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改革

2024-10-01

扶贫改革(共10篇)

扶贫改革 篇1

在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提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而作为革命老区,江西目前仍有276万贫困群众,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江西扶贫工作目前取得哪些具体成效?江西如何继续推进扶贫攻坚?

一、我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应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成就、新变化。

第一组数据,有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全省38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已经达到了7670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5.6%,也占到人均收入的75%。这个数据在两年前,只达到了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65%。也就是说,两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第二个核心指标,贫困人口 的减少。2011年, 全省有43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是12.6%。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的贫困人口为276万,贫困发生率是7.7%,尤其是2013、2014年两年,我们2013年减贫80万,2014年减贫70万人,说明我们减贫的速度非常快。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综合效果。这两个指标,也是国家考核一个地区扶贫开发的基础指标。第二组数据,专项扶贫。2014年省级可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1亿元,增长了15%。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全省贫困人口和3400个贫困村,逐户逐村建档立卡,实行精准扶贫。完成了5万人的雨露计划,并对58个县进行了产业扶持。第三组数据,行业扶贫方面,从2011-2014年,四年间,我们投入了2290亿,其中财政资金达到了1500亿。我们用这些资金,完成了贫困地区的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贫困村信息化等,可以说,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第四组数据,以2014年10月17日首个扶贫日为契机,围绕“我为减贫做件事”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10个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38位省级领导和82个省直单位企业联系县定点扶贫,200余个省属部门单位,5000余个市县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定点扶贫,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重点扶贫网络。2011—2014年,全省社会扶贫高达80亿元。可以说社会扶贫,已经在我省上下形成了浓浓的氛围。以上几组数据充分说明,我省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新格局。由此,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加快改革创新,今年着重探索“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路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地试点和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思路,构筑了“四位一体”产业扶贫的新框架,并力求在实践中有新突破,这一框架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一是选择一个好产业。强调要在本地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贫困村发展的产业,提高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个合作社是一个具有较强扶贫功能的组织,而不是打着合作社的旗帜,不让贫困人口加入,不为穷人服务的组织。这个合作社原则上以一个贫困行政村为单位组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数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如在一个乡镇有多个村分别组建了同一产业的合作社,也可建立乡镇联社;在县级层面如有多个乡镇有同一产业合作社,也可以建立县级产业合作总社。三是设立一个放大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着力破解资金不足的问题。今年准备在部分县(市、区)试点,探索在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放大贷款,贷款期限由合作组织贷款对象自行选择1至5年期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希望试点县要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移民户的贷款需求,在贴息、直补、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上,向这一特定的对象倾斜,以体现精准扶贫的需求。四是创建一个帮扶机制,着力增强各部门共同推进产业扶贫的动力和合力。推进产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合力推进,要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产业扶贫多个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

三、紧紧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不放,精准发力,创造江西特色的新举措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他多次强调,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贯彻好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精准识别上发力。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省扶贫和移民办要求各地对精准扶贫工作再“回头看”,看工作是否布置到位,看人员培训是否到位,看数据审核是否到位,看督查是否到位,确保全省识别的3400个贫困村,346万贫困人口数据真实、齐全,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把贫困对象找出来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分类指导,分析贫困原因,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的管理》中,明确提出对搬迁移民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对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补助1000元;对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对于实行差别化扶持的,仍然存在困难的特困户,各地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三是精准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难点,要依托国扶办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管理网络,及时更新信息,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动态,尤其在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要到位,一切都要在阳光下运行。今年省扶贫和移民办主要是在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上,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在专项扶贫的项目管理上,都会有新思路、新举措,确保精准管理到位、有效。

四是精准考核。这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省根据国家的精准考核的要求,在贫困县考核约束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扶贫开发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上加大力度,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专门成立了督查处,围绕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的规范性、重要性,强化考核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四、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开发

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去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了国扶办关于设立“扶贫日”的报告,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我省高度重视首个“扶贫日”的活动部署,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去年扶贫日的活动主题定为“我为减贫做件事”,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省领导高位推动,省委书记强卫批示要精心组织开展好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省长鹿心社批示要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 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撰写署名文章《让扶贫济困美德闪烁更加璀璨的光辉》。

二是相关部门协调行动,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小组成员单位下发“扶贫日”活动相关方案,省政府随即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营造舆论氛围 , 省委宣传部部署各设区市委宣传部及省直各新闻媒体做好我省扶贫开发成就、经验典型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江西领导参考》等各类媒体 , 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扶贫日活动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据统计,扶贫日活动期间在国家级媒体报道江西扶贫20多篇。

三是积极开展捐赠活动,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和省总工会、省妇联及团省委等部门单位在认真做好扶贫日捐赠活动筹备工作的同时 , 分别向省直各单位、省属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 省直单位职工、妇女和青年、共青团员等发出倡议 , 广泛号召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本单位组织的扶贫日捐赠活动 , 捐赠款项用于本单位定点扶贫点的扶贫项目和特困群众的帮扶。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捐款累计2.23亿元。

四是活动形式富有特色,如赣州、吉安、上饶等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纷纷通过市县手机报、移动平台对公众宣传扶贫日活动情况。抚州团市委组织本地团员、团干通过“一日捐”的形式 , 开展缴纳特殊团费活动。信州区在上饶市社会扶贫公益服务中心举办医疗扶贫救助行动成果展 , 同时还开展了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十几名学生自发组织诚信义卖为贫困群众捐款。由相关方捐资的“二七医疗扶贫基金会”在南昌成立 , 用爱心点燃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曙光。

五、 理 清 思 路, 明 确 目 标,2015年再减贫 60 万人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工作的谋划之年,更是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和顶层设计完善之年,做好今年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阐述了新常态和扶贫工作的关系,提出了新常态对扶贫开发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根据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今年我们提出了“123456”的工作思路,也就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夯实两个基础工作、抓好三项考评考核、提升四大品牌工程、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强化六项保障措施”,省办出台的《2015年工作要点》已作出具体部署。具体来说,我们必须重点把握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抓好建档立卡管理工作、抓好“十三五”贫困村的调整工作、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抓好扶贫和移民工作考核、抓好水库移民管理工作、抓好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2015年,我省将继续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全年完成减贫任务60万人。

扶贫改革 篇2

一、取得的成就

1978年开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将利益传给贫困人口,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贫困人口生活有了明显改善。1986年开始的对救济式扶贫进行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措施,经过8年的努力,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万人(人均纯收入320元标准)。1994年《××县七一六扶贫攻坚计划》制度实施,1996年开始实施农田水利扶贫攻坚。2002年《××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制订实施,进入了新一轮扶贫阶段。

1996年至今的十二年,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含国债易地扶贫)17184万元,实施:

1、连续五年的12个省级攻坚乡、4个地级攻坚乡农田水利扶贫攻坚。

2、安居工程6714户。

3、温饱村建设47个。

4、村委会为单位省级重点村建设19个,村民小组为单位省级整村推进村194个,市级整村推进村25个,市级整村推进配套项目村21个。

5、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户。

6、西川特困民族乡综合扶贫开发。

7、科技产业扶贫三项。

8、易地开发搬迁安置12923人。

9、温饱示范村建2个。

10、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

11、小额信贷1300万元。通过以上项目实施,解决6321户27722人用电困难;解决2472户11370人通路困难;解决54232人、93716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39066亩、改善灌溉面积26784亩;6714户30884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破烂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11250人住上了抗震住房;解决12923人基本生存条件;按人均纯收入320元标准,九三年至二000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3万人,按人均纯收入785元标准,二00一年至二00七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55万人。

二、作法及经验

三十年改革开放创业历程,三十年扶贫攻坚,特别是“七一六”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的十四年,在实践中,主要作法经验是:

1、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温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提出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各级扶贫目标责任,层层明确任务,确保完成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2、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地、户,项目资金统一科目,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察制度,实行了资金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3、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在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性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户均有1人掌握了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针对我县贫困人口居住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环境基础条件、社会发育程度等各有不同的实际,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县情出发,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目标和任务。

5、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改变贫困面貌。实施“七一六”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全县上下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真抓实干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整个扶贫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思想上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勤劳脱贫”的光荣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96年至今的十二年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累计投工投劳267万个工日,全面参与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成为扶贫开发的投入主体。

三、存在问题

三十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开发工作,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但是,因原有起点低、地理气候条件差、投入标准不高的原因,目前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与解决温饱、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底,全县粮食单产仅143kg,农民人均有粮296kg,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05元;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6.59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达1.89万人;农村5.46万人、2.17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

扶贫改革 篇3

关键词:群众路线;改革;综合扶贫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21-01

自恩施州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州上下也正在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为打好全州第一轮扶贫攻坚战而努力。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宗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时候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推进恩施州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工作及全州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重要的政治保证。

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综合扶贫改革发展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必须放在造福百姓上

树立正确群众观,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而不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变个人的政绩观为群众利益观,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

恩施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全国、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州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州现有贫困人口144万,占全州人口的36%,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5。综合扶贫改革必须从400多万恩施人民,从144万贫困百姓的利益出发,把握改革、发展的方向,注重改善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要尽快提升这144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扶贫必须找准对象。我们扶的是社会的底层群众、社会的弱势群体和生存条件艰苦的百姓。如不明白对象,扶贫的政策、资金、好处就会落到少数人头上,我们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会落空。扶贫要扶到点子上。如没找到点子,扶贫的资金、力气就发挥不了社会效益。这次精准扶贫的推进能帮助我们找准这个点子:摸准贫困对象、搞清致贫原因、制定恰当脱贫措施。扶贫的点子就是绝大多数群众致富路子,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的幌子。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改变错误的政绩观,就不会把工作只做给领导看,就不会去为迎合某些领导的指示一味的赶进度、求亮度。正确的群众观要求我们遵循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按客观规律办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正确的群众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综合扶贫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造福百姓上。

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综合扶贫改革发展工作的政策、规划、措施的制定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反复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领导方式、工作方法。政策、规划、措施经过群众的头脑过滤、通过群众实践的检验,由群众参与实施完成,从而使之得到完善完美。

恩施州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除了自然的、历史的原因外,主要的是因为发展不够,发展不快,最突出的表现是产业薄弱、城镇化水平低。比如,201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482亿元,仅占全省的2.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9∶34.1∶40,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缺,缺乏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城镇化率仅为34.55%,落后全国18个百分点,落后全省19个百分点,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城市的辐射能力、服务能力有限,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大力提高产业化、城镇化水平是推进综合扶贫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如何尽快提高产业化水平?如何科学推进城镇化?其具体的规划、政策、措施等,必须掌握大量的实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大量的调查研究,整理归纳。在哪里调查,由谁研究,由谁来检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地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完成规划、政策的主体,是实施改革措施、贯彻制度的决定力量。不仅改革的代价要与群众一起承受,改革的成果更要与群众一起分享。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运用群众实践、依靠群众智慧,我们的规划、政策、措施、制度才会更科学、更合符实际、更能得到群众理解支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短命工程才会越来越少。

如何使产业化发展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致富而不仅仅是富了少数老板?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让失地农民都成为市民,平等的享有社会公共福利而不仅仅是某些人炒地、炒房、炒工程的闹剧?只有发挥群众的社会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规避这种现象。

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使扶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措施变为全州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领导干部既要依靠群众,不能脱离群众,又要高于群众,起到引领群众的作用,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如何让群众明白扶贫与脱贫是事关恩施发展全局最紧迫的“硬”任务、政治任务?如何让群众树立“抓综合扶贫改革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综合扶贫改革”的意识?党员干部如何在扶贫攻坚中起到引领群众的作用?

首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州发展的高度,站在全州人民群众立场上,深刻理解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扶贫、脱贫的规划、政策及措施,深刻理解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对于推进综合扶贫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做到对意义认识要比群众深,对政策规划把握要比群众全,对重点难点认识要比群众准,对措施方法掌握要比群众快。

其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向群众广泛宣传、解释、说明扶贫脱贫政策及规划,教育群众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引导群众提高落后的认识,树立信心,克服消极心理。必要时,领导干部还要在群众中做示范,这样,使我们的意志变为群众的意志,使我们的主张变为群众的主张,使我们的紧迫感变为群众的紧迫感,使“领导自己的事”变为群众自己的事。

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使全州各级党组织及广大群众把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推进综合扶贫改革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政治任务、中心任务来对待,形成统一认识、汇成统一行动,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扶贫攻坚改革发展的效果必须由广大群众来评判、说了算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始终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根本要求。

恩施州综合扶贫改革发展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虽然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实施,但广大群众是直接的参与者,是祸福的承载者。所以,评价综合扶贫改革发展效果的最高裁决者,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首先,要创新考评机制,在考评标准和考评主体上要加大群众的份量,让群众对综合扶贫改革发展各个环节、各方面的结果有充分的发言权、评判权。改变过去只重视领导的评判、只注重指标而不管群众意见的做法。

浅谈中国的扶贫政策的困境与改革 篇4

关键词:扶贫政策,存在问题,新时期,展望

一、从“贫困县”事件中折射出当前的扶贫政策中所存在的问题

2012年初, 一则落款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传标语在网上疯传, 而这则标语的内容是“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则标语一出, 在网上顿时掀起了一片浪花, 网友纷纷责骂新邵县政府“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这样的事情其实不仅反映了人民在面对贫困头衔时心态的变化, 也更反映了我国这几十年的扶贫政策中是存在问题的, 没能使大部分的贫困地区迅速脱贫, 反而将人民陷入“心理贫困”的境地, 死赖着“贫困”的头衔不放。

1. 扶贫模式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改革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通货膨胀频发, 2011后贫困标准提高到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人民币/年, 按照这个新的标准, 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 这让我们看到了当下贫困问题的严峻性。

人民网在2011年一则报道曾曝光了“贫困县”只增不减的怪现象:1985年,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1.25亿, 1993年, 这个数字减少至8000万, 但国定贫困县的数量却在那时增加到592个。2001年, 国家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 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 但总数仍为592个。此后, 这份2001年出台的名单一直延续至今, 10年未曾更新。也就是说十年了这592个贫困县并没有脱离贫困县的名头, 如今还出现了争抢“贫困县”名头的情况,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的扶贫模式是否存在着问题。

无论是新世纪扶贫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是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当下的扶贫政策都没有起到足够好的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对扶贫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2. 扶贫效率不高

贫困县的只增不减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典型, 大量的扶贫基金却没有帮助贫困县摆脱贫困。归结起来, 造成这种低效的有几个主要的问题:

(1) 扶贫政策失误

扶贫政策的失误一方面体现在现有的政策制定上可能存在着问题, 并不足以适应当下中国的发展国情, 从而不能有效地推动扶贫工作的长足发展, 而使扶贫工作进入了滞涨阶段。另一方面在于扶贫政策的持续性不够, 至今为止的扶贫政策都存在着输血强劲, 造血不足的问题, 又过于急功近利。

(2) 扶贫实施中的监督不力, 上行下不效

中央政府拿出大量的财政援助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 希望地方政府能够真正地把这些资源用于地方的扶贫开发, 但是中央政府没有意识到与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是存在差距的。财政援助到了地方政府的手里往往更偏向于用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 甚至是与扶贫无关或者贫困人口无法享受成果的开发领域。何况作为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并非受益者, 一般不太关心政策执行的效果, 甚至还会上截下扣, 左挖右填, 而上级政府对下级的扶贫工作的监督力度极度缺乏, 使得扶贫资金完全没能落到实处, 扶贫效率自然是大打折扣。

(3) 扶贫中的经济人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扶贫制度安排必然是以“道德人”为逻辑起点的, 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认为政策的接受者是不会质疑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道德水平的, 而政府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 是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值得信任的公职人员, 是不会因私利而做出有损其“道德”标准的事。但这是一种“道德幻想”, 实际上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还是接受者都是经济人, 所以像之前提到的地方政府的逐利行为在扶贫过程中才会屡见不鲜。人是具有自利性的, 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中央政府考虑全局性的利益, 地方政府考虑的是地方利益的获得, 而政府官员和接受政策惠益的贫困人民也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考虑, 于是就会出现了各种利益博弈。

3. 扶贫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我国的社会和整治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这些不公平现象本身就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不公平的制度障碍阻挠了穷人平等参与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公平, 甚至处于弱势地位的穷人也同样少有机会平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在进行扶贫工作时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我国的扶贫政策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了解贫困人民的需要, 而是一厢情愿地进行扶贫工作, 贫困人群参与权力严重缺失, 甚至不能在这项与自己完全相关的政治决策上表达自己的意愿。扶贫工作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得不到解决, 反而使得贫困人群日益边缘化, 穷人更加难以获得非农收入的机会, 也更难从扶贫开发中获益, 农村的贫富差距反而日益扩大。

二、对未来扶贫道路的展望

1. 关于政策制定的建议

(1) 制定的扶贫政策应该强调公平目标和参与原则, 更加具有包容性。

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就应该加强穷人的公平参与, 毕竟扶贫政策是直接针对他们的, 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帮助决策者准确把握穷人的需求以制定具体有效的决策, 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执行与监督过程中更容易获得穷人的支持和合作。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扶贫政策应当以脆弱群体为中心, 又包容了城镇和农村各个角落的贫困人口, 制定政策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和获得相同的权利, 帮助他们摆脱日益边缘化的危险, 平等地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2) 制定的扶贫政策应该更具有可持续性

制定有可持续性的扶贫政策, 一方面值扶贫政策应当放长眼光, 不以短期有效的眼前利益为重, 而应当以长远的发展为重。因此制定的扶贫政策应当以培养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水平为重, 通过教育大幅度地改善贫困人群的人力资本水平才是彻底脱贫的关键, 因此贫困地区的教育政策应当进行大幅调整。另一方面, 应当摆脱单一的经济视角, 真正从民生上去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 提高贫困人口的公平参与机会以及社会保障水平。

(3) 提高贫困标准和扶贫目标, 完善配合扶贫政策实施的相关限制性法律法规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这几年的通货膨胀, 旧的扶贫标准已经无法反应当前中国真正的贫困状况。2011年我国对贫困标准进行了一次提高, 相应的各方面的贫困标准都应有所改变, 扶贫的目标也应有所改变。另外, 为了确保扶贫政策的高效实施, 减少扶贫资金的低效运用, 防范扶贫工作中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 应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扶贫工作的实施者, 从而提高扶贫效率。

2. 关于政策实施的建议

(1) 加强监督, 提高管理

我国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进程中, 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现代的扶贫项目管理方法, 在扶贫项目管理中全面推行参与式村级规划, 贯彻“以人为本”和性别主流化的扶贫理念, 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体系和检测评价体系, 做到上级监督和民主监督相结合, 建立合理的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才是切实有效的监督方式。努力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提高项目受益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对项目决策和实施管理的参与度, 加强扶贫项目的预算管理和工期管理, 全面提升我国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的项目受益人的满意度。

(2) 加强部门协调和明确部门分工

中国当前的扶贫工作的部门协调主要在资源的动员上比较有效, 而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 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所以, 中央应当加强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协调能力, 使各部门的资金分配和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一体化。在省和县级, 也需要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来聚集各部门资源进行综合性扶贫开发。扶贫部门之间的分工应更加明确, 尽量减少各部门在职能方面的交叉。

(3) 加强贫困人群的公平参与

高效率的扶贫需要贫困人口在各个方面的积极参与, 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要发挥主导作用。要确保贫困人口的有效参与, 就必须提高贫困人口的组织化程度, 使农户有组织而不是单独地参与到各类扶贫行动中去。因此, 应重视培养社区性贫困农作合作组织, 并且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 并且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组织法, 用法律保护农民的权益, 使其成为政府实施扶贫政策和传递扶贫资源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0

[2]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WorldBank:AttackingPovertyWorldDevelopmentReport, 2000/2001

[4]李周等.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篇5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脱贫规划》”)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确定了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抓住了贫困问题的根本,找到了精准干预的路子,务实亲民,气象恢宏。不过,仅根据这些,我们还不能说它是一个好规划,因为对贫困问题的诊断再准、措施再有针对性,若没有人踏踏实实去干,一切终将为空,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全面理解《脱贫规划》的价值,就不能不讨论该规划所提出的“保障措施”,即如何保障各?任务和具体工作有资源去支撑,有人去落实。笔者以为,这恰恰是《脱贫规划》中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出彩之处。

一、“五重机制”破解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难题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一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重机制创新:

一是精准扶贫脱贫机制。扶贫对象瞄准偏离、扶贫项目“名实分离”、扶贫资源“精英俘获”,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深层挑战,也是全球减贫领域的普遍难题。这种局面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础能力差、利用机会和资源的竞争力不足有关,也与政府自上而下或援助主体自外而内开展扶贫开发面临信息不对称等约束条件有关。为此,《脱贫规划》提出通过建档立卡、大数据管理应用、正向激励等措施,健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施策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些措施抓住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克服扶贫开发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机遇,也抓住了通过正向激励改变扶贫资源竞争中的人类行为这个关键节点。

二是扶贫资源动员机制。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推进脱贫攻坚,既要重视投入资金,更要重视用好资金。投入资金方面,《脱贫规划》抓住了贫困问题的“公共性”和政府财政能力的可承受能力,强调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用好资金方面,《脱贫规划》着重强调了发挥竞争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企业扶贫具体项目的实施,引导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扶贫作用。这抓住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一个要害,即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长处,构建三者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提高扶贫资源动员和利用效率。

三是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没有贫困人口的参与和认同,扶贫供给就不可能有效回应需求,扶贫开发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成效。然而,自上而下大规模推进的脱贫攻坚工程恰恰很容易出现“上面动而下面不动”情形,上面越急,这个问题就越容易出现。为此,《脱贫规划》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并提出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首先是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其次是加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再次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最后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每一条都包含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包含很大探索和创新空间,关键是基层政府要大力去贯彻和落实。

四是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贫困问题成因复杂,贫困对策千变万化。特别是到了脱贫攻坚最后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剩余贫困人口所面临问题的地方性、个体性更显突出,因地制宜、对症干预更显重要。由此,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强调条条关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种管理格局就难以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向地方赋权,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根据本地贫困问题的实际相机行事的权利,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脱贫规划》把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作为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可谓切中肯綮。一方面,《脱贫规划》提出,要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另一方面,《脱贫规划》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稽查等工作,保障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以贫困县为单元,放开资金使用权和加强监督相结合,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扶贫资源的配置体制。

五是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在我国公共治理体制下,中央政府的意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与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息息相关。早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中央就提出贫困县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中心任务。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加以保障,这个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级地方官员竞相追逐的主要是GDP、财政收入等对个人升迁更有用的政绩。《脱贫规划》多管齐下,提出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构建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等重大措施,为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转变政绩观、切实以贫困治理为第一要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五项政策”推动扶贫资源精准有力供给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二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项支持政策:

一是财政政策。财是政的基础,对于扶贫开发这类源自缺钱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围绕如何有效增加投入,《脱贫规划》提出了中央和省级两个层面的要求,中央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支付规模,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对扶贫的支持力度;省级要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围绕如何分配资金,《脱贫规划》明确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贫困县的财政收入通常都很少,因而《脱贫规划》把筹措资金的任务主要安排在中央和省级,贫困县的主要任务是用好资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县级负责在前线打仗,中央和省级负责在后方提供给养。

二是投资政策。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滞后是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益设施的不足,使得贫困地区大量特色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人口优势无法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进而构成了制约这些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进程的瓶颈因素。《脱贫规划》中的投资政策聚焦于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是政府投资,中央和省级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其次是社会投资,要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三是金融政策。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通过金融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的积极性,是促进贫困地区形成内生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活力有效措施之一。《脱贫规划》辟出较大篇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首先是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贫困地区涉农贷款投放,及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如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业务。其次是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通过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或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等组织体系强化服务于扶贫开发的能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再次是通过引导建立健全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以及推动开展特色扶贫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保险业务,提升扶贫贷款、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最后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股本融资,为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开辟从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或便捷融资的多条渠道。四项措施的组合运用,能够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聚集,有效缓解贫困地区资本短缺和贫困人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是土地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价格快速上升,土地成为越来越昂贵的资源,也成为贫困地区越来越具有挖掘潜力的资源。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需要?如何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对扶贫开发工作日趋重要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脱贫规划》提出了系列有力措施,包括支持贫困地区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通过专项加以安排、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用地的力度等。对于第二个问题,《脱贫规划》明确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以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从而分享省内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地区的土地增值收益。

五是干部人才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所必需的三种资源。对贫困地区来说,资金主要靠引入,土地主要靠挖掘,人才则需要引入和挖掘并重。围绕引入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加大中央单位干部到贫困地区交流任职力度,引导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交流服务;完善和落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等。围绕挖掘培养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央单位或发达地区交流锻炼等。这些措施从能力建设、待遇提升等方面着力,构筑起引入人才和挖掘培养人才的支撑体系。除此之外,规划还特别提到,要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扶贫开发专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三、“三大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超常规推进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三层次“保障措施”是强化组织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脱贫规划》提出了“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具体安排。“一个基本制度”是指,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通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到人,落实到底。白纸黑字,便于考核,便于追责。“两个关键环节”分别是县和村。在县这个环节,规划做出了硬规定:脱贫攻坚任务期内,县级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在村这个环节,《脱贫规划》强调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贫困人口等三个层面的能力建设,“村两委”层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驻村工作队层面要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贫困人口层面要强化主体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难看出,“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安排,蕴含的是突出关键、重心下沉的工作思路。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这项措施要解决的是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如何协同发力的问题。对于层级关系,《脱贫规划》重申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具体阐明了省、市、县的责任分工。省负总责是指,省级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负总责,负责组织指导制定省级及以下脱贫攻坚规划,对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干部人才保障,并做好监督考核;根据国家关于贫困退出机制的要求,统筹省内脱贫进度,明确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市县抓落实是指,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具体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工作,对规划实施效果负总责;市(地)党委和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对于部门关系,规划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扶贫工作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从本部门角度加强业务指导和推进落实。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这项措施要回答的是由谁来统筹推动《脱贫规划》落地实施并保障实效的问题。根据《脱贫规划》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负责《脱贫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工作。该两个部门要结合扶贫信息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要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扶贫改革 篇6

关键词:扶贫,农村,农民,经济,城市

如期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是打赢“决胜阶段”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我们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实践,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农村扶贫工作方式,促进城乡共享改革成果。

1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我曾参与开展“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开发工作,帮扶卓资县大榆树乡阳坡子行政村,兼任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阳坡子行政村下设6个自然村,距县政府所在地16公里,共有343户1127人。阳坡子村有耕地4045亩,其中灌溉面积3000亩,退耕还林面积2351亩,牲畜存栏数1533头,农户收入主要依靠种养业。根据2016年的最新统计,全村目前共有贫困户31户87人。扶贫工作开展两年来,阳坡子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由2013年的不足2600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3880元。基于两年来对口帮扶阳坡子村的工作实践,该村的致贫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这些原因在广大中西部地区或许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1 发展基础薄弱

从基础设施上看,基础设施老化、生产设施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持续发展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教育、医疗、文化、通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足,导致农畜产品卖难买难、就医就学成本较大。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贫困户中有10%左右是老弱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1.2 思想保守,发展意愿不强

有的贫困户虽然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缺乏必要的资金和合适的合作伙伴。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致富办法不多,家庭生产经营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1.3 金融扶贫力度不强

银行在乡村的营业网点少,业务人员走村入户、信息采集等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财力,农户居住分散、管理半径大。另一方面,由于贫困户缺乏还款能力,又无法提供必要的担保,导致贷款授信进度跟不上贷款需求。

1.4 返贫现象突出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已经脱贫的农民,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此外,部分脱贫人口受人口素质、信息不畅等方面的影响,对农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研判,种植经济作物比较盲目,扩大生产经营适得其反。

1.5 集体经济薄弱

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这导致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培养广大农民的集体主义精神。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还有7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前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偏重于发展城市,“城乡一体化”并没有在实践中全面推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加剧了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整体贫困。虽然我们的制度设计一直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先富带动后富”,但是面对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GDP和就业、城市极速繁荣带来的聚集效应和消费市场、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缺陷等等,使我们有些地区在制度执行层面并未完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三农”在较长时间内并未以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来,从而导致“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与“三城”(城市工商业、城镇、城市市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大量优质人力资源、资本等要素从农村单向流往城市,“三农”与“三城”剪刀差长期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除了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方面的因素以外,农村贫困地区的意识形态现状也令人堪忧。“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农村地区的“农民意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非常不利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而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经济发展模式。

2 农村贫困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

首先,直接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创新驱动缺乏坚实基础,还会衍生出高犯罪率、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次,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导致“三农”处于弱势,而且还容易拉大广大农民与市民之间在经济、政治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差距,甚至导致“隔阂”,这些都是不稳定的温床。

再次,直接威胁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必须要实现、也是能够实现的目标,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那么就会威胁到目标的实现。

3 对策及建议

3.1 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个经济问题,其实也是个发展思路问题:究竟是走“粗放型”发展老路还是走“集约化、创新型”发展新路;究竟是想让一部分人享受改革红利还是想让全民共享改革成果,等等。有了好的思路和政策,还需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党和国家已经制定出台的各种扶贫政策。

3.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这是实现农村长期稳定、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可以在发展农业合作社方面精准发力,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村民小组(自然村)层面成立小型农业合作社,待时机成熟后,多个“小社”再联合起来成立“中社”,有了经验以后还可成立“大社”。农业合作社应该由农民独立经营和管理,村级“两委”班子在其中应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难点在于部分农民的观望态度以及资金的缺乏。打消农民的各种顾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选派第一书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党员干部应主动承担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任,先从“小社”做起,争取两三年出成果,再适度推广,农民们看到了利益、得到了实惠就会参与到发展集体经济的行动中来。资金方面,除了依靠传统信贷支持、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以外,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利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方式,筹集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流转力度,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筹集必要的启动资金。

3.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公路建设”和“网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应继续提高村级公路质量,扩大城乡公交车的营运范围和通勤次数,平抑票价。实现4G网络、无线网络在农村全覆盖,将城乡共同纳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之中,落实“提速降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互联网+”。通过重点加强公路和网路建设,能够大大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鸿沟。

3.4 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越是在贫困落后地区,越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吸取的深刻教训。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充分发挥农民、市场主体、县乡政府的积极性加大荒山的植被覆盖率、促进综合开发利用,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度,持续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环保教育力度,优化基层政绩考核方式。

3.5 促进城乡双向互动

以前城乡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单向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务工、农业创造的价值流向城市、农村的优秀人才外流等,这些造成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空心化”、“贫困化”、“高龄化”,有的地区还形成了恶性循环。促进城乡双向互动,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之间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最为关键的就是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前提下,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进程,这对促进城乡双向互动、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上,才会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互、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抑制市场本身的缺陷,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

3.6 处理好“三农”与“三城”之间的关系

发展经济过程中,既不能通过损害“三农”利益的方式来发展“三城”,也不能通过损害“三城”利益的方式来发展“三农”,实践证明,这种“拆了西墙补东墙”的片面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三农”与“三城”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持续发展,通过持续发展推动城乡共富。

3.7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师资落后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其实是导致“三农”整体落后的多种因素相互累积的结果。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文化状况联系十分紧密,如果能够做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文化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互动进一步频密、自然环境进一步优化,那么就会有效带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特别重视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比如:继续做好农村贫困户、低保户家庭子女的教育支持力度。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招聘、公益性岗位招聘等就业方面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适当照顾。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学生积极回乡支教、创业等等。

3.8 注重利益、制度、价值“三驱”并举

“利益驱动”主要指经济方面,它是一个基础要素。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和平赎买政策”等等,都充分利用了“利益驱动”。一般而言,在“新制度”、“新常态”还不够稳固的情况下,如果缺少利益驱动,那么改革举措就会因缺乏实质群众基础而失败。“制度驱动”有别于“政策驱动”,利用科学、稳定的制度驱动能够促进扶贫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价值驱动”作为最高层次的驱动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做好利益、制度驱动的根本保障,它主要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和哲学范畴。三种“驱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目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应加大利益驱动和制度驱动力度,这是在现阶段比较务实的做法。我们还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善于不断融入群众的实践,并推动和反作用于群众的实践。

值得强调的是,鉴于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应立足“三农”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使农民无后顾之忧,这是一个十分迫切、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应继续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守正笃实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概,用“严”、“实”精神把这项工作做好,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扶贫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程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探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2]徐鲲,李琳.新阶段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14(01).

[3]周凯.反贫困立法视角下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5.

扶贫改革 篇7

近日,永丰县扶贫和移民办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就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会议指出,全体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还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落实全会精神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务实的作风搞好办文办会、督促检查、综合协调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会议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走好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将改革与创新的精神用到实际中,切实搞好移民与扶贫工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打好基础。

扶贫改革 篇8

位于石柱龙沙镇的重庆辣椒科技园是石柱县与市农科院联合成立的辣椒科研、试验和示范基地, 张德江详细了解辣椒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推广情况。他说, 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 加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加强优良品种推广, 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

张德江充分肯定了全市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分析了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并就全面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 扶贫开发是我市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 扎实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要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切实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 大力推动农产品产业化, 带动和促进贫困群体增收致富。要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 培育壮大特色工业, 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建设。要切实完善扶贫开发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 形成强大合力, 努力开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扶贫改革 篇9

但生活困难的群体更需要长期的救助。按照联合国标准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为贫困人口, 中国有一亿多人365天贫困。他们多为弱势群体、为改革作出牺牲的奉献者和被边远了的人群。我国GDP世界第二, 但人均即使被一个人的收入顶十个百个的人平均了也只排在世界百位左右。

国家一直在大力进行扶贫救助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需求相比还要加大投资力度, 在就业、分配、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以倾斜政策。扶贫工作具有社会性、公益性、自愿性、多样性, 不能只靠国家力量, 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宣传,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不能用行政手段靠指令变相定捐款指标, 捐物必须是新的, 没有新的要去买。违背了自愿原则、违背了捐助人的意愿, 含有强捐的感觉。要改善扶贫救助工作方法, 建立起长效的捐助机制。

扶贫工作要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且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巨大。富裕家庭闲置不用的物品, 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如衣服因面料、款式、档次和件数太多而没用了, 卖又卖不出去;学生教科书、参考资料买时几十元一本, 卖时成废纸几毛钱一斤;以前几乎家家有自行车, 因换了汽车、电动车而成了“废物”。但这些物品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却是必须品。红十字机构应该牵头协同有关部门, 组织志愿者参与, 将一边无用的物品转变成另一边的急需品, 这是国情的需要。国家出一部分资金对旧衣物、书籍进行消毒, 对废弃自行车进行修理。再将这些物品分配给贫困人口, 就解决了穿衣、书籍、交通问题, 将极大地缓解他们的困难。社会捐助、民间捐助还有更大的释放空间。

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占用了资源、消耗了能源、污染了环境、牺牲了他人的利益必须承担起扶贫的责任。不妨把那些贫疾无助的状况、顽强无奈的挣扎、期盼帮助的眼神挂到高消费场所, 让高消费者知道缺少温饱的生活现状;挂到那些管理者面前, 让他们常常想着贫困人口。改革目的不只是让一部分人先富, 而是让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富裕。某些人答应了捐助但迟迟不到位, 有诈捐之嫌。

2008年6月微软创办人盖茨表示, 他计划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出不留给子女一分。假如此款全部捐给中国贫困人口, 每人可得580美元。

《福布斯》杂志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显示, 排名最靠前的100位富豪总资产为2200亿美元, 如能像盖茨那样全部捐给贫困人口每人可得2200美元。

扶贫改革 篇10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 [2014]25号) , 扎实推进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

一、坚定一个目标

就是到2020年, 要实现扶贫开发总体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高于、一个接近、一个扭转”, 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 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 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 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指明, 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 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 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贫困现象、贫困地区发展条件、贫困对象发展能力, 我省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力争2018年、确保2020年达到“三个显著”的目标:一是贫困现象显著改观。全省现有328万低于2300元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人口中大多数人均年收入达到4600元以上, 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9.2% 降到3% 以下;保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年均增幅, 重点扶贫攻坚的38个县 (市、区) 和3400个贫困村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5% 以上。到2020年,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 居住条件不适地区的贫困农户得到搬迁安置, 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显著加强, 支撑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三是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活力、职业技能素质大幅提升, 农民合作经营机制成熟完善,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强有力。

二、突出两个重点

习近平同志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 这样才有重点。”习近平同志还指出:“抓扶贫开发, 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 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突出精准扶贫到户和片区规划实施就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两个重点。现阶段提出了“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理念, 这就要求在统筹扶贫规划、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重扶贫到户工作, 瞄准贫困村、贫困户, 一家一户摸情况, 逐村逐户搞帮扶, 把党和政府关于扶贫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落实好, 确保做到精准扶贫到户。区域战略上坚持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 战术上坚持扶贫到村到户, 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根据这一新情况新任务, 省扶贫和移民办及时纠正了以往只片面看到区域发展的作用, 认为区域发展可以代替扶贫开发, 所以扶贫资金往往被整合到大的基础建设项目或龙头企业发展中的简单做法。从社会进程来看, 区域经济发展了, 贫困对象也有发展, 但如果不同时进行扶贫扶弱, 势必造成更大的发展差距。当然, 单纯扶贫开发也不能代替区域发展, 那只能是低水平的扶贫, 所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两者不可偏废。

三、培育三个品牌

上一篇:直流电容电压下一篇:劳动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