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应用五忌

2024-10-20

阿司匹林应用五忌(精选5篇)

阿司匹林应用五忌 篇1

阿司匹林 (Aspirin)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早在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从柳树皮提取的苦味粉末用来镇痛、退烧。1853年, 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对其进行合成, 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 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使用, 取名为阿司匹林。作为最早人工合成的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痛风症、关节炎及风湿热等, 迄今已在临床应用100多年, 成为历史上与青霉素、安定齐名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 至今阿司匹林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 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类似药物的标准剂。近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的不断深入研究, 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现将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1 阿司匹林的传统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传统临床应用中, 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是其常用的范畴。在镇痛方面, 尤其对缓解钝痛的效果明显, 如头痛、肌肉痛等, 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的红、肿、热等, 可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的退热。需要指出的是, 阿司匹林仅能对症治疗, 不能根除病因, 因此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作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 可迅速缓解症状, 一般在大剂量用药后1~2d内可明显缓解症状, 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但其亦不能去除风湿热的病理改变。

2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2.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一个重大认识, 它能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的风险, 对患者已知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是目前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越早、越有效地进行一级预防, 才能真正降低发病率, 并最终节约医疗资源。既往基于6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英国医师研究 (BMD) 、美国医师研究 (PHS) 、血栓形成预防试验 (TPT) 、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 (HOT) 、一级预防研究 (PPP) 和妇女健康研究 (WHS) ]的荟萃分析表明, 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6%的个体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大于风险, 特别是55岁以上男性和65岁以上女性中有很多人都适于服用阿司匹林。因此,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2012ACCP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临床实践指南》中,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再获推荐: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年龄>50岁且无心血管疾病症状的人群建议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 优于不用[1]。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年会上, 由ESC联合欧洲心律失常学会 (EHRS) 发布的《2012版ESC房颤管理指南》[2]及《2012 ESC临床实践指南:心血管疾病预防》[3]都明确指出其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有1种中度危险因素或≥1种未证实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 (80~325mg/d) 。2011年9月美国启动了“百万心脏”计划, 旨在通过ABCS策略提高公众心血管疾病预防意识, 并在5年内预防美国100万例心脏病和卒中新增病例, 其中的A就代表“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不仅如此, 阿司匹林在心血疾病的二级预防中也广泛应用, 主要目的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最近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显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约1/4, 非致死性MI减少1/3, 非致死性脑卒中减少1/4, 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6[4]。阿司匹林的二级预防效益完全可与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媲美, 且价格最为低廉, 故有学者认为阿司匹林是绝佳的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药物。

2.2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2006年, 我国制订了第一个《规范应用阿司匹林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专家共识》, 建议对于不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应该使用阿司匹林, 剂量为100~300mg/d, 应用2~4周后调整为二级预防长期用药剂量为75~150mg/d, 除非有阿司匹林使用的禁忌证[5]。研究表明, 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比例比未服用者低[6]。阿司匹林不仅有益于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智能损害, 延缓症状的发展, 而且对众多老年健忘症患者也颇有疗效[7]。

2.3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减退及体内凝血素分泌增多是诱发动脉病变的基础, 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通过乙酰化血小板的环氧化酶, 可以阻止凝血素的生成。长期高糖可使血小板处于高凝状态, 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特别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含淀粉酶的多肽组成的淀粉沉淀有细胞毒素作用, 并有明显的引起β细胞功能退化作用, 而阿司匹林可以作为维持β细胞功能的药物而减慢β细胞功能退化进度。有资料显示, 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患者, 心脏病的发病率减少44%, 而患糖尿病患者的男性, 其心脏病的发病率下降更为明显[8]。因此, 大多数成年糖尿病患者, 为预防心血管疾病, 建议长期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013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对阿司匹林推荐如下[9]: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 (10年风险>10%) , 考虑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治疗 (剂量75~162mg/d) 。这包括大部分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 并至少合并一项其他主要危险因素 (CVD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有CVD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 (剂量75~162 mg/d) 作为二级预防治疗。然而, 有证据表明, 低剂量阿司匹林有益的说法不足, 且未发现胜过重大出血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那些低心血管风险患者 (<20%, 10年以上) 以及高出血风险老年患者 (70岁及以上) [10]。总之, 在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中, 对于阿司匹林能起到多大效益或有多大危险性, 仍有疑问。在考虑了无症状性糖尿病动脉疾病进展预防 (POPADAD) 研究[11]、日本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JPAD) 研究[12]及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AAA) 试验[13]结果后, 得出结论认为, 作为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获益似乎大于其风险, 但一级预防不是如此。

2.4 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资料表明阿司匹林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机制是抑制了COX-2酶, 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免疫细胞化学显示, 阿司匹林是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中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 提示阿司匹林对肿瘤血管的生成或起抑制作用, 其机制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 从而下调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而起作用[14]。阿司匹林有对肺癌A549有诱导凋亡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呈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 其可能机制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G0/G1期阻滞作用, 使进入S期细胞减少, 阻碍细胞进入DNA合成期, 从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15]。一项由英国癌症中心、苏格兰政府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医学研究委员会和CORE赞助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的保护作用的大规模病例研究发现, 每天服用75mg阿司匹林, 可减少约13%的结肠癌风险 (比值比0.87, 可信区间0.59~1.28) 。5年后, 相对危险度减少37% (OR0.63, 95% CI0.45~0.87, P趋势0.004) , 该研究结果已在GUT在线发表。Rothwell[16]等研究显示, 每天服用75mg阿司匹林的患者其癌症死亡的危险度降低21%, 疗程达5年以上者更降低了34%。此外, 还有研究表明[17], 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 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均降低50%以上, 每周服用2~5d和6~7d的阿司匹林的乳腺癌患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分别降低71%和64%。2012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肿瘤学期刊》 (JCO) 上的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表明, 日常服用抗凝血药的前列腺癌患者群体的10年死亡率为3%, 而未服用群体的死亡率为8%, 前者的癌症复发率和骨转移率也明显较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前列腺癌患者所获的上述益处主要来自阿司匹林, 而不是其他两种抗凝血药[18]。

2.5 阿司匹林在眼科中的应用

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是近年来阿司匹林治疗作用中的一个新发现, 严宏[19]等分析了国内外许多实验后, 认为可将阿司匹林作为潜在的抗白内障药物。国外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抑制白内障发生的机制有以下5点: (1) 抑制晶体蛋白的非酶性糖基化反应; (2)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3) 抑制晶体蛋白的氨基甲酰化反应; (4) 抑制金属离子诱导催化的氧化反应; (5) 降低血糖。此外, 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角膜组织糖生成, 使角膜组织保持弹性, 延缓角膜老化, 同时可治疗角膜炎、葡萄膜炎和巩膜炎等。

2.6 阿司匹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厚度与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 当子宫内膜厚度<8mm时, 妊娠率很低或无妊娠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增加子宫内膜腺体面积、周长、间质面积、腺体/间质比值等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者的子宫局部血液供应, 促使子宫内膜变厚及发育, 小剂量阿司匹林确有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 增加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的作用,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0]。范琦慧[21]等报道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综合征的发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尽管阿司匹林预防流产的机制尚不清楚, 但其疗效是肯定的。张永红[22]等报道,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可提高妊娠成功率。另外有研究提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降低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流产[23]。

2.7 阿司匹林的其他应用

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之一为胆囊排空功能不良, 而炎性介质PG和NO对胆囊排空具有抑制作用。褚志强[24]等通过对仓鼠的实验亦证明了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 阿司匹林对放射治疗所引起的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3 结语

阿司匹林是一个不断给大家惊喜的药物, 随着对阿司匹林的深入研究, 其潜在价值将不断被发现, 其角色也将会发生改变。应用过程中, 作为临床医生必须得考虑以下3个问题: (1) 阿司匹林的风险/效益比; (2) 阿司匹林的联合用药; (3) 阿司匹林的抵抗。阿司匹林虽然经历百年洗礼,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其新的作用, 让这一经典老药焕发出新的光彩。

摘要:阿司匹林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 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随着对该药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出现, 其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甾体类药物。阿司匹林的治疗作用随剂量不同而不同, 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预防癌症、多种眼科疾病及妇产科疾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进展

创业五忌 篇2

一、墨守成规,没有开创精神

有些创业者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只愿意跟熟悉的人打交道,样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没有接受新生事物的勇气,缺少创新精神。这种做法实际上束缚了自己的思想,限制了自己的潜能。这种人当然找不到合适的领域和位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只能挣些辛苦的小钱,难以走上致富路。

二、见异思迁,没有主攻目标

有些人无论是种地还是从事商品经营,总喜欢道听途说,不切实际的盲目经营。今天听说这个赚钱就做这个生意,明天听说那个好做,就做那个生意;今天听说种粮食能发财,就大面积种粮食;明天听说种药材能致富,就打算大规模种药材。这种摇摆不定没有主攻方向的做法,结果可能一事无成。

三、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勇气

有些人自认为满腹经纶,说起致富的方法头头是道,理论经验一大堆,似乎掌握了所有的致富秘籍。然而,他们只空谈不实践,只在别人面前摆架子,看着高深莫测而已。只有把想法应用于实践,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四、急功近利,不屑于做小事

有些人往往自命不凡,总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料,总想马上发大财,一口吃成大胖子。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只对短期经营能获利的项目感兴趣,而忽视长远的致富项目,这些人往往小钱没怎么赚到,大钱也与他无缘。于是,他们就抱怨周围的环境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成功,诸如亲戚朋友不支持,自己的运气不好等等。

五、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篇3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甾体类的水杨酸类抗炎药物, 镇痛、抗炎、解热的效果显著, 在感冒、牙痛、头痛、风湿、关节痛的治疗中应用广泛[1]。现代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控制血小板的聚集, 预防心肺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心脏病的形成, 在心房纤颤、冠心病、人工瓣膜病、动静脉瘘的防治中作用显著。但是, 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所致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与临床用药安全。基于此, 本院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1例, 其中男29例, 女22例, 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 (46.31±8.78) 岁;原发病:9例风湿热, 3例结肠癌, 7例骨关节炎, 4例冠心病, 3例关节痛, 11例头痛, 10例感冒发热, 4例牙痛。

1.2方法

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史资料、用药方法、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症状、累及器官、相应治疗、转归状况, 由2名临床医师共同商榷并归纳总结阿司匹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与主要表现。

2结果

51例患者中, 19例 (37.25%) 出现胃肠道反应, 14例 (27.45%) 出现过敏反应, 9例 (17.65%) 发生水杨酸反应, 6例 (11.76%) 发生瑞士综合征, 3例 (5.88%) 出现肝损害, 经及时停药与对症治疗后, 患者症状自行消失。

3讨论

阿司匹林被临床广为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 若阿司匹林长期过量用药, 特别是血药浓度>200μg/ml时极易导致多种副作用, 血药浓度越高, 患者的副作用越多、越明显。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瑞士综合征与肝损害是最为多见的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功能失调紊乱是胃肠道反应的主要表现, 若服用剂量过大患者可能发生溃疡、出血等并发症。

据报道, 口服阿司匹林4~6 g/d, 70%的患者会发生胃肠道出血, 更有甚者可能造成失血性贫血。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口服可对胃部造成强烈刺激, 加上阿司匹林本身具有维持正常胃肠道血流功能、预防黏膜生成、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功能, 胃黏膜损伤极易诱发出血。此外, 阿司匹林在机体中的溶解慢, 药物多在胃黏膜的褶皱内以颗粒状存在, 进而致使患者存在出血表现, 此种出血与药物用量有直接关系。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不良, 部分老年人出现血管硬化, 因而其出血率高于正常患者。王建筑[2]的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与用药时间联系密切, 口服阿司匹林达到3个月的患者半数以上存在出血症状。因此, 若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应当注意选择合适剂型, 避免与易致溃疡及抗血栓药联用, 而应联合胃黏膜保护药物协同用药。同时, 临床需要及时给予血象检查与胃镜检查, 正确处理异常, 最大程度的预防不良反应出现。 (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也是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 血管性水肿、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皮疹为过敏反应的典型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结膜充血、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烦躁不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症状。对于伴发严重哮喘的患者, 可能还会伴发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严重患者存在意识改变或血压下降症状。此类患者需要立即停用药物,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避免哮喘症状发生。 (3) 水杨酸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有视力减退、嗜睡、眩晕、出汗、头痛、耳鸣症状, 此为水杨酸盐中毒情况, 尤其风湿患者多发, 严重者可能伴发神经紊乱、酸碱失衡与出血症状。若过量服用该药还会有耳聋症状出现, 临床医生需要叮嘱患者及时停药, 积极治疗[3]。 (4) 瑞士综合征:本研究中, 6例 (11.76%) 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瑞士综合征,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高热与剧烈头痛, 给予抗病毒与降颅压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 (5) 肝损害:阿司匹林长期过量口服可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但是患者短期内并无明显表现, 通常几个月后逐渐出现右腹不适与腹部触痛等相应症状, 多数患者的肝细胞酶含量增加, 少数患者有黄疸症状出现, 停药后患者肝损伤症状有所缓解, 1个月后转氨酶恢复正常。阿司匹林镇痛解热的效果显著, 临床应用广泛。大量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的预防中应用效果良好。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血脂异常状况, 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与心血管病, 阿司匹林可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移植, 预防血栓形成, 而且, 阿司匹林能够增强免疫功能, 抗衰老作用显著, 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相关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对治疗结肠癌与直肠癌疗效显著。此外, 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组织胺、缓激肽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 在感冒发热、头痛头晕、关节痛、风湿热的临床治疗中广为应用。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广泛, 效果显著, 但是用药时需要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方法、使用剂量、患者体质有关, 临床中应当保证用法正确、用量合理、用药规范, 从而预防不良反应出现。

参考文献

[1]新怡康.普通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临床应用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比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22 (8) :1201.

[2]王建筑.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及其与阿司匹林抗凝血作用的相关性研究.山东大学, 2007.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篇4

1 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胃肠道症状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溃疡、胃出血或诱发加重溃疡发作。因为阿司匹林在胃内分解成乙酰水杨酸, 对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 (COX) 的抑制作用, 可维持正常的胃肠道血流的功能, 导致黏膜生成的减少和血小板聚集能力的降低而诱发出血。阿司匹林的溶解较慢, 常以颗粒的形式滞留在胃黏膜的皱褶内而导致出血;这种出血对人体的损害和原发病无太大关系, 只是同服用的剂量有关。由于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弹性差, 服用阿司匹林出血率是年轻人的3倍。调查研究, 患者出现出血等症状的在之前几周都曾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3个月伴出血者达到了半数;如长期服用, 需经常监测血像及胃镜检查。

1.2 过敏反应

偶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另外, 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易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它不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 而是由于药物抑制了环氧化物水解酶, 使前列腺素合成受阻, 导致脂氧合酶途径生成的白三烯增加, 引起支气管痉挛, 从而诱发了哮喘。临床表现有结膜充血、发绀、大汗淋漓、端坐呼吸、烦躁不安, 某些患者在服药后先出现鼻部其他症状, 如流涕、打喷嚏、鼻痒、鼻塞, 继之出现哮喘[2]。少数患者在哮喘严重时会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更甚者还会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此类患者应停止口服阿司匹林以防止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生。

1.3 水杨酸反应

阿司匹林剂量过大 (5g/d) 或敏感者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及听力减退, 严重者出现高热、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惊厥, 上述症状称为水杨酸发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 加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碱化尿液以加速药物排泄。

1.4 肝损害

阿司匹林大剂量使用时可以引起肝损害, 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 在治疗后的几个月才会体现出来。一开始无症状, 慢慢一些患者出现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 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 有明显黄疸的并不常见。这种对肝造成的损伤在停药后可得到好转, 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

2 临床应用

2.1 预防糖尿病的应用

糖尿病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初诊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存在血脂异常, 半数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 小部分也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更高, 大概是正常人的2~4倍。糖尿病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死亡率高的原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体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对促血小板聚集剂反应性极高, 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其产生的血栓素明显增高。阿司匹林通过阻断环氧物水解化酶, 进而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 防治了血栓的形成。2006年ADA指南也充分肯定了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阻止凝血素在体内合成, 从而对抗血小板聚集, 能防治糖尿病引发的心脏病。

2.2 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的应用

阿司匹林能促进免疫力分子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I的生成。因此推论并经临床实践得出, 阿司匹林不仅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还有助于预防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机体衰老而导致的记忆力减退, 防治老年痴呆。阿司匹林可使人体角膜组织保持弹性,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角膜组织中糖元的生成, 对抗衰老有显著作用。

2.3 预防和降低癌症风险

调查研究得出, 阿司匹林可预防和降低各种癌症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胃癌、乳腺癌风险。香港大学研究员通过对2831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长期注射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抗炎针剂可使患胃癌的风险减少22%。一家英国研究机构对8000名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 那些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乳腺癌的机率比不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要少28%。最新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对治疗直肠、结肠癌有一定的疗效, 定时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结肠、直肠癌发生率或病死率降低了40%~50%[3]。

2.4 解热镇痛的应用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织胺等合成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作用的原理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使外周血管扩张, 皮肤血流增加, 出汗, 散热增加而降温, 并通过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环氧化物水解酶, 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

3 结论

总之, 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有明显优势, 其应用也很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 无论是剂量上、时间上都要合理考量, 严禁不当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

摘要:通过对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分析正确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

关键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蕾, 王永霞, 白洁.阿司匹林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27:9.

[2]史瑞林.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7 (13) :130.

阿司匹林应用五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标准

(1) 缺血性卒中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脑出血; (2) 未使用过抗凝药物, 年龄36~85岁; (3) 排除肾功能不全、肝病、脑出血、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液病的患者。 (4) 所有入选患者能坚持服药、随诊、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观察眼底。 (5) 研究终点为各种原因的死亡、缺血性卒中再发、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血等严重出血。

1.2 病例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1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 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36~84岁, 平均 (62.3±6.5) 岁;对照组50例,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37~85岁, 平均 (61.6±6.8)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血糖、血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给药方法及监测、随诊

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 同时给予降压、降糖、降脂,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氯吡咯雷75mg, 1日1次, 长期服用, 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能耐受者, 退出研究。由固定医师对每位患者填写随诊观察表, 共随诊2年, 包括用药情况、注意事项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终点事件

中风、死亡、短暂脑缺血发作, 严重出血 (脑、胃、消化道) 。

1.5 不良反应

血小板减少、眩晕、头痛、低血压等。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再发率

治疗组60例, 再发4例, 再发率6.67%, 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50例, 再发10例, 再发率20.0%, 其中死亡3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 P<0.05) 。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少量胃出血2例, 牙龈出血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6.67%, 无严重大出血或脑出血。对照组鼻出血2例, 牙龈出血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6.0%,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 P>0.05) 。

3 讨论

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逐渐年轻化, 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 随年龄的增长, 其复发愈加频繁,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据统计80%首次卒中后存活患者, 再次发生脑卒中在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内最多, 第一年约为10%, 以后每年5%[1]。我院统计资料为第1年12%, 以后每年6%, 目前大多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等措施, 来预防脑卒中复发, 但获益甚微。分析原因可能与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有关。我们选择加服氯吡格雷, 来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氯吡格雷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而防止血栓形成[2], 其机制: (1) 氯吡格雷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 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2) 氯吡格雷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 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活化的血小板释放ADP是血小板聚集效应增强的重要因素。

本文观察治疗了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 2年内复发率为6.67%, 而对照组2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氯吡格雷治疗安全,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因此,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疗效显著而安全, 适合长期预防应用。

参考文献

[1]Antiplatelet T.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over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by prolonge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various categories of patients[J].BMJ, 1994, 308 (6921) :81-106.

上一篇:数字电能表下一篇:短波通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