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现状

2024-10-01

立法现状(精选12篇)

立法现状 篇1

一、比较广告的含义和形式

当今社会,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商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广告的竞争。在众多的广告形式中, 比较广告备受厂商青睐。与一般的商业广告相比, 比较广告不仅能给广告受众传递关于其商品的一般信息, 而且能传递与同行业的比较信息, 以此来凸显自己商品的优势, 使之具有更为醒目的宣传效果。

⑴比较广告的具体含义

何为比较广告?比较广告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于美国, J?Sterling Getchell在宣传从未进入市场的Chrysle汽车时, 请消费者“三者都尝试一下”, 这就是比较广告最早的雏形。它的具体含义是指广告主通过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产品或服务于同业竞争者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全方面的或者某一方面进行比较的广告。也就是说, 广告无论以任何方式, 或直截了当, 或以间接方式, 或以某种隐含暗指的手法, 涉及到自己的竞争对手, 或提及了其产品或服务即构成比较广告。

⑵比较广告的弱势

比较广告像其他所有新生事物一样, 有他先进的一面, 也有面临危机的时刻。比较广告的弱势就在于, 不当的比较广告会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立法现状和有关规定

我国的比较广告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 它起步较晚,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显出其滞后性的缺陷, 特别是新情况与现有法律的规定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已不存在完全独立审判实践的需要。

⑴现有法律规定

我国比较广告的最早立法是1987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广告管理条例》。其中第8条规定:“广告有下列内容之一的, 不得刊播、设置、张贴………贬低同类产品的。”第四条规定:“在广告经营活动中, 禁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1988年《广告审查标准》第四章具体单列了比较广告的内容

第三十条比较广告应符合公平, 正当竞争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广告中的比较性内容, 不得涉及具体的产品或服务, 或采用其他直接的比较方式, 对一般性同类产品或服务进行间接比较的广告, 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和证明。

第三十三条比较广告使用的数据或调查结果必须有依据, 并应提供国家专门检测机构证明。

第三十四条比较广告的内容, 应当是相同的产品或可类比的产品, 比较之处应当具有可比性。

第三十五条比较广告使用的语言、文字的描述, 应当准确, 并且能使消费者理解, 不得以直接或影射方式中伤、诽谤其它产品。

第三十六条比较广告不得以联想方式误导消费者, 不得造成不适用该产品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或不良后果的感觉 (安全和劳保产品除外) 。这是法律和法规方面对比较广告最全面和细致的规定。但却没有明确违反者的处罚方式。

1993年, 国家工商局颁布了《广告审查标准》[实行], 其中第8条对比较广告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并对药品、农药、医疗器械、医疗、化妆品等广告的对比性内容分别作了禁止性的规定。

1994年10月27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广告法》, 仅有3条涉及:12条, “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药品, 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内容的规定”;47条“对贬低他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等。

1999年9月21日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停止发布含乱评比、乱排序等内容的通知》。规定除按法律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带有评比性质的企业营销信息发布活动外, 禁止在广告中使用排序、推荐、抽查、质检、统计、公布市场调查结果等对企业及其产品、服务进行排序或综合评价的内容。这实际也是对比较广告的限制。

另有《广告发布注意事项》第三部分对比较广告作了专门的规定, 规定了比较广告的原则, 不为直接比较、比较诉求的证明要求, 以及比较广告语言的明确化等。规定本身是较全面的, 但法律层级较低。

⑵法律的漏洞及缺陷

即使如此, 比较广告立法上仍有很多缺陷。从法律原理上看, 上述的比较广告的立法过程中, 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条款的简单化及法律层级较低以及不统一性。

(2) 内容的狭窄性。

⑶广告行业的自律。

1983年12月27日, 中国广告业宣布成立, 承担起对全国广告从业者进行指导、协调、服务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的责任。

1985年5月13日, 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共同成立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 消费者监督。

通过行业的自律和互相监督, 不但可以规范比较广告的运用, 还可以提醒消费者注意某些广告里的虚假成份, 为自己把好关, 以免受到损失。

三、比较广告的合法性判断⑴合法性原则

⑵客观真实原则

⑶公平性原则

⑷市场影响轻重原则

⑸相冲突法益利益衡量原则

⑹比较广告与虚假广告界限

四、比较广告的立法建议

尽管比较广告的运用存在尺度把握问题, 但比较广告是一种使产品快速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只要利用得当, 比较广告可以凸现企业产品的优势, 是传播的有力武器。

⑴比较广告的现状

电视成为有效的广告工具之后, 愈来愈多的广告主用比较广告直接展现自己较其他品牌的优点。有资料表明, 1984年, 比较广告已占美国广告量的35%。由此可以看出比较广告的市场。有资料表明中国某些新产品上市或新品牌的建立, 大多都选择比较广告的形式, 来凸现自己的优势, 从而占有一个稳定的市场。例如中国移动的一则广告, 用比较广告的表现手法直攻对手的痛处。中国移动这则60秒的电视广告由三个情节组成:青年作曲家怕手机信号不好, 影响与女友的沟通;房地产商表示如果一个电话打不通, 可能就耽误了一个重要的生意机会;而北京的梁先生在不久前的一次海难中, 凭借全球通手机的出色信号拯救了全船128名乘客的生命。在中国移动的这则广告中, 突出了一个最明确的消费利益———手机信号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诉求点?在广告的主创人员看来, 联通将目标指向中高端用户, 广告的主要诉求点是CDMA手机更健康, CDMA手机的辐射比GSM手机低很多。但问题是, 这些诉求点对中高端用户来说是不是最重要的需求, 如果手机信号不好, 环保又有什么用?在中国移动的这则广告中, 丝毫看不到对手的影子。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做得十分成功的典型的间接比较广告, “做得十分巧妙, 既打击了竞争对手, 又丝毫不会触犯法律与道德规范。”

⑵完善比较广告立法的建议

以维护竞争秩序、开展正当竞争的广告立法宗旨出发, 在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允许比较广告合法存在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应作出一定的限制和禁止。我国比较广告立法的模式应采取允许兼限制主义。所以, 重新审视比较广告, 将它纳入到《广告法》中, 对《广告法》进行修改与完善, 乃是我国广告立法的当务之急。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定:

(1) 比较广告应遵循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的原则。

(2) 比较广告必须是同一竞争领域内的相同或相似商品或服务在特征、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比较之处应具有可比性。

(3) 比较广告的比较诉求应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此基础应客观、公正、符合科学的理论依据。

(4) 对比较广告进行的比较测试应做到客观。所使用的方法应是一般可接受的科学方法或公正方法;测试应在产品通常使用状态下进行;如测试有一定程度的界限, 应明确指出。

(5) 应适当客观地引用有关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和引用语。

(6) 比较广告中不得无根据地使用形容词的最高级以及“第一”“首位”等用语。

(7) 比较广告不得贬低或诋毁他人商品和服务。也不能在通过与想象出来的对手比较来凸现自己在本行业的地位。这也是对本行业其他对手的贬低。

(8) 比较广告不得以联想方式误导消费者, 不得造成不使用该产品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或不良后果的感觉 (安全或劳保用品除外) 。

(9) 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广告不得出现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农药的功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性内容。

(10) 比较广告对自己商品或竞争者商品为不实陈述或引人误解的陈述, 构成虚假广告。

⑶对于比较广告的个人观点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认为应该从保护消费者利益, 开展正当竞争,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广告立法宗旨出发, 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 重新审视比较广告的立法, 确立对比较广告 (不区分直接比较广告和间接比较广告) 的允许限制主义的立法模式。首先比较广告不是虚假广告也不是违法广告, 它只是广告宣传的一种形式, 像其他广告形式一样为宣传产品为最终目的。只是它自身的特点使它难以把握界限, 容易损害其他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现在的中国处于转型时期, 加之法治社会的建立, 广告法也会趋于完善, 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 比较广告的立法也会日渐完善。不仅如此, 商家的正常比较和竞争还会促进厂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高, 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消费水平, 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循环, 使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

立法现状 篇2

强区域立法。区域立法并不要求突破现行的立法体制,且涵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本文仅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制定政府规章的视角,研究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区域立法,以便在现有的立法体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府

在地方立法上的积极作用,达到改善地方区域法制环境之目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

一、关于地方区域立法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地方区域立法,目前学界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孙长文、张希振、梁永强在《论地方区域立法》一文对地方区域立法是这样论述的“本文所称地方区域立法,是指省级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补充、废止)和批准该行政区域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王泽云、石晓在《关于“区域立法”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地方区域立法是这样论述的:“所谓区域立法,是指省一级人大常委会针对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的某一特定区域施行的立法活动。”

笔者认为,地方区域立法是地方一般立法中的一种立法形式。地方一般立法的立法主体既有权力机关也有行政机关,简单的把地方区域立法的立法主体界定在权力机关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探讨的地方区域立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地方区域立法主体的法定性。是指地方区域立法的立法主体都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二是区域立法主体的特定性。是指在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中,本文只探讨一般省级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制定政府规章的活动。对于自治区立法以及特别行政区立法,以及中央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本文不探讨。

三是区域立法适用范围的特定性。地方一般立法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是依立法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为基础,往往覆盖立法机关管辖的整个行政区域的全部,调整的内容也是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的、共性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或者经济关系。而区域立法则不同,其法律文件只是在立法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某一特定区域生效。这个区域不是泛指而是特定和唯一的,如《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南四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其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适用于其他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适用该地方性法规。

四是调整内容特殊性和针对性。由于各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对共性问题,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在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普遍适用的法律性文件。对于个性问题,立法机关可以针对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就该特定区域内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或者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

五是地方区域立法先行实验性。地方区域立法具有先行实验性的作用。在当前社会急速转型的新形式下,新问题和新事物层出不穷。许多经济和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片面要求立法时一步到位,是不实际的。因此,对于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对全部行政区域立法的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地方区域立法的方式,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试行,经过实践取得经验后,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再扩大到其他区域或者全部行政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区域立法更能体现立法试验田的作用。

纵上所述,本文讨论的地方区域立法,是指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政府针对本行政区域内某一特定地区的某一方面特殊需要,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某一特定区域施行的立法活动。

二、地方区域立法的现状分析

为了研究地方区域立法现状,笔者查阅了山东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从查阅的情况看,目前地方区域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数量看,区域立法数量较少,只约占已出台的山东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总数的1.3%。正因为区域立法的数量较少,所以人们往往不重视区域立法的特殊性的研究。

简析我国电子商务的立法现状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消费者 合法权益保护 对策建议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消费者、经营者或者其他第三方主体利用网络及其他电子信息(电报、电子邮件、传真等)进行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如今,各大网站的营销活动都做的有声有色,例如淘宝(综合购物网站)、京东商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品网站)、亚马逊等等。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和虚拟性:

首先,开放性。网络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它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开放性。20世纪以来,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通过网络,消费者真正的实现了足不出户却知晓天下事的情形,也是许多宅男宅女的福音。他们可以通过电脑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通过货比三家来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这种开放式的购物方式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麻烦,这种远程式的购物方式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纵容了一些不法商家的不正当经营。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虚拟性。电子商务最主要是以一种虚拟化的形式进行交易。如笔者前段所说,淘宝、京东这类网上购物中心会在网站首页展现出各类商品,通过网页上的文字说明、图片以及使用过的顾客评价来体现其价值的高低。很多消费者也仅仅是凭借着这些虚拟的文字和图片来作判断,此乃第一点。其二,最终的支付方式冲破了传统的现金交易和当场交易,而是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宝、信用卡等形式支付,如果买家收到的货物与自己预想的差别很大或者商品有什么瑕疵,买家完全可以退货,并且拿回自己的资金。可以说,这种消费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运营的不好,消费者不仅退货难、收货时间拖延,甚至可能会钱货两空。正由于以上阐述的电子商务的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导致了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但是速度比较快,所以我国也已经有一些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主要有:1977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国刑法》;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与三十三条的规定,第十一条主要认可了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第三十三条则是规定了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其它的则主要是根据合同法的一般条款来对待,如第十六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电子合同生效的时间,承诺的生效时间和合同成立的地点等。

同时,国务院也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签名法》。”[1]

另外,一些地方上这类行政规章施行的还比较少,仅在一些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有法律规范。广东省的电子商务与北京、上海并列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的三大地区。广东省互联网用户超过250万,居全国第二。现在,广东等地已制定了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暂行规定,如上海的 “电子认证条例”,广东的“数字签名条例”, 海南也在搞电子商务的地方法规。[2]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在电子商务的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1、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滞后

在电子商务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迫切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其活动,相比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我国的立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立法体系并不完善,现有的法律并不能解决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空白,这需要我们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加以完善。

3、我国的电子商务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

我国在电子商务法规方面的不健全显示了我国目前在电子商务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发展规划和实施战略。

尽管国家的多个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由于彼此之间侧重点不同,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以及配合,所以在实施方面也有很大的障碍。

三、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对网络上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但是由于实施的力度不够,使得其保护的作用也没有最大化的发挥。中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自律公约有四十余个,但是这些规定对于网络合法权益的保护还远远不够,无法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应该立足于现在和未来。

一方面,从现有立法方面,《消费者权保护法》是现有的一部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大法,其中没有对电子商务消费者进行专门的解析和规定,因此我们可以在里面添加新的章节,或者参考联合国贸法会的法律范本制定相关的章节。另一方面,从新立法方面,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应依照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尤其在隐私和安全保护方面要规范。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电子商务专有的法律,地方上在不违背法律的原则下应当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立地方性法律规范,使得地方上的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获得最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惠荣,张敏,宋杰.电子商务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5): 42-46

我国生态城市立法及研究现状 篇4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障的正式发展最早应从1972年中国参加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开始, 在这次会议上我国首次了解到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严重趋势, 并正式接触了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的进步理念。随后的1973年国务院制定并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试行) 》。

此后的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律发展进入高速时期, 并逐步完善。并且建成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环境法律制度系统, 如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三同时”制度等。目前, 中国的环境法律架构包括22个法令、40多部规章、大约500个标准和超过600多个解决污染控制、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消费品环境管理 (“产品管理”) 问题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涉及中国立法的各个层面。

宪法层面

我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和第二十六条的款“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明确规定了国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义务。

专门环境保护立法

以1989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为核心, 我国为防治污染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专门法律;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又先后制定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资源法》等一系列法律。在2002年, 我国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在2008年我国又通过了《循环经济法》, 明确了国家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高新节能技术、培养相关人才、进行宣传教育等相关职能义务。

对于生态环境的民事法律保护

我国《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和《侵权责任法》第八章明确规定了针对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 并且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了污染者的严格责任, 例如该法第八十六条即规定有“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 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另外该法还加大了对环境侵权受害人的救济, 在该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 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 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 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使受害人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在我国的《物权法》中规定的关于自然资源的权属、权利的行使等规定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于生态环境的刑事法律保护

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形式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其中设置了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走私固体废物罪等多项罪名, 加大对侵害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生态环境的行政法律保护

国务院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环境信访办法》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并就部分生产领域的环境标准做出了相应规定, 例如《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8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以及《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WPB 5-2000) 。国务院自2004年后, 又先后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 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做出了规划。

司法实务

我国在司法实务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1997年新刑法通过后, 为打击破坏环境刑事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立案标准的规定》,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陆续推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司法解释, 完善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涉及环境类案件的法律适用。

研究现状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该建议中强调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 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保护、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强化规划约束力, 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我国和国际组织对建设生态城市的方式、方法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 并且定期举办相关的国际专题会议———研究构建生态城市。例如, 2010年9月28日至10月3日, 在天津滨海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天津滨海生态城市博览会。

2010年10月27日, 在上海举办了联合国“城市未来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福祉国际研讨会”。围绕如何建设具有生态意识、充满经济活力和富有社会创造力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研讨。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使命, 是重新启动1971年发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生物圈计划” (MAB) 构件城市生态系统的任务。会议指出,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到2008年全球应经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 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 现在城市生态系统已经处于重压之下, 城市造成的碳排放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寻求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 以及自然界与社会和谐共存。中科院已经在生态科技科研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启动了全国和国际性的环境科技合作研究项目, 并为政府的生态和环境规划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中科院将与各国的专家一起努力, 促进城市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今后的发展方向

当前, 我国在生态城市构建的法律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已经基本建成从城市设计规划到城市建设以及环境侵权事件发生的应对在内的法律体系。

介绍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 篇5

(一)电子商务立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电子商务亟待相应法律规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劳动或活动,或者说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电子商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我国现行的很多法律存在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法律规范,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2.法律规范是电子商务成功运作的关键,从安全和信任的关系看,在传统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很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并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的,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对交易安全的要求极高。

(二)我国电子商务法律环境:

1.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宏观环境,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重视私营、工商部门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协调统一。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又要注意同全球的电子商务接轨。近几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并具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立法现状 篇6

关键词:金融立法;法律制度;金融市场监管;完善

面对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及今后的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立法会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过程,金融法律框架逐渐形成。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立法及法律体系的现状明显地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改进;另一方,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给金融市场监管带来了更加重大的挑战。

一、中国现行金融立法的缺陷

与世界各国金融立法都遵循币值稳定、强化监管的指导思想相比,我国金融立法目前存在以下缺陷:

(一)金融立法取向重机构、轻个人。通俗来讲,就是对银行等机构保护力度很大,但对一般消费者保护力度不够。我国目前有关金融的法律,绝大部分都把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却没有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般个人利益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与法律保障弱者的立法取向完全背离。这样做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缺点是,金融机构在法律这把巨大的保护伞下,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有时甚至任意妄为,缺少必要的监督,社会负面形象突出。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将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区别对待,阻碍了金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间接地违反了WTO法律框架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立法,使行政权力对金融立法影响巨大。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在设计之初就为行政权力创造了较大的行使空间,导致的后果是各类金融法律通常随着国家的政策改变而改变,缺乏稳定性。与此同时,各个行政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往往会更多地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导致同类产品和业务因实施主体不同,而要适用不同法律、法规,进而引发规则适用混乱。由此可见,这种由行政主导立法的模式,给公权力的无序扩张提供了温床,对其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

(三)立法缺乏系统化,整体比较杂乱。在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实行的是多头监管,并且区分行业,这样的模式直接导致了整体监管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不但无法起到理想的监管作用,而且阻碍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这是一种不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的监管模式。另外,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出现各行业重复规定的现象,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规定,行业之间有时会互相扯皮、抵制,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更新。

(四)金融法律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法律空点、盲点较多。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金融新业态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立法跟不上金融新业态的发展速度。这不光体现在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制定上,更为重要的是具体到各部门法和行业法规,内容重复、交叉,层次不清,对监管的规定不够细化。同时,有些新出现的金融业态找不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出于“失控”状态,长此以往,对金融业的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薄弱,不接地气。

(五)金融法律对具体执法机构给予太多的授权,管理过于空泛。在具体实践中,对很多违法的金融事件的处理无法真正引用法律条文,比如《证券法》的实践运用。部分金融法律由于规定过于空泛,导致在法律适用性不够,有时只能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

二、金融市场监管目前存在的缺陷

(一)金融监管目标理念单一、可持续性不强,不科学。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发达、立法相对落后,导致金融监管方面的力度较小,可采取的措施较少,这使得金融监管往往停留于表面,效果不理想。

(二)金融监管缺乏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实质性内容,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基本国情,甚至不尽合理。例如,在只允许外资开办银行且不允许私人资本开办银行,明显地有不公平对待之嫌疑。再比如,对不同的金融组织不能有效地评估其存在的不同风险系数,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有效管理。

(三)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监管需求。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金融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金融监管相对落后的大环境下,金融监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实也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这对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国际接轨刻不容缓。

三、对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立法理念。要从根本上树立一个稳定的立法目的,保证法律的权威,尽量做到“从一而终”,使法律能一贯地发挥其协调作用。同时,要从根本上保证法律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削弱政治影响,突出以保护权利为准则,并逐步实现立法技术精细化,从而使法律操作性更强、更实用。

(二)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程序。首先是高度统一立法机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全国人大的立法地位,调整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流程,提高立法科学性、民主性,改变目前存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现象。其次是多方拓展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模式,并逐步完善反馈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立法中来。最后是立法要有计划性,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并通过后续评估等方式,及时予以修改和完善。

(三)提高立法效率,使法律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我国《立法法》规定了立法和修改法律的具体程序,但很多程序时间相对较长。在实践中。我们因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灵活运用各类立法工具,更多运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时间间隔,并注重扩大意见征求范围。

(四)抓紧时间建立起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参照世界各国的做法,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包括国家宏观金融预警体系、区域金融预警体系和地区金融预警体系等三个体系,并可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在收集、汇总各种信息后,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五)建立起一个通畅的信息披露渠道,提高监管透明度,创造一个真正公开、安全的金融市场秩序。金融信息流动不畅、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现象,一直困扰着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主体,也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阻碍了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明确,主要内容包括有关金融活动信息披露的义务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要防止一些人任意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避免金融市场出现不必要的震荡。一些公开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商业秘密、内幕信息和敏感信息等应严禁被披露,使国家能够真正从源头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

(六)明确金融监管主体、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应按照谁犯错、谁承担的责任划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监管责任体系。在明确追责体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明确激励机制,要逐步细化相关规定,使责任机制具备可操作性。同时,作为保障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也要跟上,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最后是要逐步完善内审、监察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和改正各类不当行为。

参考文献:

[1]伍德.菲利普:《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香港出版社[J].1999年版.

[2]黎四奇.“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J],《法律科学》2004年6月第96页-99页.

我国海洋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对策 篇7

1 我国现行的海洋法律制度

1.1 我国海洋的基本法律制度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属于沿海国管辖的海洋区域主要是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对这些管辖海域所制定的法律属于海洋基本法律制度。目前, 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1958年9月4日, 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领海的声明》, 从而建立了新中国的领海制度, 但该声明还不能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领海立法。为了健全我国领海法律制度、行使领海主权和毗连区管制权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 我国于1992年2月2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该法共17条[2], 对我国领海及毗连区的宽度、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我国领海的权利以及外国船舶在我国领海内进行科学研究等法律制度作了系统规定。尤其应当指出的是, 该法第二条第二款再次重申, 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他一切属于我国的岛屿都是我国的陆地领土, 这对维护我国岛屿的领土主权和防止其他国家的侵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该法于1998年6月26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作为我国海洋基本法, 其主要规定了管辖区域的范围、权利和义务以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其中, 管辖区域的范围为专属经济区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为200海里, 而大陆架按陆地领土自然延伸原则确立;权利和义务包括我国为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及对专属经济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从事经济性勘探开发活动的主权权利, 对人工岛屿、设施和构造物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行使管辖权;在与有关国家共处同一大陆架或与有关国家之间海域宽度不足400海里时, 有关各方应当根据国际海洋法, 并参照海上划界的国际实践, 考虑到所有的有关情况, 按照公平原则, 通过谈判进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

1.2 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法律制度

海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海洋综合管理中的各种过程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为确保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必须对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充分考虑到海洋开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从根本上调整海洋及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 2001年10月27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3]。该法规定的主要制度有:①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及其管理只有采用海洋功能区划, 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各个海域的优势资源和环境;开发部门正确选择海域的使用方向、范围和对象, 管理部门按照各种客观条件审批具体海域使用的申请, 并实施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② 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它是该法的核心制度之一, 直接起到了使海洋开发秩序化和布局合理化的保证作用;它是启动我国海域使用立法之前就经国务院批准的制度。③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它是海域使用立法之前就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制度。海域及其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性的“资产”, 其社会属性就应具有一切有形的属性, 即资金的实物存在形式, 因此海域及其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向国家缴纳使用金, 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

1.3 我国海洋行业的法律制度

目前, 我国海洋管理是以部门管理为主、综合管理为辅的体制, 而综合管理的授权不够充分和明确, 还不足以全面承担海洋管理的任务。与此同时, 海洋行业管理法规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方面的法规主要有:① 海洋渔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包括1979年制定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和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0年10月31日和2004年8月28日2次修改) , 后者是我国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基本法, 该法明确了我国渔业生产的方针, 并对养殖业和捕捞业的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作了明确的规定。② 海上交通管理的法律制度。交通运输业是海洋开发的传统产业, 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进出口船舶联合检查通则》《外国籍非军用船舶通过琼州海峡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打捞沉船管理办法》等。③ 海上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海上矿产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除在海洋石油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一些专门的行政法规外, 基本上都是陆上矿产资源管理法规向海洋的延伸,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等。④ 海洋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海洋法律体系中, 海洋环境管理方面发展最为迅速也比较健全。继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年修改) 之后, 国务院先后就石油勘探和开发的环境管理、倾废管理、船舶排污管理、海岸工程管理和陆地污染管理制定了行政法规, 国家海洋局又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部门规章, 部分沿海省市也制定了保护毗邻海域环境的地方性法规,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⑤ 海洋调查研究的法律制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部分专门对海洋调查研究作出的规定,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我国于199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并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4]。

2 我国海洋法律制度的特点

2.1 立法层次和立法部门繁多

我国涉海部门众多, 从横向看, 有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外交、渔业、矿产、交通、海商、环保、科研和军事等部门;从纵向看, 又包括中央的集中管理和地方的分级管理。海洋事务要处理的社会关系纷繁复杂, 包括行政、民事、商事、刑事和外交等, 由此决定了我国现行海洋法律制度立法层次和立法部门繁多, 这在国内立法中是不多见的[5]。

2.2 深受国际法的影响

我国海洋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国内法的特征不言而喻;但其受国际法, 尤其是国际海洋法影响之深之广在国内立法中是绝无仅有的。这里的“影响”并非仅指对域外法律的借鉴和移植, 而是我国海洋法律制度中的两个基本法律,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都是直接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的, 其基本制度均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保持一致。我国今后在涉及公海、国际海底和极地等区域的立法时, 也会受到国际上有关法律的影响。

2.3 传统海洋产业单项法规较为完善

海洋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具有丰富性。传统的海洋产业部门主要有渔业、盐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这些传统用海部门的立法相对比较完善。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由国家组织开发海洋资源 (主要是渔、盐业资源) 的政策。到20世纪初, 当时的中国政府于1914年4月28日颁发《公海渔业奖励条例》, 对从事公海渔业的公司和国民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奖励金;1929年制定《渔业法》和《渔会法》;1930年颁发《渔业法施行规则》《渔业登记规则》和《渔业登记规则实施细则》;1931年发布《渔业警察规程》;1932年发布《渔轮长渔捞长登记暂行规则》;1933年制定《海洋渔业管理局组织条例》。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先后制定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相关部门经国务院批准还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

3 我国海洋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涉海法律操作性较差

我国海洋领域法律出台时间严重滞后, 且所立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也较差。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海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从此履行《公约》所赋予的义务和行使《公约》所赋予的权利有了法律依据。而如此的法律在内容上有些缺陷, 使其适用性大为下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立法较快并且比较健全, 传统海洋产业单项法规比较完善, 但海洋法律制度整体上仍然存在问题。如, 一些海洋法律制度原则性过强, 主管部门不明确, 没有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3.2 海洋综合管理法规缺乏

海洋综合管理的法律制度为涉海部门和海洋产业之间的协调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其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 调整各涉海部门和海洋产业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海洋环境及其资源过程中的关系, 提供指导各涉海部门和海洋产业合理而有效地进行涉海活动的准则, 以加速各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洋管理的国家之一, 但目前海洋综合立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世界主要海洋国家, 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其管理力度及效果都好于我国;而多年来我国海洋管理立法的步伐远跟不上现代海洋发展与现实的需要, 处在弱势地位[6]。

3.3 海洋立法对执法问题考虑不充分

我国的海洋法律在海洋行政执法方面有的没有明确执法主体, 有的存在多个执法主体, 职责虽有分工, 但管理的总体责任不清楚, 造成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难以协调。为了维护我国海洋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及确实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在立法时应当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 依据我国海洋执法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以达到最佳执法效果。

4 完善我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对策

完善我国海洋法律制度目前面临着三大任务:① 有法可依。海洋立法能够满足实施海洋开发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海洋权益维护、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管理等各领域都能“依法行事”。② 法律、法规健全完备, 与之配套的细则、条例和规章等内容科学且结构合理, 能够充分保证上位法的实施, 使利用者和管理者都能够“有章可循”。③ 法律、法规和规章协调统一, 避免相互冲突, 使整个海洋法律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7]。为了完成上述任务,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4.1 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大法

尽管我国海洋立法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海洋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目前我国的涉海法律都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专项立法, 不仅法律之间存在着内容交叉和冲突, 而且在综合管理方面呈现出立法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涉海活动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加大, 我国海洋事务日益扩展, 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围绕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所形成的关系已远远超出行业部门和沿海地区的范围, 亟须一部综合性法律出台予以协调。

海洋问题往往跨越多领域和多地区, 国际性、共同性和辐射性更为突出, 加上海洋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均具有战略地位, 因而更具敏感性。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海洋形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没有一部统领全局和体现本国海洋战略利益的基本法, 就会在处理国际海洋争端和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行动上因缺乏法律根据和战略指导而处于被动。因此, 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国家海洋基本法, 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工作和实现海洋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建立和完善海洋法律制度

应认真梳理总结我国海洋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海洋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充实和细化我国海洋立法内容以及增强海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 制定我国现有海洋法律的配套法规, 具体包括外国船舶无害通过我国领海管理办法、外国军用舰艇进入我国领海内水管理办法、对违法船舶登临检查实施办法和专属经济区内人工构筑物建造管理条例等, 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利益。

其次, 建立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和公海生物资源利用与养护制度等, 包括“区域”内环境保护制度和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制度等;建立在公海上行使权利的制度, 包括实施登临和检查的制度、实施紧追权的制度以及船舶管理制度。

最后,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 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 同时也要完善海洋科学研究管理制度。

4.3 制定海洋区域性法规

海域是“海洋国土”的主体, 是海洋经济赖以生存、发展和繁荣的主要依托, 是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空间范围。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我国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 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应该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规划、规范、管理和协调海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管海洋区域性法规的管理范围仅限于一定区域, 但对区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这类海洋法规在我国几乎空缺, 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区域性法规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 涉及全国范围的如《海岸带管理法》和《海岛开发管理法》等, 涉及重点海域的如《渤海开发管理法》等, 也有涉及重要海峡、海湾和重点河口的。这些区域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影响也较大, 近期要尤其重视这类法规的制定[8]。

4.4 制定海洋专项性法规

海洋专项性法规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这类法规以调整某一方面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为目的, 从海洋资源的类别来看具有单项性;但从立法体制看, 这类法规主要是为有效地行使国家职能和进行行政管理而制定的。其内容规定了我国海洋管理的基本原则, 确立了有关行业管理的基本制度, 构成有关行业管理的基本法。专项性法规的制定在我国有一定的基础, 有些行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就全国而言, 专项立法发展很不平衡, 近期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当前迫切需要制定的专项法规有《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法》和《海洋工程发展法》等[8]。

4.5 制定地方性海洋法规

沿海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配套的法规和条例, 在国家确定地方管辖海域制度后要加快地方海洋管理立法工作, 对已颁布的法律、法规要做好完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晨.我国海洋资源法体系初探[EB/OL].http://www.iolaw.org.cn, 2004-09-15.

[2]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4.

[3]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21.

[4]李国庆.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314.

[5]吴继陆.关于我国海洋法律制度几个理论问题的初探[G]//王曙光.海洋开发战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136.

[6]蒋平.完善我国海洋法体系的探讨[J].海洋信息, 2006 (1) :15.

[7]贾宇.健全海洋法律制度依法实施海洋开发[G]//王曙光.海洋开发战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80.

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篇8

1 物流立法的必要性

早在1992年原商业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物流科技工作的意见》;在1995年国内贸易部在《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物流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在1999年国家又把现代物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培育现代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透露,我国拟制订或修订部分物流法则以防止外资控制我国重要产业的供应链。据介绍,跨国物流企业通常采用购买航线、投资物流设施、追随产业转移、把亚太地区物流枢纽转移至中国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其战略将使我国传统物流业长期面临冲击。对此,我国拟制订或修订部分物流法则,解决外资进入物流业“通行无阻”与“超国民待遇”问题,鼓励重点物流企业进入国际产业供应链体系,鼓励多元化投入、设立物流发展基金,加大对物流业融资力度。此外,2008年上半年,发改委有望出台《国家现代化物流发展规划纲要》,预计5~10年后,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缺少强制性的法律文件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部门就自己制定物流的规章。这势必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物流标准,如公路标准、铁路标准、水路标准,还有可能同一个部门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从而造成了我国物流市场的混乱,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所以颁布一部具有权威的有关物流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面对国外的物流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定,那么我国的企业将用哪个部门的标准来迎接挑战呢?利用不同部门的标准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同时又可能导致物流服务速度的缓慢。因此,国家应该在外国物流公司刚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之际,尽快颁布一部具有权威性的物流法律,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保障。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看,以及“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快物流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1.1 发展物流业需要立法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在服务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物流服务的收入在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新加坡是30%,我国近几年增长也很迅速。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物流已经把单一的运输变为综合性的物资流通。对于这样的行业,应当有相应法律规范。

1.2 规范物流行为需要立法

大多数的物流行为是可以分拆为若干个单行法律来调整和管理的,但涉及综合性的就缺少法律依据。比如,一个物流供应商与供货商和需求商的三方关系如何处理?供货商通过物流企业向第三方供货,不能简单归结为一种运输关系,或者代理关系,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不会是单纯的铁路、公路或者其他方式。这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1.3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需要立法

物流业的发展产生很多全新的关系,亟须法律规范和调整。传统的单一立法已经不能满足客观要求,因此制定相对统一的物流法是当务之急。如我国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对于货物的灭失和损坏,我国《合同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规定的是严格责任,而《海商法》规定的则是不完全过错责任。又如关于赔偿限额、责任期间、免责事由、损害赔偿的确定等方面的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

2 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市场将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物流也将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化物流与国内物流是不可分割的,国内物流法律法规主要问题:

2.1 没有系统专业的法律规定

目前,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分散、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秩序混乱,价格无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然也有《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审批管理办法》、《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商品代理配送行业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府规章,而这些规定从法律渊源上说都属于部门规章,效力相对来说较低,不具有跨行业的普遍的效力。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法律法规。

2.2 法律效力低,可操作性差

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多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规范性不强,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其中不少内容还有悖国际惯例,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处于统领地位的《物流法》,除一些基础性的规定由《民法通则》、《合同法》等规定外,直接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由部委、地方制定,规范性不强,大多以“办法”、“条例”、“通知”等形式存在,在司法实践中缺乏普遍适用性,有些只能作为物流主体进行业务活动时的一个参照,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在物流业发展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3 物流法律法规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执行的有些物流法律法规还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而来的,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虽在当时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空差异已出现适用范围有误、规制内容过时以及法律交叉、法律空白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补充、修订和废止。物流法律体系从技术上普遍缺乏对物流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也很差。

2.4 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差

物流立法上涉及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存在法律法规“打架”现象,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形成行业优势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法律上看,至今我国尚未制定关于物流主体的综合性法律或者法规。目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被囊括在综合性的法律中,很有必要通过制定物流法律法规,对从事物流服务的主体及物流企业进行规范。

3 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思路

3.1 构建脉络清晰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涵盖与物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并非像民法、商法、经济法那样相对独立。涉及物流的法律规范既可能包括民法部门中的部分原则与内容,如调整平行主体之间财产权利、契约关系的合同法、财产法,也可能涉及商法与经济法部门中的法律规范,如对各种外部交易行为进行普遍规范的票据法、保险法。因此,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应界定为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与物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结构严谨、联系紧密的不同单项法律法规既发挥着不同作用,又互相影响。鉴于我国诸多物流问题都已在市场经济基本法律体系中做出了必要规范,重复立法很可能造成立法资源浪费和法规重复交叉,所以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是要从基本法律体系中圈出独立的“物流法”部门分支,而是要为持续性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框架体系,理顺不同单行法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确立现代市场经济下物流运行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内部出现重复和矛盾,避免物流产业内部自律以及地方、中央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基于此,构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目标:如何通过汇编修订现有法律和适当补充立法,疏通各单行法律规范之间的承接与递进关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物流法律法规框架,促进物流行为规范化和物流运作效率化。这比新立一部虽针对性强但大而全、空洞化的“物流法”更有益。

3.2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从日本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特征以及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我国物流立法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物流主体法,指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与退出规制的法律规范;二是物流行为法,指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的行为的法律规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三是宏观调控法,指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四是社会保障法,指调整国家、物流主体与劳动者、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为物流活动确立行为准则。

3.3 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物流系统主要由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主要环节和功能构成。如何用系统化思想和现代综合物流理念建立高度系统化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我国物流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和效率是物流立法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其系统化程度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建立起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清理和制定系统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3.4 加强地方物流法规建设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市场状况、企业素质和融资能力不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近期内在建立全国性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区的物流法规。我国传统管理法规中,条块分割严重,令我国的物流业者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规模经营受到阻碍,也使国外物流从业者对我国内地市场望而却步,例如我国仅公路法就各省自有一个,令跨省经营者无所适从。这样,既能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宏观物流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和经验,也有利于各地区的物流企业根据地区特点加快发展。国际物流的复杂环境形成了它的自有特点:完成周期长、作业方式复杂多样、物流系统一体化、重视联盟作用。

物流业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得到多方面法规的引导和支持。国际上颁布《物流法》比较早的国家是日本,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物流法》。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立法条件不充分,但需尽快积累,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尽快研究制定各种法规制度。随着加入WTO后带来的市场开放和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变革,物流业面临着巨大国际化的发展,它需要更加科学、合理、高效、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现代物流业立法成为当务之急,需要突破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物流业的法律环境,全面建设立体物流网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国际上腾飞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健.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景安.初识日本物流业[Z].(出版地不详):海事信息快讯,2006-12-26.

[3]郭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浅析农村教育现状及立法完善 篇9

作为占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一直是中国发展中所不可逃避的问题, 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农村的教育问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 滞后性

滞后性是农村教育的最重要特点。农村地处偏远地区, 交通的不发达使得新产品的传入以及知识和观念的传入都较缓慢, 在教育上无论是教师的配置还是教育措施的引入都相对落后, 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投入的落后, 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投入的落后使得农村的孩子在受到的教育方面难以拥有像城里孩子那样的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二) 单方性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 但家庭教育同样必不可少。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却令人担忧, 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 有一部分选择直接让孩子放弃学业,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让孩子接受教育, 但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 完全将教育视为学校的事, 教育的好就认为是学校好, 教育不好就认为是老师没有严加管教, 将对孩子的“打骂权”完全赋予老师, 认为只要老师“管得严”, 孩子就能被教育好。这种想法的普遍存在使得农村的教育呈现出单方性的特点, 单靠学校的力量, 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 再加上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 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三) 随意性

我国为了完善教育制度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却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 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人们对于义务教育也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 虽然我国出台了《义务教育法》, 但对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很少被农村地区知道, 人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很随意, 大多认为教育是自己的事, 自己的选择, 无关别人, 更何况是国家, 更无权干涉, 也不会认为国家会管这些个人的事。这一切有农村地区交通落后, 经济不发达, 观念陈旧的原因, 也有国家立法不完善, 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原因。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

要想改革教育, 促进农村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 只有在充分了解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而完善教育制度。

(一) 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发达使得家长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农业上, 人们不得不为了温饱问题奔波, 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 这就使得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大部分家长将教育视为学校的事, 自己只负责交钱, 殊不知, 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更加重要, 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 有一部分选择直接让孩子放弃学业,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让孩子接受教育, 但单靠学校的力量, 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 再加上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 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 义务教育松懈

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却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 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虽然我国出台了《义务教育法》, 但对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很少被农村地区知道, 更别谈有效的实施, 无论是从学生本身还是家长, 甚至是学校对于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接受义务教育的态度都是采取自愿为主, 劝说为辅, 均不认为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在农村地区很少有因没有实施义务教育而被强迫进行义务教育的, 这就使得义务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开始实施, 大多成为一纸空文, 甚至很少被人知道, 更别提用它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三) 教师队伍匮乏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队伍的建设, 无论是从教师的选拔还是教师的职业培养都是教育完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农村的教师队伍却令人堪忧。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使得农村的教师招募存在着困难, 教师存在老龄化, 年轻的教师更多的选择呆在经济较发达, 交通较便利的地区, 这一系列因素就为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的扩展带来了诸多不利。教师队伍的匮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 教育质量的低下使得更多的孩子选择放弃学业, 早早的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农村的早婚早育现象的大量存在, 父母的教育水平又将影响着下一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以及态度, 造成恶性循环, 使得农村的教育问题不断, 改善困难, 无从下手。因此, 农村教育的改善需要教育观念的提升, 教育观念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三、农村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教育问题的存在有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 但在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 立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农村教育完善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农村的教育立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 立法不明确, 可操作性差

我国关于教育的立法并非没有,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对于教育制度等虽然有了规定, 但这些立法规定大多是概括性的, 如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些规定制定了义务教育制度, 但操作性却不大, 没有具体的实施方式, 无论是具体实施方法还是具体的惩罚措施都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这就使得这部法律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一部缺乏具体执行标准的法律, 只能是作为制定政策的源头, 难以成为具体的实施法律。没有法律的规范, 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淡薄, 使得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 经济文化落后, 教育设施和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的教育无法单独依靠个人的自觉实现, 所以, 一部具体的法律对于教育制度的完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目前, 我们就缺乏这样一部法律。

(二) 缺乏针对农村教育的立法

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存在诸多的特殊之处, 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单方性、随意性等都是农村教育所特有的, 相对于城市的教育, 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区别于城市教育, 因此, 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解决农村中的教育问题。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真对农村教育的立法, 现有的立法不仅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 而且也无法解决农村中的特有问题, 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整体落后以及教育观念的淡薄极其需要法律的强制作用, 这对于教育的随意性和单方性有着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 监督措施的不完善

教育的完善无法依靠单方面的努力,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努力, 农村地区的教育无论是教育措施还是教育观念都相对落后, 要想实现教育的完善就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督体制, 使得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错误态度, 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 别人无权插手, 无论是外人还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当事人甚至是受教育者本人都不认为教育权是一项权利也是义务, 应该被保护也必须去实行。

从监督主体角度进行划分, 教育法的监督体系可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两大类, 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它是教育法监督体系的核心。这类监督都是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 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直接的法律效力, 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行政机关的教育法监督、司法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虽然对于教育法的监督主体有了规定, 但却没有具体的监督办法, 使得这些监督大多只是一纸空文, 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四、完善农村教育的建议

教育制度的完善关系着国家日后的发展, 作为占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教育问题更是中国教育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教育立法的完善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明确立法, 增加可操作性

我国关于教育制度的立法虽然有, 但操作性却不大, 没有具体的实施方式, 无论是具体实施方法还是具体的惩罚措施都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这就使得这部法律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一部缺乏具体执行标准的法律, 只能是作为制定政策的源头, 难以成为具体的实施法律。没有法律的规范, 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淡薄, 使得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 经济文化落后, 教育设施和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的教育无法单独依靠个人的自觉实现。因此, 要完善农村教育制度首先就要明确立法, 而不是仅仅颁布准则, 法律需要对受教育者以及提供教育者作出具体的规定, 针对侵犯教育权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的惩罚措施, 使得教育的保障有法可依。

(二) 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的教育法

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存在诸多的特殊之处, 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单方性、随意性等都是农村教育所特有的, 相对于城市的教育, 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区别于城市教育, 因此, 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解决农村中的教育问题。针对农村孩子放弃义务教育选择早早辍学打工的现象, 关于农村的教育立法应该作出具体适当的执行办法, 而不能仅仅依靠自觉。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增多, 留守儿童人数上升, 家庭教育的缺失, 则可以采取西方国家的某些规定禁止家长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等规定。只有将农村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才能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 实现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 完善监督手段

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错误态度, 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 别人无权插手, 无论是外人还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当事人甚至是受教育者本人都不认为教育权是一项权利也是义务, 应该被保护也必须去实行。既然完全靠自觉无法实现就必须要依靠监督的力量, 我国教育法的监督体系可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两大类, 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教育法监督、行政机关的教育法监督、司法机关的教育法监督。社会监督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可见任何的单位团体都享有对于教育法的监督权, 但行使这项权利的却不多, 这里固然有观念的问题, 但监督手段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因此, 完善监督手段是必备可少的。

摘要:教育的完善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 不能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的力量,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立法的完善, 严格的执法, 有效的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着自己特有的特点, 针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立法的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对于教育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企图对教育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滞后性,家庭教育,义务教育,教育设施,监督手段

参考文献

[1]高金岭.关于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

[2]王洪成.加入WTO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4) .

[3]褚宏启.关于教育法地位的法理学分析[J].教育研究, 2000 (4) .

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现状及展望 篇10

关键词:儿童权利保护制度,立法现状,儿童遭受暴力法律援助制度,儿童强制报告制度

一、我国保护儿童权利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儿童权利的保护制度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框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两翼,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组成的。本文所讨论的儿童权利保护是指狭义的儿童权利保护,仅从儿童的生存权和健康权角度进行讨论,不包括受教育权等发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主要有,第四十六条:“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九条:“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遭受虐待的权利。”这是对儿童基本权利的纲领性、基础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第六条规定:“社会各群体要保护未成年人、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具体规定了家庭暴力的强制报告制度,家庭暴力的处置以及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内容,对预防儿童在家庭内部遭受暴力、威胁、虐待等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民法通则》中直接体现保护儿童权利的规定主要有第十八条第三款:“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以及第一百零四条:“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当然,除此之外,我国《婚姻法》、《侵权责任法》与《继承法》等法律法规也有相关保护儿童权利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保护儿童权利的规定主要有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以及第二百六十一条有关遗弃罪的规定等。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四十五条中规定:“对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当事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警告。”不仅保护了包括儿童在内及其他被扶养人的合法权利,而且对我国《刑法》范围以外侵犯儿童权利的违法行为作出了规制。

二、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完善与发展

通过以上两部分对国内外保护儿童权利立法现状的简要介绍,比较来看,我国国内的儿童权利立法保护体系中存在较多缺陷,主要可归结于三个方面:第一,儿童权利保护概念界定不明确。第二,儿童保护体系不够完善。第三,保护儿童权利的实践较少,相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我国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应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

1、明确儿童权利保护概念的界定

儿童权利保护是指对18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保护。这里的健康权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在对暴力是否对儿童产生威胁和侵害时,不仅要将身体威胁和对儿童身体造成的损害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同时还应将儿童心理受到的威胁和损伤作为判断标准。在对儿童权利保护时,既要对构成犯罪和违反治安管理的危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还应将对不够成治安管理处罚但危害结果严重的行为进行规制,以确保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2、完善儿童权利保护制度,制定专门立法

虽然我国立法体系中涉及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众多,但是真正明确以儿童权利作为保护对象的立法尚属缺位状态。儿童这一特殊主体,其合法权利易受侵犯、难以发现、危害结果为身体和心理双重伤害且难以治愈的特点决定了对于儿童权利的保护不能简单、笼统进行保护、而应该制定专门法律进行规制。对于儿童遭受其他暴力时,例如校园暴力则不适用该法规定。为完善我国儿童权利保护制度,应依托现有立法并制定相关法律,构建完整的儿童遭受强制报告制度、儿童遭受暴力的认定制度、人身保护令制度、儿童遭受暴力法律援助制度、临时安置和司法介入以及最终的安置遭受暴力的儿童制度。

3、加强理论研究,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实践相结合

在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实践也相对较少,在2016年3月1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生效后,对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实践同样进行规制。随之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实践不断增加,我们应在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权利保护制度,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保护其他弱势群体立法提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5).

立法现状 篇11

[关键词]避风港规则;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侵权责任法

我国网络服务商承担间接侵权责任最早的依据出自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络司法解释》,该解释第三条规定:“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该条明确了网络服务商只有在“明知”其网络用户侵权或接到权利人的警告后,未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后果的,才承担侵权责任。

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网络著作权侵权也作了规定。该法第三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对比《网络司法解释》和《侵权责任法》,我们可以发现,《侵权责任法》不仅扩大了帮助侵权的责任主体,明确了责任形式,还改变了侵权认定的主观要件,由“明知”变为了“知道”。而“知道”的范畴明显比“明知”要大,意味着《侵权责任法》加重了网络服务商的责任。没有具体规定具体的主观形态,从立法上来说是为了留有一定解释的余地。但是“知道”究竟包括哪些主观形态,是仅包括“明知”和“有理由知道”,还是包括“应当知道”,《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给出回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一书中,作者指出“知道”可以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主观状态。这里的“应知”应当是广义上的“應知”,即包括“有理由知道”和“应当知道”。①

然而,这样的解释不仅加重了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也使得《条例》中的“避风港规则”形同虚设。因为“应知”暗含着网络服务商对其网络用户行为监督与审查的义务。但是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网络服务商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在技术上无法逐一审核,在经济上也无法承担。况且,如果网络服务商判断失误,将用户原本不侵权的内容删除,依法还将对用户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如果“应知”成为网络服务商帮助侵权的判断标准,会架空《条例》规定的“避风港规则”。因为《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明知”或“应知”正好和“避风港规则”的“不知道”或“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冲突,它们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权利人如果能够依《侵权责任法》证明网络服务商“明知”或“应知”,则网络服务商就不可能存在“不知道”或“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的情况,即网络服务商不能援引“避风港规则”免责;如果权利人不能证明,则网络服务商也无援引必要,因为不能依法认定其侵权。更何况,“避风港规则”中的免责条件除了主观上的不知悉,还有其他的如“未获利”等,但是仅凭主观上的不知悉就能判定网络服务商不侵权,那么网络服务商也就没有动力让自己满足其他条件。而《侵权责任法》相对《条例》来说是上位法,也是新法。按照法理学中关于法律位阶的原理,《侵权责任法》可以优先适用。这无疑使《条例》规定的“避风港规则”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与指导作用。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修改《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将《条例》规定的“避风港规则”作为但书写入该条。即依据《侵权责任法》可以以“明知”或“应知”认定网络服务商侵权。但是网络服务商存在下列情况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列举《条例》中规定的免责条件。如果权利人仅仅能证明网络服务商要履行一定的审查义务后才能发现侵权行为,则网络服务上便可以依但书中的“红旗标准”和其他免责条件免除其赔偿责任。但是免除的责任仅限于赔偿责任,对于其他责任形式如停止侵害,消除妨碍等,权利人依然可以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这样一来,不仅化解了《侵权责任法》与《条例》的冲突,使“避风港规则”真正能起到“避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权利人与网络服务商的利益。一方面,网络服务商不再承担主动审查的义务,不必担心因为怠于积极审查而导致其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即使在网络服务商符合“红旗标准”的情况下,权利人依然可以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除赔偿责任以外的责任形式,并且在网络服务商未满足其他条件如“未获利”的情况下,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注释]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85页。

[作者简介]杨光宇,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民商法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及思考 篇12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将商品交易过程安全、快捷、有效地实现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那时美国首先出现了“商业电子化”一词。现在的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电子商务一般称为电子商业, 指通过各种电子工具、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这种电子商务采用的工具广泛, 从电话、电视、传真到计算机、网络以及更先进的设备, 来完成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 如市场分析、客户管理、资源配置、企业决策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也称电子交易, 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这种电子商务突出了互联网的实时性、广域性和高效性, 也主要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

无论广义的电子商务, 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 都有如下几个特点:虚拟商品、进入门槛低, 降低成本、减少库存、交易高效、增加商机, 覆盖面广、实时互动。

二、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内容

电子商务法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数据电讯在商事交易中的运用, 特别是在因特网这一开放性商事交易平台上的应用, 而给商事法律关系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它大致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制度:一是数据电讯法律制度。其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电讯概念与效力, 以及数据电讯的收发、归属及其完整性与可靠性推走规范等。二是电子签名效力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电子签名的概念 (广义与狭义的电子签名) 及其适用、电子签名的归属与完整性推定、电子签名的使用与效果等。三是电子商务认证制度。其具体内容有:认证机构的设立与管理、认证机构的运行规范、风险防范及认证机构的责任等。

应当指出的是, 目前我国一些学者所提出的电子商务立法, 并非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法, 而是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立法, 即从广义的电子商务法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笔者以为这种立法构想难以实现, 原因有二:一是广义的电子商务法涉及面极其广泛, 无法在一部法律文件中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 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 许多电子商务法律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 尚无适当的解决方法, 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立法条件并不成熟。相反, 全球电子商务立法文件的内容大多集中于狭义的电子商务法方面, 反映了目前电子商务立法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三、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以下简称《合同法》) 第11条关于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及第33条关于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订立合同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的规定。前者承认了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后者涉及电子合同生效的要件, 可以说是对电子合同效力的一种探索。另外《合同法》第16条、第26条、第34条规定了电子合同要约的生效时间、承诺的生效时间及合同成立地点。但是, 仅有以上规定, 电子合同仍然无法操作, 无法进入实施阶段。

《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里程碑, 它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扫除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其他领域中应用的法律障碍, 极大地改善我国电子签名应用的法制环境, 从而大力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电子签名法的起草, 经历了征求意见稿、草案和最终稿三个阶段。整个起草过程也是对电子签名这一新型核证技术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四、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的经验

电子商务立法自1995年开始以来, 几年时间内, 世界上就有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制定或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法, 可以说各国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由于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全新特征以及各国的不同国情, 各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中的认识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不同的侧重点和立场倾向在其相关的电子商务立法中也都有所体现。

在国际组织的立法活动的成果中, 最为重要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并于1996年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 (以下称“示范法”) , 严格地说, 它不能算是一个法律性文件;但是, 《示范法》的颁布对各国的电子商务立法活动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此后, 各国在其电子商务法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示范法》的内容。

美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中, 无疑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199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子商务立法即美国犹他州《数字签名法》在美国诞生, 随后美国又颁布了《国际与国内电子商务签章法》。到20世纪末, 美国已有44个州制定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

五、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持积极态度, 我国政府充分意识到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支持有关部门和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目前,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电子商务工程, 例如, 由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外经贸部建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金贸工程”;北京市政府建立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上海市政府建立的“信息港电子商务工程”等等。此外, 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建立了各自的电子商务中心。与此同时, 政府对加强电子商务立法、规范电子商务行为也给以高度重视, 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国情, 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进程。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框架, 应当包括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电子支付及金融管理、税收与保险、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保护、电子证据与电子签名的法律认定、政府的强制性措施及审查机制、市场准入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司法的国际管辖和国际协助等等。而当前, 有两个问题尤应引起政府特别重视:一是税收, 二是信用。

结语

上一篇: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下一篇:中央银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