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证研究

2024-05-25

会计实证研究(共12篇)

会计实证研究 篇1

实证会计是一门较新的学科, 它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 经过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 已基本上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并成为近年来在国际会计界比较流行的一种会计研究方法。随着资本市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 我国会计界的规范研究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会计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国外实证会计研究, 并用来研究我国面临的会计问题。这对于弥补传统的、纯规范性的会计研究方法的不足, 提高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对于实证会计教学模块的优化设计成为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1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当前, 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本文对我国学者关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依照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程度来划分, 分为3个阶段, 即1990-1995年的介绍性引入阶段、1996-1999年的初步应用阶段、2000年至今的逐步反思并走向成熟的阶段。

1.1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会计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则较为鲜见。随着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渐渐成为主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我国学者发现以演绎法为主的规范会计研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 应开展实证会计理论研究。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学者翻译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 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正式介绍到中国, 打破了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 我国会计学界的权威杂志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介绍和讨论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苏锡嘉等 (1991) 将会计研究方法视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呼吁中国学者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建设。文章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分类, 引出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 并系统地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这种在当时的中国会计领域还较少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论述了中国开展实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实证检验是学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初期应用指明了道路。苏锡嘉等对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中国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后的研究建议对于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肖泽忠 (1993) 首次对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其中用到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文章依照实证研究的步骤逐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举例说明。这篇文章对我国的学者开展实证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方法的详细介绍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刘峰、雷科罗 (1993) 在《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中总结了我国会计研究当前的特征:中国会计研究正从纯理论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变;会计研究成果的实用效果差;不规范的传统研究方法在中国会计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这篇论文在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 首先通过自身作出了表率。文章通过分析5年间所发表论文实际情况的数据, 用事实验证了自身的观点, 在实证研究方法还没有得到较好应用的初级阶段将实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简单的说理中, 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开展树立了一个榜样。虽然实证研究方法有其缺点, 但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研究来讲是必要的。文章理性地评判了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2 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初步应用阶段

1996-1999年, 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后, 我国学术界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空前热烈的讨论, 这一时期的观点已不再是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和倡导, 更多的是解决中国学者在应用中遭遇的难题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阎达五、赵月园 (1996) 从历史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和国际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 他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中还应当逐渐扩大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摆脱个人的偏好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还特别指出:当我们选择研究方法时, 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我国学者仍不太了解, 需要加强学习。秦荣生 (1997) 在《谈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中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规范研究的成果形态上的特征后, 总结出我国在此阶段从事实证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陈小悦 (1997) 指出, 财务经济学中的实证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带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虽在不断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模型选择、数据采集、噪声的控制及清除等多种困难, 但因实证研究能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证据的支持、严谨的论证体系, 以及将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指导, 故而实证研究的开展是非常有其自身价值的。此时的中国学者已经从经验交流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实证研究方法, 不再是介绍和解释, 更多的是对实际应用的探讨。刘汝军 (1997) , 陈汉文、林志毅 (1997) , 刘泽兵 (1999) 总结了实证研究的应用领域及其主要结论。在总结的基础上肯定了实证会计研究在说服力和对未来的预测方面的优势, 指出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对于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必要性。但也列举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他们指出在逻辑体系中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都不能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左右, 这是规范研究备受诟病但实际上实证研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实证研究的定位问题上我国学者应该清醒地认识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 将两者互为补充, 促进学术的蓬勃发展。认为会计理论研究最理想的选择是两种研究方法承认彼此的价值, 并促进两者一定程度的结合。

1.3 实证研究在我国逐步成熟阶段

在2000年以后我国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国学者对实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剖析和更清醒的认识。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 (2000) 以严谨的态度, 从会计的角度, 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 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多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卢永华 (2000) 运用哲学原理辨析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层次和相互的影响作用。这篇文章从方法论的高度对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刘玉廷 (2000) 认为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 会计理论研究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实践中探求真理, 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 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 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 总结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陈珉、孙铮 (2003) 就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 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批评5个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实证研究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这决定了实证研究的广泛应用。他们从多角度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大力倡导中国学者应该营造一个严肃、认真、科学、宽松的学术氛围, 敢于批评和验证固有的理论, 促进会计学术的发展。李连军 (2006) 对实证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同时以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的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例, 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标准范式进行了归纳分析。文章建议我国学者应从学习和完善实证研究方法入手, 从模仿走向创新, 开拓研究视野以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盖地、吕志明 (2007)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二者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对比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定位和发展轨迹,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指出了规范会计研究体系的演绎方法论至今仍统治着整个会计研究领域及实证研究方法的证伪主义在逻辑上存在困境的现实状况。他们对我国会计研究提出了坚持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并完善规范会计研究的建议。陈孟贤 (2007) 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 实证方法的应用和学术界对其的批评, 另外介绍了西方的一些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对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还指出了中国的会计发展相对于西方的滞后性, 建议中国的会计研究工作者现在要有超前性, 在实证会计研究潮流还未完全过去的今天, 便应该在取经于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同时, 掌握西方学者现在已经探索的其他人文诠释研究方法, 先知先觉地兼收并蓄各种方法的精粹, 将中国会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带上更高的一个台阶。这为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条捷径。杨雄胜、薛清梅等 (2008) 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3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和研究条件前提, 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于玉林 (2009) 在厘清有关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龚翔 (2009) 就我国1997年至2007年6月间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和《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实证会计研究成果, 从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管理会计问题、审计问题和会计规范问题等4个领域进行综述与分析, 是对我国10年来开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的一个详细的总结。从2000年至今我国对于实证研究的应用是日趋成熟的, 会计学术界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对于缺陷的探讨、应用领域的建议等, 更多的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或深入到细节的探讨。

2 我国实证会计教学状况

2.1 实践教育的缺失使实证会计教学无的放矢

实证会计研究以生产实践为研究对象, 要求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育这一环。原有的教育模式对应于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 会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 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环节, 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训练, 脱离社会、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现象。这种客观事实的存在往往使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会计人员不再是企业法人的附庸, 而是决策者有力的参谋和助手, 是与企业法人一起争取最大市场份额的管理者之一。据一份对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我国现阶段对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一栏中, 有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能容忍毕业生适应工作最长时间, 3个月的为40%, 半年以内的为34%。因此, 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并不能等到学生毕业以后, 而应当是在学生的在校期间就加深其对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 这种抢先一步的培养方式往往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所面临的环境, 明显缩短人才的适应期和成熟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环节, 实证会计的研究对象客观上要求会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2 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库建设不够完备

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原始数据的整理加工, 尤其是各种复杂的计算。国内常用的软件有SPSS、SAS、Excel、Stata、Eview等, 各种软件各有优劣。在我国目前状况下, 取得数据的成本还很高, 除个别高校具备较完备的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数据库外, 其他高校数据库建设较为滞后, 同时, 很多研究需要的数据还需手工收集, 费时费力, 重复劳动, 使得实证研究的范围受到局限, 研究领域较窄。

2.3 忽视经济理论与分析假设基础

近20年来,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人们对产权认识的深入和对人的行为的经济分析的深入, 经济学带给人们许多颇具解释力的理论和思想, 实证会计理论亦深受其影响。许多实证会计研究的实践者在其研究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缺乏解释力。同时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忽视学术研究的假设和基础, 一些研究忽视经济环境的巨大差异, 照搬模型、假设等。

3 实证会计教学模块优化设计

3.1 构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良性互动关系

推动会计研究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无限发展的经济实践。经济发展的空间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延伸, 促使会计研究空间也在不断延伸, 研究方法也必然要与之相适应。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体系, 但两者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因为: (1)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并不等同于自然科学, 是为管理决策和考核评价提供政策性建议, 两大会计研究是认知过程各有侧重的不同阶段, 促成事实性、描述性的阐述向伦理性、规范性的理论过渡,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向前发展。 (2) 会计理论是研究人员思维的产物, 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价值判断的介入在所难免。研究人员在建立会计理论的过程中必然带有主观随意性, 导致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模式的建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价值观的影响。 (3) 会计研究的结论, 最终必然体现在会计理论之中。因此, 在会计研究过程中, 首先必须力避价值判断, 侧重于实证性研究, 以客观揭示会计实务的本质属性, 然后, 以指导会计实践为己任, 设立适宜的价值判断标准, 通过理性思维建构会计理论, 并接受经验检验, 不断充实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会计理论既有逻辑性和严密性, 又具有真理性和精确性。

3.2 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决定了会计教学取向应以实践为先导

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规模的扩大为实证研究提出了很多课题, 也提供了数据上的可能。其次, 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特有的研究课题。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还刚刚起步, 模仿、继承、创新都值得鼓励, 研究的视角也可以不同。同时增强会计专业研究生企业实地调查和企业实践环节, 可以为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提供丰富的选题。

3.3 建立适合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从会计人员所面临的未来挑战来分析,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逻辑思路与会计人才将必须面对的非程序化决策是相吻合的。所谓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经济环境中, 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 在没有过去的规章制度可沿用的条件下所必须作出的决策。会计人员的非程序化决策能力更多地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而非知识, 依赖于决策者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的能力。研究生是开展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研究工作将推动实证会计研究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研究生在这方面的作用。

3.3.1 改变实证会计课程的讲授方式

不同的教学讲授方式各有利弊, 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会计实证教学的授课方式较为传统, 应当提倡和鼓励采用更为活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根据调查,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证会计课程的讲授方式采用“教师讲授, 学生听课”的方式, 就我国现在的师资状况、学生状况和对实证会计课程的认识与把握而言, 教师授课, 辅以学生课上口头报告与上交书面报告;课前将讲课大纲发给学生自学, 课上讨论;开列充分的阅读材料目录供学生阅读, 再进行课上讨论等形式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较好地达到研究式教学的目的。

3.3.2 实证会计教学教材选用

会计实证教学采用什么形式的教材, 各高校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有中文教科书、英文教科书、中文学术期刊、英文学术期刊等, 采用不同教材, 对教师和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 以英文教科书和英文学术期刊作为教材或参考资料, 要求教师和学生熟练地掌握英文, 且要求学校拥有较多的英文专业资料。将英文教科书和英文学术期刊作为会计实证教学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有助于我国高校在会计前沿课程的教学上与国际会计教育的接轨。

3.3.3 实证会计教学内容的变革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旨在提高学生实证会计研究能力的课程体系, 见表1。

4 总结

实证会计研究教学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其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化而走向成熟, 针对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会计教学及研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即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目前, 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起到示范作用, 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 会计教育如何审时度势、改革创新, 以增强教育的生存力、发展力和吸引力, 为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

摘要:在我国,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经历了引入、初步应用和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本文针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教学的现状, 提出会计专业研究生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方案, 以期对实证会计的教学和科研有所裨益。

关键词:实证会计,教学方案,教学模块

参考文献

[1]苏锡嘉, 彼得.西科德.会计研究方法——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J].会计研究, 1992 (5) .

[2]肖泽忠.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J].会计研究, 1993 (6) .

[3]陈珉, 孙铮.关于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思考[J].财经研究, 2003 (10) .

[4]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5]杨海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应用的透视与述评[J].财会通讯, 2004 (1) .

[6]张朝宓, 苏文兵.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7]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8]蔡春.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评述[J].会计之友, 2003 (12) .

[9][美]罗斯.L.瓦茨, 本罗杰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陈少华,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10]王开田,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以角色定位与范式创新[J].当代财经, 2003 (5) .

会计实证研究 篇2

一、提炼具体问题,

确立研究课题

如前所述,因为实证会计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经验现象,因此,实证会计研究的课题大量存在于客观的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中。比如影响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时间、内容、方式等的因素;影响资本市场中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因素;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与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对其相关利益人(管理人员、股东、债权人、职工等)的影响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往往表现为一个立体网络体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然而条件、能力的局限使我们对他们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集中精力抓住主要矛盾、提炼问题、确立切合实际的命题,就成为首要的步骤。

二、根据定性理论,提出假设条件

面对具体的会计命题,寻找有关的定性理论作为依托,是实证会计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根据理论做出合乎逻辑的预测,以便对其加以检验,这种预测就称为假设。比如在研究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这一命题时,就可以依据代理理论,在认定股东与经理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并欲加以检验的假设。

三、设置指标变量,构造理论模型

变量的选择,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所研究的会计命题的内涵。一定要考虑到所选变量与待研究命题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还要注意到选择的变量不是越多越好。一个经济模型,如果把一些主要变量漏掉肯定会影响模型的应用效果,但如果鸡毛蒜皮一起进模型也未必就好。引入的变量太多,就有可能选择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变量,还可能由于一些变量的相关性太强,所反映的信息有较严重的重叠而出现共线性问题。确定了指标变量之后,就可以选择统计方法,构造理论模型了。理想的模型应能较具体的描述出一定条件下经济运行的状况,明确表示出各种主要变量同时发生作用时的相互关系。还需要指出的是,变量的确定和模型的构造一般并不能一次就完全确定,通常要经过反复试算,最终找到最合适的变量与模型。不过,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这已经变得不太困难了。

四、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检验假设

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是建立在正确处理指标变量的样本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的。在收集数据时,应特别注意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和数据的统计口径问题。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必要时要把一些变量数据进行折算,有时还需要剔除个别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极端值。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以数理统计方法为主的分析,通过得出的结果来检验假设,并做出接受或拒绝该假设的判断。

五、分析研究结果,明确所得结论的现实意义

研究人员应将研究结果反馈到作为该项研究的基础的理论体系中去,说明假设的证实或否定对现有理论的意义,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重建和修正的必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和做法。单纯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如果不与实际联系起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应该将实证研究的结果作为证据,着重说明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包括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管理人员、工会、投资者、信贷者及政府等的意义,依次达到解释或预测会计实务的目的。

正视实证会计的缺陷

尽管实证会计在其方法论与研究过程中有着规范会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是否就可以完全取代规范性的会计研究呢?当然不是。实证会计亦有其自身的缺陷。目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对实证会计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证会计研究中大量采用统计学方法,而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统计学假定事情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反映在数据抽样、假设检验、推断总体时均会发生误差。这种缺陷是实证会计本身所无法避免的。而且,到目前为止,实证会计研究中所建立的模型都是线性的,但错综复杂的会计现象能否可以只用几个具有线性相关的变量来解释,甚至各个变量之间是否为线性的关系,研究者并不清楚。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是社会现象,它比纯粹的自然现象要复杂地多。而且由于实证会计理论将其焦点集中在人的行为上而不是会计个体的行为或计量方面(瓦茨和齐默尔曼就十分强调不同个体,如股东、管理人员等,在会计选择中的行为),因此,有人批评道,与其说实证会计理论是一种会计理论,还不如将其说成是一种会计的社会学。

三、实证会计研究并非像其拥护者所标榜的那样客观,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它也偏向与赞同特定价值。研究课题、方法和假设的选择均会受到研究者价值判断与偏好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研究者会自觉不自觉的为证实自己的假设而带感情倾向的挑选样本。对这一点,瓦茨和齐默尔曼也承认:“研究人员在建立会计理论的过程中必然带有主观随意性。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理论模式的建立都会受到研究人员自身的价值观的影响。”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 篇3

摘要: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介绍实证会计理论的文章,也有人运用国外的数学模型验证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这对弥补规范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问题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日趋完善以及新的经济事物的不断出现,我国会计学界也更加重视实证会计研究,并将其与规范会计研究巧妙地结合,以更好地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

1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1.1研究资料的取得较为困难实证会计研究需要搜集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然而,在当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资料的取得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并不完善,使得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受到一定的局限。许多真实情况如上市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政策的动机、经营管理层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难以通过具体的资料反映出来,这就导致研究限于就事论事,表像的东西多,只能采取推测得出结论。同时,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有关证券市场的全面完整的数据库,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的依据主要是各种报刊上公开的有关信息,而通过报刊搜集资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可能挂一漏万。

1.2会计资料缺乏可比性由于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如94年的经济通货膨胀率较高,而1998年又出现了通货紧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年的会计资料,尤其一些增长指标存在很大差异。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正在建设过程中,每年都有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出台,这也导致各年的会计资料缺乏可比性。

1.3目前国内会计学界占支配地位的是规范会计研究,并且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研究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如有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搞数据分析,也有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搞问卷调查。因此,对实证会计研究也就成了数据分析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以至于在数据和问卷本身就不符合实证研究目的时还在盲目地进行所谓的研究,其结果自然不会精确。

1.4实证会计研究过程都需要建立适当的模型,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需要大量的数量分析知识,国内广大研究人员普遍感到数量分析的基础不够扎实,虽然中国学生的数学功底要比美国等四方国家的学生扎实,但我国数学的传统教育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使得许多研究人员在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时一筹莫展,这就增加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难度。

1.5实证会计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但国内研究人员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时很难收集相关数据,数据拥有者往往对于问卷、采访等或者不理解,或者不愿如实回答,使得研究人员由于数据不真或不全面很难进行精确的实证研究。

1.6缺乏适应我国特点的研究模型。我国现有的实证会计研究,主要是利用西方的模型和研究方法,还没有自己的模型,而西方模型是否适合我国还有待我们商榷。同时,我国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西方都不大一样,西方理论能否解释我国的会计现象也值得我们怀疑。

1.7缺乏对制度背景因素的分析。我国现有实证会计研究比较缺乏运用相关的财务和经济理论分析制度背景的复杂性及相关因素,因此,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对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无法认识会计现象的规律性。

1.8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尚不完全适应实证会计研究的需要。当前,现有会计研究人员大多为会计专业背景,其知识结构上的突出缺陷在于定量分析能力不高。因此,研究人员难以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采集到有代表性的资料,难以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资料并对假设作出检验,这将极大地制约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

1.9投资者个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不高。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不注重会计信息或其投资决策行为对会计信息的有效依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会影响到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

2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思考

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首先应该明确其目的为何,否则研究就会迷失方向。实证会计研究的重心是会计选择行为,其目的在干解释和预测会计和审计实务。从更直接的意义上说,其目的就是解释现行会计准则赖以存在的理由和作用,预测未来会计准则制定的走向。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为了研究证券市场的会计选择行为,实证会计理论引入了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对会计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①如果市场是无效的,则需强化市场博弈规则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准则有可能面临体系性变革或被完全废弃的危机。②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则市场博弈规则需要完善,现行会计准则体系有修改的必要。③如果市场是次强式有效的,则市场博弈规则基本完善,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基本符合市场需求,但仍然存在对内幕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的必要。④如果市场是强式有效的,则市场博弈规则十分完善,现行会计准则已满足市场需求。当然,实证会计研究中,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决不是研究的终结,而恰恰是研究的开始。次强式有效市场的存在,对于理财学的意义在于:依靠所有公开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无法赚取非正常回报。而对于会计研究的意义却不只如此,它只是给有关会计选择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中存在绕着EMH打圈而不再深入的现象。

会计实证研究 篇4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之间孰优孰劣及如何取舍问题, 在20世纪末期的中国会计学术界曾经引起过一场公论 (刘玉廷, 2000;冯淑萍, 2004;杨雄胜, 2004, 2008;于玉林, 2009;汤云为、赵春光, 2001;陈孟贤, 2007) 。时至今日, 这场争论已经偃旗息鼓, 两种方法进入到“和平共处”的时代。实证研究方法亦由最初大家对其不相识而发展成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更多的学界仁人们已经超越孰是孰非的争论, 各自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擅长从事着会计学术的研究工作。然而, 与此同时,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质疑之声并未完全消弭于世。一些诸如“用国外模型套中国的数据”、“用复杂的过程验证一个简单的道理”、“用看似高深的模型去证明一个无需验证的命题”、“把简单的学术问题进行复杂化”、“搞实证研究就是玩模型”, “实证研究就是‘洋八股’”、“实证论文就是看前面的假设和后面的结论”等非议, 在我国学术界、大学课堂之间仍然时有所闻。我们认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大家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缺乏深入而精确的理解以及相关的量化分析, 以至于一些学者只是根据表象的特征、碎块的知识, 再加上某些臆想成分来看待和评判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而这些绝不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所应该持有的认识态度。基于此种考虑, 本文参考和借鉴Jason A.Colquitt和Cindy P.Zapata-Phelan (2011) 所提出的评价框架和方法, 对《会计研究》所载实证论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对其发展状况及学术贡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相对精确的评价。目的并非为争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孰之长短, 而是为加深学界对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解、准确评价其学术贡献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认识基础, 为促进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提供帮助,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来总结、展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近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二、评估框架与方法

(一) 评价维度:理论检验与理论拓展

学术贡献是所有学界同仁的职业追求和信仰, 也是学术期刊对于稿件的评价尺度。然而, 事实上, 学术界对于理论研究的功能及其“学术贡献”的理解却远未达成一致。如一些学者 (Di Maggio, 1995;Mohr, 1982) 强调理论的描述与预测功能, 主张根据记述的丰富性、与现实的切合程度及其对于正常或者反常现象的预测能力来评价学术研究的贡献和价值。而另有学者 (Bacharach, 1989;Rynes, 2005) 则主张以理论叙述的合理性、新的理论构念或者独到见解的涌现来衡量理论研究的贡献和价值。对于实证类型的会计论文来讲, 其理论贡献的路径是沿着“理论检验”而形成和实现的。因为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检验、检验、再检验” (Hendry, 1980) 。在假说演绎式的实证论文中, 作者通常首先提出理论假设, 然后再通过观察数据来检验假设, 从而验证假设命题的有效性。尤其是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中, 这种类型的研究论文居于多数。之后, 虽然随着发展, 检验用的数学模型日益复杂化, 如研究者经常会在模型中添加一些自变量、控制变量、调节变量或者中介变量, 甚至把本领域以外的前置因素与后果变量纳入到模型之中, 或者将宏观层次、中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结合起来进行跨层次的研究, 从而不断地拓展研究边界, 以便于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和更加广泛的领域内检验理论结论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但是, 其基本的研究格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理论有效性的检验, 仍然是这类研究的首要目标, 研究的基础仍然是基于现有的理论构念和结论进行的。在具体的研究设计中, 其研究路径的实现形式包括: (1) 基于原有模型和原有数据, 对之前形成的理论结论进行重复性的再次检验。 (2) 基于原有模型, 利用新的或者数量上更加丰富的数据对现有的理论结论进行验证; (3) 扩展原有的模型、引入新的变量, 对现有理论结论进行验证并拓展其适用范围。 (4) 构建新的模型, 对现有理论进行验证, 修正或者否性原有的结论, 从而形成新的研究结论。在这四种实现形式中, 第一种代表着低水平的检验, 属于一种完全重复性的研究。第二种是中间水平的检验。这种检验为了回避对原有研究的简单重复而采用了新的或者更加丰富的数据, 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第三种是较高水平的检验。因为它已经对现有理论作了延伸, 并沿着理论结构的内在逻辑路线进一步探究潜在过程、相邻概念和广泛现象之间的关系, 从而在新的或者更加广泛的范围内验证了理论结论的真伪性、适用性。尽管它仍然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构念和形成新的研究结论。第四种是最高水平的检验。这种检验旨在验证经济变量之间的新型关系, 形成新的研究结论, 从而对现有理论形成否定或者做出重要的补充。根据理论验证与理论拓展这两个学术贡献的评价维度, 我们将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分成如下五个类别, 并以此为基础来洞察其结构特征, 评价其学术贡献。尽管这种分类可能为了使理论研究简洁化而忽视掉了某些有意义的差异, 但其仍然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地甄别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和估计其学术贡献的有用方法。 (1) 简单重复性检验。这种论文是采用原有模型、利用原有数据对研究结论进行再次性的检验。虽然, 从统计意义上讲两次验证的结论要比一次性的验证结论更加可靠, 但是其实际的理论贡献与创新价值是很低的。 (2) 有限重复性检验。这种论文是采用原有模型, 利用新的样本或者数据更加丰富的样本来对某种理论结论进行检验。其尽管重复原有的检验程序, 但是, 在新样本下得出的结论已经具有某种进步意义。 (3) 完善性检验。属于这种类型的论文, 一种情况是利用现有文献中凝练出的概念性变量来完善已有的理论关系, 如在模型中引入一些新的自变量或者控制变量从而使理论结论更加稳定和可靠;另一种则是发现已有研究结论的相互矛盾与不一致, 从而提出一种完善或者修正现有研究结论的方法。 (4) 拓展性检验。这种论文突破现有的检验框架, 关注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新型关系和经济过程, 比如引入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或者进行跨层次研究等, 以便在更加复杂和贴近现实情境的背景下对现有理论进行检验, 从而形成基于新理论框架的新结论、新知识。这种研究论文通常会在纵向上延伸现有理论的研究深度, 或者在横向上扩展现有理论的研究宽度。 (5) 构建性检验。这种论文是构建新的模型来对现有的某个理论命题进行首次性的检验。其检验结论直接关系到理论命题的成立与否, 而且这种结论经常会作为后续检验的标杆来使用。由于没有之前可以参考的检验程序, 因此需要构建全新的模型、凝练出概念变量并进行操作化。这种意义上讲, 这种论文具有最高水平的原创意义。

(二) 研究方法

(1) 样本与数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我国《会计研究》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发表的186篇实证会计研究论文。我们之所以把样本取自于该刊并且限定在这一时期, 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 该刊物在我国会计理论界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刊物, 比如有些高校出版的以书代刊的学术期刊, 虽然也有很高的学术水准, 但是其多是季刊或者半年刊, 所刊文章较少, 发行量有限, 且办刊时间比较短, 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意义。第二, 该刊一直倡导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并存的办刊风格, 每期都有两种类型的研究论文。这使得基于该刊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具有较强的对比意义。第三, 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 但真正具备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数量规模和稳定状态的则是在2000年之后, 而之前零星出现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多是介绍性质的, 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2) 研究过程。为了获得研究数据, 我们对2000年至2010年之间我国《会计研究》所发表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进行了逐一细致阅读和相关信息的检录与提取。具体过程是:一是分析文献综述、引言部分对文献缺口的描述, 明确研究主旨, 摘录反映论文主要信息的关键词, 用于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二是关注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分析其对现有理论的引用, 提取出主要的理论术语和概念。三是考察论文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 对于引入的调节变量、控制变量、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等进行编录。四是分析论文对研究结论的表述方式, 然后以前述五种类型论文的内涵界定为基准对于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归类和编码分析。为了保证样本之间的独立性, 在样本分组时我们采用了“归一原则”, 即一篇论文根据其主要特征只能划分到一个类别之中。同时, 为了保证分类的相对准确性, 每一篇论文由两个人独立地阅读并确定其所属类别, 如果两人的划分类别一致即进行确认;如果不一致, 则由第三个人再次阅读论文之后确定其应该归属的类别。五是利用“中国知网”检测论文的引用次数。引用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论文的学术影响、论文质量和学术声望。在国际上, 这也是评价学术论文科学价值的主要计量指标之一。六是摘录《Accounting Review》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发表的共计344篇实证会计论文的关键词, 以了解美国会计学术界同一时期的研究主题及其演变趋势, 并通过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关键词与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关键词之间的重合度对比来考察中国实证会计研究与美国实证会计研究之间的趋同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上紧跟国际前沿的情况及其国际化水平。

三、评价结论

(一) 评价结论之一:变化趋势与结构特征

综上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变化趋势。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是在规范与实证、传统与创新、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等多重争论之中起步、发展和逐渐成熟起来的。图 (1) 反映了从2000年至2010年之间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数量变化与演变趋势。从中可以看出, 在2000年至2008年之间, 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几乎以45的直线均匀地增长, 在《会计研究》所刊论文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盖地, 吕志明, 2007) 。如果以《会计研究》每期约13-14篇文章全年共约150多篇论文来计, 实证会计论文在2000年仅占《会计研究》全年所刊论文的2%左右, 而到了2008年, 其比重已经增加到20%。尽管规范研究仍然占据着80%的份额 (吴溪、陈旭霞, 2010;邵庆瑞、陈春华, 2010) , 但是,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对它的不理解、不接受, 到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并且成为我国会计学术界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一时期, 可谓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 在2008年的峰值过后, 实证会计论文在《会计研究》所刊论文中的数量与比重均有所下降, 表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回调时期。我们认为, 这一现象背后一定暗含着某种机缘, 蕴藏着某些因素的影响和一定的演变规律。我们猜测, 这种趋势既可能体现着之前对实证会计研究批评、质疑力量的一种延续, 也可能是实证会计研究在发展中所暴露问题的一种反应与调整。为了印证这些判断, 我们收集、阅读了这一期间我国会计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讲话与文章、学者们的研究文献以及能够反映《会计研究》编辑部用稿导向的“投稿指南”、“编辑部寄语”、“编辑部新年献词”、“征文启事”等, 以期能够从中梳理出、追溯到和把握住其中的思想脉动与变化轨迹。我们发现,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一直是持一种有条件的谨慎性的支持、鼓励的态度, 主张在条件具备时逐渐开展和推广这种研究。对此, 从以下论点中可以窥见到某些端倪: (1) “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规范研究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实证研究中的实地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也应占有重要地位;那种以数理统计和数学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 现阶段是否应当少些为宜, 待条件和环境成熟时再给予足够重视” (刘玉廷, 2000;汤云为、赵春光, 2001) ; (2) “我国实证会计文章基本延续了西方实证研究的规范, 但我们只照搬了它的形式而忽视了其本质, 过于关注数据处理本身的技术细节, 而忽视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数据背后实质的东西” (冯淑萍, 2004) ; (3) “具体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等都不是问题。一定要有思想、有内容, 关注中国实践, 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证研究’不能滥用”; (4) “对何为实证、怎样开展实证研究,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刘玉廷, 2009) 。以上文献的论点说明, 我国并没有否定实证会计研究, 但是对其采用的总体上是有条件的、谨慎性的支持政策。应该说, 这在当时还是较为客观、理性及贴合中国实际的。因为, 实证研究毕竟出现于西方国家, 我国学者开始时很难掌握其精髓、要义和思想, 一旦无条件、无节制、不分对象地采用, 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事实上实证会计研究在应用中也确实存在着“滥用”以及“指导思想不清”、“研究目标不明”、“基本理论薄弱”、“盲目模仿西方模型”、“有数据无理论”等诸多弊端的问题 (于玉林, 2009;盖地、吕志明, 2007;冯淑萍, 2004) 。而2008年之后的回调也正是对前一阶段实证会计研究发展过快及其思考的结果。从更高的哲学意义上讲,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直线性的, 而是螺旋上升的。与上述思想变化之脉络相一致, 我国《会计研究》每年第一期的“编辑部新年献词”和用稿导向的调整也同样折射着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经过检索和阅读每年的“编辑部新年献词”我们发现, 新年献词的内容一般都是简要回顾去年的成就和指出本年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通常都不涉及到研究方法这一具体问题。比如, 从2000年到2004年以及2006年和2007年都没有涉及到研究方法的使用问题, 只是引导性地指明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但是, 2005年、2008年、2009和2010年的新年献词中却明确地提到了研究方法的选用问题。而其中的语言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编辑部对于会计研究方法态度上的一些变化。如在2005年的新年献词“改革与发展”中, 具体的表述是:“坚持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共同为会计研究服务的原则, 倡导发挥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 推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可见, 其基本导向是在两种方法并用的同时推动实证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从图 (1) 也可以看出, 正是从2005年起, 《会计研究》所刊发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开始跃上两位数的量级水平并且一直保持了下去。所以, 2005年在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历史进程中应该是具有标志性和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在2008年的新年献词“落实科学发展观, 繁荣会计理论研究”中, 再次明确指出:“倡导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 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方法”, 基本延续了自2005以来的指导思想。但是, 到2009年时却笔锋突转, 对之前“并重与鼓励”实证研究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在该年度的新年献词“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追求卓越”中, 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表述是“大力倡导规范研究, 鼓励案例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可见, 指导思想已经由原来的规范与实证并重而调整为大力倡导规范研究。2010年《会计研究》编辑部没有发表新年献词, 但是在同样具有导向意义和管理背景的“把握改革发展脉络, 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文章中, 对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同样是“提倡规范研究, 重视实证研究” (周守华, 2010) , 依然保持了2009年的格调和态度。笔者认为, 这一指导思想的调整背后, 或许反映着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实证会计研究基于前一段时期的表现所进行的深入思考甚至是对其在理论研究功效方面的某种“失望”。

(2) 结构特征。量变预示与包含着质变。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规模扩张的同时, 内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论文的学术质量亦在不断提高。图 (2) 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类别构成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全部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中, 处于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检验类论文仅有20篇, 占10.7%, 而占主导地位的是有限重复检验类和完善性检验类的实证研究论文, 两者共占80.2%左右。这两类论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讲, 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描述或者重复之前检验, 而是采用新样本或者更加丰富的数据来验证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而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意义。尤其是对于完善性检验论文来说, 其在检验中通常添加了新的概念性变量或者控制变量, 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的成立基础更加牢固, 理论框架的逻辑关系更加合理和清晰。这些都是会计理论走向成熟的必须步骤。当然, 在整个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中, 拓展性检验论文和构建性检验论文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中, 拓展性检验论文只有12篇, 而构建性则只有4篇, 二者合计仅占所有实证会计论文的8.6%。但是, 从总体上讲,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类别分布和质量水平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处于最前端而有能力、有水平进行原始创新和重大变革的都是极少数, 大部分的都是进行有限度的创新, 以便为原始创新和重大变革提供基础、积聚力量。这犹如企业发展规律一样, 无论在哪个行业中, 处于产业链顶端而且能够进行原始创新和概念设计的都是少数企业, 而大部分企业所能做的都是从工艺或者产品性能的某些方面进行局部性的改良和改造, 但是这些积少成多的渐进性改良的效果我们却不能小觑。因为它们往往是重大变革和原始创新的基础与前奏。就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而言, 我们认为, 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 其能够超越简单重复与模仿而进化、发展到以有限重复性检验和完善性检验为主体的水平上来, 说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正在逐渐地走向成熟, 正在从学习、模仿实证研究方法到完善、创新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过渡 (王军, 2009) , 同时随着各种数据库的开发使用, 早期以“垃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 (刘玉廷, 2000) 也已经明显得到改善, 我国学者对于现有的研究结论、理论体系进行验证和重建的科学探索精神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强烈的。对于这些明显的进步, 我们应该看得到并且加以肯定。尽管这其中可能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 评价结论之二:主题收敛性与集中度

研究主题的收敛与集中度在学术论文和学术刊物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因为, 它不仅表明研究问题的聚焦领域和集中程度, 代表着研究的纵向深入和学术积累的厚度, 而且这种积累恰恰也是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耕细作, 从而使理论趋于完善化、丰富化、体系化及形成理论流派、催生理论大师的重要途径与范式。为了研究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2000年至2010年之间研究主题的集中度, 我国对检测到的563个关键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汇总。如“盈余操纵”和“盈余管理”, 如果直接按照excel数据分类汇总, 它们将属于两个不同的关键词, 但是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我们对其进行归一处理, 即视为“盈余管理”出现2次。类似情况的还有“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 等等。如此就形成了图 (3) 所示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十大关键词。这十大关键词共计164次, 占到全部563个关键词的29.13%。换而言之, 前十大关键词的集中度达到了近30%。而在这其中, 最大的聚焦点是公司治理, 其次是盈余管理, 再次是信息披露。这是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 (李连军, 2006) 。凭直观上判断, 这些主题也正是近些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资本市场监管和会计准则改革中所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较高的收敛性和集中度, 虽然具有积极的科学研究意义, 但是高集中度本身也可能导致大量的重复性研究, 从而浪费研究资源, 阻碍学术进步。如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是, 大家在同一个研究命题上, 用不同时点上的截面数据进行着一年又一年的重复性检验, 而这种检验在统计意义上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研究价值。这种情况下, 考察研究主题的发散性, 则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研究主题的聚散分布及其存在状态。因为发散性通常代表着研究问题的边界扩散和研究主题的多元化趋势。其积极意义在于, 发散性思维能够拓展研究边界和视野广度, 促进学术研究的横向创新, 尤其是向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研究方向进行繁衍。根据关键词的结构分析, 在563个关键词中, 除掉前十大关键词后剩余的399次关键词分散在315个关键词中, 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有3次, 其他绝大部分都只是出现过1-2次, 可谓分布相当广泛。从学科角度看, 这些关键词主要是围绕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核心领域, 并且沿着由委托代理理论、制度经济学、市场有效性、风险控制、业绩衡量等形成的交叉面而呈现放射状地向四周进行延伸与拓展,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这表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横向范围较广, 研究视角是多元化的。

(三) 评价结论之三:国际趋同性

这里的国际趋同性是指将中国《会计研究》所载实证会计论文中的关键词与美国同时期《Accounting Review》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相互比对所呈现出来的一致性程度。因为这种一致性或者分野,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会计研究和美国会计研究在研究主题上的趋同性或者相似性。一般来讲, 高度的趋同或者相似性, 意味着中国会计研究紧跟国际前沿的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反之, 亦然。表 (1) 为中国《会计研究》前十大关键词排序与美国《Accounting Review》前十大关键词的排序对比结果。从中可以看出, 两者的顺序和结构均不完全一致, 中美国两国会计学界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和关心程度既有相似或接近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首先, 具有最高趋同性的研究主题是“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 这两个研究主题在中国《会计研究》中排在第二、第三位, 而在美国《Accounting Review》中则是排在第一、第二位, 两者主题相同、位次相近, 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如果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则会发现, 美国对“Earning management (盈余管理) ”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Earning changes (盈余变动) ”、“Earning lags (盈余滞后) ”、“Earning component (盈余组成) ”、“Earning quality (盈余质量) ”、“Earning response coefficient (盈余反应程度) ”等进行的;而对于“Disclosure (披露) ”研究则是围绕着“Financial reporting (财务报告) ”、“Disclosure detail (披露详细度) ”、“Disclosure policy (披露政策) ”、“Disclosure regulation (披露管制) ”、“Information asymmetry (信息不对称) ”、“Voluntary disclosure (自愿披露) ”等进行的。而中国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则是围绕着IPO、增发、退市等进行的。其次, 具有较低趋同性的研究主题是“公司治理”、“审计质量”和“财务控制”。在这三个主题上, 虽然中、美两国的研究内容接近或者相同, 但是排序差别较大。如“公司治理”在我国是排在第一位, 而在美国“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治理) ”则是排在第七位, 说明中美两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心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 是完全不同的研究主题。如“定向增发”在我国很受关注, 但是在美国却几乎被忽略。同样, 在美国比较关注“Incentive” (激励) 问题, 他们围绕着“incentive plans” (激励计划) 、“incentive design” (激励设计) 、“incentive contract” (激励合约) 多有研究, 著述丰富, 而我国则相对较少。应该说, 这些趋同或者差异, 归根到底还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所决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 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并未盲目地跟踪国际潮流, 而是保持了中国的情境特色和独立判断。之前理论界存在的所谓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盲目地模仿、抄袭国外研究的非议与指责, 其实存在较大的偏颇。因为有些研究主题的趋同, 其本身源自于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同问题, 如“盈余管理”问题等, 对此不能简单地就认为中国学界是在跟风国外。另外, 关键的是我们应该看到, 中美两国在实证会计研究主题上的结构性差异与排序性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体现着中国学界的清醒认识和独立的价值。

(四) 评价结论之四:研究功效与学术影响力

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和功效, 可以从多个维度、以不同的标准来评判。如有人主张采用新颖性、有用性和严谨性“三标准” (刘玉廷, 2000) ;也有人认为应该采用价值标准和知识标准来衡量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意义 (杨雄胜、薛清梅, 2008) 。但是, 如果从政策制定的有用性角度来衡量, 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表现其实是有限的。其原因在于, 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只是在于理论上的证实或者证伪, 而且这种证实或者证伪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无法在事前站在政策制定者的立场来表达对政策制定的价值判断并提供出可行性的建议。所以, 我国的会计政策制定并没有直接受益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尤其不是数理模型的实证研究的结果 (刘玉廷, 2010) 。我们认为, 这应该是我国有关部门对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失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 假如从理论演化与成熟的过程上来讲, 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又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任何理论观点、研究结论的成立或者被淘汰, 都应该是以实证会计研究所提供的经验性证据为基础的。所以, 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评判, 更应该从这个角度上来进行。

(1) 理论创新一项成功的实证会计研究需要具备新观点、新方法、新数据三个要素或者更多 (李连军, 2006) 。但是, 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新观点或者新理论命题的形成。因为这些反映着思考问题的方向, 凝结着理论上的突破与进步。这里的理论创新, 既可能是沿着某个命题或者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纵深上的突破, 也可能是以某个研究命题为圆心的横向上的扩展和综合。但是,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其最终结果一定是理论内容的丰富以及新构念、新研究结论的不断涌现和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当然, 这里的“新”与“旧”都是相对于某个时段的理论现状而言的。因为理论的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新旧理论的替代过程。因此, 当我们谈到学术进步时, 并非单指观测的积累, 而是指反复推翻已有的科学理论并代之以更好及更满意的理论 (Popper, 1965) 。如21世纪初期我国提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新思维, 因为在这之前的主流思想和观点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会计准则体系”。但是, 到了2011年当我国提出“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效”这一新思想时, 上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就不再具有了创新意义。因为后者已经形成对前者的思想突破, 前者只是后者出现的思想基础与前奏, 只是代表着事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基于上述思想, 为了全面反映2000年至2010年之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创新成果, 我们汇总、列示了这个区段内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论文所提出的新理论构念以及所形成的重要研究结论, 如表 (2)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 这些理论构念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实证性质, 可以进行经验上的证实或者证伪;二是紧密贴合中国资本市场主体即上市公司的实际;三是和会计的经典理论具有传承性。这标志着一个扬弃规范研究方法、融合实证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形成 (王军, 2009) 。但是, 这里需要说明的, 此处所谓的“新”是针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这一群体和2000年至2010年这一时间段落而成立的。换而言之, 这里的创新, 更多的是仅就中国而言的一种引进、吸收、应用与创新, 而不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创新。

(2) 学术影响力。引用分析 (Citation analysis) 是国际上评价期刊和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的公认方法之一 (吴溪, 陈旭霞, 2010) 。对于被引用次数在论文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也非常重视, 认为被引用率的高低应该作为衡量学术创新观点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军, 2006) 。在比较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哪一类对经济界、管理界的影响较大时, 也应该采用该指标做出基本的评判 (刘玉廷, 2009) 。为了了解我国2000年至2010年之间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在引用率上的差异, 我们根据“中国知网”检索和整理出了每年实证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和被引用率最高的前10篇论文, 如图 (4) 和表 (3) 所示, 以期能够透视其结构特征与分布走势。从图 (3) 可以看出, 就平均每篇实证会计研究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来讲, 从2000年到2010年之间是递减状态的。2000年每篇论文被引用554.8次, 而2010年每篇实证论文仅被引用11.5次。这种随时间而递减的趋势是符合被引用次数的分布规律的, 即论文发表得越早, 被引用次数就会越多。这种情况下, 早期发表的被引用次数多的论文并不一定在质量和水平上就一定比晚期发表的被引用次数少的论文优秀。其实, 如果将2000年与2010年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做一总体对比的话我们就会发现, 早期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反而显得比较粗糙、不够严密, 如早期的实证研究论文普遍没有进行稳健性检验等。但是, 对于同一时期内的实证研究论文来说, 其被引用次数的多少却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即被引用次数多的论文一定在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学术影响力上要高于被引用次数少的论文。本文没有进行同时期内规范性论文被引用次数的统计分析。但是, 据吴溪、陈旭霞 (2010) 研究结果显示, 实证研究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在平均意义上要高于规范研究论文。我们认为, 这一结论是可信并符合我国实际的。但是, 这是否一定意味着实证研究论文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高于规范研究论文, 则是需要斟酌的。其原因是, 根据我们的观察, 我国的规范性研究论文之所以被引用次数少, 主要是与规范性研究论文的不规范、不严谨有关。如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没有文献回顾, 有些论文在文章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 但是在参考文献中却没有列示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规范性论文在被引用次数指标上的表现。

表 (3) 是2000年至2010年之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将论文题目与前面关键词进行内容分析与比对会发现, 这10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涉及到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和占用等。这些与表1中关键词的排序是基本吻合和相互印证的, 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是围绕着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所有权安排) 与会计政策选择等相关问题展开的。讨论的重点则是不同治理结构下会计行为特征、经营绩效等。

四、结语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论文 篇5

我国会计界接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始自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一些学者尝试将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包括翻译了瓦兹和齐杰瑞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但是;直到90年代中期,仍然以介绍为主。最早出现的,可称之为实证研究的论文,应当是赵宇龙发表在《经济研究》 第7期上‘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一文。该文的发表,标志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研究从方法介绍进入到实际应用。

197月到现在,也只有3年多的时间。从时间维度来看,回顾似乎跨度太短;难以形成有意义的结论;但如果从实证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涉及的研究问题、递增的速度来看,总结并评价过去,不仅有充足的论文为依据,对未来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鉴于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作了归纳与总结,本文不再重复这一工作。我希望在这篇短文中;就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已有的成果和现象,作一些评论与讨论。

如果对我国过去三年实证会计研究作一个总结评价的话,我个人认为,截止到目前的所有卖证会计研究,主要仍停留在模仿阶段,即运用西方成熟的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以我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来验证西方已有的实证会计研究的假设,甚至,一些研究问题也是模仿性的。比如,赵宇龙的论文模仿Ball and Brown(1968),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之先河,但后续的很多研究也是如此。

理论是继承性的实证研究的核心就是通过大量的经验证据验证或修正前人的理论与假设。以我国资本市场数据来验证西方已有的成果,有些适合,有些不适合。但是;理论的重要作用就是对现象提供有依据的解释,从而能为现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依据的预测。这样,仅仅是验证西方现有的理论,何者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具有解释能力,何者不具备解释力,显然不能形成真正基于我国市场环境的理论与假设,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对我国经济现象具有解释、预测能力的理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过去三年的实证会计研究,主要是模仿因而,绝大部分研究问题都是‘引进的”,真正基于我国市场环境的理论与假设,为数极少,其中;10%现象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假设。

10%现象是指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使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及格线要求的10%。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环境有关,即;中国证监会起要求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方可申请配股。有学者发现,这一制度出台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朝10%的区间集中,且略大于10%的比率显著高于往年。10%现象的提出,不仅对实践具有较好解释力,也可用以预测上市公司的未来行为:那些距离配股及格线不远的上市公司;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将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10%;以达到配股的目的`。该研究的政策性意义也很明显中国证监会接受了学者有关10%的研究成果,逐步降低配股的门槛要求(如最低6%);甚至基本取消这一要求(增发新股)。

10%现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启示是进行实证会计研究,不仅需要有规范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关注理论与方法背后的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目标就是对现象提出合理、有效的解释,而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又与相应的制度环境密不可分,如果不关注现象背后的制度与制度环境,解释就难以做到充分、有效。就笔者对已有实证会计研究文献的观察,目前一些实证会计研究中应当特别关注的制度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市场有效性的验证有效市场假设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前提,因为,有关会计盈余有用性的研究必须以相对有效的资本市场为理论前提。否则,一个无效的资本市场上,即使发现会计盈余与股价报酬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也不能就据此认为会计盈余数据被市场有效利用了。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很多现象表明,单纯从方法上检验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而忽视相应的制度环境,其结论将是令人怀疑、甚至是误导的。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的制度环境包括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资金来自国有资本;资本市场规模与容量有限,交易方式单一;资本没有其他盈利渠道,无路可退;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机构投资者;它们在资本市场上都不承担法律责任,或承担极小的法律责任;这更助长其非理性行为或操纵市场的行为。基于这样的制度环境,或者,不讨论上述特殊的制度环境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可能影响;而直接采用诸如事项法、随机游走、公开信息等公式来检验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其结论的有效性是令人怀疑的。

我国资本市场所发生的一些案例可为上述猜测提供部分支持,比如, 5月 19日所出现的‘5.19”行情;记安科技初的股价过百元游戏;初中科创业事件;红光实业、郑州百文等虚假上市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有多大,是否足以损害到资本市场的效率;尚缺乏有效的研究。另外,在近乎于零的法律责任下;一些上市公司配合机构投资者操纵股价,包括不乏利用虚假的会计盈利消息。这种会计盈利信息与超额市场回报之间的关联性,究竟是“功能锁定”,还是‘沛场有效”,仍需要严谨、科学的研究。

关于资本结构问题从MM定理产生之日起,资本结构的研究就一直是热点话题之一;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假说;如信号传递、融资优序等等。但是,这一理论的前提是:成熟的资本市场;使得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融资方式;有效的市场监督与治理机制,使得企业必须谨慎地选择融资方式。但是我国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几乎所有企业,都不能自由选择融资方式;且融资制度的成本与不确定性都很高。这样,资本结构的选择本身失去其信号传递的功能,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各金融机构,尚未很好地解决自身的代理问题,因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监督能力不强;除少数上市公司效益好、内源融资能力强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效益相对较差;缺乏内源融资的能力。未来关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应当充分关注这种制度背景的差异,提出真正属于我国制度环境的资本结构理论。

关于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作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契约成本”理论,激发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其中,专门讨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就是在代理成本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很多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中,都能发现代理理论的痕迹。在我国,代理成本显然也是适用的,但是,其表现形式将显著是不同于美国。比如,基于契约成本理论所形成的实证会计三大假设之一的“政治成本”假设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动机降低利润。在我国;企业只有做大,才能引起政府重视,才能得到各种政策扶持,前一段政府主导性的企业合并和”500强”情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时,简单地套用西方的假设,将是不确当的。又如,西方的代理理论主要关注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在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改组上市时;都有一个同名的、国有控股母公司,这样,在大、小股东之间也存在利益不一致的现象,讨论诸如股利政策、公司治理等问题时,就必需要关注我国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对制度与制度环境的关注,将会引导我们去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我国经济环境下的问题,并因此而采用一些确当的研究方法。比如;我国资本市场历史较短,公开信息披露不足;因此;对一些特定的问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追踪个案,将比试图采用大数据量的经验分析更为有效。又如,针对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通过构建确当的理论,对现实世界所发生的现象提供个案似的解释、说明,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真正从我国的制度环境入手分析、讨论我国的经济现象,才能形成基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实证理论与假设,这应当是实证研究的根本涵义之所在。

作者简介:刘峰,男,19 6 6年2月生于安徽省无为县,199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山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

自 1986年起,先后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刊余篇,出版《会计准则研究》、《会计准则变迁》等著作、教材近20部;主持过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课题及其他层次课题;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兴趣为:我国会计准则制订与实施效果的验证等问题、银行监管政策变化的市场检验及相应的债务结构问题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专业化下中小企业的生存模式与成本战略。

会计实证研究 篇6

【关键词】 会计自由裁量权 操纵性应计利润 经济后果 企业业绩

一、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的理论分析

1、会计自由裁量权

会计自由裁量权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国家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范围内,根据管理层的意图,对企业选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力。虽然形式上看它是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力,实质上它是一种归属于管理层所有的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

2、会计自由裁量权的三类动机

对管理层行使会计自由裁量权的动机可以将之概括分为三类:第一,契约动机。为了解决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企业就需要一组明示的或是默认的契约来规范利益主体的行为。管理层行使会计自由裁量权就是为了对企业的一系列契约的安排施加影响,从而缓和来自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降低契约的监督成本。第二,资产价格动机。资产价格动机主要是由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第三,外部利益相关者动机。外部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税务部门、政府部门、供应商、竞争者和合作者等。在这一大类中,通常比较常见的假设是政治成本假设,即企业管理层选择一些会计自由裁量行为是为了使纳税额降低或是得到递延,避免潜在的管制等带来的政治成本。

3、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理性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勾结在一起,滥用权力来操纵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被扭曲,影响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和股东价值。另一方面,理性的管理者的利己动机不是无限的,他们要实现自身的利益是以企业的存在和良性发展为前提的,所以管理层的自由裁量行为也可能会提高企业绩效,从而为自己谋求更多利益提供机会。

二、实证研究

本文认为管理层更多的关注的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去实现个人利益,他们行使会计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业绩带来正面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1、变量设计

(1)因变量——企业业绩(ZYLR)。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可以分为以市场价值和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基础两类评价指标。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都是反映了资产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分母是净利润,存在着较大的盈余操纵空间。而主营业务利润考察的是企业的主营业务获利情况,排除了企业利用营业外收支和其他业务操纵利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操纵的空间,与前两者相比具有更大的不可操纵性。因而为了剔除管理层操纵的影响,本文选用能比较真实反映企业状况的主营业务利润来替代以衡量企业业绩,以利于研究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2)自变量——会计自由裁量权(|DA|)。使用企业收益标准差与现金流标准差之比来衡量会计自由裁量权。企业现金流反映的是现金的流入流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力也比较难以操控的,能较真实反映企业本身的面貌。相对于现金流而言,企业对外呈报的收益是管理层可以使用自身权力来进行操控的,含有较大的会计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带来的作用。如果收益的波动相对于现金流的波动显著增大,意味着管理层出于特定目的使用了会计自由裁量权对收益进行了操纵,使得收益的波动大于现金流的波动。收益标准差与现金流标准差之比越大,则意味着管理层有更大的会计自由裁量权。

(3)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风险(RISK)。一些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代表着获取资源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规模越大可能出现规模经济,对企业业绩的提高有利。李常青、赖建清(2001)研究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和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本文使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控制规模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风险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企业承担的风险越高,业绩受到的影响越大。本文使用资产负债率控制风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2、模型构建

由于采用直接的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较差,回归方程不显著。由于样本中因变量主营业务利润为负的情况占样本容量的比例都少于样本容量的5%,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忽略少量的样本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选取因变量的对数形式来进行回归。ln(ZYLR)=?茁0+?茁1×|DA|+?茁2×ln(SIZE)+?茁3×RISK+?滋。

3、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9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其中剔除了可能对研究有影响的金融保险行业的数据,以及ST股和PT股,总共选择了65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模型的研究使用Eviews5.0。

三、结果分析

1、会计自由裁量权结果

根据年度的年报和季报的财务数据,算出收益的标准差和现金流的标准差,二者的比例即为会计自由裁量权的大小。

由表1可知,管理层拥有的会计自由裁量权在三年里有所增加,这与新经济业务的兴起和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带来的选择空间的扩大是相一致的。鉴于自由裁量权的不断增加,就更加有必要研究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2、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回归

本文采用的是分年度进行回归,由于截面数据一般会存在异方差,因而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

表2是2011年方程(1)的估计结果,调整后的R2达到99%以上,F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好。同时,表中显示的各变量的VIF值远小于10,可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的估计效果是好的。

自变量的回归估计的系数符号跟预期是一致的,并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假设,即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当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操控越大,企业所披露的会计报告中的企业的业绩比实际情况更乐观,从而使得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看好,更有利于企业的融资,使企业有资本利用更多的盈利机会。同时,较大的自由裁量行为可以避免企业承受较大的债务违约成本,并且避免政府部门和税务部门的管制,减少政治成本,使企业有更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从而提高业绩。

控制变量中,企业的规模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说明了企业的规模越大,由于其规模效应,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并且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投资的机遇也将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企业的业绩。另一个控制变量,风险水平,也就是资产负债率,估计系数的符号同预期是一致的,也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有较高的债务风险时,对企业的投资和决策行为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并且可能导致企业放弃一些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机会,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

除了2011年的数据,本文还对2010和2009年的数据做了回归(见表3和表4),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都达到了90%以上,F值在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同时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VIF值远远小于10,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说明模型的解释效果是有效的,这些都证明: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回归系数为正数不是因为一年的截面数据问题偶然发生的。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手中的会计自由裁量权对企业的业绩具有正面的影响,这与契约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一般来讲,管理层行使会计自由裁量权主要是使得报告收益更为美观,使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业绩有良好的看法,这会带来后续一系列积极的后果。但是当这样的操纵行为被发现之后,会带来股票市场的震动,使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对企业也有不利的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优化企业的激励机制;严格建立和执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颖:会计自由裁量权与公司治理、企业业绩关联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2] 龚厚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 宋在科、王柱: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

[4] 王祖山、代娟: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价值[J].财会通讯,2009(12).

[5] 颜敏:会计政策选择行动:中国上市公司十年(1999—2009)[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浅谈实证会计研究 篇7

目前,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己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我国的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从各个角度介绍和评价了实证会计研究,使我国的读者对实证会计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以说早期的讨论对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二是一些敢为人先的会计学者首先开始了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尝试,他们带动了一批学者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便研究人数逐步增加,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包括财务、会计、审计的各个领域都有实证研究的成果出现,虽然这些成果还只是初步的,但己经足以让人感受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前进的步伐和广阔的前景。

1 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1.1 实证会计研究的本质

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实际是什么”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规范会计实务。

1.2 开展实证会计研究的原因

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瓦茨和齐默尔曼认为主要是需求推动的,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三方面:(1)信息需求,公司的许多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做出与会计报告有关的决策,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需要了解有关的实证会计研究成果;(2)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解释各种会计程序的差异,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实证会计研究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3)政策需求,政府在制订政策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人士都为了一定的目标不断进行涛说,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实证会计研究也符合了他们的需要,有时研究人员并不是有意为他们提供证据的,却被他们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3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态度

虽然实证会计研究己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从事这项研究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但人们仍然不停地间:实证会计研究到底有没有用。我们猜想他们所关心的是实证会计研究对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有没有贡献。回答是肯定的,只是贡献的形式有所不同。有些实证成果对理论和实务是有直接贡献的,但大多数实证成果不能直接作用于理论或实务,而只是有间接的贡献。一项研究(如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好比一堵墙,每一篇文章都只是一块砖,有些砖会被埋在墙里面,好像没有作用,但如果整堵墙可以撑起高楼大厦,那么我们就认为每一块砖都是有贡献的。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一小步,“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所以,这些研究成果对理论和实务也是有贡献的。我们相信“真理”是存在的,但我们并不知道“真理”在哪里,“真理”到底哪里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进步,在向前走。

2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2.1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缺点

规范会计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1)规范会计研究对理论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规范会计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可对某一个理论命题做出演绎证明。这样,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以使理论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这在会计基本理论和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2)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3)规范会计研究同时还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以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表现在;(1)实证会计研究从评价规范会计研究所依据的前提入手,对规范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的现实有效性进行检验,进而肯定或否定规范研究成果。(2)运用实证会计研究得到的实证理论不仅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说明现存会计实务程序、方法在应用程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而且还对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务和那些虽已发生,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和实务提供解释。实证理论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可以说,实证会计研究使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从理想转向现实。

2.2 关于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总的评价

2.2.1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都具有自身所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

规范会计研究在理论证明和构建会计理论时具有优势,实证会计研究则具有获得新知识、新理论的优势作用。

2.2.2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在运用时应该相互依赖、互相渗透。

规范会计研究的大前提要接受、依赖实证会计研究来进行经验检验,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分析要依赖规范会计研究。

摘要: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有利于我们对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解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下仅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和一些建议,希望对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证会计,规范会计,对比

参考文献

[1]尹淑红.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 (05).

[2]姚仲明.试析实证会计理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

[3]蔡春,邹宏.实证会计导论[M].经济学家, 2009年,第5期.

关于实证会计研究的讨论 篇8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问题

1. 实证研究方法的概念的理解

关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实证研究方法就是数学建模,然后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从而得到具有数量特征的结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是对实证研究概念理解的不充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证会计研究(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也称为经验会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方法: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s)、实地试验(field experiments)、实地研究或案例研究(field studies or case studies)、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和档案研究(archival research),所研究的领域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的各个方面。但狭义的实证会计研究(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多指档案研究(archival research),主要涉及关于财务会计的研究,也有一些关于审计的研究。作为实证研究方法之一的案例研究就不用数学模型,假设检验,因此那种认为实证研究方法就是数据建模的观点指的仅是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理解显然有些偏颇。

2. 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关系

实证会计研究是在规范会计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两者便产生了“争执”,互相抨击并未曾停止过。随着对实证会计研究的认识以及其对会计研究理论方面的贡献的不断增多,会计界对两者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有意识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1)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是应发展的所需。实证会计研究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使得会计研究从对“真实收益”的探求转向了对会计政策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效用的检验上来,加之受实证经济学的影响,实证会计研究作为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的对立面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

(2)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实证会计研究是规范会计研究的基础。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而存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会计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只有掌握了各种会计现象的本质,才能从逻辑高度上探讨会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次,规范会计研究是实证会计研究的终极目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并结合具体的客观环境来研究会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应该是为规范会计研究的需要而服务的。最后,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规范会计研究在理论证明和构建理论体系时具有优势,实证会计研究则具有解释和预测会计行为的作用。规范会计研究的大前提要接受、依赖实证会计研究来进行经验检验,而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假设也要依赖规范会计研究来进行推导。实证会计研究往往适合于对具体的会计理论问题进行证实或证伪,如涉及到对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则无能为力,而此时便只能依赖规范会计研究。所以我们主张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

二、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会计学者开始引进介绍实证会计理论,这比西方整整晚了20多年。由于当时并不具备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因而仅仅停留在理论的介绍方面。90代中后期,我国会计学者开始对实证会计研究进行实质性的尝试。此后,实证会计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我国会计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方法论的研究还很少

方法论的学习对实证会计研究是有益的。前面已经提到,实证研究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证会计研究包括五个方面:档案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和实验室实验。狭义的实证研究仅仅指档案研究,包括观察描述、实证分析、假设检验。我国学者在实证会计研究上多采用档案研究方法,也有采用其它的研究方法,但数量不多。

2. 经济学理论和财务学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实证会计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和财务学理论有所欠缺。我国传统经济教育对这些理论往往不够重视,或者没有纳入教学内容,或者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而对这些更广区域内容的研究不够。所以有些模型是借鉴国外的,或者是推测出来的。这就引起了是否适用我国特殊环境的思考和争议。

3. 进行实证研究假设前提的客观环境不具备

实证会计研究是建立在代理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上的,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所提出的可证伪假设的合理性。其中,市场有效性问题是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式有效、次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对于实证会计研究而言,强式有效市场当然是最佳选择。然而,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现实中的强式有效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有效市场假设指的是次强式有效假设。如果低于次强式假设,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就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这时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并没有充分反映所有已公开的和历史的会计信息,而实证会计研究却要用这种股票价格的变动来解释或评价所有已公开的和历史的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由此得出的结论必然值得怀疑。我国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只达到弱式有效,即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的变动最多只能反映历史的会计信息,而实证会计研究通过这种股票价格的变动最多也只能解释或评价历史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由此得出的结论的合理性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4. 数据信息的问题

实证会计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将关系到整个实证研究的客观性。目前人们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往往是通过数据库来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而我国现在的数据库还不健全,一些研究所需的数据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自行收集,搜索成本比较高。另外,而这些数据信息往往又是经过人们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来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无形中加大了人为干扰因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显得不够客观。此外,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次强式有效。因而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还涉及到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国家的产业政策因素、宏观经济的走势因素等。用这样一种既不相关,又不客观的数据来进行实证会计研究,并期望用这样的研究结论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会计行为,就必然引起人们的争议。

三、对我国实证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深入探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我国会计学者应该注重对方法论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为研究者点亮探索路程的明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是这个道理。此外,除了知道怎么做,还要了解为什么这么做,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再向前走。

2. 提高基本理论的重视程度

财务学和经济学的学习对实证会计研究是有好处的,也是一项深入的研究所必需的。经济教学方面应该重视这些理论知识的教授,把它们作为必修课程,并且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会计理论者要掌握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实证研究建模所必需的。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根据我国的现实的经济情况来建立合理的模型,做相应的理论分析。

3.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加强证券市场建设。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股票价格的变动最多只能反映历史的会计信息,而以这样的数据来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的怀疑。因此,应该加快证券市场建设,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完善资本市场,使之达到“次强式”有效市场,使股票价格的变动充分反应所有已公开的和历史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实证会计研究的假定前提具有客观性。

4. 加快数据库的建设

针对现有数据库不够权威,提供的数据也不够全面,研究者需要通过从多种途径来获取数据进行比较等问题,必须建立权威的数据库,以增强数据的可靠性,降低数据的使用成本。另外,从互联网上收集数据也是较为可取的一种方法,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关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数据资料,而且收集数据的成本也比较低。但是这些数据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需要进一步复核。这些措施是从数据源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

5.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实证研究 篇9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规范会计研究,特征比较,差异分析

一、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概述

实证会计研究是将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会计领域所进行的一种研究, 遵循提出命题、建立假设、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步骤, 是数理意义上的归纳, 因而与传统的归纳法有所不同。相对于规范会计研究, 实证会计研究更加注重定量分析和模型的使用, 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有效支撑。它的重点在于对会计实务事实进行描述和分析, 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实证会计研究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个层次是最广义的实证会计研究, 它指的是用试验和观察的方法进行的会计研究, 研究范围涵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三大领域。第二个层次则是比较狭义的实证会计研究概念, 其主要是指用上述方法中的档案研究方法进行的会计研究, 一般所指的经验会计研究就是这个层次上的实证研究概念, 其研究范围只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第三个层次的实证会计研究则是一个更狭义的概念, 其仅仅是指用档案方法对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政策选择主题所进行的研究。

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知识体系, 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 从逻辑的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的会计实务是什么, 进而指导会计实务, 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规范会计理论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 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所以规范会计理论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 而是要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像美国会计学家穆尼茨在1961年发表的《会计的基本假定》和70年代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都属于典型的规范性会计理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财务会计本质的理解和深化, 规范性会计理论已经得到了西方会计界广泛的认可和推行。

二、实证会计和规范会计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 从二十世纪初到八十年代的规范会计研究

l907年起研究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两大类。规范会计理论像规范经济学一样把规范法引入会计研究中。自斯普拉格的专著《账户原理》开会计理论研究的先河后, 佩顿又于1922年出版了《会计理论》。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揭开了真正意义上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由于会计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处于起步阶段, 因而所体现的方法论也较为简单, 即古典的归纳法和演绎法。20世纪上半叶以前, 规范会计研究一直以归纳法为主导, 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指导。所谓归纳法, 亦称归纳推理, 是将许多个别事例通过分析, 寻找其共同的特性, 最终得到一个通则性的结论, 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方法。应用到会计研究中就是将大量经过观察的现象加以分类, 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 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会计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 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归纳法主导下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无法满足理论变革的需要, 演绎法逐步替代归纳法而成为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主导。所谓演绎法, 即由一个通则性的结论, 通过推理得出个别结论, 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 由普遍到特殊的逻辑方法。在这一时期, 各国会计研究主要以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 研究过程重视内在的逻辑性, 但完成了归纳或演绎之后, 一般不再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的验证。

(二)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实证会计研究

十九世纪60年代以来, 经济学和财务学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研究方法已不再满足于定性的演绎或者归纳推理, 而是逐步转向实证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大批年轻的会计学者 (以罗切斯特学派为主要代表) 逐步竖起实证会计研究这面大旗, 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给会计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震撼。这主要表现在:一是1968年鲍尔和布朗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一文的发表标志着实证会计研究初露端倪;二是70年代中期“罗切斯特学派”代表人物简森 (Jensen) 的《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及会计管制的评论》一文可视为向规范会计研究挑战的宣言;三是1968年芝加哥大学的鲍尔 (RayBall) 与西澳大学的布朗 (PhilipBrown) 在《会计研究杂志》第六卷刊发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一文, 打破了规范会计研究一统天下的格局;四是1978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瓦兹和齐默尔曼发表了《会计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一文, 从此, 实证研究成为会计研究方法的又一新流派。

三、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特征分析

(一) 规范会计研究的可证实性、不可重复性和价值判断

作为规范会计研究哲学基础的规范主义, 认为经验观察和逻辑论证能够验证一项科学命题正确与否, 只有经过逻辑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命题, 由此可以推知规范会计研究成果的可证实性。规范会计研究的学者认为会计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 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必将带来会计研究客体的改变, 因而会计研究具有不可重复性。科学探索本身的目的性, 决定了研究目的的选择必然依赖价值判断, 而且, 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研究, 只要有人参与研究,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思想的渗透, 其研究过程必然包含价值运动。这就是规范会计研究过程的价值判断。规范会计研究的支持者们力图立足于对现有会计环境、会计惯例以及报表使用者偏好的分析, 从中抽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以之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前提, 提出达到既定目标的若干原则, 并作为制订会计准则的依据和分析处理会计问题的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所形成的规范会计理论, 不仅能从抽象分析的角度出发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而且能够用于指导现行会计实务的优化和未来会计实务的发展。

(二) 实证会计研究的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价值中立

证伪主义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基础, 其主要思想认为:任何科学的命题都是全称命题, 单个现象的经验事实都无法完全证实一个全称命题, 相反, 只要一个反例存在, 即可证伪一个全称命题。如果理论被证伪, 则需在改进后进行新的实证研究;如果理论未被证伪, 则暂时可被接受。这就是实证研究的可证伪性。实证会计研究的可重复性是指研究者为使研究过程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因而要求会计研究过程与自然科学研究一样, 是可重复的。任何人只要接受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 就可以重复某一研究过程, 并能得出相近的结论。实证会计研究的价值中立体现在研究结论的取得过程, 无论假设最终被“证实”还是“证伪”, 完全取决于研究数据本身的检验结果, 实证研究的关键性结论, 不依靠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实证法则强调科学的会计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产生, 只有可证实的理论才是有意义的, 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规范研究的学者所支持的诸如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体系, 会计具体假设, 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的学者们看来, 是不可证伪或目前无法证伪的 (比如, 对会计的定义, 就无法通过经验证据来证实或证伪) , 因而, 是不科学的, 不具备研究的意义。实证研究的命题要求现实世界有相对应的经验现象与之对应, 从而最终可证伪该命题。

四、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比较

(一) 研究方法比较

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演绎推理法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 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缺点是演绎法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 如果假设前提错误, 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归纳法的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 然后加以分类, 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 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归纳法研究方法不受预定的模式所束缚, 并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 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的对象范围和代表性不同, 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

实证会计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广泛运用实验、问卷调查、采访、实地观察等已为自然科学证明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实证会计研究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 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 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 广泛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实际数据, 对假设进行检验, 这样就使其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实证会计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多数是线性模型, 各变量之间是否确实是线性关系却是个未知数, 这使实证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上, 要使实证会计研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的解释和预测决不是指日可待的事。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一般为: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对理论假设模型的经验验证;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即实证会计是规范会计的基础和前提, 而规范会计是实证会计的目的和归宿, 没有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 就没有规范性研究的成果。缺乏实证研究规律的规范研究, 可能是空洞的和不得要领的, 而脱离规范研究的实证研究, 肯定是盲目的和十分零乱的。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 要提高会计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就应该把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 研究过程对比

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从少数几个基本会计概念 (会计基本假设或会计目标) 出发, 主要运用演绎法来推出一套用来指导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而实证会计研究, 一般总是先根据大量的会计现象归纳出一个或多个命题。然后利用若干会计数据来进行经验检验, 或者对规范会计研究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证实或证伪。规范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一般到具体的认识。

实证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实证会计研究过程都需要建立适当的模型, 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需要大量的数量分析知识, 国内广大研究人员普遍感到数量分析的基础不够扎实, 而且我国数学的传统教育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 使得许多研究人员在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时一筹莫展, 从而增加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难度。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大致为:一是确立研究课题。较为常见的研究领域包括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等问题;二是寻找有关理论。实证会计研究既可以是探索性的, 也可能是确认性的。前者的目的在于创建新的理论, 后者的目的在于检验和修正现有理论;三是提出假设。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理论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然后对它们加以检验, 这些假设涉及到理论的一个或多个侧面, 可以用实际材料加以测度;四是假设的可操作化。为了收集到检测所需的恰如其分的实证材料, 往往需要将假设具体化,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而言, 就是要对假设中的概念予以严格定义, 使之转化为可以计量的变量, 确定变量的计量方法, 检查命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五是设计研究方案。在实证研究中, 有两种基本的设计方法, 即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六是分析数据, 测试假设。将收集和汇总的实验数据和调查资料, 运用数理统计和其他数学方法进行测试, 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七是结果分析。除证实或否定假设外, 研究者还应对其研究结果加以引申, 说明假设的证实或否定对现有理论的意义, 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重建和修正的必要性, 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做法, 讨论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

(三) 研究层次对比

实证会计和规范会计研究是对会计目标不同层次上的研究, 角度不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整体。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从较高的会计理论层面上来把握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其研究结果往往会作为制定会计政策的依据;而实证会计研究则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研究成果可以证明规范会计研究前提是正确可信的, 并使规范会计研究过程免于空泛;规范会计研究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前提和终极目的, 因为研究会计现象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探讨会计是什么, 而必须研究会计应该是什么。所以说,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与会计目标系统的层次相关, 会计目标层次越低, 其研究的实证性就越强;会计目标层次越高, 越需要对之进行评价, 越具有规范性。

(四) 会计本质的比较

实证会计理论是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 目的在于揭示会计现象的内在规律性, 从而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 其方法基础是证伪主义, 经济学基础是实证经济学。而规范会计学是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 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基本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 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的会计实务是什么, 进而指导会计实务, 规范会计实务, 其方法是运用演绎法兼归纳法, 经济学理论基础是规范经济学。实证会计学从一开始就是作为规范会计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因此往往给人以两者绝对相斥的感觉。

五、启示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尽管存在种种差异, 两种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的科学性质, 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因此, 对于这两种理论, 我们不应将其对立起来, 而应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进行互补与综合起来。强调实证会计研究, 目的是消除以往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 但不能排斥规范研究, 而是使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以规范研究的既有结论为基础:证伪则推翻原有的理论, 证实则以该理论为新的起点, 通过规范演绎得到新的结论。这种“规范研究的结论———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38页) 实证检验———证实该结论 (规范研究的前提) ———规范演绎———规范研究的结论”循环上升的模式, 不但能促进会计研究领域的发展, 而且能够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订、完善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等.会计理论 (会计大典第一卷)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2]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3]范永武, 徐晓阳.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评述[J].当代财经, 1997 (11) .

[4]吴祥云.关于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J].人大财务与会计复印资料, 1998 (2) .

[5]王棣华.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研究[J].冶金财会, 1999 (2) .

[6]杜兴强.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J].辽宁财专学报, 2000 (1) .

[7]丁燕.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2) .

[8]杨翟婷, 李争丽.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比较与融合[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 (1) .

会计实证研究 篇10

一、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内涵

实证会计的本质是根据经济学等有关理论, 设立各种有关影响会计事务因素的假设, 然后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实际调查研究, 以证明这些假设的现实性。实证会计通常包括提出命题、建立假设、搜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步骤, 通过运用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对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进而得出结论。概括来讲, 实证会计就是根据会计行为的实际发生情况, 结合具体的一类会计事项或极端的会计个案来进行会计研究。实证法是实证会计理论构建的主要方法, 即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项程序。

规范会计理论是通过对基本会计原则和准则的规范要求, 从逻辑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的会计实务该如何实现, 进而指导会计实务, 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规范会计理论着重于说明会计活动应当如何进行, 而不限于说明会计行为的实际意义。

二、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区别和优越性

(一) 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区别

1. 方法论不同

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规范会计理论认为, 会计行为必然与其相应的目标相互联系。这些目标是主观的, 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其适当性进行验证, 而只能依据价值标准进行判断, 寻找理性的会计实务。而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源于哲学中的实证理论, 其认为, 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认识事物应该是什么, 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而不反映任何客观规律。

客观来说, 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规范会计理论过分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事项之间的逻辑性, 但却忽视了实践的意义。而实证会计理论认为坚持实用主义, 完全以实际情况为根据, 排斥一切主观价值判断, 而试图单纯的依靠经验来构建理论体系。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 认识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认识的循环过程进行的, 单纯依靠认识或实践都是不全面的, 对于会计的研究应是基于理论、回归实践的, 理论和实践不是相互割裂开的, 而应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2. 研究内容不同

规范会计理论决定规范会计实务, 因此其首先对现行实务进行归纳, 进而推出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框架, 然后再基于框架进行推演, 从而最终形成会计准则和具体的实行原则。这些准则被企业采用, 就形成了企业的会计政策, 然后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就在会计政策规范下展开。

实证会计理论到目前为止, 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会计和资本市场的行为, 应用公司理财理论的成果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式) , 讨论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作用。第二阶段着重于进行会计解释和指导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 也就是对会计事项进行实证研究和具体处理。从研究内容看, 规范会计理论结构更为完整, 内在逻辑也更严密, 而实证会计理论获得的结论由于过于零碎而很难形成体系。规范会计理论从具体实务到抽象概念过程中存在价值的判断, 其结果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成分, 无法保证科学性。而实证会计理论从具体个案出发, 应用成本效益理论进行定量分析和技术分析, 完全排除了主观上的臆测, 其研究成果相对更具说服力, 但实证研究由于是基于个案情况出发进行研究, 其所获得的结论多是松散零碎的观点和经验, 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研究体系。

(二)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优越性

规范会计研究的作用优越性表现为:第一, 规范会计研究在理论论证方面更有层次和逻辑。规范会计研究从假设出发, 推出下一层次的理论, 并根据某一理论做出具体的演绎和证明。其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 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 以使理论在逻辑方面更为严密。这在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 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 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第三, 规范会计研究同时还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以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实证会计研究的优越性表现为:第一, 实证会计研究从评价规范会计研究所依据的前提入手, 对规范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的现实有效性进行检验, 进而肯定或否定规范研究成果;第二, 运用实证会计研究得到实证理论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 说明现存会计实务程序、方法差异的原因, 并且对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务和那些虽已发生。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和实务提供解释。实证理论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而是告诉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可以说, 实证会计研究使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从理想转向现实;第三, 实证会计研究大量引进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重视对会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 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实证会计研究将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视为各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 对各种利益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对会计准则的态度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经验分析, 得出了许多规范会计研究所不能认识的有益结论。

三、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的融合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虽存在差异, 但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而从哲学角度来说, 这两者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其实属于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因此, 不妨将两者融合起来对会计事项进行研究。将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取长补短, 使会计研究成果兼具实践性和系统化两大优势。两大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融合, 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 知识体系上的融合

在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 规范会计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由于具备严格的理论证明过程和严谨的理论体系。而实证会计由于从会计实务出发, 其往往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会计事项的具体操作情况。如果说规范会计为会计研究提供了多样的方法, 那么实证会计则为会计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基于上述特点, 在构建会计知识体系的过程中, 不妨以规范会计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为基础, 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借鉴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 使会计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 涵盖领域更为全面。两者在知识体系上的融合能够促进会计理论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 为具体会计事项的核算和处理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二) 运用上的融合

从会计研究的运用方面来看, 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其实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一方面, 规范会计研究必须基于会计事项的具体发生实时, 脱离了会计具体事项的会计规范研究, 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另一方面, 实证会计中的对各具体事项和某一类特殊会计事项的研究必须依赖规范会计的研究方法来实现。因此, 要确保会计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绝不可将规范会计与实际会计完全分开, 而应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充分借鉴两者的可取之处, 得出更接近会计实际的结论, 从而指导会计活动更科学高效地进行。

(三) 方法上的融合

会计实证研究 篇11

关键词: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差异比较;优缺点比较

一、差异比较

1.方法论的差异。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比较方法论的差异,实证会计研究在方法论上与规范会计有一些差异。规范会计认为主观目标与人的行为是有联系的。哲学中的实证理论是实证会计理论方法论的基础。规范会计理论比较重视规律和理论的逻辑思维,注重价值判断。实证会计理论提倡实用主义,提倡从经验中创造理论。从辩证的角度看两种理论强调的内容不同。

2.研究内容的差异。规范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会计基本概念,再把这些概念推导分析,最终得出会计准则。这些准则被企业采用,形成一套会计政策来指导会计实务。实证会计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去研究会计和资本市场的行为,并讨论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有哪些作用。第二个阶段研究的侧重点在指导会计实务,也就是实证研究会计事项。从研究内容分析,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比较完整,内在逻辑性很强。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是案例,所以比较有说服力。

3.从会计本质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规范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的角度指出最优化的会计实务应该是什么,从而实现会计实物的规范化。它的研究路径是在前提的基础上推论。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实证研究讨论会计是什么。研究路径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论。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主要以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的依据,不带有个人主观去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4.比较一下两者的研究作用。规范会计的研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可以对理论命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证。这样可在实践检验理论前,预先检验理论使其更具有逻辑性。第二个方面规范会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现有的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为。第三方面规范会计可以检验已有的会计理论,从而发现错误和内在矛盾。实证会计研究作用也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证会计主要检验规范会计的前提是否现实有效。检验以后,认同或反对规范会计的研究成果。其次,就是用实证理论解释会计实务,主要分析了目前所有会计实务程序以及会计实物方法差异的原因。对未观察的会计现象或以观察但未进行数据搜集与分析的会计现象做出解释。实证会计是对现实的研究,告诉人们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最后实证会计引入了大量理论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

二、优缺点的比较

1.规范会计的优劣势。规范会计的优势之一是研究方法成熟。归纳法和演绎法作为规范会计的研究方法有很长的一段发展历史,已经是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了。演绎法是一种很有逻辑性的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可以在实际验证理论前,对理论命题进行逻辑性的验证。同时也可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检验,有助于及早发现理论中的错误以及内部矛盾。这对理论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会计的优势之二是可以很好的发展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规范会计是为了会计实务的优质化和规范化,并尽可能超越现有的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以便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但是规范会计也有一些系统性缺陷。首先是方法论的缺陷。主要是忽略了对假设和前提的检验。所以很多假设都没有经过验证,不能称其为理论。在这种假设基础上得出的理论也往往不切实际,欠缺实际意义。如果这些假设本身是错误的,那么在此假设上得出的理论也是错误的。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缺欠,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注重定性分析,不注重定量分析。单一的定量分析是无法表明事务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如果研究变量很多的话,定性分析就更加不科学了。规范会计忽视研究会计主体的行为,也不计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只是将不同利益的集团当成一个整体是不够的。最后规范会计得出的结果有浓重的个人观点,没有经验验证,而有种闭门造车的感觉。

2.实证会计的优劣势。首先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主要是因为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数据时主要用定性的方法进行逻辑分析。验证假设时,主要用定量的方法,使得出的结论更准确更科学。其次实证会计研究结合了会计实务很有实践意义。实证会计研究不但解释了现有的会计实务,而且对那些未观察和已发生但未经过数据分析的会计现象进行解释。最后s实证会计研究注重研究会计主体行为和主体行为的动机。而且引入了很多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实证会计把企业看成各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并大量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为保护自身利益面对会计准则时的态度。得出了很多规范会计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

但是实证会计也存在很多局限性的地方。首先是实证研究所用的现象和事实非常有限,在证明普遍论题上就存在一定的概率性。实证会计重视定量化和模型化,忽视了一些次要因素,导致研究的系统性不强。另外实证会计不应该完全排除价值判断,这样很不合理。因为会计研究者是经纪人不能完全避免个人喜好的干扰。最后,实证会计比规范会计在时间上有滞后性。实证会计总是在样本数据充足的时候才建立数学模型,这样往往是在会计准则公布后的若干年,有很严重的滞后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更科学有效的发展会计理论。规范研究的研究成果必须依靠实证研究才能得以验证。规范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实证研究提供基础和前提。撇开一方,单独研究是不明智的。所以两者的支持者不应在对峙,又互相承认彼此的价值。结合两者才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杜兴强 瓮永俊:简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互补性[J] 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

会计实证研究 篇12

随着证劵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会计信息也变的越来越重要, 而盈余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盈余是上市公司在一定阶段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 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更是会计研究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之一。盈余质量是衡量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 它直接影响债权人和投资者作出决策, 也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和公司价值。因此盈余质量在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盈余信息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价值相关性, 其对会计准则制定、证劵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都有重要意义。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是指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或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以年末股票价格为因变量, 以每股收益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系数。回归系数越大, 说明价值相关性越大。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主要是指公司的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学术界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 自Ball和Brown (1968) 开始研究未预期收入变化的强度和股票价格调整之间的关系以来, 国外许多学者都一直在探索会计盈余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盈余反应系数ERC表示) 是交替变化的。Miller和Rock (1985) 研究进一步表明资本市场对盈余公告的反应是持续性的, 这一结论同时被Kormendi和Lipe (1987) 、Easton和Zmijewski (1989) 以及Collins和Kothari (1989) 通过经验数据分析而得以证实,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 盈余反应系数与盈余的持续性和增长性呈正相关关系, 与贝塔系数和无风险收益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2.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直到20世纪末才有少数学者专门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如赵宇龙 (1998) 、陈晓、陈小悦和刘钊 (1999) 、李增泉 (1999) 等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吴世农、李常青和陈碧华 (2001) 则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在其信息公布前后的市场反应, 探讨了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在会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考虑到亏损和盈利样本的差异性, 薛爽 (2002) 、孟焰 (2004) 、袁淳 (2005) 等单独对盈利和亏损公司样本分别进行了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均表明亏损公司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相对于盈利公司要弱得多。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文主要采用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行业-制造业, 每股收益数据来自瑞思数据库, 年末股票价值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本文以2007年初至2012年末为研究期间, 从2007年开始, 主要是为了避免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可能造成的影响。此期间, A股样制造业行业共有709家公司一年, 同时为保证所研究的会计数据取自于上市公司的一个完整上市年度, 公司包括除了ST公司、PT公司, 以及数据不全的公司以外的其他全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3.2 模型与变量

已有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两类。价格模型以股票价格为因变量研究股票价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会计收益的相关性;收益模型则以股票收益为因变量, 研究股票收益与会计收益及其变动之间的关系。本文拟选取价格模型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 并选择最基本的简单盈余资本化模型作为本文的基础模型:

其中为Pit为i公司在第t年末的股票价格, EPSit为i公司在第t年的每股收益。

本文旨在研究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问题, 因此股票价格变量的选定必须使该价格已经充分消化和吸收的新披露的会计信息。我国年报披露集中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一至四月份完成, 而且根据赵宇龙 (1998) 等的研究, 盈余信息披露后市场仍然存在后续反应, 投资者可以根据会计盈余变动的方向设计交易策略来战胜市场” (赵宇龙, 1998) 。因此本文选取每个会计年度的年末收盘价作为股票价格变量, 若当日某公司停盘, 则往前追溯至该公司有交易数据当日的收盘价, 这样给予了市场充分的时间来对新披露的会计信息作出反应。

4 样本统计分析结果

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和每股收益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我们对样本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分年度描述性统计。本文对2007-2012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和公司每股收益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以表格的方式列示。

从表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每股收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7-2008年为下滑期, 其均值不断下降, 表明其公司获利能力有下滑的势头。2009-2010年回稳并逐渐上升, 幅度较大。从2011年开始又开始下滑, 制造业公司获利能力极不稳定。我们也注意到, 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和我国宏观经济景气阶段及证劵市场年波动变化是相符合的, 说明证劵市场能够比较集中和准确的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水平。每股收益的标准误较小且数据大致相同, 说明了样本抽样误差较小, 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此处的股票价值采用年末收盘价来替代, 对预测股市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 作为一个交易日中具有观察意义的价位, 收盘价格的高低往往反映出市场资金对某只个股的关注程度, 有预示下一个交易日的演绎方向的功能, 制造业股市价格波动较大。

**: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是显著的 (双尾检验) 。*: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是显著的 (双尾检验) 。

从表2样本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相关系数在2007年为0.086, 且在0.05水平上显著, 2008年到2012年分别为0.086、0.569、0.661、0.593、0.714和0.769, 且都在0.01水平上显著, 说明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相关度较高。

注:***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0.1显著性水平线显著。括号内为其相应p值。

从表3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制造行业分年度的709个样本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说明了每股收益有解释股票价格的能力, 每股收益除了2007年都通过了1%水平的检验, 而2007年也通过了5%水平的检验。其回归系数β值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 中间两年2009年和2010年的β值14.231、15.619要高于其他年份, 反映出制造业在这两年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较大, 较其他年份更为明显, 2007年虽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价值相关性, 但其程度最弱。还可以看到, 各年度回归系数β值都为正值, 反映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还是正相关的, 即回归系数越大, 说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大, 与前面引言所论相同。

此外, 从表3还可以看出, 常数项始终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 而且所有年度制造业的Adj.R2都不太高。在分年度的分析中, Adj.R2在32%-59%浮动, 2007年出现异常, 这表明公司的每股收益并不能全部解释定价, 还有其它的因素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

5 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以年末股票价格为因变量, 以每股收益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在最基本的简单盈余资本化模型基础上, 得到回归系数。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是正相关的, 回归系数越大, 考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而且常数项始终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公司的每股收益并不能完全解释股票价值, 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 该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百芳, 隋立秋, 方鑫龙.盈余质量影响因素[J].经济师, 2012, (2) :22-23.

[2]于稚楠.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回顾及其展望[J].时代经贸, 2012, (1) :208-209.

[3]孟焰, 袁淳.亏损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5) :42-46.

[4]杜军.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 2010, (3) :72-74.

[5]汪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 2013, (1) :101-103.

[6]王艺臻.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财税统计, 81-82.

[7]王风华.公允价值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评新会计准则的影响[N].上海证劵报, 2008-03-09.

[8]杨琼.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 2004.

[9]宋萍.浅析上市公司盈余质量[J].经济研究, 2013, (2) :41-42.

[10]陈丽蓉, 杨鹏.我国盈余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 2010, (32) .

[11]万宇洵, 陈波, 胡巍.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财务与会计, 2007, (3) :57-62.

上一篇:无损的保护下一篇:课堂评价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