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并发症

2024-07-18

恶性肿瘤并发症(精选10篇)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1

根据对电离辐射的不同反应, 人体组织可分为早反应组织与晚反应组织。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和骨髓造血细胞等早反应组织细胞更新快, 在照射之后很快出现细胞丢失, 进而出现黏膜炎、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等临床表现;而肌肉、神经等晚反应组织更新缓慢, 其放射损伤可能需要数周到数十年的潜伏期才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一般而言, 以受到辐射90天为节点,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急性放射反应与晚期并发症。妇科肿瘤患者多需要进行盆腔放疗, 阴道外阴、直肠和膀胱不可避免要受到照射, 可能出现急性或 (和) 晚期的损伤, 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 但发病机制、靶细胞和临床预后均不相同。急性反应可能导致放疗的非计划性中断或放疗计划修改从而影响疗效;晚期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常常是不可逆的, 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 因此, 放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放疗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1 放射物理技术进展与放疗并发症

正常组织接受照射的剂量、范围与分割方式是并发症发生概率与严重程度的关键预测指标。在盆腔照射中, 考虑到器官的运动、直肠和膀胱等空腔脏器的充盈程度的变化, 需要给临床靶区一个适度的外扩范围以保证靶区接受到足够剂量的照射, 加之X (γ) 射线的深度剂量呈现逐渐跌落的过程, 靶区周围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较高剂量的照射。下列技术手段有助于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与照射范围。

1.1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放射剂量学研究显示, 较之传统的盆腔前后对穿照射或盒式照射, 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可以明显降低直肠、膀胱、小肠的照射剂量与体积, 理论上应该对降低胃肠道及膀胱的并发症有帮助。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也发现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 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技术治疗的患者急性及晚期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有降低[1]。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常需要同时接受体外放疗与近距离放疗, 针对这部分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在盆腔放疗 (45 Gy) 联合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时, 调强治疗技术组与非调强治疗技术组相比, 其晚期放疗并发症的发生并无明显改善, 提示近距离治疗方案的优化对减少晚期并发症可能很重要[2]。

1.2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治疗可以在改善靶区剂量覆盖的同时降低膀胱、直肠的累积剂量, 临床观察发现严重的急性反应发生率降低, 但由于该技术用于临床治疗的时间不长, 不足以提供关于晚期并发症的有说服力的数据。

1.3 其他技术

近年有报道利用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疗替代近距离放疗的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 接受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直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自适应放疗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时根据患者影像变化调整治疗计划, 提高肿瘤区域照射同时减少周围组织的照射, 理论上有助于正常组织的保护。子宫切除术后需要进行辅助盆腔照射时, 患者采取俯卧于“belly-board” (一种带孔的床板) 的治疗体位有助于使部分小肠远离照射区域从而减少小肠受照体积以减轻急性肠道反应。

2 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内科性预防

由于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 放射技术的进步和改良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毕竟是有限度的, 通过使用药物、生物治疗的手段改变组织器官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是减轻放射损伤的另一个途径。

2.1 放射损伤的生物预测

放射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临床结果。在目前有限的已知的晚期损伤发生机制中, 血管损伤是重要因素, 血管密度较少、毛细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增多、黏膜萎缩、组织纤维化是晚期放疗反应中普遍存在的病理改变。早年的临床研究发现, 伴有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胶原性疾病等情况/疾病的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损伤的机会增加, 可能与已存在基础病变的微循环血管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更易发生损伤有关。炎性肠病是否加重放射性肠道损伤的文献均为小样本研究, 报道结论不一致。关于炎性介质,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对放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仍缺乏结论性意见。除某些特殊的基因缺陷, 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导致患者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增加而容易出现严重放疗损伤外, 某些基因如XRCC1、XRCC3、OGG1、TGFβ1与晚期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相关[4], 射线诱导的CD8 (+) 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凋亡可能可以预测宫颈癌患者的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5]。

2.2 放射性肠道损伤的预防

2.2.1 氨磷汀

细胞保护剂氨磷汀的辐射防护作用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实现。临床数据支持在直肠癌的放疗中氨磷汀可以降低直肠炎的发生率, 但在妇科肿瘤放疗中, 氨磷汀是否能够降低直肠炎的发生各研究的结论不一致。肿瘤放射治疗工作组 (RTOG) 0116实验报告了在扩大野外照射、近距离治疗联合同步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有腹主动脉旁或高位髂总血管旁病变的宫颈癌患者时, 放疗前皮下注射氨磷汀未能降低3/4度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6]。Katsanos等[7]报告在44例 (其中宫颈癌12例) 接受盆腔放疗的患者中, 使用临床与内镜及组织病理改变的标准评估结肠炎发生情况, 氨磷汀显著降低了结肠炎的发生率。

在妇科肿瘤放疗中氨磷汀对直肠的保护效果目前无明确结论, 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研究样本数少;研究人群不一致;药物使用途径、剂量、给药时间存在差异;各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不良反应评价手段与标准;随访时间长短不一。考虑到放射并发症的潜伏期, 长随访期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值得考虑。

2.2.2 在目前尚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的药物

包括富含谷氨酰胺/精氨酸的饮食、益生菌、奥曲肽、卡托普利、维生素E类似物γ-三烯生育酚、氯吡格雷、Toll样受体5激动剂、辛伐他丁、前列腺素E2、胰高血糖素肽-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维生素P类药物等。

2.2.3 其他

动物实验显示, 利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治疗、反复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在防治射线诱导的肠道损伤有一定作用[8]。

2.3 放射性膀胱损伤的预防

膀胱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中富含阴离子成分的氨基葡聚糖的缺失, 导致尿液中的细菌、毒素渗入膀胱壁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透明质酸是氨基葡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 Samper等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示, 因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接受近距离放疗的患者, 在每次治疗前30分钟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40mg, 可以显著降低RTOG 2度及2度以上的急性膀胱炎发生率。

动物实验显示, 给接受盆腔照射的小鼠补充谷氨酰胺可以预防与细胞外基质体积密度和胶原表达相关的膀胱壁损伤。

2.4 放射性阴道/外阴损伤的预防

缺乏近年来药物预防阴道/外阴炎的报告。使用阴道扩张器预防、治疗阴道狭窄的作用较为肯定, 但依从性差, 患者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2.5 放射性卵巢损伤的预防

卵巢对放射线极为敏感, 2~3 Gy的照射即有可能导致永久性不孕。卵巢移位术是目前各指南推荐的标准卵巢保护方式, 卵巢移位可以通过手术 (常与根治性手术同时进行) 或腹腔镜完成, 通常卵巢被侧向移位到结肠旁沟并尽量远离放射野。移位后大约50%的患者能维持满意的卵巢功能水平,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放疗散射线对卵巢的损伤以及移位术后卵巢血供障碍。卵巢的位置决定了其受散射线影响的程度, Hwang等针对53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研究显示需要将卵巢移至髂嵴上1.5 cm以上的位置以避免放疗后卵巢功能衰竭。卵巢组织冷冻保存与移植技术近年来屡见个案报道, 但由于技术较为复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3 常见放疗并发症的治疗

放疗损伤的发病可能在放疗后10年以上, 临床表现与放射线导致的进行性血管内膜炎和组织器官慢性纤维化相关, 诊断时需要排除肿瘤复发浸润和第二原发肿瘤。

3.1 直肠炎

对常规抗炎、解痉、止血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近年研究发现4%甲醛稀释液直肠灌洗可以控制60%~100%的直肠出血, 但可能导致组织凝固与肛门失禁。轻到中度的出血性直肠炎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缓解率较高, 尽管最佳的治疗参数尚不清楚。冷冻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及直肠局部臭氧治疗等方法目前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 应用时间短, 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有待观察。

3.2 膀胱炎

膀胱灌洗是治疗出血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在灌洗液中加入硫酸铝、硝酸银等收敛剂有助于缓解出血。1%~4%福尔马林稀释液灌注治疗有效但治疗前需要排除膀胱输尿管返流。小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示透明质酸膀胱灌注与高压氧舱治疗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近似[9]。

3.3 高压氧舱治疗晚期并发症

高压氧舱治疗机制包括通过吸入高压纯氧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促使血管生成、增加血管密度以缓解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组织修复和预防继发感染。来源于一些单中心的小样本临床试验显示, 64%~80%的晚期直肠炎、80%~90%的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高压氧舱治疗有效。2011年, Craighead等[10]总结了高压氧舱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晚期放疗并发症的相关临床试验后提出:高压氧治疗晚期盆腔损伤可能有效尤其是对直肠肛管损伤;主要用于对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放射损伤;在膀胱炎、骨及软组织坏死中高压氧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高压氧治疗能减少放射性坏死手术治疗的并发症。高压氧舱治疗是否会促进肿瘤生长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因此不能用于有肿瘤负荷的患者。

总体来说, 目前放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通过放疗技术控制并发症似乎已进入瓶颈, 未来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领域可能是在建立在对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发展机制分子水平研究进展基础上的预测和干预。

参考文献

[1]Gandhi AK, Sharma DN, Rath GK, et al.Early clinical outcomes and toxicity of intensity modulated versus conventional pelvic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x carcinoma: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3, 87 (3) :542-548.

[2]Chen SW, Liang LA, Hung YC, et al.Does initial 45Gy of pelv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reduce lat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A cohort control study using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with high-dose rate brachytherapy[J].Radiol Oncol, 2013, 47 (2) :176-184.

[3]Hsieh CH, Tien HJ, Hsiao SM, et al.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via helical tomotherapy to replace brachytherapy for brachytherapy-unsuitable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a preliminary result[J].Onco Targets Ther, 2013, 6 (1) :59-66.

[4]Abobakr K Shadad, Frank J Sullivan, Joseph D Martin, et al.Gastrointestinal radiation injury:Symptoms, risk factors and mechanism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19 (2) :185-198.

[5]Bordón E, Henríquez-Hernández LA, Lara PC, et al.Role of CD4 and CD8 T-lymphocytes, B-lymphocyte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the predic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late toxicity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J].Int J Radiat Biol, 2011, 87 (4) :424-431.

[6]Small W Jr, Winter K, Levenback C, et al.Extended-field irradiation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and amifostine for cervical cancer with positive para-aortic or high common iliac lymph nodes:results of arm II of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RTOG) 0116[J].Int J Gynecol Cancer, 2011, 21 (7) :1266-1275.

[7]Katsanos KH, Briasoulis E, Tsekeris P, et al.Randomized phase II exploratory study of prophylactic amifostine in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 radical radiotherapy to the pelvis[J].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0, 29 (1) :68.

[8]Chao Y, Hai Xu C, Yong Z, et al.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therapy protects against ir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J].Curr Gene Ther, 2013, [Epub ahead of print].

[9]Shao Y, Lu GL, Shen ZJ.Comparison of intravesical hyaluronic acid instillation and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hemorrhagic cystitis[J].BJU Int, 2012, 109 (5) :691-694.

[10]Craighead P, Mbch B, Shea-Budgell MA, 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late radiation tissue injury in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J].Curr Oncol, 2011, 18 (5) :220-227.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2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44-02

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us,DVT)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可继发于多种病因,因此,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提高对DVT的认识,注重对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我科在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最高为74岁,年龄最低为40岁,平均年龄为57岁,体重在50-89kg,平均体重为69kg。

1.2 方法 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对其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临床护理工作及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個体化护理方案。

1.3 结果 对本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后,术后积极预防DVT的发生,可减轻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痛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2 护 理

2.1 术后DVT并发机理 在19世纪,Virchow提出了DVT形成的原因,包括三种①血液高凝;②血流滞缓;③血管壁损伤,并经过多年的医学验证,为人们所接受。

首先,患者在术前以及术中丢失水分,如果血容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患者会出现血液浓缩的现象。

其次,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血管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大,影响了血小板的凝集作用,血液的凝固作用变强,DVT发病的几率增加

再次,手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的状态,肢体的运动量比较小,进而导致血栓的发生

2.2 护理方法

2.2.1 对于患者的病情,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观察,并及时做出诊断。对于病情高危患者,医生需要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温度、脉搏等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早期DVT的诊断工作,并进行及时的处理,便于对患者进行治疗

2.2.2 做好宣教,加强评估护理人员应提高对DVT致残、致死率的认识,加强评估,做好宣教,讲解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2.3 保持血液通畅 在保持患者的血液通畅方面,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在患者手术当天,结合麻醉的方式,给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并帮助患者做好膝等部位的运动。其次,术后疼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在术后,患者疼痛所占的比重较大[2]。患者如果害怕疼痛,活动量降低,也会造成DVT的发病。再次,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是高危患者,需要借助弹力袜做好预防的工作。

2.4 避免患者处于血液高凝的状态 医护人员应当为患者及时的做好血容量的补充工作,使血液粘滞性得到改变,并检查患者的血液情况。

2.5 完善各项检查检测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脂等,监测血压及血糖。

2.6 个体化的预防性护理 DVT的发生有三个基本因素,静脉淤滞、内膜损伤、高凝状态,就是经典的Virchow理论。恶性肿瘤患者这三个因素都具备,所以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性护理,才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卧床,悲观情绪重,不愿活动,应督促其下床活动,不能活动的要相对减少半坡位时间,抬高下肢,定时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运动,使用弹力袜或间断性持续气体加压治疗,鼓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静脉淤滞。因为这类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输液、化疗,反复穿刺静脉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而对血管内膜损伤较大,所以采用深静脉置管以减少穿刺和加快化疗药在血管内的稀释从而降低血管内膜的损伤,但深静脉置管特别是PICC也会增加血栓的发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管理。晚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是公认的,可能是肿瘤释放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激活了凝血系统,加之营养障碍、缺氧、血浆球蛋白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等因素导致血液粘滞度增加。因此,常规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降低血小板沉降率,丹参、脉络宁注射液活血化淤,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LMWH)皮下注射等药物预防手段对改善高凝状态防止DVT的形成非常有效。研究结果显示,高危人群经小剂量肝素预防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DVT 发生率由35%-45%下降至7%。低分子量肝素对凝血因子Xa的抑制作用加强,对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较肝素小,对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同样有效[4],而且更加安全,不用作血凝监测,更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3 讨 论

对DVT的形成进行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比较高。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观察,DVT主要原因为三种: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血管出现损伤,血小板发生异常;③静脉血流的速度减缓,第一种原因是最基本的原因。肿瘤细胞可以使凝血系统活化,进而产生凝血酶,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3]

针对本组的患者,凝血机制检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凝血酶原的时间有所减少。13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显示DVT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此外,静脉血流的速度减缓与DVT也有一定的关系。术中的患者在经过麻醉后,肌肉比较松弛,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血流延缓的现象发生。对于本组的9例患者,主要是手术、化疗,患者在进行化疗时,卧床的时间比较长,血流可能会出现回流的障碍。现阶段,治疗DVT的方法为:①抗凝;②溶栓;③祛聚治疗。在血栓形成以后,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患者在确诊以后,需要立刻继续进行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提高对DVT的警惕性,减少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由于DVT的致命性及诊断的困难,因此全面的评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便成为预防发生DVT和患者康复的关键[4]

总之,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形成DVT的三个基本因素的具体原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基本可以控制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quila AM.Deep venous thrombosis[J].J Cardiouasc Nurs,2001,15(4):25-44.

[2] 赵俊,主编.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24-330.

[3] 陆燕琼,黄婷,陈秀云.2例恶性肿瘤病人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2(3):26-27.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3

1 恶性肿瘤病人血管特点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病人其血管、淋巴管解剖分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直接影响原先正常的血液、淋巴回流, 对这些病人选择血管实施化疗或输注药液, 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单侧乳腺癌术后病人不宜在患侧上肢行静脉穿刺;双侧乳腺癌术后病人可选择的输液部位只有双下肢及颈部。接受过放疗区域的血管弹性、密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用药后有时可发生渗漏。另外, 抗癌药物也可激惹“放射回忆现象”, 加重局部区域的损坏[1]。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致使药液外渗, 易造成血管、皮肤损伤及引起剧烈疼痛。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 给再次穿刺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带来了困难。老年肿瘤病人由于机体老化其血管脆性增加、管腔变小、血流减慢, 如果选择此类静脉输入化疗药液, 则可导致局部药物浓度升高, 可能发生外渗。

2 影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2.1 静脉留置针型号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静脉留置针有18G、20G、22G和24G 4种型号。如果留置针型号与选择的血管不一致, 血管太细, 则静脉留置针的管壁与血管内壁间紧贴, 易致化学性静脉炎或导管堵塞。临床上选择静脉留置针的型号时, 尽量选择22G和24G。因24G静脉留置针管径小, 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小, 最快流速能达到97 mL/min左右, 完全能满足临床上危重病人用药的需要[2]。廖英等[3]在观察24G与22G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效果时, 提出24G穿刺时疼痛程度轻, 且病人依从性高。对乳腺癌病人实施化疗时,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 采用24G静脉留置针,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的发生率低, 因而提出选用24G静脉留置针较为理想[4]。刘付逸湘等[5]在探讨留置针型号大小对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时, 则提出留置针型号小, 并发症发生率低, 留置时间长。

2.2 留置时间

应用静脉留置针时, 如果留置时间过长, 可使病人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而留置时间过短则增加病人的医疗成本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美国输液学会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 d, 美国BD公司推荐为3 d~5 d。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赵改婷等[6]建议外周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应在4 d以内。戚红[7]则认为, 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 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 留置7 d完全可行。由于长春瑞滨、阿霉素等属发疱性药物, 对静脉刺激性大,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小于3 d时亦可发生静脉炎, 建议在完成当日所有输液后即拔除留置针, 以利于血管的修复[4]。对实施化疗的病人, 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能与普通输液的留置时间相同, 前者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建议当天输完化疗药物, 即拔除留置针。每天拔留置针、更换血管, 可降低化疗药物对血管局部的损伤, 从而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8]。

2.3 穿刺部位

一般选用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遵循由远心端开始、由外至内及左右交替使用原则[9]。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膜最多, 血流缓慢, 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10]。颈外静脉管腔粗、血流快, 于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后, 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血液加以稀释, 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从而减少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的发生[11]。对乳腺癌病人于颈外静脉留置针, 具有穿刺成功率高, 静脉炎、液体渗漏发生率较低, 且病人易于接受[12,13,14]。对鼻咽癌病人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化疗药物, 其静脉炎、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前臂静脉留置针低[15]。

2.4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 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各阶段, 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 使血管上皮细胞坏死、血管通透性增加, 造成静脉炎和药液外渗, 导致导管堵塞[16,17]。据报道,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57.65%[18]。经静脉留置针输注氟尿嘧啶 (FU) 、长春瑞滨 (NVB) 、顺铂 (DDP) 、紫杉醇 (PTX) 4种常用化疗药物, 静脉炎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NVB组 (55.56%) 、FU组 (25.53%) 、PTX组 (14.29%) 和DDP组 (10.53%) [19]。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药物的性质、浓度、渗透压及药物间的配伍等知识, 依据药物特性, 合理安排用药顺序和调节输液速度, 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对于多疗程化疗及外周静脉较细的病人, 采用深静脉置管或经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等, 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20,21]。

3 结语

随着医护人员对静脉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时间、穿刺部位等观察和总结,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然而, 如何在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某些并发症情况下使用静脉留置针, 并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介绍恶性肿瘤病人血管特点, 重点对影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进行综述。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4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病情好转、病情稳定的23例,恶化4例,死亡1例,护理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中病情好转、病情稳定的17例,恶化8例,死亡3例,护理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肿瘤晚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0-02

惡性心包积液指的是恶性肿瘤晚期引起的心包腔液体超正常量积聚,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3%,最高可达20%。恶性心包积液,常导致心包填塞,给患者带来很大病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经过临床总结制定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8例自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例,以上病例经体检、胸片检查、心脏彩超、细胞学检查均符合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标准。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34-65岁,平均50.5岁;观察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9.8岁。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包引流护理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建立护理小组方式,强化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意识,重视宣教、心理指导及出院指导。

1.2.3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好转:经过护理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精神状态转好;稳定:病人病痛减轻,病情稳定;无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

1.2.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对照组中,病情恶化分别为4例和8例,死亡分别为1例和3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2]:由于心包积液过多,造成患者心脏负担过重,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循环障碍、心情烦躁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前倾位。对于有呼吸障碍的患者要采取端坐位,并给予双侧中流量吸氧。要做好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护理:要给患者提供洁净,卫生的饮食环境。癌症患者热量转化的比较快,所以要给患者提供高热量的饮食,合并心包积液并行穿刺术后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丢失,所以还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要尽量避免牛奶或豆浆等导致肠胀气等食物的摄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要少量多餐。

心包引流的护理:心包穿刺的引流管比较细,所以要用敷贴固定好,引流管要防止打折和受压。抽取引流液时要注意,第一次抽取量不得高于200毫升,以后每次抽取量不得高于500毫升,护士做好引流的观察和记录,引流的量、颜色、性质度要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记录。

心理护理:在行心包穿刺前,患者对穿刺缺乏认知,所以护士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以及穿刺的必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步骤,如何配合手术,术后如何固引流管,怎样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术后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多和患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分享那些有积极心态的患者的经验,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念。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痛折磨为目的,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沈发风,赵林荣,徐玲芬,等.用SAFE—DWELPLUS导管经皮穿刺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17(1):51-52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5

关键词:妇科学,恶性肿瘤,不良反应

妇科恶性肿瘤是继乳腺癌之后妇科最常见的肿瘤, 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 。而放射治疗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 在妇科肿瘤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由放疗引起的并发症, 因患者自身、放疗引起并发症的特殊性及医务人员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住院放疗患者并发症容易被忽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放疗的患者共96例, 年龄33~79岁, 平均56岁。宫颈癌61例, 卵巢癌16例, 子宫内膜癌18, 外阴癌1例。其中未手术15例, 术后71例, 术前、术后各照射一半计量者10例。所有病例均由病理检查报告为妇科恶性肿瘤。

1.2 照射方法

采用单纯盆腔野体外照射, DT总量40~50GY, 每周照射5次。每照射7次预顺铂50mg静脉注射增敏治疗。

1.3 评价标准

放射野皮肤反应按RTOG皮肤反应0~Ⅳ级判定[3]。0级:皮肤颜色无改变, 无疼痛。Ⅰ级:滤泡样暗红色红斑, 脱发, 干性脱皮, 出汗较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艳红斑, 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 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性出血坏死。96例住院放疗患者照射野皮肤呈0级改变者6例;Ⅰ级改变者68例, Ⅱ级改变者13例, Ⅲ级8例, Ⅳ级1例, 患者被迫终止治疗出院。

2 患者自身因素

2.1 妇科恶性肿瘤照射部位涉及女性生殖器官, 部位隐私, 医护人员不便于随时观察, 外阴部皮肤并发症大多靠患者主诉。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因羞于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 而不愿意给医务人员查看。给患者放射野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增加了难度。

2.2 患者对放疗知识的缺乏, 目前大多数人对化疗并不陌生, 但对放疗认识不足。黄肖光[4]调查显示88.2%的患者对放疗知识完全不知道;8.9%的患者对放疗知识略知一部分;仅2.9%的患者对放疗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时间长, 患者每天放疗只需短短的3~5min时间, 大多数本地患者放疗期间无需住院。但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却要住院。患者从入院检查、放疗定位及放疗方案确定、放疗及放疗结束后的观察期, 大约8~10周。住院时间长, 患者家属大多无法陪伴。患者远离家乡亲人, 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走进陌生的病房;加上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生理机能性变化易发生心理的焦虑、悲观、紧张、恐惧, 认为病魔缠身, 给社会、家庭等带来负担, 即使手术及放、化疗也不一定能延续生命, 产生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忧郁症状[5]。患者对轻度的不良反应懒于问及, 当不良反应难以忍受时才向医生或护士提出求助。

3 放疗不良反应的特殊性

放疗引起的并发症不像化疗出现的恶心、呕吐反应, 药物进入体内即可出现, 而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 发生并发症的轻重程度与放射线的性质、计量、放疗面积及患者的个体

差异有关。急性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近期并发症, 放射性直肠炎是远期并发症。放疗患者前几天放疗后可无任何不适反应, 放疗的并发症只有放射剂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反映出来, 加上放疗患者大多缺乏放疗知识, 以为不过如此, 并不像医务人员向她们宣教得那么严重, 对轻度的并发症就掉以轻心而被忽视。

4 医务人员的因素

由于多数医院医生和护士人数存在缺口, 医务人员容易将更多经历和时间去关注危重及手术患者, 对住院放疗的患者因其住院时间长而会产生视觉疲劳。只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外阴皮肤Ⅱ级以上损害及严重骨髓抑制徐对症处理时, 才能因起重视。

5 对策

5.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反复向患者强调放疗并发症的危害性, 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针对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焦虑、悲观、紧张、恐惧情绪, 医务人员应积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正向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为有效治疗护理提供精神保障。让患者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适主动向医务人员表述, 以便及早对症处理。

5.2 积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病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放疗患者住院时间长达8~10周, 而我科的平均床位周转率约为1周。这就意味着, 一个放疗患者整个住院期间, 按每间病房3张床计算, 要和16~20位其他患者共处一室。由于放疗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及脱发等引起的形象改变, 可引起其他患者对放疗患者产生恐惧感。在接诊要和放疗患者安排同一病房的患者时, 预先向患者说明放疗患者脱发等外形改变及恶性肿瘤不会传染, 放疗患者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 让新入患者有思想准备, 同时也让其他患者给予放疗患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得放疗患者时时处在轻松愉快的病室环境中。

5.3 医务人员应增加对放疗患者的交流与情感支持, 注意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感受, 重视患者的主诉, 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 杜绝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莉, 段丽丽, 李铮, 等.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基本需要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9) :799-801.

[2]孙建蘅.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64.

[3]谷铣之, 殷蔚伯, 余子豪, 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7.

[4]黄肖光.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2) :180-181.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0例, 女28例;年龄32~80岁。中位年龄55.6岁。28例行食道癌开胸术, 48例行胃癌根治术, 其中死亡2例, 术后肠鸣音恢复, 每日胃潴留量少于300 m L, 开始给予肠内营养, 由500 m L瑞素+500 m L0.9%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 以后逐渐增至单纯给全能力、瑞素正常所需量。

1.2 方法:

复尔凯空肠造口导管内给全能力30例、瑞素36例。

2 结果

6例腹泻, 8例呕吐, 1例堵管, 1例脱管。

3 讨论

3.1 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腹泻[1]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通过发生于肠内营养开始及使用高渗性饮食时, 当高渗性的营养进入胃肠道时, 胃肠道将分泌大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 大量水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胃蠕动加速, 而产生腹泻, 因此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分子浓度 (300 mml/L) 的溶液科减少腹泻。对于较高渗分子浓度的溶液, 可采用逐步适应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药物可控制腹泻。由于大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 使肠道菌群失调, 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的腹泻, 可口服庆大霉素8万单位2次/天, 2~3 d症状可停止。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输液[2]。恶心呕吐常因瑞素, 能全力溶液输注的速度快与量大引起, 可缓慢输注速度, 液体量以递增的方法输入一般每日1000 m L逐步过渡到常量2000~5000 m L, 采用输液泵24 h均匀输入, 溶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2 代谢性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高钠血症性脱水。脱水由于渗透性腹泻摄水不足引起, 这时潜在的液体与电解质问题, 以及从饥饿态转入高糖膳食而引起的代谢问题, 护理中应逐渐增加能全力和瑞素的浓度与量, 并经常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以及尿素氮的水平, 严格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3.3 机械性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脱管、堵管或移位。脱管多因患者烦躁时自行拔除、护理中应充分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并给予牢固的固定, 以求患者舒适, 管道安全。在输注完毕后应用温水冲注导管, 避免堵塞。若导管堵塞给予用硬膜外管中的导丝, 给予缓慢。轻柔的通注, 保持导管通畅。

3.4 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由于缺乏手术有关知识, 对放置肠内营养管有畏惧心理,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个别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效果持明显怀疑态度。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放置肠内营养管目的、途径、营养液种类、灌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详细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3,4,5,6,7,8], 向患者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以及对疾病治疗和恢复的帮助, 消除其顾虑, 取得合作。

3.5 其他并发症:

如管漏、腹腔内脓肿、穿刺部位的小肠梗阻、软组织感染及非闭塞性肠坏死等的出现则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则须及时和管床医师沟通。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的肠内营养是术后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伤口的愈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并发症得到有效的预防, 患者也能更有信心的投入到治疗过程中, 积极有效的配合;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通过全程的护理措施, 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 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了护理的重要性, 进一步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医疗工作, 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Mc Carter, MD Gomez ME, Daly JM.Early postperative enteral feeding following maj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J].Gasteointest Surg, 1997, 1 (3) :278-285.

[2]郑梅兰.无痛电子胃镜操作6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 :14.

[3]马海燕, 柳进花.全胃切除术后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5) :363-364.

[4]朱秀梅, 王允琴.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30) :100-101.

[5]黄兰.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C].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2009.

[6]陈丽琴, 易梅.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7) :146-147.

[7]李霞.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 (30) :170-171.

尿毒症并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篇7

关键词:尿毒症,毒素,血液透析,免疫功能障碍,恶性肿瘤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近年来, 随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术等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发展, 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 与此同时, 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就终末期肾脏病的致瘤因素进行了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尿毒症并发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Matas等[1]于1975年首次报道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增加了7倍。之后许多学者也做了相似研究, 发现在透析、非透析以及肾移植后的患者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均增加, 但发生恶性病变的相对危险性各家报道不一。例如Liang等[2]调查了台湾地区21 817例尿毒症患者, 发现其患癌的风险增加了1.64%, 其中患泌尿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的几率明显升高, 患肺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的几率下降。Mosconi等[3]对意大利地区1184例等待肾移植的患者患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 发现这群人比一般人群患癌风险增加了2.2%。不同地区患癌率的不同需考虑到其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年龄构成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 不同肾脏替代方式患癌率也不同。Stewart等[4]对28 855例等待接受肾移植的患者统计发现肿瘤风险增加4倍, 而进行移植术后免疫缺陷相关性肿瘤患病率从透析时的1.5倍上升到移植术后的5倍, 肾移植术后免疫缺陷相关的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国内赵慧萍等[5]调查结果显示, 166例透析患者中, 伴发恶性肿瘤者11例, 占6.62%, 其中血液透析患者9例, 发生率为8%, 腹膜透析 (PD) 患者2例, 发生率为3.7%。血液透析患癌率要高于腹膜透析。提示除了机体内在因素改变外, 仍有外在治疗因素影响肿瘤的发生。

2 尿毒症患者并发病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Lee等[6]报道了4582例尿毒症患者, 其中有106例发生癌变,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肿瘤, 占51%, 尿路上皮癌占20%, 肺癌占8%。也有学者报道透析患者的恶性肿瘤主要以肾癌、膀胱癌泌尿系统肿瘤及甲状腺癌等内分泌器官肿瘤最常见[7]。而肾移植术后国外以皮肤癌及淋巴增值性疾病最常见[8], 国内以泌尿系肿瘤、肝癌、皮肤癌等多见[9]。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所患肿瘤的类型也不同, 故有学者将其分为尿毒症相关、透析相关以及免疫缺陷相关性肿瘤。由此分析, 尿毒症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大致分为三类:尿毒症毒素、血液透析、免疫功能障碍。

2.1 尿毒症毒素

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 尿毒症患者体内大量毒素堆积, 从小分子毒素如肌酐, 到中大分子的甲状旁腺激素, 水平均明显升高。高水平的毒素在体内较长时间存在可引起免疫功能障碍、遗传基因改变等。

从中分子到大分子的多种尿毒症毒素都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引起免疫功能障碍。Stachowski等[10]将尿毒症血清分别加入其自身的T细胞和正常人T细胞的培养液中, 发现两组T细胞增殖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Masumoto等[11]发现尿毒症患者T细胞体外培养2 d时, 流式细胞仪监测的T细胞凋亡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还有人用大鼠制作的尿毒症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正常人淋巴细胞加入尿毒症大鼠血清后, 其免疫活性受到抑制, 若用尿毒症患者的淋巴细胞则受抑制程度更明显, 若尿毒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加入正常鼠血清后, 其免疫活性与正常人淋巴细胞相比仅轻微减低[12]。故尿毒症血清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增值、促进其凋亡、抑制其活性, 尿毒症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呈现数量减少、功能减低的状态, 导致免疫功能低下。IL-2诱生是T淋巴细胞增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IL-2诱生能力缺陷是引起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的关键因素。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 (PTH) 和血清核糖核酸酶是抑制尿毒症淋巴细胞IL-2诱生的主要毒素[13]。以上研究成果均提示尿毒症患者体液中毒素的作用是免疫异常的重要原因。

另外, 尿毒症毒素对遗传基因也有一定的影响。Klotho基因于1997年被分离和鉴定, 定位于染色体13q12, 编码Ⅰ型单跨膜蛋白, 于第3个外显子处发生选择性剪接, 产生分泌型蛋白, 它是一种抑癌基因。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的Klotho基因表达是降低的[14]。进一步发现, 尿毒素物质通过影响DNA转甲基酶的活性降低Klotho的表达, 从而使Klotho的抑癌作用降低, 导致肿瘤的发生[15]。

2.2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血液透析患者患癌的风险高于腹膜透析, 是因为: (1) 透析早期, 因患者血液与人造膜接触激活补体和氧自由基产生过多, 可致淋巴细胞破坏, 以及淋巴细胞重新分布, 而致血淋巴细胞减少, 从而损伤免疫功能[16]。 (2) 有学者发现长期血透患者的外周血c-myc表达明显上调, 表达的增高与透析时间和透析频率呈正相关[17]。c-myc基因作为原癌基因, 是myc基因家族成员。生理水平的myc基因在维持正常细胞的生化和代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过量表达则有致癌作用[18]。长期血液透析可能会诱发原癌基因c-myc活化, 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性明显增加。而c-myc基因的活化可能与接触透析膜、改变血流动力学、血小板活化等有关。 (3) 另外, 国外有学者观察到透析时间在5年以上的血透患者DNA修复能力明显下降, 其受损可能与DNA甲基化增加、细胞钙内流增加等有关, 复制错误的基因无法修复导致复制无限制进行下去, 促进肿瘤的发生[19]。

2.3 免疫功能障碍

如上所述, 尿毒症毒素及血液透析均可以引起患者免疫功能异常。除此之外, 临床研究发现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 Elkentaoui等[20]报道肾移植受者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1%, 国内学者对国内已发表的15篇文献总结分析得出肾移植后患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0.56%~4.2%[9]。针对肾移植术后的患者, 患癌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是重要因素之一。 (1)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监控能力下降, 不能及时消灭突变的细胞, 肿瘤细胞突破免疫防线发展成肿瘤组织; (2)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 导致病毒感染机会增加, 病毒相关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 如人疱疹病毒-8与卡波西肉瘤有关、EB病毒与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有关[21]。故肾移植后的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缺陷致肿瘤发生率增高。

2.4 其他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由于厌食及肾功能减退, 蛋白质摄入减少, 使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由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铁的摄入量减少、透析过程中失血和频繁的抽血化验、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叶酸缺乏、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因素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 也均使得免疫功能低下。

3 展望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8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2011年间78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收集同期不伴有血栓形成的7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78例患者中, 57例曾行化疗的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中, 化疗时间少于4个周期为24例, 4个周期以上为33例。用药物情况:顺铂29例;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各14例;卡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各8例;草酸铂、5-氟尿嘧啶各6例;吉非替尼5例;西妥昔单抗3例;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希罗达各3例;强的松、足叶乙苷、表阿霉素、盐酸伊立替康各2例。

1.2 临床表现

57例下肢DVT主要表现:患肢疼痛、肿胀, 患侧骼窝股三角区疼痛和压痛, 患足不能着地, 患侧皮温升高, 行走时症状加重。详见表1。6例上肢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上肢肿胀、疼痛, 患侧皮温升高。11例肺栓塞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5例脑梗死表现为:一过性意识障碍、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昏迷等。

(例, %)

1.3 诊断方法

1.3.1 DVT

DVT超声诊断标准: (1) 静脉血管不能被压瘪; (2) 静脉管腔内有实质性回声; (3) 静脉内血栓处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信号。

病例组中, 63例DVT患者 (上肢6例, 下肢57例) 中, 均有临床可疑症状, 48例患者在疾病初期检测了D-二聚体均增高, 6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5例患者行CTA证实。

1.3.2 肺栓塞

CTA诊断肺栓塞的征象: (1) 直接征象:肺动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 轨道征; (2) 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扩张, 血管断面细小、缺支, 胸膜改变或肺梗塞灶等。

病例组中, 11例肺栓塞患者,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D-二聚体均增高, 确诊均通过肺CTA检查。

1.3.3 脑栓塞

颅脑CT或MRI诊断脑梗死标准: (1) 颅脑CT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单个或多个部位脑组织低密度影; (2) 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源。

病例组中, 5例脑栓塞患者, 5例均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 2例出现昏迷, 2例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经颅脑CT确诊, 2例经颅脑MRI确诊。

1.4 治疗方法

一般性处理:吸氧;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 DVT患者抬高患肢15°~30°, 50%硫酸镁湿敷等。病例组78例, 均进行了肝素类药物抗凝治疗, 其中, 35例患者应用普通肝素, 43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45例患者应用肝素类药物后继续口服华法林。病例组中, 8例DVT患者进行滤器置入手术, 术后进行抗凝治疗;3例肺栓塞患者、3例DVT患者和2例脑栓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例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肝素抗凝扩血管;20例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39例患者应用羟苯磺酸钙扩血管;5例脑栓塞患者应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 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患肢肿胀消失或基本消失, 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好转:肿胀明显减轻, 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 但较治疗前差距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前、后肢体肿胀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PE疗效根据临床症状及肺CTA结果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肺CTA示栓子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好转并肺CTA提示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脑梗死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无后遗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但留有后遗症状;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例, %)

2.2 临床资料分析

血栓形成症状的出现时间, 血栓形成发生时未行手术治疗者32例, 占41.02%, 发生在手术后者46例, 占58.97%。发生于术后1月内者6例, 占术后发生总例数的13.04%, 1月至1年内者27例, 占58.70%, 超过1年者14例, 占30.43%。由此看出, 术后1年内血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恶性肿瘤确诊时间与血栓形成发生时间的关系:发生于确诊后1个月内 (包括同时发现) 者26例, 占32.69%, 发生于确诊后1~2个月内者16例, 占20.51%, 发生于确诊后3~6个月者8例, 占10.25%, 发生于确诊后6~12个月者9例, 占11.53%, 发生于确诊后13~24个月者10例, 占12.82%, 发生于24个月以上者9例, 占11.53%。由此看出, 血栓性疾病在恶性肿瘤确诊后2个月内发生率较高。

2.3 患者随访情况

至随访截止日期, 78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中, 出现血栓性疾病复发的有15例, 占全部病例的19.23%。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一年生存率分别是43.65%和54.36%, 两年生存率分别是12.47%和24.68%, 其不同时间生存率曲线经Log-rank检验 (χ2=4.83;P<0.05) 显示在同一时间病例组的生存率较对照组为低, 说明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预后较差。

3 讨论

3.1 高危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原发肿瘤的部位、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及感染等。肥胖、血粘度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输血均为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尤其是输入库存血, 因库存血中细胞碎片、颗粒较多, 粘稠度高, 可促进血栓形成。病例组中有47例在手术后形成血栓, 以术后1月至1年为常见。本组病例中, 24例患者合并感染, 15例进行过输血治疗, 21例曾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经分析, 合并感染、手术、地塞米松及输血治疗等四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

3.2 病理生理

3.2.1 恶性肿瘤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可通过组织因子和癌促凝物质直接活化凝血系统从而产生凝血酶, 或通过激活单核细胞, 合成各种凝血物质, 间接活化凝血系统。

病例组中, 78例患者均行凝血机制检查, 24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说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3.2.2 血管损伤

血管壁的损伤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化疗药物 (如5-氟尿嘧啶、阿霉素、长春新碱、卡莫司汀) 可损伤血管壁, 并可引起抗凝剂蛋白C、蛋白S和AT-Ⅲ的缺乏, 从而启动内皮促凝机制;另外, 肿块压迫、手术和介入治疗器械对血管壁也可产生直接损伤。病例组中, 47例曾行手术治疗, 57例曾行化疗。所用化疗药物较多的是:铂类 (卡铂、顺铂) 、植物类 (多西紫杉醇和长春新碱、足叶乙苷等) 、抗代谢类 (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等) 。

3.2.3 血流瘀滞

恶性肿瘤患者, 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管被巨大肿块压迫, 均可引起血流瘀滞, 血液黏滞度增加, 缓慢的血流可活化凝血因子、延迟清除凝血因子、内皮缺氧受损而易发生血栓栓塞。病例组中, 54例为老年人, 7例长期卧床不起, 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3.2.4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肿瘤细胞可通过多个环节激活血小板, 触发血小板黏附、聚集与释放, 从而形成血小板栓子。病例组中有14例患者血小板高于正常。

3.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显像是最敏感又具特异性的无创伤性检查。病例组中, 62例下肢或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均经彩超确诊。诊断静脉血栓形成首选超声成像, 其敏感性在90%以上, 阳性预测值大于90%, 准确性高, 且为无创检查。CTA具有创伤性极少、更舒适、更安全的优点, 并且它能对病灶进行多次多方向投影, 可提供常规血管造影所不能提供的信息。病例组中, 11例肺栓塞患者由CTA确诊。

3.4 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在血栓形成后, 应及时治疗, 以免脱落引起肺梗死。针对血栓形成的治疗除了吸氧、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基础治疗外, 主要包括溶栓和抗凝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是华法林, 它通过使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失活发挥作用。病例组中, 78例病例均进行了肝素类药物抗凝治疗。其中, 43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35例患者应用普通肝素, 68例患者应用肝素类药物后继续口服华法林;病例组中, 3例DVT患者、3例肺栓塞患者和2例脑栓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经积极的溶栓、抗凝等治疗, 病例组中, 43例患者治愈, 19例患者好转, 总有效率为79.49%。62例有效患者中, 半数以上患者在积极治疗后2~3 d起效。

3.5 预防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 预防性抗凝治疗不仅能够预防血栓发生, 而且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积极的抗肿瘤治疗也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根据癌症患者静脉血栓事件的首项治疗指南[1], 诊断为癌症或怀疑为癌症的成年住院患者应该接受LMWH、戊聚糖钠及普通肝素其中之一的预防性治疗, 以减少血栓发病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3.6 预后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形成, 不仅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增加了治疗难度, 而且其中远期生存率较低。病例组中,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是43.65%和54.36%, 两年生存率分别是12.47%和24.68%, 提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预后较差。

4 讨论

4.1 恶性肿瘤合并感染、输血、手术及地塞米松的应用等因素时易并发血栓形成, 且在肿瘤确诊2个月内发生率较高;

诊断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超声显像、CT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早发现, 早诊断, 以及予以积极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 有效率可达70%以上;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较无血栓形成患者预后差。

参考文献

恶性肿瘤并发症 篇9

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的5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并发静脉的患者,实施及时的防护措施,总结护理对策及结果。

结果:护理前,53例患者静脉炎为1级9例(17.0%)、2级29例(54.7%)、3级15例(28.3%),护理后,53例患者静脉炎的级别为0级34例(64.2%)、1级18例(33.9%)、2级1例(1.9%),护理后0级静脉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来提高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降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化疗静脉炎恶性淋巴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6-02

化疗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常见的给药途徑包括动脉灌注、静脉给药、温热灌注化疗、门静脉给药等方法,临床主张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心理、经济等原因而不愿意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目前静脉给药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途径。化疗药物致静脉炎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并发静脉炎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的53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并发静脉的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35~61岁,平均(48.7±4.5)岁;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方案,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ABVD方案。

1.2诊断标准。静脉炎诊断参考1990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指定的静脉炎诊断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无静脉炎发生者为0级;静脉输液局部红肿或水肿、疼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者为1级;输液局部红肿或水肿、疼痛、静脉发生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者为2级;局部红肿或水肿、疼痛、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者为3级静脉炎。

1.3护理措施。

1.3.1预防性护理。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接近患者,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健康教育及宣教工作,以合适的语言与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静脉输液有可能引起静脉炎,对于无深静脉留置管禁忌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建议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或者外周静脉导管留置。

1.3.2静脉穿刺护理。熟练的静脉穿刺技巧是防治化疗所致静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注射尽可能选择前壁近心侧静脉,应避免手背、关节附近等部位穿刺,避免在同一个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成功后输液通畅无外渗方可静脉输入化疗药品。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或外周静脉中心导管置管可预防静脉炎,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巧,从根本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3.3早期护理。化疗发生静脉炎应早期发现、早期护理,治疗过程中加强病房巡视,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将输液针尖拔出,抬高患肢并制动,及时冰敷,并用氢化可松外敷,2次/d,连续5~6d,如果患者仍然感觉疼痛,可酌情使用溃疡贴、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做局部封闭,以便保护血管。

1.3.4静脉炎的综合护理。确诊为静脉炎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后,还应进行综合护理,如果拔除留置针,更换穿刺部位后,原穿刺部位的症状冷敷3d后仍无改善,应考虑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及时通报医师进行处理,细菌性静脉炎者应做血液培养,护理人员协助医师从其他静脉及导管内抽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化脓性静脉炎应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取样应按照规定操作,避免消毒皮肤对细菌培养产生影响。对疑为化学反应者,须参照静脉输液协会制定的记录方法进行及时记录,详细记录可供临床判断及治疗。如果局部肿胀严重,给予50%硫酸镁湿敷可帮助消除肿胀疼痛,20min/次,4次/d。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本组53例患者静脉炎的级别分别为:1级9例(17.0%)、2级29例(54.7%)、3级15例(28.3%)。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后,53例患者静脉炎的级别为0级34例(64.2%)、1级18例(33.9%)、2级1例(1.9%)。护理后,0级静脉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化学药物静脉输液是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非恶性肿瘤疾病的输液患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恶性肿瘤容易出现继发性高凝状态;化疗中反复静脉穿刺容易对血管造成刺激、损伤;化疗药物大多为强酸、强碱、高渗性药物,可造成局部组织毒性,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而致使血管变硬、弹性变小;化疗药物造成组织因子释放及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化疗并发静脉炎是恶性淋巴瘤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增加了临床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时防治静脉炎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本科室加强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首先,加强对护士的工作技能的培训,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本科室的护理人员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正确评估,有计划地选择血管,交替使用左、右上肢静脉,对于老年患者、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应灵活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进行穿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动作要求达到准、快、轻,降低患者的痛苦。化疗期间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等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静脉炎进一步发展。加强护理可以减少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不断提高本科室的护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吕玉芳,林金香,王晓珍,等.湿敷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1

肿瘤病人热疗反应并发症的预防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 910例, 男1 064例, 女846例;年龄17岁~82岁;均经病理确诊;多为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 伴胸、腹、盆腔转移及颈部转移的病人。胸腹盆腔用NRb-002型热疗机热疗的病人, 有不同程度的脂肪硬结3例, 因皮肤灼伤而形成水疱2例, 虚脱、一过性休克1例, 小便失禁1例;MH-A型915 Hz微波热疗机治疗病人, 颈部皮肤烧伤2例;宫颈癌病人尿道有刺激症状, 会阴部轻微烧伤1例。

1.2 治疗

1.2.1 治疗方案

分别采用NRb-002型内生场热疗机, 选择高频源频率分别为40.68 MHz, 35.70 MHz输出功率不小于2 000 W, 治疗时间60 min , 每周1次, 6次~8次为1个疗程;采用额定功率小于2 000 W, 工作频率为915 Hz微波源, 经微波源磁控管等装置作用的MH-A型微波热疗机。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 分别采用热疗加化疗, 热疗+放疗, 化疗+热疗+放疗的方法[2], 化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用药, 放疗总量一般为40 Gy~60 Gy。

1.2.2 热疗方法

根据CT、B型超声等定位后使病人仰卧于治疗床, 内生场热疗机将病人自动送入治疗仓后, 选择相应面积的极板, 调节电板与人体间隙, 确定输出功率, 采用先高后低的加热方法, 5 min 内使中心温度稳定在43 ℃。此时机器将自动控制, 进行输出调节, 保持恒温状态60 min以上。而微波热疗机则因根据病变大小、部位的不同, 而选择舒适的体位及相应的辐射器, 调节好辐射器与人体的间隙距离, 确定好输出功率, 使温度达到治疗温度, 稳定在40 min以上。

2 热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

2.1 掌握禁忌证

禁忌证为严重顽固性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应用心脏起搏器及严重的脑梗死。表现迟钝、语言障碍不能及时准确的表达自身感觉、骨转移肿瘤部位有结核者、体内植有金属物品 (如钢钉、钢板) 者应禁止做此治疗;另外, 开放性出血及经期的女性禁止做下腹治疗。

2.2 热疗前准备

操作者在操作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向病人讲清注意事项, 询问病人现病史、既往史, 以排除禁忌证。热疗前要做全面检查, 明确诊断原发灶、残留灶、转移灶所处部位。根据CT、核磁共振 (MBI) 、B型超声等检查, 确定病灶大小、形状、胸腔和腹腔积水范围, 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热疗前慎用镇静剂、止痛剂, 使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 可以清醒的辨认任何不适, 操作人员要随时捕捉到病人信息。另外, 由于热疗时间较长 (>60 min) , 但病人体位不变, 为避免意外发生, 必要时年老体弱者需由家属陪伴。热疗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如厕、毛巾、卫生纸的准备等, 便于擦汗和吐痰时使用。为了不影响治疗效果, 操作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对病人相应的心理护理[3]。根据病人对热疗的认知情况和文化层次, 应有针对性的、诚恳的耐心向病人讲解热疗的重要性、热疗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引导其放松肢体, 经常和病人谈一些轻松的话题, 分散其注意力。可以放一些报纸和宣传资料, 不断给予关心和体贴, 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随时询问病人的温度感觉和舒适度, 时刻提醒病人保持体位不变, 以防烫伤。

2.3 注意事项

热疗前要除去体表所有金属物品, 防止金属饰品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热而灼伤体表组织, 除去加热区域的毛发, 避免毛发吸收过多的电磁波而导致疼痛。避免病人过于饱食, 防止胃内容物吸收电磁波产生过热又不能迅速散热, 而导致胃出血。保持热疗区域的清洁, 穿质地柔软的棉质衣服, 减少热疗区域的不适。保持皮肤黏膜完整, 预防水疱形成。嘱咐病人在热疗前排尿, 一定把残留的尿液擦干, 否则病人在上机时, 即使功率不大, 也觉热觉太强, 无法承受。曾有2例病人出现尿道烫伤。据我们总结, 让病人在热疗前30 min排尿并擦干残留在尿道口上的尿液, 将会避免类似烫伤情况的出现。

2.4 严密观察病人的状态

观察病人有无热疗不适, 如皮肤烫伤、脱水等,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并对症及时处理;加热区域发红用温水袋冷敷, 预防水疱形成。对体质虚弱, 稍有躁动者应使其镇静休息, 补充水分营养。部分病人认为越热效果越好, 甚至勉强坚持, 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擦汗, 所以造成烧伤, 本组有2例烧伤均由此所致。所以在治疗时, 如病人在治疗部位出汗潮湿, 一定先停止, 擦汗后再继续进行治疗。

2.5 加热时注意伤口、瘢痕植皮和人造乳房的护理

避免过热而烫伤, 因为植皮区和人造乳房血运差、末梢神经反应不敏感。对于加热区脂肪较多的病人, 温度不宜过高, 可用10 ℃~20 ℃的温水袋对皮肤降温, 减少皮肤热损伤, 减少脂肪硬结形成。摆放极板一定与腹部平行。一般在治疗时间隔5 min~10 min时应询问病人的热感, 一旦出现脂肪硬结应停止治疗。对于置引流管有腹水术后的病人, 治疗时应把引流管尽量向下摆放, 不要直接接触皮肤[4]。因为治疗时局部温度升高, 引流液随之升高, 接触皮肤极易引起皮肤烫伤, 所以应引起注意。腹腔灌注的病人生理盐水不低于1 500 mL, 温度一般为45 ℃左右, 进入腹腔内温度为38 ℃~39 ℃, 避免高温对腹腔的刺激, 同时可以将化疗药在腹腔内分布均匀。

2.6 其他

热疗室备一定的急救药品, 以防老年病人在治疗时发生意外, 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摘要:回顾性分析1910例中晚期肿瘤热疗病人的临床资料, 总结热疗反应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认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使病人热疗顺利进行、保证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肿瘤,热疗,并发症,预防

参考文献

[1]荆文华, 丁亚媛.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7B) :1799.1800.

[2]常玉萍.热疗、放疗和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C) :248.249.

[3]刘付东.心理行干预在肿瘤射频热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5C) :1367.1368.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下一篇:有无比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