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教学

2024-11-04

传承教学(精选12篇)

传承教学 篇1

1. 地方性音乐传承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地方性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对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重要补充性作用。地方性音乐的传唱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也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学作为地方性音乐的重要传承场所, 无论在资料收集、整理, 还是在学科建设方面都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 中学可以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 传承的过程中, 也可以发现地方性音乐题材大部分来源于民间与村落。民间与村落更可谓地方性音乐的本源, 对地方性音乐的深掘, 要注重以中学的人力与物力和专业化能力对地方性音乐的整合与梳理。对大多数中学来说, 目前, 对地方性音乐的梳理与研究尚缺乏系统化与长期化, 导致研究出现断层或者部分内容缺失, 给后续研究造成一定的障碍。

2. 中学中地方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具体路径

2.1 对地方性音乐的收集与整理

地方性音乐有着长期性、脆弱性与沿续性, 对于部分中学来说, 其对地方性音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中学具有专业化音乐人才, 同时, 有着良好的研究环境。通过地方性音乐的收集与整理, 尤其是对地方性民歌曲小调和地方性戏目。大多数地方性音乐源于民间,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 部分民间艺人均为文化知识层次相对较弱, 识字较少或者不会记谱, 而仅口传心授方法, 因此, 经过数代的传唱, 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与收集的话, 可能会造成地方性音乐的流失。

同时, 教学人员与学生进行地方性音乐的资源整理与研究过程中, 可以实现对地方性已有书籍进行的相应的理顺, 以及通过集成式的方式对民间地方性音乐进行整理与研究, 尤其对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审美的感知, 可以建立教学人员与学生对地方性音乐魅力的感知。

2.2 定向培养地方性音乐人才

地方性音乐的传唱, 离不开良好音乐人才的素养。同时, 也离不开对地方性音乐有着专业性认知的人士, 进行地方性音乐传承人的认定与培养。在中学的音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地方性音乐传承人的培养与选拔。

对于地方性音乐的传承, 在现时的社会发展现状下, 单一的靠民间自然状态的传承已不适合于时下地方性音乐的传播与传承。纵然, 通过学校传承的方式, 也要有所集中或具体的执行形式与路径, 才能确保地方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众所周知, 传承人在任何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地方性音乐的传承来说, 这一“活化”的传承重点, 也是同样适用的。定向培养传承地方性音乐的人才, 可以说是在中学音乐教学安排中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进行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 进行地方性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地方性音乐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保证音乐传承人的培养质量, 对地方性音乐的促进与发展, 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2.3 合理利用地方性风格的音乐进行创造

对文化的保持与维系, 利用与创造则也是一种方式。地方性音乐在百姓生活中获得更为贴近社会生活的题材, 也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风格。在人们的欣赏过程中, 会获得不同的地方性风格的体验。因此, 对地方性音乐的风格的利用, 是传承地方性音乐不或缺少的步骤。以百姓生活方式为题材, 以地方性音乐元素为创作基础, 进行音乐的创造。培养学生对地方性音乐的了解, 促进学生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的爱好。

时下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诸多音乐远离人们现实生活, 给学生以陌生感。而地方性音乐风格能够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影响。故此, 选择地方性音乐风格进行新音乐的创作, 基于地方性风格的严肃规律, 营造地方性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 使地方性音乐活跃在课堂之上,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使地方性音乐风格得到传承。

结束语

对于生活信息化时代的个体, 更多的接触地是流行化元素, 然而, 流行化的步伐给人以心灵的浮躁感较强, 更多的是以娱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进行音乐的制作。而地方性性音乐更加给人以情感上的感染和心灵上的净化。学生在学习与研究地方性音乐的过程, 更能体验到地方泥土的气息与民族情感, 对自然、对事物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 中学给地方性音乐提供地方性音乐传唱的特殊空间外, 也给学生个体提供感知地方性音乐的平台。毕竟, 学生在学习阶段所生活的空间是相以固定的。学生作为地方性音乐的传承人, 对地方性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良好的中学环境与对音乐有着一定素养的个体都有成为地方性音乐传承人的潜质, 因此, 中学可以说是地方性音乐传承的较佳场所, 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性音乐来源于民间, 也要回到民间去。

学校对音乐的传承与传播, 有着重要作用, 是音乐传播的必要途径。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入手, 对学生进行地方性音乐的管理与学习。从教学的角度入手, 对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地方音乐的学习, 给学生以更多方面的音乐文化与地方文化接触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姝玲.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01) .

[2]王勇华.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J].教育与职业.2007 (30) .

传承教学 篇2

——师徒结对工作总结(师傅)

上学期在学校的“青蓝工程”中,我与王桂云老师结对,负责指导她提升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技能。我还在地理教学技艺探索的路上,没有什么高强的本领,传递给她的只能是我对地理教学的专注与探索的劲头,对于教龄远远超于我,专业功底丰厚的王老师,我能传承给他的也唯有如下三方面:

一、强化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我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师傅的我更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和王老师一起践行新的师德师风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师德”的高尚。王老师在学期初就检查出患有严重的甲亢,身体虚弱到讲课直冒虚汗,回到办公室就得马上吃药、补充食物,越吃还越消瘦,生命体征特不好,极度需要休息。我很心疼、也很不忍,劝她:“实在不行就休两天吧,我们三人给你代代课”。她说:“不用,我再坚持一下,赶到礼拜天我再去哈尔滨检查,一周18节课,你们也很累、工作量也不小”。就这样,她在周末去哈市复查,周一就回来上课了,一点都没耽误课。完全有理由请假休息的她为了顾全学校的大局利益,选择了默默无闻、尽心尽力的坚守。认真、踏实的王老师用无私的爱与责任赢得了徐校长发自内心的多次表扬,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继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重视业务提升。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尤其在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根本无法胜任“教书育人”这一职责。教学中我们两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来不敢松懈对业务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互相听课10余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深刻体会到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高度。网培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师的讲座,很多时候是我们一起收看、聆听、交流、探讨,有时也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再上网查找,认证谁是谁非。尤其值得骄傲的是,谦虚好学的她从一个不太成熟的地理老师迅速成长为了一个自信专业的地理老师,和我们三人组合较好地参与了进修校组织的 “讲、评”课大赛,试讲中教学风格特异,参赛的评课项目完成的也非常出色。6月末,我们还一起参与了东北三省年会中教学设计、地理教学骨干教师的评选。

教学上我们潜心研究教法,重视课件制作,虚心与同事交流,听取业务领导的意见,及时调整复习方式,实在迷茫了就和其他两位地理教师一起商量探讨如何提升复习效率,博采众长,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的地理复习策略,即“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的一案五环教学法.再回到新初一这些教学环节我们就能一一落实,边学边记,免得初二一起背,给师生带来巨大压力,给班主任添麻烦。我感觉这种教学上的收获是最珍贵、最无价、最长效的。

三、狠抓教育科研。

优秀的教师从来都是教学、教育、教研三者兼顾,原来提到科研、教研总觉得太难,心里犯怵。现在,我引领王老师把我们每次研究的问题、课后反思等记录好,选个角度加工整合后便可成为一篇较好的科研论文,她选了一篇较好的参与了东北三省年会中举办的论文大赛,也算是真正投入到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去了,带着这种科研的意识去工作,成长快、进步大,从而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

传承汉字文化,加强写字教学 篇3

教学生认识汉字,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文化,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教师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应义不容辞的向学生传播民族文化。而写字教学,就是传播民族文化中最浓重的一笔。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写字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收集各家轶事去激励学生勤练汉字

小学生爱听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收到启迪。根据他们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我将收集到的古今书法大师练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塘变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勤奋,从怀素写字秃笔成冢,并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来练字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岳飞沙中练字学到自强不息。。。。。。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不光是激励学生练字最生动的教材,同时也是体验民精神的第一步。

二、善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写字教学中,我善于用浅显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汉字的笔画及结构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例如,教学基本笔画时,将他们的写字特征形象的比喻成“点入水滴,由轻到重,横如扁担,两头略重,竖如悬针,垂直而下,撇如燕子掠水,一掠而过,捺如钢刀一把,大气凝重。我常常把字比做人,人,四肢健全,身材匀称才是美,字也一样,也要讲究匀称,平衡、和谐。如讲“门”时,将竖和横折钩比作人的两条腿,不可一长一短,一旦学生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会对汉字产生浓厚兴趣,乐此不疲,从而越写越好。

三、运用“关键笔画落实法”指导学生写字

“关键笔画落实法”就是在写字的时候,把最主要的一两笔写到位,从而保证整个字的端正、匀称、美观。用“关键笔画落实法”指导写字,关键是要能够使学生找到“关键笔画”,其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字形入手,看对于某一个字,那一两笔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两笔都有什么特点,是收还是放,是正还是斜,是直还是曲等;其二,找关键笔画要跟“田”字格的横、竖中线联系起来。横、竖中线是给汉字笔画定位的,所以在横、竖中线上或靠近横、竖中线的笔画定为“关键笔画”。在学生初写汉字时,我常根据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来确定“关键笔画”,这样,便于学生观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等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字经验,我又常根据字形特点来确定“关键笔画”,这样有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风格。

四、多比较、变评价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重要方法

引导学生把自己写的字同范字做认真、细致的比较,找出差距,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点画的写法及结构要领。只有引导学生常做这样的比较,才能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使所写的字符合范字的要求。其二,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字与别人的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则增加自信心;看到自己的短处时,则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其三,指导学生把自己不同阶段的字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练字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比较的同时,一改以往老师独断专行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权交给学生。如自我评价,把自己的字同范字进行比较而得到的评价;交互评价,即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字和同桌或自选的学习伙伴进行比较后而得到的同学的评价。改变了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发展。

琵琶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篇4

关键词:琵琶,创造力,知识型,创新

琵琶是一件古老的乐器,琵琶艺术就像一朵艳丽的花朵,从成长到绽放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从它传入我国那天起,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出它神秘的情韵和无穷的魅力。这一古老的乐器步入了新的辉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令世人瞩目。作为一个琵琶音乐的喜爱者和教育者,经过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慢慢发现,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与世界上先进的艺术教学存在着差距,不足以更好的传承琵琶艺术。因此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认为,首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模仿,是在器乐学习的初始阶段都必有的过程。在琵琶学习的初期,我们都是在进行模仿,模仿老师的手型,模仿老师弹琴的感觉。可是这样单纯模仿的过程不能持续的时间太长。当我们领悟到了师长演奏的精髓之后,就应该融入自身的感觉,注入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么同样,也没有弹奏完全相似的乐曲,比如,在演奏《春江花月夜》时,为了表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山水画卷,我们可以通过力度、速度、音量、音色的变化,结合长轮、半轮、滚奏、琶音、泛音等多种技巧,把乐曲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可是学生在演奏这样的乐曲时,过分的依赖音像资料,不加思索地“照葫芦画瓢”,没有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一味的模仿,使得多人演奏同一乐曲都是一样的味道,缺乏独立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我们培养的不是机械的音乐传递者,而是应该具有创造能力的,能够充实完善音乐作品的参与者。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鉴先进的演奏手法,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基本的模仿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师长的同时,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不断从浩瀚的琵琶音乐海洋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对乐曲演奏的诠释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演奏者不再消极的承受,而是对作品加入自身的领悟,使演奏成为心灵深处的呼唤和歌唱,使作品闪烁出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魅力和悦人的美感。

二、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音乐是要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美妙的音乐给人创造广阔的遐想空间,使听众在音乐中达到共鸣,得到享受。琵琶艺术只有扎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显示出其蕴含的丰富神韵。只有专业技术而缺乏文化修养是无法成为合格的演奏者和民族音乐传承者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有的学生的演奏技能十分娴熟,但问及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风情、音乐渊源,却知之甚少。笔者有一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近十年的琵琶。在演奏《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时候,技术十分纯属,快速部分有速度,有力度,而且颗粒性非常好,可是问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及《琵琶行》的作者和描写内容就知之甚少。这就在极大的程度上制约了这位学生对于这首乐曲的表现。使得在慢板得处理上显得十分粗糙而且力不从心。不能十分准确的表现出琵琶女心中的哀怨和天涯沦落人的悲哀。音乐表达的完美性和完整性是演奏者综合素质的集中运用和体现,要演绎一部好作品,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差距是不必言说的。没有思想和再创作的演奏,音乐只是将普通音符串起来的声响,其感人成份也可想而知。只有把强烈的感情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中,才能营造感人的氛围,塑造鲜活的形象。所以说,我们的琵琶教学一定要从重技能轻文化的桎捁中超脱出来,秉承着现代与传统并重、技法与情感并重、练习与韵味并重的思想。在每一堂课中都对作品作者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地理环境、风格特征以及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收集整理,之后进行课堂讨论的形式。寓文化内涵,美学知识、音乐理论于技能教学中,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时,得到相应的文化熏陶,在接受演奏技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只有在学生身上注入历史文化血脉,才能使每一阶段教学内容的含金量和实际运用价值得到提高,用音乐的情怀,启发学生们内心对艺术的追求,通过文化情境的渗透,配合娴熟的演奏技能,诠释丰富的音乐内容,成为承载琵琶音乐独特的生命体。

三、注重引导型的教育

琵琶造型简单,只有四弦、六相、二十四品。却能表现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人间的悲欢离合。如此简单的构造,但当它融入了人的思想感情,并借助于肢体语言及炉火纯青的演奏技法,就能为我们提供一幅幅美妙的音乐画面,一缕缕扣人心弦的音律,一曲曲动人心魄的赞歌。而按部就班机械式的一招一式操作,只会把美妙的音乐,弹奏成枯噪乏味的音符。没有情感和思想的音乐是没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琵琶演奏时,要杜绝机械式的操作训练,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于联想、大胆创造。要积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独具个性的审美创造意识。古人云:“授人以鱼只解一餐之饥,教人以渔才能终身有富。”要明白,一个优秀的琵琶教师,不是向学生传授对琵琶的演奏方法和过程,而是引导学生主动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音乐的奥秘,去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们要自觉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程度,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从音乐理论、文学修养、美学知识、审美情趣等方面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坚持给人一滴水,自己拥有一桶水的思想。这样,在为学生讲解曲目时,才能做到形象比喻和透彻说理,成为真正的琵琶音乐的传承者。

传承教学 篇5

教学设计

枣林中心小学

孙阳 2015.9.30 弘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

活动过程:

岐山是同学们的家乡,也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岐山吗?

先听老师介绍介绍。

岐山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岐山这么美丽!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让它拥有这么多美誉的呢?

是文明和礼貌,是灿烂的文化,是人文精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展现的品格!

一、什么是周文化。

周文化是一种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至今仍有其巨大的精神魅力。

二、什么是家风。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孩子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我国关于家训的专著有一百二十多部,其中有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有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这些家训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家庭成员制定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

三、你家的家风。

你家有什么良好的习惯和规矩,你和家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说一说。

四、家风的具体表现形式。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讲究道德、诚实守信。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名片,少年儿童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家长以身作则,重视学习、崇尚知识,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家庭中,很容易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千金难买的。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孩子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身上的娇气。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孩子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和睦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学,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对有困难的邻居要同情、关心和帮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五、家风与校风、班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班级和学校是社会中的最小单位、小集体、小家庭。有好的班风就会有好的校风,有好的校风,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国家才能更和谐、稳定。

六、你认为我们的班风怎么样?

我们班的班风好吗?有什么优缺点?大家一起说一说。

七、总结

传承教学 篇6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汉字文化 硬笔书写 行楷教学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

行楷字或行书对于大部分书法家来说并不陌生,写得一手挥洒自如行云流水般的行书是他们的毕生追求。但对于广大的中小学学子而言显得异常陌生,我曾对我校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做过一个调查,全校145个新生了解并会书写行书的居然只有区区十个学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楷字进行广泛普及。

楷书又叫正楷、正书、真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标准字体之一。楷书是从简省汉隶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而来的,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楷书在体势上多呈长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合体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当;点画形态上也极其丰富。楷书是以点画结构为特点的汉字书体,笔法、字形非常固定。而行楷书的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简而言之,就是使字的书写更加灵活,加快书写速度,节省书写时间。行楷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因为书写时,楷书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书的笔意,因此叫行楷。行楷结字也很自由,字的笔画可依据不同连笔位置的需要做出灵活多样的变化,书写快捷,不需停笔、顿笔更长的时间。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取顺势,一笔带过。笔道流畅、潇洒多姿,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1]。

而自古你来,行书的集大成者莫过于书圣王羲之。唐太宗把王羲之的书法看成“尽善尽美”,并说:“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蟠龙,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也!”[2]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中硬笔书写教学又是怎样呢?我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其中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最为具体明确。“意见”对书法教学的要求为:“一至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3]。其中“逐步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让我抓到了“灵丹妙药”,以至于欣喜若狂。

“标准”相比于“意见”更见其具体详尽。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我提取了相关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识字与写字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此处“标准”与“意见”变“学写”为“书写”,要求更明确,概念更明了。“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五)具体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联系,做到天天练。”[4]

这一部分,我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限于泉州地区),第一到第三学段在语文教学中有95%以上农村乃至城市落实得非常到位,大部分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书写功底。甚至在泉州市的大部分地区第四学段的七、八年级的硬笔书法教学中仍在极力推行正楷字的教学。

那么,这样的书法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和目的?“标准”实施建议之“评价建议”部分也有明确要求,在“(五)具体建议”“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中“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四阶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

从“性质”到“目标内容”再到“实施建议”,一套完整科学的国家书法教学体系明白无误地摆在教育者和管理者面前,可谓“天光云影共徘徊”。

(二)是教育主管部门或机构不重视。不是。教育部在2011年8月2日《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到“条件保障”,足见国之决心。

那么,现在初中乃至广大农村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现有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实?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困境又是如何?这些不得不引起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的深思。

我想从“教”与“学”两个主体性深入解读这些问题。

作为“教”的主体,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中“写字”这一点本就是良莠不齐、千差万别,“根”在哪里?在师范学校教育中。如今的师范大学或学院非常重视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植,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辅助功效,却鲜有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写字内容”和“建议”在师范生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教学。他们重视师范生的书写基本功,却很少重视书写基本功中“行楷字”书写教学和实施,更没有将行楷字书写纳入师范生的评价体系中,如此师范体系怎么能达到“师范”之目的。试问,这样培养出的师范生,如何实现“标准”或“意见”之目标?因此,在校师范生扎实而可靠的行楷字书写基本功是推进“行楷字”在第四学段写字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在“意见”中“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的相关内容,诸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书法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5]。现如今离“意见”下发已近五年时间,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依然存在,接受培训的书法教师凤毛麟角,更不用说在广大地区具体实施。一味被动安排教师培训,学校却少有真正安排写字教学;更有学校领导甚至将汉字教学与美术艺术类混为一谈,根本没有真正重视“汉字书写”在教学效果和办学效果中的地位和价值,汉字书写教学陷入困境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但少有“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工作”,自然而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将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的指导变成全国轰轰烈烈搞书法,学生浑浑噩噩学书法,学生的书写质量更糟糕的恶性循环怪圈,所谓“意见”,所谓“保障”也就变成无稽之谈、一纸空文。

再说“学”,上文我说过经过第一至第三个学段的努力,学生已经具备扎实的汉字书写功底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应该目睹过相当一部分学生书法课上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作业本或期中末试卷上却“别有洞天”的一幕幕。在我看来,他们虽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却少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更不用说良好的书法修养了。相信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其结果的一致性毋庸置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书法课让他们欲“罢”不能,欲“拒”还迎,不得不“勉强为之”,真正喜欢书写并持之以恒的学生少之又少,怎么会有中华汉字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还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小升初,学生必须面对的是从小学的语文、数学两门课一下子跃升为语、数、英、政、史、生、地七门课程的现实,这会让他们眼花缭乱,惊慌失措;稍有清醒过来,繁重的课业负担又像大山似的压在他们略显稚嫩的肩膀上,何去何从?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残酷的应试现实反而使学生的课业雪上加霜。如果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书写质量大打折扣已是不争事实。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基于教与学双方之需,而且极有可能对现有教学效果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花大力气推行行楷字教学,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些问题一直以来萦绕在教师和家长学生脑海之中,也一直深深地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下正值各级政府全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教育部教基[2005]9号2005年5月25日)大好时机,“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同时,推进教师校际交流”[6]。全面扎实地开展硬笔行楷字教学也就具备了难得的契机,“借东风”顺水行“行楷字教学”之舟,时不我待。

介于以上事实和现状,我经过反复思考、摸索、实践、斟酌再三,提出了一些自认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诸君商榷。

其一,针对教师队伍特别是语文教师队伍中书法功底差、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将硬笔书写与普通话一样纳入国家标准,将之纳入国家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之中,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提高从业教师书法水平及修养。“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北宋李觏),让人民教师的师范行为建立在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上;“要把学生造就出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其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行行楷字教学,恰当而合理地运用评价体系。恕我直言,上文提到的“标准”并没有具体可执行的评价标准。省市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拿出一套既能科学管理又方便操作的评价体系,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使行楷字教学有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就会引起教师和学生充分的重视,行楷字教学才会扎根发芽,以至于茁壮成长,开出赏心悦目之花。因此,制订一套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具体翔实的评价方案“法案”显得尤为迫切,这与“意见”密切吻合,扎根土壤,广施阳光雨露,行楷字教学方能蔚然成风。

第三,学校应切实有序地开展“书法教育”,分清权责。前面阐述的两个方案其实已经为行楷字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唱大戏”便是学校的职责了。学校必须为行楷字教学提供充足的课程、必需的物资配备、场所等硬件,同时要创造良好的“书香”软件,真正切实展开行楷字教学,在常规中重视对行楷字教学的监督和检验评价,将此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评价制度中,努力为汉字书法教学添薪加火,助其一臂之力。

最后,学以致用。学生行楷字学习既是学习环境之需,又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更完成了华夏文明——书法艺术的传承。学习书写行楷字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汉字文化对个人产生的深远影响,行动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努力学習,极力传承汉字艺术为荣、为责,真正担负起汉字书法艺术文明的重责。

四、感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行楷字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行动起来,研究起来,实施起来,使之变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事业,汉字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才会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WMEFBCE6PI IFEVMHPF5XYZAKAJTRF-271L6P0LBGM NPXZTXUH5NFBM9O6W4FTE8Q5EP7BPKGQV5H31P7AQ_A)

[2]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3:44-45.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http://www.gov.cn/zwgk/2011-08/26/content_1933295.htm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4-28.

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 篇7

这固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 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 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难逃干系。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文言文的阅读。但较长时期以来, 我们没有让学生在传统文言作品中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文化, 感悟那辉煌的人文精神, 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 作为文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 把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将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渗透着博大精深古代文化的文言作品当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 对它们进行支离破碎式的讲解, 从而使得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难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漪老师曾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是文化的地质层, 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 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 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我们迫切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彰显文化的魅力, 这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败的当下, 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知人论世, 积累文化知识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本书, 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有着独特的思想, 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读名人的作品, 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 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 做到“知人论世”, 让学生们对作者有个完整的把握, 放在人的发展变化中, 放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去解读文本,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本人认为, 要传承传统文化, 首先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与其相关的必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如:在上《病梅馆记》时, 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和时代的资料, 课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介绍龚自珍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 少年时期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 38岁考取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 48岁辞官回南方, 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 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还有的学生提到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 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 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 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有的学生关注了时代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奴役人民, 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中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 以束缚人们的思想。还有的学生提到:清朝大兴文字狱, 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 人才遭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在大家充分把握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之后, 学生们普遍感觉到《病梅馆记》中的“梅”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 它应该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人才。知人论世, 是文学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如果教师巧妙地在课堂中加以运用, 它将转化为学生积累文化的便捷通道。要知道, 高中六册课本所选文章均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 每一位作家都有着精彩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情感, 其生活的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深厚的文化, 如果教师有心, 学生用心, 语文课本便可拓展出丰厚的文化背景, 从而转化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挖掘细节, 实施文化引领

文言文的字词句中大多散落着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水利、衣食住行等大量的文化知识, 有人把这些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字词句称之为“文化细节”。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运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寻觅这些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 挖掘其文化内涵, 引领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鸿门宴》是沪教版高三第一学期的课文, 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课文中第三小节作者详细描述每个人的座次。原文中这样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此处看似闲笔, 实际颇有匠心。在课堂中我抓住这一“文化细节”大做文章, 发动学生查阅资料。资料显示:在堂上, 最尊的位置是座北朝南, 即南向坐。面北按官位高低从东往西排列, 官位高的居右, 官位低的居左。在室中, 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 即东向坐;其次是坐北面南, 即南向坐;再其次是坐南面北, 即北向坐;最下等的位置是东边面朝西的位置。于是, 项羽为什么要东向坐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从位子的安排上看出了项羽的居功自傲, 自矜功伐。小小的座位, 蕴含着古人的尊卑等级。再如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 文中写道“武既至海上, 廪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苏武为什么要“持节”呢?“旄节”到底代表什么呢?这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学生查找资料后发现旄节是一种旗帜, 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 它是汉朝使者出使他国证明其“汉使者”身份的重要凭证。于是, 学生明白了对于汉使者来讲, 旄节象征着自己的国家。苏武卧起操持, 导致节旄尽落, 正是忠于大汉的体现, 苏武身上那种“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透过一个小小的“文化细节”展露无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你用心去挖掘, 会发现文言文中有很多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这些文化细节, 在加深文章理解的基础上, 也了解了古文化知识, 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

三.研读文本, 体悟文化精髓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见, 文言文的学习, 最重要的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纵观我们的课本, 哪一篇文言文不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刎颈之交三个故事, 深情地讴歌了蔺相如时时处处以国事为先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只身来到元军刺探虚实, 寻求解决之道, 结果羁縻不得还, 最后九死一生, 誓死南归, 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敬佩不已。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用了宋代的三位宰相:李文靖公厅事仅容旋马;参政鲁公家贫, 无法在家宴请客人;张文杰公职位变了, 节俭作风依然不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活要崇尚节俭, 这本是一个人的高贵的品质。苏轼的《前赤壁赋》,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才高八斗, 曾不可一世, 而今却因政治斗争被诬陷, 被贬至黄州, 英雄无用武之地, 本应郁郁寡欢, 却旷达乐观, 高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文豪;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 作者借“病梅”来表达自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 这便是文化人的社会担当啊!韩愈的《师说》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荀子的《劝学》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要重视积累, 要专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提出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志、力、物等等。这些经典的文章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引领学生认真阅读, 细心体会, 便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挖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精髓的体悟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篇8

民歌历史悠久,具有形态特殊、曲调优美以及内容丰富等众多特点,是各个民族不可获缺的珍贵财富,它可以表现爱情、体现生活、戏说故事,拥有丰富的题材,但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使得更多的艺术形态相继而出,因此为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不断更新声乐教学模式,这也使得传统民歌的生存空间发生了转变,民歌不仅仅局限于民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相传,而是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因为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汉语普通话的推行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仅让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也让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附着在这些功能上的文化随之出现萎缩,这使得民歌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民歌艺术发展、传承途径和空间进行探索,而教学课堂则可以成为其传承空间之一。因为在课堂空间中,可以通过声乐教师的传授和学习者的学习来对其进行主动传承,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原生文化空间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经过完善和系统教育的促进下,也能使其具有较为突出的新优势,进而实现民歌的传承和传播。

二、课堂教学延续民歌艺术文化

在民歌中,不仅仅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历史以及精神风貌等记忆,同时也包含着民歌艺术的特有信息,因此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音乐创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民歌具有独特的调式和特色音,但是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和演奏领域中,基本都使用十二平均律的律制,音乐作品中也是以西洋大小调式记谱整理为主,而且在民族记谱中还会有“↑”“↓”符号出现在音符旁边,表示在演唱中该音应该音高偏高或偏低,这样才能与作品的要求相符。但是在当前很多音乐作品中这样的标准符号却被替代为倚音,这是对民歌本身音调特色的曲解。

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对其作品内在形式方面的特征进行过多的考虑,也就是基本表现方法的当面的差异,在汉族民歌中,主要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因为其体裁不同,民歌音乐的表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都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思想以及地域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风格的形成也受地域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地方文化的结晶,民歌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方言烙印,甚至是对民歌身份加以表明的符号。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和演唱的时候,首先要求对民歌所述民族和地域信息进行辨识,其次再进行所涉及特性方言字词的表明,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将方言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紧密配合在一起,使得演唱与本土的演唱效果更为接近。而且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声乐的标准要以大众审美和接受度为准,但是教师水平和教学的不同,以及学生条件的不同,使得声乐演唱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方言进行演唱,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民族的独特性加以体现,进而展现出民歌的特点。而且在教学中,将民族代表的地域、人文和语言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更专业、更全面恰当的诠释民歌作品。

而且声乐教育配备有专业的师资资源以及完善的课程设置方案,个别课程还能更集中的对民歌艺术进行教学,在这样传承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民歌演唱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特定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质进行系统、专业的了解并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实现民歌的学与唱,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歌艺术的传承,也是让学习者的情感更加丰富,扩展其视野,并体验到民歌的多元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歌是我国各民族珍贵的艺术文化资源,在当前这个新的时空维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而民歌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也让声乐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声音技术,同时也对各地域的文化特质进行全面、立体、深层的诠释,进而使得民歌艺术得到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歌都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世,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民歌的加工、改造和提炼也未有停歇。民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是对最朴实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因此在民歌教学中会涉及到民歌艺术的传承,并且民歌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对于声乐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声乐教学和民歌的结合,对民歌艺术的特质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语文教学莫忘文化传承 篇9

一.在研习文字中唤醒传统文化意识

语文教学, 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陈建民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一书中说到:“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 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往往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要想了解文化, 撇开语言是不可思议的。”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言文字,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 就是以汉字记录汉语流传下来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属于表意文字。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我们教学生认识一个字, 不但要让他们会读这个字, 会写这个字, 更要让他们了解这个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而能够喜欢汉字,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以“李”字为例。李是个会意字, 用木和子组成, 既指这种树木, 也指这种树木的果实, 现在通称为李子。由李字产生的成语很多, 桃李满天下、投桃报李、李代桃僵、瓜田李下等。这些成语的起源多跟一些诗文故事有关。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武则天执政期间, 大臣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姚崇等数十名人才, 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说狄仁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这就是成语桃李满天下的渊源。而成语投桃报李则出自我们熟悉的《诗经大雅》“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李姓又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在中国历史上, 李氏名人不胜枚举。从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晋朝以《陈情表》传名于世的李密, 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商隐, 一代明君唐太宗,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 都是李姓中的杰出代表。

高中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记现代常用汉字字形。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 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事倍功半, 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人类文明的春天, 从文字的诞生开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抓住汉字本身的点, 由汉字的意延伸到跟这个汉字有关的汉语知识、汉语故事, 不但增强了趣味性, 加深了对这个汉字的印象, 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识记汉字的方法———联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积淀一定量的传统文化底蕴,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品读文本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题, 无论是选材还是命题, 无不体现了高考命题者对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及其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关注, 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有创意解读的尊重。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阅卷组组长吴秀明教授说得好, “把语文还给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 还要深入作品, 引导学生去读作品, 提高审美能力, 增加文化历史知识。我们的语文老师要用优美的语言, 丰富的知识, 去营造一个语文的世界, 一个属于语文本来面目的、美丽的、赏心悦目的世界”。

1.回归教材, 引导学生挖掘其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量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表现在民俗文化、审美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教学中, 找到文本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联结点, 阅读及文化建构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如第三册古诗文单元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 抓住“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 引领学生探索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从《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到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 灞桥伤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不难发现, 因为柳与留谐音的特点, 我们的古人早就有折柳赠别和折柳寄情的习惯, 而杨柳从此也被赋予了惜别怀远的含义。“晓风”和“残月”也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 每一个意象都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或一段经历。柳永巧妙地借这三个意象渲染了离愁别恨。

再如第五册《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 绘画、书法、戏剧、印章以及建筑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如果忽略对文中传统文化的挖掘, 宗白华的这篇妙趣横生的文艺评论就会变成让人打瞌睡的长篇大论。

上海市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说得好:“广义地说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传统文化, 即使是翻译的外国文学, 也都用汉语言来表达, 用我们的母语来表达的, 实际上这里已经渗透了传统文化;其实, 不仅古文古诗词, 近代的、现当代的, 都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我们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挖掘探究, 就能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鉴赏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 从而达到与文本情感上的共鸣, 使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识自然渗透到学生的文化体系中, 完成学生的文化构建。

2.拓展阅读, 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拓展阅读是指在对课文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的基础上, 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如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可让学生去读《水浒传》, 学了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让学生读当代作家梁衡写的系列历史散文《乱世中的美神》《读柳永》《把栏杆拍遍》等。通过拓展阅读, 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知识更丰富, 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 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拓展阅读的作品以教师推荐为主, 也可以师生互荐或学生之间互荐。推荐的作品可以是本学科的, 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推荐作品时, 尽可能把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 并且和教材紧密相联的作品介绍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前, 由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媒体的多样化等原因, 导致不少学生阅读兴趣淡化。针对这一现状, 我尝试着把《百家讲坛》《唐之韵》《子午书简》等电视节目引进课堂, 让有声阅读感染学生, 设置悬念, 引发学生思考, 产生阅读原著的渴望。其次,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等方式平等地交流读书体验, 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些交流看上去是浅层次的, 但有时也会灵光乍现,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一步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神韵, 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三.在表达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听说是前提, 读写是基础。阅读和写作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 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就学生而言, 学会准确地用文字传情达意, 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 这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中必备的能力。“写作实际上就是用文化的眼光、文化的胸怀去解读人生、思考社会、畅想未来。”我在作文教学中, 有意识地抓住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契机, 引发学生思考。

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似乎给中韩端午节之争画上了句号。就中国端午是否继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这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保护让学生抒写感想。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关于端午节的各项资料, 如屈原投江、伍子胥尸体投河、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以及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香囊的讲究等。

又如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时, 以家乡的一些传统事物为写作对象, 像“西瓜灯”“醉鲤珠和糟鲤板”“糟蛋”等, 师生可以一同搜集写作材料。

再如上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后, 布置学生挑选家乡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景点写篇“故乡的秋”。

这类命题贴近生活, 贴近现实,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真实感受、真实认识, 从而远离了为文造情这一桎梏。在写作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 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热爱家乡和文化寻根的兴趣。

传承教学 篇10

一丰富教学内容, 拉近历史与现实

历史, 本就是过去的, 甚至是久远的。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 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即“知古鉴今”。就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 历史的这一独特性, 却使之成为横亘在学生与历史之间的鸿沟, 成了无法真切感知的时空存在。已故作家王小波曾说过, “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外, 在于它历史沧桑直至如今, 在它身边生活, 你才会觉得历史还活着。”物化形态的名人文化, 且不谈其文物价值, 只其地缘性特点对历史教学就已经很重要。相同的地域, 进而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和历史的归属感, 似乎在宏大久远的历史中寻到了自己的“根”, 生出真切的历史感, 这恰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

“天下名士有部落, 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 名人文化资源丰富。梳理常州乡土史, 其名人文化资源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有许多内容是相通的。如七年级教材中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常州有淹城春秋遗址、延陵季子。课堂上这样的联系, 使学生感知到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大地上, 在久远的历史中, 曾存在过这样鲜活的人和事。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有了真切感。再如, 常州历史上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通过介绍这个人物, 不仅能淡化时空距离感, 同时也弥补了教材对南北朝历史略讲的缺漏, 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提高学生历史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 经验从做中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传承区域名人文化, 有助于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是名人文化的开发者、解读者, 有利于教师历史素养和人文知识的提高。教师将名人文化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是实施者, 有利于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使教学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 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 让教学“活”起来。名人文化可以应用于情境的创设、过程的实施、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等多个环节, 使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在实际教学中, 名人文化促进教学的案例有很多。如关于隋朝大运河, 常州境内有大运河流经, 教师用学生拍摄的运河航运照片引入, 既引起学生兴趣, 也利于学生思考理解运河开凿的功绩:在当时利于隋朝巩固南北统治、发展经济, 今天运河依然保有它的航运价值;也从侧面帮助学生认识和评价隋炀帝, 做到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引入、理解和拓展。再如八年级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 课前组织成立兴趣小组,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生活的变化”主题展开活动, 以同时期常州名人为线索, 利用书籍、网络查阅资料, 搜集老照片, 在课堂中进行成果展示。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 体现了“学生为本, 兴趣为重, 生活为实, 实践为主”的现代教育新理念。

三发挥教育功能, 塑造学生人文素质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历史就其学科的独特性, 应承担更多的育人功能。新课标指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 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区域名人文化是历史的结晶, 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它能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并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张现利的硕士论文《邹城初中乡土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索》中, 他以三迁择邻的孟母、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例, 利用他们的高风亮节、高尚人格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这些耳濡目染的乡风民情加以升华, 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健全的人格。

常州名人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育人资源。不仅人数众多, 而且散落于各个领域, 成就斐然。《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有“季札挂剑”的典故, 讲述季札对徐君恪守信用, 至死不变的故事。现在用来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或用来形容恪守信义。教学中的长期积累, 使学生感受家乡名人的精神品质, 受其感染, 影响自己的内心,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常州名人文化资源不胜枚举。抗倭英雄唐顺之、文学家段玉裁、近代革命家“常州三杰”、画坛泰斗刘海粟、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学蔺等, 他们不仅用自己的成就激励着学生们努力奋进, 更用自己的精神引领着他们的成长。

区域名人文化资源, 不仅是历史研究中的宝贵资料库, 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助手。名人文化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更有益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形成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建设而努力学习。

摘要:为有效推进历史课程改革, 发挥历史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传承区域名人文化在促进历史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切实将区域名人文化应用于教学。

传承教学 篇11

10月2日,福州市仓山小学迎来了她的60华诞。军地领导、离退休教师、兄弟校代表、部分师生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千余人,欢聚一堂,拥簇古榕,热烈庆祝母校60华诞。60年峥嵘岁月,无怨无悔;60年春华秋实,可歌可颂。

福州市仓山小学创办于1952年3月,原名福建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56年更名为福州军区干部子弟学校,隶属福州军区干部部管理。1965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校名改为福州市仓山小学。后经省教育厅评审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小学之一、省小学名校。近10年,被授予省示范小学、省文明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省写字教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福建省教育厅在贺信中肯定了“福州市仓山小学建校60年来,以‘关注与提升师生生命与生活质量,创设生态化育人环境,创建智慧型师资队伍,打造研究型教师团体’为学校发展目标”,“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福州市教育局在贺信中指出,“仓山小学曾经在红色的岁月里书写下华美的篇章,60年如一日,努力建设学园、乐园、公园、家园式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福州市仓山区委、区政府一向重视仓山小学的发展,在贺信中希望学校“以60周年华诞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仓山教育事业再谱华章”。

60年来,仓山小学之所以一路雄风,是因为一贯地得到领导的关怀与鼓励。学校创建者之一福州军区原副政委王直老将军,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欣然题词,并让儿子(63届校友)把“红色文化开端,育人遍布神州”贺匾送到庆典大会。校史展示厅还高挂着许许多多的题词:叶飞将军的“仓山小学四十周年,为四化育才”,福州军区原副政委卢胜的“军政摇篮育新苗,四十载耕耘硕果丰”,福建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刘振林的“发扬革命传统,培育四有新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马长冰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抓好教育质量”和日本国甲南大学教授佐藤明雄的“乐育英才”等。1992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来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肯定,并且对办学愿景提出了希望。1993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并且亲自给珠心算选手出题目,对学校珠心算教学给予高度的评价。

校园的古榕树枝繁叶茂,刚劲挺拔,年复一年地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走出校门,其中不少已成为中华精英。比如,张德顺等7位将军,羽毛球世界冠军陈跃,中学物理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邓立,美国太空署研究中心刘牧野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汪征鲁,福州军分区原司令员廖江山,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原局长孙海山,65届校友、一位值得母校自豪的奥运火炬手孙宝统,等等。昨天你们以母校为自豪,而今天母校以你们为荣耀。充满激情、感恩、怀念的气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年过半百的老校友,他们呼朋引伴,在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上,寻找着自己的身影;他们欢声笑语,手舞足蹈,表演了一个又一个文艺节目;他们返老还童,天真可爱,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仓小是我家,老师像爸妈”。59届校友许谦大校和毛小榕(现杭州电视台编导)邀请20多位儿时同学,讨论以仓山小学为原型,创作40集电视剧《苍山如海》,充分表达了校友们对自己的母校——仓山小学的深切怀念,并向60年校庆献礼。

仓山小学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他们德才兼备,经常受邀去外校上观摩课、示范课。近10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共285人次获奖。教师论文(案例)468人次获奖,其中96篇发表在各类教育刊物上。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经过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学校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在计算机、文艺、美术、书法、足球、排球、珠心算等方面取得成果。基本素质“五个一”达标、基本技能“五个会”测试以及单项知识、技能“五十强”竞赛,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脑算是学校办学的一个特色,写字教育、环境教育依然是学校两大强项,足球、排球被省体委列为传统项目,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冠亚军。足球队曾代表省市参加香港、澳门的比赛。语文学科的“展开想象、互换角色、课堂沙龙、开门授课、走出课堂”课堂教学经验和新芽文学社的成长历程,得到市内外同行的好评。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在省级教学观摩课评比中多次获奖。

为着力提升办学内涵,学校提出了“创建生态化育人环境,建设智慧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达成诗意人生而奠基,让学校成为最适宜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具体的实施分四部曲:一、目标管理——德法并重、全面特色,创建“四园”(学园、乐园、公园、家园)式的、学习研究型的生命化学校;二、环境建设——物人同步、内外携手,创建绿化、美化、净化、规格化、现代化、教育生态化的育人环境;三、队伍优化——科学人文、德识兼修,建设富有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的学习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四、素质养成——德才兼备、合格特长,培养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创造的一代新人。以“创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引领师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60年风雨耕耘,60年桃李芬芳。仓山小学的精神是什么? “一心为公”为校训,“文明、守纪、勤奋、进取”为校风,“求真、务实、廉洁、高效”为作风,“爱生、严谨、善教、进取”为教风,“博学求真、自主求新”为学风。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仓山小学全体师生正满怀豪情,昂首阔步,朝着争创全国一流高质量有特色的名校继续迈进,勇往直前。

仓山小学的明天更辉煌。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体育教学中茶文化传承 篇12

关键词:体育教学,茶文化,传承融合,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再有生活上的压力和烦恼,而是存在文化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丰富学生成长的文化意识,完善学生成长的价值理念,就极为重要。另一方面,从当前体育教学开展状况来看,当前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存在教学体系单一,教学内容片面,学生参与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意义大打折扣,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缺少对学生成长意识的有效引导。因此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融入茶文化,传承茶文化,对改善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1 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教学活动中,仍然推行的是“成绩导向”价值理念,体育学科并未纳入考核体系之中,所以很多学生不能给与足够重视,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问题突出表现为:

1.1 教学理念不完善,缺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引导

在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重教学,轻实践,重成绩,忽略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整个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管理者和学生更重视部分纳入考试体系内学科知识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对体育学习存在认知偏差。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上,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和注意力,以至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较为固化。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健康体质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衡量标准。同时,校方也未能全面、有效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健康成长的良好习惯。可以说,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大于实质。其中更没有涉及到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有关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1.2 教学方法滞后,忽略与学生兴趣的充分融合

随着教学环境不断变化,如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时代特点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须融入创新,只有赋予其更多元素,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但事实上,目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并未考虑这一因素。此外,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基本忽视了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要求。整个教学活动趣味性不足,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当前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求知欲,但很少有学校和老师能够将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1.3 教学思路单一,缺乏将多元文化与之融合

随着教学环境日益复杂,如今体育教学应该朝开放化、全面化、公开化方向发展,也就是要将与教学相关的一系列元素融入、嫁接到教学活动中。然而目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教学思路单一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只看到体育教学的要求,只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内容,未能将其他文化系统化添加到体育教学中。比如当前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要需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全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能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将有效弥补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导不足这一问题。可以说,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能让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准确认知,从而使得优异的茶文化缺乏有效传承。

2 体育教学活动中传承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分析

随着“健康第一”、“综合素养培养”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就必须充分融入这一系列理念的内涵,通过体系化改革,实现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目的。

2.1 实现体育教学理念的有效革新,深化健康成长思想

针对以往过多关注“客观数据”这一事实,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传承茶文化,将是体育教学的一次根本性创新和发展。传承茶文化,首先能够让学生深度了解体育学习的价值与目标,并且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体育能够对终身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体育教学中,传承茶文化,将是一场理念的深度改革。通过打破老师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运动意识,为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奠定基础。传承茶文化,将会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并不只是单一的目标,也不是客观上的数字,而是全面成长。

2.2 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发展,增加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度

以往体育教学偏重技能教学,未能广泛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质上,要想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趣味和吸引力。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新的要求下,一方面要充分融入教育的客观需求,在突出专业特点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能够最全面、最深度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茶文化确实充满教育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传承茶文化,将实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最终目的。

2.3 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关注,确保学生综合素养形成

除此之外,传承茶文化,还实现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关注,目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传承茶文化,启迪学生的价值观念,将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能适应社会要求。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开展符合学生个性、成长特点的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 体育教学活动中传承茶文化的具体实施思路

茶文化无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更是我们成长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其进行深度挖掘,结合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将其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有效改善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现状,同时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3.1 培养学生相应兴趣和爱好

体育兴趣是大学生认识体育运动价值,积极有效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那么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也会尽全力投入到整个体育学习中去。参与体育活动就是他们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也能让他们情绪得到积极释放。体育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关键,它影响到学生融入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程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爱好和兴趣。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价值,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从而让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和无形的意识。

3.2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茶饮的态度

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茶饮态度的意义重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深度了解茶文化,并且将体育教学的认知升级,将其看作是一场心灵的休闲。想真正了解一种文化,就必须参与其中,就必须对其进行亲身感受,传承茶文化,需要参与饮茶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选择部分时间,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内容,并尝试体验茶的味道,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体验,从而丰富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达到茶文化传承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终极目的。

3.3 激发学生产生饮茶动机

合理的动机是学生参与茶饮、传承茶文化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提高学生对饮茶活动的传统认知观点,鼓励学生组成相应社团组织、兴趣小组,通过互相分享,相互探讨、交流,从而形成对茶文化的全面、广泛、深度了解。动机是一种内部驱动力,也是学生深度融入其中的关键,当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通过宣传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饮茶的养生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对茶文化形成全面了解和体系化继承。

3.4 营造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紧密结合的校园体育教学氛围

体育文化存在是以校园为承载空间,学生为承载主体,以多种类型、多元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背景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提炼出来的,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可以说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想要做好茶文化的实质性传承,就需要积极营造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紧密结合的校园体育教学氛围,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学生传承茶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体系集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是几千年来整个民族优秀传统的高度凝聚,所以其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代替的。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只关注学生对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让整个体育教学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无论是教学实效,还是学生感悟都未能达到最终目的。结合目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和淡漠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喜欢茶文化,深度了解茶文化,就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沈晓明.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J].学科教育,2013(5):68-73.

[2]邓敏.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2):43-46.

[3]李洪彬.文化传承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体育教学,2014(6):53-58.

上一篇:核心期刊的价值研究下一篇:当前就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