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2024-07-14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通用12篇)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1

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看, 要实现“管理服务型”的政府转型目标, 必须将微博构建到电子政务体系中, 把微博服务政务的功能作为政府电子治理创新的重要组成环节, 丰富和科学规划电子政务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应用, 在剖析微博的各项功能基础上, 提升电子政务资源共享能力和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 营造健康有益的政务信息平台环境为公众服务。

一、网络办公功能

电子政务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社会管理相结合, 通过网络技术将管理与服务提供给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政府办公形式, 电子政务中引用微博平台, 是因为微博具有发布简捷、传播迅速、即时报道的优势, 微博给予人们平等的发言权,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网络办公实际是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 政府人员在与公民进行微博沟通时, 获取了大量社会信息资源, 使网络采集的各种信息, 能够及时进行综合处理, 以及安排反馈处理意见的方法等, 这些都是办公自动化的主要目标。电子政务启用微博办公, 不但能使信息资源、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也是对完成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的政府行政行为的考验, 微博的存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样也改进了办公质量, 而且缩短了办公周期, 消弱了社会大众的疑虑, 在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方面, 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微博的核心功能是即时信息的发布与获取, 这也是电子政务引用微博的关键, 微博不受时间、地点、写作格式的限制, 在微博上发言的用户总会对信息的传、受者形成聚类, 每个微博用户总会从某个或某些微博主那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政府部门在采集相关信息时, 可以利用这一点, 进行“连锁式”的收集, 这样不出门就可以采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这就是电子政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办公方式, 对提高办公效率和完善工作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争取了广阔的空间。

二、“一站式”服务系统功能

通过使用微博来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进程和促进各政府部门间系统业务的集成, 完成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理念, 实质上是电子政务创新中微博“一站式”服务系统功能的体现。

1、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进程。

政府微博是一种亲民、近民、爱民的政府新形象, 政府人员在与民间接触讯息时, 能够有效地丰富政府信息资源库, 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库的正常运行, 才能支撑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 才能促成政务信息的集成, 进而实现信息的完备储蓄。

政府微博的开放、活泼、聚集性特点, 能够为电子政务信息流程原有的机械、封闭、分散性, 注入新的活力。微博的信息资源可以自由流通, 在政、民反复沟通过程中, 通过聆听、核实、监督、检查、反馈与改善的举措, 汇入到门户系统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工作流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 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 进一步消除沟通障碍, 积极做好电子政务信息流程再造的各项准备, 以及增强普及社会信息的流通力。

微博的应用打破了以职能分工和层级节制为理论依据的传统电子政务服务方式, 微博以服务为导向, 强调沟通和安抚的信息流程模式, 信息的实时互动和及时的发布上, 都以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水平为准则, 微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这是实现电子政务服务功能的保证。

2、促进各政府部门间系统业务的集成。

政府部门使用电子政务向公民提供信息服务, 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而政府开设微博来创建自身的人际网络, 是遵循网民对信息需求的欲望, 凭借互联网的强大技术支持, 将掌握大量的社会信息告知公民, 为其提供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一切公共领域的知识和讯息, 微博在政府的及时应用和被公众广泛的关注, 使政府以电子、网络等为手段, 集成政府业务, 目前的政府各业务系统基本都建成了业务应用管理系统, 目的是达成为公共服务的目标, 在利用好原有的电子政务资源基础上, 集成现有的微博优势应用, 使政府门户网站为公民、企业、组织等用户服务, 办理各项业务, 将政府组织由易于控制的金字塔型向利于服务的网络型转变。

政府微博与网民微博需要建立起以信息为纽带相互关注的关系, 政府微博通过网民的困扰, 关注到自身部门间沟通不足的劣势, 为了实现便民服务, 使公众、企业等用户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将微博收集的问题分类,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须减少信息传递的途径, 同时减少信息失真, 达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按照电子政务中信息流通的规律, 将业务通过电子化途径集成, 使政务信息尽快、少时、准确地传达到目的地 (如图1) 。

三、舆论导向功能

政府微博为社会、公民获取信息增添了一个话语平台, 微博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断改变着我们的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 甚至是新闻事件的发布方式, 微博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公共性的事务信息, 引导着公共舆论, 面对传播力强大的微博, 政府不能任其发展, 也不能随意干扰其发展, 只能主动参与到其中, 利用自身的公共权力、社会公信力和信息资源等有利因素, 将微博管理纳入到公共治理中, 将社会言论自由保持应有的底线, 并指导其向健康、愉悦的方向发展。

微博在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制度的推进、政民的沟通和影响公共事件进程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的舆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微博通过围观的形式演变成网络舆论, 进而形成社会公共舆论, 而电子政务保存着政府关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宝贵信息, 在对政府微博的把握上, 通过适当的信息提供与制度发布, 使公众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这对社会公共事件的解决和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偏向显示了责任意识。

四、整合与发展功能

国家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已经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政府利用微博的广播性、社交网络性, 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互联互通、部门协作的能力, 微博为政府提供获取外部信息的通道, 帮助电子政务与政府以外的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接口, 实现有效运行, 建立行业信息资源服务, 发展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社会公共管理任务。

电子政务中存在微博, 一方面是自身发展中创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政府政务的行政管理范式的趋向所致, 政府开通微博, 正好给予了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权益表达的途径, 同样, 政府人员通过网络不限时间和地点, 倾听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声音, 了解收集相关信息后, 整合各部门、各专业领域的决策, 最后制定最优化的对策, 这样既减少决策风险和决策失误, 又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强调电子政务的标准化, 也意味着政府的管理与服务需要个性化, 这是电子政务现实发展的需求。根据不同层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有别, 那么承担的具体管理与服务的任务各异, 决定个性化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微博存在于电子政务中的重要缘由, 微博以微语言的形式传达信息, 在社会管理上释放了一定的能量, 个性化的政府微博通过网络为公民提供政务信息和交互式办公服务, 人们在享受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时, 也强调体现自己的个性, 在追求享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时, 打破了以往政府和社会之间任务式和被动式的关系, 激发和鼓励公众化被动为主动, 使公众参政议政意识及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都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微博的潜在能量不仅给电子政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必然会培育和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功能

微博在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办公、服务、导向等功能, 表明了它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说明微博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功能, 对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联系。

1、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微博是一种轻松获取信息的手段, 又是一种新的、流行的、相对来说成本更低的服务于民的途径。因此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提供这项服务, 以实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和决策的参与。微博的推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沟通方式, 借助互联网, 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网上论坛、音频影像等多种方法, 公民不需要出门就可进行利益表达, 输入政治意愿, 参与政治决策, 微博的使用方法极为便利, 无形中助推了电子政务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效用, 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

2、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微博的推行使公民通过即时、快捷的电子化手段将自己的要求、愿望、建议乃至批评、抱怨传递给政府部门, 从而使政府在决策中能真正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 这就既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又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因为民主决策往往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公民通过微博对相关政策方案发表自己的见解, 各方展开充分的讨论, 使政策方针的利弊得以显而易见, 这样的表达方式真正实现“广泛集中民智”, 从而形成最佳的政策方案, 最大程度地提高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3、促进政府信用建设与确保政府廉洁施政。

政府信用, 作为政府行为的信誉, 在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中, 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政务在政府信用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电子政务不遗余力的推行微博, 因为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无信用行为的出现, 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规章的制约和人民的意志,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要求。

政治的清廉, 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微博裂变性的特点可以将信息演变数字化、职能的电子化、途径的网络化, 有效地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 微博的监督可以帮助电子政务在审查项目时减少机构、减少层次、减少环节的干扰, 这样也就减少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机会, 电子政务中微博的存在削弱了传统政务环境中的腐败高发部门的腐败动因, 保证了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

综上所述, 微博是一种具有无限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 是政策实施手段多元性、灵活性和公平正义性的反映, 同时微博为电子政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服务型政府管理治理体系增添了新渠道和方法, 而且更加符合政府管理的实际需要, 弥补了电子政务互动机制和适用性回馈机制的缺陷, 为未来建立良好的电子政务政策制定、实施、评估机制, 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有着时代性的积极作用。

摘要:我国电子政务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障碍, 而微博的应用必将在突破电子政务发展局限中发挥推动作用, 并为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改革上提供新的理念和模式, 本文在分析微博的网络办公、舆论导向等功能的基础上, 阐述了微博对电子政务在信息建设上的优势, 以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今后的建设和完善进行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微博,功能

参考文献

[1]董立人:政务微博发展助推社会管理创新[J].领导科学, 2011 (10) .

[2]唐嘉仪:政府进行微博公关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作用探究[J].前沿, 2011 (20) .

[3]吴根平:我国政府微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6) .

[4]林小明:政府微博的运用关键在于内在驱动性[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5) .

[5]蔡钰:“微博问政”与政府管理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

[6]张浩、尚进:微博时代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创新[J].中国信息界, 2011 (9) .

[7]邓遂:“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传播, 2011 (8) .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2

刘二娟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2010年,微博影响越来越大。2011年,微博引领人们走向了信息化时代,成了人人知晓的信息交流平台,很快在中国社交网络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了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热潮。政府机构看中了微博这种发展趋势,纷纷开启了官方微博,尝试利用微博进行执政。

关键词:微博时代;微博问政;新浪微博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速度及时、传播方式便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的平民化等特点,日益成为政府倾听民意、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其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生态,而且正在重塑政府的执政与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政务机构、党政官员微博都朝着民生化、实用化方向发展。政务微博纷纷通过及时回应民情、公开辟谣、征求民意等方式,不断影响着社会事件发展的格局。

一、目前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微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之下,众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将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型问政渠道。但数量上的增加和相应的理念制度的转变并不同步,并不能真正实现微博问政的最初目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目前国内有关政务微博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很多乐观的评价和期待,但从政务微博的实际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相对较少。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都非常鼓励和推崇使用微博办公,他们认为微博是人与人信息公开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更是在广纳民意、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政务微博现象解析

(一)什么是政务微博?

所谓“政务微博”,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倾听人民心声、诉求,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是政府官员利用微博这个及时发布信息的系统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并进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1](P51)

(二)政务微博的兴起和发展

政务微博的产生与微博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2009年11月,针对昆明市螺狮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务微博---微博云南,及时对事件作了简要说明。2010年初,微博云南与桃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国内第一个政务微博的争夺战,使政务微博概念第一次被大众所知。2月,广东公安开国内公安微博之先河。8月,北京市公安局新浪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开通,当月28日与@济南公安合作,携手挽救网友生命。2011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成都发布”,成为第一个粉丝破百万的政府机构微博,政务微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11月,宁夏银川市委办公厅新浪官方微博@问政银川点名批评银川市地税局官方微博@银川地税,形成颇具特色的微博问政生态系统。

(三)微博问政的功能和作用

政务微博作为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产物,不同于商业机构和名人的微博,其功能相当于职能机构,是现代网络和政府责任的结合,是政府行施为人民服务的职能窗口。

首先,政务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操作便利的特点。在传统媒体中,无论官方报纸、电台、电视台,信息传播都需要一个过程。而通过微博,政府信息马上就可以发布出去,非常及时,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政务微博操作便利,任何人随时随地,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政务微博具有双向、多元、互动的特点。当前政府官员与网友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信息更新频率不高,只是宣传,缺乏与网友的沟通与交流,而政务微博具有灵活、快速、及时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政府信息发布出去,且能得到博友及时的反馈。

再次,政务微博具有信息量大、优质服务的特点。政府部门通过开通微博,在第一时间内为广大民众提供各种服务,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践行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三、政务微博产生的原因分析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很快把网络问政带入了微博问政的新境界,越来越多的政府通过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没有距离的接触,微博问政给官员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政府进行微博问政既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化,方便政府人员及时了解民声、倾听民意,也给百姓提供了一个跟官员方便、快捷、实时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四、微博时代官民互动特点分析

政务微博形式下,官民在互动过程中,政务微博有三种角色可以选择,分别是:网络舆情的监控者、沉默者和发言人。在这里,舆情的监控者指的是官方微博积极主动地关注他人,以便及时了解微博舆情的最新动态。在官民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关注了解舆情动向,以便积极运用发言人的角色去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及时化解各种突发性的舆论事件。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与民众的广泛关注相比较而言,官员的微博在关注和发言方面运用的都较少,而通过微博实现官民互动的效果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官方微博的这种使用方式使自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信息公开的工具,实际上充当着沉默的发言人的角色,不能及时关注和了解民情民意,就无法正在实现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2](P64)

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当前政务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务微博起步时间很短,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政务微博的运行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一个合理的运行机制,导致政务微博的发展屡屡出现一些“失位”现象。在政务微博运营的各个环节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包括技术难题、执行难题等,都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给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是政务微博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逃避的技术难题。例如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入侵等都将对政务微博构成威胁,这些都是发展政务微博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临的困惑,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3](P14)

(二)规范政务微博的措施及对策

由于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开通并运用好政务微博,使其更好地为政府官员以及民众服务,在具体运作层面上,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传播技巧供参考:首先,在内容发布方面,内容要体现出行业和部门的特点,不宜大而全;权威信息要原创发布,大众话题可以转发评论;根据微博的使用热度,把握发布的节奏和更新的频次;图文搭配,要注重多媒体的呈现效果。其次,进行网络互动时,尽量使用亲民的语言,注重真诚平等的互动沟通风格;监测和把握微博舆情,及时回应有争议的话题。第三,日常维护方面,优先鼓励基层部门、服务部门开设政务微博;合理配备人员,可安排进行轮流值班。第四,在平台运营方面,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设立专门账户;加强心理培训,进行疏导,面对质疑保持淡定的态度。[3](P15)

参考文献:

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 篇3

【关键词】政务微博 政治传播 舆论场

一、政务微博成为政治传播新主体

全球化的今天,政治传播已成为重要的政治战略问题。传统的政治传播方略、方式,以及相应的关于政治传播的理论研究也面临新的挑战。①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微博等交互式平台与移动终端的结合使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政治传播的主体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政治传播的主体研究集中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方面。尤其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职责;新闻发言人的技巧问题;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②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微博在中国的发展,2011年被人们称为“政务微博元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份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 月10日,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达到45021家,其中党政机构微博总数达25866个,公务人员微博总数达19155个。③在地域上已经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其中不乏百万粉丝级别的账号。因此,政务微博应当被纳入政治传播的主体研究框架内。

二、新媒体时代政务微博的机遇和挑战

政务微博的兴起,是官方在新媒体时代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官民舆论场互动的必然结果。传统媒体时代,媒体话语权集中,民众参与、反馈较少,民间舆论场处于劣势,说不出、传不远;随着微博平台的普及,民众话语意识和话语权得到增强,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微博等表达立场、捍卫利益、监督权力等。在历次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其网络舆论影响力和对现实的作用力得到强化,倒逼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积极融入微博平台,打破官民舆论场的隔绝,利用微博舆论场破拆官民对立状态,促使官民良性互动成为可能。

政务微博可以第一时间讲明事实,减少猜疑。人民网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中,会理悬浮照事件成为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转化危机的范本。事件爆发后,县政府官方微博及时上线并发出道歉微博,向网友讲清楚了事件真相,坦诚面对,亲切交流,放低姿态得到网友认可;随即,官方又开始主动设置议程,利用政务微博推广当地旅游业,网络舆情开始转向,成为政府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

突发事件,尤其是负面事件爆发时,如果官方不发布信息讲清事实,谣言就更容易产生和传播;如果官方不转变思想,还用传统媒体思维面对网友质疑和拷问,则容易陷入公信力的危机。也是基于此,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这也充分体现了官方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管理思路的转变,并释放了积极信号。

政务微博成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关键钥匙,肩负破拆“塔西佗陷阱”和“罗宾汉情结”的任务。现阶段,我国主要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大舆论场板块。官方舆论场是依托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新闻发布机制构建的,旨在宣传和解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场,反映官方意志;民间舆论场则是依托民众口耳相传,近来尤其是利用网络等手段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进行民意表达、参与公众事务讨论而形成的舆论场,发出民众声音。

《人民日报》曾发表了“网络语境与创新社会管理”的系列文章,前两篇分别为《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和《释放“罗宾汉情结”的正面能量》。所谓“塔西佗陷阱”,就是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而“罗宾汉情结”则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只要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一边倒站在弱势群体一方。④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化解网上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某种不信任情绪,需要民众深入地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转型期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领导干部以更加诚恳的心态和更加透明的方式,回应民众关切,改进工作作风。”所以说,政务微博在打通两个舆论场问题上,大有可为。

三、政务微博传播效果三步走

对于政务微博的政治传播效果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研究框架。笔者在此引入以下几个效果测度标准,从政治传播意识、政务微博的“存在感”、政务微博的“好感度”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这三个角度又相互关联,共同推动政务微博更好发展。

1、政治传播意识

包括官方对微博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视程度、积极性以及设置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

作为新的政治传播主体,政务微博的有效运行需要与时俱进的政治传播意识。现阶段,我国政务微博普遍存在思维意识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微博运营维护团队,大多由职员兼职管理;不少官方组织和公务人员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微博,持观望和怀疑态度;部分公务人员对网络新媒体传播规律把握不足,难以驾驭新的传播平台,微博实践中不知道说什么,设置议程的意识和能力较差等。

应对此类情况,对于官方机构来说,需要重视政务微博的运用,培养专门的微博运营管理人员,让微博发布、交流、互动成为常态;对于公务人员来说,需要提高网络媒体的素养,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熟悉微博的传播路径和机制,善用微博。

2、政务微博的“存在感”

包括微博的粉丝数量、粉丝的活跃度、媒体的关注度、微博内容的更新维护等。

从人民网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不少政务微博的粉丝数、活跃度、传播力、引导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绩。尤其是政务微博的粉丝数,百万级粉丝的账号比比皆是。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粉丝数量是我们判断“存在感”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粉丝的活跃度、参与度,评论数量和转发数量比单纯的粉丝数量更加重要。《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里发布了政务微博与舆论领袖的传播效果对比发现,虽然政务微博在微博平台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与知名舆论领袖相比,政务微博在多项指标数据中仍然有待提升。⑤

3、政务微博的“好感度”

所谓好感度,最核心的内容在于,网友信不信、支持不支持、喜欢不喜欢,这种“好感”是在长期的微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印象。包括微博与粉丝的互动情况、就微博转发评论的偏爱程度、进行微博互动时的情绪倾向等。传播力和引导力是对政务微博“好感度”的一个检验标准,也促使政府反思自己的微博行为,如何与网友进行良性互动,博得“好感”。

政务微博“好感度”不足集中表现在:账号许久不更新,形同虚设;滥用网络语言,网友反感;缺乏常识交流,网友围观调侃;雷人雷语常出,消解官方形象;姿态过高,不能平等亲切对话,引发网友质疑等。因此,若想在新媒体时代“微”为民所用,得到网民的认可和好评,则要努力规避以上诸点,发挥政务微博真正的作用。

从三者关系上看,政治传播的思想意识统领“存在感”和“好感度”,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意识,政务微博不可能获得成功;“存在感”是获得“好感度”的基础,没有“存在感”或“存在感”较低,自然会影响政务微博的“好感度”;“好感度”反过来又会促进“存在感”,网友的人际传播、口碑传播,会让更多人关注政务微博,进一步扩大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①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19-22

②李彦冰、荆学民,《我国近几年政治传播研究述评》[J],《东南传播》,2010(6):12-15

③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

④人民网《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http://yuqing.people.com.cn

/n/2012/0628/c210123-18402881.html;人民网《释放“罗宾汉情结”的正面能量》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2/

0703/c210123-18429600.html

(作者:周培源,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09级本科生;姜洁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档案馆,政务微博,传播

微博作为“第五媒体”的新成员,拥有媒体、社交、平台三大属性和双向开放的基因,在信息公开和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2013 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共同发布的《2013 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指出,截至2013 年10 月底,新浪平台上的政务微博有100151 个,其中包括机构微博66830 家,公职人员微博33321 个,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率超过60%[1]2。微博让政府和民众的沟通进入了真正的互动时代,政务微博在服务民众、亲民沟通、网络问政、舆情引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微博大规模的用户和政务微博的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档案馆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综合性档案馆开展宣传和服务的新平台。

一、综合性档案馆政务微博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国内影响最大的新浪微博和大陆34 个省级综合性档案馆为例进行调查。截至2014 年4 月,开通档案馆政务微博的有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福建省、甘肃省、江苏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黑龙江省、河南省、新疆、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7 个省份,其中微博认证用户12 个,未认证5 个,部分零微博发布零用户的档案微博用户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1.微博外观分析。微博外观指的是微博用户的头像、昵称、使用背景和微博认证等。微博的外观直接影响档案馆创建自身品牌,提高公众影响力。微博头像以中国档案行业统一徽标加单位名称作为头像的占46%,这样能突出行业性,突显档案馆的形象。综合档案馆以“地名+ 档案”命名的占80%,这种命名方式使公众能从微博名称中了解用户身份。而微博认证是能够提高档案馆公信度和影响力的方法。在调查对象中,进行微博认证的占总数的75%。

2.微博传播力分析。统计微博传播力时所涉及的参数包括:粉丝数、粉丝活跃率、粉丝的粉丝数、粉丝认证率、微博被转发率、媒体关注度[2]36。其中最主要的是粉丝数和粉丝活跃率。整体来看,我国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的粉丝数参差不齐,粉丝不足一千人的占总数的52%,粉丝数在万人以上的占总数的16%。最多的档案馆微博粉丝数52343,而这也与有着数以百万粉丝数量的其他政府部门微博相差甚远。从粉丝活跃度来看,粉丝活跃度仅占总数的5%。即使是微博粉丝最多的湖南档案微博,大多数粉丝都是近期没有发表过状态,活跃度接近0。由此可见,档案微博的传播力非常有限。

3.微博影响力分析。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通过微博参与官民互动的活跃程度,活跃程度越高表示该微博进行官民互动越频繁[3]36。微博活跃度与微博数量、原创率有关。总的来看,我国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的微博数量总体较少,微博数不到100 条占30%,最多的档案馆政务微博数量1000 多条。而在所有的档案微博里,都有着同样的一个现象,原创率低,转发的微博几乎占总微博数的三分之二,内容也与档案工作并不相关联。数量不多的微博数和原创率过低的微博质量使得档案微博没有发挥出它的影响力,不能够起到档案宣传的作用。

4.微博引导力分析。政务机构和公职人员微博发布信息的舆论引导能力,引导力越高表示该微博所发布的信息在网民中关注度越高、认同度越高[4]。政务微博引导力与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数有关。根据上面列举的两例档案微博来看,档案微博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转发量和评论数寥寥无几,几乎为零,这说明公众虽然关注了档案微博的账号但并不关注里面的内容,档案微博发布的信息没有群众的关注,认同度低,这也和档案微博没有建设好自身的微博信息,没有实质性内容有关。如果微博没有了群众的关注,即使有再多的粉丝数也只是“摆设”[5]6。

二、当前综合性档案馆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1.官方微博形同虚设。从本次调查的档案馆政务微博的内容和传播力、影响力来看,大部分的档案微博成为政府网站的简缩版,不仅发布微博数量较少,粉丝数和转发数少得可怜,而且缺乏原创性的与馆藏相关的微博。另外,除了本次调查的17 个省级档案馆政务微博外,还有一些名为“XX档案查询”的微博用户,没有微博头像说明也没有进行微博认证,在这样的微博用户下大多是零关注零粉丝零微博,这样的档案微博更是形同虚设。

2.微博内容空洞乏味、更新慢,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目前档案微博的内容大多空洞乏味,没有档案特色,缺乏吸引力。大部分微博信息发布多为档案馆政务活动信息,形式毫无亲和力,这样的微博很少有粉丝互动交流,像是刻板的板报[6]21。即使是这样内容空洞的微博不让用户评价,无法根据微博内容交流。此外还有一些微博通篇转发与档案工作无关的信息,例如民间新闻,生活感悟等,根本无法起到宣传和提供档案信息的作用。除此之外,部分微博长时间无更新,缺乏对档案工作的实时记录和与群众互动,这对综合档案馆的自身形象塑造和公信力的培养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3.缺乏运营维护,微博很难维持。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档案微博即使开通时间较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营和维护,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于档案微博发布的内容不能与公众需求相链接,又疏于更新和与用户互动,这使得粉丝在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取消了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档案资源整合,以新颖的公众感兴趣的档案信息来吸引关注,那么很快档案微博将成为空壳。

三、完善我国综合性档案馆政务微博的对策

1.关注公众需求,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现代社会,微博的出现为档案工作进一步融入公众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档案越来越趋向透明化,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去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档案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观念,在为政府服务的同时,关注公众的档案需求,发挥自身的档案资源为公众提供利用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作用,使档案微博成为一个便民、近民、利民的公共平台。档案馆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通过对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用户类型、特点的分析,有利于档案馆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服务,落实到各个细节,使政务微博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档案馆通过档案微博的应用可以提高自身服务,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根据目标设定微博的形象,包括展示层面和个性层面,例如:昵称、背景、页面设置、性格、语言语态等,树立亲和的机构形象,便于与用户交流。

2.丰富优化微博内容,完善实时更新与互动。档案微博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与关注者共享特色档案资源,领略历史记忆和档案文化的魅力。利用微博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精品馆藏实体,并配以短小精炼的解读语句,可以加大对馆藏档案资源的宣传,扩大档案资源的利用范围,让用户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够感受到档案的魅力。因此档案微博内容应涉及更多的档案知识,要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要关注民生,才能引起公众浏览和关注的兴趣。例如“南京档案”曾发布过一系列邓小平档案的微博,其中包含了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亲笔信、电报之类的档案资料。另外,微博更新速度应提高,要积极与粉丝互动,维持微博的新鲜度和持续的吸引力。通过微博与广大公众交流沟通,构建了一个实时、双向、通畅的信息网络,真正实现档案馆和公众“微距离”的对话沟通。档案馆在与公众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通过微博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用户在接受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和接受信息服务之后,对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档案馆根据收集到的这些回馈信息对档案微博信息服务做出相应调整,使档案信息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所需。

3.建立专门微博运营团队,提高微博的影响力和宣传力。运用专业的团队来打造和宣传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微博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档案馆应建立专门微博运营团队,确保微博及时更新,根据馆藏内容编辑原创微博,避免大量转发,加强与公众互动,对公众需求留言及时回复。加强对粉丝群体研究,有针对性地发博文,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档案需求。在提升微博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方面可以善用话题,传播与自身推广对象的匹配关键词;主动跟随目标受众的关注热点;在社交媒体中内容战略的建立始于关键字分析,关键字可以帮助档案馆了解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关注热点;综合利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加入地址或者代码等。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5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民互动方式,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政务微博运行体系,防范政务微博所带来的风险,是我国乡镇政府提高政务微博服务水平的关键。在乡镇地区,管理者素养不足;微博命名、认证混乱;规章制度的缺乏与失效是政务微博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提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官员媒介素养,建立多元的政务微博监督机制。

关键词:政务微博;乡镇政府;运行机制

近年来,在乡镇地区,经微博发酵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借用微博平台,不仅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和多元“参政渠道”,更加速了乡镇政府机构的重新定位与革新。虽然政务微博便民、高效,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政务微博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之良性互动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从而提高乡镇政府治理政务微博的服务水平。

一、乡镇政府在发展政务微博中的问题

微博作为政民之间“施政”和“问政”的交流平台,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拉近了政民和党群关系。但随着政务微博的推行,政务微博的发展瓶颈日益显露,定位不清晰,语言僵化、失真,微博注册、认证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政务微博运行机制混乱

据统计,至2011年年底,在新浪网、人民网、腾讯网、新华微博和人民微博上的政务微博总数高达50 561个,其中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微博分别有32 358个和18 203个。“微博问政”和“微博施政”虽然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但政府相配套的微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规章和法规的制定也滞后于“微博问政”和“微博施政”的执行。在乡镇地区,由于政务人员服务水平低下,自身素质不高,面对舆情事件,往往采取隐瞒、谎报和不报的措施,政务微博运行体系混乱,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专业技能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

(二)政务微博定位混乱,各部门职责不清

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网民的维权意识,参政议政水平逐渐提高。在广大乡镇地区,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大多数部门采取轮岗和兼职的做法来运行政务微博,政务微博的发布、监督、和评估,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由单一的部门进行,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造成政务微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和网民互动率等问题。在政府机构微博和党政干部微博、政府网站与政府微博之间,各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严重。

(三)对政务微博监管和监督不力

2012年,新浪微博发布了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规范手册》,这对政府机构官方微博、官员个人微博以及政务微博与民众交流方面提供了有可循之“规”。政府组织机构、官员形象和政民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政务微博的监管和监督不力造成了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协调的障碍。2013年,国家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法律条目单一且缺乏可执行性,并缺乏有效监督和监管;在党政机关内部,政务微博大多处于“空头口号”和“形象工程”,对政务微博的实际效果很少关注,组织内部没有建立科学、标准的监管和监督机制,造成政务微博随意性强、反馈性差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在乡镇地区,政务微博的良好愿景逐渐与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弊端形成强烈反差,尤其在内部机制方面,存在着管理混乱、无序,责任和职责不清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务微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位和传播管理理念的滞后等方面。

(一)政务微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2012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高达6亿人,网络力量的强大和政务微博的开通,加速了政务微博和政府治理模式的快速转变。政务微博不同于个人和企业微博,政务微博更多地代表权威和官方言论,并具有法律效力,其发文字数被控制在140个以内,在零散的信息中归纳总结、设置议程,并和其他部门配合,这对政府工作都是极大的挑战。针对紧急政务和突发事件,政务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应对,对信息的甄别、审核不严,为了辟谣或者安定民心而任意发布不准确的微博,不仅会给后续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压力,影响了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二)政务微博信息管理制度缺位

据统计,政务微博和政务人员微博平均日转发量分别为74.3 次和6.5次,信息转发量之大和传播速度之快给信息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在日常的政务微博信息管理过程中,政务信息透明度偏低,在信息的选择、编撰、汇总流程中,偏重于发布对自身部门有利的信息,且信息发布存在“失真”现象严重。在乡镇地区,对关乎大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却更新迟缓或者内容空泛,缺乏实际效用,导致政务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政务微博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三)政务微博传播管理理念滞后

在2013年底,政务微博已逐渐成为网民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平台,但政务微博的服务理念和办事效率,却没有得到网民的一致认同。在广大乡镇地区,大多数党政机构和干部还保留着传统的和固定化的管理理念,对政务微博采取否决和摒弃态度,导致政务微博发布和互动机制混乱。在政府发帖和网民互动环节,其转发量和互动性不足,政府只顾发帖,却忽略网民的评论和意见,政民互动少,且针对网民的意见,有些地方往往不理睬、不采纳、不解决,把政务微博只当成一种摆设和形式,在组织机构、官员自身、网民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政务微博传播管理机制。

三、政务微博的发展策略

政务微博经过近六年的发展,促进了乡镇地区政务微博治理水平的提高,这既是网民参政议政的互动平台,更是政府“阳光执政”的善治平台。因此,加快政务微博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独具的政务治理平台。

(一)促进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官员媒介素养

目前,80%的乡镇政府都建立了政务微博系统,但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政务微博统一的施行规范与法律条文,各地“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规范的和标准化的管理条例,从宏观上进行约束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政务微博的操作流程、管理机制、政府效用、维护监督和科学控制等方面,制定政务微博应急管理条例和规章,建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政务微博服务平台,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务微博运行机制。同时,提升官员的微博效用和业务素养,定期进行专业和政务微博培训,组建专业的政务微博团队,并加大同高校、科研院所和权威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提升组织和官员自身的媒介素养。

(二)建立多元的政务微博监督机制

目前,在乡镇地区,针对政务微博的特性,加强对政务微博自上而下的监督,从安全运营、组织流程和禁止性规定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第三方监督机构作为政务微博的“中立方”,凭借其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2012年初,我国首次由权威和专业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组织和发起了《政务微博评估报告》,政府也以此为依据进行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保证政务微博的健康、有序运行。网民作为政务微博的参与者和互动者,通过正常渠道、合理言论表达诉求,对组织机构、公务人员和办事效率进行相应的反馈和监督,从而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政务微博服务功能的转变

政务微博作为政民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不仅节约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更促进了政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提高乡镇政府政务微博的服务水平,应将政务微博的宣传性功能转化成服务性功能。对民众的诉求和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回应和解答,从而实现政务微博功能的提升和转变。与此同时,乡镇政府利用政务微博平台不仅发布信息,更要注重及时反馈和回应信息,从而改变“发帖不理、回帖不应”的被动局面,并针对网民的具体回应和意见,官方应进行负责、有效的应答,保障政务微博运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政府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提升和转变。

结语

政务微博作为网民参政议政的平台,在推进村民自治和提高乡镇政府现代化的治理水平和能力,尤为重要。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加快乡镇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平台,合理解决社会矛盾,这对促进乡镇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曲莉.当前中国政务微博初探[D].长春:吉林大学,2013.[2]李姗姗.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作者简介: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6

《报告》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新浪微博提供的18132个(截止2011年10月31日认证的)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数据,特别是排名前200位的机构微博和前200位的官员微博进行分析计算,各得到100位活跃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微博,并对其进行二级指标统计。汇总两次统计结果,得到微博活跃度、微博传播力、微博引导力三项指标,对其进行权重叠加最终得到综合排名前十的党政机构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

《报告》中分别对政务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进行案例分析,并对突发事件中的微博官民互动做详细分析。其中政务机构微博选取“外交小灵通”、“中国国际救援队”和“成都发布”为研究案例。“外交小灵通”是外交部试运行的微博平台。2011年4月13日,“外交小灵通”正式开博发声,凭借对外交外事新闻的及时播报以及对各国文化风俗图文并茂的介绍,“外交小灵通”开微博未及一月,粉丝数量已攀升至18万余人。作为首个部委开通的微博,涉及“外交小灵通”的媒体报道仍是偏正面。《人民日报》也以“外交小灵通”为例,称“外交开启了‘微时代’”。

《报告》在整合数据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政务微博发展阶段与模式,指出当下中国政务微博的六种模式,分别为公安微博多元模式、政府微博发布厅、“问政银川”模式、突发舆情应对模式、官员微博带动模式、“微博公文”模式。《报告》对新浪微博影响力前200位政务微博数据抽样分析发现,在2011年微博社会舆论议程设置功能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政务微博趋向成熟化的特征逐渐显现。我国政务微博趋于成熟化主要表现在群众观念、媒体素养、积极心态、时效性、透明度、理性建设性、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管理规范、舆情应对、执政能力和危机管理思维等方面。

《报告》指出,通过对2011年度热点微博舆情案例的分析,政务微博开设与运用中的问题分布在微博运营的各个流程环节中,其中,在思想观念、开博认证、运营维护、语言文风、机制建设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最多。针对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报告》指出,政务微博使用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是不要做什么?一方面是要做什么?政务微博的运营,应首先要避免政务微博常见的各种问题和失误,其次,就要进一步积极有所作为。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7

“周口发布”现在的版块设置从最初的16个版块, 经过实践摸索, 更改为现在的22个版块。微博编辑在收集信息源的时候, 会根据这22个版块的定位进行在意性搜集, 就搜集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版块进行分类发布。当然版块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微编会根据网友的阅读量、互动量的数据变化, 进行研讨, 适时调整, 不间断地进行淘汰和更新。

另外, 除文字内容之外, “周口发布”每条微博都会配上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少则1张, 多则可配发9张图片, 增加微博内容的可视性。

其次注重发布时间。微博消息的及时性是微博发布一大特点。及时发布微博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 对应版块的时效性。如【早安周口】版块, 就应是每天上午8点半之前进行发布的内容。第二, 新闻的时效性。能在第一时间第一手发布官方信息是最好的, 若是获取信息不及时, 不会选择发布过时很久的新闻。第三, 网友的阅读习惯。例如, 在节假日期间, 网友的生活和心情都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 此时间段发布的内容就会以贴近生活的为主, 如【周口美食】、【健康小贴士】、【小布杂谈】等时效性不强, 但其内容是贴近生活或者比较吸引人的版块。

再是加强受众互动。微博与受众互动的形式有:转发、评论、私信和点赞。作为一个公开性的传播平台, “周口发布”要时刻注意着自己的影响。在与受众的互动过程中, 以真诚、亲切的态度回应其相关问题。这是提升政务微博“周口发布”形象最直接的方法。

内容建设、发布时间、受众互动是周口发布政务微博快速成长的三个关键。当然, 作为周口市政务微博, 内容建设是主体, “周口发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准确把握微博定位, 念好“正、紧、暖、近、新、活、实”“七字经”。把七个“字”落到了实处, 才是地方性政务微博成功之道。

一是“正”。传播正能量, 传递好声音。“周口发布”围绕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找准定位, 政务微博以“正”立身。在微博素材上, 采取多渠道多方面选材, 每天随时关注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发到平台的即时新闻外, 及时查看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周口网和驻周媒体网站相关消息, 时刻关注周口最新资讯。在审核机制上, 建立了微博团队编审平台, 微博发布前逐条讨论审核。微博编发程序为:推介新闻→编发前讨论→负责人审核→编辑→复审→发布→关注。严格执行编发程序, 保证“周口发布”播出的是好声音, 传递的是正能量。

二是“紧”。紧跟市委部署, 汇集民心民意。紧紧围绕周口崛起方略, 做好宣传;紧紧围绕市政府重大决策做好发布。例如, 我市开展中心城区集中清洁活动, 征求民意, 凝聚了民心。

三是“暖”。暖人心, 有温度。例如, 我市马刚和黄东会候选8月“中国好人”;“最美妈妈”朱秀霞:举债百万建留守儿童学校;《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周口农民工落户北京;救火英雄邓运洪荣登7月份“中国好人榜”;最美女孩郑雅雪杭州地铁站救人。发布的是身边动人的好人好事, 感人的爱心故事, 充满了温情爱意。

四是“近”。近民事, 贴民意。讲的多是老百姓身边的事, 或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例如, 文明城市建设、周口好人评选、市花市树评选、农村清洁家园活动。说的是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具体事, 反映的是党风政风和谐之风。传播的是贴近百姓, 关乎百姓生产生活民生类事件。例如, 省级统筹新农合大病保险10月在河南推开;我市建立59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五是“新”。新闻天天有, 信息时时更。“周口发布”不仅坚持每天早起搜索本地媒体上的信息, 而且随时注意收索国内媒体涉周信息, 发现积极信息, 第一时间编发。例如,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央视报道焦裕禄式的好校长张伟, “周口发布”在省内传统媒体报道前及时跟进发布, 使得我市重要的正能量新闻事件得以最快速度传播。

六是“活”。内容亲民, 形式灵活。“周口发布”是政务微博, 但也不能只做生硬的传声筒, 自说自话。语言活, 用好网言网语;形式活, 让网民感到有亲和力。为此, “周口发布”开设有周口美食、生活资讯、小布微提醒等板块。例如, 向网民推介周口美食逍遥镇胡辣汤、孔集烧鸡, 介绍文化惠民活动“百部优秀影片展映”。

七是“实”。说实话, 办实事。对网民在互动交流中反映的问题, 或给编辑电话联系反映的问题, 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重要事项, 随时以舆情报市网管办, 给领导研判决策提供参考, 帮助网民解决实际问题。

“周口发布”是市委市政府建设和谐周口、服务周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小编紧紧围绕“七字经”, 牢牢把握微博的政务定位、强化市委市政府角色意识, 保持周口政务第一发声源的权威性, 受到了粉丝及社会的关注, 为服务周口百姓的工作、生产、生活, 为建设文明、和谐、富强的周口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周口发布”在全市是第一家粉丝“十万级”政务微博。粉丝多了, 关注的人群多了, 影响力大了, “周口发布”的媒体性质日渐凸显。“周口发布”将继续坚持念好“七字经”, 以传递好声音, 传播正能量, 讲好周口故事为己任, 加强内容建设, 树立品牌意识, 进一步扩大“周口发布”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为服务好周口建设多元发声、权威发声。

摘要:周口市政务微博——“周口发布”, 2014年7月7日开通上线以来, 始终坚持及时传达好党委、政府的声音, 随时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 利用微博这一新媒体传播方式, 在政府和网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周口发布”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6月底, 河南城市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周口发布”位居第二。周口发布的快速成长, 在于周口发布加强内容建设、注重发布时间、强化与受众的互动。

关键词:地方性,政务微博,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人民论坛, 2012 (13) .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8

1 我国政务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务微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部分地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日益增长的网络舆情事件和发展极度不平衡的政务微博建设使我们认识到,政务微博的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剖析各地政务微博运用发布和问政职能应对网络舆情的案例文献,对比“问政银川”模式经验做法,现阶段政务微博存在3方面尚待改进的问题。

1.1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条例不健全:在个性官员伍皓“骂战”和故宫微博“口水战”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不当使用,直接反映出当地政府政务微博管理条例不健全,内部没有制度化明确各部门政务微博的职能和对外的角色定位。

绩效考核不健全:缺失的绩效考核制度使政务微博的管理条例难以长久的施行。因为部分地区政务微博还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考核体系,造成政务微博“开与不开一个样,办好办坏一个样”,部分政府微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使政务微博形同虚设。

回馈机制不健全:缺失有效的回馈机制就难以在网民中树立政务微博形象,使政府、社会、市场三方无法良性互动,违背政务微博建设初衷。不完善的回馈机制,使政府与社会二元产生对立。

1.2 部门间协作机制不健全

账号建立混乱:政务微博的内部协作,需要统一账号平台。隶属于一个部门的各分支部门注册多个网站的政务微博,对于该部门的信息分享、统一管理和提供对外公共服务会形成一定程度的障碍。

缺乏统一管理:命名统一是政务微博管理的前提。由于网民不了解政府组织机构职能,且部分利益诉求存在部门间职能交叉,网民往往难以寻找对应职能部门反映。同时混乱的命名往往使沟通中出现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其根源是缺乏统一管理政务微博的上级机构,造成政务微博运行秩序紊乱。

1.3 内外部定位不足

内部定位无序:由于管理条例、绩效考核不健全,账号建立混乱、缺乏统一管理,使政务微博在梳理本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上难有建树,造成内部定位无序外部定位缺失:由于回馈机制不健全,政务微博无法有效响应网民利益诉求并发布与民众切实相关的政务信息,造成外部定位缺失。无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使原本较差的城管印象更加突出,造成政府、社会、市场三方非良性互动,激化网络舆情。

2 我国政务微博的治理路径

政务微博的治理重在理念革新,明确职责,完善机制,适度营销针对问政银川的制度平台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我国政务微博的治理路径分为3点。

2.1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制度:创建领导机构和部门职能,完善制度平台与条例建设。2011年4月23日,银川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银川市党务政务网络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成立党务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并根据各部门职能量身定制各部门工作职责,为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2)健全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建立网络问政体系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各县(市)区和各部门的政务微博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网民反映、专业评价、实际效果纳入考核体系中,作为年度考核内容。

(3)建立于民可信的回馈制度:制定政务微博网民留言回复制度和网络意见办理程序。明确规定各部门回复期限、办理期限和处理情况,及时回复使网民有据可查。同时建立定时定期回复和办理情况上报上级领导审阅制度,并主动邀请传统媒体和相关网络媒体监督。银川市确立微博问政办理实行限时办结制。

2.2 完善内外部定位

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带给政府的不只是政府执政理念的变革,在更深层次上,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府领导体制改革,使政府领导体制与蓬勃发展的政务微博和电子治理有机融合。

2.3 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1)规范政务微博账号注册及组织建设:按照目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组织结构完善微博体系,同一部门政务微博要建立在统一的网络微博平台上。银川市政务微博集群的构成由@问政银川承担。问政银川不仅负责承担监督、督办、受理投诉,更负责各部门微博的绩效考评,各部门微博的开设批次需要科学的分布形成有效的集群化构建。

(2)分组管理,理清职责:交互式的良性运行机制需要各政务微博有效分组,理清职责,对微博集群的组员进行准确评估,严防不良言论和消极态度对公民参与造成伤害

摘要:结合全国优秀政务微博“问政银川”的建设实践,分析了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务微博的治理路径,从而实现政务微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发展政务微博 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篇9

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指导科学发展、推进政府工作、提升政府绩效。政府开通微博, 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也是政府了解舆情、改善自我的需要, 同样是应对新时代执政挑战的需要。

一、发展政务微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

社会管理是一项多元参与的系统社会工程, 而且网络与社会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 网络本身就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应用手段, 因互动性强, 交流迅捷, 因而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也深受广大网民欢迎。微博可以促进政务公开,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执政者通过熟悉微博、关注微博、驾驭微博, 可以清醒判定微博中的是非真伪, 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制度, 提高执政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

政务微博由于能够比较及时地、更好的满足广大民众在知情、解难、排忧等方面的需求。党政机关开设政务微博的重心, 就在于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寻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务微博实际上是对政府行为的一次改革, 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

二、切实加强政务微博建设, 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要明确微博定位, 保证信息更新。政务微博意在搜集民意, 服务于民, 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只有自身定位精准, 才能发挥实际效用。不同职能的政务微博, 应立足本部门服务, 充实微博内容。如各地宣传系统, 应以微博宣传各地政策部署, 展示当地形象和风俗特色, 并在当地重大突发性事件中, 及时发声, 更新权威信息;市政服务部门, 其微博内容应立足实用信息发布, 提供便民“微服务”, 听取民众反馈意见, 更新服务方式和理念。党政部门既然开微博, 就应该保持微博信息的持续更新。如果内容更新迟缓, 或是几天不做更新, 就会使其服务功能有名无实, 不如不开。只有积极融入微博氛围, 以微博打造问政新思路, 汲取线上群众意见, 才能真正发挥政务微博作用, 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

二是要积极响应舆论, 做好舆论引导和互动。政务微博应主动关注当地新闻, 倾听网民态度意见, 占据舆论主动权。同时, 倾听群众心声, 及时发现可能诱发群众意见的导火索, 将其化解于萠芽状态。特别是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 通过主动搜索舆情的方式, 时刻关注微博舆论动态。政务微博代表政府形象, 是落实管理服务功能的新窗口, 互动必不可少, 不可一味发布信息, 对网民的评论不管不问, 对群众的意见置之不理, 既影响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又辜负政务微博问政的初衷。政务微博应直面批评, 坦诚接纳各方意见。保留微博评论中疑问性问题、建设性意见, 不关闭评论、不删除评论, 保持评论的原生态。政务微博运作成熟后, 应定期对网民评论进行分类整理, 不断改进完善政务微博。

三是要注意信息保密, 配置专员管理加强审核。政府信息公开是党政部门的重要工作, 微博是政府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新颖方式。但信息公开需把握尺度, 公开之前的信息审核必不可少。一旦涉及国家机密、公共安全、重要决定等信息, 务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保密部门, 确保不发生政务微博泄密事件。政务微博的内容发布、回复评论等日常维护不仅要求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还需要专业的政务知识, 因此要配置专员加强管理。配置的专职管理人员但凡要发布的微博信息涉及到正式的政府政策法规、大件要案说明、突发敏感事件的公告, 一定要向上级部门申请审核, 经确认通过才能发布,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使自身陷于舆论的被动位置。除原创内容以外, 转发信息也需谨慎, 以免传谣, 误导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政务微博时效性的同时, 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四是要真诚沟通交流, 及时处理投诉质疑。政府权力来源于群众, 应最终服务于民。作为与民沟通交流的平台, 政务微博在内容发布及日常管理中, 应摆脱“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 真诚与民沟通。如果将网民意见或者不同观点视为洪水猛兽, 以敌视的态度对待网民, 将群众问题抛至一边, 将永远无法在微博阵地上站稳脚跟。放下成见, 低姿态与民沟通, 设身处地为发着想, 为民办事, 真诚与民沟通交流, 将最终在微博世界中赢取网民的尊重与赞扬。在微博平台中, 网民表达方式自由多变, 官场套话式的微博内容与微博平台开放、自由、个性化的风格相悖, 势必受到网民排斥。因此, 政务微博在内容发布过程中要避免“官腔”、“官味”, 尝试更多“口语化”、“人情化”的用语, 确保与网民形成良好互动, 以消除网民对于政府部门威严而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对于网民的投诉质疑, 政务微博不仅要及时回复, 还要及时处理。相较传统媒体, 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让信息具有了裂变式的传播速度,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情风暴。因此只有及时处理投诉质疑, 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后果。特别是在重大事件中果断发声, 发布权威信息, 更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强有力措施。

摘要:近年来, 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党政部门应该主动学习微博、运用微博、管理微博, 只有这样才能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昆明市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篇10

政府对媒介的娴熟运用古来有之, 尤其在二战后, 随着广播和电视的先后普及, 日渐兴盛。互联网诞生之后, 网络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由此诞生了对公民参与而言的“网络问政”和着重于政府主导的“网络执政”。政务微博在网络媒体进入政治生活之后, 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政治沟通工具。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强调人在社会中被动地由外力所驱使, 像齿轮和螺丝钉一样, 呈现出缺乏个人自主性的“集体意识相似性”。“有机团结”强调个体差异, 指人们在相互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凭理智、志趣进行协商以达成合作的机制。而中国社会恰好经历着涂尔干所说的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型, 微博由于其去中心化、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性强等特征, 恰恰是适应这种社会转型状况的传播形态。

政务微博, 也称“官微”, 是由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 主要用于发布和传播公共事务信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引导舆论走向、树立政府形象和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民情、总集民智和官民沟通的微博平台。[1]

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舆情监督乃至行政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释放和保障了民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话语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而且在促进政府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3年12月26日,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共同发布《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超过10万个, 较去年同期增加4万余个, 增长率约为67%。[2]

本研究关注昆明市政务微博, 考量其作为一种政府新型行政管理的渠道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 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昆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

(一) 昆明政务微博的概况

2013年5月16日, “@昆明市长”微博开通上线, 成为全国首个省会城市市长官方微博。截至2014年5月30日, 昆明市共有106家部门、单位开通党务政务微博, 并加入“昆明发布厅”微博矩阵。新浪网、腾讯网发布《2013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榜单》, 新浪微博平台云南省1917个党政机构官方微博账号中, 评选颁发24个奖项, 昆明市共有“昆明市长”、“昆明发布”、“昆宣发布”、“昆明12345市长热线”、“火把果观察员”等5个政务机构 (含公职人员) 微博账号获奖, 占全部奖项的20%。腾讯微博平台中, “昆宣发布”荣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政府机构微博”。2014年6月19日, 新华网在举行全国“城市网络形象排名暨《城市网络形象报告 (2013) 》”发布会。在全国286个重要城市2013年度的网络形象相关情况评选中, 昆明市荣获2013年度“全国政务网络形象奖”。

(二) 昆明市特色政务微博简介

(1) @昆明市长:2013年5月17日上午9时, 随着“昆明市长”新浪微博第一条博文的发布, 截至2014年5月28日15时, “昆明市长”微博账号已有粉丝82.46万余人, 共发布博文360条, 共收到评论11.8万余条, 网民@给“昆明市长”的微博有20.4万余条。网民从最初的拍砖和吐槽, 转向反映具体的民生诉求问题, 以及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据人民网2014年3月17日“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显示, “@昆明市长”在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新闻宣传系统中微博关注度排行中名列第八, 首次跻身前十, 这也使“@昆明市长”成为前十名的政务微博中是开通时间最短的微博。

(2) @昆宣发布: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 荣登“2013年度云南省十大政务机构微博”第2名 (仅次于“@微博云南”) , 同时被腾讯网评为“2013年度全国优秀政务微博”。此外, 在2013年“7.19暴雨淹昆明城”灾害中, “@昆宣发布”全天候整合各方资讯, 实时发布抢险救援、气象走势及实时路况等讯息30余条, 发挥了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作用, 被评为新浪网“2013年度全国十大应对最为迅速政务微博”, 入选腾讯微博“2013年度全国政务微博案例top50”, 排名第20位。

(3) @跑者身影 (原@火把果观察员) :昆明市公安局民警姚志宏, 列“2013年度云南省排名前十政务公职人员微博榜单”第3位。该微博信息量大、更新频率高, 信息内容丰富, 除警务信息外, 还有大量实用的文化生活服务信息。

(三) 昆明市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对“昆明市长”、“昆宣发布”、“跑者身影”发布内容抽样统计, 抽样时间范围为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 抽样总体为此时段内三个微博发布的所有微博条文。从微博发布的数量上看, 在研究时段内“昆明市长”发布微博共计23条, 平均每天发布0.76条;“昆宣发布”共发布431条, 平均每天发布14.3条;“跑者身影”发布共计349条, 平均每天发布11.6条。

在被转发和被评论次数方面, “昆宣发布”发布的微博不但总数量最多, 而且累计被转发和评论数最高, 有4498次转发, 平均每条被转发10.4次;累计被评论2298次, 平均每条被评论5.3次;“昆明市长”累计被转发625次, 平均每条被转发54.7次, 被评论1259次, 平均每条被评论27.1次。尽管“昆明市长”在被转发和被评论累计数上排名第二, 但每条微博的平均转发数和平均评论数最高, 可见, 其受关注程度最高。“跑者身影”累计转发量787次, 平均每条被转发2.25次, 累计被评论274次, 每条被评论0.78次, 互动程度最低。

从微博发布的内容上看, “昆明市长”的微博内容以政务信息为主, 包括政府工作动向、回应民生关切、突发事件通报等, 内容原创性高, 措辞严肃严谨, 表现形式以文字为主。“昆宣发布”以传播类信息为主, 包括新闻资讯、政府形象宣传和民生信息发布。涵盖内容广泛, 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 除了采用视频连接、多图片、长微博等多种方式, 并善用微话题, 发起#春城记忆#、#舌尖上的旅行#、#美丽云南#等多个话题。同时以@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媒体账号, 获得大量转发评论。“跑者身影”内容以转载为主, 原创性最低, 除警务资讯、事故信息外, 还包括户外运动、健康知识、娱乐笑话等讯息。

通过三个微博的主页信息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类型的微博所要传达的信息有明显的特点和方向。“昆明市长”作为以政府官员职务名义开通的政务微博, 尽管发布微博数量最少, 但受关注程度和互动率最高。“昆宣发布”作为昆明市政府的官方微博, 在服务市民的同时也承担了城市宣传和形象塑造的任务。“跑者身影”作为警务人员个人认证微博, 虽更新速度快, 但以个人信息和兴趣诉求为主, 政务微博属性不明显。

三、昆明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一是微博重数量轻质量。尽管调查发现, 大多数昆明市政务微博的发布数量呈逐月上涨趋势, 但是在原创性上有所欠缺, 部分微博账号为凑字数完成任务, 以转发健康知识、娱乐话题、心灵鸡汤等来刷屏。例如, “昆明市人保局”在2014年6月原创微博为136条, 但转发信息却高达近767条, 原创率仅为15%。此外, 微博质量总体上参差不齐, 大多数微博发布内容乏味, 多以政府工作动态、各类通告、本地新闻和宣传教育等信息为主。并且表现形式单一, 未能结合微话题、视频音频多种形式, 可看性不强, 不足以对粉丝形成长效的吸引力。

二是政民互动不活跃。微博作为互动性极强的双向沟通工具, 本应发挥其互动交流的作用, 但部分微博账号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对市民的咨询和疑问, 或不予回应, 或敷衍了事。例如, “昆明公交”“昆明煤气”、“昆明市住建局”、“昆明市安监局”等部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 在2014年6月回复网民问题次数均为0。这种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对市民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的做法, 不仅有违开通政务微博的初衷, 而且会降低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三是微博运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微博发布者对于微博使用不够熟练, 缺乏微话题和微活动的策划能力, 不懂得长微博等发布技巧;另一方面, 不少微博发布者由部门中不擅长使用网络者担任, 他们对网络流行语言不熟悉, 缺少网络传播经验, 导致政务微博中出现很多“雷语”、“悍语”和“官话套话”, 引起网民的不满。例如, 2013年“3.01”暴恐事件中,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得知暴徒被抓获以后, 发布了一条内容为“喜大普奔” (1) 的信息, 遭到网友言辞激烈的批评, 后将该微博删除。

四是微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弱。突发性事件由于其出乎意料、影响巨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特征, 备受网民关注。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部分微博三缄其口, 未能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准确信息, 使得公众转而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 造成轻信流言蜚语影响社会安定。例如, 在2014年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中, 昆明市官微未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性质和始末进行发布, 使得部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严重误导市民, 对昆明市的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尽管事后官微以通告形式澄清事实, 但公众因此对昆明市形成的负面评价一时难以扭转。

五是微博间缺乏合作, 未能形成联动机制。虽然截至今年6月, 昆明市共有106家部门、单位开通党务政务微博, 但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各自为战, 遇紧急情况临时配合, 难以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舆论引导合力。尤其在一些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中, 未能相互配合, 发挥集群作用, 没有形成紧紧围绕昆明中心工作进行宣传的合力, 很难发挥政务微博意见领袖作用。

四、对进一步发挥好昆明政务微博作用的建议

(一) 以制度为依据, 推动政务微博操作规范化

英国是推动政府微博规范化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早在2009年, 英国政府就发布了《政府部门Twitter使用指南》供各级部门参考。这份长达20页的指南, 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使用Twitter的目的及评价方法;Twitter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有效管理和使用Twitter;推广Twitter。该指南不具有强制性, 但对于政务微博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而在我国, 一些城市管理者也在探索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操作路径。2011年, 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 其中明确: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 要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3]

要实现微博管理的规范化, 可以通过制定《微博管理考核办法》《微博测评体系》等章程, 建立规范的运作机制。不仅要对发文频率、发文内容、发文口径等进行具体规定, 而且要保证定期汇总微博发布和考核情况, 并提出整改意见, 形成长效奖惩机制。定期将考评结果反馈到各行政单位, 作为提高微博质量的重要参照物, 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同时, 政府机构可与第三方调研机构合作, 对服务对象的微博使用行为进行了解和调研, 用他们习惯的方式满足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政务微博管理操作规范。

(二) 以人员配备为核心, 提升政务微博运营人员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对大众媒介的认识、评估、批评、利用和参与等方面的素质。对于政务微博运营而言, 主要对以下两方面的人员深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一要提高政府官员的微博服务意识。2011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 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 拓宽工作领域, 深化公开内容, 丰富公开形式, 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借助微博等新平台以微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正是政务公开方式方法的创新之举。[4]政府官员们要充分认识到政务微博的重要意义, 不仅要以正面、主动的态度来看待政务微博, 以适应复杂的传媒现状和多变的舆论局势, 更要加强个人学习, 提高现代传播意识和新媒体操作能力。

二要提高基层运营者的微博驾驭能力。首先, 要建立起一支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的政务微博“官方标配”团队。团队中应该包括内容编辑、活动策划、美编和分析人员几类, 岗位权责分明, 各司其职。其次, 定期或不定期对微博运营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如聘请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教师或具有媒体经验的记者编辑们定期为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政务微博的讲座, 也可以与市委党校或本地高校合作, 开设一定课时新媒体相关的短期培训班。通过交流与培训, 提高基层运营人员的媒介素养, 确保微博的正常运转。

(三) 以传播为王道, 进行内容和传播渠道的整合

(1) 要提高政务微博的质量和互动性。在保证发布数量的同时, 决不能忽略“质”的提升。一要提高微博的原创率, 特别是要发布与自身单位工作有联系的、民众关切的信息。二是要在用语上“接地气”, 适应微博受众的需求和网络用语的变化。调查显示, 微博用户以18~30岁的年轻用户为主, 占比高达67%, 趋于年轻化。[5]因此, 在微博用语上, 要适当摒弃官话、套话, 转变语言风格, 用符合受众需求的语言发布信息。例如, 2013年8月22日, 台风“潭美”在福建登陆, 上海也迎来大风及降雨之际。“上海发布”的一条“高温君, 你放手吧, 今天出伏, 台风也来了, 勉强是没有幸福!”微博, 以轻松欢乐的表现形式为上班族们带来早晨的问候。[6]再如, “南京公安局白下分局”以系列原创漫画“小警故事多”讲述警察的逸闻趣事、以“汤姆猫说防范”系列视频的动画形式提醒市民防范诈骗飞车抢劫等等。内容诙谐幽默, 让人印象深刻。在民生互动上, 微博运营者要按照职能、属地相关原则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 及时回应, 并反馈到相关职能单位进行办理, 快速搭建一个畅通高效的政民互动桥梁。

(2) 充分发挥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功能。在日常工作中, 积极收集网络热点事件舆情, 并对舆情进行预测和研判, 尤其对热点事件提前预警, 制定应对措施, 做到心中有数, 有备无患。在突发性事件中, 政务微博要担当重要的“第一信源”, 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权威解释或回复, 抢先占领舆论制高点, 凭借权威来源和准确消息掌握话语权, 避免谣言滋生和传播。

(3) 整合资源, 加强合作。通过加强管辖内各政务微博的联系, 以通讯册、QQ群组、微信群组、交流会等方式, 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 日常交流工作经验, 在重大信息发布时可实现联动响应, 形成强大的群集效应。同时, 可以和全国及当地主流媒体探索合作方式, 开展线上线下合作, 拓展信息传播范围的基础, 使政务微博成为市城市品牌建设的新渠道。例如, 全国政务微博范本“微成都”曾与成都市残联一起推动关爱残疾人的“橙丝带行动”活动;还与腾讯微博进行合作成立联合团队, 共同运营地方政府官方微博, 形成强大的聚合力。

摘要:近年来, 政务微博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信息公开平台和政民互动平台, 然而不少政务微博未能结合微博的内容特点和传播特征, 仅仅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功能上, 在如何利用政务微博来发挥政府行政管理作用上有待开发和提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市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析, 希望通过提高对政务微博的有效运营能力, 为推进昆明市行政管理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政务微博怎样靠谱 篇11

意想不到的作用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以在固定的地方悬挂与张贴布告的方式向世人发布政府文件。在此后的1700多年的时间里,政府一直“以我为主”,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方式,展示其想要人们知道的信息。而从2010年,140字微博的出现,使得官方与民间信息不对等的局面开始松动。

据了解,截至2011年12月初,政务微博总数接近2万,已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同时,一些了解政务微博处事之道的官员也受到网民的热捧。

接力@后的热心大姐

今年1月,一位受伤的大学生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腿部受伤的他希望搭乘的列车能够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该微博吸引了无数网民的关注,其中也包括了网名们为“北京王惠”的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

“微博转给我时,我第一个反应是‘和我一样’。”当时不慎跌伤腿的王惠又立刻想到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不便,感同身受的她把这条微博@给了北京铁路局党委宣传部部长岳石军。次日,在北京西站等待这名大学生的是几名志愿者和一条绿色通道。

在帮助骨折大学生登车事件后,王惠接到许多求助的信息,她笑称自己都快变成知心姐姐了。

事实上,民生味十足几乎成为了受人欢迎的政务微博最重要的特点。

“一旦地铁发生故障,在地铁的大屏幕和微博上同时公布事件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第二步会第一时间公布事故原因,第三步公布换乘方案,将市民的出行影响降到最低,第四步公布地铁运营恢复情况,最后一步对事故造成的影响向市民致歉。”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运营管理部相关人士说。今年1月,上海地铁运营19年来首次对正式运营线路实施停运大修,“上海地铁shmetro”在微博上即时发布和分享了不少现场照片,让网友们从各个角度亲身投入此次封站大修。

而在替网民答疑解惑,助他们一臂之力方面,多个公安微博更是将服务功能发挥到极致。

2011年10月27日20时许,济南公安孙健的“孙警官说事”微博接到一位名叫“山东电信陈苹”的网友发来的紧急求助信息,为一名患急症的RH阴性A型血(熊猫血)老人“求血”。随后孙健点评并转发至济南公安官方微博,至此开启了寻找熊猫血的接力。后在网友的帮助下,孙健联系到了山东RH阴性A型血之家QQ群群主,在求助发出3个小时内,便找到了血源。

孙健告诉记者,在微博出现之前,公安机关除了使用传统媒体外,尽管也使用网站、论坛、QQ群这样的发布渠道,但依然有局限,有了微博,举报、求助,咨询、建议纷至沓来。

对孙健而言,更重要的是,即使网友向他提出他不曾了解的问题,他也可以利用微博资源,@或者私信媒体、律师等朋友,帮助网友解决问题。

微博“神曲”推动地方旅游

深圳龙岗公安分局爱联派出所民警朱贵彩从2011年6月至今,陆续写了几百条记录接出警工作的微博,由于曾是军旅作家,朱贵彩习惯性地把它们写成小故事,立刻引来一群粉丝围观。广东省轻工职业学校的师生们甚至把故事编绘成漫画。最后,在粉丝们的大力支持下,朱警官还把110微博中一些真实的110接警故事改编成了拍摄脚本,点播超过几十万次,以至于许多年轻粉丝纷纷报名要求客串。

一提起云南旅游,总不甘心外地人只首推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的微博红人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在微博玩起了写歌。

2011年4月20日,云南红河州发起的“微博征歌”活动,受到了很多网友和音乐人的热情响应。微博还公开邀请“微博歌手”进行音乐录制,再公开接受微博网友的网络投票,最终选出优秀作品,拍成MTV《我要去红河》专辑。

伍皓填词的《我要去红河》尽管不参评,但经微博的发布,点击已过千万,还即将被送到央视去播放,网友笑称其为2011“神曲”。如今,在伍皓的微博上,《还要去红河》的小样已开始征询网友们的意见。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有着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点击刘五一的腾讯微博,最多的信息都是关于当地文化传统,地区特产的内容,作为新郑市副市长的他,把微博做成了一个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开放平台。

“当初开微博也是受到网站编辑的启发。”去年2月,当地举办黄帝国际论坛采取了网络图文直播形式,从当时负责直播的编辑那里,刘五一了解到微博在交流方面的优势,于是在2月28日,他的微博同时在新浪和腾讯开通了。

“我个人觉得,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工具,现在有很多人能和我直接交流。”刘五一表示,在这里大家都是用平等的心态交流,有什么分歧都可以讨论。“这个微博是我自己在维护,我在上面说的市政府在做的事情都是准确的,大家的留言我也能看到。”

“高调官员”的公开策略

1月21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正式开始一小时公布一次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尽管只发布了一个监测点的PM2.5浓度,却是这场持续近四个月的,关于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和美国驻华使馆的数据相差悬殊的论战中,最为重要的突破。

从去年十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朝阳区美国使馆定时播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截图,到郑渊洁发布一张戴有写着PM2.5的口罩的头像照,并七问环保部门,作为北京市环保局第一个高调实名开微博的官员,副局长杜少中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积极应对,他说公开几乎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好办法。

杜少中之所以甘愿承受网民的指责、质询,是因他深谙“每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讨论、每一个‘环境危机’,都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从公众对PM2.5的讨论事件看,它的直接结果就是要加大减排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这种讨论或者说我们应对危机的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

杜少中说,早在2008年以前,在向国内外记者提到PM2.5时,几乎没人愿意听,因为他们觉得这跟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关系。而在PM2.5一夜走红的当下,有些报道说,现在国内空气污染将取代吸烟成为致癌第一杀手,人们甚至相信,现在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就等于空气就是毒气。

“尽管这些都是不科学的片面认识,但人们终于把空气质量跟自己的命联系在一起了,也许这就是环保公众参与的力量。”他告诉记者,“而公众参与的特点就是它并不是严格按照你的时间表进行,如今,只是把PM2.5的事早点儿提上日程,监测、公布并治理之,这是顺势而为。”

但近日,杜少中因媒体的一篇《杜少中:公布PM2.5意义不大》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不过,早已在微博江湖练就一身武艺的“巴松狼王”已经习惯了在这个被他称之为“自媒体”的平台上,与“断章取义”、“标题党”过招。

认识微博是微博本身的力量

杜少中说,曾经写微博只是占用零碎时间,比如坐车、开会溜号,如今,微博已经和正常工作联系在了一起。正如王惠所说,微博也是为了工作,及时发布新闻、政务和便民服务信息,同时也回应热点和社会关切的问题。校车翻车事件、电梯致儿童死亡等话题,王惠均在微博中发布了观点,包括倾听网友的负面意见。

“当你还把自己的付出当负担的时候,你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叫微博控,当你把它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是完整表达自己看法的自媒体的时候,你会把这标签改为控微博,因为你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工具了。”

从2011年1月5日至今,杜少中发表的微博只有700多条,并不算高产,但有针对性地回复、评论粉丝的问题却多达2000多条,与那些观点比较极端,需要深入交流,思想碰撞的私信往来有900多人,和一个人交流几百个回合的不在少数,最多的一个人跟他交流了2400多个回合。如果私信还不“解气”,就互留电话,或是约来面谈。杜少中与潘石屹、薛蛮子、郑渊洁就是典型的不打不相识。他自嘲,原来觉得见网友最不靠谱,现在却净见网友了。

微博能治小心眼

杜少中说,微博能治病,什么想不开的、心眼小的,常看常写,内心就会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经历了PM2.5的风波之后,他直言,官员的形象应该是开放的,敢于接受老百姓的直接碰撞。如果他们骂得对,就该骂,如果不对,那就是上去给你提个醒。

在微博上,王惠第一次接收到网友的过激言论时也感到委屈,“这件事不是我做的,你怎么骂我?”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冷静下来她感到发生这样的事,对方也许另有理由,这也反映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没有达到对称。

“官员也是人,偶尔也有想骂人的时候,有时粉丝错骂了我,却也骂得我痛快淋漓,因为他们说出了我的心声。”不过,杜少中也少不了有当冤大头的时候。“之前,微博上有一个小伙子,什么原因都没说,就骂了我一顿,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那天他喝酒了,心里不痛快,上来想找一个当官的发泄一通,结果就发现了我。”这样的粉丝让杜少中觉得有点忒不够意思了。

当然,杜少中也得到了不少真诚的回应。1月2日,杜少中发出了迟到的新年祝贺,并配发了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结果粉丝告诉他,“哪天发都不晚,只要您问候了。看见您还不错,我们就很开心。”杜少中感慨,原来还有那么一群不曾谋面的人在等着我的问候。

不仅仅是中国官员的微博,1月23日,日本总理野田佳彦通过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向中国朋友们拜年,至此,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已即将满一年。除了发布首相来访、总理访问、大使出差这样的严肃的政治信息,日本大使馆微博的重点还在于通过旅游、美食、动漫等文化话题展现当今的日本全貌。

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参赞臼井将人表示,在中国开设官方微博,必须为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服务,希望营造的是一种轻松的环境。

“今天我们就介绍如何只花1万日元就能玩遍东京著名热门景点的技巧。”这样一条有关旅行攻略的微博被众多粉丝评论、转发。

不过,臼井将人坦言,因为历史原因,不少粉丝也会在官方微博表达负面的情绪。“无论好坏,我们会认真阅读每一个评论和转发,因为,这对于日本理解中国年轻网民的想法和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不是每一条都回复,但我们都选择接受。”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 篇12

作为地方政府开办的微博, “上海发布”能够成为全国政务微博的排头兵, 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概括起来, “上海发布”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架构科学, 工作流程清晰

“上海发布”上线以来, 以其轻松、亲民、充满生活味道的文字表述和视角获得了大批“粉丝”的追捧, 这不仅是“上海发布”团队的高效运作, 更是在组织架构上的创新。“上海发布”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设的一个处室, 当遇到突发状况和重大新闻事件时, 可以更快捷地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 从而做好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等工作。在“黄浦江死猪事件”和“防控H7N9禽流感”期间, “上海发布”充分发挥了组织机制上的优势, 由专人每天与各区县、委办局通过微博私信或者电话进行联系, 消除了可能存在的信息盲点。而“上海发布”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则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 这样就确保了“上海发布”在日常新闻和信息发布中, 可以依托市政府新闻办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数据及官方资料。

在人员组成方面, “上海发布”为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在原有公务员队伍的基础上, 引进了一批既具有传统媒体从业经历又对新媒体发展较为了解的圈内人, 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保证了在信源选择和作品审核时能以较为全面的角度来操作。

在微博的审核和发布过程中, 每条微博的发布都必须经由三名编辑同时审核后才能通过, 编辑不同的专业背景同时保证了微博在权威性、新闻性、可读性等方面的质量。而微博的把关人角色一般由“上海发布”办公室主任担当, 遇到特殊情况或重大事件则会及时上报相关领导。

二、应对突发事件, 及时准确权威

手机作为自媒体时代的移动终端, 在快速发布和广泛分享的背后存在着信息碎片化、极端化、虚假化等隐患, 于是突发事件中的合理应对及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就成为政务微博在信息时代的关键命题。“上海发布”之所以能在突发事件中展现“权、准、快”的优势, 主要得益于上海已建立起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 理顺并通畅了各类信息获取的渠道。“上海发布”作为这个体系的重要信息出口, 建立了扁平化的信息审核机制, 真正贯彻了在突发事件中“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在态度”的理念, 通过“实战”的检验在网民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例如, 2013年6月5日, 上海中心城区发生较大面积停电事故, 造成地铁停运而引发一定程度的交通混乱, 部分顾客在商场购物时被困。事故发生在晚上8点50分, “上海发布”做出全面回应的第一条微博是在当晚的9点28分, 至次日下午4点19分为止, 共发布了6条相关微博, 分别从事故发生、影响范围、补救措施、电力恢复时间、停电期间的注意事项及电力部门官方致歉和最后的事故原因等方面, 以权威、专业、准确、及时的信息发布, 为稳定民心、保证事件的整体可控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次突发事件中, “上海发布”所提倡的“在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和准确的基础上, 提高发布速度”工作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保服务促民生, 解决实际问题

“上海发布”自上线以来始终将民生话题和市民关注的热点作为其工作重心, 在信息选择、政策解读、意见征询及在线互动等方面为网民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 在信息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早安上海”、“权威发布”、“上海新闻”、“连线区县”、“图说上海”、“灯下夜读”、“微直播”等, 一大批贴近生活实际、展现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底蕴的栏目纷纷加入到发布平台中, 如交通出行状况、恶劣天气预警、菜价提示、文化产品预告等一系列专题信息, 为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保障和指导, 其中“菜里乾坤”是对上海蔬菜价格进行采样以方便消费者掌握实时菜价, “教育新知”为上海市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解读, “质量安全”为市民在衣食住行方面提供最为全面的安全指导, “上海新闻”网罗了最时新、生动的上海城事, 而“权威发布”、“微直播”等栏目为网民带来了全面的上海要闻。

在实际工作中, “上海发布”经常要公布各类政策信息, 为让网民们理解、吃透这些看似难读难懂的通知公告, “上海发布”采用了图解新闻以及长短微博相结合的形式, 积极做好政策解读、突出重点工作, 其中短微博播发政策解读的要点和重点, 长微博播发政策信息的原文。政策理解了、思路清楚了, 自然更加获得网民的信任。

微博问政、微博便民, “上海发布”的桥梁作用使市民和政府的联系更为通畅, 快速、便捷、高效, 让普通群众真正体会到了人文关怀和社会温暖。2011年12月4日和2012年8月11日, “上海发布”发布微博, 号召广大网友爱心购买因产量过高可能烂在地里的卷心菜及遭到台风“海葵”袭击的水果, 营造了一家有难大家相助的良好氛围。2012年2月27日, 上海市民秦岭在人人网上发布了《一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致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公开信》, 详细描述了自己陪身患重病的老父辗转多家医院却无人收治的难题, 在热心网友的转发下, “上海发布”积极行动:29日下午5点, 秦岭接到俞正声书记的慰问电话;晚上7点09分, “上海发布”登载了俞书记的回信, 秦父住院难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上海市卫生局的领导同时表示, 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市民的后顾之忧。

四、树立亲民形象, 贯彻群众路线

为了真正做到增强亲和力、收获凝聚力, 改变传统官方媒体长期以来在大众心目中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形象, “上海发布”经常会使用一些活泼的网络词语, 拉近与普通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 2013年8月22日, 台风“潭美”凌晨在福建福清登陆, 上海也将迎来大风及局部中雨, “上海发布”的一条“‘高温君’, 你放手吧, 今天出伏, 台风也来了, 勉强是没有幸福的!”的微博, 以轻松欢乐的表现形式为上班族们带来早晨的问候。而me more cool (棉毛裤) 、hot cool (热裤) 这些既有上海方言特色又带点轻松搞怪的网络用语更得到了众网友的热捧。在“早安上海”栏目板块中曾发布过的“气温今起反弹, 棉毛裤别急着脱掉”的微博, 既达到了天气预报的效果又展现了亲民的特色, 当天即被众网友转发了1973条, 播发次日还在继续被网友转发。

除了在语态和口吻上贴近大众以外, “上海发布”将科学统计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制定了一套适合大多数网民生活作息习惯的微博发布刻度表。首先, 从微博数量来看, 工作日20-30条左右的微博基本可以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信息需求量, 而随着周末的到来, 网民对信息量的需求有所下降, 周末的微博数基本保持在10-20条。从微博发布时间来看, 基本与公众使用微博的3个高峰期———上午9时-11时、下午14时-17时、晚上21时-22时相吻合。

五、发展建议

从开始的信息发布平台到现在的多媒体互动平台, 政务微博在功能和定位上的悄然转变也是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众的凝聚力和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 是未来“上海发布”乃至整个政务微博努力的方向。

1.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成立于2011年11月的“北京微博发布厅”集合了北京市71家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 基本汇聚了与普通市民相关的所有部门委办局的信息, 让网民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浏览所有感兴趣的信息, 并与有关部门进行线上互动, “北京微博发布厅”的这种做法值得“上海发布”学习和借鉴。

2. 线下互动, 拓展影响。

政务微博在网络生活中代表的是一张城市的名片, 不仅体现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 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体现, 这种文化不只包含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概念, 还是一种精神, 彰显互帮互助、见义勇为、蓬勃向上的城市精神。“上海发布”等政务微博需要把其在虚拟世界中的服务和引导, 联系并落实到现实社会中来, 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 与相关部门一起举办讲座、展览、意见征询会、学习会等实体性活动。线上和线下的实时互动, 既扩大了影响力, 也是一种城市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

3. 舆情研判, 了解民意。

政务微博作为始终处在公众言论第一线的媒体, 在担负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的同时, 还应担负起舆情研判和积极建言的使命。在合理、有效表达公众观点和诉求的基础上, 积极收集网络热点并对舆情进行预测和研判, 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咨询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 《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2]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 (http://msn.people.com.cn/GB/n/2012/1203/c244037-19771313.html)

[3] .邵祺翔:《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中的作用——以“上海发布”及上海政务微博群为例》, 《中国应急管理》2012年第9期。

[4] .徐冉:《“碎”眼看“聚”——以微博为例看碎片化背景下的群体重聚》, 《新闻世界》2011第8期。

上一篇:多项目管理下一篇:埃克森美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