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农业(共9篇)
晋中农业 篇1
近年来, 晋中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总目标, 突出以农民增收为主线, 以项目支撑为抓手,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构架,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市, 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晋中市农业和农村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整体经济形势不错。据初步分析:预计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8.2亿公斤, 可再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量48.3亿公斤, 同比增长1%;水果总产量8亿公斤以上, 同比增长3%;肉蛋奶总产量6.6亿公斤, 同比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 同比增长16%以上。
(一) 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涉及4县 (区) 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2011年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包括:榆次区丰润泽工厂化育苗示范园、榆次区豆腐庄千亩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园、榆次区东阳万亩设施蔬菜园、太谷县兴民现代养鸡示范园、太谷县巨鑫伟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太谷县恒信现代养猪示范园、祁县古县镇中部333.33公顷绿色酥梨标准化核心示范园、祁县奶牛现代养殖示范项目、祁县西六支设施蔬菜示范园、平遥县国青百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平遥县全根百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平遥襄垣乡0.2万公顷出口精品酥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项目及2个“一县一业” (农业) 示范园区 (寿阳县景阳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寿阳县平南露地蔬菜示范园) 项目正在实施中, 截至目前, 已完成投资3910万元, 占总投资的54.1%。
(二)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
1.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在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上, 2012年, 晋中市粮食补贴面积核实工作继续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有关规定执行, 为确保核实工作的扎实开展和核实程序的规范操作, 市财政局、市农委联合于7月上旬召开会议专题进行安排部署, 2011年全市416.65万公顷 (除薯类) 粮食作物和0.87万公顷薯类已按新标准 (小麦85元/亩、玉米60元/亩、杂粮80元/亩、薯类60元/亩) , 全部补贴已落实到农户手中, 预计总补贴资金2.7亿元。2012年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核实工作已基本结束, 进入复查汇总阶段。在良种补贴上, 今年共落实良种补贴面积24.05万公顷, 补贴预拨资金3607.8万元;发放奶牛冻精3.9万支, 完成奶牛良种补贴2.8万头, 完成任务 (3万头) 的93%, 剩余的0.2万头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在能繁母猪补贴上, 按每头100元的标准 (国家60元、省25元、市10元、县5元) , 对上年度全市能繁母猪进行了补贴资金发放, 全市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共96582头, 已全部发放到户。
2.2012年省政府新出台的十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主要包括杂粮、干果经济林种植等补贴, 设施蔬菜补助, 生猪、奶牛养殖补贴, 扶持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 劳动力转移、水利以及扶贫移民等补助。干果经济林补助全市共投入资金8100万元, 其中省以上资金2200万元, 完成造林面积1.08万公顷;设施蔬菜补助中, 落实设施蔬菜贷款贴息228.75万元, 其中省级资金76.25万元, 落实设施蔬菜大县奖补200万元 (榆次、太谷) , 落实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资金223万元;生猪、奶牛养殖补贴中, 生猪补贴主要为能繁母猪补贴, 奶牛补贴共完成冻精补助2.8万头。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培训补助力度, 用于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三方面的中央资金462万元, 培训任务12650人;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省级资金170.27万元, 培训任务3850人, 8月24日市级项目资金培训已结束, 资金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县。目前, 44个培训机构正在准备教学计划、教材等, 秋收结束后将全面展开;水利补贴主要为一村一井工程, 目前晋中市没有列入范围 (仅在吕梁、忻州开展) ;扶贫移民补助涉及两项:“雨露计划”每人补助资金500元, 培训人数2760人, 已完成1919人;易地扶贫搬迁5300人, 其中省下达任务4800人, 每人建房补助4200元, 已开工建设的涉及5300人, 完成主体的涉及3180人。
(三) 关于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及集中连片区建设情况。
新农村建设整体突出分类指导的思路, 对于片区建设突出了巩固上档, 重点打造20个新农村建设集中连片区;对于中心村建设突出建设标准提升, 重点打造100个“六美”乡村;对于农村环境建设, 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和卫生乡村评比活动, 突出全面提升“创三优”工程, 在全市所有农村巩固“创三优”工程成果。一是不断加大新农村重点村推进力度。2012年重点推进村全力实施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四化四改”。“四化”方面:在街道硬化上, 270个省级重点推进村已全部纳入农村“新覆盖”范围, 对原来未列入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740公里今年已全面完工;在村庄绿化上, 正按照园林村建设标准抓紧实施, 据统计, 已完成环村林带绿化300公顷, 房前屋后植树30万株, 街心庭院栽植花草7.8万平方米;在路灯亮化上, 采取“前后兼顾, 统筹安排”的办法确定282个村, 其中包括2009--2011年的推进村110个, 目前已经完成6个县的186个村, 完成任务的70%。在环境净化上, 按照“创三优”工作目标, 各县都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 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初步改观, 在此基础上, 85%的村配备保洁队员, 配备了环卫设施, 实现了门前三包, 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四改”方面:在“改水”上, 各县实施一批人畜饮水解困工程, 270个重点推进村全部饮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在“改厨、改厕、改圈”上, 继续抓住新农村洁净能源建设的大好机遇, 下大力气搞好270个重点推进村的“一池三改”示范工程, 带动重点推进村的改厨、改圈、改厕工作。二是加快打造新农村集中连片工程。按照省里批复的9个省级示范区和12个市级示范区, 开展了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 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9月底, 共投入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资金18513.5万元, 其中财政投入1789.4万元, 帮建单位投入10441.5万元, 农民自筹3087.6万元, 其他投入资金3195万元。在产业发展上, 示范片区连片发展设施蔬菜140公顷, 发展优质水果68公顷, 干果经济林220公顷, 其中核桃120公顷, 枸杞100公顷, 黑小米6.67公顷。建设食用菌大棚10座。新发展酥梨166.67公顷, 建设核桃育苗基地100公顷。新养殖笨鸡12万只, 肉牛养殖500头, 规范养殖园区10个。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新打机井2眼, 配套暗管1万米, 对田间路砂石化18公里, 新建涌泉灌13.33公顷, 铺设低压管道1500米, 河道清理、筑坝5000米。在社会事业发展上, 新建住宅小区20栋, 小区配套30栋, 1所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已经启动, 新发展的3个垂钓农庄和3个农村文化广场也都在建设当中。
(四) 关于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情况
1. 粮食生产情况。
2012年, 省下达晋中市年度指标为13.8亿公斤, 预测全市产量18.2亿公斤, 完成目标任务的132%。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7.78万公顷, 为了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市政府将粮食生产列入各县 (区、市) 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并且把建设65个万亩粮食丰产方作为全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全市掀起了以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增加密度为主要内容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实现粮食总产不减。在推广种植业保险工作方面, 市县两级政府精心组织, 积极落实, 财政部门全额保证应补资金, 农业部门积极配合, 广泛宣传, 2012年全市投保面积13万公顷, 占到小麦、玉米总面积的56.4%。
2. 农民增收情况。
2012年, 晋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增长14%以上。市委、市政府将农民增收工作纳入全市农业现代化综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 落实了粮食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林果集约化、加工品牌化和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增收措施。据预测, 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将达8000元以上, 同比增长16%以上。其主要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强劲增长。据测算, 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187元, 同比增长17.5%,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达53.1%, 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二是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据测算, 今年晋中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3058元, 同比增长13.99%;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2%。三是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据测算,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和转移性收入841.3元, 同比增长26.5%;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为15%。财产及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
(六) 关于农产品加工、中低产田改造和设施蔬菜建设情况。
设施蔬菜建设情况。2012年全市设施蔬菜新增6万亩目标不变, 市财政继续安排1000万元设施蔬菜发展扶持资金, 专项用于设施蔬菜贷款贴息、蔬菜产业市场风险补贴和自然灾害保险金补贴、年终考核奖励以及“三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补贴和培训等, 各县 (区、市) 政府均落实专项扶持资金, 列入省“百万棚行动计划”的七个县 (区、市) 专项扶持资金仍不低于1000万元, 其他四个县仍不低于500万元, 开发区不低于200万元。并在年初拿出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 明确育苗中心建设、集约化种苗推广和蔬菜园艺工鉴定三项补贴标准;安排专项的新优品种、技术、材料等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的工作经费。各县 (区、市) 用于蔬菜的工作经费不得低于扶持资金的2%。有蔬菜工作专业机构的县 (区、市) 每县市财政给予6万元, 用于蔬菜培训所需的交通工具和其他硬件补助, 截至9月底, 全市新发展设施蔬菜0.23万公顷。
(七) 关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情况。
今年, 晋中市进一步突出以“一村一
品、一县一业”工作统筹带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路, 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晋中市“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一村一品”八个一标准 (一户一个棚, 一人二亩露地菜, 一人二亩果, 一人一亩苗, 一户十头牛, 一户百头猪, 一户百只羊, 一户千只鸡) , 出台了14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一村一品”工作。本月底, 还将专门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参加的“一村一品”推进会, 力争2015年全市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000个、专业乡镇50个, 特色基地县7个, 构建“三带三环”布局框架 (即:东南部土石山区林牧生态经济带, 中部丘陵区高效园艺经济带, 西部平川区优质农产品经济带以及环太原近郊游玩娱乐圈、远郊采摘体验圈、山区度假养生圈) , 打造全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物流中心。
二、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2012年晋中市政府针对“一村一品”工作出台了14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寿阳县出台了《寿阳县2012年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榆次区出台了《榆次区2012年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富民若干措施》,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 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2012年晋中市安排用于“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设施蔬菜建设的项目资金就达9500万元, 市财政安排用于农业建设的资金达14500万元, 有力保障了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发展。据检查组了解, 2012年榆次区对新建的日光温室给予贷款贴息, 对拱棚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等多方面给予补助。专门划拨了1000万元用于用于政策落实。
(二) 民间资本投资农业额度大, 龙头企业对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作用显著。
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 政府还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转产引资, 引导其向优势产业集结, 转型投资农业, 使其不断壮大, 加快发展, 实现其“以工补农、回报家乡”的愿望。2012年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奖励, 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设施农业2亿多元。走访的几个示范点, 如得天缘公司、金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丰润泽综合示范园等农业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 有效地夯实了农业基础,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动力。
(三) 培养和树立了一批新典型和新亮点。
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效显著,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成为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亮点工程, 朱村温室模式、田森集团“中央厨房”项目、农村“两类资金”规范管理等为代表的新典型和亮点亮相全市, 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 种植业保险推广工作卓有成效。
2012年全市投保面积13万公顷, 占到小麦、玉米总面积的56.4%。以寿阳为例, 玉米保险试点按照中央40%、省财政25%、市财政10%、县财政10%、农民15%承保, 寿阳县玉米承保面积1.65万公顷, 农民缴纳保费6.8万元, 年内赔付保费30余万元, 有效降低了农民种粮的风险。
三、存在的问题
(一) 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明
显不足。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
(二) 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部分项目存在管理不到位, 批复慢, 资金到位迟, 配套率低等问题, 导致不能按时验收。
四、几点建议
(一) 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巩固发展“三农”工作的好形势,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二)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积极抓好单一的种养结构向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 由独立的小生产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原料型农业向发展深加工农业转变,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实现农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三) 抓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搞好服务工作。
通过走访, 发现晋中有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 但是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 手续审批、项目建设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建议省里出台相应的政策, 在技术帮扶、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 让民间资本家在本地区内对发展现代农业更有信心、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四) 建议省里制定出台相应政策。
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增长率不低于本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以促进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晋中农业 篇2
发展的意见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调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性
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追切需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融资形式,是培植内生性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前瞻性选择,对拉动地方经济、促进财源经济、品牌经济建设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加快企业上市,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社会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资金保障;有利于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加快股份制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市对外形象,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市资本市场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企业融资主要沿用传统单一的间接融资方式,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比重很低,与改革开放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鼓励和支持企业走资本市场融资之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融资服务,全面推进我市资本市场发展。
二、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力培植上市资源,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到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尽快把企业培强做大,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五年内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进入上市资源库,扶持和促进一批条件成熟、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企业上市。积极扶持上市公司对我市的优质资产进行并购重组,促进我市骨干企业升级上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三、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
(一)建立上市资源库。凡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发展潜 1
力大,且净资产3000万元以上、年净利润IO0O万元以上的企业进入上市资源库。经市上市办审查,市上市指导协调小组批准,具备上市基本条件的,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市上市办对所有进入拟上市公司资源库的企业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加快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步伐。引导资产规模较大、项目前景较好、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三)加强对拟上市公司的指导。拟上市公司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申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上市政策要求,规范改制,规范运作,为上市打好基础。市发改、经委、财政、国资、上市办、法制办等部门耍按照各自职责,督促指导拟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四)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坚持境外上市与境内上市并举,主板上市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并重,根据企业特点和境内外资本市场要求选择上市渠道。在推动境内上市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市。同时,耍特别注重吸引全国上市公司落户晋中,并购、控股、重组我市企业,在我市投资新企项目,鼓励我市企业与上市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
四、增强对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
拟上市公司,是指经市上市办确认,基本具备上市条件,有明确的上市目标,与券商等申介机构签订了改制辅导协议,进入改制辅导程序但未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
(一)拟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转让及财产登记、过户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屋契税,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4号)规定予以减免,其他车船权证等过户费按规定标准只收取工本费。企业用水权、用电权、资质等级、自有产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按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涉及国有资产的,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二)拟上市公司在近五年内因享受国家和地方有关优惠政策而形成的扶持资金,财政、税务部门在按上市要求对企业进行规范时,作为国家无偿扶持资金处理。对企业申请上市前期费用,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银行给予丈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按规定予以担保。
(三)拟上市公司将原行政划拨土地、集体流转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转为国有出让土地,财政部门将其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市县留成部分扣除按国家规定提取的专项资金后的余额90%奖励给企业,专项用于企业上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己上市企业募集资金为了生产经营需要扩大用地的,享受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
(四)拟上市公司自建自用的生产性建设项目,自进入上市辅导期或上市程序(与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正式协议进入实质运作,下同)之日起3年内(不足3年上市的,至上市日止),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含供热、供气),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
(五)进入上市辅导期或上市程序的拟上市公司,根据上市要求调整以前的利润需补缴所得税的,地方财政按实际补缴的所得税留市县部分给予无偿资金扶持,专项用于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市县留成部分扣除按国家规定提取的专项资金后余额的90%奖励企业。
(六)各级政府安排的各类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与创新等专项资金,耍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拟上市公司的重点扶改项目。各级发改、经委、中小企业、财政、科技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拟上市公司,在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金和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国债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七)凡在境内外首次发行上市,且募集资金80%以上用于我市企业发展的公司,其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全部进入公司指定账户,报市上市办、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按照募集资金总额的1.5%进行奖励。最高限额为200万元。对在证券市场实现再融资及注册地不在我市的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全部或部分在我市),按投入我市资金数额的l%0进行奖励,最高限额为10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级财政列支,奖励资金的分配按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40%,其他高层管理人员60%掌握。同时,完成上市后,奖励该企业上市保荐人或主承销商20万元。所在县(区、市)政府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八)设立企业上市工作专项资金,市级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举办上市融资推介会,拟上市公司培训,与证券监管部门、证交所和相关部委的沟通联络工作,聘请专家顾问及宣传等。
(九)拟上市公司享受优惠政策,要向市上市办提出申请,按程序审查同意后到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涉及企业个性问题、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需由企业提出申请,市上市办会同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市上市企业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审定。对因自身原因停止上市步伐的拟上市企业,经市企业上市工作指导协调小组批准立即停止执行上述优惠政策,己享受的优惠应在一年内予以补交。对于五年内未能上市的,以前享受的拟上市企业优惠由上市办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收回。
五、加强对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
晋中方言本字考28例 篇3
下文各字右上角的上标字为其白读同音字。
晋中方言中不乏同一字舒声与入声并存现象。如祁县话“缸”字有三音, 文读[kɑ32̃], 白读舒声“嘎”音[kᴀ32] (如“鱼缸”) , 又白读入声“格”音[kɑʔ31] (如“茶缸缸”) 。
1. 煮出糊糊 (搅着煮熟面糊)
祁县话、太谷话、文水话管搅着煮熟高粱面糊叫“煮出糊糊”;搅着煮熟粉面糊叫“煮出凉粉”; 搅着煮成半熟的白面糊叫“煮出浆 (糨) 糊”;搅着煮熟猪狗饲料叫“煮出食子”。“煮”字白读如“出”[ʦʰuəʔ]。
煮, 《广韵》章與切。声符为“者”的“褚楮儲”等字读chǔ, “煮”字入声化, 读如“出”:祁县太谷文水
2. 婍七娧塔 (儿童乖巧可爱)
祁县话、文水话管小孩聪明懂事乖巧, 品行好, 长相俊俏而可亲可爱叫“婍七娧塔”。“婍”字白读如“七”, “娧”字白读如“塔”。
婍, 《广雅 释诂一》:“好也。”《广韵》:“皃好。”即含外貌好看义。小孩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俊俏即小孩品行素质好、貌相好的具体表现。
婍, 《广韵》虛彼切, 今音qǐ, 入声化, 读同“七”:祁县文水
娧, 《说文 女部》:“娧, 好也。从女, 兑声。”《玉篇 女部》:“它外切。好皃。”小孩 (品行和貌相) 好的具体表现为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俊俏等, 小孩 ( 学龄前) 品行或貌相端庄, 令人可亲可爱。声符为“兑”字, 读音或成系列。“捝 (脱) 了帽子”白读“了帽子”。“娧”字与音同, 白读如“塔”:祁县文水
3. 姶客嬉希 (俊俏漂亮)
祁县话、文水话、清徐话、太谷话管人外貌俊俏漂亮叫“姶客嬉希”。“姶”, 祁县、文水、清徐话白读如“客” (清徐) , 太谷白读如“刻”;“嬉”白读“希”音:祁县、文水太谷、清徐[ɕi]。
《说文》:“姶, 从女, 合声。《春秋传》曰:‘嬖人婤姶。’”《字汇·女部》:“姶, 美好貌, 故春秋卫襄公名其宠曰婤姶。” (按, 《经典释文》乌荅反)
声符为“合”的“峇㝓䆟匼”等字读ke。“姶”与音同, 白读如“客” (祁县文水清徐或“刻” (太谷
嬉, 《广韵 之韵》:許其切。“美也。”又《志韵》:許記切。“美姿颜也。”白读如“希”:祁县[sɿ³²]、文水[sɿ²²], 太谷[ɕi⁵³]、清徐[ɕi³⁵]。
4. 掗额䬰䬰 (小饸饹床压制的面食)
祁县话、文水东部话管用小饸饹床压制的供煮食的长条状面食叫“掗额䬰䬰”。“掗”字白读“恶、额”音。
掗, 《玉篇·手部》:“乌可切、乌寡切。”《集韵》倚下切。宋佚名《远朝归》:“多应是, 伴玉簪凤钗, 低掗斜坠。”《西游记》第九十回:“把三个小妖轻轻一掗, 就掗做三个肉饼。”《广羣芳谱 菜谱五》:“却轻擘开根头, 掗入巴豆肉一粒在根里。”《汉语大字典》:“掗, 压。”
声符为“亞”的“惡啞瘂”等字, 晋中各方言读入声[-ʔ] :祁县[ŋɑʔ³¹], 文水[ŋaʔ²²]。
䬰, 《广韵》寔照切。“小食。”小饸饹床压制的一条条的长条状面食乃小面食。
声符为“召”, 读tiao的字有“笤苕髫迢龆”等, 方言依“招昭詔沼照”等读“昭”音:祁县[ʦɒɔ³⁵]、文水[ʦau²²]。
5. 一圪團突 (一小团块糊状物)
祁县话、太谷话管小团块稠糊状物 (如泥浆、面糊、煎熟之肉、浆糊、特稠蜂蜜) 叫“一圪團突”。其中“團”字白读如“突”音:祁县;太谷
團 《说文·囗部》“圜也”。“圜”即“圆”。崔寔《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 以曲为蒸饼样, 團枣附之, 名曰枣糕。”《齐民要术 造神曲并酒》:“團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陆游《岁暮六首》之四:“啖饭着衣常苦懒, 为谁欲理一团丝。”用棍筷挑起的一团块稠糊状物 (如泥糊、水泥、煤泥、面糊、浆糊、稠蜂蜜、煎的熟肉) 都似圆球形、团块状。“團”字入声化, 白读如“突”
6.拨眦资 (斜目怒视)
祁县话、太谷话管斜目怒视 (某人) 叫“拨眦资”。“”字白读如“拨”, “眦”字白读如“资”。
, 《集韵巧韵》:“邪视。”
声符为“交”的“駮㼎”等字读bo, “”与音同, 白读如“拨”:祁县[pɑʔ³¹]、太谷[paʔ²²]。
眦 《集韵》才诣切。《集韵 卦韵》:“眦, 恨视。亦书作眦。”《汉书 杜钦传附杜业传》:“ (长) 报睚眦怨。”“眥”是“眦”的异体字。 眥 《集韵》子智切。恨视;瞋目。《史记 项羽本纪》:“ (樊哙) 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
声符为“此”的“紫訾茈鈭觜”等字读zi, “眦”字随读如“资”:祁县[ʦɿ³²]、太谷[ʦɿ³³]。
7.的 (髑的) 頟老 (头, 脑袋)
祁县话、太谷话、文水话、平遥话管头、脑袋叫“䫳的 (髑的) 頟老。“䫳、髑”二字白读如“的”, “頟”字白读如“老”。
《玉篇·页部》:“䫳髅, 头骨。”同书《骨部》:“髑髅, 头骨。”
声符为“蜀”的“獨韣䪅䫳髑”均入声屋韵, 祁县、太谷、文水白读[təʔ], 平遥白读[tʌʔ]。
頟 《说文 页部》:“頟, 颡也。”扬雄《太玄 傒》“天扑之颡”, 范望注:“颡, 头也。”章炳麟《新方言 释形体》:“《说文》:‘颡, 额也。’西安谓头曰颡, 开口呼之如沙。此以小名代大名也。”
声符为“各”的“烙酪絡”等字读lào, “頟”音与同:祁县[lɒɔ³¹²]、平遥[lɒɔ⁵¹³], 太谷[lɑɔ²¹³], 文水[lɑu⁴²³]。
8. 褚主袄要 (棉袄)
平遥话管棉袄叫“褚主袄要”。“褚”字白读如“主”“袄”字当地白读如“要”[iɔ³⁵]。
褚 《急就篇》二:“襜褕袷複褶袴褌”顏師古注:“褚之以绵曰複。”《玉篇 衣部》丑吕切。“装衣也。”《汉书 南粤王佗传》:“上褚五十衣, 中褚三十衣, 下褚二十衣遗王。”颜师古注:“以绵装衣曰褚。”
9. 圪 (手推独轮车)
文水县南庄镇话管木制手推独轮车叫“圪”[kəʔ²ʨyəŋ⁴²³ʨyəŋ³⁵]“, ”字白读如“菌”音[ʨyəŋ⁴²³], 清源话叫“圪菌子”[kəʔ⁵⁴ʨyʌŋ̃⁵³ʦə¹¹], “”字白读[ʨyʌŋ̃⁵³]。而文水凤城镇龙泉村话则叫“圪”[kəʔ²yəŋ⁴²³yəŋ³⁵], “”字白读如“拥”音[yəŋ⁴²³]。
, 《广韵》渠营切。独轮车。《说文·车部》:“, 一轮车。从车, 荧省声。读若茕。”段玉裁注:“今江东多用一轮车。”徐灏笺:“亦言茕, 独也, 故一轮车名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轮车, 如今之二把手, 或两人挽之, 或前用驴挽之。”所论为同类。因属车之小型, 故重叠或加“子”。
10. 一顆槐 (一个)
祁县话、太谷话、平遥话、文水话管一个叫“一顆槐”, “顆”白读“槐”[xuæ³⁵]。
顆, 《说文·页部》“小头也”, 段玉裁注:“引伸为凡小物一枚之称, 珠子曰颗, 米粒曰颗是也。”晋中方言“颗”常用于“个”义, 为形声字, 声符为“果”的“踝”与“槐”[xuæ] 音同, “颗”字亦随读如“槐”[xuæ³⁵]。
11. 窠锅舍 (房屋居室)
祁县话、太谷话、文水话管家室、屋舍、居所叫“窠锅舍”, 又作“居舍、閨舍”。“窠”字白读如“锅”。
窠, 《说文·穴部》:“窠, 空也, 穴中曰窠, 树上曰巢。从穴, 果声。”《广韵》苦禾切。居室。辛弃疾《鹧鸪天 三山道中》:“抛却山中诗酒窠, 却来官府听笙歌。”孟元老《东京梦华録 育子》:“浴儿毕, 落胎髪, 遍谢坐客, 抱牙儿入他人房, 谓之移窠。”秦简夫《东堂老》:“原是祖父的窠巢, 谁承望子孙不肖, 剔腾了。”又 (山西河曲县) 《石墕村志》:“《买卖舍窠契约》:立死契人菅登福,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 “舍窠”与“窠舍”, 反序, 义同。
声符为“果”的“裹輠粿菓餜”等字读ɡuo, “窠”字白读如“锅”:祁县[kʊ³²]、太谷[kʉɘ³³]、文水[kuəɪ²]。
12. 圪僂柳 留 (弯曲不直)
祁县话、文水话管长条物或道路弯曲不直叫“圪僂柳 留”。“僂”, 祁县话白读“柳”[lio³¹²], 文水话白读“留”[liou²²]。
僂, 《说文·人部》:“尫也。”《吕氏春秋·尽数》:“苦水所多尪与伛人。”高诱注:“尪, 突胸仰向疾也。”按, 偻, 即伛偻, 驼背。“僂”的这个意思读lào或lǘ。“僂”又读liǔ, 用于“僂翣”。《广雅 释诂一》:“僂, 曲也。”一个字意思不同的音项, 时有转用。
13. 推维 (推挪笨大物)
祁县话、太谷话、文水东部话管推挪笨大物 (如巨石、碌碡、箱柜、大瓮、木料等) 的动作过程叫“推维”。“推”字白读如“维”。
推, 《说文 手部》:“推, 排也。从手, 隹声。”《广韵》他回切。 “推”的声符为“隹”, 白读如“维”:祁县[ʋeɪ³²]、太谷[vei³³]、文水东部[ʋei]。
14. 地基势 (建筑用地皮)
祁县话、太谷话管建筑所用的土地叫“地基势”。“基”字白读如“势”[sɿ]。
基, 《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郑玄笺:“基, 门塾之基。”《说文·土部》:“基, 墙始也。”
声符为“其”的“斯厮撕嘶”等字读si, “基”字白读如“势”:祁县[sɿ³⁵]、太谷[sɿ⁵³]。
15. 鑄道鍋子 (铸造锅具)
祁县话、太谷话管铸造金属锅具叫“鑄道鍋子”。“鑄”白读如“道”。
鑄 《说文》:“鑄, 销金也。从金, 壽声。”《六书故 ·地理一》:“鑄, 冶金写之笵中㠯为器也。”《左传·昭公六年》:“三月, 郑人鑄刑书。”《国语·齐语》:“美金以鑄劎戟。”韦昭注:“鑄, 冶也。”《急救篇》:“锻鑄铅锡镫锭鐎。”颜师古注:“凡金铁之属, 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 销冶而成者谓之鑄。”《广韵》之戍切。
声符为“壽”的“幬壔儔薵禱隯醻”读dɑo, “鑄”同音, 白读如“道”:祁县[tɒɔ³⁵]、太谷[tɑɔ⁵³]。
16. 圪并本住噱举 (合上嘴)
祁县话、文水话管合上嘴叫“圪并本住噱举。“并”字白读如“本”。“噱”字白读如“举”。
并, 《广韵》卑政切。《楚辞·远逰》:“舒并节以驰骛兮。”《书·金縢》:“乃并是吉。”《素问·调经论》:“血气未并。”《腹中论》:“须其气并而治之。”“并嘴”即合口, 合拢嘴唇义。
声符为“并”的“迸、絣、跰、栟”等字皆读benɡ, “并”字白读如“本”:祁县文水
噱, 《汉书·扬雄传上》:“沈沈容容, 遥噱虖紭中。”颜师古注:“口内之上下名为噱, 言禽兽奔走倦极, 皆遥张噱吐舌于紭罔之中也。” 《广韵》其虐切。
声符为“豦”的“據遽劇鐻”等字读ju, “噱”白读如“举”:祁县文水。按, “嘴”是中古以后产生的字。
17.厾轉 (旋转、围绕而转)
祁县话、文水话管物体自我旋转或人们围绕着转游叫“厾转”。“”字白读“厾”[tuəʔ]。
, 《广韵·屋韵》:“, 圆转也。”“轳”
即“辘轳”。《集韵》徒谷切。
声符为“賣”的“嬻犢牘櫝讀”等字为中古屋韻, 读如“厾”:祁县[tuəʔ³¹]、文水[tuəʔ²]。
18.难深踏搭淺 (办事没分寸)
祁县话、太谷话管走路或办事没分寸, 掌握不住深浅叫“难深踏搭浅”。“”字白读如“难”, “踏”字白读如“搭”。
同“蹍”。《正字通·足部》:“ , 蹍本字。”蹍, 踩;踏。《广雅·释诂一》:“蹍, 履也。”《类篇·足部》:“蹍, 践也。”
声符为“㞋”的“赧”读nɑn, “ ”与音同, 白读如“难”:祁县[nɑ³̃⁵]、太谷
踏,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六引《广雅》:“踏, 践也。” 《广韵》他合切。王安石《春怨》:“逰人少春恋, 踏去却寻春。”汤显祖《牡丹亭 腐叹》:“他们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 “沓”字存读dɑ, “踏”字随读如“搭”:祁县[tɑʔ³¹]、太谷[taʔ²²]。
19. 瓽傻子 (特大盆)
祁县话管特大盆子 (不论陶瓷、铜、铁、铝、塑料制) 叫“瓽傻子质”[s³¹²ʦəʔ³⁵], 文水话叫“瓽傻瓽傻”[sa⁴²³sa⁴²]。“瓽”字白读“傻”音。
瓽 《说文 瓦部》:“瓽, 大盆也。从瓦, 尚声。” 《玉篇》:“瓽, 盆别名。”《广韵》丁浪切。
晋中大病救助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倡导工人阶级内部兄弟间的互助互济精神,提高全市职工医疗保障水平,根据有关规定和上级工会的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职工中组织实施大病医疗互助,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是由政府支持,工会组织动员职工发扬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光荣传统,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对发生重大疾病的职工提供经济帮助的活动。第三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我市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征是群众性、互助性。
第四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坚持“职工自愿参加,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
第二章 互 助 对 象
第五条、凡本市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册职工(不含离退休职工),以及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形成一年以上事实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 周岁以下),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均可在单位工会的统一组织下,按规定交纳互助金,团体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参保人数应不少于本单位在册职工人数的80%,职工人数少于50人的,必须全部参加)。
第六条、每个单位团体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时,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一)能够正确反映本单位现有在册职工人数的有关报表或其复印件(首期人数以2008年6月30日人数为准);
(二)填写完整的《晋中市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团体申请表》,并加盖本单位工会印章;(三)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职工名单的电脑盘片和两份打印名册,电脑盘片和名册均以EXCEL格式制作。
第三章 互 助 经 费 第七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经费来源:(一)职工个人交纳的互助金;(二)政府、行政和工会补助金;(三)社会各界的捐赠、赞助;(四)互助金利息及其它收入。
第八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必须按期交纳互助金。首期交费标准为每人36.5元;正在享受城市低保的职工每人交纳20元,政府、市总工会补贴16.5元;省级以上困难劳模,其费用由政府、市总工会补贴。互助金一经交纳,不再退还。
第九条、互助金每期交费1次,一次性收取。互助金标准如有调整,按新标准执行。第十条、互助金建立专门账户管理,独立核算,专款用于重大疾病的互助补偿,并接受社会监督。当期节余的医疗互助金,结转下期滚动使用。
第四章 互 助 期 限
第十一条、互助期限每期为一年,首期起止时间为2008年10月1日零时起至2009年9月30日24时止。
第五章 互 助 责 任 第十二条、补偿范围和标准分两种:
一、按互助期内的住院费用给予补偿;
二、按互助期内慢性病累计门诊费用给予补偿。
第十三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在互助期限内,因患病在当地医保部门确定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或经医保部门确定的医疗机构批准转院在外地医院住院治疗,并且住院费用达到互助补偿金起付标准的,均可申请领取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
首期大病住院互助补偿金起付标准为:一次性住院费用或累计住院费用达20000元。补偿标准为:
1、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在20000元—50000元(不含5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15%。
2、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在 50000元—70000元(不含7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20%。
3、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在70000元—90000元(不含9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25%。
4、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在90000元以上(含9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30%。
5、在三级以下医疗机构(不含三级)住院治疗的,在上述补偿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百分点;是工会会员的,在实际享受补偿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百分点。
6、最高补偿金额总计不超过30000元。
第十四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在互助期限内,因患医保部门确定的慢性病且在医保部门确定的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的,在一个互助期限内累计门诊费用达到互助补偿金起付标准的,可申请领取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
首期慢性病门诊治疗互助补偿金起付标准为5000元。补偿标准为:
1、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累计费用在5000元—10000元(不含1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20%。
2、在三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累计费用在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补偿总费用的25%。
3、在三级以下医疗机构(不含三级)住院治疗的,在上述补偿比例基础上增加两个百分点;是工会会员的,在实际享受补偿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百分点。
4、最高补偿金额总计不超过10000元。第十五条、同一患病职工在一个互助期内,大病住院互助补偿金和慢性病门诊治疗互助补偿金两项只可享受一项。第十六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金,除提取2%用于工作经费外,其余全部用于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偿。
第十七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若互助期限已满但该次治疗还未结束且未缴纳下期大病医疗互助金的,在治疗结束医院结算医疗费用后,按本互助期限内治疗天数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结算互助补偿金(须达到起付线以上);若互助期限已满该次治疗还未结束,但已续交下期大病医疗互助金,则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较高互助期的补偿比例结算互助补偿金。第十八条、患病职工是工会会员的,在实际享受补偿金的基础上,再增加2%。第十九条、职工申请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经单位工会盖章的《晋中市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申请给付审批表》。
(二)身份证、工会会员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须提供当地医保部门出具的费用结算凭证。
(四)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须提供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用有效票据、诊断证明、出院证、病例复印件、手术记录复印件、病理检验报告等科学方法检验确诊所患疾病的证明。
(五)市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中心认为必须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申请给付医疗互助补偿金的要在医院(或医保部门)最终出具医疗费专用收据或结算凭证之日起60日内持原件、复印件到互助中心备案、审核。第二十一条、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期满,本期互助责任即告终止。
第二十二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在互助期内调出原单位的,到互助中心办理调动变更手续后继续享受大病医疗互助,直至互助期满。
第二十三条、在大病医疗互助运作期间,不再为未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办理续补手续。
第六章 除 外 责 任
第二十四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不负给付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的责任:(一)工伤、职业病住院费用;(二)意外伤害费用;(三)医疗事故费用;(四)有欺诈、作弊行为。
第二十五条、如发现参加大病医疗互助的职工有第二十四条第4项所指的行为,终止对其本期的所有互助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晋中农业 篇5
2011年3月, 晋中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民生新闻不足的实际, 顺应民情民意, 以“平民的视角、百姓的话语、民生的情怀”, 倾情打造了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晋中零距离》, 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1.《晋中零距离》栏目的定位
作为晋中广播电视台一档有着全新面孔的民生新闻栏目, “晋中零距离”以“群众路线、百姓家园”为宗旨, 坚持以“平民的视角、百姓的话语、民生的情怀”为定位, 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 以舆论监督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和谐发展。该栏目力求通过“全接触大众民生, 零距离第一现场”, 观社会万象、说百姓话题, 播出更贴近、更好看、更深刻的新闻。
按照这样的栏目宗旨和定位, “晋中零距离”共设“民生一线”、“晋中故事”、“亮一手”3个主要板块。其中“民生一线”报道突发事件、反映群众诉求、聚焦热点话题、监督社会时弊, 在节目采访制作上注重现场感, 强调时效性, 突出冲击力;“晋中故事”讲述晋中故事、品味人生风景, 以纪实及访谈等形式, 讲述各行各业优秀人士和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 给人以启示、感动和激励;“亮一手”则以拿出你的绝活, 亮出你的精彩为主题, 为普通百姓提供亮一手的舞台。
2.《晋中零距离》深入基层, 了解民生冷暖
街边小贩、环卫工人、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交警……平凡的岗位上, 有着他们不平凡的足迹, 更有着扣人心弦的感动。“晋中零距离”开播后, 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用镜头记录他们最真实的情感与生活,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平凡却感人, 真实而生动, 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最动人的事例感动着观众, 也拉近了新闻和观众的距离。
贴近生活, 把新闻的触角伸向基层, 给老百姓一个话语空间, 让他们成为新闻的主角, 开播一年多来, 《晋中零距离》成为他们倾诉不满、寻求公平与正义的平台, 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 成为全市老百姓的贴心人。
2012年1月, 家住祁县东观镇程家庄村的小子欣不幸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晋中零距离》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1月15日, 为了给小子欣征集到更多的帮助, 栏目组和阳光记者站以及越野E族在市城区文化中心广场上组织了“救助小子欣爱心义卖捐助活动”。在了解到小子欣的病情后, 路过的市民、远道而来的企业家、学校的学生, 甚至还有在广场上玩耍的小朋友, 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一张张面额不等的钞票, 既是全社会爱心的凝结, 又是《晋中零距离》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生动体现。
在《晋中零距离》栏目办公室的墙上, 一面面锦旗记载着老百姓对该栏目的认可与感激。
3. 加强策划, 扩大社会影响力
《晋中零距离》在将镜头对准老百姓的同时,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有计划、有重点、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工作, 在宣传正确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出了贡献。
栏目组精心研究, 策划了“百姓看重点工程”系列活动, 小记者、小主持人招募活动, “100镜头”访赶超大型采风活动, 开设了“走基层、访民生”之“秋收日记”、“劳动者的足迹”、“百姓心声”等子专栏, 和市妇联联合推出了“最好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活动等, 这些活动的策划, 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仅老百姓爱看, 市委领导也高度关注, 使得《晋中零距离》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是“三贴近”原则在电视新闻实践中的体现。从百姓最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转向更多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和走向的新闻上来, 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国家政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这样的“民生新闻”才会有影响力, 才能做得更大更强。
晋中市国土资源局 篇6
管好、用好土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的基本职责。近年来,晋中市国土资源局以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为宗旨,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抓手,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相统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积极推进非煤矿山资源整合,确保了晋中市“大招商、大引资”及重点项目用地,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十一五”时期是晋中市国土资源事业及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5年来晋中市国土资源局确保了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44.6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465.15万亩,供应建设用地面积3.27万亩,落实省、市、县土地整治项目105个,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41件,落实地质灾害治理项目47个,在保护资源、地质灾害治理、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国土资源部、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晋中市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晋中市“一村一品”发展探析 篇7
20世纪90年代中期, 晋中市顺应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畜牧、水果、蔬菜为主的四大产业体系。2003年, 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标志, “一村一品”发展拉开序幕, 先后打造了蔬菜、小杂粮、核桃等12种优势农产品, 集中度达到60%以上, 产量占全市80%以上, 初步完成了优势农产品布局的集中和量的积累。2009年, 以率先启动建设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标志, 农业指导方式从产品培育向示范引领转变, 以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为主要区域的一大批专业村不断涌现, “一村一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始显现。尤其进入“十二五”以来,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大市、打造全省农业现代化率先发展的总目标, 明确了“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 “一村一品”发展全面推开。截止目前, 全市已经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273个, 专业乡镇26个, 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专业村的建设, 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的集中, 同时也大力推动了“一县一业”的发展, 晋中市初步形成了榆次、寿阳、太谷3个蔬菜大县 (区) , 平遥、榆社2个蛋鸡大县, 昔阳、太谷2个生猪大县, 昔阳、和顺2个食用菌大县及祁县、和顺2个肉牛大县。
二、晋中市“一村一品”发展特点
(一) 政府支持力度大。
为了让“一村一品”成为“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的新引擎, 去年以来, 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强力推进, 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培训指导、项目倾斜等多项措施, 激发农民群众发展“一村一品”和振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全市各县 (区) 已全部成立了“一村一品”领导组, 并下设办公室, 健全了组织机构。各县 (区)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当地发展规划或实施办法, 成为全市各地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 晋中市还整合发改委、财政、交通、中小企业、科技、商务、农业开发、畜牧、林业、水利、农业产业化、设施蔬菜等各类支农资金, 倾斜支持“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发展。
(二)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
晋中市“一村一品”发展, 离不开当地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目前全市合作社总量达到6694个, 入社农户达到13.45万户, 带动农户26万户。祁县源泉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蔬菜批发市场的优势, 不仅从推广新品种、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广大社员提供服务, 还鼓励社员开展标准化生产, 推广无公害蔬菜及绿色蔬菜种植, 不仅使社员收入稳步增加, 还带动了全村、全县乃至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祁县明旺养牛有限公司是当地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 董事长王锁明在经营好自家公司的同时, 还积极为协会会员办实事, 带动农户1200多户, 户均增收达1000多元, 为当地肉牛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三) 经济效益好, 农民增收明显。
在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带动下, 祁县古县镇种植6万亩酥梨, 去年酥梨总产值就达3亿, 农民增收3000多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榆次区东阳镇共发展无公害蔬菜0.36万公顷, 人均蔬菜收入达到6800元, 占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昔阳县中东部5个乡镇26个村种植双孢菇面积达27万平方米, 年产鲜菇345万公斤, 实现产值3450万元。榆次朱村, 位于干旱丘陵地带, 近年来, 全村共种植10公顷设施蔬菜, 农民收入由6年前的1856元增长到现在的6500多元, 使全村90%的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过去的黄土坡变成了如今的绿色银行。
(四) 发展“一村一品”同推进土地流转相结合。
目前晋中市已成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8个, 并配备437名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初步建立了乡 (镇) 有中心、县有网络的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 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祁县西六支农业专业合作社根据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 将全村2个生产小组中的140公顷土地集中开展设施蔬菜建设, 运用“四统一分”模式, 采取保底金、保薪金、保股金和年度分红的“三金一红”办法, 使农户没有任何风险, 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对开展“一村一品”工作认识不够。
一些乡镇、村对通过“一村一品”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他们思想观念陈旧, 没有把“一村一品”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 造成工作推进力度不够, 农户对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的信心不足, 缺乏自我规划和发展想法, 致使部分乡村“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
(二) 主导产业规模小, 区域集中度不高。
一些乡村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晋中市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少, 位居全省前列, 但大多数是以提供产前、产中技术服务为主, 真正搞产品经营、市场开拓、品牌建设, 带领农民闯市场的专业合作社还不多。
(三) 农业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不高。
晋中市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大多数还处在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初级生产阶段, 涉及农产品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更深层次的产业较少。产业链条短, 农产品深加工不够, 品种单一, 投资环节少, 农产品附加值低。像河南双汇、内蒙古伊犁、蒙牛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还很少, 大部门都属区域性品牌, 仅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发展, 满足于“小富即安”, 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一点成绩, 不思进取, 这些都制约了晋中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广泛开展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形式, 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模式, 积极宣传示范典型经验, 并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及报告会等形式,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社会上上下下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 为“一村一品”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 强化部门职责。
强化部门服务和指导责任, 整合部门项目及各种资源, 倾斜扶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一是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所需资金, 建立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农业部门要起到牵头作用, 搞好规划制定、政策调研及督促指导工作, 大力开展信息服务、农民培训;三是林业、畜牧、水利、交通、旅游和扶贫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分管领域的指导与扶持工作。
(三)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要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和农业技术部门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发起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 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签订产销合同, 通过龙头带基地, 基地联农户的形式, 实现种养加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合同制、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促进农产品面向市场, 实行良好销售。
(四) 加快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要在示范村基础上, 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园区, 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生产过程到产后加工、包装整个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大力引导扶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批发市场、超市、旅游品商店及互联网上建立销售专柜, 通过实行连锁经营、物流和网上交易等方式, 开拓农产品市场。
(五) 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兼顾。
有的乡、村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只重视经济效益, 而对环境保护却不关注。尤其养殖行业, 部分农户畜禽粪便处理不当, 人畜不分, 不仅影响了自已和邻居的生活, 还对空气、水质等造成了严重污染。国家呼吁, “我们不要带血的GDP”, 在此我也加一句“我们不要污染环境的农业”,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参考文献
[1]李喜涛·二○一一年全市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综述[N].晋中日报, 2012-01-31.
从王家大院看晋中民居 篇8
关键词:王家大院,建筑艺术,晋中民居
“晋中”乃山西中部的广大地区,包括祁县、太谷、平遥等,其由于历史的成因,拥有独特的社会文化特色和民族风俗。而在此土地上出现的传统晋中民居,在我国建筑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典型的代表有乔家堡的乔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祁县的渠家大院以及灵石县的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从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上说,作为晋中民居的代表是一流的;从建筑风格上看,它有别于乔家大院。晋中古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窑洞,房屋多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木建筑,并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布置成院,王家大院正是这种结构。由于王家常有人在南方做官,一些房屋又具有鲜明的南方民居特点。
1 王家大院的概况及其艺术成就
1.1 王家大院的概况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 650 m2,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大院”,而是由众多四合院组合起来的一个街坊。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它占地19 572 m2,35座院落有房间342间,并列六路。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坐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4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西大院俗称红门堡,建于乾隆4年至乾隆58年间,占地25 000 m2,88座院落有房屋776间。西大院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39 m,南北长180 m。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
孝义祠,是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同时也是天下王氏谒祖朝宗举行祭礼的场所,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见图1。它是一组小巧利落的建筑,位于东大院和西大院的南坡下临街处,建筑面积428 m2,分上下两院,上院218 m2,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型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伶用耳房,院东西为廊庑。下院210 m2,正面窑洞3间,两帝亦有廊庑,西窑后与停尸房相连,窑洞东西各有台阶门洞,由此与上院相通。
1.2 王家大院的艺术成就
王家大院与其说是一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见图2)。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这里的建筑群将石雕、砖雕、木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 由王家大院看晋中民居
2.1 晋中民居的最大特色——窑洞
王家院落把青砖青瓦梁柱式木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或单层、窑洞外罩柱廊,或两层、下层为窑土层的梁柱式瓦屋、山洞式瓦屋共同组成长方形院落,是晋中村落基本民居模式的总汇。由此得出晋中民居最大的特色是窑洞。
2.2 晋中民居中社会结构、等级制度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居住空间的整体结构并不是虚空的框架,它由具体的社会结构和居住功能支撑着,所抽象出来的各层次的中心、边界、结构和要素只是一种思维形式。居住功能是一种社会功能,虽然人可以在自己的住宅或房间中独处,但却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在王家大院的整体布局中,社会结构和家族结构与住宅的结构布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呈现一种“王”形结构图示。
王家大院由堡门、堡墙、前院、中院、后院组成四道封闭圈,按西周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三进四合院规制构建,形成前低后高,具有足够进深参差错落的中轴对称轮廓线,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往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密性要求。主人的宅院大门前有高大的照壁,是一个引入空间,大门三架两厦,内设仪门,前院东西配房及南厅为管家、管账先生等高级仆人的住室,也是社会交往的空间。北方为客厅,三间七架(五品、四品官室之制)结构。客厅后是一“条带小院”,构成一个联系与分割前院与后院的过渡空间。穿过小院北面的垂花门,是主人的居所,构成最后一道封闭圈,是一个具有隐秘性的私人活动空间。
2.3 晋中民居的建筑结构和形制
晋中民居属于北方传统民居的一个分支,大院中的各个院落多是四合院形制,但院落比例较北京四合院狭长。王家大院中房屋多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木建筑,并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布置成院。由于气候的原因,王家大院内房屋墙体都较厚实,以利保温;屋顶主要从防雨、保温考虑,其构造一般约四层:瓦、泥、把子、吊顶。
2.4 晋中民居中的防御性
晋中民居的防御性较强。防御的层次性与空间的层次性具有某种基本对应的关系,即聚落、聚落中的住宅和住宅的组成部分都各有自己的防御要求和功能,因而需要层次间边界的封闭和连续。王家大院建在黄土高岗上,平面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四周围绕砖砌堡墙。堡墙南端中央是砖砌拱券堡门(又称“雍门”)。正对堡门即是一条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直街,直街路面以大卵石铺砌,石大如斗。街似长龙,石似龙鳞,此即是所谓的“龙鳞街”。与此街相交的是4条东西向的横巷,横巷路面以青石板铺砌,宽可行走马车。横巷东西两端各连接3户~4户,从而形成方正的王家大院总平面格局。王家大院墙高5 m多,墙两侧用清水砖包砌,内部为夯土墙体。它是一道防护墙,也是黄土岗的挡土墙,墙顶宽1 m多,是堡丁巡更守夜的通道。
这种外封围墙、内辟为院的民居,表现出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一种心态,即创造出一个对外相对隔绝、对内自给自足、亲近自然与人的家境。同属北方大院,如果说北京四合院表现出一种官宦气质,那么山西大院就应作为官商住宅文化的代表了。
2.5 晋中民居的艺术宝库
正如文中对王家大院所描述的那样,晋中民居在雕刻艺术的创作上是非常有成就的。雕刻分为砖雕、石雕、木雕三类,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3 联想与扩展
G·Kepes说过:“每一个现象——一个实体、一个有机形式、一种感觉、一种思想,我们的集体生活——它的形态和特征都应归功于内外相反两力斗争的意向;一个物质实体是自身结构和外部环境之间斗争的产物。”
对于民居研究,必须要同时注重民居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必须对形式所产生的因素进行最大限度地全面考察。在对王家大院的分析和探询中,了解到王家大院的产生不仅受到其所处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还受到其周围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康峰,曹如姬.山西传统民居公共空间布局形态分析[J].山西建筑,2005,31(11):18-19.
谈晋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篇9
从地理上看:相对于开阔平坦地形, 包括了盆地边缘的丘陵台及东西两山之间的盆地区域, 所以本地区的民居主要以传统的民房为主。
单坡顶房屋是本区的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无论是厢房、正房, 双坡顶不多, 由于采用了单坡顶, 外墙又高, 所以雨水流向院内,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房屋的结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由于气候原因, 晋中一带冬季比较寒冷, 所以民居都以高墙小院, 保暖为主。外观小巧朴素, 内部以高耸的青砖墙整体作为背景, 整体建筑和形式相对和谐统一。
晋中地区民居的院落设计一般是东西短而南北长, 这样的格局是正房少, 一般为五间, 一字五间排开或三间两耳。厢房较多, 从三间到十间皆有, 两厢房向内院靠拢, 形成东西短, 南北狭长的院落。在传统民居中北屋明亮, 夏凉冬暖, 西屋相对次一些, 最次是东南两房。这种坐北朝南, 向阳背风的民居中也体现了自然和谐与风水观的审美价值观的相同处。
从历史上看:在明清两代,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治上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 住宅建筑也逐步呈现出典型民居形式,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民居建筑使砖这一建筑材料广泛运用, 使烧砖技术空前发达, 也促使商业发展繁荣。
2) 创造了砖木建筑和砖砌窑洞相结合的建筑新的形式。这种形式多集中在山西晋中地区祁县和太谷。这一带地区历来交通便利, 经济较发达, 所谓“金太谷银祁县”。经济的发达对当地人居住建筑形式产生一定影响。
3) 明清时代, 山西商业的繁荣也促使住宅的兴起, 商人纷纷建造高宅大院。商人们的住宅也反映了完整的传统民居形制的特点。如祁县乔家、渠家大院, 榆次常家大院, 平遥等。
从建筑形式上看:晋中地区砖木结构住宅以太谷、祁县的较为典型, 平面上以四合院为主。这些地区的民居无一不带有明代中期以来严格的建筑规制的烙印。
明代开国之初, 对王公百官和庶民的宅第有过严格的规定。它的形制、大小、式样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明史·车服志》记载:“庶民庐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 不过三间, 五架……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 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 不在禁限。”因而在房屋的布局上不得不有所顾忌。清代对住宅规格的规定似乎不见明文, 但仍然也深受等级制度的影响。
晋中这一带地区明清时商业繁盛, 富人很多, 因此住宅多砌以完整精致的四合院落, 院落一进到三进, 诸多由大门倒座、过厅或垂花门, 正房及各院厢房组成。厢房后墙与正房、过厅、倒座山墙齐平, 故形成较窄长院落。较大院落由几组院落并列而成, 将门设于院的东南角。较小规模的院落多用三三制, 即正房、厢房、倒座都是三间构成的四合院。
院子入口结合在倒座中, 多在中央辟门, 显示官署建筑的特点。可见民居建筑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等级观念, 可以说它既是传统形式的体现, 也是社会秩序的一种外露。
晋中房屋内部的布局:正房是套间格局, 正门进去是客厅, 客厅左右各设一套间做主人卧室。厢房一般都是单间。最传统的房屋格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有一席土炕。土炕一般都占据了房屋内一面墙的长度, 往往土炕的一端是窗台, 另一端连通着暗藏有烟囱的墙体。窗台下与土炕连着一台灶台, 紧挨着灶台的是一口水缸。水缸中的水用以家人的吃喝洗漱。屋内的家具都在一进门沿着墙下摆放。屋内起居饮食功能划分一目了然。这也是由当地的生活特点决定的。
当今生活下传统民居的改造:随着旧城改建的不断发展, 大片的区域正在整改, 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居也在一点点的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时尚小区的拔地而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地域文化也在逐渐流失, 这令人惋惜不已。新旧建筑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民居的改建问题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 因此探讨传统民居的改建势在必行。既要保持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色, 又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外部形制应尽量保证晋中建筑风格的完美表达。
2) 原有民居建筑中有很多不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要素要从室内设计角度改造, 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 水电暖的配备上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 还要将现代设备合理的融入到传统设计元素中。
4) 室内家具的摆放方式也要尽量满足古建筑中家具布置方式的文化特征。
5) 注意古典结构和现代施工工艺之间的结合。
总而言之, 晋中的传统民居形式是受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的因素影响, 在人们的生产实践、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晋中人民已经适应习惯其居住环境。
时代在进步, 生活模式在不断的更新, 旧的住宅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起居方式。研究晋中传统民居也是晋中新的民居形式的创作源泉。对民居背后的建筑文化进行提炼, 并将其注入到当地新民居的设计当中, 使人居文化延续传承和不断改进的居住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出符合现代起居方式的新民居, 这对于晋中地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结合晋中地区的文化背景, 以晋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 对民居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当今传统民居的改造策略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几点建议, 对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形式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赵慧.晋商民居装饰中的“行业”遗风[J].装饰, 2006 (8) :27.
【晋中农业】推荐阅读:
晋中建设局12-06
晋中市廉洁从政06-19
晋中城市发展历程研究05-22
晋中公司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整改09-12
晋中学院美术系环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08-02
晋中市榆次区市场调研总结报告10-25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08-15
农业公司农业技术10-11
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