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活动

2024-09-25

高校音乐活动(共12篇)

高校音乐活动 篇1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在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认可,现已成为高校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音乐专业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不但能有效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意义,并且提出了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艺术,实践活动

一、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具有独特的好处。第一,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且这一艺术实践活动,还会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灵感。第二,用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舞台形象。由于音乐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音乐专业的学生都会在舞台上表演,因此培养学生的舞台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演出的舞台,加强了学生对舞台的感应。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充分融入到这个坏境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策划、组织、宣传等方面的特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走进社会提供了舞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对音乐的需求,从而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所欠缺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树立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现在在音乐艺术学院的孩子大部分是90后,这些孩子,尤其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平时娇生惯养,不懂得团队合作。而在实践活动中,为了让活动成功,他们会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团结其他同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艺术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增强艺术实践的形式。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艺术采风、观摩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在音乐艺术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采取个人演唱或者是团队演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融入到音乐活动的表现过程中,从而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论文,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出对音乐的理解,加强学生对艺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此外,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外实践方式,对于非毕业班的学生,教师注重对他们综合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对音乐的兴趣。而对于即将毕业的毕业班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参加音乐专业的实习,实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毕业演出、校园文化演出等,通过演出,锻炼学生的实际舞台经验,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水平。

(二)增强教师对艺术实践的指导。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艺术实践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不仅仅是艺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策划者,同时还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指点,不仅是艺术实践活动进行的保障,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自身的问题。在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会从中知道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此外,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有了教师的参与,会规范学生的表演行为,让学生保持对艺术表演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三)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在高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基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一个艺术高校要想长期保持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但要有学生、教师的努力,还要有校领导对艺术实践活动大力的支持以及优秀的实践基地。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高等院校不但有一批基础知识扎实、聪明的学生,还有一批乐于奉献的教师,为大学生音乐实践活动建立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今后就业的重要保障,也可以为学校增添一份特色。艺术类院校的领导要立足于社会发展行情,加大对实践基地基金的投入,让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与外界沟通的平台。

(四)增加学生对艺术实践的兴趣。在艺术高校,音乐教学是对所有学生开放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艺术实践活动缺乏兴趣。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总是能积极主动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他们大部分具有扎实的艺术基本功,专业课成绩较为优异,对艺术的表演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开设一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加这些课程,从而增加他们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并且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帮助表现欠佳的学生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艺术团、舞蹈团、音乐团等社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

三、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计划。教育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等音乐院校最能与现实社会接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教学的实用性,正确处理学生音乐基础与其自身音乐综合能力的关系。尤其在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要分清主次,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学,在这基础上逐渐提高难度,培养学生的中和能力。并且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要循规蹈矩,教师要懂得随机应变,利用实践活动中的当地环境、人文条件等外部条件,及时调整不足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工作,提高自身的艺术综合素质。

(二)提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为了确保高校艺术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就要求学校在活动开始之前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方法开展思想道德做好工作:第一,在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学校不常见的现象,这些现象有好有坏,教师要对学生提前开展教育工作,防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产生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干涉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思想。第二,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具备雏形,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注意学生思想道德以及专业知识的扩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在实践中表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给他们安排任务,例如一些学生对表演中灯光的控制有兴趣,这时教师就应该让他们在完成自己音乐方面的任务以后去学习灯光控制的方法,增强学生艺术方面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艺术特长。

音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极其重要。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践场所,并且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社会中优秀的思想,只有这样高校的音乐课程才会更具实用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高校音乐活动 篇2

摘要:高校音乐公共课有效教学是提高不同层次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关键点,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影视音乐教学和高校音乐公共课联系密切,需要将影视音乐教学巧妙渗透到音乐公共课程具体教学中,提高音乐公共课教学水平的同时展现影视音乐教学渗透深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音乐公共课;渗透;影视音乐教学;意义

在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中,教师要多层面把握影视音乐教学内涵、特征,权衡其和音乐公共课教学关系,借助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影视音乐教学巧妙渗透到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发挥影视音乐教学具体作用,创建良好的音乐公共课理论与实践教学氛围,点燃学生音乐兴趣的过程中深挖学生各方面潜力,高效培养音乐能力与素养。

一、优化课题内容导入环节,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在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影视音乐教学的渗透可以优化音乐公共课程课题内容导入环节,丰富音乐公共课程课题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促使抽象、复杂的音乐课题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也能在无形中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情境,顺利吸引班级学生注意力,在层层导入音乐公共课程课题内容中实现有效音乐教学,调动学生音乐课堂参与积极性的过程中顺利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以“爱国情感”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课题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题歌曲教学内容,利用网络系统等多样化路径,以歌曲主题为基点,整合相关的影视音乐教学素材,将其贯穿歌曲教学内容中,在层层整合中优化课题内容导入环节,促使歌曲教学各环节顺利展开。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具体化作用,呈现电影作品《建军大业》精彩片段,将该电视作品主题曲穿插其中,和课堂以“爱国情感”为主题的歌曲教学内容整合,顺利渗透影视音乐教学,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在引领班级学生观看短片视频的基础上欣赏《建军大业》电影作品主题曲,顺利引领班级学生走进相关歌曲教学课堂。随后,教师可以将《建军大业》电影作品以及主题曲进一步巧妙渗透到歌曲鉴赏中,在多媒体动画、声像等作用下,利用动静结合形式,引领学生探究歌曲课堂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欣赏《建军大业》影视音乐作品中准确理解并把握歌曲内容、风格、主题等,顺利点燃音乐学习兴趣,也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强化视听训练,培养音乐感受力与理解力

在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影视音乐合理化渗透能够强化对班级各层次学生的视听训练,使其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层次理解、应用、内化已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在知识迁移过程中科学培养音乐知识应用以及实践能力,为培养音乐感受力与理解力奠定坚实基础。以“情感类歌曲”为例,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解读歌曲内容与主题的`基础上科学渗透影视音乐教学,可以将《幸福的理由》电影作品主题曲引入其中,在整合情感类歌曲教学内容以及形式过程中,深化音乐视听训练环节,为班级学生构建“和谐、宽松”的音乐视听训练情境。教师要巧设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将其穿插到歌曲教学环节,引导班级学生相互探讨、分析的基础上渗透影视音乐教学,开展视听训练,组织班级各层次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在感受、理解《幸福的理由》影视音乐作浅谈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品主题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教材歌曲主题内容、韵律风格等,科学解决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实时突破歌曲教学重点以及难点。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不同层次学生视听训练情况,实时补充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深层次教学实践,促使学生在层次化视听训练中不断感受、理解教材歌曲以及《幸福的理由》影视音乐作品主题曲,顺利培养音乐感受力以及理解力的同时对亲情、爱情有全新的认识。以此,实时呈现音乐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影视音乐教学渗透重要意义。

三、实现有效音乐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有效教学实现以及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提升都是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影视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中的渗透利于从源头上改变音乐公共课教学现状,在深化音乐公共课理论、实践两大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实现有效音乐教学,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落实新时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利于高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市场多元化人才需求。以“青春岁月”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围绕歌曲内容、主题、旋律等,联系当下热门同主题影视作品插曲,比如,冯小刚的电影作品《芳华》插曲《绒花》,整合歌曲课堂教学内容,巧妙渗透影视音乐教学,深化“青春岁月”为主题的歌曲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有效教学。在讲解歌曲内容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芳华》电影精彩片段,再将插曲《绒花》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观看与聆听中感知悠扬的曲调、呈现的主题等。随后,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教学实践,引领学生鉴赏电影《芳华》以及插曲《绒花》呈现的主题,准确把握公共音乐课程中以“青春岁月”为主题的歌曲内容,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演唱教材歌曲以及《芳华》电影插曲《绒花》,在具体化实践情境中感知歌曲旋律、主题,在歌声中触碰青春的灵魂,感叹匆匆青春岁月的同时更好地绽放生命之花。以此,在无形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培养音乐感知、鉴赏等能力中提升音乐综合素养,顺利实现有效音乐教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音乐公共课教学现状,根据影视音乐教学优势作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将影视音乐教学巧妙渗透到音乐公共课程教学中,深化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全面提升公共音乐课教学质量。以此,在影视音乐教学作用下,完善学生音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提升音乐知识整合应用、音乐综合实践等能力,客观呈现影视音乐渗透魅力。

[参考文献]

浅析高校音乐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 篇3

一、革新音乐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结合,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本土文化,对欧洲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盲目崇拜现象已经逐渐消失。本土文化逐渐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因此,我国音乐教学改革要重视本土音乐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结合。一方面,要积极弘扬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另一方面,要尊重、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以便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合理采用多媒体手段,将观察和聆听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画面更好的感受声音。此外,教师还应当运用生动的教育语言为学生营造相关的学习情境,以增强音乐教育的感染力,让大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自觉探索,并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若要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音乐语言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将难度较大的节奏、复调、和弦、音程呈现在大屏幕上。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传统音乐作品和现代西方音乐曲目,并鼓励学生自觉探究二者的区别,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传统音乐文化,领悟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并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

二、重构音乐艺术课程标准

双线型教学结构以其独有的开放性逐渐出现在音乐教育中,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它可以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尽快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特点。这种教学模式重视音乐的实践性、知识转化的时效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的发展个性。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若要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促进音乐教育改革,增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就必须重构音乐艺术课程标准,采用双线型教学结构。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制定音乐教学标准时,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要关注音乐实践。既要在基础音乐理论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又要在音乐实践中借鉴吸收传统音乐演唱技巧或经验。

三、妥善处理中西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受地区元素、民族元素、文化元素等的影响,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讲究音乐韵味,重视生命本体,在音乐气韵、意境、节奏等方面都有讲究。强调对乐曲的体会和音乐直觉。而西方音乐则比较关注思想与理性认知。因此,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存在斗争性和互补性。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不仅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还要以开放的姿态合理借鉴和吸纳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对之断然的怀疑或否定。人们的音乐心理与审美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极大的承袭性,更有利于表达我国人民的音乐情感和内在情绪。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音乐需求和音乐心理也不断变化。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音乐理念日益多元化,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前的音乐发展趋势和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积极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并将之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总之,若要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就要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而在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时,不仅要借鉴与吸收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还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此外,音乐教育还要朝着多类型、错层次、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

高校音乐活动 篇4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和谐校园

高校离退休教工是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知识丰富, 经验积累深厚, 处于社会同类群体的高端。离退休老同志如何结合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 深挖潜能和创造能力, 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这是从事离退休工作的同志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当前国内的老年学研究相对不足, 大部分研究围绕宽泛意义上的老年文化生活展开。高校离退休同志的文化活动作为老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既有老年文化活动的共性, 又有独特性, 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另外,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也是音乐社会学范围里的内容, 音乐的学习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是离开社会主流视线的老年人, 他们的活动带有更多的超功利色彩, 因而有着更多的娱乐价值和休闲价值。这一研究对于音乐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的推广和普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这一潮流反映在高校里, 就是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各种合力的结果, 各方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准确的评价。本文以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内较为活跃的“夕阳红”艺术团为例, 探讨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类型、功能与社会意义。

一、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音乐活动是高校离退休教工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 受校离退休工作处领导, 以“弘扬先进文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宗旨, 目的是“通过开展健康快乐、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使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艺术团章程中的“组织机构”指出:“本团实行团长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下设歌咏队、器乐队、舞蹈队、腰鼓队、戏曲队等。”在人员设置上, 艺术团设团长1名, 负责艺术团的全面工作, 副团长3名, 分别负责排练、演出、宣传、后勤等日常事务;各队根据需要设队长1名或正、副队长各1名, 采取推荐与自荐和团长任命的方式产生, 队长负责本队的常规训练和演出、比赛事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艺术团设艺术委员会, 负责艺术团重大活动的策划 (包括制定方案、决定活动方式及其它有关艺术团业务发展的事项) 。艺委会由团长、各队队长和艺术顾问组成”。

从形式上看, 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的音乐活动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声乐表演类, 对应的团体是歌咏队;第二类是戏曲演唱类, 有京剧组、越剧组、婺剧组;第三类是舞蹈技艺类, 有腰鼓队、舞蹈队;第四类是器乐表演类, 对应的团体是器乐队, 基本上覆盖了音乐活动所有大类。

通过调研分析, 我们发现, “夕阳红”艺术团在活动形式上特色鲜明, 表现为:一是领导有力, 组织较为严密, 功能细化。二是参与面较广, 就原单位而言, 团员来自十多个部门, 包括人文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 以及教务处、财务处等行政部门, 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工作经验, 且年龄分布较为合理, 有利于互帮互学。三是平时训练和演出活动都安排有序, 因为经常应邀在校园内外各类节庆活动中演出, 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团的发展。

那么, 这些音乐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老同志的追求与爱好, 并产生促进交流、健体益智的效用呢?

在艺术团的各项活动中, 歌咏队与舞蹈队的活动参与人数最多、活动气氛最好。歌咏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合唱团, 而合唱艺术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 它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老年合唱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对提高其生活质量, 影响其精神面貌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默契配合, 且有高度的统一性、服从性。唱时队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面部尽量放松、舒展。另外, 合唱是集体表演, 故不可忽视个人表演仪态。统一而健康的外在形象与饱满的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合唱队的第一印象, 所以它对于提振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会起到较好的作用。[1]

又如表演类, 高校里的不少离退休教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爱好传统的京剧、越剧, 通过表演来涵养心性, 营造出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还有不少老同志还依托金华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 进行婺剧的学习和表演, 使艺术表演“百花齐放”, 具有地域文化的风格特色。

另外, 如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腰鼓在老年音乐活动中也较有特色。它最初流行于陕西, 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在表演的形式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 又可以控制活动量,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所以腰鼓已在高校老同志中逐渐流行, 成为健身的重要活动之一。

总的来说, 艺术团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 成为推动高校老年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当然, 艺术团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 较为明显的是两个不平衡:一个是水平的不平衡。老同志的音乐素养本就有高低之别, 一些基础薄弱, 但又爱好音乐的同志, 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存在较大难度。另一个就是性别的不平衡。在艺术团中女性占了很大比例, 这使得各个小组的音乐活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歌咏队, 男女声比例的失衡困扰着老年合唱艺术的发展, 女多男少的问题显然影响了合唱声部的协调, 一些优秀的混声合唱作品难以得到很好地诠释。以上提到的优势与缺点在高校离退休教工的音乐活动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能够为进一步探讨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功能

(一) 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离退休同志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兴趣爱好, 丰富晚年生活。老年人虽然如夕阳晚霞, 无论光、彩、热都不如旭日东升的青年人, 也不如日上中天的壮年人, 但仍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阶段。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老年只有兴趣广泛多样, 才能使精神得到寄托, 身体得到休闲, 情操得到陶冶, 心性得到安然。

总的来看, 离退休同志的兴趣仍有广泛的选择性, 如舞剑练功、挥毫泼墨、习书作画、著书立说、养鸟种花, 可见老年人可进行的活动乃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就音乐活动而言, 歌咏和一定强度的舞蹈对于老同志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乃至健康长寿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院校具有文艺才能的老教师较多, 师范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 采取就地取材、合理调配、资源共享、互教互学的方法, 积极为老同志开辟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尤其是以唱歌和舞蹈为主的音乐活动。

浙江师大“夕阳红”艺术团的音乐活动从理论上来看, 正是体现了老年文化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这种教育功能表现为活动的体验性、自发性、主动性、愉悦性、消闲性、享乐性等特征, 具体指的是在老年文化群体内部, 不单纯靠行政命令、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和办法来约束老年群体的思想行为和各种活动, 而是充分采取引导、规劝的方式方法, 利用多种多样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方式, 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 让其在文化教育的顺向与逆向的过程中, 自觉主动地参与体验和感受, 去追求愉悦与健康。他们从内心激活了兴趣和主动性, 就会非常自觉自愿地参加受教育的活动, 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安居、能学、可乐、有为, 使老年文化活动的各种载体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二) 自娱与他娱功能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对于老同志相互交流、联络和增进感情具有突出的意义。浙江师大“夕阳红”艺术团凝聚人心的功能较为突出, 尤其是歌咏队, 许多老同志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声乐, 识谱能力参差不齐, 也没有合唱演唱经验, 声音融合能力存在问题较多, 生产曲目较慢, 但是他们热情较高, 关心集体, 排练时出勤率高, 虚心学习, 不耻下问。由于声乐指导是专业的声乐老教师, 因此合唱团进步很快,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 讲究声音的融合, 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为集体而奉献, 歌唱技能的全方位都应配合默契, 绝不能突出, 这是合唱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唱歌也是一种锻炼, 适度加强吐纳, 调节气息, 可以使身体健康, 从而延缓衰老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要求配合的集体活动, 老同志能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们的文化审美和审美的文化, 是从观赏文化现象和参与活动中产生的愉悦的美感, 因此文化审美的娱乐功能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体现在物质的社会功利性和精神的社会功利性。因为审美活动有这样的特性, 所以老年文化的娱乐功能成了老人群体喜爱、参与、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内容。琴棋书画、音乐歌舞、民间技艺等, 都是老人群体活动的领域, 老年人能从中获得足够的审美愉悦。

(三) 自律与自强功能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对于高校社区和校园的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对于浙江师大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也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是需要社会关注和关爱的群体。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当地200名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 10%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 15%的老年人偶尔感到孤独。在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方面, 基本上从不联系的占到25.5%。老年人也有展现自己、抒发情感、希望与人交流、渴望被关注关爱的心理需求, 长期承受孤寂, 将处于一种被压抑、得不到释放的状态, 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通过实践得出来的重要启示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音乐文化活动只有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供老同志交流与娱乐, 充分发挥老年文化的自律功能, 才能走出行为环境决定论。而强调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文化活动中除了要寻求满足文化物质的需求, 更要注重高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 以达到精神上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识大体, 顾大局, 从而更好地把握自我、设计自己、指导自己、完善自我, 实现修身与养性, 立己立人相结合的人生价值取向, 以发扬文化人文精神。[2]

老人文化自律, 注重自我表现、自我发展, 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防止片面性。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发挥文化自律的基本前提。既要防止在强调集体性、社会性时抹煞个性、压抑个性, 又要防止在发展个性的同时, 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上、社会之外。音乐活动正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平衡心态的重要作用。惟其如此, 老人才能通过文化自律功能辩证地认识自己, 这也就是说, 只要做到自身的内在价值与身外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把自己内心的情操、修养与身外的社会理想、追求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实现符合时代精神的自我人生价值。[3]

三、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社会意义

大力开展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个体和谐和家庭和谐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首先, 个体和谐是基础。对于离退休老同志, 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演健身活动, 在怡情悦性、调理身心方面作用突出, 对于促进个体和谐, 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具有其它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

其次, 家庭和谐是重要保障, 只有家庭成员生活充实、快乐, 家庭才能和谐。离退休老同志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如何安排自身的生活, 往往成为子女们所操心的问题。老无所为、老无所乐, 不仅影响个人, 而且影响其他家庭成员。音乐活动所具有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自娱与他娱、自律与自强相结合的功能, 在完善老人个体生活的同时, 也对家庭生活起了主要的平衡作用。只有家庭和谐, 社区才能和谐, 校园才能和谐, 社会才能最终和谐。所以说,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具体开展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和有益的启示,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总之,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离退休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老年文化既是一种环境文化, 又是一种资源文化。只要以教育为主线, 以服务为根本, 以文艺活动为载体, 以舞台为依托, 那么, 高校离退休教工的音乐文化建设必将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琨.老年合唱艺术活动的初步研究与实践体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0.

[2]高天星.论老年文化的价值与功能[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1, (1) .

高校音乐活动 篇5

学唱歌曲《学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过程:

一、情感激发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

师:你们了解红缨枪、红军帽吗?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二、歌曲学习

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1.听音乐故事

2.说一说

3.学一学:(1)模仿演唱。(2)学唱歌谱。

4.唱一唱: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一段。

第二、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在熟悉的音乐中谈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怎么说的。

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2.唱一唱,比一比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

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师:二小被敌人抓住了,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2.歌曲学习

(1)说情节

(2)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

(1)表演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演策划表,安排演员角色;教师巡回指导。

(2)表演故事

4.唱一唱

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四段。

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情感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四、课堂拓展

师:从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英雄王二小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高校音乐活动 篇6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长期以来,我国都以开放的理念接收与学习外来文化,中国传统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如隋唐时期宫廷音乐的九部乐以及十部乐都是外来文化的表现。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发生了一定的碰撞,西方文化在我国的持续传播,使得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学也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西方音乐特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象征,在文化传播道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阵地,规范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方向,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极大的丰富了高校音乐教学类型,对于音乐学科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有利于传统音乐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重要表现,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音乐的传播程度远不如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高校教育作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最佳途径,应当通过正规化的传统音乐教育课程,担负起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其次,我国教育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基础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将更好的服务于基础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关重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教育,将为基础教育的强化提供良好契机。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

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音乐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积极意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普遍较低。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传统音乐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究其原因,造成中国传统音乐这一教育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外内部素。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的大环境之下,中国传统音乐就如同海上遗珠,逐渐被大家所忽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西方流行音乐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动态的韵律更强,而传统音乐的音律与意境则与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出现了一定偏离。第二、内部因素。西方文化的涌入与传播使得国人对于母语音乐文化知识的关注度下降,商化业盛行也使流行音乐更受关注,对传统音乐的消费降低,使人们的关注点放在了商业音乐上,忽视了传统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策略

1、思想上重视传统音乐

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社会各界对于传统音乐的忽视使得传统音乐教学举步维艰,基于这一现状,各高校在音乐教育改革中要正确认识中國传统音乐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重视传统音乐教学。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应当进行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如一些高校的传统音乐专业,制定更优化的招生政策,吸引有才华的音乐考生。其次,给予各高校传统音乐传承一定的资金扶持,给传统音乐教学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使传统音乐教学以及传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突出高校育人特色,改革课程体系

2.1、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开展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的发掘具有传统音乐特长的学生。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培养音乐人才的多元发展。同时,通过课程设置的优化,丰富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的传统音乐教学,更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1、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与普通音乐教学注重技巧性不同,传统音乐教学以意境培养为主,理论为辅,课程教学内容中,应更多的侧重于音乐作品欣赏以及自我评赏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对传统音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深入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特色以及表达方式等内容之中,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一种或两种传统音乐介绍。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特色开展因材施教,丰富枯燥的音乐教学内容,使传统音乐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得到持续传承。

2.3、增设相关专业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传统音乐相关专业较少,歌唱类的主要为生态民族演唱专业,而乐器类主要为二胡、古筝等,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各高校应开设更多的传统音乐专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专业选择,同时实现传统音乐形式的丰富。

3、优化教学环境

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传统音乐的开展效率。高校方面,应大胆选用传统音乐人才,安排其教授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此外,为传统音乐开展研究项目,吸引教师与学生参与到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来。针对高校现任音乐教师难以担当传统音乐教学任务现状,应关注教师传统音乐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学习与深造机会,或通过加强院校之间的沟通学习,借鉴优秀经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此同时,高校方面还要大力关注传统音乐教学中硬件设施的改良,更新乐器,优化教学场所与环境,对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师生进行表彰与奖励,鼓励其不断探索,持续进步。

结语

当前,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传统音乐教学重视度不高、课程时数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需要增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力量,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持续的优化与探讨,为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传承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管建华. 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J]. 中国音乐,2012,01:9-16.

[2]刘大坚. 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究[J]. 高教探索,2016,S1:64-65.

高校音乐活动 篇7

一、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来进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客观因素对教师顺利进行音乐教学课程的影响与阻碍。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音乐学生招生数量也随之而不断攀升,高校音乐系或音乐专业的学生规模逐年增大,客观教学资源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针对如此情况,不少高校尝试通过增加教学资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减少学校教学收入比例的方式来解决音乐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还是无法做到让学生第一时间就开始音乐学习。而应用数字音乐技术来改革高校音乐教学,能够有效避免教学客观资源的重复建设、投入,有效提高资源建设和利用效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少了在教材等教学资源方面的投入。

其二,应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提高高校音乐教学主观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教师的音乐课程教学能够不再受主观原因的限制而得以顺利开展下去。高校音乐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给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观资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的方面,对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与增长。传统高校音乐教学多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为主,然而当前的教学形势下,要想继续实行一对一教学是有困难,其不足以满足高校音乐教学需要的。而数字音乐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效降低音乐教师重复备课、重复讲授现象的发生,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使音乐教师从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其三,应用数字音乐技术来改革高校音乐教学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数字音乐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将传统音乐教学与数字音乐技术相结和,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数字音乐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数字音乐课程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在对其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其课程教学特点,设置理论大可与实践小课两种课程模式。理论课采用集体授课和改题方式进行,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讲授音乐技法理论,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与示范。实践课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上手实际操作,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音乐课程教学中,实践课相比理论课更为重要,因此该教学以应用性教学为主。

第二,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教学并非是对传统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保留传统音乐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完善。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与数字音乐技术教学相结合,即是在保留一对多或小组授课模式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避免传统授课中教师重复的备课、授课,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大的缩减了教学资源的开支,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比如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师对音乐演奏或演唱技巧的解读与要求记录下来,由学生在学习时使用或反复聆听。

第三,数字音乐的优势在于其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将声音完好保留下来的同时,强化了音乐的音响效果,使得音乐更富感染力,极大程度低的提升了音乐声音的质量。且数字音乐技术所采用的MIDI技术在收音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方面也多有涉及和应用。数字化音乐曲风、语言表达以及审美极富特点,在旋律、歌曲结构、和声、器乐音效等方面自称体系,与传统英语不尽相同。且在音乐剪辑、录音、韵律等技术方面也是以往传统所未涉及的。由此来讲,数字音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保证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先进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音乐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制造技术,有效的将电子信息技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将其运用到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之中,不仅又属于推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也有助于深化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目标。对于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来讲,运用数字音乐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是实现优质高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所不许经历的挑战与必须攻克的课题,不论是从宏观的时代与社会发展来看,还是就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来看,都是十分有必要且重要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日渐频繁,为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推动力。本文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为例,以数字音乐技术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为出发点,对运用数字音乐技术改革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做出初步的探索,以期能够对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高校音乐教学中电脑音乐初探 篇8

关键词:电脑音乐,音乐教学,视听合一

电脑音乐是电脑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体, 使学生与教师在音乐的教与学过程中可以与现代化技术接轨。电脑音乐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 为教学节约时间, 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还可以打破课堂划分的界限, 使得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课与操作课可以相辅相成, 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 电脑音乐不仅可以完善和辅助教学, 还可以让教师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 自我训练不断提高。

一、完善教学手段

(1) 突破传统教案弊端。在传统的教学备课中, 教师对于备课资源十分头痛, 除了在自己仅有的几本参考书中找资源, 就是要泡图书馆找资源, 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徒劳无功, 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仅凭简单的文字介绍, 完全表达不出其中的韵意。但是引用了电脑音乐教学, 网络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广泛的依据。不仅如此, 有些音乐案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在现场为学生示范, 教师还得在课前准备大量的音乐器材, 在示范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不得不让教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然而, 电脑音乐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几个简单的小插件, 就可以代替笨重的各种乐器并且可以保证示范音乐的准确无误性。传统的教案在备课问题解决后, 还得面临板书的难题。笔者在教学中, 对于板书问题深有体会。音乐教案很大部分内容是乐谱, 在板书的过程中需要占据很大的位置。为了完成下面的板书内容, 不得不迅速擦去, 这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完成笔记的记录。更头痛的, 就是板书谱面规整、清晰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吃力地写着, 学生有时还看不清, 既浪费了教学时间, 又使得教学效果不好。

(2) 打破课堂划分界限。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是按照教材划分的章节按部就班教学, 对于一些相互关联的教学内容, 由于受到课堂时间、学生知识面等的限制也不得不分开教学。例如:和弦、节奏等教学内容。对于课堂内容划分问题, 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理论课与操作课的划分。理论课内容都是些纯理论知识, 让学生听着乏味, 提不起精神;而对于一些操作内容课却又是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着指法、简谱之类, 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笔者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MIDI软件, 将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调配, 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 使得知识更连贯, 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并且在教学中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得操作课有理论知识作指导, 理论课有实际操作作为依据。

二、提高教学效率

电脑音乐的应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可以从更多方面检查自己学习的成果, 发现问题, 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复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存在一个难点, 学生难以听见自己的发音, 更难以看见自己的发音过程。通过电脑音乐, 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出自己的发音部位与方式, 从而检查问题、纠正错误, 电脑音乐可以做到传统模式下不可完成的视听合一效果。

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课程中, 电脑音乐有着较大的优势, 它的音高准确性好, 不用像钢琴之类的乐器需要时常进行调音。并且电脑音乐有丰富的伴奏音, 在听觉训练方面, 不再是局限于音高节奏上, 而是可以调动更多的音乐听觉, 实时进行节奏、层次以及音色的转换。对于音色方面, 电脑音乐单从GM音色来讲, 其中有管弦、流行、民族等多种音色, 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电脑音乐技术, 学生可以对自己在听觉上有疑惑的地方, 进行反复、放慢、加快播放, 再也不会受教师在钢琴演奏时稍瞬即逝的时间限制。此外, 学生还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案例拷贝回去慢慢感知和理解。例如:传统的和声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笔者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分别从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做足文章。首先, 笔者通过专业的电脑音乐软件制作出以乐谱为中心的视觉元素, 配以准确的音响效果和逻辑性强的文字的优秀课件, 然后在教学中弥补和声音乐抽象性的缺陷, 充分发挥视听同步教学手段, 使学生看着乐谱、听着音乐, 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促进教师成长

电脑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教师可从无限的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音乐资源, 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 将一些网络音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先进的音乐理念和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 会将电脑音乐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就必须掌握诸多电脑音乐技术, 教师不得不丰富自己的电脑技术与音乐知识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电脑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广泛运用, 并且有着其极大的优势, 使得传统的音乐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 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创作音乐作品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崔亨玉.浅议电脑音乐服务于音乐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6) .[1]崔亨玉.浅议电脑音乐服务于音乐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6) .

[2]王春萌, 牟新.电脑音乐时代的和声学教学[J].音乐创作, 2011 (4) .[2]王春萌, 牟新.电脑音乐时代的和声学教学[J].音乐创作, 2011 (4) .

高校音乐活动 篇9

一、我国民族音乐是一笔宝贵财富

我国古代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均已达到相当高度, 体现了华夏子孙的群体智慧和高贵品格,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和汉代的“乐府诗”中的音乐都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另外, 器乐的创作和演奏也很早就有了蓬勃发展, 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等古琴名曲。“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也说明在两千年前古琴艺术的发展已有相当高度, 现存的三千多首古琴曲, 许多在创作、演奏技法和音乐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琵琶的音乐表现力之高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据记载, 隋、唐、五代除了出现了杰出的琵琶、古琴演奏家以外, 还出现了擅长筝、阮、笙、箫、笛、方响等乐器的演奏家。我国的民间合奏音乐也是历史悠久, 十分丰富的。如现在民间流行的气势豪放、粗犷的吹打音乐, 早在汉代就已经兴起, 当时叫做“鼓吹”。它常常出现在婚丧、节日庙会上, 吹吹打打分外热闹的场面, 体现了浓郁的汉文化民族风情。

五四运动以来, 民歌的内容和题材就更加丰富了, 并在当时还曾作为斗争的有力武器, 如《送郎当红军》《秋收起义》《盼红军》等民歌。抗战时期的民歌促进了军民团结一致, 使前后方紧密配合, 鼓舞了军民斗争的士气, 如《拥护八路军》《边区十唱》《绣金匾》《抗日小调》《十八集团军》等, 这些民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 反映了人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解放后的民歌激励着人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劳动热情, 如《老汉也唱个跃进歌》《绣花曲》。以上这些民歌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之所以被世界所公认, 还是源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和优美。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笔宝贵财富, 所以, 应该积极努力地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我国目前对传承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尚需加倍重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继承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丰富和发展, 因而, 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自然成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音乐教育, 特别是高校的音乐教育。

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使任何一个民族保持和传承自己的音乐文化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民族音乐也不例外。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爵士音乐席卷大地, 幼儿、学生和大部分家庭成员都能哼唱一些高度商业化的歌曲, 而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甚至完全陌生。一些流行歌曲, 在旋律上追求“中西合璧”, 在歌词上对道德、人性和爱情的表现, 往往叹息多于欢乐, 缠绵多于明快, 哀伤悲怨多于清新活泼。这种流行曲对年轻人, 非但起不到培养高尚情操的作用, 反而会使其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心态向畸形发展。所以,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对传承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予高度重视,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各种音乐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今天,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地抵制艺术庸俗化和消极文化现象的不良影响, 如何让我国古老而丰富的民族音乐更好地被传承, 特别是如何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 改变当代大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 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 除了能唱一些流行歌曲外, 在音乐方面的修养还十分欠缺。从某种意义上讲, 忽视音乐教育, 必然会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缺陷,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 高等院校的学生, 应当补上民族音乐教育这一课。高校音乐教育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亲历体验性, 在“听、唱、学、看”的音乐实践中, 培养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以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吸收柯达伊的民族教育思想, 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应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的民族教育思想给许多国家带来启示。柯达伊一直执著地追求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并将其融合于音乐教育中。他深入地探讨匈牙利的国家历史、民族斗争史和音乐文化发展史, 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来发展音乐教育, 使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教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系。吸收柯达伊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 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必须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深入研究, 使学生建立民族音乐文化的概念, 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音乐的遗产极为丰富, 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族音乐, 包括戏曲、歌舞等, 在不同的地区, 又有不同风格。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在内容选择上虽然保持了一定的民族特色, 但主要还是以西洋乐为主, 如乐理、和声、记谱法、复调等。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学习我国传统的东西, 以至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一直没有人系统地总结, 使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出现了停滞, 甚至有所倒退, 尤其是在民族音乐理论及器乐的演奏上。在高校音乐教育中, 教师必须明确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认识和掌握我国民族音乐, 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及爱国主义热情, 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使之在继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

民族音乐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 任何时代的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传统的继承, 任何民族音乐都不可能抛弃民族而重新开始。同时, 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音乐, 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 不断地扬弃和创新, 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 并给其发展带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只有遵循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发展方向, 创作民族化音乐作品, 才能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高校音乐活动 篇10

一、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的情感教育是古代音乐教育的精髓所在, 通过潜移默化来达到善民心、感人深的教育目的。音乐审美哲学体系, 就是对表现主义、音乐情感等方面的理论构建。音乐审美教育理念是情感教育, 它注重音乐内在的价值, 其主旨是创新意识。音乐教育的审美哲学认为, 音乐是自我情感表现的一种手段, 依赖音乐内部结构, 其价值就是丰富人的感觉体验。音乐的内部机构元素呈现出的形态是人的情感、情绪等方面具有的同步性, 其表现形态异彩纷呈, 深刻的体现音乐本体内涵的力量和哲学价值。在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中, 情感沟通与心理体验尤为重要, 这一过程可以逐步提升审美的层次, 通过人们对情感本质的洞察来提高审美情趣。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只有情绪的波动促使长期积淀下的各种情感得到共鸣而表现出来, 音乐的本身就倾注了情感, 通过创造和审美的中介形式来表达音乐思想。音乐审美教育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为先到, 关注教学双方的互动的创作性过程。音乐是情感符号的表现, 它是实现情感审美的内在动力, 也是在创作音乐美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仍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教育观念层面, 在教育上体现出知识的僵硬化, 技能的讲话, 单一的教育方式大于多元的教育方式, 所以在某些方面忽视了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同形同构。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应该突破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方式, 应该多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以及知识技能综合的形式转型。音乐审美教育就是抓住了人的情绪同步和情感方向的一致, 将审美教育运用到高校音乐当值, 使得悟性的音乐技术教育向有请的审美教育转型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在创造性的情感教育中, 让学生的个性情绪得到自由的宣泄, 在此过程中穿心的学生意识中蕴含了丰富的个人情感, 从而将专业知识和全面素质统和为一体。师生之间要把重心转移到情感投入上来, 把音乐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创新思维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音乐教育文化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认同和自我认同, 当然它也能促进音乐教育人文性发展。音乐教育文化哲学涵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融入音乐教育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音乐教育在文化上的多元性也得到发展, 中国的音乐经过历时的变迁, 已经积淀了独特的、永恒的、自然美的形式, 呈现出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 和神韵风格。但对当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透视, 会发现音乐教学模式是一种单一西化, 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教育的观念上, 都已全方位西化, 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音乐教育文化的多样是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 所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打破单一文化格局的教学内容, 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全球的音乐文化差异, 应该建立起音乐人类学的整合框架, 对不同的音乐文化采取合理的多元性解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组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培养师生的综合多元乐感, 用多元兼收的理念改革音乐课程内容, 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坚持文化价值的多元互补和兼收并畜, 从多元文化的基点出发, 在正确对本土音乐文化获得自我理解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音乐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不同音乐文化的本体规律。

三、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跳出了音乐教育审美哲学限于音乐本体的局限, 实践哲学将社会学的教育观点融入到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去。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重视音乐创作的本质, 底蕴和社会价值体现, 实践性和体验性。就目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来说, 许多教师重技轻艺、急功近利, 这种匠化的教育模式较为普遍, 这种教育方式显而易见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理念不匹配, 只有突破这种模式, 让音乐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得到同意, 才能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开放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音乐本体和内部的审美意义上更加关注音乐教育的文化, 还要在音乐创作本质上, 注重学生参与音乐时间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 促进多元性的跨学科和跨课程的新型课程问世, 构建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音乐教育哲学是回归人的哲学, 当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时, 是为了不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性, 高校的音乐教育只有从“以人为本”的世纪出发,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精神及艺术内涵。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启示我们, 高校音乐教育中最突出的关系是音乐创作实践中共性、个性之间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 我们要在音乐创作中寻求这些关系的平衡点, 这样才能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

四、结语

音乐教育哲学是注重音乐教育内在价值的教育哲学, 它不断地促进学生的音乐技术技能和艺术情感的同步发展, 但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其音乐教学哲学的教育理念很少有人问津, 在教育的实践上更谈不上教学内容在情感层次上的整合与优化。只有通过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的渗透, 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音乐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高校音乐活动 篇11

关键词:音乐;选秀节目;教学;影响分析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青年歌手大奖赛,使社会各界、各类选秀活动开始多了起来。很多地方、很多电视台也开始制作音乐选秀节目,成为大众非常关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回顾历史,从84年领军先河的“CCTV青年歌电视手大奖赛”,到湖南卫视2004年举办的《超级女声》,再到2012年浙江卫视开播的《中国好声音》,至今已经有多个电视台、几十档音乐选秀节目在播出,有前所未有的热度和空前绝后的竞争。受众面、节目演出逐步趋于平民化,成为社会民众特别关注的焦点。由于民众也可直接参与各类音乐选秀节目,特别是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可让很多人直接听到、看到真实的演唱、真实的表演。层出不穷的各类音乐选秀节目给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造成了不同凡响。也带给高校音乐教学一些好的和不好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高校音乐系、艺术学校师生们的反思,一些高校音乐教师对教学思路有了新的想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各类音乐选秀节目促进了高校音乐教育开始进行新的革命,开始转变教学模式,开始朝着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教学的道路发展。[1]

2 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好的影响

2.1 促进了高校音乐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不论是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还是其他类型的音乐选秀节目,其表演形式、演唱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展示了民族风格,有的中西结合。抒情的演唱、婀娜多姿的表演使我们看到音乐艺术的美。演员们深厚的功底和热爱艺术的精神,更让我们看到祖国多民族特色、多元文化的表现。像由蘑菇兄弟组合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中表演出稀有的乡村兰草风格的音乐,让我们深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促进了高校音乐呈多样化教育类型进步与发展。

2.2 促进了高校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

一些高校音乐系中的学生,并非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较多的音乐细胞,天生对音乐就聪慧过人,所以他们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时也相当费力。有时对音乐课程缺乏激情和信心,有的学生抱着混日子、混文凭的想法勉强进行学习。当从一些选秀节目中看到没有受过正式音乐教育,非常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人物都能走红,都已经成功。顿时让他们感觉到世界没有抛弃他们,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家人的满意。从此,这些音乐潜质不高的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对生活、对音乐充满希望、充满信心。

2.3 促进了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共同进行

由于各类选秀节目面对的是大众群体。无论民众生活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有无职业,只要愿意,个人、团队均可报名参加竞选。因此,很多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学院的学生均有人报名参加,像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冠军得主就是来自一所艺术学院的学生梁博。梁博通过参加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在音乐技能和技巧方面得到了实践与锻炼,而且还获得了舞台表演的经验。而在众多的高校里学生仅受到常规教育,仅学会了音乐技巧,几乎没有机会进行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到《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等这样大的舞台上去演唱、去锻炼自己。选秀节目给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一个实际表演的机会、一个大舞台锻炼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将学校所学得以运用。促进了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与锻炼共同进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2.4 促进了音乐教学中科学的渗透

在一些选秀节目中,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按照现代的审美标准进行点评。无论学生在演唱技巧、气息转换等方面都能公正的指出优缺点,且进行详细的解释。使学生豁然开朗,对自己的表演进行深刻的反思,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声乐艺术的严肃性、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白了音乐艺术学习必须精益求精、学无止境。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才能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灵巧的进行气息转换。促进了音乐教学中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渗透。[2]

2.5 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融洽

《中国好声音》中有一项规则,就是导师在挑选学生时,首先必须背对着学生,采取“盲听”方式进行挑选。这样学生不会紧张、没有压力,可以放松心情、尽情地演唱,使表演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取得最佳效果。其次,导师带着审美观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判,导师可以挑选学生,学生也可选择导师,这种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关系,打破了以往选秀节目中评委们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从内心深处缩短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距离。而且导师在评判时给予学生良好的建议和真诚的指导,使学生更加尊敬导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融洽。这种平等对话语境、学生轻松的演唱环境,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教授方式必须改变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才能符合教学环境的变更。

3 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不好的影响

虽然选秀节目對高校音乐教学、艺术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选秀节目也对高校音乐教学、艺术教育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下所述。

3.1 选秀节目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越来越多的选秀活动,选出很多年轻人、选出一些很普通的人成为明星,像“大衣哥”这样的普通农民都有机会成为明星。一些商业性的炒作,娱乐圈中的暗箱操作等。使得一些高校音乐学校的学生产生了一系列错误的想法,认为学得好不如家中有钱好,认为学习通俗唱法可参加选秀活动成名快,其他唱法学不学没关系,一些学生甚至对基本训练、专业课程学习产生了质疑。学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内心深处对专业课程学习失去主动性,对基本训练失去积极性。使一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3]

3.2 选秀节目激发了学生的功名思潮

在中国只要你是名人,就有企业聘请你拍广告、担任形象代言人或企业顾问等。一些出自于选秀活动的明星不仅出了名,而且成名后的资金收益也不小,这使得一些报考音乐学校的学生不单单是为了音乐进校学习,有些是冲着功名而来,冲着能快点挣錢而来。选秀节目激发了学生争功名思潮,获取利益的动力。改变了高校学生进校学习音乐的价值观,以及进校学习音乐的目的。使一些高校失去了音乐教学的真正意义,以及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3.3 选秀节目干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

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来自天南地北、各个民族,每个人的唱法、形式、内容都不相同。有的大众喜欢,有的不喜欢。由于选秀规则中有一部分投票权来自大众,特别是电视选秀节目,坐在家中都可参加投票。使得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一些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获得的名次靠近前几名时,就会出资进行包装、贴上“个性鲜明”的标签进行宣传,使其打造成名达到自己商业性质的目的。这样混淆了一些学生的视听,扰乱了一些学生的视线,不知是学习明星的唱法好,还是学习老师教的专业课程、专业唱法好。选秀节目干扰了高校音乐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

4 消除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不好影响的建议

4.1 改变教学思想探索新方式

高校音乐教学部门应紧随教育大革命的步伐,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唱腔一样的音乐教学思想,探索符合新时代、新气象科学完美的教学模式,探寻营造课堂教学轻松环境和谐气氛下进行教学的方式,找出适合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路子。使入校学生能主动学习专业课程,自觉参加基本训练和实践锻炼。使课程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教学质量。

4.2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高校音乐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借鉴各类音乐选秀活动中展露出好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艺术审美观念,要告知每个学生进校学习音乐的真正意义和目的。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要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紧跟时代,不为功名和利益,为美好家园和谐社会而学习。

4.3 注重原生态传统唱法的专业学习

选秀节目中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演唱,让我们感到骄傲,中华民族具有浩瀚的民族文化,具有多种特色的音乐历史。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天南地北、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将传统唱法、原生态唱法传承下去。不要让选秀节目干扰了学生的视听,扰乱学生的视线,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民族特色、民族风格。要爱国家保护民族资源、保护原生态唱法。同时也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能受到民族文化、多元文化的教育。能将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艺术永远发扬光大。[4]

4.4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从一些选秀节目中我们看到,对每一个演唱完成后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有导师、有评委、有媒体代表团、有观众、有网民等,这种多群体、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只有导师或专家比较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公正、更公平。建议高校可借鉴此种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学校对教师晋级、升职等考核机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习、毕业考核评价方法。使考核体系不再单一化。

5 总结

要改变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影响。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学校应转变教育思路。应将各类音乐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好的正面影响能取之运用,应及时消除、改变、更正一些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学不好影响。其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开展校园演唱、比赛,教学经验交流、课题研讨合作等活动,搭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能团结合作、共同学习的平台,使校园内到处是友好团结的景象,到处可听见学生或教师欢心的歌唱、尽情的舞蹈。

参考文献:

[1] 毛婕.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热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1).

[2] 高茵.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0).

[3] 王晓盈.关于大众选秀时代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05).

高校音乐活动 篇12

然而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时期中, 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大量流入,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本民族最传统的音乐文化逐渐被忽视,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果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更谈不上接轨国际,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必须大力保护和弘扬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一、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是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母语”, 它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结着华夏祖先几千年的智慧和灵感, 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年来, 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包括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需要我们后代去继承和弘扬。

很多国家都把自己的母语音乐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 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教育。马克思说过:“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而越是具有民族性的就越是具有世界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他们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音乐文化, 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 就不会更深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 就更加谈不上继承和发展, 因此, 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意识, 才能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知识教育, 更是一种审美教育、人文教育, 音乐是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贵教材。通过民族音乐教育,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他们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品位,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为自己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 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对新生事物敏感, 一旦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 他们必将对民族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 民族音乐的功效才能在大学生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三) 加强高校 (尤其是音乐专业) 的民族音乐教育, 是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强烈需求。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需要全民去行动,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强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 关键是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树立其民族自豪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兴败的关键因素。然而以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来看, 民族音乐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 关键是缺乏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质的教师, 这就出现一个核心问题, 民族音乐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因此,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和加大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力度, 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 提高其民族音乐素质, 特别是音乐专业, 更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教师资源。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 由于国家和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系, 以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教学成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民族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 从2 0 0 1年国家制定《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1—2 0 1 0) 》以来, 全国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才对民族音乐教育开始重视, 但还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几所高校的深入观察, 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

过民族音乐教育。很多普通高校, 尤其是没有音乐系的理工科大学, 只注重本专业的科学文化教育, 音乐教育并没有被列入必修的课程, 更不用说民族音乐教育, 有的学校开设民族音乐教育的选修课, 也好像只是一个点缀, 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调查, 非音乐专业选修过民族音乐类课程的学生仅占8%, 当问到不曾选过的学生原因时, 他们普遍认为学习这门课对自己的专业毫无用处, 可见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远远不够, 没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

(二) 教育方式有待转变, 大学生

对民族音乐兴趣的大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在开设民族音乐教育这门通识选修课的学校, 一些老师教学方法古板, 一味地念课本, 教学语言居多, 欣赏音乐较少, 致使课堂气氛僵硬, 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某些高校音乐专业对民族音

乐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也不足。作为将来的教育工作者, 音乐专业师范类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对自身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是声乐、钢琴或者西洋乐器, 就一心研究自己的专业, 把声乐唱好、钢琴弹好就可以了, 始终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的作用和价值, 可见音乐系从管理上就没有把民族音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样怎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呢?

三、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策略

以上是现阶段高校民族音乐发展中暴露的几个问题, 笔者根据这几个问题, 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高校中设置的专业类别有很多, 笔者在此文章中将它分为两大类:非音乐专业和音乐专业, 笔者根据这两大类不同的特点, 寻找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措施, 以达到提高整个高等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效果。

(一) 对高校非音乐专业设置民族音乐选修课,

1、重视民族音乐, 开设相关课程

现阶段, 高校各个专业的分类比较明确, 大部分学生仅仅单一学习本专业知识, 即使跨专业选课, 也很少选择音乐学院的课程, 笔者认为, 要想让民族音乐知识在普通高校的各个专业内得到普及, 学校必须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理念, 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1—2 0 1 0年) 》要求,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 完善教学制度, 开设相关课程, 如民族音乐基础课、欣赏课、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等等, 鼓励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

2、改进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当以情感教育为主, 欣赏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 学习各民族传统歌舞, 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带动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带来的震撼, 加深对各民族的音乐特点、风格的了解, 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到本专业知识, 还能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课堂中, 缓解平时专业课学习紧张的压力, 同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3、举办各类活动, 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

由于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忽视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因此认识不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对民族音乐也就毫无兴趣, 因此, 学校要在课外积极开展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活动, 比如民族音乐文化专题讲座, 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民歌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使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 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乐趣, 直接地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

(二)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

音乐专业的学生, 毕业之后的发展道路大部分会从事表演或者教育工作, 更有义务学习好民族音乐, 自己对民族音乐知识学习、了解的多与少, 直接关系到踏上教育岗位后的教学水平, 关系到下一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学习, 因此,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转变教育理念, 加大民族音乐教育力度

各学校领导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专业中地位的认识, 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本的观念, 让全体领导和老师认识到发展本国民族音乐, 是发展本国音乐并且走向世界的根本之路, 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在音乐系成立专门的民族音乐教研室, 专门负责搞好民族音乐教学、科研与实践, 加大教育力度, 进一步地培养出具有民族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高、中、小学音乐教师, 才能让中国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2、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水平

教师作为施教者, 最基本要热爱、熟悉民族音乐, 自身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很深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民族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在教学时间以外, 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 切身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对增强自身的知识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亲身的感受, 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热情, 和强烈的使命感, 以至于把自己这份热爱感染给每一位学生。

3、调整课程设置, 在基础课程中注入民族音乐内容

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 却很少有同学对民族音乐有深刻的了解, 这就需要学校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必修课程, 让学生们逐渐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 同时在基本的声乐、钢琴、舞蹈、器乐、试唱练耳课中, 也要把民族音乐的教学渗透在里面。

4、让学生深入民间“采风”, 积累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

民族音乐来自于民间, 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依靠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 去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搜集民族民间音乐, 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将其保存下来, 在“采风”的过程中, 学生能亲身体验到民族音乐最传统的独特魅力, 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 民族音乐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旺, 继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在国际中的地位, 为了让民族音乐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在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者, 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是责任和义务, 鼓励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专业素质, 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真正达到保护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丽华, 走进民族音乐的殿堂—当代大学生民族音乐赏析[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水资源监控系统下一篇:普通车床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