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活检

2024-09-22

术前活检(通用4篇)

术前活检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的异同。方法 9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均接受胃镜活检,术后对切除癌变组织给予病理检查,记录确诊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检查结果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胃癌患者术前活检胃癌确诊率仅为81.11%低于术后病理检查的100.00%(P<0.05);术前活检分化型病变所占比例仅为44.44%,术后病理检查分化型病变所占比例为62.22%(P<0.05);术前活检管状腺癌所占比例最高(23.33%),而术后病理检查低分化腺癌所占比例最高(44.44%),两次检查各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通过提高技能等相应措施提高术前活检准确性,为保障胃癌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准确率虽低于术后病理检查,但其仍是临床医生术前掌握患者疾病情况的主要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癌,术前活检,术后病理检查,对照研究

胃癌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尽早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1]。本文为提高胃癌患者诊治效果,特于2015年1~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异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男49例、女41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0.92±6.7)岁,发病部位:胃体24例、贲门小弯侧29例、胃角20例、胃底6例、胃窦11例。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必要时可于研究前指导其独立填写本院伦理研究会制定的相关知情协议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2]

①经病理检查符合世卫组织(WHO)制定的胃癌诊断标准;②本次研究前未接受胃癌相关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③确定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对术前胃镜活检及外科手术均具有良好耐受性,无相关禁忌证;④排除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⑤于本次治疗前无胃部手术史,排除复发性胃癌者;⑥排除存在精神、免疫、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者;⑦排除机体重要器官(心、肝、脑、肺、肾等)严重病变者;⑧排除哺乳、妊娠等特殊时期女性胃癌患者。

1.3方法9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均接受胃镜活检,之后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医生完成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对术中切除癌变组织给予病理检查。记录患者术前胃镜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包括确诊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确诊率

90例胃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胃镜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术前活检胃癌确诊率仅为81.11%(73/90),术后病理检查胃癌确诊率高达100.00%(9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化程度

90例胃癌患者术前活检分化型病变所占比例为44.44%(40/90),低于术后病理检查的62.22%(5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疾病类型

90例胃癌患者术前活检管状腺癌所占比例最高(23.33%),而术后病理检查低分化腺癌所占比例最高(44.44%),两次检查各疾病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胃癌患者早期大多无典型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疾病造成一定困难,术前给予胃镜活检是目前临床首选胃癌诊断方法[3]。本文研究可知,90例胃癌患者经术前胃镜活检确诊率仅为81.11%且术前胃镜活检病变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与术后病理检查差异较大,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注意。

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不准确原因分析:①病变位于贲门、胃底、胃体等部位时将对样本采集过程造成一定困难,经胃镜检查可能因样本量不足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②同一部位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但经胃镜活检仅能采集部分病变组织,因此无法客观诊断疾病;③实施胃镜活检的相关操作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掌握不牢固、临床经验不足,进行采样、检查等过程易出现人为错误[4]。

提高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的相关对策: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样本采集,如溃疡患者取材时应对溃疡隆起边缘内选择采集样本;②胃镜活检应至少取出2~3块标本实施病理检查,提高活检客观性及准确性;③定期组织胃镜活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时吸纳国内外先进胃镜活检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应用于日常工作中;④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各级领导应对术前胃镜活检工作给予足够重视,提供各方面支持[5]。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准确率低于术后病理检查,但其仍是临床医生术前掌握患者疾病情况的主要依据,实施术前活检医护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术前活检准确性,为保障胃癌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立盛.胃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分析.中外医疗,2013,32(35):175.

[2]李恩林.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的临床对比.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789.

[3]常子艳.分析胃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异同.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142-143.

[4]范永旗.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74-75.

[5]王乃峰.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探析.中国伤残医学,2013(11):114-115.

术前活检 篇2

1 资料

我科2011 年1 月~2014 年1 月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55 例, 其中男30 例, 女25 例, 年龄25~82 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部不适等。经过X线和CT扫描, 明确有肺部占位病变, 经电子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未能确诊, 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 对患者接受教育前的情况, 进行填表或问卷式调查。主要内容:患者的心理紧张、焦虑状况, 焦虑的原因, 以及想了解哪些信息等。针对调查结果, 制定相应教育内容, 并结合患者的身心特点, 实施术前教育。教育后再对患者反馈调查。

2.1 术前教育内容

2.1.1 肺脏的解剖及相关知识

2.1.2 肺穿刺的方法、目的、意义。

2.1.3 有关穿刺术的内容: (1) 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其原因、必要性:包括各种化验准备、屏气训练方法:协助患者在穿刺前2 天开始练习, 训练患者有节律的呼吸每分钟16~20次, 及吸气末屏气保持3~5s[2], 尽量保持每次呼吸的幅度一致, 胸廓运动幅度在2~3cm, 提高穿刺成功率。 (2) 肺穿刺方法, 术中环境, 术中配合:患者取仰卧位或府卧位, 选择最佳层面及进针点和角度行CT扫描, 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达胸膜, 以活检针进针至皮下, 嘱患者屏住呼吸进行穿刺, 待针尖达适宜位置后, 行自动切割取材, 取材后嘱患者屏气退针, 取出的肿块组织用10% 的甲醛溶液固定后送检[3]。 (3) 术后护理:术后常规吸氧3~5 升/ 分, 按压穿刺部位10min, 覆盖敷料并保持穿刺点及敷料周围清洁干燥。术后嘱患者取穿刺侧卧位休息8~12h, 行心电监测4~6h,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予静脉输液, 行抗感染止血治疗。

2.1.4 针对患者及家属对肺穿刺活检术易产生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 做好宣教,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以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及护理, 同时让患者认识到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疾病的性质, 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 估计病情预后, 较严重的紧张、焦虑对肺穿刺术的不利影响。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放松术, 例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2.2 教育方法

2.2.1 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全过程拍成幻灯片。宣传教育时采用放幻灯、展示肺脏解剖图谱等方法, 以加深患者的感官认识, 易于理解, 鼓励患者说出所有想法, 有针对性的指导。

2.2.2 组织准备接受穿刺术的患者与做完的患者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了解穿刺术过程中的感受及术后效果的体会, 使患者增强信心, 减少焦虑恐惧。

2.2.3 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并邀请家属参与, 以使交流气氛融洽, 并可使某些不善于表达的患者充分了解到自己没有想到的内容。

2.2.4 因人而异地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焦虑状况, 进行系统的评估, 确定护理问题。通过宣教再反复评估, 根据患者的理解程度, 重复宣教有关内容, 直到理解为止, 使每位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穿刺术。

3 护理

3.1 教育前患者焦虑状况及原因

3.1.1 依据北京医科大学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由邹恂主编的《现代护理诊断手册》中, 对焦虑程度进行分类, 结果为:无焦虑3 列 (5.5%) 、轻度焦虑10 列 (18.2%) 、中度焦虑35 列 (63.6%) 、重度焦虑6 列 (10.9%) 、极重度焦虑1 列 (1.8%) 。

3.1.2 焦虑的原因: (1) 对该项操作不了解者占96%:患者对穿刺术过程、如何配合不了解, 并担心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害怕疼痛者占54% (3) 担心术后诊断结果占75%:患者因疾病诊断不明, 担心患癌。

3.2 教育后结果

无焦虑7 例 (12.7%) 、轻度焦虑42 例 (76.4%) 、中度焦虑5 例 (9.1%) 、重度焦虑1 例 (1.8%) 。

3.3 教育前后比较 (见表1) 。

教育前中度以上焦虑率为76.3%, 教育后为10.9%, 2组相差有高度显著性 (χ2=138.6, P<0.01)

4 讨论

患者接受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 由于上述3 种原因, 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威胁, 有94.5% 的患者出现了焦虑。焦虑是患者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对待疾病和治疗方面轻度焦虑是一种正性防御反应, 可使患者能应用所学知识有效地理解、应对和解决各种情况及问题[4], 努力做好与医护人员的配合。而中度以上的焦虑往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上升, 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对疼痛刺激很敏感, 易发生胸膜反应, 会影响穿刺术的进行。

我们通过对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 做有针对性的疏导, 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和态度,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实践证明, 能够有效降低绝大部分患者的焦虑程度。但是仍有10.9% 的患者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 为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和睡眠, 保证穿刺术顺利实施,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辅助治疗。

肺穿刺活检术对明确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预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病人对该项检查不了解, 担心穿刺术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对检查结果报有矛盾心理, 既希望早日诊断以对症治疗, 又害怕检查结果诊断为癌症。对病人实施认知及心理干预, 可使病人正确认识该检查, 勇敢面对检查结果, 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更好地配合穿刺。穿刺时需要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 以免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呼吸运动导致穿刺过深而刺破其他肺泡或血管引起气胸或出血[5], 因此术前的呼吸及屏气训练尤为重要, 术前即反复训练, 直至病人熟练掌握。单侧肺受压不超过30% 者多无明显症状, 不需特殊治疗, 可自行吸收。如超过者临床表现明显, 均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6]。少量咯血不需特别处理, 安定病人情绪,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咯血量大者则需采取相应的止血治疗措施。本研究表明, 对病人实施详细的术前教育, 可使病人正确认识该检查, 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减轻疼痛不适感, 提高配合程度, 提高穿刺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永燕.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问题[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 (12) :14701471.

[2]赵月琴, 吴凯.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 (13) :53-54.

[3]李国栋, 周正荣, 李文涛, 等.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穿刺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 16 (12) :847-849.

[4]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306.

[5]龙彩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观察与护理[J].华夏医学, 2007, 20 (3) :589.

术前活检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102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超声发现前列腺内异常回声的患者, 其中52例患者采用骶管内麻醉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设为实验组, 年龄62~75岁, 平均 (67.13±4.13) 岁;其余50例患者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 设为对照组, 年龄60~77岁, 平均 (69.30±3.31) 岁, 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2 方法

穿刺前3d开始口服抗生素, 穿刺前2h清洁灌肠1次, 用1.3%利多卡因15mL行骶管内麻醉, 麻醉成功后, 取左侧胸膝卧位, 置入GE ViVid7 Dimention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直肠超声探头, 频率7.5MHz, 配有穿刺架, Bard公司全自动活检枪, MC1820型一次性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10针系统穿刺法, 必要时对超声发现的可疑处分别另穿刺1~2针。对照组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或表麻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2 结果

实验组检出前列腺癌36例, 阳性率为69.2%, 患者术中无疼痛表现, 术后无伤口感染, 无血尿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检出前列腺癌14例, 阳性率为28%, 患者在术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伤口感染1例, 血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

3 讨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一项重要手段, 前列腺穿刺的方法有手指引导下盲穿和超声引导下穿刺, 1971年Watanabe首先将经超声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应用于临床[2], 经直肠超声检查由于与前列腺距离近, 超声波探头与前列腺仅隔一层直肠壁, 穿刺路径短, 超声图像清晰, 可以清楚地辨别前列腺的内外腺、射精管、精囊和输精管等。术前准备简单, 受检者只需清洁灌肠并预防性口服抗生素, 术中安装穿刺架, 进针过程全程在超声下监控, 能实时观察到穿刺针的进路和到达所需取材部位, 因而取材准确性高, 操作时间短, 一般20~30min即可完成穿刺的全过程, 患者痛苦小、, 损伤少, 操作简单, 不易发生偏离, 无需反复调整, 采用疤德活检针, 更易操作, 术后并发症少。Kelly等对456例患者进行研究后认为经直肠超声结合CDFI对前列腺癌阳性预测值诊断率高, 前列腺癌大部分表现为外腺出现不规则低回声结节, 部分表现为等回声结节和高回声结节, 在CDFI表现为病变内部、肿块周围血流信号丰富, 呈环状或团状, 非对称血流增加, 故对于前列腺内多结节的患者经直肠超声结合CDFI有利于穿刺点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穿刺阳性率为69.2%, 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一致[3]。对照组采用单纯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患者阳性检出率仅为28%, 分析原因可能为术者是在盲穿的条件下进行, 穿刺针没有穿入病变结节中, 患者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并发症多, 随着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 单纯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已基本淘汰。

综上所述, 骶麻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 无疼痛, 更易被患者接受, 操作过程中患者能很好地配合, 使准确性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骶管麻醉腔内超声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2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超声发现前列腺内异常回声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其中52例患者采用骶管内麻醉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设为实验组;其余50例患者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 设为对照组, 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检出前列腺癌36例, 阳性率为69.2%, 患者术中无疼痛表现, 术后无伤口感染, 无血尿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检出前列腺癌14例, 阳性率为28%, 患者在术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伤口感染1例, 血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 经骶管麻醉下腔内超声对前列腺组织穿刺活检时, 患者疼痛较轻, 术后并发症少, 更能被患者接受,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骶管麻醉,腔内,超声,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术前诊断

参考文献

[1]徐昌良.多种超声模式在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7) :1118-1120.

[2]岳述福, 赵忠, 陶玲.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术前诊断的意义[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7 (4) :274-276.

术前活检 篇4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

对于Ⅱ期及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手术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而N分期,即淋巴结分期是术前TNM分期的重要内容。有创的纵隔淋巴结检查方法仍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有创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分期和非外科手术分期,外科手术分期方法包括纵隔镜、胸腔镜辅助手术等[1];而非外科手术分期方法主要是针对纵隔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技术,如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等[2]。TBNA是一种微创的非手术活检取材方法,主要针对纵隔和肺门区淋巴结。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术前胸部CT 检查疑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26例NSCLC患者,将其TBNA结果与最后手术结果相对比,以探讨TBNA在NSCLC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6例经TBNA检查确诊为NSCLC患者,其中男18 例,女8 例,年龄48~65 岁,平均(57.5±12)岁。入选标准:术前临床分期时,所有患者胸部增强CT疑有1个或2个纵隔或肺门区域淋巴结转移;经CT/PET-CT、ECT、MRI等检查明确无远处转移;无重要脏器合并症,临床评估认为能接受手术;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在TBNA检查后1~2周内行根治性肺癌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1.2 TBNA方法

1.2.1

根据胸部薄层增强CT扫描结果,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胸内淋巴结分区标准和WANG定位法[3],确定穿刺部位、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

1.2.2

术前准备以利多卡因对鼻腔、咽喉部做喷雾吸入麻醉,患者平卧位。

1.2.3

支气管镜(Olympus BF260)从鼻孔进入,进入气管到达预定穿刺点后,将穿刺针由活检孔进入气道,调整气管镜,使其与气管壁接近90°刺入气道黏膜,应用推进法或咳嗽法,刺穿气道进入气管腔外的淋巴结内,将50ml空注射器接穿刺针的尾端,抽吸至20 ml左右,持续20 s,抽吸同时,操作者将在穿刺针不脱出气道黏膜的情况下从不同的方向抽动。解除负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分离,穿刺针活检部退回保护套内,从活检通道拔出穿刺针。

1.2.4 标本处理:

直接将标本喷涂在玻片上,涂匀,固定于95%的酒精,行细胞学检查。如有组织条,固定于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行组织学检查。每组淋巴结最少穿刺2次,每穿刺一组淋巴结均更换针芯,以免污染、肿瘤种植和假阳性出现。

1.3 统计学分析

本项研究以术后淋巴结病理学结果和病理分期为参照标准,分析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各试验指标计算如下:诊断敏感性[TP/(TP+FN)],特异性[TN/(TN+FP)],诊断准确率[(TP+TN)/n],阳性预测值[TP/(TP+FP)],阴性预测值[TN/(TN+FN)](TP为确诊阳性例数,FN为假阴性例数,TN为确诊阴性例数,FP为假阳性例数)。

2 结果

2.1 TBNA 病理结果与术后比较

26例患者经TBNA检查10个解剖部位共计81组淋巴结,确定肿瘤转移38组,阴性43组。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肿瘤转移50组,阴性31组。TBNA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0%(38/50)、100%(31/31)、85.2%(69/81)、100%(38/38)和 72.1%(31/43)。见表1。

2.2 TBNA病理分型结果与术后比较

26例患者中经TBNA 检查诊断有1 组或1 组以上确定肿瘤类型为准,与术后病理分型比较(见表2):24例与术后病理分型相同。分型总符合率为92.3%(24/26)。

2.3 TBNA c-N分期与术后p-N分期比较

依照UICC 2007年肺癌TNM分期修订标准及分期类型概念,c-N分期,即经非手术淋巴结分期,p-N分期,即手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 c-N分期与p-N分期具体对照结果见表3。术前采用TBNA的c-N分期准确率可达92.3 %(24/26)。

2.4 并发症

部分患者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予局部应用止血药或未特别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纵隔气肿或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120万/年)、死亡率(110万/年)最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是其中一大类[4]。对于Ⅱ期、部分ⅢA期NSCLC患者,手术仍是重要、甚至首选的治疗手段[5]。

目前,TNM分期是NSCLC术前主要的分期标准。N分期,即淋巴结分期,主要分为无创分期和有创分期两类方法。无创分期主要通过CT检查,或低剂量CT检查[6],其虽然可确定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为可疑淋巴结进一步有创检查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但无法提供病理学证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并不高,CT判定为阳性者,40%并未发生转移,而CT检查判定为阴性者,20%实际已经转移。PET-CT判断纵隔N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较普通CT显著提高,但仍不能准确判定淋巴结转移与否[7],并且该检查仍然为昂贵的自费项目,导致患者经济负担较大,依从性不高。因此淋巴结转移确诊主要通过有创分期方法进行。纵隔镜检查仍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8],但由于解剖部位所限,对以下多组淋巴结进行活检有局限性,如隆突下、A-P窗(主肺动脉窗)、肺门和前纵隔淋巴结等,且需要全麻,费用较高,创伤较大,故其广泛开展受到限制。TBNA是支气管镜检查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微创的非手术活检取材方法,主要针对纵隔和肺门区病灶,尤其对隆突下淋巴结具有绝对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穿刺方法的推广、普及以及穿刺针的引进,TBNA开展逐步增多。目前国内针对TBNA检查在NSCLC术前N分期应用的报道尚不多。在本研究中,回顾性地分析了26例疑有纵膈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了TBNA检查,并随后进行根治性肺癌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发现使用TBNA技术评价肺门和纵隔内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0%(38/50)、100%(31/31)、85.2%(69/81)、100%(38/38)和 72.1%(31/43)。病理分型总符合率为92.3%(24/26)。术前采用TBNA的c-N分期与 p-N分期对比准确率可达92.3 %(24/26)。表明TBNA 对肺门和纵隔巴结定性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能结合其他生物学指标,如血清miR-155 水平,对NSCLC 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将更加准确[9]。

TBNA 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穿刺技术方面:如定位不准确,出血过多冲淡了肿瘤细胞;标本处理方面:如涂片太厚,导致穿剌物放入固定液中或染色冲洗时,容易脱落;标本处理不及时;阅片方面:组织量少,阅片经验的不足等。因而,在今后的操作中,可在以上各个环节加强,以降低假阴性率。随着食管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支气管超声内镜(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EBUS)的引进, TBNA检查的敏感性可显著提高。

同时,在此次研究中,患者未出现大咯血,纵隔血肿及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耐受性可。

综上所述,TBNA检查应用于NSCLC术前淋巴结分期准确性较高、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arrow EM,Wang KP.The staging of lung cancer by bronchoscopic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J].Chest Surg Clin N Am,1996,6(2):223-235.

[2]Van Schil P,van der Schoot J,Poniewierski J,et al.Remediastinoscopy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2,37(3):281-285.

[3]Wang KP.Staging of bronchogenic carcinoma by bronchoscopy[J].Chest,1994,106(2):588-593.

[4]陈万青,张思维,邹小农,等.2004~2005年中国肺癌死亡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2010,44(5):378-382.

[5]周清华.N2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5):611-614.

[6]苏士成,蔡敏,屠建春,等.低剂量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515-517.

[7]Silvestri GA,Gould MK,Margolis ML,et al.Noninvasive staging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CCP evidenced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2nd edition)[J].Chest,2007,132(3Suppl):178S-201S.

[8]Lock MI.Transition from mediastinoscopy to endoscopic ultrasound for lung cancer staging[J].Ann Thorac Surg,2010,89(3):885-890.

上一篇:新形势企业管理下一篇:中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