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2024-10-30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共10篇)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篇1

我国基本上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任务就是从是实际问题入手, 优化制度设计, 完善制度框架, 以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账户是否对社保统筹基金产生积极的贡献是制度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社保基金医保个人账户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最近20年的改革中, 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这两种制度不仅容易诱发医疗需求, 浪费医疗资源, 刺激医疗费用的膨胀, 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体现基本医疗保险的共济性和公平性, 综合借鉴新加坡和德国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做法, 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探索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个人账户的设置初衷可以归纳为具有积累性、支付性和约束性等三项基本功能[1], 这与个人账户的基本理论相一致。由于个人账户通过个人的费用意识, 使其更加审慎地对待其医疗服务利用需求, 可以将约束性进一步分解为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两个方面。

在实践中, 我国“统账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通道式, 即现金/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在门诊和住院支付中可通用, 该模式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的部分城市; 二是板块式, 即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独立运行,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门诊等小额医疗费用的支出, 统筹账户主要用于共付段住院医疗费用的支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此种方式; 三是“三金式”, 即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单位调剂金结合使用, 如天津塘沽等。如图1所示。无论哪种方式, 个人账户基金在医保基金所占比例接近一半,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比例不断扩大。此外, 个人账户可用于住院医疗费用个人给付部分的支付, 这将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 从而也会对统筹基金支出产生影响, 因此个人账户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与影响外, 还将对统筹基金的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注:通道式以江苏镇江市2011年制度规定为例;板块式以广东省A市2011年制度为例;三金式以天津塘沽为例, 其在2009年与天津市区制度统一, 在此不再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应该从积累性、支付性、控制医疗费用膨胀、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与对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才能够综合、系统地评估个人账户在我国的应用效果。目前, 我国大部分学者基于理论研究或地市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 认为个人账户导致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增加, 约束作用有限 ( 或被削弱) , 总体积累沉淀、个体积累不够, 缺乏共济性, 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较大, 账户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不公平和低效率等问题[2,3,4,5];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个人账户并未背离其设置初衷, 能够有效遏制过度的医疗需求和增加基金的积累, 从而能够有效抑制老龄化、医疗费 用增长而 可能引起 的基金风险[6,7], 并使得个人支付部分和统筹账户的公平性有所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8]。对于个人账户的争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其功能和设置初衷是否实现的层面, 学者们对其去留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认为个人账户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但可通过各种途径完善该制度[1,2]。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个人账户的设置未能实现其制度设计的初衷, 应该逐渐弱化并最终取消[9]。

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广东省A市医保系统的微观数据, 从积累性、支付性、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来系统评估个人账户的功能与影响。之所以选择广东省A市作为代表, 是因为广东省A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规范下建立的, 其管理模式、制度框架、运行方式和实施效果等对其他地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时, A市的“统账结合”方式是绝对大多数地市所采取的“板块式”, 其具体规定不会影响分析结论。

二、个人账户的制度规定、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一) 广东省 A 市个人账户的相关制度规定

A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建立了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账户, 两者相对分离、分开使用。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为个人所有, 可继承但不能提取现金或挪作他用, 退休前个人账户由被保险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部分组成。A市将在职参保人群分为3个年龄段———35周岁及其以下、36到45周岁、46周岁至退休前, 各年龄段单位缴费的划入比例在1998年分别为缴费基数的1. 5% 、2. 5% 、4% , 而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则为缴费基数的7% ; 2009年各年龄段的划入比例分别下降0. 5% ; 2013年开始该市不再设置个人账户 ( 如表1所示) 。同时, 统计微观数据显示, 2008至2012社保年度个人账户占医保基金收入的比例为45. 08% ,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占比也不断提高。

此外, A市于2011社保年度开始实施门诊基本医疗保险, 其参保对象为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 但综合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暂不纳入。参保人每人每月缴费2元, 市、镇 ( 区) 两级财政各补贴每人每月3元, 建立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 就诊发生的属于报销范围内的门诊费用, 在村 ( 社区) 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 基金支付60% ; 在镇 ( 区) 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 基金支付20% ;每人每社保年度累计支付限额为250元。2013年6月将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拓展至本市所有群体, 筹资方式按照人群进行区分, 但缴费标准仍为每人每月8元,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不变, 每人每社保年度累计支付限额提高到500元。

( 二)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调研项目。项目组在对广东省14个地市的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从各地市的医保系统提取微观数据, 用以反映参保个人信息、筹资、待遇与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

样本的时间范围为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同时, 根据制度规定和实际数据显示, 个人账户仅用于目录范围内门诊费用的支付, 而统筹基金仅用于支付共付段住院费用的支出和门诊特殊病种的支出, 因此, 本文使用门诊医疗费用支出数据来研究积累性、支付性、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医疗费用膨胀的控制, 使用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数据来研究个人账户对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方法如下:

1. 建立统计指标。此方法用于研究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和支付功能。个人账户的积累性用当年积累率来衡量, 即个人账户当年剩余与个人账户当年收入的比值, 具体指标如公式 ( 1) 。个人账户的支付性用个人账户的实际支付比来衡量, 即个人账户支出与总的医疗费用的比值, 并通过个人自费支付比———即药品目录外自费的费用比来反映个人账户对于居民门诊费用负担的减轻程度, 具体指标如公式 ( 2) - ( 3) 。两类指标的数据见表2。

2. 建立计量实证模型。此方法用于研究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膨胀的控制、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和对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门诊医疗费用支出的对数、门诊次数和统筹基金结余的对数, 解释变量为性别、工作年龄、是否退休、年龄、个人账户 ( 或个人账户的对数) 、个人账户实际支付比 ( 或统筹基金支付比) 。其中性别如果为男性则设定为0, 否则为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和表3。同时, 本文对各计量模型进行了共线性检验, 其方差膨胀因子 ( VIF) 都小于5, 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 三)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如图2所示, 门诊医疗费用支出的对数、门诊次数和统筹基金结余的对数都存在着大量的零值, 且分布存在严重的偏正态, 而两部分模型不依赖同方差和正态性假设, 所以可采用两部分模型来进行估计, 从而得到更稳健的估计结果。但两部分模型要求“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支出”和“如果发生, 其门诊费用支出 ( 或门诊次数, 统筹基金结余) 多少”两个过程独立。一般来说, 如果居民进行“是否发生医疗费用”的决策时会考虑医疗费用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两个过程可能并不独立, 此时则应该考虑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 ( Heckman, 1976[10]) 来进行估计。因此, 需先进行逆米尔斯比率检验, 以决定采取哪个模型。

1. 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和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通过测算得到逆米尔斯比率的z值分别为 -51. 32和 - 2. 76, 两个过程独立的原假设被拒绝, 因此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 允许两个随机项相关, 即cov ( μi, ξi) ≠0, 具体如公式 ( 4) 和 ( 5) 。

2. 个人账户对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通过测算得到逆米尔斯比率的z值为 - 1. 53, 两个过程独立的原假设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被拒绝, 因此采用两部分模型, 不允许两个随机项相关, 即cov ( μi, ξi) = 0 ; 同时, 过度分散检验的卡方值为36 000, 存在过度分散问题, 在第二部分需采用负二项分布来克服, 具体如公式 ( 6) 、 ( 7) 和 ( 8) , 其中, α为离散参数:

负二项分布的概率函数:

三、实证结果分析

分别从个人账户的积累性、支付性、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门诊医疗费用膨胀控、对统筹基平衡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个人账户的总体积累率很高, 但部分个体当年收不抵支情况严重

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是希望通过个体纵向积累和调剂, 实现收入的纵向转移, 以应对老龄化, 对个体进行健康保护。据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 随着老龄化, 我国居民的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 老年时会产生更多的医疗需求。因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账户的积累率应该不断下降。如表4所示, 所有群体个人账户的积累率与年龄成负相关关系, 而生病群体个人账户的积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即退休后个人账户的积累率反而最高 ( 2009社保年度除外)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群体的生病率更高, 能够“稀释”其医疗费用的“健康”群体更少。但图3却显示, 总体来看, 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在被保险人退休后, 个人账户积累水平趋于稳定, 个人账户并未发挥个人纵向自济的作用, 这与方黎明、张秀兰 ( 2011) [11]的研究结论一致。此外, 整个群体和生病群体的个人账户积累率都较高, 分别高于90% 和80% 。同时, 如表5所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年个人账户出现收不抵支现象的参保人数占比不断增加, 2011- 2012社保年度已超过0. 4% , 且45周岁至退休年龄段的占比最高, 超过0. 7% ; 收不抵支的程度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 2010 - 2011社保年度收不抵支最为严重的是45周岁至退休和35周岁及以下两个年龄段, 其积累率甚至超过了 - 100% 。许玲丽 ( 2011) [12]利用江苏昆山市2005 - 2007年的医保数据, 亦得出在个人自付部分个人账户并不能满足居民的小病费用需求的结论。

( 二) 个人账户的实际支付比很高, 但其成本收益不如普通门诊统筹

如表6所示, 对于生病群体而言, 个人账户对门诊费用的支付基本都在80% 以上, 且近年来趋于稳定, 保持在84% 左右; 总体上来看, 随着年龄的增加, 个人账户的实际支付比增加, 但其在45周岁至退休的年龄段最高。这与图3显示的内容相一致, 当年龄逐渐增长, 个人账户的累积水平远高于门诊费用支出, 而门诊费用的增长则逐渐放缓。这说明个人账户过度累积, 效率不高。从医院等级来看, 个人账户的实际支付比与医院等级成反比, 且在一级医院的实际支付比远远大于其他等级医院的, 达到90% 左右; 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个人账户实际支付比的差距逐年缩小, 都在70% 左右, 这与我国鼓励基本医疗服务下沉的政策设定相一致。此外, 统计显示, 2008 - 2012社保年度, 发生医疗费用的参保个体人均个人账户支付为124. 01元/社保年度, 75% 发生医疗费用的参保个体的个人账户支付低于156元/社保年度, 95% 低于396元 / 社保年度, 99% 低于733元 / 社保年度。从表7可以看出, 个人之所以支付门诊费用是因为其使用了目录外的药品, 近年来, 个人目录外自付比稳定在10% 左右, 但其与年龄呈反向关系, 且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目录外自付比远远高于一级医院的。由此, 可以看出, 个人账户基本能够支付大部分居民的小额医疗费用支出, 并能减轻居民门诊医疗费用的负担, 个人账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补偿以住院和大病支付为主的模式。

此外, 将个人账户与门诊统筹政策规定比较发现, 除目录外的药品外, 个人账户的待遇水平远远高于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的, 但从成本收益角度来说, 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的收益则远远高于个人账户。根据目录内门诊医疗费用的分布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限额规定, 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在2014年6月前可以将85. 3% 的参保人的目录内费用全部报销, 之后则将比例提高到96. 2% 。因此,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 门诊基本医疗保险要优于个人账户, 这可能也是A市于2013年取消个人账户的主要原因。

( 三) 个人账户收入与门诊医疗费用支出正相关

如表8中第1、2列所示, 个人账户与医疗费用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且显著, 影响力也较大, 即当个人账户年初收入提高1% , 医疗费用的支出会提高31. 2% 。而个人账户的支付比与医疗费用支出却呈负相关关系。即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的刺激可以通过提高个人账户支付比来减轻。同时, 分社保年度1子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全样本的基本一致, 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括号内为t值。

( 四) 个人账户收入与参保人医疗服务支出正相关, 与制度设计初衷不符

如表8所示, 个人账户与参保人群的门诊次数呈正相关关系, 且非常显著, 但其影响却很弱。个人账户年初收入每增加1单位, 参保人群门诊的次数会增加0. 025% 。据理论分析, 个人账户通过费用意识, 使得参保人更加谨慎地对待其医疗需求, 审慎对待医疗服务支出。另一方面, 个人账户是参保人的家庭财产, 使经济能力较弱的参保能可享受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个人账户支付比与门诊次数呈负相关关系, 当个人账户支付比增加1单位时, 参保人群门诊的次数会下降49. 6% 。同时, 分社保年度子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全样本的一致, 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 五) 个人账户收入与统筹基金结余负相关, 不利于统筹基金管理

如表8第5列和第6列所示, 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结余呈负相关关系, 且非常显著。而统筹基金支付比与统筹基金平衡却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来减轻个人账户对统筹基金平衡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 分社保年度子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全样本的一致, 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保留了基本理论和国外实践所赋予其的积累性、支付性和约束性的基本功能。而本文根据个人账户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制度规定, 将约束功能分解为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和对医疗费用膨胀的控制, 并将个人账户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到对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上。虽然个人账户能够减轻居民门诊小额医疗费用的负担, 但综合看政策效果不佳, 并未如预期一般起作用。因此, 应逐渐弱化个人账户功能并有步骤的取消个人账户, 汲取个人账户的经验教训, 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1. 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账户的监管能力, 正确认识医生/医疗机构的市场力量。在医疗卫生领域, 由于信息不对称, 普通居民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和冷静来作出理智的选择, 往往严重依赖医生的建议或决策[13], 从而使得医生和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更大的市场力量来定价和决定医疗服务的质量。据国际经验显示, 个人账户之所以没有很好的控制道德风险和医疗费用的膨胀, 其关键在于忽视了对供方的干预与监管, 如新加坡政府在识别出供方力量后, 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14,15]。因此, 在制定对需方进行控制和引导的政策时, 不能够忽视供方的市场力量, 应同时配之以强有力的针对供方的监管政策。此外, 改革初期医保经办机构、管理经验与信息系统基本处空白状态, 管理力量先天不足[16], 因此部分地区放松对个人账户的管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管理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 经办体系完善, 信息系统已建立起来, 完全有能力对个人账户进行严格的监管。

2. 扩大个人账户的功能范围, 将其拓展至家庭账户和健康管理, 提高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率。由于个人账户总额沉淀, 其效率低下, 特别是在“负利率时代”, 积累的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也容易导致滥用现象严重。扩大个人账户功能范围, 并将其拓展至家庭账户, 不仅强化个人账户专项用于与医疗相关支出的性质, 还将个人账户的纵向自济转化为家庭成员间的横向互济, 有利于减轻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而将个人账户的功能拓展至健康管理, 则有利于将预防、健康管理等理念引入, 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 从而避免个人账户的滥用。同时, 自2009年开始, 新疆、广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区先后出台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相关政策, 其先行经验为该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3. 完善普通门诊统筹政策, 做好与个人账户的衔接工作。根据前文分析, 虽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 普通门诊统筹政策是更好的制度设计, 但其待遇水平远远低于个人账户的。因此, 应适当提高普通门诊统筹的筹资水平, 以确保取消个人账户后, 不会增加居民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可考虑将部分个人账户的基金收入转为普通门诊统筹的基金收入。此外, 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趋势, 普通门诊统筹政策应与双向转诊制度相配合, 将“分流人群”的理念融入到制度设计中, 以支持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同时, 自2009年开始, 广东、宁夏、江苏、浙江等地区先后出台普通门诊统筹的相关政策, 部分城市已明确指出在普及门诊统筹后逐步取消城居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这为门诊统筹政策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4. 增加医保政策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从个人账户政策的推行经验来看, 个人账户作为成本分摊的工具是否成功严重依赖于居民对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态度, 如果把其当做或有基金, 则不会改变居民的医疗行为, 如果当做潜在的储蓄, 则作为账户持有人的居民会有很强的动机来控制自己的医疗行为[17]。从个人账户被滥用的现象来看, 我国居民并未意识到个人账户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 反把个人账户当做或有财产, 从而想方设法去消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绝大多数人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全民医保”成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目标, 个人账户的设置是否仍具有合理性, 即个人账户的效率如何成为医保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医保个人账户对社保基金管理的贡献, 通过建立计量统计模型, 利用2008-2012社保年度微观数据, 多维度地评估个人账户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显示, 个人账户未能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 未起到有利于社保基金管理的作用。因此, 应逐渐弱化直至取消医保个人账户。

关键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篇2

[论文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多元化

1992年由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成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农保制度”)的根据,到1998年底参保人数达到8025万。但此后,由于管理机构变革、农保制度规定本身及实践中出现系列问题,1999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农保业务实行清理整顿;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保制度探索基础上,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性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两项制度的核心在于农保基金的管理,即农保基金筹集、保值增值和监管,因为只有在有效管理基础上,才能为参保农民提供有效支付。

一、老农保制度——《基本方案》中农保基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与实施效果

(一)农保基金的筹集。基金筹集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抚持的原则。个人交纳要占一定比例;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个人的交费和集体的补助(含国家让利),分别记账在个人名下;交费标准每月最低2元,最高20元,共设10个档次,可以补交和预交。

(二)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不直接用于投资。即便用于地方建设时,原则上只能采取先存人银行,地方政府再向银行贷款的办法实施。

(三)农保基金的监管。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农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基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领导任主任,其成员由民政、财政、税务、计划、乡镇企业、、银行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投保人代表组成。乡(镇)、村两级群众性的社会保障委员会要协助工作,并发挥监督作用。

不可否认,老农保制度中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与当时农村经济状况有着广泛适应性。但实施中,由于“集体补助”大多难以落实到位,“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载体缺失,结果80%以上的参保农民全部为“个人缴纳”,加之农保基金筹资额较低,结果参保农民不及应参保农民总量的6%。基金保值增值“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人银行”来实现,不能直接用于投资,这虽有利于资金安全,但银行利率的不断下调,加之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农保基金保值已相当困难,更何况增值。基金监管虽名义上由多部门构成,但实施中投保人代表的缺位,加之政府未提供管理费用,结果导致一方面管理机构侵占农保资金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管理费用占到实收保费的30%以上;另一方面,农保资金被挪用、挤占等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地方农保资金流失占资金总额的35%。由此看,农保基金管理中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老农保未能有效开展。

二、新型农保制度——《指导意见》中农保基金管理的具体要求及突破

(一)新型农保基金筹集。新型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其中,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人个人账户。

如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篇3

个人账户由来

1991年6月,国务院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即提高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层次,从市县统筹提高到省级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部分积累。

1995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了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包揽过多、缺乏个人参与和积累的局面。

随后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一方案。该方案在“统账结合”的基础上,统一了交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发放标准。

1998年8月,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完成了行业统筹向社会性统筹的转化。

目前执行的是2005年底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它体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今后基本养老保险的任务: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及个人的责任;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为了实现上述任务,企业解决“空账”问题、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迫在眉睫。

做实个人账户非常必要

“空账户”产生原因

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于没有来源,要通过企业“统筹缴费”来解决,但在实际上,养老保险在开始为在职职工进行个人账户积累的情况下,企业已不可能再承担过高的“统筹缴费”,来承担养老保险所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实际养老金的需要,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是必须支付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挪用目前已进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基金。在职职工退休时,由于个人账户中资金已被挪用,他们的养老金来源就又成了问题,出路只能是继续挪用下一代人的个人账户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使空账户一代一代往下转。这样就使得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存在“空账”问题,已经按规定缴费的个人账户也因为资金被挪用而无法积累。由于支付已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压力巨大,又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企业缴费水平,因而在事实上基金积累的数量极为有限。至1996年底,全国养老金历年滚存节余为580亿元,尚不到1996年当年养老金支付额的一半。而且,其中还有相当大部分是1995年改革以前所剩余的。为了支付退休人员待遇只能动用个人账户的资金弥补赤字。实际上现行的制度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全国仅有七个省市中央财政没有给予基金补贴。

老龄化紧迫个人账户做实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老年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社会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14%。人口的老龄化使缴费职工对退休人员的抚养比迅速提高。

用子女的钱养老好比现收现付,三对夫妇养两个老人没问题,如果到了一对夫妇需要养四个老人的情况时,老人们不预先积累一笔钱,退休后光靠子女显然养不起。预先攒下钱、退休后用于养老,才能安度晚年。这就是基金积累制。通过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是从职工参加工作起,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由雇主和雇员交纳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一次性或按月按用途领取。其主要特点是个人为未来作出长远保障,这种即使老龄化浪潮再凶猛,退休职工也可以安度晚年。

然而,我国未来30年将面临退休的持续高峰期,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支付期在逐渐的增加,新劳动力(参加统筹的新人)进入统筹的人员明显不足,如果不尽快积累基金,基金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做实个人账户宜早不宜迟。

做实个人账户措施

落实资金来源

如何筹集资金解决退休职工和老职工账户的空账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及国有企业股权调整过程中,将所有国有股权变现所得,按照一定比例划入社会保障基金。一些地方已经探索了补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途径,如:从个人所得税增量中划拨一定比例,从罚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在企业改制中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提取一定比例,在企业拍卖所得中划拨一定比例等。但这些办法还缺乏规范管理力度,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

加快做实步伐

从中国目前情况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个人账户“实账化”,而是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个人账户沿着“空账——适度空账——实账”的轨迹逐步实现个人账户“实账化”,并在制度设计上使个人账户在动态过程中有逐渐做实的可能性。

做实个人账户可以采取分步做实的办法,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和采取从个人账户借款的方式进行过渡。经过一个个人账户的积累过程,财政的投入会逐步减少直至无须投入,基本养老保险进入良性循环。

实施分账管理

在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上,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实行分账管理。统筹基金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今后退休的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能再相互透支。同时,应将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构和职能进行适当调整,即将统筹基金的职能设定为满足基本养老保险的需要,将个人账户基金纳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范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离后,统筹基金由企业或单位供款,个人不供款。基金出现缺口,由财政“兜底”。个人账户基金由个人供款,个人账户单独管理,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发放,两者自求收支平衡,不互相挪用。

个人账户增值

个人账户做实以后,同样存在着保值增值的问题。其运作要以安全性为第一,其次是收益性和流动性,要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为此,既要有相应的投资工具,也要有相应的运作者。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钱虽然安全,但放在财政银行专户中不增值,其实就是一种贬值。尽管这些钱可以购买国债、获得银行存款利息,虽然也在增值,但这种增值太低,根本无法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增长水平。

从国际上看,个人账户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新加坡的公营模式和智利的私营模式。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由政府集中管理和投资,具体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运营。这种模式收益有保证,行政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在投资决策上很难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加上政府的运作效率较低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智利的个人账户基金由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运营和管理,参保人具有自由选择基金管理机构的权利,政府的主要责任是进行严格监管,这种模式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投资回报率较高,但是基金管理费用也很高。

从中长期看,在成熟的市场环境和职工投资的风险意识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允许企业和职工进行自主选择,中央政府的责任就是加强监管。当前,我国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只能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在一定比例内可以逐渐投资证券市场、房地产、投资基金等领域,以增加基金收益。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篇4

一、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是对养老基金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从国外已经建立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制度的国家来看,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管理主要有两种代表性模式:一种是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模式, 即由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公共管理部门负责养老基金的管理;另一种是以智利为代表的私人管理模式, 即养老金由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运用市场机制实施管理和投资运营。

(一) 新加坡的公共管理模式

新加坡个人账户管理的特征是私有公营, 资金按政府导向配置。1955年建立的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个人储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 每个公积金会员都有一个个人账户, 基金来自会员和其雇主的义务保险费, 共同供款额为工资的40%, 其中工资的4%进入专门账户 (即退休账户) 。

对于个人账户的管理, 新加坡劳工部负责制定政策并进行监督而不参与具体事务;个人账户基金由劳工部下属的准官方机构——中央公积金局集中管理, 中央公积金局主要负责征收费用、保存记录、支付退休金以及负责基金的保值、增值;公积金投资政策则由两个非常重要的政府机构执行:新加坡货币管理局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 Singapore, 简称MAS) 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简称GSIC) 。中央公积金局虽然隶属于劳工部, 但性质是半官方机构,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依法独立工作, 其他部门不得干预其日常事务。董事会由董事会主席、总经理和其他10名董事会成员组成, 均由劳工部部长在得到总理的同意后任命, 任职3年或更短, 由劳动部部长决定。10名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政府官员、2名雇主代表、2名雇员代表和4名有关专家。中央公积金局的主要业务包括征收费用、保存记录、支付收益和投资所积累的基金。执行公积金投资政策的新加坡货币管理局与新加坡政府投资, 其中, 新加坡货币管理局负责中央公积金对国债和银行存款的投资管理;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负责把积累的基金投资于国内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也把大量资金投资于外国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成为新加坡庞大的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公积金存款利率由政府决定, 并承诺进行担保, 其利息并入公积金。在政府投资计划下, 会员在保留一笔养老金后, 余额可用来购买信托股票、债券、信托基金、黄金投资和购房等。

新加坡公共管理模式由于政府实行集中管理, 具有规模效应, 又因为没有大量的私营管理机构参与, 避免了恶性竞争现象。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运作高效, 管理成本低。1999财政年度, 其营运开支为6, 390万新加坡元, 而其基金总规模大约为928亿新加坡元, 年度缴费总额大约为128亿新加坡元, 也就是说, 营运成本仅为其资产总额的0.07%和年度缴费的0.5%。同时, 由于受到政府投资计划的制约, 养老基金的投资安全具有很好的保障。最大缺点是由于缺少竞争经营机制, 资金回报率较低。在1983-1997年的16年间, 个人账户的收益率为年平均3.4%, 一般年份都高出通货膨胀率, 但却有5年没有跟上经济增长速度, 正因为如此, 新加坡的退休金替代水平在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分别为7.6%、7.0%和6.0%, 这是新加坡退休金水平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珍, 2007) 。这种收入水平是起不到很好的保障作用的。

(二) 智利的私人管理模式

智利个人账户模式其实是一种由个人缴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养老金私有化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 在智利经济体制私有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被彻底改造成强制的个人储蓄账户制度, 由雇员按照工薪收入的10%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在基金的管理上, 智利采取与新加坡完全不同的制度, 它采用的是分散化管理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政府起监督管理的作用。

按照《养老保险法》, 智利建立了专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 (即AFP) , 它是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公司, 只能从事与养老基金有关的业务, 而且除了AFP以外的任何公司均不得从事养老金业务。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养老基金的具体运作, 包括收费、管理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帮助会员购买残疾和幸存者保险及计划内养老金发放等。政府设养老基金管理总局, 对各AFP进行监督管理。养老基金管理总局是一个独立的高度专业化的政府机构, 负责依法对各AFP的经营行为和养老金的使用进行监控, 其管理经费由财政预算拨款。智利政府采用了严格的监管模式, 即对监管的对象、投资政策等等都有严格的、保守的要求。智利的养老基金管理总局下设风险分类委员会, 对各类证券的风险评定等级, 并要求养老基金投资于一定等级风险的证券。这就要求有标准的会计准则, 以评价每项投资或每个投资工具的风险水平。养老基金不能成为私人公司资本, 要严格遵守受到有关法律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机构界定的基金投资规则。国家对最低投资收益进行保障担保。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必须支付最低限额的投资收益给养老基金, 并与整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所获平均收益建立联系。如果一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不能支付最低限额的投资收益和履行其义务, 就将被解散, 受益人可将其资金转移到其他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被要求建立储备金, 由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机构监控和管理。

智利养老金私人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个人缴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机关 (AFPs) 运营。政府主要负责法律上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除了对最低养老金保障线以下部分予以补贴外, 政府不再对养老基金的征收、经营和支付负直接的管理责任, 另外政府为养老保险基金做最终担保。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有众多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加入养老基金管理, 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 并促使这些基金选择良好的投资方向, 选择不同的风险收益水平的投资方式, 同时降低了收费标准。此外养老基金的私有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弊端在于: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为了扩大基金规模, 采用了庞大的专业队伍和高昂的营销费用, 导致推销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 并使个人养老基金账户在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之间过分转换, 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收益不稳定和下降。

(三) 两种管理模式对中国个人账户管理模式选择的启示

1.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个人账户管理模式。

从上述两个国家的个人账户管理模式来看, 各有优点, 也存在一些问题 (见下表) 。新加坡管理模式的实践表明, 集中管理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从长期看, 管理成本的高低对个人账户的积累意义是重大的。

智利模式的教训是多方面的, 许多的研究强调了智利严格监管政策导致了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实际上, 除严格监管政策外, 最根本的原因是分散化管理的制度结构。智利模式的问题是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个人账户所有者不具有专门的知识 (信息不足) , 这就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不当竞争和过度竞争制造了土壤, 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垄断和竞争不足。无论是过度竞争还是竞争不足都会导致管理成本的提高。

对于个人账户管理模式的借鉴, 必须充分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差异明显、全国统筹管理难度大, 使我国不可能完全按新加坡模式那样集中管理。而且我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数额巨大, 我国目前人口已达13亿之多, 城市人口也至少达到2.6亿;新加坡人口才仅仅350多万, 虽然我国平均生活水平比新加坡要低, 按照同样的比例在工资中提取养老基金对个体而言数量要少一些, 但是从总量来看却比新加坡要大得多。如果我们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进行集中管理, 它远远超过了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基金的资金总额。如此巨大的资金数量, 集中管理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 难免形成管理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下的局面, 从而形成过大的交易成本。因此, 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集中管理只能在一定统筹层次上的相对集中管理。

2. 完善的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新加坡的经验表明, 在个人账户集中管理的情况下, 完善的治理结构非常重要。中央公积金局在法律上可以看作是个人账户的受托人, 它的独立性是受法律保障的, 它的组成是多方利益的代表, 这些是个人账户基金的完整性的制度保障。

3. 行政性监管机关与市场化基金公司之间的职能制衡。

智利模式的两个层次 (行政性保险监管机关、市场主体化的基金管理公司) 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制约, 使账户基金管理的市场特性与政策特性实现了较好的结合与制衡:一方面通过行政制约, 保证基金在市场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另一方面, 通过市场的规范保证其增值特性, 防止政府与官员的官僚作风及短期行为可能造成的效率低下以及对基金的侵蚀。

新加坡管理模式发挥了智利管理体系异曲同工的作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一方面以市场主体维护参保者利益, 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者与管理者对基金进行监控。

二、中国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一个国家成功的基金管理模式, 可以作为另一个国家借鉴的经验, 但是, 借鉴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抄照搬。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基金管理模式, 都是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长期制度变迁的产物。目前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者主体缺位, 虽然基金是收支两条线, 基金存于财政专户, 但由于缺乏所有者的监督, 又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 基金难免受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及相关人员的侵蚀, 基金的完整性受到威胁, 挪用、贪污现象不可避免;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导向型的严格的投资政策, 基金不能分享社会资本的平均回报。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与严格的投资限制政策之间的冲突。鉴于此, 我们必须根据本国基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对症下药, 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

(一) 实行中央统一设计、统一政策、统一领导下的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

集中管理的主张不仅源于新加坡模式的好处, 也源于对智利模式缺陷的认识。然而, 中国人口众多、养老基金数额巨大的现实, 决定了新加坡的中央统一集中管理模式不具有现实性。这也是世界银行不赞成推广新加坡公积金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法规建设滞后, 国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能力不足, 这决定了智利的完全市场化管理模式也行不通。

个人账户基金以省为单位进行相对集中管理, 还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便于与省级统筹的制度联接。二是有规模管理的效应。有足够的规模便雇佣较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尤其是在选择投资管理人的阶段, 专业人才的作用最为重要;足够的规模可以降低资金管理的单位成本;足够的规模才能在投资管理人的定价过程中获得主动地位。三是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可以克服投资阶段的过度竞争引起的负作用。

(二) 建立合理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架构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 是个人账户基金的行政管理机构,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统一管理, 是个人账户基金的受托人, 代表个人账户所有者的利益行使基金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产权。为保证管理委员会在法律上的独立性, 管理委员会应该由雇员 (个人账户所有者) 、退休者、雇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投资专业人员和精算专业人员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表和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内部应设内部监督机制, 如内部审计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归集与支付;按照公正、透明的程序, 选择具备资格的基金托管机构, 并委托其开设个人账户基金收支托管专户;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精算, 制定委托经营策略;按照公正透明的程序, 选择具备资格的投资管理机构, 并委托其投资个人账户基金;负责个人账户基金财务核算与管理, 编制并保存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会计资料;对个人账户基金托管和投资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向社会披露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情况;定期向监督部门报告个人账户基金运营情况。

个人账户基金托管机构, 是根据与省级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签订托管合同, 受托保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资产的商业银行。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托管主要包括以下职责:保管个人账户基金资产;执行投资管理机构的清算划款指令, 办理投资资产托管专户的资金往来;复核委托投资的个人账户基金资产, 审核会计报表;提交委托投资的个人账户基金托管报告等。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机构, 是根据与省级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签订的委托投资合同, 受托运作和管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委托投资合同, 投资管理个人账户基金资产;计算个人账户基金资产价值, 编制财务报告, 出具投资运作报告;完整保存个人账户基金会计账册和记录等。

(三) 建立专业化、市场化、投资管理人充分竞争的投资运营体制

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可以是新建的养老基金的专门机构, 也可以是现存的金融市场主体, 包括资产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等, 通过这些专业的机构保证养老基金的专业化运作, 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世界银行的一份全面研究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 由民营机构经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高于由政府部门经营的养老金, 究其原因是:一方面政府经营往往服从于政治目标而不是经济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自身的运营效率不高, 而且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因此,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际上出现了养老基金民营化管理的趋势, 如智利在这一方面改革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这是世界银行近年来一直推崇的做法, 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四) 建立“严监督、宽投资”的投资管理、监督体制

借鉴国际的经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可担当投资管制的主体, 制定管制并监督相关实施主体。负责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投资管制政策, 包括投资工具、投资对象、风险程度、集中程度等方面的管制;规范管理委员会与投资管理人等方面的管制;规范管理委员会与投资管理人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制定投资管理人的考核政策等等。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 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求必然迫使管理机构探索更多的投资渠道、更好的投资选择。投资限制过于严格时, 容易产生许多问题。因而对基金的投资限制应适度放宽。只是在放宽基金投资管制的同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第一序列外部监督人应严格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投资管理人的交易行为、监控投资管理人的投资组合, 其他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应监督投资管理人投资交易行为的合法性。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 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股票市场还不太成熟的条件下,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可以更多地考虑与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实业投资, 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等, 而把不太成熟的证券市场放在一边。这种投资不仅安全, 而且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将来随着法制、信用、人民币自由兑换等制度的逐步完善, 还可增加企业债券、投资基金、指数期货、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抵押贷款等投入, 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 减少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乾.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广东社会科学, 2002 (2) .

[2]李珍.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管理制度[J].中国软科学, 2007 (5) .

[3]李珍, 孙永勇, 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刘昌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与监管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 2007 (10) .

[5]张健.关于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6) .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篇5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改革是从1986年开始的。从1986年到1994年,其中心内容是实施养老保险的县级统筹和在部分城市实行个人账户的试点。从1995年到1997年,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并实施个人账户。从1998年至今,其中心内容是实现养老保险支付制度的省级统筹和实现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发放。

我国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制,是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的一种类型。它兼有现收现付制模式与基金积累模式的一些特点。我国这种“统账”结合的模式,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完成社会保险“体制转换”的需要,使现有基金能够为以前没有积累的离退休人员提供基本保险;另一方面是希望我国能在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都处于黄金时代的20—30年内,使在职职工能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以减轻企业、财政负担并培育资本市场。应该说,其改革的初衷还是好的。

与单纯的现收现付制或基金积累制相比,这种混合模式有自己的运行机制。首先它要保证支付离退休人员(“老人”)的需要,其次要为处于中间阶段的现有在职人员(“中人”)提供基本养老金与部分个人积累,还要为新规定颁布后开始参加工作的人员(“新人”)提供基本保险与完全个人账户积累。

二、转制成本及其筹融资:个人账户做实的第一步

1转制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Aaron认为现收现付制养老体系存在一种“社会保险悖论”,因为现收现付制开始时的第一代退休者并没有缴纳养老金,但他们却获得了养老金给付,他们是养老金制度创新的纯受益者。在制度的连续过程中,每一代人的福利增加,均来自于后续一代的收入转移。由于现收现付制的连续的无限性而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如果现收现付制无限延续下去,任何一代的养老金权益总会有明确的支付主体;但当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模式进行制度变迁时、就必然会出现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给付缺乏明确的支付主体。如果该给付责任转嫁到在职劳动者的头上,则在此变迁过程中,完全积累制的第一代不仅要为自己缴费,还要为他们的上一代缴费。两次缴费却只有一次受益,在福利上显然是要蒙受损失的,即相对于现收现付制而言,转制一代的福利必然要因为转制而恶化。

Verbon(1998)利用一个两期的交叠世代模型证明,在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中,从现收现付制到完全积累制的转变是不可能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一旦选择了现收现付制,就不可能在不伤害某代人利益的情况下退出。相对于转制前的初始状态而言,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肯定会产生额外成本——转制成本。我国养老保险体改革制的初衷是要改变现行的现收现付制,通过养老基金的部分积累过度到完全积累模式。但是正如Verbon所指出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到完全积累制的转变不可能是“帕累托改进”,必然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转制成本。

转制成本的产生是由于仍需要一段时间去偿还原体制下的债务。这一融资缺口的金额等于,假设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在今天立即终止,所有必须支付给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现值加上在职职工已积累、并必须予以偿付的养老金给付的现值之和,是养老金的隐性债务(Implied Pension Debts)。我国转制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新制度建立时已经退休的职工(“老人”)的养老金给付,它等于“老人”应该获得的养老金总量减去将来从社会统筹基金中可以分配给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金总额的现值;另一部分是在职职工(“中人”)在原制度下积累起来的养老金权益,它等于为充实其以往年份中的个人账户所需要的金额。在缺乏政府的财源支持的状况下,社会统筹基金与原制度的隐性债务之间必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这是由于在有限缴费率下满足当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支付与管理费用外,留作积累的部分已不多,这使新制度下本来应该是完全积累性质的个人账户成为非完全基金的或非基金的,个人账户的名义积累与实际积累相互背离,形成所谓的“空账”。“空账”意味着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已用于当期已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制服,养老金支付是完全代际转移的,新建立起来的养老金制度实质上还是现收现付制的,基金只是账面上的基金,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依然存在。

2转制成本:谁来为你买单

面对如此巨额的转轨成本,究竟应由谁来弥补这一缺口呢?我国传统的养老金制度是建立在国家具有充分理性和完全信息、个人是非理性和短视的这一假设前提之上的。因此在理论与机制的构建上,排斥了个人承担风险,风险全部转给国家,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隐蔽契约:职工承诺将一部分必要劳动费用出让给国家,由国家集中使用和管理这笔风险基金(养老基金);而国家承诺向职工提供养老保障。在40多年的现收现付制的模式下,在“低工资低消费”和“高积累”政策导向下,职工在进行工资分配前,已经进行了养老金费用的扣除,但没有形成养老基金的积累,而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通过扩大再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巨额国有资产,上一代职工的部分养老金实际上已转化为国家的存量资产。然而,随着养老保险体制的变迁,上述隐蔽契约被国家单方面废除了,导致“老人”个人账户上没有任何积累,“中人”个人账户上资金积累严重不足。既然是国家“违约”,理应由国家承担“违约成本”(转制成本)。

3转制成本筹融资:并非条条道路通罗马

世界银行(1997)最近的一次测算认为在1998年中国的IPD已占GDP的94%。假定将“老人”和“中人”这两部分人全部去世视为转制结束,大约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假定未来50年的平均利率为5%,估算总的转制成本为37万亿元。那么,每年的平均转制成本将为1900亿元,假设平均利率为4%,则平均转制成本将为1600亿元。

如何为这笔转制成本筹融资呢?许多专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一致认为养老金隐性债务是养老体制改革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具体的可供选择的偿债方式上,提出增量偿债与存量偿债两种方式,前者如提高效益,从效益提高中拿出一部分来偿债,后者如出售一部分住房、国有企业和土地等国有资产,以其收入偿债等。

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单纯依靠养老金体系内的增收节支来消化养老金转制成本的能力是有限的。缴费率只可能降低而没有升的空间;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有可能,但扩大的过程又过于缓慢,并且扩大会伴随“新人”养老金权益的生成,由此带来的结余是非常有限的;提高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尚存争论。因此,如果仅仅依靠体系内消化转制成本不能成为支付转制成本的现实途径。

就养老保险体系外的筹资方式而言,划拨部分国有资产或进行国有资产分割、发行特种政府债券进行债券融资是较为可行的途径,但具体操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还可以通过适量开征遗产税、特别消费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等收入来加以弥补。

三、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个人账户做实的持续性策略

笔者认为,即使转制成本筹融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但如果不注重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个人账户也会由“实”变空。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路径来实现个人账户的持续“实账”。

1现行体制下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真正分立

我国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制将养老保险储蓄与保障的双重功能集于一体,社会统筹部分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来实现养老的基本保障,因而筹资模式为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的职能是通过储蓄来实现生命周期内的平滑消费,因而筹资模式为基金积累制。将两个账户混在一起潜在地就给个人账户资金向社会统筹资金的转移造成可能,使再分配职能对储蓄职能产生“挤出效应”,造成个人账户资金不足,当前“空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本身设计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同时,两种账户的统一管理也对资金通过资本市场的保值增值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将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真正分离开来,与此同时,确定好这两部分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恰当比重,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2真正发挥个人账户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基本趋向是将原来属于再分配的部分份额转入初次分配,把暗补转为明补,然后把工资的一部分和单位给予职工福利的一部分记入个人名下,作为个人养老基金加以积累。

这种由计划经济的低工资、大福利的模式逐渐演变为市场经济下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制度创新。与单纯的社会统筹相比,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参与机制。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职工参与意识增强;二是激励机制。广大职工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督促企业缴费,监督单位是否瞒报、少报或是转移工资收入,以避免自身个人账户储存额的流失,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统筹基金规模的扩大;四是保护机制。基金记入个人账户,透明度高,多缴费多受益,可促使主管部门增强对基金管理保值增值的责任感,防止账上挪用和风险投资。

但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空账”问题妨碍了这一激励与监督机制的发挥。只有真正让个人账户的极力与监督机制得以发挥,个人账户才不会出现“空账化”现象,个人账户才能恢复其本应有的“实账”状况,进而实现个人账户的持续“实账”。

3制度重于技术,但技术仍然不可忽视

一项制度本身的设计如何,直接影响到该制度实施的效果。但对制度实施所采取的技术方面同样要予以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技术有时比制度更重要。就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而言,其技术问题应从维护参保者权益为出发点。如:开设社会保险热线电话,开通养老保险待遇预测系统,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咨询,接受投诉,举办维权座谈会,宣传先进单位的做法,曝光侵权行为等。与电信局合作开通了“社会保险语言信息查询系统”,职工可足不出户查询自己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和养老金的发放情况。与一些县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合作让银行代收个体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自谋职业者可就近缴费等。

4培育和完善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营运与管理体系

就个人账户的营运模式而言,应采取商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为主。由政府主导的养老基金投资营运与管理容易造成很多弊端,最终使个人账户基金的运作失去效率。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按照商业化和市场化方式管理养老基金,将养老基金导向资本市场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必然的趋势。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养老基金应以间接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为宜,即将养老基金以委托的形式转给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投资营运。

有效利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 篇6

个人账户自建立以来,就诟病不断, 不少学者认为应该取消个人账户。李珍和赵青(2014)制度变迁视角下,通过分析健康公平性三维度指标,认为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以及忽视分级医疗制度的设计,使职工医保覆盖面偏窄,提出取消个人账户并实行家庭联保。 傅鸿翔(2012)从政策设计的角度分析医保个人账户,提出医保个人账户存在权属关系不明、定位模糊等问题。申曙光和侯小娟(2012)通过广东省的数据,分析了个人账户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提出个人账户筹资不公平,虽然个人账户弱化后不会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造成很大影响,但是有利于统筹基金的平衡运行,能填补统筹基金缺口,所以取消个人账户是更优的政策调整方案。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取消个人账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账户不具有互助共济性,减弱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二,个人账户有损公平性;第三,控费效果不明显;第四,个人账户基金积累作用不明显。归根结底就是个人账户基金没得到有效利用,应予以取缔。

也有学者认为个人账户存在还是有意义的,虽然存在弊端,但是通过政策调整是可以消除或弱化弊端的,不应取消。 刘荣庆(2010)认为个人账户在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得到肯定,虽然医保个人账户存在约束作用不明显、缺乏统筹互济性、 人均积累水平低等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基金积累水平、拓宽基金使用范围、增强基金约束作用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并不断完善个人账户的功能。魏兴莓(2007)认为虽然个人账户存在一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医疗需要受到抑制等问题,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国民素质的局限,个人账户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到来时的医疗保险支付危机,并且个人账户在医疗费用和基金积累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个人账户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曾益(2012)通过保险精算模型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提出个人账户造成了门诊医疗服务分配的不公平,但是通过调整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可以缩小不公平程度。

想要明确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去留问题,就要了解医保个人账户的由来。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职工实行的是面对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和面向国家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医疗费用都是由企业或国家兜底,个人基本不承担任何费用,由此造成过度医疗,必须想办法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降低医疗费用,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劳保、 公费医疗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统账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顺势而生。 我国医保个人账户的制度设想,是来源于新加坡个人储蓄账户,它所承担的两个主要任务,一个是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另一个是基金积累,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也是备受争议的原因,因为学界普遍认为个人账户并没有完成所赋予的历史任务,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构成取消个人账户的理论依据。个人账户的设立使得从劳保、公费医疗向职工医保制度实现平稳过渡,它的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随着经济发展所暴露的弊端,也是可以通过政策调节予以减弱甚至消除的。

制度设计是想要通过减少医疗服务中的需方的需求,抑制供方的需求诱导, 从而达到消弱医疗费用上涨、过度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制度建立之初,的确初见成效,资源浪费明显减少,医疗费用上涨程度减弱,但上涨趋势却没有明显转变。这是因为医疗服务中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且医院之间为了竞争,存在争相购买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再将费用转嫁到患者身上的现象; 医生通过开高价药挣回扣的“以药养医” 的现象;再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争相挤在大医院中,相较于门可罗雀的基层医院,各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医生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医疗费用自然水涨船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更为突出。所以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仅限制需方是不够的,要对医疗服务的供方实行限制监督,要双管齐下,才能更好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个人账户另一个备受职责的原因在于账户基金大量结余,利用率底下。 基金大量结余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设施不到位,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性,使得人们对基层医疗服务缺乏信心,倾向于“小病大治”,以至于个人账户基金没能得到有效利用。个人账户基金的沉淀,无疑会消弱了统筹基金支付能力,会影响保障范围的扩展和保障水平的提高,但取消了个人账户, 将账户基金纳入统筹基金,是否会明显增强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提高保障水平,还是有待商榷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决定将来统筹基金会有大部分用来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而且老年人是不用交医疗保险费的,医疗保险实行的是代际转移支付,因部分政策原因,人口成下降趋势,将来甚至会出现一家两口养四个老人的现象,即便将当代人的个人账户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中,是否医疗基金就能得到有效利用?是否就能明显提升老人的医疗待遇?职工医保范围的扩展和保障水平的提高,根本措施在于优化职工医保制度,完善医保体系, 依靠个人账户的基金是无法完善制度缺陷的。

笔者认为个人账户利用率底下的原因在于个人账户可支付范围过窄,基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无法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青年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收入有限,账户基金积累有限;离退休人员不缴纳医疗保险,所以账户处于消耗中;而中年人此时收入稳定,参加工作时间长,身体状况良好,个人账户处于收大于支的积累状态,“大病有医保,小病用不了”, 所以存在大量结余。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这些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结余问题就解决了。作为社会组成单位的家庭, 其成员比处于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医疗需求,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实现家庭内部的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实行家庭联保,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个人账户基金利用率。

第一,可以允许用个人账户基金为其家庭成员缴纳居民医保费用。首先, 具有可行性,因为医保都是和银行挂钩,只要本人授权,医保经办机构就可以通过银行收取医保费用,减免社区工作量,减少重复参保现象,还能降低收费成本;其次,闲置基金得到有效利用, 能同时提高职工和居民缴纳医保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医保参保率,而且还能有效抑制滥用个人账户基金的行为;再次,受益人是自己的家人,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最后,还能避免货币贬值等金融风险。当然,为保障账户仍有积累功能,需要设定最低余额数值。例如,在保证上年度末个人医疗账户基金有结余, 并且为其家庭成员缴纳参保费用后,个人医疗账户的基金余额不低于600元, 才有适用政策资格。

第二,可以允许用个人账户基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人社部限定的商业保险。因为基本医疗保险职能是保障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满足参保人其他医疗需求。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模式,使自己和家人多一层保障,同时也能缓解“因病返贫”等问题。人社部限定商业保险,一是为了保障所购买的商业保险能够保证投保人的医疗需求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二是为了防止商业保险存在诱导行为, 费用公平,确保基金使用的规范性。这项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年人设计,因为他们的账户有支付能力,且有这方面需求。通过给自己的父母或子女购买商业保险,可以有效缓解疾病降临时自己所面临的费用压力;给自己购买商业保险,可以缓解自己得病时,家人所负担治疗费用的压力。

第三,可以设立定点健身机构,缴纳健身费用。这就是以预防为主,国际上, 预防疾病的支出要高于治疗疾病,所以我们也应该将重心从治疗向预防过渡, 运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个健身的地方是定点机构,是体育部门审批过的定点机构,而且要成为医疗保险支付的健身机构,首先要和医保联网,要安装相关信息平台软件,并接受医保机构的规范化监管。在生活中,广场上晨练的人们成群结队,广场舞也跳得是多姿多彩,只是其中多数是中老人人的身影,而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青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却少有参与。同时,部分疾病发病的“年轻化” 也给中青年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中青年人需要加强锻炼了。中青年由于种种原因,倾向于进健身房,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时间相对较少,所以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更为专业的健身指导。通过健身,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医保费,所以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费用也就理所应当了。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家庭和谐稳定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稳定了。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个人账户实现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医疗保险费,也是医疗保险互助共济性的体现。当然,以上政策必须是建立在个人账户仍具有基金积累功能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扣除所有支出后,账户内仍有余额。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扩大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提高个人账户基金利用率,同时保障了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并且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更能提高职工缴纳医保的积极性。有效合理利用账户基金,个人账户的弊端是可以消除的,相比于取消个人账户,合理利用账户结余基金才是更优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医疗保障卷)[M].人民出版社,2011

[2]李珍,赵青.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评估[J].北京社会科学,2014(7)

[3]李红梅.医保个人账户,封闭管理重在管.人民日报,2014.3.18

[4]曾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公平性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5]芦静.蒲晓红.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建立家庭账户的可行性[J].经济导刊,2009(7)

[6]王超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起源、效能与变迁[J].中州学刊,2013(8)

[7]夏艳清.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应保留还是取消——基于部分地区医保个人账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4)

再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篇7

一、医疗保险的基本目标及运行方式

医疗保险最基本的目的, 就是通过社会共济互助的方式, 构筑一个安全网, 增强个人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 使参保人在风险发生时获得必要的帮助。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J998】44号) 和各地的具体实施办法, 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方式是:通过向用人单位和个人筹集医疗保险费, 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统称为医疗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的支付范围不同, 分别核算, 互不挤占。当职工患病需要医疗时, 门诊费用 (指定的特殊病种和特定的检查项目医疗费除外) 、住院医疗费中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内的费用 (一般为当地平均工资的10%左右) , 以及住院费中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区间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 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金额不足时, 由个人自付。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 (应由个人账户支付部分除外) 、门诊特殊病种及特定检查项目医疗费。

二、建立个人账户的目的

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 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纳一部分费用, 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 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二是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 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 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 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三、个人账户发挥的作用

1.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方式, 充分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合理地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让大多数人在需要的时候都能获得适量的保障。同时, 又改变了原来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中吃大锅饭的现象, 有助于个人和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 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2.个人账户资金的合理积累是参保人员健康资源的储备。当初国家政策提倡建立个人账户, 本来就有一个医疗费用纵向积累的意愿。职工在发病率较低的中青年时期产生一定的资金积累, 到年老多病时使用, 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代际负担, 提高保障水平, 促进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对参保人员本人, 对子女, 对国家都有益处。

3.利于减少浪费, 节约医疗费用。2006年, 全国医疗保险基金结余1752亿元, 其中统筹基金结余1077亿元, 占61.5%, 个人账户结余675亿元, 占38.5%。这种双结余的局面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说明我们的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正常,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成功的硕果。更要说明的是, 个人账户结余675亿元, 是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节省或自我控制的结果, 是一笔有效的健康储备资金。

四、目前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实行以来为保障和方便职工就医购药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监管配合协调不力, 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参保者的个人账户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如一人参保全家吃药, 据了解, 这种现象在所有的违规行为中具有代表性, 也最为普遍, 尤其在那些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较高以及那些享受医疗保险特殊待遇的人群中最易发生。再如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刷卡购买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以及生活用品, 有些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 往往在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上打主意, 把医保卡变成了万能的“购物卡”。更有甚者, 有些医疗机构甚至按一定比例帮助参保人员将个人账户的余额兑换成现金, 这些现象实属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社保监管部门又很难发现, 这就造成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不合理流失。

五、能放弃个人账户吗?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使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特别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需要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 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 向参保人员发放个人账户卡, 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 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 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一方面是管理费用高, 一方面是参保人员不愿受管, 因此有人建议干脆不设个人账户, 将其改为发现金, 成为职工的一部分收入。

但是, 笔者认为, 不能轻言放弃个人账户, 理由如下:

1.一般而言, 个人账户的分配在总基金中只占30%~40%, 统筹基金则占60%~70%, 二者分别对应门诊医疗保障和住院医疗保障;在总医疗费用中, 门诊医疗费用一般占60%~70%, 住院医疗费则占30%~40%。由此可见, 门诊医疗费用具有普遍性, 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而住院医疗费用具有相当特殊性, 即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如果取消不到40%的个人账户资金而集中到统筹上去, 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搞社会大统筹, 不分住院门诊, 特殊性替代普遍性, 结果可想而知。二是只保住院而淡化门诊, 保了特殊性而放弃普遍性, 大多数人因无普遍性利益而退出, 最后连特殊性也无法保障。这两种结果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2.个人账户管理的好, 对费用控制和政策的合理性调整都起到积极作用。费用控制是三步同曲的, 即参保人员本人、医院和医生以及医保监管部门。有了全面的先进的个人账户管理体系, 医疗费用的发生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通过个人账户管理体系全程掌控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个人负担情况, 为政府决策和政策调整及时地提供依据。

3.个人账户资金的合理积累是参保人员健康资源的储备, 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 个人账户不仅不能轻言放弃, 而且应该建好管好, 要有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决心和办法,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改变参保人的错误观念, 另一方面要及时完善制度, 以灵活的办法来化解矛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S]. (国发[1998]44号) .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S]. (劳社部发[1999]14号) .

[3]李玲, 熊林平.医疗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7) .

[4]罗哲, 魏兴莓.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J].中国药房, 2007, (7) .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 篇8

关键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现收现付制

1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状

我国养老保险“空账”的规模在逐年快速增长, 年增长率在100%左右。在1997年, 这一规模仅仅为140多亿元, 到了1998年为450亿元, 2000年为2000亿元, 2004年已达到7400亿元。在2010年7月的“中国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 相关部门透露,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养老金仅仅是当年GDP的6.62%, 总规模为2.25万亿人民币, 而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与GDP的平均占比为40%-50%。账户空账运转总额高达1.7万亿元, 多数地区的个人账户基本上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除此之外, 我国养老金制度还存覆盖面狭窄, 统筹层次低下, 基金管理分散度高, 制度分割现象很严重等问题。

首先,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它的公平性。近年来, 愈演愈烈的全国性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 让中国养老保险的历史欠账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的眼球上, 让公众对于现有的养老保险中的筹资模式产生了深层次的喜好。以此为背景,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状况是否要终结, 如何将“空账”转为实账成为了公众思考和探索的热门话题。

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转制成本过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现收现付制。但是, 从长远角度考虑, 当中国出现老龄化现象时, 这种制度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 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必然会产生转制成本。在现收现付制度向统账结合制度转变以后, 政府作为改革主体就必须负担旧制度下的职工们所累积的养老保险权益, 但实际上当期企业在职职工在很大程度上负担了这部分基金的支付, 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账户支付缺口。

2.2 政府责任未明确

政府在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任务的情况下, 难免会对经济之外的任务有所疏忽。政府在转制过程中, 并没有负担旧制度下的职工们所累积的养老保险权益, 同时面对巨大的养老金空账, 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弥补。政府作为变革的推动者, 理应承担所有责任, 而现实情况是政府不愿或者说是还没有准备好承担制度变革的成本, 只能由广大民众为改革“买单”。经济的增长使得财政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养老保险基金作为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之一, 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政府并没有明确这方面的责任。

2.3 养老金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目前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这两个账户的管理机构统一都是各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并且采取的是混账管理模式。另外, 国家对这方面的监督比较匮乏, 一个有效的监督机构都没有设立, 一旦出现统筹账户的资金满足不了当期养老保险的开支情况, 各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就能很轻易通过挤占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当期支付。这样不断循环就形成了个人基金账户的空账, 这种封闭式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现问题。

3 解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对策

3.1 借鉴“名义账户制”明确个人财产权

中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又是一个处在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虽然我们不能照搬瑞典的“名义账户制”, 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从中国目前的个人账户运作情况来看, “名义账户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它不但明确了个人缴费义务, 而且明晰了个人的财产权利。“名义账户制”最大的优点是明确个人缴费义务的同时明晰了个人的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权力正是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后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的义务清晰明了, 但是个人的财产权利却模糊不清。政府仅仅靠“口头承诺”就透支着广大职工的养老权益。由于这种“口头承诺”并不能够被提前预支、分割和继承, 所以这种形式并未起到储蓄作用。

3.2 政府财政兜底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针对已经存在的“空账”问题, 辽宁省早在2001年就成为了国务院的第一批试点地区, 尝试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进行做实。当年7月, 辽宁省首先对个人账户的缴费比率下调3个百分点至8%, 并且是个人缴费比率占其规模的100%, 同时按照8%的比例对个人账户进行做实。对于形成的统筹基金的新增缺口, 政府规定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补助和加强征缴三个途径来解决, 政府财政兜底化解个人账户“空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3 提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

缓解个人账户“空账”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以美国为例, 美国退休金资产在1990年还只将近4万亿美元, 而2006年这一数额增加到了16.3万亿美元, 这里有其本身的制度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养老保险基金成功的资本运作, 通过有效的投资渠道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反观我国, 在加入WTO已经10年的情况下, 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还普遍低于CPI和通货膨胀率的增长,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政府应该逐步拓宽养老保险投资的渠道, 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依照资产组合理论大胆地进行投资, 既可以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也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当然, 资产投资项目也不能无限制地开展。如果要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需要找到一个组合投资临界点, 这个点应该是收益与成本的交点。

3.4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分别管理并建立实账积累

在我国, 政府是一个二元身份, 既是社会主要经济资源的提供者, 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管理者, “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很容易导致政府的权力寻租行为, 而且在受到残存的官僚主义影响的情况下, 个别领导的“个人意志”还会妨碍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一点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管理模式上也有体现。我国目前所执行的“统账结合”的养老金管理模式中存在两个账户, 即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而所有账户的操控人都是政府, 政府既拥有账户资金的所有权, 也拥有账户资金的管理权, 按照“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账户管理规则上的漏洞会被理性的“政府自然人”利用进行贪污、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从这个角度讲, 要完全消除个人账户管理中这些现象, 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分离这两个账户, 这样就消除了挤占个人账户的基础。其次, 养老保险金的运营情况应该向全社会公开,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进行透明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隋琛琛.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问题的研究——以威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褚福灵.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理论与实践[J].新视野, 2010 (5) :28-31.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再认识 篇9

自1997年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 历经十多年的改革, 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事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稳, 基金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适量的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为应对人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多年的医疗保险积累基金, 主要是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据统计, 仅个人账户资金就占所筹集的医疗保险基金近六成。退休人员不缴纳医疗保险费, 其医疗费用由在职人员承担。目前在职与退休人员比基本为3~4:1, 四位在职人员承担一位退休人员的医疗, 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基金不仅要支付劳动年龄内的医疗费用, 而且也要承担年老多病时的医疗负担, 医疗保险基金存在着延期支付风险, 医疗保险基金的适当积累, 特别是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的积累, 是有效化解远期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的重要途径。研究完善个人医疗账户功能, 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安排使用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达到调剂、平衡一生中不同生命时期医疗费用负担。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 充分发挥个人医疗账户的积累与调节作用, 适量的个人医疗账户结余必然直接影响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对统筹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将起到缓冲作用, 可有效缓解统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 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是医疗保险基金一道坚实有效的“防火墙”, 是保证医疗保险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现阶段, 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的自我约束意识在逐步提高, 但仍有部分参保人员及定点机构对个人医疗账户资金属于个人所有专项用于医疗保障意义认识不足, 违规使用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的现象仍然存在, 定点机构与参保人员串通一气, 合谋套取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的现象累累发生, 一些参保人员不珍惜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短期行为明显, 甚至认为, 要想不吃亏, 尽快花光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可跑步进入统筹医疗保险基金, 因此而存在短视行为, 诱导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应进一步鼓励参保人员珍惜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科学合理安排一生中不同阶段医疗保健的积累与消费, 平衡人生各个时期的差距, 身强力状时多积累, 体弱多病时少负担。

目前, 各地均根据自身医疗保险运行情况, 因地制宜的出台了一些鼓励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积累, 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方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政策。参保人员可使用本人个人医疗账户资金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的非处方药品, 但同时都规定须持医生处方才能在定点药店购买处方药, 而实际情况是医生处方难以从医院流出, 或者规定参保人员可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体格检查。这些政策对鼓励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积累, 抑制医疗费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一些地方设计的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个人医疗账户资金在用于体检和药店购药的额度时, 将其功能相对分隔, 不能共用额度, 缺乏个性化, 灵活性不足, 无法适应人群结构、健康状况等特征, 无法满足于不同的医疗需求。有些地方则忽视了个人医疗账户在医疗保险制度中所应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或者片面理解个人账户资金归个人所有的属性, 甚至于将个人账户资金等同于一般消费资金, 淡化了专用基金含义, 弱化个人医疗账户资金管理。个人医疗账户资金被恶意即期支出现象频频发生, 从而造成提前支取未来医疗保障现象, 由此, 将容易导致预期医疗保障落空, 给医疗保险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 现有医疗保险政策也规定, 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支付不能用于疾病预防与健身保健, 一些疾病预防保健诊疗、药品项目未能列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 忽略了个人健康状况与疾病预防、健身保健密切相关, 制约了个人医疗账户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使个人医疗账户功能局限于对疾病的医疗, 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医疗保险基金开展体格检查和保健指导, 完善以前医疗保险基金仅能作为治疗疾病使用的基金, 扩大到可用于疾病预防保健, 提高参保人员健康意识和风险意识,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减少疾病风险的发生概率, 进而相应减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费用的发生, 提高参保人员健康水平, 是医疗保险制度亟待完善的机制。

据调查, 参保人员中有意愿参加健康体格检查的人数占调查人员的比例不足50%, 到药店自行购药比例也仅有55.65%, 个人账户资金用于体检、购药的资金未能充分的释放, 其功能未完全发挥, 尚有一部分参保人员更热衷于通过健身保健来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抵抗疾病能力。究其原因, 既有参保人员其自身健康需求问题, 但更主要的是政策的适应性不强, 一些年轻人、身体健康状况好的人群对健康的需求更倾向于健身等综合预防保健, 一些年老体弱或刚入出院的参保人员则相对倾向于药店购药, 而壮年人员的消费倾向于体格检查,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健康状况其需求偏好不尽相同, 但目前的相关政策则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个人医疗账户政策未能充分体现参保人员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针对性不强, 从而束缚、制约了个人账户资金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适当调整完善个人医疗账户功能, 设立个人健康综合账户, 共用于购药、体检、预防、健身等综合预防保健, 这样既在保证参保人员基本医疗的同时, 又兼顾了参保人员对疾病的预防与健康保健。在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下, 有控制地释放一部分个人医疗账户资金, 促进医疗保险更加稳定协调发展, 推动医疗保险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发展, 促进参保人员观念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防病”转变, 鼓励参保人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 使医疗保险完成一个漂亮转身。

论医疗保险中个人账户的出路 篇10

(1) 个人账户设计的初衷。

我国实行个人医疗账户的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强制性储蓄达到部分医疗自我保障, 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展开来讲, 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 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一部分费用, 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 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二是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 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 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 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2) 个人账户的优点。

第一, 个人账户的选择和建立对平稳地解决公费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 极大地缓解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给职工带来的震动。第二, 个人账户的建立弥补了共济型医疗保险的缺陷, 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更有可持续性。

(3) 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

个人账户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二是用人单位檄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 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 可以结转和继承。

2 个人账户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违背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个人账户的设立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 没有互助互济, 不能在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现行个人账户制度规定的支付范围很不合理, 这不仅会导致当期基金供给减少, 统筹压力加大, 也不能让个人账户在参保人医疗风险出现时发挥更有效作用。

另外, 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随机性的, 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引入积累制并不符合医疗需求规律。“大病统筹, 小病自费”的制度设计, 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另外个人账户支付的只是门诊费用, 是小额的医疗费用, 这都不是个人医疗费用风险所在, 而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是用来防御疾病风险, 所以作为基金之一的个人账户是不符合保险原理的。

2.2 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1) 监督人员不足, 手段困难。

医保部门的编制, 多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确定的, 随着参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 医保部门的工作量在不断加大, 而人员却没有增加, 因此人手不足是医保部门面对的普遍难题。

(2) 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

目前, 除了作为主管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还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对医保中心的业务进行直接监督。就医保中心而言, 医保定点机构的选择、日常考核与监管, 还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报销, 都是医保中心说了算。这种“自我监督”的运作模式, 也使得监督相对缺乏。

2.3 个人账户管理成本高, 收益小

个人账户的建立需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卡, 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 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 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加之小额医疗费用面广量大, 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个人账户的管理成本大, 收效小也就成了必然。

2.4 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没有实现

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控制医疗消费, 但运行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 甚至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认识有误区, 认为个人账户的基金归自己所有, 是自己的钱, 可以随便花, 加之个人账户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单位缴费, 人们对账户资金的珍惜程度便远远不如对个人手中的现金的珍惜程度了。

2.5 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在积累方面, 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积累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 参保人又希望使用个人账户更方便, 相当一部分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 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 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 “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加之部分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卡的作用认识有误, 认为卡不是钱, 随意借用给他人刷卡购药, 或者一人参保全家持卡购药这便加快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流失。使得个人账户积累的功能受到限制。

3 个人账户的出路

个人账户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从其设计到其运行操作, 都显得象个烂柿子, 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废除个人账户, 如中国社科院社会所研究所社保专家郑秉文所认为, 取消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有报道还透露,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个人账户的存废”问题。

那么个人账户应不应该取消呢?笔者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虽然问题很多, 但是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当前中国老百姓已把个人账户视为国家给予的一种福利,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取消个人账户, 容易引起强烈反应。所以对于个人账户应当采取改进的态度, 逐渐淡化其功能和作用。

最先在疗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于1984年建立了强制储蓄型个人账户, 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和家庭 (配偶、子女、父母) 的住院医疗费用和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 它强调家庭的责任, 不注重社会共济。根据对新加坡的个人账户的了解和中国的实际国情, 笔者认为中国的个人账户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引入互济功能

个人账户的设计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互济性, 这也是它不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个人账户设计之初就是归定由个人支配的, 所以既便在最早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新加坡, 互济的问题也很难解决, 但是新加坡政府作出了一定的措施——调整了个人账户的功能, 允许个人自愿从账户中拿出一定额度参加大病统筹或互助医疗保险;同时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规定了最高限度。

根据我国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 调整个人账户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定位个人账户功能, 调整个人账户管理方式, 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个人账户上, 政府应控制其规模, 适当放松对个人账户管制, 允许并鼓励参保单位将个人账户定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 将互济引入个人账户使用。

3.2 推广健康保险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 目前个人账户变“购物卡”的现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认真研究的是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使用问题, 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有专家提出, 可以在健康人群中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中患有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事后经济补偿, 是疾病保险, 不是兼有预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险。而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已经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相比之下, 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保障方式, 因为只有预防抓得好, 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能够结合起来, 使得那些还没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能够用自己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上, 既有利于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 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而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结合的途径, 也使得个人账户找到了发展出路。

3.3 建立激励型个人账户

我国, 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 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因此, 账户持有人存在着提前支取和使用不断贬值的个人积累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

所以, 要实现个人账户的积累目的, 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更重要的是引导。政府在监督其专款专用的同时, 要限制提前过度消费和鼓励储蓄动机。

这就要求建立激励型账户。现在有很多职工虽然参保了, 但仍对有病时多不愿支付现金, 如有可观的个人账户来支付, 则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所以应当提高个人账户的利率, 以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地积累个人账户里的基金。如此反复则使个人账户的基金越积越多, 产生“滚雪球”效应, 职工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随之建立。为鼓励积累, 在计息方面, 应高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利率。

如果能对激励型账户合理的操作, 那么便能增强参保职工对个人账户的合理使用的意识, 使医疗保险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3.4 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宣传个人账户的用途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被规定的过死, 应当有管理地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由个人支配, 定向用于与医疗相关的用途。也就是说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或其他医疗费用外, 也可以为自己购买保险, 用于预防、体检等。另外, 许多人虽然建立了个人账户, 但是对个人账户的了解还很不足, 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宣传个人账户对参保人的益处, 使其主动参加, 积极有效的使用个人账户, 使其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3.5 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 改进管理措施

针对医院药店出现的违规现象, 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其中镇江的一些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可借鉴性很强。具体做法是:

①加强医保行为管理, 大力推进社会监督机制成立医保行为督查小组, 专门负责医保行为的督查工作。让社会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行为的监督, 使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的医保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②不断完善结算办法, 加大人头人次比指标的考核力度。

③建立医保网络预警系统,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实时监控。

上一篇:作者表现方法下一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