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财政(共11篇)
环境财政 篇1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与环保相关的财政政策, 借助政策手段引导人们将“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贯彻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一、环保中的有效财政政策手段
实践表明, 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对环境的高效保护还有很大难度, 因此必须借助政府职能通过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开展。政府的环保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税收手段。税收手段是政府制定的诸多环保财政政策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段。税收, 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社会化治理时需要的费用, 税收的金额基本等同于治理污染物所需要的成本。该税收通常称为排污收费、环境税等。 (2) 补贴手段。财政补贴的主体通常有三类。第一, 优者。他们在环保活动中有突出贡献, 政府以补贴手段激励他们的行为。第二, 弱者。他们属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政府以补贴手段帮助他们脱离受害困境。第三, 破坏者。他们虽然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 但是其行为是因为贫穷所致, 因此政府以补贴手段阻止他们陷入恶心循环急需破坏环境。
二、环保财政政策中的现状问题
随着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政府部门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优化了环保实效。但是,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当前环保财政政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使得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1) 财政投入过少。虽然我国财政用于环保方面的资金逐渐增加, 但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显得过少, 不能满足环保工作的需求。 (2) 环保资金未充分发挥作用。当前, 我国在研究环保技术方面的资金十分欠缺, 环保设备也非常落后。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高效利用环保资金。我国的环保资金在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措施, 导致资金不能被集中利用, 甚至部门企业还随意挪用或占有环保资金, 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3) 环保税收制度不健全。当前, 我们还没有专门的环保税收种类, 只有少数税收类型与环保相关, 并且这少数环保税还不够明了与完善, 因此在实际税收中应用效果也不好。 (4) 环保收费制度不先进。我国现行的环保治污收费制度十分落后, 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 范围过窄、收费过低、收费不科学等, 这就使得制度内容不足以对排污企业进行有效的治理。并且, 收费管理环节中尚且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 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标准与模式, 导致排污收费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三、应对环保财政政策问题的建议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环保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全面分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建议, 以期借助财政政策手段不断优化环保实效。 (1) 增加环保补贴及资金投入额度。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引导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应不断增加环保补贴及资金投入额度, 尽可能使环保投资资金数额略高于或者等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速。为了大幅提高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 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尽可能扩大资金来源, 从而为环保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扶持。 (2) 加大环保财政政策应用频率。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以财政政策倾向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自主选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构建环保财政政策投资增长制度, 利用财政政策有效调控大众的环保行为。在实际操作中, 政府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 奖励绿色采购行为。为确保绿色消费意识的高质量践行, 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制定与之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从而帮助人们养成绿色环保的消费习惯。 (3) 调整环保税收标准与制度。制定合理的环保税收标准、完善现有的环保制度, 是国家借助财政政策优化环保效果的有效形式。比如, 调整营业税、调高消费税率、增加消费税额等, 并且还应借助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有悖于“低碳环保”的行为征收环保费。 (4) 完善污染治理收费制度。大胆摒弃或调整当前与治理污染有关的收费制度, 组建强有力的排污治理小组及部门, 依法代表政府与国家对那些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强行征收污染治理费, 依法扩大收费领域, 把有悖于环保的排污行为都划分到收费范围中。 (5) 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指的是以优化环境、保护环境为目标的公益性产业。为了促使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部门应在财政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比如, 税收优惠、为环保产业筹集专项资金等。
总之,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与环境的和谐、同步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政府部门应积极借助财政政策帮助市场机制优化环保实效、引导人们积极践行“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理念。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制定全面的环保财政政策, 以税收、补贴等手段约束与激励人们的环保行为, 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与环保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而国家的财政政策倾向是提高环保成效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 当前我国环保方面的财政政策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环保成效的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环保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现状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玉.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2]张计超.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 2013.
[3]祝愿.促进广东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 2015.
环境财政 篇2
根据县“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我局深入开展自查自摆活动,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职工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和职工对财政局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局范围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查摆问题活动,作了细致的汇总梳理,并逐条对照检查,分析原因,深入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财政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民聚财、为民理财的宗旨意识淡薄。首问责任制执行得不好,对业务交叉点仍存在推诿现象发生。对待前来办事人员的态度有时比较生硬,不设身处地的为服务对象着想,对待服务对象语言粗俗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服务项目局限于个人的业务范畴,服务手段比较局限,难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服务。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对贯彻上级精神,汇报传达不及时,检查指导少。抓面上工作多,搞调查研究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在某些职工身上较为突出。个别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造成服务对象等候时间较长,甚至让服务对象为一件事多次上门办事仍未办结。存在出工不出力、工作不用心、1履职不尽责、人浮于事、“混日子”的现象,造成了懒散、拖沓的作风相互影响、传染,直接影响了财政系统整体的运作效率。
三是大局观念不强、担当意识不够。在做出具体事项部署和决策时,考虑自身承担的业务量较多;对财政体制改划,强调困难的多,主动想办法的少。一些职工的个人主义和局部利益思想严重,为了局部利益,可以不顾全系统整体利益,影响了财政系统的整体形象和个人形象。一些干部部门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平时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多,牵挂全局利益的少。认为自己的部门比别的部门重要,或者本部门干得比其他部门多,部门之间彼此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全局整体合力不够。
四是管理力度不大,督促检查不力。职工中“不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仍有发生。某些中层干部在一些事情处理上“手软”或不果断坚决。缺少制度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制度被“架空”。
五是宣传力度不够,业务培训强度不高。近几年,财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入,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于几项财政制度改革,宣传仅局限于单位的财会人员,拓展到领导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少。对于更换的财务人员,培训的强度不足,不及时更新加强自身建设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我们平时抓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虽
然制定了学习计划,开展了学习活动,但由于学得不深、学得不广,抓得不紧,造成学习的效果和连续性不好。同时不善于把学习到的重要思想应用和指导财政现时工作,理认学习和日常工作脱节,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保守思想较多,大胆开拓精神欠缺,考虑问题容易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二是服务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对财政系统的服务性质认识不够,对服务对象的解释引导,维护社会稳定缺乏应有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感,没有认识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方便办事人员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直接体现。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思维方式陈旧。对做好财政工作缺乏紧迫感,工作中敷衍了事的多,勤奋踏实的少。
三、整改措施
针对查摆出来的主要问题,我局将召开专门会议,逐一研究整改方案,分别制订了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落害了责任人和责任股室,本着边整边改、狠抓落实、注重长效的原则,认真抓好整改事项的落实工作。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以思想教育为根本,着力提高队伍政治素质,积极培养以为民聚财、为民理财为中心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从而以思想凝聚人心,以思想促进行动,通过狠抓思想教育,彻底清除“庸、懒、散”产生的根源。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软环境建设年”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单位内部严格自查,采用定时不定时的方式对各股、室、所人员到岗情况、工作情况、有无迟到、早退等|“庸、懒、散”现象进行检查,对于违纪的部门和人员坚决进行惩处,并直接追究部门负责人连带责任。
三是强化外部监督。我局以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为帮手,树立良好的财政形象。是否真正做到“提质、提速、提效”,自己说了不算,关键是看人民群众怎么说,我局要通过积极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开设举报投诉提醒标语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接受各界监督。对于查出确实属于财政内部人员或部门责任的,坚决给予处理。
四是改善服务质量。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首问负责制的落实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坚决克服“庸、懒、散”行为,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立足于效,在全财政系统上下形成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税极探索新机制。注重检查和研究并重,不断探索提质、提速、提效长效机制,以提质为重点、提速为动力、提效为根本,深挖思想根源,提高工作积极性,以主抓财政政策宣传和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为入手,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工作责任制度,从以人管人上升到以制度管人的防控体系新机制。
总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服务质量为
突破口,以“提质、提速、提效”为着力点,扎实开展“软环境建设年”专项活动,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促进财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靖西县财政局
环境财政 篇3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2007年,新疆自治区开始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2010年,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意见的通知》为标志,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自治区财政牢牢把握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主动权,积极创建新型的财政支农运行机制,集中有限财力重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三农”基础差、农业产业链短增值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薄弱、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政府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为构建新型投融资体制和解决好财政资金引导机制与产业、金融资金动员机制两个核心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一、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与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相一致的新型农业财政资金运行框架。按照市场经济和政府有效支持保护农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归并相应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从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入手,开辟源头整合渠道,对现有财政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和重新配置,将农业、林业、畜牧、农业产业化、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民培训等45个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归并为粮食生产资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有害生物防治、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八大类资金。通过预算环节归并、分配环节协商、实施环节协作,下放权力、简化拨付,加快资金拨付与执行速度,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统筹各部门参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农财工作效率,确保资金由财政部门“一个漏斗”向农民发放,不断强化财政部门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与整合使用能力。
2.积极构建自治区、地州、县市“三农”投融资运管新机制。各级各部门主动查找资金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积极推动地县构建“三农”工作管理新机制,规范管理、规划项目、有序集中投入,做到科学规划、搭建平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合力攻坚,形成了财政支农资金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新机制,实现了在统一规划指导、统筹安排资金和统一绩效评价标准的前提下的项目对口申报与统筹安排,支农资金的分级管理与纵横联动,有效减少重复与分散投资建设并存现象;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形成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自治区和地州级整合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长效机制,集中解决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
3.积极推进县域整合,引导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整合。以县市涉农资金整合平台为抓手,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资金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切实增强县(市)统筹安排涉农资金的能力,积极引导、整合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现代农业,激发产业和金融资本投入积极性,协同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取得的成效。
1.支农资金整合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各级各部门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认识不断提高,将支农资金整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整合、抓协调,专题研究部署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基层工作思路从“跑项目、争资金”向“定规划、管项目”转变,整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增强,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意识显著增强,为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良好环境与条件。
2.促进支农部门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财政部门“多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仅2012年区本级财政整合的八大类财政支农资金就达24亿元,同比增幅近20%,并带动区、地(州)、县(市)整合投入逾百亿元。在同一项目区建立了统一、协调、互补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机制,规划项目区域布局、阳光运作、规范管理和工程标准化建设以及项目法人、合同、招投标、审批、追责和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等一系列规范的制度体系快速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责任清晰、科学规划、兼顾特色、监管有效”的支农资金整合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持续深化。自治区财政和农口主管部门从项目管理、审批等微观繁复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加强资金监管、基层调研和研究制定支农政策措施。县级资金整合、统筹使用和项目决策的自主权显著增强,整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政府从“争资金、跑项目”中解放出来,能够专注项目管理实施,更好地服务“三农”。“越位”和“缺位”现象明显减少,实现了规划、资金、项目、效益四者有机结合,支农资金分配更加公平、公正,引导效应不断放大,支农资金集聚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与完善。
3.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集中解决了一部分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办成了过去很多想办但办不了的事。粮食棉花、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基地、特色林果业、农业高效节水等项目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引导、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援疆资金向粮食主产区、优势特色产业带、生态功能区、连片特困地区高效聚集,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更加多样合理、局部区域集中、农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新疆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伊犁州、巴州、昌吉州等地一批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壮大,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4.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资金整合带动项目区农牧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层执政能力迅速提升,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显著增强;农业劳动强度有效降低,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明显提高;践行“文化引领”,打造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结合、文化展示与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少数民族风情园区,形成了“一个项目、多个市场,一种投资、多种回报”的农牧民增收新格局,加快了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凸显。
二、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从“建农业”到“管农业”、“建管分离”的转变。
1.明确政府出资人法人地位。设立农业发展管理局负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负责“三农”政策研究、政策制定与咨询,以归并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减少管理环节,合并功能相同涉农部门,归并理顺管理体系,收并涉农部门农业财权,集中财政资金分配权,彻底解决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执行分割、分散等问题。
2.深化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改变现有分块管理模式、机制和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按照“适应市场、责权利一致、减少交叉、加强协调服务”的原则,着手建立“三农”发展规划、资源、资金有机结合创新支农体系及管理体制,将财政支农建设性资金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范畴统筹整合安排,创新财政支农经营性资金(指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行政运行领域外,财政安排用于支持“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准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营性投资,主要包括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交通、水利、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类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股权投资方式集中投入,并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产业、项目和先导性企业,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杠杆和激励作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渠道与方式。
1.着力塑造整合的公平竞争环境。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以价格和政策资源为核心,针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失灵、农业科技的外部效应、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农产品价格的蛛网市场特征等重点问题,进行必要、集中和有效干预。
2.加强纵向与横向协调配合。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金安排、监督管理等方面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彻底消除项目审批权限过高导致的项目针对性不强、投入指标和资金到位晚等不利于县域支农资金整合的弊端,改变基层向上争取资金为通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拨付,分级负责,项目在哪级选定,哪级负责项目成败、资金安全有效。财政部门着力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与各涉农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自治区财政负责支农资金宏观管理,承担宏观管理责任,地(州)、县(市)财政负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承担资金安全有效责任。涉农部门负责制定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协助财政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监管。深化联席会议机制建设,共同参与协调支农项目考察、评估、论证、立项与整合资金的统筹、分解、拨付和监督工作。
3.实现资金项目管理集中化、专业化、程序化与科学化。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两权分离,财政部门集中各层次、渠道、类型财政支农资金,设置专户,统一管理,依据农业行政决策部门确立的支农项目及其投资计划,按照统筹整合、专款专用原则,统一拨付财政支农资金,并对财政支农资金运行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业务部门选项、初期论证、申请立项,组织项目实施,建立项目实施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项目建设各环节责任人及其责任范围,扭转“重建设轻管理”思想、避免短期行为。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决策审批机制,建立独立于财政部门、业务部门之外的财政支农项目评审中心与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科学、严格评估拟受资、已受资项目,并向财政支农项目决策、审批部门提供财政支农项目支出规模及时间次序意见,由后者按照规划为先、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合安排原则科学决策后,呈报政府部门备案、督导。
(三)加快制度创新,培育县乡政府支农能力。
1.形成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县乡自我良性调节机制。重新界定县乡政府职能范围,消除县乡政府财政困难、减少负债、确保良性运转,返还经济权力于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涉农微观经济活动的介入;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调整、约束县乡财政、政府农业和农村发展等事务管理部门与支农资金使用者之间关系,实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透明化,发挥县级政府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调控、服务职能,增强县乡政府对“三农”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与服务能力。
2.有效构建县域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县级党委、政府要重点解决整合动力机制问题,确立共同目标及其内容,制定行动议程,建立制度化议事决策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支农资金整合行政高层、部门联席会议,协商域内“三农”发展问题并达成共识,不断深化组织、管理、协调、信息交流、研究分析等经常性机制建设,尽快形成党政牵头、跨部门合作、运作规范、协调有力、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支农资金整合管理体制。
3.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选定主导产业、重点项目,集中投入。根据县域“三农”发展战略目标和当地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科学编制县域“三农”发展中长期规划,从源头防治支农资金分散交叉,改变部门分割、封闭局面,以主导产业与重点建设项目为切入点,综合系统分析研究项目实施过程全部经济活动,理清规划、项目、资金内涵与逻辑关系、优化组合,重点打造财政支农资金的农田水利资金整合平台、农村扶贫发展资金整合平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整合平台、生态治理保护资金等整合平台,真正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环境财政 篇4
2015 年10 月24 日, 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 自2008年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15亿元, 支持建成并运行了一大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
会议要求, 当前应结合新形势新任务, 调整完善“以奖促治”政策, 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分清事权、明确责任, 划清农村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二是规划引领、加强统筹, 对“十三五”期间“以奖促治”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三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结合各地财政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目标任务。
来源:《农民日报》
财政局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篇5
XX实体化运作以来,财政局持续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的与环保相关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安排和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资金保障。
2016年共计安排环保相关资金8209.73万元。其中包括:相关监管服务的采购、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设备采购、环评规划可研、热电脱硝、高污染柴油车淘汰补助、燃煤锅炉淘汰补助、光伏项目补助等项目。
2016年上级省市相关补助资金6609万元。其中:大气防治、新能源汽车推广、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项目。
根据2017环保工作计划,财政局统筹资金,合理安排预算,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2017年共计安排环保相关专项资金11747.54万元。其中包括:环保专项资金、燃煤锅炉淘汰补助、环境监测站运营维护、环保相关规划、三江两年工作经费等项目。
二、切身助力巡河治河,全力推进“五水共治”。
财政局安排专人每周定期巡河,对所属河道可能存在的污染点仔细排查,并将河道里出现的各种“脏、乱、差”等不利于河道环保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争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维护好河道的整洁有序。
三、做好专项资金监管,有力提高财政绩效。财政局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严格按照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检查力度,规范相关经费的使用,保证了环保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以保障工作有效开展为原则,将专项工作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环保工作开展以来,财政局结合实际,在加强环保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下一步财政局将认真研究、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环保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环保专项资金的保障水平。
杭州XX产业XX财政局
环境财政 篇6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财务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税收作为财政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需要针对不同经济业务行业进行税种划分和税率配置,通过财政税收作为经济的导向,促进经注意的更快更好发展。国家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处于核心位置,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更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的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来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模本,并以财政税收为经济导向,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概述
我国财政税收改革已有较长的时间,而且在不断的改革深化过程中,地方财力和财权得以不断扩大,企业税收负担减轻,经济取得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说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对财政体制上的预算和支出进行优化,完成税收体制的转型,确保达到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
由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我国现有的税收体制已沿用了许多年,因此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来健全税收管理体制,强化税收监管,将税收监管权进行下放,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重新对税种进行划分,使税收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更好的发挥其平衡作用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对政府行业和市场行为的干预力度进行明确,针对市场发展的长远效益,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干预力度关系,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宽松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税收管理团队素质,为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做好财务工作的策略
1.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重要的组织结构,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的部门较多,业务运作流程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才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国家的财政税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势必会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管理方式方面需要及时的转变,以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需求。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包括业务经营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税收管理以及财务审核等多项内容,而一般情况下在财政缴税方面属于被动型,不利于新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所以需要提高综合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深化财务信息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国有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财务管理信息也相应的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确保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此财务信息化管理成为主要的途径,尤其是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这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国有企业中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个流程都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同时对于财务信息的采集、跟进、存档和管理等全程使用信息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间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为各项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健全财务监管和审核机制
大型国有企业税收规模大,涉及面广,只有实行严格的税收征管监督和审核机制,才能切实保障税收征管过程的有效、有序和有力执行。建立职权分离的财务监管体系,通过责任划分制的监管体制,可以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威慑、监督和引导,与此同时在第三方财务审核机构的辅助下,阶段性的开展财务信息的审核,有助于及时评估大型国有企业的财政管理现状,也可以对财政税收的缴纳现状进行评价,总之要及时获取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对财务管理的财政税收征管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
三、结束语
财政税收管理是我国财政体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国当前财政税收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弊端,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革除财政核算虚假现状、强化财政税收的监督力度,保障税收的正常运行。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大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康金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 2014-04-05.
[2]杨红梅.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 2013-04-08.
环境财政 篇7
(一) 总体经济形势增速减缓, 形势比较严峻
今年一季度, 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发展参数都呈现了下滑速度增快的趋势, 全国GDP增加只有8.4%, 这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8.9%, 经济需求仍继续回落。近三年来, 央企利润首次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低5.2%、约三成制造业上市公司裁员。
而广东比全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更趋严峻。一季度, 广东GDP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2%, 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比全国增幅低1.2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一季度减少7.3个百分点, 拉低GDP增幅0.1个百分点。广东工业企业生产明显放缓,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同比减少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另外,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6%。
(二) 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增速都在减缓, 进出口的增长大幅下滑, 现在所依赖的只有消费和政府投资, 实际上只有一架半在动
今年, 我国经济增速仍在持续回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放缓, 另外, 进出口的增长幅度缓慢, 我国第一季度总的进出口总值只有8593.7亿美元, 同比只增长了7.3%, 远不如前几年百分之十几的快速增长。
一季度, 广东经济增幅同比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31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幅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消费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总值20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只有4.3%, 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进出口的增长出现大幅滑坡;其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86.31亿元, 同比增长只有13.6%, 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据广东统计局信息网数据表明,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 广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个百分点, 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 仅高于北京和上海。从以表1可知, 广东的投资增长率低于东部主要省份。
(三) 社会资本投资的总量减少, 现在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投资
由于自2008年以来, 国际金融债务危机的持续, 全球陷入通胀周期性危机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中, 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从2011年中期开始就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社会各界投资者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减少了对资本投资。在国内, 出现社会资本投资总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相对收缩,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倾斜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使社会对房地产的投资在减少;而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对消费需求产生下拉的影响, 这也使得社会的消费生产投资产生减少的趋势;2011年政府采取了控制流动性, 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基本政策, 限制了社会各界获取资本投资的额度;但是, 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仍然要加大政府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
(四) 企业主要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宏观政策的影响, 企业为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敢大胆的从事投资, 而是处于互相观望的状态。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 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共完成投资1486.31亿元, 增幅比1-2月回落9.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 若除去房地产开发, 民间投资则下降2.8%。
二、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特殊意义
在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要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 这具有了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作用, 在经济转型期具有发挥好社会保障的作用
现代流通是包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 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 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 是引导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新型流通,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流通。因此, 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程度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观测表, 是实现市场经济运行和消费与需求不断上升的助推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成为21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现代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促进我国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 进而更大程度的促进广东省外贸业发展
当今世界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国际化、信息化、资本化、低碳化”, 这就会促进我国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流通方式、管理方法,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增强国内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而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 流通业的国际化改革有利于促进其外贸业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流通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广东省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 要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促进流通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流通业的全面升级转型, 根据既定的目标、主线、动力和路径加快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 目标——提升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打造流通强省
广东是一个流通大省, 流通总量大, 但它“重制造, 轻流通”, 不算一个流通强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广东省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458.4亿元, 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如下图表2可知, 广东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国其他流通量大的省份高, 但是增长率却低于其他各省。要使广东流通业提高增长率的幅度, 就可发挥其外贸优势,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将其打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通大省和强省。
(二) 主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即将传统的流通业转为现代型, 不仅对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艺及标准转为现代化, 也要将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观念、流通结构和人员素质转为现代化。
比如:广东经济增长较快, 但消费量偏低, 就可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另外, 省内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缺少本地龙头流通企业的支持, 除了华润万家就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来支撑流通业的发展, 则可通过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兴起。
(三) 动力——改革创新
现代流通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现代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流通业, 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了流通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 只有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现代流通业不断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流通业的改革创新不仅表现在要重视商品与服务形式、业务流程的创新, 还更要注重体制和模式的创新。
(四) 路径——商贸流通网络化、物流平台智能化、城市配送一体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流通转型低碳化
广东是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省份, 省内各城市内部、城际之间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现代化流通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
1、商贸流通网络化。
广东商贸业发达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条件在商贸流通中普遍应用宽带网络, 建立服务网站、网络中心和信息站以方便人们查询和发布商务流通信息。
2、物流平台智能化。
目前建立的绝大多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发挥了物流信息网的作用, 只解决了车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问题, 诚信问题、信息真实性、时效性问题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物流平台的智能化, 促进广东智慧物流的发展。
3、城市配送一体化。
城市配送一体化系统既是在城市范围内将具有一定联系和规划又相互区别的城市配送网络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连接, 根据客户的要求实现城市末端物流集成化和规模化运作的职能。
4、资本运作国际化。
广东不仅要吸引国内大量投资者的涌入, 也要关注国外投资者的亲睐, 并抓住机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金融互动窗口, 鼓励企业去海外市场融资和投资。
5、流通转型低碳化。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物流的推广, 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将会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产业的崛起, 则低碳化道路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一种趋势。
四、对流通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持措施
从现代流通业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思路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财政税收体系对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作用还非常欠缺, 必须大力加大财政税收对广东省现代流通业的支持力度。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根据流通业发展的实际、财力状况以及对其发展提出的措施, 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有利于支持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现代化发展。
1、整合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适当扩大资金规模, 扩大以奖代补、贴息的支持力度。
对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和鼓励, 对中小流通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大型流通企业跨区跨国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与我省产业关联度高的省内重点展会、流通领域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
2、全面扩大对农村流通业的财政投入, 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力度。
农产品联系着民生与经济问题, 农产品流通业的顺利发展不仅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能刺激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农产品流通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流通服务的统一体, 它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市场和信息、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经营, 以及市场检测和检疫等系列问题为己任。那么, 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和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编制专门财政预算和投入计划。
要促进省内各城市流通业的发展, 城市配送一体化则可发挥推动作用。目前, 虽然广东省城市配送一体化的建立还未形成, 但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而资金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泉之一, 所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来加快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4、对形成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广东物流园区网络体系的建立提供财政支持。
广东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形成各类不同的物流园区, 但是物流发展总体滞后, 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合作缺乏, 物流业的效益和质量并不那么理想, 物流成本偏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通业的发展。所以, 广东可以在已有核心物流园区 (比如:广州林安物流园) 的核心区域范围选择一批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以它为中心来构建城市物流园的网络系统, 并对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5、加强财政对信用担保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1) 加大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扶持流通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分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也是解决流通业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等的建立, 也需要担保制度的完善, 所以要形成规范的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就需要财政作为支撑, 加强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从而为流通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加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加大对流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流通业市场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要以诚信体系的建立为基础。诚信体系包括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各类信用活动及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流通领域要建设和完善这些体系内容需要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来提供支持, 鼓励诚信度高的流通企业。
(二) 扩大税收的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有利于政府利用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协调各种经济利益, 调节分配关系。要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实行适当的税收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增加对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的物流园区的税收支持。
由于燃油费的不断增加、过桥费用过高、园区用地成本高、园区税收种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物流园区的经营成本较高, 使物流园区没有更多的精力联合起来发展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试点、规范园区税收制度等来鼓励省内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的形成, 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2、对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物流平台智能建设、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流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流通企业低碳投入五大流通载体建设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各种经济平台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对流通业五大载体提供税收支持, 加强资金鼓励, 有利于加快各大载体建立的进程, 从而也加快传统流通业转向现代流通业的步伐。
3、大力推动新型流通业态税收优惠体系建设。
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必须纳入大流通的发展之中, 形成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新格局, 做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相互促进。城乡之间双向流通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 政府需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参考文献
[1]何燕.现代流通理论内涵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 2010, (25)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走智能化道路[EB/OL].http://info.10000l 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1042690010
环境财政 篇8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财政作用的效果管窥
辽宁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 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共有942个乡镇、11595个行政村, 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1%。面对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 自2006年起辽宁省积极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省财政厅从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1500万元, 用于支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各级财政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屯整治规划资金。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 主要通过以奖代补方式, 重点用于新农村村屯建设规划及规划完成好的示范村屯建设。辽宁省财政不断加大对以农村沼气、农村小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 2006—2009年, 省财政共安排1.6亿元, 与中央国债资金和其他有关部门资金配合使用, 重点支持了以农村小水电、四位一体、生物质气化、气化站技术改造、太阳能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能源建设。2010年辽宁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试点省, 将完成12%的乡镇集中式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35%的农村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等。同时启动辽宁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3年内, 中央将补助辽宁8.5亿元项目资金, 辽宁省将配套12.75亿元。
为了切实体验财政投入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生的效果, 我们调研小组采取走访、问卷等方式实地考察了沈阳、抚顺、盘锦、本溪、大连、朝阳等农村地区。所走访的村庄, 许多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都有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处理措施, 有的还发展了生态能源建设, 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气等生物质能源, 使用政府补贴的太阳能热水器, 生活环境优美, 农民满意。然而,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非示范村, 村庄环境基础依然较差, 典型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村庄没有集中供水, 多数村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 几乎所有村庄都使用传统旱厕。由于缺少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原因, 很多村庄的垃圾排放处于实质性的垃圾转移阶段, 多为填沟、填坑、沿河排放和露天堆放。少数村庄虽设有简易垃圾排放场, 但由于缺乏规范设计、有效的环保技术措施及未按规定进行管理等原因, 无害化处理率低, 极易引起二次污染。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财政政策目标未充分实现的原因简析
1. 资金投入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辽宁省公共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投入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但由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的重大难题, 公共财政投入仍显不足。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上, 国家的政策趋向是公共财政不包揽, 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 由中央带动地方、上级带动下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量资金依赖于地方配套解决。因此,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绩效, 主要取决于地方财政作用的发挥。
目前地方财政责任缺乏制度上的规制, 导致基层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沼气工程需要持续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些地方政府财政面临较大的收支矛盾,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债务危机, 致使有些地方政府无暇顾及环保投资稳定及持续增长。对基层政府不当的考核机制, 极易使千方百计争取来的资金主要投入到那些见效快、促形象、出政绩的短期或表面化、部门化的公共项目上面, 重建设轻维护, 项目维护资金短缺。农业技术推广被完全推入市场, 农村环保技术公益性推广缺乏资金支持, 部分财政资金投入的设施闲置甚至报废。
为补充财政预算的不足, 基层地方政府不断创新财政决策。如, 有的地方为了强化资金投入, 竭尽力量整合财政资金, 会同农业、水利、林业、建设、交通、卫生、国土资源等部门配套共同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有的地方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专项资金用于沼气项目;有的地方创新资金用途, 将部分城建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建设。这些措施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了农村集中环境建设的资金压力,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其长期稳定性缺乏制度支持。
2. 受益辐射面受阻。
2009年国家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完全依赖公共财政, 需要受益村民集体和村民自我投入一部分。对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实行“以奖促治”政策, 事前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 重在解决突出问题。对已开展生态建设示范、生态环境达标村镇, 要通过“以奖代补”, 事后给予财政资金奖励。
调查走访情况反映出, 示范村、试点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效果明显, 其原因主要是示范村、试点村多处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有一定能力投入环境改善。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受收入所限, 村民集体和村民很少有能力进行环境投入, 影响了“以奖促治”的实施效果。辽宁省许多地方正进行积极的探索, 以政府投入为主, 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3. 政策信息不对称。
调查反馈的信息显示, 有70%以上的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整治的相关财政政策不清楚, 这反映出政府公共资金供给决策机制上还存在着“自上而下”的问题, 农村环境发展的政务和建设项目的安排, 缺乏与当地农民的必然联系, 农村居民对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环境建设缺乏知情权;对最急需、最关心的人居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决策权, 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环境改善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财政资金分配不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公共财政投入是以项目为依托的, 在程序上要求由下级行政机关、村委会组织向上级财政审批部门申报。有些村庄, 基层干部向上“跑款”、“跑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信息不对称, 可能造成财政资金分配不公, 村庄不公平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财政作用的有效实现
1. 建立严格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目前法律对地方财政责任规定过于原则, 环境立法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 这些陷缺是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障碍。应尽快改变中央立法过于原则笼统、地方立法缺位的情况, 立法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改善中的责任确认、调整机制及分担标准, 明确财政资金支配部门和相关公务人员的资金使用决策、资金管理的行政问责制度。
明确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目前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税收与收费未能形成与其职能相呼应的清晰、合理的层级配置, 也未形成有力、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只有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 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基层政府履行事权的能力。
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经费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农村环保投入占整个环保投入的比重, 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农村环保投入拥有稳定的增量资金来源。
根据“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出台相关政策, 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 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2. 建立有效的公共财政引导机制。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财政资金以外的资金投入少制约着农村环境的改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金投入的基本驱动力是利润和未来收益权。私人参与环境公共物品的程度直接取决于有无良好的风险保障制度和优惠政策支持。在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中, 由于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投入补偿等财政措施的缺位, 其他参与者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动力不能被有效调动, 影响了财政引导作用实现。应尽快完善保障和鼓励私人投资者利益的法律规定, 立法规定税收减免, 风险损失补偿, 贷款贴息等财政工具的适用。鼓励公私合作PPP模式和排污权交易的尝试。同时拓宽投融资渠道, 改善投融资环境, 实行开放的市场准入, 鼓励国内外资金, 包括民间投资介入农村水污染、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开展城乡环境共建, 有效补充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推进多种形式的城乡环境共建, 如实行“百家驻区单位包百家村镇”、“城区与郊县结对共建”、“大企业帮扶弱村屯”、“项目开发就地帮扶建设”等多种共建方法, 扩大对农村的支持, 探索有效解决村镇环境建设资金缺乏的新途径。
3.
环境财政 篇9
(1) 环境资源具有公有属性的特征。环境包含的立体空间因素如水资源、空气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即无偿服务于大众,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指公共产品一旦提供以后,增加数个消费者不会提高公共产品的成本;非排他性指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后,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获利这一情况,或即使能排除,也因为成本太高而不可实施。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整体性,不可分割的,但是,也正是由于公共产品的产权不明确,造成了个人和单位使用的无节制和浪费,并在此过程中对其进行污染,甚至造成枯竭。公共产品的特性要求财政部门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
(2) 环境污染源具有广泛性特征。环境污染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还产生于生活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污染。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钢铁、冶金等“三高”企业,严重污染了我们的水资源、大气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人民生活环境相对恶化,人民生活水平实质性下降。第二,城市污染。城市是人类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但是,城市所带来的特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活废水、废气和垃圾的排放日益加剧,特别是汽车尾气和噪声成为城市有害气体和声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交通运输中废弃的塑料袋、塑料膜等包装材料和制品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仅污染了水源和大气,还侵占了大量土地,是病虫繁殖和火灾隐患的根源。第三,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恶化、生物资源减少,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环境污染源涉及面的广泛,需要地方财政对其进行协调和控制。
(3) 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日益提高。曼昆认为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的影响。正外部性是指这一行为对福利有溢出效应,负外部性则指减损效应。环境保护因此具有高度的正外部性。通过保护和管理,区域的环境资源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由于环境的知识产权不明晰,环境保护存在着“搭便车”现象,即参与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与未参与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双方共同享有环境这一公共品的消费。由于前者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导致企业和个人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参与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环境污染治理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这决定了一般不会有企业和个人去参与环境保护投资。因此,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势在必行。
二、地方财政在支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财政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第一,我国地方财政支持政策相对分散,全局性和系统性缺乏。财政支持仅针对某一方面,而没有从源头入手,从过程入手。如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保护屏障和东部地区的江河源头,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中、东部地区财政在支持当地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拿出相当一部分对西部地区进行相应补贴。第二,在对西部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过程中,长期规划不足,段冷段热现象明显。这次汶川“5·12”大地震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陕西的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在重建过程中,我国财政体系应制定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重建方案,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态环境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第三,我们对环境保护设备的国产化、环境资源的供给和采购(如森林资源)等方面认识不足。从短期来看,引进设备可以迅速提高部分区域环境保护程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保护的设备引进很容易受到资金和技术限制,财政应对环境保护设备的国产化予以大力支持。第四,对环境资源的投资门类单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大多集中在某一单一领域,如大面积地购置树苗种植或草坪铺设,没有对财政投资实施因地制宜、相辅相成的规划。
(2) 财政政策支持不均。我国现行的地方财政政策侧重于创办和技术研发方面,对市场开拓缺乏有力支持,许多能耗低、污染少的绿色企业出现了“有产量、无市场”的现象,导致大量环境友好型产品积压。绿色企业的产品在投入市场初期,存在知名度不够、消费者对产品信心缺乏以及因技术含量高导致的价格偏高等问题,需要地方财政提供一定财政资金进行产品扶持及宣传,而我们的地方财政往往投入大量资金在产品创新上,却忽视了后续市场的开发。
(3) 边缘和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不够。许多地方的财政补贴政策推动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但往往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或区域的某一块,不能带动区域环保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4) 中央对地方缺乏有效激励手段。地方财政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缺乏机制性保障,上级对下级缺乏有力的激励政策。由于在现行体制中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分权,部分地方政府出于自有财力方面的考虑,为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缺乏环境保护财政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地方财政政策选择
(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单个个人和企业不可能完成,需要政府逐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水平,并对此加以引导和扶持。首先,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等办法,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的特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这一比例应高于当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递增,同时要做好预算规划,做到专款专用。其次,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能耗低、污染少的用品,即清洁能源。在采购过程中,应把环保、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和合理利用等目标纳入采购范畴来考虑,通过绿色采购行为,优先采购绿色产品。这不仅可以提升政府环保形象,而且可以促进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最后,要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注重区域的功能分区。特别是对于城镇的环境保护,要集中财力做好能源供应与废料处理区、工业区、住宅和商业区、绿化区等科学合理的布局,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市场成本。
(2)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财政对生态环境补偿的对象包括因治理环境而需要停业、减产或搬迁的企业、员工和农户,具体包括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户失去原有耕地的损失、农民失去耕地后的再就业培训补贴等。补偿方式包括直接给予资金、提供财政优惠政策、购买实物补偿、提供技术补偿和教育培训等。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主要是中央补偿和地方政府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事实上,这给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探讨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充分调动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同时充分应用多种金融工具,如发行地方环保债券、企业环保技改债券等,努力促使资金融资渠道多元化,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3) 实施税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没有对能耗低、污染少的企业作出减免的统一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征税过程中,应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增加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允许抵扣增值税额的优惠规定;对进口的环保设备及用于生产环保设备的材料在进口、流通等相关环节给予一定的增值税减免。同时采用绿色税收,制定严格的奖惩条例: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消费税上予以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对环境不友好型企业,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依据污染的排放量直接征收污染税,逐步提高排污标准,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并对以间接污染为主的产品以及水、气、垃圾等各种污染物增收环境治理税,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4) 引导企业加速技术改造。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双重调控的手段,将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出局;促进生产方式普通、环境污染一般的企业进行挖潜改造,增强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并全力支持污染小、能耗低、产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挖潜改造以及高新产业发展所需的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引进,不仅要在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赋方面给予大力减免和扶持,并应当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对企业技改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财政奖励,并对所获得的收益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同时,要加强对本地区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投入体系,重点攻关含有较大市场风险、企业不愿承担的关键技术研发。
摘要: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解决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地方财政支持是重要一环。地方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加速技术改造等, 实现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环境污染,地方财政,收支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正敏.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和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84) :58-60.
[2]马金华.和谐社会视角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10-13.
[3]段美玉, 王迪, 张丽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7, (8) :19-18.
环境财政 篇10
一、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环保清单中所列的环境标志产品。环保清单以本期为准, 不再执行此前公布的环保清单。未列入本期环保清单的产品不属于政府优先采购的环境标志产品范围。凡违反上述规定的, 财政部门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采购人购买的产品属于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范围的, 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 (国办发[2007]51号) 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六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在强制采购节能产品范围内购买。对于其中同时列入环保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 应当优先于只获得其中一项认证的产品。
三、采购人购买轻型汽车产品时, 应当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相关企业应当保证环保清单所列产品在本期环保清单有效期内稳定供货, 凡因企业自身原因出现停产、无货等拒绝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拒绝提供环保清单所列产品及相应服务, 或者以环保清单以外产品替代环保清单内产品等情况, 应当向财政部反映, 核实后将从本期环保清单中取消相应产品资格, 同时, 两年内该企业所有产品不再列入环保清单, 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 (http://www.ccgp.gov.c n/)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 (h t t p://www.mep.gov.cn/) 、中国绿色采购网 (http://www.cgpn.cn/) 上公告。
五、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应当严格执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制度。在确定工程总包单位时, 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明确落实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政策要求。
六、环保清单在中国政府采购网 (h t tp://www.ccgp.gov.cn/)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 (http://www.mep.gov.cn/) 、中国绿色采购网 (http://www.cgpn.cn/) 上发布, 请各采购当事人到上述网站查阅、下载。为确保上述信息的准确性, 未经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允许, 不得转载。
七、环保清单将于2010年2月再次调整并公布, 财政部将会同环境保护部对2009年1 2月底前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进行审核和公示。
环境财政 篇11
一、现行湖南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分析
1.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现状分析
从绝对数额上看, 2007年至2012年6年间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从125.92亿元增加到447.74亿元, 增加了321.82亿元, 年平均增长53.64亿元, 与此同时, 湖南省农业GDP也呈现绝对增长的趋势, 从1626.48亿元增加到3004.21亿元, 如图一所示。在湖南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农村生产、生活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进一步扩大, 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随着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 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也随之增加, 这些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物种资源保护、耕地地力保护、草原草场保护、渔业及水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 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2008-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
从相对数额上看, 同其他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相比, 做为一个农业大省,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如图二所示。虽然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7年的9.28%增加到2012年的10.87%, 但近几年该比重呈现明显下降, 特别是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4.86%, 这无疑会使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对比重降低。另外, 从图二中也明显可以看出, 湖南省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 2012年较2007年增加了606.76亿元, 年平均增长101.13亿元, 这对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进而加强湖南农业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永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数据来源:2008-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
2. 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的环保效应
从湖南近些年来财政支农投入的实施情况来看,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正日趋明显。首先, 农业自然资源得到保护, 强化土地资源保护, 耕地总数增加;积极开展退耕还林, 提高林地保土、蓄水能力;全面保护农业野生动植物, 确保生物多样性。其次, 农村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培训, 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肥料综合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新建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池、新建农业投入品固体废弃物收集池;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推广秸杆机收还田, 综合处理和利用禽畜粪便,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 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净化, 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以村为单位, 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综合管理站, 分类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作物秸秆;以户为基础, 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 消除农村污染源。
但与此同时, 湖南农业生态环境中一些仍然存在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 据湖南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湖南人均耕地为0.06公顷, 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59.2%,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相当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有部分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 不宜耕种, 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 已影响正常耕种。另外,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使用化肥、薄膜、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现象也较突出。据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测算, 2007-2012年间湖南省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9.63%, 同期农药的使用量也增加了12.74%, 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 使土壤、水、大气等资源受到污染, 造成耕地、水体质量大幅下降, 酸雨迅速增加, 薄膜的使用量在短短6年间增加了16.91%, 地膜残留物严重破坏了土地的理化性能和土质, 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二、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 尽管湖南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 投入也逐年增加,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但也应该看到所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支农投入的比重低
尽管2007年到2012年间,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绝对数量增加了4倍多, 但其总额占湖南省财政支出总额不足11%, 相对于一般公共服务、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支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财政支农投入除了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外, 还需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倾斜, 因此造成财政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不足, 制约着全省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改善。
2. 农业补贴结构及方式不合理
从各国农业补贴的范围来看,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通常是多种类、多环节的, 不仅涉及水土保持、禽畜保护、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方面, 同时还包括农药、农机、农膜、化肥等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农业补贴项目, 但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又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而从湖南省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 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主要支出是化肥价差补贴, 虽然数量上有下降趋势, 但幅度不大。另外, 2004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实施了直接补贴政策, 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补贴方式, 转为直接惠及农民。但从实施效果来看, 由于存在补贴价格、补贴对象难定等困难, 使得直补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效率大打折扣。
3. 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应该具有多元化的来源, 但从目前湖南的实际来看, 几乎全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县乡 (镇) 对此投入“有心无力”。究其原因, 一方面, 县乡 (镇) 两级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级次中最为困难的两级, 根本无力承担本地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相应支出;另一方面, 驱动其他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机制没有形成, 事后的优惠措施根本无法调动乡镇企业等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4. 资金分散使用、缺乏监督
湖南省在财政支农资金不足的前提下, 专项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偏低。同时, 资金的管理部门较多, 比如, 涉及到乡村清洁工程的多种专项资金, 至少包括农业、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在众多项目上分散使用;除此之外还存在缺乏监督的情况,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错用等以假乱真、以虚充实的现象。
三、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
1. 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根据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 当务之急应不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需要加大, 增加财政支农的投入, 进而保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论中央还是各级地方财政, 每年应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 用于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省级财政还要继续增加投入力度, 主要支持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推广新型垃圾处理模式, 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
2. 优化财政支农的投资结构
财政资金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基础, 但并不意味着财政就要“大包大揽”, 只能“有所不为而有所为”。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 财政对农业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既定的前提下, 就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发挥最大效应。凡外部效应大的项目, 财政就应对其投资;而属于微观主体能够直接受益的项目, 就应引导社会资金流入, 财政无需对其投资。因此, 按照这样的原则, 湖南当前财政支农特别是支持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应集中突破三个方面, 即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与科技投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 转变农业补贴方式
目前湖南省大部分农业扶持资金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直接补贴领域, 当务之急应该调整财政直补的重心。首先,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补贴, 避免以往一味追求农业产量而大量投入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的现象, 以期引导农民主动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渔还湖等;其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的现状,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最后, 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如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免费培训等, 实现农业高效、环保的双效目标。
4. 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机制
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环境金融产品,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投资的优惠政策, 引导银行、企业和社会投资;及时公布环境保护投资治理工程、环保技术需求等, 完善有关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 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关键是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体制创新, 拓宽投融资渠道, 运用诸如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事前激励的政策措施, 引导多种社会资本向农业环保领域流动。
5.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 以规划为引导, 以统筹为核心, 以创新为动力”的资金整合模式, 统筹协调, 集中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同时, 鼓励政府采购, 对符合绿色消费标准或取得绿色产品标志的农产品鼓励政府进行绿色采购, 既可以节省政府支出, 又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摘要:财政支农投入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的调查, 分析了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 探索了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投入,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手段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8-2013[Z].中国统计出版社.
[2]湖南省人均耕地仅0.9亩,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2014-3-6.
[3]范东君.财政支农投入增加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1) .
[4]肖顺勇.“乡村清洁工程”的主要内容[J].湖南农业, 2007 (5) .
[5]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http://www.hunan.gov.cn, 2013-1-21.
【环境财政】推荐阅读:
财政公共财政10-01
财政局年度财政运行工作总结07-04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08-13
推进财政文化建设,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素质10-06
县财政局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规范档案工作05-29
县财政局确保完成财政预算任务表态发言10-26
财政局关于推进乡镇财政建设精验汇报07-23
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10-20
财政制度10-23
财政博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