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谈

2024-05-29

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谈(精选7篇)

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谈 篇1

学生从语言学习中所获得的仅仅是一些词汇的表层意义或枯燥乏味的语法概念, 而不能真正领略英语语言美的真谛.而语言的最高境地——诗化般的句式, 学生往往接触为零, 其结果写出的句式单凋而平淡, 文笔往往枯燥无味.那么怎样才能将诗意化的句式或一些佳句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实施.

一、在词汇教学中贯穿诗化句

在现行的词汇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往往依据词典或从相关的教材、教参资料中找出某些例句来论述该词的基本用法, 所给的这些例句往往是千篇一律, 无非是说明或陈述某人或某事, 读来毫无美感可言.试想如果在例句中增添一些诗词名句或富有诗意的句子, 可能会使学生对此感受一新, 甚至会激起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唐诗、宋词或外国名家的诗歌中找出一些佳句运用于词汇教学中, 可能会产生别有风味的效果.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伟大的诗篇犹如永远流出智慧和欢乐之水的喷泉”.在中外诗歌中,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而且学生对这些诗歌较为熟悉, 如果在词汇教学中加以运用,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 使学生同时领悟两种语言的优美之处.如, 在学习形容词perfect和动词share, display时, 我给学生下面的诗句, 让学生通过比较, 去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运用.

1.Men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or meet again;

The moon may be bright or dim, she may wax or wane.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

So 1et us wis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该词中词汇的对仗美让学生领悟英语语言的特有的风采, 如sorrow and joy, part or meet, bright or dim等.名句与佳译共存一体, 使人浮想联翩.

在学习短语be covered with, pick up以及drizzle, grief等词时可以运用下面一首词的片断, 让学生领悟以景喧情的表达.

2.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which won’t thicken?

On parasol-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非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该词把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让人触景生情.而译文中的韵脚更让人拍案叫绝, 充分体现了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

二、在语法教学中贯穿诗化句

语法概念历来被视作为抽象的内容, 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语法概念时, 教师总是通过大量的句式去呈现, 然后通过许多的练习形式加以巩固, 让学生明确其用法.不少学生尽管花了很大的气力和时间, 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抽象的内容不易为人们一时所能接受.加之对语法内容的阐述常常是一些艰深的词语, 因而觉得难以理解.如何化这些枯燥的语法概念为新颖的、引人注目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利用诗化句的教学可以起到较好的化解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欣赏一些诗句的美妙之处, 增添一点学习的情趣.

如在学习状语从句时, 我利用下面的诗歌加以阐述.

1.You ask me when I’m coming, Alas, not just yet.君问归期未有期,

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巴山夜雨涨秋池.

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何当共剪西窗烛,

And 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却说巴山夜雨时?

2.If you will take advice, my friend,

For wealth you will not care.

But while fresh youth is in you,

Each precious moment spare.劝君莫惜金缕衣,

When flowers are fit for culling, 劝君惜取少年时.

Then pluck them as you may.花开堪折直须折,

Ah, wait not till the bloom be gone, 莫待无花空折枝.

To bear a twig away.

以上两首诗的译文选自吕叔湘的《英译唐人绝句百首》, 在这两首诗中使用于when, while, if, till, as等引导的状语从句.让学生既学了语法又领略了诗歌的魅力.在教学生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不定式和宾语补足语时, 我选择了辛弃疾的一首词加以分析.

3.While young, I knew no grief I could not bear,

少年不识愁滋味,

I’d like to go upstair.爱上层楼,

I’d like to go upstair.爱上层楼,

To write new verses, with a false despair.

为赋新诗强说愁.

I know what grief is now that I am old,

而今识尽愁滋味,

I would not have it old.欲说还休,

I would not have it old欲说还休,

But only say I’m glad that autumn’s cold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过上面提供的词要求学生指出诗问中名同性从句和其他语法项目的运用, 让学生对这些语法结构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三、在写作教学中贯穿诗化句

笔者设想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贯穿一个些诗化句的教学, 可能对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会有所促进.作为教师有时应教会学生措词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断的积累, 从而提高自己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经常要求学生注意一些优美的英文表达方式, 将其摘录下来, 再将其分类.久而久之, 对学生的写作定会有所帮助.如:

1.表示祝愿的表达

I am standing at the window quietly realling past y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Year in the distance.I find time is solidifylng, but you are the spotlight in the scenery.I write my blessings on the picture with my heart.

千里之遥, 我站在僻静的窗台旁, 透过新年的氛围, 遥望过去的日子.发现时间凝固了, 而你是这风景上灿烂的亮点, 我用心在这幅画上题写祝福.

2.表示思念的表达

There is a passway with moonlight the forest in my aeart.It winds and sometimes appears and sometimes disappears.It is so touching and upholding to your heart.

我心中有一条铺着淡淡月光的林间小路, 它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它是那样缠绵, 那样执著, 一直通向你的心房.

3.表示赞美的表达

Life is a journey without end.Wherever I go, even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I remember clearly your smile, your teaching, your voice and your spirit!

漫漫人生, 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无论我跋涉到天涯尽头, 我都能清晰地记得您的面容、您的教诲、您的声音、您的精神!

以上这些优美的诗句读后给人无限的遐想, 让人穿越在语言与文字交织的时空之中, 令人美不胜收.试想如果学生常常在这些英文的熏陶之下, 又何愁不能写出令人瞩目的美文呢?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平时学生必须多看多写, 通过模仿、借鉴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多读些名家的名句, 并在写作中逐步加以运用, 定会有所收获.下面列举一些名句的译文供欣赏, 以体会别人用词的高明之处.

Deeply I sign for the fallen flowers in vain;无可奈何花落去,

Vaguely I seem to know the swallows come again.似曾相识燕归来,

In fragrant garden path alone I still remain.小园香径独徘徊.

My tearful eyes ask flowers, but they fail to bring泪眼问花花不语,

An answer:I see red blossoms o’er the swing.乱红飞过秋千去.

Let other flowers their envy pour!无意苦争春,

To spring she lays no claim.一任群芳妒.

Fallen in mud and ground to dust, she seems no more, 零落成泥碾作尘,

But her fragrance is still the same.只有香如故.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独在异乡为异客,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每逢佳节倍思亲.

Then I woke, with no one near me save the moon still shining on, 多情只有春庭月,

And lighting up dead petals犹为离人照落花.

Which like you have passed and gone.

Tonight as I wake up from wine, where shall I be?

今夜酒醒何处.

By the willows on a river bank, a breeze at dawn And the dying moon.

杨柳岸晓风残月.

除了阅读中国古诗词之外, 学生在平时课外之余还应该读一些外国名诗人的诗歌, 以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从而学会用地道的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如:

All the earth and air整个大地和苍穹,

With thy voice is loud, 回荡着你的歌声,

As, when night is bare, 仿佛晴朗的夜晚,

From one lonely cloud月亮透过孤寂的云

The moon rains out her beams, 将清辉抛洒,

And heaven is overflowed…让天空一片晶莹.……

———雪菜《致云雀》片断

写完上述内容, 我的思绪万千.诗歌是语言的灵魂、是语言的结晶、是各种意象的凝聚.学英语不能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读物, 诗歌的学习对英语习得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阅读感人的诗篇, 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丰富我们的人生内涵, 更重要的是, 我们能在这些折射着人类真、善、美的诗歌中体味到诗者的高尚情怀, 并能在其中感受到跨越人生障碍、向理想迈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愿我的感受与你同享.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2]黄杲.英国抒情诗一百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5]庞秉钧.中国现代诗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6]许渊冲.宋词三百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6.

[7]小雨.曾言赠诗精品.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

[8]安娜.美丽英文——世界上最动听的诗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浅谈初中英语趣味化教学 篇2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课堂环境 积极因素

教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启发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动机,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学习的成效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学生既对所学语言本身产生兴趣,希望把自己培養成通晓这种语言的具有文化教养和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又认识到掌握一种或数种外语对社会贡献更大,这种愿望和认识使他们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1.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洒脱,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举止大方、文雅,谈吐简洁,语言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规范、漂亮,版面设计合理醒目等。首先,课前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等。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其次,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再次,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切忌繁、杂、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最后,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开展小组角逐,培养“兴趣点”。没有困难,没有障碍的学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削弱有积极作用的情绪感受,在英语听说训练中,教师可适当地进行有一定深度的竞赛训练,这不仅能满足学生表达欲望和喜欢竞赛的心理,而且能鼓励学生知其不足而力求更上一层楼,让学生从克服困难,掌握新知识中获得愉悦,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得到不断的激发。众所周知,兴趣与乐成是一对 twins。经常性的乐成体验可使人永不餍足而求索不止。这对英语教学有着不行预计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能采用轻松、调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门生为主体,以意见意义活动为主线,让门生经常得到学习乐成和开心,从而作育门生浓重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可能地让门生以为到乐成的开心,让门生发明自我价钱,从而树立起一种较高的自尊心。要教学历程中,民开小组角逐,增强团队相助精神,尽可能让全班的每一位门生都有为本组增光添彩的信心,树立一种自尊心,共享一种成绩感。

3.寓教于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上台表演,如作值日报告、讲故事,尽量让学生多开口,多运用。也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人或东西,使句型操练情景化。这样,不需要复杂的教学设备,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二是接力传话的教学方式。以组为单位,以某一重要句型为内容,教师仅给每组第一个学生低声口授,并让听者记住,接着由第一个人依次向后传递这句话,直至每组最后一人,最后一人说出传递内容。每组第一人或教师核对最后一人所说内容正确与否。传递快而准确的组为优胜组。此法适宜于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三是运用猜义法。学过一个功能项目或词语后,用英语把一个特定情景写在纸片上让组内的一名学生看后模拟出动作,同组的其他同学用英语描述上一学生的动作,描述正确者获胜。此外,还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口形猜词,最先正确拼读出相应单词者为胜方。此法适宜于复习、巩固重点词、重点句型的趣味练习。,

4.开展活动,增强兴趣。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老师可以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要求学生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参加,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总之,激发学趣应该是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应该成为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值得我们努力探索挖掘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当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快乐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快乐的幸福和满足。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汉光中学)

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谈 篇3

一、发掘诗意素材, 感受诗意韵味

在语文教学中,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所选文章多是名家之作, 蕴含着丰富的诗意素材。因此, 在高中语文诗意化教学中, 教师需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诗意因素、人性元素、审美因素, 让学生感受如诗般的语言, 如诗的意境, 如诗的人性, 以美激智, 以美怡情, 以美育德, 以美启思,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遨游语文诗意殿堂。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本身就蕴含着古韵之美、诗意之美。譬如《蝶恋花》、《雨霖铃》, 富有音律美, 极具意境美、情感美。

再如沈从文的《边城》, 蕴含着人性民情、风物山水诗意化的特点, 语言与整体结构均流动着人性诗意, 呈现出一种渺远而清幽的氛围, 深深沉淀了诗意般的湘西社会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本文的语言文字, 感受本文的意境, 领悟人性之美, 发掘文章结构之美, 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丰富文化底蕴。

第一、如诗般的意境。在《边城》一文中, 萦绕着悠然、唯美、淡雅的诗意, 寂静而美丽, 古朴而神秘, 散发出远离城市喧嚣的清新、明丽的纯净气息, 意境如诗。即便没有去过湘西, 读着《边城》, 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优美画卷:层峦叠嶂, 小溪环绕, 潺潺流水, 两岸绿树遮掩, 树枝轻掠水面。放眼水面, 一条渡船横躺其中, 船上一位老翁手撑竹竿, 一位双眸清明如水晶的女子站于水岸边, 一只小狗尾随其后……如此便构成勾勒出一幅闲适恬然、宁静优美的湘西田园山水图, 蕴含简朴而诗意的意境。

第二、诗意的文字语言。虽然本文语言平实, 以简单句式为主, 却引人入胜, 读来富有节奏感, 诗意盎然。因为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单纯朴实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美。如人物语言的蕴藉蕴含诗意。本文中的人物对话虽较为口语化, 看似简单而平白, 实则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选择与加工, 将人物情感与内心冲突不露痕迹的融入到对话中, 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比如老船夫押了一口酒, 低低的说:“好的, 妙的, 这是难得的。”表面上是赞美酒不错, 实际上在老船夫心中要赞美的是二老傩送, 借酒赞人, 蕴含一语双关之妙。同时, 本文风俗与景物描写也富有诗意。另外, 本文的结构也如诗。在《边城》一文中, 沈从文运用“反复叙事”的写作技巧, 使得这部小说具有诗化、散文化的特点。此外, 《边城》一文中, 人性如诗、心境如诗, 令人回味悠长。

二、组织诗意活动, 激起情感涟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样, 在高中语文诗意化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融合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与人文教育, 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手段, 不着痕迹地积蓄同学们的感情, 激荡情感涟漪, 启迪学生智慧, 润泽学生心灵, 构建美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第一、诗意动情的导语, 引入入胜。如教学《声声慢》时, 运用生动诗意的导语, 吸引学生注意力:轻抚历史尘烟, 在那瑟瑟秋风之中, 缓缓走来一位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 但见她衣着素雅, 而面容却无比憔悴, 其神情也愁苦万分。当金人那无情的铁锤砸烂了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时, 也震碎了她繁华的梦, 自此, 她尝尽了家国之恨, 饱受亡夫之痛, 历经颠沛流离之苦。此时, 深处瑟瑟秋风中, 看着那满地的衰败菊花、落寞的梧桐、绵绵的细雨, 她怎能不百感交集, 愁上心头……而后播放相宜的音乐, 深情并茂的吟诵本课所学的新词——《声声慢》。这样, 让学生感受到全词沉郁凄怆、哀惋悲凉的感情基调, 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 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交际能力 教学试验 模拟交际

试用修订版新大纲把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创始人之一、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语言的本质功能是进行社会交际,在语言教学中,应以交际活动为纲,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①。我们认为这种能力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所以,交际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而且也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就是说,教学活动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为学生创设交际情景,启发学生创设交际情境,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近两年,我进行了课堂教学交际化的试验,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以培养模仿能力为切入口

第一阶段是初一年级整个学年。在这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我以培养学生模仿能力为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模仿。每堂课我会花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跟我或录音朗读,然后检验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比谁模仿得像,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去交流自已的模仿结果。同时我注意给学生一些赞扬和鼓励,不因个别词、句读音不准而批评,以防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体验的喜悦感。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必备条件,而科学的方法则是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好英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或对话内容,分角色表演(Role play),或以对话方式练习日常用语。例如,假设今天星期一,两人进行如下对话:

-- What day is it today? -- It’s Monday today.

角色表演能够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内容与表情、音调、动作相互的联系,为下一阶段的实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训练模拟交际为主要措施

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学生对英语有了一定的认识,会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日常言行联系起来。这是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第二阶段,也即初二年级,这时我以引导迁移为主要措施,利用各种手段尽量为学生设置相应情景,提示学生联系自己或身边的人或事物,适当地进行交流,达到积累语言项目,巩固基本句型的目的。例如,学了Asking the way,启发学生把自己家乡的去车站、邮局、书店、水果店的路进行对话练习。学了Introducing a person/one’s family,引导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人、同学,以至老师,甚至歌星、影星。

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是学生的顾问,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即设置交际情境,而将练习机会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就好比教练教运动员学游泳,教练把游泳的要领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后,就让运动员下水反复地练,经过大量的游泳练习才能真正学会游泳。学生主要是交际者(实践者),他们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用有限的语言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模拟交际”。帮助、指导学生不要总是重复教材中的语句,而是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模拟,演示甚至即兴表演,是很关键的。这样,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各种机会,把各种交际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着运用英语”,为下一阶段“通过交际活动来学习英语,形成运用英语来学习⑤”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的两年试验中,我们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用英语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必要保证。语言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大脑里建立起这种语言的意识,用这种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而又是用母语来思维再转译成这种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起表率作用,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这是语言交际化的必要保证,也是听、说训练的良好开端。尽可能地加大对学生的英语输入量,让学生通过听去感觉英语。在第一阶段,我让学生尽可能快地听懂常用课堂用语,为往后的用英语组织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在交际交际活动中,我们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交际者的语言错误应持宽容态度。交际法认为,在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出现语言错误是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至少是不可避免的,苛求准确性,必然妨碍流畅性⑥。幼儿学说话时,我们从来容忍幼儿学说话时出现的诸多错误,我们从不因纠正其错误而随意打断他们的说话,我们也从不随意批评他们,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势必造成孩子怕说话的严重后果。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如个别口语、语音、语调等出现错误时,不要过分苛求,以防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在英语教学过程交际化的课堂上,我们不应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W.Rivers把英语教学全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解(知识)、表达(语言能力)和综合(真实交际)⑦。由此可见传授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游泳教练用了五天时间讲解理论、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后,才让运动员下水训练,能想象得出,运动员依然不敢下水,即使下水,多半也会溺水。正如李阳Crazy English 中所说:“学习英语是体力劳动。语言是说出来的,只有脱口而出,只有锻炼嘴巴,才能算真正学习语言。”

在教学过程交际化的课堂教学试验中,我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指导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成为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交际过程。我把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有创造地学习。

高中英语诗意化教学谈 篇5

一、语文教学诗意化的特质和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诗立教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语文本身就是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就应该是极具诗意的行为。语文教学的诗意,不仅仅是教学文采斐然的名家诗文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氛围,更是在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听说读写时所呈现出来的、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因此,语文课堂也常常具备“诗”的特质:开启学生丰富的生命活动,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和意志,在宽松、和谐、积极品味和创造的氛围中,彼此展开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焕发出火一般炽烈的创造情怀,涌动起诗一般汹涌的思维灵感,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诗意的盎然、灵性的涌动、生命的脉搏。可见,语文教学的诗意化,至少应该具有以下特质和要求:

1.审美愉悦、情感洋溢

语文是文质兼美的学科,每一个汉字、词语、文句所散发出来的人文色彩,足以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灵,让孩子变得更有灵性。刘勰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个“情”字是课堂上师生产生共鸣的纽带,是审美感悟的前提。极具诗意的语文教师,总会用充盈的激情去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高雅的审美空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喜有悲的情感氛围当中,以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点燃深埋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追求的精神元素,并伴随其一生发展。

2.传承文化、超越古贤

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每一字、一言、一句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烙印,都缓缓地流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热血。诗意的语文应当带领孩子们徜徉于民族文化宝库,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熏陶、去追慕、去迷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可以为民族的增添活力。因此,诗意的语文还应该兼容并蓄,引领学生去领略整个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千姿百态。诗意语文更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语文,要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否定、不断跨越、不断创新。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豪言应当成为学生矢志不渝的学习动力。让民族传统文化在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它特有的光彩,一代一代地影响和继承下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3.平等交流、张扬个性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至今还令人深思。中国的教育到底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双方呈力量悬殊、高俯低仰的态势。学生就像被剪断了翅膀的燕雀,关进了课堂的牢笼,沦为教师、书本、课堂的奴隶,一个个形成了顺从型人格,缺乏创新能力,毫无生命的张力可言。作为自由精神载体的语文,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造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个性的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在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诗意语文课堂应该支撑起的是学生的尊严,消解的是教师的权威,淡化的是盲目崇拜,抛弃的是标准答案。它关注与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重视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学生能在教学视界里与文本融合、与教师平等对话,积极鉴赏、自我表达、感受幸福,充分享受洋溢于生命中的浓浓诗意,让自由精神和创新思维遨游四海。

4.灵机涌动、智慧闪耀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驱动,往往把课堂当成工厂,片面、静止地固守预设的目标、过程、结果,而对学生进行机械粗暴的加工,导致自己越教越倦怠,学生越学越呆板、越学越厌学。而诗意的语文教师,总是视学生为充满灵性的天使、具有思想的芦苇,总是视学生的心灵为能点燃的火种,而不是一个个需要填满的罐子。所以,这种教师总是带着一种爱心与责任去教学。他们会张开智慧的双眼,激活聪明的大脑,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文气飞扬的场所,让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语文教学的美感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其教学风格像田园诗歌一样飘逸舒展、流转自由。同时,他们也会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化平庸为精彩,使课堂在诗意的不断生成中臻于理想的王国。

5.立足课堂、延伸课外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任何教学都应当以生活为出发点、以生活为旨归,树立大教学观,注意沟通课内课外,尽力拓展延伸,尽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诗意的语文教学更是纵横宇宙,它以大自然为源头,在广袤的天地中捕捉教育资源,让语文成为“无墙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用最佳的形式、方法和手段组织课堂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把课内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带着孩子们哼着轻柔的歌曲、采着一路的鲜花,走进街道、走进工厂、走进名胜、走进家庭,走进真善美,走进文学的精髓,走进一尘不染的灵魂深处,以促进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二、中学语文教学诗意化的达成策略

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是当今语文课改的必由之路,也是让师生桎梏的灵魂得到解放的道路。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总会以饱满的热情,高超的技能实现教学的诗意化,使课堂充满人文色彩,让学生们终生受益。但是,如何采取高超的教学艺术,让语文教学流淌诗意的清泉,却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不断探索、自觉追求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诗意达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捕捉契机,因势利导,绽放智慧火花

诗意语文是崇尚个性的语文,在流淌着诗意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灵光一现、精彩创新的思维成果都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感受,是学生智慧的闪耀;甚至学生的节外生枝、搞怪整蛊、频发状况,都可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举重若轻的教学功力,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机智。当课堂中出现意外时,教师要直面客观,冷静思索,释放智慧,敏锐地从尴尬中捕捉契机,调整教学进程,因势利导,使课堂在智慧的不断生成中绽放出鲜花般的美丽,演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随堂课,当教师正在结合课文讲解运用人物描写突出性格特征的方法时,一个长期迷恋网络,衣衫不整、精神萎靡的同学推门而入,同学们的目光顿时聚焦在他的身上。那位同学面容沮丧,不知所措,课堂氛围顿感尴尬和压抑。这时,如果教师抑制不住冲动,就会酿成“双输”的局面。然而,这位教师不但没有训斥“犯规”的学生,反而先和颜悦色地把他请上讲台,再叫全班就这位犯错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人物描写,比比谁写得好。于是,同学们立即挥笔成章,踊跃交流评价,课堂因此精彩纷呈,不久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同时也让犯错误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种课堂,不正是一首轻快和谐的诗歌吗?

2.激活联想,举像入境,生成独特体验

美国的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孩子的两个权利:想象的权利和游戏的权利。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应该时常看到孩子们在闭目凝神地想象和摇头晃脑地联想。一节好的课定有像在、意在、境在。因为语言文字的外观并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引领孩子们见到文字背后的鲜活意象、景物画面、人物事件、物品形态,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实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同作品人物同喜同悲,同息同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字与举像之间的转换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如要理解《秋思》这首元曲的羁旅之思,就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深情描述。只有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在脑子里面构成一幅活生生的图画,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作品的凄凉、孤寂的意境和割肉断肠的思乡感情。如学生没有经历过离别,写不出送别的情景时怎么办呢?那就引导学生联想身边同学亲人十里相送时的场景,更可以联想到电视剧里那些荡气回肠的离歌,让他们想象一下歧路沾巾时人们是什么样的神态,会有怎样的深情行动,会怎样喃喃私语,心里会怎样难舍难弃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触摸到客居人的情怀,下笔有物,行文如流水。

3.发掘文本,参与探究,实现多边对话

语文课本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提供了一片沃土,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是情感内容之美与形式结构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都构成了一个个若隐若现、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奇美之境。它们或平实如水平淡如菊;或清丽雅致犹轻风徐来;或苍凉悲壮直摄人心魄;或低沉哀婉似一唱三叹,构成了一爿爿需要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去开垦的精神家园。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博大胸襟,不正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忧国忧民意识的天然之资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饮酒》将高节之士的隐居文化诠释得诗情画意,对那些脱离田园生活的现代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熏陶。

当然,发掘出的文本之美还只是无根之苗,亟待教师用实践的泥土去培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咀嚼文本,去感受词语的气息、触摸篇章的肤温、去聆听作者的声音。在实践中,教师应当以语言文字为契机,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接触和感悟,搭建心灵对话平台,让学生的心灵获得一种高雅的体认、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如教学抒情类作品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或朗读吟诵,“以声征入”;或咬文嚼字,“披文入情”;或激发想象,“联类无穷”;或对比映衬,强化意象;或创设情境,迁移表象;或音像显示,图乐配合,以细心体味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意境;教学叙事类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理想为指导,分析作品中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事件,以深入挖掘其内在美学价值。可以说,诗意语文的教学深深地扎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深深地扎根在师生、文本的多边对话中,深深地扎根在语文最本质的属性中。只有善于挖掘文本、钻研教法的语文教师,才能达成教学的诗意化,让生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成长。

4.拓展资源,提取积淀,传承经典文化

语文的内涵和外延与生活相等。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去探索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未免画地为牢。中华经典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大浪淘洗,是缘于人类对历史和现实的孜孜思索和探寻,是人类高度智慧的结晶,闪耀着迷人的人性光辉和无穷的文化魅力。语文课本只是文海一栗,只有树立大语文观,走进课堂之外的文化原野,在广泛阅读中接触大量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同学们敞开诗意胸怀,浸润灵魂,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

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科学地启发学生对经典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等进行回忆、吟诵、解读、积累、运用;或是让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吟诵古诗,沉浸在诗歌王国里;或是带学生走进图书馆,做做读书笔记,听听“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看看“滚滚长江东逝水”,尝尝“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滋味……或结合文章,带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看看风花雪月、听听莺歌燕语,感受其美妙的情态和深远的意境。正如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大自然之于人类心灵的影响,具有首位的重要性。”作为有诗意触觉的教师,应当经常引导学生去拾撷风花雪月、卖弄莺歌燕语,从团团白云中神游天堂,在潺潺溪流边汲养清气。若坚持不懈地俯拾诗意的珍珠、文学的璀璨星光就会渐渐照亮学生青春而朦胧的心灵。

5.高扬激情,精心设计,追求理想境界

诗意的语文教学要寓情于境,在情境教学中形成,在精心设计中得到提升。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去挖掘、表现文本之美。否则,课堂就难有生机活力,师生交流的畅达平台就会丧失殆尽,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就会分崩离析。同时,教师一进课堂还要做到激情儒雅,心无旁骛,全然敞开生命去拥抱语文、拥抱学生,进入一种幸福状态,而这本身就是极富诗意的。

其次,教师要精心锤炼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汉语言本身便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语种,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传递语言信息,让学生在激情盎然的教学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精神饱满地走进诗意的国度,受到语文的熏陶。当然,我们要驳斥那种堆砌大量成语、引用诗句典故的语言,以及用大量的排比句或生动的比喻来串成的语言,这样做只是在借自己的口冷冰冰地说出他人的话而已。诗意语言重的是“意”,而不是“形”,诗意语言的“意”体现在:宛转流利、抑扬顿挫的普通话;用词准确、逻辑严密;能形象地描述意境;能唤起学生无限联想;深具幽默感和情趣性。更理想的要求就是能达到“文质彬彬”的教学境界,即随着文章的不同风格而采用变幻多端的语言,让学生在无形中耳濡目染,领略和学习文章语言和内容的无穷魅力。面对风格鲜明的文章,若能融合或朴素自然、或热情澎湃、或哲理充盈的语言,那必有璀璨空灵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再次,活用教材,让所教课文变得生动有趣。语文课堂应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尤其在导语的设计上要能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未成曲调先有情”,尽快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根据教材编剧本、朗诵诗歌、画漫画、演小品、模仿电视节目形式,或适当采用图片、多媒体背景、音乐烘托,都能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增强课堂的诗意和感染力。如学习《荷叶与红莲》一课,即可用一首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来表现母爱的伟大神圣,感染学生,唤醒独特的生命体验。

总之,诗意是一个特别的氛围,一个呐喊的声音,一个行动的脚步。语文有着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的优势。诗意本是语文之基因,与生俱来、得心应手。中学语文教学如果缺乏诗意,就仿佛荒草杂生的四野没有了鲜花的点缀,烟波浩渺的大海没有了劈浪的帆船,世界的万花筒失去了红粉绿黛。用诗意之语文育诗意之学生,实乃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亦为语文教师的理想追寻,也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时代对我们的呼唤。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描绘中学语文教学的诗意之美、人文之春。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惯性以及教师个体理念、素质的制约,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习惯于重“语”轻“文”,极大削弱了语文的诗情画意和教学的感染力。为此,我们要深入领会语文教学诗意化的特质和要求,并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诗意化的有关策略,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之美。

语文教学诗意化的特点和要求 篇6

语文是文质兼美的学科, 每一个汉字、词语、文句所散发出来的人文色彩, 足以浇灌学生稚嫩的心灵, 让学生变得更有灵性。刘勰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个“情”字是课堂上师生产生共鸣的纽带, 是审美感悟的前提。极具诗意的语文教师, 总会用充盈的激情去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营造高雅的审美空间,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喜有悲的情感氛围当中, 以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 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 点燃深埋的心灵火花。

2. 传承文化, 超越古贤

诗意的语文还应该兼容并蓄, 引领学生去领略整个人类文化的恢弘气势、千姿百态。诗意语文更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语文, 要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否定、不断跨越、不断创新。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此豪言应当成为学生矢志不渝的学习动力, 让民族传统文化在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它特有的光彩, 一代一代地影响和继承下去。

3. 平等交流, 张扬个性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支撑起的是学生的“尊严”, 消解的是教师的“权威”, 淡化的是“盲目崇拜”, 抛弃的是“标准答案”。诗意的语文关注与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重视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 让学生能在教学视界里与文本融合, 充分享受洋溢于生命中的浓浓诗意, 让自由精神和创新思维遨游四海。

4. 灵机涌动, 智慧闪耀

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总是带着一种爱心与责任去教学。他们会张开智慧的双眼, 激活聪明的大脑, 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文气飞扬的场所, 让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语文教学的美感当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其教学风格像田园诗歌一样飘逸舒展、流转自由。同时, 教师也会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 化平庸为精彩, 使课堂在诗意的不断生成中臻于理想的王国。

5. 立足课堂, 延伸课外

浅谈如何构建情境化英语课堂教学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境 和谐 探究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建立在具有人文性和交际性基础上的英语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和兴趣,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交流过程中深入理解感知语言运用,掌握更为科学的方法。和谐互动情境课堂创设,能使得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自信,更为快乐的学习和使用英语。和谐互动情境运用更能体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让学生有主动交流的机会。

一、创设师生平等对话情境,相互知晓

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师生在彼此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和学策略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他们能够更愿意和教师接近,形成亲师信道的关系。同时,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师生平等对话情境氛围的创设,能够让师生在相互知晓的过程中更好掌握各自的教学方法。

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得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予以全面展示。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 School lives”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认知感悟,运用师生角色身份对调的方法来围绕“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和“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school life?”进行思考感知,以此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师生在这样平等对话中,能更好深入阅读理解文本的表达内容。学生主动表达也为他们深入感受文本表达的英美中学学校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创设合作探究交流情境,强化认知

任务教学原则运用能使的课堂教学更为具体,便于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指导下带着问题来积极主动探究和交流,让他们在彼此探究交流中来发现语言表达的奥妙。通过创设“议论纷纷、争辩不断”的语言表环境,能让学生在彼此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好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感知,能够使得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学习中强化认知。创设合作探究情境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差异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激活内生动力,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为学生合理组建学习小组,通过“组间异质”的形式,让学生在彼此争辩交流中发现更多的学习问题;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围绕课程教学重点,细化难点来不断延伸学习的方法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角色模拟等方法来深化表达过程,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自信心和动力。合作探究能让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中更好发现和探究问题,让学生的亲身经历更为丰富。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学中,可建议学生运用同桌讨论形式,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s?”来了解有关大熊猫的性格特征。在学生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按照“Why do make giant pandas become less and less?”和“How to protect the giant pandas?”来相互讨论交流。学生在亲切和谐的学习环境中相互表达交流,能更好增强自己的认知体验,提高自身的语言学习激情和兴趣。

三、注重活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思维

活化课堂教学内容,让英语教学内容生动化是教学之本,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所以注重活化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巧妙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材内容,活化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并转化为能力,使内容“鲜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灵活多变地创设情境,把教材多样化,不论是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复习旧知识,都应使学生尽量在一种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进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教学课堂。

四、突出形成激励评价氛围,增强自信

关注学生,就是要给他们更多的信心与激励。运用形成激励评价来鼓舞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自己的学习闪光点基础上,更能够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和动力。创设激励引导评价环境,能让学生的个体潜能得到激发,增强自我学习效能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来营造自我展示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主动进步和快乐发展。在形成激励评价中,多使用激励表演语言、关注眼神等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让他们能够在“跳起来摘果”过程感受到肯定。同时,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被表扬和激励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激情,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

营造这样的激励氛围,能更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氛围中更加主动表达。这样的环境氛围创设,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激情。

如上所述,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创设和谐互动的学习情境,能在凸显语言交际性本质基础上,更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轻松、自由、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更能使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形成积极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满足学习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潘小林.初中英语和谐教学环境创设略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3.

上一篇:智能识别下一篇: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