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共12篇)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1
1 对企业管理理论根源的认识
1.1 以分工为根源的企业管理分析
目前, 企业管理的落脚点并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实现, 而是优化分工获得生产要素个体或组合效率的提高。以分工为基础的“举托式”管理理念发展中, 虽然没有切入企业的核心价值创造, 但是它的管理过程确实作用到了企业的核心, 也就是说, 目前的管理是有效的但却并非是最经济的。
1.2 以企业核心价值为根源的企业管理分析
(1)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在企业形成早期, 产品市场具有无限广阔性, 在供需失衡的天平中, 企业站在有利的一方, 企业管理的侧重点就是增加产品, 企业的核心价值创造并不明显。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价值, 企业核心价值的实现隐藏在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
(2)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来看, 管理理论以核心价值创造为根源将更有利于企业面对市场的竞争。企业核心价值是企业的优势所在, 管理方式以企业核心价值为基础, 有利于企业组织、设计、运作等从企业核心价值实现角度出发采取管理措施, 这对于企业发挥优势, 取得竞争具有积极的作用。
(3) 从管理效率来看, 管理理论如果以企业核心价值创造为根源将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 提高管理效益。在图1中, 以分工为基础的管理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生产要素上, 管理缺乏方向性的指导, 管理效率在人、财、物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弱化的作用。以核心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管理则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核心价值实现上, 在实践上具有方向性的指导, 对人、财、物的管理具有针对性, 因此具有强化作用。
在现代社会, 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加激烈, 保持核心优势, 实现核心价值是企业生存应有之义, 那么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讲, 企业管理理论的根源在目前管理实践中应该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创造, 这才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核心价值为根源的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管理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管理依据企业核心价值实现而存在, 在充分认识和辨别企业核心价值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生产要素如人、财、物等进行具体管理, 在此过程中, 管理具有强化作用。
1.3 基于不同根源上的管理过程对比分析
从古典管理理论到 (后) 现代管理理论, 其理论根源源于企业的分工, 作用点指向企业的生产要素。这种管理理论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 但对于促进企业核心价值的实现不是最直接的, 在产生作用的同时容易引起管理效率的损失, 不利于培养企业的核心优势。以企业核心价值创造为根源的管理在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方向导向性, 这种管理根源于企业的核心价值创造, 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具有企业核心价值的约束, 管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2 基于企业核心价值流程的管理方式再造研究
2.1 核心价值管理的步骤
根源于企业分工上的企业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 首先对分工基础上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 找出各种要素在企业运作中的发挥作用的规律性, 然后发挥要素的作用, 这个过程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管理形式。根源于企业核心价值创造基础上的管理理念, 首先分析企业的核心价值, 然后依据企业核心价值为指导对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 这个过程是一种由内到外的管理形式。
有必要重新对以企业核心价值为根源的管理方式进行再造研究。以企业核心价值创造为根源的管理理念的提出, 把管理的出发点定位于企业的核心价值, 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管理开始的首要程序, 管理过程的具体实现应该以以下几个管理环节为基础: (1) 辨别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 (2) 确定基于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进行管理方式再造研究; (3) 确定对相应的企业要素发挥作用。核心价值管理流程模式与传统管理流程模式如下图所示:
2.2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指标体系
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密切关注影响核心竞争力特性的各方面的因素, 以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 评估核心竞争力与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竞争对手的领先性等, 并及时采取措施确定、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或不断强化原有的核心竞争力, 以确保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就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本论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性指标主要是企业基于所掌握的外部经营环境、技术进步、顾客需求等的发展变化情况所做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仍能满足顾客看重价值需要的一种主观性判断, 所以, 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考虑企业一般可预见时间跨度和培育新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时间, 选择3-5年为时间界限。适应性指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环境适应性指标;技术适应性指标;顾客需求适应性指标。三种类型的指标体系分值赋予情况如下所示:
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性指标的分值为上述三个指标值的最小值,
r=min{α, β, γ}
其中:r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性指标的分值, α, β, γ 分别为环境适应性指标、技术适应性指标和顾客需求适应性指标分值。
(2) 竞争性指标体系:竞争性指标体系主要比较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领先性比较, 可以从市场控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市场控制能力以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反映, 市场开拓能力以企业的产品增长率来反映, 产品研发能力以企业对研究的投入费用率来反映。那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性指标就可以表示为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核心产品的市场开拓率和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费用率等三个方面。具体模型如下:
M=S×K
式中:M代表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S代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K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所生产的产品占企业总产品的比例。
X=P×k
式中:X代表核心产品的市场开拓率, P代表企业产品的订单增长率, K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所生产的产品占企业总产品的比例。
Y=Q/S
式中:Y代表核心产品的研发率, Q代表企业新的核心产品研发的数量, S代表企业总产品的数量。
(3) 通过适应性指标体系, 可以判断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适应目前或者未来的发展, 是否需要改变, 通过竞争性指标体系可以横向对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 结语
从以分工为基础到以核心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变化, 是管理在新的时代和背景下发生的认识飞跃, 它适应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关注于企业的核心优势, 把企业管理的出发点落脚于企业的核心, 有利于培养和促使企业关注自身的核心价值和核心优势。
我国是工业后起国家,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的企业发展速度、竞争力等具有一定的差距, 建立以核心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管理理念, 将有利于我国在企业管理中获得管理效益, 促使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2
作业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吧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的制定分层设计作业,进行分层评价,采取分层辅导、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初中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教好的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指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的创新点1、2、3、4、通过研究,是教师树立作业分层设计的意识,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通过研究,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能练有适合的练习,练有个字的收获,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研究,丰富作业内容层次,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研究,形成分层作业操作模式,发挥策略激励语言的教育功能。构建分层
作业操作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规范作业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内容:1学生分层,2课内练习分层 3 课外作业弹性布置
成果
研究成果集:包括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个案教学课件等。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喜爱,学生的数学品质和学业成绩得到提高。
课题组的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达到提高。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高校作为人才汇集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下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2.培养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品质等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一,党中央的要求,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在党的许多重要决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都规定了把高校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党中央根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国内文化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前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的多个重要文件中专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它充分说明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必须顺应党中央的要求,努力学习实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各方面科学知识、理念、技术培育的机构。培育这些知识、理念和技术的目的是增强青年学生各方面技能,完善各方面人格,改进各方面不适当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受教育者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当然包括实践和理论的协调,各种知识的协调和各种价值观的协调。因而,没有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只能是奢望。因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建设者,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人才。而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尤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势在必行。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和谐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教育和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契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通过课堂理论教育,让学生深入认识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排斥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善于捕捉社会现实问题,结合实际在课堂中分析,破解学生疑团,深入基本知识的讲解,把理论内容情景化、信息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向教学的完美转换。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教学、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除需要学校、社会的教育外,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和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不仅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注重要求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树立奉献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在实际的活动中因势利导,通过校园环境中的各种载体以及校园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一方面通过宣传栏、作品展、网络平台等宣扬民族精神,从环境上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部氛围。另一方面,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无偿献血、感恩教育、贫困资助和各种公益活动的开展,在实际的行为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其次,在学生活动中,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如民族精神主题演讲、抗震英雄事迹介绍、五四运动系列活动、一二九爱国运动活动等。以具体事例和重要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再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多层次、多主题、形式多样的学术竞赛,加强对新苗人才计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营造浓郁的学习探究氛围。通过学科竞赛的开展,推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效的实践机制。同样,培育和教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同时,大学生也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起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春江.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2]关进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3]朱洪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探析[J].理论探索,20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篇4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
第二作者:薛丽 (1984-) , 河南虞城人, 商丘学院思政部, 助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科学分析时代形势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我国出现了价值多元的倾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因此,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保持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同, 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强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性
虽然和平和发展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 但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分化和“西化”一直没有停止过, 并且使用了更加间接和隐蔽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 各种思想也传入我国, 改变了我国传统单一的政治思想。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方面趋向于多元化, 特别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出现, 削弱了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外,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 由于其晦涩难懂, 只有学生和公务员经过了系统学习, 而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则对这些思想了解的比较少, 虽然经过大众传播的宣传, 但是民众最先关注的还是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信息, 所以, 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并不能被所有社会成员有效接受。另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强调了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等方面不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作为重中之重。虽然中国和西方也存在矛盾, 我国尽量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直到十六届六中全会, 我国强调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 文化可以无形中影响到人的心理, 巩固我国主流政治思想的地位, 避免西方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 使国民团结一致, 应对外界思想的冲击。
认同是人内心的一种服从, 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选择, 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归属, 这种归属是非强制性的, 且具有持久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 它使我国主流政治思想具体化, 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各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策, 一种意识形态, 其内容符合大众的利益, 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 那么就能被广泛的接受。
二、保持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途径
(一) 加强公民对党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我党根据时代特点制定的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公民保持对党的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 带领中国人民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走向繁荣富强, 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政治趋于民主化方向发展, 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依法治国得到落实,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瞩目成就, 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多种所有制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也导致了贫富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情况, 当这些社会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 当民众自身的利益始终无法得到保障时, 人们往往会出现不满情绪, 甚至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归结到党和政府政策造成的, “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 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对中央的离心倾向, 从而播下分裂的种子, 造成政治上的动荡”[1]。因此, 党和政府要切实解决好民众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 减少分裂思想, 增强认同感。另外, 由于受到腐朽思想的影响, 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情况, 出现了贪污腐败, 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 甚至因为部分人的不法行为而导致民众对党的认同度下降。
虽然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 已经拥有了合法性和认同感, 但是这种认同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一个政党不作为, 脱离了民众, 最后也会被抛弃的。“和平建设时管理型的政党的执政基础并不取决于历史的功绩, 而是现实的公民认同”[2], 因此, 我们的政党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 严格要求自己, 能够成为真正地代表人民的服务型政党。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途径多样化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促进作用, 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德, 它是建立公有制基础上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国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 使民众在耳濡目染中认可、接受并遵守, 最后内化为个人的信仰。只有内化为信仰, 才能在行为上自觉, 使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因为“当一个社会普遍蔑视道德的时候, 实际上也已经开始了潜意识中包含着敌视法律的倾向, 并会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出对法律的挑战”[4]。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很多人为了谋取利益导致行为失范, 无视道德的存在, 甚至因此触犯了法律。所以, 国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育民众, 增强知法守法的意识,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另外, 改革开放后, 人的眼界也开阔了, 光靠传统一味说教的方式已经无法使民众有效的接受, 甚至还会引起怀疑和抵触。因此, 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间接的方式融入生活。根据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传播方式, 比如, 针对大学生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占人口多数, 并且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农民, 我们可以通过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或者是形象的语言进行学习。因此, 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384.
[2]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17.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6-27 (1) .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5
2012年09月05日15: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BKS05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2012年2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良好等级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邹之坤、刘国新、王晓杰、徐彦伟、赵淑光、王继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为了把这一理论成果转化成理论武器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对其进行理论概括、提炼和升华,形成简洁明了、易记易循的概念形式,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课题组在人民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可多项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选取并择定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课题组认为,公正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制度伦理规则的要求,诚信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人际伦理规则的要求,和谐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伦理规则的要求,民主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政治伦理规则的要求,自由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发展终极目的的要求。这五个基本价值理念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前提,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由此可见,公正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把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2007年3月,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公正的理想变为公正的现实。然而,实现社会公正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现阶段,其基本目标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作为价值范畴以其“身份证”属性为古今中外思想家所重视。诚与信在价值上的等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而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则在于人的社会本性,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是人基于利益而必须学会合作的最大理由,社会分工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加强这种合作的理由,由此可见,合作的本质乃是契约关系。但承诺与践诺在时空上的分离必然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旦失去诚信,合作便无以为继,诚信亦因此成为合作的前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了稳定秩序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诚信已超越自然人和法人的“身份证”而成为国家和政府的“名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和谐”是指两种及以上要素的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是人类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状态始终都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该社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状态。在高度压抑人性肆意践踏人权的剥削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关系总是处于紧张和敌对的状态,时刻都会引发冲突甚至暴力斗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为此总是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是它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使得人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解放,因此,它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总体是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所说,“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民主(democrac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emocracy的希腊文由demos(指公民)和cracy(指治理方式)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联意味着由人民治理的制度,准确地说是由所有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洞悉了民主概念的关键,将民主视为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列宁进一步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过程中创造了“人民民主”这一崭新的形式和制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人民民主专政”确定为新中国的国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密切联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将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并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根本上杜绝了民主价值的工具主义倾向。
“自由”在本质上是人的类本质的确认,“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但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总是在一定的秩序中才能享有,自由对于秩序的需求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因而人的自由本质发展程度,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秩序发展程度相一致。没有自由的秩序是专制,不是人类所期待的真正秩序,势必会窒息社会的发展;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任意,也不是人类所要求的真正自由,势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最终会扼杀自由。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人的依赖”阶段而进入“物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势必要求个体自由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但自由决不是任意,而是任意的对立面,亦即是对必然规律的把握和对客观规律的认同,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生来要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必须受社会秩序的制约,因而自由是相对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出的具体论述多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的论述对提炼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因消灭阶级对立而与资本主义相决裂的社会,它是一个建立在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之上的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将保留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一切优秀文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在概念形式上有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痕迹,但这决不是简单地摹写,而是要赋予这些观念以实质性的意义,即实现人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的同时,实现人在社会与文化上的诚信、公正与和谐,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这项成果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任何社会价值理念的首要或基本功能无疑都是该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思想旗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如何在多元价值并存中达成价值共识,确立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公民价值取向的“参照系”。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该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作为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以及生存的状态。为此,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将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进行建设,把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公民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基本的尺度和规范,使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黏合剂”。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表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任何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是以核心价值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亦以核心价值的形成为先导,现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其核心价值的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公民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以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的主流价值观念,就会降低公民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溶解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实现多元价值的整合服务的,有效溶解与社会主流价值分化乃至对立的价值观念。这种整合作用不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一种“软整合”,即通过吸收非主流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最大限度扩大共识基础;溶解不合理的成分,将其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其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通过国家机器将其辐射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感染力吸引社会成员,以其说服力争取社会成员,以其整合力团结社会成员,进而达到价值整合的目的。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思考与研究;现状及对策
二零一四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对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青年人发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肯定与认同,是新形势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调,为高校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思想导引。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较为坚定。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也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影响与冲击。另外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当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成长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灌输为主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从以政治为核心到政治淡化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而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据调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时仍主要通过教师、课本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洗脑”。这样的方式没有顾及大学生的需求,只是将受教育者作为被动的接收者来考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愿和创造性。这样的结果是常常使学生感到书本知识的虚无、空洞,感到说教的苍白无力,很多学生还认为开设此类课程浪费时间、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二)、教育内容,偏离实际
一直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没有贴近客观现实,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一味强调大家信服马列主义、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和不停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但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在于符合大学生的本性,尽力满足每个个体的发展和需要。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来自主体意识,主体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判断能力直接影响主体价值观的形成。[3]可见我们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性格特点重视不够,实践指导性弱,针对性不强,偏离了实际,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三)、重视校内,忽略外界
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学校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常被家庭和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所否定,致使高校教育一无是处。在现阶段,我国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靠学校。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不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往往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学校正面的价值观教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再加上文化素质不高的家人引导,就容易在错误现象中得出错误的结论,形成偏激的价值观。
(四)、媒体冲击,难以认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新媒体,大学生能够便利地了解到多样的文化、形成独特的视角。然而在新媒体平台下,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五花八门的信息,一方面使得他们对思想和权威不再盲从,服从于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大学生辨别能力减弱,价值观趋向紊乱。另外新媒体环境的个性化、发布的自我化和空间的无限化,会使部分学生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价值观出现扭曲,并且一味地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眼前利益。[4]这无疑对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巨大挑战。
(五)、理论扎实、实践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导下,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普遍比较扎实,对于书本上的定理、结论都能做到倒背如流。他们运用自己那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许许多多课后的难题,他们可以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在嘴里“滔滔不绝”地“生产”许多物质资料,但是他们那双稚嫩的双手却很难成功地制造一个螺丝钉。[5]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不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尽管理论知识丰富,没有足够的实践来验证也是一无所用。
二、高校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对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所存在问题的探究与分析,笔者认为,要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就要有效结合学生特点和总结现有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经验,改进方法,实事求是,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利用当前的资源和有效的措施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以人为本,多方协调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传授多下功夫,使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意义,尽可能大的发挥他们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效。其次,要始终坚持社会、家庭、个人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法。三者有机结合才会更有效的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二)、改善校风、营造环境
高校学风校风、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牢固树立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依托校风营造良好学风,教育、引导大学生内化并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锻炼、行知合一
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建设社会的积极性,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应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工农劳作中树立劳动意识、在志愿服务中树立群众观点、在勤工助学中树立自强意识。
(四)、网络教育、加强学习
网络具有信息广、涵盖全、更新快等优势,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创一片新天地。针对高校学生网络使用频率较高,学习生活网络化倾向的特点,在对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完善舆论环境,深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五)、榜样示范、引导提高
榜样的力量源于真实,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自发接触、主动认识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使他们通过对二者的深入学习,受到一定的启发、自然形成共鸣,在模仿和锻炼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十八大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杨朔.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9.
[4] 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EB/OL]http://tech.gmw.cn/2014-07/02/content_11809990htm2014-07-02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7
对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完善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2],这对于护理文化的建设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撑。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在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同时护士的自身满意度也得到提升[3]。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护理工作者面临着各种压力,以致他们对于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4]。因此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选择
选取年资高的护理教育者、三甲医院的护理管理专家共25名,其中主任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11名,主管护师5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进行德尔菲专家调查。专家一般情况:(1)来自4个省的10所单位,其中4所医科大学,6所三甲医院。(2)职称:高级职称8名(32.0%),副高级职称12名(48.0%),中级职称5名(20.0%)。(3)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占80.0%,20年以下的占20.0%。(4)学历:大专5名(20.0%),本科8名(32.0%),硕士及以上12名(48.0%)。
1.2 咨询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等方法,筛选并初步拟定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敏感性指标,设计专家咨询问卷。2012年9月至12月,对25名专家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调查,取得专家的同意后,向专家介绍本课题开展的目的、意义,请专家给予筛选,在收取第一轮调查表时,对有删减项目的,积极与专家沟通,得出比较有意义的指标;根据第一轮的调查结果,修改和整理问卷后再进行第二轮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性
专家的积极性系数,表示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本问卷的回收率均>70%,说明专家们对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积极性好。
2.2 专家权威程度
在两轮的专家咨询中,统计分析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24,判断系数为0.885,可以看出本研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较可信可靠。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协调程度用肯德尔(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其分布区间为0~1之间,越接近1,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反之越低。本研究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0.735,说明信度较高。各级指标协调系数见表1,整体协调系数较好,P<0.000,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对全部指标较好的协调程度。
2.4 制定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
经过2轮专家咨询,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最终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见表2。
3 讨论
3.1 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意义
护理核心价值观是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引力,具有凝聚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准则,具有约束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具有激励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桥梁,具有辐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护理文化的基石,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5]。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可以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了看的见,行的通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潜能和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使患者最终得到了实惠;护理文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不再会因为教育水平的差异,年资的长短、个人情绪的微弱变化,影响工作中自身形象、态度、行为以及护理相关制度的执行。本研究旨在正确引导护理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扩大护理管理的内涵,推动护理管理的深化;推动护理持续稳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价值观能提升护理形象;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培养护士良好的工作价值观,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加快护理的创新和发展。
3.2 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从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专业认知、专业实践这4个方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5个。各级指标均经专家咨询和审核,变异系数<2的指标给予保留,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二级指标3项、新增指标2项;修改三级指标5项,重新调整指标各等级的要求;经检验,本研究中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通过两轮咨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体系的判断系数、权威系数、熟悉系数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与权重值最高的是专业伦理,平均期望值为(4.57±0.51)分,权重值为0.26;它包括了护理道德、护理法规2个二级指标、人类尊严等7个三级指标。这表明专家高度认同护理伦理,护理伦理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是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实践的道德及法律“准绳”。因此“护理道德和护理法规”可作为“专业伦理”的2项二级指标,指导护士应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并依照护理法规保护患者同时保护自己。专业精神和专业实践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都为(4.43±0.51)分、权重值为0.25;专业精神中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专业实践中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专业精神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护理作为医疗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首先作为服务行业,应具备服务行业的爱心、奉献两大服务意识。专业品格作为护理专业对护士所期望的一种气质,是影响护士专业判断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包括慎独、保密、人文关怀。慎独则为不管在有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依照严格的护理流程从事护理工作,不损害患者利益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密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予以保密。人文关怀,与Kelly等[6]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英国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专业价值观结果相一致,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专业的精髓,是情感、理性与行动的融合,是一种爱、责任与道德理想的融合。专业实践为护理教育和临床管理者针对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有助于促进护理学生职业社会化的进程,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及护士的专业价值观水平和职业素质[7]。专业认知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为(4.21±0.97)分、权重值为0.24;专业认知中包括专业情感、专业形象和专业信仰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专业情感是护士自我实现的“体验”:包括责任感、同情感。专业形象体现护理专业的外在,即包括文明用语、举止端正,团队协作,这与史文文[8]研究的专业价值量表中的“当无法满足患者需要时应该寻求他人帮助或咨询”一致。专业信仰中包括事业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体现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这将使我国护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护理专业的尊严与价值,能够通过护理服务传承护理照护的优良传统,必须立足本土,发展适合时代及本国国情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过程符合科学程序与要求,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指标,经检验,结果可信、可靠。希望本研究对护理专业人员的价值取向提供参考依据,下一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补充完善指标,确定各级指标量化分值,拟定各级指标具体考评方法和评分标准。
摘要: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及相应的指标。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等方法探索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筛选用于核心价值的指标形成体系。结果 所建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24,判断系数为0.885;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4条,二级指标12条,三级指标35条;专家咨询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结论 经检验,该研究所建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信度较高。
关键词:护理,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护理的专业价值[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2.
[2]高金声.医院的魅力——医院文化二十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47.
[4]陈晓利,张金屏.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C].中国岭南护理专业术讲坛论文集,2008:337-343.
[5]高畅,韩洁,王伟,等.浅谈核心价值观在护理文化中应用与体会[J].天津护理,2009,17(6):349-350.
[6]Pantip J,Wipada K,Shake K,et al.Moral competence in nursing[J].Nursing Ethics,2005,12(6):582-594.
[7]付伟,张晶,黄金月.当代中国护理专业核心价值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B):81-83.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性
根据价值观和历史观统一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都是一种“ 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念”[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一种,必然也是一种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念。“ 所谓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念,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 要求和实践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观念体系。 ”[2]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客体的价值依主体而定,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的根本特性,是价值现象最突出、最典型、最重要特性。 因此,当我们谈论到价值观念问题时,就要明确两个主体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分别是: “ 一是价值观念的主体 ,即‘ 谁的价值观念问题 ’;二是价值观念中的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即‘ 一切为了什么人的问题’。”[3]这一点决定着它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指价值观念的阶级属性。
首先,从价值观念的主体来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谁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出发。 在十八大上,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凝练和总结,提出了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分别体现在国家、 社会、个人三方面。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是中国关于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的是中国对全体社会公民和所有行业的道德要求。 这是根据我国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旨在解决我国在转型期所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所存在的价值冲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指的是中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侧重于中国的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的利益需求和未来完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价值目标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4]。
其次,从价值观念中的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来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切为了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问题来看。“ 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性问题,要解决谁是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即以什么人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观,体现的是“ 人民主体性”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原则。 它把“ 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客观的价值标准。 毛泽东曾经说:“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5]他这种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所提倡的“ 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相一致。 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实质和价值取向,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并且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彻底的科学的实践观和社会发展动力的辩证法为哲学前提。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符合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为价值标准的价值观念,它凝结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对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的“ 中国梦”和建设幸福中国的价值理想。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出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它在本质上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的是人民主体的地位,因此,作为国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价值观。 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是“ 谁的价值观”和“ 为了什么人”这两个问题的高度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一切价值观和价值关系均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作为人类持有的对象性物质性活动,为价值观的产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价值评价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离开社会实践,不可能产生价值和价值观。 二是指价值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真理性和符合社会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必须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6]下面将从价值实践性的这两个方面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求中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产生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的实践进程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的利益需求。 十八大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分别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关于富强的梦想、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的价值导向;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都是来自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 现在我们就国家、社会、个人来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 。中国自近代以来就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被外国列强所欺凌。 因此,寻求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寻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局面焕然一新,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可以说,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 中国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机遇,使得“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 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7]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进一步。 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设定,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的总结。
2.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是中国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等一系列新问题。 如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严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 教育不公平、就业压力大、房价高) 、法治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针对这些不和谐、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 必然要按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把它作为价值导向来引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公民的价值规范 。我国目前在公民道德建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领域存在着道德、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国公民的道德建设,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信仰缺失,思想混乱,进而影响中国在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方面建设的进程。 因此,我们需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中国公民的价值规范,使得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上取得一系列成就。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求中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价值目标、中国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公民的价值规范,而且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和目的性。 实践既是唯一的真理标准形式,又是唯一的价值标准形式。 实践检验价值观的真理性和目的性是一致的,是指验证客体对主体、现实对需要是否相符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它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反复验证,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也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需求。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 体现了个 体对主体 、现实对需 要是相符 合 、相一致的,其真理性和目的性也是相一致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历史性
“ 价值的具体历史性 ,是指一定的价值主体的价值目标以及价值评价等依赖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动发展。 ”[8]价值的具体性,是由实践的具体条件造成的,并且表现于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实践,价值不会产生。 在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价值观总是具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水平和特征。 人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全部的、永恒的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典型的价值观,同样具有价值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阶段性和时代性上。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性。 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等) 核心价值观外,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价值目标( 如富强、和谐、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等) 。 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中国特色性。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即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实际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道德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这里所描述的时代性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来看。 就国际来看, 主要指的是应对全球范围内各种文明与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成为主流。 从全球视野来看,由于多元化、多极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文化和文明模式越来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和文明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基本价值观念的冲突。 因此,对人类基本价值观念的反思和变革,成为当今时代性的重大议题。 就国内情况看,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同样面临着多种价值冲突。 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经济和政治到底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争论; 在思想领域,中国面临着信仰的迷失和困惑等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上述各种层面的问题所做出的深切观察和回应。 它包含了当下当下中国在政治、经济、 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具有鲜明的具体历史特征。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9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 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根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程的进程中, 通过对天人、群己等关系的关注, 逐渐凸显了自己的价值理想,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1.弘扬自强。《周易》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得到彰显。自强不息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 在逆境中奋进, 这种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 形象地展现了中华先民与天地争战、自强不息、征服自然的英雄气魄与优秀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 都不同层面地反映出他们勇于克难奋进, 敢于追求正义的崇高品格。可以说, 正是他们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性情, 孕育了中华民族奋勇反抗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与气节, 汇聚了民族的向心力。
2.崇尚和谐。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崇尚“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和谐文化, 应该借鉴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思想。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的身心关系等方面的融合。他们分别主张天人合一,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和而不同, 寻求人与人之间求同存异;主张公正平等, 寻求互助友爱、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主张三省吾身, 实现自我心灵的安宁与淡定。这些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特色。
3.强调爱国。自古以来, 爱国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儒家思想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方案, 要求以自省与实践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彰显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时常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前赴后继, 至死不渝。爱国主义是旗开得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无数仁人志士用最美的语言诠释自己的爱国之心。“忧国忘家, 捐躯济难”表明了自己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一寸山河一寸金”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土的珍惜与热爱。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大义感染和教育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
4.推崇伦理。中华民族自古就推崇伦理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儒家崇道义、重伦理, 将伦理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孔子对伦理道德的尊重, 并将其作为追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目标, 孟子所倡导的“仁义、气节和良心”等伦理思想, 荀子也将伦理道德视为最神圣的品质。伦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至上追求。崇道义、重伦理对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代学者对我们民族的崇道义、重伦理的价值取向也给予了认可。它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 引领着人们不断前进。
5.注重民本。中华民族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论及民本的思想, 比如, “皇祖有训:民可近, 不可下。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 并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之纲, 有助于利国利民的政策出台, 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结出的优质果实, 它只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活的灵魂”, 才能使自己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生根、发芽, 并茁壮成长。当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复制, 我们在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注重鉴别, 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对消极方面进行剔除和改造, 对积极方面进行复制和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蕴含着取之不竭的理论智慧, 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提供了丰厚的养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思想渊源在马列著作的研读中经常随处可见, 一脉相承, 充满生机与活力。
1.经典著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找到了“指南针”。实践表明,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南针”的指引下,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才能逐渐地发展壮大, 才能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局,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成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才能有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全面、正确的把握和运用, 发展出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两大理论成果,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2. 经典著作为人类社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金钥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最根本的观点, 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马克思主义者用这把“金钥匙”拨开重重迷雾, 更加清新、准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 用这把“金钥匙”指导本国发展道路问题。
3.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论。通过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而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来武装全党、认识国情、推进各项建设事业。
只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来认识世界、了解国情, 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厘清历史发展规律, 从而在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中国共产党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虽然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但在本质上却一脉相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奏, “社会主义”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其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 必然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始终。在一定意义上, 必然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建国初期, 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第一大历史任务。随后, 我们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转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
3.改革开放至今。1978年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先后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论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核心的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 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为培育和践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彰显了我们党对培育和践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与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呈现于某种价值时空中的抽象概念, 而是在党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凝结的, 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它的形成,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为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的一个理论创新成果, 它的呈现,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三个角度, 系统地梳理和挖掘其思想基础, 为凝练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思想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应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30 (4) :35-38.
[2]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2004.
[3]唐忠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公正、和谐的理解——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J].宁夏党校学报, 2013, 3 (2) :19-60.
[4]路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 2015, (1) :229-232.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10
一、现阶段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扎实
与本科生不同,由于科研成果的获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研究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课题项目的研究上,使得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或停留在形式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形成“重科研轻理论”的局面。而且长期以来单一、填鸭式的理论学习方式使得有的研究生党员片面地认为有关政治理论的学习都是空洞乏味的。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部分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并不同程度地导致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集体主义淡薄、学术不诚信等诸多问题。
(二)创新能力不足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因此,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而当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 根据王孙禺、袁本涛等人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调查表明,有五成的管理人员、硕士生和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 有差不多30%的管理人员、博士生和导师认为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而有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2]。
(三)服务意识不强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应该履行的政治义务。有的研究生党员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仿佛进了保险箱,或忙于个人科研,或忙于个人就业,或忙于人际关系拓展,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学校期间就只顾自己的事,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对待周围熟悉的同学朋友乐于帮助,但是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表现冷漠、不愿伸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过于狭隘。更有甚者,少数党员不顾集体利益,以自我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有些高校,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评价方式比较简单, 评价过程比较单一、流于表面;评价机制不够系统, 缺乏全方位考虑,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对研究生党员评优评先进的标准往往片面地考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关注发表几篇高级别论文、获得几项专利等。而较少从思想政治水平、学习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等方面全面地考核一个研究生党员。
二、开展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理论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指出:党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必然可以用来丰富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理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战略任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承的和发展,体现了研究生党员的时代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是为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而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因此, 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先争优” 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中国公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标准[1]。根据研究生党员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成才要求以及研究生党员的先进分子特殊身份, 以下是体现研究生党员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
(一)爱党爱国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层面的第一点,就是要求每一个公民应该热爱祖国,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而研究生党员,除了爱国,还应该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党爱国是一名研究生党员基本义务和基本要求。党员研究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员应该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党员应该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并认真学习、理解和遵守《党章》,不断扎实政治理论知识,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二)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一个公民要爱岗敬业,要求公民要忠于职守、创新进取,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进步。党员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更应如古人云,“君子之学必日新, 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研究生党员作为两个优秀代表的综合体,更应该把创新作为自身的“业”,并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托自身素质,有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在学习、 研究和实践等活动中,表现出各种创新能力,比如: 创新思维提升能力、创新人格塑造能力、创新资源利用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3]。
(三)诚实守信
孔子曰:“谨而信”“言忠信,行笃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更应该在诚实守信上作表率。而研究生党员诚实守信品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也就是学术诚信。 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力量的生力军,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不仅是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自律问题,还关系到我国学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研究生党员应该带头践行学术道德规范、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标、刻苦钻研,培养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坚决抵制以下学术不端行为: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等科研成果、虚假署名、伪造实验数据、 一稿多投等。
(四)服务奉献
党的十八大从公民道德层面强调培育和践行 “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要求人与人平等对待、关爱互助、服务他人。《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研究生党员应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上,尽自己所能,给需要帮助的人予以帮助。 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努力在学术活动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生活中,不斤斤计较,不谋求个人私利和特权,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执行群众路线,加强廉政修养,真正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里,抗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四、研究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
研究生党员是我党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 最有发展潜能的一个群体,以下结合这个群体特点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选择。
(一)打造理论学习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
“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意见》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1]。针对研究生党员理论修养比较薄弱的现状,党支部应该搭建良好的理论学习平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
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必须结合研究生的思想实际,从形式、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首先在形式上,要坚持鼓励学生自学、专家集中宣讲、个别讨论座谈、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征文比赛的传统方式,结合院、系特点和优势,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党员思想、凝聚党员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其二,在内容上,针对研究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比较关注话题集中组织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为党员的个人价值观;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学习中,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其三,在师资建设上,应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1]。其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 紧抓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理论学习交流会以及支部书记给支部成员上 “微党课”的活动,不断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须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群体的先进分子,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发挥研究生党员科研示范作用尤其重要。
培养研究生党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观念创新。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同时要遵循创新教育规律,循序渐近。其二,必须体制创新。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政策、 创新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制定等多方面内容。其三,环境创新。浓厚的创新氛围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培养科学精神。学校及社会应该为研究生党员的创新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党员积极投入创新实践中。比如,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举办一年一度的“中海创杯”研究生科技节,鼓励研究生党员参加“挑战杯”创新大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研究生党支部以党支部立项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 成效显著的创新创业活动,多渠道、多领域培养和激发研究生党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后, 必须强调一点,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创新思维启发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应该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健全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强化研究生导师责任意识。
(三)打造服务实践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
党章要求,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研究证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认知上的转化作用、认同上的强化作用和践行中的承载作用[4]。
由于研究生科研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其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则更要注重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实践地点的选择。实践教育可以遵循“以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为辅、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以校内实践为主”可以在研究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党员感同深受。比如,把党员分配到研究生会各个部门,让党员在实际岗位和活动中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在实践中端正思想、磨练意志。同时,还可以组织考研交流会、毕业设计交流会等研本共建活动,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科研示范作用,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学风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岗位化,增强研究生党员服务意识。 并在实践教育以校内为主的同时,辅之以适当的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党员走出校园,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有学科特点的志愿者活动,或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开展服务困难职工、留守儿童等学雷锋实践活动。校内外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实践教育的日常化,不断深化党员的服务意识。
(四)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机制的支撑。科学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对党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鞭策和激励作用,保证教育实效性,同时,促进研究生党员全面发展。
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应该做好三方面重要工作。首先,在评价标准上, 在党员评优和年度考核等方面,不应该仅仅以科研能力作为唯一标准。应该全面考查一个党员的综合素质、综合表现,尤其是服务精神。比如党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让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第二,在评价内容上,应该综合考核政治理论学习和校内外服务实践过程,不仅考查一个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层面,还要考查是否知行合一;同时,在行为层面,应该多方面进行考核。第三,在评价方式上,应该综合党员民主生活会、辅导员评价、导师意见等多渠道进行全面考核。党员的民主生活会能很好考查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这就要求党员的民主生活会应该定期召开,反对形式化、庸俗化、溢美化、简单化。同时,应该把监督考评和激励表彰综合考虑。科学的激励机制能促进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我们要“立标杆、 树典型”,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对表现突出、不断进步的研究生党员要及时进行肯定和表彰;同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辅导员等老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研究生党员面前发挥榜样作用。
摘要:在研究生党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研究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不扎实、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烈和评价机制不完善,概括了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内涵,并提出研究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打造理论学习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打造服务实践平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3014206
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对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而能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然而,在大众传媒、消费文化、互联网络、社会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却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对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冲击
现代传媒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6月,国内已拥有12亿以上的电视观众,4.2亿网民,近8亿手机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述数字还在迅速增长。以电视、网络、手机为标志的“传媒化生存”已成为现实生活的常态。尽管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是传媒日益凸显的经济属性,使其在主观上只重市场开发与受众的消费需求,轻视社会主流价值维护与传播的倾向明显。现代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强化其资本功能与和规模效应,通过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为自己生产的“可消费性”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由此使促进消费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原动力和目标。而当传媒在消费主义传播视角下对世界进行诠释的时候,则必然呈现出浓厚的消费意识形态导向特征,其结果就是引发受众对商品的追捧,并进行毫无节制的消费,进而成为商品“拜物教”的俘虏。“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所有的文化都被当做成品、符号材料而受到工业处理,以至于所有事件的、文化的或政治的价值都烟消云散了”[1]。在传媒煽起的消费狂潮席卷下,人们重视的仅仅是能否得到不断翻新的时尚产品并享受其所带来的消费快感。因此,一方面,其单向度的消费视域,根本无法观照社会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其永不止步的消费欲求,也不容他们有更多的余地思考社会主流价值的要求。由此,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在媒体与受众两个维度上均被削弱。
二是传媒运用广告对奢华与时尚生活的过度渲染,使受众进一步产生了扭曲的物欲症,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追求。作为现代媒体生存与传播重要手段的广告,不但引领着消费时尚,而且其所提供的不断变换的生活参照系,也刺激着受众欲望的不断改变,并将其快感牢牢地钉在购买欲望的释放之中。在广告的诱导下不断购买并寻找新的心理满足,进而陷入无止境购买欲望中不能自拔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消费者心理的失衡并在购买过程中迷失方向。在广告制造出来的扭曲消费中,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在追求更宽大的住房、更豪华的装修、更名牌的时装、更时尚的跑车、更快上网速度的手机等过程中,常常倍感疲惫和徒增挫败感,以至于在社会上出现了个别年轻人为购买一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而不惜卖掉一个肾脏的极端案例。这既与广告所设计的“美好人生”大相径庭,又使消费者因专注于购买欲望的释放而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体验与追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失去了落脚点,其建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是一些媒体在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中,超越道德底线,全然不顾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赤裸裸地宣传金钱价值观。不但把“名车”、“豪宅”作为成功男人的标志,而且把“小三”这一社会丑恶现象也堂而皇之地列为男人成功的标签,颠倒了是非,混淆了黑白。
在国内某媒体上露脸的“马诺女”,其“宁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的“名言”,在使社会广大有识之士深感惊诧的同时,通过媒体的放大,更给价值观尚在形成中的广大青年人带来了严重冲击。
厦门大学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博士,在2012年暑期去福建省经济发展较慢的政和县考察调研时,住在当地最好的宾馆,却在微博上发出了“宾馆厨师做不出好口味该换掉,毕业后一定不下基层、坚决不下基层、死也不下基层,得赶紧坐车返校”的感言,在折射出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的同时,则是媒体渲染的“新生活方式”下,一部分年轻人害怕吃苦、脱离群众,缺少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的真实写照。
512汶川大地震后,救援人员在北川发现并开始营救幸存者,但在场的某台记者居然以“挡住机位”为由,对一位救援者说:“你让让机位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说救人要紧,记者还不罢休说:“只要5分钟。”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援现场,如此罔顾生命价值、蔑视生命尊严的新闻报道,完全沦为了一种道德良心泯灭和小集团经济利益至上的扭曲行为。
放弃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过度张扬自我,为了满足物欲而不顾现实、不顾未来、不顾亲情、不顾伦理,更谈不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却把消费与金钱作为生活的最终目的,在当下的媒体和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中已是屡见不鲜,并呈蔓延之势。endprint
(二)互联网络中的负面因素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冲击
移动电话、短信、彩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而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无线上网、在线QQ、博客、微博、微信,更是后来居上,让信息的传递与交往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并成为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看似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占据着现代人很大部分的休闲娱乐时间的同时,却在日益边沿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主流价值思想在网络空间内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一是泛滥的信息“泡沫”所夹杂的垃圾信息,不但占用了信息空间,使价值信息被掩盖,导致其因难于寻找而影响了决策效率;而且还充斥着大量污秽、虚假、失真、过时乃至错误的信息,充斥着西方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以及色情、暴力、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思想等文化垃圾,污染着信息环境,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极易导致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错位,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带来挑战。
不久前中国公安机关所破获的色情网站“MM公寓”,其会员高达100余万人,被抓获的2 146名可被治安和刑事处罚的网站维护人员中,95%的成员均为30岁以下年轻人,其涉及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年龄之小,危害之大,实为近年来少见,十分令人担忧。而这一色情网站的服务器设在国外的现实,在加大了公安机关破案难度的同时,更为关键的则是凸显了西方社会不遗余力搞乱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险恶用心。
2012年8月7日,在叙利亚国内阿勒颇地区激战正酣之时,其反对派为发泄对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的不满,在互联网上发布一条消息说,他们击毙了一名叙利亚政府的军事顾问,这名顾问是一位俄罗斯将军。但在消息发布的第二天,其所指的这名将军就在俄罗斯国防部现身,证实了反对派消息的虚假性。
互联网络上类似的信息“泡沫”不胜枚举,其大量存在的文化垃圾,无时无刻不在消磨着人们的意志,侵蚀着人们的进取心,模糊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干扰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侵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西方社会有意为之的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软实力输出,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严重冲击。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其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为此,西方社会也不遗余力地利用在它们互联网中占据优势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播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理想、意识形态、文化和经济模式及社会政治制度上的吸引力”[2],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淡化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弱化人们的道德责任意识,进而达到其和平演变和“西化”的目的。
三是西方反华和敌对势力在网络上直接发起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攻击,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西方国家不但其领导人在现实生活中接见达赖等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主义分子,而且其舆论也紧密配合其领导人的政治举动,在互联网上别有用心地攻击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煽动民族分裂情绪,破坏中国的民族团结,干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企图延缓中国的崛起速度。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则予以了积极配合。不但把互联网作为其发动骚乱的联络工具,而且不惜编辑虚假视频,欺骗网友,竭力把互联网当作攻击中国社会的武器。
除此而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更成为西方舆论在互联网上肆意攻击的目标,它们以民主的卫士自居,以推广普世价值理念为幌子,以人权为靶标,攻击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为独裁制度。为此,它们不惜千方百计放大国内的个别事件,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力图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乱,进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
这些势力在利用互联网络对中国政治制度发起的攻击中,必然要贬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必然要干扰我们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然要试图瓦解我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然要设法冲毁我们的道德堤防。这一切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严重干扰。
(三)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阻力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代的各类社会思潮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内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企图影响中国社会走向的意图也日益明显。特别是这些社会思潮在披上了学术文化研究的合法外衣后,更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重大威胁。
一是充当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武器,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具有赤裸裸侵略性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所大肆宣扬的西方经济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充满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大相抵触。其在政治上以实现“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为掩护,灌输议会制、多党制和直接选举的政治理念;经济上则以彻底的私有化、自由化为导向,以西方经济模式为正统,冲击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思想上又继承西方个人主义衣钵, 强调个人权利优先于“善”,优先于“义务”,则无异于宣扬一种“强权政治”、“弱肉强食”秩序的合理性,忽视大众利益的维护,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动摇着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
二是本为寻求以改良方式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其在经济思想上尽管有提倡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积极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等合理因素,但其在根本上却要求以私有制为基础,严重背离了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政治上则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将民主与专政对立起来,主张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思想上又抹杀阶级属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抽象的“民主”、“自由”、“公平”等“全人类共同价值”。endprint
三是来自中国只有复兴儒学,走“儒化”之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冲击。文化保守主义尽管有其注重经济发展中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信仰构建中的作用等较为合理的因素,但其在经济上仍然推崇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政治思想上则要求以儒家传统为指针、在“道统”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重建当代中国政治秩序和文化观念,漠视和淡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指导意义,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
四是宣扬自由高于民主与平等,蔑视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存秩序,否定一切革命的保守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保守主义所持的立场,其锋芒所向,就是要否定中国自近代以来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内的一切革命。其所持的明显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下的理论诉求,会直接导致虚无化中国革命史、虚无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虚无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虚无化社会主义制度等。这一立场,毫无疑问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五是来自后现代思潮的冲击。这一思潮尽管有着强调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主体的权利与价值诉求等较为合理的因素,但其思维框架仍然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范畴内,并力图以“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原话语和宏大叙事,以微观政治学取代宏观政治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强调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并否定唯物史观和工人的主体地位。这一思潮,不但与唯物史观对立,而且也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诉求相违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遭遇拒斥和被贬低的情形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冲击,便是必然的结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归结起来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受经济基础决定并能动地发挥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只有在快速成长的经济环境中,在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推动下,以及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很好满足的基础上,社会发展进程中积聚的许多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才会信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巨大威力,并由此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会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万众一心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才会迸发出巨大的爱国热情,发挥出无穷的才智和强大的创造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会自觉地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消极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袭,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修养水平,成为知荣辱、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才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如春风化雨般地融入人心,牢牢地占据社会的主流地位,取得积极的成效。
(二)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传媒建设,建立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大众传媒的经济属性非但无法消除,只会越来越突出。但是,其经济属性的存在却既不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传媒领域工作的引领,也不妨碍其社会责任的担当。
为此,一是要加强大众传媒的思想建设,明确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最终也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道理,扭转单纯的经济至上观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发挥自身的特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建立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对那些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影响恶劣的媒体,要毫不犹豫地清除市场;另一方面,还要剔除媒体中格调低下的栏目,不给低级庸俗作品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三是要积极发挥媒体的优势,推出更多融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格调高雅、符合时代需求和催人奋进的电视、电影、音乐、美术、动漫以及传统文化艺术优秀作品。四是要强化广告的管理。一方面要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量,让人们在广告的引导下,更多地关注社会和谐,关注公共道德的建设,关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去除广告中脱离现实的因素,打击虚假代言现象,保证广告的真实性;此外,还要删除煽动性的语言与画面,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拜物教的影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的兴起增强了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西方社会占据着网络话语权的主导地位,由此导致现行的文化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西方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打破西方国家在网络领域里的信息垄断和话语霸权,就是要改变其针对中国进行单向文化渗透的现状。
其一,打造一批立足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网民需求,涵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精品网站。一方面,在网站中坚守思想文化阵地,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大量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网上传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还要根据网上舆情的动向,有针对性地组织选题,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线解答网络和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确保网上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流行文化对文化价值观传播的独特作用,加大对文化产品生产的投入力度,在网站中推出大量融贯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的、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并符合人们需要的电影、电视、动漫、通俗音乐、歌舞晚会以及小说等精品,树立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特征的大众艺术形象,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既满足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形成文化软实力的对外输出,扭转目前网络空间中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现象,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其二,激发网民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自己的独特个性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借鉴西方网络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网络文化发展的规律,有效利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丰硕成果,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创造出更多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征的新型网络文化产品,在愉悦自己身心的同时,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endprint
其三,采取措施、积极应战,在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硬件,提高信息收集、保护、加工、传播能力的同时,建立中国自己的高水平互联网络技术团队,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工作,既用技术手段实时证明大量西方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制作的、用于攻击中国的网络视频和网络流言等虚假性,又用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在处理大量国内突发事件时的透明与公正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露西方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图谋,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形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共识。
其四,加强疏堵结合的网络管理,引导网络的健康发展。从疏导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让网络成为人们发表正确意见、不捂盖子、不掩盖问题的空间;另一方面,则要让网络成为发挥人们的主体意识、参与热情以及网络文化创造性的舞台。从堵的角度而言,则是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加强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监控,正本清源,还广大网民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此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与网络空间两个维度上,积极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人们识别有害信息、端正上网动机、崇尚网络人格并提高网络免疫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论战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色和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秘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积极应对各类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展现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牢固树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对立统一的观点,超越当代社会思潮看待社会发展的狭隘视角。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实现的,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必然符合这一规律。而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抽象的“民主”、“自由”、“公平”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文化保守主义则狭隘地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仅仅为传统文化的展开,即儒家文化的继承等,均未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不可避免地沉湎于一些没有具体社会内容的名词中,流于空想,并必然要被马克思主义理论超越。
二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有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客观而又有说服力地阐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类热点问题,牢固确立自身在思想文化理论战线上的主导地位。在当前各类社会思潮都力图利用自己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质疑国家现代化的制度设计,质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长治久安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大力拓展理论视角,深化自身的学术研究色彩,以无与伦比的理论和逻辑征服力,辨识当代社会思潮在历史和现实两个领域里的误导性,在赢得与其论争的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独具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信心,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得到有力的推进。
三是要充分揭示当代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理论上存在的固有缺陷,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全面、持续和可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指出当代各类社会思潮在“民主”、“人权”、“自由”以及“正当”、“合理性”、“社会正义”等旗号下,背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企图捞取更大政治资本,改变中国政治制度,并借政治制度的改变实现知识精英们利益的虚伪性;另一方面,则要指出各类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偏执倾向,坚持社会整体发展理念,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社会发展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6-114.
[5]蒋建国.消费时代的大众传媒与物欲症传播[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102-108.
[6]韩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70-74.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 篇1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这是由其体系的理论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主义科学世界观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个缩影, 其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与新颖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概包括四个方面,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引导其深刻领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精神与实质内容。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几个方面, 它能够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内容, 能够引导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 同时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激励和推动各族人民奋发向上。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其接受着高等教育, 思想表现得异常活跃, 加强其价值观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也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有利于青年学子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大学生的人生观还处在一个不完全成熟的时期, 但这与他们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的特征不是十分的吻合, 这就会使其无法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进行正确的判断, 进而导致其思维不够稳定, 价值判断有时候也只能处在一个感性的阶段。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主要是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践行中。从最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转变为具有操作层面的价值观来实行, 才能转变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参考标准。通过相关调查研究与分析, 笔者总结出以下培育路径。
(一) 积极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佳路径是开展公民教育。所谓的公民教育就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与民族教育、权利与责任教育、道德与文明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 这种教育主要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其担当起社会发展的重任。
(二)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正面的现行教育, 切实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在进行教育中, 要时刻注意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理念,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实例,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教育水平。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利用党团活动等第二课堂, 业余党、团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借助于新的传播手段。
(三) 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大学生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理论结合实践,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党团活动;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学习, 勇于探索, 积极创新, 为报效祖国打基础;深入群众, 向榜样学习;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搞好本职工作。因此, 我们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定要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进行。
(四) 积极培育大学生“四种精神”
笔者总结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种精神, 其一, 科学精神。包含追求真理、创新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精神。其二, 人文精神。包含公平正义、正直诚信的精神, 将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之中, 其三, 团结精神。包含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独特的学科优势, 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团体辅导活动, 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其四, 奉献精神。包含感恩社会、报效国家的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教育要注重优良传统品德的培育, 利用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活动为契机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从而淡化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冲击, 引导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回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和帮助, 用感恩的心态去感染其他人, 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石。大学生处在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时代主流, 健全与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26.
[3]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6-11-11 (02) .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17.
【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推荐阅读:
核心期刊《现代城市研究》杂志投稿须知05-18
核心价值研究07-30
多维视角下的核心期刊09-29
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09-08
安全工程专业适合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07-22
法学核心期刊09-02
环保核心期刊01-02
电力核心期刊0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05-08
军事学核心期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