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癌性疼痛(通用7篇)
恶性肿瘤癌性疼痛 篇1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减轻癌性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就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进行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在给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轻和舒缓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硫酸吗啡控释片,黛力新,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效果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1]。肺癌、乳腺癌等都属于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癌性疼痛作为恶性肿瘤的常见临床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分别给予了硫酸吗啡控释片单用治疗和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的疼痛专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据统计,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当中,男87例、女33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为(47.3士5.6)岁;病程5~8年;肺癌38例、乳腺癌42例、胃癌25、宫颈癌15例。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对对照组的患者予以治疗,用法用量为:10~20mg/次,口服,2次/d。持续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加用黛力新进行联合治疗,用法用量为:1~2片/d,分别在早晨和中午服用,口服。持续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在接受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癌症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并且,观察组患者HAMD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因素,青壮年和中老年人作为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恶性肿瘤严重降低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发展到中期或晚期常见症状,严重影响和降低和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影响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日常生活[2]。如何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成为各国医学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硫酸吗啡控释片作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黛力新作为一种复方制剂,以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美利曲辛作为主要的构成成分,对抑制轻度、中度抑郁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3],我院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给予了硫酸吗啡控释片单用治疗和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发现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要明显的优于硫酸吗啡控释片单用治疗,有效的舒缓了患者焦虑、急躁、悲观的消极情绪,缓解并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等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任丹凤,曹敏芳,马英.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89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 2,12(26):283-284.
[2]邹建军,郑莹,曹传武,等.王杰军.疼痛对癌症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癌症进展,2010,25(27):184-185,
[3]赵雩卿,刘端祺,战淑君.中国癌痛治疗十年回顾.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08年世界镇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8:372-373.
癌性疼痛的评价与护理 篇2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 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 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 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 疼痛部位不清。据报道, 世界上有350万癌症患者忍受着疼痛之苦[1]。疼痛不仅限制患者的行动、影响食欲和睡眠, 在而且往往造成其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痛苦加剧时, 患者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有抑郁自杀倾向。因引癌痛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然而, 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而护理人员, 掌握如何评价癌痛并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 是癌痛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1 癌性患者疼痛类别
疼痛综合着病理生理及心理活动, 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病变刺激作用于患者机体所产生的痛觉感, 这是病理所引起的;第二种是患者个体对病变刺激的痛反应, 主要是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而癌性疼痛根据原因可分三类: (1) 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约占88%, 包括:组织毁坏、肿瘤压迫、肿瘤阻塞空腔脏器、包膜被肿瘤过度伸展、肿瘤溃烂感染等; (2) 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 约占11%, 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等; (3)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约占1%如晚期卧床患者的褥疮等。临床上也有少数肿瘤患者可出现与肿瘤无关的疼痛, 不是癌性疼痛。另外, 不同癌症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 既有肉体上的客观疼痛, 也有精神上的主观疼痛, 更有人际关系以及患者社会地位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性“疼痛”, 也有因惧怕死亡所导致的心理性疼痛。所以, 癌症患者疼痛的原因必须明确诊断。
2 癌性疼痛程度的评价标准
癌性疼痛程度评价的数字分级法具体情况介绍如下:即用0~10的数字代表疼痛的程度, 即0为无痛, 10为剧烈疼痛, 让患者选择出一个最能代表其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疼痛的级别为:0~4为轻度;5~6为中度;7~10为重度[2]。
3 癌性疼痛的护理
3.1 药物治疗的护理
(1) 给药原则:患者根据WHO所推荐的三阶梯给药原则来用药。三个阶梯分别为, 第一阶梯:采用非麻醉性镇痛药, 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第二阶梯:可用弱阿片类等镇痛药, 如曲马多等;第三阶梯:阿片类镇疼药, 如吗啡等。 (2) 给药途径及其过程中所注意的问题:先口服或皮内注射, 再采用直肠给药及肌内注射是一般所要遵循的原则。当然在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掌握一定的药理学知识, 了解各种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及体内的转化代谢过程, 如吗啡经皮下注射30min可见效, 而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快, 这样工作起来将会得心应手。 (3) 止痛效果的评价:患者用药后,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其标准是结合WHO疼痛疗效评定标准及数字分级法来双重判定:分为显效、完全缓解以及明显缓解;有效、中度缓解及轻度缓解;无效, 未缓解;另外还有总有效, 显效加有效等几类。
3.2 心理护理
对晚期癌症患者, 情绪大幅波动是很正常的, 这时, 他们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安慰, 因引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 (1) 对悲观绝望情绪的患者, 要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背景, 要让患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 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2) 患者往往会有反常举动, 粗暴行为和举止, 这是因为患者内心的恐惧、绝望, 才会暴虐, 这时护理人员要有坚强自制力和忍耐力, 做好本职工作。 (3) 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 可根据家属的要求, 对其采取保护性的医疗措施。 (4) 对心理稳定、相对乐观的患者, 可尊重患者的要求, 与其坦诚交流病情, 增加其对医学技术的信赖, 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合医师配合治疗。
4 保健指导
随着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 应对患者作好卫生宣教指导以及解释工作, 从而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疾病, 培养乐观的情绪, 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治疗, 这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
4.1 合理饮食
在祖国医学的记载中, 治疗肿瘤应标本兼治注意维护机体的整体功能。要保后天之本, 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及抗癌能力, 这就要注意调理脾胃, 适时补养气血。因引, 医护人员要多鼓励患者进食, 增加营养, 提高自身体质, 另外也可以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让患者信用高蛋白、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4.2 丰富病房生活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及其兴趣爱好, 多多引进一些辅助治疗的方法, 比如:音乐疗法、气功疗法等;另外要多鼓励患者与社会多接触, 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这样可以有效分散注意力。
癌痛使患者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的质量, 对治疗患者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使患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这就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对工作尽职尽责, 周到服务, 也要求医护人员真正用到心, 用一颗真挚的爱心来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
晚期癌性疼痛的护理干预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在我科住院的伴有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87 例, 男 48例, 女39 例;年龄39~75岁。其中胃癌26例, 肺癌转移20例, 肝癌19例, 食管癌12例, 结肠癌10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 定时开窗换气, 温度适宜。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足够的休息, 避免与其他有情绪刺激的患者和家属在一起。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1.2.2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均有明显的心理变化, 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心理因素有关, 目前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之一[2]。癌症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恐惧、怀疑、绝望等负性心理, 因此对癌症患者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忧伤与痛苦,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鼓励, 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 使其摆脱疼痛或淡化疼痛。
1.2.3 给药护理
1.2.3.1 三阶梯止痛给药:
WHO提出的三级阶梯止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大力推行的癌前药物治疗准则, 也称“按需给药”[3]。一级止痛:轻度疼痛使用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等非麻醉性镇痛药。二级止痛:中度持续性疼痛或加重, 使用盐酸布桂嗪、曲马多等弱麻醉剂。三级止痛:强烈持续性疼痛, 使用强麻醉剂如吗啡、羟考酮等。
1.2.3.2 严格执行按时给药:
严格掌握镇痛药的半衰期, 做到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 即在疼痛的发生前给药, 因在此时给药, 疼痛容易控制, 且用药量小、效果好。
1.2.3.3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耐药性的不同给药。对于麻醉药品的敏感度, 个体差异很大, 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剂量。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患者害怕止痛药的不良反应, 治疗癌痛掩盖病情的发展, 认为疼痛是癌症难以避免的, 多数患者在报告疼痛时有意降低疼痛的等级或隐瞒疼痛的病情[4]。所以给药20~30 min后需评估并记录使用镇痛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注意患者的实际疗效, 以达到有效地镇痛目的。
1.2.3.4 首选口服给药:
在可能的情况下, 力争口服给药, 既可保持患者的独立性, 又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免去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如不能口服或口服效果不佳, 考虑直肠给药或皮下、肌内注射给药。
1.2.3.5 三阶梯复合给药:
由于疼痛以持续性侵害刺激及急性疼痛持续再现的形式表现, 具有急性疼痛及慢性疼痛2种特点。因此, 在止痛药的运用上, 采取分阶梯复合给药的方式, 根据疼痛程度应用不同强度的止痛药。
1.2.4 放松止痛:
指导患者疼痛时学会放松;学会情绪上的自我调节, 学会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呼吸;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参加如跑步、跳绳、打太极拳、练瑜伽等活动。全身放松引起血压、脉搏、呼吸等的变化, 减轻精神不安和肌肉紧张可阻断疼痛反应。
1.2.5 转移疼痛:
精神过度紧张可使疼痛加剧, 与患者谈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根据患者的爱好选择书报阅读、听音乐、打牌、下棋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精神集中在疼痛以外的刺激中。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有效控制癌性疼痛[5]。
1.2.6 不良反应的护理
1.2.6.1 便秘: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高达90%~100 %[6], 并持续于用药的整个过程中。便秘患者应嘱其多饮水、多进食粗纤维食物;适当运动,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在口服阿片类止痛剂的同时, 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导泻剂。轻微便秘可进行饮食调节或口服导泻剂, 重症者给予灌肠。
1.2.6.2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见于阿片类药物用药初期, 症状多在4~7d缓解。轻度恶心可用甲氧氯普胺治疗, 重度恶心可按时给予强效止吐药如昂丹司琼等。
1.2.6.3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引起心跳骤停、大脑缺氧和死亡。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 连续评估并记录镇静程度。阿片类药物在普通病房运用的安全性, 取决于医护人员巡视病房的频度以及发生意外时是否及时处理。如镇静程度严重, 应报告医生, 建议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一旦确定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应立即停用阿片类药物和其他镇静药, 建立静脉通道, 并用纳洛酮解救。
2结果
通过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 缓解了患者的疼痛,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病例中, 仅有3例患者疼痛控制差, 有效率达96%。
3讨论
癌性疼痛是因肿瘤压迫浸润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的疼痛, 多为慢性的不规则疼痛, 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不良影响。疼痛成为晚期癌症患者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疼痛控制的好坏对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通过护理干预, 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 摆脱无助、绝望、悲观等不良心理, 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提高, 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念和勇气, 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丽霞, 高风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3) :226-228.
[2]黄兰, 麦吉岚, 余桂田.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4) :37-39.
[3]杨小青, 江宁西, 杨金升.癌痛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护理特点[J].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 (4) :307.
[4]姚茹.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6, 20 (36) :3291-3292.
[5]金吉平.癌性疼痛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2B) :38-39.
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篇4
1 癌痛评估
癌性疼痛的准确评估是有效治疗癌痛的第一步, 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和频率, 但主要是针对癌痛程度进行评估。
1.1 评估原则
依据患者的主诉, 对患者的感知、生理行为反应和对疼痛的认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 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选择简单易行、适当的评估方法动态地进行疼痛评估;评估过程不仅在治疗前进行, 也用于治疗期和治疗后[4]。
1.2 评估标准
应用NRS评分方法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分值为0~10分, 其中0分表示无痛, 10分则表示剧痛, 可以由患者自己根据自身疼痛情况选择一个数字, 或由医护人员根据询问的情况来协助患者选择数字来表示, 1~4分代表轻度疼痛, 5~6分代表中度疼痛, 7~10分代表重度疼痛[5]。
1.3 评估方法
癌性疼痛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自我评估、行为评估、生理变化这3种测试方法, 其中自我评估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敏感的方法[6]。具体方法为:划一条直线, 长度一般为10 mm, 一端代表无痛, 而另一端则代表剧痛, 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划一条交叉线, 通过计数初步可以认为这是患者自我评估的疼痛值, 对于这种方法, 有研究表明, 垂直图示法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7]。在治疗过程中, 对于语言表达困难的患者, 如小孩, 老人, 语言不通的患者, 医护人员可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 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来评估。
2 癌痛治疗
2.1 药物治疗
2.1.1 给药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三阶梯止痛方案是目前癌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准则[8]。第1阶梯:非阿片类镇痛剂;第2阶梯:若第1阶梯药物不能缓解, 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镇痛剂;第3阶梯:若疼痛仍剧烈, 则使用强阿片类镇痛剂。给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尽量口服, 最后才考虑注射。同时依照药物的半衰期及时给药也至关重要, 并尽可能于痛前给药。另外, 临床药师也有必要参与到癌痛药物治疗的管理中来, 可以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提高控制癌痛的效率。临床药师对止痛药进行管理, 能够指导止痛药物的科学化利用, 有效防止止痛药物的滥用,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1.2 给药途径
主要包括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经皮肤吸收、患者自控镇痛等方法。对于那些持续剧烈疼痛且肌内注射止痛无效的临终患者, 可以安置静脉镇痛泵给予持续镇痛, 从而使疼痛降至最低程度, 该种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9]。
2.2 非药物治疗
这类治疗包括神经破坏疗法、神经阻滞、音乐疗法、暗示疗法、放松止痛法和物理止痛法等治疗方法。这其中还包括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在患者入院、术前准备、手术回房时, 责任护士和管床护士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宣教, 也可以在病房张贴一些彩色镇痛图画等等。请一些治愈的癌症患者现身说法, 为患者增强战胜癌痛的信心, 暗示其进行自身调节, 调动患者最好的状态来战胜癌痛。根据患者自身喜好, 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瑜伽或太极拳来放松身体, 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可以通过刺激周围皮肤和穴位来止痛, 或者采用温度刺激, 用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来缓解疼痛。
3 癌痛管理现状
疼痛研究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为疼痛管理, 二是参与疼痛管理的专业人员, 从以麻醉医师参与为主的治疗模式, 转变为以护士为主体的治疗管理模式, 现在护士不仅成为患者疼痛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治疗的主要实施者, 更是患者个人及家属的主要指导者, 在疼痛规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10]。由于新的理念、药物和技术不断显现并应用于临床, 理论上来讲, 目前几乎80%~85%的癌痛都应该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疼痛[11]。然而在许多的国内外相关报道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目前仍然有非常多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最有效的缓解[12]。癌性疼痛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困扰,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解决这类镇痛效果不良的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疼痛规范管理模式, 而不仅仅只是发展镇痛药物和技术, 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工作指南和规章制度, 加强非药物镇痛的学习和运用, 经济合理地减缓癌症患者的疼痛。
4 存在的问题
4.1 护理人员方面
护士对癌症疼痛重视不够, 往往认为癌症患者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认为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必经之路, 疼痛甚至被视为是正常的, 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疼痛对癌症患者的危害, 消极的护理态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癌痛知识的普及力度严重不足也导致大量的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癌痛知识, 癌痛知识的缺乏是癌性疼痛规范管理实施的重要障碍, 因此护理人员的癌痛护理管理知识水平急待提高和改善。护理人员往往对癌性疼痛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有调查显示, 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往往低于患者的自身感受, 患者的疼痛程度往往比护理人员的评估值严重很多, 并且也仅仅只有少数护士能够熟练应用疼痛评估方法[13,14]。除此之外, 护理人员在对癌症疼痛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也严重不足,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为密切, 是给癌症患者提供癌痛知识的首席教育指导者, 但是由于繁忙的临床工作, 加之对疼痛的重视不够, 常常导致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疼痛宣传教育不够, 导致患者及家属癌痛知识匮乏, 这对癌性疼痛的有效控制也极为不利。
4.2 患者及家属方面
患者和家属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癌疼知识的缺乏, 常常认为癌痛是正常现象, 能忍则忍, 所以他们在对医护人员叙述疼痛时, 往往不能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 同时部分患者经常没有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物, 对服药原则存在误区。有调查显示, 患者普遍认为止痛药物具有上瘾性, 随止痛治疗时间延长会加大止痛药的剂量, 从而担心止痛药物成瘾而自行停药[15]。也有患者担心费用而停药。可见, 加强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4.3 医学人文思想缺失
近年来,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却反而凸显出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应该是双方面的, 既有身体疾病的治疗, 又同时伴有心灵创伤的抚慰[16]。因此, 所有的医疗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 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同时让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 共同制定科学的方案。在癌症治疗的临终关怀中, 癌性疼痛规范诊治目标应该凸显医学人本思想, 重点在于对临终癌症患者疼痛的控制和情绪支持, 以及对家属的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了解死亡, 接受死亡, 让他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5 展望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癌症患者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规范的癌痛管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在加快研制新型药物保证癌痛患者规范治疗的同时, 更应重视综合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这可以有效降低止痛药的使用量, 从而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 临床上非药物相关辅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较少, 缺乏循证医学的科学依据。今后癌痛治疗应重视非药物干预, 并应加大临床试验力度, 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加快癌痛评估方法的研发, 制定适合国情的评估方法[17];注重医护人员癌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鼓励跨学科癌性疼痛规范管理团队, 重视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在癌疼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医护人员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重视患者的癌疼教育, 鼓励癌症患者主动参与癌痛的管理, 有利于减少癌痛发作, 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18]。疼痛无法由他人感知, 完全是患者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所以医护人员要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充分相信患者的主诉[19]。总而言之, 癌性疼痛规范治疗和有效管理, 确保癌症患者“无痛化”, 切实提高生存质量, 仍然是今后医学界努力的方向。
6 小结
综上所述,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有效的止痛治疗, 尤其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 是WTO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重点之一[20]。目前癌痛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依然有很多癌症患者仍在遭受癌性疼痛, 如何更好地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是医护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所以, 为了提高癌痛管理的效果, 疼痛治疗应被列入患者抗癌治疗全部过程中的一部分,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患者与家属的教育指导, 制订癌痛治疗的具体内容时间、操作方法、癌痛教育指导计划和癌性疼痛规范管理, 确保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真正成为癌痛管理的主要参与者, 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和教育指导, 普及癌痛治疗知识, 减少疼痛治疗误区,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是机体遭受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受性反应, 同时也是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癌性疼痛可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癌性疼痛的评估原则、标准、方法以及癌痛的治疗方法, 并综述了癌性疼痛规范管理的发展现状, 对未来改进癌性疼痛的管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展望。
恶性肿瘤癌性疼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2 0 11 年1 月至2 0 1 5 年6 月住院患者328例, 男210例 (76%) , 女118例 (24%) , 发病年龄从35~75岁。全部病例 (表l) 均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或细胞学诊断, 其中肺癌36例患者曾手术治疗后复发或转移, 22例经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或转移, 36例就诊为晚期病例, 未经任何系统的治疗。胃癌72例为手术后复发或转移, 10例就诊时为晚期患者。肝癌 (原发性) 62例经手术, 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肝转移癌66例, 转移原发灶依次为胃癌26例, 肺癌20例, 大肠癌12例;乳腺癌8例。其他34例骨转移癌, 乳腺癌及肺癌各10例, 前列腺癌8例, 甲状腺癌4例, 胰腺癌2例。所有病例使用中药止痛前均用西药止痛, 但效果不理想。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用中药, 基本方:制南星、灵脂、麝香、红蚤休、白蚤休、黄药子、穿山甲、玄胡、皂刺、生川乌、生附子。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主诉, 脉象, 舌苔, 舌质, 临床检查来辨证施治, 本院将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分为以下类型:
1.2.1 肝气郁结型152例:最常见为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肺癌, 乳腺癌, 以及脊椎和肋骨转移性癌。主证:两肋胀痛、坠痛、生气后加重、纳食少、肝大、舌苔薄白、脉弦。辩证:肝郁气滞。治法:疏肝理气。方药:生川乌、生附子、五灵脂、穿山甲、玄胡、皂刺、柴胡、香附、八月扎、青皮、当归、白芍、白术、云苓。分析:肝主疏泄条达, 肝气不疏, 阻于胁络, 故见胁肋胀痛, 疏泄失常, 气机不畅, 肝郁乘脾, 脾失运化故纳差, 气滞则血淤, 故胁下肿块。治以疏肝理气, 以柴胡、香附、青皮、八月扎、玄胡、疏肝理气;生川乌、生附子、五灵脂、穿山甲、皂刺、解郁止痛;当归、杭芍柔肝养血;白术、云苓健脾和中。
1.2.2 气滞血淤型84例:最常峥为肺癌、肝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乳腺癌、骨转移癌、胃癌。主症:胁痛如刺, 痛引腰背, 定着不移, 入夜更剧, 舌质紫暗, 有淤点, 脉沉细或涩。辨证:气滞血淤, 恶血内结。治法:行气活血, 化淤消积。方药:五灵脂、麝香、红蚤休、黄药子、穿山甲、玄胡、三棱、莪术、土鳖、白蚤休、皂刺、降香、生地、玄参。分析:气淤日久, 必生淤血, 阻于肝络、不能则痛, 故胁痛如刺, 前处不移。肝血为阴, 夜为阴时, 故入夜则痛剧, 佐以行气活血, 化淤消积, 麝香、三棱、莪术、土鳖虫、穿山甲、皂刺、五灵脂活血攻淤, 降香、红、白蚤休、黄药子、玄胡, 理血行气止痛, 软坚消积, 佐以生地, 玄参凉血。
1.2.3 阴虚毒热型92例:最常见原发或继发性肝癌, 肺癌, 胃癌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主证:咳嗽、胸痛及关节疼痛, 心烦寐差, 低热、盗汗, 口干便结, 脉细数, 舌质红, 苔薄黄。辨证:阴虚内热, 毒热蕴结。治法:养阴清热, 解毒散结。方药:制南星、生川乌、麝香、红、白蚤休、黄药子, 南、北沙参、生地、芦根、地骨皮、鳖甲、知母、白英、黄连、土大黄。分析:此型多见邪毒蕴结所致阴虚内热, 故以南北沙参、生地、芦根、地骨皮、鳖甲、知母养阴清虚热, 红、白蚤休、黄药子, 软坚散结, 制南星、麝香、生川乌活血散淤、祛痰止痛, 白英清热解毒。知母, 黄连泻心火, 土大黄泻热通便。
1 . 3 疗效标准。显效:用药后3 0 m i n ~ 1 h疼痛渐止, 镇痛时间在10~24 h;良效:用药后30 min~1 h疼痛渐止、镇痛时间8~16 h;有效:用药后40 min~1 h疼痛渐止, 镇痛时间在4~8 h;无效:用药后1 h后疼痛无缓解。
2 结果
328例癌性疼痛患者中, 显效118例 (36%) , 良效128例 (39%) , 有效46例 (14%) , 无效36例 (11%) , 总有效率为89%。
3 讨论
疼痛是癌症患者比较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且癌性疼痛一般的止痛药均效果不明显, 需用“强痛定、度冷丁、吗啡”等西药, 随着用药时间延长, 常易产生耐药性, 用量逐渐递增, 且有不良反应, 有的患者甚至产生成瘾性。为此, 本院近年来结合文献报道与临床实践, 反复筛选相结合, 从大量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中选出近20余味中药, 按照不同的辨证施治进行组方, 内服治疗各种癌性疼痛, 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4,5,6,7,8,9]。
癌症镇痛药中, 制南星, 生附子, 川乌, 是已故著名中医蒲辅周的三法祛痛方;配以五灵脂, 玄胡, 其止痛作用更加明显, 麝香辛香走窜, 可助药物内透, 红、白蚤休, 黄药子, 功能散结止痛, 白奥、龙葵清热解毒, 抗癌、卢根不仅有清热生津之功, 且可抑制生川乌、制南星, 生附子等药的毒性作用, 从而能保护正气, 配穿山甲、皂角刺诸药, 发挥活血散结、凉血解毒、消肿定痛的作用[10,11,12,13,14]。
本组病例临床观察, 癌性疼痛应用中药治疗具有止痛起效快, 维持时间长, 反复使用无明显依赖性和成瘾性, 且用量适当, 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既可住院治疗, 也可以在患者家庭中使用, 经济实用, 可以推广应用[14,15,16,17,18,19,2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药治疗镇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8例, 显效118例 (36%) , 良效128例 (39%) , 有效46例 (14%) , 无效36例 (11%) , 总有效率为89%。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具有止痛起效快, 维持时间长, 反复使用无明显依赖性和成瘾性, 且用量适当, 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镇痛显著, 疗效确切, 经济实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恶性肿瘤癌性疼痛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伴中、重度疼痛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的癌症患者100例,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37例, 年龄30~71岁, 平均年龄53.2岁。病种:肝癌38例、肺癌36例、胃癌19例、食道癌6例、直肠癌1例。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止痛药物均选择盐酸吗啡缓释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治疗方案和疼痛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疼痛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疼痛护理, 观察组按疼痛护理路径表 (见表1) 进行护理, 疼痛护理路径表由本科室医生、护士共同制定, 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负责实施, 护士长定期检查评价疼痛护理路径实施情况。
1.2.2 评价方法。
(1) 两组均在入院后第7天进行评价。 (2) 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和效果, 其中依从性评价指标包括:汇报疼痛、按时服药、不怕成瘾、不担心副作用四个方面。
1.2.3 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疼痛护理依从性比较
见表2。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3。
3讨论
3.1 疼痛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疼痛护理质量
研究表明护士对“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癌症疼痛用药原则”、“阿片药物的中毒表现”、“阿片药物中毒处理”5个题目回答正确的人数低于20%。有文献报道50%~90%癌症病人直至死亡都伴有疼痛, 其中半数以上是剧烈疼痛, 能够接受疼痛管理并感到满足的病人不足百分之十, 可见多数病人的疼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医护人员缺乏癌症疼痛治疗知识及观念的落后有密切关系[5]。而我们制定的疼痛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基本包括了护士面对癌性疼痛应该掌握的知识, 然后经过培训过的护士对照路径表的内容实施护理, 既弥补了护士知识的不足, 又避免了工作中的盲目和随意性, 从而提高了疼痛护理质量。
3.2 疼痛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
近年来不少报道分析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与知识缺乏有关, 认为加强知识宣教可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本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后, 增加了患者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提高了其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 (见表2) , 促进了护患间的合作。
3.3 疼痛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镇痛效果
调查表明:仅有12.74%的癌症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 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认为“生病就是应该有痛”;“医生的主要任务是给我们治疗癌症”等等。44.34%的患者认为止痛药会成瘾, 30.61%的患者不了解癌痛知识[6]。疼痛护理路径的应用解决了患者对癌痛治疗的不了解和种种顾虑, 提高了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 (见表2) , 使患者主动汇报疼痛、按时服药, 从而提高了镇痛药的镇痛效果 (见表3) 。
总之, 患者和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识不足, 降低了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 从而降低了止痛效果, 疼痛护理路径的应用, 提高了患者和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提高了疼痛护理质量, 增加了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 促进患者汇报疼痛、按时服药、从而提高了镇痛药的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路径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伴中、重度疼痛并选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的癌症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疼痛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疼痛护理依从性和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护理依从性和镇痛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疼痛护理路径对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护理, 可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依从, 从而提高其镇痛效果。
关键词:疼痛,护理路径,盐酸吗啡缓释片,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佳元, 刘玉霞, 谭永淋, 等.护理干预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效果的影响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6) :567-569.
[2]门琼, 陈振东.癌性疼痛治疗中的思维错误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 14 (5) :406.
[3]李仲廉, 安建雄.临床疼痛治疗学 (M)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4.315.
[4]殷磊.护理学基础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60.
[5]刘绍金, 阿仲.肿癌科护士癌症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J) .护理研究, 2004, 18 (1) :26-27.
恶性肿瘤癌性疼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 均经病理诊断为晚期癌症且疼痛的患者, 其中男43例, 女39例;年龄32~79岁, 平均47岁;肝癌22例, 肺癌19例, 乳腺癌14例, 胃癌10例, 直肠癌6例, 胰腺癌6例, 鼻咽癌3例, 食管癌2例。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室内整洁, 注意消毒, 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病房温度为18~20℃。要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 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衣物被褥干燥整洁, 同时加强营养, 注意合理调节饮食, 动静结合, 劳逸适度, 注意休息, 可采取散步等锻炼方式疏通静脉, 调畅气机, 促进机体生理功能旺盛,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寒保暖, 防止感冒, 作息规律, 保证心情愉悦。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神情、尿量、体温、血压、脉搏、睡眠等来判断病情的变化, 并记录患者的饮食、体质量、舌象和脉象的变化等, 如果出现异常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1.2.2 用药护理
根据WT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进行给药[3]: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加减辅助止痛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同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疼痛的病理生理选择联合应用辅助药物。在给药时要有规律, 不能按需给药, 而是按药物有效时间间隔给药, 持续缓解患者的疼痛, 防止形成药物依赖性。要注意个体化给药, 不同药物的用药剂量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在初次给药时无标准剂量, 要掌握好度, 既能够控制疼痛又不会产生大的不良反应, 这样的剂量就是合适的用药剂量。在给药期间密切监护患者, 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在西医用药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护理方法。采用中药贴敷, 主要包括气味浓烈、芳香走窜药物和穿透性强的矿物药类递质两部分制成。常用的药物包括细辛、冰片、生天南星、延胡索、阿魏、雄黄、青黛、蟾酥、没药、桃仁、马钱子、川乌、草乌、血竭、乳香、白芷、红花、麝香、明矾等;递质主要包括蜂蜜、甘油、凡士林、醋、胆汁、酒、油脂、丙二醇、水等;而透皮剂主要包括二甲基亚砜、尿素、氮酮等, 中药贴敷治疗癌痛疗效显著。
1.2.3 情志护理
癌症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烦躁、绝望、恐惧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患者的情绪变化影响患者疾病进展, 导致患者内脏气机升降失调, 气血功能紊乱, 出现身体器质性问题。所以护理人员要充满同情心, 积极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其进行及时疏导, 使其消除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放松心态, 听听音乐, 读读书, 经常与别人交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医护人员充满信赖感, 积极配合治疗。
1.2.4 针灸护理
近年来随着中医逐渐走向国际, 利用针灸控制肿瘤疼痛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针灸具有通经活络、调节气血、止痛迅速、疗效显著、无依赖性及成瘾性等优点, 既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又能有效抑制瘤体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4]。对癌痛患者一则运用全息针法, 主要目的是宣导气血、疏通经络、止痛, 即把第二掌骨侧远端作为起点, 然后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渐寻找最敏感的疼痛反应点, 消毒后于双侧敏感区进针, 平补平泻, 留针40min左右。二则在痛处的特定穴位上外敷血竭膏, 或者用饴糖将如意金黄散调成厚糊状, 外敷癌痛处。与用药护理相结合, 内服外用, 针药并举, 共奏扶正祛邪止痛之疗效。
1.2.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何为癌性疼痛、用药成瘾性、三阶梯止痛法的原则、疼痛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可以采取发宣传资料、集体讲座等多种方式, 同时要告知患者出院后办理麻醉卡的程序等, 告诉患者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 结果
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 显效49例, 有效25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0.24%。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肿瘤是一类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 是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畅、身心疲累、外邪入侵等引起患者机体阴阳平衡失调, 脏腑功能紊乱, 出现血瘀、痰结、气滞、湿聚及食伤等变化[5]。癌性疼痛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 患者在忍受剧烈疼痛的同时也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不同程度的身体消瘦、失眠、情绪低落等。因此必须做好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针对性强, 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 使患者病情好转。在采用中医护理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西医护理, 能够有效优化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完善护理管理, 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患者在进行常规放疗化疗的同时,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 自我认同感增加, 极大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 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总之, 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癌性疼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明显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抑制肿瘤生长, 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 加速疾病好转的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 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 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 显效49例, 有效25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0.24%。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肿瘤,疼痛,中西医结合,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婷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10 (3) :1715.
[2] 吕鑫纯.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 2003, 7 (5) :773-774.
[3] 张春艳, 许大雪, 苗娜,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19) :698-700.
[4] 梁桂春, 黄大平, 苏秀然.控制癌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3 (7)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