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网(共12篇)
数字化学习网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对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成为热点且不断升温,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纷纷加入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行列,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也开展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于2010年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 , 承担了名为“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1]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项目建设方案表现为“一核双网”架构,其中核心为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双网为数字化学习网和社区教育网(如图1所示)。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要负责广州数字化网的建设,既包括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及应用,也包括网络的运营模式与服务机制的研究。良好的运营模式以及完善的服务机制,既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达成,也是维持市民终身学习的有效保障。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建设情况,然后重点旨在探讨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运营模式、服务机制,并对其建设成效进行了介绍。
二、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功能定位与建设内容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试图通过把“天网”和“地网”结合起来,创建一个“时时能学”和“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结合良好的运营模式以及完善的服务机制,推动“人人皆学”,从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如图2所示)。
其中“天网”是指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为引擎的网络中心建设。它包括远程教育数据应用中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远程教育网络环境和硬件系统支撑平台。现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软件平台体系,具备智能、可定制的多类型软件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以及关键教学工具软件,能够满足学历教育、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及中小学教育等各类教学应用的远程访问需求。“天网”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网络运营环境、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以及数字化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等。
“地网”是指建立扎根于居民社区的若干个支持服务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它集教育培训中心、指导服务中心,考试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遍布城区的实体中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支持服务,既作为面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支持服务窗口,也是市民群众交流见面、信息发布、培训合作、促进就业的平台。
三、广州数字化学习网运营模式的构建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实行政府主导和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广州电大”)办学系统为主的相关教育机构具体实施。面对庞大的教育受众,如何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快速、准确地推送给合适的学习者,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B2C 模式及其对广州数字化学习网运营模式的启示
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是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2]。
由于运营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各有千秋。以天猫和开心网为例, 天猫由亚洲最大购物网站淘宝网全新打造的B2C,是一个综合性购物网站,其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开心网运营的是人际关系平台,这样就会从企业经营定位上区分出来各自网站运营重点的对象不同,即用户群体不一样。根据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或者是流量的不同用户群体,企业运营就需要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不同的内容、产品或者服务,只有这样才可以留住用户。
借鉴电子商务中的B2C模式,在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运营过程中[3],院校、教育机构可视为商家;学习者即为消费者,可分为学习组织(学习团体)和个人两大类;销售产品与服务则对应教育产品及教育服务。广州数字化学习网中教育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渠道也主要依靠网络进行,学习者在网上进行选购并进行支付。不同的是,学习者可以进入到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亲身体验教育产品与服务,如同消费者进入商店选购商品一样,类似产品的实体店。
(二)广州数字化网的 S2L 运行模式
本研究将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运行模式概括为S2L模式(School—to—Learner),其中School除了学校的意思外,还包涵教育机构的含义,共同作为教育产品的提供者;Learner作为学习者,则是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消费群体。
如图3所示,学校及教育机构作为S2L模式中的S方,即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方,主要任务是提供资源与服务,共同建立一个庞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使得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水平的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产品与服务通过两种渠道进行销售,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主要针对一些学习组织以及具有上网条件的人群,他们可以随意的在网络上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就如同在网上购物一样,并进行网上支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扎根社区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满足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等一些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人群,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一流的服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全程协助,学习者可以进入中心享受产品的咨询、体验、学习、考试等一条龙的服务。
(三)B2C 模式与 S2L 模式的异同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B2C模式与S2L模式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通过网上平台进行产品的输送,直接面向用户。此外,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表1)。
对于买方:B2C模式则面向全部消费者,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该模式的用户群;S2L模式主要面向学习者,他们多为具有学习需求的团体或个人。
对于卖方:B2C模式由商家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给消费者;而S2L则不同,卖方为教育机构、学校,他们提供学习资源给学习者,以供他们学习。此外,学习传授课程知识需要提供的是一个周期时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4];B2C模式中,消费者购买产品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顾客挑选到自己中意的产品,支付完成,则交易成功。
对于第三方:更强调服务是一个过程。S2L模式中,第三方主要提供教育服务,包括知识的更新、教学教务的管理、组织学员考试以及日常事务的处理等,当知识传授过程完成,服务提供方才结束服务;而在电子商务B2C领域,出售商品的过程也需要服务,并且一旦买卖完成,服务提供方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段(例如保质期内)继续提供服务,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提供保修、保换等服务。
对于产品:S2L模式中的产品为教育产品,属于无形的,多为教育课程,只需通过网上传送即可,较少涉及到物流;B2C则相反,更多的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物品,因此,物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传送的速度、传送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等。
四、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若干保障和服务机制
(一)网络建设的投入机制
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在广州数字化网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靠政府投入和政校企联合建设。
1. 在政府投入方面
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遵循“政府投入、学校投入与应用效益投入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利于网的统一规划、规范建设和均衡发展,便于资金的统一使用、人员的统一安排[5],尤其是对于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的建设。
在政府投入机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探索政府、行业部门、企业、个人的多途径教育服务购买机制。政府更多的购买服务是未来发展趋势,如北京学习型城市网,则实行政府完全购买服务机制,学习者免费进行学习,但作为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可持续发展之计,至少应当考虑两条腿走路,即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营,甚至还有企业、行业购买。
2. 政校企联合建设方面
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合兴建,形成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在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起主导、监管作用,各级政府负责所管辖区内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监督和经费保障,对下属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支持和激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广州电大系统负责推进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合作高校负责资源的建设;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由于涉及到各种利益组织和群体,需要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多远战略合作与协同的力量、智慧和能力,以平等合作、共建共赢为前提[6]。
(二)资源建设机制
实行多渠道资源整合机制。广州数字化学习网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中心已有教学资源和新建教学资源,设计、整合、开发满足市民实际学习需求的数字化教育项目,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教育机构和个人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争取各方互利共赢。
(三)学习支持服务机制
1. 搭建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方便对学习者统一管理
它能够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无缝连接,数据互通,学分互认,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实现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管理,减轻教务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由学生报名管理模块、缴费确认管理模块、学分银行管理模块、课程超市管理模块、考评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系统管理7个子模块组成。
2. 开放学习机制
广州开放学习机制构建坚持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简易、后系统”“先整合、后优化”的原则,通过校际、校政、校企之间的联合办学,并逐步推进开放学习机制建设,实现学习者无障碍学习,提升国民素质和技能,适应广州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需要,使之成为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3. 学分互认机制
学分制是好听不好使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建设中,将电大开放教育和远程网络学历教育中引入继续教育和新的技能认证课程等非学历教育,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效沟通与衔接机制。职工在继续教育中取得的各种结业证书按照对应的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可折算为一定课程学分,实现学分互换,最高可置换广州电大专业教学计划中12学分的课程,学员可享受“一次培训拿双证”。
五、实施效果
(一)受益人群
目前,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截至到2013年底,总出口为10G带宽的基础网络运营环境可以支撑100万活跃用户同时在线;拟建设的24个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已基本完成;建成4个数字化学习系统、7个数字化学习平台;467门数字化学习课程。
在S2L模式以及相应服务机制的推动下,广州数字化学习网面向政府行业培训、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四大领域开展近30项数字化培训项目,建有30000课时、总量8.2T的原创课程资源,组建2720名教师和100名教育专家的专业教学团队,组织近8000个班级、633万学习者开展数字化学习,服务学习4414万人次,客服咨询45万人次,服务合作机构83家,服务教学机构81家,服务接待中心79家,千万人受益。
广州职工教育网自2010年开通后,已组织12家院校、6家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成100多个企业数字化学习中心,具备面向广州市总工会、12个区(县)总工会、124个产业工会、3.31万家企业工会、5万多家企业,500多万职工、20多万工会干部、各级工会组织提供数字化职业教育服务的能力,完成注册职工人数近10万人,企业达3000多家。“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网站,是全国六个优秀培训网站中唯一的地方网站,累计实现110多万人次的选课、培训和学分登记,参训率达91.9%,实现单期培训近10万人次,七年培训超过80万,日在线学习26082人次的最高纪录; “广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先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的远程培训和认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网络远程培训公共必修课网”共培训32750人次;“广州普法信息化应用系统”国内率先开展普法教育及考试信息化,走在全国普法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被司法部法制宣传司誉为“全国普法教育教育信息化标兵”。累计访问量达248672人次,2010年应用人数达158213人次;“广州八一远程教育学院”,国内首次由政府主导利用数字化手段送教育入军营。累计访问量达215273,2009年应用人数达46892人次;“广州旅游从业人员网”是广东全省唯一指定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字化教育机构,服务于全省130万多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
(二)应用推广
近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先后在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三大教育领域开拓创新数字化教育应用,引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
1. 政府行业教育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全面支撑覆盖公务员、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工会干部、部队官兵等各行业各人群开展百万级的数字化学习应用,其建设、开展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累计实现110多万人次的选课、培训和学分登记,参训率达91.9%,实现单期培训近10万人次,七年培训超过80万,日在线学习26082人次的最高纪录。
2. 职业教育领域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关注个人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和行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化特点,整合资源、汇聚行业专家合作共建,按照产业分类和职业类别,打造出进阶式职业教育项目体系。构建了“统一平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的网络高速通道,以学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向认证。面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面向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对学习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打造出——ee职业教育网络学院。
3. 中小学教育领域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通过向学校提供“教育云服务”,助力学校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绩效,实现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为家庭营造健康的数字化学习网络环境,构建中小学生专属的“教育宽带”。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联合专业教学机构,创新中小学教育网络办学新模式,打造优质“教育项目”进家庭、进社区。
4. 高等学历教育
整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名优师资,共同建设面向成人学历继续教育提升的网络学历教育资源,打造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网络学历教育专业。
六、结束语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为广州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运营模式及服务机制的研究,则为网络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由于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牵涉面较广,涉及单位较多,对各方的合作交流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数字化学习网的运营模式及服务机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未完全成熟,仍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数字化学习网 篇2
数字化学习技术就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习者学习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与认识学习,发掘自身的学习特长,使学生了解数字化学习的方便与高效并掌握用法。而数字化学习技术的课本上有着明确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分十二个课程项目,逐步引导,在讲述数字化学习之前,首先了解了有关学习的概念,然后,在引入数字化的概念,同时对于各种学习理论如何通过不直接讲解,却能适时的通过案例来向学生渗透。这是以前的课堂从未有过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的学生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数字化学习技术能做到小小的改变也是创新的一大步了。
在第一节课上,我们重新了解了学习,知道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资源,简单来说,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生物靠学习适应自然竞争,而人靠学习融入生活与社会,这是一种对外界接触的本能反应。学习推动着人对社会的改造,随着社会的日新月易,学习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为何学,学习将人们从未知带向已知,学习普遍伴随着目标与意愿。为什么学习,根据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从而学习目的产生出多样化,列如:知识欲的满足,自我素质的提升以及基本生存技术的获得等等,总之学习是推动发展的必要手段………课后老师布置了一些作业,让我们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电子邮箱,短信,qq等不同的方式发给他,我们也了解到了以前我们对学习资源认识的浅薄,课上老师反复强调颠倒课堂,主张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方式,我觉得很新奇,这种以小组讨论为主的课堂完全改变了我对传统教学的观念。
其次,我了解了资源资源是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可分为自然类与人为化资源,能为人直接或间接使用的都可成为资源,总的来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推动文明进步,改善日常生活的功能。进而,我又了解了什么是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资源众多分类中的一种,具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上学习资源是指对求知有帮助作用,可成为求知者获取知识的广泛资源,广义上学习资源可以是指促进生物接触,学习,理解,接受,掌握未知知识或技能的资源。最后我们讨论了什么是数字化资源,先说数字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迎来了信息化时代,数据化保存书面资源这一方法得到普及,数字化使人们看到了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狭义上的学习资源得以以另一种方式保存与传播,数字化学习资源俨然成为新时代的最佳选择,又拥有着保存性好,传播快,时效长等优点,促进了知识文明的进步。课后的整理更加深了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映像。
数字化学习技术也要求学生对数字化工具的熟练运用,课后我通过百度等工具探究了无线与有线的区别,有线网需要有网线与网络插口连接来实现上网,而无线网通过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来上网。但是有线与无线各有优缺点‘在相同网络传输中有线更为稳定,但受网线长度限制,无线网可以在更大更灵活的范围使用,但是具有不稳定性有线与无线的转换可以通过路由器来实现。
在课程3中,我们重新探究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分类及应用,我们小组讨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及相比于传统学习资源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书面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更具便捷性与条理性,当需要资料时,只需输入关键词与关键字,而且数字化搜索不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性,更加客观与全面。而且数据搜索还带有低阶智能性,通过提示能自主搜索资源,最后数字化资源又能在短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大范围传播,时效快,共享性强。
我们重新认识了数字化资源检索工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用百度,谷歌等检索工具的的方式并不完全正确,通过学习才知道引擎有全文搜索引擎,目录锁引类搜索引擎跟元搜索引擎之分,也有着不同的搜索方法,资源检索的方法有通过自己需求的大范围检索与要求较多的细节搜索,可以通过目录搜索,也可通过关键词搜索,还有多元搜索,然后根据具体要求搜索。当需求具体且明确可以通过关键字检索,当目的不明确,可通过多元搜索,然后在资源对比后,再选取需要的资源为了能更好的更精准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我们在课后用印屏幕功能记录了自己的搜索过程并放到自己的博客上。
在认识完数字化学习资源后,便要懂得如何获得与处理数字化学习资源,我们从认识声音,语音和语言开始,了解到声音是指自然界一切物质通过振动产生的可听与不可听的现象,语音是指带有社会性质的声音,一般为人类产生。语言是由于人类生存在不同地域,不同风俗的产生的不同语音,我们只是学习了简单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的方法,真正的探究还需自己发现。这里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老会计”这个网站,对我们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平时的会计课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由基础开始,而网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趋于多样化,综合化,更偏向深入的技术交流,同时也可以搜索书上没有教到的知识的拓展。
大学的学习与之前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以自学为主,颠倒课堂就是例子,我们在课堂上观看了萨尔曼。可汗的演讲及他创办可汗学院的理念,感触很深,可汗学院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教务系统的改革,这是一场革命,一场教学方法的大变革,以一种科技教学的方式教会了学生新的知识,“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比尔盖茨如是说到……可汗学院的网络教学视频能够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度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是因材施教,这是往昔的教学无法真正实施的,这种作业与学习时间的交换可能无法真正彻底的实施,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作为新世纪的教育方式革新,这无疑可以成为很好的蓝本。另外我觉得可汗学院网站的成立无疑标志着可汗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为了视频的全面,可汗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同时也提升了他本身的知识素养,这是利人利己的。同时也加深了我对颠倒课堂这一理念的理解。
临近期末,我们开始完成一个大作业,我们小组的具体大纲如下:小组其他成员:仇思佳,邱琳,眭嘉莉,张翼繁,朱彤,曾红军,孙艳小组题目:以采访形式来了解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以及自己对大学所处城市与家乡的对比看法分工:本人承担对男生宿舍的随机采访,以及帮助朱彤完成后期视频整合处理,张翼繁作为组长负责采访开头与结束语,总体控制,其余成员负责在不同场所拍摄采访视频困难:拍摄工具的不专业,可能导致声音与影像采集的模糊,以及后期视频的综合处理这只是前期讨论预计会出现的情况,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
第二周拍摄时,在地铁站取景时候的问题就是声音,由于地铁站嘈杂,给后期配音处理增加了难度,而其他组员在拍摄时也碰到了各种问题,多多少少出现了台词说出来比较生硬,取景地的噪音等,后期视频处理由朱彤为主处理,我与曾红军辅助,下载了视频编辑专家软件来处理前期的视频,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这种软件,加上我们的不专业,出现了各种状况,但还是勉强克服。
数字化学习网 篇3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内容等要素,自主控制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可见其具有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特征。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环境空间和资源更加开放、课程的内容更加具有层次性,而且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强化,使学生更加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支持,一方面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积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概念,其强调在课前,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以课件、视频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向学生传递,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检测,互联网将学生的监测结果向教师反馈;课堂上教师结合学生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在讨论、小组协作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针对性的课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线上、线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可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地对教学视频实现重播、停播、快进等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协作等,表达个人的观点,并结合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调整,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相关理论、定义、例题解析过程等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学生传递,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在重点总结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进行试题练习,这样既能提升教学效率、缓解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有利于学习拓展的教学情境
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直接将教材内容以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满足教学需要的图片、视频、声像等各类教学资源引入,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为教学氛围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种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参与教学活动,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而且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于课文内容、背景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的情景,使学生在更加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同时,对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其他作品产生兴趣,进而进行自主学习,在无形中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三、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在课前充足的准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活动,而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虽然也要结合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但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以外的知识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呈现计算机查询、互联网引擎等自主查询资料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疑难问题的解决,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氢气的爆炸试验,在教学环境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资源准备时会有意识地放弃相关试验,但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对此试验有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呈现,在搜集视频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向学生传授的自主学习方法除自主查询资料外,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也至关重要,但培养的具体方法要结合课堂任务、学生反映等方面进行,以免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提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强化,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特点,不断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刍议 篇4
一、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趋势
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 要求社会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形式的终身学习的机会, 但常规教育基于教育长效性的认识, 所采用的仍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模式。有关专家预测需对在岗的劳动力至少每隔五年就要轮流培训一次, 培训水平应在大专以上, 时间约三至六个月。如果沿用传统的成人教学模式和体制, 就要成倍地增加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 对许多国家来说, 由于财力的限制, 这是做不到的。这就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不但提出了量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 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已经显现出向“任何时间 (Anytime) 、任何地点 (Anyplace) 、任何人 (Anywhere) ”的泛在学习 (U-Learning) 发展趋势, 数字化学习与终身学习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日趋紧密。数字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数字化学习条件, 成人学员便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这更加适应了信息社会成人学习的多元需求。
随着近年来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我国成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发生了较大变化, 不仅中央电大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改造, 使电大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且随着网络教育学院的兴起, 各种社会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的加入, 成人教育办学主体正日趋多元化。随着成人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数字化的成人教育资源正日趋丰富, 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成人学习时代已经来临。
二、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仍然存在办学体制与形式过于单一的缺憾, 尚不能满足成人学习形式多样的需求,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个教育系列, 决定了成人教育的独立形态, 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从事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校兼职教师在知识背景、学术取向与教学经验等方面, 离成人教学工作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成人接受继续教育条件的不完善, 使得成人学习在促进成人学习者发展的同时, 也势必加重了成人学习者的工作、生活与学习负担, 不利于成人的发展。
另一方面, 由于当前的数字化学习还处在研究与实践的起步阶段, 在诸如高质量的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方式方法、培训方案的设计等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 现实中各国的数字化学习往往采取多种学习方式综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国外有研究表明, 大学中E-Learning的运用主要是作为传统面授课的一种补充。对澳大利亚各大学的在线学习单元的调查显示, 在所调查的63 468个在线学习单元中, 只有0.8%没有面授成分。
三、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发展策略
在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数字化学习与成人学习之间的关系, 着力克服技术与学习的二元对立思维和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维。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需要以观念的转变、条件的创设、素质的提高为必要条件。
1. 正确认识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利与弊
对成人学习者而言, 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有利有弊, 但利大于弊。这主要体现在:认知方面, 超文本学习的非线性知识组织方式可以用来促进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教育方面, 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更加关注学习者特征, 增加课程的灵活性, 同时使学习者更多地向老师寻求观点、解释、分析、鼓励和帮助, 教师更加期待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利用新知识、产生创造性见解。
反过来, 数字化学习虽然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 但却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是一个内在的认知过程, 同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 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 数字化学习也有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认知、教育、社会与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
2. 围绕成人自主学习创设数字化学习条件
这一方面是指要创造成人自主数字化学习的外部条件, 如教学的硬件条件、软件资源的完善, 成人自主数字化学习的方法指导与理论支持, 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相关制度保障等。另一方面则是指要完善成人自主数字化学习的内部条件, 在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方面下大工夫。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表明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参与程度。学习者的学习投入的质和量决定了成人自主数字化学习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引导成人学习者克服对数字化学习的认识上的误区, 帮助其解决面临的信息素养与数字化学习观念、方法方面的困难。
3. 提高成人教师和学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的获得、传递、加工、处理、传递与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成人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 需要以成人教师和学员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定程度的掌握为前提决定条件。但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到, 熟悉计算机的学习者未必善于进行数字化学习, 经常使用计算机上网的学习者也未必会将网络视为学习的工具。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本身只是使成人学习者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数字化自主学习的可能。只有成人教师和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成人自主数字化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对信息文化、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的全面要求, 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才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峰.E-Learning能为我们带来什么[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4 (3) .
[2]常淑娟.E-Learning与成人教育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5 (2) .
[3]韩玲珑, 等.论成人教育的开放性[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12) .
数字化时代的成人学习 篇5
数字化时代的成人学习
人类社会日渐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成人学习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媒介的.多样性和学习关系的交互性.信息时代的成人学习应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自我导向学习为途径、以形成信息素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
作 者:葛长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72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成人学习特点 转变
小学阶段的数字化学习探索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课前预习;阅读过程;交互反馈
从多媒体的教学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再到数字化学习,坚守在教学改革最前沿,从实践中不断探索,数字化学习跨越了课堂的局限,让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成为现实。
我们使用的是“电子书包”终端,外加一个服务器平台。学生和老师在课外可以通过服务器平台完成预习和作业。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学生的预习呈现到平板上的客户端,进行交流、讨论。老师还可以将微视频或作业下发给学生,进行学习反馈。
应用这样的平台,我上了一堂数字与信息实践活动课,以这堂课为例,谈谈数字化学习具备的特征。
一、数字化学习更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在多媒体教学时代只能通过纸质布置,教师无法预设。而进入数字化学习平台,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存在的难点,教师会就学生存在的疑难点设计教学,从而使课堂更加高效。
在这堂课前,我组织学生收集和探究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现象,如:常用电话号码、邮政编码、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拍照上传到数字化学习网站,并写出所了解到的关于数字与编码信息的知识。从学生预习的情况来看,我了解到学生在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上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在课前制作了介绍编码规则的知识视频;对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进行分类,清楚地知道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门牌号、银行卡号等了解得多;教师适当补充图书编号、运动员牌号等不常见的知识。
二、数字化学习应呈现可“阅读”内容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常规课堂学习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不仅要考虑数字化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的支持,还要兼顾其与自主学习各个要素之间的制约与联动,二者结合可以实现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目标。
课堂中总有学生需要“阅读”的知识或拓宽知识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可以制作成微视频或用图片配以声音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了解邮政编码。老师从收到的一封信引入,邮政编码中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请学生自主学习平板中的语音讲解与动画结合的学习视频,学生戴上耳机,互不干扰,更有利于专注地学习。
为什么要用邮政编码,再次让学生观看视频讲解,了解通过邮政编码进行的机器分拣,比过去的人工分拣更快捷。
2.介绍身份证号码。教师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代表我们的身份——身份证号码,并以我的号码为例,讲解身份证号码。请学生把课前上传在教育网E学习资源库中的身份证号码调出。根据活动要求比较、发现其中显而易见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戴上耳机,学习平板中由语音讲解与动画结合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信息。
三、数字化学习的交互和反馈
数字化学习中的交互功能,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通过平台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交流,教学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反馈。
利用电子书包平台,学生在平板电脑上书写课前收集到的邮政编码,同时传送到教师机上,通过大屏幕,请学生说说他写出的邮政编码表达出的信息。
在身份证的知识学习完成后,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
猜猜下面三个身份证号码中,号码( )是妈妈的。
A.320682200307010102 B.320502197805201512
C.320622197711024085
通过平台下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选择答案上传,教师能即时统计学生正确率的情况,同时了解选择其他答案的人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分析纠正。
最后,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如,某宾馆有两幢客房大楼,分别是9层楼和12层楼,每层都有20个房间。你认为宾馆应该怎样为房间编号,才能使旅客拿到房间号就明白自己房间的具体位置?
教师在平板上出示题目,在下方设计一个表格,学生可以直接在表格内输入填写。
学生在当堂课上进行实时交互反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信息的交互和反馈是数字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注重多媒体教学,学生就忙于接受,无暇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数字化学习重视信息质量反馈,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字化学习具备这样几个过程和特点。在实践中,它改变了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学习的视野,面向每一位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学习。课堂得到延伸,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过程的改变与学习效果的提高,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殷旭彪,陈琳.基于设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2013(1):43.
数字化学习网 篇7
关键词:终身学习,数字化,个性化,学习者,自主性
当前, 我国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 推动了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单纯地关注理论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习者的需求。终身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 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方式时, 如何将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在一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关注数字化学习体系建设的今天, 学习资源的丰富已经基本能满足人们共性学习的需要。但是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认真分析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探寻不同学习者的内在学习规律, 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要为满足终身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终身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学习者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学习方式忽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成为知识的接收者, 不利于学习者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扼杀了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事物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学习者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的实现、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任务的达成都需要学习者独立完成。现代社会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需要独立的、有创新能力的、思维活跃的人才。终身教育学习过程中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 是促进个性化的发展过程。
一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拥有的知识总量的增长, 传播速度的加快, 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使教育与学习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要想融入社会就必须不断地参与学习, 获取新的知识, 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人的主体性, 主张学习者应不断充实、提高自身, 按照自身的喜好寻找适当的学习机会, 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终身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不同, 传统学习教育中强调学校的任务是知识的传授,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向学生传输知识, 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终身学习的理念影响下, (1) 学校的任务发生变化。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习途径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 学习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 例如网络、新闻媒体、朋友家人等。 (3) 教学理念发生变化。在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中, 学校会制定统一的标准, 对学生的教学管理采用同一性的方法。终身教育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特殊性, 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
当前,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模式, 终身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学习, 发展和完善自身以适应社会。终身学习者的范围很广, 按照年龄层次的不同包括在校学生、在职工作人员以及老年人群体。当然, 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也不尽相同——兴趣爱好使然, 或是工作需要的满足等。同时, 终身学习者的多元化也为终身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一, 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学习能力受到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习习惯等的影响。终身学习的建设必须要兼顾不同的学习者, 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第二,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终身学习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特点, 考虑为其提供持续的、长期的服务。第三, 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较为分散, 如何将有着共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聚集到一起,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第四, 部分终身学习者由于其他各因素的影响 (如工作、家庭等) , 学习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持久力。因此, 应加强对终身学习者的监督和考核, 提高终身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以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现今,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远程教育迅猛发展、网络学习资源日益丰富的同时, 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数字化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学习,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使用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方式成为人们学习、获取学习资源的新方式。社会的信息化推动了人们学习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数字化学习的实现依靠电子、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教学、社会化学习中网络课堂的开设、人们自主学习中使用的电子读物等都是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举例来说, 广州市按照“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理念, 借助数字化的B2C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并结合实践建设了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运营模式 (简称为S2L模式) 。建设“一核双网”的学习型社会架构, 以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为核心, 建立数字化学习网与社区教育网的“双网”学习模式。当前,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的数字化培训项目非常广泛, 涵盖政府行业培训、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2013年底, 广州数字化学习网络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建成4个数字化学习系统、7个数字化学习平台和467门数字化学习课程, 服务学习4414万人次。其中在中小学教育领域,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向学校提供“教育云服务”助力学校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绩效, 将优质“教育项目”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接。在职业教育领域, 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的网络高速通道, 建立学分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 打造职业教育网络学院。
可以说, 数字化学习环境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首先, 丰富了人们的学习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 将人们所需的学习资源聚集到一起, 完善了学习者学习时的系统性, 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的整体认识, 更深入地进行学习;其次, 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数字化的学习方式给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打破了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学习者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借助网络计算机技术就可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同时, 有助于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时间, 通过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再次, 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使人们拥有共同的学习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公平。
但是,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也同样面临一些问题。第一,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将所有的资源都整合在一起, 知识资源本身具有复杂性。终身学习者面临庞大的学习资源时, 如果不能更好、更快速地找到自身需要的资源, 就会大大地影响学习效率。因此,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影响下, 对终身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包括获取资源的能力、筛选资源的能力以及鉴别资源的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 传统的数字化不能满足终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变化,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建设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调整, 才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基础
目前日益变化的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人们为了提高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正在极力地打造个人魅力, 发挥个人潜能, 提升自我价值。传统的学习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加上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略有不同, 因此产生了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所谓个性化的学习就是指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来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学习活动。根据自身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塑造自身特色。个性化的学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需求, 找到与之匹配的方式方法, 并将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个性化与传统学习的区别在于, 更加注重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 个性因素和共性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个性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深远, 这里所说的个性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差异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个性化学习更加注重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独特性与进取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的终身性、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方面。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和实现的可能, 终身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通过网络寻找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学习为个性化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但是, 数字化学习的资源过于庞大, 学习者在选择学习资源时有一定难度。如果不能准确地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反而会浪费学习者大量的时间, 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个性化学习需求强调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效果的不同需要。个性化学习的特殊性体现在学习者的背景、风格、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的差异。个性化学习对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化学习模式的建立必须坚持服务导向、坚持以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前提。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 学习资源的个性化
网络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人们获取的资源更加广泛, 获取资源的速度也更加快速。然而, 在纷繁多样的学习资源面前,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们面临的难题。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应做好推荐工作,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的推荐服务, 帮助学习者快速地获取学习资源。当然数字化平台的推荐服务是以对学习者的需求了解为前提的, 学习者可以直接提出学习要求以及自身的想法和需求, 数字平台根据学习者提出的要求去满足学习者。或者, 数字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历史学习记录推测学习者的需求, 为其推荐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必须满足学习资源的个性化, 最大限度地适应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和个人偏好。
2. 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优化数字化学习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实现。传统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网络课堂的出现将传统的纸质教材改变成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一, 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首先要建设个性化的交互方式。只有实现学习者与教学资源、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才能促进学习效果的达成,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资源。因此, 可以在网络课堂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视频, 能够及时聊天,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互动。或者通过网络聊天或留言的方式, 提供多种交互方式。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提供符合各自需求的交互方式。学习者在选择交互方式时也根据自身需要, 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第二,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软件等资源。当前许多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监控软件等的服务, 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监督方法。此外还有许多服务工具或编辑软件等都是提高学习效率差的有效工具。对于学习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对于数字化学习平台来说, 不断开发并为学习者推荐适合的学习工具是提高其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3. 学习活动的个性化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知识学习、策略学习和问题解决。其中知识学习主要是学习者按照兴趣爱好等选择的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学习。策略学习和问题解决属于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 偏向于实践层面的学习, 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不论是哪方面的学习活动, 要实现学习活动的个性化设计, 数字化学习都可以按照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为其推荐学习活动。
四坚持数字化策略, 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教学方式应用的广泛性不断提升。第一, 运用到学校中。学校中使用设备和软件来丰富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 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丰富了教学手段,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使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将原本抽象的理论具象化, 方便学生理解, 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二, 运用到开放教育中。网络课堂学习形式已经成为许多成人主要的学习途径, 数字化的学习模式为移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 对人们思想上、认识上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数字化学习模式的发展, 能否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学习需求是关键。在坚持发展数字化策略的学习模式时, 还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方面:
1. 加强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让交互更加透明
终身学习的实现以及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满足, 离不开数字化学习的建设。若想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 数字化学习平台需要建设一个平等、安全、透明的交互环境, 方便平台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学习需求后, 为学习者设计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 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学习内容。
2. 规范数字化学习环境, 让交互更加有序
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有助于学习者得到舒适的学习体验, 也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学习者借助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学习, 是为了学习目标的实现。网络大环境的建设是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保障和基础, 有序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数字化学习平台服务的提升, 能更好地为终身学习者提供服务。
3. 开发个性化的学习技术, 让学习更易获得
个性化服务是提高教育模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开发个性化的学习技术, 帮助学习者快速地获取学习资源是发展趋势。个性化学习技术的开发不能仅仅依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设备, 必须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性特点, 必须将个性化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结合在一起。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许多人利用闲散时间去学习、去自我完善。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实现了移动学习, 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学习者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但资源的个性化设计和实现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何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量身定制学习方案仍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五小结
综上所述, 数字化学习应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打造个性化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相融合的情境。这是与终身学习理念相吻合的, 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的学习方式。在个性化与数字化的融合过程中, 首先要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最基本需求。学习资源的设定要覆盖各个领域, 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其次, 系统要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资源。学习者在海量的信息资源无法寻找自身需要的资源, 这时就需要系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帮助其找到资源。在整个过程中, 实现学习者与资源、学习者与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互最为重要, 在交流互动过程中, 学习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提供或添加学习资源, 方便自身和其他学习者的学习。此外, 个性化学习不能只关注学习者知识水平的提高, 还要注重学习者性格、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培养, 注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杰、郭红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 (6)
[2]黄悦.终身学习与个性化学习[J].科教导刊, 2013 (20)
[3]焦斌斌、仉明珠.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研究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30)
[4]闫志军.新课程视域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D].河北大学, 2011
数字化学习网 篇8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网上学习越来越备受关注, 而其中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是研究热点之一。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目前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学习者使用的重要学习资源, 对目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理念, 促使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同时, 学习者对学习形式、内容和途径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因此, 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就必须有相应的变化与之相适应。本项目研究是从学习者学习需求角度出发, 改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 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调查对象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的专业中的成人学习者, 入学时间为1-2年,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具有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的体验。
问卷调查法是收集第一手数据或资源的常用途径。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纸质调查方式, 其出发点是了解和分析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 目的是为教师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在相关的学习理论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并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编制而成, 先对6名学习者进行测试, 测试后对调查问卷进一步修改后再发放。问卷的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基本情况, 学习需求,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中学习者的职业是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进行的分类。问卷于2012年4月发放, 6月底回收。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104份, 有效问卷99份, 无效问卷5份, 回收率为69.3%, 有效率为95.2%。有效问卷整理后, 利用SPSS 11.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并挑选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
三、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一) 数字化教学资源统计分析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 其中成人学历教育有18个专业共开设了400多门课程。本文提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视频课程、CAI课件、网上学习材料等, 共有103项。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最多的专业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占总数量的57%;其次是会计专业, 占总数量的31%;第三是行政管理专业, 占总数量的11%。建筑工程管理、护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比例较少。
通过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 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各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分布不均。 (2) 数字化教学资源种类单一。 (3) 缺乏以专业为背景的案例库、专题视频讲座、网上实验室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二) 问卷数据分析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以及学历情况来看, 女生占总人数的70.7%, 男生占总人数的29.3%。18-28岁的人数最多, 占总人数的75.8%, 29-39岁的占总人数的21.2%。未婚人数占总人数的65.7%。学习者人数占总人数50%以上的职业有财务人员、公司文职、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大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8.4%, 中专 (师) 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7.4%。总的来看, 调查对象多为未婚的年轻女性, 从事财务、文职的较多。
从采用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点和学习平均时间长度方面看, 采用“面授+文字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习者占总人数58.6%, 采用“面授+文字教材”学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3%, 完全不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习者占总人数的25%。20-21点的学习人数为53人, 19-20点的学习人数为47人 (总人数99人) 。学习长达2小时的学习者最多, 人数为36人;学习1小时的人数为26人。总的来看, 大多数学习者采用“面授+文字教材+网上学习材料”或“面授+文字教材”的方式学习, 学习时间一般在19点以后, 学习的时间长度为1-2个小时。
2. 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材料、阻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学习者喜欢的教学方法 (视频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学习者喜欢的学习内容等。
具体到调查对象来看, “充实自己”是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 其次是继续学习、为晋升职位做准备。有的学习者同时带有几种目的, 不分先后次序。学习者首选文字教材作为学习材料, 其次是网络课程, 而选择电子文本和视频课程学习的学习者人数为34人, 仅是选择文字教材的学习者人数的一半。时间不够、基础差、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少是阻碍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者喜欢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对解析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比较感兴趣。
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及评价
本部分的测量使用了莱科特五点量表, 选项内容共有五项, 分别是极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 对应的分值是1、2、3、4、5。测量内容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评价三个方面。
使用频率介于“一般”与“较少”之间, 偏向于“一般”, 平均分值均超过2.50。具体情况为:学习者经常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学习信息, 学生较少在“课程论坛中提问”、较少使用“电子邮箱提问”, 参与网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时间介于“学习过程中”和“考前一段时间”之间, 平均分值均超过2.00, 大多数是考试前一段时间使用, 目的是通过考试。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评价介于“满意”与“一般”之间, 偏向于“一般”, 平均分值大于2.00。其中仅有“教学平台学习信息更新较快”题项的平均分值等于2.00, 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学习者人数相等。“我与课程老师能很好的沟通、交流能得到帮助”的平均分值为1.97, 评价为“满意”。另外, 课程论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学习者对回帖的评价是“一般”, 同时, 在使用频率调查中也能看出课程论坛的使用率较低。
(三) 学习需求的新变化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
1. 学习者以充实自己为学习动机
以往学习者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是希望获得文凭, 为晋升职位做准备。而本次研究中发现, 现在的学习者则是以充实自己, 继续学习为目的, 一方面是接收新的知识, 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 更新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网络的广泛性、便利性使学习者获取大量的、广泛的知识, 但面对众多冗余的知识,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从选择。因此, 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必须遴选合适的课程内容, 加强与学习者实际工作的联系, 并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次序, 以吸引学习者学习。
2. 学习者职业竞争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大
以往学习者大多为已婚, 工学矛盾是学习者学习的阻碍因素。本次研究中, 大部分学习者是未婚, 没有家庭的顾虑, 且大多为文职, 职业竞争压力和工作压力比较大。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中设有面授课, 但学习者往往不能按时参与, 这时应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 以便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同时承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学习平台必须掌握学习者学习进程, 实现学习者连续学习。
3. 希望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反馈
面授课中, 学习者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有效反馈, 促进学习者学习。而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时, 学习者得到的反馈不够详细、深入, 不能促进学习者思考, 且学习者认为网络课程和CAI课件交互性不足, 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 同时, 视频课程讲授内容枯燥, 讲授形式单一。
4. 学习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期望较高
文字教材一直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首选的学习材料, 但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者已经习惯使用网络课程、电子文本、视频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 而且大多数学习者期望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网上学习。促进并吸引学习者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 导学、助学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 调查对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提出了其它的要求: (1)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多用图、表, 教学形式多样化; (2) 希望重点内容多采用专题讲解的形式; (3) 网上学习材料内容要经常更新, 加强互动性, 建设开设专业分类的BBS; (4) 网络课程或IP课件要附有相应的讲义。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和结果分析以及综合性的讨论, 下面是本次研究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 设计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吸引学习者学习
由于学习者学习风格、认知风格不同, 以及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存在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会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调查统计, 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类型相对较少, 有必要开发多种类型的资源, 例如专题网站、题库、多媒体资源库、虚拟网上实验室等, 以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选择适应的资源类型,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达到拓宽知识面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 加强导学、促学、助学设计, 鼓励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成人学习者采用的学习模式主要是自主学习,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习者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鼓励学习者正确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提升学习效果, 导学、促学、助学显然是必要的。在导学、促学的过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所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内容、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 以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获得教学资源和学习建议。助学则是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困难, 最后顺利地完成课程的学习。
(三) 以案例分析课程内容为主, 将课程内容颗粒化
学习者喜欢通过分析与实际生活、工作联系紧密的案例来学习课程内容。同时, 由于学习者的知识准备具有差异性, 学习能力具有不平衡性, 学习时间具有分散性等特点, 使得课程内容要向颗粒化设计发展。学习者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学习, 知识点的划分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多层次的划分, 寻求知识点的最小结构——元知识点。
(四) 设计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增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互动性
学习活动是成功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动机激励、任务要求、活动指导和人机反馈。组织和设计好这些基本要素, 可以使学习活动受到学习者的欢迎, 吸引学习者的参与, 同时, 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反馈是学习者参与活动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和技术的特性, 发挥网络共享和交流的优势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设计时需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者学习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互动模式和学习支持服务, 教师要适当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 并对学习者的反应, 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本研究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 通过问卷调查学习者学习需求以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评价, 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并提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建议。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究, 为教师今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借鉴和参考, 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志敏, 叶忠海.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
浅谈数字化学习 篇9
在20世纪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产生了知识化教学。20世纪中叶, 半导体技术和DNA技术的出现, 促使高新技术发展, 产生了智能化教学。20世纪末, 信息技术将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工业化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以数字形式表征, 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 新技术不断涌现。作为培养社会生产者的教育活动也被注入了信息化的元素。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网络使远程开放教学成为可能, 满足了学习者非时空自主化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趋向数字化, 产生了数字化学习。
1 什么是数字化学习
著名的未来学家和数字化大师尼葛洛庞蒂教授在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曾引发中国人对未来信息世界的狂热激情和无尽梦想。十多年过去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新技术相继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不断融合。
1.1 数字化学习的定义
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何克抗教授认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数字化学习就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 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以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继而实现一个真正体现学习者自主化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的过程。
1.1.1 数字化学习在国内外发展的过程
2000年5月,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设计明天的教育”的倡议 (简称数字化学习倡议) 。
2000年6月,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召开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三次年会上, 首次提出了数定化学习的观念, 阐述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2001年11月, 在广州举行的以“Elearning”为主题的“教育技术论坛”研讨会上, 何克抗教授做了“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的主题报告, 此举在国内引发了对“E-learning”概念内涵、学习目标、实施手段和学习方法的广泛探讨, 这里的E-learning指的就是数字化学习。
1.1.2 数字化学习的广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上讲,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由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的信息化环境中所进行的学习, 是基于技术的学习;狭义上讲,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 即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
1.2 数字化学习的内涵与外延
1.2.1 数字化学习的实质
数字化学习的本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通过对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学习工具的数字化,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和学生的学习认知工具, 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 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至整个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新型人才。
1.2.2 数字化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学习的先决条件,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是数字化学习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字化学习, 要求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学习数字化的课程, 对知识利用数字化工具重构。
1.3 数字化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及现状
1.3.1 数字化学习在国内开展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1) 技术支持上可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 中小学和教育机构网校建设, 使得我们拥有一定的教育资源。
(2) 经济收益上可行。教育需求增加, 数字化学习的引入和开展将会达到一定的规模, 使得教育资源单位经济收益增大。
(3) 社会效益上可行。数字化学习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条件支持, 势必推进整个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1.3.2 数字化学习在国内开展的现状
国内曾有学者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进行过调查,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字化学习技能, 多数学生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但是学生们上网的时间用于的学习的时候少, 甚至不会利用网络辅助学习, 更喜欢群体性的有老师参与指导的学习环境。就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说, 学生们喜欢从国内外的网站、图书馆和学习资源库里检索视频、课件和文字材料等, 也有学生反映资源太少质量不高。从中可以看出, 目前的数字化学习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
2 数字化学习的组成要素
李克东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3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2.1 数字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 数字化学习环境就是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整个数字化学习环境一般由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等组成。在这个学习环境中, 知识的表征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倾向多媒体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管理人性化, 现实场景虚拟化。
2.2 数字化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学定义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作用。数字化学习也要依托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学习资源建设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数字化学习资源就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学习资源, 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课件和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资源之间可以组合形成新的资源。
2.2.1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为设计的和利用非设计的。有些是教学环境型的资源, 本身不是纯粹的资源, 但是它可以依托自身的环境组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服务, 基于此又可以分为资源型学习资源和系统环境型学习资源。还有就是综合所有类型的集成型学习资源, 比如说互联网等。
2.2.2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数字化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 较传统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化、超文本、实时交互、资源共享等特点。
2.2.3 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和管理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有以下几种方式:改进传统学习资源, 将现有资源进行数字化升级;购买专业机构开发的资源, 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直接入库;网上下载资源充实本地资源库。
对于资源的管理, 要动态跟踪及时更新, 统筹规划扩大投入, 提高质量, 丰富数量, 注重学习者的真正需求。
2.3 数字化学习模式
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学习者与老师的关系是对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 在线与其他学习者交流。
2.3.1 资源利用型的自主浏览模式
学习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等选择相关学习资源, 根据评测系统的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
2.3.2 主题探究型的延伸训练模式
在学习相关课程时, 老师给定学习者一定的任务和问题, 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探索,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2.3.3 互动交流型的合作学习模式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与其他学习者组成小组, 组内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激励, 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 增加学习的动力。
2.3.4 远程协助型的专家辅导模式
有些专业领域的问题学习者可能无法解决, 可以通过在线与异地的专家进行交流寻求帮助, 同时也锻炼了学习者的交流能力。
3 数字化学习的变革
3.1 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数字化学习具有媒体时效性、交互协作性、自主创新性和开放共享性等特点。在网络上, 我们可以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 可以搜索到大量资源。异地在线交流可以使异地的学习者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化学习, 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再创造, 老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
3.2 数字化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外, 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教学技能, 掌握如何进行信息检索与后加工, 能够参与到学习资源的开发中, 能够将书本知识以恰当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处理,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
3.3 数字化学习对学习者的要求
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手段, 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但是很容易走入误区。学习者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 这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先决条件。学习者还要有创新意识、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数字化学习评价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技术上的支持使评价可以出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所以数字化学习评价应该是面向过程中的, 这种过程性的评价可以全方位地对学习者进行督促和引导。数字化学习评价中, 评价的参与者不单是教师和学生, 家长、专家等都可以参与进来。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之间可以相互评价相互提高。评价激励机制不掺杂人为因素, 科学的评价使学习者对学习充满信心。
5 数字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5.1 数字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数字化学习在国内开展的时间不长, 在实现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国内的数字化学习理论研究还处在不断成熟的发展阶段, 缺乏完备的理论支持, 一些人很容易将数字化学习和网络学习混淆甚至等同;数字化课程匮乏, 数字化教学缺少管理;人机互动的学习, 使一些人忽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 造成道德缺失。
5.2 学习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习者在进行数字化学习时, 大部分的人是把它作为正式学习的补充。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容易疲劳, 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达不到要求, 比较排斥数字化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 缺少学习的动力, 盲目学习以至走入误区。
5.3 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目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忽视客观需求, 没有明确的目的, 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标准;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许多人依然认为数字化学习就是增强教学辅助手段,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建设之初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和统筹规划, 以至使教学资源重复低层次建设;在设计过程中, 缺乏教育理念, 没有很好把握教学规律, 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一味追求量的增加, 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的跟进等。
6 结束语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不断深入, 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大教育体系不断成熟, 数字化学习为其提供了支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它也是数字化学习的核心。目前的数字化学习还不是很完善, 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真正普及数字化学习,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要:20世纪末, 信息技术将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工业化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以数字形式表征, 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 新技术不断涌现。作为培养社会生产者的教育活动也被注入了信息化的元素。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网络使远程开放教学成为可能, 满足了学习者非时空自主化学习需求。传统教学与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趋向数字化, 产生了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策略初探 篇10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求知的欲望是其知识获取的原动力。学习者在以往学习经验和认知基础上,由老师与其他学习者帮助其完成对学习资源中知识的接受、深化认知、实践验证和重组。学习者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会学习”是知识获取的前提。学习者如何科学利用便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更为自由、开放地学习,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数字化学习策略的内涵
对于学习策略的概念诠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在学界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概括来讲,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将具体的学习活动或步骤看作学习策略,另一种是将学习的方法或技能看作学习策略,还有一种是将学习计划看作学习策略。此外,也有学者综合上述三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活动预设方案。
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所使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泛指学习者用来从事知识的获得、保留与提取的任何行为与思考。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所谓数字化学习策略,是指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科学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总和。
2 数字化学习策略实现的基础
数字化学习策略的实现必然要依赖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者自身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这是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策略实现的基础。
2.1 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一种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的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学资源信息以多媒体格式呈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数字化学习、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育机构应建立并不断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一是应配备满足数字化学习所需要的网络学习终端,建设学习者利用学习终端进行知识获取、信息交互等所需的网络环境;二是,在此网络环境中,应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信息资源,这些数字化学习信息资源则应具有友好交互、远程共享等特性;三是应向学习者提供进行学习资源展现的学习界面,以及实现网上教学活动所需的软件系统;四是应向学习者提供能够与教师、他人开展远程学习讨论的互动平台;五是应向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2 学习者信息素养
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是指学习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评价、处理、应用的素质能力。
学习者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效率。作为学习者,应提高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网络有效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的能力;提高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运用各种网络信息工具获取信息、与他人进行开展沟通交流的能力。
此外,由于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交互协作性较强,因此数字化学习策略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学习品质,勇于探究创新,善于协作交流。
3 数字化学习策略的基本类型
传统学习方式是学习者通过教师对学习内容课堂讲授来学习。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则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选择地从网络中获取对知识建构有帮助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并根据个人的主观理解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归纳从中发现知识,通过不断积累和认知建构知识,实践验证进一步掌握知识,深入思考创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必要的、连续的协商讨论、合作学习等互动。
简而言之,数字化学习是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主动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互动交流工具,通过信息挖掘、处理、交流等方式,在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帮助下进行知识的发现、实践、创造的学习。
因此,数字化学习策略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既要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着眼点是帮助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
根据上述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参照丹塞路对学习策略划分的方法,可将数字化学习策略分为数字化学习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数字化学习基础策略主要包括交互式学习策略和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策略,数字化学习支持策略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支持策略。
3.1 交互式学习策略
根据交互对象的不同,交互式学习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人际间的交互。在数字化学习中,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通过论坛、博客、聊天室、视频会议、问答系统、即时通讯工具等及时联接于一起,进行双维或多维的学习互动参与。这种学习交互可以在不同的物理地点、不同时间点进行。学习者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交互时,他们就形成了对知识的共同建构、共同分享。人际交互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信息获取、知识建构的效率,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实现师生平等关系。
二是自我的交互。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理解、消化和吸收。最终可以使所学内容转化为用学习者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学习者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实现对知识内容的逐步实现认知的过程是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互。
三是学习者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即学习者根据学习目的,运用信息检索等网络信息获取工具,从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选择并提取自己认为对知识构建有帮助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记笔记、写心得、做注解、概括整理等方式接受学习内容,通过实践联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网上自测平台实现对学习效果的有效评测,根据评测结果不断调整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对学习内容真正的吸收、内化。
3.2 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学习任务为牵引,借助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合作互助的学习行为共同完成该学习任务。即在网络中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利用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创造性和互动性,通过资源共享、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合理分工、互帮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提高。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对任务完成的进度进行把控,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点评。
3.3 学习动机支持策略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习者为什么要学、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的原因。学习动机可以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是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也可以是外部的学习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了学习动机,学习者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为何学,学什么,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熟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然而,学习动机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学习者学习能力不强、周边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有时会失去对学习者的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激发学习者自身内在的学习欲望、求知欲望,创造各种条件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热情,学习更加认真,另一方面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促使学习者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并保持持续的热情。
4 结论
数字化学习策略是以提高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效率为目的,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学习者为主体,集自学、导学、助学和协作学习于一体的学习策略,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它的优势就在于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一方面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及知识获取情况,自主获取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节奏。
然而,由于数字化学习策略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使得学习者很容易走入误区;学习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具有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学习探索精神,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持续学习,否则,数字化学习就无法开展下去。
因此,数字化学习策略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是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在进行数字化学习时,要自觉地、果断地排除网络上影响学习的娱乐类信息内容和周边外部环境干扰,摈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不良学习习惯,沉得住心,聚得住神,确保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是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调能力。一方面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避免消极、懈怠、急于求成的情况出现,同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率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
三是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规划能力。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个体发展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自觉地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四是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者必须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扬长补短。
五是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网络交际能力。学习者要善于利用网络交互工具进行与老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互动交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斌.远程教育学习者有效学习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2,1(300):26-27.
[2]林亮亮,腾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软件导刊,2010,9(7).
[3]张民生.数字化学习:面向未来的学与教方式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1(2).
[4]张利桃,赵海霞,田振清.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装备,2012,3(9).
[5]朱道才.数字化学习条件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9(7):155-156.
[6]杨刚,徐晓东.学习交互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82):52-58.
[7]卢爱芹,王红艳.数字化学习时代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中国报业,2012(3):239-240.
数字化学习网 篇11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和罗辉老师一见如故。他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深信并践行!使我们杂志的编辑记者深受教育。因此,这样一位有着创新思维的罗辉老师,在担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一职的同时还创立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为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事业努力开拓,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机会,把这位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于一身的罗辉老师,以及他对数字化学习的理性反思、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独到认识呈现在读者面前。
8月13日至14日,本刊记者利用参加“2009数字化学习资源研讨会”的机会,对罗辉老师进行了专访。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界限,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针对教育行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看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机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积极搭建网络基础设施,重视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将来的数字化学习关键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专家、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辉老师。
混合式学习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已由“规模”向“内涵”转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需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而“教”与“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在信息时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与“学”结合好,走出一条高效的教育改革之路,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手段!”罗辉老师说,“显然,仅仅依靠学校提供更多的师资、教室进行面对面的授课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各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即混合式学习方式(Blended Learning)应该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概念,查阅相关文献我们都能找到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准确理解它的含义?罗辉老师举了几个具体的实例:课后,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如何跟学生保持一个交流和沟通的渠道?每个学生的自身水平不同,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老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个性指导,等等。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是不行的,理想的方式就是实施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实现必须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支撑。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网络与教学的有效融合,积极地在校内网上搭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目前,建有统一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到了52%,而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课程比例仅占21%。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学校搭建了数字化学习平台,该平台也没有被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罗辉老师认为,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深入思考老师和学生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师生利用网络或平台到底能做什么。作为学校,不仅要提供支持混合式学习的硬件平台,更要提供能满足师生需求的信息服务。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很难在互联网上及时找到满足需要的优质资源。因此,学校更应该建立一套全新的沟通机制,并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一些好的课程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打破时空限制、扩展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范围,进一步为提升教育质量营造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环境。
“标准化”是实现混合式学习的基础
在数字化学习(e-Learning)领域,很多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我们比较欠缺、今后应重点关注的方面有: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跟踪或评价等。在对罗辉老师的采访中,他多次提到了“标准化”。无论是针对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硬件平台建设还是课程资源建设等,他都大力提倡一定要走标准化路线。
在今后实现数字化学习领域的资源共享、学习过程跟踪等方面为什么这么强调“标准化”,“标准化”将发挥什么作用?罗辉老师表示:“建设符合标准化的资源,首先可以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保障学校的投资;其次可以拓宽资源的应用环境,使其可以在任何支持标准的平台上运行,促进资源共享;同时,符合标准化的资源更容易升级。产品形态的资源有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标准化!”
随着数字化学习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资源的范畴越来越广,不仅仅包括产品形态的资源,如课程包等。被我们忽视的资源往往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产生的。譬如,学生提交的作业、具有代表性的帖子、辅导答疑以及协作学习的文档或活动任务的文档等,都属于资源的范畴,也应当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这些资源一般是跟特定的学习平台捆绑的,我们的平台应该能够提供某种功能将其提炼出来,进行归档和标准化,以便在更多标准化的平台中共享。”他特别强调。
对于标准化在跟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实现标准化,罗辉老师认为,走标准化路线可以使跟踪的过程变得简单,可以借助于课程知识点的标准化。在知识点的入口文件中嵌入标准的代码,就可以实现知识点跟平台的通信,即使不做其他工作,也能够使平台跟踪到该知识点,是开始运行还是结束运行,这样就可以统计出学生的学习时间,使监控学习过程变得很简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标准化只是一个基础、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不是万能的。在资源共享方面,标准化只为实现共享提供了准备条件,要想实现更有效的共享还涉及很多其他问题,如:版权归属、管理机制等。
深入推进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最近几年,除了标准化理论,罗辉老师还下功夫研究知识可视化。目前他正在写一本书,书名拟为《图说人人工具——知识可视化》。他希望通过个人及团队的共同努力,推动知识可视化工具在国内的深入应用,成为人人都使用的工具。
在处理知识信息时,人类的左右脑协同工作,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加工。认知心理学专家认为,现代文明过度依赖于语言和数理逻辑(左脑擅长对语言、逻辑信息进行处理),而右脑的潜力没有被好好地挖掘,只利用了不到百分之一,左脑有时候却在超负荷地运转。罗辉老师强调说:“我们应该平衡左右脑,打开右脑的潜能。”
知识可视化,简单说就是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重点在于用更加丰富直观的图形或图像等方式展现知识,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利用和传播知识。罗辉老师认为“从双重编码的理论来讲,知识可视化的应用价值就在于,把知识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可以减轻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思维活动的发生。如果课程资源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形式来表达,可能对学生的认知加工要轻松得多,效率也要高一些。我们在开发课件时应尽量往这方面去做,在实际工作中去推动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将“依能”打造成数字化学习领域的领先者
数字化学习领域所涵盖的范围很宽,涉及学习资源开发、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学习工具软件,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等。数字化学习领域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罗辉老师创办的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依能),就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化学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依能”和“一能”是同音,他想通过这个名字提醒自己,也告诉团队,“依能”是靠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做数字化学习领域中专注于一种能力的企业。
他的理想是,希望将他对行业的理解及理论研究成果通过“依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推动数字化学习领域的良性发展。依能公司的产品深深地蕴含着罗辉老师的思想。
依能公司倡导开放和集成。为了改变高校各核心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局面,推进混合式学习,同时促进教学信息与教务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依能即将向市场推出集“教务、教学、资源库”等核心模块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YNedut Campus。依能按标准化的思路开发资源产品,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形成性评价。此外,依能还倡导知识可视化,研发了“思维导图协同工作引擎Team Thinker”,旨在把知识可视化工具当作一个手段来支持协同学习和工作……
公司创办至今,在发展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诱惑和困难,如何面对?罗辉老师说,他经常告诫自己,有些看上去很美的商机或诱惑,往往收获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也都是短暂的,要想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专注于数字化学习领域。与长远目标一致的,做!与长远目标不一致的,舍!
数字化学习促进教育变革 篇12
新一代信息技术
我们两代领导人都非常关注信息技术。今年3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 现在世界科技发展有4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就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革命和创新。“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 走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做了重要阐述。
教和学的双重革命
刘延东副总理则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从以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转变,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 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 使教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紧接着, 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什么叫“带动”?落在后面或者走在同一水平线上都不叫“带动”, 只有走在前面并且领先一定幅度, 才能起到“带动”作用。智能终端教学应用与我们的现实相比, 的确是有些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迎头赶上, 有些提前量,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带动”。
教育信息化的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 由于教学模式整体变革的滞后, 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是局限于信息产品的碎片化应用, 技术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甚至还没有破题。所以, i Pad再薄、服务器再快, 如果没有与教育过程结合, 那就是IT产品的教育, 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2007年开始兴起的与教育有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云计算。与过去不同的是, 这一波的技术带动教育发展, 它把教育的根本变革跟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从2010年开始, 国际上就有相关思考, 如何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并且从2011年开始了一些实践探索, 如微课程、电子书包等, 总的思路就是在紧密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促进教育的整体变革, 把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内驱动力, 从而加快教育变革的进程。
新技术支持的学习生态系统
在这种应用思路的主导下, 教育信息化也从技术的碎片化应用转向构建新技术支持的学习生态系统。这个学习生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标志的环境建设系统;二是云平台、增强现实技术、Web2.0技术、大数据支持的个性化和交互学习系统;三是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从计算机教室到BYOD
为什么说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是发展方向?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美国著名的IT咨询机构IDC把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统称为智能终端。据调查, 2011年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将近10亿台, 预计2016年为18.4亿台。也就是说, 再过三四年, 平板电脑一年的出货量占全球70亿人口的1/4。将来的趋势是, 智能终端会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但我们目前研究智能终端环境下的教与学,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 平板电脑都是国家买的, 是固定资产, 所以只能在教室里用, 没有办法开展泛在学习。所以, 兴起于美国的BYOD (带着你自己的终端去学习) 可能是今后智能终端教学应用的发展趋势。到时候, 学生带着自己的终端, 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课前、课中和课后也就变得没有界限, 融合在了一起。BYOD也会带来新的技术, 那就是多系统 (笔记本、手机和平板电脑) 、多平台 (IOS和安卓等) 的整合。
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了全球数字化学习的迅速发展。2010年以来,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在国内国际造成很大影响, 触发了人们对整个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型学习方式将形成全新的数字化学习范式 (如图1) 。
微课程带来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精简化、微型化, 随时随地可以学习。
翻转课堂从本质上说是对教学结构和教学理念的变革。其核心理念只有一个——学习是要个性化的, “一刀切”的学习不适应学生的发展, 知识的巩固、内化、迁移和应用要在交互和交流的环境下进行, 实现知识学习的个性化与知识内化的交互性相结合。
学习社区是我们国家现在要花大力气去做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 像新浪微博这样几千万人的大社区, 有一个1%现象。即真正在发布信息、创新信息的只占1%, 10%的人分享和下载信息, 还有89%的人只是下载。不仅中国这样, 全世界的社区皆如此。根据这个研究结果, 有人研究出了“150人定律”, 即一个深度交互的社区不能超过150人。“150人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 做教师专业发展社区一要专业、二要细分。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主张谨慎对待。美国对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做过一个分析,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旅游业用得最好, 教育属于中间的行业, 关键是采集信息比较麻烦。大数据应用到教育, 三个概念要先弄清楚:上网行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上网行为不等于学习行为、有学习行为不一定有学习效果, 比如线上学习, 我打开了挂在那里, 但实际可能在QQ聊天、打游戏。上海有一个区七年前就想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 把学生操作计算机在网上的每一个动作数据都要记录下来, 但最后变成乌托邦。因为数据太多, 三天不到服务器满了。所以现在主要是对那些明显的, 如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对还是错等数据进行挖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教育系统做大数据, 千万别把“经”念歪, 变成题库, 这将比应试教育还严重。
重新审视微学习与微课程
我去美国时就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微课程和翻转课堂做过专门的考察。我发现微课程的起因是很朴素的, 就是可汗为了给亲戚补课才录制微视频并放到网上。微课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第一, 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一个微课就针对一个知识点、一个难点, 解决一个难题, 适应快节奏的、碎片化的学习需要。第二, 低成本。微课程的核心是五化:微型化、片段化、社会化、大众化、草根化。这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学习趋势。但是微课程在美国也有争议。首先, 有些教学内容是通过微视频解决不了的。如数学强调“做中学”, 强调体验, 仅靠看视频学数学, 那与过去的“满堂灌”有什么区别?用微视频讲数学, 本身就与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其次, 微课程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一节课要解决的难点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在短短5分钟内讲清楚的。如果老师上课都讲不清楚, 拍成微视频让学生回去看, 学生就能听懂了?
我主张, 微课程还是应该按学科、按年级来, 而且既然叫微课程, 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小型课程, 要有课程设计和评价方法。正所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建议在做微课程之前, 先集体备课, 确定大家公认的难点, 然后每位教师谈谈这个难点怎么讲, 最后把讲这个难点最好的方式做成微课程, 而不要以数量取胜。
翻转课堂的起因也是补课。由于学校在偏远的郊区, 下雪不通车, 学生上不了课。所以两个化学老师就把要讲的内容放到视频里, 让学生在家里学习。上课时就做实验、做作业和讨论。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 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一样。美国学生一年120个学习日, 每天最多上半天课, 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增加学生学习时间, 让学生学得好一点, 也就是通过延长教育时间来保证教育质量。中国180个学习日, 我们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延长学生学习时间, 而是调整学习时间结构, 要减负, 这是中国特色。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美国模式, 有些教学内容可能40分钟内就解决了, 为什么每个学科都搞课前、课中、课后?我主张, 微课程应该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生源而因地制宜。小学不能搞微课程, 初中可以;语文可以, 数学未必;高中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尝试微课程。
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学习模式
基于学习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 我们可以构建自主和交互学习交替的混合学习模式。
第一, 以微课程作为课程形式, 实现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微课程解决的是怎么用、怎么学的问题。现在, 资源应用是瓶颈, 用微课程建设来统领资源建设是发展方向。
第二,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面对面双向交流和基于Web2.0技术的在线交流相结合的混合型交互方式。也就是说, 要将网上多对多的交流与课堂上一对多、一对一的交流结合起来。美国教育部2010年对50项研究成果的多元分析发现, 在线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比传统面对面教学环境中的学生总体成绩要好, 采用在线和面对面的混合型教学的优势高于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
第三, 以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分析为基础的学习需求分析和学习监测评价模式。我主张过程与结果并重。如果全要结果, 则又回到了应试教育。关于学习成效问题, 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关于革新教和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学生成绩差异90%不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 而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堂学习活动的差异导致的。这说明教师是关键。
学校变革:洛川学校的故事
上海市普陀区洛川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这所学校没有可挑选的生源, 也没有超出一般学校水平的资金支持, 走的是技术促进变革的新优质教育的道路。教师全员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 教师的观念和信息技术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 又参加了上海市教委-英特尔“教育变革与技术整合”项目, 把“做中学”和探究式学习迁移到学科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中去, 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当这种“迁移”和“转化”变成学校行为时, 教育变革就开始了。
信息技术助推学校转型的路线如下:
第一步, 定位面向21世纪的学生能力发展目标: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
第二步, 改变课堂:精讲多学, 把讲的时间减下来, 把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挤进”课堂, 加快教与学方式的变化。让学生在技术支持的丰富的环境中接触、体验、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 积累课程经验。技术的作用一是提供环境, 尤其是问题的情境, 二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脚手架。在交互的环境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第三步, 超越课堂:以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为课外基本活动形式, 创建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 重构现代课程体系。
第四步, 创建学校数字文化愿景。
洛川学校数字化学习的课堂模式如图2。
我们需要教育的《阿凡达》
【数字化学习网】推荐阅读:
数字化学习社区05-27
数字化学习平台09-11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05-09
数字化学习环境论文08-17
数字化学习材料10-15
数字化学习型社区06-13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08-3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08-21
数字营销学习06-13
数字学习资源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