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2024-12-03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共12篇)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离不开积累, 而背诵是积累学生语言的重要方法。背诵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对增长学生语文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和语文能力起着良好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应该指导学生背诵, 提高背诵的效果。

一、激发背诵兴趣

背诵是一项很枯燥的活动, 因此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并且做到持之以恒, 确实是不容易的。首先,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背诵的东西, 自己应该首先背诵, 而且要做到顺畅流利, 这样做会给学生以很好的模范带动作用。可以想象, 教师流利而充满感情的背诵和朗诵, 一定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继而带动学生积极地去背诵。其次, 采用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背诵的兴趣。如可以采用背诵竞赛、诗词接龙、配乐背诵、小组比赛等方式,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积极背诵, 进而做到更广泛地积累语文知识。

二、优选背诵内容

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是为教学服务的, 不能把自己备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全部作为教学内容, 尤其在背诵内容的选择上, 要选择优秀且学生喜欢的背诵内容。

第一, 要优选重要的段落。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诵读 (朗诵和背诵) 。在备课中,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 都要精心筛选优美的段落和句子让学生背诵。如《广玉兰》是一篇精读课文, 教材后面的练习是“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一背”, 而我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再如《烟台的海》课文后没有要求学生背诵, 但课文描写“秋天的海”这部分文字非常优美, 让学生背诵这部分内容, 使相关资源转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 要优选重点词句。事实证明,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备课时, 教师必须认真挑选一些重要的、优美的词句让学生摘抄积累下来, 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如《黄山奇松》一文描写黄山松千姿百态的部分:“它们或屹立, 或斜出, 或弯曲;或仰, 或俯, 或卧;有的状如黑虎, 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 使得黄山更加神奇, 更加秀美。”这句话有动作描写, 也有形象化的描述, 老师可以让学生背下来, 丰富语言积累。

三、教会背诵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提高背诵的效果, 没有好的方法不行。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怎样去背诵,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关键字词背诵法

有些课文的描写在遣词造句上很有特色, 或者是一连串的动词或是一连串的形容词, 抓住这些关键词, 就能很容易地背诵出这段内容。如《金蝉脱壳》这篇课文, 我在指导学生背“蜕尾出壳”这段时, 让学生抓住连续几个动词——“仰去”“扑来”“一抽”“出来”等, 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蜕尾出壳的顺序, 再背诵这段内容就轻而易举了。还有些课文关联词语使用较多, 也可以抓关联词语。例如, 在指导学生背诵《黄山奇松》最后一段时, 让学生抓住连续六个“或”和两个“有的”这几个关联词语, 他们就能很快背诵出这段描写黄山松树千姿百态的精美语言描写了。

2. 课文思路背诵法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 字数较多, 学生背诵起来难度较大。背诵这类课文前,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一篇课文总是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成若干个段落, 同样, 每段课文还可以分成若干层, 而每层课文又是由若干句话组成的。因此, 在背诵课文时, 首先应该看一看本段课文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在弄清各句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给本段课文分层, 然后逐句、逐层、逐段形成背诵的思路, 最后熟读成诵。例如, 背课文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作层次分析, 掌握各层的要点和层次间的关系, 分层背诵, 逐层突破, 最后达到整体背诵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主导词、重点词, 每段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关键句, 每段的首句、尾句等, 因为找到这些词句, 就等于找到了记忆的支撑点, 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此外, 可利用多种渠道, 把新颖的教学手段诸如录音、录像、挂图、吟唱、表演等适当地引进课堂中,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让学生耳听音乐, 眼看挂图或录像, 心里默背或小声跟背, 让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从而加深记忆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诵和表演课本剧, 抒发自己的感受。

总之, 背诵教学虽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但却是一种传统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对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重视背诵的指导, 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就一定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材料, 发挥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篇2

启东市天汾小学 杨华

背诵,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旧时候的中国,总是一间私塾内,一张八仙桌在正中,先生手拿戒尺,几张书桌分列在四面,几位少年手捧“四书五经”,正摇头晃脑,怡然自得地背诵着……这种简单而又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如今却已渐渐脱离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针对这些现象,我校组织了研讨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寻找了一些对策。

现象一:对于背诵的不重视

不少教师认为,背诵是学生下课以后完成的学习任务,上课无须另外花时间去让学生背诵课文,上课应该着重去品味课文语言。殊不知,心理学研究发现,6—13岁的孩子是记忆的关键期。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会达到最高峰。笔者认为,背诵在发展学生记忆力、增加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认清背诵,把背诵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案例1】《二泉映月》教学片断

师:来,谁来读一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你来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开始。

生: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我们一起来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读。(生齐读,师板书:委婉连绵 赞叹……怀念……思索……)

师:谁来读乐曲的高潮部分?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板书:升腾跌宕 表达……抒发……)

师:接下来的,自然是乐曲的尾声部分。预备,读。

(生齐读,师板书: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爱……爱……爱……爱……)

师:是啊,孩子们,这一首著名的《二泉映月》,(音乐再次响起),大家听,(示范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走进《二泉映月》。(生齐背开始部分,高潮部分师生齐背,尾声教师背。)课文对乐曲《二泉映月》旋律的介绍,篇幅较长,语言也比较丰富,是我们公认的背诵难点。在上面的教学中,教者没有把背诵的任务直接丢给学生,而是非常重视。朱熹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多次的朗读,教师的示范读,再通过板书给学生背诵提供了背诵的“支撑点”,教师如此重视这段内容的积累,还怕学生记不住吗?

现象二:背诵内容过于狭隘,缺少知识的拓展。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但是,教师的视线不应只停留在此。《课程标准》在各个阶段目标中提出了相应的背诵要求。如第一学段(1-2年级)是这样规定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是保底 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多积累。这些所有背诵的知识一旦记牢了,其词句、章法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素养。

【案例2】《渔歌子》教学片断

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一些官场纠纷被免去官职,从此再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来和其弟:《渔父》。(出示课外古诗《渔父》,全班试读。)

师:这样吧,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咱们来和诗。师: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好一个“不须归”!

古诗词,语言简洁,有极强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会背诵,因此,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喜欢学习古诗词。所以,学一首古诗,可以拓展一首古诗,“教一带一”。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积累。不仅仅古诗词的学习是如此,我们更应以课文为跳板,适当引入更多优秀的诗文让学生背诵积累。

现象三:背诵的方法单一。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对于要求背诵的篇段,只是机械地让学生去背,总是在临近下课的时候才布置,更有甚者,让学生把背

诵的任务当作预习作业来完成。长此以往,教师的硬性规定,学生的死记硬背,定会让学生对背诵产生抵触的心理。笔者认为,背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背诵,教师传授一些背诵方法是必须的。

【案例3】《黄山奇松》教学片断 师: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

生: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欢迎宾客的到来。师:你说说看它怎么姿态优美呢?

生:它的枝干斜伸出去,就像是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师:恩,那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师:(出示迎客松图片)我们来欣赏,它的姿态优美主要是在中一丛青翠的枝干,来读—(生读文)

师:姿态优美,我想知道除了姿态优美还有没有? 生: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师:大家看看图,看看是什么颜色啊? 生:绿。

师:那请你把前两句连起来读,我们来体会。(指名读)师:请你来读让我们感受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同学们刚刚还填了一个“饱经风霜”,谁课前查字典了?请你说说从哪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经过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就是“饱经风霜”。

师:再读

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师:经过了洗礼,这棵迎客松,你觉得它有多大的年岁? 生:大约一千多年

师:同学们猜得都差不多,老师这有资料请你来看看,你们把这首诗读读就知道。(出示描写黄松的诗句,配以图片)

生: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师:一千多年,可能经历过哪些呢? 生:暴雪、火灾、烈日炎炎。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师:可有个词语就在课文里,你们为什么不说呢,一起说-----(充满生机)。(板书:充满生机、姿态优美。)用笔画下这个词语,还有一个词语老师写下来了,你也应该用笔画下来,师:读-------(姿态优美)。

师:这棵迎客送松可以作为黄山的象征吗?请你们一起来读,让我们试着把这迎客松移进我们的心里,自由地读一读。

(生读文)

师:看着图,不看课文来回忆一下。(生试背迎客松一段。)

纵观苏教版的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插图的合理利用,就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姿态优美、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在学生心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篇3

一、加强英语朗读与背诵,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1. 积累语言材料

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朗读一个对话、一篇短文,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会大大增强。

2. 朗读和背诵能够提高英语的听力

听力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熟悉的词、句子,如果把这些词、句子写出来,学生读来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脑子里只储存着通过眼睛输入的英语单词的形的信息,却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耳朵同时与形的信息融合。多听固然是解决听力问题的一个办法,熟能生巧嘛,可是许多人却不明白朗读和背诵对提高听力的作用不亚于多听。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小学时学汉语的词、课文经久不忘,而成年后看的一些东西却不易留下印象。这里有年龄的因素,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字输入大脑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时候学的文章多数是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法输入大脑的,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增加了,但是朗读和背诵却大大减少了。如此一来,记忆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弱。研究表明,通过调动人的多个器官——眼、口、耳输入大脑的信息要比单纯通过视觉储存到大脑的信息更牢固。通过视觉只能输入词形的信息,而通过朗读和背诵存入的信息是音和形的结合。因此,只有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学生反复朗读和背诵才能正确掌握,因而朗读或背诵能很好服务于听力。

二、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朗读和背诵

1. 在背诵英语课文前要扫除语音障碍

单词读不准音或不会读是背诵的一大障碍,一篇课文中如果有太多生疏的单词,就会影响同学们背诵的信心,因此要先听后背。既然背课文是练习英语口语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在背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学语言模仿是关键,在背之前要先听,听要听原装正版的录音,当然推荐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而且要反复听,直到能够模仿得很像为止,这一个阶段是比较枯燥的,但非常有效。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不完全爆破、重弱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提高背诵的效果。文章是由词汇,短语,及句子构成的,想背诵文章当然要从词汇开始,词汇是文章的基础。怎样打好基础,我的做法是,七年级上学期重点指导学生背单词,短语,这实际上也只是以课本为依据。单词关过了,以后背课文就容易多了。对初学者来说,背单词是件天大的难事,大部分初学者都会有畏难情绪产生,这时老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我一般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在学生遗忘前再带领学生复习。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说:“应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在忘记之后再重复记忆。”这说明及时有效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重要办法,必须做到在记忆消失前强化记忆,使遗忘减少到最低程度。

2. 先理解后背诵,会断句

背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通过先用中文把它的意思和内在逻辑记清楚,这样头脑中就有了作者表达思想的逻辑线索,然后再背,就容易多了。有时,学生甚至可以把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翻译成中文,背过中文后,边想着中文,边背着英文,效果显著。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断句,以便他们能读出更动听的文章。

3. 合理选择背诵材料

进行背诵活动就必须选择好背诵材料,首先背诵的材料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材料,其次学生是为了学习英语而背诵,就必须选择语言规范的材料。(1)重要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主要是英语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单词、词组。(2)单个的英语句子、含哲理、欣赏价值的谚语、名人名言或其它重要的、语言优美的英语句子。(3)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短的对话,如电话对话、购物对话、问路对话、看病对话等。(4)精彩的段落和篇章,可以是重要的、语言规范优美的课文段落或书面表达范文,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上的短而精的文章。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篇4

一、过好语音关,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背诵主动权

学生要会背诵, 首先要会读。如果连读都不会, 就谈不上背诵。雪莉·斯特莱克对课堂进行的研究表明:学生要正确地说一句短到中长程度的句子, 必须模仿练习二十到五十次。因此, 把英语学习和背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关键所在, 而过好语音关就是关键的关键。从七年级一开始, 就必须十分重视读音规则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读音规则, 大部分的单词就能见形读音, 听音能写。之后, 再模仿老师或录音的语调, 以及掌握连读、失去爆破等技巧, 朗读就不难了。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够去背诵, 愿意去背诵。这样, 学生才能拥有背诵的主动权。

二、寓教于乐, 加强记忆, 打通背诵思路

有人说:外语学习的过程, 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学习英语, 搞好英语背诵, 就要采取有声有色的教学方法, 利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及多媒体来加强记忆。如, 在教授Module 10 Unit 2 He told her to find out about Lu Xun’s life, A small incident by Lu Xun (外研版 Book 5) 时,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 伴以手势, 用英语解释课文;或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 以问答式巧妙引导学生叙述, 弄清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 然后叫一位学习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面根据画面叙述。画面帮助了这位学生记忆, 使之思维畅通无阻, 他的叙述相当于背诵了全篇课文。这个例子说明了采用有声有色的直接教学法能寓教于乐, 学生耳濡目染, 不但学得轻松, 还能加强记忆, 打通了背诵的思路。

三、采取必要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 保证背诵教学持久开展

搞好了语音教学, 用直接法加强记忆, 这只是从技巧技能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 要使这项活动持久开展, 还要有一定的措施,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行。

1.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为背诵打下基础

首先, 我们与学生进行心和心的沟通, 采用谈心和共同参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让师生间的互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促成师生间的默契与和谐, 使学生倍感亲切, 敢于面对老师, 老师也由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态度, 以平静自如的心态投入背诵活动;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教育和训练, 让他们明白, 成长过程难免遇到挫折与困难, 但只要持之以恒, 勇敢行动, 就可以获得成功。

2.背诵情况要量化

我们建立学生背诵登记表, 贴在班上的学习栏里。表的内容除姓名外, 还有课次、达到熟练背诵的先后次序等。这样, 既记录了各人背得的课数, 又记录了各人背诵的名次, 带有竞赛性质。师生认真对待这个表格, 还可以调动班干和学习小组长的积极带头作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增强团队竞争意识, 使学生争先恐后去完成背诵任务。同时我们还取得班主任配合, 给背诵好及背诵有进步的学生颁发奖品, 以资鼓励, 这使学生对背诵更加重视, 更加认真。

3.背诵内容个性化

(1) 增加尖子生背诵难度, 要求背诵篇幅较长的文章及课外阅读内容, 力求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辐射作用, 激发他们的背诵热情, 不断鞭策他们奋发向上, 激励他们超越自我,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拼搏意识和敢于追求卓越的信念。

(2) 给予中等生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关注。我们不断与中等生接触、交流, 观察并全面、准确地认识每个中等生的背诵特点, 挖掘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 。 背诵时, 用微笑的目光与他们作短暂的交流, 给予真诚的鼓励, 唤起他们的自信。同时引导学生认真总结经验, 互相借鉴、补充, 形成合力, 共同探讨背诵思路, 促进更多的中等生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

(3) 关注临界生和学困生。面对临界生、学困生时, 我们付出了更多的爱心, 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给予关心,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了关怀和支持,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念, 使他们看到希望。调动临界生、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有成功感, 逐步建立信心。

小学英语背诵教学 篇5

在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中,强调加大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的量,特别要注意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当然语言的输入有听、说、读、写等各种途径。但背诵---这一古老但又行之有效方法易被忽视。背诵在语言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手段。背诵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输入,是学习、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背诵有助于学生习得自然语言,提高交际能力。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是较丰富的,但如果是在眼前一晃而过,在耳边一飘而过,在嘴边一读而过,那么学生对这些大量的语言材料就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就像过眼烟云。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由大量字、词、句构成, 他们的用词造句是约定俗成的,牢记他最好的方法是背诵。学生通过背诵来不断刺激大脑的视觉和听觉, 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语言素材,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书背多了语感也就增强了,说话、写文章都容易通顺。学生通过背诵,重点句型,重要的词组蕴藏于胸, 优美的句子储存于脑,在实际交际中,能脱口而出说出纯正的英语。学生在写作中,一旦构思形成,就会厚积薄发,意到笔随,用词造句准确、地道,表达流畅。避免出现 “Chinglish”,从而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实际交际能力。

二、背诵有助于学生汲取文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

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语言教学中十分推崇背诵,小学生一开始学习,教师就让学生背诵《圣经》一类的经典之作,不求理解,只求背诵,他们认为学生背熟后,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多,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学生学习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而且受环境限制,不太可能正常地与说地道英语的人交流,如果忽视背诵训练, 势必造成根底浅,腹中空,“欲言又止”的后果。如让学生多背诵,不断汲取、消化,许多体现文化、反映时代的活语料(living materials)能烂熟于胸,学生们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声音符号(vocal symbols),更多的是语言的感觉(sense of language)。这种语感融合了丰富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久而久之, 学生从英语语言的学习中汲取了文化营养,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体验所习得语言国家的习惯和文化,让学生得到一种不同文化的熏陶。

三、背诵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记忆是思维和想像活动的仓库和基础。如果学生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语言材料的储备,大脑就无法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更谈不上想像。如教学SEFC BOOK I A UNIT7 Earthquake 一文时,我要求学生Talk about the earthquakes in San Francisco. 并要求学生讨论What can we do about earthquakes? 这涉及到文章中的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重新组织,

学生对课文非常熟悉,能熟练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并通过想象,用重新组织的语言就如何减轻地震灾害进行大胆地设想,说出了各种新奇的办法。

为了使背诵落实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备好“范背”课,树立学生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消除学生对背诵的畏惧感,树立充足的信心, 教师备好“范背”课至关重要。教师的背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更真切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自如地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教师示范性背诵能给学生树立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背诵。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的动机。本人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我本人也嗜好“读书背书”,不仅要求自己背在学生未背之前,且力求背得语音语调准确,流畅,有声有色。学生听后面露羡慕,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背书的热情相当高。这样使学生觉得背诵是挺容易的事情,并且觉得能流畅地背一大段英文是一种自我享受,从而不再有畏惧感, 背英文的信心就产生了。同时教师的示范除了在课前外,还应把握火候。我们知道,背诵一篇文章要有三个阶段:陌生-较熟-熟练。我们在课堂背诵教学中,往往进到较熟这一环节,老师让学生课后再去加工,达到熟练的环节。但课后的加工往往不到位,停留在较熟的环节上。其实这第三个环节花时间不多,但作用不小,这是烧饭的最后一把火,否则饭就要夹生。也就是说,当学生读到七成熟时,还应作示范, 进一步引发其兴趣,增强其信心, 不能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二、指导学生在量的积累中求得熟练

这是谈的量指的是朗读文章的遍数。一篇文章要保持长期的记忆,必须有一定的朗读的量的积累。

有人说, 他在10分钟里能背诵一篇400个字左右的课文,这话说错了,应该说,他在这10分钟里暂记住了这篇文章。因为过几天去问他, 他肯定忘记了。因为他的“背诵”没有量的积累, “记亦不能久也”(朱熹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要有一个过程,不经过一个过程,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教学中有许多好的背诵办法。如“重点词语提示法”“关联词语串联法”等,但这些方法试过后,我的感觉是背得快,忘得也快。这里除了遗忘的规律在起作用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背诵过程中缺少了读的量的积累,这些只是短暂记忆的方法。那么熟记一篇课文一般要有多少朗读量才能有效果呢?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背诵之前要大声朗读课文至少15遍,最好25 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我们追求“脱口而出”、“出口成章”的境界,这是依赖于有声朗读的积累,因为学生通过大声的朗读,去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这样就有了对整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微观感受, 也就是有了语感。而复杂的抽象的分析,综合,概括是很难培养也语感的。反复大声朗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更有利于语言材料的长期记忆。因此,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朗读,主要是早自学时间的充分高效的利用。同时在英语课上利用10至15分钟时间来朗读,从中培养语感,加强记忆。

三、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兴趣

长时间单调的朗读和背诵,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而产生厌倦的心理。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变被动诵读为主动诵读,更好地达到量的要求,采用多样性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我在课堂上开展熟读比赛,读一篇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读的遍数多。这里要求不能跳字,个个要吐出来。又如课文朗读比赛,看哪个组先读完。通过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激起了课文诵读的兴趣,保存证了诵读量的要求,从而也保证了记忆的持久。每学期年级举行背书比赛,每个班评选出5人参加年级比赛,优秀学生的风采在全年级的学生面前得以展现,更加激起了他们要奋起直追的愿望。

四、在循环往复中巩固记忆

这里的循环往复指的是对所背的作品的阶段性回读与背诵。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记忆是有阶段性的。一篇篇文章读过了,背出了,过了一段时间又陌生了,或淡忘了。学生背诵的时候,我指导他们在记忆时要跟遗忘作斗争,经常做到回读和背诵。通过回读,大脑的皮层受到刺激,重新唤起记忆,从而巩固记忆,便能起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让“背诵”激活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篇6

一、在词汇教学中的背诵

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在带领学生用适当的方法拼背单词,学生对单词有初步印象后,我们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词汇运用到具体的句子中,并通过句子这个“语境”来进一步理解并记忆,最后做到牢固掌握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在选择例句的时候首先要选择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句子,还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的例子可以自然而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该语言现象。很多高中英语教师觉得高中生不像小学生,可以直接灌输知识,事实上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善于新旧联系,利用旧单词、旧句型来引出新单词、新句型,这样既帮助学生学到了新词汇,又使旧知识得到了巩固。例句要有代表性。学生通过例句应能清楚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某个知识点的用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于积累、善于巧用,就不难找到好的例句。在平时的模块学习,以及各类综合练习中的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材料中,我们不难找到相关词汇的典型例句。

二、在处理课文信息过程中的背诵

在处理文章信息的时候,教师要当堂带领学生背诵出所学习的语言点,以及课文里相关的例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仿句练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用例句说明教材中的语言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在课堂上多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大量的理解、操练并记忆的时间。事实上,对于语言知识的运用,教师从理论的角度讲解效果并不好。从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通过背诵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翻译出来的例句不但能直观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某些词汇知识的用法,而且当碰到类似的语境时学生能套用以前的例句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帮助学生理解一下句子结构,再按句子成分带领学生一起背诵。当然,教师要重视例句的选择。好的例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现象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化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方面,起到一语破的、事倍功半的作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句不好,则易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学生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没有信心。选择的例句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应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共鸣。例句不但要在反映某一词汇时有代表性,还应起到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

三、在练习课和课外阅读中的背诵

在处理练习时,传统的做法是讲解并补充很多知识点,介绍很多的词的用法,学生也感觉听懂了,做了很多筆记,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把课上所学的语言点复习巩固,以为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殊不知高中的学生学习任务很重,笔记里要点太多,学生根本就记不住。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我们英语教师就必须在英语课堂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背诵和巩固,提高效率,当堂就让学生掌握要点,不要留到课后,课后的时间应留给学生做巩固和完善的工作。例如,在讲解完形填空时,我们不能仅仅指导学生填哪个答案,事实上在一篇好的完形填空中,有很多的语言点和好的句子值得学生掌握。这样的语言点和句子应让学生当堂背诵,再通过抽背来得到反馈,这也只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时间,但这几分钟的时间花和不化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味地只顾讲解,“势必会让学生停留在听懂的层面上。所以,英语课堂应该是按照讲解—背诵—反馈”的模式来进行的。而且这样分层次分点让学生背诵,学生很容易接受,也从中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这样,一篇文章中的好句子和知识点都在课上讲解的时候背熟了,课后只要稍微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好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加以利用,如果每一篇好的完型都能这样处理的话,学生的词汇量就大大扩充了。另外,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背里面的优美的重要的句子。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纸,在学习时事英语中背诵优美的句子,扩大词汇量。报纸上的英语时代感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英文报纸中的经典美文等相关文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做一些练习上,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又能使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不知不觉地接触、学习,掌握新的语言知识。

背诵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背诵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老师要把繁多的背诵内容分解成细小的部分,让学生当堂背熟、掌握。只要我们教师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真正做到用“心”教学,不断挖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就可以做到不断激活我们的课堂教学,高中英语的课堂也可以变得生机勃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背诵式语言输入与英语教学 篇7

一、背诵式语言输入的理论依据

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 (1987:21-25)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师的教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给学生最佳的语言输入,因为要完成语言习得,语言输入是必经之路。既然语言输入是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来强化这一作用,而背诵和朗诵无疑能起到这一效果, 因为它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语法知识加深理解,使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得到提高,并使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更加丰富,也从而更规范了其语言输出。

学生通过背诵式输入,也可以积累和巩固其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由原来的显性特点也转化成为隐性的了,也因此,学生的语感就此形成,其语言习得得以促进。另外,学生对其所学目标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而加强,从而也扩展了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加强了学生的语感。一旦语感加强了,那么口语的流利程度也将逐步加强。

此外, 语言学家Sinclair (1991) 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可分析的系统,它还是一个公式化系统,不过前者是以语法为基础,后者则是以记忆为基础。因此, 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词汇的习得作用不言而喻, 课文的形成离不开单词、短语、句子这些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也就成为“公式化的短语”,只要学生熟记,便可直接运用这些语言,这也就是为什么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词汇的习得作用那么重要了。

与此同时,语言学家Ellis (2002) 提出了语言输入频率是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因素的假设。他的这一语言输出假说是以语言的输入作用为基础的,从而他总结出了输出的四大作用。其中有一点就是:通过输入,学习者的意识提高了,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和他们所能表达的内容之间是有一段差距的,这样,学习者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语言输入的学习上了。

二、背诵式语言输入的方法及策略

英语学习成功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英语知识,而在于他们是否能用所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进行口笔语表达, 而背诵则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如果在背诵中运用一些方法及策略,则能更好的加强背诵效果。笔者经过尝试,认为下列方法较好:

1. 模仿法(imitated writing)。

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注意到文章的一些细节,比如词汇的搭配等,从而也就会记住一些成语、固定词组等英语短语。这样一来,学生在模仿时运用短语得心应手,不再顾忌是否语法有误,也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了。

2. 短文改错法(proof reading)。

根据Krashen的监控模式学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那些有意识学到的语言知识是有监控和编辑的作用的,它可以将习得的输出加以检查和修正。教师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即在学生背诵的原文的基础上,再提供一篇与原文相关但语言上有些许错误的文章,让学生对此文章进行辨认并加以改正,这种方法同事也可促进学生有意识的背诵输入。

3. 回译法(back translation)。

这一方法的大体内容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份英语材料,让学生将其译成汉语,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翻译的汉语译回英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译文和原文进行比较,这样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翻译与目标语之间的差距。学生从中得益,便会排除母语的干扰,更好地用英语与与人交流。

4. 改写法 (adapting) 。

针对教材中一些材料,可让学生以改变人称复述材料大意的形式在台上作简短发言,或者根据一连串的关键词构成的线索复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这要求学生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扩展或压缩。经过提炼、加工、抽象、概括,使之活化为自己的语言后把原材料内容表达出来。上述种种通过改写背诵材料进行的练习,既来源于原材料,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材料关键词等进行发挥,创新使用原材料,因而能有效地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

三、结论

在强调背诵的同时,教学实践也表明:靠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高水平语言能力来的;即背诵不等于掌握。虽然背诵不失为一种最佳输入,但仅有背诵是不够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些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教师应博采众长, 了解、借鉴和吸收国外教学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促进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7.

[2]Sinclair J M.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Ellis, N.C.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J].SSLA.2002, 24:143~188.

[4]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 and C.Madden (Eds.) .In 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85.

[5]曹怡鲁.外语教学应借鉴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经验[J].外语界, 1999 (2) :17.

[6]马广惠.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 1997 (1) :8-9.

[7]邓郦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 2001 (4) :43-44.

英语教学要注重朗读和背诵 篇8

一、朗读和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 朗读和背诵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怎样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对于学生说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单词、句型、优秀的短文, 无疑都是模仿的一种好方式。每个周末我都把回家听课文录音磁带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布置, 星期一回校我来检查他们听的作业,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量去模仿其中的语音和语调。初中生好胜心比较强, 可把在朗读中那些胆大的、语音准确的学生树为小老师, 让其领读。然后发动全班同学向其发起挑战, 争当领读者。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表现的欲望, 并且希望得到同学、老师或家长的肯定。每星期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英语故事, 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朗读奖。

2. 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始终贯穿朗读与背诵教学。学生把所学的词汇、长短句子及整编文章通过朗读和背诵牢牢地储存在脑海里。遇到听觉训练时, 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一篇好的英语作文涉及许多方面, 例如能写出完整的句子, 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 语言表达方式正确, 全文贯通流畅……“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通过长期的课文背诵学生在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核心词汇和经典佳句, 在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3. 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英语学习和语文学习一样, 好的段落需要我们背诵。这些东西只有在我们的大脑里储存下来, 我们在说话写作时, 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学生记忆背诵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 并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背诵须在熟读的基础上完成。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 读的次数越多, 对材料的理解就越深。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1. 培养学生晨读习惯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缺少说英语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增加学习英语的氛围, 我努力抓好每天的晨读课, 使学生能大声的朗读。每天晨读课, 先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来模仿今天所学的单词、课文, 尽量让学生来模仿其中的语音和语调, 在模仿中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魅力。

2. 在课内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增加学生朗读的情趣, 在教单词和本课的重点句型时, 为了不使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感到枯糙, 我经常把单词和句型改成chant。如七年级《Go for it》下Unit6It’s raining!在教weather时, 我编一首chant:How’s the weather?It’s raining raining.How’s the weathe?It’s windy, windy.How’s the weather?It’s cloudy, cloudy.How’s the weather?It’s sunny, sunny.How’s the weather?It’s snowing, snowing.在朗朗上口的朗读中学生就掌握了气候的单词和How’s the weather?的句型。许多学困生在不知不觉的朗读中就掌握了本节需掌握的知识, 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

3. 通过比赛锻炼学生朗读能力

为了巩固学生朗读的兴趣, 每两个星期我都举行一次朗读比赛, 题材选自课内的话题或学生们自己喜欢的童话、寓言、诗歌。由学生自己当评委, 通过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舞台表现打分, 评选出最佳语音奖、最佳语调奖、最佳表演奖。在朗读中发现自己的才艺, 在不断的朗读中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只学习中的丑小鸭, 在朗读中增加学英语的兴趣, 还增加了对于生活、学习的热爱, 对他们人文品格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4. 分层要求取得成效

开始的阶段要求全体学生到我这里背诵, 我可以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后来我便指定二十个英语背诵优异的学生为组长, 组长在我这里背诵, 每个组长负责两个学生。再后来学生的英语背诵出现分化情况, 我就开始采取分层要求。重新指定二十个英语背诵能力和习惯较差一点的学生 (B层学生) 为组长, 组长在我这里背诵, 每个组长负责一个学生 (A层学生) , C层学生在A层学生那里背诵, 并要求A层学生做好C层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工作。期末时我评出一对一优秀派对。到了八、九年级, 学生的英语背诵出现进一步分化情况, 再次指定二十个英语背诵能力和习惯较差一点的学生为组长, 形式和方法同样, 只是要降低C层学生的要求, 每个话题中的对话和短文不要求全部背诵,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可以背一篇或两篇。另外我们对不同学生背诵的语速也有要求, A层学生语速要求要稍快一点、B层学生要求用一般语速、C层学生语速可以稍慢一点。

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诵和背诵 篇9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人, 其口语能力的形成都与语言材料大量、有效地输入以及丰厚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的语言材料, 通俗地讲就是日常交际时所用的句子、短语、词等, 当这些材料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并结合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去主动说英语时, 学生便会达到厚积薄发的状态, 那么此时一口流利的英语就会脱口而出, 这就是英语学习者最终的目的。诚然, 在中国现今教育体制下, 中学教育普遍的还是以应对考试为主, 所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忽视了口语的训练, 一味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 为什么有的学生英语成绩十分优秀, 却讷于英语表达?为什么中国学生的英语被称为“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原因何在呢?

针对中国学生“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情况产生的原因, 我进行如下总结:首先, 中国学生并不完全具备主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意识。我们都知道, 中国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接受英语知识的传授, 其中存在被动接受的现象, 没有良好地调动兴趣并主动地接触英语。其次, 学生学到英语知识后, 也仅仅是在早读课上能够张口朗读, 其余时间很少进行系统地复习、巩固, 学过的知识不能在遗忘之前得到温习, 以致于学生不会读已经学过的单词、句子和课文,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中国式英语”之所以会产生, 我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形成英语思维模式,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 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一语言, 在交际使用时形成固定的汉语思维习惯, 这是影响英语习得的重要障碍, 所以, 要想学得一口纯正的英语口语, 必须克服汉语思维习惯, 构筑一个英语思维平台, 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学生加强日常的朗诵和背诵, 体会英语内在美感, 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 同时感知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

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道路一样, 学习英语也应找到适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对于初学英语的初中生而言, 培养语感是十分重要的, 语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在上文的叙述中我讲到了朗读和背诵的意义, 其实我认为这也是克服“哑巴英语”的良方, 但是, 朗读和背诵的好处绝不止于此, 我们不妨列举一下:

1. 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外围环境的影响, 对其依赖程度较小, 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需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适量的读背内容, 学生便可在课外时间独自完成, 无需找训练伙伴。

2. 朗读和背诵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 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 或是饭前饭后, 或是课前课后, 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也可以随时的背上几句, 可见随意性很强。

3. 通过朗读和背诵, 不仅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 同时也有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 由于诵读内容中包含了很多常用的语法知识, 学生能够无形中记住这些语法, 避免了传统学习语法时的那种枯燥, 难以理解的现象。

4. 通过朗读和背诵, 可以充分调动眼、耳、口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 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可以很自然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有时学生利用语感可以轻松地找到问题答案。

5. 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等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 尤其是模仿正确、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 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 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 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 从而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一些学生有想学好英语的愿望, 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和初一阶段没有进行朗读和背诵技能的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由于在初学阶段没有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语言材料的大量积累, 导致很多单词到了初二初三还不会读, 甚至不认识, 这无疑会给英语学习带来相当大的阻碍, 也会导致学生积极性的下降, 如此往复必将恶性循环, 那么提高英语成绩并且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只能是空谈了。

综合上文所述, 个人认为在初中阶段, 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 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克服掉汉语思维定式, 形成英语思维, 有效地避免将来形成“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等怪现象。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 对英语存有很大的好奇心, 并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主动地去接触英语。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大声朗读, 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 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能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主动接触英文知识, 进行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 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 这些无论是对教师以后的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让英语教学在背诵中得到升华 篇10

一 英语背诵教学的理论出处及其意义

20世纪80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以五个假说为基础, 其中输入假说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 即语言习得必须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 以促进语言习得。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在学习时不能身临其境。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有大量的语言材料, 这就需要英语老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境, 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而最直接并且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背诵课文中获取大量的语言知识。这将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 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效果。

二 英语背诵教学的有效途径

1. 背单词

对每个新单词, 都要搞清它在句子中的意义、词性、发音, 甚至是它的固定搭配, 特别是一些多义词。在不同的句子中, 同一个单词经常会有变化, 这时就要充分考虑上下文, 考虑语境来推测单词的具体意思。例如:Are you free tomorrow?They got the books for free.第一句中的free是“空闲的”, 而第二句中的free是“免费的”。若没有考虑到它的多个意义、词性以及语境的话, 就很难理解了。

2. 背诵重点句型

英语中有很多重要的句型, 它们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应多加注意。如:It’s+a.+for sb.+to do sth.等。这些句型在教授时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 多模仿例句造句。此外, 有些句型的真实含义与字面意义相去甚远, 如:Look out! (小心。) 如果不记牢这些句型, 再看到类似的句子就很难理解了。

3.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书面表达的范文

背诵时一定要选好篇章, 不要没有计划地随意背诵。其实语感来自输入, 也就是平时的听、说、读, 我们通过大声朗读精彩段落和范文, 耳朵就有一个输入的过程, 这自然就形成了很好的听说环境, 背诵就成了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4. 理解后再背诵

虽然一个成人的记忆力可能不如孩童, 但其对事物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背诵的效率也可以很高。在背诵文章时, 首先要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路、逻辑, 从而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然后开始背诵, 效果就会显著。有些学生通常是拿到文章就开始背诵, 这样做的效果不但不好还特别浪费时间, 而且背过了也不一定会用, 因此应该先理解再背诵。

三 英语背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 词汇的背诵化整为零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需要对1500~1600个生词、300~400个习惯用语能熟练运用。这些课标词汇需要学生们必须一一过关, 然而每单元的词汇量大, 学生记忆时比较吃力。因此, 我在平时教学时, 经常让学生将一个话题的单词分几个部分去背诵, 每次10个左右。教师必须先正确地领读单词, 第二天通过听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单词背诵情况, 不过关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记忆订正的单词, 之后老师再重新对没有过关的学生进行测验。

2. 课文的背诵化繁为简

在仁爱版教材中每单元的Section A、B部分是听说部分, 并且这两部分渗透了整个话题的语法点和知识点, Section C、Section D部分都是围绕这两部分话题展开的。Section C主要是培养阅读能力, 生词量较大, 在新授Reading时, 教师需要画出重点短语和句子, 要求学生背诵。部分重点段落基本上都要求学生会背诵,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通过这种方式, 语感得到了增强。之后学生们就自然能做出相关练习或是能复述出来。背诵重点段落时, 划分好层次要求学生背诵, 这也是当天唯一的英语家庭作业。如果再布置更多的英语作业, 学生会感到厌倦, 不能用心去背, 与其让学生应付式地完成, 还不如专心致志地进行背诵。既能让他们保证背诵的质量, 又能减轻作业负担, 何乐而不为呢?

背诵课文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同时口语也得到了大量的训练。在检验背诵成果时要因人而异。检测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较长的段落, 中等生检查较短的段落, 而学困生则背诵重点句型1~2句即可, 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就感, 并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 使他们收获耕耘后的喜悦,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 及时复习, 循环巩固

根据遗忘规律, 最初忘记得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忘记的速度将会减慢。因此, 在背诵之后的前几天, 做好及时的复习尤为必要。因为我们学过的东西, 如果经常复习, 就可以长期不会忘记。因而, 复习的过程, 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述, 英语背诵在于语言上的“潜移默化”, 在于获得脱口而出的快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背诵的内容多了, 对英语写作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起文章来就有话可写, 得心应手了。它是许多优秀的中外学者都主张或用过的一种学习策略, 它能弥补非英语语言环境里的输入不足。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背诵得越多, 拥有可表达的内容就会越多, 方式也会更多样。因此, 英语教师要经常强调背诵的重要性, 并引导学生重视背诵, 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欣然接受背诵, 使背诵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2]Robinson, F.Effective study[M].New York:Harper&Row, 1970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背诵 篇11

在中学阶段的英语课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或短文,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能根据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给大家推荐几种不同的背诵方法。

方法一

(1)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2)确定任务,寻找窍门

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内容,理解意思,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记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3)坚持复背,及时检查

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住的效果就越佳。例如,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

(4)加强默写,强化训练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方法二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3)熟背

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检查方式,除了个人和集体背诵外,还有对背,即两人面对面同时背诵,因为有对方干扰,可锻炼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提背,即打哪提,从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4)默写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背诵的作用 篇12

一、背诵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如第二学段 (3~4年级)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同时, 新课标也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 规定整个小学阶段的背诵量不少于160篇或段。如第一学段 (1~2年级) 是这样规定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把“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放在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之首, 每一单元的练习中也都安排了“读读背背”, 内容有四字成语、歇后语、优秀诗文等。由此可见, 编者的意图就是要多增加学生的一些积累。所背诵的内容一旦记牢, 其词句、章法、思想内涵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大大提高。

二、背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 我们所背诵的内容总是不可避免的要遗忘的。人的记忆遗忘的速度是和重复的次数成反比的, 要想永久的记忆, 就必须反复地背诵。大脑越用越灵活, 在反复的诵读背诵中增强了大脑的记忆力, 积累也就多了, 在运用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了。笔者在每篇的课文里精选了部分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进行背诵训练, 来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记忆力。通过分散训练 (指每课的部分段落) , 学生的记忆力不断的增强, 词汇量大量地增加, 语文的成绩也随之逐步提高。

同时, 背诵必须与默写相结合, 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默写不仅是培养写的能力, 也可考察学生对所背诵内容的理解的正确性。有些学生能够背诵得滚瓜烂熟, 可是一落笔却是错字百出, 说明他的记忆当中, 还存在理解上的不足和漏洞。通过默写就会促使学生改正自己的背诵方法以达到最终目的, 而且经常默写一些优美的语段或句子, 对他们在今后的习作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所以我采用“以默写代替面背”的背诵方法, 这也可以把我们教师从繁重的检查背诵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时间, 又能很好地达到检查的效果, 还能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样“一箭多雕”,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背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书读百遍”在古人中不就是背诵吗?但学生的自行背诵往往是只顾背诵, 不管背的内容是什么, 更不会在背诵中去领悟含义和美妙所在。如果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要背诵的内容记下来, 而且能促进对文章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训练之初, 我首先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帮助学生对所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清层次, 归纳层意, 培养先理解后背诵的良好习惯。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 就要不断地对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 分清层次, 概括出层意, 然后在背诵时通过回忆来帮助自己完成背诵任务。久而久之, 学生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又培养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真正达到了在背诵的训练中“其义自见”的目的。

四、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是积累的目的之一, 以下主要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能力两方面阐述背诵的作用。

1.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

我们知道, 口语的发展要先于书面语。但由于受方言、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口语表达存在一些问题, 语句不完整、罗嗦重复等。小学课文语言规范, 也较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自然会用规范的语言改造以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 并适时、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 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 要想作文写得好, 头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 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优秀的小学生作文, 在立意上取胜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绝大部分是因为行文的流畅, 语言的优美。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 也可以使其掌握一些写作方法, 如修辞手法运用中的比喻、拟人;篇章结构的安排。学生在平时加强背诵训练, 日积月累, 习作时, 那些适宜的篇章结构, 生动的词汇语句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习作练习就能完成由模仿到运用甚至创新的质变的飞跃。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 就如练字、练拳、练舞, 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 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 口诵心惟, 不知不觉, 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鲁迅在谈到他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过, 大概全是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他们的例子正道出了背诵对于习作的重要作用。

背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出来的。虽然背诵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但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上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另外, 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 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遵循遗忘规律, 合理安排复习。总之, 我们教师应该重视背诵所起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之下, 轻轻松松背文章, 并珍惜记忆力最为旺盛的大好时光, 发挥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学生大声吟诵、熟读至背, 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 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音韵特色, 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而形成情感。

上一篇:小学地理教学下一篇:电力系统接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