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24-10-13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精选3篇)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紫杉醇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46.4%,对照组为26.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转移性乳腺癌,疗效

乳腺癌的发病具有年龄差异,一般二十几岁开始出现,一直到绝经期前后(45~55岁)开始大幅度上升。而随着年龄每增加10~20岁,乳腺癌发病率也增加1倍。紫杉醇是临床上公认的治疗乳腺癌较为有效的细胞毒药物,使用较为广泛。由于紫杉醇本身极难溶于水,在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时需要加入助溶剂,而常用的助溶剂是1∶1的无水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的混合液。但是,聚氧乙烯蓖麻油作用于人体后会释放出组胺,而组胺会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尽管目前在治疗前已经使用很多预防性药物加以预防,但是仍有40%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和皮疹等过敏反应[1]。因此,新型紫杉醇应运而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一种采用纳米技术平台构建而成的全新靶向化疗药物,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我院将69例患者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应用普通紫杉醇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满意。现将具体治疗方案和相关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纳入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2±17.9)岁。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术后复发转移或是手术无法治疗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00例,分别存在骨、肝、肾、腋窝、锁骨上淋巴结以及胸壁,小叶癌30例,髓样癌4例,腺癌4例;(2)患者卡氏评分均≥70分,且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直径≥10mm的病灶;(3)所有患者在就诊前4周内均未经过化疗治疗;(4)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未出现血常规异常;(5)患者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进行相应治疗和护理。排除标准:(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其他肿瘤患者;(2)对于本次实验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3)拒绝进入实验。随机将本次实验中的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使得两组在年龄、病情轻重等人口学变量上均衡一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相应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冻干粉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剂量为260mg/m2,每3周给药1次,每次需要静脉滴注30min以上。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紫杉醇注射液,为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治疗之前均预防性用药。用药如下:(1)地塞松10mg,紫杉醇开始输注前12h和6h,口服。(2)紫杉醇开始输注前30min,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紫杉醇注射液剂量为175mg/m2,每3周给药1次,每次需要静脉滴注180min。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本次实验中治疗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疾病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疾病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本文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形式表示,采用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69例,经过12周,4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30例,疾病进展7例,疾病缓解率为46.4%;对照组患者69例,经过12周,4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8例,疾病稳定38例,疾病进展13例,疾病缓解率为26.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4,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不影响后续治疗,未加特殊治疗即缓解。结果表明,在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可加以推广。

3 讨论

紫杉醇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普通紫杉醇在使用时必须加入促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而聚氧乙烯蓖麻油又会造成一些过敏等并发症,对患者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随着医学发展进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应运而生,该药是一种全新剂型的紫杉醇制剂,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纳米技术,使得紫杉醇纳米微粒与白蛋白结合,这些微粒只有人体红细胞的1/100大小,通过SPARC蛋白吸附在肿瘤细胞上,并最终进入肿瘤细胞,释放出细胞毒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由于其不需要助溶剂,因此,在治疗前无需抗过敏预防措施。且静注时间较短,方便患者治疗[2]。但是,由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进口药物,且在中国上市时间较短,价位较高,未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经验较匮乏。本文中对138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来观察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并与应用普通紫杉醇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疾病缓解率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允许的患者而言,不失为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洪熠,陈心华,李娜妮,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6):352-354.

[2]姜晗昉,李惠平,王超颖,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2013,33(3):251-257.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篇2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癌抗原125,肿瘤病灶缩小

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3位,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据临床资料统计,其5年生存率仅为25% ~ 30%[1],死亡率居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其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行以铂类为主的化疗。紫杉醇( paclitaxel,PTX) 作为双萜紫杉烷类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PTX联合卡铂是一线化疗的标准方案,其有效率较高,但因其较高的复发率,而不得不采用二线、三线甚至更多的化疗方案,同时PTX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必须借助聚氧乙基蓖麻油和无水乙醇作为助溶剂,但可产生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白蛋白结合型PTX ( albuminbound paclitaxol,nab-paclitaxol) 是一种新型细胞毒类抗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性、延长肿瘤进展时间和较低的过敏反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白蛋白结合型PTX和PTX脂质体分别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寻找高效且低毒的化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采用PTX治疗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接受PTX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 PTX脂质体组) ,平均年龄56. 23岁, 平均化疗6. 50个疗程; 30例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PTX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 PTX结合型组) ,平均年龄57. 57岁,平均化疗6. 67个疗程。两组患者年龄和化疗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PTX化疗的入选标准: 1均为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2Kamofsky行为状态( KPS) 评分≥60分; 体力状况ECOG评分0 ~ 2分; 3血液学、心、肝、 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 4曾接受过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铂类治疗敏感; 5入组前6个月内未接受过紫杉类药物; 6可随访,依从性好。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诊断标准: 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可测量的病灶,在无可测 量病灶的 情况下,癌抗原125 ( CA125) 升高>70 KU/L; 无第二原发肿瘤。

1. 2化疗方案PTX结合型组: 第1天,白蛋白结合型PTX剂量260 mg /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2天, 联合奈达铂静脉点滴70 ~ 75 mg /m2,以3周为1个疗程。PTX脂质体组: 第1天,PTX脂质体 ( 力扑素) 135 ~ 175 mg / m2加入5% 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3小时完成。为预防过敏反应发生,在PTX脂质体治疗前30分钟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以及异丙嗪,输注PTX脂质体时全程心电监护。第2天, 联合奈达铂,其用药方法、剂量、疗程同PTX结合型组。两组只有CA125升高无可测量病灶患者最少3个疗程或达完全缓解( CR) 为止; 有可测量病灶患者治疗达CR后可再加2个疗程,最多8个疗程。

1. 3疗效判断治疗过程中每次化疗前复查CA125和进行影像学检查。以CA125下降和病灶缩小情况作为评定近期疗效的指标。CA125下降: 降至35 KU/L以下,临床症状消失为完全缓解( CR) ; CA125较化疗前下降>50% 为部分缓解( PR) ; CA125在原值上下浮动50% 为稳定( SD) ; CA125在原值基础上上升50% 为进展( PD) 。影像学检查评价病灶缩小情况: 病灶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月为CR; 肿瘤缩小> 50% 为PR; 肿瘤缩小≤50% ,增大 < 25% 为SD; 肿瘤增大≥50% 为PD。CR+PR为有效,总有效率 = ( PR+ CR) / n×100% 。

1. 4药物不良反应判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 、 呕吐 、 白细胞减 少以及神 经毒性 。 其严重程 度按WHO标准分为轻度 ( Ⅰ 级) 、 中度 ( Ⅱ 级) 、 重度 ( Ⅲ 级) 、 危及生命( Ⅳ 级) 。Ⅲ ~ Ⅳ 级为严重不良反应 。

1.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实验数据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t检验, P<0. 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 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完成化疗方案。PTX结合型组CA125下降有效率( 63. 3% ) 明显高于PTX脂质体组( 41. 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0) ; PTX结合型组病灶缩小有效率( 54. 5% ) 也明显高于PTX脂质体组( 23. 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00) 。见表1。

注: PTX 脂质体组 42 例有可测量病灶; PTX 结合型组 22 例有可测

2. 2两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比较PTX结合型组发生腹泻、呕吐、白细胞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少于PTX脂质体组,经Fisher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并且两组经治疗后均好转。两组神经毒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均以手足末端麻木、骨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为主,均未出现溶媒所产生的相关毒性,如面部潮红、皮疹、肌肉痛等发生,但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见表2。两组腹泻、 呕吐、神经毒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均为Ⅲ级,无Ⅳ级患者。白细胞减少仅4例为Ⅳ级,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输血等对症治疗后均能够继续接受化疗。

3讨论

PTX脂质体是以脂质体为载体,从紫杉树中提取的萜烯植物制品,用卵磷脂等材料包裹PTX,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是该制剂促进微管聚合并稳定微管结构, 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不再使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解决了PTX不溶于水的难题, 避免了因其引起的毒性及过敏反应,PTX脂质体的低毒性和长效性得到验证[2]。多项试验均证实PTX脂质体的最大耐受剂量较传统PTX约高2 ~ 7倍。但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有效率仍然较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患者对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蛋白结合型PTX是一种新型细胞毒类抗癌药物,系采用纳米技术,将PTX结合于人血白蛋白形成平均直径为130 nm的颗粒,利用肿瘤摄取营养的生物机制以及纳米微粒蛋白结合技术平台,将更多抗癌药物聚集到肿瘤部位[3,4],增加了肿瘤间质中的PTX浓度,提高了抗肿瘤活性。由于不需使用助溶剂,临床使用时不需要防过敏预处理,且静脉滴注时间短 ( 只需30分钟) ,避免了与有机溶剂有关的不良反应, 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剂量范围内显示线性药代动力学等特征,其疗效及安全性高于传统PTX[5,6]。近年来, 逐渐被证实是治疗铂类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腹膜癌或输卵管癌的有效药物[7],白蛋白结合型PTX开辟了人类癌症治疗的新途径[8]。

卵巢癌复发后常对多种化疗药耐药,其中铂类 ( 顺铂或卡铂) 耐药型卵巢癌治疗难度大,奈达铂为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与顺铂、卡铂均无完全交叉耐药,降低卵巢癌患者耐药性的出现,研究认为奈达铂对卵巢癌的疗效相当于或优于顺铂、卡铂。白蛋白结合型PTX在获得销售授权以来主要应用于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一项Ⅲ期试验中,与传统型PTX相比,白蛋白结合型PTX表现出更高的反应和延长肿瘤进展时间[9]。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白蛋白结合型PTX具有较高的临床反应率,已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列为可选择的药物之一[10]。目前国内鲜见白蛋白结合型PTX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相关报道。本组资料结果显示,9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以CA125下降情况和病灶缩小情况作为近期疗效的评定指标, PTX结合型组的有效率分别是63. 3% 和54. 5% ,高于PTX脂质体组的41. 7% 和23.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美国M. D. Anderson癌症中心进行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口腔炎和浅表性角膜炎[11],首次在国内该药Ⅰ期临床试验对实体癌( 鼻咽癌、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患者进行临床耐受性试验发现,粒细胞减少及外周神经炎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可纠正,其他不良反应较轻且短时间可恢复[12]。本资料中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血液学毒性、消化道毒性及神经毒性,但腹泻、呕吐、白细胞降低等严重不良反应率PTX结合型组明显低于PTX脂质体组( P<0. 05) ,腹泻和呕吐均为Ⅲ级患者,而白细胞减少中仅4例为Ⅳ级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而神经毒性方面PTX结合型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主要以手足末端麻木、骨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为主, 且两组均未出现由溶媒所产生的相关毒性,如面部潮红、皮疹、肌肉痛等。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篇3

关键词:紫杉醇,纳米粒,人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HSA) 是人体内源性物质, 又是疏水性分子的天然载体, 而且HSA具特殊的转运机制, 能大大提高与其结合的药物在肿瘤细胞的浓度。加之人血清白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近年来已成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十分有前途的包覆材料。目前, 制备PAC-HSA-NP的方法主要有乳液法、去溶剂法和凝聚法等。去溶剂法制备HSA纳米粒由于其操作简便、重复性高等优点而在文献中被广泛报道的[4]。在本研究中, 我们采用去溶剂法制备PAC-HSA-NP, 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 并对PAC-HSA-NP的产率, PAC的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材料。紫杉醇 (Polymed Therapeutics, Inc.) , 丙酮, 乙醇, 甲醇, 乙腈HPLC级, 注射用紫杉醇纳米粒 (白蛋白结合型) Abraxane (Abraxis Bio Science, LLC, Lot No. 6105783) 。

1.2 紫杉醇含量的HPLC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分析PAC浓度。系统为Waters 600 控制器, 检测器996 光电二极管阵列。色谱柱为SYNERGI反相C18 柱, 等度洗脱, 流动相乙腈:水=48:52, 流速0.5 ml/min, 检测波长228nm。

1.3 PAC-HSA-NP的制备。PAC-HSA-NP采用去溶剂法[3,5]制得。将100mg的HSA溶于2.0ml纯水, 用1M的Na OH调节p H至8-9, 待用。配制1mg/ml的PAC丙酮溶液, 采用注射泵 (Harvard Apparatus, PHD 2000) 将PAC溶液以0.5-1ml/min的速率滴加至上述HAS溶液中, 滴加过程中室温磁力搅拌, 混合物出现混浊停止滴加, 继续搅拌30min, 所得NP混悬液液氮冷冻并冻干, 冻干粉末称重并复溶于0.9%生理盐水作进一步分析。

1.4 体外特性表征。 采用Zeta PALS粒度电位分析仪 (Brookhaven Instrument) 对PAC-HSA-NP粒径、多分散指数 (PI) 进行分析。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将未包埋的PAC和被包埋的PAC分离开来, 用下列公式计算PAC-HSA-NP的包封率 (EE) 和产率 (PY) :药物包封率 (EE ) = 被包埋的PAC的量/ 加入PAC的总量 ×100%, 产率 (PY) = 冻干粉末中PAC的量/ 原始加入的PAC的量。采用透析袋法研究PAC-HSA-NP中药物体外释放特性, 以已上市的Abraxane作为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PAC-HSA-NP的制备。该研究中我们采用溶解有PAC的丙酮作为脱溶剂试剂。最初, 我们研究了各种影响粒径的因素, 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后, 确定了最终的制备条件:脱溶剂试剂滴加速率0.8ml/min, 磁力搅拌速率800 rpm, 加入脱溶剂试剂之前的HSA溶液的p H值8-9, PAC与HAS的最佳比例为1:10, 可制得平均粒径193nm且窄粒径分布 (PI=0.28) 的PAC-HSA-NP。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 (EE) , 产率 (Yield) 、粒径和多分散指数这些体外表征参数见表1, 并与已上市的注射用紫杉醇粒米制剂Abraxan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纳米粒各项表征参数与Abraxane较为接近。

2.2 PAC-HSA-NP的体外释放特征。 从图1 可以看出, PAC-HSA-NP制剂 (A1, A2为两重复) 和Abraxane (C1、C2为对照两重复) 之间的体外释放曲线在时间段3-24h内无显著差异。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去溶剂法制备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 (PAC-HSA-NP) 的最佳工艺, PAC与HAS的最佳比例为1:10, 得到最佳粒径为193.6±55.7 nm (n=6, 取自两个独立批次) , 接近于市售品Abraxane的144.9±4.6 纳米 (n = 3 时) 。体外释药性能上, 室温下24 小时内PAC-HSA-NP与Abraxane48%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8%和4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制备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子。

参考文献

[1]K.Santhi, SA Dhanaraj, V.Josephet al.A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anti-tumor efficacy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nanospheres containing 5-fluorouracil[M], 2002.1171-1179.

[2]Arnedo A, Espuelas S, Irache JM.Albumin nanoparticles as carriers for a phosphodiester oligonucleotide[M].2002.59-72.

[3]Langer K, Balt HSAar S, Vogel V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for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nanoparticles[M], 2003.169-180.

[4]Merodio M, Arnedo A, Renedo MJet al.Ganciclovir-loaded albumin nanoparticles: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release properties[M], 2001.251-259.

上一篇:小区宽带接入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整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