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

2024-10-03

浙江建德(精选8篇)

浙江建德 篇1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蔬果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物营养来源, 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我国农业的生产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粮食生产向多样经济作物生产发生了转变。新兴蔬果产地的大量涌现, 使得各类蔬果的产量大增。2010年, 我国蔬菜、水果分别达到了5亿吨、2.14亿吨, 均居世界第一。在蔬果产品商品化进程中, 产地农户如何在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实现角色转变, 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顺利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也是产地持续发展和农户增收的重要前提。[1]积极构建蔬果主产地营销服务平台, 加强农产品的营销活动, 不仅可以拓展农产品市场, 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大大增加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

在全国各地, 随着产地的发展而出现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贩销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种为产地服务的营销组织。[2]其中, 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是解决蔬果销售、流通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决定了产地农民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甚至还会沦为失去土地的被雇佣者。[3]蔬果产地出现的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政府主管或支配之下, 也很难体现农民的自主性。[4]种类繁多的其他营销中介则处于一种各自为阵、凌乱分散的现状。因此, 对于众多的蔬果主产地来说, 如何构建一个连结产地和市场、充分保障农户利益的高效营销服务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基于农户利益保障视角, 本文以产地营销组织的整合与渠道结构的重塑为中心, 通过典型蔬果主产地 (建德草莓产地) 的案例研究, 试图构建出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

二、我国蔬果产地营销服务体系的现状评价

我国的各类蔬果产地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已经初具规模, 并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区域集聚。同时, 伴随其成长而发展起来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也日趋完善。截止到2011年底, 全国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家, 其中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的批发市场占了半数以上, 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在产地蔬果的营销服务体系中, 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贩销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营销中介及生产农户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农民贩销户主导型营销服务体系

我国人均农业用地较少、农村人口众多, 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以零散的农户经营为主, 而农户最初的销售往往是直接、零散的。随着产地的集聚, 蔬果在逐步商品化的进程中, 一部分农户从农产品生产中脱离出来, 成了最初为产地蔬果打开消费地市场的先驱, 即农民贩销户。[5]这种农户自主形成的民间服务主体难以承受较大的风险, 他们之间的合作深度也不够, 往往是单兵作战、力量薄弱。因此, 农民贩销户对产地农户的营销服务可以说是初级的、简单的、缺乏延续性的。这也注定了他们随着产地的发展会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发生重大变化, 农民贩销户之间的联合经营也正说明了这一变化。[6]

2.企业主导型营销服务体系

在我国农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 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农业产业化被认为是解决农产品主产地销售与流通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这一体系中, 企业处于领导和控制的地位。企业往往为农户规范了产品的品种、规格, 并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 农产品的包装、品牌策划、广告宣传、渠道的构建及促销活动都是由企业来完成的。这一体系很好地为农户提供了多种营销服务, 农户可以专注其生产而无需考虑产后的营销环节。许多学者认为, 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过程中,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龙头企业是关键所在。他们普遍认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营销、加工都必需以企业为载体, 从而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7]

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普遍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 但是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往往是对立的。农户由于组织化程度很低, 在市场上明显处于不平等地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连接机制还不完善、带动能力不强, 他们在市场体系中经营性服务组织商业化过于严重, 服务也不够规范, 各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8]而发达国家基本都是“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 农户往往通过某种中介组织 (如经纪人、合作社等) , 把自己与市场连接起来,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 通过贸工农一体化, 参与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 从而维护了自己的谈判与议价地位, 也有效的规避了农产品市场波动的风险。[9]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营销服务体系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截止到2010年6月底,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万家, 入社社员2500万左右, 占农民总户数10%左右。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全国各地的许多蔬果产地, 都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合作社主导型营销服务体系中, 合作社将众多分散的农户联合在一起, 在农户生产与市场流通间构建了一个相当好的平台。合作社还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指导、市场分析、信息收集、产品销售、促销广告等多方面的营销服务。其形式主要有提供产供销综合服务、社超对接、专营店直销、联合合作社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等。[10]合作社的存在, 不仅促进了产地的持续稳步发展, 也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然而在我国, 合作社起步较晚、运作水平不高, 它的引领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小、发展活力不足、组织合力不强、专业人才欠缺等方面, 特别是多数的合作社往往位于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之下, 农户的自主性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事实上, 在农产品营销中, 农户的合作意愿是受到许多因素制约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度及销售难度等因素决定了农户参与合作意愿的强烈与否。[11]对于蔬果产地来说, 其本身就是某一类或几类蔬果生产的集聚地, 产品的商品化也相当高, 农户参与营销合作的意愿应该是强烈的。然后事实并非如此,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率还较低, 即便是参与了合作社其满意度也不高。[12]

三、建德草莓产地 (4) 案例分析

1.调研产地的概况

浙江省建德市草莓产业自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杨村桥镇绪塘村以来, 已经有15个乡镇107个行政村的9000余农户参与到草莓的种植当中。草莓农户以家庭劳动力为主, 户均种植面积为2.1~2.3亩。近几年, 建德市种植面积维持在20000亩左右, 该面积占浙江省大棚草莓面积的65%左右, 占杭州地区草莓面积的85%以上。全市近3年平均总产量为30202吨, 亩均产值为9500元, 草莓已经成了建德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调研对象建德草莓发源地绪塘村距杭州市区110公里, 是位于新安江沿岸、紧邻320国道的浙江西部农村。目前, 该村共有农户766户, 人口2455人。上世纪80年代, 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为主。90年代初开始, 草莓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形成了国内知名的较大规模草莓产地。草莓的主要品种有红颊、章姬、丰香、佐贺清香等。

2.营销组织与流通渠道的剖析

草莓农户最初的的销售点主要在320国道沿途两侧以及市政府所在地的农贸市场等附近地域。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在产地形成的成长期, 农民贩销户从种植面积2~3亩的中层农民中成长起来, 成了产地流通的主要担当者。同时, 随之而建立起来的草莓产地市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由市、镇政府协调发起组织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连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作用。

(1) 产地主导型流通渠道体系

绪塘草莓流通渠道体系以农民贩销户为中心, 是随着产地批发市场的开设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如图1所示, 从草莓种植农户到终端消费者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产地和消费地的批发市场连结的。经由农民贩销户的销售量近年都在85%左右, 而外来中间商的销售量则呈下滑趋势。每年的草莓收获季节 (12月上旬至来年5月) 里, 农民贩销户、外来的中间商们大多在产地市场向农户购入草莓, 然后再在消费地的批发市场进行贩销。从产地批发市场至消费地批发市场的运输也是委托给专业的运输公司或运输专业户来完成的。草莓的主要消费地为东部沿海城市, 如: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北京等地。这一流通体系的维系, 与当地的各级政府部门、农技部门主导下成立的合作社的支持和引导是分不开的。这些部门提供了一些必要的营销服务, 如举办草莓节、构建草莓营销网站、举办营销知识辅导等, 在扩大产地影响力、增加产品拉力上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注:资料由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数次对绪塘村草莓产地的实地调研所得资料整理。

(2) 主要的营销组织探析

①农民贩销户。

农民贩销户是随着产地的形成与发展, 逐渐从种植农户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它有单户及联合户两种存在形态, 其主要业务为产地收购与消费地贩卖, 分别由其成员分担进行。单户由一个专业农户构成, 意见、方案的统一较为容易, 其经营也有一定的连续性, 因而所获得的利润也比较稳定。而联合户则由贩卖专业户与贩卖兼业户构成, 虽然在资本金、人手等方面有优势, 贩卖量也大大高于单户, 可是由于其联合体的不稳定而导致了不断地重新组合与更换消费地市场。农民贩销户作为绪塘草莓产地重要的流通担当者, 具有收购与销售、价格的决定与决算、商品的调制、配送和信息传送等主要功能。就现阶段而言, 在没有更加完善的组织的前提下, 农民贩销户仍然是该产地的主要营销组织。

②产地批发市场。

产地批发市场是由绪塘村民委员会于1998年投资创立的, 其日常的管理事务也由村干部兼职完成。市场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有市场各门店摊位费、卫生费等费用的征收, 市场内交易秩序、卫生与治安的维持及“绿色食品通道”证的发放等。和日本批发市场不同的是, 我国的批发市场还没有和日本相类似的专门的销售代理批发商。 (5) 产地批发市场的开设, 使得从产地通往消费地批发市场的流通路径得到了保障。市场发挥了其特有的集散功能, 在解决现阶段产地农产品流通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同时也是需求、价格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 是农户所信任的交易场所。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 市场交易的对象几乎仅为草莓一种产品。草莓的交易多为生产农户与农民贩销户及外来中间商的面对面交易。因而, 产地批发市场经营的落后及低效率也日渐明显。单体规模偏小, 档次偏低, 市场设施较为简陋, 功能不完善, 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都制约着市场更好的发挥其服务功能, 近年来市场的功能呈现出日趋退化的趋势。

③各级政府与专业合作社。

无论是80年代初草莓种植的发起, 还是时至今日的各种营销活动的组织等, 都离不开当地市、镇政府、村委会的扶持和推进。自2003年成立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以来, 三大草莓主产区乡镇的草莓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杨村桥镇的建德市莓香果类专业合作社也于2008年成立, 其会员主要为种植农户和贩销户等40余人。

从这些合作社的成立、运作的现状可以总结出如下特征:其一, 合作社的成立往往是为了需要成立而成立, 对合作社成立的宗旨、目标不够明确。其二, 合作社的成立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成立的民主自治原则, 往往带有有较强的行政官办色彩, 管理也欠规范, 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其三,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率还很低, 参与农户数远低于10%。 (6) 参与的农户关系松散, 合作社未能为产地农户生产、流通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其四, 多数合作社功能单一、服务范围狭窄, 未能有效地把生产和流通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其五, 合作组织未能发挥产地农户的主动性、积极性, 基本没有体现农户的主导地位, 因而合作社的运营也缺乏活力。

3.小结

综上可知, 在这个由众多小规模、零散农户共同努力而形成的草莓产地, 种植农户和农民贩销户是产地得以发展和成长的中坚力量。然而, 由于未能形成由农户自己主导的合作组织, 产地缺乏一个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 这就使得产地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目前, 该产地的流通组织不够健全, 销售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流通路径也过于单一。传统交易方式占主导地位, 产地主打品牌建设发展缓慢, 各种现代营销手段未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因此, 更好的整合多方营销力量, 并充分发挥农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一个农户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已成为必然。

四、农户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的构思

1.营销服务体系的构架

对绪塘草莓产地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必须确立农户的主导地位, 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确保更多的农户加入到他们自己的合作组织中来。图2是绪塘草莓产地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想。通过对流通渠道的改造, 这一体系能使多种营销中介组织间的合作更为紧密高效, 同时也可减少诸多中间流通环节。这就会使产品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也会大大增加来自该产品的收益。该体系也强调了政府支持平台的重要性, 当地各级政府对产地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是实现这一体系服务功能的保障。

2.主要建议与做法

(1) 依法成立农民主导型的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成立要借鉴日本农协的民主自治原则, 严格按照我国2007年7月起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规定的条文来进行。同时也应当由种植农户和农民贩销户本着自愿的原则来组织成立。这样, 生产和销售才能够紧密联系到一起, 类似日本农协的批量代销也有可能实现, 农民的收益在自己主导的合作组织经营下才能得到保障。

(2) 构建以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分销渠道。

农民合作组织的成立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可以将原来的农民贩销户吸纳为组织成员, 进而对产地的农产品进行有计划的统一集中销售。产地批发市场, 也可以由合作组织来经营和管理, 使之成为合作组织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模式中, 外来商人也可以成为农民合作组织开拓新市场的新生力量。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通过契约合作等形式将其他运营组织的服务纳入到这一体系当中, 可以大大提升这一营销体系的服务能力。

(3) 实施产品结构与交易方式的调整。

合作组织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 联合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 就可以掌握超市及大型需求者的需求信息, 以引导产地的生产和供应。由合作组织引导农户按照预约的订单所确定的需求数量和规格进行生产, 进而实现预约型交易。在实施预约交易方式的条件下, 农民合作组织还可倡导“商物分离”方式。即将每个需求方所需产品按单分配到多个农户, 由农户自己或委托合作组织实现产品直送需求终端。进一步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协调, 实现以草莓为主、其他蔬果为辅的轮作体系。

(4) 大力推广原产地品牌 (区域整合) 。

目前, 该产地虽然已经由市政府牵头在1997年注册了“Xinanjiang”这一草莓品牌, 然而作为原产地品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品牌的推广不仅要通过外部力量的推动, 更重要的是让产地农户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如, 日常的宣传、产品外包装标记、产地名称标识、大型活动主题等都要以“Xinanjiang”这一品牌名称为中心, 保持意识和宣传上的一致。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 提高“Xinanjiang”草莓的市场认知度, 进而逐步培育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5) 创新并实施多种促销手段。

合作组织逐步引导农户树立“顾客至上”,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新观念。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草莓文化节庆、新闻发布、销售展示、观光直销、展销赠送等促销活动, 都会对拓展草莓市场收到不同的成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 合理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力量进行营销也成了产地必须选择的重要手段。

(6) 建设高效的政府支持平台。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营销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贴息、税费减免、绿色通道等, 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促进产地营销服务的发展, 产地合作组织应当积极主动争取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政策咨询、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各类政策支持。在信息时代, 政府牵头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 可以为产地营销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服务支持方面, 政府还应协调促进工商、交通、检疫、计量等部门都能积极支持产地营销服务体系的发展。另外, 政府还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给予合作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以适当的资助。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在我国, 农产品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 传统的“好酒不怕巷子深”等观念仍影响着农产品的经营。而要让农户由内及外实现营销观念的改变, 真正在这一营销体系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就必须通过构建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来实现。本文对绪塘草莓产地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所做的研究, 期望会对其他农民主导型蔬果产地的营销服务有所借鉴。基于农户利益保障视角, 该体系的构建是以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为中心, 主要围绕产地营销组织的整合与渠道结构的重塑而展开的。在这一体系中, 合作组织将成为一个高效运营的营销服务平台。较之龙头企业、政府主导下的合作社及农民贩销户所主导的营销服务平台, 这一平台显然更能够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

为了保障这一服务能够有效、顺利地运营, 笔者认为需要争取来自政府、农户、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就政府而言, 积极推动行政部门的改革, 减少对产地营销服务组织的直接干预, 促进政府职能由指令型向指导型、服务型转变成为了当务之急。在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的成立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农民的自主性。政府要加强宣传并不断创造条件, 引导农民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组织起来, 形成自主、民主、自治的合作组织。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加强农户思想上的培育与培训, 让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营销理念的根本转变。最后, 还要充分发挥相关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做到产学研同步发展。

摘要:在许多蔬果主产地, 蔬果产品的营销问题成了制约产地发展和农户增收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产地营销服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农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户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基于农户利益保障视角, 本文以产地营销组织的整合与渠道结构的重塑为中心, 通过典型草莓产地的案例研究, 试图构建出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

关键词:蔬果主产地,渠道,农户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三岛德三.农业市场论的继承[M].东京:日本经济评论社, 2005.

(2) 万国伟, 安部淳.基于日本农协经验的中国蔬果主产地流通体系创新研究——以杭州市绪塘草莓产地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1, (04) .

(3) 浅见淳之.中国农村的产地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业与经济 (日本) , 2004, (11) .

(4) 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 2005, (01) .

(5) 黄祖辉, 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3) .

(6) WANGuowei, ABEJun, M.Munsur Rahman andZHAO Hong.An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Farmer Middlemen in Strawberry Production:A Case Study inXT Village of Hangzhou City, China[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Farm Management, 2007, (06) .

(7) 刘加莹.新农村建设带给商贸流通业巨大商机[N].中国商报, 2006-01-20.

(8) 卫恒, 刘希宋, 李友华.农产品营销服务中介平台整合建设研究[J].学术交流, 2009, (01) .

(9) 孔祥智, 徐珍源, 史冰清.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 2009, (05) .

(10) 缪建平.合作社营销新趋势及发展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11) 吴传毅, 杨花英.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与合作促进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2, (16) .

(12) 孙亚范.农民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6) .

浙江建德 篇2

2014浙江省建德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及笔试成绩公布

(浙江人事考试网:http://zj.offcn.com/)

2014浙江省建德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及笔试成绩暂未公布,各位考生可以关注浙江人事考试网,相关信息会第一时间发布。或者直接关注一下两个地址: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http://zj.offcn.com/zg/skcj/2014浙江省公务员面试名单及面试时间:http://zj.offcn.com/zg/skmsmd/ 面试名单、面试时间公布后将第一时间更新于此!敬请【ctrl+D】收藏本页随时关注。更多浙江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浙江人事考试网、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或者关注公众微信号:zjoffcn,了解第一手的信息。

建德市石蛙资源衰退原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石蛙资源,现状,衰退原因,对策,浙江建德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 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 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特色, 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 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全市总面积2 321 km2, 山地、丘陵占88.6%;拥有森林15.7万hm2, 森林覆盖率75.4%, 立木蓄积量359.15万m3。市境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 新安江、兰江、富春江贯穿境内, 干流总长84.2 km;在38条中小支流中, 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一、二级支流8条, 因属雨源型河流, 枯洪变化悬殊。水库、塘坝5 010座, 正常库容1.1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796.9 mm, 年径流量18.58亿m3 (地表水16.45亿m3、地下水2.13亿m3) , 年入境水量约261.35亿m3;地表径流与降水量时空分布一致。建德市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4℃, 年均总降水量1 600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8%;日照充足, 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 760 h, 光温同步, 四季分明。石蛙是建德市重要的山区特产之一。现就其石蛙资源衰退状况作一探讨。

1 石蛙资源现状

石蛙学名棘胸蛙 (Rana spinosa David) , 俗称石鸡、古称石蜦,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是我国南方特有大型野生蛙, 素有“蛙中之王”、“山珍极品”之称, 是建德重要山区特产之一[1]。

清乾隆十九年 (1754) , 严州府 (今建德梅城) 进士方延熹在故里作《陈源捕石蜦歌》:“一角柴扉古涧滨, 耕夫樵父总为邻。筠笼草帽松阴路, 晨往山中捕石蜦”。方延熹在诗前注曰:“石蜦状如虾蟆, 皮黑色, 产山涧石穴中, 大者可一斤, 肉洁白鲜美, 村人取以供客”。这31个字不但准确描述石蛙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个体大小, 还阐述了它的价值与珍贵。

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对石蛙的食用价值尚未充分了解, 需求量不大;其分布于深山密林、与蛇为伴, 难以捕捉;因此能保持种群生态平衡。直至20世纪70~80年代, 建德石蛙资源量依然丰富:村民进山一夜可捕获4~5 kg, 洋溪街道小洋坞一山民, 一夜抓石蛙8.5 kg。1998年, 新安江街道练根和办石蛙场、收购石蛙蝌蚪3.4万尾, 同村练福川收购石蛙蝌蚪1.6万尾;当时8位村民在该村石鸡湾、高塘坞等处, 每天人均捞获蝌蚪700余尾。10年前, 三都镇徐土强在双桥头捕到石蛙2只, 分别重500、480 g;盛建旗在大库、小库各捕到石蛙1只, 均重400 g以上。多点调查表明:近10年来, 建德石蛙的野生资源量日趋匮乏。

2 资源衰退原因

2.1 气候改变

石蛙对生存环境要求高, 栖息处要求阴凉潮湿、水流充足、水质清新, 体色与居住环境相适应。气温升高、持续高温、连年干旱、山涧断流等, 对石蛙种群生存影响极大。目前, 全球每年约向大气排放CO2230亿t, 比20世纪初增加20%;而且以年0.5%的速度递增, 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据建德市气象部门观察:2001—2009年, 年均气温与比常年增加0.3~1.1℃, 年最低气温比历史极值增加0.6~6.2℃。2003—2009年, 年总降水量比常年减少153~404 mm, 全年雨量分布极不均匀。

2.2 环境破坏

石蛙是一种喜清静的两栖动物, 栖于两岸植被丰富、水流较缓的小溪边, 或流溪迥水坑内, 或瀑布石洞附近。由于缺乏防范敌害能力, 白天躲藏于洞穴, 多在夜间捕食。人们开垦山林、旅游开发、修路施工以及砍伐造林, 破坏了石蛙的栖息环境, 对石蛙种群的生存影响很大。2003年, 邻县一家石蛙场6万多只在1周内陆续死亡。经化验未发现病菌, 原因是离蛙场不足500 m处建造公路经常放炮炸石。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教授说:“这种突发的事情和巨大的声音, 往往对这些棘胸蛙会造成一些影响, 比如说它的骨膜可能会破裂;还有对它的新陈代谢活动会造成一些干扰, 所以会造成死亡的现象”。

2.3 人为捕捉

石蛙肉嫩味美、营养丰富, 医疗保健价值高, 能治疗多种疑难疾病, 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有特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讲究营养保健, 要求菜篮里品种多、食物的档次高, 对于夏天清凉解毒、冬天温虚补阴、男女老少皆宜的石蛙需求量越来越大[2]。由于石蛙货源紧缺, 价格不断攀升, 往往有价无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捕石蛙人员增加、配备齐全, 增强了捕捉强度。开发乡村旅游公路直达林区景点, 实施“康庄工程”村村通水泥路, 为捕石蛙者提供便捷的交通;他们驱车转移各地以扩大捕捉范围, 人为地滥捕滥捉是加剧石蛙资源衰退的直接原因。

3 对策

3.1 开展资源调查, 摸清石蛙家底

野生动物属于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重要生物链, 生物的多样性对进化与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 调节着地球上能量流动、保证了物质循环, 影响着大气构成、决定着土壤性质、控制着水文状况, 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生命支持系统。

为了预测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野生种群, 为及时调整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政策提供依据, 国家林业局部署在广东、四川、浙江等6个省开展两爬类物种动态监测和调查。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 浙江省设置了鳄、蛙、鲵、鳖、蛇等13个物种监测点。建德市千岛石蛙专业合作社承担棘胸蛙动态监测和调查, 在明确目的意义、开展方法、任务要求的基础上, 业已开始工作。按时上报两爬类野生动物野外资源情况、养殖单位和养殖情况。借两爬类物种动态监测和调查之机, 建德市林业、水产部门与石蛙专业合作社计划以现有石蛙驯养单位为基础、石蛙养殖技术人员为骨干, 开展石蛙资源、繁育情况全面调查, 通过点、面有机结合, 摸清资源家底, 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2 开展驯养繁殖, 保持生态平衡

保护培育、合理利用野生动物, 对于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为人类提供必不可少的食物、药物、原料等, 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自己。野生石蛙的资源量越来越少, 唯有通过人工驯养繁育,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3]。

20世纪80年代, 建德县就开始石蛙试养;90年代后, 大同、邓家、凤凰、三河等多处山农开始家庭式养殖;进入新世纪, 建德市新安江、莲花、下涯、航头、大洋等地石蛙驯养繁育成功。2007年8月, 千岛石蛙专业合作社成立, 翌年获建德市“规范”合作社称号;下属12家养殖企业中, 从业人员有山区林农、城镇居民、下岗职工、退休干部以及博士生等。合作社创办《中华石蛙网》 (http://chinashiwa.com) , 宣传“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合理开发利用”方针, 普及驯养技术, “新安江”牌石蛙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统一包装上市。2008年、2009年, 莲花东林、下涯洪村2家石蛙场产商品蛙4 000 kg、幼蛙7万只、蝌蚪11万尾, 年均利润21.4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42.9%, 当年投入回报率69.6%。2009年, 建德市繁育石蛙蝌蚪25.3万尾, 培育幼蛙16.2万只;蛙卵孵化率80%、蝌蚪变态率83%、幼蛙育成商品蛙率87.4%, 完成产值134.9万元, 实现利润68.4万元。2010年1月, 浙江省林业厅授牌“浙江省驯养繁殖示范基地”。

3.3 建立保护区域, 确保种质资源

2006年5月, 建德市林业局与下涯镇政府联合发出《通告》:将下涯镇金洲村樟坞林区列为石蛙生态资源保护区。近年来, 下涯、三河等地蛙场将部分蝌蚪与幼蛙放流山溪、回归自然;而2008年春节前特大雪灾, 使数座石蛙场养殖车间围墙倒塌、部分石蛙逃逸。人工放流与石蛙外逃, 使林区保持局部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也为日后品质更新、选育亲蛙提供后备资源。每年繁殖季节, 不仅石蛙场内外蛙鸣彼伏此起、连成一片, 深山里的亲蛙也被诱来:2010年4月中旬, 莲花郑家石蛙场一养殖户在围墙外捕获3只雄蛙, 个体重分别达325、250、150 g, 立即将其参与繁殖;4月28日又捕获3只, 2只个体重125 g、1只个体重75 g。为了确保种蛙质量, 各石蛙养殖场互换检疫合格、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无伤残破损的石蛙亲蛙, 2009年全市选育亲蛙2 400对;还从福建空运亲蛙100对, 从浙江省台州地区调入幼蛙一批, 为品种优化打基础;同时, 对珍稀品种金线蛙、金石蛙等的生长情况进行重点观察。下一步将扩大石蛙保护区范围,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保护;同时做好跟踪调查, 进1步提高石蛙放流增殖的水平, 努力建设浙西山区“石蛙谷”。

3.4 依靠科技进步, 打造石蛙产业

建德市发展石蛙驯养业的思路是: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指导思想, 走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品牌战略之路, 通过实施“111工程”, 建设1个驯养基地、10个示范蛙场, 带动100户家庭养殖, 形成石蛙产业带、浙西石蛙谷, 争创中国石蛙之乡。

打造石蛙产业,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4]。根据石蛙驯养实践, 建德市水产行业协会编制杭州市《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T068-2004) ;2004年11月, 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建德市首届科技特派员吴成根进驻洪村石蛙生态养殖场, 2006年实施《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园建设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研发《一种沟渠式蛙池》,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专利号:ZL 2006 20140231.3) 。这种生态养殖技术节地、节水、节饵、节劳,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已在建德市全面推广, 外地学习者络绎不绝。此后,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继受理《集约型孵化技术》《石蛙卵块采运技术》发明专利, 《一种锅底型石蛙蝌蚪变态养殖池》《一种节水型蛙池》实用新型专利。专业合作社制订石蛙质量控制措施、操作规程、养殖管理办法, 印制《养殖日志》, 举办技术培训, 组织实施《建德市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德市石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浙江省高效生态渔业项目、种子种苗工程项目, 《石蛙亲蛙选育与种苗繁育技术研究》《石蛙沟渠型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新安江”石蛙产业化养殖技术》杭州市科技项目、农发基金扶持项目、“金桥工程”技术攻关项目, 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 结语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 已成为发展效益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石蛙资源、有效防止野生资源枯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林区生态文明, 这一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新举措、开发非粮食物的新项目、农民就地致富的新路子, 完全符合中央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浙江”的要求。建德市在扩大规模、创新科技、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将进一步做好开发产品、提升产业文章, 继续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国.石蛙养殖促进农民致富[J].农村新技术, 2008 (20) :33-34.

[2]王国成, 鲁庆彬, 施关水.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J].水产科技, 2008, 35 (4) :13-16.

[3]胡长贵, 沈跃仙, 吴成根.打造建德石蛙产业的实践与设想[J].渔业致富指南, 2008 (3) :11-13.

浙江建德 篇4

王建德:我无法为所有信息科技教师“开一剂良方”, 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不一样, 教学风格也不一样。教学在很多方面是属于原生态的东西, 体现出教师的个性, “教无定法”。这里, 仅介绍一些自己的做法, 或者说本人“菜鸟”修炼的历程, 但愿能对他人有所启示。

@从心理素质开始发现超常学生

怎样发现那些具有优异的先天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 是竞赛取胜的首要因素。习惯上是通过大面积筛选, 层层测试选拔, 最后遴选出算法基础扎实、编程技能娴熟、解题能力突出的尖子。这是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选拔策略。而我对学生的选拔却另辟新径, 在培训活动中考查、从心理素质开始发现。一开始不搞选拔, 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加到培训活动中来。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编程语言和汇编环境;第二阶段是数据结构、基础算法;第三阶段是人工智能搜索、图论、组合数学、统筹规划、计算几何等。

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难度的加大以及学生学习意志和能力间的差异, 部分学生相继在某阶段学习中被自然淘汰。对于继续接受培训的学生, 我不仅通过分段测试的成绩考核其能力, 而且还注意从他们提出的每一个算法见解、编写的每一个程序、平日里的精神状态与思维表现以及环境压力下的心理变化中去洞察其隐藏着的超常潜质。

@把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培训活动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好学、乐学。我是从下述五个环节入手,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

(1) 激发学生主动追求自身思维品质的优化。来我这儿学习的中学生, 尤其是优秀生或高中生已普遍具有积极从事独立的智力活动的倾向, 对于认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不少学生之所以热衷于培训活动,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在第一节课上总是结合获奖选手成才的经历, 向学生指出优秀思维品质的主要特征。每次在我讲授时, 学生都情绪振奋, 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变学生思维品质的无意识追求为有意识的主动行为。

(2) 多鼓励, 在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上下功夫。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的信息越多, 自信心就越强。记得当初有一位女学生在NOI中得了一个三等奖, 回家后哭了几天, 私下对母亲说今后再也不碰计算机了。为了帮助她树立信心, 我强求她重做NOI的试题。仔细测试后鼓励她说:“你不能小看自己呀, 你的分数已接近国家集训队的水平。你热爱计算机, 有潜力学好计算机, 但不能一遇挫折就忍痛割爱。用这种精神状态做事, 任何事也不会成功。”这位学生听后很受鼓舞, 钻研的劲头更足了, 第二年NOI的成绩上升为二等奖。但在当年的国家组队赛上再次失利。我还是热情地鼓励她:“这次你比往年进步了。只要你对竞赛现场和题型的适应性再提高一步, 你一定会成功!”帮助她确定成功的自我意向、坚定信心。她不断努力, 在以后两年的NOI上一跃而为第二名和第一名, 并在IOI上获金牌, 成为当时首位在NOI和IOI夺魁的女选手。

(3) 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念。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 理想与品德是一致的, 是人生观的核心, 在非智力因素中具有导向功能的因素, 也是学习动机和兴趣中具有长远目标和长期效应的动机成分。因此, 我在培训中注意指导学生认可和选择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 并帮助其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 让学生把学习与个人前途、四化需要、事业追求联系起来, 争取将勇敢、顽强、正直等社会价值内化为学生个人品质, 使其与学习的兴趣相辅相成, 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学生学习钻研信息学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保持持久的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 就要力避形式化, 使德育与实际相结合, 与学生的心智水平相结合, 与教师的身体力行相结合。一位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从国外寄回两张照片, 一张记载她在贫民窟修补失业者家门时的劳动场景, 一张是冲刷厕所时的留影。她说类似这样的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搞。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在麻省理工这所培养“达官显贵”和一流学者的学府尚且注意教育学生慈善助人、热爱劳动, 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在培养合格公民素质的基础教育阶段, 德育工作更应该被重视, 常抓不懈, 抓出成效。

(4) 努力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愉快、喜悦、满足等情感最主要的基础是美感, 丑陋使人厌恶, 平淡使人乏味, 美丽的东西才受人喜欢。有时, 学生在研究某个试题后脱口而出:“这个问题真漂亮!”我听了特别高兴。不为别的, 也不管其评价是否正确, 对于一个刚涉入算法研究的学生能评价程序设计问题并大胆冠以“漂亮”二字, 对于我来说, 真比直接听到“我爱计算机”更让人为之动情。因为这里包含着由对计算机的一般爱好上升到对程序设计美的追求, 审美意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程序设计的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美, 它以自身特有的魁力吸引了我们的不少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训活动中能经常不失根本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东西作为审美对象, 因人制宜地展示程序之美, 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让学生在学习算法和编程的实践中经过审美体验树立审美理想, 逐步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我编写出版的所有著作, 就是从这个立意出发, 围绕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程序美, 吸引读者步步深入, 使他们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

(5) 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有一种移情效应, 也就是把他们本人的感情看作是算法与编程方法本身的东西, 给算法与编程方法蒙上了丰富的情感色彩。而这种移情在教学心理上的出现, 就往往与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表现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表现的对计算机的钟情、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自如的艺术化教学都将化为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激励, 增强着他们的兴趣。因此, 我很注意对自身计算机修养、教学艺术提出从严要求。

现在社会上家教成风。对于教师有偿家教的是与非, 我既不妄加评论, 也不参与家教, 从未与一个学生建立知识与金钱之间的买卖关系。对每一个学生授予知识、教与做人、付与爱心, 克尽教师的本分, 但从不图任何经济上的回报。但愿将来有学生想起我时, 能由衷地说一句“这个人的人品还不错”, 或者说“他曾为我的成才做了一点好事”, 那我就心满意足了。记得十年前, 出国学生的家长提出要为我们办五十周岁寿宴, 被我谢绝了, 因为我不想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前几天, 我意外地收到学生从海外寄来的“礼品”:两个杯子和几件休闲装, 恭贺我六十大寿。学生的天赋和勤奋造就了属于自己的今天和明天。而我只不过在他们的中学时代尽了一个做教师的本分, 区区小事, 不足挂齿。一晃过去15年了, 但这些早年的学生至今还念及师生情, 真使我感动。于是我们夫妻俩穿上了“情侣衫”, 接受了学生“一杯子盛情, 一辈子幸福”的祝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在学生参与

信息学培训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 它的任务是探索未知。在这一探索活动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而教师处于辅导地位。当然在培训初期, 还得搞传统的授课制, 因为学生在没有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前, 是很难有所发现的。但是我上课时尽可能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讲解式为指导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使基础课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 把课堂教学变为设疑、质疑、思疑、析疑、解疑的综合思维训练过程;不是把结论交给学生, 而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不仅教知识还教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理猜想、进行逆向思维, 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 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例如概念、公式、算法都要讲清内涵和外延, 对相近、相关、相对的概念进行比较, 在训练方法上训练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概括记忆, 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 形成概括简略的知识结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 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在课堂上我还积极展示自己的思维, 让学生弄清最起码的解题思路, 以增强其思维品质。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以后, 我便大胆放手, 发扬民主, 把本来属于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做所有能做好的事情。我在活动中主要起指导和监控作用, 防止学生过分计较非本质的东西, 并善于发掘学生思维中闪光的因素。有时遇到学生提出某些见解时即便事先知道, 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在与学生交谈中, 注意不轻易作终极判定而作适当点拨, 使之成为学生活动进程的催化剂。一味强调学生应听我的, 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丧失主动的存储器, 这样做就不科学了, 失去了培训活动的积极意义。

随着培训活动的深入, 学生中心地位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教师地位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求的降低。恰恰相反, 由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中, 我除了向学生补充主要知识外, 主要是在组织、评价、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

(1) 导超前式自学。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离不开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怎样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因此, 我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对优秀学生提出了超前式自学的要求。超前学习是优秀生常见的学习方式, 他们中间不少人自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 一直是在超前学习中走过来的, 许多在全国或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读初中时就表现出异常敏捷的思维和编程能力, 培训班里也常常吃不饱。有鉴于此, 我单独为他们制定了超前自学的计划, 另开小灶, 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又挖掘了他们的潜质。其中一些学生在初三时便在NOI获奖。

超前学习的好处在于, 使优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深, 能通过知识的拓延达到知识的巩固, 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来俯视现有竞赛题中的某些知识, 使做题速度和自信心处于最佳的相互促进状态中。总之, 能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能更大范围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超前自学的过程中, 我注意在下述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采取有效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学会怎样思考、怎样探索未知和发现真理;

◇积极向学生补充各种课外知识, 推荐优秀读物, 热心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有实施的基础和可能性;

◇积累历届国际、国内信息学竞赛和大学ACM竞赛的资料, 编写题解、了解竞赛动向, 并创作与竞赛要求接轨的试题, 对学生的题解给于客观评价, 肯定正确、指出不足、纠正错误;

◇处理好长远目标、当前需要和学生实际的关系, 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

(2) 用“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题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方式组织培训活动。问题是算法的核心。算法设计的思维活动表现为以问题为载体, 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形式, 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以及自身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思维过程, 并且按照程序语言规则准确地将之描述出来。我在组织培训活动时, 采取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题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方式, 倡导学生自学, 突出培训活动是知识的探索活动, 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处于“愤”和“悱”的境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 不断优化其思维品质。当然, 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应有较准确的认识, 以使提出的问题适宜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培训活动中, 我引导学生将问题外延, 主动考虑相近、相关、相对的问题, 自觉地去实践、探索创新。这样做的结果, 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 又可帮助学生通过事物间的联系拓宽知识面。大量的实践表明,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过程中对各种信息的概括和解题后的信息保持能力成正比。例如, 一个推理过程A→B→C……→G→H。有能力的学生解题中善于紧缩思维, 他们可直接由“A”看到“H”, 仅在分析一种现象的基础上, 归纳到一串相关相似的现象, 把每个题目认作一类题目的代表, 并按特定的方式解题。他们自觉地探索各类问题中隐藏着的普遍规律, 对题型的逻辑模式和推理概要都能留下深刻印象, 长久保持;缺乏能力的学生在从“A”到“H”的推理过程中则要走过相当“漫长”的路程, 解题后的概括难以胜任, 只能得到一些孤立的现象, 并试图用同样的努力去记住所有的、非本质的东西。一般地,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是按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一般性解决。它力求通过对问题的已知、未知及整体结构, 进行概括的思考, 以明确解题的大体方向;

第二个层次——功能性解决。它主要是明确应该采取哪一种算法解题;

第三个层次——特殊性解决。它主要是明确算法的具体流程和程序语言的描述。

一般性解决、功能性解决为特殊性解决提供了方向和策略, 是一般理论知识作用于具体试题的结果。算法和编程技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分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 尽管形式不一, 但是它们都蕴含着一些共同算法思想, 遵循着一些重要的编程原则和基本的思维方法, 虽然学生不断有所接触, 但要吃透精神、融汇贯通、灵活运用却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因此在学生解题过程中, 我要求他们突出全局观念, 从大处着眼, 优先考虑高位层次, 不局限于具体的技巧及应用, 防止把“宝”押在一两个“窍门”上, 钻牛角尖。在竞赛中, 一些学生之所以将简单的东西看作复杂, 就是因为他的基础不扎实, 而基础是最重要的。培训活动以算法知识和编程技术为中介, 一环扣一环, 环环相扣。算法构造和程序设计所依据的知识技能是解题过程中正确进行推理和编程的基础。算法知识和编程技术的拥有量、抽象水平及其应用的灵活性是一个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因素。因此在培训活动中必须循序渐进, 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既不满足学生水平的现状, 更不能脱离学生目前能力的实际。

对培训活动的安排, 我主要采用“双轨复式”。所谓“双轨”是指内容上沿着两条线:一是算法和编程知识, 二是相关试题。我将近年来国际国内竞赛的试题按算法分类, 并对每一种算法配备了精典试题及其解析, 在抽象算法与具体编程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所谓“复式”是指某些内容、特别重要的或较复杂的算法, 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学生就能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 必须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水平把同一内容分成深度、广度不同的若干片断, 一步步地螺旋式上升, 最后达到较好掌握。把握住节奏十分重要, 一个阶段一个中心, 问题过难过易都不能出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 过难使他们丧失信心, 过易则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 这就需要及时从学生中间获取反馈信息、调整安排。

小郑老师:在千军万马追竞赛的当下, 取消奥赛保送是否为理性行为?

王建德:我认为政府取消奥赛保送是理性的行为。

首先, 政府不应该在什么样的学生可报送大学的问题上制定划一的政策, 不应该越俎代庖本属大学的自主权。其次, 竞赛具有竞争性, 获得以往保送资格的学生少之又少。信息学竞赛的内容基本与信息科技课程脱节, 而各地的培训活动又不健全。如果全国数万学生为保送大学的功利目标而趋之若鹜,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挤这个独木桥, 社会成本太高。因此, 不应该树立这个最终使大多数人失败的教育目标。

这几年, 国内外大学对信息学竞赛的获奖学生特别青睐, 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大学学习成绩和就业后的工作经历相当成功, 说明程序设计的培训活动顺应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信息科技课程从培养全体公民基本素质 (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 的需要出发, 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现有应用软件;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传统, 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得过少。我们将来面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的结合,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数学课程需要反映计算机的计算、检索、记忆、决策的原理和机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使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渗入到中学数学教育里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现代数学的支撑, 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必然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因此算法和程序设计知识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未来教改的趋势。而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确实, 学生要学会使用别人创造的应用软件, 但有些应用软件要娴熟使用, 需要有一定的算法和编程知识。应用软件的功能是有限的, 而程序设计的“脑功能”是无限的。多学一点算法和程序设计知识, 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长远目标, 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要解放思想, 破除头脑中的一些思维定势和畏难情绪, 将培训活动中的教学内容浅显化后引入教材、下放至课堂。其实新的东西不一定难, 只是陌生而已。一旦熟悉和掌握了, 恐怕比目前传统的初等数学知识还要简单有趣, 还要有用。

小郑老师:在当下这个浮躁的年代, 您是怎样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在您的经历当中, 有没有特别之处促使您热爱并享受当下的事业和生活?

王建德:2002年, 我调到控江中学, 担任科研兼人力资源室主任。当时, 我已经辅导学生获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七金、二银、三铜”, 编著了15本学术专著。但是我想, 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些纪录将来肯定有人超越。现在不妨来个“角色转移”, 为年轻人的成长做一些铺垫工作。十年来, 我在校长室的领导下, 热心扶持校内骨干教师, 使学校新增了3名特级教师和近10余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将学校编制压缩至国家规定员额的同时引进了7名博士和20余位硕士生, 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制度, 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让年轻人也享有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的平等机会。当然, 十年来我也未放弃过学术研究和教学, 先后出版论著13本, 辅导兄弟学校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获“一金一银”;校内一学生被教育部、全国科协命名为“明日小小科学家”, 一学生在国际工程技术大赛获二等奖, 10余人在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分区联赛获一等奖。原单位的工作重心是辅导学生竞赛, 而现在单位的主要工作是行政, 辅导学生的时间仅是每周一次的选修课, 学术研究或社会讲座是在工作之余。要取得同样的学术成绩, 个人需付出双倍的精力和时间。

台湾有一名网络作家叫柯景腾, 俗称“九把刀”, 40余岁出版了40多篇文学作品, 我的著述量远不如他。我俩有学科和年龄的差异。“九把刀”为母亲筹集医疗费含辛茹苦, 两年之内连续出版了十几本小说。我没有他那种旺盛的精力。文学创作属于经验型和发散性的, 而理科写作严谨抽象, 来不得半点的含糊和差错, 否则就成为粗制滥造。但有一点我俩是相通的, 那就是他所说的“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对于我来说, 这种“战斗”并非争名夺利, 而是一种努力好学、恬静而丰富的生活状态。如果谈“战斗”目标, 无非就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明师”:一个将明明白白的文化知识明明白白地教给学生的明白之师;一个以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获取学生信任和尊敬的明辨之师;一个立志以今天的教育促进明天的科技、发展后天的经济, 立志让明天的学生胜过今天之我的明天之师。

编者感言:

这期文字访谈, 我和小郑老师共准备了九个问题, 王老师将其归纳为三个问题, 不亢不卑, 倚马万言以作答。

第一个大问题集中在发现“苗子”和培养学生上, 虽然回答多集中在奥赛上, 但是其义理和精神亦是和其他教育领域可相融通的。王老师对第二个问题的作答, 隐含着回答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有哪些方面最应该获得重视”这一问题。

浙江建德 篇5

关键词:铁皮石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浙江建德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名贵稀有中药材, 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其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生物碱, 对预防和治疗人类各种疾病有特殊效果, 其加工而成的枫斗等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 有价无市, 但由于它自身繁殖极为困难, 再加上人们对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掠夺性的采集, 野生资源几乎灭绝。为了解决野生资源缺乏的困难,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中药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和部分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开发, 使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成活率和产量大幅提高, 并经过10多年的市场培育, 浙江已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铁皮石斛产业。目前, 浙江铁皮石斛类药品和保健品的年销售规模近4亿元, 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的拳头新产品和中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建德市作为较早生产铁皮石斛的县市之一, 虽然在栽培技术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生产实际、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缺乏优良品种、生产设施条件相对薄弱、技术普及不够等。我们应该结合地方实际, 找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在相关产品开发上加大资金投入等, 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弊端, 以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稳步发展。

1 建德市铁皮石斛的生产现状

1.1 铁皮石斛的生产条件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 位于东经118°54′~119°48′, 北纬29°14′~29°47′, 属中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17.0℃, 绝对最高气温42.5℃, 绝对最低气温-8.7℃, 年降雨量1 440.4mm, 年蒸发量1 463.9mm, 相对湿度77%, 霜期27d, 雪期8.6d;境内有新安江、富春江、兰江、寿昌江4条江河, 38条中小溪流及众多水库山塘, 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 且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特别是铁皮石斛主产区莲花镇, 四周青山环抱, 环境优美, 水质优良, 无工业及其他污染源, 很适宜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和有机栽培生产。

1.2 铁皮石斛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建德市铁皮石斛2000年开始试验种植, 面积仅0.01hm2;2001年引种成功, 扩大试种;到2005年种植面积逾2.67hm2, 生产单位 (企业、大户) 1家;2009年初种植面积超过10hm2, 生产单位5家, 分布乡镇由原来的莲花镇辐射到寿昌镇、乾潭镇等3个乡镇, 其中种植面积超过3.33hm2的2家, 有产品产出的超过4.00hm2, 主要产品为石斛鲜品, 产值达1 000余万元。此外, 其发展后劲十足, 正在计划发展的大户、公司不断涌现, 预计到2011年, 全市种植面积将达40hm2以上, 其中莲花镇力争在3~5年内种植面积达到33.3hm2, 产值超过6 000万元, 并引进加工技术或企业1家, 提高其附加值, 使铁皮石斛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1.3 政府重视, 扶持力度大

建德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对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十分重视, 主要领导多次考察调研;并通过项目优先、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积极鼓励农户发展铁皮石斛。铁皮石斛科技项目先后立项, 获得了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浙江省农发基金项目、浙江省农技推广项目, 且受到了杭州市科技局、建德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 实行以奖代补, 对新种植面积超过0.67hm2的单位给予3万元/hm2的奖励;莲花镇镇政府拨款10万元支持新安江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进行栽培技术研究, 使其在不到3年时间内种植面积超过3.33hm2;各级部门加大招商力度, 为铁皮石斛发展转换了经营机制, 激活了投入机制, 如引进香港天厨有限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 成立杭州天厨莲花生物有限公司, 使其种植由原来的0.67hm2迅速扩大到3.33hm2以上。此外, 市政府部门还组织种植大户去温州、杭州、金华、云南德宏等地参观、考察学习, 举办各类培训班, 加大宣传力度, 为铁皮石斛产业迅速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1.4 品牌意识日益增强, 初具规模化经营

随着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 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单产的大幅提高,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铁皮石斛在注重包装、质量的同时, 种植单位对品牌意识显著提高, 杭州天厨莲花生物有限公司统一打出了“小香”牌石斛产品, 其鲜品在杭州、上海客户中享有一定盛誉, 在业界颇有名气。建德市新安江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统一打出“天怡”牌石斛品牌, 其高品质的铁皮石斛鲜品一问世, 就受到业界的关注。目前, 建德市铁皮石斛发展主要集中在莲花镇, 面积相对集中,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势和区域特色。

2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采青现象突出

铁皮石斛本应在成熟时采集, 即在铁皮石斛生长3年左右后才能收割, 但由于目前市场上其产品供不应求, 价格高, 部分企业 (包括浙江很多企业) 在铁皮石斛生长1年时即采收, 由于铁皮石斛未充分成熟, 采收后易失水, 更严重的是一年生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少, 严重影响了铁皮石斛的贮藏保鲜、产品质量和市场形象。

2.2 生产设施条件薄弱

铁皮石斛全自动大棚等设施投资成本高, 而生产单位资金相对缺乏, 所以目前生产设施仍为简易大棚, 虽然它可以加盖小拱棚来保证绝对温度-7℃不受冻害, 但近年来气候异常, 山区的绝对气温往往低于-9℃, 大部分铁皮石斛云南软脚等品种冻害严重, 生产风险系数增大, 严重影响了铁皮石斛的高产稳产。

2.3 生产规模小, 缺乏联合意识, 缺乏龙头企业

虽然杭州天厨莲花生物有限公司生产铁皮石斛在浙江省属于较早企业之一, 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 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 新安江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起步晚, 而其他几家单位种植面积不超过0.33hm2, 规模小, 生产存在很大盲目性, 没有建立销售网络体系, 且多数单位之间缺乏沟通, 技术、信息等互相保密, 各自为阵, 缺乏相应的办事机构和管理队伍, 缺乏龙头企业。

2.4 相关产品开发不足, 产品调整步子慢

随着铁皮石斛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 以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的铁皮石斛胶囊、铁皮枫斗颗粒、铁皮枫斗茶、铁皮枫斗浸膏等药品和保健食品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浙江省生产企业达20余家, 产品多达30余种, 年销售规模近4亿元, 预计2010年销售将达7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 而建德市铁皮石斛除鲜品外, 至今无相关产品投放市场, 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慢, 缺乏市场竞争力。

2.5 科技创新及新产品研发相对迟后

铁皮石斛种植单位虽然与相关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引种、选育铁皮石斛新品种, 学习有机栽培技术等, 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至今仍无鉴定或申报推广的优良新品种, 栽培仍以地栽为主, 而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适宜, 地栽极易发生病虫害, 这对常规栽培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需要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如有机栽培等加以改善。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生产设施建设, 加强新品种引种、筛选和推广工作

逐步改进简易大棚的栽培设施, 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合作, 进行引种、选育优良新品种及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选育出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加快开展铁皮石斛新品种的认定工作, 丰富种质资源, 提高良种覆盖率。

3.2 创新栽培模式和基地GAP认证工作

充分利用建德市碧山青水、峰峦群叠、自然环境优美、水质优良、无工业及其他污染源的自然条件, 规范种植基地管理, 制定生产标准, 创新栽培模式, 建立种植基地的有关信息、档案, 加强日常监管, 严格把关, 向食品药监部门申请国际统一的GAP认证。

3.3 加快相关产品的开发速度, 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铁皮石斛系列新产品开发, 引进深加工技术或企业已成当务之急。因此, 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 积极开发铁皮石斛不同的组方成分、不同剂型、不同价位的保健品, 满足百姓用药和保健需要,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3.4 因地制宜, 发展铁皮石斛旅游观光业

建德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境内有新安江、好运岛等许多著名景点, 且320国道、杭新景高速公路横贯全境, 地处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旅游黄金线中端, 交通方便, 区位优势明显, 建立铁皮石斛种植示范观光园、产品加工观光园、相关餐饮系列养生食品基地等, 为旅客提供观赏、休闲新项目, 既可扩大铁皮石斛产业知名度, 又可增加收入, 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

重点培育杭州天厨莲花生物有限公司、新安江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等已初具规模及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及品牌, 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作用, 带动周边企业和农户发展铁皮石斛产业, 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格局, 走规模化、产业化和抗风险的发展之路。

3.6 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管理与指导

通过举办铁皮石斛丰产集成栽培新技术应用等各种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学习, 开阔视野, 全面提高农户的栽培技术, 提高农户的种植和管理水平。通过政府网、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力度, 强化服务功能, 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管理协调好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各项工作, 使铁皮石斛产业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建德市西红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6

关键词:西红花,产业现状,发展对策,浙江建德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 是名贵中药材, 是建德市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 目前栽培面积已逾266.7hm2, 该市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西红花的主产地, 在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以三都镇为中心的西红花产业已初具规模, 西红花已成为建德市部分山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西红花产业的发展, 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繁殖系数小、花丝产量下降、球茎腐烂等, 这些问题已制约西红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 了解和掌握西红花产业状况和发展特点, 回顾总结西红花产业发展经验教训, 分析今后发展对策, 以促进西红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发展效益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1 建德市西红花产业概述

1.1 西红花生产基本情况

1981年由原建德县药材公司引入500只西红花球茎, 在三都黄泥山村方指南户进行试验, 第2年从日本引进55 000只球茎扩大试种, 所产花丝及球茎均由药材公司回收。到1989年西红花种植逐步向周边镇乡扩散, 1992年原三都镇统计种植面积已达23.3hm2, 初步形成西红花基地种植规模。据统计, 至2009年全村共有105户种植西红花, 面积约12hm2, 有球茎近130t。2009年全市西红花种植面积266.7hm2, 球茎和花丝总产值1.09亿元, 主要分布在三都镇、梅城镇、大洋镇、乾潭镇和杨村桥镇等乡镇。

1.2 西红花产业特点

西红花种植分大田繁殖球茎和室内培育开花采花2个阶段, 即11月上中旬球茎移入大田种植, 至翌年5月上中旬球茎起土为大田繁殖球茎阶段, 从5月上中旬球茎起土, 运回室内培育开花, 采花后仍将球茎移栽大田种植为室内培育开花阶段[1]。

西红花球茎起土收获后, 大田还可以种植一熟单季稻或其他经济作物。西红花是周年生产, 但田间占用时间短, 在室外相当于大小麦的生产季节, 西红花—水稻种植模式符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 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当地农户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模式。

西红花的经济效益较高, 其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均比其他经济作物高。根据种植时种球茎的大小不同, 翌年收获球茎和花柱产量有较大差别。种球茎大, 其收获的球茎和花柱产量就高, 一般球茎产量在9~12t/hm2, 高的超过15t/hm2;球茎可收干花丝9.75~15.00kg/hm2。一般年份球茎和花丝产值超过15万元/hm2, 典型户产值可达30万元/hm2。如2009年杨村桥镇长宁村方锡春户, 0.21hm2西红花收获鲜球茎约2 480kg, 收干花丝3.12kg, 出售花丝收入6.2万元, 折合收入29.52万元/hm2。

发展西红花成本投入较大, 发展1hm2一次性投入7.5万元以上, 另需450m2的房屋供其培育, 西红花室外生产和室内培育时间长、环节多、技术要求高, 稍有不慎, 易遭失败, 所以大多农户怕冒风险而不敢种植。

2 西红花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红花从国外引进, 在建德市发展已近30年, 种植面积在全国最大, 当地种植户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西红花优质高效配套种植技术体系。但发展西红花也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 西红花球茎繁殖系数小, 一般只有1∶1.2~1.5, 在少数年份, 球茎腐烂, 去除小球茎, 1hm2球茎到第2年还不能繁殖1hm2。正常年份, 大部分种植户面积稍有扩大, 小部分农户面积略有减少, 种植面积处于平衡略增之中, 面积只能缓慢发展, 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

第二, 西红花球茎田间种植半年, 室内培育管理半年, 时间长, 环节多, 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稍有不慎, 易遭失败。新发展户需要技术部门及时跟进, 配套技术服务, 否则, 难以成功。

第三, 球茎腐烂和黄芽的比例增加。据调查和统计, 一般年份球茎发生腐烂的比例约5%左右, 严重年份部分种植户球茎腐烂达到40%以上, 甚至全部腐烂, 室内发生比田间严重, 生产操作不当也易发生腐烂。近几年, 球茎萌芽后, 萌芽管弯曲、发黄 (种植户称之为黄芽) 、不能开花、种入田间能展叶, 但球茎僵化不腐烂, 不能形成新球, 这种现象发生比例也在增加。

第四, 花丝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据花农反映, 近年来球茎开花产量明显下降, 在八九十年代, 一般花丝产量平均达到15kg/hm2左右 (12~18kg/hm2) , 最高的有27kg/hm2;目前, 平均产量仅有12kg/hm2左右 (9~15kg/hm2) , 花丝产量下降20%以上。究其原因, 土壤肥力发生变化, 尤其是有机质含量降低是主要原因, 以前西红花种植户家家养猪, 栏肥、焦泥灰等土杂肥还田, 保证了足够的有机质含量。近10年, 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土杂肥还田很少, 仅靠稻草和化肥, 球茎产量没有多大变化, 但球茎开花数减少, 花丝变短、变细, 产量减少。

3 西红花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 加强规划, 明确目标, 以基地建设为核心, 稳步发展西红花。西红花在建德市发展有较长历史, 要充分利用富春江、兰江两岸自然条件好、环境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 认真规划, 明确目标, 以西红花基地建设为核心内容, 积极组织实施, 建立起上规模、上档次、规范化、标准化的无公害西红花生产基地[2]。

(2) 建立种球繁育基地, 实行种球异地串换, 减轻腐烂发生率。球茎腐烂是制约西红花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3]。实践证明, 实行种球异地串换是预防腐烂发生最有效途径之一, 建德当地种植户在种球繁殖几年后, 视球茎不同情况决定是否异地换种。在换种时, 要引进上海等外地种球。另外, 也可在上海、新疆等地建立种球繁育基地, 用基地种球有计划地串换当地种植户的球茎。

(3) 加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力度,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建德市西红花种植户虽有多年种植经验, 但生产管理不能适应气候不断变化的要求。因此, 要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聘请外地专家传授栽培技术和种植经验。同时, 农技部门要加强对西红花栽培技术的研究, 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标准化栽培技术, 努力提高西红花种植管理水平[4,5]。

(4) 提高西红花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及时掌握和发布中药材市场信息, 逐步实行订单生产, 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中, 要求连片种植, 实行标准化生产, 降低成本, 提高品质。同时, 以示范基地为中心, 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西红花产业[6]。

(5) 增加投入, 促进西红花产业稳步发展。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经费, 加强对西红花产业扶持。对新发展的农户和采取异地换种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对开展西红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的人员, 给予一定补助;对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 给予一定扶持;对西红花防病及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研究给予一定投入, 努力促进全市西红花产业稳步发展。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启飚, 艾尔肖·阿石拉, 曹金芬, 等.西红花种植与开发利用[J].新疆农业科技, 2005 (Z1) :75.

[2]杨弘.关于推进中药材GAP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 19 (1) :11-13.

[3]佚名.西红花市场走销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 2009 (6) :36.

[4]夏永清, 刘金土.打造特色产业精品带动花农增收致富——浙江省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之道[J].新农村, 2008 (11) :4-5.

[5]王还忠.西红花在黄土高原种植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气象, 1998 (3) :27-29, 31.

浙江建德 篇7

1 建德市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

建德市位于浙西山区, 地处北纬29°12′20″~29°46′27″, 东经118°53′46″~119°45′51″。东西长约90 km, 南北宽约47km, 辖区面积2 321 km2, 山区面积占80.07%, 森林覆盖率达75.4%, 立木蓄积量为359.15万m3。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建德市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 热量充足,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4℃, 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光湿同步, 气候条件优越, 适宜许多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繁衍。

古代建德, 山深林密, 兽类成群。20世纪50年代, 建德市千里岗、乌龙山常有金钱豹活动, 70年代前, 人类上山活动多, 森林资源锐减, 兽类减少。90年代后期, 严格实行退耕还林, 农村逐步以液化气替代薪柴作炊事燃料, 随着人类上山活动减少, 森林植被逐年恢复, 森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多。迄今为止, 建德市已被认识和发现的野生动物 (陆生脊椎动物) 284种, 分属4纲27目69科,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境内分布有39种, 浙江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境内分布有38种。另有兽类22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3种, 为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2 建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

2.1 成立管理机构

1996年成立了建德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为了适应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形势, 市编委于2004年1月同意在建德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增挂“建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牌子。从此, 建德市林业部门有了专门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工作机构, 为依法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2 宣传声势大, 社会影响深

野保站成立以来, 建德市每年4月在省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中, 紧扣野保宣传主题, 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市领导连续3年在省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期间发表电视讲话;市政府办公室连续3年下发开展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文件;市野保站累计向社会发放野保法律法规政策汇编3 500余册 (份) , 宣传资料 (图片) 6 000余份, 张贴标语 (横幅) 15 000余条, 出黑板报、墙报100多期, 组织中小学生上街宣传2 000多人次, 多次利用宣传车到建德市各地巡回宣传, 组织野保咨询25次;在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国有林区搭建人工鸟巢1 200多只;2005—2006年, 在建德市36所中小学开展题为《保护野生动植物, 爱护家乡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教育, 受教育师生34 053人;各媒体多次报道建德市野保管理动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建德市的野保事业社会影响大、效果好。

2.3 加强资源保护, 拯救、放生野生动物

为了抓好源头管理, 对猎捕、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狩猎队按猎区组建, 猎民凭条件录取, 按规定“吐故纳新”, 持双证 (猎捕证、持枪证) 狩猎。禁猎期猎枪入库, 严禁狩猎, 狩猎期“驱兽护园”、“为民除害”, 有效保护山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依法申领驯养繁殖许可证, 对经营野生动物或其产品, 办理经营利用核准证。每年适时开展专项行动, 及时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和事。近10年来, 共查获猎物15 000多只 (条) 。拯救、放生野生动物153次,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次, 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次, 一般保护野生动物67次。

2.4 出台扶持政策, 促进产业发展

在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同时, 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2]。建德现有野生动物养殖场19家, 其中石蛙12家、孔雀2家、鸿雁2家、竹鼠1家、梅花鹿3家。2003年“非典”风波后, 国家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出发, 适时提出野生动物资源要从过去野外资源获取为主转向人工繁育为主。根据这一转变, 建德市政府于2007年出台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 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有示范带动作用、当年投入30万元以上的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植物大户给予投资额10%以内的奖励”。目前, “111工程” (2008—2010年建成1个石蛙大型养殖基地、10个骨干养殖场、100个家庭养殖户) 进展顺利, 投资1 200多万元的航头石蛙养殖场开始启动, 投资500万元的下涯梅花鹿养殖场进展顺利。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野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人们对野生动物存在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是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人们远没有把保护野生动物提高到保护人类自己的高度来认识。就林业部门而言, 重森林法, 轻保护法;重林木, 轻动物;重收费, 轻服务;对野生动物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重保护, 轻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我国已提到一定的高度, 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但具体管理跟不上, 例如在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铁夹、吊杠、地枪、电捕野生动物事件屡禁不止,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 无证经营野生动物, 超范围经营野生动物的人和事时有发生。三是野保事业无正常经费来源。建德市野保管理机构已组建多年, 但管护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 导致野保基础性工作不能开展。如野生动物资源多年未作调查, 因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 野生动物救护、日常管理、执法检查等工作难度大, 严重制约野保事业的发展。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 落实各项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野生动物的命运, 取决于人类今天的认识和行动, 提高公众自觉保护和主动参与意识, 是野保事业发展的基础[3]。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依靠生态道德规范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行为。野保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突出重点, 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做好资源调查, 摸清家底, 建立档案。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的野保工程建设, 依法审核审批“三证”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按照国家野保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严历打击各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4]。继续加强与工商、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协作, 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 提高执法效率。

4.2 加强指导服务, 促进产业发展, 增强财政支持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建德市相继出现人工繁育石蛙、孔雀、七彩山鸡、梅花鹿、鸿雁、灰雁、竹鼠等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石蛙养殖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 2005年4月, 莲花镇东林石蛙生态养殖场繁育技术在央视七台《农广天地》栏目播出后, 引起省内外同行的关注。2006年, 建德市下涯镇洪村石蛙养殖场创造的“沟渠式蛙池”,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8月, 全国首家石蛙专业合作社成立, 建德市石蛙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2010年1月, 浙江省林业厅授予建德市千岛石蛙合作社驯养繁殖示范基地。为了促进现代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的产业体系, 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 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为促进兴林富民和森林浙江建设做出新贡献。野保工程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之一, 当地政府要进一步关心野保事业, 根据有关规定, 应将野保事业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确保野保事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段艳红, 文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5 (4) :49-51.

[2]李军.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专家建议[J].学会, 2007 (9) :59-60.

[3]王远东.庆阳市:加强野生动物保护[J].中国林业, 2008 (15) :51.

浙江建德 篇8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政策法规不断健全,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5年。回眸建德市“十一五”农机化事业, 成绩喜人:农业机械拥有量稳步增长, 农机结构逐步优化, 机械化作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强化, 资金投入持续扩大

2006-2010年 , 建德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投入1 354万元, 直接拉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4 000余万元, 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7 000余台套。 如2010年购买一台价格为8.9万元的“艾格莱”油菜收割机, 农户可得到50% 的补助, 一台油菜收割机1天能收3 hm2, 既能降低油菜籽的损耗, 又提高了效率, 大大降低了成本;购买一台价值10.2万元的久保田高速插秧机, 农户可得到80%的补助;购买一台价值9.8万的“久阳”粮食烘干机, 农户自己只要承担1.4万元。 有了如此高的补贴, 农户购机热情高涨, 购机补贴成为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2. 农机装备结构改善成为新亮点

2010年建德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7.76万kW, 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快速发展。目前建德市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 育秧流水线9条, 水稻插秧机60台, 联合收割机49台, 油菜收割机11台, 粮食烘干机13台。这些机具的应用迅速提高了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同时, 围绕建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 大量引进茶叶加工机械、果蔬加工机械、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冷藏保鲜设备、节水灌溉系统等服务于建德市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农业机械, 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 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2010年建德市完成机耕面积2.44万hm2, 机耕率达90.9%;机灌1.25万hm2, 机灌率达100%;通过示范推广、宣传引导, 目前全市共有水稻插秧机60台, 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瓶颈问题也得到逐步解决, 2010年全市机插面积达到1 400 hm2, 机插率15%;稻麦油菜机收达到1.22万hm2, 稻麦机收率达到90%, 油菜机械收割技术也日趋成熟, 机收面积达到333 hm2。并且, 农机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农机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由单一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4. 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力量

这5年, 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 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机使用效率、经营效益明显提升。大同镇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建德市成立最早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现有机具29台, 2010年建设成水稻育秧中心, 水稻机械化育秧供秧面积达到200 hm2, 并提供粮油生产的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烘干等其他机械化作业服务, 农机作业面积近567 hm2, 服务收入达160万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目前,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 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11台 (套) , 入社人数达到408人, 服务农户近6 000户, 全年作业服务总面积达到2 733hm2, 服务总收入达415万元, 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5. 农机培训不断拓展新领域

建德市农机部门努力适应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立足大农业、大农机、大安全, 拓展培训领域, 优化培训质量, 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农机培训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组织过程中, 建德市农机部门加强联系协调, 争取多方支持, 形成工作合力, 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转移技能培训, 将农机培训与农机化重点推广技术、购机补贴政策、农机驾驶证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相结合, 实现了由单一培训农机技术向多领域提供技术培训的转变。

6.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2006年, 建德市成立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 建立了警农联合巡查农村道路、实施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 深入全市道路、乡村道路, 进行农机安全检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更是把安全生产的理念传达到了广大群众。目前, 全市共建成2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29个平安农机示范村, 平安农机的创建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沉、防线前移, 大幅减少农机事故特别是拖拉机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都起到明显的效果。“十一五”期间未发生道路以外农机事故, 发生上道路拖拉机事故25起, 与“十五”末相比,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随着《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 农机监管范围继续拓展, 除了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监管, 同时对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五小类农业机械及卷帘机、微耕机等积极开展免费实地检验, 强化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力度, 农机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

上一篇:体育教学生活化下一篇:车辆使用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