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业

2024-10-09

国际金融业(通用12篇)

国际金融业 篇1

摘要:2009年,在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反弹。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以及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个别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凸显,构成经济稳定复苏和长期增长的不利因素。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9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2009年,危机救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市场份额继续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回暖。主要股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等大幅回升;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受避险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除在年初走强外持续走弱。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将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主要经济体扩张性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应对,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在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也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今后,中国将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09年,面对严峻而又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国经济较快扭转了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总体回升,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较为平稳的国内环境。中国政府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的经济金融合作,同时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对外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

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继续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现有条件,不断加快创新步伐,中国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扩大。

今后,中国将继续支持市场发展创新,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同时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探索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和交易机制,积极拓展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继续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市心建设。

一、中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大幅下降

据初步统计,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84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项目顺差2493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87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287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48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109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65亿美元。

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变动3932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交易变动3821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特别提款权增加108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3亿美元。

二、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加深

(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新批17家机构QFII额度,追加批准9家机构QFII额度,共计32.27亿美元。截至2009年末,共批准86家QFII机构共计166.70亿美元额度。

截至2009年底,中国证监会共批准了94家外资机构的QFII资格,较年初增加18家。截至2009年底,QFII总资产规模达2899亿元,其中证券资产2370亿元,约占总资产的82%,QFII持股市值约占中国A股流通市值的1.4%。在中国证监会鼓励境外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引导下,长期投资机构家数占QFII总数的比例继续上升。在已批准的94家QFII中,共有基金管理机构49家,商业银行21家,证券公司11家,保险公司2家,其他机构投资者11家。其中,共同基金、保险资金、捐赠基金等长期投资机构所占比例已达66%。

(二)外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新设、参股及其经营情况

2009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资本和拨备充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和盈利状况较好。截至2009年底,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3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71家分行,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4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29家代表处。

截至2009年底,20余家中小商业银行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共引进资本300多亿元,引进外籍管理人才100余人,提高了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加快了金融创新步伐;29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了27家境外投资者,引进境外资本11.99亿美元。

2009年,中国银监会新批准5家外资法人银行从事人民币零售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办理国债承销业务,允许外资法人银行发行银行卡。截至2009年底,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49家、外资法人银行32家,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数量54家。

截至2009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1%;各项贷款余额7204亿元,同比下降1.03%,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7%;各项存款余额7018亿元,同比增长23.3%。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21.2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20.76%。

(三)外资证券类金融机构继续积极参与证券市场

截至2009年底,先后有中金公司等10家合资证券公司获准设立,其中长江巴黎(长江证券和法国巴黎银行合资)已终止合资变更为内资证券公司,目前合资证券公司共9家。目前还没有外资战略入股上市证券公司的情况。此外,根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管理办法,外资还可以依法通过QFII购买上市证券公司股权。

截至2009年底,先后有34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设立,其中2009年有一家内资公司转为合资公司(11月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意大利忠利集团受让国泰基金30%的股权),其中16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权已达49%。

截至2009年末,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各有3家特别会员,并各有38家和22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直接从事B股交易。此外,还有8家境外证券交易所驻华代表处、160家境外证券类经营机构驻华代表处获准成立。

(四)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保险市场

截至2009年末,全国共有保险集团公司8家,保险公司12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其中,外资保险公司53家,包括外资财产险公司20家,外资寿险公司27家,外资再保险公司6家。

截至2009年末,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052亿元,较年初增加527亿元,增长34.56%,占全部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05%。

截至2009年末,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3家境外保险公司在华设立990余家营业性机构,另有8家境外保险中介机构也已在华开展业务。在华各外资保险公司运转正常,尤其是英杰华、保诚等欧洲保险公司在华业务稳步增长,市场影响力逐步形成。2009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8.02亿元,占市场份额为4.11%,比上年同期增加0.13个百分点。其中,外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1.75亿元,市场份额为1.06%;外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26.27亿元,市场份额为5.23%。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地域保险市场上,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47%、16.97%、8.46%和8.2%。

(五)外资继续积极参与黄金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1.外资金融机构在黄金市场的交易量不大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有限公司广州分行和澳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四家交易所会员单位经过2008年和2009年的准备,都进入上海黄金交易所市场进行了交易。目前,四家外资商业银行会员按照外汇管理相关政策的规定参与黄金市场。2009年,外资金融类会员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共交易黄金36.03吨,较2008年交易量增加14倍,占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总量的0.76%。

2.外资机构参股中资期货公司

根据CEPA及相关补充协议的安排,截至2009年末,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了苏皇金融期货亚洲有限公司参股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新际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参股中信新际期货有限公司,摩根大通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参股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其参股比例分别为16.68%、42%及49%。

3.外资银行在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交易量继续增长,但低于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外币对现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都明显下降,但在外币对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大幅增长

2009年,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比较活跃,但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1%,但低于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其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占比为25%,较2008年下降6个百分点。其中,外资做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5个百分点,为21%。截止2009年底,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共有外资会员111家,占市场会员总数的40%,比上年末下降9个百分点。

在外币对现货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的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都明显下降。2009年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对现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同比下降35.8%,市场份额为41%,较2008年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对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大幅增长111%。截止2009年底,外币对市场共有外资会员43家,占市场会员总数的46%。

4.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2009年,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间本币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全年交易规模达16.21万亿,较上年减少8.21%,占2009年度总交易规模的5.87%。外资金融机构在利率互换市场交易规模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7.9%,在现券市场交易规模小幅增长,同比增长10.3%,其他子市场交易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远期利率协议市场交易规模跌幅最大,较上年下降91.99%。外资金融机构在利率互换市场交易的份额最大,达到59.17%,较上年上升了2.73个百分点,其次为利率互换交易中的市场份额,达到47.52%,较上年上升了10.63个百分点,信用拆借的市场份额降幅最大,降幅达7.52个百分点(参见表3.1)。截至2009年底,银行间本币市场共有外资银行成员80家,新增1家,27家外资银行通过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制度备案,16家外资银行通过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制度备案。

5.外资机构积极参与基准利率市场建设

2009年,外资机构积极参与基准利率市场建设。2009年Shibor报价银行团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其中外资银行2家,分别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9家Shibor场外报价行中有3家外资银行,分别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共有17家机构对以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业务进行报价,其中有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3家外资机构。此外,外资金融机构通过继续积极参与利率衍生品市场交易而推动了Shibor基准利率的建设。2009年外资金融机构参与的以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交易规模达1221.5亿元,增长49.74%,占2009年以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交易总规模的46.84%。2009年远期利率协议全部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达成。

三、中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ll)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新批13家QDII额度,追加批准1家QDII额度,共计90.79亿美元。其中,批准信托公司3家,共计6亿美元;基金管理公司9家,共计74亿美元;保险类机构2家,10.79亿美元。截至2009年末,共批准69家QDII共计650.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截至2009年底,中国证监会共批准3 1家基金管理公司、9家证券公司的QDII业务资格,已有10只QDII基金、1只证券公司设立的QDII资产管理计划成立,资产净值约738亿元人民币。由于制度框架较为合理、技术准备比较充分、投资运作相对审慎,2009年,QDII产品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运作平稳;二是随着美国、香港等境外市场行情快速反弹,QDII产品净值快速增长;三是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四是增强了海外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了跨国运作水平。

截至2009年末,中国保监会共批准23家保险机构的QDII资格,保险QDII的投资额度合计达155.05亿美元。中国平安的QDII投资额度最大,为88.9亿美元,占保险QDII总额度的57.3%,中国人寿股份、中国人寿集团和泰康人寿的投资额度分别为17.5亿美元,15亿美元和13.85亿美元。根据有关投资规定,目前保险资金QDII可以通过自有外汇资金以及购汇形式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

(二)中资金融机构境外经营和投资的情况

1.中资商业银行的境外经营和投资

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衍生出的巨大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境外机构布局,拓宽业务领域,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2009年,中国银行业境外机构布局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工商银行在越南河内、阿布扎比设立分行,在马来西亚设立子行;交通银行在英国伦敦设立子行。

截至2009年底,5家大型银行共有84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这些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5家大型银行也开展了境外收购兼并活动,截止2009年底,大型商业银行共收购(或参股)了7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金额约合86.7亿美元。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先后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和澳门诚兴银行,中信银行收购了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

专栏1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中资金融机构继续稳健实施“走出去”战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资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明显放慢,如中信证券收购贝尔斯登股权交易被迫中止;部分金融机构先期投资出现损失,如中国平安集团收购比利时富通集团股权。2009年以来,多数国家经济出现见底企稳的态势,特别是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更为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中资金融机构继续稳健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8年以来,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地域分布更为合理。近年来,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南太平洋地区,以及北美和欧洲,甚至中东等与中国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均已成为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目的地。二是“走出去”战略渐趋清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部分的中资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形成较为清晰的“走出去”战略。例如,中国工商银行“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跟随客户走出去;在地域上,把新兴市场作为发展业务的重点地区;海外并购通常不做财务投资,收购境外机构时尽可能获得控股权,接管后植入自身的品牌进行经营。三是“走出去”的形式更为多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海外市场波动性比较大,2009年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事件明显少于前两年,更多的机构选择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注:本表为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共资料整理。

2.中资证券期货机构的境外经营和投资

截至2009年底,共有中金公司等14家证券公司经批准在香港设立证券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子公司),实际注册资本总计44.95亿港元。目前,除国信和东方两家香港子公司尚在筹建外,已开展运营的内地证券机构香港子公司共12家。此外,经中国证监会同意,2009年11月,海通证券香港子公司收购了香港大福证券52.86%股权,目前整合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2009年底,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易方达等7家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或合资子公司,其中2009年批准的有3家.在上述7家公司中,5家已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资产管理牌照。

自2006年以来,在CEPA补充协议II框架下,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浙江永安等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2009年,6家香港子公司业务量和盈利能力快速提高,而且运作较为稳健,均达到了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要求。香港子公司业务开展的情况,为境内期货公司走向海外提供了宝贵经验。

3.中资保险机构境外经营和投资

专栏2中资企业走出去和相关政策

近年来,随着中外经济联系逐步增强,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加1300多亿美元。境外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更为广泛,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

近年来,中资企业“走出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一是企业“走出去”加速步入新阶段,“走出去”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走出去”的地域、领域不断拓展,业务拓展的深度和水平都在不断增强。2009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二是海外并购大幅攀升,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更为多样。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更加多样,形成了以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股权投资、境外上市等多种形式并重的格局,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领域有了很大拓展。其中,海外并购的比例占比较高,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中收购、兼并占40%以上。三是企业“走出去”向企业“跨国经营”转变。中国企业“走出去”已逐步从项目承包或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单纯的“走出去”,向全面的“跨国经营”方向发展,通过把供应、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主要环节在全球范围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注:本表为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共资料整理。

注:本表为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共资料整理。

现有政策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中国加大“走出去”步伐,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支持走出去目的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多项支持和规范企业“走出去”的文件,涉及扩大援外规模、扩大优惠贷款规模、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简化“走出去”的审批步骤,以及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全球经济趋于稳定,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走出去”步伐。尽管前景可期,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东道国的政治干预和海外市场法规限制会加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确定性;其次,中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走出去”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还无法得到完全满足;另外,如何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市场的人才队伍,也是“走出去”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截至2009年末,共有16个中资机构在境外设立了4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9家设在欧美、1家设在大洋洲、3家设在亚洲、31家设在港澳地区。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通过股权收购,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实力的更大提升。2009年11月,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对民安控股有限公司的并购。通过并购,中国太平旗下的太平财险和民安中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用。

(三)中资企业境外筹资的情况

截至2009年底,共有159家境内公司到境外上市,筹资总额1277.80亿美元;另有大量的中国企业采用间接方式到境外上市。2009年,中国证监会共核准6家企业到境外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7家境外上市公司完成8次增发,合计筹资156.36亿美元。

(四)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继续参与国际借贷市场

截至2009年9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3867.7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121.11亿美元,增长3.23%,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47.9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17亿美元,增长0.56%,占外债余额的42.61%;短期外债余额为2219.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1.94亿美元,增长5.31%,占外债余额的57.39%。短期外债余额中,贸易信贷余额为1325亿美元;登记短期外债余额为894.79亿美元,占短期外债余额的40.31%,占外债余额的23.13%。

在2542.72亿美元的登记外债余额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52.32亿美元,占13.86%;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870.18亿美元,占34.22%;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922.62亿美元,占36.28%;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351.54亿美元,占13.83%;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42.81亿美元,占1.68%;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3.25亿美元,占0.13%。

2009年1~9月,中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138.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5.35亿美元,下降49.43%;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259.5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75亿美元,增长88.33%;支付中长期外债利息2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3亿美元,下降13.29%。

(五)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截至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23992亿美元,较2008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采取积极审慎的经营方针,深入研判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把握投资机会,拓展投资渠道;完善多元化投资策略,优化货币和资产摆布;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全球化经营布局,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

(六)社保基金逐步增加对境外股票市场的投资

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坚持审慎投资的指导思想,基于对全球市场的判断,逐步增加了对境外股票市场的投资,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另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密切跟踪香港股票市场走势,适时对所持有的境外转持股票进行了优化调整。

四、中国金融市场继续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一)中国债券、股票、黄金、期货等市场份额的全球占比情况

1.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余额在全球国内债券市场位居第六,占比有所提高

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余额为2.3万亿美元,较2008年末增长4.4%,占全球国内债券市场余额的3.7%,较2008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居全球第六位。

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的债券品种结构看,截至2009年末,商业银行债和企业债(含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在全部债券余额的占比分别为3.41%和13.59%,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84和5.2个百分点,债券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2.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全球占比有所提高

据世界交易所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为27048亿美元,较上年末上涨89.8%;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为8684亿美元,较上年末上涨145.7%。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35732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7.68%,较上年末提高2.22个百分点。

据世界交易所联盟统计,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含投资基金,下同)为50620亿美元,较上年上升95.7%,成交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三位;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为27743亿美元,较上年上升123.4%,成交额跃居全球第六位。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为78363亿美元,占2009年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的9.74%,占比较上年大幅提高6.36个百分点。

2009年,中国A股市场合计融资4497亿元,其中首次发行融资2131亿元,再融资2366亿元,融资额约占全球股票市场融资额的7.69%,占比较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

3.中国期货市场一些品种的交易量全球排名居于前列

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铝、锌期货的成交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二,SHFE与LME和COMEX铜期货交易量(按成交吨数计算,下同)之比为1:1.5:0.2;SHFE与LME铝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11.4;SHFE与LME锌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2.5。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该品种交易量是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的26.8倍。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类期货品种。

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粕和豆油期货的成交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豆粕和豆油期货交易量分别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集团(CMEG)的1.3倍和2倍。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和大豆期货的成交量继续分别位居世界第二,DCE与CMEG和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TGE)玉米期货的成交量之比为1:38.7:0.6;DCE与CMEG和TGE大豆期货成交量之比为1:11.5:0.06。大连商品交易所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货品种的成交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2009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期货的交易量跃居世界第一,DCE与马来西亚交易所棕榈油期货交易量之比为4.4:1。

2009年,郑州商品交易所(ZCE)白糖期货的成交量保持世界第一,棉花、菜籽油、早籼稻期货的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二,小麦期货的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三。ZCE白糖与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05:1;ZCE与ICE棉花期货交易量之比为1:1.9;ZCE与ICE菜籽油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1.3;ZCE与CMEG早籼稻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1.3;ZCE与CMEG和美国堪萨斯商品交易所(KCBT)小麦期货的交易量之比为1:35.2:7.5。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品种的成交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尽管中国期货市场的某些品种交易量排名靠前,但由于目前参与者仍以国内为主,其国际影响与其全球排名尚不相称。

4.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的日均成交量相当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2.73%,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五

上海黄金交易所以黄金现货为主要交易品种。2009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累计成交黄金4711吨,同比增长5.53%,日均成交量为19.3吨。2009年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日均清算量为2275万盎司,约为707.6吨,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的日均成交量相当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2.73%,比率较上年上升0.13个百分点。

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黄金期货累计成交3406吨,成交量位居世界第四,其与CMEG、MCX和TOCOM的黄金期货成交量之比为1:32.1:4:3.5。

(二)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的关联性有所增强

专栏3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前景

2004年以来,在香港和内地合作推动下,香港人民币业务由开始推出到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也逐步丰富。目前,参加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主要提供存款、兑换、汇款、扣帐卡及信用卡、支票、认购买卖人民币债券,以及对与内地企业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境外企业的贸易融资等服务,内地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提供了专门清算安排,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两地有关当局认可,充当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为627亿人民币。目前,香港金融市场中除了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等人民币相关产品外,还有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简称人民币NDF)品种。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情况。2007年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6月26日,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将在香港发行约50亿元人民币债券,拉开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的序幕。2007年~200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在港发售总额达2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2009年东亚银行(中国)和汇丰(中国)两家内地港资法人银行赴香港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债券。2009年9月,财政部在香港也发行了60亿人民币国债。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香港债券市场增加了新的品种,为香港人民币资金增加了一个运用渠道,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提供了回流渠道,有助于香港银行扩大资产业务范围,也增加了香港市场对周边地区人民币资金的吸引力。

香港人民币NDF市场发展情况。人民币NDF的市场行情主要反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预期。香港人民币NDF推出之初,日均成交金额仅200万美元左右,市场主要参与者为跨国公司及少数对冲基金,经过10多年发展,参与者和成交量不断增加。2005年1 1月,香港市场推出供中小企业及银行零售客户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零售人民币NDF。目前,香港人民币NDF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约10亿美元,市场主要参与者为跨国公司、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境外中资企业、对冲基金及零售银行客户等。随着中资企业不断走出国门,中资企业的投资避险意识也不断提高,由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逐步加大,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及境外中资企业已成为参与人民币NDF交易的重要市场力量。香港人民币NDF合约到期交割时,按合约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差额以美元进行结算,境内市场推出人民币远期外汇产品后,境内人民币远期价格和境外市场相互影响。

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香港地区人民币存量规模将进一步上升,香港地区各类市场主体对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上升。由于内地有关部门已经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提供了制度性清算安排,香港在发展人民币产品市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发展人民币产品市场,有利于丰富香港金融市场的产品系列,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有利于香港经济金融的繁荣。

1.与国际债券市场相似,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陡峭

资料来新毕08系统

200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陡峭。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2009年中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均走高,且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增幅明显大于短期国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见图3.1)。

2、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交易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2009年,银行间外币/外币即期市场上主要外币对,例如欧元/美元、美元/日元等,交易价格的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

资料來源:新系统

3、与全球股市走势相似,中国主要股指也出现大幅上涨

2009年,与全球股市走势相似,中国主要股指也出现大幅上涨。2009年末,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报收于3277点和1201点,分别比上年末上涨80%和116.8%(见图3.2)。2009年中国主要股指涨幅高于发达市场经济体,与同属“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巴西、印度主要股指的涨幅比较接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率先复苏的经济基本面。

专栏4中国塑料期货和钢材期货交易取得成功

2007年7月31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货合约作为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首个工业品种上市交易,上市后LLDPE期货成交日趋活跃,持仓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大商所LLDPE期货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36.7万手和1 0.1万手,已成为大商所新的明星品种。2009年5月25日,大商所推出第二个塑料品种聚氯乙烯(PVC)。PVC上市后迅速活跃,2009年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达到24万手和13.8万手,PVC期货初步取得成功。

2009年3月28日,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上市;截至2009年底,螺纹钢期货累计成交3.23亿手,线材期货累计成交218万手。目前已完成螺纹钢20家企业和线材15家企业的注册工作,分别占中国钢铁业协会2008年统计数据大中型企业产量的50%以上。目前,螺纹钢期货已成为国内成交量和成交额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类期货品种。

塑料期货和钢材期货交易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塑料和钢材市场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利用商品期货市场避险的需求较高。目前,国内LLDPE和PVC产业链的成熟程度远低于发达经济体,不仅有大量的塑料贸易企业,还有着数以万计的下游塑料制品企业。国内LLDPE现货市场的定价虽然以中石化定价为主导,但是中石油、合资企业和进口厂家的报价对中石化定价形成一定制约,具有较强的竞争性。目前国内PVC生产厂家接近百家,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也较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同时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规模小而分散,造成了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层次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剧烈。这些市场结构特征在螺纹钢和线材细分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为众多钢铁生产、消费和流通企业提供了管理价格风险的有效工具。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对钢材和塑料的需求大幅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避险的需求强烈,而且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企业。

最后,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运作不断规范,有关交易所长期以来对于产业客户开发和服务工作的重视,也是塑料期货和钢材期货交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以上情形相对照,发达国家商品期货市场类似的塑料和钢材期货品种的交易并不活跃,其原因主要在于其相关行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导致市场的避险需求不足。

4.中国多数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

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铜、铝、锌期货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价格走势基本一致。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期铝、期锌主力合约与LME三月期铜、期铝、期锌合约对数价格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72和0.992;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期铝、期锌主力合约价格对LME期铜、期铝、期锌三月合约价格的引导系数分别为33.6%、5.5%和30.3%,比2008年分别提高12.3个百分点、下降14.9个百分点和提高15.5个百分点;LME期铜、期铝、期锌三月合约价格对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期铝、期锌主力合约价格的引导系数分别为30%、38.4%和25.6%,比2008年分别下降11.3个百分点、提高23.7个百分点和下降3.9个百分点。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主力合约与TOCOM天然橡胶三月合约对数价格相关系数为0.967,TOCOM天然橡胶三月合约价格对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主力合约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

2009年,大连期货交易所玉米、大豆和豆粕品种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与CME的玉米、大豆和豆粕价格的相关性大幅下降。2009年,大连玉米、大豆和豆粕与CME玉米、大豆和豆粕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8、0.475和0.321。大连期货交易所豆油品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小,与CME豆粕价格依然保持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7。2009年,大连期货交易所(DCE)棕榈油与马来西亚交易所(BMD)棕榈油价格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6;此外,从2009年棕榈油六次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时两者的价格走势看,呈现出明显的DCE引领BMD走势的情况。

郑州商品交易所(ZCE)小麦、白糖和棉花三大主要期货商品与国际主要市场的价格走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中国进口小麦的比重很小,加之中国政府在小麦市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9年ZCE小麦期货价格走势继续相对独立,与CME小麦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仅为0.068。2009年国际白糖市场发生逆转,表现为供小于需,国际原糖期货价格大涨,虽然国内白糖市场仍然是供需基本平衡,白糖进口量仍然不高,但受美糖大涨的心理影响和新年度国内白糖减产预期影响,国内白糖期货主力合约特别是远月期货合约表现出大幅上涨。受上述因素影响,2009年ZCE白糖与ICE原糖期货价格相关系数为0.84,出现大幅提高。2009年ZCE棉花与ICE棉花期货价格依然保持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7。

专栏5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要求,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正常发展,推动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7月6日,试点工作在上述地区正式启动。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09年末,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09笔,金额为35.8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展顺利,开局良好,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取得积极成效。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发布以后,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统一规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总体上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畅通,报关及出口退税等日益便捷,企业普遍反映获得了便利。第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核销管理;第二,出口仍可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第三,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将出口收入的人民币货款存放境外;第四,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后,相应的资金不用进入待核查账户;第五,对企业进出口预付、预收货款占总货款的比例暂无上限限制。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较之外币结算出口收汇,采用人民币结算后,资金到账周期明显缩短。

二是试点企业得到了实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帮助企业渡过金融危机,保持外贸和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试点企业普遍反映得到了实惠。第一,有利于中外资跨国公司优化汇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针对当地的进出口业务采用当地货币结算,可有效减少货币错配,实现当地货币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自然对冲。第二,节省了汇兑成本。采用外币结算时,企业进口付汇和出口收汇均需承担汇兑成本。此外,由于人民币兑部分小币种无报价,企业采用小币种结算需承担由人民币兑美元、再由美元兑小币种的两次汇兑成本,采用人民币结算可节省相应汇兑费用。第三,节省了企业外币衍生品交易费用。在采用外币结算时,为锁定汇率风险,企业须进行套期保值;采用人民币结算后,企业将节约原来套期保值的费用。

三是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开通了跨境人民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用于采集所有人民币跨境业务信息,为商业银行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与海关、税务、外汇及反洗钱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截至2009年末,共有30家中外资商业银行总行接入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5.中国黄金市场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保持一致

在2009年的多数交易日中,中国黄金市场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保持一致。在全年244个交易日中,有188个交易日高于国际金价,平均价差为0.4元/克;56个交易日低于国际金价,平均价差为一0.26元/克。国内与国际金价平均差价为0.36元/克,较上年0.67元/克的差价下降了0.31元/克,下降幅度为46.27%。(见图3.3)。

(三)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创新

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现有条件,不断加快创新步伐。

一是市场创新取得重要进展。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在产品创新、机构创新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相继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内地港资银行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债券产品;成功推出创业板,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层次与结构、拓展资本市场深度与广度;螺纹钢、线材、早籼稻和聚氯乙烯等新的期货品种相继上市交易,促进了期货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央企ETF等新的基金产品不断推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三期交易系统于去年4月27日上线运行,新增了交叉货币掉期产品以及复杂订单交易策略等功能,以及做市商报价等多种形式报价。去年6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净额清算业务,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6月29日,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在提供多种新交易方式的同时,突出了对做市商制度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推进跨境ETF产品开发创新,借鉴国际经验起草和修订国际板上市规则和交易规则。去年9月21日,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成立。11月28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二是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和处置市场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等重要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主体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台自律规则,加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行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人员行为的市场自律。中国证监会发布创业板及新股发行的管理办法与指导意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新股发行机制。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股转持的实施办法。国资委发布通知规范央企参与期货等衍生品业务交易的行为。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基金的评价与管理制度,加大基金市场规范力度。

五、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一)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吸引境外参与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

在外汇市场,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等重大改革的推进、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立以及境外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可以考虑延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业务范围至境外;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发展多样化的外汇及人民币相关产品,吸引境外投资者。

在银行间拆借和债券市场,可以考虑引进更多的境外机构参与交易,争取成为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的二级市场,并为境内发行的外币债券提供交易平台及相关服务;可以考虑发展多样化债券产品,特别是发展浮动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品,增加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债券市场效率,吸引境外融资者和投资者。

专栏6全球金融信息市场在低迷中等待市场转机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总体规模同比进一步缩小,主要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经营状况普遍不良,经营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汤森路透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的季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8.87%。但是,汤森路透、彭汤森路透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的季报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收益32.16亿美元,同比下降3.68%,净利润1.6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8.87%,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摊薄收益为0.19美元,比上年同期博等主要机构占有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2/3以上份额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给信息市场带来的冲击,全球主要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一方面削减无法赢利的非核心业务及其相应职位,甚至从非核心市场退出,以节约相关开支;另一方面,为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它们围绕核心产品,重新调整完善总体布局和业务结构,特别是加强全球市场资讯的采集能力,加大重点功能研发和对外收购力度,提升终端产品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以期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总体仍处于低迷期,但国内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却保持了20%的增长,延续了以往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金融的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同时也得益于国内外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的相互良性竞争和共同开拓。新华社设立了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这一市场化运营主体,充分利用新华社的资源、网络、人才和渠道优势,形成了以新华08PC终端为核心,视频终端、手机终端等同步发展的产品链条,其中新华08PC终端还开通了人民币债券服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新一轮消费需求。

在股票市场,可以考虑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即国际板)的制度安排,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稳步推进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准备工作,研究制订相关发行上市、交易结算、持续监管等制度安排和配套规则。

在黄金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发挥外资会员在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方面的作用。在期货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业务;研究QFII在期货市场的试点方案,包括对离岸交易模式和保税交割的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一是研究扩大试点范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自启动以来进展顺利,但人民币结算规模与中国贸易结算总规模相比仍显偏小。为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增加境内试点地区、试点企业以及境外试点区域。

二是研究推动将试点项目由货物贸易扩大至服务贸易。随着试点政策知晓度的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增强,企业对于服务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也日益突出,有必要将人民币试点由货物贸易扩大至服务贸易。

三是探索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和交易机制,积极拓展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中支付结算的工具后,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境外企业和商业银行海外参与行对人民币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研究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人民币交易机制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中国金融市场托管清算结算系统的功能整合,研究构建中国场外债券及其衍生品市场的集中结算机制,进一步支持市场的发展创新,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联通性和安全性。

在总结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统筹规划建设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清算体系与建立制度化人民币现钞境外流通和回流渠道,为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金融资产创造条件。

(四)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要与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整体战略相适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建设,高度重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风险。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协调推动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发展。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监测分析力度,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能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六、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建设与中国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表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要着眼于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要发挥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影响,还要为中国的涉外经济活动提供充分的跨境金融服务和保障。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表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是以人民币标价金融产品交易为主的金融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人民币跨境融资和投资、人民币对外币交易以及其它人民币标价产品的跨境交易等方面将逐步丰富和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表明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提高金融市场的境外参与者比重,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功能,提高金融市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对内对外服务能力。完善市场的定价、信息功能,表明中国要发展与金融资产定价及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金融关联服务业,形成金融业及关联服务业相互支持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机构体系,表明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同时,在尽量满足各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尤其要大力培养和吸引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争取每个行业都产生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国务院文件出台后,国家各部委以及上海市出台了多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措施。

建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国务院[2009]19号文出台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工作分工的通知,并要求各部门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抓紧制定具体措施。为了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国家层面的各项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建立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部际协调机制。

国家各部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工作取得突破。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上海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给予了大力支持,上海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顺利。经人民银行和财政部批准,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出台了支持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相关办法;人民银行、银监会正在推进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09年底,已有5家在沪外资法人银行上报了发债申请;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研究推进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等工作;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公告,就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有关事宜进行了明确。财政部、国税总局专门下发了《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营业税政策的通知》,从税收政策上给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支持。

上海有关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务院[2009]19号文出台后,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实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上海市人大出台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为了营造公平高效的金融法制环境,上海市建立了金融审判庭。上海有关方面还正在研究支持金融创新、吸引人才的具体政策。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网站,www.bis.org.

..Source:BIS website,www.bis.org.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网站,www.bis.org.

Source:BIS website,www.bis.org.

资料来源:WFE网站,www.world-exchanges.org.

,.g.g.Source:WFE website.www.world-exchanges.org.

资料来源:WFE网站,www.world-exchanges.org.

Source:WFE website,www.world-exchanges.org.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资料来源:新华08系统

国际金融业 篇2

(一)中国的外交与金融外交。

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外交在新时期有了新特点,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更加强调“有所作为”,同时更加重视金融外交。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所惊叹,然而如何将经济实力转换为国际影响力,如何在欧美主导的既有国际金融体系下谋求更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金融外交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

金融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

中国在全球和区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积极金融外交行为。

中国的金融外交体现出一些新特点:在目标上,体现出改革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以欧洲和欧元为次中心的即有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抱负;在对象上,中国金融外交着眼于新兴国家和周边国家。

(二)中国的周边外交与周边金融外交。

周边外交在我国的外交工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新形势下,周边对中国更具有了特殊的战略意义。

中国金融外交布局重点锁定周边,这同时体现出周边是首要,金融外交是关键的战略布局思维。

中国的周边金融外交实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大周边战略布局,规划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强东盟互联互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金融外交策略实施;

二是实践金融合作与货币互换,如大力倡议和推动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通过清迈倡议,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扩大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货币互换,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制建设和货币合作协议签署,旨在为人民币区域化从而走向国际化布局;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中资企业“走出去”扶持。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给予这些企业大量的贷款资金支持,如中石化、中石油在东南亚油气投资建设,中电投、中能建,中水建等在周边国家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

二、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在我国周边金融外交中的作用

(一)以金融中心促进地区辐射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区域政治领导力。

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是对中国整体金融战略的重要补充和有力支持。

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昆明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和积极外交作用。

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后必然能发挥金融中心的产业集群、财富聚集、资源配置、经济监测、精英汇聚和信息共享等六大功能,以其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机构多元,金融管理先进,金融服务全面,在地区形成巨大的资金、人才、资源“洼地”,

增强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的辐射力,将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影响力,提高中国在亚洲事务的话语权和政治领导力。

(二)以金融中心促进政治互信,提高我国在周边政治和安全影响力。

“以经促政”是我国加强国家间经济合作从而促进政治互信的有效手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行为体的多元化和博弈的复杂化导致国家行为体在金融体系塑造构建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

中国只有在地区构建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确保周边国家的稳定安全。

从亚洲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到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和人民币跨境支付力度,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和东亚货币储备库,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金融外交行为。

中国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相互依赖度不高,合作程度低,目前具有高效、系统性、功能性全面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有香港和上海。

另外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民币结算只有通过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这削弱了中国金融外交的合力,呈现出合作很多却成效甚微的不利局面。

因此我国在西南地区建立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迫在眉睫,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建成后将大大弥补这一空缺,并有效补充中国在周边金融外交的实践意义,达成“以经促政”的.外交战略目标。

(三)以金融中心促进经贸合作,提高我国与东盟、南亚各国的相互依存度。

积极的金融战略构建高度的相互依存度。

金融中心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金融外交战略,通过经济接触、经济联系、经济刺激来达到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目标。

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金融中心所得到金融资源和信息对于目标国家进行经济制裁。

①按照云南省建立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逐步建成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投融资结算、国际货币交易、票据交换中心,实现在东南亚、南亚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实现上述目标后,昆明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将大大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质和量,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离岸金融、债券票据、货币兑换等各项金融业务,提供多层次,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

(四)以金融中心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助力我国金融战略,构建亚洲新型货币秩序。

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是实现区域化,使人民币能在周边国家实现流通,结算、投资的货币职能,提高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人民币的市场接受度。

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能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实现,能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快速便捷的人民币结算,落实所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官方交易中的可兑换,并降低因汇率造成的贸易损失。

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必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现人民币的回流和投资货币功能,为我国构建亚洲新型货币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助力我国金融新战略。

(五)以金融中心助力我国大周边战略,为东盟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金融支撑。

中国外交的“亲、诚、惠、容”及“和平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导,国际形象塑造要通过与周边各国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合作交流来实现。

国家的领导人高瞻远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建立“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东盟互联互通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为了指导实现这些战略建设,国家主席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②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是实现“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必要保证。

实施国家战略,对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援助、贷款支持、货币兑换、贸易融资、债券发行等都需要金融中心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和资金保障。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3

一、金融业国际化的概念和特征

国内学者对金融国际化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金融国际化看作是金融发展的一个过程,另一种是把金融国际化看作是金融业经营的一个状态,即指金融业经营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组合。比较有影响的是学者王自力的观点,认为“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活动跨出国界,日益与国际间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及金融立法和交易习惯与国际惯例趋于一致的过程和状态”。据此,我们认为对金融国际化必须把握三点:一是金融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要对全盘进行把握,实施战略选择;二是具体来讲金融国际化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是指逐步对外开放市场,放松国内金融管制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引入国外金融业先进的制度和技术;对外是指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其国内金融市场,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实现金融业的跨国经营;三是如何根据自身金融业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实施金融国际化战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金融国际化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业国际化的有关理论有很多,主要有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

1、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长期以来,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分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联系在一起。休谟(David Hume)、俄林(B.G.Ohlin)、金德尔伯格和马柯洛普(FritzMachlup)的理论都是如此。二是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间利息率差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以著名经济学家纳克斯(Ragnar Nurkse)为代表。纳克斯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家之间利息率差别引起的。而资本利息率的差别又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本总是从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高的国家,并最终达到资本在国际间的动态平衡(平衡的含义指一致的利息率)。纳克斯的理论经由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用“剩余”的概念阐述其福利效果后,就成为古典经济学中经典的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微观分析的代表性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J.Tobin)和马柯维茨(H.Markowitz)针对国际间资本流动在本世纪50年代提出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和马柯维茨认为,资产持有者的效用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即所谓的平均偏差模型。针对任何既定的预期收益率,财富的持有者总是偏好风险较少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某资产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变动不是完全正相关的,资产多样化就可以降低同样收益率情况下的风险。收益的运动越是独立,多样化的利益越大。

2、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国际经济传递机制表现为各国经济在波动和发展上的相互传递的无形形态。国际经济的传递渠道包括国际贸易传递渠道、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传递渠道,其中与金融国际化紧密联系的是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

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信贷关系的传递渠道;其次是利息率的传递渠道;第三是各国货币政策的传递渠道,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时,国内货币供应过多,资本流向国外,从而使本国的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外。相反,当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高于国内时,通过同样的机制,世界通货膨胀也会传递到国内;第四是汇率传递渠道。如果一国进行货币贬值以刺激本国出口,抑制进口,实际上是把经济衰退传递到其他国家。反之,其他国家也可以通过汇率贬值将经济衰退传递到本国来。

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对于说明金融规则和金融政策协调的国际化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一个日益趋向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单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往往由于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干扰而失效,只有一致的金融政策才能达到政策的效果。因此,金融规则和金融政策协调的国际化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3、金融创新理论。运用金融创新理论来解释金融国际化现象,部分原因应归于美国金融机构在60年代针对国内金融管制而向外扩张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另一部分原因应归于金融创新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金融国际化的载体,特别是当代国际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交易的国际化更是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经济理论被西方学者西尔伯(W,L,SibeI)用来分析金融企业的金融新工具或新过程的出现。他提出当金融企业试图摆脱束缚其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时,便产生创新行为。他建立了线形模型并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成功地解释了美国1952年至1970年间的新银行产品和1970年至1982年间约60%的创新形式,从而从微观角度确立了约束引导说这一创新成因的一般性理论。

“规避管制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则认为创新源于金融企业对管制的逃避,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想结合以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他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金融领域的“范围经济”和“规避成本”以及技术进步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当局对交易的控制和因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以辨证形式出现的,管制与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地交替,最典型的要数欧洲货币市场和互换的出现(Kane,198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交易成本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希克斯强调交易成本下降是创新的主要动机;尼汉斯则强调技术因素,认为创新是主要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成本下降潜力的必然反映。后者的观点与技术促进说无本质区别,技术促进强调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运用对促进创新的巨大作用,认为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减少了各种交易成本,“使原来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此外,罗斯(SA,Ross)提出了代理商理论,从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人手,分析证券,创新的产生;格林(B Green)和海伍德(J,Hayhood)则认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格利(J,Gurley)和肖(E,shaw)则强调满足实际部门的需要才是金融创新的成因,创新是盈余和赤字企业的需求与金融部门提供的服务相匹配的结果。

金融创新理论对于金融国际化中的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工具交易国际化的解释是金融机构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当这两种动机受到国内金融管制而无法实现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就不可避免。

4、产业组织理论。在解释企业实现跨国投资经营动因方面,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所提出的“寡占反应论”认为:在寡占市场结构中,投资国的寡头市场结构促使厂商到海外投资以寻找垄断利润和通过出口无法获得的市场份额,这即是“进攻型”的直接投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竞争的一方到海外投资,其余的竞争对手为了维持各自在市场中的竞争势力,就会相继模仿、跟进,追随领头者到海外去投资。一方面以防止竞争对手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扩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保持其在新的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一类型的战略投资被称为“防御性投资”。此外,以金德尔伯格(Charless P·Kindleberger)为代表,认为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必须在产品市场、技术或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垄断优势,其理论含义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垄断优势论”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能较为全面地解释跨国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的动因。另外,从一般企业的角度,作为其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的开户银行为了防止客户的流失而纷纷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导致了银行经营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金融发展与金融自由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8

国际金融业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困境

(一) 全球货币体系演变进程

总体来说,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1879-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在历史上, 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 到1989年,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 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兑换, 又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但最终由于银行券大量发行, 导致银行券不断贬值, 含金量大幅度降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各国便中止银行券与黄金的兑换, 阻止黄金货币外流, 国际金本位遂宣告瓦解。因此在金本位制下, 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实际的黄金储备为基础, 而银行券的过度发行将导致流动性上升, 银行券贬值, 国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2、1945-197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 实行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它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元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世界经济和贸易对国际储备资产日益增长的需要, 这只能依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来解决;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 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其实就是“特里芬”难题。因此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3、1975-1985年:牙买加体系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给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震荡, 国际社会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直至1976年1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签署了“牙买加协议”, 同年4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 从而形成了“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有以下特点:

(1) 黄金的非货币化。黄金退出流通, 成员国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 (2) 汇率制度的选择多样化。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 (3) 储备货币多元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突出的情形相比, 在牙买加体系下, 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

(二)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

1、国际经济的不平衡

美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失衡, 美国的“双赤字”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进口较多, 美元资产流出国外, 美国出现大量的贸易赤字, 而其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美国为了吸引这些资产, 大量发行国债, 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 这就是美国的“双赤字现象”。美国的贸易赤字体现在其他国家就是国际收支的贸易盈余。因此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 而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 发展中国家所持有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 其他国家获得的美元外汇资产主要投资在美国国债和美国政府担保的机构债上, 从而压低了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 同时由于美元的过度扩张和流动性泛滥, 美国实体经济吸收不了的资本, 长期实际利率的下降部分成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必然会通过美国资产价格的膨胀来体现。

2、全球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是指一些主要国家的实际货币供给显著地超过了既定的经验的这一增长与其本国的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的一种世界经济现象。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如果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货币过多, 可以到美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美元与黄金脱离, 但美元却成为国际货币以及债务的最终支付手段。美国可以更加自由输出美元, 无须承担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兑换黄金的最终职能, 因此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 美国一方面拥有发行美元的权利, 另一方面却又不承担美元兑换的责任。

美国推行赤字政策向全球输出流动性, 美国释放流动性的渠道主要是经常账户赤字, 为了支付外国商品和服务的净流入, 源源不断地将美元从美国注入经常账户顺差国。[1]

自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逐渐扩大, 同时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大量美元涌入世界各地, 这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 同时大量美元最终又回流到美国, 这相应造成了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所爆发的几次危机的共同背景 (包括拉美的债务危机、日本的经济泡沫、亚洲金融危机、美国互联网泡沫以及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等) 。[2]

3、金融监管问题

金融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资金在各国金融市场上流动, 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但我们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全球统一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流动的同时, 金融风险也同时并存, 一旦一国出现金融动荡, 金融风险会通过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但由于国际货币协调的地位的不对称, 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劣势。发达国家资本的货币扩张和货币贬值, 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 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货币产生很大的冲击, 导致这些国家的汇率发生大幅度波动。一旦投机资本获利回流, 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承受巨大的损失。[3]因此各国如何合作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三)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紧迫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全面改革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二、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新契机

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2009年以前学术界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还只是理论研究, 而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后, 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起步, 使我们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契机。

(一) 人民币的现有优势

1、有利政策的实施, 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

2008年12月, 国务院决定, 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亚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4月, 国务院决定, 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8年12月~2009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 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 从而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可以看出中央希望在对在人民币使用比较多的、有市场基础的港澳地区、东盟地区的贸易中, 便利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和结算, 有力地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2、我国GDP持续快速发展, 已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实力。

2008年IMF的世界经济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经济总量已高达全球经济的5.5%, 位列全球第三。按照IMF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9.3%的预测, 中国将在一年后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3、强大的对外贸易总量和外汇储备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第一, 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享有良好的信誉。2008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为2.56万亿, 同时已有1.95万亿外汇储备, 为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及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能够抵抗人民币自由化后较强的资本冲击。

4、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尤其是2001年以来, 银行业彻底改观, 快速深入的金融改革将在近几年来建立起现代化银行制度和较发达的金融体系。同时金融监管的逐步完善, 金融体系市场化的不断提高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 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时机

目前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遭受重创, 旧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瓦解。2009年以来美元持续缩水, 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其作为国际货币行使职能手段。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 具有较好的国际信用, 人民币呈坚挺趋势。

虽然这次的金融危机让大家意识到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 但是美元的主导地位仍然较强, 短期内难以找到一种能替代它的国际货币。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现实选择是建立多元化货币体系。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将多极化, 可能会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

三、小结

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 实行人民币走出去战略。可以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以及周边国家良好的贸易关系, 先实行人民币区域化, 摆脱国际收支中对发达经济体系货币的依赖;同时完善发展国内金融市场, 为资本回流做好准备。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我们应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 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李素琴.全球经济失衡下流动性过剩特征及中国的应对[J].生产力研究, 2009, (12) .

[2]黄梅波, 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J].经济学家, 2009, (07) .

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与金融体系改革 篇5

【摘要】

根据所学知识,历数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从金本位制度,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以及现金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不再实行的原因。通过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展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前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正文】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根据我在大二上半学期所学习的金融学,您近日所教授我们的国际金融学内容,以及我日常关注新闻,所涉猎的金融体系知识,我认为金融体系经历了如下发展及演变过程。

国际金融体系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出现了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金本位制度

纵观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处于金本位制度,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直接兑换黄金。将各国货币和黄金相挂钩,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虽然黄金作为最终清偿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充当国际货币,但汇率体系呈现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由于汇率固定,从而消除了汇率波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但它大大限制了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波动性,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坚持金本位制度也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贸易造成了极大破坏,各国不再将货币兑换成黄金,金本位制度由此崩溃。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已成定局时,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中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布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然而,根据文献资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的变化和发展,美国国内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经历贬值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终于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以及国际固定汇率制瓦解之后走向崩溃,国际金融体系从此进入了调整和改革的历史阶段。

(三)、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各国为了维持国际金融的基本稳定,于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 并对IMF协定作了修改,这一修改实际上只是承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现状,而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如国际本位货币的规定、汇率制度安排、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资本流动的规则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由此,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汇率随市场状况变化而波动,但是又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状况。在这一体系下,依仗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的霸主地位得以保留。目前,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以及支付和储备手段。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仍在运行。

根据目前的形式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强的适应性,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和不合理性,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仍无法消除。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尤其在此次金融危机过后,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 系成为各方金融学家的热议问题。

二、金融体系改革前景

由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及我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诸多学者专家对于国际环境剧烈变动下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金融危机的反思及对未来的措施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查阅了文献,根据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导致金融危机蔓延的原因中,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诸多弊端是很大一个方面,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是治理危机的出路。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金融体系、金融理论与实践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甚至存在制度性缺陷。尽管金融危机扩散全球的表面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但更深层原因却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助推的国际货币国家的危机传递。虽然世界各国均针对性地、陆续推出了大量救市举措,如中国的四万亿救市政策,但这大多是短期性的应急之举。所以,要从根本上铲除危机发生的根源,以避免类似危机,就必须标本兼治,着手研究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

(一)、美元对外过度供给导致流动性泛滥

通过现行的金融体系,还是美元占主导地位。世界各国通过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形成外汇储备和美元资金,再用外汇储备和美元资金购买美国国债、企业债、股票及衍生品等,以美元资金进入美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衍生金融产品市场。这样,美国通过累积的庞大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借助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多发的巨额美元为流通手段形成大量的金融资产,使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聚。美国则以投资等形式拥有各国的资产,各国也成为美元帝国的支持者,进而形成了一个虚假的、恶性循环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单极货币体系支撑美国国内过度举债消费

美元本位使得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满足国内消费,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与之相对应,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推动经济的同时,换取了大量以美国国家信用为支撑的美元,随后又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美国金融资产。大量美元的流入也使其利率下调,降低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长期以来,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度举债消费给美国带来了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不具备坚实的基础,当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巨额债务便浮出水面,并最终酿成一场偿付能力危机。相当于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使全球为其危机买单。而中国一直以来是以储蓄见长的国家,相当于我们无形中为美国的债务买单。

(三)、国际经济失衡

随着战后欧洲、日本的复兴以及进入21世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即俗称“金砖四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美国经济的超群地位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与美元的垄断霸权地位之间形成了矛盾,并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加剧激化。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进行。这样看来,我认为如果具备了完善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

金融体系改革前景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溯源,让人们意识到改革和重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势在必行,建立一个可信透明的、能够适应21世纪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国际金融体系成为各方共识。

(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完善国际监管体系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暴露出来最明显的弱势就是发展超前,监管滞后。因此,监管体系改革是最迫切任务。遵循的原则应是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维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强化对所有金融从业机构的监督。任何新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均应从全球视野进行抗周期性的国际监管,防止其在繁荣时期金融杠杆的过度使用。1.应当设立美元发行的国际制衡机制。美元自由发行的恶果表明必须对各国货币尤其是国际货币的发行进行规模限制,应以经济规模和黄金储备为标准适度发行,减少其对金融的震荡与危害。2.制定健全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统一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控制体系,共同关注和追踪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着重对离岸金融、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统计与监测。

3.设立国际监管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国际化,需要一个国际机构协调国家层面利益,实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扮演了国际协调者的角色,尽管采取的措施引起了许多方面的抵触和反对,但仍然从政策建议、救援资金、国家间协调、预防对策等诸多方面对危机国提供了帮助。然而,在此次危机中它们几乎完全没有应对准备与应对措施,并且在整个危机中无所作为。

1.应当确立真正的全球性储备货币,这样才能克服建立在国家货币上的国际储备系统内在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2.同时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公开性和重要性。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协调和决策机制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以使其具备更强的监管能力。

3.重新确立国际金融机构决策的基本原则。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人事安排和股份比例上应进行调整,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三)、构建多元制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

金融危机证明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的危害。因此,构造多元、有约束力、相互制衡的货币体系是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中之重。由于美元拥有欧元及其他货币无法比拟的广阔而深厚的金融市场,因此,尽管目前美元一路下跌,但全世界仍愿意持有美元。基于此,可考虑在现有美元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国家、地区的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各国货币充分竞争,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重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使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影响,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从短期看,出口下降使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看,中国仍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遇。

1.我认为应当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货币合作,强化人民币的“周边结算功能”,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及国际影响,以迅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双边可以自由选择结算方式提供更多便利。所以发展人民币基金,扩展人民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最终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

2.我认为还应当完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增加人才储备,积极应对危机。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金融体系积极采取抵御措施。银行业加强了信用风险防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也采取了相应的减持拨备等举措。同时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这既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国际金融体系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业应借助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与国际金融的互动,实现合作各方的互惠、互利、共赢,以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并最终提升中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浴火重生—入世后中国金融结构的变革》——徐明棋

2、《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重建国际金融体系金维虹》金维虹 金融时报,2008-12-8

国际金融业 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

一、引言

金融监管制度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金融产业的发展,是造成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因素。怎样准确的掌控与认识金融监督管控发展的走向,进行科学的金融监管系统的调控,有利于保证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对金融机构的进一步革新具有推进性的意义。

二、国际金融监管走向

1.实行综合监管模式

以往欧美的金融管控系统中具有许多的缺陷以及重复的地方。这是造成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所以,金融革新需要注重对现实产生的缺陷与不足的补充,从而对金融行业实现综合性的监管模式。首先注意对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控。仅仅注重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控,并不助于实行全面性的监督与管控。要想实现全面的监督与管控就需要进行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其次要对金融监管部门的覆盖面进行逐步的完善与扩展。次要对资产的支持与其他金融行业的新生产品进行监督与管控。最后,综合增强每一个金融管控部门的协作能力。

2.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

每一种监督管理改革办法都需要不断的扩展监督管控的区域,从而实现全面性的监管。比如,巴塞尔协议通过引入杠杆率监督管控标准把银行表外的业务包含在了风险资产的区域中;美、英以及欧盟等都对基金等一些银行纳入到了监督管控的范围中;英国提出新产品额监督管控办法,从而强化对金融新研发产品的监督与管控。

3.注重系统性风险监管

传统型的监督与管控将金融部门作为监督管控的对象,并不能够对整个金融行业实现全面的监督,要想实现全面的监管就需要将金融产品以及业务作为监督管理的内容,这也是将来金融监督管控发展的走向。因此,主要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家都十分关注金融市场的安稳以及系统风险,表现出功能性监督管控引导。美国新成立的金融服务监控委员会监督系统性风险,增强了美联储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

4.强化国际金融监管

一个国家的金融业产生金融风险之后嫩巩固借助多种途径传播到别的国家和地区。目前金融监督管控的主体为国家,缺乏完善的国家性金融协调。在全新的金融监督管控系统革新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在试图实行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进行信息共享以及全球性危机预警系统。

三、我国金融业监管走向

1.注重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

对中国来说,金融市场的监督管控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上的监管,可是缺乏专门性的监督管控。我国需要强化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部门的监督与管控,第一是对市场外部交易的产品进行监督管控,从而防范监督管控的漏洞。第二是进行监督管控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与管控。

2.注意防范金融业系统风险

因为现代金融制度的繁琐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业稳定的主要原因,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威胁性。金融危机直接证明了这一点。从中国的金融行业来讲,更需要创建金融风险监督管控模式,将金融部门的监督管控向着功能性监控的方法进行转化,促使每一个监督管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有效的规避监管的漏洞,降低风险产生的概率,确保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

3.注重金融创新,提高综合实力

监督管理部门假如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的监督欠缺,监督管理的强度差,就提高了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所以,国外的金融监督管理革新条例中将金融产品划入到了十分关键的地方。中国虽然金融创新发展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时期,可是也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以及教训,从根源上提高对产品的监控强度,在保证创新产品自由发展的条件下,严格防范风险的产生,积极主动的实行金融创新并不是要任其随意发展,不加以管理。需要在尊重金融市场的基础上,有效的预防风险,提高金融行业的综合实力。

4.注重金融机构的监管类别划分

国际上发展的金融监督管控思想对中国的金融监督管控机制的划分十分重要。开展全面性的监管,并不代表每一个被监管的对象都是实行统一的监督管控要求,按照金融的类别划分标准进行划分,采用专门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助于提升金融监督管控的水平。中国的金融监管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要进行创建的,采取多样性的金融监督管控办法,从而实现多等级监督管控。

四、结语

金融监督管控制度的革对全世界以及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创建金融监管体制系统,有助于保护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整体权益。经济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不断革新,是提升中国金融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确保金融系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进行有效的预防,更好的防范金融系统的风险。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在分析国外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学习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方法,创建中国独特性的金融监督管控系统,有助于中国金融行业顺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鄢莉.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分析[J]. 价值工程. 2015(02)

[2]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J]. 金融世界. 2011(10)

[3]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思考[J]. 开放导报. 2012(04)

[4] 徐火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 2012(10)

作者简介:

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启示 篇7

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国经济备受打击。为刺激经济恢复增长, 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 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连续13次降息, 联邦基准利率从2000年的6.5%下调到了2003年6月的1%, 达到46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7年, “次贷”余额虽然只有1.2万亿—1.5万亿美元, 但经过包装, 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 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 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 涉及“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 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卷了进去。

美国从2004年6月以后变更了利率政策,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 2006年8月宣布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5.25%的水平。美国房地产市场自2006年开始迅速降温。一方面, 房子出手越来越难 (买涨不买跌) ;另一方面, 卖房所得也未必能够帮助借款人还清贷款。从2007年4月开始, 以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为标志, 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二、次贷危机爆发前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缺陷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席卷全球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无法对市场失灵做出快速的反映。

1. 监管对象的全球化和监管者的国别化的矛盾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大为增强。金融风险跨国传递和金融危机国际蔓延的途径、机会和速度也大大超过以前, 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能够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金融全球化及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的增强和国际金融产品的创新, 迫切需要全球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对新产生的跨境金融交易进行监管, 以维护世界金融稳定。然而, 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却不能很好的满足全球化金融监管的需要, 事实上的国际金融监管仍是各个国家视角下的独立监管, 并且由于各国国内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体系迥然各异, 无法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全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各国国内金融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因此, 金融监管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困扰着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实施。监管对象的全球化和监管者的国别化必然会在国际金融领域留下监管的空白地带, 在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 这种空白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

多年来,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一直采用的是“先上车, 后买票”的方式, 即出现监管漏洞再采取补救措施。这种模式不仅效果滞后而且致使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处于缺位和错位状态, 使之未能有效发挥全球金融监管职能。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人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职能的缺位更加不满, 迫切需要他们提供更多的金融监控职能。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主体对全球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其制定的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巴塞尔协议) 相当复杂和过于程式化, 并且还与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不符, 这极大的削弱了其效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范围在新近出现的“影子银行”体系面前无能为力, 这也成为了其金融监管的一大掣肘。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位、错位状况注定了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能有效的实施国际金融监管职能。

三、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启示

监管空白、监管理念落后、金融监管协调和危机处理机制存在不足、主要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职能的缺失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1. 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金融监管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速, 然而各国在经济水平、开放程度、金融结构、监管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使得在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问题上不应该一刀切, 应通过逐步实现分层次、分区域的监管合作慢慢达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首先, 区域经济由于高度相关性, 可以率先达成适应一体化要求的金融监管合作, 制定有约束力的区域性合作协议, 促进区域内合作, 现阶段欧盟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次, 在体制差距不大、金融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加快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结构优势, 提高合作的效率和作用。

2.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合理性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反映的是过去的经济力量,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壮大 (尤其是“金砖四国”) 和他们参与全球经济事务愿望的增强,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显然已不合时宜, 需要吸纳新的主体, 否则将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协调金融监管问题。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 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重要性, 在原有的金融监管主体上纷纷吸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员。如2009年2月, 中国、印度和巴西被OSCO的技术委员会邀请为新成员;2009年3月10—11日,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邀请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入其委员会的治理结构。此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同意将其成员增至16个, 并确立了名额的地区分布。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监管,监管机构,合作

参考文献

[1]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EB/OL].http://www.dongshihui.com.cn/news_view.php.2008-12-16/2010-04-28[1]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EB/OL].http://www.dongshihui.com.cn/news_view.php.2008-12-16/2010-04-28

[2]范方志: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8 (3) :45-48[2]范方志: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8 (3) :45-48

[3]朱小平: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4-8[3]朱小平: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4-8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篇8

一、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顽疾仍未取得根本性改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尽管已不是唯一的国际货币, 欧元、日元等强势货币也占据了国际货币的一席之地, 但美元本位仍是当前美元霸权地位的一种描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9月30日发布报告显示, 第二季度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仍高达62.8%, 欧元只占到26.5%, 日元和英镑合计不到10%。可见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 货币价值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货币的发行就依靠国家信用, 这使得美元的发行更无约束而听任于美联储的操纵。11月美联储公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希望以此维持低利率以刺激贷款和支出, 从而拉动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政策一出, 立刻引来一片哗然。美联储的做法无异于全力开动了“印钞机”, 意味着将大量流动性重新投入市场, 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 并加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甚为深远。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在刺激经济的计划上实现逐步退出, 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央行日前也宣布加息。此时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势必迫使许多国家跟风, 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各主要经济体如果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大量资金会向资本回报率高的新兴经济体流入, 造成这些国家的资本泡沫;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打击复苏中的世界经济;美元贬值步伐加快的同时, 导致别国货币升值压力大增, 引发各国的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 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 应该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而国际社会在这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步。

二、货币争端众口难调, 汇率改革任重道远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国际社会为共克时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随着刺激政策副作用逐步显现, 各国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汇率摩擦有所增加。近期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在汇率问题上制造紧张, 贬值本币, 施压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美众议院10月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其通过该法案以实现本币贬值的目的表露无遗, 美元汇率持续走软, 推动欧元以及亚洲货币持续升值。日元是美元贬值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尽管日本政府和央行已对汇市进行了干预, 但日元强势难挡。除了日元, 近期一系列亚洲货币也持续升值。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触及近13年以来的新高, 新加坡元兑美元触及历史新高, 韩元兑美元刷新四个半月高点, 人民币连续触及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高位。为遏制本币涨势, 越南、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多次对本币进行干预。美元贬值带来的是其他采用浮动汇率机制的货币“被升值”, 引发多国采取行动干预汇市, 竞相让本币贬值, 以增强竞争力。更多的竞争性贬值行动可能会引发汇率出现剧烈的波动, 全球汇率大战一触即发。虽然G20首尔峰会在联合声明中强调“由市场来决定汇率”, 并在经常项目收支方面提出了相对具体的目标, 但是在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不平衡的情况下, 总会有各种干扰力量存在, 汇率改革任重道远。

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

2010年10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共识:各国将加强对大银行和金融企业的监管, 要求银行优质资本由过去的总资产2%提高到7%;提高了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该组织将获得更大的权力, 来监督G20国家的承诺, 它可以定期编制报告, 来分析和表明某国的经济政策是否会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根据该协议, 欧洲方面将从24个IMF执行董事会中所占9个席位中的2个让出给新兴市场国家;在IMF配额改革方面, 会议商定在2012年之前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6%以上的份额, 预计在份额改革完成后, 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第6位

上升至第3位, 持有份额将从现在不足4%升至6.19%, 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 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而印度将由第11位上升至第8位。巴西、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将有2-3个位次的提升, 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的份额都将进入前十名。新兴经济体在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中份额的提升与他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相符合的, 话语权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增加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是长期和动态的过程, 份额和投票权改革只是一个起点, 还有许多任务尚未完成, 如继续推动以公平择优为原则选择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层, 提高发展中国家中高层管理人员比例, 填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制度框架中的管理缺口;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资本流动监测预警, 防止资金大进大出对单个经济体的破坏性冲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应该着眼于平衡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的关系, 致力于解决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系统性、根源性问题, 使金融体系依靠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跟踪评估各成员执行新监管标准情况;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影子银行体系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等。

四、二十国集团作为世界金融体系改革的力量正在削弱

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2008年11月, 在首届G20华盛顿峰会上, 世界各国领导人立即携起手来, 宣告了一个“用全球性方案解决全球问题”的新时代的到来。法国总统萨科齐甚至欢呼“G20预示着21世纪将是全球治理的时代”。但是两年之后, 经济形势稍有好转, 伙伴国之间便又开始争执不休。2010年6月, G20多伦多峰会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复苏幅度不均匀的背景下召开, 成员国在商讨重点议题上出现了争吵。当时美国的首要任务在于“促就业、保增长”, 欧盟的任务在于“削债务、度危机”, 新兴经济体的核心任务在于“保增长、求发展”。表明各国不再是铁板一块, 应对经济复苏出现重大分歧, 争吵的氛围一度甚为高涨。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单边行动, 不但欧美在政策松紧问题上背道而驰, 一些新兴经济体也采取单边行动控制汇率走势和资本流入, G20的协调作用和凝聚力遇到空前挑战, 甚至在建立G20常设办事机构问题上, 出现“李明博与萨科齐对阵菅直人”的局面。法国总统萨科齐8月公开主张:应该建立G20常设办事机构。韩国对此表示支持, 并希望机构设在韩国, 而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却持反对态度。

G20峰会是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诞生的应急机制, 直到2009年9月第3次匹兹堡峰会才正式确立其国际论坛地位, 但G20内部存在盈余国家与赤字国家、汇率操纵国与被操纵国、财政紧缩国与扩张国、干涉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及大国与小国等诸多矛盾与冲突, 甚至其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成为关注焦点, 更不用说其纠正世界经济失衡的作用与未来了!因此, 随着国际经济走出危机谷底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 各成员国间凝聚力有所减弱, 矛盾逐步凸显。作为非正式的对话机制, 其约束力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王凯, 倪建军.从匹兹堡峰会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J].当代世界, 2009, (11) .

[2]韩玉军, 赵鹏飞.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国际贸易, 2009, (12) .

[3]李巍, 崔志楠.G20的金融新秩序[J].中国经济周刊, 2010, (11) .

国际金融的创新 篇9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

国际金融创新之所以会在最近的2 0多年里极为迅速的发展, 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

1、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金融市场的动荡, 尤其是利率、汇率的剧烈波动, 增大了企业的风险, 而企业必须在预防金融风险方面寻找对策, 这个对策即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许多产品都和应付利率、汇率的变化有关, 如浮动利率票据、利率期权、种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可变或可调节利率抵押等就是应付利率变动的;而外国通货标值债券、双重通货债券、通货互换、指数化通货期权等则是应付汇率变动的。可见,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2、逃避管制

由于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必然要受到严格的管理, 政府管理法规就是这个行业创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由于银行业受到的监管最严, 这个行业便成为一个特别容易出现发掘漏洞行为的行业。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 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上升, 使得这个行业的管理限制更加难以忍受。在这个环境下, 金融创新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3、金融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

在金融创新过程上, 金融中介机构的积极创新和参与交易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背景下, 创新工具业务作为一项表外业务, 对金融机构既可带来收益, 又不影响资产负债表。同时, 金融中介利用自身在金融创新业务方面的优势, 也可以自营交易, 从中获利。

4、技术进步

电信、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领域的技术进步对金融创新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 技术进步使得电讯成本剧减。其次, 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改进, 使得金融机构有可能利用相对高级的设计和定价方式不断推出新工具和新产品。第三, 信息传递技术的改进对传统业务领域里削减收益幅度和引致更具有竞争性的价格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而又迫使金融机构竞相使用创新工具来扩大收益幅度。

除以上几种因素以外, 还有财富增长、制度改革等因素都对金融创新的产生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特点

1、金融工具的多样化。

金融工具总的来说在收益、风险、流动性、数额和期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任何金融工具都可以说是其中若干特征的组合, 创新不过是把金融工具原有的特征予以分解, 然后再重新安排组合, 使之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汇率、利率波动风险, 以及套期保值的需要。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说是名目繁多, 但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风险转移创新、增加流动性创新、信贷创造型创新和股权创造型创新。

2、表外业务多样化。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人资产负债表, 以提供担保和服务收取佣金或服务费的业务活动。表外业务的种类包括: (1) 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 如票据承兑、跟单信用证等; (2) 贷款与投资的承诺业务, 如票据发行便利、循环贷款承诺; (3) 外汇买卖与投资业务, 如互换业务、期权业务、远期利率协议等; (4) 利用现有银行的人力、技术设备为客户提供的中介服务, 如代收费业务等。

3、金融方式证券化。

近年来, 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方面在弱化, 而逐步向筹集资金方便、成本低、选择性强、流通性高的证券融资方式转化。

4、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由于科技的进步, 使得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 形成了全球营业的一体化;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 使资本与货币市场日趋国际化, 一是外汇市场已成为24小时连续不断营运的市场;二是欧洲货币市场的统一;三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三、国际金融创新的风险

国际金融创新不仅给西方各国金融业带来空前的繁荣, 而且大大加速了国际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但不容忽视的是新金融工具并不能消除固有金融风险, 也不能排除引致风险存在的各种因素, 国际金融创新存在着干扰各国货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风险。

1、国际金融创新的微观风险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的微观风险, 我们可以从单个金融工具、单个银行或公司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通常金融工具具有的内在风险有如下五种类型:

(1) 市场或价格风险, 即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汇率和利息率的变化而造成的金融风险;

(2) 信贷风险, 即金融交易的一方由于破产或其它原因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义务, 从而使得金融资产的持有人可能蒙受经济损失;

(3) 市场流动性风险, 即一种可流通或可转让的金融证券, 不能在接近于足额的市场价值上迅速得到出售的风险;

(4) 结算风险, 即在结算时交易方有可能得不到任何收益的风险, 除了因交易对方不履行债务而引起债务风险外, 技术上和经营上的困难也可能在交易对方有能力履行的情况下中断资金的交付;

(5) 国家风险和转嫁风险, 由于某个特定国家经济或政治上的原因, 使得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经济代理人变得没有能力履行它们的国际金融义务, 这种风险即为国家风险和转嫁风险。

2、国际金融创新的宏观风险

(一) 干扰、影响各国货币政策执行与实施的风险

货币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金融创新对一国货币政策执行与实施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与测定。首先, 金融创新使货币范围难以界定。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范围较容易确定, 即狭义货币Ml和广义货币M2;其次,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基础货币等于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现金之和, 是整个银行系统货币派生的基础。第三, 金融创新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货币供应量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货币流通速度。

(2)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首先, 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市场均衡机制下的利率弹性下降。其次, 由于通过金融创新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不能算作存款, 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力.第三,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贴现政策的效力。

(二) 引致国际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风险

首先, 多年来, 由传统的信贷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途径所形成的控制测量信贷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原则、方法和货币政策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国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其次, 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大了金融统计、监督和管理的难度, 难以形成有效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机制。第三, 金融创新加快了国际资本流动, 容易触发金融危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宁的主要因素, 因为它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经常产生严重影响。

四、国际金融创新的经济影响

金融创新由于其自身有着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务的特点, 对经济有其很大的深远影响。既有正效应, 也有负效应。

1、金融创新的正效应

(1)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的自由化和一体化。金融交易电子化使金融业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金融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完善, 使金融业的成本大大降低, 服务效率大大提高。由于金融支付手段和融资工具的创新, 不仅使国内各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 而且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一体化。资金流动和转移可在几秒钟内完成, 形成了全球范围的融资格局, 提高了融资效率, 促进了经济发展。金融创新导致利率日趋自由化, 并已成为一国金融业和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2) 金融创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使金融功能不只局限在传统的信用中介和创造功能范围内, 而是向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更多的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进行交易, 加速了金融产品的流动性, 提高了融资效率, 推动了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3) 创新给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金融创新的一个积极效应给投资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种金融产品, 使选择机会增多和空间扩大。有利于资金流动的加快和资金利用率提高。

(4)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业表外业务迅速发展。金融创新的兴起和发展, 使得金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贷款质量普遍下降, 银行收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加收益和遵守金融监管, 是金融业面对的重要问题。正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 大多数金融机构发现从事表外业务不仅逃避了金融监管, 而且获得了巨额利润。

2、金融创新的负效应

(1) 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各种衍生金融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创新使金融产品多样化, 高技术的采用使金融资产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再加上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特点, 交易的规模日趋扩大, 风险也日益增大。

(2) 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和货币下策的执行趋于复杂。由于金融创新, 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多, 其区分越来越难, 传统的货币测量和监督采用的货币层次的划分逐渐失效, 货币总量与信贷规模的监控难度和误差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从而使货币政策贯彻执行趋于不畅或复杂。

(3) 金融创新可能导致金融投机的增加和引起金融泡沫。在利润的驱动下投机者可能越来越多, 都想获得“一夜致富”的机会, 于是投机之风可能大兴。同时, 一些工业资本家或其他富有者也往往把自己的资金转向金融领域以赚取金融利润, 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滞留于金融领域, 可能引起金融泡沫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熊南京《金融发展论》,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0

[2]、李扬, 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 远东出版

[3]、杜婕试论国际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其影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际金融业 篇10

关键词:《金融国际规则》,特色课程,设计研究

一、课程定位

(一) 课程建设背景

《金融国际规则》这门课程是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众所周知, 每个国家的运行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国际贸易体系的良态循环需要WTO之类的公共产品、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金融体系同样需要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全球金融体系公共产品不仅可以为每个经济体的金融活动提供外部的强制性纪律和规则, 还可以消除经济体之间的囚徒博弈困境。这些公共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或者在局部经济体, 为纠正资源配置失衡和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因此,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掌握这些全球金融活动的强制性纪律和规则, 深刻理解此类公共产品提供的制度保障, 不仅可以增加专业素养, 还可以提升在金融领域工作的实践水平。然而, 经过调研显示, 当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学专业都会开设与WTO规则相关的课程, 而几乎没有高等院校为金融学专业的同学开设与金融国际规则相关的课程。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的教学团队针对于此, 自2005年起开设这门创新课程,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 课程地位

《金融国际规则》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课程性质属于学科选修课, 一般在本科教学的第六学期开设。要求学生在修完《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专业必修课之后再进行学修这门课程。与此同时, 这门课程也作为上述专业必修课的有效补充, 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供理论学习的应用平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国际惯例和现存的法律法规, 了解金融领域的国际性前沿的规则制定动向

二、课程主要内容安排及参考资料

(一) 内容安排

由于《金融国际规则》这门课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效性强, 所以课程内容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情况, 随时调整具体内容。因此, 对于该课程的内容建设研究的出发点应是当前的全球金融活动需要何种规则。综合考察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全球金融规则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一是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强制性调节;二是对系统性重要国家的关键宏观经济指标约束;三是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四是最后贷款人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机制;五是对重要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促进, 是一个整体, 其目的在于纠正资源配置扭曲, 降低系统性风险。对于这些主要方面的规则, 很难系统性的象WTO的框架条款一样清晰的列举出来。每一方面的规则都不是由某一个机构单独制定的, 都是具体体现在若干个机构组织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或一些条款、惯例中的。因此, 《金融国际规则》这门课在授课内容上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条是规则制定的各个主体;另一条是金融业务相关的三大领域——银行、保险、证券。

课程主讲内容由三大部分构成:金融国际规则导论、金融国际规则制定的主体、金融国际规则的内容、实施及监管。第一部分——金融国际规则导论, 主要介绍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建立金融国际规则的必要性以及当前金融国际规则构建实施的简单情况。这一部分内容的安排, 对讲授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教师每轮授课都要根据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组织教案, 安排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第二部分——金融国际规则制定的主体, 主要介绍WTO、IMF、世界银行团及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等各类规则制定的主体工作职能、运行原则及基本构架。表面上看, 这部分内容似乎与“规则”相关度不强, 但究其本源, 可以发现, 各种规则都是在这些组织的工作职能范围内制定的, 规则的实施都是在这些组织运行框架的监督下开展的。掌握本部分内容, 可以有助于理解各种规则的深刻意义, 有助于学生根据规则的调整和新规则的出现来分析经济形势, 把握金融市场风险。第三部分——金融国际规则的内容、实施及监管主要介绍各大机构组织所制定的有关金融业的各种政策、法规、惯例, 以及目前的实施状况和监管措施。

根据以上三部分内容, 《金融国际规则》的章节设计主要分为十章。分别是第一章:导论——世界金融业的走向;第二章:世贸组织与金融服务贸易多边规则;第三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章:世界银行;第五章:国际开发协会;第六章:国际金融公司;第七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第九章: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及国际保险监管惯例;第十章:国际证券会组织。每一章节都会按上面介绍的内容分为具体的小节来安排授课内容。

(二) 参考资料

由于这门课程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的特色创新课程,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已经成熟的权威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度较高的教材作为参考。所以在每一章节的内容安排上, 都要求教师查阅、整理大量的中、英文资料, 然后汇总形成教学讲义。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大组织机构的官方网站及已经出版的相关书籍。网站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网站、世界银行的官方网站、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网站以及国际清算银行的官方网站等。主要参考书目有《国际货币金融法》、《WTO服务贸易多边规则》、《金融服务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列国志”系列中的《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

三、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 授课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教授教学+讨论教学的方式,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肯定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 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 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知主体。例如, 在讲授到《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这部分内容时, 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我国及一些主要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具体承诺,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来讨论在WTO框架下, 我国金融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

此外,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 对于金融学专业下国际金融方向的同学还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 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学生, 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外文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本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 绝大多数都源于国际组织机构所颁布的各种文件中, 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授课, 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更精准的规则内容, 领会更深刻的规则内涵。

(二) 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要求基本学时安排为34学时, 在学生正常的17周教学时间内每周2学时。具体的时间安排见下表。

(三) 课程的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如果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比较好, 可以安排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试题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 进一步挖掘学生运用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如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一般, 可以安排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结合几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开设这门课程对金融学专业及与金融学相关的其他专业, 如金融工程专业、投资学专业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熟悉国际金融领域的法律、规章和制度, 并能够掌握前沿动态, 可以结合所学其他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温耀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金融街向国际金融中心全速迈进 篇11

谁才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日渐活跃,金融业开始承担起导演经济的任务。而“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宝座,无疑会给城市披上无比绚丽的光彩。放眼全球,无论是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还是东京、迪拜,所有荣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域,无一例外的成为全国的最繁华地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成为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透明度也是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一个投资市场。它的市值,我认为到2020年,一定会超过100万亿元以上。(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国际金融中心争夺战的原始驱动力。

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宝座从来没有定主,但焦点一直不离两大区域——北京金融街、上海浦东。两者均受政策青睐,在十几年的争夺战中此消彼长,但与上海浦东不同,北京金融街一直低调,很少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庆认为,“北京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这在10年前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他还认为,北京方面一直在观察上海的发展决定进退,而上海除陆家嘴发展比较成功外,其他方面进展不大,这一状况,“让北京看到了(进军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

关于《意见》在此时机的公布,有关人士认为其意义相当于一次宣战,北京金融街已经吹响了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号角。而种种迹象表明,北京金融街此次“宣战”是在“长期备战”的基础上发布的。

内清外扩,金融街发力稍胜一筹

自2008年以来,一向低调的北京金融街热闻频报。先是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正式对外宣布,金融街即将西扩,拓展后总面积将达到4.77平方公里。紧接着,金融街内部企业将迎来一场“大换血”。据西城区金融街扩展办公室负责人透露,金融街区域内的非金融企业的置换计划启动。在未来几年内,金融街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会成为清一色的金融机构聚集地。而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影响力的一大条件正是“纯净”。此一举措,改善了金融行业生长环境,使金融街再次高于浦东一头。

长期以来,金融街都存在着一个无可争辩的优势——身处国家行政中心北京。在金融街,驻扎着最高金融监管机关“一行三会”,最新的金融政令从这里发出,预示着财富的各类信息总是领先一步。同时,奥运的到来也将北京推向了国际的最前沿,北京金融街则责无旁贷地得到奥运金融的一大羹。从大的方面看,北京是环渤海商业圈的核心,巨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无限的潜力。

相比之下,上海浦东的优势则是作为“新开发区”的独有特色,优厚的政策是重要方面。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经营与发展高峰会”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建言让北京金融街、CBD享受像上海浦东一样的优惠政策,该项建议如被采纳,浦东的政策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此外,金融街位于城市核心,建筑空间极为稀缺,城市氛围更显传统,金融家们的居住环境不如浦东完善,但是通过一系列努力,这一现状正在飞速改善。

配套升级,居住品质率先登峰

金融街配套由传统向国际化的升级,金融街中心广场和西派国际公寓是两大典型案例。金融街中心广场内含购物中心、俱乐部、美食街等完善配套,例如金融街购物中心已经吸引了全球最高端的品牌入驻,为金融家的居住和生活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而西派国际公寓的诞生,则打破了金融街传统居住品质,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国际化时代。其西区首例全精装样板层的入市,更是一波千浪,预示着新时代金融街的登峰品质。

西派国际公寓由建筑大师山本理显以“飘”的理念设计,打破了金融街方方正正的建筑格局,弧形结构虽仍处于外装阶段,但建筑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动感。虽然北京楼市历经“拐点”坚冰期,北京许多传统高端楼盘尝到了零销售的滋味,但西派国际公寓的销售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在西区首屈一指,足见国际化建筑已经深得金融家的青睐。

6月28日,西派国际公寓再爆热点。京西首座全精装豪华样板层的入市,同时开启收官楼栋2号楼,上百位金融家,数十位来自中关村、CBD的高管企业参加了这一盛会。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样板层共推出三种装修风格:东南亚风情、欧式新古典风格、新中式风格。每一种风格将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选用世界其他装修风格元素来融合,并以艺术手段加以统一,以衬托金融家包罗万象的视野和胸怀。对于样板层的装修品质,接受采访的数位金融家均表示非常喜欢,期待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西派国际公寓的项目负责人认为,样板层的入市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但毕竟只是2号楼品质的体现,2号楼才是真正的主角。据悉,西派国际公寓共有5栋公寓楼,2号楼是最后一栋,在品质上较之前又有所提升。户型多为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精装档次则更加精益求精,此次展示的样板层即为范本。

记者看到,开盘现场有多位金融家争相认购,在活动结束时,数十套住宅已经悄然售出。除了对品质的赞同之外,一位来自CBD意图投资的企业高管,还讲出了购买西派国际公寓的另一层含义:“目前股票市场的前景不佳,与之相比,列入政府主要规划范围的金融街地段前景远大,投资价值可以保证。”

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篇12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一、国际金融监管传统理论综述

公益利益论认为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下,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用。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现实情况下的市场并非完全竞争, 导致金融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监管, 通过管制来矫正市场缺陷, 从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公益利益论认为监管通常发生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并且监管可以减少和消除市场失灵、保护公众的利益、提高公共福利, 因此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管制俘获论认为管制与公共利益无关, 管制措施在实施之初可能还是有效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被管制的行业熟悉立法和行政程序时, 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管制机构会逐渐被他所管制的行业控制和主导, 被管制者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收益。金融机构为了获得利益不断的对经营工具、业务进行创新, 以此同时, 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金融风险, 这也推动监管机构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管制供求论把管制看做是政府使用强制力量给特定的个人或集团带来有价值收益的商品, 运用供求规律阐释了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管制可以被看作是由政府供给, 为特定个人与集团所需求的产品。管制是不同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可以从管制中得到好处。作为一种产品, 它同样受供求法则或规律的支配, 现行的管制安排是供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寻租理论最早是由克鲁格 (Krueger, 1974) 提出, “寻租”一般是指社会中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 是一种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的行为。简单地说, “寻租”就是一种寻求政府干预以谋取私利的行为。

管制成本论认为市场运作存在交易费用, 金融管制不是免费的, 而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一般的, 可以将管制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其中直接成本包括执行监管所耗费的资源与遵守监管条例而耗费的资源, 间接成本主要指因被管制者改变了原来的行为方式而造成的福利损失。

二、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1、国际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1.1美国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美国金融业主要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干预和金融变革时代四个发展阶段。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 美国金融业进入金融变革时代。特别是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后, 美国政府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弊端进行反思, 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在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下完善监管体系, 纠正市场过度自由而导致的市场与监管之间的失衡状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监管, 将场外衍生品、私人金融合约和衍生品交易商均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强调了稳定的重要性;对在交易地位和信息获得都处于弱势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给予必要的保护。

1.2英国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英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悠久。英国早期的金融监管形成的是以自我约束为主, 道德规劝的自律体系。对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大多协商解决。英国金融监管经历了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并存向金融监管一体化过度的过程, 试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管, 包括建立重要人士变动的监管制度, 逐步完善内部会计记录、管理信息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等。

英国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 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后, 积极的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在对现有体系进行修补与微调的同时,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巩固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首先, 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在早期世界性银行危机之后, 许多国家对银行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 采取分业隔离的体制, 减少存款者所面临的风险。但是, 到了20世纪末, 为了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如表1所示, 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打破分业限制, 对监管模式做出了重大改革, 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

其次, 重视对资本流动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流动性表明银行对短期到期债务的支付能力, 通常流动性越高, 清偿能力也就越强。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 对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监测和控制资产流动性也就成了金融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本充足性是保证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大, 加强对这一领域内资本充足性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只有确保银行的各种负债与其资本金保持合适的比例, 才能保证银行资本营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流动和充足率均进行相应的提高, 以在现有的金融行业情况下进行有效、科学的监控。

再次, 鼓励金融创新, 加强应付复杂金融环境的能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严格抑制到积极鼓励金融创新的过程, 为了对创新产品进行监管, 也必须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创新, 以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具体可以体现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上。

上一篇:财务统计方法下一篇:美术新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