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6-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通用12篇)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1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缓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发展的进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农村发展迅速赶上地区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内外的发展差距,继而缩小地区间差距,分析影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进而提出适应对策十分必要。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2

通过对辽宁海洋资源的.评价,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部门结构和海洋产业布局特点等的分析,并根据海域资源差异、区域海洋经济结构差异、海洋产业分布状况等,划分出辽宁渤海海洋经济区和黄海海洋经济区.探讨了区域海洋经济区的形成与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辽宁海洋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海洋产业部门,提出了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作 者:张耀光 崔立军  作者单位:张耀光(辽宁师范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

崔立军(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处)

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1 20(3) 分类号:F127.31 关键词:区域海洋经济   布局机理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 浅议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 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困境与对策的论文

★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 可持续发展与道德教育

★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差异困境与对策

★ 小学生礼仪教育困境及对策论文

日本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启示

中图分类号:F13.13文献标识码:A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战略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九十年代初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九十年代至今的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1 日本区域政策的特点

1.1区域发展政策始终受到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实施调整政策策略

战后至6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向重点地区倾斜的非均衡战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起飞。随着产业的集中和大都市的膨胀,区域政策转向均衡发展目标。

1.2重视发挥全国性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地方和企业的指导作用

从几次编制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来看,日本的区域政策不仅考虑个别地区的开发问题,而且从全国的角度制定开发战略;不仅研究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考虑各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生活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问题。

1.3强化财政金融工具对落后地区的援助

日本中央财政占总财政收入的70%,其中大部分拨付给地方政府,在非平衡发展时期,主要拨给重点开发地区;在均衡发展时期,则主要拨给落后地区。

1.4区域发展政策的法律化

日本政府为缩小国内地区差异的各项政策都通过法律的形式颁布实施。

2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区域政策创新的启示

2.1缩小地区差距不能操之过急

从世界范围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缩小地区差距需要漫长的过程。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经过了60多年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但也不能说它就完全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历史上,西部开发已不是首次,不能设想通过短期努力就可以完成西部开发的目标。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是用5-10年的时间,为西部开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不是5-10年就能完成西部开发。

2.2政府重视,有专门的机构开展规划工作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特殊困难地区的存在等实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央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控则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如日本战后长期以来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政府一直把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作为区域政策的目标;德国则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至于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并把鼓励民间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作为全国的“共同任务”。

2.3科学划分经济区域

日本将全国划分为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并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美国将全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同时相应制定各个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同时,在落后地区中选定特定的区域,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对企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等手段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民间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也是政府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手段。

2.4规划科学,目标明确

各国的区域规划编制,大多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采取先进的科学方法。如日本国土计划草案要听取行政机关意见和国土审议会的意见。区域规划内容,在不同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突出问题,有其突出的规划重点,且目标鲜明,政策连续。

2.5要有严格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战略及规划有法可依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就显著的国家都是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同时还借助经济、行政等手段保障其得以实施。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支持、发放补贴、设立诱导基金、税收减免等;行政手段包括政府明令在某些地区鼓励或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例如,日本以《国土综合开发法》作为区域政策的根本法,并有《孤岛振兴法》、《山村振兴法》等关于特定落后地区振兴的法律、《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低度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等关于对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的法律等一整套法律体系,并依法制定了相应的财政、税收和金融制度。

2.6建立规范的财政性转移支付体系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4

1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动力因素与限制因素。而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就应当注意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推动作用, 并最小化限制因素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各种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限制因素主要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部分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呈动态性, 例如能源物质。在一定阶段内, 丰富的物质能源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果物质能源短缺, 就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除此之外, 地区制度、文化传统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影响, 所以, 落后的政策制度和陈旧的文化传统同样会限制地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是指科技与知识等无形生产力,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 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 构建趋于经济创新体系, 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首先,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即我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途径, 将国家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有效调和微观与宏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既要坚持宏观扶持, 又要保持微观的活力。同时, 还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其次, 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一方面要坚持将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创新的主体, 另一方面还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生产领域拓展, 进而形成经济与科研相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再次, 还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方面, 应当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职称, 并将其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技术创新的多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应当关注中小企业的生产力, 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规模。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较大,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扶持, 就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 还应当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运用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形式, 不断推动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2.2 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区域经济创新网络主要是指创新主体企业, 和高等院校、政策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其他企业, 以及人才、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创新中介服务制将建立的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若要建设区域经济创新网络, 首先应当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通过网络将各种市场需求传送到区域决策系统中。其次, 应当研究开发网络, 进而将研究结构、科技园区、大学、实验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形成和输送各种创新成果。再次, 还要构建培训与教育网络, 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与专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结合起来。此外, 还应当构建管理和决策网络, 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对市场信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核算、研究开发、营销服务、工艺设计,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 加以优化整合, 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2.3 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当前, 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管理理念落后, 为了保护本地区企业发展, 盲目限制和约束外来企业。这种传统趋于发展制度, 不仅不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发展, 而且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 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所以, 若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的制度, 及时打破传统区域制度, 吸引外来资本, 加大区域开放程度, 同时, 还应当应用科技力量, 促进新型产业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

首先, 应当制定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中心城市的形成成为必然趋势。若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中心城市的方向, 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的合理性, 形成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应当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着重培养支柱产业, 并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此外, 还应当正确处理形成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关系, 有效解决双重区域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 还应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科技园区, 培育各种各样的科技市场, 加强与国外科的科技交流, 加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作用。其次, 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分工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趋于人才、资源、科技和区位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出效益、降低成本。再次, 要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在明确区域内和区域间分工的前提下, 应当实现经济重心区的转换与推移, 以及跨域区项目的布局和选址。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还应当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这属于特殊问题政策, 扶持的对象多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对落后地区多采取救济、补助等扶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则逐渐采取救济、开发、补助相结合, 以开发为主的扶持政策。旨在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 取得显著成效。所以, 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结束语

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任务重、周期长的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具体情况, 结合地区政府职能部门,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 总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制定经济发展方向和策略,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苧萱.科技创新驱动蓝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跨越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2]闫磊, 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3]曹志鹏.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企业经济, 2013.

[4]姜安印, 谢先树.空间价值二元化:区域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D].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篇5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以郑州为例

摘要: 在城市发展的研究中不能只论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区域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注重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行政区交接地带建设的综合协调,实现区域效益的最大化。以郑州的发展为例研究一下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基础郑州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集聚场所,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发生多种关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需要研究城市以外更大的区域问题。需要澄清模糊的认识,弄清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城市有许多职能,可分为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也可以认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具体地说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信息服务等职能。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还是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交通中心,还是各种政治和管理机构的集中地,是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区域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经济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上。如郑州市定位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定位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性物流枢纽;开封

市定位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基地。依托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产业和功能区块。四大产业带: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以现代制造、高技术、能源、石化等产业密集区为支撑;新乡一郑州一许昌一漯河轻纺、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新乡一焦作一济源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洛阳一平顶山一漯河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表现在城市辐射和吸引范围的大小决定城市的优势产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市场。郑州地处中原,为河南省会所在地。北临黄河,南接许昌,东西与七朝古都开封市和九朝古都洛阳市相临,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区位优势。以郑东新区要发展为中央商务区和“新经济”聚集区,而外围卫星城如巩义、新密、新郑、中牟及桥北新区等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将郑州发展成为一座集行政、商贸、交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郑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巩义市的宋朝陵墓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通讯是城市与外围区域相互联系的纽带, 其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范围, 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区域差异的大小。例如郑州交通优势,郑州地处中原城市群中心,郑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现代郑州郑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为一体的综 合性交通通讯枢纽。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受区域生态坏境容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发展要有区域整体性观念, 要重视城乡结合、大中小城镇结合的问题。

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 篇6

【摘要】本文从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着眼于大连地区日资企业的需求和特点,探讨民办高校日语专业通过“职业课程群”建设,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就业的特色办学模式。

【关键词】日语专业 ; 大连日资企业 ; 职业课程群 ; 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2014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建设为例”(编号:LMJK201440)课题研究成果;大连科技学院2014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成果。

【中图分類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75-01

一、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生力量。

而2003年颁布和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目前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突破百万。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拓宽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与公办高校相比,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方面在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大力扶持,更需要民办高校自身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民办高校办学特色,是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只有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走上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 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探讨针对岗位所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这为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途径和理论指导。

在华日资企业必须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来经营公司,忙于现阶段的公司业务,无暇顾及建立完善的新人教育体系。而且在日本,“见习”是对新人的基本要求,要求新人在从事的岗位上向前辈学习。这就导致在华日资企业难以实现对学生完善的新人教育。在沿海开放城市大连,日本商社、银行、日资企业、软件外包行业进出频繁,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日语相关人才,为广大的日语学习者创造了就业机会。而如何把握这些就业机会,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日语人才,建立合理的课程体制,提高就业率,则成为了民办高校日语专业特色办学的新课题。

大连科技学院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民办高校。针对上述定位,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不断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与时俱进,这是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提供优秀“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大胆尝试。

二、研究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的实训课体系、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职业方向”课程的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需求;根据用人单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在职业方向课程中导入“商务礼仪”“BPO”“会计”等课程,使人才培养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实训课程体系的特色:以提高就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训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授课+实践演练”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从“知识的拥有”向“知识的运用”的转变,强化了实践性原则,为今后就职日资企业、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策与措施

1.日资企业调研

从不同行业入手,对辽宁省的日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领域日资企业的主要业务,为规范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打下基础。以大连地区为例,目前制造业365社、金融保险18社、运输业45社、零售业117社,信息通信业81社、学术研究技术服务19社、服务业54社……共计791社。

2.职业课程群

根据日资企业的特点,为日语专业设定“职业课程群”。同时,结合现有师资的特长,指定专人对应“职业课程群”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日本商务礼仪、进出口贸易、物流

(2)BPO(含外贸函电)

(3)日文录入

(4)会计(上岗证)、日资企业财务“青表”

(5)金融保险业务

(6)技术指示单·生产指示单的读取、社内联络单等社内、社外书函

3.双师队伍建设

对于“职业课程群”建设,不可缺少的是有日企从业经验的会日语的“双师队伍”,本校目前拥有3名日资企业从业经验10年以上的日语专业教师,今后需要根据课程设置,招募有日资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进一步规范授课内容、授课形式。

4.实训基地建设

结合大四的专业实训,寻找可以对接的日资企业,进行实地训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日企日方代表授课、布置任务,使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能够真正用于实际业务中。

5.日企从业手册

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应用型”外语人才,是真正实现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的关键所在,需要学校、乃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整理出一套结合辽宁省日资企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职业课程群”指导教材,用于各类日资企业的广大从业者,既可以学地道的日语表达,又可以掌握职场各部门简单的业务操作。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在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是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课题以支撑大连经济发展的日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日语专业的“职业课程群”建设入手,探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之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力求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娜.民办学校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日语专业职业课程群”建设为例,青春岁月,2014(11)P107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7

1 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概念

区域经济实质上就是以一个地区的现有资源、经济现状、人才储备为基础的, 人才和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的总和, 是一种地缘产物。这种经济体对于地区的依赖是很明显的, 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状况、人文环境、民族风俗、传统习惯等, 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直接制约因素。

对于区域物流,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大体来讲, 区域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 是一个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实现的, 经济区域内的物品流通的活动。所以, 区域物流应该是指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活动, 它受一定的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 区域内的所有物流活动都基本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上, 带有明显的区域特点。

可见, 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都是基于区域概念而存在的活动。区域经济中包括物流活动和其他活动,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助推器”。如果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相适应, 则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反之, 则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 研究两者的发展关系十分有必要。

2 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迅速, 产生大量的商品储存, 就必然会要求有相应的物流水平与之相配套, 否则就会产生商品的积压。所以,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物流产生要求。这种意义上来讲, 就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区域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 属于后发产业。所以, 区域经济对于区域物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 区域经济决定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规模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直接决定着这一区域的设施完善程度和商品流通的规模。物流活动是在一定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本区域的交通运输、电信设施建设等都很优越, 那么就会对物流的发展提供一种便利, 若果这些条件不具备, 那么物流业是不可能迅速成长起来的。只有交通便利的地区才有可能发展物流。

另外, 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流通能力的要求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当经济处于落后状态时, 不会有物流的高度发展的可能, 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客观上要求有高效率的物流运营, 才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的物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这些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实表明, 区域经济越是发达, 商贸活动越活跃, 区域物流业也就越有市场, 发展规模往往也就越大。除此之外, 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天然禀赋也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客观上也促进了区域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2.2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物流的发展阶段

每个经济体在发展中总要呈现一种从低到高, 从起步到兴旺的态势。相应的物流业成长过程也会表现为一个先缓慢起步, 然后增长, 之后逐步成熟的过程。有点像是生命发育的过程, 先是幼年期, 而后成长, 最后成熟。区域物流也不会例外, 它也会经历这样一种发展路径。至于发展到哪个阶段, 则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区域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时, 这一区域的物流业一定是刚刚建立或者处于较低的发展状态;当经济有一定发展以后, 商贸往来比较频繁, 需要大量的货物运送, 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物流业的服务, 必然促进物流发展;经济发达条件下, 对于物流运输、储藏、信息处理等要求必定更加高, 这就在实际上对区域物流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就要求区域物流业相应的调整到与之相应的阶段上。

区域物流基本上与区域经济处于同一水平, 有时也会呈现出超越或者滞后的情况, 但是, 总体上来讲不会偏离经济客观情况太多。当两者不相适应时, 就会有一个自动调节机制起作用。区域物流滞后于经济时, 区域经济就会带动其发展, 直到两者相互平衡。当物流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或者重复投入时, 区域物流就会超越区域经济, 这时就会有物流资源闲置, 造成浪费, 物流业实际上还是在和区域经济同一水平上运行。如果区域物流滞后经济太多或者长期滞后, 就会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当区域物流超越区域经济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 但是长期的超越或者超越太多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从而低效率运行, 长期来看不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2.3 区域经济内部和外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同时, 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之间的企业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分工,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都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企业通常会采取购买原材料的方式来缩短其生产周期, 或者是购买半成品来直接加工, 然后把产成品迅速销往各地。这样一来, 原材料供应企业之间, 生产链上的其他每个环节的企业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竞争, 这种竞争要求企业尽量降低成本, 压缩营运费用, 这都需要物流的加入才能做到。竞争越是激烈, 对于物流业的依赖就越明显。这也必然带来物流业产业化的运行, 从而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壮大。

3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 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物流对提高商品的生产流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产业布局和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促进区域分工等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1 区域物流对区域内部的优化作用

区域物流的高度发展, 使它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服务。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使得客户使用物流资源的费用降低, 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自然也随之减少。物流业的迅速崛起有利于实现高度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的物流运行, 从而降低交易各方的部分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 提高整个经济活动的效率。

区域物流的发展是通过建立系统的物资流通、运输、存储、管理体系来实现的, 这些系统的建立, 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就业和税收问题, 而且还会带动资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聚集, 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当商品大量流入区域或者其中的中心城市, 就会改善区域内部的投资环境, 加速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并且, 区域物流产业具有向前效应、向后效应和旁侧效应。所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装备制造业、物流包装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进步, 对于区域内的公路、铁路、航空、存储、通讯、商业、外贸等的需求也相应提高。活跃的区域物流必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2 区域物流对区域周边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法国学者佩鲁说, “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 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 然后沿着不同的路径向外扩散, 并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区域经济中就存在这种“极化理论”。也就是说, 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差别不断强化。根据“极化理论”区域经济会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增长极”, 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区域物流的存在实现了这种带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 其中心城市就是所谓的“增长极”, 它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依靠物流业的传导和运输来实现的。中心城市的物资流入和流出, 需要经过其周边区域, 这样就会带给这些地区交通和物资的便利。至于这种带动和辐射的效果如何, 主要视区域物流的的发展程度而定。

3.3 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分工

区域物流业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商品生产模式和供应机制。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产成品, 原来基本是在比较近的地域内完成的, 现在物流业的出现实现了物品的快速、远距离的运送, 这样就使得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时, 可以货比三家, 以最低的成本购买到所需的物资。打破了过去的地域限制, 有效的整合了区域内资源, 将生产过程演化成区域内部的合作。

区域物流业的崛起, 不仅可以优化区域内部的分工, 还提高了区域之间的分工效率。在我国, 自然资源的天然分布使得有些地区资源匮乏, 有些地区则相对充裕, 这就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产差异。但是这种天然的分工结构并不合理, 主要是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使用的低效率, 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只有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 各区域之间相互补充, 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生产。区域物流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物资资源的自由转移, 也带动了各个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的形成。各个区域经济体都选择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是产业链上某个有优势的环节来发展, 逐渐形成了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 或者是同一产业的生产链的分工, 区域之间的分工更加合理。

4 结语

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的。无论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区域物流的崛起, 都需要相应的政策规划与之相配套。在区域规划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条件, 设计合理的区域物流发展方案。特别应分清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发挥比较优势。不是所有城市或者区域都能够发展现代物流业, 比如西部地区, 目前没有大量的物流需求, 所以在现阶段不适合培育物流市场。

在发展物流业时还应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准确定位自己在全国所处的区域条件和在产业链的位置。针对不同的经济阶段制定相应的物流业发展政策, 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自身具体的区域条件和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不同位置, 出台不同的措施, 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推进区域物流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物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路万涛.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5 (06) .

[3]武志惠, 虞巧颖, 申金升.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1) .

[4]曹东.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3) .

[5]徐青青, 缪立新.区域物流发展及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 2006 (04) .

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研究 篇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开放性和联系程度大大加强。21世纪人类所要面临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经济活动将出现的全球化的趋势, 从而在空间上表现为分散化的趋势, 这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会大大加强,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将更加密不可分, 城市的中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世界上任何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都和各级各类的城市密切联系, 息息相关。

1.1城市与区域是彼此作用的统一体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下进行的, 城市和区域是与生俱来的共同体, 有城市就有区域, 城市不可能脱离区域而单独存在。城市因区域而兴起, 一旦形成又带动区域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不能就城市论城市, 就区域论区域”, 必须将城市放到区域大环境中去研究。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必须和区域规划相结合, 明确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 城市规划研究不仅仅就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区域而言, 而要将其放到更高一级的市场区中去研究, 制定出合乎城市发展长远利益的规划。

1.2城市与区域之间是动态联系的关系

在一个区域中, 它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城市间的区位条件的改变, 它有可能被其它城市所取代。同时由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变迁, 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发生改变, 最终也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四川省原内江市从原辖地范围内分出了资阳地区, 新资阳地区以资阳为中心, 原内江市行政影响区一分为二, 但市场影响区并非一分为二, 处理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关系要具有综合集成、协同共济的观念, 进行综合规划, 使其分工合作, 共谋发展[1]。

1.3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城市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信息服务等职能。但城市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当今世界, 城市是人文荟萃、文化昌盛、科教发达、不断创造和积累精神财富的摇篮, 集中了高等院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体育场、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此外, 城市还是社会交际和信息交流之地;思想和产品在此流通, 实现其社会的或经济的价值。还是创造性和文化轴心, 为人们提供机缘, 为进步创造条件, 是文明的最牢固的基础[2]。

1.4区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

目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速, 区域的开放性和联系程度大大加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是后工业时代, 是信息时代,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空间的分散化将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会大大加强,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将更加密不可分, 城市的中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世界上任何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都和上下、左右前后的城市密切联系, 息息相关。当前总的发展趋势就是城市走向区域化, 区域走向城市化[1]。

2.城市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

1978年全国设市城市193个, 1993年增至570个, 2004年增加至661个。1978年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79.55×106人, 到2007年城镇非农业人口达59.38×107人[4]。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势头, 农村人口大量地转化为城镇人口,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给原本基础设施、住房条件差的城市增加了压力, 解决这部分人的十活、工作、住房等问颗, 是城市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2城市基础设施薄弱, 水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大部分城市, 特别是城市中老城区, 道路狭窄, 路况差, 管理水平低, 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时速低,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有近半数的居民仍用燃煤, 城市居民供热取暖的集中供热率很低;生产生活用电紧张, 远不能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要求;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等问题, 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汽车的迅速增加, 致使排放有害气体和噪声的增加, 严重干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降低了工作效率[3]。

3.城市-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首先是整体原则, 从上一级区域出发寻找本城市区域空间体系所处的坐标, 确定本城市区域的性质和发展目标。其次是极限原则, 充分认识本城市区域所拥有的资源为本城市区域的发展所提供的极限潜力。第三分散分隔原则, 充分利用地域地理特征或人工造林设置区间隔离保护圈, 以保证相对独立发展的城市区域的地理完整性。第四等级构成原则, 持续发展的城市区域空间应由若干等级的实体城区构成, 下一级城区应保证上一级城区的通勤服务半径之内, 任何一级的城区达到人口极限规模后必须导向下一级城区[5]。

4.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4.1调整城市人口容量和城市规模

人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体, 城市人口容量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人口容量既受到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 同时也受到城市基础设施承载量的限制。在制定城市规划时, 如果城市人口容量定小了, 将会限制城市功能的发挥, 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旧城的改造和建设与新城开发。城市人口容量定大了, 加大了城市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费用, 对城市运作不利。因此, 科学地、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容量以及确定城市规模, 是城市规划和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4.2有偿、有限使用城市土地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市土地无偿无限期的使用制度, 用地无约束、无代价是造成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结构扭曲, 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应全面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 利用地租地价杠杆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进行调控。另外, 为使城市中心地区健康发展, 必须在中心城区实行“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 以第三产业置换第二产业, 以效益高的产业置换效益低的产业, 促使土地利用结构的协调与合理化[3]。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要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需要相适应, 应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分期实施。提高城镇自来水的普及率, 对城市原有排水管网络进行改造和新管网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煤气、石油气, 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 采取集中供热, 提高热效率。完善城乡邮电、通讯、金融、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商业网点、信息服务、社会福利等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综合社会经济能力。

4.4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必须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提高排水管道服务面积,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改进燃料结构和采暖方式, 控制废气污染, 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 推行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 加强城市环卫设施的建设, 提高垃圾的综合利用率, 制订符合我国城市污水、废气排放标准, 实行排污收费, 污水处理设施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 保护城市绿地。

4.5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确保整体安全

我国有200多座城市位于抗震烈度7度以上的地区, 100多座大中城市高程在江河最高洪峰水位以下, 80%的城市有洪水、内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区城市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沿河城市主要受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沿海城市受台风暴潮、大风等灾害危害极大。只有强化城市抗灾建设, 提高市民的灾害防范意识, 使自然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 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

4.6编制城市持续发展规划, 实行科学化决策

要按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省域规划-市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持续发展规划的序次编制城市持续发展规划, 这样才能促使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 避免就城市论城市, 不考虑区域的发展, 造成区域与城市的脱节。编制持续发展规划时, 应提出多个规划案, 供其择优比较。几个规划方案相互较时, 应对其发展战略、目标、结构、功能、布局、规模、实施对策、综合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比较、评价、择优决策, 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择优规划, 还须经过领导群体认同和决策部门批准, 才能付诸实施。

4.7精心设计城市整体形象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多偏重建筑功能的使用价值, 追求急功近利, 忽视民族文化审美需求;以平庸的经济功利建筑居多, 而蕴含地方特色和民族韵味的建筑奇缺, 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为此要像设计“企业形象”那样精心设计城市形象, 实施城市CI战略, 设计和规范城市的整体风格。准确地确定各自城市的定位。要重视城市整体形象的无形价值, 创造物质名牌和精神名牌。在信息传播上要透过建筑雕塑、碑亭小品、企业牌名、博物馆、歌剧院、路灯路标、垃圾箱、公共厕所等群体整体造型、色彩搭配、风格, 都应有自身独特“印记”, 以传递城市信息, 发挥扩散效益[3]。

5.结语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空间载体, 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和科学技术, 是区域的经济中心。因此, 只有城市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城市-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 城市-区域规模的迅速扩大, 由此产生城市人口骤增、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要使我国城市-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应根据国情, 以城市为重点, 采取相应的城市-区域持续发展对策、行动计划, 积极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机制, 使区域、城乡整体协调发展, 来保证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贤.城市与区域研究及其相互关系[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 :47-50.

[2]汤茂林.姚士谋.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J].城市研究, 2000, (2) :33-39.

[3]李植斌.城市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J].城市研究, 1997, (4) :8-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575.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9

(一)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依靠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或产业的带动, 这些地区或产业就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城市, 同时也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区域物流中心的极化效应体现在对区域内部各类资源与要素的聚集, 扩散效应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方面。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 各种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断由区域物流的中心“辐射”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更好地完善和拓展了增长极理论, 将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向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二)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 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发挥其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进而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的升级。区域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 是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与生产专业化发展的产物,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 非均衡发展理论

由于区域分工协作的加强与生产专业化的高度发展, 区域物流迅速发展起来, 按照关联效应原理, 这一产业发展会对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经济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 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 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 带动后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等的发展, 从而在总体上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

二、区域物流系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物流发展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集聚, 增强和壮大产业集群增长极效益递减规律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依然不可逃避地发生作用。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 总是存在着“向心力”和“离心力”两种力量。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增强经济集聚的向心力, 化解经济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离心力;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交通系统、通讯系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 一部分厂商、劳动力和产业不堪承受激烈竞争和高额生产成本, 从中心区搬迁到与原集聚区有紧密联系的新区位, 从而转移经济集聚规模过大的压力, 使原集聚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集聚层次和功能, 使区域经济增长极蓄积更大的经济辐射和推进能量。

(二)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会加速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扩大产业集群地理半径和影响力。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而是通过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换代, 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产业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 区域物流发展又成为经济增长极向周边实施经济辐射和推进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一方面, 区域物流的网络体系将经济集聚中心的一些经济功能向周边扩展;另一方面, 沿着交通运输线和物流网络扩散都市绵延经济功能, 逐步在高速路口、火车站场、航运港口形成新的经济集聚, 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在区域间的扩散, 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 最大的难题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通过区域物流的支撑, 可以加强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经济联系, 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在区域与区域之间这个层面, 经济集聚和扩散与区域内部的运动规律大同小异。在运输和交易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跨区域贸易难以实现。随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运输与交易成本降低, 部分区域“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得到加强, 形成经济集聚。通过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 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辐射和推进功能得以发挥, 在区域物流系统的作用下, 强化了产业集群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产生“1+1>2”的效应。

三、区域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理与思路

(一) 产业集群的形成本质上需要物流的配合, 对物流存在强烈的依赖性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是经济集聚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P.Krugman认为, 经济集聚是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存在运输和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要素流动的前提下, 经济系统存在着经济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两种不同力量的对比导致经济在空间里的集聚或扩散。整合区域物流资源, 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可以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强化“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此同时旧的产业集群的瓦解和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也缘于厂商集聚使得区域房价和地价上涨、交通堵塞、物流系统容量发展滞后, 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等, 使得一些厂商从集聚地迁往其他低成本区位, 产生“离心力”。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驱动因素就是运输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其中交易成本又明显地受到运输和物流状况的影响。所以无论从生产的可分性还是从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来看, 物流都是促使产业集群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

(二) 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物流系统的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对于产业聚集过程中所要求的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而产业集群向心力和离心力直接受到运输成本的影响, 物流系统效率也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甚至可以把产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大的物流系统, 彼此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综合了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保管以及由此所发生的信息管理和传递等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产业集群理论强调, 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这种集中建立在采购———供应链、共同技术、共同采购、供销渠道共享的基础上。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通过对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利用供应链将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 利用供应链模式促进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从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 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产业网络, 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三) 区域产业集群物流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互为基础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首先要进行物流系统规划, 增加物流设施设备投入, 加大政策倾斜, 形成较好的物流产业基础, 降低区域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吸引更多的厂商。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加强物流企业的集群, 集合分散力量, 形成完整的、全程的、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物流系统的规划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规划。作为支撑和服务产业, 物流系统的规划不是为了规划而规划的, 而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不仅与运输有关, 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运输的依赖性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为保证每一个产业集群的畅通运转, 必须根据这一产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种配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的配套、能量的配套和内容的配套。结构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结构必须和产业集群要求的物流结构相配套;能量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应该能够跟上产业集群发展和扩散的步伐, 在服务能力上游刃有余;而内容的配套则表示, 能为产业集群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四) 在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根植, 发展集群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要能够顺畅地运转、无缝衔接, 离不开快速准确的信息渠道。集群物流系统作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 将各企业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 以战略合作伙伴思想为指导, 通过舆论、政策促进物流企业与其他基础企业之间的整合, 形成战略合作机制是重要的策略。同时, 要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在核心物流企业的带动和集聚效应下, 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相互支撑的机构和顾客在地理上集成一个准社会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成员间拥有互补性的资源和信息。在产业集群各企业间, 物流信息不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 而是沿着物流系统不同的节点方向 (网络结构) 并行传递。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策略, 如ECR、QR以及VMI等的顺利实施建立在物流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上的要素的整合功能, 并实现自身结构的有序化发展。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社会资本的深度作用, 社会资本有助于有效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建立弱磨擦甚至零磨擦网络。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Humphrey, J.and H.Schmitz,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chain research[R], IDS Working 2000:120.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纪玉俊.基于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分析[J].财经科学, 2010 (2) .

[4]金潇明.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 2010 (1) .

河北环京津区域发展研究 篇10

一、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发展不协调现状及原因

环京津区域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7个地级市。在这7个地级市中, 唐山、秦皇岛、廊坊3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与北京、天津社会经济差距相对较小。而承德、张家口、保定、沧州4市集中了26个国家级贫困县, 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地, 在社会经济各方面与京津存在巨大差距。整体来讲, 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发展不协调。环京津区域中存在大量贫困区域, 在社会经济方面与京津存在巨大差距, 这些区域虽然距离京津很近, 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但没有享受到京津的辐射带动效应。究其原因, 有如下四点:

1、行政区划造成河北省与京津差距加大。

从地域格局来看, 京津冀堪称中国北部的黄金地带, 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国的心腹之地。近几十年形成的行政区划, 将京津冀切割成了三块, 这种分割影响了发展, 造成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京津冀三地分属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 导致难以进行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 难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由于缺乏跨行政区的统一的产业规划, 核心城市和各卫星城找不准自己的产业定位, 形不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格局, 制约了京津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发展规划的空缺使都市圈内部的协调受到影响。河北省要发展就必须“整合”,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必然选择, 必须依托环京津的区位优势, 缩小差距, 发展壮大。

2、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首先, 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尽管京津冀高层领导也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 但一直未能建立起一套正式的高层协调机制, 未能在寻求有关各方利益结合点及合作切入点上取得重大突破;其次, 缺乏整体合作的理念和合力。树立环渤海区域形象等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专注度不够, 共荣共赢、统筹规划的整体合作理念尚未形成, 因而合作的合力不足、合作步伐缓慢;最后, 市场机制为主, 辅以政府宏观调控的合作机制有待加强。目前, 京津冀区域国有资本占绝对优势, 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这种客观现实一方面决定了企业包袱重, 调整难度大, 活力不足, 有跨地区扩张欲望和辐射能力的企业比较少;另一方面也决定了政府对企业控制能力强、行政干预多, 企业进行跨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受到制约, 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作用并不充分。

3、经济梯度过大。

一方面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资源抽取导致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又受到周边地区的制约。区域内部没有形成有序的梯度, 区域内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不足, 缺少发挥“二传”作用的中间层次城市, 尚未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2006年除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GDP超过2, 000亿元外, 其他大多数城市GDP总量多为几百亿元, 北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河北省的3倍多。除此之外, 京津城区与郊县之间差距也很大, 在北京郊区县经济总量仅占北京市总体规模的2%~3%。在京津周围的河北省辖区内, 分布着32个贫困县、3, 798个贫困村, 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这一贫困带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差别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京津冀过于悬殊的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后果就是, 一方面是区域中落后和边缘的地区没有能力引进、吸收、消化周边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各种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使发达地区所出现的产业聚集、形成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因为找不到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没有能力向周边落后地区推广和扩散。因此, 影响着合理经济梯度的形成。

4、区域内缺乏一套跨区域的协调管理机制。

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中, 会涉及到区域发展中需要跨区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如区域内空气污染问题、水源利用与污染防治问题、跨区域的犯罪问题等。在现有的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条件下, 京津冀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 区域内没有统一协调的公共管理组织。因此, 在没有一个代表整个区域利益的组织之前, 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难以开展, 而良性的、高效的、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也无从谈起, 区域内单一城市的利益最大化也很难与整个区域利益统一, 必然会造成整个区域内公共管理的失调。

二、环京津地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1、建立高效的区域协调机构。

京津与环京津区域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区域协调机构区协调京津冀三方的利益。三个地方政府应在高度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章程, 其中对协调机构组建规则、职能界定、编制确定、经费来源等作出规定, 据此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构。其职能定位应该是:负责统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活动的重大事宜, 根据区域经济各地区分工特点、生态区位关系, 制定中长期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的具体设想与前景规划, 协调合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2、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首先, 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应从区域整体城市体系布局的角度出发, 合理构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 以唐山和石家庄为次级中心城市的多级城市等级体系, 通过京津唐小三角和京津石家庄大三角的发展, 带动轴线上保定、衡水和沧州的发展, 并伴随着这两个三角地区城市势力的增强, “点”和“轴线”将向秦皇岛、邯郸和邢台等次级中心城市延伸发展, 最终形成城市规模等级有序的城市体系;其次, 合理的城镇体系是一个分工合理的城市体系。将北京定位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际交往、国际金融中心和电子产业中心城市, 天津定位为重化工、外贸口岸和商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电子产业中心, 将环京津地区的承德、张家口定位为生态经济区、京津核心区的绿色生态屏障,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以促进城市间的合作, 避免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竞争。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首先, 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应统一制定区域交通网络规划。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来提高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快速通行能力。将区域内各城市的交通建设纳入整个区域交通网络内。区域内的航空、铁路、港口应三方合作从整个区域发展角度来规划建设;其次, 京津与环京津区域要快速启动相互之间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交通线路建设, 共同建设与共享。

4、建立区域统一的市场体系。

首先, 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建立规范的市场运作规则,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此, 要以立法的形式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规范的市场准入规则可以消除市场壁垒, 形成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公平竞争的格局。在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中, 政企关系是合理的, 企业间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和淘汰机制;其次, 要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通过加快和发展京津与环京津区域生产要素市场, 促进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通过要素的流动促进产业的转移。北京、天津可以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高平台, 加快向周边地区的要素辐射, 推动产业向周边转移。环京津地区应利用地缘优势, 大力引进本区域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 以提高自身的产业结构层次。同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 需要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金融市场的建立使京津与环京津地区可以有形式多样的筹资、融资渠道, 有效吸收国内外闲置资金或引进外资, 从而缓解区域开发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京津冀一体化急需建立高层次的政府和民间协调机构[EB/OL].http://124.42.19.180:7001/ciqaweb/tianjin/hydt/xhdt/22721.htm.

[2]周智等.关于京津与环京津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D].特区经济, 2010.6.

衡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文化 民族 习俗 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8-01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外围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外围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外围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外围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枫.简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161.

[2]赵秀玲.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经济探析[J].南都学坛,2002(6):112-114.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篇12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 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1)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2)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3)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4)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5)。

2 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6)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7)(8)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9)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10)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摘要: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上一篇:指导下一篇: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