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组织活检(精选7篇)
肾组织活检 篇1
肾组织穿刺活检术是诊断弥散性肾脏疾病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 在确定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术以其实时显示、引导准确、操作简便、靶器官损伤小、费用低廉, 无X线辐射等优点, 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4年5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53例弥散性肾病患者, 男31例, 女22例;年龄16岁~47岁, 平均年龄3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超声检查, 并确定双侧肾脏大小。术前查血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停服抗凝药1周, 无临床穿刺禁忌证。
1.2 仪器
超声定位设备为日本东芝SSA-550A超声仪, 凸阵探头频率为3.5~5.0 MHz, 配有穿刺导向专用附加装置;穿刺枪为美国BARD公司的Biopsy可调式自动活检枪, 16 G侧槽切割式活检针。
1.3 操作方法
(1) 受术者排空膀胱后俯卧于穿刺床上, 身体长轴保持平直, 双手前伸, 头偏向一侧, 视需要可在受术者腹部垫硬枕, 使肾脏向背部固定。 (2) 扫查双侧肾脏, 并测量肾脏大小及皮质厚度, 选择靶器官。 (3) 嘱受术者深呼吸后屏气, 以观测肾下极活动度。 (4) 采用“十”字定位法确定穿刺部位及穿刺点后进行标记。 (5)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6) 用无菌套包裹探头, 固定穿刺架后, 再次确认穿刺点, 调整探头, 选择最佳穿刺角度, 使穿刺目标显示在引导线上。 (7) 从超声探头穿刺引导器的针孔插入穿刺针, 密切观察进针情况, 适时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受术者屏气后, 置于肾包膜处的穿刺针向下轻压, 在看到肾包膜呈轻微凹陷状时, 迅速击发、取材, 完成操作。受术者常规穿刺1针, 若所取组织条不满意, 可2次进针, 一般进针不超过4次。 (8) 穿刺活检术后局部压迫止血, 敷料包扎伤口, 敷以纱布, 胶布固定, 超声复查有无包膜下血肿及肾周积血等。 (9) 患者留观1 h~2 h,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有无加剧性疼痛及尿血等异常表现, 确定无异常后方可返回病房。
1.4 判断标准
肾活检取材成功是指获得足够的肾组织供病理检查, 即取材长约15 mm~20 mm, 肉眼观察所取组织条是否见细小肾小球颗粒样物质;光镜下肾小球数5个以上。肾小球数目>10个为取材良好, 肾小球数目>5个为成功, 肾小球数目<5个为取材不良, 无肾组织为取材失败[2]。
2 结果
2.1 穿刺结果
53例患者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均成功取材, 标本长度最长约22 mm, 最短约10 mm;光镜下肾小球数目满足5~10个者11例, 大于10个者42例, 组织学诊断率100%。其中1针成功41例, 占77.4%;2针成功11例, 占20.7%;3针成功1例, 占1.9%。
2.2 并发症
穿刺术后32例感觉到腰部隐痛, 44例有镜下血尿, 72 h内自行缓解, 无须特殊处理;3例出现肾周少量积液, 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 对症治疗后24小时消失。本组无感染、休克、肾周血肿及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3 穿刺病理结果
Ig A肾病23例, 占43.3%;非Ig A系膜增生性肾炎18例, 占34.0%;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例, 占7.5%;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各3例, 分别占5.7%;硬化性肾病、Ig M肾病各1例, 分别占1.9%。
3 讨论
3.1 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的意义
弥散性肾病种类繁多, 发病原因各异, 而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 致使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进行肾组织活检, 仅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推测其病理类型, 治疗较盲目, 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常常导致疗效不明显, 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经皮肾活检可获得组织标本, 是肾脏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本组超声引导穿刺的患者病理明确, 治疗及时准确, 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超声引导肾穿活检属于诊断性介入超声, 是在实时超声影像的监视和引导下, 针对体内病变肾组织, 通过穿刺的方法获取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标本。超声引导肾穿活检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从检查到穿刺完成的全过程一般只需15 min左右, 由于实时观察, 故可以将穿刺针准确地导入靶目标, 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避免或减少了盲穿所致的并发症。本组53例肾穿活检均获得满意效果。与X线相比, 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显示、灵敏度高、引导准确、无X线损伤、无需造影剂、操作简便、靶器官损伤小、费用低廉等优点, 目前在国内已普遍开展。
3.2 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的操作要点
完善的术前检查, 精心的术中操作, 密切的术后观察是肾穿刺活检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选择适宜的对象、理想的穿刺针、精确的定位、娴熟的操作、患者默契配合, 是肾穿刺活检成功的五要素。要想取得满意的操作效果, 务必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严格掌握适应证, 排除禁忌证[4];做好受术者心理疏导, 消除其恐惧心理, 并训练受术者掌握呼吸技巧, 取得受术者的积极配合;选取自动活检枪, 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 减少操作难度, 提高穿刺质量。二是精心的术中操作。要紧紧把握住准确定位和适时击发两个关键点, 引导者、受术者、施术者三者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操作。超声定位是肾组织穿刺活检术成功的基础, 引导者采用“十”字定位法确定探头范围及穿刺角度, 选择穿刺点, 在穿刺引导过程中做到进针至击发前能完整地观察到进针的全过程, 击发取材后能清晰观察到进入靶器官的针道;受术者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到平静呼吸, 击发前深吸气后屏气, 使靶器官处于固定状态, 避免靶器官受呼吸的影响产生移位;施术者嘱受术者屏气后, 置于肾包膜处的穿刺针向下轻压, 使肾包膜呈轻微凹陷状时, 把握时机, 及时击发, 迅速进针至靶目标内部, 在瞬间内自动完成切割组织, 快速拔出穿刺针, 完成穿刺活检过程, 做到稳、准、快。三是密切的术后观察。完成穿刺后要注意观察受术者的生命体征, 重视受术者出现的不适症状, 常规进行超声复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妥善处理。
3.3 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的并发症及预防
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 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具有一定的风险。由于穿刺针要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 直至靶器官内,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由于肾实质内血供极其丰富, 况且肾脏又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 穿刺时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在所难免。其主要并发症为血尿、肾及周围血肿[5], 其他尚有腰痛、感染、严重出血、急性尿潴留、甚至误穿其他脏器等。童明辉[6]报道肾周血肿发生率一般为5.2%~7.8%, 肉眼血尿发生率为3.0%~16.0%。本研究资料未出现肾周血肿, 仅出现2例肉眼血尿, 发生率为3.8%。本组显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镜下血尿及腰痛, 经卧床休息及对症治疗后均于24 h内得到缓解, 72 h后完全消失。
肾穿刺活检应在保证取得足够多的肾组织的同时尽量减少靶器官损伤, 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靶器官的损伤与穿刺部位、进针方向、进针深度、进针次数息息相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方法为超声引导下肾下极垂直进针和斜角进针, 本组病例均采用斜角进针。徐延峰等[7]报道, 斜角进针比垂直进针获得的肾小球平均增加10个。肾小球主要分布在肾皮质, 其次为皮、髓质交界处, 由于小叶间动脉走行于肾锥体两侧, 斜角穿刺可最大限度地避开小叶间动脉, 不仅可减少对肾内的损伤, 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肾小球。本组病例光镜下满足5~10个肾小球11例, 大于10个者42例。为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力求在穿刺过程中做到: (1)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2) 选择自动活检枪。 (3) “十”字交叉准确定位, 选择肾皮质较厚的肾下极作为靶目标。 (4) 超声实时引导下操作, 避免盲穿。 (5) 采用肾下极斜角法进针, 在获得足够肾组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刺穿肾实质的危险。 (6) 受术者屏气前避免针尖与肾包膜接触, 以免被针尖刮伤、出血。 (7) 击发时要把握时机, 操作稳、准、快, 力求一次性成功, 减少进针次数。 (8) 术后细心护理。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安全程度高、穿刺成功率高、病理诊断明确、并发症低、患者痛苦少, 已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手段, 对弥散性肾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浅析超声引导下对弥散性肾病穿刺活检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侧槽切割式自动活检枪, 对53例弥散性肾病患者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取材, 成功率为100%。其中1针成功41例, 2针成功11例, 3针成功1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具有安全、准确、取材满意、并发症少且痛苦轻等特点, 对指导弥散性肾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弥散性肾病,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诊断预后判断
参考文献
[1]红华, 姚志清, 牛志明, 等.超声引导肾组织活检临床应用进展[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06, 3 (2) :118-119.
[2]罗志远, 陈果.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术安全性的评估[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2, 10 (5) :298.
[3]梁朝朝.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肾脏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2, 7 (1) :46.
[4]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662-1664.
[5]毛枫, 季正标, 何婉媛, 等.超声引导下活检枪在肾活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 2005, 12 (1) :133-134.
[6]童明辉.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诊断弥漫性肾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1, 12 (6) :427-429.
[7]徐延峰, 接连利, 刘清华.彩超引导斜角进针自动肾活检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 5 (3) :103-104.
肾穿刺活检术后的舒适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1月行肾穿刺组织活检术病人共100例, 男45例, 女55例;年龄17岁~73岁 (30岁±4.5 岁) ;病理诊断:IgA肾病17例, 狼疮性肾炎15例,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25例, 肾小球轻微病变21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6例, 膜性肾病6例。
1.2 研究方法
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舒适护理组, 常规组采用肾穿术后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
2 护理
2.1 肾穿术后常规护理
①术后协助其平卧位, 严格腰部制动6 h (四肢可放松及缓慢小幅度活动, 适当予按摩四肢及肩背部, 严禁扭转腰部) 。6 h后可在床上翻身, 但须注意动作轻慢。 24 h后方可下床轻度活动, 1周内避免弯腰。⑦平稳之后, 每1 h 1次, 连续监测4次。③按医嘱用药 如止血药、消炎药等。④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选择适量的蔬菜及水果摄入, 预防便秘。⑤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 非水肿病人术日总饮水量2 000 mL~3 000 mL, 避免一次大量饮水, 对于不习惯饮用白开水者, 可在病情许可范围内选择淡茶、饮料、糖水等替代以保证良好的口感, 并预防胃部不适甚至呕吐的发生。⑥注意保暖, 防受凉感冒。避免腹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如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以免诱发出血。⑦协助病人正确使用便盆, 放置便盆时由护理人员及家属抬起腰臀部, 避免病人自行用力悬空腰臀部。
2.2 术后舒适护理
2.2.1 手术结束时护理
肾穿护士按压10 min后, 砂袋压迫, 四头腹带固定, 为病人穿好衣裤, 盖好被单, 注意保暖。搬运病人时注意保护整个腰部处, 交代病人绝不可自己用力, 由医护人员平衡直线把病人过到平车, 平稳送到病房。同时向病人说明说明手术很成功, 使病人放心。
2.2.2 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血尿为最常见并发症。镜下血尿几乎每例皆有, 可不作为并发症看待。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12%, 多在手术当天出现, 也有在穿刺后数日后出现者[5], 持续 1 d~3 d即转为镜下血尿, 0.5%病例可持续2周~3周。个别血尿极严重病例, 可频繁排出较大血块, 说明肾脏严重损伤。密切观察病人排尿颜色, 尤其是术后前3次留取尿标本行尿常规检查, 同时按照上述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并延长卧床时间, 给予持续床边心电监护, 积极补充血容量及应用止血药物、吸氧等。
2.2.3 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麻醉过后, 出现腰部疼痛因其程度及个人感受不同, 通常小部分病人在活检部位有轻微的钝痛, 是由于穿刺损伤体壁肌肉组织, 引起局部出血渗出或偶见肾周围血肿致肾区胀痛不适, 疼痛一般 2 h~4 h 消失。一般表现为情绪不安、 烦躁、 失眠等, 护士应尽量与病人多交谈, 多解释, 指导病人自我放松疗法, 转移注意力, 以减轻病人疼痛感。注意观察病人伤口处有无渗血, 若有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难忍时, 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同时注意关注腹带包扎的松紧度, 包扎过紧可引起腹胀腹痛不适, 给予适当放松腹带可缓解。
2.2.4 术后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一般比较少见。 常与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 因此, 各种物品须严格灭菌处理, 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 术后保持穿刺点干燥, 3 d内不得浸水, 注意体温变化及有无腹痛、腰痛等症状。
2.2.5 术后尿潴留
常与不习惯床上排尿有关,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只有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 才可能得到最基础的舒适[6]。100例病人中有80例术前能在床上小便1次后, 术后都能顺利排尿, 7例经诱导后能在床上排尿, 13例发生尿潴留, 行导尿术解除。13例尿潴留当中其中有4例为术前不配合练习床上排尿者, 9例为因手术后疼痛、紧张与不适者。
2.2.6 心理护理
病人因手术后疼痛, 且要求绝对卧床和床上大小便, 难免产生焦虑和思想负担, 应针对不同病例, 有针对性的疏导安慰病人,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必要时请已行肾穿者与病人进行沟通, 解除其思想负担, 以增强其安全感。
3 结果
两组肾穿活检术的病人一次性顺利完成操作率100%, 表1得出, 肾穿活检术的病人均发生肾周围血肿、尿潴留、穿刺点红肿, 经统计学比较, 两组的肾周围血肿和尿潴留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能是因为在舒适护理组中, 进行了肢体按摩和心理疏导, 使病人解除了思想负担, 轻松应对;而穿刺点红肿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目前肾穿刺活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病人对此项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满足这种需求是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 护理已经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技术服务转变为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作为护理人员在给予病人治疗的过程中, 同时应高度关注病人的舒适度, 提供舒适, 这种舒适是使病人在心理、生理及在医院的特殊环境里, 尽可能达到最愉快的心理状态, 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在完成肾穿刺活检技术的病人护理中, 我们考虑精神因素对舒适的影响, 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解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 让病人感觉舒适, 乐于接受, 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现红, 何国平.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6, 12 (1) :23-24.
[2]李玉玲.肾穿刺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J].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8, 21 (1) :52-53.
[3]刘淑贤, 马金凤.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7) :67-68.
[4]汤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J].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 (10) :23.
[5]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09.
70例经皮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行肾活检患者。其中男37例, 女33例;年龄15~73 (平均35.4) 岁;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47, 慢性肾炎综合征14例, 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7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病程2d~120月;血红蛋白69~179g/L, 血肌酐36.2~705umol/L。所有患者具有肾活检指证且无穿刺禁忌证。穿刺前常规检查肾脏超声、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穿刺前血压控制在140/90mm Hg以下, 凝血功能、血小板均正常, 血透病人穿刺前无肝素透析, 透析24h后再行肾活检。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超声引导下用自动活检枪经皮肾活检。自动活检枪和16G或18G活检针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患者取俯卧位, 在中上腹部下垫一硬枕, 用以固定肾脏。常规选择右肾下极外侧肾皮质为穿刺部位, B超定位确定穿刺点后,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 穿刺针沿引导支架进针槽在超引导下缓慢进针, 当针尖靠进肾脏包膜时嘱患者屏气, 见有压迹时一快速按下自动活检枪发射键, 迅速拨出穿刺针。常规穿2针, 获得满意的肾活检组织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3~5min, 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 沙袋垫压穿刺部位, 腹带固定, 平车推回病房卧床, 腰部严格制动6h, 卧床24h。常规监测血压、脉搏, 观察小便颜色, 术后检查3次尿常规, 嘱其适量饮水, 常规使用止血剂一次。24h后常规复查肾脏超声了解有无肾周血肿。
1.3 肾脏病理检查
将活检组织按要求分割3份放入专用试管保存, 24h内送达解放军第455医院肾内科病理室, 活检组织常规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光镜常规做HE、PAS、PASM、Masson染色, 免疫荧光常规做Ig A、Ig G、Ig M、C3、C4、C1q、Lambda、Kappa、FIB染色检查, 必要时做HBs Ag, HBc Ag染色检查。
1.4 病理分型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第2版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和2001年拟定的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进行病理分型[2,3]。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
70例肾活检病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例 (84.29%)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例 (12.86%) , 肾小管间质疾病2例 (2.86%)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膜性肾病27例 (45.76%) ;微小病变肾病11例 (18.64%) ;Ig A肾病10例 (16.95%)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 (19.56%)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 (5.08%) 。9例继发性肾球肾炎中狼疮性肾炎4例 (44.44%)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各2例 (22.22%) , 紫癜性肾炎1例 (11.11%) 。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
2.2 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关系
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病理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68例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见附表。
2.3 临床诊断修正情况
70例肾活检病例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54例 (77.14%) , 明确及修正诊断16例 (22.86%) , 修改治疗方案27例 (38.57%) , 预后估计修正24例 (34.29%) 。
2.4 并发症
有并发症15例 (21.4%) , 其中镜下血尿12例 (17.14%) , 肾周血肿2例 (2.86%) , 腰痛1例 (1.43%) 。1例肾周血肿较大伴有腹痛, 无肉眼血尿, 血压正常, 延长卧床时间腹痛消失, 3个月复查肾脏超声血肿完全吸收, 另1例肾周小血肿病人无症状。1例腰痛病人下床活动后腰痛消失。
3 讨论
本组肾活检资料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例 (84.29%) , 与文献报道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相符[4,5]。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微小病变、Ig A肾病的发病率列前三位, 与国内陈惠萍等[6]报道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 AN发病率最高有所不同, 存在上述差别的原因可能与病例较少、患者的就诊选择性、患者的年龄、开展肾活检的积极性、适应证宽严有关。在继发性肾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 (LN) 最常见, 其次是为乙肝相关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 与文献报道在继发性肾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最高相符[4,5]。
肾脏病理不仅有利于诊断的明确, 同时能够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本组资料中经肾活检后明确及修正诊断16例, 修改治疗方案27例, 预后估计修正24例。本组4例狼疮性肾炎中1例男性病人仅表现为双下肢水肿, 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查自身抗体中仅有ANA阳性, 肾活检后病理诊断LN ̄Ⅳ ̄G (A) +V型, 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 所以肾活检对SLE早期诊断及非典型LN的确诊有重要价值[7]。本组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经肾活检明确急性间质性肾炎, 1例间质病变轻微估计预后良好, 仅给予对症治疗, 2w后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间质活动性病变明显, 给予激素联和环磷酰胺治疗, 3个月后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
本组肾活检资料中有并发症15例, 其中大部分为镜下血尿 (17.14%) 。肾活检是一种有创操作, 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 但本组资料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可能与我们术前准备充分, 超声定位准确, 穿刺医生与B超医生配合默契有关, 所以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准确定位, 做好围肾活检期的处理, 肾活检是非常安全的[8,9]。
总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并发症少, 风险小, 安全有效, 临床与病理紧密结合, 对明确诊断, 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摘要: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70例肾活检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70例肾活检病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例 (84.29%)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例 (12.86%) , 肾小管间质疾病2例 (2.86%)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多见, 占45.76%, 其次为微小病变, 占18.6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 (44.44%) , 其次为乙肝相关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 (各占22.22%) 。出现并发症15例 (21.4%) , 其中镜下血尿12例 (17.14%) , 肾周血肿2例 (2.86%) , 腰痛1例 (1.43%)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临床与病理紧密结合, 对明确诊断, 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皮,肾活检,病理
参考文献
[1]陈文彬.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73-574.
[2]Churg J, Bernstein J, Glassock RJ.Renal Disease-Classification and atals of glomerular disease[M].Second edition.New York:Ikagu-Shoin medical publishers Inc, 1995.4-5.
[3]全国肾活检病理诊断研讨会.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1, 17 (4) :270-275.
[4]增彩虹, 陈惠萍, 俞雨生, 等.22年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10 (1) :327.
[5]刘红, 方艺, 许迅辉, 等.2444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 (4) :535-539.
[6]陈惠萍, 增彩虹, 胡伟新, 等.10594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9 (6) :501-509.
[7]钟鸿斌, 黄硕, 廖爱能, 等.肾活检在非典型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2) :125-126.
[8]胡伟新.降低肾活检出血并发症的经验和体会[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0, 19 (6) :541-542.
肾组织活检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成功的患者117例, 其中男59例, 女58例, 年龄14~79岁, 中位年龄36岁。所有患者术前查血小板、凝血功能正常, 无肾穿刺绝对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采用日立5500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3.5MHz, 以及配备的专用穿刺引导支架。美国Bard自动活检枪及配套的16G及18G Tru-Cut活检针。患者取俯卧位, 常规取右肾下极外侧皮质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 在超声引导下进针至肾被膜外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垂直进针至肾被膜, 打开穿刺针保险, 击发后迅速拔针, 取出肾组织标本, 一般取2针, 如肉眼观察未取得肾组织, 重复穿刺1~2次, 最多4次。活检完成后, 徒手压迫穿刺部位10min, 然后行B型超声复查肾周有无血肿。取得的肾组织送外院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术后卧床24h, 监测血压、脉搏变化, 观察尿液颜色, 连续送检尿常规3次, 术后次日常规复查肾脏B型超声, 如患者有腰痛、腹痛随时复查B型超声。术后及术中超声探及肾周及肾包膜下低回声区或液性暗区即判断为肾周或肾包膜下血肿。
1.3 观察指标
对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类型、穿刺次数及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2例 (10.26%) , 均为肾周血肿及肾包膜下血肿, 同时合并肉眼血尿1例 (0.85%) 。血肿范围3mm×6mm~12mm×96mm。出现时间:术中穿刺1~2次即出现4例, 其中硬化性IgA肾病2例, 弥漫球性增生硬化型狼疮性肾炎2例;其余8例发生在术后次日。合并肉眼血尿患原发病为增生硬化性IgA肾病, 术后2h出现, 经止血、绝对卧床休息1d后症状消失。血肿于2~4周复查超声均完全吸收。
2.2 病理类型
IgA肾病15例出现并发症5例 (33.33%) , 发生率居首位, 其次是硬化性肾小球肾炎5例出现并发症1例 (20.00%) 。提示IgA肾病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见表1。
2.3 穿刺次数
穿刺1次15例发生并发症2例 (13.33%) , 2次71例并发症9例 (12.68%) , 3次26例并发症1例 (3.85%) , 4次5例并发症0例, 提示穿刺次数增多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4 年龄分布
20~24岁年龄段并发症患病率为13.63%, 居首位;其次是45~59岁为7.69%, 提示高龄不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见表2。
3 讨 论
经皮肾活检术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出血, 肉眼血尿发生率一般<5%, 肾周血肿发生普遍, 可高达48%~85%[1]。黄斌等[2]报道的1696例肾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7.55%, 与本组患者发生率10.26%接近。本文资料就肾活检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有关因素 (年龄、病理类型、穿刺次数) 进行统计分析, 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理类型相关, IgA肾病发生率最高, 与Yao XD等[3]研究的IgA肾病活检后并发症高于其他类型相一致。而肾小球硬化病变也是出现肾穿刺后血肿的易发因素, 与郑红光等[4]的研究结论相同。陈孟杰等[5]分析102例肾活检结果认为, 年龄、穿刺次数增加会增加并发症的危险, 而本组资料显示穿刺次数增加以及高龄并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也有报道认为肾功能异常是肾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6], 本组资料因研究受限, 未能就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同时, 笔者发现术中患者的呼吸不配合、急性体位的改变、超声引导定位的不准确也是造成肾周血肿或肾包膜下血肿的原因。综上所述, 肾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应严格掌握肾活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术前做好患者的宣教, 指导配合呼吸与屏气练习, 提高穿刺技术及超声定位的准确性, 术后做好监测,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活检术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17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2例 (10.26%) , 均为肾周血肿及肾包膜下血肿, 其中合并肉眼血尿1例。出血并发症在IgA肾病及硬化病变中出现率高。结论 病理类型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而与穿刺次数、年龄无关。
关键词:经皮肾活检,并发症,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60.
[2]黄斌, 季聪华, 何灵芝, 等.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的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 2009, 14 (5) :373-374.
[3]Yao XD, Wang QW, YU YS, et al.A kind of safety tenchnique of renal biopsy-negative pressure through an oblique angle[J].JN ephrol Dialy Transplant, 1993, 2 (5) :421-425.
[4]郑红光, 王玉慧, 张德伟, 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出现肾包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 (10) :919-920.
[5]陈孟杰, 夏真明.B超引导自动活检枪肾活检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分析[J].临床医学, 2007, 27 (1) :24-25.
50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篇5
本组病例50例,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2岁。诊断为IgA肾病15例, IgM肾病1例, 间质性肾小球肾炎3例, 微小病变型1例, 系膜增埴性肾炎5例, 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6例, 狼疮性肾炎2例, 肾囊肿5例, 紫癜性肾炎4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膜性肾病4例, 乙肝相关性肾炎2例。均采用美国bard一次性活检装置, 在B超引导下进行肾穿刺术。
2 结果
本组50例行肾穿, 成功50例, 成功率100%。术后有2例发生肉眼血尿, 经止血、消炎治疗2 4 h后消失。有2例出现轻度腰酸、腰痛, 1周后缓解。1例尿潴留, 通过诱导排尿方法, 患者自行排尿。无肾周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肾穿刺是一项创伤性检查, 术前须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及家属往往因知识的缺乏, 特别是年轻患者的父母, 往往担心肾穿后孩子会留下后遗症, 因此术前责任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肾穿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安全性、并发症及术中配合的重要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多巡视病房, 关心病人,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介绍手术医生的成功经验, 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信心。组织年龄相当的患者进行交流, 临床上鼓励已经做过肾穿的患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教, 对于减少焦虑, 取得配合效果显著。通过术前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我科患者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1.2 用物准备
穿刺包、穿刺针、腹带、纱袋、乳胶手套、利多卡因、胶布、标本固定盒。
3.1.3 术前准备
(1) 询问患者病史, 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术前3d停用抗凝药物及扩血管药物。 (2) 穿刺前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的时间测定, 肾功能检查。查血型, 备血。查B超了解肾脏的大小、位置及活动度。 (3) 术前训练[2]让患者了解术中、术后配合要求。术前1d教会患者吸气屏气30s, 以确保穿刺瞬间肾脏位置临时固定, 保证穿刺成功;教会患者床上排尿, 以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尿潴留。 (4) 注意保暖, 防止咳嗽, 咳嗽不宜肾穿, 女病人询问是否月经期, 月经期不宜肾穿。 (5) 术前做普鲁卡因试验, 排空膀胱, 过分紧张者术前30min使用镇定剂, 安定10mg肌肉注射。患者由护士护送至B超室。
3.2 术中配合
让患者取俯卧位, 腹下垫约10cm厚的硬枕, 将肾脏顶向背侧[3]。术中采用的穿刺针应避开患者视线, 以免加重患者的紧张与恐惧。行B超穿刺定位及局麻时, 可与病人交谈, 转移注意力。在肾穿刺瞬间协助患者屏气的配合, 对合作较差患者由护士捏住鼻子, 以保证穿刺成功。肾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脉搏、呼吸。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1) 穿刺毕, 局部按压数分钟, 碘伏消毒穿刺点, 覆盖无菌纱布, 局部压沙袋, 腹带加压包扎。让患者休息半小时后, 用平车送回病房。 (2) 术后俯卧6h, 若病情平稳, 无持续腰痛、腹痛、脐周痛及肉眼血尿, 可于6h后解除沙袋, 改平卧位, 24h后解除腹带, 根据情况开始下床轻微活动。如有血尿, 要延长卧床时间。1周内不宜做剧烈运动。 (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 共5次, 并做好记录, 血压平稳后4h测1次。若发现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应及时报告医生, 给予处理。 (4) 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天不小于1000m L (高度浮肿患者除外) , 增加尿量, 防止穿刺后出血形成血凝块梗阻尿路。术后连查3次尿常规。 (5) 做好生活护理:卧床期间, 协助患者进食、饮水、大小便等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进柔软易消化饮食, 防止腹胀及消化不良。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保持皮肤清洁, 消瘦或老年病人, 及时督促翻身, 防止发生褥疮。有的患者因术后穿刺部位不适, 思想紧张, 不习惯卧床排便, 出现尿潴留, 应与患者交谈, 给予关心, 解除思想负担, 可采取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我科有1例17岁女患者, 术后尿潴留, 采用按摩、热敷方法无效, 后采用听流水声自行排尿。 (6) 遵医嘱予止血、抗感染、减化尿液等治疗。
3.3.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血尿的护理:约60%~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 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为了使少量出血尽快从肾脏排出, 除绝对卧床外, 应瞩病人大量饮水, 应观察每次尿色的变化以判断血尿是逐渐加重还是减轻。血尿明显者, 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止血治疗, 并延长卧床时间, 直到肉眼血尿消失。 (2) 肾周血肿的护理:患者术后发生轻度的腰酸、腰痛,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1周后可自行消失。如出现剧烈的腰痛、腹痛。及时报告医生, 行B超检查, 防止肾周血肿, 对于肾周血肿的病人, 应及时给予处理, 并延长卧床时间。
4 结语
肾穿刺虽然安全可靠, 实用性强, 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毕竟是一项有创检查, 可能发生常见并发症。高超的技术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 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情对待手术, 术中积极配合,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从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卧床休息、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对肾穿刺护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肾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蒋季杰, 范亚平.现代肾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274~280.
[2]曾琦, 程玉坤, 鲍群梅, 等.肾穿刺活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2) .
肾组织活检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8例病例为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行肾活检的患者, 男149例 (48.4%) , 女159例 (51.6%) , 年龄为37.5±3.6 (14~71) 岁。
1.2 病理检查
所取的肾活检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 绝大部分同期行电镜检查。
1.3 病理分型
参照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二版肾小球疾病分类[2]和我国2001年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3], 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 PGN) 主要包括微小病变 (minimal change disease, MCD) 、Ig A肾病 (i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 AN)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 N)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 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lomerulonephritis, Ms PGN)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 Sc GN)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 CREGN) 、轻微病变 (glomerular minor lesion, GML) 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secondary glomerulonephritis, SGN) 主要包括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 LN)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 HBVGN)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高血压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纤维样肾小球病、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等;肾小管间质疾病, 如急性肾小管坏死 (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急性间质性肾炎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 、慢性间质性肾炎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CIN) 等。对光镜诊断为轻微病变的患者, 经电镜仍不能明确诊断为MCD、MN等其他病理类型者, 仍诊断为GML。
1.4 临床分型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型: (1) 无症状性尿检异常 (AUA) , 即患者无临床症状, 尿检提示蛋白尿和 (或) 血尿; (2) 肾炎综合征 (Ni S) , 患者可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腰痛、蛋白尿、血尿, 但无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 (3) 肾病综合征 (NS) , 患者有大量蛋白尿 (24h尿蛋白大量>3.5g) 、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30g/L) 、伴有明显浮肿、高脂血症; (4) 急性肾衰竭 (ARF) ,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 (几小时至几天) 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GFR<60m L/min·1.73m2; (5) 慢性肾衰竭 (CRF) , 在CKD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GFR<60m L/min·1.73m2。
1.5 血尿、蛋白尿分组
根据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血尿定义为高倍镜下尿红细胞≥3个, 蛋白尿定义为24h尿蛋白定量≥0.15g。分为单纯血尿组:即尿检提示有血尿, 24h尿蛋白定量<0.15g, 排除泌尿系结石、肿瘤引起的血尿;少量蛋白尿组:即24h尿蛋白定量0.15~1g, 无论是否合并有血尿;中量蛋白尿组:即24h尿蛋白定量1~3.5g, 无论是否合并有血尿;大量蛋白尿组, 即24h尿蛋白定量>3.5g, 无论是否合并有血尿。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 以χ2检验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类型与临床类型关系
308例患者中PGN 250例 (81.2%) , SGN 58例 (18.8%) 。PGN、SGN病理类型与临床类型关系结果分别见表1、表2, PGN与SGN在表现为AUA、Ni S、NS、CR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表现为A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病理类型与尿检关系结果
PGN、SGN病理类型与尿检关系结果分别见表3、表4, PGN与SGN血尿、蛋白尿比较结果见表15, PGN与SGN在血尿、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PGN与SGN在表现为AUA、Ni S、NS、CR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表现为A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PGN中以NS最常见, 而SGN中则以Ni S最常见。表1、表2结果提示每一种病理类型都有其临床特点, 如Ig AN、LN临床表现多样化, MCD、MN主要表现为NS, GML、Ms PGN主要表现为AUA, MCD常合并ARF, Sc GN主要表现为CRF。
表1和表2结果提示AUA患者病理类型可见于Ig AN、GML、Ms PGN、FSGS、HBVGN, 以Ig AN最常见, 与Yamagata等[4]、沈沛成等[5]、石永兵等[6]报道一致。AUA患者虽然无临床症状, 但预后并非都良好, 如GML预后较好, 而FSGS预后较差, 只有临床表现轻微同时病理改变轻微才是真正预后良好的早期肾病, 对AUA的患者应尽可能行肾活检, 明确病理类型, 了解预后, 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最佳治疗方案。Yamagata等[4]对尿检异常患者平均随访6.35年, 发现0.7%的单纯血尿、14.7%的单纯蛋白尿、23.3%的血尿合并蛋白尿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因此, 对AUA的患者应长期密切随访。
表1结果表明NS在PGN中常见病理类型为MCD (50.5%) 、MN (36.5%) 、Ig AN (8.4%) , 以MCD最常见。粤西地区许勇芝等[7]报道NS常见病理类型为Ms PGN (63.1%) 、FSGS (11.1%) 、Ig AN (9.8%) 、MN (5.5%) 、MCD (4.3%) 、以Ms PGN最常见。北京史晓虎等[8]报道NS常见病理类型为FSGS (27.2%) 、MN (25.2%) 、MCD (21.8%) 、Ig AN (19.1%) 、以FSGS最常见。本地区NS中MN比例明显高于许勇芝等[7]、史晓虎等[8]报道, 考虑与本地区MN在肾活检患者中检出率高有关。
从表1、表2结果可见ARF共22例, 常见的病理类型以MCD (31.8%) 、MN (22.7%) 、LN (18.2%) 、FSGS (13.6%) 为主, 以MCD最常见。陈惠萍等[9]报道ARF常见的病理类型为AIN (30.3%) 、ATN (17.7%) 、CREGN (15.2%) 、血管炎 (9.6%) 、En PGN (6.6%) 。李云生等[10]报道AIN (20.5%) 、ATN (18.8%) 、CREGN (12.9%) 、Ms PGN (10.6%) 、血管炎 (5.6%) , 本组ARF的病理类型与上述文献报道不同, 考虑与肾活检指征把握不同和患者选择偏倚有关。文献报道[10,11]ARF患者行肾活检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7%, 34.0%更改了治疗方案, 约3.5%~7.3%肾活检术后出现肉眼血尿, 无出现严重并发症。
从表1、表2结果可见CRF共26例, 常见的病理类型以Sc GN (26.9%) 、Ig AN (23.1%) 、LN (15.4%) 、DN (15.4%) 为主, 以Sc GN最常见。张志群等[12]报道CRF常见的病理类型Ig AN (26.6%) 、血管炎 (14.4%) 、CIN (11.7%) 、LN (10.8%) , 而Sc GN只占8.6%。廖爱能等[13]报道CRF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 AN (29.3%) 、FSGS (18.3%) 、LN (14.6%) , Sc GN只占3.7%。本地区Sc GN比例高于上述文献报道, 考虑与患者肾功能损害较重及肾小球已明显硬化有关。张志群等[12]研究表明, 对轻到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体积无明显缩小, 有大量蛋白尿或大量血尿, 临床怀疑继发性肾脏疾病但病因不明, 需要肾活检提供病变可逆程度时仍可考虑行肾活检。廖爱能等[13]报道CRF患者行肾活检后诊断修正率为30.5%, 据病理结果决定治疗方案比例为56.1%, 治疗修正率为24.2%。
表3结果说明PGN中尿检以大量蛋白尿最常见, 表4结果说明SGN中以中量蛋白尿最常见, 但PGN和SGN在血尿、蛋白尿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病理类型其血尿、蛋白尿有不同特点, Ig AN、Ms PGN、HSPN可表现为单纯血尿、少量至大量蛋白尿, MCD、MN、FSGS无表现为单纯血尿, GML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DN无表现为单纯血尿。
表3结果提示单纯血尿病理类型以Ig AN、GML最常见, 达展云等[14]、沈沛成等[5]报道以Ig AN最常见。文献报道对单纯血尿患者行肾活检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行肾活检后可明确单纯血尿患者的诊断, 也可判断患者的预后, 如表现为GML、薄基底膜肾病预后较好, 而Sc GN、Alport综合征预后较差。Rauta等[15]研究表明尿红细胞为提示肾炎活动的重要征兆, 尿红细胞数目越多, 可能意味着肾小球炎症程度越重, 更易导致肾功能恶化。达展云等[14]研究提示持续性血尿组的病理改变较发作性血尿组相对较重。沈沛成等[5]研究表明单纯血尿患者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 其血尿、尿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呈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 同一种临床类型可见于多种不同病理类型, 同一种病理类型可表现为多种不同临床类型, 但每一种病理类型都有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尿检异常并非一对一关系, 不同病理类型其血尿、蛋白尿有不同特点。分析临床与病理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肾活检临床价值, 提高CKD临床诊治水平。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明确肾活检的临床价值, 提高慢性肾脏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例肾活检病例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类型、尿检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PGN) 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 (AUA) 、肾炎综合征 (NiS) 、肾病综合征 (NS) 、急性肾衰竭 (ARF) 、慢性肾衰竭 (CRF) 的比例分别是18.8%、25.2%、42.8%、7.2%、6.0%, 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SGN) 分别是3.4%、44.8%、25.9%、6.9%、19.0%, PGN与SGN在表现为AUA、NiS、NS、CR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表现为A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GN表现为单纯血尿、少量蛋白尿、中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的比例分别为5.6%、27.2%、29.2%、38.0%, 而SGN分别是3.4%、20.7%、41.4%、34.5%, PGN与SGN在血尿、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方面PGN以NS最常见, SGN以NiS最常见, 尿检方面PGN中以大量蛋白尿最常见, SGN中以中量蛋白尿最常见。
肾组织活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3年3~9月在我院肾内科行经皮肾穿活检术204例, 男104例, 女100例, 平均年龄41岁,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3年3~6月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3年6~9月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宣教, 通知患者以及家属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 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 术中配合等;实验组由专人负责患者的舒适护理。
1.2.1 心理舒适的护理:
经皮肾活检是肾脏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 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作为有创性操作, 术后有出血的危险, 要求患者卧床并腰部制动。患者因为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 普遍认为对重要脏器, 肾脏的穿刺存在着对身体的伤害以及术后潜在各种不良后果。据研究表明, 术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紧张及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为心理的不舒适。我科首先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术前教育。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努力解除患者术前不良心理。应向患者介绍肾脏的结构和再生能力, 肾活检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及术中、术后配合的要点和重要性;说明情绪紧张可使血压升高而增加术后出现血尿的机会[10]。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术后及时巡视病房, 主动服务协助患者所需, 给予心理支持。
1.2.2 社会舒适的护理:
采取各种各样的肾穿刺宣传教育形式, 除了对单个患者的肾穿刺宣传教育外, 医护人员组织相关患者一起观看我科专门制作的肾穿宣传教育记录片, 请术后未出院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 以帮助围手术期患者从新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和鼓励。患者在术前特别需要来自家庭、亲人的安慰和鼓励, 允许家属陪护, 满足患者的归属感。
1.2.3 生理舒适的护理:
术后的舒适改变主要来自活动受限, 床上排便及长期卧床引起的不舒适, 主要表现为生理的不舒适。肾穿刺术后需要平卧6h, 卧硬板床24h。术后患者腰部以上不能活动, 不可翻身, 需要患者保持水平位。因为患者较长时间的平卧, 会导致背部酸痛以及背部肌肉僵硬, 难以入睡, 伴入睡困难的加剧不适感会更加明显。术前向患者解释术后制动的目的时间及必要性卧位不适的护理, 使患者心理上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要求其平卧时间, 此时可协助四肢、头部在腰部不受力的情况下可适度活动, 4h后患者排尿, 且尿色正常, 可协助患者向肾穿侧翻身, 腰部垫软枕。12h后可下床入厕。及早下床活动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肾穿刺术后患者一般伴有程度不同的疼痛, 疼痛是决定患者舒适的重要因素, 所以, 如何减轻疼痛是肾穿刺患者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对于术后不适感的述说, 充分表达同情和给以切实的支持, 并适当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肾穿刺术后护士要及时巡查病房, 一旦发觉术后患者背部僵硬或者背部疼痛等情况,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术后患者切实的关怀, 协助术后患者活动头部下肢、和上肢, 并给术后患者揉按制动受压的肩部和背部, 以减轻其因长时间制动体位引起的腰背部僵硬, 疼痛等不适感, 而且也使术后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1.2.4 针对排尿的舒适护理
1.2.4. 1 术前的舒适护理:
责任护士术前2天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手术后患者排尿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以及排尿困难的客观规律, 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思想负担。指导患者交替收缩和放松会阴部肌肉, 加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 以训练控制排尿功能;每3小时给患者送一次便器, 有意识的训练排尿, 强化排尿反射, 使其适应床上排尿;对女性患者, 协助抬臀训练, 尤其是模拟绝对卧床的抬臀训练, 评价训练效果并登记。叮嘱家属术日准备温开水, 以备术后及时饮用。
1.2.4. 2 术后的舒适护理:
护士及时巡视病房,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督促患者及时适量饮水, 协助解决各种问题, 鼓励患者自主排尿。有研究报道, 患者一旦有排尿的意识, 而又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应尽快帮助患者排出小便, 如时间过长, 易发展成尿潴留, 另外术后排尿困难不利于残血及时排出, 影响了病情观察[3]。患者稍有尿意便为其提供便器, 遇有排尿困难者, 及早给予按摩, 热水湿敷, 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个体化的分析患者排尿困难的原因, 如因为房间内人员过多, 不习惯而影响自主排尿, 可将患者床位推至检查室, 在此次调查中有5例次患者在推至检查室后顺利床上排尿。在诱导排尿等措施无效的情况下, 征得患者同意, 应及早为患者实施导尿。导尿时动作轻柔, 给患者必要的遮挡, 保护患者隐私, 增加其舒适感。加强营养, 多吃水果, 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用力大便引起出血[11]。患者饮食需要给予易消化、高营养食物, 没有出现水肿的患者, 尽量多吃水果、蔬菜, 谷物。支持患者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最好保持在2000~3000ml之间, 如此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尿液排泄, 还可以使粪便软化, 以便于患者排出粪便。防止粪便干燥, 还可以防止患者术后腹压增高而导致出血的发生。
1.2.4. 3 出院前舒适护理:
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在术后3天内不可以使伤口接触不洁水源, 尽量避免因为淋浴或盆浴引发伤口感染, 术后1周后才可以洗澡, 洗澡时避免剧烈活动腰部。在术后1周内, 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术后1周内患者应注意避免用力咳嗽、提重物、大笑等使腹压突然增加的动作。术后3个月内, 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 如跑步、爬山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不同排尿方式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实验组患者的非顺利排尿的发生率为22.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舒适性护理在帮助肾活检术后患者顺利排尿, 降低排尿困难具有明显效果。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 不仅要完成一般的治疗护理, 还要在病情的允许的情况下, 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关怀, 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 以体现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舒适护理模式根据每个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和心理状况的差异, 医护人员制订对应的术后护理和功能恢复锻炼计划, 使患者和家属能够与医护工作人员的康复计划密切配合, 而且保证医务人员不在患者身边的时候下可以协助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术后卧床时间长, 体位改变, 不习惯在人多的环境下排尿及女性患者担心垫便盆引起体位变化诱发大出血等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排尿的因素。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肾活检在临床上是创伤性检查, 其创伤性易带来其他并发症, 目前随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术后护理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肾周围组织水肿、腹痛、血尿等并发症愈来愈少见, 但是因手术导致的术后排尿困难慢慢升级为困扰肾活检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尿潴留不仅使患者身体的痛苦加剧和陪护人员的陪护难度增大, 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早期诱导排尿训练有利于患者肾活检术后排尿[13]。我科在协助术后患者排尿中除应用听流水声、按摩、热敷等传统方法外, 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及隐私的保护, 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目标。如在病房, 请其他探视的异性暂时离开;将患者推至无人的单独房间;协助生理及化验指标良好的患者侧位排尿,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 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使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更加密切了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