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理论(精选9篇)
人类学理论 篇1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 要了解文化研究首先要对人类学有基本的认识。一般认为, 1871年泰勒出版了《原始文化》标志着人类学这门学科诞生但是, 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 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记载的关于异民族的佚事。我们知道中国的《诗经》、《尚书》、《春秋》成书时间都要早于《历史》, 而且也记载了不少异民族的事迹。可是, 为什么它们不是人类学工作最早的起源呢?这是因为人类学这门学科是西方人了解异民族, 特别是未开化民族的一门学科, 而不是中国人了解异民族的学科。它是以西方人为观察主体, 以非西方人为观察对象的学科。在19世纪末的西方学科里, 对于异民族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文字社会, 如中国、印度, 这被归为东方学领域, 另一类是无文字的未开化社会, 如一些太平洋小岛上的少数民族, 这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人类学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 足足比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还要晚了二百年。这是因为人们必须与异民族长期深入交往才有可能进行反思, 进而将经验总结成规律。一开始他们只是把这些原始民族的生活, 当成一些奇闻佚事写作成书;或者把这些“原始人”与一些稀有动物掳回欧洲展览赚钱。直到爱德华·泰勒才有系统地把对异民族的看法付诸成书。
由于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自我优越感, 对于非西方社会的落后, 最直接了当的解释, 就是这些人较低等。为了证明这些人的低等, 西方人从生理上对各方面进行测量, 于是产生了“体质人类学 (physical anthropology) ”, 这与从文化上去研究差异的“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有显着的区别。为了搞清各个人种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者研究早期文化的遗物与现代人之间的联系, 这后来被称为“考古人类学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相对于这门学科, 以研究现代人为对象的则被称为“民族学 (ethnology) ”。另外, 还有从语言上去研究人不同文化的人如何理解世界, 这被称为“语言人类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人类的分支可表示如下:
前面提到, 体质人类学的产生是, 是为了在生理上厘清西方人与未开化民族的差异。因此, 早期的人类学著作都带有进化论色彩。他们认为文化有低级与高级的差别, 文化应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而西方文化正好代表最高级的那一端, 其他社会的文化最终都会朝西方社会演进。早期出现的人类学研究, 后来被称为古典进化学派。
在西方人眼里, 不只西方人与非西方人有高等低等的差别, 即使同属西方人, 其中也有高等与低等的差别。近代西方被认为最低等的人是犹太人。可是, 犹太人不只不低等, 还等别优秀, 许多犹太人都为近代科学做出了伟大贡献。在人类学领域, 就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犹太学者-博厄斯 (Franz Boas) 。他以哥伦比亚大学为根据地, 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类学家, 如本迪尼克特 (Ruth Benedict) 、米德 (Margaret Mead) 等等。为了反驳人类之间存在高级与低级的差别, 他撰写《原始人的心智》, 从各方面论证原始人与白人在智力等各方面没有任何差距。他认为原始人的下一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后, 能从事与西方人一样复杂的工作。关于文化表现出的差异, 博厄斯认为, 主要是特殊的历史因素所造成。因此, 以他为首的人类学研究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
可是, 对于文化的看法, 不只是低级与高级的争论, 面对文化整体表现出的差异性, 人类学家必须从各个角度进行解释。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 (Arthur R.Radcliffe-Brown) 从社会学寻求解决之道。他将文化视为一个整体, 考察各个组成部份, 对整体所做的贡献, 以及不同部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功用, 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aw Malinowski) 则从人类的生物性需求来寻求解释。他认为, 在一个社会中, 所有文化特质都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服务的。正因为不同的基本性需要才使得文化出现了差异性。因此, 后人视拉德克利夫-布朗与马林诺夫斯基为人类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奠基人。
太平洋对岸的美国, 则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求文化的解释。博厄斯在人类学界的贡献, 主要是反驳进化论的偏见, 但是对于文化间差异的解释, 他还力不从心。不过, 围绕在他的身边的一些学者, 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 探讨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取得相当大的成果。他们后来被称为"文化与人格"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林顿 (Ralph Linton) 、卡迪纳尔 (Adram Kardinar) 萨皮尔 (Edward Sapir) 、米德 (Margaret Mead) 、本迪尼克特 (Ruth Benedict) 等。
对于个人、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 不论何人, 他必须是一个社会成员, 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特定的地位、身份, 并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因此, 个人内心深处的情绪反应, 都是个人与人类环境互动的结果。[1]总而言之, 他认为个人必须适应社会的生活模式和习惯, 因此, 个人就是自身文化的产物, 以区别于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个人。二战后期, 文化与人格研究广泛运用在有文字社会,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菊与刀》。当时, 德日败局已定, 美国极需制定战后对日政策, 于是美国政府邀请本迪尼克特为对付日本出谋划策。在该书之中, 本迪尼克特将日本人的特点以"耻感文化"作为概括, 以区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 并且指出了日本人的恩情、义理等人际关系特点。
而后, 将人类学理论应用于大规模文明社会, 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 (Francis L.K.Hsu) 先生。前文提到许烺光在马林诺夫斯基门下学习人类学, 拿到博士学位后, 他曾在国内任教。抗战期间, 受林顿邀请到美国讲学, 就一直在待在美国做研究。他本身既有功能学派的功底, 又吸收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优点, 再加上拥有非西方社会的成长经验, 以及在西方求学、生活的经历, 才有办法揉合众家之长, 完成这个飞跃[2]。由于他在1961年出版的《心理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探索》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Approaches to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 提出了心理人类学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的概念, 因此, 后人视他为心理人类学的开创者。虽然他出身人类学界, 还担任过美国人类学会主席, 但是, 他的研究与传统人类学研究可以说完全不同。首先是研究对象: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主要以未开化社会为研究对象, 而许烺光则是以大规模文明社会为研究对象, 如美国、印度、中国、日本。其次是研究方法:传统人类学研究甚少涉及比较研究, 即使加入了比较对象也是未开化民族之间的相互比较, 而许烺光的工作主要是大规模文明社会间的比较。在他的著作中, 最少涉及两个社会的比较, 涉及三方面比较也很常见。第三是研究视角, 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主要是为西方人了解未开化社会服务的, 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 而许烺光则是站在相对客观的态度, 来探讨文化间的差异。
为了完成这个飞跃, 许烺光开发了不少理论工具,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心理社会均衡理论 (Psycho-social Homeostasis) ”, 以下简称PSH原理。许烺光的PSH原理, 修正了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看法, 以及用基本人际状态 (Human constant) 这个概念, 取代人格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用来探讨不同社会个人的心理状态。[3]简单来说, 基本人际状态与人格的差异在于, 基本人际状态可以解释不同社会个人的文化心理, 但人格只限于运用在西方社会的个人心理。此外, 他还建立了“亲属体系 (Kinship) ”的理论来归纳、预测整个社会的文化趋势与个人行为。这是在他提出了内容分析的概念作为结构分析的补充, 又发展了优势关系 (Dominant dyads) 理论之后才有能力做到的。[4]他认为亲属关系之所以会影响在该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个人, 主要是居于优势关系的属性所决定。换言之, 当亲属关系中居于优势关系的属性受到强调时, 便可能影响该亲属关系的属性。亲属体系的几组基本关系分别是:父子、父女、夫妻、母女、母子、兄弟、姐妹、兄妹、姐弟等。每一组关系各有其属性, 父子关系的属性是权威性、连续性、包容性、非性欲性。夫妻关系的属性是性欲性、非连续性、排他性、自愿性。如父子关系居优势地位, 它的属性便会受到强调, 而夫妻、母子、兄弟等其他关系的属性会受到压抑来适应它, 具体运用可以参考许烺光所著的《中国人与美国人》。
随着国际社会交往越来越多, 对于大规模文明社会的了解, 比未开化社会更加来得重要。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化乃至于区域研究越来越受欢迎。至于人类学如何将跨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化发扬光大, 则是全球人类学家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
[2]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
[3]本迪尼克特:《菊与刀》
人类学理论 篇2
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人类需求分析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透视,分析其缺陷及范围,并从人类需求本质及人类需求变化规律入手,提出需求价值论的`基本含义及意义,以期从新的视角米探讨人类需求与价值的关系.
作 者:段钢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云南@昆明 650091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 “”(6) 分类号:B151 关键词:价值:传统劳动价值理论:人类需求规律 需求价值论
人类学理论 篇3
作者阿兰·巴纳德, 现任南非开普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兼任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研究学院教授。他曾著有《亲属关系研究的探索实践》、《南非的猎人与牧民》等, 并与乔纳森·斯潘塞合编《社会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一书包括了从人类学的先驱者、进化论、一直到最近的阐释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作者以非常简明的线条勾勒出了整个人类学理论发展史, 使读者很容易地就能从作者的理论视角来理解人类学的各种理论以及各种理论之间传承、批判关系。但是, 简明是这本书的优点, 却也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困扰, 因为作者对各种理论只是作了一个简单地介绍和评价, 在理论本身的具体内容上则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所以, 在对人类学的各种理论有一定了解之后再来阅读此书, 将会轻松很多, 并且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 “……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看待观念史方面的人类学理论的争论、国家传统与思想流派的发展, 以及个人及他们介绍给学科的新见解的影响。”的确, 不同的学者在看待同样的人类学历史时, 看法是各不相同的, 本书作者即是从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来写作本书的。所以, 当读者也从作者的写作视角来读这本书时, 会事半功倍。通过阅读第一章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 在具体的理论思考方面, 作者将其分成四个方面:问题, 假设, 方法和证据。根据这一看法,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理论分成这四个方面来理解, 这是微观层面的。另外, 可以看出, 作者是按照“历时”-“共时”-“互动”的范式变化来组织人类学理论史的。“范式” (paradigm) 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Thomas S.Kuhn, 1922-1992) , 在序言中, 库恩指出:“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 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但是, 自然科学中的范式与社会科学中的范式转移有所不同, “在社会科学中, 范式更替的模式与库恩所说的自然科学并不相同。自然科学家相信, 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代表了从错误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至于社会科学, 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 很少会被完全抛弃。”这是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必须要注意的。阿兰·巴纳德依据“范式”这一概念, 将“历史学派”之后产生的“新进化论”放到了第三章, 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让我们在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中来理解这些理论。“在人类学中, 在任何既定框架中的一套互为对立的理论观点方面和在理论层次的一个层面方面的思考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是宏观层面的, 即考虑的是整个理论发展史。所以, 在这里笔者也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理解此书。
从微观层面来说, 当我们把一个理论的四个方面即问题、假设、方法和证据弄清楚后, 可以说对这个理论的基本问题也就弄清楚了。拿古典进化论举例来说, 问题:文化的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如何发展的?假设:所有文化都是单线进化的, 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沿着单一的发展线路以及同样的阶段在演变, 即从蒙昧到文明。方法:田野调查、文献法和比较法 (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 。证据: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体现出了相似性。当然, 这个功夫不是体现在这本书中的, 这个微观层面的工作是需要我们结合阅读过的关于人类学理论的书籍来做的, 此书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处理理论的方法。当我们将所有的人类学理论都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解析后, 一个个理论就都会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宏观层面来说, 即以两张图来理解作者的思路。第一张图体现的是按“历时”-“共时”-“互动”范式转移的过程来人类学理论史的, 表明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 这一张图体现在书中从第三章到第十章的内容当中。其中, 第三章和第四章体现的是历时的范式, 五至八章体现的是共时的范式, 第九、第十两章体现的是互动的范式。当然, 不是所有理论都能完全被装入某一个范式之内, 比如功能主义、阐释主义只是在某些方面属于共时性观点这个范式内,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在“共时”这个范式下, 我们可以看到传播论是如何在表面上反对古典进化论而实际上却又对它进行补充的, 也能看到新进化论是怎样继承、改造古典进化论的观点的, 这体现的范式内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样, 我们也可以看到各范式下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比如共时范式下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如何影响互动范式下的后结构主义、阐释主义这些理论流派的。当我们把这样一张人类学理论史的结构图画出来时, 就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基本把握人类学理论史了。如果把视野拓展得更远一点, 我们还可以去了解下人类学学科产生之前的思想是如何影响人类学的诞生的。当然, 对于如何构建这张图,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在此是将范式转移框架作为理解本书的一个入口的, 所以按照作者的想法来做更合适。另一张图则体现了本书的另一大特色, 即人类学的四个国家传统之间的关系图, 这一张图又比第一张图高一层次, 这是从学术传统的层面上来把握各个国家传统中的各个理论传承中那些一以贯之的东西的。通过这张图, 我们能更进一步理解人类学理论史, 比如, 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如何影响法国人类学传统的, 博厄斯是如何试图消除摩尔根对美国人类学的影响并建立对美国人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学派的。同样, 这张图也可以引导我们思考各个国家传统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比如为什么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众多美国人类学家远赴英伦进行人类学研究, 而到了最近二十年, 则是英国人类学家走进美国开展他们的人类学研究, 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背后到底体现了什么变化?又如, 结构主义是如何被英国人类学家吸收并纳入到他们的国家传统中去的?这些问题的思考都能增进我们对人类学学科的理解的。另外, 还可以将曾经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人类学纳入到这张图中来, 这样就能看到其它国家传统是如何与中国人类学互动的。当我们在国家传统的视野下再来阅读此书时, 我们就会发现书中有一个不严谨的地方。作者在书中写道:“在这里没有必要再讲述这方面的故事, 但这一事实可能应该铭记在心:社会学和人类学曾经有可能成为一门学科。”可是, 当我们用国家传统的视角来看时, 应该说, 只是在法国, 社会学和人类学曾经有可能成为一门学科, 而不是整个人类学界。
在结束之前, 笔者想再对此书的中文版的出版者们提出一个批评, 因为同一个错字居然出现在两个版本中 (2006年版及其修订版) 。这个错字在“单线进环论并不是一种强有力的理论, 因为很难就它展开争论。”一句中。
总之, 阿兰·巴纳德的《人类学历史与理论》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类学的爱好者及学习者阅读的好书, 而且值得我们读很多遍, 慢慢去充分理解作者简洁文字背后所体现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许丹,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1.
[2]托马斯.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4.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34.
[4]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许丹,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9.
[5]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许丹,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69-70.
人类学理论 篇4
对系统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有何作用?系统思想为何会发展到定量化的阶段?通过定量的分析与运算,便于作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从而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系统思想发展到定量化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持有系统观点的营销学者看来,什么是经济系统?什么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是经济专业人员在从事分销工作时形成的相互协调的部门;社会系统是各经济部门的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整体论与系统论有何区别?整体论是我们人类在没有能力认识事物内部细节的时候对事物的处理方法,而系统论是人类在已经了解事物内部细节的时候对事物的处理方法。对有关经济系统的渠道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哪些?拉尔夫。F。布莱耶、杜迪、莱夫赞、路易斯。P。巴克林。从社会系统的观点看,营销渠道被视为由相互作用的营销机构组成的系统。
路易斯。W。斯腾是从社会系统;角色、能力、冲突、沟通等看营销系统。
运用唐宁的系统研究法,阐明企业为什么以及如何在其所选择的市场上经常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动,以增强其应变能力?企业同时存在于一个由市场、资源和各种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他将受到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反作用于大系统。企业不断的观察市场,发现和评估各种变化因素,然后把相关信息,作为企业制定新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基础。企业决策部门运用新的或修正过的行动来消除阻碍目标实现的因素,并观察、评价顾客和竞争中对此作出的反应,然后在作为投入反馈给企业,形成新的战略修正方案。
营销的系统学派是何时出现的? 20世纪60年代 职能学派曾提出过哪三种形式的系统?原子系统、机械系统生态系统。
在有关学者对营销的社会系统进行的论述中,主要的观点有哪些? 一个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系统要素影响系统行为、系统要素的条件是可变的、为了分析的方便,封闭系统可以独立于环境、在系统分析中,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系统和环境的关系是很有效地、在系统分析中,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动态、系统是动态的,由许多变量组成,任何不变的要素都不是系统的组成部分。
消费者主义学派与购买者行为学派和宏观营销学派的相似之处;它们均站在市场中的消费者角度与非消费者从业者的角度。在这方面,它们与品学派、职能学派和区域学派截然不同。其与宏观营销学派的区别是更注重研究个体消费者和特殊产业和企业,而不是采取宏观或社会机构的角度。它与购买者行为学派的区别在于采取了更规范的和替代消费者的角度。
消费者主义学派的实证研究领域;最主要的领域就是有关营销中的渎职问题,尤其是关于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合适的问题、第二个实证研究是关于受歧视消费者、第三个领域是消费者满意和不满意。
购买者行为学派的特征;
1、消费者被看作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2、购买者行为学派研究的重点一直在消费品 如何包装产品和耐用消费品,但其对工业和服务业购买行为研究的兴趣也在逐渐增长
3、购买者行为学派将其研究领域界定为研究品牌的选择行为而非其他形式的选择,而且它还限定资深研究的是购买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或分配行为。20c50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消费者行为的情感或非理性的心理决定因素,一般称之为动机研究、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社会因素、家庭购买决策。
20c60.创新意义的研究方法;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牌忠诚度的研究、建立在购买者行为基础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室方法、始始于哈佛大学,该方法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认知风险理论、注重消费者行为的综合理论。宏观学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理解营销的社会角色和提出用以解释公众对营销的消极意识的理论框架所作出的努力是严肃和科学的。
宏观营销和微观营销的区分标准;研究营销系统的是宏观营销、研究交换关系网络的是宏观营销、采取社会角度研究的是宏观营销、研究营销对社会影响结果的是宏观营销、研究社会对营销影响的是宏观营销、研究产业和营利组织活动的认识及采用个体利益角度研究的是微观营销、研究个体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的是微观营销、采用个体企业研究角度的是微观营销、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是微观营销。运用大营销观点的必要性;营销的任务是对目标顾客提供需要和利益满足,但有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非顾客提供适量的刺激和压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大营销在进入和运行于某特定市场所需的技巧和资源上,采取了更宏伟更广阔的视角,除了对顾客提供诱因,大营销也必须运用说服和鼓励方式获取当权者的明确支持。
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借助以下五个准度来测量;
1、知识准度、指其在科学或哲学方向上的发展程度
2、时间准度、指其与进化发展的时间之间的关系、4、空间维度指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5精神维度指营销思想的发展与展示世界的精神力量之间的相符合的程度。
营销研究的领域拓展;营销定量研究、营销系统理论、营销环境理论、比较营销理论、国际营销理论、物流理论以及社会营销理论
4c理论;需求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ts 成本cost 便利conenience 沟通communication
4R理论;关联relevance 反应response 关系relationship回报return由唐。舒尔茨提出
与4P理论相比,4C理论有哪些优点、不足 优点;4C组合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重新反思营销活动的诸多要素,是对传统4P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与4P组合相比4C理论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更注重对市场变化的积极主动的适应。
人类学理论 篇5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 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 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 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 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 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 作为第一生产力, 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 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 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 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 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 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 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 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 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 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 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 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 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 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 绝不会超过, 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 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 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 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 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 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 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 在买方市场的今天, 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 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 振兴民族产业, 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 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 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 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 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 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 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 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 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 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 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 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 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 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 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 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 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 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 (包括生理和心理) 。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 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 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 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 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 后者值较小时, 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 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 后者值较高时, 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 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 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 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 (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
3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 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 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 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 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 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 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 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 最重要的发展基础, 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 其他因素的介入, 或许在某些情况下, 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 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 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 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 (1) 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 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 (2) 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 (3) 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 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 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 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 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 开放国家外交资源, 扶植企业走出去, 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 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 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 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 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 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 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 因此, 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 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 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 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 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 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摘要:随着民族品牌一个个被国外企业并购于旗下, 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品牌价值的思考。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从人类学角度给予解释并阐述民族品牌发展对制度的依赖性。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
参考文献
[1]郑怡然.有效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解释[J].江汉论坛, 2002, (2) .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虚拟世界研究验证人类互动理论 篇6
社会网络由不同的社会互动类型组成, 在分析大型社会网络时, 人们通常忽视这种多层面的关系。目前, 科学家主要利用电子邮件、移动电话及网上购物形成的数据来研究人类互动, 这样的数据较为单一, 只能对系统做出较为概括的评估。而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所有玩家信息都存储在日志文件中, 数据丰富且容易提取, 为科学家研究人类互动提供了一片沃土。
最新研究中, 互动游戏中玩家的信息较其他渠道的信息更为详细, 它不仅包括双方关系的类型等数据, 还包括其互动是友好还是敌对。这能够使研究人员发现是否友好的关系才可以形成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 进而证明结构平衡理论。
科学家重点研究了玩家之间在游戏中6种互动关系:友谊、交流、贸易、敌视、侵略和惩罚。每种互动关系形成自己的网络, 所有6种互动关系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关系。该数据最独特之处是, 某些网络关系之间关系较为正面, 如友谊、交流和贸易, 而某些网络关系之间的关系则较为负面如敌视、侵略和惩罚。
人类学理论 篇7
时至今日, 在人类同处地球村, 全球普同化时代里, 也提供了对马克思理论范式重新审视反思的契机。特别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是响起了地方的边缘的声音。多元文化的兴起, 使得人类对自身文化, 社会, 历史的发展保持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怀, 对人类存在的多样性也变成了对人类和谐的一种理想追求和价值核心。正是基于此, 笔者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以一种人类学反思认知论的思考方式来重新审视, 借以此来更好的正视我们今天的处境。而这一处境既是关于现代中国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国家, 也是关系着整个人类世界的。
一、社会进化论与达尔文主义
如果我们恢复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 我们必然要关注到19世纪发生于英国, 随后却影响世界影响整个人类命运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当然是要提到当时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先生周游全球而写下的恢宏的著作《物种起源》。正是这一本书, 开启了人类对人类自我成为一个类的整体来思考历史。从此以后, 人类的发展从人种学上, 遗传学上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证据, 以此证明人类作为共同一个类的群体于自然之中进化而来。人类是自然之子, 人类并非是神创而来。这一自然之子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和环境做斗争。正是在这一个与自然的调适斗争过程中, 逐渐与其他动物产生了分化。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 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 物种是可变的, 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 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第二,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虽然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 而进化论在人类社会的知识界的影响并止于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里和人文科学界里进化论都是影响至深的。其中必须提到的是摩尔根的学说。
1871年摩尔根与达尔文会面后, 接受了进化论之后并提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学说。为了研究社会进化, 他在密歇根半岛的森林沼泽地带观察海狸协力筑堰造巢, 并于1868年撰写了《美洲海狸及其活动》一书。他在书中把海狸筑堰造巢的活动与人类最原始的发明相比, 提出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 同动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人类沿着上升的阶梯攀登进入文明社会的观点。摩尔根在原始社会史领域所作的研究, 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马克思读过《古代社会》后, 写了详细摘要和批语【1】 (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884) , 称赞摩尔根“以他自己的方式, 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时代”。【2】
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论与进化论是不可分开的。进化论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结合, 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 即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理论将生物界的进化论放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竞争中自然角逐优胜劣汰的过程。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虽然没有走得如此极端, 但是其中的进化论的基础是不可否认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经历了生产力的发展的过程, 从生产力落后的原始社会到生产力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制度是我们理解社会的关键, 社会结构的先在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资本主义在欧洲起源开始, 历史实现了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而这一转变的根本标志就是世界市场的形成。
这一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进程的尺度是极为深刻地透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的过程。也对人类从相互隔绝的地方人群历史演变成为人类彼此融合的世界历史。但是我们必须反思这一视野下的人类历史的认知论基础何在, 以及这一认知论背后可能隐藏着的种种历史权力建构和政治文化构成。
二、认知论之争: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
认知论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决定了人类对自我及其所在世界的认知与自身情感的反应, 这就关系着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了。而最为关键的是, 认知论是宇宙观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3】以现代人类学的眼光来看,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以自己的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 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元化和人类的认知相关。所以认知论是讨论人类文化与历史发展, 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在人类学跨文化的视野里, 认知论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所在。所谓的悬而未决指向的是,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里面, 各种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是具有多样性的。因为认知的多样性, 在一个特定文化体系内被视之为习以为常的常识性问题, 其实都应该被以比较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与反思。
认知论是如此的重要, 以至于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背后隐藏的历史认知, 不失为达到更好地相互对话和相互促进的一种可能。
从第一节笔者梳理的马克思思想与人类学的历史渊源来看,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是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是以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为基础的“进步论”产物。所谓的进步论, 就是一种认为人类文化史是逐渐进步的学说或者意识形态了。这一意识形态本身包含了两种内在含义, 第一人类历史是沿着一个持续的必然和有序的轨迹前进的。第二, 人类历史的进步已经并将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是有一个“进步论”认知预设的, 即是把生产力决定生存关系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从而发展出整套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这五个阶段的学说暗含着一种西方社会的发展观, 把很多在生产力落后于工业社会的民族放到了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并把这里阶段看做是历史发展所必然要超越的过渡期。这些社会的文化与人群处于一种落后, “后发展”的文化体系。无疑, 这样的以社会进化论, 进步论为基础的认知论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发展的普世观。这种普世观念显然坚信全世界的历史走向必然会遵循“因果规律”而必然走向一个所在。而这一点很可能导致西方人带着极强的种族中心主义, 因为世界现代历史是由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和启蒙运动而带动和引导的。
相对论是人类学是一种反对文化普遍性或者普遍价值假设的世界观。在人类学中, 广义上是“文化相对论”的同义词。换句话说, 包括描述相对论、方法相对论和规范相对论等几种理论观点都是相对论。【5】
文化相对论质疑了绝对进化论发展的可能性。尽管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 生产力变成了衡量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志, 而建立在西方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文明是如此强大, 把一切非西方, 非工业化的地区和人群都卷进了同一个社会发展的模式与人类的文明前景里。但是文化相对论坚持的恰恰是建立在充分理解他者的差异, 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一种价值探寻。
换言之,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里, 西方的现代化的道路是只是文明发展的众多道路之一, 并非唯一而绝对的一条。
三、历史观念之争:线性发展观与人类多元历史
人类的认知论重要的组成部分, 即是历史的观念。历史的观念无疑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一个核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 物质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 他认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而在进步论的暗示下, 人类历史的发展显然是一个物质文明的历史。
在全球历史里, 亚欧大陆确实是在全球史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而特别是欧洲的物质文明的发展, 并将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全球, 从而打破了全球相互隔绝的处境, 把人类历史带进了全球史的时代里。这些都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对世界历史的穿透力。
但是, 从今天人类的现状来看, 任何单一的历史显然是不能穷尽人类的历史。因为人类的群体因为有多元的文化, 就存在丰富的价值观, 任何单一的历史显然不能涵括人类的多元文化与价值。【7】从马克思的历史观念来说, 它强调的是物质文明生产力带来的发展, 而过于单一强调单一的线性的历史发展, 往往会遮蔽和忽略了其他处身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边缘地区和边缘人群。在近百年的世界历史来看, 这些人群有着自身独特的传统, 却往往在西方世界的殖民体系里得不到自己的话语权, 只能是被卷进了殖民历史的洪流里。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 更多的边缘地区和人群开始自己书写自己的地方人群历史, 这一历史是有别于西方种族中心书写的宏大的“全球史”, 它更多的是以地方人群自身文化的传统与变迁。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无疑是凸显了全球范围内对多元历史的尊重。
如果以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例, 多民族国家里的各个族群的历史传统都应该得到一种尊重。而各个民族的多元历史保持着独立与完整性, 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基本的尊重和理解, 多民族国家显然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例如西南等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这些问题由来已久, 或许不是简单地以物质文明建设方法就能解决。我国复员广阔, 其中生活的人群有着不同与中央的文化传统, 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精神传统。这些族群对精神价值的诉求, 对本民族传统的认同, 都与主流的历史观念有差距。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必然存在着地区与人群的差异,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保持对一种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以一种多元的历史观念更包容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地方与人群, 或许更加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宽容的环境让多民族国家更能保持和而不同。
结语
马克思主义从开创之初就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实践和批评, 而它也从这些批判中往前发展的。这种种特有的理想主义的信仰和理性批判的精神都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笔者今天不惜以一种人类学的文化批评的认知方法论与马克思进行更多的对话, 也是想唤起马克思在批判中前进的力量。而同时, 人类学通过质疑早已熟知的人类常识 (commonsense) , 【8】以获得一种更开放更兼容并包的视野来审视人类的问题, 以维系在工业化中日渐迷途的人类命运。笔者以为, 这不惜为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值得关注。
摘要: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相互关系着眼,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进化论的渊源。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认知论基础上, 通过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 单一历史与多元历史等相关的理论的并置, 从人类学的视野里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论,进化论,认知论,相对主义,多元历史
参考文献
[1]参见马克思著, 中国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译,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人民出版社。1978年7月第一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页。
[3]关于“认知论”的论述可以参见 (, 英) 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 鲍雯妍, 张亚辉译,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 华夏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第50——55页。
[4]相关论述参见威廉亚当斯著, 黄剑波, 李文建译, 人类学的哲学之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第8至10页
[5]参加见艾伦埃罗德著, 王建民等翻译,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华夏出版社。2006年, 第5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卷) , 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第8页。
[7]人类学关于历史的讨论可以参见 (美)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 刘珩, 石毅, 李昌银译, 什么是人类常识, 社会和文化领域中人类学理论实践, 华夏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第60——95页。
对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的认识 篇8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其人类解放理论, 是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与他对时代根本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然处于现代性的时代困境之中。随着现代性在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发和巩固, 现代性存保留其诸如高扬人的主体性等合理性方面的同时, 越来越凸显出其弊端, 从而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处于诸如抽象理性、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人生意义的丧失和生活世界的物化等种种现代性的时代困境的包同之中, 导致技术的繁荣与人文的贫困、“物”的增殖与“人”的贬值、交往的普遍与殖民的相伴等社会生活世界的症状。
马克思通过其深入地批判分析, 从而洞察并阐明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根本性质, 即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成为遭受资本统治的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提出
人类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的,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鲍威尔在“犹太人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他混淆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 他“认为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就是宗教的完全废除”。其次, 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在“犹太人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他混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在当时, 所谓的政治解放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政治解放是“人民所排斥的那种国家制度即专制权力所依靠的旧社会的解体。政治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马克思并不否认政治解放即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步性, 比如它在当时反对了封建专制、反对了教会特权等等, 但是, 马克思更强调指出, 政治解放终究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 政治解放有它的限度, 即使它可以使国家成为共和国, 但仍不能使组成国家的人成为自由人, 就是说他们仍然会受着宗教的限制。政治解放所解放的不是全人类, 而只是使市民社会的一部分成为即资产阶级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已。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人类解放, 就是“为反对人类自我异化的极端实际表现而奋斗”。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内容
人类解放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人自身的解放三大有机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为武器, 站在人类社会历史总体发展的高度, 建立起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大厦。争取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灵魂。因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实现“人类解放”与实现“共产主义”几乎是同义语。关于这个问题, 传统观点常常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仅仅归结为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理论。诸如许多教科书和专著, 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说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种理解井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愿意。恩格斯1883年为《共产党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 把《宣言》的主题思想集中地概括为:“被压迫阶级 (无产阶级) ,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 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的压迫它的那个阶级 (资产阶级) 下解放出来。”无产阶级不仅要坚持进行政治革命, 夺取政权, 而且, 更重要的任务, 是要将这一斗争引至最后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首先争得政治统治地位, 只不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首要政治前提, 政治革命本身并不是无产阶级奋斗的终极目的。恰恰相反,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的根本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始终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理解为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和需要经历的许多历史阶段。首先是进行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获得成功后再转入广泛而深人的漫长社会革命, 最后达到人类自身的改造和提高, 直到自由人联合体理想境地的到来。
四、实现人类解放的力量和方式
马克思认为人类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 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而无产阶级虽说是诞生于市民社会之中的, 但却被剥夺了市民社会成员的资格和权利, 从而具有既诞生于市民社会中又处于市民社会之外的特性, 因此, 其受到的资本统治的束缚最深重, 所以, 马克思才理所当然地把无产阶级看成人类解放的阶级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 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呢?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解放的现实实现方式是“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 “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阶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它是一个真正解决由于资本统治所导致的“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问的斗争”的活动的环节, 表明了“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其实就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种活动。又因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所以,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不是思想活动。马克思, 恩格斯反对把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仅仅停留在“思想活动”中,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成为共产主义的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有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就是使旧社会发生质变的革命实践过程, 就是一场“全面变革”。这种“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 既要有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动力, 又要有“革命群众”作为主体动力。这两方面, 马克思, 恩格斯称之为“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 没有这样的“物质因素”, “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达过千百次, 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五、人类解放在中国的作用
实现人类解放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但决不能超越历史, 脱离实际;从我国来看, 我们正在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 即“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揭示的、十月革命开创的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大时代的过程之中”。在这个阶段, 人类仍然进受着当年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的统治, 想一下子消除资本统治带来的现代性问题只能是空想。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领悟马克思资本批判的思想, 知晓现代性困境的本质何在, 尽可能逐步减少和解决资本统治带来的现代性问题, 而这需要我们肩负起马克思阐扬的人类解放的任务、投身到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中去, 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人类解放才能最终疗治现代性困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51.
[2]马克恩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20, 305-306.
人类学理论 篇9
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就是学生参与的广度。但很多时候, 我们发现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时轰轰烈烈, 讨论完了就冷冷清清。一段时间下来, 能参与交流的总是那一小部分同学, 大多数学生沉默不语, 让课堂成了少数“老面孔”的做秀场,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实现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问题分析
面对每一个学生, 我们必须考虑以下问题:有没有因为我们的偏见而阻碍了对某些潜能的发掘?有没有仔细考量它们对某个孩子未来的影响?有没有用心观察过这些孩子?有没有由于我们的愚钝和疏忽而错过孩子们身上的重要潜能?有没有为他们的潜能进一步发展尽可能提供适宜的环境?
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之所以从一开始的热热闹闹发展成后来的冷冷清清, 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原因。
1. 教师方面
有的教师过于拘泥于课前设定的教学进度, 在有限的时间面前, 他们总显得操之过急。在有些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回答出问题时, 他们不耐烦地让学生坐下, 甚至加上一个蔑视的眼神;在有些学生的叙述显得拖沓和啰嗦时, 他们粗暴地打断, 选择了让所谓的“好学生”讲或者索性亲自上阵, 大讲而特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候, 老师的一句冷酷无情的话, 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 就足以折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这些做法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发言的学生, 而且硬生生地把课堂拽回了传统课堂的模式。
另有一种情况, 某些语文教师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含金量不高, 让学生提不起回答的兴趣;或者是问题提得不恰当, 导致学生无从答起, 时间一长, 也将挫伤学生的发言热情。
2. 学生方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信心不足。很多从来不举手发言的同学表示, 自己并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和思考, 也不是不喜欢发言, 而是害怕出错被人耻笑。当然还有的同学是心里也有自己的认识, 就是开不了口。这些都是学生不自信的表现。
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 低年级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 高年级的课堂就显得相对冷清。这自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年纪小的时候“不太懂事”, 不知“面子”, 无所顾忌, 自然也就积极;大了一些, 只怕一不小心说错什么便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 课堂越来越寂静。
另外, 学习小组的运行机制也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程度。成绩优秀者或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长期霸占话语权, 而学困生或内向者则被遗弃在角落里, 成为旁观者、局外人, 无所事事, 让合作学习对这部分最需要提高的同学失去了意义, 他们甚至会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二、解决之道
如何让语文课堂里沉默的那部分学生恢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何让那些长期少言的同学勇敢地参与交流?如何让语文课堂上出现更多鲜活的新思想?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解决之道。
1. 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 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显得尤为重要。谢弗勒认为:潜能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内外力量持续互动, 不断地需要补充新的即时性条件。就语文课堂而言, 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能够相对容易地感染学生, 进而成为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内驱力。
良好氛围的营造,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要求专心, 专心听清其他人发言中的每一个要点, 发现自己与发言者观点中的异同点, 为进一步交流做准备;倾听要求虚心, 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 不是盲目反驳, 而是看一看别人的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若有亮点, 应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倾听还要求耐心, 有人在陈述和表达时, 要认真听完而非粗暴打断, 即便对方的陈述有错, 也应等到陈述完毕再以适当的方式指出来。
毋庸置疑, 其他同学肯定的掌声和投入的倾听就是我们需要不断补充的“即时性条件”。有了这样的环境, 发言才会得到尊重, 发言者才能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 感受到参与的价值, 参与的热情也才能被激发起来。
2. 学会等待引导
教育, 30%是启发, 70%是等待———教育应该是留白的艺术。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应该领悟这一点。
谢弗勒说, 对于人类行动来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当我们达到预期成果时, 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非预期的成果, 这些成果又会影响下一步的决策。所以, 我们最后到达的可能不同于或超越于我们原先设想的终点站, 而通向一片出人意料的开阔之地。因此, 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的无限潜能, 而教师适时的等待对于激发学生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经常提及一个故事:两个人到医院看病, 一个因有严重肺病照了X光片;另一个没病, 但老怀疑自己有病, 于是缠着医生给他拍了X光片。戏剧性的是两人的X光片装袋的装反了。看片子的时候, 有病的人一看, 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顿感轻松, 觉得自己恢复了健康, 高高兴兴生活, 过了一年, 病真好了。而那位疑神疑鬼的“病人”, 看到自己的片子, 情绪更加沮丧低落, 压力极大, 惶惶不可终日, 没到一年, 真的因病去世了。
其实, 对于大脑潜能的开发也一样, 当更多地向大脑输入积极的意识时, 这些意识会进而调动人的潜能, 让个体的表现发挥到极致。
因为偶尔的表现不佳就被老师嗤之以鼻, 试想, 谁还愿意再次举手呢?反之, 若是给这部分同学多一分钟思考或是组织语言的时间, 或者在学生遭遇困境时及时给出一点指引, 帮他摆脱困境, 再适时加以鼓励, 我想, 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一旦学生潜意识里肯定了自己的潜能, 并开始努力发挥潜能, 受益的将是我们沉闷而低效的课堂。
3. 尊重学生观点
谢弗勒指出, 比起环境因素来, 行动者自己的意愿和能动性显得更为重要。可见, 教育教学中首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的能动性。我们发现, 学生总是要求上进的, 想要得到深层满足的, 这就需要教师给他这样的机会。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 善于倾听, 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观点, 尤其是与所谓标准答案不同的观点, 因为这些观点当中往往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所以, 作为课堂上学生最信任的人,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正确地评价每位发言的学生。当发言得到肯定和赞扬之时, 他的发言积极性就高, 进而会追求更多因成功而产生的满足感, 因而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而当发言被无情否定的时候, 其效果则恰恰相反。其实, 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 如内容和语言, 深度和广度, 创新和方法, 勇气和胆量等等, 多多找寻发言的闪光点, 温和委婉地指出答案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每次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了成就感的鼓舞, 学生怎么会埋头不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