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2024-12-06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精选12篇)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1

应用艺术设计从人的某种物质功利目的的需求开始, 结合现代技术工艺以及对新式材料等客观条件, 将造型艺术的表现特征体现徂徕。应用艺术设计创作需要艺术表现和再现的相互借鉴, 进而实现新创意, 实现艺术共赢。

一、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两个重要表现方式, 艺术家通过这两种方式将现实和人的意识进行物化, 以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了艺术品的主体表现和客体再现的统一。在现实的创作过程中,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客体的认识而将客体再现, 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观念将其作为表现的主体, 在不同的艺术种类对客体和主体的表现和再现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因此就有了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这两种不同的艺术。

表现艺术是对人, 特别是对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的一种间接的或者直接的表现, 其根据艺术家角度对艺术进行观照, 其发展的繁荣和成熟体现了人类文明进程和人主体观念的觉醒。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往往隐藏在形象的背后, 不过, 艺术创作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而且再现和表现都是经常相互渗透的。以音乐为例, 乐曲的构成与某些客观的影响关系并不是很大, 可是音乐却是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有欢快的, 有凄凉的, 有忧郁的, 也有豪迈的, 为音乐构造了不同的气氛和基调。当代有许多艺术作品都可归属为表现艺术, 尽管不是对客体的再现, 但也借助了再现的方式传达了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目的。比如作为艺术的绘画、雕塑等, 虽然比较倾向于对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体现, 不过也有许多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绘画和雕塑, 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客观物象自然形态的制约。但这些现象都是微观层面的一种特殊情况, 而不能从宏观层面否决表现与再现的分类方法。因此, 要把握这两种造型艺术的分类, 需要在丰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把握, 这样才能够使得主观的情感体验与客观的直接形象在设计中完美的体现出来。

二、表现艺术中的工艺美术

在造型艺术中, 工艺设计作为造型艺术中的一种表现艺术, 与一般的雕塑和绘画作品相比, 在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转换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工艺作品一般都是最大限度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秦汉时期的瓦当、漆器等工艺作品。秦汉的瓦当因为实用的需要, 在进行制造的时候, 将古人的崇拜图腾神兽装饰在建筑和工艺品中, 不仅反应了人们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愿望, 又将秦汉时期艺术家们朴实、庄重的审美观念和那时能工巧匠的艺术才情和高超的艺术智慧。不过尽管工艺作品在创作形象的过程中, 会借鉴自然的物象, 但也只是停留在借鉴的程度上, 而不是将再现自然作为工艺作品的根本任务。就像许多城市装饰的工艺用灯, 虽然有许多会建筑城花型的装饰灯, 但是人们在体验那种美感的时候并不会将其当做花的美感来欣赏, 因为那不是“花”, 而是城市装饰用的“灯”。再比如,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不仅通过水泡组合的造型方式和特点的现代建筑元素, 又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灵感,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工艺美术之后的设计艺术

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工艺美术是一种以装饰为目的的手工业, 传达了生产者的个性情感, 这种艺术品不仅具有欣赏的价值, 还具有实用的价值。但艺术设计则是与工业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具有浓厚的批量生产属性。艺术设计对外形、装饰、色彩、图案比较关注, 但是更多的是形式要服从功能的要求, 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对工艺品的美化。其讲究的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追求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不过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艺术设计并不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 艺术设计的观念早就存在了, 《考工记》就有明确的关于艺术设计的思想。比如“审视曲直, 观察势态”就被认为是最早关于艺术设计的思想。从手工艺到工艺美术, 再到艺术设计, 这个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教育特征, 这和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历史发展中艺术设计所要走的路径。在中国, 艺术设计需要与我国传统造物艺术思想和文化积淀的联系, 要让艺术设计获得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对艺术设计这个概念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语义含义。

在当代, 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挑战, 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会孕育出不同的设计, 对设计也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自从设计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以来, 艺术设计与科学融合, 产品的功能实现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并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素材和制作手段, 而艺术则提供工艺品的审美因素。艺术设计对艺术的效用和审美需要的有效结合已在现代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

四、应用艺术设计的美与人性特征

应用艺术设计的形象与普通的物质产品和纯粹的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区别, 因为其形象尽管不具有生命, 但其中蕴含了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家借助具体的物质形象将之表现出来。表现艺术是对人类以物质功利为目的所独创物质组合形式的美化, 再现艺术则是着重再现并渲染客观物质的美。应用艺术设计的作品, 其美感主要来自于形式, 再现艺术特定的形式所体现的内容的形象美, 包括整个艺术品的整体形象美。应用设计非常强调人性, 对人性的重视也会人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艺术设计满足的是人的审美需要, 也是人自我满足的一种需要, 其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 一人为目的, 为人设计。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美的、和谐的自然环境, 体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和谐共赢的追求。

应用艺术设计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利性, 是应用于审美的统一, 在技术上为人类提供了舒适和便利, 在心理上为人类提供感动。设计的构思和形象的创造通过与科学的结合以及对自然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 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应用艺术设计的创作是永无止境的, 应当做到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完美融合才能实现艺术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工业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2

一、市场竞争白热化

近几年来,由于新兴陶瓷生产国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陶瓷制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世界陶瓷的总产量明显上升,国际陶瓷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就建筑卫生陶瓷来说,世界的总需求增长远远低于总产量的增长。

据调查发现,近年来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的总产量增长超过十个百分点,而今后的几年时间内,建筑卫生陶瓷的总需求量才能增长七个白分点。因此,对各个国家陶瓷行业来说国际陶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二、市场需求高档化、艺术化

国际陶瓷市场疲软,供大于求,但特、优,新、精产品,仍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档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就我国来说,高档卫生陶瓷需求量每年平均约为200-300万件。日前,随着一场竞争的加剧,中、低档产品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际陶瓷生产国也正把生产的重心向有重大利益和竞争潜力的高档化陶瓷产品转移。未来国际陶瓷市场上艺术化也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艺术化陶瓷产品将普遍受到欢迎。

三、市场销售配套化

销售配套化,是近几年来国际陶瓷市场出现的一个新特点。目前,国内外建筑和卫生陶瓷企业不仅谋求内墙、外墙、地砖系列产品的配套、卫生陶瓷本身的产品配套,而且还在于千方百计的谋求墙地砖和卫浴产品的配套,有的公司还根据一些人喜爱艺术品的特点,组织厨房、卫生间、客厅的配套产品,从而形成了陶瓷产品的配套生产和销售。例如,日本东陶机械公司生产水暖件、浴盆、化妆台、厨房设备和整体卫生间等系列配套化产品我国赛纳公司开发的金装系列产品,形成了金赛纳洁具、金石抛光砖、金装爬墙砖等相互配套的建筑和卫生陶瓷产品。

四、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由于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市场上单一品种的生产与销售很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据预测,未来国际陶瓷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质量高、功能全、花色多、造型新颖,也即是所说的,产品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在国际陶瓷市场上,产品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朝着另一个方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个性化产品只有大量市场空间,因此各个国家的陶瓷产品正在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如,美国式加长卫生洁具,以直线、棱角的突出,显示产品的力感、气势的美法国式卫生洁具线条流畅,充满温情,富于诗意。体现出浪漫的色彩而日本的卫生洁具则以精美绝伦著称于世,反应出日本人的精巧细致的美。

产中心转移

近代以来,世界陶瓷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欧亚两大洲,其中日用陶瓷产品,亚洲占65%,欧洲占30%,而高档陶瓷生产又主要集中在西欧的英、德、意,法等国家。由于陶瓷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将工业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正在向劳务费用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3

[关键词]古装影视服装造型设计人物性格特征

现今随着时代经济和媒体业的发展,影视作品也随之大量不断地问世、出现和广为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有形式已满足不了观众们迅速提升的审美水平,逐渐转变为对影视作品全方位地视觉要求,这其中就包括服装、配饰、造型等视觉上美化与享受的要求。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古装影视作品大量的产生并广泛的热播、热映,古装剧可谓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从中不难看出,这与我们国家有着悠久、辉煌的古代历史文化和广泛、众多的故事素材以及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衷有关。更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服饰、民俗等文化同影视这种年轻的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如同各朝代服装史的展播一般,服装造型设计成为古装影视作品中倍受关注的看点和焦点。亦成为古装影视作品创作中的关键部分。

表现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是古装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部分,如何能利用这一点,来更好的为古装影视作品创作服务呢?关键就在于,通过服装造型设计使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角色性格特征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古装影视服装造型设计主要是通过角色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图案等服装要素和各种现代设计元素,以及创意、夸张等一些设计方式和创作手法来表现人物角色的服装及性格特征,体现人物本身的气质、心理、性格、状态、地位等。《英雄》的人物服装,以色彩为先八的设计视角,运用了鲜明的绿蓝红桔黑等色彩基调,配合不同场景的需要,划分了人物在不同场景所身着的服装色彩,表现不同人物所处的内心世界。为了人物的剑武打斗场面,选用了飘逸轻薄的纱质面料来展现,表现了剑客豪侠们的侠义气质与情怀。《夜宴》中青女献舞时的一袭素衣,简单而素朴的平布质感面料,虽没有任何装饰,却从中可以读出人物当时内心所处的无限哀伤、惆怅和凄凉。同时也预示了平静稍后将泛起的层层波澜和一场暗含着杀机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后身穿的拖地长摆金色凤袍,夸张的超长拖地衣摆样式,紧簇的团菊图案和满身的金丝珠片与刺绣,都无不展示着皇后的母仪天下之感和皇家帝王的华美气势,最终达到了影片中所呈现出的精美效果。

探析情感化图形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4

一、情感化图形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图形设计的个性和生命力的体现, 有独特的表达角度及形式语言, 如“新颖”“独树一帜”是图形设计独特语言的专用词。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所谓大师, 他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香港设计大师黄炳培的《红白蓝》系列作品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黄炳培先生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红白蓝编制袋作为设计元素, 它象征着未完成的建筑和工作, 他以“红白蓝”系列作品积极推动香港精神, 试图把红白蓝变成香港地方化的一种语言和标志, 设计师以常人视而不见的“泛”视角, 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社会深层的认识, 把自己精神层面、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同时它也吻合现代人的心理, 更加适合于视觉传达的表现, 让人永远记住了这位“红白蓝”设计大师。

二、情感化图形的情趣性

在图形设计创意、表现手法和形态方面, “情趣性”所呈现的是一种反常态化、有意思、出奇制胜的特性, 使人在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状态, 在当今设计赛事交流活动加剧, 图形表达思维的单一性令人感到平淡和缺乏生气。有情趣的设计, 它能起到传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作用, 有生命的设计, 是真正能碰触人的内心世界, 与心灵产生碰撞和共鸣的设计。这类设计近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情感化设计作品在心理上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情感体验, 例如设计师史源的作品《热感墙纸》, 主要是靠温度使一个没有生命的墙纸开出鲜艳的花朵图案, 墙纸会在暖气片周围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慢慢开放。在情感的追求上, 以塑造家的温暖感觉为主, 奇妙的交互体验把受众置身于安静优美的大自然之中, 觉得“家”很温暖, 对家很依恋。这个作品通过理想化的情感将人对生命、自然的爱体现了出来, 传达了设计的情感性与功能性。

三、情感化图形的共通性

共通性是指通过国际化的视觉图形语言, 达到情感无国界的效果,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键是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那就是挖掘整个社会心理层面的共通之处, 捕捉受众内心细微感受, 用创意手法生动演绎情感传递的精神, 诠释让人感动的情绪。通过图形情感的表达, 达到交流的目的。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观念创新、社会面貌大改变的时代, 每天面对各类动态、静态等众多媒介信息, 传递出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各种图形信息, 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多了解它。在当代图形设计中, 图形语言的单纯可以使受众在刹那间体会到设计者所表达的观念和思想, 也可以让受众在有意和无意中接收其传达出的图形信息。

图形的单纯性在视觉和心理上能引起受众的共通性。从2012年亚太广告节的获奖作品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情感带来的力量。例如上海DDB作品《隔离的键盘》, 设计师把116个玩电脑的人物雕塑分别放置在封闭的玻璃罐中, 做成一个巨大的键盘装置, 每个按键中的人物都在聚精会神的玩电脑, 表达人们过于沉迷网络, 忽视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这不仅是中国现象, 也是全世界都面临的状况, 这件作品打动了户外全场大奖所有的评委, 因为它揭示的状况引起了每个评委的共鸣, 隔离的键盘, 这个概念不只是中国的, 因为它是“泛”国际的, 让人感动、发人深思的情感是无国界的。

四、情感化图形的审美性

审美需要的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是人的物质欲望得到满足后, 人们从心里渴望美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祈盼, 正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然后求乐。”

图形设计的审美是以图形的外在造型形态来向受众传达美感, 对图形的审美接受是有着选择性的, 图形本身的审美因素, 会直接影响到视觉的传达效果, 具有视觉美感的图形能够为接受传达愉悦的信息, 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共鸣。例如设计师颜雅涵、李智崴的设计作品《停止杀害所有生物》, 设计师用编织的唯美手法, 细腻的设计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图形, 寓意重视生物多样性, 维护彼此依赖的生物圈。在如另一幅关于地球升温的公益招贴, 画面中一只动物因为气温升高, 把自己的“外衣”脱掉了, 露出没有皮毛的肉, 虽然也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但是其审美性却与人的感官感受不相符。

图形自身的美丑因素, 会直接影响受众的情感情绪, 具备视觉美感的图形能够容易促使受众在心理上升起一种美的意境, 从而达到心理的愉悦感。因此, 图形设计追求美的形式感, 激发出人们的审美情感, 对图形的传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感染效果。

五、情感化图形的暗示性

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图形总是能给人以愤怒、悲伤、恐惧等直觉心理反应, 从传递的信息上又能深刻感受到启示、教育、感悟、审美等知觉反应。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是优秀设计作品的前提, 它不仅指出设计的意图, 更重要的是给人以启示性, 有赞扬社会积极的一面, 也有评判社会阴暗的一面, 使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情感丰富、表达清晰的图形语言, 容易触动受众的内心世界, 引起心灵强烈的震动与共鸣, 从而深化图形的魅力与张力。例如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教授创作的招贴《我不是商品》, 作品里一件珍贵的文物——石狮子正在挣脱现代商品条形码的束缚, 与招贴所要展现的保护珍贵文化遗产主题巧妙的相吻合, 提示人们要保护国家珍贵文物, 这是一个设计师的职业精神, 更是一种爱国的情绪。再如设计作品《木偶》, 设计师采用六个世界上不同肤色的木偶人, 暗喻着社会差异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国际人士的关注。

结语

设计是一种艺术, 一种贴近大众的、具有功利性的艺术, 而艺术的力量就在于“以情动人”。融入情感的图形设计让生活在大机器时代的现代人感受到一份关爱, 同时也会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因此分析情感化图形的表现特征, 作为设计师, 就要结合很多跨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创意设计研究, 并不断提升自身设计修养和审美文化, 还要深入大众的生活, 体验他们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不断升华, 以设计出更具实用、艺术和现代的情感化图形。

参考文献

[1]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

[2]徐恒醇.《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5

【关 键 词】主观性/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认识的主体性也是如此。人们在发扬认识的主体性去努力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同时,却发现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也影响着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的主体性之所以会带来负面效应,是因为认识的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主观性这一环节,这样,当人们发扬认识主体性时,其中的主观性也往往随之进入了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中,并由此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人的困惑。有些人认为,既然认识的主体性会带来主观性,那么知识就再无客观性可言,有些人则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否定认识主体性本身,进而视认识的主体性为大敌,认为既然要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就应当限制、少谈甚至取消认识的主体性。因此,怎样看待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何在?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否意味着知识客观性原则的破产?所有这些都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此也做一些探讨。

一、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表现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们在发挥主体的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主观性、武断性、片面性。

认识的主体性意味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认识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创造的过程。但是,这一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潜伏着脱离客观性原则的可能。如果这里的目的缺乏客观基础,那么这样的目的就有可能把认识引向主观性的误区;另一方面,认识是主体能动的创造过程,但是如果这里的创造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是不切实际的凭空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也会使认识脱离客观性。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即由此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至少有以下表现:

第一,随意性选择。如果选择不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全面理解、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就是随意性选择。其结果是或者把错误的逻辑起点、思想材料引入认识过程,或者把不合适的方法加以运用,由此造成认识的主观性。

第二,随意性约定。不考虑命题、原理等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只根据权力等方面的需要便把这些命题、原理等约定为真,这样的约定便是随意性约定。

第三,随意性抽象。不是从对象的全面的客观的关系出发来抽取出它们的必然本质和共同属性,而只是从主观因素出发,抽取对象的偶然特征,这样的抽象就是随意性抽象。

第四,随意性综合。只看到事物、要素的个别共同点,不考虑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如“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这样的综合便是随意性综合。

第五,随意性建构。不使用可靠的思想材料,不运用具有客观有效性的方法,想当然地建立各种认识上的结构,这样的建构便是属于随意性建构。

总之,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功能时,既有可能增强认识的客观性,也有可能导致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便是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二、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同各种差异性密切相关。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主要由下列三种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

第一,认识主体的自然差异性的不良影响。主体的自然差异性与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有关的,尽管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和十分间接。主体的自然差异包括遗传上的差异性、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年龄上的差异性、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虽不能直接造成认识的主观性,但它们会造成人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在理解力、想象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而 间接地影响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由此影响人们在看待特定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客观性的程度。主体在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情绪、性格、思维速度等都会影响当时发挥的效果,其中有的产生了积极作用,有的则间接造成了负面效应。

第二,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更多地妨碍着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性,因此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比自然差异性造成的要大得多。而且,由于自然科学认识主体间更多地掌握着共同的逻辑思维工具,因此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中造成的主观性比起自然科学来又要大得多。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属的民族和国家不同,所在的历史年代不同,所处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样当他们作为认识主体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往往按照他们个人的风格、方式、特点各行其是,按照各自的方式去创造,其结果是把各种各样的主观随意性、武断性、片面性带入认识过程。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以主观有效性代替客观有效性,由此造成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第三,实践发展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这是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终极根源。实践发展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横向的差异性,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实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实践发展的历史性,即以往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不良影响也即是实践发展的相对不完善性。实践发展的这种相对不完善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上去从事认识活动,因此认识主体性也只能在有限的水平上加以发挥,总是带有不完善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完善性会越来越小,认识会越来越客观,因此相对于未来的发展阶段来说,现在的认识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现有水平的认识主体性总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而这正是由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与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意味着认识主体在发挥各方面功能时也会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认识过程,那么这对于知识的客观性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人们再也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了呢?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对于知识客观性的达到确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就在于:它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表现在知识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客观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我们现在说知识的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以往历史时期和现在而言的,随着实践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将更加客观化,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因此知识客观性的这种纵向的相对性在所有知识中都存在。知识的客观性同事物的其他性质一样,也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即知识的客观性也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否定这一点,会导致把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波普就曾提出“逼真度”这一概念;皮亚杰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客观性是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作为一种状态开始的;客观性是通过逐步接近而困难地达到的”。罗蒂也认为,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尽管他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存在各种偏差,但他们看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点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

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并不否定知识客观性本身,正如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一样。知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因此知识不断达到客观性,其客观性越来越强,这一点是绝对的。

因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一点不应看作是对知识客观性的否定。相反,正是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存在,才提供了知识发展的必要性,开放了知识客观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使知识的发展能够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过程中走向新的客观性。因此知识的客观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知识的客观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的统一。

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还得靠认识主体性本身,即依靠认识主体性的正确的、有效的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虽然造成了负面效应,但认识主体性积极的、正确的发挥又有能力不断地打破和消除这些负面效应。不过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它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实践的发展。实践前进一步,人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一步,认识主体 性的负面效应也有可能消除一步。因此在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这一任务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阶段性,既要积极地发挥自觉能动性又不能陷入盲目性。

通过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有许多途径,其中包括:

第一,正确运用认识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力避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等等都潜伏着陷入主观性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统一,把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尽可能地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事客观的调查研究,运用客观的实践检验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等等。要达到客观性的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如坚持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等等。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正确的方法对于自觉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掌握的方法数量上越多,质量上越可靠,看问题也越客观,认识主体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小。认识主体各项认识功能的发挥本身也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进行综合要有综合的方法,进行建构要有建构的方法,这些所用的方法是否可靠和是否得当,对于是否造成负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的大小有着重要影响。

认识主体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否可靠,往往制约着认识是否客观。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得出主观性的认识,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先进的思维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负面效应。许多在科学上卓有建树的人,都得益于先进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它们。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冲击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证明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人们进一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扩大认识交往。认识交往对于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接受的背景知识中的错误成分,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等,是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在认识交往中得以消除或更新,通过认识交往的不断进行,人们可以获得一大批新见解、新方法、新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着内化在头脑中的认识工具,形成看问题的新角度,使认识不断趋于客观,尤其是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知识产品更新换代的不断加速,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认识交往的意义也越来越大。认识主体性造成的许多负面效应都必须通过认识交往才能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认识交往就越来越成为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

芜湖铁画的工艺表现与艺术特征 篇6

[关键词]芜湖铁画;工艺表现;艺术特征

[Abstract]Wuhu iron painting, a manual skill, is the first announce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aterialized form of Wannan regional cultures. Based on the unique forging techniques, it widely uses the technology of folk paper cutting, wood carvings, brick carvings and gold and silver forging, and fuses the brushwork and composi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which makes the artworks both spiritually and artistically beautiful, combining the unique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industrial arts. Thus, so called as "wrought iron painting, unique in China", it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culture and techniques in Huizhou which worthes studying.

[Key Words] Wuhu iron painting; Technologic skills; Artistic features

本文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安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化和品牌传播研究”(SK2015A046)成果之一。

一、芜湖铁画概述

芜湖水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钢铁产业尤为兴盛,自明代中叶就形成了“十里长街”的商业格局。至清康熙年间,当地铁匠汤天池在姑孰画派创始人肖尺木的启发和帮助下,创造性地以锤代笔,以铁代墨,以六法为准则,在传统铁艺锻制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民间剪纸、徽州三雕以及金银锻制的处理工艺,开始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铁画(图1)锻制。在至今三百多年的传承发展中,铁画始终保持锻铁匠人与书画大家合作的传统,创作了兼具地域工艺特色又富含地域审美情怀的艺术佳作,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品,并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芜湖铁画的工艺表现与艺术特征

芜湖铁画是以低碳钢为材料,以国画形式为蓝本,通过剪、锻、挫、接、漆等多道工序对画稿意境再现的创作。它的最终效果一方面受制于画稿设计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则由工艺表现技法的高低所决定。也就是说,如果先抛开画稿因素的影响,铁画作为烘炉锤锻的艺术,匠人对火候的判断、锤下功夫的巧拙,都直接决定铁画的艺术效果。正如它前身“铁花”的制作,虽然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的佛教用品,如宝殿屋脊铁饰、佛座镂空花架、供奉花卉等,但基本都是简单的浇铸工艺或铁皮剪切焊接而成,可谓“技也不奇”[1],因此文献和地方志鲜有记载。在此技术基础上,由于芜湖铁匠能根据国画的笔意和表现需要,不断探索并掌握各种新的锤锻技法,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表现工艺和与之对应的艺术特征。

铁画的表现工艺主要由锻铁、淬火和上漆三个环节构成,其中锻铁工艺负责“形”的塑造,可细分为整体造型、细节表现、画面层次等多个要素,对铁画的艺术风格以及意境表达至关重要;淬火和上漆工艺负责铁画“色”的表现,对铁画的格调形成和气韵表达尤为重要,两者都是构成铁画独特艺术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锻铁工艺与铁画的艺术特征

锻铁工艺是指在铁画锻制过程中,铁画匠人参照设计画稿对原材料进行造型上的加工过程,包括红缎、冷锻与接火三个环节:

1.红缎与铁画的气韵

红缎是铁画锻制工艺中最为核心的表现技法,指对低碳钢加热后进行的锻制。根据匠人“红缎则柔,冷敲则硬”[2]的口诀,红缎能获得较好的延展性,适合锻制形变大、立体感强和肌理效果复杂的对象,因此在铁画的粗胚锻制和细节表现阶段都不可或缺。如在锻制铁画的粗胚时,匠人为了方便铁画锻制,通常将画稿进行模块化分解,并根据模块造型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红缎塑形。此时的“塑形”并不追求细腻的细节表现,而是指铁画大的构成趋势,目的是为了尽量做到与原稿“形似”,以表现它的“气韵”和“气势”。

在铁画的细节表现上,红缎工艺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如杨光辉铁画大师在锻制螃蟹时,为了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他先在螃蟹的脚和螯上打许多小洞,将细小的铁丝穿入并将蟹螯包起来,然后放入烘炉进行炼烧,待铁丝熔而未熔之际,立即进行锻打,只消几锤便见效果:没化的铁丝头便成了螯毛,融化锤扁的就成了泥巴,整个效果浑然天成,生动有趣。再如墨竹铁画(图2)的锻制,艺人在红锻时用铁錾对叶片粗胚进行肌理和造型进行刻画,以利于表现枯笔形成的飘逸效果和水墨特有的笔墨特征。当然,红缎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锤法和火候的运用,不同风格的铁画通常采取不同的锤法:粗犷古朴类的题材多采取粗锻而不事雕饰,如苍松和古梅的枝干,锤痕点点更能表现它们的古朴苍劲;细腻柔和类的主题多采用轻锤慢锻,如幽兰和侍女的衣饰,纤细圆润的线条更能体现飘逸灵动的艺术风格。

nlc202309081233

由上,红缎工艺表现在宏观上强调画面的“气“、”势”表达,在细节上追求对象的生动再现,很好地营造了铁画气韵生动的艺术特征。

2.冷缎与铁画的风骨

冷锻与红缎相反,指不对原材料加热就进行锤锻的工艺。它的锻制要点是锤锻力度要轻,砸锤要平要稳,只有在足够的耐心下经过千锤万锻,才能确保铁件内部细密如泥,外部光洁流畅,同时兼备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锻制过程还要注意的是,冷锻极易造成铁件崩断或开裂,所以只适用来表现简单的造型或用来消除红缎形成的明显锤印,塑造细腻柔和的艺术风格。如在表现垂柳、曲水、衣带(图3)等流畅轻盈的线条时多采用冷锻:先在红缎的基础上慢慢捶打,拉出细细的线条,然后根据画稿焊接成型。整个造型柔和但绝不柔媚,线条流畅内敛,有如中锋运笔,即使看上去柔细如丝,但仍能感觉柔中寓刚,骨力传神。

3.接火与铁画的意境

接火又叫红接,是将需要组接的模块同时在烘炉中加热至高温,并锻打结合点使之融合,然后淬火降温形成高强度统一体的过程。从技术角度来看,接火是锻铁中难度最小也最基本的工序,关键在于温度和锤锻力度的控制,温度太高模件容易变形,温度稍低就可能造成模件碎裂,期间可控时间不过几秒,这对匠人的经验和锤锻技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艺术表现角度来看,接火是铁画模件 “装”的过程,各模件的位置经营、动态走向比接火工艺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只有那些“匠心颇得六法之妙”的匠人们,才能在原有二维画稿的参照下,对铁画进行立体化的再创作,以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气韵精神。说到接火工艺对铁画艺术效果的作用,主要是拓展了铁画的表现层次和审美意境。以知名铁画《迎客松》的锻制为例,“整个树冠要分解成两百余个结构相同的树小枝,每个小枝均由松花、根槽以及五十至七十只长短不均的松针锻接而成,在构造上要求松针向上,左右交错,符合生长规律。” [3]这样的效果无法由单一的铁块锻制完成,否则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粗劣,而接火工艺的采用有利于吸收徽雕、剪纸中丰富的表现技法,如在层次表现上借鉴了浮雕、半圆雕、圆雕、透雕等表现手法,为宾主、呼应、远近、虚实、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大小等表现原理的应用提供可能,较好地拓展了铁画的审美空间,营造了意境幽远的艺术效果。

在铁画匠人高超的锻制技艺下,又粗又硬的顽铁转化成了一件件气韵生动的艺术作品,完全没有那种故作雕饰刻意而为的工匠气,显露出铁画特有的厚重刚劲,以及超凡脱俗的艺术特征。

(二)淬火、上漆工艺与铁画的艺术特征

淬火、上漆原本分别属于锻铁补强和装裱上色的不同工艺流程,但随着后来锻制技艺的研发,他们被赋予了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为铁画的艺术表现争“光”添“色”。

1.淬火与铁画的神韵

传统铁画的淬火工艺是为了让钢铁在红缎后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防止铁画模块日久脱落。后来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储金霞的探索下,淬火被赋予新的含义,那就是通过淬火工艺可以丰富铁画的表现色彩。如储大师锻制的《鸡趣》(图4),通过将模块在不同介质中进行淬火,对象的亮部呈现出黑中泛蓝,蓝中泛紫的高亮度色彩,随着角度的转换,还会出现更微妙的变化;对象的暗部则形成黝黑的颜色,这种黑不同于传统铁画上漆后的单一漆黑,而是有着高光泽度和明度变化的黑色。经过淬火工艺的处理,铁画形成了微妙的明暗变化和“墨分五色”的神奇效果,不仅极大地避免了由于材料特征带来的笨重、粗劣和呆板印象,还有利于体积感的塑造和气韵的表现,给铁画增添了不少神韵。

2.上漆与铁画的格调

上漆是指“用热烘松香柏油当漆,涂在铁画上防止锈蚀,同时增加光泽度和显出黑色”[4]的工艺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松香柏油已被现代油漆所代替,在涂刷技法上也略有改变,因为如果按照传统上漆的方法通体平涂,就会显得工艺品味太重而灵气不足,所以有经验的匠人会根据画面的层次需要来调节油漆的厚薄。如在锻制徐悲鸿的《奔马》(图5)时,匠人往往采取暗部厚涂亮部薄涂的方式,甚至还有意漏出原有质感和点点锤痕,以增加铁画的表现层次和艺术美感。

除了防锈保护铁画外,上漆工艺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即凸显芜湖铁画的色彩语境,塑造清雅空灵的艺术格调。众所周知,铁画脱胎于国画,无论是画面构成还是风格特征都深受影响,用色也仅限黑白,严格遵循国画的色彩体系,与儒、释、道的文化价值观遥相呼应,体现了崇尚平淡天然、质朴简约的审美意蕴。所以不管是在铁画本身的色彩运用上,还是在装裱展示的环境中,铁画都注意黑白两色的对比运用,而这也形成了铁画在民间工艺美术视觉体系上最为鲜明的特征(图6)。

结语

作为皖南“上层”士文化和“下层”工匠文化融合的重要物质载体,芜湖铁画在材料和锻制工艺上利用地域优势,充分发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体现了芜湖“神乎其技”的工艺表现技术;在艺术表现上吸取当地“新安画派”、“姑孰画派”简淡高古、秀逸清雅之风,尤其注重作品神韵和风骨的表达,是皖南文人逸品格调的体现。这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将钢铁材料属性的“铮铮铁骨”与文人精神追求的“铮铮铁骨”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工艺价值和艺术特征。我们对包括芜湖铁画在内的手工技艺类非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其工艺特点和艺术特征,更应该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用心体会它的创作思维与文化背景,借鉴其融合不同文化,以及跨界整合发展带来创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伯璜,姚永森.芜湖铁画溯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72.

[2] 杨光辉,张开理.铁画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34.

[3] 杨光辉,张开理.铁画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39.

[4] 杨光辉,张开理.铁画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56.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7

一、图形艺术的符号化特征

1、传播性。图形符号是除语言之外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传播性在传达人类精神情感时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图形符号建立在传达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图形符号学的产生,是传播理论深刻影响的结果,以往的设计界更多地关注如何保持其艺术的独立性,而淡化了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传播途径。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大众传播是对传播的再限定,可以用三项特征加以确定,即针对较大数量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需要庞大的开支。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人、社会与环境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信源——信息——编码——信号——信道——信号——译码—信息一信宿。在这个系统里,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得关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各种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递途径中,我们可以把视觉设计师的创作过程看作视觉编码的过程。就视觉设计而言,其编码过程是“主我”和“客我”的不断沟通与交流。充分认识了以上特征,我们的设计着手于对特定符号特征的探求,并以高淳陶瓷器皿的外形作为符号化的设计定位。

2、时代性。视觉设计的目的是使人类和世界更加容易达到“认同”,这种认同具有时代性,即以历史上不同的图形文化发展背景为依据划分的某个时期,或是相同时间段内因地域的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社会群体的差异而划分的某个阶段,如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或大众消费时代等。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图形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把握时代的图形符号特征就是把握了时代的特征、时代的文化和精神。视觉符号的创新将更新设计文化观念,丰富时代的设计表现语言并成为产生好的设计的着力点。

3、视知觉的组织性。在图形符号的视觉体验中,人们总试图把视野中的图形信息组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力图在以往的视觉经历中找寻与那些不规则的、陌生的、不完美的信息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作为参照,进行整合,以期获得一种熟悉感,这个过程是一种能动的自我调节过程。格式塔心理学的试验表明,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图形(如几何图形、对称图形,有规律的曲线、直线、表面等),易被我们的视觉接受,易产生视觉“美感”,但是这种有秩序的规则图形对人们的视知觉来说的确是一种单调刺激,所以恰到好处的中断、转折、交叉、过渡、对比会形成集中的视觉兴奋点,会更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设计作品之所以要在简约中寓丰富、规律中含变化,就是要在视觉的起伏变化中达成合乎审美规律的目的。

二、图形符号的表现形式

1、视觉功能符号化。图形设计的视觉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观念的主导价值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图形设计作为一种观念性活动,是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形式和结果。观念在设计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它不仅限于视知觉的层次,而且还能达到理性的深度,深刻揭示出人们精神状态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规律性。图形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视觉符号传达一种观念信息,激发人类思维。设计以器皿造型和字母组合的高淳陶瓷图形观念是视学功能的起点与方向,它同设计师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设计师在创造着可供人们使用、观赏的设计作品时,也创造着观念符号,反映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观念引导着图形符号的形式变化,不同的创作观念促使着思维从直接的、间接的和记忆中提取典型元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形式,使艺术想象在限定中锤炼升华。由此可见,设计师用具有观念性的设计符号反映客观事物和生活,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设计图形符号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形式化、凝练化。人们在进行观念、感情的交流时,需要一种可以被我们感官感知的物质形态来负载这种精神内涵,就是可视的图形符号。

2、表现方式的符号化。在图形符号化的创造过程中,设计师对一个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由综合了多种信息的表现体构成的。如用松鹤和桃寓意长寿,用牡丹寓意富贵,用竹子寓意高贵的品格等,在这些图形艺术的表现体中,松鹤、桃、牡丹、竹子只是符号形态的属性,要理解图形所指对象的含义和概念,则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因此,设计图形符号是由“形符”和“意符”共同构成的,二者结合形成了图形符号化特有的表现方式。“形符”、“意符”正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设计图形的形符与意符的关系往往由一些约定俗成的道理所规范,换言之,是由使用者对这一符号的认同决定的。

3、构成过程的符号化。图形设计不同于科学创造,它是对现实物象的一种视觉组织和“夸张”。图形设计者是对自然界、社会及人类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式的发现者。以东方文化组合构成的高淳图形的艺术形式,在一般人眼中只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而设计师可以发现它们的形式美,如将青龙、白虎的图形艺术化地装置在现实生活中,将其从野兽的威胁转化为一种敬畏的视觉感。正是设计师对自然形式的敏锐发现,才能将它们表现出来,在人们的心中形成美的形式概念。在图形艺术的构成过程中,设计师不是对现实的摹写,而是设计师情感意志与客观物象相统一的符号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图形是对现实的描绘,是最强烈的感情流露,是对现实的再解释,不过不是以思想为媒介,而是以感性形式为媒介。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8

公共艺术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艺术概念,在90年代的时候在我国开始欣欣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随之而发展。在许多的公共空间,诸如:市政广场、公园、城市绿地、体育馆、演播剧场、步行街、小区环境等,都涉及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内容体现主要以雕塑设计、壁画、公共设施设计、场景设计等为主,其中雕塑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区域的文化内涵。如中国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匠师们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石块高低凸凹的天然形态,天然肌理材质,“因材施艺”,恰到好处地把创作思想与自然材质相融合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这组石雕群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气概。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现实材料,材料是雕塑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材料具有诸如轮廓、形态、重心、体量、色泽、肌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中对我们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有发挥创新作用最大的要数材料肌理。对材料肌理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深厚内涵,也可以表达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的个人感情。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表现特征

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品通常是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来表现,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丰富的艺术语言是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组合性及其材质本身的形态、色泽、肌理等变化之中的。

(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主题和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无论题材来自于大自然,或是灵感一现,还是因为原始材料而冲动,都必须借用具体的材质来完成方案。尽最大力量运用材质的形态、色泽、肌理等特性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使材质配合形体充分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比如,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为主题的雕塑品《汶川时刻》就是用汉白玉这种材质来体现纪念碑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时,就是肌理与材质的充分考虑,这时,当艺术家看到某种肌理材质时,创作便已经开始了。也许正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感受,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冲动。这种创作的冲动或许就是产生于对某一种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原始材料的深刻感受之中。

当然,各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肌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才组成了我们的万千世界,才有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感观素材,才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例如石材与金属材料是绝对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类的材料之间也都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不同特性都与作品主题有关。所以,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的综合考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主题造型息息相关,其选择正确和运用合理与材料肌理的展示程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质地的性能和材质肌理的美感是在人们生存与艺术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的,因此材质肌理的创新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的智慧来做支撑。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肌理美特性

肌理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形态,是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肌理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没有形体当然就没有肌理。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欣赏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特别是分析其作品肌理的运用,会让人逐渐认识到,肌理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肌理已经可以被称为一种美感形式,或者就直接称为肌理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中的肌理美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一,而且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个性与表现作品内涵价值体现的重要依据。肌理自身的美不但能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深化主题。

肌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表面而言的,任何材质的表面都有它自身本质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的存在既是与其它材质的区别,又是认识这种材质的最直接的表象特征。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一般是能触摸到的作品形态构成方式,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由创作者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面创作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外表效果,是有想象力的对所塑对象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创作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构成形式。如铜的肌理和铁的肌理对观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铁给人不易接近的感觉,而铜给人一种亲切的心理感受,尽管它们都同属于金属材质范畴。

谈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更容易使人理解的还是那些看起来随机的偶然的或有意为之的,能够体现塑造和制作过程的“痕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会果断的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表面留下自己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绝非凭空,而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怀着强力的情感创造出来的,正如罗丹所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①。泥塑的塑痕、金属的焊点等肌理能成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如果单纯的看肌理,更容易把它当作成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有味道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表面形式。这种富于变化的雕塑品痕迹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恰当的使用时,丰富的肌理效果会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激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因为多数情况下观者在欣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时候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形体、空间等传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语言,更多的还有这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有意味”的肌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的运用就是一种有味道的形式,可以引起作者和观者心灵的共鸣和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样也就促使了肌理的不断更新。这种体验就使得一个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走向大众,更能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人与物的共融。当然,这种设计也就成了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肌理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它作为一种视觉和触觉效果反映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和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透过肌理表象,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作品之外的思想内涵,也能看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审美,会给人心灵的震撼,也能了解和认知到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适当地运用肌理,不仅不会减弱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还能够增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多样融合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创作中,艺术家逐渐领悟到材料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材料肌理的美感形式,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材料肌理也随之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从雕塑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雕塑品材料肌理利用的历史。由此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存在依托于雕塑品材料的存在,所以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形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用来做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而且这种多样性也表现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质肌理是从对材料的不同尝试开始的。与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设计更关注发挥材料本身的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的形态也好,内涵理念也好都离不开具体材料来承载,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探索都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不变的追求主体,特别是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如朱成作品《我以我骨》是用羊头骨来作为作品的主体材料,而非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亲手塑造的形体,创作者让这种天然的生物状态材料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殊材质美来表现其作品内涵,让人有心灵震撼的美。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构成形态还表现在材料肌理的组合运用上。材料的组合运用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形态多样化的体现。如朱成作品《璇玑》像织布机一般的构成形态,作品材料用了现代的不锈钢和铝合金,时代味十足,且看这个作品形态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反映出了社会的时代变迁的典型特征,这样也使得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作品和观者达成了一致的交流。

(四)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文化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雕塑品和传统雕塑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本质区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品材料依然保持着造型艺术不变的特性——文化,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对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古代雕塑是用雕塑材料造型来体现古人的礼仪崇拜;而现代雕塑更多的是用材料和形体一起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雕塑中隐含在作品内部、观者只能用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得到的雕塑的“隐形雕塑材料”就是文化,文化在雕塑创作中有雕塑材料的作用。在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上,雕塑作品与一定的文化保持着一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一直是雕塑艺术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现在广泛材料的概念下,新材料和文化共同构成雕塑艺术。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是以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而雕塑家和观者的交流是通过作品本身来实现的,因此这当中必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作品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雕塑家和观者的桥梁,进行有序有理的沟通,否则观者看不懂雕塑作品,雕塑家解读不出作品的内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应体现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否则就不成其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了。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具有文化性,是因为雕塑作品的物质载体充满了文化性。雕塑作品材料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选择、成型处理和雕塑家的用心打造,连存放地点也是经过雕塑家的细心考察的,一套完整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的整体,从具体的材料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常常都体现了雕塑家在材料和肌理上的加工处理,这一思维劳动既是物质劳动,更是精神劳动。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文化思考的过程,都是有文化意义的。

拿我国来说,以玉石来作雕塑材料应该是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制工具。从商周时期开始,玉被认为是珍贵物品及君子形象的象征,玉制品更成了贵重的礼品和装饰佩件。因此,在我国有了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与世界其它文明不同。正是由于历史文化长期的进程,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石头转化成了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由于玉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上就镶嵌了玉,用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角色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和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关注较多的是材料本身后面的意义。这时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多是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来说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已然成为了能让观念得以传达的最好形式之一,包括能利用到的各种具象和抽象的材料的构成形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运用几乎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手中的思想工具,没有哪一个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能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材料肌理。这时候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与观念的传达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主要课题。

虽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不以表面肌理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肌理形式来传达作品的理念,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具有了强烈的针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当某种或某些材料被艺术家选中,用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中时,这种材料本身或者与别的材料就共同成为了一种作品艺术语言,同时也就构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外表艺术特征。在传统雕塑品艺术中,人们对材料的使用还局限于材料的本身,而材料的自我艺术表现能力还没有被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材料只是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不存在对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问题。随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的广泛性的到来,特别是当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选择利用上,材料已经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一种主体表现语言,尽管这种语言有时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实际上已经可以独立的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世界和物质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不断变化,这一切也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的看法。这种改变也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和选择上表现得直接而明显,“让材料自己说话”几乎成了每一个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加客观化,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展现材料自身的魅力,将“话语权”交给材料,让材料用最纯粹的语言表现主题。

四、结论

处于时代迅速变革的今天,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正以它独特而鲜明的构成形式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非高高在上。正是这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特征,使得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及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现形态都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作为公共艺术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的雕塑品,成为了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表达观念的重要物质载体。不管这种载体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需要一种合理的材质来体现,这种合理性是和观者或公众的接受度与理解度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因此,材料肌理的表现特征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个关乎设计艺术品的公共性,使其能在公众面前体现设计艺术作品的内涵,同时这种内涵得以大众普遍认同。这种特征也已深得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认同,成为了一种创作中追求的重要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汇.1991, P661

[1]蒋铁骊著.雕塑是这样炼成的——当代材料与空间的实施体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安德鲁(美)著:孙璐编译.生动的材料--雕塑家手册.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3]董晓明编.城市景观雕塑与景观小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4]鲍诗度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5]王枫著.雕塑·环境·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陈辉编著.环境雕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椭圆几何特征的多种表现形式 篇9

椭圆的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

例1 点M (x, y) 与定点F (4, 0)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254的距离比是常数45, 求点M的轨迹.

拓展 平面内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F不在l上)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0<e<1) 的点的轨迹为椭圆.如图1.

分析 这就是椭圆的第二定义, 但在新课程里不作要求, 只要使学生感受椭圆具有另外一种定义方式.

例2 设点A, B的坐标分别为 (-5, 0) , (5, 0) .直线AM, BM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49, 求点M的轨迹方程.

拓展 若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与两个定点的斜率之积为定值λ (λ<0, λ≠-1) , 则该动点的轨迹是椭圆.

分析 以两定点A, B所在的直线为x轴, 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设A, B的坐标分别为 (-a, 0) , (a, 0) , 动点M (x, y) , 则

kAΜkBΜ=yx-ayx+a=λ (x±a)

x2a2+y2-a2λ=1.

当λ<-1时, 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扣除左右顶点) , 如图2;

当-1<λ<0时, 点M的轨迹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扣除上下顶点) , 如图3.

例3 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拓展 在圆x2+y2=r2上任取一点P, 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当|MD|=λ|PD| (λ>0, λ≠1) 时, 点M的轨迹是什么?

分析 设P (x0, y0) , M (x, y) , 则

{x0=x, y0=yλ

代入圆的方程, 即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x2r2+y2λ2r2=1.

当λ>1时, 圆按y轴方向伸长为原来的λ倍得到椭圆;

当0<λ<1时, 圆按y轴方向缩短为原来的λ倍得到椭圆.如图4.

类似地, 过P作y轴的垂线段PD, D为垂足, 当|MD|=λ|PD| (λ>0, λ≠1) 时, 可得点M的轨迹方程x2λ2r2+y2r2=1.同样可知, 点M的轨迹是圆按x轴方向作伸长或缩短变换得到椭圆, 如图5.

一般地, 圆按x轴方向伸长 (或缩短) 为原来的u倍, 且按y轴方向伸长 (或缩短) 为原来的v倍, 可得到椭圆x2u2r2+y2v2r2=1 (u>0v>0uv) .

给我们启示:圆按某一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例4 圆O的半径为定长r, A是圆内一个定点, P是圆上任意一点, 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Q, 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 点Q的轨迹是什么?

分析 连接AQ, 则|OQ|+|AQ|=|OQ|+|QP|=|OP|=r>|OA|.

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点Q的轨迹是以O, Q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6.

例5 一动圆P与圆G:x2+y2+6x+5=0外切, 同时与圆H:x2+y2-6x-91=0内切,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分析 设动圆的半径为r, 则

{|GΡ|=r+2|ΡΗ|=10-r

故|PG|+|PH|=12>6=|GH|.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点P的轨迹是以G, H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7.

椭圆的参数方程又蕴藏着椭圆的另外一种生成方法.

例6 已知圆M:x2+y2=a2和圆N:x2+y2=b2, a>b>0.点A是圆M上任意一点, OA与圆N交于点B, 过A作x轴的垂线段, 垂足为D, 过B作BP⊥AD于P, 如图8, 求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 设P (x, y) , A (x, y1) , B (x2, y) , 则

{x2+y12=a2, x22+y2=b2, xy=x2y1

消去x2, y1, 得x2a2+y2b2=1.

例3到例6多角度、多方面地揭示了圆与椭圆的关系.在学了双曲线后, 我们又可以从双曲线中生成椭圆.

例7 双曲线x2a2-y2b2=1 (a>0, b>0)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M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N, M关于x轴对称, 直线MA与NB的交点为P, 如图9, 求点P的轨迹.

分析 设M (x0, y0) , N (x0, -y0) .

又 A (-a, 0) , B (a, 0) ,

x02a2-y02b2=1, 即y02x02-a2=-b2a2.

直线MA的方程y=y0x0+a (x+a)

直线NB的方程y=y0x0-a (x-a)

由①②, 得y2=y02x02-a2 (x2-a2) =-b2a2 (x2-a2) .

x2a2+y2b2=1 (x±a) .

∴点P的轨迹是以A, B为顶点的椭圆 (扣除A, B点) .

例8 如图10, 矩形ABCD中, |AB|=8, |BC|=6.E, F, G, H分别是矩形四条边的中点, R, S, T是线段OF的四等分点, R′, S′, T′是线段CF的四等分点.请证明:直线ER与GR′, ES与GS′, ET与GT′的交点L, M, N都在椭圆x216+y29=1上.

分析 根据已知, 可得R (1, 0) , S (2, 0) , T (3, 0) ,

R (4, 94) S (4, 32) Τ (4, 34) E (0-3) G (03) .

{y=3x-3y=-316x+3,

L (3317, 4517) .

满足方程x216+y29=1.

∴点L在椭圆上, 同理可得点M, N均在椭圆上.

其实是介绍了椭圆的尺规作图的方法, 通过画图过程揭示了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

例9 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 (或圆柱) , 当平面不与底面或轴平行时, 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 如图11, 图12.

“正面”假新闻的表现及特征演变 篇10

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在以往的新闻实践中也屡有发现, 然而当前一段时期, 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议论和聚焦的热点, 因此有必要对它展开思考。

“正面”假新闻表现形态四类

“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 正面报道也因而成为一类富有特色的新闻报道。所谓正面报道, 从报道对象看是指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反映了社会和社会成员积极、光明的一面;从媒介报道者的报道意图看是提倡和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正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当然早有研究者指出, 舆论监督类报道对社会的正常运行, 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也应包括在正面报道之内。本文所涉及的正面报道, 仅指表现手法上直接、正面报道上述“积极”事实的报道。

“正面”假新闻也即指这类正面报道当中包含有虚假、不实成分的新闻报道。有研究者还提出“好事假新闻”的提法, 涵义与此相当。“正面”假新闻也属一类独特的新闻报道, 在尊奉“坏事才是新闻”等新闻价值标准的西方新闻界相对鲜见。

不妨将常见的“正面”假新闻的表现形态分为四类:

措施成就类。这类假新闻主要发生在时政、科教、文卫等报道领域, 即那些为各级领导干部吹喇叭、抬轿子的所谓正面报道。诸如, 夸大工作成效、编造纸上措施、虚报数字、措施和成效没有必然联系等。

当前此类中有两种较为突出的现象:一种是坏事当作好事报。例如, 明明是灾害事发突然, 民众损失严重, 而报道不是将焦点对准社会关心的灾情, 却一味报道领导干部赶赴现场、坐镇指挥、有信心战胜眼前的困难的姿态等;另一种是为了出正面新闻, 记者不惜主动参与编造策划, “总结提炼”经验, 使用“创造性的举措”、“国内首创”等高级修饰语拔高层次。

好人好事典型类。此类假新闻的例子如《新闻记者》2007年度“十大假新闻”中的“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这则假新闻中, “月收入从未上过千元的一对夫妻, 25年献爱心40多万元”等虚假事迹的散布, 使得“新时期爱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及其家人陷入重重误解之中。正如《新闻记者》编辑点评所言, 在这类先进典型报道中, “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任意拔高、随意放大、刻意求全的问题。作为被拔高放大者, 出于种种考虑, 未必肯吐露实情;而作为媒体, 民不举官不究, 也就蒙混过去了。” (3) 久而久之, 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危害, 实际上却已经是恶果深重——典型人物报道普遍得不到受众的信任。

奇人逸事类。这类假新闻往往隐藏在社会新闻中, 适应受众接受新闻时的求新、求异心理。例如, 前几年“中国女孩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的报道就是一个例子, 该报道称, 英国牛津大学颁发校长令, 把博士学位和最高奖学金的荣誉授予来自中国齐齐哈尔的留学生吴杨, 以表彰她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学科中获得的优异成绩。报道称这是牛津大学建校800年来第一次把这样高的学位和奖学金授予刚刚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条新闻的始作俑者是某小报, 随后被多家媒体炒作。“特殊人物+反常事件+热点背景=有卖点的假新闻” (4) , 这一假新闻卖点公式同样适用于此类“正面”题材的假新闻。

粉饰环境类。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是监测环境, 真实地反映事件的最新变动情况, 然而这类假新闻的目的却是为身边环境遮上一层粉红色的朦胧窗纱, 使人看不清真实景象, 眼前只是一片大好春色。没有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 报道只剩下存在于报道主体那里的认识真实, 无疑是典型的假新闻。典型的例子是, 几年前新华社记者发出洪灾后“灾民情绪稳定, 市场物价稳定”的报道, 遭到灾民告状指责。事实是, 锅灶都还埋在废墟里, 没办法买粮买菜做饭, 物价当然“稳定”, 而遭遇这样的生活困难, 灾民情绪又何谈“稳定”? (5)

以上四类“正面”假新闻, 包括客观对象完全不存在的虚假报道、报道与客观对象部分不符合的失实报道、脱离了本质真实的假象报道。它们或无中生有、或言过其实, 传播虚假不实信息, 掩盖事实真相, 有损政府形象, 使媒体丧失公信力。

“正面”假新闻的特征和演变趋向

一般来讲, “正面”假新闻具有下列特征——

主体认识与客观对象错位。这里论及的“正面”假新闻, 首先是报道者在报道过程中, 主体认识与报道对象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和一致, 失去了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意义, 又因为报道对象是积极的、正面的社会行为, 其歪曲反映、片面反映的导向作用及对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

事实包含虚构性信息。这是各类假新闻共有的特征, 这里不再赘述。

价值评判和意见渗透过度。“正面”假新闻通常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报道者对事实的价值评判压倒了事实的真实准确。报道者有意无意地在新闻报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以引导受众。有的记者跳出来判断、概括、议论、抒情, 有的则借专家权威之口“高度评价”。一些“正面”假新闻之所以被人们揪了出来, 被人感觉“过了”、“别扭”、“肉麻”, 报道中的代人评判、强加于人、宣传目的直接表达是原因之一。

“正面”假新闻固然不是今天才有的, 但是观察可以发现, 它们在今天的媒介环境下也在不断发生演变, 理当引起关注和防范。显而易见的演变趋向有——

一是越来越从非事件性新闻向事件性新闻过渡。以往“正面”假新闻发生最多的报道样式是所谓的“大综合”, 即综合报道成就和措施的工作消息、工作通讯。然而近年来, 随着遵循新闻规律的报道理念深入新闻界, 在工作报道、会议报道领域突出新闻性、事件化成为新闻报道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寻找事实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变动节点、追求要素齐全, 现在是很多编辑部对记者搞正面报道的基本要求。于是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另一面, “正面”假新闻的事件化也应运而生。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条非事件性新闻中, “接受首批取暖补助的400多户居民都感激地落了泪, 他们纷纷奔走相告, 感谢政府的关怀……”到了事件性新闻中, “家住石家庄市裕华区的张大爷做梦都没有想到, 他成了首批享受取暖补助的400多户居民中的一员, 这天, 区供热办的干部来到他家, 登门送来了补助款……”这是某市两家报纸分别刊出的两条报道。据了解, 记者只参加了有关会议而并未现场采访, 报道中的“张大爷”未见全名, 而报道区域中的“张大爷”无法核实, 因此后一条报道中的事件几可视为虚构。这类现象不胜枚举。值得注意的是, 向事件性新闻转变的手法从外在形式上加强了可信度和新闻性, 因而具有更强的欺骗性。

二是由党报向市场化媒体蔓延。正面报道比重大, 正面报道中的虚假不实成分比重大, 今天已经不是党报党刊独有的现象了, 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也有这种现象。市场化媒体在转载、报道正面社会新闻方面频频出险, 时常引发争议, 有的已经引发新闻侵权纠纷。这个现象与晚报、都市报热衷于对“正面事实”的炒作直接有关, 目的是制造轰动的正面效应, 以吸引眼球。还有研究者认为, 有的媒体采取先策划、制造事实然后报道的手段, 批量生产“人间真情”催泪报道的普遍手法, 也属正面假新闻。笔者认为, 这类媒介事件 (又称传媒假事件) 不等于假新闻。

三是由机关部门政绩宣传向各类法人的软广告扩散。表现在:记者先发正面报道赢得对方好感, 之后或拉广告得到组稿费, 或暗中收受好处, 明里暗里搞有偿新闻;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 企业发生信誉危机时, 帮忙用正面报道恢复名誉;参加企业公关活动式采访, 如旅游、娱乐等, 按企业口径发稿。

“正面”假新闻的防范困境

“正面”假新闻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 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追名逐利、作风浮躁不是唯一的原因, 它的成因比其他种类的假新闻更复杂。

如果说其他种类的假新闻可以通过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把关审核机制加以防范的话, “正面”假新闻的防范则还在困境之中, 因为它不仅仅来源于不良风气。

仍然回到前面的问题, 为什么长期存在的“正面”假新闻会在近年日渐形成关注热点?笔者认为, 这是民主政治不断推进、改进正面报道有起色、报道者和受众都更加尊重新闻规律的好的走向, 由此我们不妨对减少和杜绝“正面”假新闻抱以希望。

注释

1东方言:《正面报道缘何遭遇“滑铁卢”》,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7年2月12日。

2贾亦凡、陈斌、阿仁:《2007年十大假新闻》, 《新闻记者》, 2008 (1) 。

3季为民:《关于假新闻的伦理悖论反思》, 《第七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文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等编印。

网页设计的表现特征 篇11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特征;表现形式

电视公益广告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是为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广告。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起步较晚,其发展经历了发轫期、成长期、提速期,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导向和教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直是大众期待和关注的热点,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与现状

近年来,中国广告业迅速发展,与之相对应,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也发展迅速。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可以追溯到1978年,至今已有34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孕育期(1978—1985);发轫期(1986—1993);成长期(1994—2000);提速期(2001—至今)。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平均水平上已经能达到国际标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精益求精,追寻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始终都放在第一位。广告市场不断成熟,电视公益广告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国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媒体广告经营产生很大的冲击。随着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兴起,内在技术要求进化,同时手机、互联网凭借自己的优势挤压电视的生存空间。运营模式单一、出资者数量小、制作人员管理不善、发布随意等自身环境也是当前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现状。

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征

2.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大众群体,通俗性和艺术性并存。概括的来讲,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主要有以下特点:非营利性。这是电视公益广告的首要特征,也是与商业广告相区别的关键;观念性。电视公益广告并不像商业广告直接显示商品的功能与效应,而是传播一种理念、观念;导向性。公益广告是一盏灯,为人们的行为指明前进的道路;受众的广泛性。电视这种媒介本身覆盖率很高,加之公益广告针对不是某一群体而是的社会公众,电视公益广告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责任性。电视公益广告担负着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性之中的真善美的责任;艺术性。艺术性是增强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特色。

2.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征

首先,视听特征。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视觉与听觉上越来越注重艺术性追求,不仅向受众展现真实的一面,而且还有艺术的一面。增强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在视听上追求艺术上的美感。电视公益广告以流动的声音和画面为载体,以声、光、电、色等为表现元素,并运用造型、表演、蒙太奇、节奏、伴音、音乐、音响、特技等具体表现手段进行综合合理的组织,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审美享受。

其次,文字语言特征。一则电视公益广告除了画面和声音是组成元素之外,文字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电视公益广告因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广告用语上都比较积极乐观,宣扬某些正确的理念。在广告文字语言的创作上,感性语言较多,理性语言大多处于附属地位,旨在打动人心、深入理念,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一般情况下,文字是与声音旁白或者对话相结合,用第三人来诉说广告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并且以字幕的形式显现在画面上,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公益广告的广告语上虽然不缺乏好的创意,但大多数公益广告的广告文案比较枯燥无味,以单纯的说教内容来向受众传达信息,容易使观众产生厌烦的感觉。

3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

3.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

电视公益广告是艺术和科技的统一,这就要求电视公益广告善于利用各种电视技术手段,完美的表达电视公益广告的涵义和主题。根据制作手段的不同,电视公益广告主要有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是以拍摄为主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种是以动画为主的电视公益广告,而动画电视公益广告又逐渐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二维动画为主,一个是以三维动画为主。无论是拍摄类电视公益广告还是动画类电视公益广告,都要进行具体的制作。首先针对电视公益广告的主题进行风格的确定,确定风格之后就要进行前期的拍摄工作,在拍摄中拍要达到摄对象在画面中比例合适,注意景别的运用、构图的选择、人物和镜头的调度等因素。最后就要进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环节,后期制作将剪辑、音乐、配音、调色、特效等多个环节综合,将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3.2 影响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形式的因素

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它的传播效应,因此我们应该清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从大的层面影响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是最根本的因素,但是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受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我国公益广告作为现实中的伦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外化,也是对伦理道德传达的精确方式。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重国、重家、重情,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中也不断体现着这种文化。从微观层面来说,电视公益广告的作品因素及制作团队、制作费用是影响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較晚,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中国电视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促进人文理念的传播等。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名人说服型、情景动画型等;内容涉及范围也很广泛:环境、道德、交通等;创意也越来越新颖,由原来的宣传语居多向创意故事性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还不断融入3D技术,进行3D电视公益广告的创作,将电视公益广告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拉近。

参考文献:

[1] 郝大微.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J].东方艺术,2005.

交通频率收听表现走强的特征分析 篇12

关键词:交通频率,收听状况,走向趋势,改革举措

1 目前我国交通频率基础运作状况的客观论述

透过频率名称角度观察验证,大部分交通频率在定位过程中,都主张凭借单纯样式的交通广播进行后续工序衔接,能够涉猎到其余技术类型的机构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关于交通音乐、交通经济、交通文艺的双重定位频率,还是占据主导位置。关于此类环境下的交通频率运作细节具体如下所示。

1.1 听众规模日渐庞大,车上收听需求最为突出

结合我国车上收听市场调查验证,交通频率的听众规模在相关市场排名居于前列,相比新闻、音乐频率几乎毫不逊色。包括苏州、哈尔滨、沈阳、北京等城市的交通频率平均值都稳定在30%以上,而车上作为交通频率收听的必要场所,其听众规模大约占据交通频率收听人数总量的62%左右。

1.2 交通频率整体市场竞争实力雄厚,听众忠实程度更为可观

如今我国交通频率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其余类型广播频率,在整体收听市场内约达到31%的份额,可以说和音乐频率旗鼓相当。但是,在车上收听市场体系内,交通频率则保留独占型优势地位。结合各类频率市场竞争力分布格局观察,交通频率市场占有率优势,不单单限定在日渐广泛的听众规模上,听众人群忠实回应程度也是名列前茅的。

2 收听交通频率人群相关习惯特征的科学鉴定

2.1 车上收听竞争力相对更为强劲

因为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接近早晨7点开始,人们就基本全部外出了,此时车上交通频率收听急剧上升,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过后,才慢慢出现下滑迹象,随后家中收听才会逐渐延续。尽管说家庭和车上收听规模旗鼓相当,但是两类市场竞争优势却存在本质性差异,就是说车上始终是交通频率的主流竞技场所,白天市场份额基本维系在50%以上,高居市场首位。

2.2 工作日早晚双高峰走势迹象极为显著

交通频率在我国每天的收听效率开始衍生出早晚双高峰迹象,至于其余时段广告收听绩效相对比较稳定。这类结果主要是由出行人员作息安排、媒体关注消费心态决定的。早间出行过程中,出行人员对于周边交通道路、天气、新闻资讯等实用性信息获取需求较大,收听高峰数值达到上限;而傍晚下班后对于媒体信息需求则倾向于休闲、娱乐层面,音乐文艺频率收听业绩由此获得新生。至于周末时段,人们都希望出外放松或是在家休息,交通频率收听表现得则十分平淡。

另外,交通频率的各类目标听众表现中,男性、中青年特色极为突出,这和实际生活中驾车人群的性别、年龄结构分布特性基本吻合。

3 交通节目的设置结果以及后期收听表现的细致解析

3.1 生活服务内容主流价值得以凸显,占据节目播出总量的30%以上

结合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广播市场节目收听表现结果分析,涉及音乐、生活服务、新闻节目播出比重最大。但是,内部资源使用效率却已经濒临负值状态,其中新闻、实事节目例外,市场人气全面高涨,表明社会整体对于广播新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现下我国交通频率的节目内容,大多集中限定在生活服务层面上,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稳定在17%,远远超出区域节目市场收听水准。其中,汽车服务、天气预报节目收听效果最佳,而音乐、文艺节目也达到将近33%的播出比例。但播出实效和资源使用效率还不是十分理想,其中播出比例较小的新闻和法制节目,收听方面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资源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

3.2 交通频率广告承载能力较强,内部资源使用率高

如今我国交通频率在广播市场内的竞争优势空间不断扩张,社会基层大众文化素养更是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结果,至此涉及交通广播的存在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和认同。其中,广告实际接收效率可谓是节节攀升,几乎贴近30%左右;并且,内部资源使用效率也达到40%以上,已经超出新闻、音乐频率的广告播出实效。

4 结语

随着我国科研、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涉及交通广播自身优势全面彰显,包括其自身的优质化广告客户资源、品牌栏目影响力、高端听众群体的忠实度等。今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及时挖掘全新的发展支点,为交通广播文化事业推广宣传和覆盖落实提供无限的支撑引导动力。

参考文献

[1]罗欣.广播频率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选择与思考[J].记者摇篮,2012(12).

[2]缪缤.塑造广播品牌实现广播频率创新转型[J].声屏世界,2013(4).

上一篇:核辐射防护下一篇:开展社区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