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实证

2024-05-18

实效实证(精选3篇)

实效实证 篇1

教师进修培训是教师从教过程中重要的再学习的环节。教师在从教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需要不断的学习, 而教师进修培训是教师的加油站, 通过阶段性的进修培训教师不但能够在知识上和教学方法上对于自身体系进行学习和更新, 而且能够使教师放松心灵并且树立自信心。

一、学习——苦并快乐着

在没有进行教师进修培训时, 很多教师都在设计着自我的学习蓝图。很多教师渴望进行再次的进修充电。很多教师没有了思维, 对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使学员感到学习效果不佳。例如:在实际生活中, 很多教师会说, 如果会有那么一天, 我想重新走入大学校园, 重温大学的校园之梦。但是在实际的进修培训中, 很多教师已经离开校园多年。这时的重回校园, 俨然不跟上大学时的学习方式了, 大学里变化太大了。很多教师进修学院在进修学习的前几天, 不知道从何学起, 他们有太多的想学, 想看, 想知道的东西了。我在进修培训时及时调整了我的学习方法, 着重听了自己选修的三门课, 因为我学的是教育心理学, 所以我选了发展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门课。我自己偏爱中外教育史, 社会心理学, 所以我自己又选修了这两门。大学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 又传授专业知识, 教育的专业性很强, 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的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 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 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 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对于我们进修教师来讲, 既要对上课不懂的地方课下弄懂, 还要补充好教师没有讲到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还要对课堂上的知识加深和扩展, 还有我们是带着不同问题走进大学校门的, 我的问题就是当前教师对于经济如此飞速发达的信息社会, 教师的职业心理如何适应, 对于教师多年一层不变教育教学, 产生的倦怠心理找一条维护策略, 针对问题我选择了教育心理学, 希望能从中找到我的答案。为了这些丰厚的知识的获得和寻求我要的答案, 我上完课便钻过了图书馆, 这真是一个能跟宇宙相比较的真知世界, 我每天眷顾于此, 并乐此不疲, 想着如果这座高层大楼能变成一本书有多好, 我会随时随地地翻来看看, 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儿。这学期我还聆听了几位专家的专题讲座, 例如王小英教授做的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玫瑰是玫瑰, 莲花是莲花, 不要比较, 只有欣赏。让我感受到教育要学会欣赏, 欣赏学生的每个进步, 每个动作, 每一句话。更加佩服专家们高深的学识, 更加感受到自己微薄的知识容量, 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厦门中学校长班也在这学期成立, 给这些校长做专题讲座都是东北师大知深教授, 虽然不让我们去听, 但是我们发挥了潜在的能量, 说动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我们做了客座嘉宾, 这应该叫做“偷艺”更加确切些。先后听了张嘉玮教授、邬志辉教授、王凌皓教授的专题讲座, 恰似甘甜雨露, 滋润着久旱的秧苗。这样一来, 我们除了上课时间, 都去听校长们的课, 我们白天就没有时间了, 而晚上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还要读几本教育方面著名的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的几本教师必读本。有同学说, 我们重温了高考复习的旧梦, 好辛苦。但是我们苦并快乐着。

二、工作——累并惬意着

这三个月里我跟别的进修教师还有一点区别的是我是带着工作来学习的。在单位我分管的是学历培训和英特尔培训, 还有实验课题这三块工作。学历培训中的研究生课程班是我校费了很多周折才开办起来的, 所以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在我进修的过程中, 我每周都要跑到教科院的办公室, 询问有关我们研究生课程班的事宜, 帮助建立我们课程班的档案材料和成绩登记卡。在5月7、8、9三天, 课程班第五门课——《学校长管理学》开始函授, 我就暂停学习, 跟讲课教授邬志辉老师沟通相关事宜, 并提前一周在网上发了学习通知, 跟学校沟通接教授的时间, 地点, 这些都在东北师大完成的, 最后上课的时候, 出席情况良好。然后我跟教科院的贾老师又把下科的时间订了来, 时间订在了17、18、19号三天, 讲课教师是王景英教授, 她讲的是《教育评价》。整个函授过程顺利, 圆满结束。19号我送教授回到长春, 我又重新恢复进修学习。在我跟这些教授们接触的时候, 给我一种感觉, 他们整天忙于工作中, 根本没有闲暇, 而他们却毫无怨言, 辛勤耕作于自己的一方土地。而我们有时一段时间的忙, 就怨天由人, 跟他们比, 我们的工作根本不算忙, 这在心理学上应该是找到了一种正确的认知。虽然学习很苦, 但在其中穿插工作, 让我感觉累并惬意着。

三、心灵——净化并归于单一

在教师培训的时间, 紧张的学习环境和纯净的学习氛围使学院又感受到心灵深处的一种象走过青海湖一样的安静与和谐, 大学生们还没有披上步入尘世的防护服, 一切都是那样的淡淡而匆匆。只是在感伤自己碌碌无为的同时, 没有忘记去寻找一种净化心灵的方式——那就是学习。而我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 让我重新回到学习状态, 那是一种兴奋、踏实、简单、干净、淋漓尽致的酣畅。学习, 让你重返到一个洁净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卫晓燕.现状问题对策---一对建立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黄孝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实效性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谭冬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何敏.我国“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绩效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实证研究 篇2

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许多教师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有效保证课堂实效性, 以便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断夯实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 拓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 改进英语学习教学方法, 为实现英语教学的突破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可以发现, 很多老师还无法利用课堂实效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 切实提高英语能力。基于此, 本文选取了这一研究方向,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此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进行深入探讨, 以期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

1 提高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的意义

(1) 提高课堂实效性有助于促成教学成果

大学生对于英语课文中大段的英文文字信息和死板的语法条框理解能力较差, 这一现象的存在也阻碍了课堂实效性的提升。采用科学的方法稳步提升课堂实效性,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英语语感, 帮助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教学成果的实现。

(2) 提高课堂实效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为了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 教师将课堂上需要运用的具体的教材读物辅以英语资料, 通过英语技巧、技能, 有目的的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训练, 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从而能够进一步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会话和读写, 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理想的工具。

2 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实施方法

(1) 循序渐进地采用系统性的训练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训练,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多听英语日常情景会话, 或者收听、收看少儿英语节目, 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听觉反应力, 使学生边听教师发音, 边判断自己听懂多寡的情况, 以便更能促进英语能力的提高。

在教授音标和单词的时候, 老师应该注重教学生掌握区分易混淆的音素和发音相近单词的听辨方法, 在听懂对方语言的前提下, 获得更多的信息, 培养正确的语感, 除此之外, 还应该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坚持十分钟的听录音跟读练习, 提高大学生英语技能。通过反复刺激, 使学生的听觉对规范语音形成一种定势,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辨音能力, 为以后更深入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理解教学时, 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边读边结合注释、插图, 想想每一句的意思。学生自读思考后, 再通过小组交流, 不断完善对文章的理解。这一环节,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结合注释、插图或查关键字词意思, 来分析理解英文短文的意思, 结合自己的见解回答和文章有关的问题。

(2) 选取合适的课件整合课堂资源

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选取合适的课件整合课堂资源。

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结合教材特点, 精心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英语话剧、英文笑话、英文小诗、英文卡通小故事、英文歌曲等, 遵循“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的原则, 从语音、词汇到短句, 逐步将学到的英语书面符号同声音结合起来。之后再从短句到长句过渡, 在理解长句的基础上再引入短文, 不间断地把短文和临场对话录音播放给学生听, 使原本很难理解和记忆的词汇或句子变得简单易听懂。

老师应该更多的将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音频文件等信息资源整合, 借助表情、姿势、动作、手势帮助学生听懂。例如:引入英语版本的文学名著、经典动画片、有声故事、大学英语精读范文、益智游戏、谜语等,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辅助学生听懂较难的课本内容, 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训练学生的英语, 逐步加深, 并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 可以使学生从声音入手反复熟悉课文。

在课堂上更多地提供英语练习的机会, 留出充裕的课堂时间,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英语的良好机会, 如进行英文舞台剧、名著改编的情景短剧等的表演, 在一段时间训练结束之后, 老师需要利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测试, 之后进行自我点评、学生间的互评, 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能力,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烘托英语课堂英语气氛,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边听边想的良好习惯, 通过较长的对话和独白的英语示范, 使学生有重点、有技巧的去听, 以便掌握英语材料所表达的内容。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紧扣英语课标的同时,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电教手段, 积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便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

可以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 多种讲课方法并用, 提高了英语课课堂效率的同时, 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让课堂气氛活跃, 构建英语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 提高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入多媒体、音频、视频播放等手段, 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有关教学内容,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具体目标,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除此之外, 教师通过引入电教手段,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环节, 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体参与,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增强他们学习大学英语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激发学习潜能的目的, 通过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 使之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成为多种教学手段的集中体现过程。

3 小结

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因此, 本文深入探讨了课堂实效性的实现方法。对于学生来说, 各种教学方法不能独立地应用于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而是要试图摆脱原有教学框架的束缚。根据教学内容, 在同一堂课中,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使用, 进行创新性教学,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以取得新经验和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颠覆传统英语学习课堂单一化、线性化的局面。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本文提出了有效保证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明确了课堂实效性对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实际作用。通过教学实例, 阐述了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实现方法, 系统性地分析了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此课题的研究旨在探析科学的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实施手段,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改进教学策略, 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实效性,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吉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 1997 (1) .

[2]索磊.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弊端[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6 (6) .

[3]吴建强.英语课堂效率低下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2) .

[4]张秋华.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0 (1) .

实效实证 篇3

词汇是词块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研究初期,笔者在长春工程学院分别进行了试验班和控制班的教学活动(两个班的同学都来自入学分级考试后英语快班的同学),在大学生的英语授课过程中注重对词汇的构词法、语法属性、词汇属性和词义等方面的扩展和延伸,即:不只注重学生在词汇量上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词汇知识的积累。经过短期的教学尝试进行了测试(受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各30人);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以词块理论为指导,而控制班则主要是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试卷构建(根据测试学的相关理论,注重试卷的信度、效度,尤其是构建效度)、试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对。

所有的试卷均为有效试卷,将两个班共计60名学生的总成绩输入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如下:

对总分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同时,进行了单因素ANOVA检验,得出如下数据:

(注:P<0.05有意义)

表一总分极值和均值变量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同学在对词汇的综合知识的掌握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不同;从标准差变量的比较来看,实验班同学的分数分布与控制班相比集中一些,即整体分数更倾向于平均值,但是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也表明分数的离散度差距也不是很明显;而这种比较在表二中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表二显示:F=0.000;P=0.706>0.05 (即:显著性变量significance),当P<0.05时,证明这种比较有意义,反之,则无显著性差别。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同学对于词汇综合知识的掌握存在明显意义上的差别。

在对两个班总分进行单因素ANOVA检验(即单因素的方差检验)的同时,对前测试实验班和控制班同学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也同时进行了该检验:

1. 对词义的单项分析:

对词义的单因素ANOVA检验:

通过表三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词义单项上的总分、平均分、极值等方面都优越于控制班,但是表四的P值,即显著性变量P=0.014,而当P<0.05表明这种单因素方差的比较在词义方面存在明显意义上的不同。表四中的p值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同学在初期的以词块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尤其在词义方面的区别已经表现出明显意义上的不同。

2. 对类连接和搭配的单项分析:

3. 对类连接和搭配的单因素ANOVA检验:

通过表五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类连接和搭配的极值变量和全距变量上有所差比,但是在平均分变量和方差变量上差别不大,这就说明两个班同学在类连接和搭配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很接近。表六的P值(P=0.008<0.05)表明二者在初期的测试对比中在对类连接和搭配方面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意义上的不同。

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总分和各个单项分的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同学对于词汇知识的综合掌握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即在开展以词块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教学活动之前,两个班的同学对于词汇知识的掌握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以词块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教学活动,两个班同学对于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出显著性的不同。因为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而统计推断又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所以笔者在对测试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了假设的结果,即:以词块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英语词汇的搭配、类连接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词块基础知识后,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Cowie,A.P.1988.StableandereativeasPeetsoflanguageuse.InR. CarterandM.

[2]陈光伟.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段途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3]陈建生.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4]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7.

[5]丁言仁,戚众.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6]张伊娜.英语(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5.

上一篇:古诗词中的雪意象论文下一篇: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