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2024-06-21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用7篇)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1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而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和细胞死亡,约占脑卒中总数的70%~80%。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也称自发性出血,约占脑卒中总数的20%~30%。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方法,使闭塞的脑动脉再通,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但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窗只有4.5 h,使得治疗率过低,且溶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管再通后无复流等并发症,致神经损伤加重、脑梗死面积扩大等问题,因此,需要深入探索神经功能损伤机制,研究新的神经保护药物,对改善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减少脑梗死面积至关重要。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DAPK1)通过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NR2B亚单位结合激活神经细胞死亡通路,引发一系列的反应,形成卒中[1],在脑卒中损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成为治疗脑卒中的一个新靶点。

1 NMDA受体的概述

谷氨酸是哺乳动物及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丰富、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分布广泛,参与突触传递及维持神经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生理条件下,谷氨酸的摄取、释放、重吸收处于动态平衡;在病理条件下,如脑缺血、癫痫发作时谷氨酸摄取障碍或过度释放,导致谷氨酸大量积聚,脑内浓度积聚升高,过度激活神经元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毒性损害[2]。谷氨酸受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离子型受体,主要位于突触后膜致密区,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海人藻酸受体(KAR)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它们与离子通道偶联,形成受体通道复合物,介导快信号传递;另一类属于代谢型受体,与膜内G-蛋白偶联,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产生,介导较缓慢的生理反应。

NMDA受体分子结构复杂,由7个亚单位(NR1、NR2A-D、NR3A-B)构成的四聚体复合物[3],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内,NMDA受体至少含有1个NR1亚基和1个NR2亚基,NR1是NMDA受体的基本亚单位,NR2是调节亚单位,NR2辅助NMDA受体形成多元化结构,NMDA受体依赖NR2亚单位的不同亚型表达不同的受体功能。NMDA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如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调节神经元轴突、树突结构的发育等,亦在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有研究表明,NMDA受体是学习与记忆过程中一类至关重要的受体。NMDA受体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的激活除了需要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存在,同时也需要甘氨酸的参与[4],当NMDA受体被神经递质激活后,其蛋白构象发生改变,离子通道开放,阳离子如K+、Na+、Ca2+可进出细胞,使细胞膜去极化神经元兴奋。NMDA受体所构成的阳离子通道对Ca2+有高度通透性,比Na+或K+的通透性高10倍[5],使其在突触可塑性及兴奋性神经毒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在病理条件下,NMDA受体异常激活产生的兴奋性毒性缘于细胞外大量的Ca2+涌入配体门控Ca2+通道[7],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导致钙超载引起下游一系列损伤反应,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8]、氧化应激及激活多种酶类破坏细胞骨架等,促进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9]。因此,NMDA受体阻断或缺失,可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神经元发育受阻致大量凋亡、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NMDA受体过度激活亦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元坏死。

2 DAPK1的概述

DAPK1是一种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10],广泛表达于人和大鼠的正常组织中[11],参与p5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a(TNF-a)、自杀相关因子(Fas)、活性c-Myc等引起的多种细胞凋亡因子的传导途径。是由Kimchi的研究小组用Knock Out法首次分离鉴定出来,发现DAPK1在C2-神经酰胺诱导的P12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12]。现已确认,DAPK家族至少有5个成员:DAPK1、DRP-1/DAPK2(DAPK相关蛋白/DAPK-related protein kinase)、DLK/ZIPK(死亡相关蛋白样激酶/链接相互作用蛋白激酶,DAP like kinase/zippe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DRAK1(DAPK相关蛋白诱导激酶1)和DRAK2(DAPK相关蛋白诱导激酶2)。DAPK1是DAPK基因家族的主要成员,DAPK1位于9q34.1[13]染色体的钙调蛋白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编码序列全长4293bp,其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0×103。DAPK的蛋白结构具有多个不同的区域,包括1个位于N末端受钙调蛋白调节的蛋白激酶区及紧随其后的1个包含钙调素的结合区片段构成其接触反应中心,另有8个锚蛋白重复序列区,2个P-Loops环,1个细胞骨架结合区和1个C端死亡区构成非接触反应中心[14],其与DAPK的调节和定位有关。DAPK1的最重要结构区是激酶区,N末端突起形成一个环,并在特定的多肽连接区域形成一个帽状结构,该环在DAPK家族中高度保真,具有特异性,DAPK的功能依赖于其激酶区的催化活性,它的作用是使该酶特定的底物蛋白磷酸化,在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 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分布

NR2B亚单位由1 45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03,属跨膜糖蛋白,细胞膜内C-末端有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细胞膜外N-末端含有糖基化位点,主要参与配体识别、胞质内蛋白相交互作用的调控。亲水性分析发现,NR2B亚单位有4个疏水性跨膜域,约20个氨基酸序列构成,即M1-M4,细胞膜外N-末端的M3和M4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构成细胞膜受体与谷氨酸的结合位点;M2是一个面向胞质向膜内反折的膜袢区[15],M2环上的色氨酸可调节Mg2+的阻断作用,NR1亚单位和NR2B亚单位之间的M2环构成NMDA受体的离子通道[16],对Ca2+有很高的通透性。NR1亚单位N-末端的M3和M4之间形成的环状结构是甘氨酸的结合位点,当甘氨酸和谷氨酸同时结合于NR1、NR2B亚单位的结合位点时,膜电位去极化,使Mg2+移开,解除对通道的阻断作用,NR1亚单位和NR2B亚单位之间的M2环构成的离子通道开放,Ca2+内流,激活一系列下游反应,完成信号转导过程[17]。单独的NR2B亚单位没有受体通道活性,只有与NR1亚单位结合后才具有受体功能活性[18]。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脑皮质、脊髓、丘脑有较低水平的NR2B m RNA表达,新生鼠大脑组织中NR2B亚单位蛋白呈高水平表达,后逐渐下降至成年水平[19]。成年期NR2B亚单位主要分布在皮层、嗅球、海马、纹状体等前脑区,尤其在皮层区域分布最多。

4 DAPK1与NMDA受体的NR2B亚单位结合激活神经细胞死亡通路

最近发现,脑卒中后活化的DAPK1与神经元突触外NMDA受体的NR2B亚单位结合,激活神经细胞死亡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倍受关注[20]。在神经突触外,NMDA受体是谷氨酸受体的主要亚型,参与多种细胞内引发的不可逆的神经元坏死的分解代谢活动。有研究表明,在成年小鼠脑缺血过程中被诱发的神经元DAPK1,可进入大脑皮层与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C末端1 292~1 304位氨基酸(NR2BCT)结合,形成活化的DAPK1,使NR2B亚单位的1303位丝氨酸磷酸化,从而激活NR1/NR2B受体通道,使细胞外Ca2+内流增加,最终导致神经元损伤。如果在不影响小鼠正常神经功能的情况下,用遗传学技术将DAPK1基因敲除掉,或者给予不能与DAPK1结合的NR2BCT,使活化的DAPK1从NMDA的NR2B亚单位上解离下来,由于缺乏DAPK1导致突触外NMDA受体通道失活,阻断钙内流,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神经元免受脑缺血性损伤[21]。

5 展望

NMDA受体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受体,也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神经受体之一,但是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一直没有破解NMDA受体的病理信号通路机制,无法研发出对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早在多年前,SCHUMACHER等[22]检测了大鼠脑缺血缺氧模型中DAPK1的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脑缺血7 d后DAPK1活力增高,推测DAPK1可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重要作用,抑制DAPK1的催化活力可能防止神经元死亡。最近研究表明,死亡蛋白激酶DAPK1通过与NMDA受体的NR2B亚型结合激活神经细胞死亡通路,引发一系列信号反应,加速神经细胞死亡,造成脑卒中。最为重要的是,DAPK1仅介导NMDA的病理功能,并不影响NMDA的正常生理功能[23],这样通过研制DAPK1阻断剂治疗脑卒中,可减少广谱NMDA受体拮抗剂对NMDA受体发挥广泛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认为神经元凋亡是由于通过谷氨酸受体通路流入过量的钙引起的,DAPK1的激活对这一Ca2+的流入起到了促进作用,两者共同导致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更深入地了解脑卒中的病理机制,研制出更安全、更有效、针对性更强的神经元保护剂,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机制尚未明确,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神经保护机制,对治疗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研究发现,脑卒中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DAPK1)作为一种特异性的细胞死亡信号被活化,与神经元突触外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结合引发神经元缺血性坏死,若将DAPK1从NMDA受体复合物上解离下来可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这成为治疗脑卒中的一个新靶点。

关键词:脑卒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神经元死亡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2

1 Serpins的结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作用

1.1 Serpins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Serpins一般是由350~500个氨基酸残基折叠成一个保守的三维结构, 蛋白分子量一般为40~50 k D;由8~9个a螺旋、3个β折叠 (折叠A、B、C) 和1个约有20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中心环 (reactiveeentreloop, RCL) 构成[2]。Serpins对蛋白酶的抑制反应是不可逆的, RCL被靶蛋白酶识别后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近氨基端的氨基酸Pl与近羧基端的氨基酸Pl’受到活化的丝氨酸残基攻击, 内部形成酞基酶介导的复合结构;随后RCL断裂, 氨基末端插入β折叠A的中心部位形成了新的羧基尾S4A, 这种构象转变被称为紧张型 (S) 转化为松弛型 (R) , 此时构成复合物的抑制剂和蛋白酶结构都发生改变, 蛋白酶失去催化活性[3]。

1.2 Serpins的生物学作用

Serpins是蛋白酶抑制剂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超家族, 它主要通过调控丝氨酸蛋白酶 (SPs) 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CPs) 的活性来发挥作用。其生物学作用主要是参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补体激活、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组织重建和肿瘤抑制等过程[4]。

2 昆虫Serpins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昆虫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需要多种丝氨酸蛋白酶 (SPs) 的参与从而保证免疫信号的传递及扩大, 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s) 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控SPs的活性, 使得免疫反应迅速剧烈地进行, 并且把它限定到一定的程度与范围内, 保护宿主自身免受伤害[5]。目前, 对昆虫Serpins免疫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烟草天蛾上。

2.1 果蝇Serpins的免疫调节作用

果蝇基因组含有29个编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 研究表明serpin27A、serpin43Ac和serpin28D等参与果蝇先天免疫反应。其中, serpin27A可以通过抑制前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 PPO) 活化酶 (pro-PO-activating enzyme, PPAE) 调控昆虫的黑化反应;细胞外的serpin43Ac会调节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最终通过Toll途径表达抗菌肽, 抵御外源微生物的侵染[6]。serpin28D在果蝇受伤后被强烈诱导表达, 在受伤位点调控黑化反应, 参与细胞免疫反应[7]。

2.2 烟草天蛾Serpins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烟草天蛾中, Serpin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黑化反应的影响。烟草天蛾serpin-1的一个反应位点变异体serpin-1J, 在血淋巴中通过抑制前酚氧化酶激酶PAPs来抑制前酚氧化酶原PPO的激活, 阻断黑化反应的进程[8]。在细菌刺激之后, 烟草天蛾serpin-2、serpin-3、serpin-4和serpin-5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其中serpin-3能有效地抑制酚氧化酶活性, 间接调节昆虫的免疫防御反应;而serpin-4和serpin-5是通过与血淋巴中丝氨酸蛋白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 在局部发生黑化反应, 从而抑制多酚氧化酶原的激活, 发挥其免疫防御功能[9,10]。

3 结语

丝氨酸蛋白酶SPs及其抑制剂Serpins和抗菌肽一起参与昆虫的免疫反应, 对昆虫Serpins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昆虫的先天性免疫, 为深入认识和拓展理解Serpins的作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1]LAW R H, ZHANG Q, MCGOWAN S, et al.An overview of the serpin superfamily[J].Genome Biol, 2006, 7 (5) :216.

[2]HUNTINGTON J A, READ R J, CARRELL R W.Structure of a serpinprotease complex shows inhibition by deformation[J].Nature, 2000, 407 (6806) :923-926.

[3]赵飞, 王转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J].山西大学学报, 2008, 31 (S1) :166-70.

[4]郝振宇, 曾蓉, 申佩弘, 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30 (45) :1290-1298.

[5]HAN J, ZHANG H, MIN G, et al.A novel Drosophila serpin that inhibits serine proteases[J].FEBS Lett, 2000, 468 (2-3) :194-198.

[6]LIGOXYGAKIS P, PELTE N, JI C, et al.A serpin mutant links Toll activation to melanization in the host defence of Drosophila[J].EMBO J, 2002, 21 (23) :6330-6337.

[7]SCHERFER C, TANG H, KAMBRIS Z, et al.Drosophila Serpin-28D regulates hemolymph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adult pigmentation[J].Dev Biol, 2008, 323 (2) :189-196.

[8]JIANG H, WANG Y, YU X, et al.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proteinase-3 (PAP-3) from Manduca sexta hemolymph:a clip-domain serine proteinase regulated by serpin-1J and serine proteinase homologs[J].Insect Biochem Mol Biol, 2003, 33 (10) :1049-1060.

[9]ZHU Y, WANG Y, GORMAN M J, et al.Manduca sexta serpin-3 regulates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by inhibiting 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proteinases[J].J Biol Chem, 2003, 278 (47) :46556-46564.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3

1 材料及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小鼠抗兔一抗(武汉新启迪生物公司)、山羊抗小鼠二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AB显色盒; 4%甲醛固定液;15%EDTA脱钙液;石蜡切片机;兔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ELISA试剂盒(蓝基生物公司);细金刚砂车针、正畸测力仪、正畸用镍钛螺旋弹簧、正畸结扎丝。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选用20 只日本大耳兔(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10 周龄,雌雄不限,体重2.0 kg左右,随机分为1、 3、 5、 7、 14 d组,每组4 只,加力0.8 N,采用自身对照。

本实验采用兔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4,5,6]。戊巴比妥按4 ml/kg的剂量沿耳缘静脉对兔进行麻醉。麻醉后将兔固定,开口,用牙科高速金刚砂车针在右侧上颌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近龈缘处磨出一深约0.5~1 mm的固位沟。用直径0.2 mm不锈钢丝结扎在双侧上颌切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栓结镍钛螺旋弹簧。结扎丝与弹簧距龈缘保持至少1 mm距离,使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动物模型见图 1。

1.3 取龈沟液

在加力0.8 N,加载1、 3、 5、 7、 14 d后,分别取实验侧和对照侧龈沟液。方法[7]:将称好重量的吸潮纸尖插入第一磨牙近中邻间沟的龈袋内,直至遇到阻力为止,停止30 s后取出,再对吸潮纸尖进行称重,-70 ℃保存。有血放弃不用。

1.4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

取出保存于-70 ℃内待检样本,于室温(20~25 ℃)放置15~30 min;取出酶标板,按照标准品的次序分别加入100 μl的标准品溶液于空白微孔中;空白微孔中加入100 μl的样品,空白对照中加入100 μl蒸馏水;在各孔中加入50 μl酶标记溶液(不含空白对照组);将酶标板用封口胶密封后,37 ℃孵育反应1 h;充分清洗酶标板3~5 次,保持各孔有充足的水压;酶标板洗涤后用吸水纸彻底拍干,各孔中加入显色剂A、B液各50 μl; 20~25 ℃下避光反应10 min;最后加入终止液50 μl; 450 nm处比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浓度。

1.5 标本处理

按实验时间取出龈沟液后处死兔子,取出上颌骨,包括牙体及牙周组织。立刻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固定72 h后将组织块放入15%的EDTA溶液中进行脱钙,脱钙4 周后将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

1.6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将制成的石蜡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侧和远中侧固有牙槽骨破坏及形成情况。

1.7 免疫组化SABC方法

将制成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30% H2O2、室温10 min以灭活内源性酶,蒸馏水洗3 次;用0.125%的胰蛋白酶进行抗原修复30 min,PBS洗涤3 次×2 min;滴加5% BSA封闭液,室温10 min,甩去多余液体;滴加1∶100的小鼠抗兔一抗,4 ℃过夜;PBS洗3 次×2 min;滴加山羊抗小鼠二抗, 37 ℃ 40 min,PBS洗3 次×2 min;滴加SABC,37 ℃ 20 min,PBS洗4 次×5 min;DAB显色30 min;蒸馏水洗涤;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1.8 图像分析

镜下检测cystatin C的阳性表达率。阳性判定标准: 每例均随机观察10 个高倍视野(×400),有表达即定为阳性,反之定位阴性,并确定被检物质在组织中的位置。

1.9 统计学方法

对ELISA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组实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侧cystatin C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免疫组化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织学观察

未加力组牙周膜结构致密,血管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的血管扩张及充血现象,成骨和破骨情况不明显,牙槽骨骨壁平整,如图 2所示。加力1 d时,牙周组织中可见血管扩张,纤维结构疏松,骨吸收陷窝(图 3)。加力5 d时,见骨小梁结构稀疏,细胞排列明显紊乱,牙槽骨骨壁凹凸不平,有很多吸收陷窝,其内有破骨细胞存在(图 4)。

2.2 cystatin C在龈沟液中的ELISA定量结果(表 1)。

注: F=24.172, P<0.05

ELISA结果显示,加力不同时间对cystatin C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即cystatin C的含量与加力时间有相关。

2.3 牙槽骨中cystatin C在不同加力时间的免疫组化结果

对加力1 d和3 d的牙槽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ystatin C 的含量较少,1 d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7%(10/37), 3 d为30%(12/40),加力5 d时,阳性表达率为52.7%(29/55),加力7 d和14 d组中,cystatin C 的含量增多,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61.0%(36/59),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37.5%(15/40), 采用χ2检验, t=21.75, P<0.01,差别有显著性(图 5)。

3 讨 论

cystatin C可调节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从而调节骨吸收。而组织蛋白酶K属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是破骨细胞分泌的主要蛋白酶,具有高蛋白水解活性,可降解有机骨基质。外源性的cystatin C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生成,促进骨质矿化和骨形成[8,9,10]。

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cystatin C主要分布于阳性细胞的胞质中,在细胞外基质、黏膜处也可见微弱表达,而且cystatin C在实验侧牙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侧牙周组织,对龈沟液中cystatin C含量进行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cystatin C在不同的加力时间,表达含量不同,并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合HE染色的结果,发现在正畸牙移动初期,cystatin C含量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后期cystatin C含量增多,破骨细胞减少。中村恭子[11]等推测在牙齿移动初期,可能由于机械刺激引发炎症使cystatin C减少,从而也促进了破骨细胞的分化,在牙齿移动到中后期,伴随着成熟破骨细胞的出现、骨改建的进行, cystatin C增加并开始抑制骨吸收。

这些结果表明,cystatin C在生理状况下与牙槽骨的稳定性和生理性的牙齿远中移动有关。

研究结果证实,兔牙正畸力移动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有量的变化,牙周组织中加力侧cystatin C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加力侧,并且与加力时间有相关性,对于cystatin C变化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兔牙移动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加力不同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20只2.0 kg体重的日本大耳兔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0.8 N,分别在1、3、5、7、14 d后取龈沟液,ELISA检测龈沟液中cystatin C的含量,取龈沟液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建的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ystatin C的表达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cystatin C在正畸牙移动初期(1~3 d)含量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后期(5~14d)cystatin C含量增多,破骨细胞减少。结论:在正畸力的诱导下,cystatin C参与了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有机基质的降解。

关键词:正畸,牙周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ELISA,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Dharnidharka VR,Kwon C,Stevens G.Serum cystatin C is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A meta-analysis[J].Am J Kidney Dis,2002,40(2):221-226.

[2]Candeliere GA,Rao Y,Floh A,et al.cDNA fingerprintingof osteoprogenitor cells to isolate differentiation stages-peci-fic genes[J].Nucleic Acids Res,1999,27(4):1079-1083.

[3]Goto T,Yamaza T,Tanaka T.Cathepsins in the osteoclast[J].J Electron Microsc(Tokyo),2003,52(6):551-558.

[4]刘奕,郭亚峰.正畸力作用下兔牙周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6):580-587.

[5]王敏,孙新华,付春茂.兔正畸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的表达[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2):178-182.

[6]段培佳,陈雨雪,陈扬熙.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炎大鼠张力侧牙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8):351-353.

[7]焦艳军,孙晓军,武云霞.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的测定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36(5):645-647.

[8]Yamaza T,Tsuji Y,Goto T,et al.Comparison in localizationbetween cystatin C and cathepsin K in osteoclasts and othercells in mouse tibia epiphysis by immunolight and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J].Bone,2001,29(1):42-53.

[9]Danjo A,Yamaza T,Kido MA,et al.Cystatin C stimulatesth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osteoblastic cells and bone for-mat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360(1):199-204.

[10]Müller C,Wiederanders B,Fuhrmann R,et al.Intra-arti-cular pain during gonarthrosis:A case report about an ex-tremely increased cathepsin expression in chondrocytes[J].Z Orthop Unfall,2007,145(3):313-316.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均来源于本院最近一段时间里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病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抽取其中的248例和60例。在糖尿病组中包括有单纯糖尿病者1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者116例。248例中,男138例,女110例,年龄48~72岁,平均(53.8±14.2)岁;健康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9~71岁,平均(55.4±13.7)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以上抽取的三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Cys-C水平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 同时展开对比分析。

1.2.2检测方法

所用仪器为BECKMAN-UniCelDXC800, 相关试剂为浙江夸克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盒。所用方法为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标本采集:抽取5 ml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Cys-C、SCr、BUN、e GFR水平检测[2], 于2 h内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SCr、BUN、e GFR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病组Cys-C水平与其余两组明显升高;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Cys-C、SCr、e GFR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P<0.05, **P<0.01, 与健康组比较;#P<0.05, ##P<0.01, 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传统习惯将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作为常规肾功能的检测项目,然而在患者的肾小球受损早期或者是轻度受损时,血中的尿素氮以及肌酐依旧能够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仅在发生严重肾小球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50%以下,血尿素氮以及肌酐的浓度才会发生明显的升高[3]。

最近几年来,已经存在诸多的临床研究对血清Cys-C水平为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进行反映敏感指标予以了证实。该物质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在近曲小管能够发生重吸收且被完全分解代谢,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炎症反应、饮食、肌肉容积、恶性肿瘤、胆红素以及溶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相对比较理想对GFR进行反映的内源性指标[4]。eGFR水平相对于健康组也会发生显著降低,然SCr、BUN水平在两组之间不存在十分显著性的差异。曾有学者指出血清Cys-C为一个良好的对病程中GFR变化进行监测的评估指标,其水平检测对于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5]。在本次研究中对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和健康者展开了Cys-C、SCr、BUN、eGFR水平水平检测,结果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ys-C为最敏感指标,预示着Cys-C的检测,对肾小球早期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价值,这结果对以上所述结论予以了充分的证实。

摘要:目的:对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 对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临床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展开Cys-C水平检测, 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Cys-C水平均较健康组高且糖尿病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的Cys-C水平高 (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展开Cys-C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损伤,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

参考文献

[1]周剑波, 张廷, 胡宏.CystatinC在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18 (4) :348-350.

[2]李海霞, 吴红花, 徐国宾, 等.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在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 24 (6) :121-122.

[3]荣嵘, 张爱民, 樊春红, 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患者及多项生化指标关心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1) :77-80.

[4]任爱英, 王凡.血清胱抑索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1 (5) :32-34.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5

关键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逆转录PCR,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0 引言

Hespintor是利用抑制性差减扣除杂交技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作用,从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筛选得到的一未知功能新基因,经Real Time PCR验证后,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该基因是一种新的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ERPIN),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表明,Hespintor具有与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2,ECRG2)高度同源的serpin基本结构[1]。由于ECRG2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作用,因此提示Hespintor可能也具有同样的抗肿瘤能力[2,3]。至今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该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并阐明Hespintor的生物学功能,我们拟克隆得到Hespintor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大肠埃希菌JM109和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均为作者实验室保存。

1.1.2 试剂

RNAiso Plus、TaKaRa RNA LA PCR Kit、TaKaRa PCR Fragment Recovery Kit、TaKaRa DNA Ligation Kit、DNA Marker DL2000和pMD 20-T Vector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根据NCBI已注册的Hespintor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DQ438947),设计PCR正向引物:5’-ATGGCTGCCTTTCCCCACAA-3’;PCR反向引物:5’-GCCGGTTAATCACATTTTCCATA-3’。引物合成和DNA测序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RT-PCR获得Hespintor cDNA

利用RNAiso Plus从HepG2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以HepG2细胞总RNA为模板,利用TaKaRa RNA LA PCR Kit,先逆转录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Hespintor基因片段。PCR反应条件:94℃ 2min;94℃ 30s、60℃ 30s、72℃ 1min,30 Cycle;72℃ 10min。PCR反应结束后,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利用TaKaRa PCR Fragment Recovery Kit切胶回收Hespintor基因片段,并将其溶解于无菌ddH2O中。

1.2.2 构建Hespintor克隆质粒

利用TaKaRa DNA Ligation Kit中的SolutionⅠ,将回收的Hespintor基因片段与pMD 20-T Vector连接过夜后,转化至JM109感受态细胞中,涂布LB/Amp/X-Gal/IPTG筛选平板,37℃培养过夜。挑取阳性菌落进行菌落PCR鉴定,并提取重组质粒进行DNA测序。

1.2.3 Hespintor序列分析

利用在线工具软件SignalP(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对Hespintor进行信号肽预测;PSORTⅡ(http://psort.hgc.jp)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Motif Scan(http://myhits.isb-sib.ch/cgi-bin/motif_scan)进行结构域分析;SWISS-MODEL(http://swissmodel.expasy.org)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登录NCBI UniGe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unigene)对Hespintor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及组织分布表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以HepG2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获得了预期的285bp Hespintor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见图1。连接至pMD 20-T克隆载体上的285bp的Hespintor基因片段,经通用引物M13 Primers进行菌落PCR扩增后,可产生441bp的扩增产物,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见图2。选择经菌落PCR扩增结果较好的阳性菌落,提取其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符合预期的目的基因序列,结果见图3。

M:DNA Marker DL2000;1:Hespintor cDNA.

M:DNA Marker DL2000;1-7:PCR Product of positive colonies.

Motif Scan分析表明Hespintor有一个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结构域,位于35-93aa。该结构域一般由5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括一个较为保守的序列模体和6个半胱氨酸残基:CⅠ—X(1-7)—CⅡ—X(5)—PVCⅢG—X(4)—TY—X—N—X—CⅣ—X(2-6)—CⅤ—X(9-17)—CⅥ(X与括号内的数字分别表示任意残基和残基的数目)。Hespintor在基本结构上缺失了第一个半胱氨酸残基,与其它Kazal家族成员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结果见图4。结合SignalP分析可知,Hespintor结构包括3部分:N端l-23aa编码信号肽,表明其具有分泌到细胞外的性质,并符合PSORTⅡ预测Hespintor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外的结果;C端35-94aa编码成熟肽,其中53-93aa编码一个典型的Kazal结构域;在信号肽与成熟肽之间的24-34aa即构成了连接区,结果见图5。SWISS-MODEL预测发现Hespintor结构主要由螺旋和折叠组成,结果见图6。

Hespintor基因的开放读码框架(ORF)长度为285 bp,编码产物由94aa组成。经Unigene数据库分析发现,Hespintor基因定位于人类5号染色体长臂3区3带1亚带(5q33.1);正常组织仅在睾丸中有表达,而肿瘤组织中仅生殖细胞瘤有表达。

3 讨论

传统抗肿瘤化学药物尽管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广泛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肿瘤发展,但其明显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耐药性的发生不容忽视。随着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逐渐揭示,抗肿瘤药物治疗目标趋向高效、低毒、靶向和个体化,而基因工程药物具有对肿瘤杀伤作用大、毒副作用小、靶向性强的优点。

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产生的蛋白酶降解ECM及基膜的能力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是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丝氨酶蛋白酶,可活化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继而活化前基质金属蛋白酶成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通过降解ECM破坏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组织学屏障。在此级联式反应中,uPA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被认为是肿瘤局部浸润和/或形成远处转移的限速步骤。尽管可在多个层次上调控蛋白酶活性,但最直接的方法还是阻断蛋白酶活性[4,5]。因此,干预uPA水平或功能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SERPIN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调节因子,参与血凝、纤维蛋白溶解、炎症和免疫反应、胚胎发生及个体发育过程。根据它们的序列特征和三维结构,目前归类为18个非同源蛋白质家族,其中以Kazal型SERPIN抑制uPA活性最为直接也最具有临床应用前景[6]。Kazal型SERPIN属于较为保守的家族之一,其成员多为小分子多肽,其中某些成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活性,从而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7]。分析表明,正常组织中Hespintor基因只在睾丸有表达,而肿瘤组织中仅在生殖细胞瘤有表达[8],强烈提示Hespintor在机体内属于静止表达基因,其表达缺失可能造成肿瘤的侵袭转移。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espintor基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下一步的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复性及活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迟庆,伦永志.Kazal型人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8):117-118.Chi Qing,Lun Yong-Zhi.Research status of Kazal type human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J].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2010,4(8):117-118.

[2]Cui Y,Bi M,Su T,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ovel 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J].Int J Oncol,2010,37(6):1521-1528.

[3]Cheng X,Shen Z,Yin L,et al.ECRG2 regulates cell migration/invasionthrough urokinase-type plasmin activator receptor(uPAR)/beta1 integrinpathway[J].J Biol Chem,2009,284(45):30897-30906.

[4]Fisher JF,Mobashery S.Mechanism-based profiling of MMPs[J].Methods Mol Biol,2010,622(1):471-487.

[5]Cheng X,Lu SH,Cui Y.ECRG2 regulates ECM degradation anduPAR/FPRL1 pathway contributing cell invasion/migration[J].CancerLett,2010,290(1):87-95.

[6]Olson ST,Gettins PG.Regulation of proteases by protein inhibitors ofthe serpin superfamily[J].Prog Mol Biol Transl Sci,2011,99(1):185-240.

[7]Pantoja-Uceda D,Arolas JL,Aviles FX,et al.Deciphering the struc-tural basis that guides the oxidative folding of leech-derived tryptase inhib-itor[J].J Biol Chem,2009,284(51):35612-35620.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09年2月的住院患者103例,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包括风湿性和退行性)、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左心射血分数(LVEF)<50%、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及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在正常范围)、肝脏疾病、肺部疾病、中重度贫血、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所有患者分为CAF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CAF组为CAF发作超过7d,不能自行终止;对照组为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CAF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71.53±13.17)岁;高血压17例、冠心病18例、瓣膜病13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8.15±15.62)岁;高血压18例、冠心病17例、瓣膜病11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第2天清晨空腹12h后采集外周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血清CysC、PRA、AngⅡ、Ald的测定均由同位素室专人。采用放射免疫法一次性完成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直线回归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清CysCPRAAngⅡ、Ald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CAF组血清CysCPRAAngⅡ、Ald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相关性分析

CAF组血清CysC水平与PRAAngⅡ、Al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15、0.489、0.449)。

3讨论

CysC是一个由120个氨基酸组成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碱性非糖基化的分泌性蛋白,由有核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其血清浓度与GFR密切相关,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价指标[1]。研究证明Cys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2,3]。Michael等[4]研究证明CysC对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发现高水平CysC与新诊断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有独立相关性,而肌酐值范围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发生无独立相关性,而CysC水平更有效地预测了老年人群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过去的研究证明了肾功能不全可以预测各种临床背景下不利的心血管疾病的演变和死亡。但是肌酐和GFR值检测肾功能不全的不敏感性限制了它们作为预测因子的价值。

本结果发现,CAF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并与PRAAng Ⅱ、Ald密切相关。CAF患者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末梢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递质,促进PRA的分泌和AngⅡ的生成;肾上腺素能兴奋神经,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均增加,PRAAng Ⅱ等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不足、GFR下降、滤过分数上升、Ald降解作用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引起水钠潴留,这些均由心房颤动时RAAS激活所继发。而肾脏有强大的贮备能力,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中尿素及肌酐浓度才出现增高,因此不能反映早期的肾功能损害。而CysC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又被肾小管吸收、降解而不再重返血流中,因此血清中的CysC浓度由GFR决定,在肾功能早期受到损害时,血清CysC浓度即可有明显升高。但CysC是否可作为一个评价CAF预后的客观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0-471.

[2]Singh D,Whooley MA,Ix JH,et al.Association of cystatin C and esti-mated GFR with inflammatory biomarkers: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4):1087-1092.

[3]Koenig W,Twardella D,Brenner H,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cysta-tin C in pat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isk for secondary cardio-vascular events:more than simply a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Clin Chem,2005,51(2):321-327.

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篇7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肾损伤

临床中将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称为脓毒症[1],ICU病患常由感染脓毒症而致死亡率居高不下。临床工作中常以尿量及血肌酐(Scr)作为主要诊断指标,但其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等弊端,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2,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尿肾损伤分子-1 (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YS)的分泌量常伴随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而增加,且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因此,采用ANP、KIM-1 和CYS评价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4,5]。乌司他丁为经典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减少细胞损伤几率,改善组织灌注及微循环而对组织起保护作用,其具有抑制炎性反应等诸多药理作用,且其对脓毒症所致肾损伤的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6]。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观察乌司他丁对ANP、KIM-1 以及CYS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2013 年12 月-2014 年11 月间来山东省交通医院进行治疗的120 例脓毒症合并AKI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即采用常规治疗合并乌司他丁治疗的观察组及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志愿者中,男性47 名,女性13 名,年龄22~89 岁,平均(48.7±4.1)岁,其中11 例为腹腔感染,37 例为肺部感染,2 例为皮肤软组织感染,3 例为尿路感染,7 例为其他原因致病;对照组志愿者中,男性49 名,女性11 名,年龄20~90 岁,平均(49.7±3.8)岁,其中13 例为腹腔感染,31 例为肺部感染,3例为皮肤软组织感染,2 例为尿路感染,11 例为其他原因致病。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似(P >0.05),分组合理。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患者入选标准

患者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均符合ACCP/SCCM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APACHEⅡ评分均≥12 分;③所有患者均无肾移植史或肾脏肿瘤;④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90 d内未接受免疫治疗;⑤所有患者均无由梗阻而诱发的AKI;⑥所有患者均无肾血管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炎症;⑦所有患者均无低血容量性休克史;⑧所有患者心脏及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1.3 方法

1.3.1治疗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抗感染、重症监护、呼吸辅助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护理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乌司他丁治疗方案为:使用2 ml氯化钠注射液溶解105单位的乌司他丁,3次/d缓慢推注,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7 d)的治疗。

1.3.2样本收集

分别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5 及7 天时与治疗8 d后晨尿的中段10 ml尿液样本,同时采集5 ml外周血静脉血液样本,其中血液样本均离心10 min,转速为3 000 转/min,后将上清进行分装置于-80℃冰箱中保存。

1.3.3考察指标

对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及血液样本使用购买自BIOMEDICA公司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其具体操作过程严格遵照操作说明书开展。利用尿液样本检测ANP和KIM-1 含量,利用血液样本检测CYS含量。此外,对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进行评估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重复测定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ANP水平影响

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ANP水平逐渐增加而观察组则于治疗第3 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且在治疗3d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ANP水平组内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2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KIM-1 水平影响

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KIM-1 水平逐渐递增,观察组则于治疗第5 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第7 天时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KIM-1 水平组内及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2.3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CYS水平影响

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对照组患者血液样本中CYC水平逐渐递增,观察组则于治疗第5 天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且在治疗第7 天时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KIM-1 水平组内及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APACHE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pg/ml,±s)

注: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F =7.32,P =0.017;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F =19.74,P =0.000

(μg/ml,±s)

注:不同时间点比较,F =10.164,P =0.015;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F =21.053,P =0.000

(mg/L,±s)

注:不同时间点比较,F =5.896,P =0.025;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F =11.634,P =0.005

(±s)

3 讨论

临床中将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称为脓毒症,有大量研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7]。当患者感染脓毒症时,其体内内毒素大量释放诱发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及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后释放众多内源性炎症因子,最终对肾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8]。还有研究指出,脓毒症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亦受到一定影响,动脉血管舒张造成患者血管充盈严重不足,激活患者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导致患者肾脏血管收缩,最终诱发患者肾脏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系统同时异常则加速肾脏功能损害[9]。乌司他丁为经典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其可与炎症因子产生拮抗作用,还可以对心肌抑制因子产生抑制作用,稳定溶酶体膜,因而乌司他丁可能在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中具有保护肾损伤的功能[10]。

ANP主要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与释放的人体必不可少的体内活性物质,以往的大量研究大都集中在心功能不全、心脏疾病等诸多方面,但在肾损伤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Dieplinger等[11]研究发现,ANP可以较为准确地对不同进展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预测,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尿液样本中ANP的含量在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体内量显著升高,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吻合。

KIM-1 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组织分布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特异性,在正常生理组织中KIM-1 处于低表达甚至不表达状态,但在由缺血而造成损失的肾脏组织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状态,且KIM-1 可在肾小管受损后大量且迅速向尿液释放,因而其可在患者尿液中被检测出[12]。本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尿液样本中的KIM-1 含量显著升高,亦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CYS是目前公认的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评价时,较为敏感且可靠的临床指标,其可以提高肾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对AKI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时发现,CYS可以作为诊断AKI的临床指标[13]。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血液样本中的CYS含量亦显著升高,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合并AK患者治疗3~5 d后,患者体内的ANP、KIM-1 和CYS水平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下降,说明乌司他丁能够防治患者体内各项肾损伤指标升高,具有一定的肾损伤保护作用[14,15]。分析认为,其可能与乌司他丁为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有密切关系。乌司他丁可对诸多水解酶产生特异性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水解酶的激活对患者正常组织产生损伤的几率。与此同时,其还具有稳定溶酶体膜的药理作用,可以抑制超氧化物的产生的同时,对体内多余的超氧化物进行及时而高效的清除,因而产生了此类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中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两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分析认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及常规合并乌司他丁治疗方案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进行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对患者肾损伤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常规合并乌司他丁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也提示乌司他丁有利于治疗和保护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肾脏,将肾脏的受损程度进一步降低[16]。

上一篇:低温发酵下一篇:体育艺术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