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组织架构

2024-07-03

运维组织架构(共8篇)

运维组织架构 篇1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支持移动设备访问,而传统高校运维平台只是单一网站,严重缺乏对移动设备的支持。通过对高校运维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一种基于Rest架构的高校运维平台,该平台支持网站、安卓、ios等多种前端接入,并基于Spring Boot框架实现。经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证明该平台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支持较高的并发。

关键词:高校运维系统,工单,rest架构,Spring Boot,Spring Data JPA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操作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提供对移动设备的支持。而传统的高校运维系统只是单一、简单的网站,在建设初期只考虑网页前端,因此缺乏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另一方面运维平台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运维系统提供移动端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运维平台主要由网页、安卓、ios等前端和服务器端组成,前端直接面向普通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服务器端提供API,为所有的前端提供数据服务,是整个运维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平台用户量的逐渐增加,服务器端面临的技术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良好的API设计和实现将是平台稳定和持续改进的重要基础。

通过分析四川旅游学院运维需求,提出一种基于Rest架构的服务器端API设计,并基于Java EE架构实现该API。

1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系统开发成功与否。所以做好系统需求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1.1 需求概述

高校运维平台Rest API主要完成运维系统的服务器端API的设计,为网页、安卓、ios等多种终端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该平台包含的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工单管理、解决方案管理、知识库管理、评价管理、权限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和短信管理。

1.2 详细功能需求

针对上述需求综述,提出以下各模块具体的需求:

1.2.1 权限管理

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应分配不同的权限,以下是具体的角色:

1)管理员:拥有系统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2)普通用户①

①平台内登录、注册、忘记密码操作;

②提交工单,查看已提交工单信息;

知识库搜索;

④查看某工单的解决方案,并做相关评价。

1.2.2 用户管理

以下是用户管理模块的具体需求:

①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完成注册、登录、忘记密码操作;

②系统后台可以查看、修改、删除和根据条件查找注册用户的信息;

1.2.3 工单管理

工单管理模块主要的需求是:

1)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网页、安卓或ios等客户端提交问题形成工单;

2)在用户个人中心可以查看已解决、未解决工单信息;

1.2.4 解决方案管理

解决方案管理模块主要的需求是:

1)平台服务人员需要及时对用户提交的工单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解决方案上报;

2)工单的正确解决方案将进入知识库系统,便于用户下次搜索;

3)用户可以查看某工单的解决方案;

4)后台可以查看所有工单的解决方案;

5)后台可以根据工单号查询该工单对应的解决方案。

1.2.5 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统计:

1)用户统计

-统计每日新注册用户数量。

2)工单统计

-统计每日新增工单数;

-统计每日解决工单数;

-统计每日未解决工单数。

1.2.6 客户评价管理

用户可以对已处理的工单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办理结果、办理过程、办理态度等多方面内容的评价。

1.2.7 短信管理

短信管理主要是利用第三方短信服务商提供的短信服务,对核心流程中一些必要的环节以短信的方式告知用户,提醒用户及时关注工单处理最新动态。

1)用户在注册时候,需要提交手机号码,接受平台发送的短信验证码,然后在服务器端注册逻辑操作时,验证该验证码是否正确;

2)当用户提交的工单已分配相关人员处理时,系统将发送短信通知该用户。

1.2.8 知识库管理

为了方便用户更快速的解决问题,提出知识库概念。将已经成功解决的历史工单,进入知识库系统,形成经验积累。其他用户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时候,可首先通过搜索知识库,寻找答案,如未找到,再提交工单给网络信息中心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工单解决效率,避免重复、无价值的劳动。

另外知识库管理支持全文搜索和模糊匹配,从而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户完成搜索。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设计

运维平台服务器端架构采用MVC架构,Rest API层使用Spring MVC提供的Rest Controller完成API的具体实现,业务逻辑层包括了平台所有的业务处理,数据访问层采用了Spring Data JPA+Hibernate来实现数据存储和访问。

2.2 数据库设计

2.3 Rest API设计

Rest API与传统API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利用HTTP提供的GET,POST,PUT,DELETE等动词,结合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来设计API。

3 系统核心功能实现

在充分进行运维系统需求分析和良好的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及Rest API的设计,基于Java EE平台架构实现API。

3.1 系统开发环境

3.2 关键技术

3.3 API层实现

采用Spring MVC提供的Rest Controller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API层接口,数据格式统一为json格式。

3.4 数据访问层实现

数据持久化是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运维系统采用Spring Data JPA+Hibernate实现。Spring Data JPA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持久化接口,且提供方便的接口实现复杂的功能。底层使用Hibernate框架来实现具体的数据存取操作。

3.5 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系统安全性保证的重要模块。由于Spring Security权限管理框架经较多公司使用、成熟且稳定,因此采用该框架作为系统的权限管理,经过简单配置即可完成强大的权限管理。

授权验证模块采用oauth2.0协议,基于spring security实现。用户在验证通过后,获得唯一令牌,携带该令牌访问其他资源。

3.6 短信管理

短信管理模块主要的任务是利用第三方的短信服务平台发送短信信息。第三方短信服务公司会提供API文档,详细描述如何使用该服务。一般短信平台支持json、xml等多种数据格式,且会提供http get/post方式。运维平台根据第三方短息平台的API要求,通过发送http get/post请求,获取相应短信服务。

4 系统测试

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之后,才能上线。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其中功能测试是保证系统所有功能模块都是正确的。而性能测试是为了了解系统能够支持最大的并发数。另外良好的性能测试也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为下一步的优化做准备。

4.1 功能测试

利用Restful Client测试工具完成系统所有核心API的功能测试,经测试运维平台所有API功能正确。

4.2 性能测试

在确保功能正确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了解系统能够支持最大的并发数量。

使用jmeter工具,通过相关配置,模拟用户的并发数,测试系统性能。

5 结束语

针对传统高校运维平台只是单一、简单网站,移动端设备支持较差等问题,首次提出一种基于Rest架构的高校运维平台的API设计,并基于Java EE平台实现。经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该平台架构稳定,支持较高的并发,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由于各大高校运维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提出的API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做更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延杰.基于Java EE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2]金天昕.浅析高校IT运维系统的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8).

[3]陆春,黄杰,陈云.高校信息系统运维自动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3).

[4]翟跃.关于高校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实践的探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24(2).

[5]安寅杰.高校IT运维服务项目的分析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5(11).

[6]马鸣华.浅谈网络管理系统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1).

[7]程冬梅,王瑞聪,刘燕,等.基于REST架构风格的物联网服务平台研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4).

融合时代的运维+应用 篇2

经过多年以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为核心的IT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据中心形成了孤岛式的应用模式。一个新应用就需要部署一套新的计算、存储、网络设施,部署的过程也需要长达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在部署完成之后,应用之间往往相互隔绝、无法互通。即使是在一个应用已经超载,另一个应用空闲的时候资源也无法调配。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发现新商机的障碍。2009年底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如今企业的IT预算中只有34%明确用于业务创新,这正是因为lT泛滥现象迅速蔓延一数据中心的技术设备堆积如山,70%的IT预算都用于现有lT设备的维护和运营。

孤岛模式催生融合基础设施

融合架构帮助IT部门打破根据单个应用考虑IT基础设施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以服务为中心的IT思考新模式。在惠普最新的融合基础设施中,就实现了从最底层的智能电站网,到虚拟资源池,再到弹性网络结构等全部基础设施的虚拟化与池化。

根据这一概念建设的数据中心,就如同应用之间打通血脉,可以相互支撑、相互协调,使企业的整体IT架构更具弹性,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可能。许多企业在经历了数据中心成本不断增加、创新效能却不能明显跟进的痛苦之后,都开始考虑打破原有的孤岛模式,实现以服务为中心的融合架构。

推出增强型融合基础设施运维、应用管理服务,实现融合效能最大化

融合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投资,消除数据中心的技术设备冗积问题,化繁为简。通过统一的管理,所有资产都成为资源池的一部分,能够分割、组合、变化,动态适应任何业务、负载或应用的需求。这些资源的使用也经过优化,帮助企业提高利用率,降低使用能耗和成本。而令融合基础设施得到不断优化,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的正是架设在融合基础设施之上的融合基础设施运维与应用管理。最近,惠普技术服务事业部还携手惠酱软件及解决方案事业部,宣布推出增强型的融合基础设施运维、应用管理服务,以通过惠普强大的服务能力和领先的软硬件平台,帮助客户实现更优的业务成效。

惠普运维管理服务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不同的电源管理起来,形成智能电站网,把不同服务器上的计算、存储能力融合起来,形成虚拟资源池,把路由器、交换机联系起来,构成无需硬件变化就能按需划分的弹性网络。

在孤岛式数据中心里,应用管理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软件的补丁、更新往往需要人工完成,增加了出错的机会。在融合架构数据中心里,惠普应用管理软件轻松实现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规划、开发、测试、发布、更新、维护直到终结都由软件自动化地全程监管。在包括应用组合服务、卓越质量服务、持续优化服务在内的惠普应用管理服务的帮助下,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服务连续性,并缩短业务盈利时间。

除此之外,无论客户决定全面转型至融合基础设施结构还是对现有投资进行逐步改良,惠普均可提供逐步推进的全生命周期支持。这其中包括:惠普融合基础设施愿景研讨会,惠普融合基础设施概念验证,惠普融合基础设施规划服务,惠普融合基础设施设计与实施服务、融合基础设施转型咨询、云技术和架构设计服务、融合基础设施实施服务、应用质量优化服务、融合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和业务应用运营服务。

应用管理护航业务成效

融合基础架构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资源池,即通过虚拟化等方式把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融合为资源池,根据业务应用的要求快速供应,并在应用结束的时候快速回收。对于像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这样的应用软件,它显著地节省了许可证的费用,也节省了部署和安装的时间与精力。但另一方面,这种共享、重复使用的模式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应用软件的缺陷和问题也将影响多个业务程序,增加了风险。同时,随着应用的复杂程度增加,业务程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个业务程序项目或团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IT服务提供。

为了保证业务应用的正常、高效,惠普还特别提供了完整的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它确保业务与IT更好地协调与配合,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与良好的业务成效。例如,企业在完成核心开发任务的时候,惠普就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发工具集成,如模块化、版本控制系统等,并为异构开发环境提供支持。

首先,该应用管理覆盖了完整的应用生命周期。它把IT的效果与业务战略结合在一起,通过正规化的流程把业务战略与IT规划结合在一起,IT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实现战略目标紧密联系。

第二,加强战略控制点。战略控制点即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对业务成效产生重大影响的点。在这些点上,惠普解决方案中心能够给出适当的工具,引导应用生命周期满足业务目标的需求,实现IT的灵活性。

第三,业务为先。在应用现代化的过程中,IT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让IT实现更大的业务成效,让IT与业务的方向保持一致。惠普的解决方案能够以最显著的方式管理控制点,同时保持与领先解决方案的开发理念及工具保持兼容。

第四,缩短上市时间。IT的灵活性体现在如何找到并部署能够尽快在业务上体现价值的业务程序。惠普的解决方案基于模块化理念,帮助IT部门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并在部署多个应用的时候体现出价值。另外,惠普的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的客户还可以象订购服务一样挑选软件,这样企业就无需投入任何基础建设。

第五,高品质的传统。惠普在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帮助IT企业解决棘手问题的方面,已经有差不多20年的历史。惠普已经成为高质量自动化软件、应用性能验证、分布式性能、可用性管理及网络管理的领先者。

运维管理与硬件紧密配合,为企业数据中心融合各种资源并按需灵活调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管理则为业务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使得企业数据中心中运行的各种应用都能保持最佳的效能,并交付出预期的效果。两者结合,成为融合基础设施在企业IT部门发挥核心作用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企业业务集团软件及解决方案事业部大中

华区总经理谢少毅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企业需要高度自动化的技术环境,根据业务侧重点的变化迅速转型,成为共享服务和云计算的基础,有了融合基础设施结构,我们能与客户一起,从之前面对各自独立的服务器、存储及网络孤岛,转变为统一解决人员、流程和技术的问题。”

凤凰科技全面布局中国市场

凤凰科技(Phoenjx Technologfes Ltd)日前宣布聘任吴惠瑜女士为全球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经理兼亚太营运中心董事主席,整合协调业务、研发、工程、人事等相关部门

另一方面,凤凰科技也将借助吴女士在嵌入式市场经验,任命她担任全球嵌入式平台营销业务总经理,持续开拓后势看涨的嵌入式市场。此人事案于4月12日起正式生效。

凤凰科技执行长Tom Lacey在今年三月上任后,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全球客户满意度调查,并在多次造访客户与员工深谈后,更加看重大中华区的业务需求与研发动能,因此决定聘任拥有20年以上丰富产业经验的吴惠瑜女士担任此地区最高主管,并进入全球营运团队核心,以便总公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当地的客户需求与市场变化。这种新的营运模式打破了以往地区分公司必须遵从美国总公司规定的传统,且将大中华地区主管纳入管理核心的人事布局,也再次显示出公司对于吴女士的重视。

用友BQ商业智能平台

日前,用友华表在继2009年底收购广州尚南科技公司后,正式发布其BQ商业智能平台,这也成为其进军商业智能(BI)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用友的BI产品之所以取名BO,其英文全称(Busihess Ouotient),译成商业智慧、BQ源于IQ/EO,代表企业的商业指数和商业素质,具体表现为企业商业敏感能力、商业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而用友B0商业智能平台的关键价值是将企业现有的数据和资源转化为知识和信息应用,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

BO作为公共BI技术平台,承担着很多关键任务。首先,在产品完善的前提下要支持好集团所有业务部门,辅助他们基于自身的平台发展BI营销;其次是开展用友体系外的市场。和国际厂商及一些经销商合作,发展ISV、SI再次是整合管理软件经销商、代理商、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合作。”苗峰认为,与国外BI产品相比,BQ具有更适合中国用户,有较高性价比,并且能够快速交付,用户学习成本低等优势。

红旗inMini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

3月31日,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红旗inMini尚巧版。其便携性,个性化,订制性以及友好的操控性将为消费者带来完美的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稳当、可靠的移动网络冲浪的同时,也涵盖了时下流行的“炫酷”时尚元素

红旗inMini尚巧版操作系统贴合时尚、轻巧概念,基于开源平台MeeGo,融合了Linux最新开源技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多种移动互联网设备,如:上网本、云端设备等。inMini尚巧版在视觉和操控方面都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设计思想,无论是MeeGo系统平台自身的性能优势。还是X—Windows界面的清新风格。或是精准集成的应用软件,都让用户有理由相信这就是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最佳搭档。

LSI荣获华为最佳技术支持奖

LSI公司日前宣布荣获由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颁发的2009年度最佳技术支持奖。最佳支持奖是华为颁发给具有杰出技术支持能力,并为推动华为成功作出重大贡献的供应商奖项。

运维组织架构 篇3

关键词:大检修组织,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

大检修是“三集五大”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内容的提出与实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较为显著的意义。大检修体系的目标是对电网检修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集中的控制与管理, 从而使电网的运维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 使电网运维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可以完成从维护、运营到检修、分析等多种角色之间的转换。

1 运维一体化模式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1.1 检修人员要熟悉电网运行管理

现阶段, 检修人员仅对输变电设备的维护与运营较为熟悉, 但是对电网的整体的运行规律以及负荷功率的具体分配情况却了解不多。运维一体化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而没有单独设置负责倒闸操作的人员, 因此检修人员必须对电网运行的整体规律进行学习与掌握, 以保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当对电网的运行状态有最基本的判断, 根据目前的运行状态制定较为详细的操作方案。设备的停运都要符合安全规程的标准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 工作人员应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运行方式之间的转换, 做出准确的决策。

1.2 工作人员应有较高的操作水平

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装置。这两种装置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对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予以全面的监控, 同时可以辅助对电力运行的调度, 一旦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了故障, 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故障设备切断, 并对故障位置予以基础的检测, 而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稳定。这对检修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作人员应当了解这些装置的运行原理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如果有故障发生, 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找到故障位置所对应的装置, 并熟练的完成设备切断与设备转换等操作。例如, 当变压器因故障而停运时, 检修人员要立刻解除主变保护跳母联的功能, 并将功能切换到后备跳母联。

另外, 工作人员应当将知识结构细化, 对设备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解, 并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 掌握解决方法。在设备配备不齐全等条件下, 检修人员应当具备亲自动手将故障清除的能力。

1.3 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规程

除了最为基本的检修工作外, 工作人员应当对电力运行与调度的各项规程进行熟练的掌握, 这对电网运行安全与稳定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技术娴熟只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却无法保证工作的规范。电力对社会生产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旦发生危险很容易造成人员与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与管理。要对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在交接班以及部门间的任务交接时, 要按照标准填写各种必要的手续, 并妥善留存。运维一体化这一模式下, 检修运维班组原有的外部监督模式转化为了自我监督, 这就要求检修人员要有着较强的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 只有熟练地掌握规程并加以运用, 才能够为自身与他人的安全负责。

1.4 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作为复合型人才, 工作人员要完成多种角色之间的转换, 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极强的操作能力。工作人员的身心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一方面工作人员可能需要到较为艰苦的野外环境进行作业, 这对其体力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运维一体化使其工作的内容增加, 工作人员需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 检修人员必须冷静应对。如果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就很容易导致操作上的失误, 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 做好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2 运维一体化模式的人才培养策略

2.1 规范整体建设以及作业流程

为了将运维一体化这一模式进行落实, 应当首先从整体上对电网建设进行系统化与规范化的建设, 保证其作业流程符合发展要求。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使复杂的工作得以简化, 为运维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前提与保障。

一方面, 电网建设应当向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方向逐步发展, 使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 实现运营与管理的自动化。另一方面, 电网的建设要标准化, 变电站的功能配置、端子排布置、接口规范、回路设计以及格式输出等都要有各自的标准, 每一部分的设计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变电站建设的统一性能够将运维工作的难度与强度降低;而回路设计的统一性, 则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的建设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2.2 加强并完善制度体系的建设

制度体系的建设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标准与规范。运维一体化的提出为电网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电网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运维一体化的关注度, 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 应当完善制度体系的建设, 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规范。一体化模式下, 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自我监督与约束, 这种监督与约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 而规程就是从制度中提炼出来的。应当制定细致的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等, 使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 使操作流程规范, 进而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实现电网检修与运维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2.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从人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方面来说, 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对人才进行培训与考核。运维一体化下人才需要对电网的运行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 其身份除了设备的使用者外, 还是设备的检修者、维护者以及分析者。因此, 工作人员要对设备运行的规律、运行的原理以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及时处理故障问题。人员培训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既可以开展集体形式的培训, 也可以通过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 使人才满足综合性的发展需要, 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确保其操作的熟练性, 在实践中促使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

3 结束语

运维一体化是电网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 因此必须为运维一体化的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供制度上的有力保障, 并对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通过这些方法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从而促进运维一体化改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晨, 陈希正, 郝艳春.大检修组织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9) .

[2]李丹, 左厉.大检修中的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的思考[J].才智, 2014 (29) .

[3]范李平, 余剑锋, 姚迪.“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拓展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3) .

运维组织架构 篇4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室分系统数目越来越多, 站点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从而面对的网络问题也会随之增加。如:室分网络测试数据量大, 室分设备故障投诉多, 室分网络的投诉量明显增加, 室分网络的业务吸收量成增长趋势等[1,2]。

根据这些现状网络维护模式也逐步从被动向主动, 从面向网络设备、网络运行质量向网络服务和客户感知的转变。在网络优化工作中, 面向客户感知就是要求能按照客户的需求投放资源, 能按照客户通话行为进行无线测试, 建设能真正反映客户对网络感知的指标分析体系。目前的室分网络站点多, 分布广, 维护工作量大, 通过代维厂商来进行维护已成为运营商比较普遍的方式, 该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维护厂家工作处于“黑匣子”状态, 运营商对中间状态无法监控;工作评估更多依赖于量而非质量;维护厂家工作“边缘化”现象严重, 与协作方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沟通渠道[3,4]。

目前加强代维厂商的执行力, 工作节点实现透明, 提高各方协作效率, 提升维护质量, 客观评价维护工作开展成果, 这些都成为规范化运维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1 解决方案——智能室分综合运维系统

1.1 系统简介及特点

针对传统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一款“室分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运维流程化管理为基础, 采用具备室内自动定位功能的智能测试终端对无线网络空口数据进行采集, 结合RFID标签 (无源) 进行建筑物内室分测试点识别以及巡检打卡, 通过对运维工作的流程化管理、测试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测试效果的量化考核机制实现规范化代维管理工作的“五个统一”[5,6] (统一标准、统一IT化手段、统一考核、统一认证、统一招标) 目标。

代维过程流程化管理:支撑巡检及优化的周期性计划、临时任务、客服投诉处理的全流程, 各阶段节点透明化;

规范化测试过程:针对不同场景制定不同测试模板 (巡检频度、测试场景覆盖率、语音拨打间隔、通话时长等) 下发给测试终端, 并对终端测试数据进行模板匹配度检查, 结果纳入工作质量考核;

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根据各流程阶段节点时间符合度、测试工作量、网络指标达标率、测试模板匹配度等量化指标综合计算, 给出工作质量量化打分;

主动问题发现:通过对回传服务器的数据进行KPI指标告警、智能分析发现并定位问题站点;

RFID场景识别及巡检打卡:与RFID标签绑定的场景信息入库后, 通过终端在现场读取进行室内场景实别并将信息记入LOG, 精细化后台分析空间粒度, 保障测试数据真实性;同时对巡检人员工作考勤进行监控, 保证工作按计划进行;

室内自动定位:通过测试终端的加速度及方向传感器采用自研算法, 自动生成室内测试轨迹, 结合RFID对轨迹进行修正, 提供较高精度的室内位置信息, 比传统的手工打点方式更加准确、高效[7];

测试数据回传:测试数据可通过终端直接上传到后台服务器;

测试计划、任务、模板、建筑平面图下发:后台服务器可将配置好的计划、任务、模板及建筑物平面图直接下发到测试终端[8]。

1.2 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运维管理子系统、数据智能分析子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子系统三块组成。

运维管理子系统在后台, 以数据库及WEB服务的方法提供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功能:工单流管理;测试计划管理 (周期性计划及临时任务) ;测试模板管理;代维工作量化KPI考核;RFID管理;室分资产管理;角色权限管理。

数据智能分析子系统以LOG数据库及分析服务为基础, 提供测试数据的分析对比:优化效果对比分析;室分KPI指标统计;KPI告警管理;地理化分析及呈现;室分场景及测试点信息管理;统计、分析报表;专项分析 (覆盖、干扰、切换) 。

数据采集子系统由测试软件、RFID标签、RFID蓝牙读卡器三块组成, 实现以下几大功能点:空口数据及L3 信令的采集与记录;RFID标签信息读取及识别;无线参数、信令、事件的实时显示;语音、数据业务测试;测试模板的下载;测试数据的回传;室内自动定位。

1.3 系统部署形式

服务端部署:服务端部署数据库及后台服务软件, 根据需求 (室分站点数、LOG存储量、用户数) 可将不同的子系统及数据库服务部署到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实体, 通过交换机将各服务器进行物理连接, 透过硬件防火墙接入到Internet网络。

客户端安装:访问系统可通过测试软件、PC客户端、Web浏览器三种形式。 测试终端为定制的ZTE V960,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 预装测试软件;PC客户端可安装在Windows XP及以上操作系统上。

标签部署:在重点建筑物每层的关键测试点 (如天线下端、走廊、窗边、电梯间、楼梯间等) 安装RFID标签, 并将标签对应的测试点信息 (建筑、楼层、场景等) 入库。

系统部署图如图1 所示。

1.4 应用场景和价值

该系统可以应用在运维管理工作的几个方面:

(1) 计划定制及下发。运营商通过本系统制定维护内容及维护计划, 指派到代维厂商, 系统自动将相关工单推送到测试终端, 代维厂商可根据推送的工作要求按计划开展工作, 提高沟通效率, 降低沟通成本。

(2) 过程监控。利用平台对代维厂商工作的节点时效性、工作内容的覆盖面、工作过程的规范性进行核查, 加强代维厂商的执行力。

(3) 效果评估。运用系统的考核机制, 对代维厂商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评估、考核, 客观评估各厂商工作情况。

(4) 室分指标检测。根据上传的测试数据, 对室分站点关键指标 (覆盖率、接通率等) 进行定期监测, 对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统计, 为后续维护优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 系统工作原理

在建有室分系统的建筑物内, 其在部署室分系统的同时, 定点放置了很多射频标签。测试工程师携带具备射频识别的测试终端, 进行现场业务测试, 采集无线网络环境指标, 并在与标签距离一定范围内, 测试终端自动扫描标签信息, 并记入LOG文件存储。

网络优化工程师将前端采集到的LOG导入后台分析服务器, 分析服务器将各种分析结果数据、LOG原始数据、辅助信息数据等导入数据库服务器, 同时也可以对前期的测试结果进行查询;分析服务器将LOG中携带的标签信息, 传入标签管理服务器, 以便其对日常的巡检验证等工作提供数据源, 同时, 分析服务器也可主动获取标签设备的位置信息, 便于进行完整地场景分析和对比分析。

3 应用实现

电脑客户端登陆后, 界面如图2 所示。

主要有代维流程管理、实时数据显示功能和主动告警上报功能。

手机终端登陆后, 界面如图3 所示。

主要功能有射频参数采集功能、信号地图回放功能与代维任务管理。

4 结语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智能室分运维系统, 提出了一套针对室分代维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运维工作的流程化管理、测试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测试效果的量化考核机制实现规范化代维管理工作。事实证明利用该系统完全可以适应运维管理需求, 给运维管理的操作带来较大的便利。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提高移动网络运营维护和服务水平, 减少运营商的系统维护成本和时间。

摘要:针对传统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一款“室分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运维流程化管理为基础, 采用具备室内自动定位功能的智能测试终端对无线网络空口数据进行采集, 结合RFID标签技术, 实现对测试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测试效果的量化考核和运维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运维管理,网络优化,数据采集,RFID

参考文献

[1]孙晓东.黑龙江移动公司室分工程管理方案的改进案例[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2]田洪超.通信网络综合代维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3]张鹏.中国企业为什么青睐Android?[J].通信世界, 2010 (3) :16-17.

[4]高博.基于J2ME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 2006.

[5]CONDER S, DARCEY L.Android wireles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M].2nd ed.USA: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10.

[6]ENCK W, ONGTANG M, MCDANIEL P.Understanding Android security[J].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2009, 7 (1) :50-57.

[7]KUMAR S, QADEER M A, GUPTA A.Location based services using Android[C]//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Multimedia Services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s.Bangalore, India:IMSAA, 2009:1-5.

开发运维平台实现运维事务管理 篇5

大型应用系统的运行, 涉及人员多、分布广, 运维工作量大且繁琐, 运维问题由业务经办、系统管理、软件开发等部门人员通过交互方式解决, 关键业务还需办理审批手续, 使用纸质单据流转。

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流转周期长, 受物理地位限制, 影响业务及时处理;2、不能及时了解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3、难以统计分析系统运行状况, 为应用系统完善提供决策支持。

为克服传统运维模式的不足, 将运维事务纳入运维平台管理。

1 设计思想

梳理问题, 分别归类, 确定事务类型。为每种事务类型制定处理流程, 包含的运维环节、顺序, 是运维事务处理主线。配置事务处理流程属性, 将人员 (包括业务经办、系统管理、软件开发等部门) 划分至不同的业务群组, 授予事务类型权限, 授权后的业务群组成员才能参与该类事务处理;分配业务角色, 角角色色对对应应事事务务流流程程中中的的运运维维环环节节, , 具具有有业业务务角角色色的的用用户户能能够够参参与该环节业务处理。

2 实现过程

2.1 准备阶段

创建运维事务前, 定义事务类型、业务角色、业务群组, 配置事务处理流程, 给业务人员赋于角色、划分群组, 操作内容如下:

常用事务类型和事务处理流程 (右表为新增需求实例) 配置如下表,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事务处理流程的业务环节。

业务群组按业务种类划分, 一般与业务部门对应;按人员在业务经办岗位划分角色, 如业务员、科长、主任等。每个业务人员可以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角色, 属于一个或一个以业务群组, 下表列举部分人员关系实例。

2.2 事务处理流程

下图为事务处理流程, 以“新增需求”事务来说明流程执行过程。

(1) 创建事务。根据事务流程配置表, 具有分管科长角色人员能够创建事务, 本例由科长A (人员ID为00939) 承担。对于事务描述内容很多或者涉及相关政策文件, 可以用附件方式加载。

(2) 指定下一环节处理人员。事务创建后, 指定下一环节处理人员, 人员应为同一业务群组且具备下一环节处理角色。

(3) 事务处理。对本环节事务进行处理或者提出处理意见, 对于涉及系统调整环节的事务处理, 处理结论和处理内容应记载详细, 可以以附件方式保存。

(4) 指定下一步处理人员, 重复 (3) 直至事务处理完毕。如果同意按流程流转至下一环节, 则指下一流程环节处理人员, 否则, 退回给上一环节处理人员或者关闭事务。

(5) 关闭事务。事务创建者确认事务处理满足要求后, 关闭事务。

在事务处理过程中, 已参加过事务处理人员, 在事务关闭前随时可以备注方式追加补充处理意见。

应用开发环境基于开放源代码的IDE工具Eclipse, 采用J2EE标准, 数据库为ORACLE。

3 事务处理界面图

用户登录运维系统后, 系统通知待办事务数量及明细, 点击明细后转入界面如下:

本例为一个事务的完整处理过程, 若事务未处理完毕, 则列出已处理环节以及目前事务处理所在环节。根据需要, 可以增添显示列, 如每个环节处理时长等;在创建事务时, 可以增加一些事务属性, 如所属子系统、事务处理紧急等级等, 为查询统计、安排运维工作提供方便。

4 运维平台事务处理统计分析

运维平台除了事务处理功能外, 通过分析平台数据, 找出应用系统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本应用系统业务终端数约1000个, 下图为运维平台上线运行后按季度统计的事务处理情况。

经分析, 造成平台事务处理数量变化原因为:1、2012年3季至2013年1季度, 运维平台上线初期, 并非所有事务都通过平台处理, 2013年2季度起, 要求所有运维事务必须上平台流转处理, 平台事务数在700-800之间。2、2013年4季, 新增一项业务, 需要调整已有业务功能、整理业务数据, 造成平台事务数增加。

经分析, 造成各类事务分布率变化的原因为:1、运维平台上线初期, 软件故障多, 经过一个季度的完善, 应用软件故障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开库操作分布率一直较高, 说明基础数据的准确率低或者业务经办不规范, 应加强基础数据的整改, 规范业务经办规程。3、当硬件发生故障时, 可能造成平台无法使用, 反应故障率低, 而实际情况是此平台不适合处理硬件故障。4、特殊数据提供分布率处于7%-10%间, 说明应用软件查询统计功能基本满足业务要求, 但对于重复要求的特殊数据, 应该综合分析现有软件功能, 将此纳入功能模块或新开模块查询。

5 结语

运维组织架构 篇6

近年以来, 四川中铁能源五一桥水电有限公司以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为契机, 2013年3月, 公司顺利通过“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现场评审。通过不断探索和提升运维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逐步建立了“运行操作规范化、例行工作程序化、指标控制精细化、岗位工作全能化”的“运维四化管理”标准模式。有效地促进公司现场安全生产及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

运行操作规范化, 现场管理大跨步。严格规范执行“调度管理规程”。现场工作严格遵循执行“两票三制”并进行考核。根据现场倒闸操作及设备运行工况, 组织编写“两票管理”数据库, 操作票和工作票采用标准模板, 制订固定格式, 编写完成标准操作票及工作票数据库, 需要使用时立即调出相应操作票或工作票即可使用。现场操作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想、四干、五查、六问的“倒闸操作六步法”。

例行工作程序化, 强化标准执行力。公司大力推行运维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夜班、白班及中班工作提示”, 每班工作流程及内容程序化。每日召开班前计划会, 告知人员危险点和相应的预控措施, 进行签字确认。每晚19:00定时召开团队活动, 开展班后总结会。定期工作方面, 根据定期工作特点, 编写制订“定期工作标准执行单”32份, 执行单包括危险点分析、操作步骤、评价标准等, 保证定期工作按照程序化高效执行。每轮值班期间根据设备及系统运行状况至少开展一次运行分析、事故预想和事故演习, 每位员工根据学习情况至少开展一次考问讲解活动。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例行工作,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现场工作中的执行情况。

指标控制精细化, 降本增效显端倪。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 合理利用库区水位, 同时运行人员做到勤调、细调, 尽可能使机组按照设计或最优值运行, 根据省调“两个细则”考核要求, 充分利用调令上限+2%区间, 确保参数压红线运行, 不合格电量指标控制在0.05%以下。开展“度电必争”系列活动, 提升与省调沟通技巧和方式, 积极申请调令, 力争“多发电、发好电”。截止11月06日, 厂用电年累计较去年同期减少58.87万千瓦时, 减少43.61%, 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3亿千瓦时, 增加37.42%。

岗位工作全能化, 资源配置新升级。公司重视运行等各类人员的培训, 制定年度及月度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目标, 采用“讲授法”、“视频学习”、“事故案例讨论”及“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 培训落实到每名现场员工。建立“导师带徒”活动, 以“传、帮、带”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坚持集中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 达到运行岗位全能化的要求。

运维组织架构 篇7

11月1日,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暨赛迪集团) 主办, IT运维网,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2016 (第七届) IT运维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大酒店成功举行。

本届大会以“智能管理, 高效运维”为主题, 秉承“共享优秀IT运维经验”之理念, 围绕一体化运维之道、智能管理与风险控制、面向业务的IT运维与安全审计、大数据下的IT运维技术、运维与安全管理、云运维与交付等议题, 发表中国IT运维领域的专业见解, 共同分享中国IT运维市场的优秀经验。

运维组织架构 篇8

“近年来通信发展日新月异, 传统语音与信息通信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扩展, 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 给传统的通信网络运维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近期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运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通信网络运维年会”上,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副巡视员张迎宪表示。

据了解, 本届大会以“提升维护服务水平助力宽带中国战略”为主题, 来自政府、三大运营商的高层, 以及华为、艾默生等产业链代表就当前通信行业网络运维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集中化”运维成关注焦点。

工信部:2014年两方面发力运维

近年来,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进步和网络业务融合发展, 电信基础运营企业面向客户的运营转型对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响应能力和用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出挑战, 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水平和运营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未来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 在此新形势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不断挑战, 对整个行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下提升运维服务, 是每个从业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此, 张迎宪表示, 2014年工信部将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 着重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了加强互联网的质量监管, 提升互联网通信质量, 工信部将借助部省两级的管理体制, 增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 提高网间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 加强网间带宽扩容力度, 解决互联障碍, 改善网间通信质量, 以加快宽带发展的进程。

二是为了加强网络的运行安全, 提升维护服务能力, 将健全电信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制度, 落实公用电信设施保护的安全等级要求, 提升公用电信设施安全的保护能力。

中国联通:在江苏、山东进行试点

“移动互联网开放、共享、即时的特征及其集中化、扁平化、一体化的业务要求, 对传统网络运营商封闭的、分散的、职能化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 业务、服务、网络转型已全面来临。”中国联合网络分公司运行维护部副总经理崔荣春如此表示。

据了解, 面对网络及业务、内部和外部对运维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集中化维护和贴近客户感知的运维转型。中国联通正积极推动集约化的运维体系和端到端服务体系的建立, 有效促进网络质量和运行维护效率提升。“我们已经在江苏、山东开展了集约化维护的转型试点, 探索建立集约化维护体系。”

崔荣春详细介绍, 中国联通的探索是推进以网络为中心到以业务质量和客户感知为中心的转型, 这需要在组织流程、优化评估体系、支撑系统、人员结构等方面协同推进, 才能真正实现落地, 并借此推动集约化的运维体系和端到端服务体系的建立, 有效促进网络质量和运行维护效率提升。

“集约化目标是实现总部和省为单位的集中化的运维管理体系, 与用户感受紧密相关的末梢网络属地化综合服务, 集中使用人、财、物等专业资源。我们要对南北方做区别对待, 最终目标达到综合维护, 重点使用我们主设备提供商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崔荣春表示。

据悉, 华为等设备商均在发力运维市场, 助力运营商转型。华为全球管理服务市场营销总监马鹏英介绍, 卓越的运维需要运营商网络运维正确转型, 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即以用户为中心、集中化以及融合运维。

这样的建议来自华为多年积累的丰富运维经验。目前华为已在全球构建两个集中化运维中心, 管理超过20多个运营商网络和项目, 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等15个国家。

“服务是华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战略, 过去数年中我们持续强化服务解决方案竞争力, 帮助客户从‘以网络为中心’的运维支撑能力向‘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运营管理能力转身, 取得了很好成效。”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雷战奎此前曾表示。据悉, 过去七年中, 华为管理服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管理服务提供商。

中国电信:FTTH扩张面临运维挑战

在备受关注的FTTH网络建设方面,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部传输处处长汪海强表示, PON的引入不仅引起接入网的变化, 且城域网以及管理平台都需要进行革新;当前阶段, 运营商需要全力维护新旧两张网和相关管理平台;在网络组网、业务开通流程、维护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运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汪海强总结表示, FTTH给运维带来“三难”和“三高”, “三难”即现场维护难、自动开通难、故障判断难, “三高”即资源管理要求高、人员素质要求高和服务质量要求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中国电信积极开展了集中管理、统一支撑的运维措施, 推动FTTH高效运营。

以PON设备的互通为例, 不同时期建设的网络, 由于技术、厂商配合、配置等方面的差异PON网络普遍存在互通问题。为此, 中国电信从标准、版本、配置等多管齐下, 建立从采购、建设、运维及技术标准等建立全流程的管控体系, 多部门、各层级协同操作, 集中问题收集, 统一测试, 统一解决方案。“目前影响EPON业务互通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影响GPON互通的问题逐步减少。”汪海强表示。

印尼XL实施SOC转型

上一篇:现实里的童话世界下一篇:多媒体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