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功能

2024-10-25

社区教育功能(共12篇)

社区教育功能 篇1

一、引言

孔子学院是在不断升温的世界性的“中国热”中产生的, 而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汉语热”, “语言文化推广热”。很多国家纷纷效仿孔子学院, 成立了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 如韩国在海外建立了传播韩语和韩国文化的“世宗学院”, 日本在海外建立了日语培训中心, 印度也大力宣传发展了“甘地学院”等。截至2013年底, 孔子学院在全球共设有440所孔子学院, 其中, 亚洲32国 (地区) 93所, 非洲27国37所, 欧洲37国149所, 美洲16国144所, 大洋洲3国17所。

二、孔子学院教育功能优化的必要性

孔子学院发展迅速, 在国际国内社会备受关注, 国内外人士都对孔子学院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人从政治层面进行分析, 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软实力工程的重大项目, 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布局和世界各国在“软实力”上的竞争;有人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 认为孔子学院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建议构建成熟的商业模式, 实现市场化运营;有人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 认为这是我国政府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格局中采取的相应对策, 是中国文化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路径。更重要的是, 在教育层面上,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语言国际推广机构, 与世界上其他语言国际推广机构有很大的不同。但一直以来, 人们没有形成对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的系统研究, 在研究定位、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方面需要不断深化。首先, 人们对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的分析重视不够, 形成了单一化、简单化的思维定势, 缺少对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的全面分析与准确把握, 难以深入剖析孔子学院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其次, 在研究模式上, 人们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大多是对功能结果的研究, 而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再次, 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 人们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常常囿于教育学等单一学科, 难以形成对教育功能实践特征的全面分析。

三、孔子学院教育功能优化的具体措施

优化孔子学院的教育功能,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界定孔子学院的教育功能, 构建孔子学院教育功能分析的结构框架。其次, 重视对教育功能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形成, 从功能取向、功能行动、功能结果、功能拓展的过程分析模式, 确立教育功能提升的具体措施。再次, 从学理层面探讨影响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 为地方政府提升教育功能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途径。最后, 提出提升教育功能的优化建议, 探索可持续性的语言文化传播策略。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 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教育传播者需要培养与提升传播素养与传播能力, 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

四、孔子学院教育功能优化对地方政府提升教育功能的意义

孔子学院教育功能优化对地方政府提升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

1. 理论意义。

地方政府提升教育功能, 可以充分借鉴和吸取孔子学院教育功能优化的经验教训。因为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是来自于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诉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的来临, 教育在全球化语境下面临着巨大变革, 出现了各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 教育的功能和角色定位也面临着新的洗礼, 出现了“中国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缓”、“现代大学要延伸功能”等的呼唤。孔子学院作为一种跨境教育合作形式, 是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它秉承了无边界高等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理念, 以一种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参与了教育国际化浪潮,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教育的发展。

2. 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为全面建设国际化大城市而付之行动, 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对教育功能进行研究, 是促进地方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更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使特色文化“走出去”。而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消除世界文化隔阂、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提升教育功能有利于其彰显文化自信, 增强城市软实力, 进一步打牢人文基础的需要并有利于提高大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科技、意识形态、城市精神、道德水平、传媒、制度、服务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借鉴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的经验教训, 不但对地方政府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文化的互动交流, 国际化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亮.《孔子学院一全球体系下中国知识权力的外化》.国际展望, 2010 (10) .

[2]张西平.简论孔子学院的软实力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 2007, (3) :25-27.

[3]王坤, 李亚楠.办好孔子学院, 打造国家名片[J].才智.2008, (17) :245-246.

[4]郝柯羡.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孔子学院的建设[J].新学术, 2008, (2) :146-149.

[5]汤哲远.全球化视野下孔子学院建设的时代意蕴[J].北京高等教育 (高教版) , 2007, (Z1) :81-83.

[6]卢连伟.从“孔子学院”看汉语和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认同[J].管子学刊, 2008, (4) :77-79.

[7]马相武.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N].经济参考报, 2007-8-10-007.

社区教育功能 篇2

随着“四进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功能性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根据《关于印发兴义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1+19”实施方案及项目方案的通知》(市党建办发【2011】1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扎实有效的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增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凝聚功能

向阳党总支现有党员168名,有向阳、沙井、吉祥、建昌四个支部,其中,沙井支部是“离退休党员”支部,吉祥支部是“下岗党员支部”,建昌支部是“失地农民支部”。四个支部各有特色,以“支部是核心、服务聚人心”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活动主题,狠狠抓住“三级联创”、远程教育、阵地建设、党员承诺四个工作载体,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促进社区和谐。把社区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纽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突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去的4个支部,由于多年来党员迫于生计,四处奔波,造成组织观念淡薄,党员队伍和组织联系不紧,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社区总支针对这一实际,对支部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新班子上任后,采取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固定“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建立帮带制度和支部成员联系贫困户等措施,支部成员并带头交党

1费。同时,新班子以“支部是核心,服务聚人心”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活动热潮。新的支部班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党员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凝聚力,重树了信心,对社区的经济建设和生活充满了激情,并能够面对困难,他们深情地说:“我们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家。”大致形成了“街道设党委、社区设总支、楼院设支部”的党建管理模式,党组织的设立形成了由街道党委—→社区居委会党总支 —→居民楼院党支部—→党员个体组成的“链条式”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党建、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集中办公,健全完善群团组织网络,积极探索 “党建带动群团,群团服务党建,党群工作一体化”新途径,注重发挥“党建带动群团”的主导作用、“群团服务党建”的能动作用和“党建群团”双促进作用,实行整体联动、优势互补,构筑党群工作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是突出增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力量,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保障。在社区党组织中,老龄党员占了一定比例,素质相对比较低。为此,要注重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的青年和致富能手,想方设法将一些流出的优秀党员聘回社区任职,从而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共发展党员20名;确定一定时期、一个阶段的党员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狠抓党员教育工作。一是注重党员日常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把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与组织工作、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健全党员学习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党员干部谈心交流措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帮助引导大家增强自律意识。结合开展党建“创先争优”等活动,社区先后组织各类会议、学习、讨论等活动25场次,参加人员近2200多人次,提升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家住向阳路二巷的双胞胎孤儿刘畅、刘玲,现就读兴义三中,是向阳支部党员的对口帮扶对象,秋季入学期间,向阳支部党员为刘畅、刘玲募献爱心,共为他们捐赠了700余元的学习生活费用和生活用品,让他们安心在校读书,免去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今年3月份,社区有一名低保户在去昆明看望儿子的途中突发疾病,社区了解情况后,帮助她向民政部门申请了医疗救助,得到一万五千元的救助款,解决了很大的经济困难。7月份,辖区一名低保户刘新丽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大学一本,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攻读,社区党总支领导知道后经过多方联系,及时找到多位爱心人士捐助了助学金9500.00元,让她得于园了进大学读书的梦想。

为维护小区治安,社区成立了2支党员义务巡逻队,每天夜晚在社区各路段、居民区巡逻,广泛收集各类治安动态信息,及时向社区反馈,社区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主动为群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也增强了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

二、完善体系平台建设,发挥服务功能

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职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着眼于满足居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开展便民利民、扶危帮困、社会保障等活动,帮助群众就业创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质。

1、健全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努力构建方便快捷的服务体

系。

一是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面向社区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加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在动态管理的原则下做到应保尽保,目前,辖区内共计有低保户153户,234人享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近5万余元,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落实好社区“医疗救助”政策,共为8人申请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额86033元;为辖区内住房困难群体,99户无房居民,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8900元;积极开展城镇、农村医疗保险办理工作,2011城镇医疗保险已办理4386人(其中:新参保312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63人,727户,新农合参保率达到了100%;;

二是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在社区成立劳动保障站,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工作,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下岗职工培训班3期,培训104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800名退休人员进行调查,对州、市300名企业退休人员建立了生存状况档案,发放了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206张,为50余名异地退休人员办理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其实现再就业。

2、搭建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的物质保障。

一是党组织阵地建设实现突破。逐步规范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完善办公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根据党员群众的需求设立了党员活动室、远教室、计生室、卫生室、警务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保障站、社区邮政服务大厅等,为社区居民办办理各种证件、就业咨询、学习培训、卫生保健、休闲娱乐等提供了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建立服务为民绿色通道,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服务大厅缴纳各种生活资费,办理各种业务。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以来,共计收缴电费、水费、通讯费等各类费用80万余元,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社区建立了集中学习室、教学资源片库及阅览室为一体,有电脑、电视机、DVD播放器等硬件设备以及桌椅、片库柜等设施,面积40平方米以上的远程教育站点,使远程教育站点实现了“下载刻录、有线电视收视、DVD播放”四大功能,为社区干部、党员和居民群众学习教育搭建了良好平台。社区远程教育站点落实了1名专兼职管理和计算机操作人员,制定了《社区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社区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工作职责》等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社区远程教育工作。按照“按需施教、服务分类指导”的原则,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通过课堂讲授、视频点播、课件传递、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开办“市民学校”和“人口学校”,采取“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办法,采用播放远程教育课件、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青少年进行课外学习,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学习政治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和获取各种前沿信息的有效平台,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培训党员2000余人次,培训社区居民5000余人次。

二是共驻共建活动起步良好。社区党总支把共驻共建活动作为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提高社区“三有一化”水平。社区在黄草街道办的支持下,与辖区部队联合成立了,共驻共建活动有序开展。

三是实施党员承诺制,进一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促进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

水平,构建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根据社区辖区学校相对集中,学生人数众多的实际情况,向阳党总支联合学校和辖区单位,成立了关工委组织,整合社区内丰富的“五老”资源,开展“老少共建”活动。社区退休党员、红军老战士瞿清臣认领教育宣传岗后,结合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要求,主动挑起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重担,利用自己业余时间义务教学,对同学们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给他们讲解革命故事,在丰富同学们暑假生活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旅游教育功能研究 篇3

关键词: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旅游教育;旅游景区

1 公园简介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位于南加州的沙漠地区,面积3197平方公里,于1936年成立国家纪念地,1994年升格为国家公园。公园以树命名,树名由摩门教拓荒者所取,因树的枝桠向上伸长,远观像一株株祈祷的树,由此得名。

该公园位于两大沙漠的一部份,包含两大生态系统。公园东部的科罗拉多沙漠海拔在3,000米以下,长满了木馏油灌木,墨西哥刺木和多刺仙人掌。公园西部更高,更潮湿,那里稍凉爽一些的莫哈韦沙漠,则是公园注册商标约书亚树的特殊产地。

除约书亚树林,公园也包括了加利福尼亚沙漠中最有趣的地质展示,包括沙漠、高山、石林、干河床和峡谷等,可开展远足、露营、摄影、攀岩等活动,也可造访昔日的屯垦牧场、矿区与印地安人的遗址。

2 公园提供的青少年教育项目

2.1 向教师提供的项目

第一,實地考察旅行。该公园鼓励教育团体使用公园,并对其免除门票。但教育团体需提供一份包含教育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计划的教育活动清单来申请。当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公园时,可选择自行参观,或参加由公园护林员指导的课程。教育课程主要提供给加州的公立中小学,不收费,但要预约,时间可提前一年。

公园根据小孩的受教育情况,将由护林员指导的课程,按年龄从学龄前到高中划分了六个级别,按照内容分为自然历史、文化历史到研究课程,由浅入深地针对性授课。

具体而言,对学龄前和幼儿园小孩,该公园提供 “谁住在国家公园中?”的课程,教会小孩区别宠物和野生动物,认识沙漠动物。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只提供“自然的历史”课程。其中“地球的本质:沙漠地形”课程,介绍沙漠中的不同地形,使学生理解岩石成因及其中矿物质的组成;“栖息地”和“棉木(地名)栖息地”课程,介绍动物需要什么才能生存的相关概念。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该公园开始提供“文化的历史”课程。其中,“自然的历史”增加了部分内容,包括让学生参与探索公园中动植物的共生关系,动植物在沙漠中的生存,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等;“文化的历史”课程,让学生寻找原住民的生活实物,思考牧场主在沙漠中的生存问题。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除有三四年级的核心课程,还开设了一个新单元:“初级护林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沙漠,并通过实际活动获得初级护林员徽章。对初高中学生,课程除探索沙漠、动植物生存、岩石等资源的自然成因,了解当地人文历史外,还提供研究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公园动植物的研究项目中。

这样分层递进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项目,反映出美国国家公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已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阶段。

第二,提供课程材料。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辅助材料,通过一系列计划帮助教师寓教于乐,生动而富有成效地授课。材料包括两种,一是全国性的,如“历史地区课程计划”,使用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登记过的历史地区的资料,提供多种产品和活动,把“历史地区”带进课堂,来帮助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加生动;二是该公园特有的,如“莫哈韦沙漠探索”,为小学高年级教师提供莫哈韦沙漠生态系统的科学指导。

第三,教师的职业发展。公园协会的分支机构“沙漠协会”,在周末为教师提供科学、历史和艺术学科的户外课程,并收取45美元到150美元不等的费用。该公园作为全美国家公园系统的一份子,也为学校的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在全美中小学广泛实施的大型项目,包括“野外项目”、“PLT”、“WET”、“考古”四个项目,分别开展动物、森林、水和文物资源教育。它们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训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以提高其教学水平,提高全美青少年的素质,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

第四,客串讲解员。该项目由教师担任客串讲解员,通过与实地考察旅行相联系的课程,将国家公园的知识带到课堂上。和第一个项目一样,本项目也分为六个级别,内容也从自然历史到兼具自然、文化历史和初级实地研究。不同的是,本项目的内容有部分改动。如针对一至四年级的课程,增加了“文化的历史”部分,提供“公园护林员是做什么的?”课程,使学生理解国家公园的重要性,和护林员所做的工作;针对初高中教师,增加了“目前的事件”部分,提供“沙漠问题”课程,使学生理解公园本地沙漠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五,向教师提供视频材料。公园将材料分为动物、文物历史、沙漠、环境、自然历史、国家公园和教师须知六类,并在网站上附了详细列表。教师致电公园教育办公室就能办理免费借阅,按与公园距离的远近可借二至四周不等,阅后自费寄回。

2.2 向小孩提供的项目

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向小孩提供三种项目:初级护林员、网上护林员和公园乐趣。初级护林员项目向到公园游览的小孩和本地学生团体提供,通过一些活动的完成来授予其初级护林员徽章。对前者,公园在入口处和游客中心提供初级护林员工作手册,让他们完成手册中的画画、写作、参与护林员项目和在公园内拾垃圾等活动;对后者,公园提供一个包括七个部分的综合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习国家公园管理局、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和本地沙漠的知识,并完成一个服务项目和一个有护林员带领的项目。

网上护林员项目通过互联网提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学习方式有猜谜语、公园探秘、玩游戏、在故事中扮演角色等。在这一项目中,孩子将学会如何保护美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如何观察和思考发生在国家公园的事件。

公园乐趣,是以一群已获得徽章的小孩身份,在网上介绍他们在课堂和实地考察旅行中获得的某一具体公园的知识。具体到约书亚树国家公园,该公园管理局只向小孩提供了这个项目。

3 对我国旅游景区的启示

在旅游业中,景区是核心,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则是围绕旅游景区向游客提供各种附加值的企业。因此,景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管理整体水平的高低。在我国,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这与美国国家公园由国会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我国旅游景区目前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统一提供青少年教育项目,只能在现有模式下寻求能将旅游业、当地社区甚至城市青少年教育机构联系起来的代表,如作为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景区管理委员会。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篇4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都是笔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涵

目前, 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很多人机械地认为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 显然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纳入到学校原有的综合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由此可见,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似乎可以被认为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 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 而是以提高社区住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 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据此, 社区教育的称谓好像又更加合乎该活动的本意所在。但在我国社区教育已被重新定位以社会全体成员为主体开展的社区教育, 它包括的方面很广, 不仅仅包括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

综上分析,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以“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活动方式来探究“社区教育”方向提供的内容, 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活动经验和活动技能, 自主探究解决社区相关问题的教育活动。例如, 我校和虹桥社区合作开展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新村里的铁皮棚》, 该活动就是以解决社区铁皮棚泛滥、严重破环社区环境为目的开展的, 儿童经历了从问题产生、探讨、解决的整个过程,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民意调查、实际测量占地面积等途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由此可见, 理想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该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双方面的特征, 孩子们确确实实以提高社区住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参与活动, 不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二、“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学校和社区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儿童主动性产生的。选择内容时, 应该体现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特色, 并且善于引导儿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分析和把握学校特质为前提, 以大力实践学校德育核心理念———“无痕德育”为目标, 选择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活动内容, 组织引导儿童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民主生活、锻炼实践能力……下面结合今年暑假活动内容谈谈具体做法:

(一) 做“热心”小公民的角色体验

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做一个关注社会的“热心”小公民, 我们积极指导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寻找岗位、扮演角色, 在实践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养成品质、掌握本领。例如组织学生前往消防特勤中队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体验活动;与结对社区合作开展“我是小气象预报员”活动, 组织孩子们参观气象局, 了解了相关的气象预报知识, 借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开展学校的小气象站活动, 并计划在社区通报天气预报。

(二) 做“现代”小公民的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儿童成长为一名“现代”小公民, 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儿童关注时事、紧跟时事, 以时事为大背景开展面向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 如与虹东社区居民合作开展了“全民健身知识PK赛”;与虹桥公园社区合作开展了“左撇子”运动会等。

(三) 做“勤劳”小公民的服务活动

为了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服务家园的活动中。如高年级同学争当小小交通协管员。孩子们还手持创文明宣传标语对社区内临街的店铺进行宣传。

(四) 做“好学”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由社区五老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辅导员, 利用节假日开展诵读、讲座、辅导班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 帮助孩子们体验社会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如与虹东社区合作, 请派出所警官为学生做了主题为“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家住虹桥社区附近的学生聆听“孙爷爷”谈心室校外辅导站举办的“爱我家乡———文明南通”报告会。

(五) 做“幸福”小公民的亲子活动

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增进理解, 消除隔阂, 由班主任通过电话耐心引导、诚挚邀请, 力求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共度幸福生活!如与虹桥社区合作开展了“亲子共乐老游戏、益智怡情两代人”活动;与光明社区合作开展了“叶脉书签”亲子制作和读书活动, 活动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感动。

三、“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为了杜绝出现仅仅是为了留下照片、被媒体报道等面子性、任务型活动, 我们应当坚定地认为活动面向的是儿童, 儿童应成为活动的主体,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当是落实儿童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关注到儿童, 让儿童参与社区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以小主人的身份开展活动, 而不仅仅是参与者、接受者的被动角色, 下面以“左撇子运动会”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关注由儿童发现的社区问题

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 “左撇子”在学校和社区都有存在, 他们是不是正遭受着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是不是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作为“小公民”应该做些什么?三 (2) 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此类现象并向我们提出建议成立“左撇子”沙龙, 旨在改变身边人对“左撇子”的误解。学校德育处在和虹桥社区商量后, 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公民道德教育契机, 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良好选题。于是, 我们和虹桥社区成立了“左撇子”沙龙, “左撇子运动会”就是该沙龙的首次活动。

(二) 采用由儿童探究的活动方式

“左撇子运动会”活动参加对象为三年级家住虹桥社区范围内的学生,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分成5个小组, 由学生推选出小组长和沙龙主持人, 活动方式紧扣“由儿童探究”, 引发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验和感受, 过程如下:

1. 调查汇报

了解社会上对左撇子的片面看法、左撇子的生存心理压力、左撇子生活中的尴尬遭遇等现实情况, 形成调查书面材料。

2. 交流感受。

3. 左手比拼:左手夹豆、左手穿针、左手剪纸、左手写字、左手拍球、左手托球接力。

4. 评选单项奖和集体奖, 宣布比赛结果。

(三) 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活动中, 应当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积极引导儿童展开讨论和交流, 从而深化活动效果。上述活动中, 小主持人在活动结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 在惯用一只手的情况下, 用另一只手比赛有什么感受?

2.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家长逼迫孩子改变使用左手习惯有什么看法?

3. 对于惯用右手的人群来说, 锻炼左手是否有必要?

4. 你对下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有什么建议?

四、“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效果的反思

我们从外界反馈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着手努力, 以达到“回头看”的目的。下面同样以“左撇子运动会”社区实践活动为例, 谈谈笔者在反思中的实践经验。

(一) 活动达到目标了吗?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展露了“小公民”的行动风采, 达到预期目标。活动中, 孩子们能关注学校里和社区中的“左撇子”人群, 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 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以“小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社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道德标准。活动结束时能通过积极反思, 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不断增强对“左撇子”人群的理解和支持, 并努力改变周边人群的片面看法, 形成公正对待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的平等态度, 消除了歧视行为。

(二) 活动中有哪些生成性的精彩之处?

在左手比拼环节, 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在大家都习惯用右手的情况下, 要求选手们使用左手来完成各个项目的比赛。活动中, 孩子们热情高涨, 个个跃跃欲试, 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好一番左手能力大战!有趣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 更对惯用左手的人给予了理解。孩子们也渐渐明白, 既然有习惯用右手的, 也有喜欢用左手的, 左右手各司其职, 有助于开发大脑。有同学感叹道:“我们班有个同学一直习惯用左手写字, 老师总纠正她要用右手写, 看来想一下子改变习惯很困难。今天让我用左手写字, 做起来真不容易。”活动虽然短暂, 但深深地影响了这群孩子, 有的孩子就约好锻炼一段时间再比, 有的孩子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对“左撇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活动还取得了难得的社会反响, 被《人民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三) 活动能给儿童留下什么?

社区教育功能 篇5

当今的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社会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做为传授知识、提升素质、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并愈来愈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本质是什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真正的功能又是什么,却又是许多人们包括我们的一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不去谈及的问题,现实给我们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不解决好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办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更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本质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属于上层建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政治服务,这主要是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生产力,这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拔尖人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属于上层建筑也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生产力也罢,两种不同的观点共同的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培养人、改造人。那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功能是什么呢?无容置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功能是对人力资源的.品位进行转换和提升,通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使所有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自身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科学的思维、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壮的体魄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使所有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而个人生活快乐幸福的人,使他们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不断为社会做贡献,不断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不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国家一再倡导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关键问题是“两全”,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功能就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意义就在于真正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功能。郑州一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真正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

珍视母语的教育功能 篇6

汉字,是我国母语教学的载体,当前汉字却面临着新的挑战:电脑软件的汉字输入法,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拼音为主的书写方法,与原有汉字的书写方法有很大不同。长期使用拼音输入法书写,往往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近日来央视举办的汉字大赛,就不难发现,离开学校的普通老百姓书写汉字的成功率相当低,可能是近年来“换笔”所致。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严重的关注,鞭策我们提高对汉字教育功能的认识,努力改善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香港有位知名人士,不惜重金,研究汉字,他声言: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这是一家之言,不过,应当引起我们对汉字特殊功能与价值的重视。

1.汉字“六书”体现的教育功能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她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例如“武”字,许慎引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所载:“止戈为武”。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一个“武”字,就清晰地阐述了中华民族的战争观,呈现了我们民族对和平的热爱与渴望。又如“仁”字,它是我国先哲们极为重视的道德理念,孔子甚至以“仁”统领整个的伦理体系。“仁”字,也是一个会意字,由“二”与“人”两个字所组成,表达的是“人”(即他人)与“我”(自我)和睦相处的意思,是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个字,表达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仁爱精神和人文情怀。再如“信”字,它是由“人”和“言”合成,表明“信”的主要特征是“言而有信”,基本含义为诚实。一个“信”字,清清楚楚传述了我国先民倡导的重要道德原则——诚信。“指事”字,一般来说,看其字形,大致就能理解其所指的事物,例如“上”和“下”这两个方位名词,从字形的变化上就能看出一个字是指“上”,一个字是指“下”,意思很明确。

许慎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是对汉字演变过程的总结,对汉字丰富的内涵已经可以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借助金甲文,从汉字的源头上略加考证,其教育功能则更令人惊异。例如,“孝”字,我国著名金甲文专家康殷对此有较详细地阐释[1]:金文和甲骨文的“孝”字均由两部份组成,上部是“”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绘的是这样一个老人的形象:“头发松白,体态龙钟,伸手扶杖或儿童”。“孝”字的下部为“子”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绘了这样一个小孩的形象:,这个“子”字不仅表示婴儿,也“代表少年人形”。康殷考释,金文中的“孝”字 “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侍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他还绘图展示“孝”字:。康殷的考释,从“孝”字的源流上告诉人们,“孝”作为伦理观,表述了晚辈与长辈的人伦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金文的“孝”字,还凸现了行孝的情态:老年人弯腰驼背、体弱力衰,而下面的“子”则着力支撑着老人。从“孝”字的结构还可知,“子”受着“老”者的呵护与引领,“老”受到“子”的回报与扶助。“老”与“子”合一,便赋予“孝”字包含的是血缘亲情的长幼关系,显示“孝”是人类延续最直接的传承关系:老一辈培育着后代,后代子孙承接着前辈,一路前行。这种人际关系,是有家庭之后才确立的,所以人们说,有家,才有“孝”。“孝”隶属于家庭伦理,理顺这一人伦关系,家庭才能和睦,人类的繁衍才能够得到保障。“孝”字所传递的孝道教育,正是保证恩格斯关注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令我们自豪的是,我国“孝”字的字形结构,居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精辟的思想观念。

2.汉字音韵的教育功能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不同,除了从“字”的构成上有所区别外,至少还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音”有四声,即阴阳上去;其二是象形的方块字。四声使汉字有极强的音乐感,象形则使汉字极富美术感,这两项均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的思维,虽然还是一个“谜”,需要人类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它对开发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已是众所公认的事实了。

正因为汉字有四声,使用它撰写文章,往往产生“琅琅上口”的效果,古典诗词更是富有韵味。这使古人阅读诗词时,常常变成了“吟诵”,如唱歌一般。例如,文怀沙先生吟诵屈原的《离骚》,就曾经使听众陶醉。其实,我们普通人学习古典诗词时,也会体味到动人的乐感。例如,豪放派词家主帅苏轼的《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只要朗读这首词,即使不甚了解词义,仅就那镗镗的声响和起伏有度的节奏,主人公狂放的气势就会跃然而出,令读者热血沸腾,深受感染。正是汉字的声韵,赋予豪放派能尽情开张胸胆。

再如,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了叠词、叠音、叠韵、双声等极富音乐美感的词语,汉字的四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只要一念,主人公凄惶孤寂的情绪立刻穿透读者的心脾。记得2005年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课讲授叠词、叠音、叠韵、双声时,老师采用了朗读法,让学生从听读中品味《关雎》、《声声慢》、《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作品的韵味,深深感染了学生。有位学生当堂就写下了一篇小文:

弯弯的月亮静静地挂在帘中,我轻轻地推开了窗,月光让一切变得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间我仿佛看到了你,那个令我朝朝暮暮想念的你,那个令我牵牵挂挂放不下的你,那个让我苦苦等待不回家的你。······我可爱的猫儿啊,你何时才记得回家?你能否知道还有我——一个深深爱你的人在日日夜夜期盼着你,等待着你?我望着茫茫星空,迷茫地想着。

这篇小文,表明学生的确被汉字的声韵打动了。他运用叠词、叠音、叠韵、双声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蒙上了悠悠的思情。而这种修辞方法,正是建立在汉字具有四声基础上的。

汉字的四声,帮汉语驾上了音乐艺术的翅膀,使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文盲充斥的时代,文化知识却能不胫而走,进入普通百姓家。例如,中国编有押韵的乘法“九九表”,使没有进过学堂的妇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俗话说“管他三七二十一”,这不正是乘法歌诀的运用吗?我国的珠算,在古代十分发达,这与珠算口诀的作用密不可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撰写《算法统宗》,采用了大量的歌诀,人们易学易用,珠算的使用率在我国极高,这也可以从民俗活动中得到印证。例如,两人分钱或分物,为简便和公平,会常常说:“咱们就二一添作五吧,别再费事了。”——这就是珠算口诀的实际运用。中医学,尽管深奥,但是,在古代却不乏走街串巷的郎中。他们为普通老百姓治病疗伤,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中医的药方,很多都是用歌诀记载的。例如《汤头歌诀》就是流传很广、实效性很强的中医歌诀,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救助过很多老百姓。至于用于农事的《节气歌》,在农村几乎家喻户晓。我们不妨重温一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正是这首琅琅上口的《节气歌》,神奇而精确地反映了四季气候的变化,它广为流布,帮助我国古往今来的农家安排农事。时至今日,24节气的认定,也受到现代科学的认可,连央视都要向听众如期一一报告24节气的到来。总之,汉字四声形成的韵律,有很强的传播功能,在古代曾经使我们的文化知识技能得到普及,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程度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汉字,可谓功不可没!

在我国近现代的新学堂中,有很多对中国传统文化学养较深的老师,也曾运用歌诀和汉字的韵律来教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例如,钱学森就曾回忆过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师大附中有关的教学实例,他说:

教博物的李士博老师,他教我关于矿物硬度的记法:“滑、膏、方、莹、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挺押韵的,好记,有用。这就是矿物硬度的十度,到今天我还背得烂熟。教几何的傅仲孙老师,自己编几何讲义,用古汉语编。傅老师古文水平很高,教我们的时候还拉着腔调念讲义,很带味。[2]

汉语的音韵,使科学知识的教学“很带味”!

3.汉字书写艺术的教育功能

汉字的形态美,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毛泽东主席的书法,奔放旷达,理想主义的浪漫气质,流淌在笔墨之间,常常令我们惊叹而自豪!千百年来的书家,曾为我们民族留下了无数珍品,同样传递着他们的理想、追求,展示着他们的情怀和品德。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其中的一帧上品。《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这是颜真卿50岁时书写的作品。

这篇文稿追叙了在安史之乱时,颜真卿本人担任了反抗暴乱的首领,颜氏满门忠烈,死难达三十余人。颜真卿的堂侄颜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祭侄文稿》就是颜真卿祭祀他时写下的书稿。他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原稿现存台湾博物馆。近年来,中国书法网登载了这篇书稿的影印件,和历代朝廷与书家的评议,并总结了《祭侄文稿》的书法特色,指出其“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流传至今的众多书法作品,千百年来,形象地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曾经使多少后学感动受教。汉字的书写艺术,铸造着我们民族仁爱刚毅的灵魂。

4.汉字的启智功能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话虽糙,理不糙”,中华民族的确是一个聪慧的民族,这是否与使用汉字直接有关呢?近年来,我们接触到多元智能理论,使笔者有条件从智能发展的视角,探索中国人聪明的原因。发现,它与中华民族拥有汉字这一瑰宝的确有关。

一般来说,各国的语言文字,都被多元智能理论列为语言智能的范畴,汉字当然隶属于语言智能。不过,它还有其特殊之处:汉字有形象,属于空间智能;汉字有音韵,属于音乐智能;由指事、会意、转注等构成的汉字,含有丰富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内容,如此等等。美国有位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学者——阿姆斯特朗,依据神经病理学的研究成果,曾对不同智能符号涉及的大脑皮层区域,进行了初步的归纳。现摘录其中与汉字结构有关的内容如下。

言语智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主要区域):左颞颥叶和额叶(布罗卡区/威尼克区)。

逻辑—数学智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主要区域):左额叶与右顶叶。

空间智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主要区域):右脑后区—

音乐智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主要区域):右颞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知道,学习汉语的过程,将有利于开发大脑多个部位的认知功能:既有左边的,也有右边的;既有前边的,也有后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识字的过程,如果不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能让学生既识记又观察和理解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开发其“全脑”,对他们智力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由于汉字的表达符号是多元的,在古代就形成了合诗、文、画(或乐)为一体的文化。例如,吴昌硕的名作《菜根谭》。

·作者:吴昌硕

·题词:花猪肉瘦每登盘,自笑酸寒不耐食,可惜芜园残雪里,一畦肥菜野风干。

·注释:明代洪应明作《菜根谭》,阐述人生哲理。这幅画是吴昌硕模仿“扬州八怪” 罗聘的,两棵菜的生命,从罗聘到吴昌硕,绵延了百余年。诗画中的菜根,是生命的菜根,是人生的菜根。

《菜根谭》是一部激励人们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吴昌硕模拟罗聘的画,再现菜根的质朴,瘦却挺拔,支撑着肥硕的菜蔬。画已令人深思,再配上题词,更富哲理。据称,毛泽东主席读后曾说:“嚼得菜根香,百事可为。”自励励人!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他认为中国千百年来形成了两大文脉:其一是仁义道德之学,其二是才情灵秀之气。我国的母语充溢着“才情灵秀之气”,深信,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它将穿过时光隧道,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康殷.文资源流浅说(增订本)[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2]钱学森.回忆母校师大附中.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谈朗读的教育功能 篇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事实上,朗读不仅能培养语感,而且能增强驾驭文字的能力, 还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一、 朗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语言是有声的艺术, 学习语文就需要大声朗读, 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体会和感知语言的音乐性和艺术美。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朗读,并且明确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在《桃花心木》一课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如果学生对这几句话理解透彻,那么就会对全文的主旨有更深的理解, 也就能够体会到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思想感情。然而,这几句话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所限, 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 学生不一定会理解。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 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的人情风俗。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 这些明丽的色彩即能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就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条重要原则, 尤其在小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甚至于好的文章要熟读成诵。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 写出来的文字才能符合语法规范; 用词才能恰当准确,写人、状物、抒情才能具体深刻, 读者读后才能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语感的好坏对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而语感的培养只能依靠准确、熟练的朗读才能形成。

四、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不仅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直接手段,而且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更是使学生接受美好的思想情感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适当而巧妙的朗读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再现自然美,感受自然美, 能够诱发学生去想象和联想,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五、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不仅仅是“口 ”的发音活动 ,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教师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痛苦,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焦急的心情。学生通过朗读, 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 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催人泪下。

数学的人格教育功能 篇8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格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充满了从愚钝到智慧.众所周知, 几何学的产生是因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频繁进行土地测量, 因而被历史学家罗多德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在这个过程中, 要经历归纳、加工、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 从而不自觉地转移到人的工作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能力, 增长人的才干, 磨炼人的意志, 塑造人的品格.

首先, 就思想教育功能来看, 学习数学可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就和现实世界相脱离, 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 作为世界必须适应外来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相对立.”可见数学发展的这一曲折过程无疑可用来说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另外, 在建设数学大厦的过程中, 中国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典数学是数学的珍品, 它的成就可同希腊数学媲美, 特别是十进位数值记数法、分数运算、正负数概念及其计算、线性方程组解法、圆周率计算方面, 都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 在数学中适当颂扬中国古典数学的伟大成就, 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 学习数学可以塑造个人品质, 健全人格, 具体表现在:

1.数学的探索可以培养勤奋与自强的精神

解数学题是意志的教育, 当学生在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 他学会了败而不馁, 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步, 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 学会了当灵感到来时的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有机会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 那对她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这些经历对于培养学生对今后事业的锲而不舍的追求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学习数学可以培养自律和敬业精神

数学的公理和定义是经过严密的推理证明的, 而不是感情的宣泄;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必须遵守数学规则, 这种对规则的尊重会迁移到人和事物上来, 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在内的自我约束力, 提高人的自律行为.同时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数学进行条分缕析, 对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与对事业的执著精神大有好处.另外数学的思维方式能使人养成缜密,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能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3.学习数学可以培养人们务实、诚信的生活态度

数学早在古希腊欧几里得时代, 就建立了公理体系, 研究就“有法可依”了.公理本身是人们在对有关现象进行大量考察、探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上建立的.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建立在对公理深信不疑的基础上, 在学习过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种务实、诚信的作风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数学的思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同时思维的训练培养了人类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对社会各种现象的归纳、总结、抽象的结果.即使一个最简单的数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 也是抽象的.比如“1”, 它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块糖、一元钱等.这种抽象的本身就是智慧与创新的综合体现.再如人们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的处理, 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 如海王星的发现是天文学家先算出来的, 而后被观察到的.这说明了数学智慧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数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 和他们对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当然, 数学美一般停留在数学问题所揭示的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等现象描述的层面上.其实, 数学好比雕刻艺术的美, 它不用华丽的装饰, 而可达到纯净完美的境地.古今中外不少数学家都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过数学美, 如图形美、公式美、曲线美等.就数学教学而言, 应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 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提高到文化的层面上, 达到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愉悦情调的目的, 体现了和谐统一.

6.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民主意识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发展是与哲学相伴而产生的, 在欧周洲中世纪, 罗马教皇统治时, 数学规则被认为是神的旨意, 工业革命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则是近代数学发展的催化剂, 现代数学的应用则渗透到以往与数学无缘的诸如考古、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由于数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 说明了数学与各学科“休戚与共”.体现了数学是多元复合体, 也体现了数学的合作与民主精神.

可以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折射出的合作与民主精神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 在现在所提倡的“数学探究”学习中就体现了合作与民主精神.

7.学习数学可以培养献身科学事业的高贵品质

社区教育功能 篇9

从建国至今, 我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已经迈入六十年征程。校外教育阵地包括各级各类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虽然性质相同, 但分属于教育、团委、妇联、科协等不同部门, 目前校外教育单位及达2000多家。

二、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的职能

中办4号文件明确了不同类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各自应具备的教育服务功能:大中城市的中心青少年宫、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示范带动、人才培养、服务指导的功能。要利用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的优势, 在项目设计、活动组织、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为基层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示范;要在积极开展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要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 发挥好领头作用, 为基层校外活动场所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

1.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校外教育是与校内教育并行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条重要渠道。确定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性质, 对于保证校外教育发展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少年儿童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进一步学习, 即终身学习的基础;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校外教育阵地成为一支生力军和一条重要渠道也已经是很自然的事情。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发挥教育的人本性功能、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是校外教育阵地的职责。

2.青少年社团普及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立形式丰富、涉及面广的各类学生社团是校外机构又一职能。在校外教育机构, 广大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社团;校外教育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千姿百态的社团。在内容上, 校外教育主要从事的是文艺、体育类的活动, 这些方面的教育与学校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太一样, 更侧重对学生的情感、艺术技能、修养及身体协调性方面的影响, 这些是潜移默化的, 但同时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疏忽的;在形式上, 校外教育的多数社团都是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引导和保护的作用, 这种亲身实践的教育对于培养独立、自信的个性, 获得真切的感知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校外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年级,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相互认识、交往、合作, 成为好伙伴、好朋友, 这相对校外教育本身带给学生的乐趣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可见, 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掌握艺术技能的同时, 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自由、充分发展。

3.个性特长教育的重要平台

个别性是个性的具体体现, 是个性的特异性, 与别人不同的特点。个别性可以表现在认识、情绪、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个性的发展是不断满足更高的、新的需要的结果。个性、个别性发展需要个别化教育。校外教育应该为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讲述、讨论、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直接教育和个别化教育被称为七种教育策略。个别化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个人的水平和需要调整教学。校外教育阵地具备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条件, 首先, 教师有更多地实践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多样性, 根据个人或小组的情况, 根据学习任务不同, 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其次, 在学习形式上, 可以避开了全班教学或集体教学动, 而代之以小组实践、小组学科, 适应于个体。校外教育的优势是: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增强学生对其学习能力的自信。辅导, 是最古老、最著名的个别化教育的手段。个别辅导是校外活动教师看家本领, 看家手段。辅导员是最能体现校外教育特点的、响亮的、光荣的称呼。

三、校外教育开展的形式

1.公益性的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公益活动是校外教育阵地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应以育人为本, 提供公益服务、发挥社会效益。正确提供公共性、公平性、非营利性的服务, 确保进一步提高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利用活动中心的各种优势功能开展活动。

校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的活动为不同个性差异的少年儿童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为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创造了宽松活泼的环境, 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种的活动形式给少年儿童一个崭新的天地。完全不同于课堂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 使少年儿童充满了活力。他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 自己提出研究 (制作) 的问题, 自己寻找和学习有关资料, 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然后自己动脑、动手进行研究、讨论, 或实验、制作, 或调查研究, 最后归纳总结, 获得成果。

2.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

校外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 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 它通过各种动之以情、寓德于美、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校外教育培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运动、科技、艺术、文化都可囊括其中。培训过程中,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校外教育的培训活动计划是灵活的, 灵活的活动计划不受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的限制。灵活的活动计划可以使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信息随时补充到活动中来, 让少年儿童尝到最新的“果实”, 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对于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是必需的。

另外, 校外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意志、毅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极好的课堂。到处都是发现式、探索性地学习, 这同知识前沿的专家, 科学家的智力活动性质是相同的, 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这正是少年宫教育有利于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学习艺术的过程具有磨练技能、技巧的特点, 要想获得娴熟的演技和纯熟的书画技能, 都要有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历程, 要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和毅力的磨砺。校外教育能让少年儿童在集体中成长, 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校外活动中、在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 能使他们从娇弱依赖状态向成熟自理转化。

3.深入学校的特色活动

在探索阵地活动与走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具体形式上, 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出击, 校外教育机构除立足阵地活动, 还应主动拓展活动渠道, 扩展校外服务领域, 重心下移, 坚持面向学校、面向社区、面向基层通过设计优质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形式, 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中来, 使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 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童年时间更加快乐。“流动少年宫”的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参加“流动少年宫”活动的青少年面向全体, 没有特长要求, 不需要彩排, 活动中谁都有机会成为主角。与社区、学校、农村联系, 积极与社会和企业互补联动, 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 丰富活动内容, 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校外教育公共服务。

摘要:校外教育是与校内教育并行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条重要渠道。校外教育机构应不断拓宽青少年德育渠道, 扩大了少年宫的辐射效应, 使更多青少年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校外教育中来, 愉快地享受优质校外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功能 篇10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育虚拟社区,功能,促进

1 远程教育、教育虚拟社区各自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远程教育,多曼认为是一种有系统组织的自学形式;穆尔认为远程教育可以定义成教学方法大全;彼得斯定义远程教育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通过劳动分工与组织原则的应用以及技术媒体的广泛应用而合理化;霍姆博格指出远程教育包括所有层次的各种学习形式;丁兴富把远程教育概括为:通过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现的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以上各人不但比较确切的定义了远程教育的概念,而且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功能都做过详细的论证,纵观以上观点,认为远程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教学时空的延扩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为远程教育学员的内在动机和外在需求提供了支持与满足,为远程学习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远程教育可以为在线学员提供全面的远程学习服务。

教育虚拟社区是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其创始人是美国学者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Carabajal,Lapointe和Gunawardena论述了教育虚拟社区的结构组成,提出了结构组成的三个维度:技术维度、学习内容维度和社会交往维度;Pallof和Pratt归纳了建立教育虚拟社区的几个基本步骤;在此基础上,曲阜师范大学的胡凡刚教授对教育虚拟社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概括总结了教育虚拟社区的基本特征、基本关系;并对交往组织形式、交往规律、建设、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教育虚拟社区是指基于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社区成员之间进行专题研修、交互协作、资源共享,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1]。

从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教育虚拟社区应当包含于远程教育之中,是远程教育的一个子集,它集中代表了远程教育的优点与精华;教育虚拟社区的特征与功能恰好与远程教育学员的特点与需求相适应。将要探讨的就是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与远程教育两者之间这种开放式、跨时空性、非排它性和网络化的耦合关系,从功能的角度审视教育虚拟社区对远程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教育虚拟社区和远程教育进行两者的优势互补、整合,期望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2 教育虚拟社区有助于促进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探讨

(1)从社会化功能来看教育虚拟社区为远程教育的学习集团提供了一种集体凝聚力。

教育虚拟社区有使社区成员之间产生集体行动、凸现集体向心力的功能,这一功能恰好可以为比较分散的远程教育的学员提供一个核心凝聚力、使其产生集体行为。奥尔森认为:“由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他通过严格周密的论证得出一个结论: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选择性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社会学家乔治·西梅尔也明确指出: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的行动更果断,而且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资源,“向心组织的小集团一般总能发掘并使用其能量,而在大集团中,能量经常是潜在的[2]。”教育虚拟社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规模的学习集团,它是由一批在成分上庞杂,在素质上异质的成员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凝聚在一起,行成了一个有共同需要、具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共同探讨关心的话题,共同研究类似的问题的团体。特别是在社区成员都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更倾向于以集体行动方式来表达意愿,更容易促使社区成员采取一致的集体行动,所以及易形成向心力,共同分析、解决、探讨问题,促进社区成员学习质量的提高。教育虚拟社区显现的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恰好可以把比较分散的、异质程度比较高的远程教育学员团结在教育虚拟社区这个团体之下,为远程教育的学员提供一个具有核心凝聚力的“网上家园”。这样,远程教育的学员就可以在教育虚拟社区的“吸引”下产生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小组评价等集体行为。

(2)从自治功能来看教育虚拟社区为远程教育的分散成员提供了一种自由交往的自治组织空间。

教育虚拟社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共同的兴趣和目的基础上,互通的学习领域和交汇的时空中,社区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探索从而逐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一个自我治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虚拟空间。教育虚拟社区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给予学习者发展个性和协作探索的自由空间,学习者可以建构知识、体验情感和共享交互。对远程教育学员的交流研究表明:通过上网广泛交流占34.4%,很少上网交流占38.9%,从不网交仅面授交流占26.7%,从来不与同学交流占0[3]。这说明远程教育的学员之间进行交流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他们之间的网上互相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交往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参与程度不断增强,实现社区共有资源自主治理,社会阶层和分工的自我形成[4]。”

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生动地说明了与公共事务联系的个体往往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公共事务的治理。然而,教育虚拟社区解决了相互依存的许多个体共有资源的自主治理问题。它把现实中不能共有的东西变得可以共享,使得许多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可以交流,使得个人的利益可以和集体的利益变得一致起来,从而使教育虚拟社区的自治功能更加明显,一般来说,自组织系统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自发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结构性系统,因此,远程教育下的教育虚拟社区的这种自治组织,可以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组织结构,使接受远程教育的学员建构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自我协调机制, 社区学员通过协商,取得共识,消除分歧,解决冲突,增进信任,合作治理远程教育的共同事务,并使教育虚拟社区下的远程教育逐步进入‘自我维系’状态。它可以把处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档次的,不同利益的学习集团组织起来。

(3)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虚拟社区为远程教育学员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舞台,有利于远程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

教育虚拟社区首先应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虚拟社区区别于其他虚拟社区的标志。在教育虚拟社区内,社区成员因共同的兴趣与需求进行交流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认知结构因同化与顺应而不断从旧平衡达到新平衡[5]。同时教育虚拟社区又是一个学习型社区,因为它致力于社区学习成员的素质的提高,增加学习机会,提供学习的资源方法和策略,倡导学习风气,成立社区学习主题,建立社区的学习体系。

以教育传播学的视角看,教育虚拟社区又十分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传播,从教育传播的基本环节来看,“教育者——媒体——受教育者”他们三者之中哪一个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而教育虚拟社区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者”和“媒体”的问题,教育者也就是施教者可以把要传播的信息完全呈现到虚拟社区中来,而媒体是全天候的媒体,可以24小时的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受教育者只要有学习的时间和动机就可以投入到学习之中。

教育虚拟社区的这种教育性和学习促进性还体现在它可以帮助社区成员在社区的活动、交互和学习中,获得想要的知识,学得需要的技能,优化社区成员的认知结构,它就像一个虚拟的舞台,扮演各种角色的成员粉墨登场,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教育虚拟社区的这些教育功能,可以为具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行为目标的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构建一个学习的舞台;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学习气氛,建起人人学习、全天候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 使远程教育成为一个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远程学员的全面发展,提高远程教育的效果、覆盖面,增强持续性。

(4)从整合的功能来看教育虚拟社区为成分庞杂的远程教育的学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有利于远程教育的学员知识的获得和价值观的形成。

各种资源库的集成,各种思想的汇聚和碰撞,各种价值观社会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是教育虚拟社区的又一大功能,教育虚拟社区的这种多层面的整合功能恰好与远程教育的资源需求相适应。就拿实行开放远程教育的电大来说,中央电大 90%以上的必修课程都有三种以上稳定的教学媒体资源,至2006年底,中央电大累计投入教学资源建设经费4762.9万元[6];在学员的组成方面,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成分也十分多样,以《现代远程教育学员学习行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为题的一篇论文的统计中:机关人员7.6%,教师35.1%,企业员工46.6%,个体业主2.3%,外来打工者2.3%,暂无职业者6.1%[7]。由此可见远程教育的资源的丰富性和学员成分的多元性。在这种多元格局的环境下,各种优秀的社区资源、观点、思想、价值观的融合,就能作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力量,多样、丰富、生动的情境感染力,作用于社区的成员,引导其成员的学习态度的养成,规范学员价值观的形成和有效地建构学员的价值体系。

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的办学者和研究者越来越积极关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手段,以整合的优势大力推动远程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虚拟社区的这种整合功能,一方面可以为远程教育的这种发展趋向提供可行性基础,在实现的层面上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为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知识数据库,形成一个准专家系统的交互平台。

总之,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远程教育中独具特色的教育虚拟社区,也将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将更加深化人们对教育虚拟社区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9):43.

[2]周玉忠,文耀,赖先进.公民治理视野下的社区民间组织功能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204.

[3]胡立强,刘建新.现代远程教育学员学习行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1):56-57.

数学文化及其教育功能 篇11

关键词:数学文化;抽象思维;科学性;教育功能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中蕴涵的内容、思想方法等都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数学文化中包含的传统性、渗透性、哲学性等特征,都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何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学识、有完整人格的人,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文化及其价值体现

1.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就是在数学问题解决渗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数学文化魅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人的理解、观点、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技巧等,这些远远比数学的成果更加有意义,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启发和拓展、对人类的终身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些解决数学问题中透漏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以及数学精神品质等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围。

2.数学文化的价值体现

数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人如何去思考,也就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工具。首先,数学对于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有促进作用。例如,现在很多数学和物理规律的推理过程中都要用到微积分的思想,数学文化的思维方式贯穿在解决问题的整个环节中。其次,数学文化中包含了理性的精神。这表现在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断过程中,无数的数学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算和推断,这前仆后继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再次,数学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数学家在其著作中写到的这样:“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且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认识数学的本质

数学观包括对数学内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也包括对数学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认识,是对数学基本看法的总和。在以往的认识中,数学就是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忽略了它其中包含的文化,忽略了文化价值,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和综合的数学观。只有将数学放在社会之中,才能形成密切联系的动态的数学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单单是知识的渗透,更重要的是技巧和方法的累积以及思维方法的培养,这才是人们学习数学的目的。

2.发展理性精神

传统上的数学教育就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单纯的学科,把数学学习的侧重点放在了内容和结果的推断及学习公式定理上,然后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按照公式进行套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理性和精神层面的熏陶,因而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的东西,没有深刻理解数学文化,没有理解其中蕴涵的理性精神,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也是很单一的。在古希腊,数學开始之初就被人看做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一种探索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探求知识最深刻的内涵。

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学文化思想

课堂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地方,因此要利用好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传递数学文化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不能只是记忆公式,而是要理解这个公式的本质。老师可以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应用范围、推导过程等,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数学的科学性、数学家的探索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性以及数学问题的美学价值,把数学问题置身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思考,通过师生交流,传递数学文化思想和观念。

2.数学建模的学习和竞赛

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技术形式,目前的许多学校开展了建模活动,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在建模的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养成自己记录和解答的习惯,能够把概念性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形象化的数学现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就是对数学文化最好的诠释。

3.数学教育不断线

数学应该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文化,在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时,数学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对数学的教育不能间断,在学生学习期间不能够间断,既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又要在生活中实践理论,充分地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让数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四、结语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蕴涵独特的审美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只有理解了这其中的内涵,被这种强烈的感染力所吸引,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去理解数学文化,进而能够亲身去体验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秦安.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11(4).

社区教育功能 篇12

一、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 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 通过阅读, 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后, 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 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 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 每节课都拿出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 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 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2)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

(3)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 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尝试在小组中得出答案, 即使错了, 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在课堂阅读的同时, 要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教材、提前预习, 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 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 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当然, 如果你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 效果就会更好。

三、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抛弃“高分低能”, 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 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 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 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 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 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 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 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 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上一篇:汽车万向节下一篇:收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