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静脉滴注

2024-09-17

经期静脉滴注(精选7篇)

经期静脉滴注 篇1

慢性附件炎主要是指临床女性患者的内生殖器官产生慢性、迁延性的感染之炎症的一个总称, 多数产生在妇科的手术之后或是在宫内放置避孕器以后, 该状况对临床女性的生殖器官造成严重损伤, 主要体现在完整性和防御的能力方面, 进而致使细菌进入至创面, 导致患者产生感染且患病。在产生严重的病情之时, 极易令患者产生不良事件, 如:继发性不孕和脓血症, 在临床上属于多发病[1]。本文主要对慢性附件炎予以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其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的慢性附件炎患者94例作为临床资料, 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 各47例。所有患者为女性, 对照组年龄25~48岁, 平均年龄 (29.8±4.0) 岁, 病程1~5年, 平均病程 (3.4±0.5) 年;观察组年龄26~50岁, 平均年龄 (29.3±4.1) 岁, 病程1~5.3年, 平均病程 (3.0±0.6) 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年龄及病程等)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在经期的第5d予以0.5g的阿奇霉素+300ml甲硝唑+浓度为10%4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经期的第1d就开始予以阿奇霉素, 剂量为0.5g/次, 且加入300ml甲硝唑与浓度为10%4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 在静脉端进行滴注, 所有患者皆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2]。

1.3 效果判定标准

在治疗之后, 患者白带增多和阴道不规则性出血症状彻底消失则为治愈, 若症状有所改善、有效改善炎性反应则为显效, 症状有所改善、炎性反应无明显的变化则为有效, 症状、炎性反应无明显的变化或是病情加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 例数 (n)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疗效

经临床治疗之后, 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5.11%;观察组治愈34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87%。因此, 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比较不良反应的产生状况

观察组:呕吐和恶心以及腹泻各1例, 总产生率约6.38%;对照组:呕吐有3例, 恶心有4例, 腹泻有3例, 总产生率约21.27%。因此,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率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临床妇科各类疾病之中, 具有较高发病率的就是附件炎。依照病程时间将它分为两种, 即慢性与急性。慢性附件炎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通常以口服为主, 不能较好发挥药效, 所以, 在临床上很多药物的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加之多数患者进行反复治疗, 进而产生了耐药性, 进一步增加了反复感染率, 无法确保患者在生活方面的质量。在本次临床分析之中, 予以阿奇霉素在静脉端滴注临床治疗, 它属于脂类药物, 有着较强抗菌活性和广泛的组织分布等特征, 且被多个发达国家视为治疗感染类疾病的首选药物。治疗的原理为[3]:患者在月经期间能够有效促使将体内毒物快速排出, 不仅血管得以扩张且利于血液循环, 在本次临床分析的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 预示着在经期的第1d开始治疗, 比经期的第5d予以治疗更具有有效性, 且不良反应产生率比对照组低, 因此相比之下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 临床患者于经期在静脉端进行阿奇霉素的滴注治疗, 获取了较好的效果, 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患者在治疗中的效果, 且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率,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附件炎予以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的慢性附件炎患者94例作为临床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在经期的第5d之后予以阿奇霉素临床治疗, 观察组经期的第1d就开始予以阿奇霉素临床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治疗之后, 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有效率高, 不良反应产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慢性附件炎临床患者而言, 在经期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降低了不良反应产生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关键词: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慢性附件炎,疗效

参考文献

[1]毛红玲.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3) :476-477.

[2]孙利华.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 2014 (10) :37.

[3]张士伟.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研究[J].家庭医药, 2016 (6) :44-45.

经期静脉滴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11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两组患者均为已婚妇女。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附件炎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伴有白带增多、呈粘稠状粘液、伴有血丝症状、腰骶部酸痛等, 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10~109/L, 中性粒细胞≥4~109/L。经B超检查子宫和附件, 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及宫外孕等疾病。对照组年龄2~48岁, 平均年龄 (35.54±0.23) 岁。观察组年龄25~49岁, 平均年龄 (35.25±0.21)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经期第一天开始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取阿奇霉素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静脉滴注, 调节滴速为45滴/min, 并静脉滴注250 m L甲硝唑注射液, 静脉滴注4~5天, 持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患者于经期结束5天后开始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但本组静脉滴注时间为10~15天, 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将显效、有效及无效作为治疗总有效率的疗效判定指标。显效表示患者经妇科及B超检查原有阳性体征及症状消失, 月经恢复正常;有效表示患者经妇科及B超检查显示炎症范围缩小, 症状好转;无效表示患者经妇科及B超检查炎症范围及症状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慢性附件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 其中, 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83.64% (46/55) 、10.91% (6/55) 及5.45% (3/55)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 其中, 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63.64% (35/55) 、9.09% (5/55) 及27.27% (15/55)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更具有优势 (P<0.05) 。

观察组慢性附件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 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 (P<0.05) 。见表1。

3 讨论

慢性附件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 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及病情复杂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甲硝唑及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具有显著的效果[2]。在以往临床上治疗慢性附件炎常在患者发病时采取药物治疗,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殖器官决定了其在非经期时附件的血流速度较慢, 机体吸收药物后, 病灶处的药物无法达到最高浓度, 且由于非经期患者的性行为较为频繁, 感染率较高, 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3]。

在女性月经期间, 机体的内环境会发生改变, 生殖内血管会发生扩张, 加快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 增加病灶处的药物浓度, 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加速炎症的清除, 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在女性月经期间, 致病菌会在体内大量的繁殖, 在此时进行药物治疗, 对细菌的繁殖及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可广泛的分布于体内, 其组织亲和力及细胞渗透性均较强, 可更加有效的杀死致病微生物。阿奇霉素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在代谢过程中不易经过肝脏, 均由肾脏排出, 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 安全性较高。将阿奇霉素运用于慢性附件炎患者的治疗中, 可对致病菌的生长及繁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而将宫腔内的毒物排出, 具有显著的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后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 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 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45%较对照组更低 (P<0.05) 。由此可知, 于经期开始第一天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产生的药理作用,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总而言之,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具有显著的效果, 可有效提高疗效,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海宁.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 2016, 35 (7) ;111-112.

[2]樊瑞敏.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 2016, 14 (1) ;76-77.

[3]金乙红.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 2015, 22 (8) ;51-52.

[4]毛红玲.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3) ;476-477.

经期静脉滴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6例, 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8 (28.4±4.8) 岁, 病程2~6 (2.4±1.1) 年, 研究组患者年龄23~46 (27.6±4.5) 岁, 病程2~5 (2.3±1.2) 年,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慢性附件炎诊断标准, 经B超检查子宫和附件, 无子宫内膜移位症、陈旧性宫外孕以及卵巢囊肿等, 且大部分患者均有分娩、引产、上环、取环等病史,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第5d, 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 阿奇霉素0.5g, 与0.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进行静脉滴注, 速度为45滴/min, 采用甲硝唑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10~15d, 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月经第1d给予阿奇霉素和甲硝唑进行治疗, 使用量和对照组相同, 给药1个月经周期, 共治疗3个月, 进行检查,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消失恢复正常, 妇科B超检查附件炎性包块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经B超检查炎性包块明显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B超检查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治愈15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 治愈率为53.6%, 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治愈22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 治愈率为78.6%, 总有效率为92.9%, 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恶心呕吐, 2例腹泻症状, 发生率为28.6%;研究组出现2例腹泻, 2例恶心呕吐, 发生率为14.3%, 经过处理后, 患者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其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附件炎是妇科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3], 急性附件炎若未进行及时治疗, 会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为慢性附件炎。慢性附件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腹部出现疼痛坠胀累及腰骶部。附件主要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炎症, 常常合并盆腔腹膜炎等。由于炎症反复发作, 导致盆腔发生充血, 结缔组织纤维化, 盆腔内器官则发生粘连。常常发生在经期、产后、流产以及盆腔手术治疗之后。在临床治疗中其有效率并不高, 主要是由于子宫附件位于腹腔内最低处, 若使用口服药物, 药效很难达到最佳, 药物浓度较低, 所以资料并不理想, 而且很多患者出现疼痛就进行治疗, 刚有好转, 疼痛减轻则不再坚持治疗, 反复治疗对药物出现耐药性, 就会反复发生感染, 并且迁延不愈, 为女性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组研究于经期采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联合应用进行治疗, 其效果显著,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其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4], 是广谱抗菌药物, 且具有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具有非常高的组织选择性和较长的半衰期。甲硝唑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尤其是对厌氧菌, 在妇科治疗中被广泛的使用。本组研究要坚持3个月的治疗, 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进行巩固, 防止反复发作。在经期治疗的优点是附件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 且盆腔充血, 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更快, 药物能够很好的被吸收, 提高血药浓度[5]。经期内环境发生改变, 致病菌增长迅速, 此时症状加重, 经期将瘀血、有害物质共同排出, 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在经期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好, 有效的防止反复感染,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6例, 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 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第5d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 研究组在月经第1d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53.6%, 总有效率为82.1%, 研究组治愈率为78.6%, 总有效率为92.9%,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其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疗效满意, 且患者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期,阿奇霉素,慢性附件炎

参考文献

[1]谭燕波.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1) :639-640.

[2]许青云.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30例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 2007, 35 (1) :26-27.

[3]丁亚波, 王志红.慢性附件炎9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7) :90.

[4]杨玉英.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24例[J].临床医学, 2011, 31 (8) :74-75.

静脉滴注溶媒的正确选择 篇4

1 各类药物的溶媒选择

1.1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 除少量品种未指出使用何种溶媒以及培氟沙星、氟罗沙星除外, 大部分品种的说明书提示可以与5%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配伍使用, 其中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 (德国拜耳, 西普乐) 在配伍禁忌中提示因本品偏酸性, 不宜和碱性药物配伍。考虑到喹诺酮类注射剂普遍偏酸性, 此一提示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另外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提示用5%葡萄糖溶液而不用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含氯离子的溶媒配伍。原因可能是氟罗沙星中含有氟乙基特定结构, 氟乙基的氟原子与氯化钠的氯离子产生同离子效应而使溶解度减小, 形成沉淀。而该类其他品种不含氟乙基也未发现此种现象[1]。但培氟沙星并未含有氟乙基, 故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喹诺酮类可产生结晶尿, 在碱性尿液中更甚[2], 加之在偏酸性溶媒中更稳定, 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 且Cl-对部分品种稳定性有影响, 所以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选择5%葡萄糖更佳。

1.2 大环内酯类

主要品种为阿奇霉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等。注射用红霉素使用方法是要先加注射用水用力震摇至溶解, 然后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影响红霉素稳定性的主要为2个因素: (1) pH值在中性或弱碱性较稳定, 所以红霉素一般不与低pH值的葡萄糖溶液配伍。在5%~10%葡萄糖溶液中要添加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使pH值为6, 再添加注射用水溶解的红霉素乳糖酸盐有助于稳定。 (2) 复分解反应, 乳酸红霉素是弱酸弱碱盐, 在NaCl (或其他无机盐) 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溶解度更低的盐酸红霉素, 所以要先加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到生理盐水中。综合考虑药物稳定性和配制简易程度, 选用生理盐水更佳。

阿奇霉素说明书提示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使用。有报道认为选用生理盐水可以明显减轻该药对患者局部血管的刺激性疼痛[3]。所以选用生理盐水更佳。

1.3 β-内酰胺类

由于药物中含β-内酰胺环, 大多数品种在中性环境中更加稳定。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生理盐水溶解为宜。

1.4 中成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 易出现稳定性问题, 应按照说明书指定的溶媒单独使用, 如痰热清、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选用5%葡萄糖溶液;乐坦溶液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丁那 (长春西汀) 、醒脑静、苦碟子、丹参川芎嗪选用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丹红注射液优先选用5%葡萄糖溶液, 也可使用生理盐水;血必净选用生理盐水。

2 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注射剂

2.1 不宜与生理盐水配伍的药物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胺碘酮、三磷酸腺苷注射液、甘露醇、两性霉素B 等。

2.2 不宜与5%葡萄糖配伍的药物

依达拉奉 (必存) 、肝素钠、氨茶碱等。

2.3 配有专用溶媒或对给药方式有要求的药物

奥西康 (奥美拉唑钠) 、凯西莱 (硫普罗宁) 、夫西地酸钠、洛赛克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等。配有的专用溶媒一般是一些在偏碱性环境才稳定的药物用来调节pH值的, 应该避免护士在实际执行中为了简便而未使用专用溶媒的情况, 尽管可能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配伍变化, 但药物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夫西地酸钠为强碱弱酸盐, pH<7.4则产生沉淀[4]。虽然说明书上提示专用溶媒溶解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 但还是以生理盐水为最佳。在滴注完毕后更换其他药物时, 特别是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盐水、转化糖这类pH值较低的药物时, 可能产生沉淀, 要间隔使用[5]。因为虽然说明书允许5%葡萄糖溶液作溶媒, 但此时有配有的10ml专用溶媒的调节作用, 稀释后使用部分后 (如在即将滴注完毕更换其他药物时) , 若再加入大体积的偏酸性药物则无法缓冲, pH值降低, 不稳定。奥美拉唑针剂有静脉滴注和推注2种剂型, 其对pH敏感, 在pH值<8时易发生变色或产生不溶性沉淀物, 选择氯化钠作溶媒稳定性较好。静脉滴注剂型无配有专用溶媒, 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后pH值为9, 如果用250ml或500ml生理盐水稀释pH则会降低, 为保证安全用药应当严格按说明书用100ml溶解, 4h内使用完毕。反之如果用更小体积溶解后推注, pH值可能>10, 易导致血管刺激性不适。同理用于推注设计的奥美拉唑也不能用于静脉滴注, 稀释后pH将过低不稳定[6]。质子泵抑制剂由于稳定性的原因, 配成的液体一般pH都比较高, 所以应按说明书单独输注, 不宜和其他药物在同一输液袋中使用。

3 其他溶媒

3.1 葡萄糖盐水

说明书上通常未对葡萄糖盐水能否使用的表述, 也未见有专门关于葡萄糖盐水配伍方面实验的文献报道, 由于在pH值上与5%葡萄糖溶液接近, 在物质离子方面含有Na+、Cl-、葡萄糖, 因此推测对于既能用生理盐水又能用5%葡萄糖做溶媒的药物应该也可以使用葡萄糖盐水。

3.2 转化糖电解质 (田力, 英凡舒)

转化糖电解质是由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混合制成的输液剂, 不得与已知与葡萄糖或果糖有配伍禁忌的药品同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芝, 杨敬荣.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及其配伍变化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6, 27 (3) :144-146.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

[3]张桂云, 陈海光, 陆鹏.不同溶媒对注射用阿奇霉素局部刺激性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0, 24 (2) :509.

[4]曹纪兴.夫西地酸钠的配伍禁忌[J].抗感染药学, 2009, 6 (3) :194.

[5]秦立珍, 张万玲.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学报, 2009, 16 (12) :43.

经期静脉滴注 篇5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胺碘酮的药物作用强大, 但副作用也较大, 若使用或护理不当, 可致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低血压、静脉炎等副作用。我科使用胺碘酮外周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后致静脉炎35例,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1日至2010年8月患者35例, 均为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 男22例, 女13例, 年龄26~94岁, 其中Ⅰ级24例, Ⅱ级7例。Ⅲ级4例。

1.2 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 (或) 肿, 静脉无条索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疗效评判标准: (1) 治愈: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症状及条索状物消失; (2) 显效:症状消失, 血管仍呈条索状; (3) 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治愈和显效为总有效。

1.3 结果

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患者因素9例, 药物因素9例, 疾病因素7例, 技术因素5例, 解剖部位5例。

2 原因分析

2.1 药物因素

盐酸胺碘酮p H值偏酸, 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故易造成穿刺处出血及静脉炎的发生。

2.2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1) 选择过于细小的静脉, 该酸性药液对细小静脉刺激性较大, 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 (2) 选择的静脉脆性较大、弹性差、有结节性瘢痕或者所选择的静脉在短时间内曾反复穿刺过, 易导致药液渗出。 (3) 长期卧床以及存在不同程度下肢水肿的患者, 易使药液顺着针孔外渗;其次下肢静脉有瓣膜, 血流缓慢, 易形成静脉炎。

2.3 穿刺技术原因

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壁, 导致输注过程中药液外渗。

2.4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静脉穿刺消毒面积小, 皮肤消毒不彻底仍留有污垢。

2.5 使用微量泵注射时药物浓度较高, 使静脉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2.6 针头位置固定不当

针头中途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使药液外渗, 易发生静脉炎。

2.7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 穿刺部位出现

局部疼痛、渗出、发红等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2.8 患者因素

(1) 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 (2) 老年人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痛感减低, 反应迟钝等因素易发生静脉炎。

3 预防

(1) 减少引起静脉炎的不良因素。严格无菌操作, 评估穿刺处皮肤, 合理选择穿刺方式,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 管腔大、弹性好、回流通畅, 远离关节、易固定、易观察的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 可减少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留置针护理, 每天观察穿刺部位注射时,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提高穿刺成功率, 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忌用末梢循环差的静脉, 不宜采用下肢静脉。 (2) 使用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及使用抗凝药情况。缩短静脉给药时间, 尽快过度到口服给药。 (3) 调节输注浓度。静脉滴注胺碘酮负荷量按照体重3mg/kg, 然后以1~1.5mg/min维持, 6h后减至0.5~1mg/min, 1d总量1200mg。逐渐减量, 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d。 (4)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 避免瞬间药物浓度过高, 引起局部静脉内膜损伤。 (5) 加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给药注意事项的认识:给药前让患者了解胺碘酮使用的必要性及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6) 加强用药观察。加强巡视,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 严格交接班。 (7) 发生药液外渗的处理疼痛剧烈者, 必须尽早封闭, 可用5%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加生理盐水做局部环状封闭, 1次/d。渗出早期 (24h) 局部首选冰敷。但也有报道, 渗漏经处理并冰湿敷24h后, 可做湿热敷, 发生皮肤溃疡后按溃疡处理。局部肢体肿胀者在药物外渗的48h内抬高患肢, 促进血液回流, 也可用新鲜马铃薯片敷于肿胀处, 或冰敷与马铃薯外敷每小时交替, 连续24h。硫酸镁湿敷: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 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应用赛肤润在患处喷洒2~3滴, 用指腹轻揉按摩促进吸收, 每日使用3~4次, 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覆盖、隔离保护受伤皮肤。

4 结语

我科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 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中26例治愈,

7 例显效, 2例效果不明显, 总有效率94.2%。

参考文献

[1]付春华, 赵雁, 于莹, 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2]周伶霞, 余虹, 徐瑛, 等.静脉注射可达龙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预防对策[J].常州实用医学, 2008.

[3]石彩娟, 乔莉娜, 强晶莹.静脉留置套管针未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 2003.

经期静脉滴注 篇6

关键词:青霉素,给药方法,静脉滴注,静脉推注,不良反应

青霉素具有较为良好的抗菌效果, 且毒性较小, 价格较实惠,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青霉素溶液稳定性较差, 经放置可致效价下降, 且可通过分解产生多种致敏物质[1], 所以青霉素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现用现配。为保证青霉素具有良好效价, 确保其所应用浓度有效, 减少青霉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笔者观察青霉素不同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应用青霉素患者102例, 年龄17~21岁。均无青霉素过敏史及其他类型药物过敏史。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青霉素G钠进行治疗, 疗程>3d。在应用青霉素治疗前均需接受青霉素皮试且呈阴性, 予以青霉素治疗前勿空腹。研究组予青霉素240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2次, 40~60min滴注完。对照组予青霉素240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 每天2次, 10~15min推完。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用药后腹痛、胸闷恶心冷汗、肾绞痛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9.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大多数医疗工作者均认为青霉素临床应用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变态反应, 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几率很小, 但伴随青霉素应用药剂量的逐步增加, 其浓度不断提高, 使患者在出现变态反应之外也产生了很多其他种类的不良反应。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 对26例患者静脉推注高浓度青霉素钠, 发生脐周或全腹持续性绞痛症状, 部分患者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阳性体征变化, 停止静脉推注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通过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后症状得到及时缓解, 而给予静脉滴注治疗则无发生腹痛患者。本文中7例出现腹痛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上述报道具有一致性。青霉素致腹痛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通常认为是药物浓度太高对患者的血管壁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致腹部血管平滑肌出现痉挛, 也有资料认为是由于青霉素导致患者出现胃肠性变态反应。有学者提到患者在接受青霉素800U+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80~100滴/min, 持续静滴20min后腰部产生剧烈疼痛感, 后将青霉素浓度调整为400U+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40~60滴/min后, 患者未再出现肾绞痛症状, 由此可说明不良反应的出现和青霉素应用剂量较大、浓度较高及滴注速度较快有一定相关性。本结果中对照组出现肾绞痛1例, 与药物浓度高、注射速度较快有一定相关性[2]。

有资料显示青霉素血药浓度>200U/ml时会产生中毒情况, 随着血药浓度增加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越大, 尤其是在脑脊液中出现较显著的上升情况时, 极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反应。在肾功能不完善时, 药物半衰期会延长7~10h, 使得青霉素产生的血药浓度也相对增加, 且有些药物例如丙磺舒等和青霉素同时应用, 会导致血药浓度上升30%~400%。而很多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是由于青霉素剂量应用过多、静脉推注太快、浓度较高所造成的。

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前, 必须提前15min予以皮肤试验。若呈阳性, 禁止对患者应用青霉素或其他同类药物, 呈阴性者静脉注射时若存在不良反应, 需给予合理安慰, 分散患者注意力, 缓解其紧张情绪, 严格注意患者面色改变, 倾听患者主诉。在静脉滴注过程中若药液具有过高浓度, 其速度太快或饥饿状态下患者血糖下降, 均会导致患者耐受疼痛能力降低, 较易出现不良反应[3]。

患者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部分是非药物所致, 所以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原因、症状并不完全一致, 需及时予以判定, 尽快进行处理。非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源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 应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由于患者应用青霉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所以应密切关注其进入体内速度、所应用剂量和浓度, 注意是否有不良反应先兆症状发生, 若有不良反应应尽快处理。肾功能状态不佳者, 通过静脉给药时需降低青霉素剂量, 避免其血药浓度过大, 产生不良反应[4]。

总之, 青霉素静滴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推注,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但滴注过程应注意剂量勿过大, 速度勿过快。

参考文献

[1]丁雨生.重度青霉素、中毒性脑病并低颅压1例[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4 (12) :70.

[2]张月盈.静脉推注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93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2, 9 (5) :28.

[3]柳洁.青霉素静脉推注与滴注的不良反应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05, 9 (8) :703.

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的护理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 随机选取我医院需要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溶液的我科住院患者98例, 年龄18~65岁, 男50例、女48例。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 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l次, 第一天采用传统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 第二天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为实验组, 做自身对照比较。98例患者均意识清楚、反应清晰、表达能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 能正确表达自己对疼痛的感受。按医嘱输入治疗剂量复方氨基酸溶液, 两法滴注的药液种类、批号、浓度和量均相同, 具有可比性。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输液过程中均无渗出、局部肿胀、输液不通畅等情况。

1.2 方法

1.2.1 穿刺操作

选择心理素质好、操作技术熟练、工作5年以上护师为患者实施静脉穿刺输液操作。使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洁瑞牌一次性输液器, 均采用8.5号头皮针选择手背静脉为穿刺点, 穿刺时按常规准备液体, 排气备用, 选择血管, 常规消毒皮肤后, 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 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针柄, 使针头斜面向上, 行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 再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开拳头, 打开调节器。

1.2.2 穿刺后固定

对照组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我医院临床普遍使用常州市亚平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输液贴, 有三条胶带一片的透气性输液贴, 第一条胶带与针头垂直一字型固定针柄, 第二条用中心带护垫的一条一字型固定于穿刺针眼部位, 第三条置针柄下方前托针柄固定在手背第二条胶带上方, 防止针头脱出血管, 最后一条将针头软管绕一圈或S型固定于穿刺左侧或右侧, 避开针头及血管走向前方。实验组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再固定的方法:即固定针头时, 以进针后的血管纵轴将针柄以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180度, 使针头斜面向下后, 再常规固定好针头针柄。

1.2.3 疼痛判定标准

应用疼痛评定采用口述描述评分法 (verbal rating scale, VRS) [1], 结合本组实例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完全无痛;轻度疼痛:指患者有痛感或轻微疼痛;中度疼痛:指患者感到疼痛, 但可以忍受;重度疼痛:指患者感觉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在静脉穿刺并固定针柄15 min后。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经验来表达疼痛, 对照上述标准划分做出客观的评价。

1.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

注:两组相比较χ2=15.46, P<0.05

3 讨论

3.1 疼痛的产生机制

疼痛的机制是致痛刺激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破环, 结果便释放出某些致痛物质, 如钾离子、氢离子、血浆激肽等, 进而作用分布在损伤区的感受器。痛感受器乃是遍布全身各处的某些游离神经末梢。痛感受器将致痛刺激转换为具有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 沿神经纤维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根据不同的分布部位可分表层感受器和深层感受器。表层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各层, 当神经接近于末梢时, 轴突的髓鞘消失, 成为裸露的分支分散在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 其分布密度较大, 对刺激感觉较敏感, 而分布在关节韧带、肌腱、肌膜、骨膜及动静脉血管下壁的游离神经末梢较稀疏, 对刺激的敏感度较低。表层感受器的疼痛神经主要分布予静脉浅面的表层皮下, 越靠近身体末梢表层, 感觉神经的束区比值越大, 疼痛敏感性越高。针柄调整后药物流向发生根本改变, 相对远离或避开了对体表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 能有效避免药物刺激痛或发射痛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 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 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的一项观察指标。解除或减轻疼痛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3.2 传统的固定针柄方法致使局部疼痛的原理及不足

植物性神经系统生理学认为, 皮肤血管由交感神经支配, 当刺激皮肤交感神经时可以引起竖毛、汗腺分泌及血管收缩。感受器在体内分布很广, 痛觉的感受器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 根据不同的分布部位可分表层感受器和深层感受器。表层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各层, 当神经接近于末梢时, 轴突的髓鞘消失, 成为裸露的分支分散在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 其分布密度较大, 对刺激感觉较敏感, 同时, 反映疼痛程度的神经多伴静脉走行, 其主要分布于静脉浅面的表层皮下, 且越靠近身体末梢表层, 感觉神经的束区比值越大, 疼痛敏感性越高[2], 血管上壁静脉输液针穿刺进入血管后, 其针尖斜面对血管上壁所产生的药物流可以直接刺激血管上壁、皮下和表皮组织的敏感神经, 因此疼痛和放射疼就会发生。按传统的固定针柄方法多采用针柄下垫棉球、棉棒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 为减轻疼痛因有些部位不好垫 (如关节部位) , 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固定不美观、不牢固, 棉球容易移位或脱落, 患者肢体稍有变动就会使针头斜面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针尖碰触血管上壁而使液患者产生疼痛感觉, 这需要护士再次处理。这样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给病人增加痛苦, 同时有可能影响治疗。

3.3 预见性护理方法减轻疼痛的原理及护理

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再固定的方法, 使针柄较常规逆时针翻转180度, 改变了针尖斜面与血管壁的关系, 即针尖斜面朝向血管下壁, 药物流向发生根本改变, 相对远离或避开了对体表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 能有效避免药物刺激痛或发射痛的发生[3]。现代学者研究证明:反映疼痛程度的神经多伴静脉走行, 其分布在关节韧带、肌腱、肌膜、骨膜及动静脉血管下壁的游离神经末梢较稀疏, 对刺激的敏感度较低[4]。根据液体流变学, 传统的针柄右侧固定, 由于针梗及针尖斜背面的阻挡, 往往使血流形成旋涡, 通过针尖斜面的血流速度减慢, 造成药液不易被及时冲散稀释, 单位时间内接触血管壁的血药浓度增大, 使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 形成疼痛;而针柄翻转180度固定时, 针梗阻挡血流形成的旋涡在针尖斜面的背后, 针头内流出药液可以很快被血流冲散稀释, 单位时间内接触血管的血药浓度相对较小, 不易造成血管疼痛[5]。在排除其他原因外, 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 有效地减轻了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过程所致疼痛, 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3.4 减轻患者疼痛的重要性

国际疼痛学会 (LASP) 于1979年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983年, 美国疼痛协会 (APS) 提倡将疼痛作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并于1995年正式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6]。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重视疼痛, 我们要根据静脉输液时产生疼痛的原因, 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 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静脉输液舒适度。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再固定的方法, 使针柄较常规逆时针翻转180度, 改变了针尖斜面与血管壁的关系, 有效地减轻了患者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过程所致疼痛, 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本护理方法时, 要选择手背平坦部位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操作。因为这样有利于调整针柄和针柄固定。如果穿刺部位凹凸不平, 调整针柄时针尖容易剌破静脉管壁而造成穿刺失败。并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进行穿刺。临床观察发现穿刺细小静脉的疼痛发生率高, 而且疼痛明显。故在血管选择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实施翻转针柄后固定针柄法, 利于调整针柄操作, 也可减少疼痛的发生。这样可以增加液体的滴速, 并且不易刺破血壁, 从而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本方法而且操作方便, 护士易于掌握, 患者容易接受。

摘要: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滴注氨基酸患者98例, 连续两天在患者的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l次, 第一天用常规固定针柄法为对照组, 第二天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为实验组。应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来测评患者静脉滴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引起患者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时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是减轻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的疼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8.

[2]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320-329, 432-438.

[3]范作升, 孙丽荣, 薛宗勇, 等.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2) :1.

[4]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4251432.

[5]洪晓珍.静脉输液针柄左侧固定法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1) :1023-1030.

上一篇:女性管理者的弹性下一篇:举办2022年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