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2024-10-18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精选6篇)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EBUS-TBNA) 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行支气管活检手术的患者200例, 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手术前中后护理, 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 200例患者共穿刺522组淋巴结, 有513组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 成功率达到98.3%, 未出现纵隔气肿现象、穿刺部位周围纵隔内感染和纵隔气管大出血症状, 患者均状况良好。结论 支气管针吸活检手术的护理对手术进展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护理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EBUS-TBNA) 是一项新兴的支气管镜穿刺检查技术, 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和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1]。目前, 该项技术欧美和日本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在国内的应用时间比较晚, 普及还不是很全面, 而且该检查对气道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这就需要更加精心优质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接受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患者200例, 其中男120例, 女80例;年龄25岁~82岁, 平均年龄53.4岁;学历:小学78例, 初中52例, 高中35例, 大学以上35例。患者均采用经口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进行气管内局部麻醉, 再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达唑仑后进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选取的患者均无检查禁忌, 无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检查效果, 可以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

1.2 检查方法

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 要彻底清理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 然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注入2%利多卡因进行支气管内表面麻醉, 进行常规支气管检查。通过口腔或鼻腔放置超声支气管镜, 然后利用超声探头按顺序扫描纵隔内各个病变, 找出其病灶所在, 确定目标病灶位置, 经活检通道置入21号或者22号穿刺吸引针, 并在超声图像的监测下实施穿刺。

1.3 手术前护理

手术治疗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刺激, 因此, 在手术进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比如患者的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手术前的药品准备。 (1) 关于患者的病情评估, 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 进行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血液常规的化验、肺部增强CT和心电图、以及肺功能检查, 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应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停用1周后再次检查。 (2) 心理辅导, 首先, 要让患者了解超声支气管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通过耐心的讲解和专业的说明, 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 使之真正信任该种技术, 能够更好地与医务人员配合。 (3) 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4 h, 应该通知患者要禁食、禁饮, 清洁口腔,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在检查前要控制血压在140~150/80~90 mm Hg;在检查前, 要准备好静脉留置针和并发症急救用药, 另外, 还应该准备好急救药品, 比如, 凝血酶、肾上腺素和氧气面罩等[2]。 (4) 手术前的麻醉,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并给予患者单侧鼻导管氧气吸入5 L/min和心电监护, 给予患者2%的利多卡因经口雾化吸入15 min~30 min。

1.4 手术中护理

手术时, 由于支气管超声内镜口径比普通气管镜要粗一些, 因此, 要选择合适的口含嘴经口进入气道, 并用胶带固定好, 防止手术中出现意外。另外手术操作时, 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 以防伤口感染。超声支气管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是一种有创的操作检查, 因此, 每取完一次标本, 穿刺针外套都要用75%的酒精纱布消毒, 穿刺导管内注入1~2 m L无菌生理盐水, 并用无菌针筒排出穿刺导管中的残留生理盐水, 防止发生纵隔感染及穿刺导管内血液凝固阻塞, 最后穿刺后要及时固定病理涂片。手术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心率、血压等各种生理指标, 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防止出现意外。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手术采用局部麻醉, 因此, 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清醒状态, 手术又是创伤性治疗, 患者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 所以, 心理护理也是必要性护理。

1.5 手术后护理

检查结束后, 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 2 h内要禁食、禁水, 并要求患者尽量少说话, 让声带多休息, 避免剧烈咳嗽和吐痰, 在2 h后可进少量温凉食物。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并时刻关注患者有无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现象, 如果大量咯血, 及时通知医生。在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的同时,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是护理中的重点, 护理人员可以传授患者一些必要的预防常识, 比如, 饮食、活动量、禁忌、药物服用等方面, 使患者具有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术后的恢复能力。除了必要的生理检查和监测外, 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 只有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关注下, 患者才可以更好地恢复往日的健康[3]。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 共穿刺522组淋巴结, 有513组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 成功率达到98.3%;未出现纵隔气肿现象、穿刺部位周围纵隔内感染和纵隔气管大出血症状, 除有1例患者发生气胸现象外, 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手术之后, 患者均状况良好。手术时间在25 min~110 min, 平均 (95.6±6.3) min;术后住院时间1 d~16 d, 平均 (5.5±1.7) d。

3 讨论

护理人员要求拥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 在护理身体的同时, 还要注意心理护理, 因此, 在支气管针吸活检的术后护理标准极其严格, 要求更加专业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本文结果显示, 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率达到98.2%, 未出现纵隔气肿现象、穿刺部位周围纵隔内感染和纵隔气管大出血症状, 可见支气管针吸活检手术的护理对手术进展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接受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患者, 护理工作是繁杂而又要求精确的, 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高要求, 更是一种挑战;在穿刺手术的前中后期都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呵护, 这不仅是一个任务, 更一种责任, 是患者获得良好检查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加源.超声支气管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 2010, 5 (20) :67-68.

[2]石艳, 张静华, 李运.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21) :1930-1932.

[3]王慧霜, 李建英, 贾艳红, 等.226例经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1) :1118-1119.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肺内肿块和 (或) 纵膈病变患者29例, 男18例, 女11例, 年龄27~71岁, 平均 (56.3±6.2) 岁, 经肺CT发现肺内肿块和 (或) 纵膈病变, 病灶紧邻气管或支气管壁, 经常规镜检未见明显异常或仅有支气管黏膜向管腔内隆起, 所有患者均行增强肺CT检查, 病灶无强化。检查前所有患者血凝分析、血常规、心电图均无异常, 向家属告之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并在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方法:仪器设备:0lympus BF-260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王氏穿刺针 (中央型病变选择MW-121, 中央型病变需获取组织学标本选择MWF-319, 周边型病变选择MW-522) ;加压雾化吸入器。术前准备:2%利多卡因5~10 m L雾化吸入充分表面麻醉, 术前3~4 min鼻腔内滴入盐酸丁卡因 (高血压患者除外) 及复方呋喃西林滴眼液各3~4滴, 并用利多卡因胶浆鼻腔充分麻醉。操作:术前依据肺CT情况初步确定穿刺的位置、进针的深度和方向。为避免穿刺时诱发咳嗽, 在拟穿刺部位先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针进入气管镜活检口前先检查穿刺针, 看穿刺针进出是否顺利, 然后把穿刺针退在针鞘内, 将穿刺针输入活检孔道, 直到出活检口远端, 暴露出金属环后停止输送。对准穿刺点, 推出针头并锁紧, 采用推进法或突刺法进行穿刺到达需要取样的病灶, 助手用50 m L注射器在抽吸口保持30 m L负压进行抽吸活检, 维持30~40 s, 操作者手持穿刺针尾端小幅度的振荡, 但不能将穿刺针尖退出黏膜, 结束后解除负压 (如使用细胞学穿刺针应先解除负压, 避免吸入气道内分泌物而污染标本;如使用组织学穿刺针, 应保持负压, 直至抽出穿刺针, 避免组织标本脱落) , 拔出穿刺针并退回鞘内, 然后将针从气管镜内退出, 推出针头锁紧, 往抽吸孔注入空气把取得的标本推到液基细胞瓶里或载玻片上, 如有组织块则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 如标本量较少, 穿刺针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液送液基细胞学检查, 如涂片送病理则需用95%酒精固定。

结果

29例患者中, 肺CT显示单纯纵膈淋巴结肿大的3例;显示肺内病变伴纵膈淋巴结肿大14例;显示单纯肺内病变12例, 包括气管腔外压性狭窄、黏膜呈结节状增生, 但管腔内未见新生物。29例患者中TBNA能定性诊断20例 (69%) , 其中肺癌13例 (鳞癌8例, 腺癌2例, 大细胞癌症1例, 未分化癌1例, 不能分型1例) ;纵膈淋巴结结核2例;结节病2例;肺部炎症伴纵膈淋巴结炎3例。阴性9例。29例TBNA穿刺处均仅见少量出血, 未经特殊处理出血自止。无纵膈气肿和血肿, 无气胸和血胸。见表1。

讨论

本文29例患者的总体穿刺成功率69%, 与国内本专业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2], 未成功的原因可能与操作者对此技术的掌握程度、所选病例的病灶大小、黏膜过度肿胀以及穿刺部位的定位偏差有关, 值得进一步探讨。

另外, 对TBNA阴性的患者应格外谨慎, 及时行其他检查, 避免误诊、漏诊, 从而延误治疗。TBNA并发症为较常见为穿刺点少许出血,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我们涉及的病例仅有穿刺点少量出血,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的工作中, 纤支镜对于肺部病变的诊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对于支气管黏膜下病变、管腔外病变、肺周病变及纵膈病变通过一般的刷检、钳检、灌洗很难确诊[3]。而开展TBNA的目的是用一种简单、高效、相对无创性技术来扩展支气管镜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据报道支气管黏膜下的TBNA方法在肺癌诊断上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弥补活检及刷检的不足, 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4]。TBNA可以对气管、支气管的所有淋巴结进行检查, 尤其对主动脉弓下及隆突下淋巴结[5]。那么针对支气管腔外及黏膜下的病变, 应用TBNA的穿刺针能透过气管壁到达病变组织, 是刷检及钳检无法做到的。

与经皮肺穿刺活检、纵膈镜、剖胸探查的检查方法相比, TBNA具有方便、简单、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的优点, 同时也是比较便宜的检查手段, 使支气管镜的检查范围扩大, 由单纯的检查腔内病变的情况延伸至纵膈、肺门区和叶、段支气管管腔外病变, 并可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

在TBNA实际操作中, 为避免并发症、提高阳性率, 我们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1准备充分。包括术前准备、麻醉中的准备及患者的心理准备。术前一定要做血凝分析, 以防出血;另外, 应告诉患者采用这种检查的目的, 术中可能出现的咳嗽等情况, 充分取得患者配合;2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检查技术, 熟知病变与纵膈的解剖知识;3术前常规肺增强CT检查, 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图像, 了解穿刺点周围组织血管情况, 从而避开血管, 避免大出血并提高阳性率;4对穿刺针的型号、长度、直径及特点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5穿刺一定要在气管与支气管的软骨环间, 否则很难刺透气管壁, 严重的甚至折断穿刺针[6];6在穿刺时, 为避免损伤支气管镜, 操作者送入及收回穿刺针时应将针尖收回在鞘内;为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选择好穿刺部位时才将针尖送出;7穿刺点定位准确, 穿刺突破气管壁进入病灶后应反复来回抽动, 每个部位2~3次, 增加取样的阳性率;8尽量进行多点穿刺;9恰当处理标本, 应选用无菌载玻片, 涂片时避免穿刺针与载玻片接触, 减少污染;细胞学标本将标本直接喷涂于玻片, 并用95%酒精固定[7];如果标本量较少, 穿刺针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冲洗液送液基检查, 另外, 送检要及时, 避免细胞溶解及标本污染;10为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率, 可多学科协作, 需要病理科及细胞室专家配合的同时, 也需要病原微生物专家的配合。

综上所述, 要提高TBNA穿刺成功率就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开展新项目的初始阶段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难免有穿刺不成功, 只要反复实践, 一定会提高TBNA穿刺成功率。我们相信,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随着定位技术及操作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穿刺活检针的不断改进, TBNA一定会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张辉耀, 李军, 范奇.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临床上应用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9 (5) :954-956.

[2]张国慧, 饶龙林, 黎广坚, 等.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 2014, (18) :46.

[3]王栋, 马卫霞, 姜淑娟.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0) :1563-1566.

[4]赵军, 杨瑞青, 郑法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及纵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3) :509-511.

[5]荣福, 刘静, 李颖雄, 等.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纵膈病变诊断的比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1, 34 (2) :120-122.

[6]Groth SS, Andrade RS.Endobronchial and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a must for thoracic surgeons[J].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2010, 89 (6) :S2079-2083.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 该院收治的128例怀疑肺癌患者, 其中男76例, 女52例;年龄在24~73岁之间不等, 年龄中位数为 (61.36±6.02) 岁;患者临床表现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咯血等;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或X线胸片检查, 发现有胸部异常阴影, 临床检查疑诊为肺癌;经常规的纤维支镜检查发现具有支气管和气管内的新生物, 病变位置表现出 (支气管腔狭窄、支气管粘膜肥厚、局部新生物阻塞管腔) 水中、支气管粘膜 (充血水肿) 、局部糜烂等。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查仪器

采用Olympus NA-1C/A活检针[1]和Olympus BF-P40型纤维支镜进行活检, 针径长约21G、针道长约1.05 m, 有效针长13 mm, Olympus BC-10C检钳、细胞刷。

1.2.2 检查方法

取患者坐位, 采用6 m 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行雾化吸入[2], 对患者的器官和咽喉部做麻醉处理, 再经鼻孔将纤维支镜插入。发现病变部位后先采用针吸涂片检查, 将穿刺针的针尖穿刺进入病灶中, 使用2容量为50 m L的注射器进行5 s的负压持续吸引, 吸引节航速后退出针尖, 取出穿刺针并将其中的吸引物推出。若一次性针吸获取的标本量较少, 可以进行连续几次吸取。针吸结束后, 使用活检钳将或组织标本取出3~4块, 使用甲醛固定[3], 在进行钳夹活检后, 进行毛刷涂片检查, 最终送入病理科检查。

1.3 统计方法

所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研究中入院的128例患者经过钳夹活检、毛刷涂片、纤维直径针吸活检后全部确诊为肺癌, 其中腺癌患者40例, 鳞癌患者50例, 28例小细胞分化癌, 10例未分型。其中有81.3%的患者经针吸活检证实为阳性, 经钳夹活检证实为阳性的患者占75%, 毛刷涂片检出的阳性率为48.4%, 三种检查方式的联合检验阳性率为100%, 见表1。

3 讨论

经纤维支气管黏膜下针吸活检是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肺癌诊断方式, 主要针对于肺门区的病变和纵膈部病灶, 具有较高的检查安全性。在其具体的检查中采用TBNA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的阳性率。与此同时, 该种检查方法由单纯的管腔内病变评价逐渐扩展为肺门区和纵膈的检查诊断, 能够在肺癌的分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 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许多医院中逐渐开展该技术, 临床诊断水平逐渐提高。谢宝松[4]等人在研究中对321例患者行该种方式检查, 121例患者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经钳夹活检检出的阳性率为56.2%, 联合TBNA检查后阳性率为78.3%。该研究中TBNA检查的阳性率为81.3%, 近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100%, 与文献[4]的报道结果相一致。

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黏膜下针吸活检行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要严格检查操作过程, 首先要准确的选择穿刺针的穿刺部位, 尽量将针尖刺穿与病灶的中央位置, 避免瘤体的坏死物质[5];其次, 要合理安排临床活检的顺序, 按照TBNA、钳夹活检、毛刷涂片的顺序[6]依次进行, 其中, 先行TBNA检查可见防止后两种方式将病变组织损坏, 导致污染或假阳性的发生, 同时, TBNA检查的出血量很少, 不会对后期的检查造成影响。最后, 要熟练掌握临床检查的操作, 尽量一次性完成嵌检, 准确取材, 尤其是要避免坏死物质, 应在病灶部位取3~4块活组织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 TBNA检查不但能够有效的检查内型肿瘤, 对常规检查中很难确诊的支气管和器官外部病变也能做出良好的诊断, 诊断准确率高, 安全性强, 值得临床中广泛采用, 提高肺癌患者的诊断率, 为其后期的治疗提高有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曹国强, 黄勇, 毕玉田, 洪新, 崔社怀.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分期和安全性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18 (7) :109-110.

[2]Feller-Kopman D, Yung RC, Burroughs F, et al.Cytology of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ehial needle aspira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histology correlation[J].Cancer, 2012, 13 (4) :198-199.

[3]葛德海, 王强, 戴令娟.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盲刷检对周围性肺癌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 2012, 15 (14) :106-107.

[4]谢宝松, 陈愉生, 黄庆华, 等.经支气管针吸术在腔外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附56例分析) [J].福建医药杂志, 2012, 20 (17) :120-121.

[5]Alsharif M, Andrade RS, Groth SS, et al.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fine-needle aspir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xper-i-ence, with emphasis on usefulness, adequacy assessment, and diagnostic dif-ficul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11, 11 (22) :195-196.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4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

对于Ⅱ期及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手术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而N分期,即淋巴结分期是术前TNM分期的重要内容。有创的纵隔淋巴结检查方法仍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有创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分期和非外科手术分期,外科手术分期方法包括纵隔镜、胸腔镜辅助手术等[1];而非外科手术分期方法主要是针对纵隔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技术,如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等[2]。TBNA是一种微创的非手术活检取材方法,主要针对纵隔和肺门区淋巴结。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术前胸部CT 检查疑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26例NSCLC患者,将其TBNA结果与最后手术结果相对比,以探讨TBNA在NSCLC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6例经TBNA检查确诊为NSCLC患者,其中男18 例,女8 例,年龄48~65 岁,平均(57.5±12)岁。入选标准:术前临床分期时,所有患者胸部增强CT疑有1个或2个纵隔或肺门区域淋巴结转移;经CT/PET-CT、ECT、MRI等检查明确无远处转移;无重要脏器合并症,临床评估认为能接受手术;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在TBNA检查后1~2周内行根治性肺癌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1.2 TBNA方法

1.2.1

根据胸部薄层增强CT扫描结果,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胸内淋巴结分区标准和WANG定位法[3],确定穿刺部位、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

1.2.2

术前准备以利多卡因对鼻腔、咽喉部做喷雾吸入麻醉,患者平卧位。

1.2.3

支气管镜(Olympus BF260)从鼻孔进入,进入气管到达预定穿刺点后,将穿刺针由活检孔进入气道,调整气管镜,使其与气管壁接近90°刺入气道黏膜,应用推进法或咳嗽法,刺穿气道进入气管腔外的淋巴结内,将50ml空注射器接穿刺针的尾端,抽吸至20 ml左右,持续20 s,抽吸同时,操作者将在穿刺针不脱出气道黏膜的情况下从不同的方向抽动。解除负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分离,穿刺针活检部退回保护套内,从活检通道拔出穿刺针。

1.2.4 标本处理:

直接将标本喷涂在玻片上,涂匀,固定于95%的酒精,行细胞学检查。如有组织条,固定于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行组织学检查。每组淋巴结最少穿刺2次,每穿刺一组淋巴结均更换针芯,以免污染、肿瘤种植和假阳性出现。

1.3 统计学分析

本项研究以术后淋巴结病理学结果和病理分期为参照标准,分析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各试验指标计算如下:诊断敏感性[TP/(TP+FN)],特异性[TN/(TN+FP)],诊断准确率[(TP+TN)/n],阳性预测值[TP/(TP+FP)],阴性预测值[TN/(TN+FN)](TP为确诊阳性例数,FN为假阴性例数,TN为确诊阴性例数,FP为假阳性例数)。

2 结果

2.1 TBNA 病理结果与术后比较

26例患者经TBNA检查10个解剖部位共计81组淋巴结,确定肿瘤转移38组,阴性43组。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肿瘤转移50组,阴性31组。TBNA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0%(38/50)、100%(31/31)、85.2%(69/81)、100%(38/38)和 72.1%(31/43)。见表1。

2.2 TBNA病理分型结果与术后比较

26例患者中经TBNA 检查诊断有1 组或1 组以上确定肿瘤类型为准,与术后病理分型比较(见表2):24例与术后病理分型相同。分型总符合率为92.3%(24/26)。

2.3 TBNA c-N分期与术后p-N分期比较

依照UICC 2007年肺癌TNM分期修订标准及分期类型概念,c-N分期,即经非手术淋巴结分期,p-N分期,即手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 c-N分期与p-N分期具体对照结果见表3。术前采用TBNA的c-N分期准确率可达92.3 %(24/26)。

2.4 并发症

部分患者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予局部应用止血药或未特别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纵隔气肿或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120万/年)、死亡率(110万/年)最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是其中一大类[4]。对于Ⅱ期、部分ⅢA期NSCLC患者,手术仍是重要、甚至首选的治疗手段[5]。

目前,TNM分期是NSCLC术前主要的分期标准。N分期,即淋巴结分期,主要分为无创分期和有创分期两类方法。无创分期主要通过CT检查,或低剂量CT检查[6],其虽然可确定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为可疑淋巴结进一步有创检查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但无法提供病理学证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并不高,CT判定为阳性者,40%并未发生转移,而CT检查判定为阴性者,20%实际已经转移。PET-CT判断纵隔N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较普通CT显著提高,但仍不能准确判定淋巴结转移与否[7],并且该检查仍然为昂贵的自费项目,导致患者经济负担较大,依从性不高。因此淋巴结转移确诊主要通过有创分期方法进行。纵隔镜检查仍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8],但由于解剖部位所限,对以下多组淋巴结进行活检有局限性,如隆突下、A-P窗(主肺动脉窗)、肺门和前纵隔淋巴结等,且需要全麻,费用较高,创伤较大,故其广泛开展受到限制。TBNA是支气管镜检查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微创的非手术活检取材方法,主要针对纵隔和肺门区病灶,尤其对隆突下淋巴结具有绝对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穿刺方法的推广、普及以及穿刺针的引进,TBNA开展逐步增多。目前国内针对TBNA检查在NSCLC术前N分期应用的报道尚不多。在本研究中,回顾性地分析了26例疑有纵膈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了TBNA检查,并随后进行根治性肺癌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发现使用TBNA技术评价肺门和纵隔内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0%(38/50)、100%(31/31)、85.2%(69/81)、100%(38/38)和 72.1%(31/43)。病理分型总符合率为92.3%(24/26)。术前采用TBNA的c-N分期与 p-N分期对比准确率可达92.3 %(24/26)。表明TBNA 对肺门和纵隔巴结定性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能结合其他生物学指标,如血清miR-155 水平,对NSCLC 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将更加准确[9]。

TBNA 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穿刺技术方面:如定位不准确,出血过多冲淡了肿瘤细胞;标本处理方面:如涂片太厚,导致穿剌物放入固定液中或染色冲洗时,容易脱落;标本处理不及时;阅片方面:组织量少,阅片经验的不足等。因而,在今后的操作中,可在以上各个环节加强,以降低假阴性率。随着食管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支气管超声内镜(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EBUS)的引进, TBNA检查的敏感性可显著提高。

同时,在此次研究中,患者未出现大咯血,纵隔血肿及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耐受性可。

综上所述,TBNA检查应用于NSCLC术前淋巴结分期准确性较高、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arrow EM,Wang KP.The staging of lung cancer by bronchoscopic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J].Chest Surg Clin N Am,1996,6(2):223-235.

[2]Van Schil P,van der Schoot J,Poniewierski J,et al.Remediastinoscopy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2,37(3):281-285.

[3]Wang KP.Staging of bronchogenic carcinoma by bronchoscopy[J].Chest,1994,106(2):588-593.

[4]陈万青,张思维,邹小农,等.2004~2005年中国肺癌死亡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2010,44(5):378-382.

[5]周清华.N2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5):611-614.

[6]苏士成,蔡敏,屠建春,等.低剂量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515-517.

[7]Silvestri GA,Gould MK,Margolis ML,et al.Noninvasive staging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CCP evidenced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2nd edition)[J].Chest,2007,132(3Suppl):178S-201S.

[8]Lock MI.Transition from mediastinoscopy to endoscopic ultrasound for lung cancer staging[J].Ann Thorac Surg,2010,89(3):885-890.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4年4月经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活检诊断为肺癌的患者156例, 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中男128例, 女28例, 最小40岁, 最大87岁, 平均63.5岁, 其中40~50岁有16例, 50~70岁有90例, 70~80岁有44例, 80岁以上的有6例。吸烟情况:女性均不吸烟, 男性无吸烟史18例, 其余吸烟指数均在360~800包/年以上。咳嗽、咳痰、痰中带血79例, 大咯血2例, 胸痛14例, 发热10例, 喘息28例, 声音嘶哑6例, 哮喘8例, 颈部包块3例, 体检发现肺部包块6例。X线表现:肺野块影88例, 肺不张影26例, 片状模糊影10例, 肺门增大或纵隔增宽18例, 胸腔积液12例, 2例胸片无明显异常, 但肺CT发现支气管腔内病灶。

1.2 检查方法

采用Olympus P-40纤维支气管镜依次观察气管、隆突、各支气管, 发现病变时直视下行活检, 获取标本后送病理。

2 结果

2.1 细胞类型

经行支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56例中, 鳞癌90例, 占57.69%;腺癌42例, 占26.92%;小细胞癌6例, 占3.84%;未分化癌5例, 占3.20%;能确定为癌细胞, 但类型难以确定者13例, 占8.33%。

2.2 镜下直视分型

增生型82例, 占52.56%, 以鳞癌为多见, 镜下见支气管腔内有菜花状或息肉样新生物;浸润型62例, 占39.74%, 腺癌多见, 镜下见支气管黏膜增厚、水肿, 表面凹凸不平, 纵行皱襞增宽、中断, 肿瘤沿支气管长轴浸润, 常致管腔不规则狭窄;增生伴浸润型8例, 占5.12%, 其中鳞癌1例, 腺癌2例, 小细胞癌1例。镜下既见肿块突向管腔, 又见气管壁浸润;空洞4例, 占2.56%, 4例均为鳞癌, 其中一例还合并有结核感染。

3 讨论

肺癌的发病原因有多种, 一般认为与年龄、吸烟及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长期吸烟诱发鳞癌的比例最高, 这与人体免疫力下降、烟雾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刺激气道, 导致正常细胞变性发生癌变有关[4,5]。自从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 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管径细、弯曲度大、清晰度高、观察范围大、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 能直接窥视气管, 支气管, 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的病变, 并能直接刷检、活检及支气管灌洗, 及时确定肿瘤的部位及细胞类型, 使肺癌的确诊率明显提高, 医院中普及广泛, 再加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 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也随之提高, 总的阳性率一般为60%~90%, 尤其是中央型肺癌诊断阳性率可达90%~9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直接看到病灶和获得组织, 通过病理检查得以确诊的重要途径[6,7,8], 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刚毅, 李小惠, 漆自立, 等.中央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1998, 12 (3) :13-14, 83.

[2]余琼, 钟鸣, 宋玉明.320排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32 (8) :1269-1272.

[3]薛慧君, 魏胜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疗效评估分析[J].医学综述, 2012, 18 (4) :3138-3144.

[4]王才春, 施蓉萍, 韩忠, 等.中央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化疗——附15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1, 31 (3) :155-157.

[5]王金珠, 陈晓萍, 俞深甫.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央型肺癌的对照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8, 18 (3) :184-167.

[6]李党育, 粟爱萍, 李兆兰.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19 (2) :4758-4759.

[7]王彬阶, 胡丽, 崔天盆, 等.不同来源标本细胞病理学联合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 2016, 37 (1) :13-16.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 篇6

关键词: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又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病理过程一般为进展缓慢的弥漫性肺泡炎或者肺泡结构紊乱导致的肺泡结构破坏从而形成的肺泡腔内完全型纤维化和囊泡状蜂窝肺[2]。就本院4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方法以及开胸肺活检诊断方法来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诊断价值, 发现其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 (61.2±5.9) 岁, 40例患者均确诊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 排除有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性疾病等其他类型的弥漫性疾病以及不愿接受开胸肺活检和身体不能承受开胸肺活检的患者。

1.2 方法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方法在诊断前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测量血压以及心和肺体检,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且诊断前禁食6 h, 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适当给予一定量的镇咳药物, 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诊断时对患者使用镇静药, 患者采取仰卧位, 确定病灶定位后, 将活检钳通过活检孔从患者鼻或者口插入, 在患者病变部位使用活检钳钳夹组织, 夹取具有代表性的组织, 钳夹过程中要注意避开血管, 随后进行观察得出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其诊断标准

寻常性间质性肺炎 (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 样表现:病变分布不均一, 可以看见纤维细胞灶或者纤维瘢痕, 间质纤维化严重并伴有肺泡结构破坏, 有蜂窝形成等;NSIP样表现:病变分布均一, 间质可以监看程度不相等的炎症细胞侵润以及胶原纤维的沉积, 肺泡结构完整同时肺泡腔内病变不明显, 伴有少量机化结节;机化性肺炎 (organizing pneumonia, OP) 样表现:病变分布均一, 肺泡腔内或者细支气管腔内可以看见大量机化结节, 可能伴有细支气管扩张, 少量的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同时肺泡结构完整;Non-UIP样表现:不归入UIP、NSIP以及OP类[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诊断结果与行开胸肺活检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与行开胸肺活检诊断结果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诊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技术不断进步, 开胸肺活检作为CRP (临床, 影像, 病理) 诊断理念的重要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但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行开胸肺活检诊断易加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所以其诊断方法不适合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诊断。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可对纤支镜直视范围难以见到的外周肺病变进行取材, 在没有X线透视的条件下, 也能获得较高的准确性[4]。本次研究发现患者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出UIP 11例, NSIP 9例, OP 16例, 以及Non-UIP 4例, 与行开胸肺活检诊断出的UIP 12例, NSIP 8例, OP 17例以及NonUIP 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学立, 李海潮, 熊焰, 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12 (1) :59-65.

[2]图门乌力吉, 马忠森.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组织中PDGF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 (10) :1576-1578.

[3]黄禹, 任红岩, 何碧芳, 等.气管内超声非实时引导下经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 (1) :12-16.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论文】推荐阅读:

定位活检论文09-01

活检诊断05-12

细胞活检07-30

骨髓活检09-29

肾活检患者05-21

立体定位活检06-17

肾组织活检07-13

术前活检09-22

宫颈活检术10-10

支气管肺论文07-12

上一篇:水驱模式下一篇:强制措施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