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2024-06-17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共10篇)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1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经济影响之下, 人们对会计的需求日益增多, 然而, 因为传统的会计面临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 像是其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仅仅可以实现一小部分的要求。而针对知识与信息大发展的当前社会, 传统的会计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悖。尽管也进行了一些实验与探究, 然而也仅仅是改进与完善系统, 未曾改变其根本的性质。下面, 对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1.非专业工作者常常较难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

在计算机操作技术越来越简单的当下, 会计信息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当中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事项进行体现, 一是使表内外项目持续地扩充, 进而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的愈加难以理解;二是越来越扩大了经济概念与会计概念的差异性, 这导致非会计人员难以理解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的“水分”往往存在

因为不确定的会计经济现象与分期假设, 会计计量要做的事项有判断、分配、汇总、评估、分类等, 以及相同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 除一少部分情况之外, 一系列的会计计量是立足于制度、准则、从业者的判断、经验而获得的大概值。除此之外, 因为不尽完善的会计制度与准则, 会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限, 会计信息处理中受到稳健思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 会计信息有着随意性的特点。毋庸置疑, 如此的会计信息会降低决策的准确性。

3.会计信息属于历史信息

会计信息是对已经出现的经济事项与业务进行体现, 然而决策跟企业以后的发展有关。虽然以后属于过去的拓展, 但是经济活动的未知性普遍存在。因此, 历史信息很少影响到决策, 以及创建于历史成本原则前提下的现代会计从某种意义上使历史信息的预测价值降低。

4.会计信息属于货币信息

会计信息的表述与计量是借助货币单位, 而方针说明、业务摘要等非定量信息以及销量、产量、职工人数等非财务信息通畅不涵盖于会计信息当中。然而针对企业的经济决策而言, 这一些非定量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价值非常大。其次, 因为当前的会计模式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 如此在较大物价变动的时候, 会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地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现状, 从而导致应用信息者错误的决策。

5.会计信息仅仅概括性地体现主体经济事项

如此导致三种局限性的派生:一是会计信息跟个别主体相关, 虽然此主体会涵盖两个或者是至少两个的联营主体, 然而不涵盖一系列的产业部门, 一般的决策不但要求单个主体的会计信息, 而且也要求其他一些主体的会计信息。二是会计信息仅仅对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体现, 不涵盖对经济决策非常关键的技术、法律、政治等非经济活动。三是会计信息是概括性地体现主体经济活动, 换言之, 会计信息都是综合性的。虽然这导致它有着清晰简单的优势, 但是会对一些经济交易或者是业务的特殊性进行掩盖。可是针对一部分的经济决策而言, 个别业务的会计信息的价值要高于综合性的经济信息。

二、克服会计信息本身局限性的对策

1.注重分析会计理论, 健全会计假设及会计原则, 修正、规范原有的会计要素概念

重新定位稳健原则, 像是针对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增设“递延贷项”与“递延借项”, 即“负债+递延贷项+所有者权益=资产+递延借项”。改公式“利润=收入-费用”为“净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损失) ”, 并且,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对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理论进行发展, 例如增加通货膨胀的会计计量模式。

2.对固有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进, 重视会计信息的充分性、公允性和真实性

(1) 在存货计价上, 固有的会计制度要求存货的体现根据实际成本, 这导致一部分账面价值存货高于实际价值的企业, 能够对虚增的存货价值信息合法化的予以提供。基于此应借鉴国际惯例, 实施“成本法”体现或者是通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在它的成本高于市价的情况下, 需要将它的市价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进行说明。 (2) 在固定资产核算上, 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背离超出了相应的幅度, 就需要根据我国提出的生产资料物价变动指数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进行调整, 且将历史成本揭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当中。 (3) 对于在建工程的核算, 需要清楚办理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时间, 针对已经交付应用的固定资产, 一般是竣工决算务必在一年之内办理;针对交付使用超出一年依旧没有进行竣工决算办理的项目, 需要在当期损益中计入这个项目的长期借款利息。 (4) 在核算收入上, 防止不适宜的要求造成虚夸的收入。像是在金融企业, 除了至少三年的逾期贷款, 都需要对应收利息进行计算, 并且增记利息收入, 这其中涵盖不少债务人难以支付的欠息, 导致虚假收入的形成。合法的、自然的不真实信息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不少的企业管理当局的违规违法造成不真实信息也具有客观性, 人们需要对企业管理当局责任进行追究, 并高度关注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利影响, 且进行重新的评价。 (5) 在核算费用上, 应当尽可能避免一部分要求导致少计费用。像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太低, 跟实际相脱离。以金融企业作为实例来讲, 计提比例为3%的坏账准备跟我国银行存在的实际现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个应重新加以评估和认定。 (6) 在递延资产的核算上, 需要清楚对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范围、核算内容等做出要求, 进而避免企业将递延资产充当调节利润的工具, 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少摊, 在效益理想的时候多摊的情况。 (7) 在核算应付福利费上, 其核算的方法能够借助业务招待费进行, 也就是在企业费用中计入企业超出数额与比例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调整所得税的缴纳, 如此不但确保国家的税收, 使会计核算简化, 而且能够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现状进行揭示。

3.对会计准则与《会计法》的要求进行重新规范, 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体现会计的职能

虽然跟旧《会计法》比较, 新《会计法》更加健全与成熟, 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需要斟酌改善之处。处理会计事务的准绳是会计具体准则, 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 应当限定因为不适当的会计体现造成信息不真实的情况, 尽量地使会计工作人为判断和评估的范围减少, 确保他们的判断与评估遵循一定的章程。具体而言: (1) 在一定的范围与限度之内修正历史成本的原则, 进而跟不同项目实施的异样计价方法相符合。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 历史成本占据主导的社会时代会成为过去, 以后会并存各种计量属性。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应当通过适宜的方式在表外披露, 通过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应用, 能够使变动的物价所影响会计信息的程度降低, 并将此信息对外披露。 (2) 模糊语言的斟酌与规范应用。在会计准则当中, 很多不确定性的“及时”“很有可能”等措辞存在。而人们的职业视角、异样的性格、金额重要性、团体跟个人关系、上下文内容等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解决的策略是尽量地定量化。针对模糊性, 能够借助数学的方法, 像是模糊评估、模糊预测、模糊控制等。针对不确定性, 评价与体现能够借助数据统计和概率论的相关方法, 从而有效地统一数学分析和经验分析, 最终实现理想的效果。 (3) 尽可能地使处理相似或者是相同业务方法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减少, 清楚一系列处理方法的场合, 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能够应用IASB做法, 划分三种准则能够选用的方法:需要取消的处理方法、应备选的方案、基准处理, 且严格地限定允许的替代方法。 (4) 对固有的会计报表体系进行充实与修正。除了提供财务信息和货币信息之外, 还借助表外附注和附表等方式提供有价值的非财务信息, 要么是重新定义会计要素、增加报表容量与改变确认指标。对会计报表进行及时地编制, 及时地向外报送会计报表, 应注重报送中期财务报表, 且对实时报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结语

总之, 会计信息跟决策经济密切相关。倘若缺少了会计信息, 那么就难以进行经济决策。然而, 太过依靠会计信息或者是对会计信息有着非常高的期望, 也常常导致决策经济的失败。因此, 对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地认知, 尤其是明确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不管是对于应用会计信息的工作者, 还是对于提供会计信息的工作者而言, 都十分关键。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反映的会计信息跟企业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 是对企业实际现状的一种歪曲。当今, 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信息造成了社会大众与政府部门的一致批评, 它的形成原因不但有主观上的, 而且也有客观上的。以会计信息自身作为视角, 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为此, 本文阐述了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以及克服会计信息本身局限性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局限,克服,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宏, 李国平, 林晚发.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与补偿标准应用情况研究[J].调研世界, 2014, (11) :51-54.

[2]董昕玥, 周赛.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 2015, (2) 35.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2

关键词:国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高职人才培养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学热的再次掀起,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我国诸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或开设大量国学、语文选修课程,或举办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将本科院校的国学热推向高潮。另一方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辽宁职业学院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也逐渐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一些国学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时间,国学教育成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甚至有成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手段的趋势。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进行国学教育探索是必要的,但在高校国学热面前,必须保持理性,辩证看待国学,看清国学教育的优缺点,不过分抬高国学教育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其具体理由如下:

一、国学本身的作用和局限性

國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6年),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国学含文、史、哲、宗教、伦理、考据、版本学等,此外还含中医、书法、绘画、琴学、星相等。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一般指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仍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

从国学的内容来看,国学教育毫无疑问会对高职学生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如:经史子集卷帙浩繁,文史哲无所不包,文化知识和人文价值不可估量,长期学习必能潜移默化地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国学承载中华文化价值,涵养民族意识本源,维系民族精神命脉,长期学习必然利于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儒释道三家义理,满含为人处世之道,传统美德和各种高尚情操,如能切入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尤其是人文精神方面,必能健全其人格,完善其品德。

但是,在发掘国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警惕强调国学带来的负面效应:

首先是国学外延的局限性。具体体现为地域性和时代性。名为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为“中学”“旧学”,与“西学”“新学”相对。国学固然能够代表人文素质教育中中华民族或中国的部分,却无法涵盖“西学”和“新学”的部分。而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知识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既包括“国学”,又含有“西学”和“新学”。人文素质之“人文”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融汇古今的,远远超出“国学”的外延。过分强调国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容易以偏概全,造成只具备民族情怀却毫无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的现象。

其次是国学内涵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一些腐朽、落后或相互矛盾的思想内容。腐朽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三从四德。落后如墨家朴素的辩证方法,《孙子兵法》中提倡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落后于现代民主的原始民本思想。而逻辑尤其是思想上的矛盾则处处可见,流派之间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论,同一流派内部则如《孙子兵法》中一面“视卒如婴儿”“视卒如赤子”,另一面“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要进行国学教育,必然面临辩证分析,去芜存菁的工作,否则极易在接收国学优秀思想的同时习得封建糟粕。

二、高职施行国学教育的局限性

“国学热”持续至今已有百年,在北京等地增加高考语文分数权重的情况下,更有升温的趋势,加上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新鲜感,一些优秀教师的垂范作用以及学校适当的引导和制度保障,推行起来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城市国学讲坛”“经典诵读”“书画琴茶”等活动就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将其作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取舍难,易偏离教学目标。国学作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时,首先必须服从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的人。其核心任务则是增长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再造人的人文精神,即通过把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积累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使其能洞察社会、完善心智、净化灵魂、通晓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自己对民族、对社会、对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学生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要服务于这一目标,国学必然面临内容取舍的两大困境:(1)糟粕需除。国学中虽然有种种好处,但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反映的多是封建时代的尊卑等级制度和封建主流意识形态。当过分国学、过分偏重儒家经典时,许多问题就容易被放大,如:不摒弃传统儒家中违背现代民族精神的大汉族主义,对新文化、新科技持排斥意见的守旧主义等,则很容易进入“反中国”的误区;容易过分追求文化价值而不考虑实用价值,尤其是不考虑对学生生存发展的价值,而仅仅将其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选择一些已经落后于时代,与现代生产劳动相去甚远的内容。(2)内容重复。其一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已经含有大量传统文化内容,文言文、诗词、戏曲、诸子百家皆有涉及。其二是近年来,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在逐渐得到改善,应用写作、大学语文、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得到了基本的学时保障,“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国家政策保证,这些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相应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而且相较国学,针对性更强,效果也更明显。

2.师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国学本身文、史、哲无所不包,纷繁芜杂,即使是国学专业出身,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才能粗窥其全貌。更何况高职院校能够从事国学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课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国学修养、文化底蕴良莠不齐,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研讨,加上没有科学合理的国学教材教辅,教学效果多不如人意。

3.教学对象基础差,学习兴趣差异大。国学以文言文为主,本身含有许多博大精深的道理和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兴趣、知识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和悟性。高职生源有两种,一种是应届高中生,处于高考最后一个批次,另一种是中职生,通过参加对口考试入学。其共同特征就是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毅力不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国学教育较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出现国学教学活动失败的情况。

4.学时难以保证,样式过于单一。高职学制三年,学时本不充裕,绝大部分课时用于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除“两课”有政策保障外,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如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的课时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更不用说国学课的课时了。同时,现有高职开设的国学课形式单一,大多局限于诗词古文鉴赏类选修课、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类讲座,停留于国学知识的普及而没有上升到人文精神层面,无法和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相融合,更不能和职业知识、就业能力结合,无法完成人文素质教育课培养人文精神的使命。

三、结束语

综上,国学自身的局限性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国学不可能承担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它只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补充手段之一,且不是必要手段。这是国学教育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准确定位,也是在高职推行国学教育的必要认识。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立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在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取国学精华,弃其糟粕,推行国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楠.国学经典之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意义及实践举要[J].成功,2013,(02).

[2]余景波.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制度和机制的作用分析[J].职业教育,2013,(03).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3

从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整个过程来看,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人权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力图从各自利益出发, 按照自己对人权的理解而创建的。所以, 尽管世界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在宣言中有体现, 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被规定在宣言中, 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国际性人权文件[3], 但是, 实际上是各个不同的国家互相妥协的结果,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 本文从世界人权宣言的积极贡献及局限性做了探索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谨供社会参考。

一、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

世界人权宣言虽然没有法律拘束力, 但它构成了联合国制定其他国际人权公约的理论基础, 对于国际和国内社会成员在人权领域的活动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4]。作为超越国别的第一个国际人权文书确立了在世界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为随后的各类专门性国际人权公约和区域性人权公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具体的贡献如下:

世界人权宣言促进了国际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人权宣言丰富了世界人权理论的内容, 并对其继续发展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对促进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当国家成为侵犯人权的罪魁祸首时, 侵犯人权的行为就会与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 结果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破坏, 对人权的侵犯往往是最为惨烈的[6]。在世界人权宣言制定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压迫,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自己的人权的或者说他们的人权是受到严重摧残的,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联合国的成立, 为人权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社会主义国家和新独立的民族国家醒悟到要依靠全世界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人权, 因此, 他们在制定世界人权宣言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权主张, 虽然宣言是一个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经过各方妥协的宣言, 但是,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人权观还是在宣言中有所体现的, 这使得世界人权宣言突破了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人权观念的框架, 在内容和体系上具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性。因此, 可以看出一种人权的发展趋势, 即以世界人权宣言为标志, 人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发展中国家人权观的形成与发展及一系列人权新概念的诞生, 推动了全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7]。

世界人权宣言是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的权威解释。联合国宪章对人权的保护只是一种倡导性的规定, 正如著名国际法学家詹宁斯和瓦茨所言:“宪章没有明文规定各国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法律义务。在宪章这样基本性的宪法文件中, 大概是不允许做下面这样的推论:虽然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但是联合国会员国却没有尊重和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义务[8]。”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由联合国大会决议并且全体通过的国际人权文书, 可以看作是对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人权保护规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其具体内容是对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人权规定的权威性解释, 从而使得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促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宗旨更加明确和具体。

世界人权宣言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尽管世界人权宣言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公开诋毁其进步性指导意义, 有的学者还推崇其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9]。长期的国际法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 前苏联不允许其国内重要人员自行离开其国内的行为就是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关于迁徙自由的人权的保护, 因此, 联合国决议建议前苏联撤销了那些违反人权的措施[10]。再如,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1963年12月4日的决议中认为, 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违背了其“作为一个成员国的义务及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11]。

国际法院的判决经常援引世界人权宣言的相关规定, 如:联合国国际法院在有关美国在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一案的判决中, 特别地强调了基本人权的根本性, 认为美国不正当地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的行为明显地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所阐述的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12]。因此, 作为权威性的人权目录, 世界人权宣言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组成部分, 不仅对联合国会员国, 而且对所有的国家都有约束力。

二、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限性及完善

世界人权宣言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作为一个共同遵守的宣言, 需要与会各方都能做出让步和妥协, 更需要平衡各方的观点并反映大多数国家的人权要求, 但是, 宣言没有做到这一点。尽管宣言制作的过程有折中或妥协但是宣言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13]。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限性及丰富完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明确宣告集体人权。世界人权宣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制定的, 因而主要反应的是西方国家的人权政治观。然而西方国家一直倡导的是“天赋人权”, 认为人权是个人反对国家干涉和压迫的政治工具, 是维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一种手段, 也是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以这种人权观制定的宣言必定是否定集体人权的存在的, 宣言大量的篇幅倡导的个人权利正是西方国家这种人权观的反映。

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把民族自决权作为主要内容, 可以说这是对世界人权宣言的修正和补充。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人权宣言, 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人权保护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世界人权宣言》不能及时满足国际人权保护的需要时, 应与时俱进地发展世界人权宣言或制定一系列国际公约来补充宣言的不足。

其次, 世界人权宣言不可能有统一的人权标准。世界人权宣言能否制定一种适用于所有国家的人权标准呢?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张其应该制定统一的人权标准。但是, 发展中国家则认为, 人权是与人类社会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 宣言不可能制定出适用于每个国家的人权标准。如果以某个国家和某一类国家的情况为依据来评价他国的人权状况, 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认为别国侵犯了人权而任意加以干涉, 甚至出兵动武干涉内政。因此, 应结合本国具体情况考察人权状况。世界之大, 国家之多, 各国的具体情况又如此不同, 怎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模式?如果说国际上有公认的国际人权标准的话, 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由一系列国际公约所构成的, 而不是哪一个国家自己随意确定的[14]。

再次,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处理好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在涉及保护个人权利方面, 可能会存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对其人权事务的国内管辖权发生冲突的问题, 大多数西方国际法学家认为人权的国际保护是所有国家都应坚守的, 当某一个国家国内发生侵犯人权时, 国际组织可以介入国内的人权保护事务, 而不需要征得主权国家的同意, 即国际人权高于主权。有的国际法学家认为, 人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只能是国内管辖。例如:美国学者比尔德指出:“一般来讲, 国际人权法和整个国际法一样, 主要地和直接地适用于民族国家而非个人[15]。”前常设国际法院法官安齐洛蒂也认为, 国际习惯或条约表面上似乎赋予个人义务, 实际只是命令或授权国家禁止或处罚某项个人的行为, 或只是命令或授权国家给予个人某项权利;个人所接受的权利或义务不是从国际法接受而来, 而仍是从国内法接受而已[16]。人权是否在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之事件, 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国际条约都没有明确地肯定或否定。

尽管存在上述一些争议, 但不可否认,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尊重国家主权是辩证统一的。一是, 世界人权宣言必须承认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特定的内容和范围, 凡对国际社会安全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行为, 国际社会对受害者的权益应给予保护。二是, 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排斥和否定国家主权, 而应在国家主权范围内相互合作并承担义务。世界人权宣言应具体地确定国际人权保护的范围和国内管辖的范围, 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17]。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4

关键词:学术权力;支配关系;权力数量化

学术权力的标志性研究是以约翰·范德格拉夫等人所撰写的《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为肇始,这一著述因其高标准的学术水准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成为洞悉学术领域内权力现象的经典之作,而随后所出现的以此作为范本进行的附和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则构成或者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然而,后者大都因循《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思考学术领域权力问题的路向,且被其既定的研究范式所框定而曹随萧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研究都可以和前者一并归入学术权力的经典性研究。当前,它们在学术权力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排除了我们在反思这些成就的基础上用另外的思路去考察学术领域内的权力现象。

一、经典学术权力研究存在的局限

1、经典学术权力研究是通过对政策的决策过程考察,依照高等教育不同组织层次内的决策主体类型来确定权力性质,并将学术领域的权力主要归为与政治相关的论题。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的著者在导言中就指出。要运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学术领域的权力现象和权力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分析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六级组织的各种决策机构及其组成情况、卷入的群体、官僚结构的程度和等级制与内聚性的程度等政治关系的构成要素。作为充分理解高教领域中权力结构的方法。这种将权力关系作为政治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将权力看作区别“政治”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键特征,是如今在普通人和许多学者中盛行的权力观念。目前的“政治”被我们看作是从人类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子领域。而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作为政治的动物的人所生活的领域,其意涵远远不仅限于今天的“政治”(the politic),而是具有非常广泛的意涵,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互动的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今天所说的社会(the society)。因此,亚里士多德大概很难理解今天的智识体系将权力问题仅仅留给所谓的“政治”领域的做法。沿循亚里士多德的思路,笔者以为将权力现象和权力关系回归至社会领域并将其作为社会学论题会更可取。范德格拉夫等人尽管也按照社会学的方式探讨权力在学术领域的分布问题,但学术权力分析总是将权力与政治领域的决策紧密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这种主流的学术权力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决策实现的处所、层次来确证权力的存在与否,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权力类型。这种理论更多地把政治看作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领域中提供运行的操纵性方向的子系统,这种政治观最终丧失了亚里士多德赋予政治的实践意涵。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的目的就在于政治本身,所以如果说政治有目的的话,那么政治活动的目的也是开放性的。而这里将政治决策作为单一的关注对象就忽视了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权力是渗透整个社会生活的实践问题,并且放弃了从其它视角深入理解学术权力的可能性,认识这一点对于学术权力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无意使权力的分析倒退到希腊社会,捍卫一种卢曼所批评的“传统语义学”:我们也不打算否认社会分化的存在,但是我们不想在分析中将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化约为孤立的政治活动,再将其简化为决策问题,从而丧失了对于高等教育这样的领域来说权力概念具有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学认为权力是多形态的,而不都是被归结为政治屋檐下的同质性权力。福柯就强烈反对强调同质性、集中性和总体性的权力观念。他指出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使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运行,而在家庭、国家、教育和生产关系中。权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分析权力就要从其细节开始,从各种细微的实践来着手。首先应强调对权力分析要特别注意权力的微观机制,考察各种微观权力。这里的微观权力是指各种不同的局部之间不断流动,具有多变形态,遍布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肌体中的“毛细形式”的权力。就如塞尔杜所言,“在一个社会中。往往存在某种占突出地位的实践,但也存在无数微小的实践。这些微小的实践和特点在于它们是多形态的。散布在社会空间中”。而“毛细形式”的权力,正是这种散布在社会空间中“微小的实践”。其次,过去的君主时代的权力运作方式与现代社会权力运作方式是非常不同的。前者是至今仍有残留并依然对学术权力分析有深远影响的人身庇护和控制关系,而后者主要借助于各种细枝末节的管理来实现。因此这里的微观权力,具体化到学术领域就是要反对那种仍然使用以往君主专制时代的观念来分析现代学术权力的做法。

2、经典的学术权力分析没有摆脱权力的“主权个人”观念影响。

学术权力的经典分析立足于“控制单位一反应单位”的模式,即被社会学简称为“A-B”模式。这一模式与西方现代社会逐渐形成的“主权个人”以及“占有性个人主义”观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要分析经典学术权力必须考察其所秉持的“A-B”式权力观念及其作为这种观念基础的“主权个人”观念。

“A-B”式的权力观念可以说是一种经典性的权力概念。它的根源可以在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以及自由人之间竞技关系中找到,但这种观念的现代形式却是基于与古代乃至中世纪不尽相同的人的观念,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人们经过漫长的历史“祛魅”而逐渐获得自为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与个体联系在一起的“主观”权利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于17世纪在道德领域中赢得霸权地位,而这一时期也恰是契约论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从主观权利角度出发思考权力的思路逐渐成形。在此之后,随着主体观念的逐渐演变,现代权力分析与“主权个体”或超验自我观念联系在一起,并且这种主权的观念以及与之联系在一起的某种应得原则理念就成为权力的基础。这在理论上造成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将权力作为财产或能力而归于某一方,如是就将权力理解为一种拥有物。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权力分析视角中,权力往往被视为一种在社会中被分配的份额,被视为一种实体性的物,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将权力视为一种财产,从而将权力与“占有”或“拥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作为这样一种思路所形成的权力理论是某种能力理论,即“控制单位影响反应单位行动的能力”。达尔就确信,“在最一般的层次上,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术语指的是当一个或多个单位(反应单位)的行为在某些环境中取决于另外一些单位(控制单位)的行为”。从根本上说,这种所有物的权力分析和能力理论是把权力分

析与“原因一力”的观念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

实际上,权力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某些人或者集团的所有物。要想真正把握学术权力就不能局限于在起因的问题上,要摆脱从“原因一力”的视角来思考权力问题的传统做法,努力把握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效果,而不是匆匆忙忙地从权力的实际过程返回到这些过程的起因。正如福柯所说,权力不仅仅只是权力,它是“权力关系”这一表述方式的简明提法。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认为:“权力不是一种在光速反应下完成的‘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关系,权力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互动,它首先通过A、B的‘生平历史’将一次互动中的双方各自的‘互动链’联系起来:在这个互动链上每一次出现的他者将无数社会成员带入到了权力关系中,因此权力关系的‘历史性’突出地体现了权力关系的特征,它不是可以被某个具体行动者占据的所有物,而是一条无尽的‘索引性的链条’。”这就解决了学术领域中权力的作用并不是借助于某个人所拥有的个人“能力”或者“品质”,但是也并不能就此将权力仅仅直接归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某个组织的属性和功能,而是在于将权力理解为一种贯穿学术领域的“线”在发挥着作用。主流的学术权力分析者没有看到权力关系所蕴含的复杂性。只是如快刀斩乱麻一般分出是非就以为触及到了问题本身。

3、对学术权力进行主观分类和数量化。

经典学术权力分析将学术权力分成了诸如个人统治、集团统治、行会权力、专业权力等十种类型的权力。这是从权力的“A-B”模式和“主权个人”观念中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相关单位、机构、群体或个人遵从一方控制另一方的权力关系模式。这里隐藏着这样一个假定。权力可以有针对具体问题的权力与个人或者集团的总权力,它可以在静态状况下经由不同主体占有:或者各方在冲突过程中权力总存在此消彼涨的态势,是一种零和博弈。许多忿忿不平的研究者作为院校的学术成员无不是通过呼吁给学术人员增加权力,而幻想达到对院校管理人员权力的限制,其灵感大致就是缘于此。这种权力关系的简单零和问题曾被帕森斯所指责。指出将权力视为一种零和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在他眼中权力是“能够为有效的集体行动调动资源的一般化媒介,它所对应的不仅仅是人们行事的能力,而且是共同行事的能力。它从来不是个人的财产”。阿伦特加深了对此的理解。他认为“必须超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来考虑权力,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应将权力与‘支配事务’分开,才能理解权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学术领域权力进行的分类,实际是深受英国学者卢克斯的影响。对权力的数量化进行了实践。因为卢克斯坚信权力各方存在此消彼涨的态势,当一方失去权力时,另一方就会获得权力。

二、经典学术权力研究的局限所产生的影响

1、受权力“占有”观念的影响,我国研究者通过错位移植将学术领域的权力也视为一种拥有物,并结合权力的数量化,以该领域内的不同主体来划分不同类型的权力。

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所谓“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分法,并针对这种划分方法繁衍出了许多争论不休的话题,并造成貌视学术权力研究的虚假繁荣。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在这二分法视阀下出现了有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关系的诸如“分立研究模式”、“整合研究模式”、“权变研究模式”等研究,考察这些纷繁的研究无不是把学术领域的权力简化为不合逻辑的、不对称的、人为的二元对立权力来研究。这给学术领域内的权力研究带来的理论问题是它成为形塑权力分析的思路,且以更深远的方式妨碍了学术领域权力分析摆脱本身所陷入的困境。然而。社会学认为权力是生产性的,而不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它应被看作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或者说是生产性的网络。作为生产性实践的权力体现出权力作为事件的一面。它具有复杂多变的灵活策略,而不是死板的规则;而作为生产性网络的权力,则体现出权力作为关系的一面,这种“阴暗而结实的网”不断地创造出组织成员关系之间的崭新联系,而不是像上述所理解的学术权力那样,做到一分为二就算了事。其实,对于学术领域内的权力,其意义在于在不同的相关教育组织和单位之间不断建立新的相互作用“线”。

假使我们依照主流研究的作法,即按权力主体来进行权力二分法来指导实践时,则会存在无法实施的情况。因为将学术领域划分为所谓“行政”与“学术”两个方面势必造成在该领域的管理活动按学术与行政来分类。然而,谁又能准确无误地厘清这个领域特别是一个大学内何为纯学术的、何为纯行政的呢?谁又能说担任校长的某教授是纯行政领导还是纯学术领导呢?即使二者都能实现。但对于前者,担当划分职责的又是谁呢?对于后者。校长必定会陷入无尽的角色紧张之中,而乏分身之术。持这种二分法的学者和管理者似乎也觉察到实践中的死胡同,于是“协调论”、“整合论”应运而生,又要重新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在一起通过折衷的方式找出路,学术领域内的权力分析又回到了原点,依然是说不清、理还乱。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经典学术权力分析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诱致的误导。二是我国学者又将学术权力论题挪用为一种实现内心美好期许(像西方传统大学一样获得理想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2、只限于从政治和司法视角理解学术领域的权力问题。

从学理上来看,上述对学术权力的理解及分类依据的理论基础无疑是狭窄的现代政治学,因为这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非常契合。在霍布斯看来,权力分析只应考虑一种形态的权力,那就是将权力看作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进而涉及到对意愿的控制,从而经过不同程度的合法化,使不公正或不合理的支配能够为被支配者所接受;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权力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人们丧失权利。而且在现代社会,这种丧失主要是在政治领域。在运用法律为分析范式中,秦惠民等学者也主张对学术领域权力进行“行政”与“学术”的分类具有代表性。事实上这一单一的理解视角存在的问题不但将学术领域中的权力问题简单化。而且也成为我们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藩篱。福柯曾告诫说:“我们在分析权力问题时,要摆脱司法模式的限制,超越只关注国家、法律和政治领域的局限,着手从权力发挥作用的各种经验性局部。如家庭、教育等来研究权力多变的面目。”在福柯看来,社会权力运作的场所,尽管和国家、法律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能根据后者来研究前者,相反,倒应从权力的复杂运作形态出发来研究国家与法律的变化。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福柯认为“权力来自下面”。福柯的这种权力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经典学术权力分析中对权力的狭隘理解,冲破以往“以法律和君权为主的想象,从而展开一种不再依赖法律为模式和符码的权力分析”,这无疑会给我们开辟一个以更加复杂的方式来理解现代学术领域中权力关系的路向。

三、经典学术权力研究的实质

社会学对现代权力的分析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对权力关系与支配关系进行了区分,认为权力关系在人类关系中有极为广泛的存在,它在个人之间、在家庭内部、在教育关系等到处运作,表现为一整套权力关系的网络。这种权力关系的分析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场域,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权力关系满足一定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支配事实或者支配状态。在支配状态中,权力关系不再是变动不居,使各方能够运用某种策略来改变这些关系,而是成为牢固确立的冻结状态。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集团力图封锁一个权力的场,使这些关系不再运动,不再变化,以防止出现任何逆向的运动。这时我们就面对的是支配状态。与不断变动的权力关系不同,支配关系更多是一种冻结性的、不再变化的权力关系。

支配关系的哲学基础可以从黑格尔式的“主从关系”模式中找到。黑格尔希望利用“主从关系”的辩证法模式突破传统的笛卡尔哲学中人作为“思想着的存在”的惟智主义。他从欲望的角度理解人以及人和人之间关系,把这种关系视为两个都要实现自身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冲突,作为这种冲突的结果,产生了一种主从关系。在黑格尔对主从关系的论述中,主要的因素是两个自我意识,彼此都以对方为自己的对象,但在争取承认的斗争中只有一方获得胜利,胜利的一方将对方转变为自己的对象,而对方不仅受到胜利者的支配,还接受胜利者对其欲望的规定。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支配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支配关系涉及两个(或两组)相互分离的个体,这两个(或两组)个体为支配的双方,分别构成了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二是支配者和被支配者都具有一定的主体结构,而且很大程度上双方的主体结构基本是同构的:三是在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自主和依赖的关系。也就是说。支配者通过支配被支配者,反而陷入了一种对后者的依赖关系。这些和权力关系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支配关系是处于一个事件系列(或者说一组可能世界)内,涉及两个(组)互为主体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总是有关他人的问题。而权力关系则是涉及两个以上的事件系列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无尽的“他人”的索引链来构成的。支配关系是有主体性的,涉及社会成员的意图,而权力关系是无主体性的。正是从这里出发,我们说权力关系是支配关系可能的条件。

支配关系的现实基础是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从18世纪至19世纪,全球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因为漫延全世界的现代性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交往,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正是间接关系的繁衍增生和想象共同体的出现。在这一时期的许多转变中,人和人的沟通方式已不再只是面对面的来往,这使得超出直接面对面互动的沟通方式和交往方式大量出现,从而导致人们交往与认同之间联系方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支配关系不仅仅是局部性的情形了,它已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支配者和被支配者分别通过认同过程构成了两个尖锐对立的想象共同体或者至少它们都具有发展成为这种共同体的潜力。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马克·汉森所论述的学术领域出现的“教师联盟”和“管理者联盟”中得到有力的证据,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两个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两个鲜明对立的“势力范围”。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5

(一)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会计信息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 比较突出的表现为, 在会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 由于选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时, 显现出不同结果的特征。例如:对存货的计价,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企业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存货的计价, 都会导致收益产生差异。又如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可以选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 以及各种加速折旧法等, 不同的选择也同样会对损益产生差异。其中选择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人为的因素更明显。可见, 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是由于对同一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所造成的结果不同, 而这些方面都具有理论依据并且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

(二) 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严重影响到会计的准确度, 会计信息失真, 主要是指会计数据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前者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守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 由于主观判断偏差, 计算失误, 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 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其特点是当事人本意上无刻意造假的主观愿望;后者则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设想, 或虚构盈利, 或隐瞒亏损, 或规避股东应分红利, 或设法偷逃国家税收等等, 其特点是当事人有意识并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 篡改会计数据, 制造欺诈行为。比如, 会计凭证造假。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谋求非法利益, 会设法造假制假。一是行为主体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伪造和变造原始凭证, 如将私人用品“变更”为办公用品, 将消费性支出“调整”为与专项资金用途相符的支出;二是凭空编制记账凭证, 混淆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和数额张冠李戴, 涂改记账凭证, 使其失去真实性等。还有就是财务会计报告伪装。财务会计报告, 是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在现实生活中, 基于假会计凭证、假会计账簿生成的虚假会计信息最终结果都体现在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当中。同时, 还有采取任意调节收入、成本、收益、投资和负债等手段, 以不同依据编制多套财务会计报告, 来应对不同对象之需, 达到偷逃税款、骗取荣誉、欺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等目的。

(三) 会计信息相关性“悖论”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是否具有价值, 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 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但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多, 大家的信息需求不可能统一;即便是投资者这一类使用者, 不同的投资者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提供一种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会计信息显然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要求。因此,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信息使用者都相关。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债权人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 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现金流的情况。税务部门关注的是与纳税相关的会计信息。权益投资人又可分为已有的投资人和潜在的投资者, 已有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当前状况, 而潜在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管理当局关注企业所有有关的信息, 不仅仅是公开披露的信息。但是, 按照现有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根据“受托责任”, 为满足权益投资人的要求而产生的, 因此对其他使用者来说, 就很难达到完全的信息相关。

二、加强会计信息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 科学识别会计信息融合的框架

根据决策目标, 确立融合问题的识别框架。识别框架是该融合问题可能答案的有限集, 而且假设已知这些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识别框架用字母Θ来表示[2]。

(二) 逐步建立会计信息融合系统

通过建立会计信息融合系统可以使决策者借助此平台较方便地实现会计信息融合的基本功能。会计信息融合系统的实现可以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设计理念, 建成一个智能化的会计信息融合系统。会计信息融合系统建成以后, 还能以该系统为基础, 通过模拟, 实证检验以上会计信息融合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 科学处理会计信息融合的信息源

X B R L财务报告目前已广泛用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近年来,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出台了各自的分类标准, 而且财政部也出台了全国性的分类标准。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提供X B R L格式的财务报告, 其他类型的公司也将陆续提供X B R L财务报告。所以, X B R L财务报告可作为一类信息源。另外, 其他公开披露的信息, 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是另外可以使用的信息源。企业公告、政府通告等也可以是信息源。即使是一些媒体报道有时也是有价值的信息源。除此而外, 专家或者分析师的经验、知识以及客观判断等也可成为很重要的信息源。

(四) 采用统一方式进行会计信息表达

首先可以对X B R L财务报告中与融合有关的信息进行提取;然后依据一定的法则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识别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对于其他定性的信息, 可以请专家或者分析师将此信息映射到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对于专家或者分析师本人的经验、知识以及客观判断等, 专家本人可以将其映射到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总之, 经过这样一个信息表示的过程, 假设得到了框架Θ上的n个基本信度分配m 1, m 2, …, m n。

(五) 信息合成与决策判断

得到框架Θ上的n个基本信度分配m 1, m 2, …, m n, 以后, 就可以根据m 1, m 2, …, m n的冲突情况, 采用不同的合成法则予以合成得到一个合成以后的基本信度分配m。根据合成以后的基本信度分配m就可以判断得出融合问题的最佳答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会计行业的发展, 所以需要根据当前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提出相应的措施, 进一步促进会计信息的融合与发展, 最终能够促进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则是关系会计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就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及会计信息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局限性,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宁.浅谈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性[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4:59-61.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6

“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中, 而后, 为了明确区分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避免人们对他们的批判造成误解, 又在1963年的《文化工业再思考》一文中采用“文化工业”一词, 并对其进行了具体了论述。阿多诺将“文化工业”定义为:较发达的工业国家凭借现代科技传媒手段, 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 进而制造和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 以比从前更为巧妙的方法即娱乐欺骗、奴役大众, 最终堕落为意识形态的娱乐工业体系。

霍克海默、阿多诺之所以用“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来代替“大众文化”进行表述, 主要原因是为了反对把大众文化归结为大众化、通俗化, 反对简单地把一时在群众中通行的东西同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的文化相混淆的做法。而文化工业更强调文化产品的模式化以及易机械复制和按市场需求批量生产特征。在阿多诺看来, 大众文化是由文化工业造成的, 文化工业对大众操控和压迫, 最终迫使大众服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至始至终被阿多诺赋予一种贬义色彩, 从提出“文化工业”概念时他就开始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阿多诺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揭示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 展示大众文化对人性、对自由的剥夺与侵蚀, 同时表达了对文化发展中娱乐化、平庸化、媚俗化倾向的反抗和鄙弃, 因此,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审视的态度, 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 对这种批判所存在的缺陷、弱点和理论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

二、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局限性

1、忽略了大众的主体性, 低估了大众的接受能力

在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造就了消极、被动、服服帖帖的白痴, 在他眼中, 大众是毫无免疫力的个体, 文化工业可以轻易就把他们击倒。其实不然, 大众的力量是很大的, 每代的更新都是依靠群众的力量, 大众并不像阿多诺所设想的全盘接受文化工业带来的一切, 他们是有选择地购买文化产品, 主动去筛选自己所需要的精神消费品。文化工业制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但这并不代表受众就一定会陶醉在其中而迷糊不清, 绝大多数人还是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 即使生活充满荆棘和挑战, 他们的选择依然是努力地面对和解决。

2、对科学技术过于抵触, 忽略了技术的主导作用

阿多诺强调, 技术理性是奴役大众的罪魁祸首, 它成为与人抗衡的一种力量, 不断地控制人的行为。“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的技术不再仅仅只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目的的相对一极, 而是取代人类生存的目的的唯一的一极。”在技术理性泛滥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他的批判确实是可贵的。但阿多诺对科学技术的抵触情绪使得他基本忽视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导致他存在着“将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然后再翱翔于非理性主义的天空中”的倾向。在现代社会, 精英文化己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通过技术的中介作用, 它已经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而且大多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中, 大众文化不断受其影响。大众传媒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 为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提供便利, 文化市场和艺术活动的丰富多彩离不开技术的巨大贡献。

3、割裂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也过于单一化、激进化, 集中体现在对大众文化的否定方面, 还有对大众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的忽视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批判都具有片面的否定性。一些学者指出, 文化工业理论的倡导者“一边为大众精神的彻底解放著书立说, 一边却要在人类文化的海洋中筑起一道堤坝, 这个堤坝的一侧是高级文化, 一侧是大众文化”。的确, 阿多诺有一种文化精英主义倾向, 忽略了大众文化, 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割裂开来, 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但文化自身的发展已经突破这道人为的堤坝:高级文化逐渐走出世代栖息的艺术圣殿, 脱离传统社会空间的局限, 从贵族城堡走向大众社会, 从精英舞台走向大众传媒, 在大众社会中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高级文化不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中可供选择的小众文化品类, 而且如某些学者所言, 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之中, 影响了大众文化。

4、文化工业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理论色彩浓厚但实践性弱, 无法解释新的文化现象

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等作了痛快淋漓的批判, 在理论层面上, 他的确对文化工业做了思辨的分析, 给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实践层面, 他没有给出解决文化工业弊端的方案, 他的理论找不到任何现实的力量, 只能走向悲观主义或无望的救赎。正如学者徐贲所指出的, 在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文化工业理论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它不仅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大众文化现象和机制失去了适当的解释能力, 更“因其悲观消极的社会主体论, 以理论的激进掩盖了政治的保守”。

三、小结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与阿多诺的说法不同, 我国学者将“文化工业”称为文化产业, 认为文化产业是按工业化标准进行生产并组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过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已经把它作为一项国策来紧抓落实。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 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 唯有这样, 社会才能实现内在的平衡。发展文化产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当生产力水平提高, 物质需求得到满足, 人们自然会追求精神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 文化产业在经济大发展中迅速崛起。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要研究、借鉴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对于这一理论, 我们应持有一种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既不能全盘接受, 又不能完全否定, 必须理清它的双重意义, 只有在对它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理论的价值。因此, 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肯定其合理性, 突破其局限性, 进而和我国实际相结合这方面着手, 不断地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根据, 切实促进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摘要:阿多诺的文化批判思想自其问世以来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历史性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对阿多诺的激进批判立场与观点的认同与积极回应, 也表现为对这种立场和观点的批判与否定。本文通过研究、查阅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的评价, 归纳整理出这一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文化工业,批判,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潘知常, 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20.

[2][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79.

[3]吴迪.文化工业、品位文化与文化阶层[J].电影艺术, 1995 (6) :20-24.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7

EMD[1]去噪分解方法应用广泛, 在地质勘探[2]、电力检测[3]、音视频处理技术[4]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一些大型发电厂、化工企业的大型齿轮箱有上百个齿轮, 发生故障时, 技术人员很难直接判断出故障部位, 如果逐个部位拆卸检查, 不仅影响工作进度, 而且会对其它好的齿轮产生影响。在EMD分解与滤波去噪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大型齿轮箱振动信号并解调处理[5], 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部位。大型故障齿轮箱振动信号表现为故障调幅信号、调频信号、调频调幅信号等[5]。EMD分解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噪声并分离有用信号, 但过度分解会对有用信号产生破坏。

1 单个调频、调幅、调频调幅信号EMD分解局限性

1.1 单个调幅信号EMD分解局限性

理论上, EMD去噪分解过程中, 单个调幅信号可以作为一个IMF分量[1]被分解出, 但SD值[1]越小, 信号被迭代次数越多, 信号的包络越趋于对称化, 因此在某一SD下能作为IMF分出的调幅信号在另一更小的SD下将被分解。从式 (1) 看出, 调幅信号可看作3个单频成分的叠加。因此, SD值很小, 调幅信号迭代次数过多, 原调幅信号被EMD分解完全破坏掉, 变成3个单频分量析出。如图1所示, 当SD=0.2时, 信号被完整析出, 当SD=0.002时, 信号被破坏分解成两部分 (7Hz、8Hz作为一部分, 6Hz作为另一部分) 。

1.2 单个调频信号EMD分解局限性

单个调频信号与单频信号的包络特性与信号局部均值特性完全一致, 因此SD值对信号分解效果影响不大, 即使SD值设置很小, 迭代次数增加, 但其信号仍然能被完整解析出。

对比图2与图3, 仿真信号x (t) =cos[2π10t+5sin (2π1t) ]采样频率60Hz, 采样点数1024点。可以看出, 取SD=0.2与SD=0.002对信号的分解无太大影响。

1.3 单个调频调幅信号EMD分解局限性

调频调幅信号的包络特性类似于调幅信号, 又类似于调频信号, 如式 (2) 所示。一个同时调频调幅的信号可看作3个频率成分交叉的纯调频信号叠加。

从式 (2) 可以看出, 上述3个调频信号的频率成分相互干扰, EMD分解先将高频成分析出, 再析出低频成分。从式 (2) 可以看出, 上述3个调频信号的频率成分相互干扰, EMD分解先将高频成分析出, 再析出低频成分。因此, 无论SD值小, 增加迭代次数, 都不能将调频调幅信号分解, 但过度分解会使信号包络均匀化, 破坏原信号, 出现虚假频率成分。仿真信号:

x (t) =[1+cos (2π1t) ]cos[2π10t+2sin (2π1t) ]对比图4中 (a) 、 (b) 、 (c) 小图, SD值越小, 过度迭代越多次, 信号变形破坏变形越严重, 信号产生虚假频率成分越多且复杂。

2 两个调频调幅叠加信号EMD分解局限性

调频调幅信号集合了调频信号与调幅信号的特征, 本文主要分析两个调频调幅信号叠加的EMD分解局限性, 如式 (3) :

通过仿真得出以下结论:

(1) 两调频调幅信号的中心频率离得越远 (即f2远大于f1) , 两个信号越容易分解开。因此, 在工程实践中, 当两个或多个信号中心频率接近时, 通过EMD分解法很难将它们分开, EMD分解对这种中心频率很接近的实际叠加信号的分解往往无能为力。

(2) 只有当高频信号能量比低频信号能量高很多时 (即A2远大于A1, B2远大于B1) , 才能将信号有效分开, 因此对实际工程信号要求很高, EMD方法对低频分量能量高于高频分量能量的实际工程信号分解效果不明显。

仿真信号1:

仿真信号2:

如式 (4) 、图5所示, 取低频成分能量为高频成分的2倍, 并不能将两个叠加信号分开, 还因过度迭代产生了大量的虚假频率成分。如式 (5) 、图6所示, 取高频成分能量为低频成分的2倍, 能将两个调频调幅信号分开。

采样点数1 024点, 采样频率60Hz SD值0.02, 低频部分极值点数374点, 高频部分极值点数511点, 叠加信号迭代后为375点。

(3) 调制系数值越小 (即C2、C1都很小) , 则信号调制边频带越窄, 两个调频调幅成分越不容易发生干涉, 分解效果越好。EMD分解对各频率分量边频带较宽的实际工程信号的分解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 当高频调频调幅分量和低频调频调幅分量由于中心频率接近或边频带较宽产生频率干扰时, 或者叠加信号中低频成分能量高于高频成分能量时, 叠加信号并不能将其分开。此时, 过度分解将出现假频。当两调频调幅叠加信号不能分解时, SD值越小, 迭代次数越多, 则过度迭代产生的假频将越多越复杂。

3 结语

(1) 对于单个信号, 单个调幅信号可以看作是3个单频信号的合成, 如被EMD过度分解, 将解体为3个单频信号;单个调频信号最稳定, 不易被EMD过度迭代影响;单个调频调幅信号可以看作是3个频带重叠的单独调频成分的叠加, 过度EMD分解不能使其分解, 但会产生复杂的虚假频率成分。

(3) 对于叠加信号, 无论哪种信号, 两个叠加信号被分开的条件是两个信号频率成分隔开, 即高、低频率分量中心频率离得越远越好, 高、低频率分量各自边频带越窄越好, 边频带不发生干扰, 而且要求高频信号分量的能量大于低频信号分量。但实际工程信号很难满足上述条件, 因此往往造成EMD去噪分解效果不佳。

(3) 当叠加信号不能被分解时, 信号被过度迭代, 严重变形, 产生假频成分, SD设置值越小, 假频现象越严重。

(4) EMD分解方法适合于频率成分少, 各IMF分量间频率成分差异较大, 不产生频率干涉, 各IMF分量局部均值差异较大, 能量从高频分量到低频分量逐步减小, 各分量包络不易干扰的非平稳信号。故障齿轮箱振动调制信号是循环平稳信号, 频率成分非常复杂, 各分量局部均值都可看作是零, 各分量间频率干涉与包络干涉非常严重, 其EMD分解去噪算法对这类相互重叠干涉的复合循环平稳信号效果较差。

摘要: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探讨各类循环平稳信号EMD去噪分解算法的局限性。总结了单独调幅信号、单独调频信号、单独调频调幅信号EMD去噪分解的局限性。

关键词:EMD分解,调幅信号,调频信号,调频调幅信号

参考文献

[1]HUANG NE, SHEN Z, LONG SR, et al.The 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hilbert spectrum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J].The Rayal Society, 1998 (454) :903-995.

[2]陈凯.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5) :603-608.

[3]孙金宝, 朱永利, 刘丽轻, 黄建才.基于EMD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去除噪声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6) :1-5.

[4]李烨.基于EMD的图像拼接和图像识别研究与实现[J].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0.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8

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进程和国家医改工作的推进, 医院管理更为重要, 而内控制度在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内控制度实施较晚, 医院内控制度现行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 使医院内控制度存在很多局限性。本文就企业内控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结合榆林市星元医院内部实际情况, 运用理论联系方法、比较研究法和证实分析方法, 对内控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希望设立一套适合医院的内控制度管理办法。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目标、原则

(一)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实现目标,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二) 内部控制的目标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促进医院实现发展战略。

(三) 内部控制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个业务和事项, 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 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 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 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 不断修订和完善。 (5) 成本效益原则。

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

(一)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起步较晚

2008年6月,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4年4月26日, 财政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从2014年1月1日施行, 所以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要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二) 实施内控制度的政策监督力度不够

内控制度具有强制性, 各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遵照执行。任何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加强监督检查, 才能贯彻执行。否则也是走过场、不能起到实际效果。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效贯彻是制度实施的有力保证。

(三) 我国没有专属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会计既不完全执行企业会计, 也不完全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所以应该有专门的医院内控制度, 鉴于企业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两者之间制定出适合医院的内控制度。医院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队, 人力、物力成本很高, 集中大批的高技术人才、集中国内外知名的先进的大型设备、有大量的卫生材料、药品、其他材料流转, 特别是三级医院, 国家经费投入不足, 医院要持续、健康不断地发展, 必须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医院的经济效益, 从内部管理来讲, 更倾向企业内控制度, 也要遵循企业内控的成本效益原则。

(四) 单位负责人未能予以高度重视

政策松懈、监督不力、培训不到位、医院领导重视度不够, 缺乏执行力, 这是内控制度不能有效贯彻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导致单位内控制度不能有效建立与实施。激发单位领导人意念和工作积极性是单位内控制度实施的关键, 是各项内控缺失有效完善设施的前提。

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途径

(一) 上级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力求有效贯彻执行

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监管, 使医院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稳定发展, 以实现医改目的, 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强化责任, 改变观念, 培训引导及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将内控制度不折不扣在单位实实在在展开。

(二)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一把手工程, 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 有效实施

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组织学、管理学都重点强调:一个组织内的某一个人最易接受领导的指令, 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魅力及权威性是法宝, 一旦拥有将无往而不胜。医院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必须要领导高度重视、一手抓、统一指挥, 以便单位工作顺利开展, 逐步推进。

(三) 提高内控人员的业务素质

内控制度的相关人员必须具有很好的业务能力, 从宏观上掌握单位财务运作模式, 有效分析评估各项业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管理上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并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能及时发现经营过程出现的问题, 监控并防范各种风险, 与时俱进, 具有财务、审计、管理等知识的专业人才, 所以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四) 梳理业务流程, 进行风险评估

在院长领导下, 单位单独设置内控制度职能部门, 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 明确业务环节, 系统分析经济活动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内部风险: (1) 院长、副院长、分院院长、科主任等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 规模发展、新技术应用等。 (4)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5) 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等风险因素。外部风险:经济形势、融资环境、市场竞争、法律法规、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五) 进行风险控制, 制定医院内控制度

风险评估后, 单位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之内。

1. 单位层面 (内部环境) 控制。

(1) 组织结构控制。按照国家法律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领导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医院向集团理事会负责、分院向总院负责、副院长对院长负责、各职能部门对分管院长负责、各专业委员会对院委会负责;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相分离, 业务经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相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相分离等办相分离;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 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间岗位分离;对分院的监控。 (2) 发展战略控制。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 根据单位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制定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应当突出主业, 不能过于保守。战略委员会可以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组织有关部门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 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 经单位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后, 报院委会或集团理事会 (大) 会批准实施。 (3) 人力资源政策。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 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建立考评制度, 科学设置工作质量指标, 将业务技术质量指标与工资总额的70%的绩效工资挂钩。分为月考核、季度考核、年考核, 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依据, 还须建立反舞弊机制。 (4) 单位文化。单位文化是单位在持续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单位应当加强文化建设, 由领导带头, 积极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文化。

2. 业务层面 (业务活动) 控制。

(1) 预算业务控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以预算为导向, 实现其目标。 (2) 资金活动控制。第一, 单位以预算情况及资金现状由财务部门提出是否需要对外筹资, 关注其战略性、经济型、风险性, 按照低成本原则筹资。大额筹资要经集体决策。第二, 大额资金使用及重大投资项目要集体决策, 根据审批通过的投资方案, 签订投资合同;实行跟踪管理、有效管控, 按照会计准则实行会计系统控制, 建立责任追究制。第三, 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协调资金调度, 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加强收支业务管理, 做好资金营运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收支业务的控制。建立健全收支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收款和会计核算、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建立收支分析和对账制度、明确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支出审核、审批控制, 加强收费票据的管理, 做好登记、领用、核销、督查、销毁等工作。 (4) 采购业务控制。实行“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工作流程, 属于政府招标采购的范围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政府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 从请购到付款严格把控, 起到实效。不属于政府招标采购的范围, 单位自行招标采购由采购中心、纪检部门、审计等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加强验收管理, 重要采购由指定部门或者专家组采用验收, 厨具验收证明。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5) 资产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 (6) 建设项目控制。单位应当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项目建设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7) 财务体系。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 加强机构建设, 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三级医院会计机构负责人要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按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8) 信息技术的运用。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 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 分清职责、权限, 保护信息安全。 (9) 合同控制。加强对合同订立的管理, 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 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工作人员参与谈判, 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妥善保管合同及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 加强对合同纠纷的管理。合同纠纷协商一致的, 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 经办人员应当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并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六) 医院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医院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医疗集团财务审计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评价部门具备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权威性。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 编制评价报告;有效整改, 持续改进。

2. 内部控制外部监督。

包括政部门的外部监督、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卫生部、省卫生厅组织的行业监督、会计事务所的检查监督。

结语

总之, 医院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原因的分析, 企业内控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结合榆林市星元医院内部实际情况, 制定医院内控制度暂行办法经过一年多的运用、确定很好的效果。为医院的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为医院迅猛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内控制度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迫在眉睫。通过相关研究, 旨在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医院内控制度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实现内控目标和总体目标的统一, 为打造现代化品牌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服务。

关键词:星元医院,内控制度,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张鑫.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13, (7) .

[2]许晓南.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2) .

[3]周丽萍, 周雪.浅析医院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2) .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9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失业保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长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HB15FX011)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高等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的相关立法,切实保障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价值

失业保险是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失业人群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针对的是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纳义务满一年的失业者。大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由于尚未参加过工作,因此不属于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但是,高校毕业生亦属于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就无法得到保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标就无法更好的得以实现。

首先,高校毕业生是一类特殊的就业群体,他们承载了巨大的人力资本投入,有着较高的学历背景。大学生失业不仅是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更是对教育制度的冲击,甚至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和失业保险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对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合理分配意义重大。

其次,作为长期在校园里接受文化知识的就业者,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这一方面需要大学教育要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这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必然经历的过程,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障。

二、大学生失业保险立法所面临的困镜

1.如何与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接

我国没有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失业保险方面的立法,如何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失业保险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首要难题。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在于:第一,高校毕业生的界定;第二,失业的界定;第三,大学生是否缴纳失业保险金;第四,大学生缴纳失业保险金的时间和方式;第五,应届毕业生的失业保险待遇等。

2.是否造成大学生能就业而不愿意就业

首先,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在就业问题上就有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笔者认为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只是为了保障大学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般不会造成大学生怠于就业的情况发生。其次,大学生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应当是有合理的期限限制的,这对于督促大学生就业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大学生失业保险立法的现实选择

1.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就业保障目标

失业保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之一,也是大学生失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设置合理的、稳定的大学生失业救济制度,是保障大学生正常生活与就业、促进人才正常流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对象是参加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劳动者,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属于《社会保障法》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调整范围,这是大学生就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大缺失。笔者认为,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的对象范围,将大学生扩大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目标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

2.失业保险适用对象的限制

首先,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对象仅适用于按期缴纳保险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将大学生失业保险作为一种强制的险种。[1]其次,按照我国《社会保险法》中关于失业保险适用对象的一般规则,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必须满足非因本人意愿失业和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由求职要求这两个条件。科学界定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和条件,才能保证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再次,大学生失业保险应针对普通高校统招的全日制毕业生,而不是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毕业生。

3.大学生失业保险发放时间的限制

据统计,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明显高于毕业时的签约率。这就说明,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比率很大。笔者认为,可以将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险的最长期限确定在6-12个月之间。其原因是,第一,6-12月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合理期限。第二,能有效避免大学生能就业而不愿意就业的情况。因此,一方面对大学生在找工作期间的正常生活进行了保障,另一方面由于限制了失业保险的给付期限,减轻了社会保险经费给付的负担并且能够避免恶意不就业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梅.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探析[J].知識经济,2014,(1)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篇10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中的先进性

现代民商法是针对市场经济行为以其公平自由竞争而制定的法律, 其文化是一种具有先进性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具有社会进步性,二是具有适用技术性。

从其社会进步性上来说,现代民商法为了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促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而产生,在维护个人尊严、保护民事权利、促进平等自由等方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平等、公平等文化品质充分体现了现代民商法文化所具有的社会进步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现代民商法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在完善原有的文化品质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文化意识,例如合作、诚信、责任等,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在适用技术性方面,现代民商法在定义、逻辑、标准、测试方法上都具有严格的规定,这些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帮助其更好的协调和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且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去推动。因此可以说,现代民商法文化具有显著的适用技术性特征。

二、现代民商法文化中的局限性

现代民商法文化既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现代民商法中,对于人的定义继承了近代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将所有的人都最大化而理性的人,而忽视了人在先天形成及后天发展中所具有的差异性,因此,现代民商法对于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存在不利。

而且,由于现代民商法保护功能的实现和执行的程度,主要由个人的诉求能力决定,虽然代理制度在帮助诉求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代理制度的实现也由代理人诉求能力决定。而弱势群体大多在生理、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其诉求的能力较弱,因此,也就无法有效进行权益的维护。

现代民商法在维护弱势群体上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有效控制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所引起的种种问题,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市场监管与调控,引发市场失灵、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风险。

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该不断对现代民商法进行完善,克服其文化中的局限性,加强社会化立法,并不断创新社会建设与管理。

三、现代民商法文化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要加快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秩序,而且还要注重社会的稳定,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有效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现代民商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稳定。其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在我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传统的官僚、等级、特权、小农等思想和文化进行抵制与改造,同时,通过建立和维护平等、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秩序得以稳定,各种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并在法律手段的帮助下解决各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而现代民商法文化中的局限性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警示的意义,提醒应该提高弱势群体权益的关注与保护,并且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去缓和社会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平等。 这不仅是现代民商法文化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现代民商法是对社会经济与生活进行调节的基本法律,对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对现代民商法文化的研究,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文化中的局限性与先进性,充分发挥对其先进性,积极克服其局限性,从而为我国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晓宪.试论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才智,2015(15).

[2]解莹.浅议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法制博览,2015(28).

[3]李扬扬.论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法制博览,2015(16).

上一篇:流量评估下一篇:财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