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竞争力

2024-06-07

制造业竞争力(共12篇)

制造业竞争力 篇1

一、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有:千庆兰 (2006) 认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是指“地区制造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综合实力、所提供的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及其在可预见未来的发展潜力的大小”;杨洪焦等 (2007) 将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定义为, “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 持续、高效地创造价值的能力”;徐斌 (2009) 认为, “制造业竞争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部门能够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部门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笔者将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定义为:“相对于其他区域, 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以更低能耗、更少污染、更高技术、更有效地综合运用当地生产要素向国内市场提供生产和服务, 以稳定持续地获利的能力和潜力。”此处的区域特指我国省级、地级、县级的行政单元, 制造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称, 为工业中除去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后的门类。

二、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与产业竞争力基本一致, 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采用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运用指标体系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多, 成果丰硕、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两个科研团队。一个是以赵彦云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科研团队, 他们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竞争力的团队, 自1996年开始借鉴IMD和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每年出版《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2年, 与国家统计局、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合作, 专门开展中国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形成了多部专著;另一个是以李廉水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 他们对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最为系统, 自2004年开始连续出版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依据提出的“新型制造业”概念, 从经济创造、科技竞争、环境保护3个方面, 对我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

国内运用指标体系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喻金田等 (2003) 构建了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5项指标分为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大类;赵彦云 (2004) 借鉴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框架, 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北京市的制造业竞争力在全国的位置做了定位分析;李廉水等 (2005) 在定义“新型制造业”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新型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各地区的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得出我国各地区制造业的类别特征;千庆兰等 (2007) 构建了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 利用综合评价法构造了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综合指数, 缺陷是假定了各项竞争力对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贡献是相同的, 这与现实显然是不相符的;郑伟等 (2008) 运用同一个区域新型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除云南、西藏之外的29个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王军等 (2011) 构建了包括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效益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等6个方面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AHP分析法, 评价了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

除了上述学者之外, 一些学者将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分解, 选取几个方面来评价区域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如:武义青等 (2003) 从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两个维度, 对我国各地区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王建军 (2004) 将河南省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及经济发达省份做了比较;周美妮等 (2008) 采用产业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来反映产业比较优势, 选用产业科技区位熵、产业科技集聚指数、制度创新来反映产业竞争优势, 据此对重庆市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评价区域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例如:吴晓隽等 (2006) 运用偏离份额法, 分析了上海大都市圈各成员城市的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弱程度;郑吉昌等 (2006) 运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姚芳等 (2007) 利用偏离-份额法构造评价指标, 对我国各地区机械电子制造业内部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并做了聚类分析;周彩红 (2008) 运用偏离份额法比较了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曹成喜 (2010) 同时运用了偏离-份额分析法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两种方法, 结合两者分析的结果, 深入分析了泰州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采用其他不同的方法研究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学者有:贾若祥等 (2003) 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IAHP分配了指标权重, 用区位商综合评价法, 评价了东部沿海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黄磊等 (2007) 通过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 得出长三角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黄鲁成等 (2007) 采用了集对论的方法, 对北京制造业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注:本文的研究受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吉林省重点产业竞争力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20620) 的双向资助。

参考文献

[1]千庆兰:《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新论》,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2]徐斌:《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3]喻金田、阳攀登、窦泽文:《湖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评价》《统计与决策》, 2003 (9) :10-11。

[4]赵彦云、张明倩:《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2004 (3) :81-88。

[5]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科学学研究》, 2005 (4) :184-187。

制造业竞争力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充分发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是指用于支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投资补助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补助资金为主。单个项目的补助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相关规划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共性关键零部件研制、整机及关键配套设备(部件)示范(集成)应用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原则上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或合同采购总价)的30%予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其余项目,原则上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予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安排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符合支持方向的企业项目。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 项目要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备案(核准)、环评、能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前置条件。根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 项目的组织申报、审查和投资计划下达 第六条 地方企业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项目申请(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项目申请(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

第七条 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要委托国内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

第八条 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资料:

(一)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二)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三)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五)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六)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七)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八)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九)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十)项目报批文件中须附有设备采购清单。

第九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中央企业上报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后,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竞争性评审,评审内容为:

(一)符合《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发改产业[2015]216号)及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明确的支持方向;

(二)项目工艺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

(三)项目单位经营能力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力;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七)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批复,并下达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 已按规定核准的中央企业或地方企业项目申请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时,项目评审程序可适当简化。

第三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中央企业,要依据职责分工,指定专人加强项目管理,按要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认真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财务、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要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申请,由相关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审批部门要加强对设备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设备采购方案的落实。

第十四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截留、挪用、转移、侵占补助资金,擅自改变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等行为,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外,还要进行以下处理:

(一)限期整改;

(二)停止拨付补助资金;

(三)限期回收已拨付的补助资金;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篇3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62-11;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工业心脏”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产业间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已成长为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具有较好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2014年我国首次披露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4%;2015年为31.8%。①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2万亿元,占全球1/3。②②数据来源: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公布的《装备制造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绝对值的增加并不能反映其发展质量,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价值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弱。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约为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和德国的46.4%。此外,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如设备投资的2/3需要进口,光纤制造设备进口占100%。③③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报告网站中的行业资讯及行业政策板块内容整理。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及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以及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整体和分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明确今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找到新的创新突破口,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的演进

(一)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

西方关于竞争力研究理论主要有古典竞争力理论和现代竞争力理论。前者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古典学说发展起来的,但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在吸收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钻石模型”[1],但其适用性也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克鲁格曼等学者(Rugman & Cruz,1998)提出了“双钻石模型”[2],蒙等学者(Moon,Rugman & Verbeke,1998)又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双钻石模型”[3]。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小国经济特定产业的竞争力,但欠发达国家不具备与“钻石模型”或“一般双钻石模型”相称的经济环境。为此乔等学者(Cho,D. Sung,199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九要素模型”[4],该模型更适于解释新兴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

具体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上,国内学者多从省际或者区域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如张约翰、张平宇(2011)[5],颜毓洁、吴念(2013)[6],李媛、汪伟、苗琛(2014)[7],邵慰(2015)[8],王新安、尹纪洋(2016)[9]等,但是这些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由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忽略了产业发展阶段与影响产业竞争力要素的联系,使得修正后的模型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中国等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如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而初级生产要素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弱,但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初级生产要素在其竞争力提升上依然十分重要。鉴于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将在经典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分析我国等后发国家特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构造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本文将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适合解释该经济现象的理论——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动态化,即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钻石模型”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考虑国内外需求条件,再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该理论试图从动态角度研究各种相关因素对它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变动,以及政府、企业及市场竞争条件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变迁中的作用。

(三)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一个产业从诞生到彻底消失,都大致会经历两个时期,即积累成长阶段和成熟转型阶段。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面临的竞争态势、市场环境、资源禀赋可能发生变动,因此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或影响要素也会发生变化,使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1.积累成长阶段

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篇4

据悉, 振兴规划提出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煤矿采掘等领域的重点工程要逐步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 并要求尽快提升基础部件、大型铸锻件及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

“三大亮点”提振行业信心

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 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 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 (特别是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步伐和整体规模) , 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家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由来已久, 本次规划是对2006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强调和补充, 并在此基础上呈现三大亮点:

首先是强调依托重点工程来推进装备国产化。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对这一条可谓是期待已久, 目前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推进, 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开工, 给重大技术设备需求带来了较大增量。

其次是对基础零部件的重视明显增强。长期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都是“强整机、弱部件”格局, 如一些工程机械产品在整机方面国内企业已做到了世界领先, 但在关键的零部件如发动机、液压件方面, 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如果国家能对某些重点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予以立项支持, 相信促进作用会很明显。

第三是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 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完善产品标准体系,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目前国外的工程机械巨头如卡特彼勒都具备总承包、集成和研发制造等综合服务能力, 但国内大多数装备企业还以制造加工甚至简单组装为主, 整体竞争力不强。如果政府通过行政协调来推进行业联合重组, 对龙头企业通过外延式收购来做大做强是极为有利的。

会议要求, 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 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强企业管理和职工培训, 改进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 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瓶颈亟待解决

多年来,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重主机、轻配套, 重成果、轻基础, 造成行业发展不平衡, 主机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很快, 配套件进步很慢, 尤其是关键零部件。有研究表明, 我国工程机械故障的60%~70%缘于零部件及发动机, 其次是液压元件和变速箱等传动部件。

过去, 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受困于关键配套件的技术落后, 国内配套件企业规模发展都非常小, 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标准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更是少有, 长期以来, 国内配套件企业一直在价格战的环境下低利润生存。这种结果直接导致整机产品需要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只能依赖于国外进口, 国产配套件在产品质量和规模上都不具优势, 行业发展瓶颈显露无遗。

另一方面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近几年,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 引起了境外同行企业的警惕。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陆续开始对我国采取限制, 影响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正常发展和做大做强。

行业要壮大, 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产品向高水平、机电液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制造业竞争力 篇5

发表时间:2008-11-06 10:45:53.0作者:CBISMB编辑来源:中小企业IT采购

制造业产品成本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成本,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分析:

一、建立精干有效的组织体系

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组织臃肿事情却没人去做,因为职责没有明确或界定,一件事情既可以张三去做,也可以李四去做,如果张三责任心强,那么张三就去做了,否则就有可能两个人互相推诿,工作被拖沓延误。这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可大可小,如果整个企业都是这种气氛,问题就很大了。

这样的企业执行力很差,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能否永续经营恐怕也没有什么把握;对内来说,这么多的无效率的人,侵蚀了大量的公司资金,公司要为其付工资,买福利和支付各种费用。所以定岗定职对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另外,在每个岗位都必须建立其后备人员,在辅导企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企业因为某个人很重要、无可替代而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更有甚者,这种人员以此作为筹码来要挟公司,提出各种要求,不满足就一走了之。这种企业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建立好人才梯队,没有后备人员可以利用。在我看到的一些企业,如台资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在其组织结构表中,我们就可以明确看到每个岗位的负责人员和后备人员,所以企业不会担心员工因为离职或其他原因出现工作没人做的情况,而且如此一来,企业的工资体系也非常好建立,因为不存在特殊员工,员工的升迁加薪都是循既定体系去走,没有人感觉到不公平,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无可替代。在这种企业中,薪资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成本也更加低,而且风险也小。那么组织体系怎样才算是精干有效呢?首先是要在分析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其次是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将职责明确界定;再次是建立企业的培训体系,确保组织体系中的角色都是可以担当自己的岗位,并且培养备用人才,保持企业人才的可持续性。

二、建立激励导向的考核体系

组织虽然建立了,但如何保证组织的执行力呢?目前在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企业存在一些老员工,位高权重、但不思进取,很多事情上面都成了企业绊脚石,如果把这些人请走,老板又觉得不忍心,毕竟跟自己奋斗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这些人在位一天就又确实会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很多制度无法顺利推行下去。

产生以上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所以干得好和干的差一个样,员工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如果能够按每个岗位的职责去建立一个标准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对员工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混水摸鱼的人出现,因为这种人如果继续

下去,很可能就被淘ì了。当然,绩效考核也给了员工工作的目标和动力,因为员工知道了做好工作的标准是怎样了,别人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他就会受到影响,往更高的层面去说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要形成一种气氛,比如学习、积极工作等,其他后进的人员自然而然的融入这种气氛中,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一种天然的文化。另外,通常很多企业的考核制度偏向于问责惩罚,这种考核制度往往并不太受欢迎,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约束,不愿意被罚,看到有关自己的考核标准中有很多惩罚条目时,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时候,既要有惩,更需要有奖励,而且这种奖励大多是通过努力可以拿到的。绩效考核的项目也需要思考其导向性,建议在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为公司带来价值的项目,这样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成本控制

生产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数量和质量上,很多公司在规划人力资源的时候,通常有这么几个依据:

1、车间主管的要求;

2、车间历史最大生产量;

3、车间预测最大生产量;

4、人力资源部门规划车间员工数。前三点基本上属于车间比较强势,或者说老板比较强势,人力资源部门比较弱势,后一点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统筹规划。所有的规划都是站在局部或短期的立场上去考虑的,车间主管为了扩充势力或者为了使自己的生产任务能达到比较高的完成率,就找理由扩充队伍,往往这个时候申请老板是会同意的,因为为完成生产任务,理由即充分又正当,而且如果老板不同意招人,车间主管就可以说不能完成任务别怪我,这样一来老板只能同意了。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就有可能是各部门人满为患,人浮于事,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不遵守公司规定的、打架斗殴的等等,成本也会随此一路上升。所以在规划人力资源时,必须由人力资源部门去统筹规划,在规划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以下因素:

1、现有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工厂的产能,不是最高产量也不是最低产量,而是由工厂瓶颈资源决定的产能,目的是保证生产的平稳;

3、未来半年的订单预测情况,预测的订单数可以作为产能规划的依据,包括对设备是否扩充等等;

4、各生产线之间人员的调配,当生产无法做到完全平稳或者有接一些半成品的订单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有些部门产能负荷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有些部门却有人员空闲,所以必须考虑各线之间人员的调配和统筹。在考虑以上因素作为主要条件的前提下,将员工的熟练程度再纳入到其中去考虑,在招人的时候能够作为标准,而且在规划人数的时候,对同一条生产线,熟练工人跟非熟练工人所需要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当然其成本也会不一样,所以得根据工种的要求来设计和衡量。

在确定各车间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培训和考核。据权威机构调查发现,重视员工培训的企业和没有员工培训的企业,在生产成本中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损失成本上相差非常大,远远超过培训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在知名的大中型企业中,没有一个企业是不重视培训的,以上讲的是基础技能的培训,实际上,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很多,比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宗旨等等,这些培训将会把企业的经营思想、目标灌输到员工脑海中,在员工产生凝聚力,这样所产生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最好的一个例子是海尔,海尔在收购其他几十家的企业的过程中,首先输入的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在海尔收购第一家企业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时候,采用的策略是用文化、用管理激活来红星电器厂,使其很快扭亏为盈,并实现两年内做到洗衣机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四、间接管理人员成本控制

间接部门人员主要指非生产人员,比如PMC部门、财务部门、设计开发部门等等的人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步入拆分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阶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处于高利润环节,竞争力弱的国家则处于原材料加工、生产组装等低利润环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制造业规模逐年递增。虽然近年受全球经济拖累,我国制造业出现滑坡,但不可否认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解决了我国就业和产业转移承接等重大问题。在新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展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汇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文献

(一)理论研究

1.文献梳理

(1)关于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占领国外市场。21世纪,国际生产模式正向垂直专业化和产品内分工发展,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现有研究基本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及模型基础上拓展调整,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明确了一个国家某产业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必须考虑4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金碚(2003)认为行业竞争力是在具备竞争性市场条件下,行业内各个企业培育自身资源和市场能力,实现本国相关行业价值的最大化、持续化。不同学者在产品价格、质量、品牌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细化、科学分析孙泗泉,叶琪(2015)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对产品出口优势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控制成本、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蒋家东(2005)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是自有产品体系的差异化,企业须避免内部产品自相竞争,建立不同等级和价格标准的产品体系,使产品更具市场拓展性;二是要形成必要的产品市场化差异,减少市场同质产品的竞争,使产品更具市场认可度。

王达,刘晓鑫(2015)指出掌握市场核心控制力的价值,一国某行业如果占据了市场核心位置,那么该行业必将引领全球市场发展,具有一个领域市场规则的部分决定权。掌握核心能力不代表垄断,而是代表其市场的拓展创新能力突出。

而国外学者则更多是通过计量模型对出口竞争力作以实证分析。比如,Marion和Kim建立了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模型,主要考察了资本密集度、相关产业、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Lourdes通过计量模型验证了不同因素对西班牙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

(2)关于指标分析方法的研究

2.建模方法与框架

国内外关于影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衡量竞争力的两个著名模型——Kim-Marion模型和Moreno模型,制造业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投入(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研发强度(技术进步)、产业集中度等因素决定。Kim—Marion模型还将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Moreno模型还将汇率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引力模型法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使用引力模型的文献展开具体的分析。根据万继蓉所构建的引力模型,可以得知,出口价格是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生产效率和实际汇率这几个主要因素所决定的。

(1)制造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罗文(2015)在研究当中使用了劳动成本、消费者物价指數及出口商品价值指标,去充分析生产成本,研究建立在一个衡定的汇率期间,使制造业出口产品研究能够依托于生产企业平均利润率指标展开,进而衡量企业出口竞争力。

(2)贸易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万继蓉(2015)将企业投入成本、企业环境地理特性和出口程序复杂度作为贸易成本的代理变量,研究贸易成本下降是否并如何增进出口,结果表明企业将通过扩展边际增加出口,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生产效率与出口竞争力

王达,刘晓鑫(2015)应用平行数据模型,对我国部分省市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研究结论为生产效率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

巫云仙(2015)构建引力模型,使用自1985年起20年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关系国进口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本币汇率、贸易规则变化等。茅锐,张斌 (2013)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十九个制造业行业对外出口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实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所起到的合力影响着出口竞争力。同时也验证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和实际汇率四大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二)实证研究

1.文献梳理

2.實证研究

(1)数据来源及选取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对制造业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进行分类,二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制造业分类方法,从30个制造业行业中进行选取;三是按照WTO的分类方法进行选取。

(2)定量研究方法

陈立敏(2010)对我国近年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端制造业面临较大出口压力。鲁晓东(2014)则在金融危机后,全球制造业萎靡背景下,着重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指出2009年至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逐年递增的生产成本,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得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三、理论与现实思考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理论与现实思考

目前,国内外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立足于成本控制、品牌价值、市场环境等基础因素。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时间跨度和细化程度都较为理想,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竞争力理论同样需要持续创新,进一步融合金融、制度等理论,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实效性,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未来研究方向

对文献梳理分析可见,未来在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上,在科学化研究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将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全球面临市场萎缩、出口遇阻的问题,中国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占比较高,这类制造业企业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对于市场掌控能力不足,而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行业细化,比如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这些主要行业,使理论分析的价值得到具体实践,提高出口竞争力研究的针对性。同时后期研究要进一步注重于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动态信息数据,不断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威.论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基于生产率范式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2]孙泗泉,叶琪.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演绎与突破[J].当代经济,2015(13).

[3]鲁晓东.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从微观向宏观的弥合[J].世界经济,2014(08).

[4]罗文.从战略上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J].求是,2014(10).

[5]吴先华,盛巧燕,陈易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2014《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

[6]王达,刘晓鑫.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东北亚论坛,2013(06).

闽台制造业竞争力之比较 篇7

一、闽台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比较

从闽台产业结构来看, 目前福建仍处于“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而台湾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基本上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的过程。2009年闽台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7:49.1:41.2与1.55:29.86:68.59。从制造业规模来看, 2009年福建制造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 15257.76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 的81.7%;制造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 4180.8亿元,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 的89.4%, 占福建GDP的34.2%。虽然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福建制造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但仍维持较快的速度增长, 2004~2009年福建制造业 (规模以上) 总产值与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21%与22%。较之于福建, 台湾制造业规模明显强于福建, 但近年来闽台制造业规模差距有所缩小。在台湾工业的五大行业中, 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 2009年台湾制造业总产值新台币105823.51亿元, 折合成人民币22668.85亿元, 占台湾工业总产值的92.4%;制造业增加值新台币29603亿元, 折合成人民币6313.4亿元, 占台湾工业增加值的82.3%, 占台湾GDP的23%。近年来受岛内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地价上涨、劳动力短缺、环保运动崛起等因素, 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台湾制造业增长缓慢, 甚至出现负增长, 据台湾统计, 2004-2006年这6年间, 台湾制造业总产值与增加值的增长率均有3年出现负增长, 其中2008年分别同比下降为10.46%与17.08%, 2009年分别同比下降18.54%与4.63%。虽然, 近年来台湾制造业持续衰退, 但整体竞争力远强于福建。

二、闽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比较

为对闽台制造业行业竞力进行比较, 我们首先对闽台制造业各行业所占比重进行比较。2009年福建虽然电子信息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12.15%) , 但比重不足台湾的一半, 其他比重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食品制造业 (8.79%) 、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7.9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1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6.42%) 、纺织业 (5.83%) 。而石化产业仅为7.53%远低于台湾, 机械制造业 (15.03%) 高于台湾。较之福建, 2009年台湾电子信息产业 (包括电子零组件、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 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为31.27%, 其次是石化产业为25.8%, 再次是金属制造业 (包括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 为15.67%, 而机械制造业 (包括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 为11.42%位居第四。

为进一步比较闽台制造业的行业竞争力, 本文测算了2009年闽台制造业各行业的专业化指数。所谓专业化指数, 即区位熵反映某一行业在某地区的专业化程度, 它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其公式为: , (其中, , , ) 。式中, qij表示j地区i行业的工业总产值, qj表示j地区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 qi表示闽台i行业的工业总产值, q表示闽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如果βij>1, 则表明j地区i行业具有竞争优势, 否则处于竞争劣势。

由计算结果可知, 福建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2.3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35)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2.29) 、家具制造业 (1.8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82) 、纺织业 (1.58) 等等, 而相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不多, 仅在机械制造业、医药等产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而较之福建, 台湾在电子、石化、金属等产业, 特别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具有相对优势。

三、闽台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

为分析闽台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拟采用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来比较分析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实力。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 是用来表示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 其中, Xi和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若CAIi>0, 表示该类产品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若CAIi<0, 则表示缺乏竞争力。当然,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使得竞争力指数并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竞争力的实际优劣状况, 但是作为一种比较静态分析, 它可以考察特定时间、特定保护程度下的竞争力或比较优势。

整体而言福建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但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对而言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由计算结果可知, 福建在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软木及木制品 (家具除外) 、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09年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超过0.9。同时机械及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及纸板制品、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且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2003~2009年这些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福建在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钢铁、有色金属、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等产品方面几乎没有竞争力, 2003~2009年其国际竞争力指数基本上为负值。

与福建相比, 台湾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强, 尤其是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计算结果可知, 台湾的纺织品最具竞争力, 但我们发现近年来台湾纺织品竞争力有所衰退。而在塑料、橡胶及其制品、机械及电机设备、精密仪器、钟表及乐品等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且近年来竞争力不断加强, 如精密仪器、钟表及乐器在2003、2004年时还几乎没有竞争力, 其国际竞争力指数为负值, 但随后其竞争力不断增强, 至2009年其国际竞争力指数达到0.37。但台湾的调制食品、饮料及烟类、化学品、木材、木制品及编结品、合板等制造业产品一直处于缺乏竞争力状态, 其国际竞争力指数始终为负值。

四、闽台制造业劳动成本比较

虽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整体来看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 制造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规模扩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国际分工等方面, 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仍是廉价的劳动力。而台湾在20世纪60、70年代, 凭借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制造业迅速发展, 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 然而1980年代以来台湾劳动力成本逐步丧失, 制造业纷纷向海外转移。较之台湾福建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2009年福建制造业就业人数平均工资为22631元, 仅为台湾 (100199元) 的22.6%。但我们发现, 近年来福建劳动力成本上涨很快, 2004~2009年年均增长10.8%。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但仍维持在两位数水平。而相对而言, 近年来台湾平均工资增长缓慢, 多年出现负增长, 2004~2009年这6年间, 台湾除2004年平均工资为正增长外, 其他年份都是负增长, 尤其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台湾平均工资出现明显的下降。可见, 虽然近年来福建劳动成本有所上升, 但较之台湾仍有较强优势。

五、闽台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

一般而言,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 通过比较闽台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能有效反映闽台制造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本文用科技活动人员数、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R&D经费、R&D经费占GDP比重等指标来比较分析闽台技术创新能力。从科技活动人员数来看, 福建明显少于台湾, 2008年福建科技活动人员数130618人, 仅为台湾 (240876人) 的一半高些;从增长速度来看, 福建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台湾, 2004~2008年闽台科技活动人员增长速度分别为12.8%与6.9%。从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来看, 2008年福建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为36人, 仅为台湾 (105人) 的三分之一左右;从增长速度来看, 福建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台湾, 2004-2008年闽台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增长速度分别为12%与6.4%。从R&D经费支出来看, 闽台差距显著, 2008年台湾R&D经费支出742.71亿元, 是福建 (102.13) 的7.27倍, 但我们发现增幅明显小于福建, 2004~2008年闽台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分别为22%与4.6%。从R&D经费占GDP比重来看, 目前福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距离发达国家3%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2003~2008年, 福建R&D经费占GDP的比重均低于1%, 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较之福建, 台湾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福建, 但还略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008年台湾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77% (表5) 。可见, 目前台湾技术创新能力较之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 但较之福建则具有明显优势。

六、结论与建议

诚如上述, 虽然当前福建制造业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但整体而言, 福建制造业竞争力逊于台湾。台湾制造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 在电子、石化、机械、纺织等产业,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具有相对优势。而福建优势产业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仍是廉价的劳动力。从规模来看, 台湾制造业大于福建。从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来看, 整体而言福建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但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对而言资本技术密集6型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而台湾在纺织、塑料、橡胶及其制品、机械及电机设备、精密仪器、钟表及乐品等产品也具有比较优势。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 虽然目前台湾技术创新能力较之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 但较之于福建具有相当强的比较优势。因此, 后ECFA时代福建要抓住“十二五”规划、海西建设及ECFA实施之契机, 取长补短, 互补合作, 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闽台制造业进一步整合, 提升闽台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及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黄松玲, 马恩祥.海峡两岸产业发展比较[J].天津师大学报, 1999, (04) :7-12.

[2]黄松玲.海峡两岸的产业结构比较[J].天津师大学报, 1998, (03) :15-21.

[3]朱旭东, 宋明岷.台湾制造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亚太经济, 2000, (06) :37-39.

[4]李仁柱.台湾制造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存在问题[J].亚太经济, 1997, (05) :29-32.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篇8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不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在外部需求有所放缓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全球制造业调整的过程中, 如何发现、培育以及发挥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 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世界竞争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 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 中国制造业以1.37万亿美元出口额与11.3%的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位列全球制造业出口第一位。2010年, 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 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 超过美国 (19.4%)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计算, 2000—2005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 (10.74%) , 不仅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 (3.38%) , 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 (6.74%) ;2005—2010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率为11.8%, 而同期的发展中国家为7.06%。

(二) 人均增加值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逐渐提高, 以200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是6.67%, 5年后比重上升到9.4%, 2010年提高到15.33%, 虽低于美国 (24.04%) , 但是超过同期日本 (14.13%) , 也高于新兴经济体印度 (2.03%) 和巴西 (1.71%) 。在制造业人均增加值方面, 按200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中国在2000年是303美元,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2%, 2005年提高到480美元,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6%, 2010年达到820美元, 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78%, 一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明显,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 (5522美元) 的14.8%, 德国 (4667美元) 的17.6%, 日本 (7994美元) 的10%。

(三) 吸收外资规模逐年扩大但所占比重波动下降

在吸引外资方面, 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为6.5%, 2011年总额达到521亿美元, 但占全年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自2004年达到最高占比71%以后开始逐年降低, 2011年约占44.9%。

(四) 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加入WTO以后, 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00年,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44万亿元, 2005年4万亿元, 2010年达到14.38万亿元, 2000—2010年年均增长25%;据统计, 2009年中国机械产品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 超过日本 (1.2万亿美元) 和美国 (1万亿美元) , 跃居世界第一位, 成为全球第一大机械制造销售国,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且在太阳能面板、无线电通信、煤电设备、铁路车辆和风能与电力传输五个行业中均有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前五名。

(五)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增加

2011年, 中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9.2万亿元, 比2006年翻了一番, 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移动电话、彩电、计算机等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已达到5488亿美元, 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9%, 居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并且形成了基于国家或地区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背景下, 在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 一国产业通过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创新, 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他国竞争对手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本文用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又称“显示性比较利益指数”) 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Xi/Xt) / (Wi/Wt) , 其中, Xi、Xt分别表示一国i商品的出口值、一国商品总出口值, Wi、Wt分别表示世界i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界商品出口总值。一般认为, 该指数大于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介于1.25和2.25之间表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介于0.8和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竞争力;小于0.8则表示竞争力较弱。2001—2008年, 中国制成品相对优势指数逐年提高, 2008年达到1.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有所下降, 但从2010年开始重新上升, 2011年已经达到1.44, 具有较强竞争力。

就制造业的各个子产业而言, 2011年中国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超过2.5的有电脑及办公设备;介于1.25~2.5之间的有办公和通讯设备、电信设备、纺织品和服装;介于0.8~1.25之间的有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0.8以下的有钢铁、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产品 (如表1) 。

从2001—2011年的指数变化趋势看, 各产业的指数没有明显大幅波动, 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是电脑及办公设备、办公和通讯设备、电信设备、纺织品和服装, 这是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成果, 其中服装的指数是唯一一个呈下降趋势的, 说明劳动力成本上升正逐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产生影响。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是钢铁、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虽然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 但却没有铁矿石等原材料的定价权, 这在无形中推高了中国钢铁生产的成本, 且高品质钢铁的生产量较低, 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制药和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全球化的生产、销售和品牌管理, 整个产业已经逐渐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 中国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 可以在中药和新型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创新, 形成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2年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计算

(二)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 (又称“贸易特化系数”) , 计算公式为: (Ej-Ij) / (Ej+Ij) , 其中, E、I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 j表示某产业或产品。如果指数为正, 表示该国j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指数为负, 则指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如果指数为零, 说明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中国的服装、纺织品、电信设备、电脑及办公设备等产业具有较强出口竞争力, 其中纺织品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该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从2001年的0.14提高到2011年的0.67。处于明显劣势的产业有化工产品、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和汽车, 均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进口额超过出口额, 虽这种状况在持续改善, 但贸易竞争指数依旧为负, 没有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其中汽车产业在2008年无限接近国际水平, 2009年的出口情况恶化, 近三年的贸易竞争指数持续为负, 说明出口情况并没有好转。钢铁产业在2006年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 虽然贸易竞争指数在2009年只有-0.04, 但2010年和2011年分别达到0.23、0.34, 迅速摆脱出口困境, 表现出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详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2年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计算

(三) 国际市场占有率

产品市场占有率是竞争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中国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2011年中国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脑及办公设备 (39.50%) 、服装 (37.29%) 、电信设备 (32.96%) 、纺织品 (32.15%) 、办公和通讯设备 (29.57%) 、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 (14.10%) 、钢铁 (10.43%) 、化工产品 (5.76%) 、汽车产品 (2.92%) 、制药 (2.40%) 。服装、纺织品、电脑及办公设备和电信设备上升幅度最大, 分别代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表现出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占有率一直较低的是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产品。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 制造业迅猛发展, 制造业产值和增加值以及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 但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仍然较低, 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有着较深影响。中国依然保持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并逐渐培育出电脑及办公设备、电信设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但化工产品持续出现逆差, 制药、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和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依旧很弱。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仍不高, 生产效率较低, 还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如何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和产业调整中抢占先机, 获得更多收益, 对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和技术对提高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就需要改革科研体制, 营造公平竞争、具有激励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体制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强调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 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 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科技创新, 形成科研投入来源多元化,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开展深入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

2.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得益于将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外商投资、技术以及市场相结合, 通过扩大出口, 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 逐渐提升产业结构。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而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以劳动力优势异军突起, 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衰退。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不仅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增长的市场需求, 也可以为产业技术链条循环和技术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基础, 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细加工,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实现从轻型制造向高附加值加工制造转化。

3. 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外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绝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11年,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230亿美元, 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是8.1%, 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中国需要引进更多高质量的外资, 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使国内企业能够零距离学习, 尝试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对于有实力的企业, 中国应该在对外投资核准制度、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制度、金融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其“走出去”获取战略资源,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获得知识、技术、管理、营销和研发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打造国际品牌, 在全球配置生产过程中延伸价值链并逐渐主导价值链, 达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 董敏杰, 金碚.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评述[J].经济管理, 2009 (9) :30-37.

[2]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7) :5-14.

[3]李钢, 董敏杰, 金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9) :95-101.

[4]金碚, 李钢, 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 2007 (3) :3-10.

[5]金碚, 李钢, 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5-14.

[6]毛日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8) :65-75.

[7]文东伟, 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9 (6) :77-87.

制造业竞争力 篇9

一、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根据对全国2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的测算,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1.18,比上年提高0.19。其中,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平均产品销售收入等5个统计指标的得分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46、4.59、1.30、1.36、1.70分,增长明显。

二、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通过对制造业29个行业相关数据的测算,质量竞争力稳步增强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6.95,比上年提高0.95;橡胶制品业84.97,提高0.6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3.90,提高0.98;通用设备制造业83.53,提高0.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3.48,提高0.0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2.19,提高0.26;医药制造业81.33,提高0.04;化学纤维制造业81.31,提高0.08。

三、各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制造业相关数据的测算,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在85以上。质量竞争力指数在80以上的地区数量达到20个,比2007年增加了5个。新疆、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内蒙古和广西等边疆和少数民族省(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与发达省(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区域看,东、中、西部区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5.04、79.72、80.04,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22、0.73、1.04,东部区域继续保持质量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中部和西部区域质量竞争力明显增强。

注:

1.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按照原始数据统计范围的不同,可以相应形成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分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分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2.质量竞争力指数由2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和12个统计指标构成。

3.测算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原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统计口径是大中型工业企业。

制造业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模型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命脉所在, 尤其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制约因素, 反映了一国的竞争力水平。因此准确把握这一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发展环境和优势等, 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其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 是区域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 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的。它正式出现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 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 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源于竞争力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技术评价局开始对美国竞争力进行研究, 并由此带动了学术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关注。对于产业竞争力评价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钻石模型”构建的竞争力研究体系 (Michael·E·Porter, 1980, 1985, 1990) , 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 (WEF和IMD, 1989) , 第三则是计量理论研究, 也就是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计量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荷兰格林根大学ICOP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研究组所提出的“生产法” (Approach of Origin) 。Dale W.Jorgenson和M.Kuroda (1992) 提出的支出法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的工业绩效指数法。这些方法有不同的使用层次和条件, 并且计算过程较复杂, 使用不是很方便。我国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起源于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世界经济论坛 (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 (IMD) 的合作, 以及1996年起出版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目前的研究大部分是以狄照昂、吴明录等人 (1991) , 金碚 (1997, 2003) 、裴长洪 (1998) 所建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模型为基础, 以他们所提出的分析性指标和显示性指标研究竞争力的形成原因和结果。另外就是1993起任若恩教授采用“生产法” 和格林根大学有关人员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魏后凯 (2002) 构建了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以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等对于工业竞争力评价。上海复旦大学朱春奎 (2003) 提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应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并未进行检验。郭克莎 (2004) 采用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等指标, 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了比较排序。刘平 (2006) 中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因及对策。郑传均, 麻丹华 (2007) 将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到竞争力研究中, 提出产业竞争力复合模型, 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这些研究一般是以中国制造业研究对象, 可以归类到范性研究。这些研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对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是却有着一定的条件和前提, 并且有着不足之处。本文针对于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2 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设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函数为:

FC=f (CORE, VALUE, OPEN)

其中FC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CORE为核心竞争力水平;VALUE为价值竞争力水平;OPEN为开放竞争力水平。

根据评价原则以及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内涵, 试探性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模型 (图1) 。技术竞争力, 资本竞争力以及生产竞争力构成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CORE) , 这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 也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部分, 具有提升的主动性。环境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相互作用并构成产业竞争力的价值竞争力 (VALUE) , 每一部分都与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 这部分是被动因素, 是产业发展所必须接受的因素。这两部分的结合运作才能形成在区域内与其他产业相竞争的优势, 从具有国际竞争力, 这两部分统称为开放竞争力 (OPEN) 。因为产业竞争力本身是一个比较的概念, 因此其模型的构建除了包含装备制造业内部竞争力分析, 也应涵盖地域范围内以及国际化产业之间的竞争力分析, 也即本文所说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内涵。

3 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

结合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将各层次竞争力具体分解子评价指标, 对于某些可以入选不同层次的指标, 则按相关性大小列入关系密切的指标层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表1) , 对装备制造业的各层竞争力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分析。

3.1 核心竞争力指标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资本、生产和技术三个层面上。资本竞争力反映产业的实力水平, 直接指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间接指标: (1) 职工装备百分率, 装备制造业产业固定资产原值与相应产业从业人数之比。 (2) 资本规模, 产业年均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与年均流动资产净值余额之和表示。

生产竞争力反映了产业经济活动, 是经营管理水平、职工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直接指标:产业总产值。间接指标: (1) 劳动生产率=产业增加值/年产业从业人数, 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越大, 表明区域产业的相对竞争力就越强。这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指标 (2) 总产值增加率, 一定时期内产业增加值占同期总产值的比重, 这一指标反映了产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与产业竞争力成正比关系。这一指标是产业增长力反映,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3)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工业生产成本及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 同时也是反映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率指标。这一指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共同反映生产要素的影响。

技术竞争力是技术水平指标。产业技术水平是产业技术创新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具体由以下指标构成: (1) 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总产值。 (2) 技术人员比率, 产业技术人员比率=产业工程技术人员/所有职工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产业人力资源的相对质量。一般而言, 较高的人力资源质量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3) 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产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原值。该相对系数大致表示了产业固定资产新旧的相对程度。该指标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4) R&D经费投入比例。这一指标是产业创新力的表现, 同时体现了产业开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R&D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反映一个省装备制造业能否以最新的技术、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超过其他区域。R&D经费投入比例=R&D经费/利润总额。

3.2 价值竞争力指标

价值竞争力指标是由市场、环境、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形成的环节, 也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绩效的集中体现。

市场竞争力是产业价值的主要反映。主要包括 (1) 绝对市场份额=产业销售收入/全国销售收入。 (2) 相对市场份额=地区产业销售收入占本地区GDP的比重/全国该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GDP。这两个指标表明产业所具有的实力, 是体现产业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 (3) 产业平均规模, 用产业单位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表示, 区域产业规模是考察产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工业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3) 和 (4) 是产业效益的反映, 是企业经营业绩的反应。 (5) 产业资金效益水平, 用产业单位资金所提供的利润税金额表示, 即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同期产业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产之和。一般而言, 该指数越大, 产业资金运用效益水平越高, 竞争力水平越高。 (6)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产业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速度越快, 表明产业流动资产运营效率越高, 获利能力越强, 从而产业就越有竞争优势。 (7) 总资产贡献率= (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 /资产总额, 公式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

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产业竞争力内涵, 主要包括政策、制度、法律的等建设, 以及自然环境、区位优势, 国民素质 (认可程度) 等, 这些属于定性分析指标, 在函数中可作为虚拟变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实际情况评价。

可持续发展以产业企业对环保投资率和三废处理达标率评价。环保投资率=产业内企业环保投资额/总销售利润。

3.3 开放竞争力指标

开放竞争力指标主要是在前两个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水平, 包括本区域表现出的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主要用以考察本区域内的竞争力水平。衡量指标: (1) 集群化程度, 是区域内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反映, 以产业集中度表示, 这一指标可以专家法获得。 (2) 专业化系数=区域产业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国相应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该系数反映了区域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化程度。若系数越大, 则表明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产业外向度= (专业化系数-1) /专业化系数。该指标从理论上描述了产业产品的区域输出程度, 是衡量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及外部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地, 产业外向度越高, 表明其竞争力越强。

国际竞争力主要借助国际贸易原理, 以出口数据衡量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包括 (1) 相对贸易竞争力指数, 又称贸易分工指数, 用区域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全国同产业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用以说明该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该值介于-1和+1之间, 从出口的角度看, 该指标值越接近于1其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具有比较优势。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 装备制造业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所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该指标反映了产业产品的出口比较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 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 较好的反映了相对优势。该值越大, 该产业越具有优势。 (3) 高技术产品出口率=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品总销售额 (4) FDI投入水平=FDI总额/总资产。外资是装备制造业,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立提升获得知识、技术的重要途径。

设U表示三个层次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 W为相应层次指标赋予的权重。则对应于所评价的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有:

FC=U×W

实际对于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 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法、专家法等对每一层次指标赋予权重, 以便确定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和地位。

参考文献

[1]陈红儿, 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2 (1) :99-104.

[2]陈立敏, 谭立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 2003 (24) :4-11.

[3]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 1996 (11) :39-44, 59.

[4]林云华, 冯兵, 韩可卫.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J].当代经济, 2008 (7) :142-144.

[5]刘平.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6]M 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M].The Free Press N.Y.1990.

[7]魏后凯, 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1) :54-62.

[8]赵彦云, 等.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M].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9]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制造业竞争力 篇11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制造业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其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而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如此,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其优势地位仍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一,中国制造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种层次的需求考虑到综合配套成本,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很强。

第二,中国制造业国内梯度转移的空间也很大。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通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已获得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第三,中国劳动力资源仍很丰富,劳动力成本近年来虽有所上升,但比发达国家仍低很多。

虽然优势较大,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下游,附加值较低。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该如何推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要突破当前的这种局面,只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和信息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推进自主创新,以有效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其次,要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企业孵化的软环境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受国际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滑坡。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效益分化明显,这一问题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最近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当利用资源和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现行的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成效,但面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还存在管理分散、缺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不足等不合理的问题和矛盾,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进行机构改革,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能之一就是统筹工业行业管理。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和改善工业行业管理,绝不是过去管理模式的回归,而是从国情出发,把握市场规律,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对工业行业实施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要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治标之外更要治本目前,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屹立于世界之林,此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制造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制造科技的三大思路之一,是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制造业竞争力 篇12

关键词:河北,装备制造业

一、基本情况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比较齐全, 共涉及6大类 (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 。装备工业产品涵盖17个行业, 主要有电工电器、汽车、石油化工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建筑装饰及水暖管道零件、金属结构制造、轴承与通用基础件、机床工具、铁路运输设备、农业机械、内燃机、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工程机械、食品包装机械、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等。其中, 电工电器和汽车是最主要的两个行业。

2011年1~11月, 装备工业入统企业共3, 390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6, 547.44亿元, 同比增长35.85%;完成销售产值6, 340.60亿元, 同比增长36.20%;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 263.69亿元, 同比增长35.03%;实现利税587.01亿元, 同比增长25.92%, 其中利润434.18亿元, 同比增长24.11%;亏损企业的亏损额20.88亿元, 同比增长120.16%。

二、产业分布

河北省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分布为石家庄495家、保定414家、沧州832家、唐山345家、廊坊331家、邢台264家、邯郸208家、秦皇岛114家、衡水253家、张家口99家、承德35家。处于河北省中部的5个城市: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和衡水。其中, 保定主要以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和索具制造为主;廊坊主要以汽车零配件、冶金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畜牧机械和电机电器等为主;沧州主要以铸造、机械加工、汽车模具、环保设备、石油输送管道、弯头、电厂锅炉及配件和风力发电机塔筒等为主;石家庄主要以汽车、泵业、电机、煤矿机械、通用航空等为主;衡水主要以丝网和消防器材为主。

处于河北省南部的2个城市:邢台和邯郸, 其中邢台主要以冶金轧辊、标准件和汽车零配件为主;邯郸主要以重型机械、环保设备和汽车零配件为主。

处于河北东北区域的2个临海城市:秦皇岛和唐山。二者地处沿海紧邻北京、天津, 可以接纳北京和天津的技术溢出和产业转移, 来不断壮大自己的装备制造业。其中, 秦皇岛主要以造修船和架桥装备为主;唐山主要以高速动车组、高档铁路客车、冶金矿山机械、智能机器人设备等为主。

处在河北西北区域的2个城市:承德和张家口, 承德主要以仪器仪表、输送机械设备等为主;张家口主要以工程机械和煤矿装备、地质钻探机械等为主。

三、发展劣势

分析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 “一钢独大”是最鲜明的特征。

据统计, 2010年河北省钢铁工业增加值达2, 838.8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7%, 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 409.81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23%, 是河北继钢铁之后的第二大产业。由此可见, 尽管排名相邻, 但装备制造与钢铁的“块头”却有着很大的落差。

总体上看,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发展, 有了较大提高, 但整体实力仍比较薄弱, 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 河北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仅分别相当于江苏、山东、广东、辽宁的1/6、1/4、1/3、1/2。骨干优势企业规模小, 河北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仅4家, 尚未有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 对行业的辐射、拉动作用不明显, 主配之间产业链接薄弱;中小企业形成“专、精、特、新”优势的很少。从产品结构来看, 传统产品、大路产品、初级产品较多, 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较少。

“一钢独大”的产业格局, 客观上导致河北省经济与钢铁密切相连, 钢铁兴, 则全省经济指标“飘红”;钢铁市场波动, 则全省经济随之起伏。打造“多柱擎天”的产业结构, 提高河北省经济抗风险能力, 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业尽快强身健骨, 缩小与钢铁的差距, 在大发展中改写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格局。

行业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升级, 但目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不能担此重任。河北省虽有部分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 由于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不足, 新产品产值率不足8% (全国平均20%) , 高端的、整机的产品较少, 排全国前三位、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属中低端产品, 个别行业差距凸显。

四、发展优势

河北省装备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行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取得了稳步发展, 建立了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装备制造体系。

一是在局部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形成保定天威、长城汽车、唐山轨道客车、凌云工业、河北长安、戴卡轮毂、中钢邢机、巨力索具、风帆股份、新兴铸管等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企业, 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如大型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乘用车、动车组、关键汽车零部件、冶金轧辊装备、煤矿装备、索具、管道装备、电线电缆等。

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较大。如在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领域开发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先进、发展空间广阔的产品, 特别是我国低空空域逐渐开放, 以石飞公司为代表的通用航空产业将有飞速发展, 这都将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是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装备工业产业集群。如保定输变电设备及新能源设备制造集群、保定汽车产业集群、唐山冶金矿山设备制造集群、唐山高速列车设备制造集群、邢台冶金轧辊产业制造集群、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等。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6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 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9个, 省级技术中心62个。大中型企业积极采用CAD、CIMS、ERP等技术,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唐山轨道客车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保定天威1000kV特高压变压器、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900t架桥机、宣化工程机械SD9高驱动推土机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制成功, 并投放市场。

五是对内对外合作加快。积极参与京津冀生产协作和分工, 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司以及兵装集团、中船重工、中航工业、中钢集团、中铁集团、哈动力、北汽集团等国内大企业合资合作, 不断扩大产品出口, 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五、发展方法

振兴装备制造业在“十五”期间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而“十一五”期间,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和政策资源的引导下,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河北更不应该错过这次机遇。

第一, 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力度, 建立政策与资金等支持体系。

第二, 规范投资体系, 优化外贸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对于当前跨国公司收购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的倾向, 要注意引导企业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 不忘增强自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 严格执行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的法律法规, 防止优质资产流失。

第三, 对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从五方面入手建设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一要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 形成比较健全的开发体系。可以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内部, 建设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以此促进企业在行业中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二要通过政策引导、基金扶持、技术转移、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机构, 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要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国家应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力度, 完善科技基础数据中心、科技文献资源库、网络科研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科技基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四要培养创新团队,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观念。依托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培养装备工业所需的高级人才;五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 发挥各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 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加快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面向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帮助企业扩大合作、加快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实施“走出去”战略。

上一篇:刑法思想论文下一篇: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