝炼, 材料翔实。这些背景材料的运用, 都有力地深化了新闻的主题, 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 这是它成为精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精品出自多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经济新闻要有共同兴趣, 在内容上, 就要以报道生产活动为主, 转向报道生活、流通、分配、交换、消费等诸项活动, 要改变过去只注意全民经济、大型企业生产的片面性, 把视野开阔到全民、集体、个体、合资、第三产业等各个领域。要克服以往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 把经济新闻同群众日常生活挂起钩来, 选用读者最为接近的角度, 这是把经济新闻写得有共同兴趣的一个重要技巧。从理论上说, 新闻事件同读者的空间、心理距离越近, 其新闻价值则越大。例如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一稿, 像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 是中国几代农民心中的梦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重镇昆山, 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 这既是当地城市化进程中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 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件大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就必然有阅读兴趣。

——精品出自准确、巧妙地用活数字。一位经济学家曾说:“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的一定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 一定的数量又反过来表现一定的质量。数字也是新闻事实。绝大多数经济新闻, 都是离不开数字的, 如果没有数字, 这些经济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也就毫无存在的意义。但是, 数字毕竟是干巴、枯燥的。如果用不好, 造成数字堆砌, 就会影响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 经济新闻要想出精品, 就必须在准确、巧妙地用活数字上下工夫。以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一稿为例, 在这篇消息中, 作者虽然使用了大量的数字, 但由于用得活、用得巧, 不仅不显得枯燥, 反而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如文中关于12189例工伤情况的分类统计数字, 让人看后一清二楚, 很有说服力;关于1998年深圳“每天有31人因工致伤致残;每4天半有1人因工伤死亡”;全年“死亡80多人”的数字, 让人看后, 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关于职业病问题的数字, 更让人触目惊心!文中的数字,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力地增强了新闻的价值, 使新闻更加具体, 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力和说服力。报道刊出后,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总、国家经贸委、劳动人事部等四部委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深圳调查, 解决在300万外来劳务工中存在的劳动安全问题;不久, 国家经贸委、全总等四部委又根据调查发出了《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安全来换取外资引进和经济增长》的文件。可见, 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它的获奖, 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新闻奖作品 篇9

何谓时政新闻?关于时政新闻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比较多的看法是: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有关政党、国家和军队的最新政务活动、政治会议、政策发布以及重大经济、文化、军事事件的报道;或是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政新闻是党报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流媒体权威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体现。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多大的规模,口径松紧、时机选择和节奏的控制,都要从党和国家、军队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去考虑,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这是采写好时政新闻的基础。

由于时政新闻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机关报均十分重视,有些报纸不惜采用大篇幅、大版面进行报道,但常常是连篇累牍、单调枯燥,把开过的会在报纸上又开一遍,出现了会议报道程序化、模式化、材料化、说教化的现象。会议报道常常是出席会议的领导名单一长排,会议议程一大串,会议内容依次罗列,照抄照搬领导讲话,“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充斥其间,读者说这样的报道是让群众在报纸上开会、听报告。还有领导干部的活动,无论是参加会议、下基层调研,还是参加奠基、剪彩、揭幕、颁奖等,不管有无新闻价值,都要报道登报,而且多是领导干部行动的流水账,这样的态度官僚化,内容空洞贫乏,结构僵化老套,文风八股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新闻性、可读性很差的政务活动报道,拒人于千里之外,门庭冷落,读者寥寥,传多受少,甚至传而不受。这样,党报的这一宝贵新闻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政务活动报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因此,有新闻传播专家指出:“我国的新闻改革事业中时政报道改革意义重大,时政报道不予突破,我国的新闻改革就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时政新闻如何才能创新出佳作呢?笔者对一些成功的时政新闻及“中国新闻奖”中的时政新闻获奖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要使时政新闻创新出佳作,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努力:

增强新闻性

政务活动既然作为新闻存在就必须充分体现它的新闻性,即应选择、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和思想,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一味报道领导活动、工作总结、会议程序等。目前有相当多的时政新闻是以工作简报、会议文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带有浓厚的宣传味和说教味,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冗长繁杂的内容中,造成可读性和感染力差。可见,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首先就要明确时政新闻也是“新闻”,应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寓宣传性于新闻性之中。记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突出政务活动中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而且是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从受众的角度予以报道。时政新闻绝不能有闻必录、有事必记,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而应认真地研究、分析、比较,沙里淘金、吹糠见米,从大量多样的政务活动信息中过滤、发掘、精选出新鲜信息、非常规信息,抓住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闪光点,选取受众对政务应知、欲知而未知的关注点、趣味点、兴奋点强化报道、进行新闻传播,让读者窥斑见豹、一叶知秋,从一滴水中见到太阳、从一朵浪花中见到大海,这样才能使读者爱读、速读,读得懂、消化得快,使政务活动报道别开生面、内涵丰富,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当好社会的守望者。

以会议新闻为例,作为记者,遇到会议抓材料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有必要,但关键是拿到材料后要挖掘其中的精华,有价值的才拿来用,没价值的要坚决舍弃。另外,记者还要关注领导即兴的讲话。抓住那些闪光点,挖掘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去掉那些过多的强调、要求之类的官话套话。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紧凑而不冗长、简单而不繁杂,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向劳模鞠一躬》(第三届消息三等奖作品)、《首都女记协纪念杨刚逝世40周年》(第八届消息三等奖作品)、《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者》(第十一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人》(第十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以突出时政新闻的新闻性而取胜的代表作。

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高度和深度。细节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但又能反映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特点和风貌的环节和情节。注重细节是指要求用细节说话,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僵化的新闻八股。眼下的许多时政新闻忽略了细节,多是一种形式套路的平铺直叙报道,使新闻少了动情点,读者读完也没留下什么感觉,因此,时政新闻要争取更多的受众就应注重细节描写。

在时政新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要记者留心,就会发现很多虽小但却能反映大问题的细节。只要抓住了这些细节,新闻稿件就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像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文中“握手”的细节;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一文中“照相”的细节;还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中那个已经僵硬却紧紧握住铅笔的小手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胡锦涛总书记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仍然时时回荡在我们耳旁,让人激情澎湃,热泪盈眶。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证明,凡成功的时政新闻佳作,都比较注重细节的描写。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晖在介绍采写经验时说,她非常注重捕捉领导人活动中的细节。有一次普京总统邀请胡锦涛主席做客,张晖就观察到这样一个细节:普京总统拿着鲜花等待胡锦涛主席到来时,忽然跑到俄文翻译那里求证汉语“您好”的发音。胡锦涛夫妇一到,普京总统把鲜花献给胡夫人,然后用不是特别标准的汉语说了句“您好”。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可以看出普京总统的认真和务实态度。这就是细节的巨大作用。

注重实用性

在浅阅读时代,实用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时政新闻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它的人文情怀,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关注国计民生,关切百姓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发布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时政新闻摒弃以往那种假大空的纯粹工作报道,减少自说自话,单向发布新闻,让时效新闻来到读者身边,有用、可读、亲切、具有可触摸的感觉与温度。以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介绍,按照原来的报道计划,记者对海南省宣传工作座谈会的采访只写一篇会议消息,省委书记卫留成在讲话时,突然脱稿讲到官员如何与媒体打好交道,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新闻,因为舆论意识已是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和基本支撑,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多年与媒体打交道的心得体会,卫留成谈得深刻和朴实,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果把这一内容糅进会议消息,可能会被淹没在大量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中,无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记者决定从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实用性角度上单独成文,写成此篇时政消息。稿件不足600字,文中有现场直接引语,又有充分的背景介绍,主题明确,语言简练,过渡自然,一气呵成。最为可贵的是,记者在写稿中注重实用性,较好地体现了报道主体不打官腔不说套话,诚恳善诱的讲话作风,亲切朴实,晓畅易懂,可学可用。同媒体打交道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施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我国很多官员来说,这是一个亟待提高的短板。本文见报后被多家网站转载,且成为很多单位的学习读本,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

传统新闻媒体常常陷入“传者本位”的泥潭,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决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传受关系的“不和谐”成了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软肋。人民大学郑兴东教授指出:“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可以为之付出必要的经济上、时间上的代价,但是绝不会乐意为之付出人格上的代价。处于不平等地位,是一种屈辱,无疑是对人格的一种伤害。只有当传播者在态度上是与自己平等时,才会感到传播者不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来传,才会激起愉快的情绪,传播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对受众的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党委机关的平民化传播思想,让受众和传者处在同等地位,使受众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这就优化了传受关系,为传播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营造了受众乐于阅读时政新闻的氛围。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农民女代表顾双燕对话温家宝总理》(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胡锦涛考察北京国庆期间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第二十届消息一等奖作品)、《“总书记给我们拜年了”》(第十七届通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要有故事性

时政报道的故事性体现在时政报道应该有一个好的文本,矛盾、冲突、曲折的情节是提高时政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时下的一些时政新闻一般多是平铺直叙,没有多少悬念和故事性,可读性很差。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平淡淡的时政报道,让人读来如喝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且令人不忍卒读,而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时政报道,则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并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时政新闻如何写出故事性呢?如果说“人”是故事的骨头、“事”是故事的肉,光靠骨头和肉还无法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还需要血液,而“情”就是故事的血液。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相比,情往往是最难发现和把握的,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面对选题,记者一定要多闻闻,不仅要找对人、找对事,还要找到包含甚至是隐藏在人和事中间的情。记者探寻故事的特殊嗅觉,就体现在这些细微深处,好故事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如何,一定别忘了这个“情”字,有没有情,是虚情还是真情,将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见到人、见到事、见到情,记者就要冲上去、沉下去、钻进去,把生动的故事挖出来,展示给读者。

以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一稿为例,文中这样写道:

“温总理到我们村子里来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们,闻讯纷纷拥进曾家小院。

看着老老少少一院子的村民,温家宝显得十分高兴:“乡亲们,快都坐下,咱们一起聊聊!我很想知道你们村子里的情况。”

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养的猪好卖吗?柑橘多少钱一斤?水库蓄水后土地还够不够种?孩子们都能读上书吗?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农村电费降了多少?家里有几个人在外面打工?移民补偿拿到没有……

“总理,我想,我想说说我家里打工的事。”一直坐在温家宝左侧的农家妇女熊德明有些腼腆地说。

温家宝总理侧过身对她说:你说吧。

这时,坐在旁边的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也鼓励熊德明:有什么事只管对总理照实说。

熊德明说,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靠打工,村里大多数劳力都在云阳新县城搞建筑,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元左右,但是在修建新县城中心广场阶梯的过程中,包工头拖欠农民的工钱一直不还。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

听着熊德明的叙述,温家宝神情顿时严峻起来。

“听说政府把修广场阶梯的钱拨下去了,但是包工头们扣着民工的钱不发。”曾祥万接过话头说道。

温家宝双眉紧锁,沉吟片刻后说:“一会儿我到县里去,这事我一定要给县长说,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天夜里11点多,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整篇报道有情有景,有矛盾冲突,有曲折的总理行程描述,通过总理为农民追讨拖欠工资这一主题,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重视促进农民增收和全力维护农民的权益,它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爱民、为民、务实的作风,向社会各界再次展示了中央领导同志“要时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的感人形象,向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榜样。稿件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据统计,海内外有500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在显著版面或重要时段刊播了这一报道。一些新闻院校还将这篇生动活泼、故事性强的时政新闻作为“范文”研讨。一位“中国新闻奖”得主在谈采写体会时说:“如今对时政新闻的报道,都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做到有声有色,写活人和事。”这是经验之谈。

要有深度和厚度

当下大量时政新闻缺乏深度和厚度,报道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显得单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的知情权。如今是信息膨胀的网络时代,媒体话语权的争夺从对新闻首发权的竞争逐渐转向解释权的竞争。提高媒体竞争力和引导力,就必须在抢抓新闻第一落点的基础上,做透新闻的第二落点,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透析力度,进一步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拓展时政新闻报道的增量空间,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让受众看得更明白。以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文化包工头”垄断舞台剧制作》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申报材料介绍,记者去观摩一台民族舞剧时,听到一位业内人士无意中说起,这台戏的编剧费高达50万元,导演的费用是100万元。记者以其新闻敏感,感觉这里面有新闻可挖。于是,采访了大量业内人士和专家,掌握了大量确凿的材料,同时结合10年采访文艺新闻的积累,一气呵成,写成此文。报道就“文化包工头”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很有勇气,引起读者关注。报道列举了充分的事实,文中所述的桩桩件件,事实确凿,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报道观点鲜明,讲出了改变这类不正之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报道所批评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报道刊发后,由于有深度和厚度,在文化演艺界引起较大反响。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包工头”更成为文艺界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2009年2月1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中宣部阅评简报上作出批示:“要重视《文汇报》批评的此类现象,要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的具体措施,解决文艺创作领域的不良风气,促进舞台艺术健康发展。”根据这篇报道,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文艺奖项的评选规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对涉及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做了限制,明确要求,终评时同一主创人员的作品不得超过两件,从而在制度层面,有效地遏制了“文化包工头”现象的蔓延。

要有延展性

所谓延展性即不满足于对新闻题材作一次性报道,而要以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新闻事件进行全过程、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以实现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的最大化。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拉萨“3·14”事件与达赖集团的分裂本质》(第十九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达尔富尔问题”》(第十八届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第十七届系列报道二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常言道:“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无数新闻实践表明,时政新闻要创新出佳作,绝不是难以跨越的,只要大胆探索,推新出新,遵循新闻价值规律,从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方法、新闻手段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把“政治话语”“百姓话语”相融合,把“俯视”变为“平视”,炼就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尽量从受众感兴趣的角度去捕捉信息,摒弃“多而全,大而空”,就一定能写出清风拂面,让人耳目一新,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认可的时政新闻佳作来。

参考文献

[1]黄钦,杨睿.江作苏时政报道特色研究[J].新闻知识,2010(8).

[2]刘俊洋.改革时政新闻中领导活动的报道[J].新闻爱好者,2010(7上).

论中国钢琴作品的练习问题 篇10

中國乐曲在这被受关注的情形中,绝大多数的钢琴学者并非能够很顺利自如的演奏下来,在练习过程中感觉别扭、不适应。练习技巧出现困难,风格把握不够等问题,一一都显示了出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一、发现在演奏中国钢琴乐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平时学习的音阶基本练习中,最常接触的音阶练习是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这三种。然而,当我们接触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时,特别是那些根据古曲、民歌等改编的作品中运用了能够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五声调式。在学习和演奏这些作品时,就会遇到五声调式的音阶进行。由于五声调式音阶是由宫、商、角、徴、羽五个音组成。这时,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那种1、2、3,1、2、3、4式的指法规律便不适用了。并且学生一直都在练习音阶、琶音、双音、八度等手指训练,这些以西方的大小调式为主的基本功训练,只能满足演奏西方钢琴作品的技术需要,目的是解决西方练习曲、复调、主调乐曲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而对于中国作品出现的五声调式的技术要求则难以适应。因为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之上的中国作品存在着与西方不相同的技术难题,必须要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来解决。

西方音乐有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是恬静的田园生活,充满幻想的内在世界,追求瞬间飘忽不定的感觉,真实的渴望自由的人类思想感情。而中国乐曲是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大都具有明朗的意境,蓬勃的生气。如钢琴奏鸣《蓝花花》,是以同名陕北民歌为主题的自由变奏曲,乐曲发展了原名歌丰富的意味,成为一首钢琴演奏的民间叙事诗。乐曲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绪变化,表达了对纯朴可爱的农村姑娘蓝花花的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用历史的观点阐述问题

(一)中国钢琴练习方法的现状

钢琴音乐的表现离不开技能技巧,体现技能技巧的练习大都是练习《哈农》《车尔尼》《莱蒙钢琴练习曲》等,演奏曲目同样也是外国作品。他们按照外国的钢琴教学体系来传授和培养中国的学生,按照外国作品的技术要求去训练学生,去强化学生。在弹奏到中国作品的时候,很多的钢琴学者就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去练习作品、去处理作品、去演奏作品,而很多的老师也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去主动研究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钢琴学者也根据老师的方法去练习,用外国作品的练习技巧解决中国作品所存在的问题。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

现在当我们在钢琴上弹出一首中国曲调时,立刻就遇到一个如何处理多声结合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主要是单声的。欧洲虽然已经有了多声音乐的系统技术体系,但却往往不适合中国的曲调。打个比方,简单地用西方和声配上中国曲调,其效果就像一个人上半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下半身着西式服装一样不协调。

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中国作曲家都在探索如何克服演奏中国钢琴乐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在一些中国作品中可以看出在曲调上加了许多装饰音,以求保持中国风格的韵味等。

(作者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职业中学)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 篇11

鸠鸽科是鸟纲鸽形目的一科。它们体型大小不一,但一般与家鸽差不多,雄鸟和雌鸟的羽色大体相似。它们大都栖息于树上、地面上或岩石间,善于飞行,迁徙性强,主要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或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食。鸠鸽科鸟类分布广泛,除两极外几乎都能见到。

太阳鸟科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太阳鸟、花蜜鸟、捕蛛鸟等。体形纤细,喜食花蜜,有传粉作用,也吃昆虫和蜘蛛。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

本栏目图片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提供,其主要价值是直观记录野生动物的外形特征,从而为科普、科研提供依据。但在生态摄影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呼吁杜绝诱拍行为。

上一篇:中国企业持续发展下一篇:受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