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息建设

2024-07-27

优化信息建设(共12篇)

优化信息建设 篇1

一、引言

信息网络体系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信息资源, 各种信息系统, 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 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 已直接涉及和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 信息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随之增大。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城市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础薄弱, 水平不高, 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薄弱, 信息安全滞后于信息化发展。为此, 本文将以某一地区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作为基本节点, 从完整城市信息化安全建设内涵的角度出发, 试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实践以优化现有信息安全水平, 增强信息安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不断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二、信息安全优化途径

由于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涵盖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等方面, 其中有很多的信息涉及到地区乃至国家社会的秘密, 影响国家安全。笔者从硬件、技术、管理、机制等四个层面提出对城市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优化对策。

(一) 加强硬件防范

硬件防范主要应对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物理风险及信息网络体系可能面临的外部侵犯。

在信息网络体系中, 硬件方面发生的故障和遭受的外部侵害可能性最低但但破坏性最大, 硬件方面受到的侵害会整个数据库或部分数据库, 并影响正在存取这部分数据的所有事务。所以要提前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 并建立完整信息网络体系的备份和数据库恢复机制, 当风险发生时, 根据后备副本中的冗余数据和日志文件进行恢复, 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 完善管理模式

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是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的运行保障。一是要建立城市信息网络平台各网络节点之间的认证、访问控制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与法律保障, 进一步实现网络体系应用平台的安全运行责任制。三要加强全民的信息安全教育, 要把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联系起来, 树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

(三) 提高技术保障

在信息网络体系中, 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故障的恢复和并发控制机制, 利用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结合日志文件相结合的办法保障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并采用每隔一星期周期性的自动备份数据文件, 采用增量转储的办法, 并采用目前最新最流行的办法也就是采用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以及建立数据库镜像文件, 提高恢复时的工作效率。

在安全级别的划分方面应该按照网络数据的特点和网络数据的使用者进行划分, 对一些公用数据和公共视图采用自主存取控制, 对机密数据除了进行数据加密的措施外, 并结合强制存取控制的办法, 能够通过授权机制有效地控制其他用户对敏感数据的存取, 并可以采用审计日志文件的形式, 充分利用审计日志中的追踪信息, 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信息的串改。

在防范计算机病毒方面, 应采用防火墙技术,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 防范ARP病毒, 并采用网络流量控制技术, 将计算机病毒方面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 落实评估机制

网络信息安全必须防范于未然, 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建设的出发点, 在加强硬件防范, 完善管理模式, 提高技术保障的同时, 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合理的风险评估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总结

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信息数据共享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发凸显, 越来越引起信息部门领导以及DBA的重视。社会各级各部门应当从利用信息安全技术、优化信息管理模式、完善法规保障等途径加大力度保障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的信息安全, 进一步完善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 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独立性。

摘要:文章从信息安全的角度阐述了城市信息化建设不足, 围绕硬件防范、管理模式、技术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进一步以提高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机制

参考文献

[1]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州市2007-2011年信息化发展规划》[R].赣州:赣市府办发[2007]91号

[2]冯登国张阳张玉清.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J].通信学报, 2004, 25 (7) :-10-18

[3]Modeling Decis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rt One:Etienne E.Kerre, An Overview of Fuzzy Relational Calculus and Its Applications, 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DAI 2007, Kitakyushu, Japan, August 16-18, 2007.Page1-13.

优化信息建设 篇2

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抓的就是硬件建设,一些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器、电脑等设备要抓紧配置,因为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很多高校图书馆并不缺少电子管理设备,但更多的还是老旧的,难以适应今天信息化的发展。

3.2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为了服务教师、学生。因此,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把服务的效率和范围放在信息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可以通过当前的新媒体、社交软件等,将一些新的图书信息及时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方面,可以推广电子阅读器等,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通过信息化渠道获得信息。

3.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效有为的人才队伍才能带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业务培训,加强其信息化专业知识。在员工招聘中,坚决抵制“关系户”等行为,招聘合适的人才。

4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给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后续保障。高校图书管理一定要抓住当前信息化大潮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对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推动高校图书管理的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12).

[2]黄永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4).

[3]李元平.浅议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优化信息建设 篇3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呈现出了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按照GDP的增长比例推行生均拨款,各省份开始调高学生收费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与学校事业收入显著增长,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及管理目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转变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要将绩效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即讲求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

如何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平衡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校正常运行各种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高校财会工作者深思的。我们只有利用先进的会计信息工具,为学校管理者、信息使用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利用会计管理的一套系统理论,然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会计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体,将学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及时有效的为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始标志性时间就是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

1978年国家在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1996年财政部出台《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一些企业自主开发财务软件,然后在内部推广应用,适用于单项业务处理;从1991年到1995年,商品化财务软件快速发展,会计业务进入全面处理阶段,财务软件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从1995年至2000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2000年之后,财务分析智能化、会计数据处理从大集中向财务共享方向发展,单位不再简单地要求软件系统进行记账与报表输出,还要求软件系统能够提供业务相关的成本、盈利以及绩效等方面的支持决策信息,这就促使财务软件逐渐向管理型的软件发展,如基于网络化信息技术平台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新一轮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断的发展壮大,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管理不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协同与集中管理,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和标准,数据流程再造过程漫长,会计人员只专注平时的报销业务,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很少,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的应用技能不强,适应性不强,能够引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绩效管理的人员匮乏,制度建设特别是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准,以学校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内部管理为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的财务管理需求,考量软件、硬件运行环境,搭建财务组织架构、配备精干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设计会计业务处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高等学校要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统筹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实施可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考虑软硬件投入具有一次性特点,在选择财务专网建设时要求安全、可靠、稳定,数据要求实时性强。整体硬件围绕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区分用户访问专区及财务人员专区,后台数据只向财务人员开放,普通用户仅能参与查询区数据(以网闸作为界限),整体拓扑图如下:

软件建设应优先选择商业开发模块,例如天大天财、用友公司、复旦天翼开发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选择应用时应与自身开发相结合,与校内各部门开发端口相连接。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运动,从目前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看,应该以预算管理、账务核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模块为核心,对管理目标进行优化。

(四)进行财务管理数据处理流程再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为核心,重新规划数据流程,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以提供决策依据,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了无现金报账、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圈存等新的财务服务模式,随着财务管理机构的整合、会计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财务数据处理向着相对集中方向发展,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缩短了报账和缴费的时间,提升了服务体验,但仍存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高、业务处理流畅度低的问题。

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处理,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

例如:会计报销业务为例

由于原始票据属于事后提交,经济业务发生后即可进行费用结算,简化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用人机制与体制,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身的专业结构,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阶段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资源优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迎难而上,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李玉梅.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张丽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03-204.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策略 篇4

1 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支持、人员的合理配置, 此外, 当然还要得到领导层的重视, 然而, 从目前形势来看,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或者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有着片面的认识, 只是单纯地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完成, 并没有认识到技术与企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1.2 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分离

会计信息化是要将财务信息借助于网络来传递, 网络技术的发展仅仅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时性, 不能真正确保从传送到接纳的可靠性。会计信息属于重要商业机密, 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公司的发展状况, 不得随意泄露, 而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 大量的会计信息经过网络传送存在很大的风险, 这就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 保证会计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1.3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符合标准, 会计人员要掌握过硬的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精通信息技术, 而且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目前形势来看, 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缺乏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信息资源规划才干, 难以落实高难度的信息化方案, 会计人员的素质没有一个质的发展, 这大大制约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1.4 法规有待完善

现行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基本上是建立在手工会计模式基础之上的, 缺少针对会计软件合法化的条款。比如:现行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以手工会计为主要假设, 在法律效力上, 是以盖章签字为认定标准, 这就使信息化要建立在纸质文件上, 严重限制了信息化的发展。

2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2.1 积极开展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

目前,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实务和方法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 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支持相对不足, 这严重制约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现行的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分期假设确定了企业定期编报财务报告, 确定经营损益, 同时, 它也为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提供了依据。然而,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电算化具有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 解决了手工处理的工作量问题, 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 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则从静态走向动态, 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2.2 强化企业安全控制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会计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因此, 企业需要强化安全控制, 保护好商业机密, 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会计信息系统是融合会计信息、计算机、数据库以及网络的产物, 安全性往往得不到保障, 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认识相对较差, 这就需要引进相关的技术以及专业人才来保护企业的财会信息安全。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了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网络犯罪, 国家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强化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调控,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 对于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给予严惩和制裁, 营造一个较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2.3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的规划与发展需要考虑诸多环节, 财会工作作为企业运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更应引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在信息化的社会, 会计工作要实现信息化, 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企业一定要做好整体的规划与布局, 能够面对挑战, 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2.4 提高人员素质, 引进高素质人才

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了会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全社会一定要重视此类人员的培养, 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国家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去加大信息化建设, 会计人员要从自身出发,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适应社会的需求, 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 实现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还要肯于投入必要的资金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在当前形势下, 财会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难题,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一定要集合多人的智慧,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

3 结语

企业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企业才可以在良好决策的基础上取得长远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产物, 目前正处在起步阶段, 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与挑战, 企业一定要迎难而上, 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决策者科学决策,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才能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龙, 胡立多, 杨伶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J].老区建设.2013. (02) .

信息技术优化案例 篇5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赣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300 字左右)

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不仅给学生一种视听觉的享受,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还能辅助教师在其无法用言语等表达时,以一种直接显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他渴盼着和一位丁香般的姑娘邂逅,梦幻般的相遇与分离,只给他留下空空的雨巷,淡淡的惆怅,冷冷的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走进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走进那个丁香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分钟

展示描绘《雨巷》的场景。

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请简述讲授环节的目的和内容,并说明在讲授环节中,你是怎样应用信息技术的,以及信息技术是怎样起到优化作用的(300 字左右)。

这一环节的主要活动是“读”和“悟”要反复吟读,体会感情,体味意境。

在授课环节中会用到音频技术(《雨巷》的配乐视频示范朗读),力争读出本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的感情基调;PPT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引导,让学生找出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等主要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运用这些技术,直观而又形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将课堂带入美的诗歌意境之中。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1.“读”—— 品读意象,领悟情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基调——忧郁、哀怨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品读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采用的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我”主要意象,并体会它们有怎样的特点,领悟低沉、哀怨、无奈、高洁、凄美等情感。

(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

《雨巷》配乐朗诵作品网址 http:///programs/view/5DWYQLrFQRQ/

用图片和说明来了解丁香花“虽美易谢”的特点。

用李商隐和李璟的诗来加深理解丁香愁绪。讲解:古诗中诗人也用丁香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丁香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个字(学生回答:愁)。

丁香姑娘有___的特点,象征了____。

通过幻灯片的呈现,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丁香与愁的不解情缘,加深对“愁”的理解和感悟。

多媒体展示意象图片

古诗中用丁香来描写愁的句子:(幻灯片)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景《浣溪沙》

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本课的名称:雨巷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三、掌握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课中:用实物投影仪播放学习视频,展示PPT,学生诵读诗歌,品味意境,领悟情感。

展示理解程度

认知状况评价

评价量规

课外:推荐阅读戴望舒等现代诗人有关诗歌,在班级博客中上传阅读读书笔记,或者在博客中上传“我喜欢的现代诗歌”。

在研读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丰富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作品展示

会计信息化流程优化 篇6

财务会计流程的定位

根据达文波特关于流程的定义,其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界限。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产生了大量的业务信息;财务会计流程获取这些信息,经过加工后,将信息提供给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利用会计流程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活动,对经营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财务会计流程的设计思想、数据采集效率、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第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理论基础落后。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按照从金塔底端—层层向上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各核算模块成为彼此独立的“孤岛”。

第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当某项经营业务发生时,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只将反映该经营活动的一小部分信息作为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了财务会计信息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有用性。

第三,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不支持实时控制。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与业务相分离。会计数据通常在业务发生后而不是实时采集,信息的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据进行排序、过账、汇总和对账,财务报告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而非直接可用。

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BPR)

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到信息化管理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流程分析与诊断。在进行流程重组之前,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重组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流程分析与诊断是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诊断。

第二,流程的再设计。在流程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进现有的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流程再设计不是照搬手工流程,而是应该将信息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融入流程设计,尽可能体现信息集成,支持实时控制和快速响应。

第三,流程重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力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方面面。流程重组的成功实施会带来业绩的巨大进步,但若实施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第一,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应能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第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消除不增值环节,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应用流程再造,消除编制记账凭证等非增值环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财务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减少数据的重复处理。在优化了的财务会计流程下,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业务部门将经过确认的单据保存在业务单据数据库中,通过财务会计一体化IT模型将业务信息自动转化为记账凭证,并保存在记账凭证数据文件中;但企业需要生成相应报表时,通过报表生成系统从共享数据库文件中实时获取数据,自动生成报表。

第三,打破顺序化业务流程,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人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优化信息建设 篇7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处理和控制高校中各种财务收支活动及学校整体经济状况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重组, 将高校的财务活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方式进行整合, 建立财务管理系统, 以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使高校的财务与决策活动更加迅速、便捷、有效。

(一)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 我国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模式陈旧, 不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虽然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 但是, 与经济的全球化相比, 我国的财务管理发展却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目前, 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上, 这种模式是以功能划分的层级组织模式, 财会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 重核算、轻管理, 财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淡薄, 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对财政法规的执行教条化, 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植入财务管理体系的进程。

2. 预算管理不科学, 内部控制环节薄弱, 限制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利用。

虽然目前高校的收入来源比较多元化, 但其预算形式却比较单一, 收入方面只是偏重于财政拨款和学生收费项目收入, 支出方面则偏重于对学校各部门日常运行经费的分发, 这些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而可以看出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经济导向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 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原有的传统模式下, 一笔资金的处理经常需要重复记录和调整, 增加了财务工作的负担。因此预算管理的不科学和内部环节的薄弱都限制了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3. 高校领导以及财会人员思想意识的落后, 忽视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由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传统模式使许多高校的领导只是凭借个人在处理财务上的经验与能力决定资金的使用, 忽视了财务管理信息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的影响, 也因此忽视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另外, 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的高额成本也使得高校领导不愿轻易接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二) 造成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1.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高校领导及财务人员的影响。

目前的财务信息系统只是按照固定的处理模式进行程序的编制, 其实质就是对传统人工会计模式的简单模拟, 而这样的系统提供给财务管理者的也只能是一份份罗列简单的财务报表。另外, 高校领导及财务人员对传统财会模式的依赖和技术的落后使得这种信息化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市场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2. 财务部门资源利用率低且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功能开发程度不高造成信息化技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虽然高校财务部门经常购置许多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 而且高校基本上已普及校园网和局域网络的使用, 但是由于对资产、设备认识的不到位, 目前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而且, 现行市场上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很不健全, 只是包括了一些诸如学费管理系统、银行票据管理、教职工工资管理、账务信息等一些主要的内容, 其他纷繁复杂的管理内容都没有被包括进去, 再加上财务人员对系统软件的认识和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度, 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的进程。

二、加强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优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一)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是未来财务核算管理的发展方向

现如今, 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已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走在信息科技前端的高校更是离不开网络的应用, 而掌握财政大权的财务部门跟学校各个部门联系紧密, 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就成为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可以大大简化财务部门繁杂的工作量, 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提高财务部门的业务水平, 使财务管理体系得以优化并加快其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使财务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更加便捷, 且可随时将历史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期数据结合在一起, 建立数据库, 利用网络输出数据和传播信息。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因此从数据的处理转向对现代信息的加工和在加工,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成为由传统的“核算型”人才转向与时代接轨的“管理型”人才。

(二)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实现智能化、开放化、资源共享化的必然要求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会计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 使之相互融汇贯通, 并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 使之重新改造和整合, 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因此财务信息系统是一个财务人员和计算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财务管理系统。目前, 高校的校园网技术为实施高校财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财务人员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化和开放化, 而使用者也可以更加及时、充分地获得需要的信息。高校财务管理网络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实现财务数据在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只要是在校园局域网内, 不管是学校领导、教职工, 还是学生, 都可以通过校园网, 使用账号、密码登陆财务管理系统方便地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学生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缴费情况、教师能查询到工资发放明细表, 这些既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简化了财务人员的工作, 省去了当面解答问题的繁杂。

(三)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使财务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运用使财务信息的收集、录入、加工、输出等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和网络进行分析处理, 进行风险评估和绩效预测, 使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可以便捷地作出正确的决策。它可以轻松地解决传统的会计系统的局限性和时空障碍, 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快速, 从而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质的飞跃, 成为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的一部分。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网络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实现前提条件即高校的校园网络和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完善。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高校一般要具备有财务处理系统软件、学生收费系统、助学贷款管理系统、教职工工资管理系统、各部门经费管理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等财务管理系统, 要使网络化系统覆盖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 在学生收费管理方面, 学校财务管理就有责任在提高学生学费收费率方面有所作为, 财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内的网络资源, 建立缴费管理和教务处、学工处管理工作的网络联合, 使教务处和学工处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共享功能及时查询学生缴费和欠费情况, 做好欠费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处理学生欠费问题时进行更方便和人性化的处理。

(二) 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因此要开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提供新的服务。一方面, 高校领导要改变固有的观念, 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要改革旧的工作体制, 支持并领导财务管理部门尝试新工作方法的创新, 为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铺好道路。另一方面, 由于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功能少, 只能处理简单的日常数据业务, 所以要积极地扩展系统软件的使用功能, 增加财务分析、预测、成本—效益分析与控制等功能, 使财务部门的工作模式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

(三) 要加强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的进步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知识技能和业务素质。目前财务人员大多是学会计出身, 对计算机知识不太熟悉, 不能在信息化进步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而专业计算机人才又很少了解财会知识, 也不能在开发软件时达到专业会计知识体系的要求。因此, 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 高校要加大力度培养精通会计学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 积极转变观念, 学习新的管理理念, 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 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养。

四、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一) 财务信息化系统内部的安全控制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 虽然高校内使用的大多都是校内网, 给数据安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障, 但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 通过网络实施犯罪的黑客日益猖狂, 必须预防外来数据的入侵和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 网络安全问题给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因此在网络管理上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建立高效的防火墙, 时时进行网络维护, 防止病毒入侵, 以免财务部门数据外泄或者遭到破坏。同时, 财务部门可以根据授权控制, 将财务系统管理员、技术操作员和用户的权限和安全级别进行清晰的界定, 明确每一个用户对数据访问的权限范围和内容, 分别规定各类工作人员处理数据的操作资格。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访问者获取财务数据资源,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部控制也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 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信息化的程度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现在仍处于初期阶段, 信息化程度低, 而且普遍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 导致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项目可行性不高, 成功案例也不多。因此在加强建设信息化过程中, 要注意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站在发展的视角看问题, 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造旧的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既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也不能认为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一劳永逸。同时, 还要保证数据和信息系统得到及时更新、升级和维护, 以维持信息化的动态变化, 保障数据信息的时效性, 以免用户因获得滞后的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 高校要加强培养或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并不断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目前, 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大多是购买的商业软件, 这些软件虽然具有实用性, 却不能满足不同高校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的个性化需求, 不适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能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而现有的财务人员大多不符合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高标准, 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培养人才的投资, 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 引导他们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管理工作模式和激励制度,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进一步地开发适合本校管理模式的功能完善的能够同时满足实用性和个性化需求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 防止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 加强信息在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流动

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要配合学校整体的管理系统, 应该是学校整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样才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在学校各部门的共享, 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因此要在学校内部网络建立跨部门的组织信息系统, 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机连接在一起, 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使财务管理和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通有无, 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

五、总结

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是高校提高财务部门管理效率、优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也是信息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一方面应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 在财务部门积极实施改革, 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应时刻注意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并积极维护和保持信息建设的动态性, 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逐步实现信息化, 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达到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继而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为优化现代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干梅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64-65

[2]孙峰云, 刘微微当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改革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3:40-42

优化信息建设 篇8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优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并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非计算机证据的数据和比例相对减少,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方法、流程及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作为企业内部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转变理念,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更新审计手段,更大程度地发挥审计职能和作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策略。

一、系统规划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格局,提高信息化建设实效

当前许多企业在充分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虽大大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力度,但缺乏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格局的规划,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硬”轻“软”现象,即配置了充足的信息化建设硬件,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和企业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审计培训工作, 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实效性不强。 因此,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其建设格局进行系统规划,以提高信息化建设实效。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规范性建设。 结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的深入分析, 在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成果评选和内部审计信息化理论研讨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和信息化系统,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硬软件投入的均衡以及符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践需要,制定系统的、切合实践的IT蓝图,以切实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支撑能力。

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目标性建设。 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长远规划, 探讨和提炼现代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制定系统的、切合实践的建设目标,以更好的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资源,、实现数字化审计;二是充分利用企业网络平台,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共享;三是积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水平和效率。

三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素质建设。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审计实务需求,核心在于充分应用。 因此,在企业完善配置信息化审计硬软件后,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建设,按照 “边建、边学、边用,重在应用”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审计人员信息化审计业务培训活动,如“密集式”培训、“1拖N”式帮带培训及压迫式培训等,以快速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审计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构建企业信息化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信息化审计效率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方法、程序及内容与传统手工审计的差异极大,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积极构建企业信息化的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信息化审计效率。

一是构建“数字化”的审计模式。 引入灵活和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数据分析工具,并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管理、聚类、 关联分析等先进技术,构建“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 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持续和深层次分析,对企业内部审计项目中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问题查找和疑点分析, 分析企业经济事项中的热点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常规审计数据分析难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进行精确地筛查, 以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和层次。

二是构建“信息引导”的审计模式。 即首先,在企业各经营区域、各业务范围、各部门及各类风险的全面持续性审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审计网络形成全景式的风险视图。 然后,对收集的海量数据通过信息化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全面掌握、快速处理与深入挖掘的前提下,精确定位企业内部风险。 最后,通过信息系统对审计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审计流程的控制与监督,审计成果的统计与跟踪等一系列审计运作,有效提高审汁业务效率、管理水平,防范审计风险。

三是构建“数据传导”的审计模式。 即首先,以OA、AO(不仅仅是OA,而是OA、AO的交互)交互为载体,构建一个统一的企业内部审计项目指挥中心,下达各项审计指令,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同时,以审计专网和互联网为平台,形成企业经营事项信息数据收集的两条通道,并保证各审计组之间的信息共享。 然后,以AO系统为载体,通过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审计数据的集中处理、最后,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实现对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从而实现资源整合,多维查询,信息共享,审计指导的目的,以促进信息化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全面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管理体制,防范信息化审计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如因操作失误、程序处理错误、 非法入侵和网络传输故障等均可能对电子数据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泄漏,增加审计风险。 因此,新时期,企业在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全面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管理体制,防范信息化审计风险。一方面是建立全面的审计管理体系。树立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建立信息化内部审计下的非现场审计、现场审计、查证分析、内控评价、违规积分管理等审计稽核管理体系,将各类审计信息风险分析报告归类整理,并及时实施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 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工程跟踪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流程管理,从而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审计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洁.分析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与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2]巩笑男.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优化信息建设 篇9

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信息社会, 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自从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 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实现国家的信息化和工业化, 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业务流程重组, 有利于组织结构优化, 有效降低成本, 增企业竞争力, 激发生产、技术创新, 加速企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企业的运营越来越融入计算机网络, 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在网络上运行, 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性能卓越、管理方便”的“高品质”企业网络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基石。

1 网络建设规划优化的背景

为了满足公司高速发展、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实现集团与各分子公司统一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要求, 集团公司统一引进了用友公司NC-ERP系统、CRM系统和艾克斯特公司的PLM系统。经过系统的分析、整体的规划、全方位的安排, 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取得了显著的良好效果。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业务管理软件深入应用, 数据量的急剧增加, 跨地域各园区数据传输往来频繁, 公司原有网络规划带来了瓶颈, 不能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 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 将公司网络建设成为一个以ERP软件系统为核心, CRM系统、PLM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视频会议等为一体的快捷、高效、稳定和安全的现代企业网络。

该网络架构体系必须具备如下的特性:

(1) 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完成集团网络架构体系, 确保集团与各分公司的网络连接高效、稳定和安全, 实现各分公司、部门的办公自动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2) 实现集团内各分公司资源共享, 如:技术、采购、库存、生产、财务等;

(3) 实现集团内各分公司ERP系统、CRM系统、OA系统、PLM系统等管理软件的正常运行;

(4) 实现集团各园区的视频会议和异地终端的接入, 保证视频会议正常运行;

2 网络规划设计原则

将各分公司的网络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集团信息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符合企业长远的基本框架、带宽、安全和稳定要求, 系统遵循国际国内标准, 系统采用国际标准 (EIA/TIA568A标准) 结合我公司的特点采用分层星形拓朴结构;系统立足开放原则, 既支持集中式网络又支持分布式网络系统, 如CLIENT/SERVER;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标准的RJ45插座, 支持大型文档、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等跨园区异地传输;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的要求, 以便于与国际、国内其它网络互联;系统支持ERP系统、CRM系统、PLM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视频会议和保安监控系统等。

2.1 实用性和安全性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都以使用为第一宗旨, 适合企业信息化和管理要求, 同时兼顾安全性并作为企业信息化运行的重要指标。

2.2 标准性和可靠性

该网络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标准建立,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以便能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在同一网络中共存。确保该环境中各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具有可靠的容错和修复能力。

2.3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整个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各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学, 便于维护, 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恢复。同时该网络具有开放性以便不同的设备接入, 满足系统的升级和扩充要求。

2.4 经济性

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3 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3.1 网络拓扑结构介绍

此次网络系统优化设计中, 我们采用分层设计方法, 将网络的逻辑结构化整为零分层设计。将网络拓扑结构划分为3个层次, 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采用分层设计方法的好处:

(1) 节约成本。流量从接入层流向核心层时, 被收敛在高速的链接上;流量从核心层流向接入层时, 被发散到低速链接上, 因此接入层路由器可以采用较小的设备。层次模型模块化使网络中的每一层能够很好地利用带宽, 减少了对系统资源的浪费。

(2) 易于理解。采用分成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网络拓扑结构层次结构清楚、结晰, 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实施不同难度的管理, 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3) 易于扩展。分层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层次模块化更有利于系统的扩展。

(4) 易于排错。层次模块化能够使网络拓扑结构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子网结构, 管理者能够更方便的确定网络故障的范围, 从而更快的排出网络故障。

3.2 网络拓扑结构图

3.3 网络系统的布线原则

3.3.1 布线设计要求

(1) 大楼与大楼之间采用6芯多模光纤

(2) 楼层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双绞线

(3) 信息点采用超五类模块和单口面板

(4) 每栋楼采用独立的网络机柜

(5) 每个机柜内含语音和数据

(6) 每个机柜内安装网络配线架和语音配线架

3.3.2 数据信息点需求

数据点350个、语音点70个

24口网络配线架20个、110配线架8个

42U网络机柜2个 (中心机房)

20U网络机柜5个 (分配线柜)

6芯多模光纤、24口光纤配线架

耗材等

3.4 网络技术及中心机房技术要求

①服务器采用IBM和DELL, 系统平台采用Windows 2007Server和Linux;

②公司的厂房和库房与计算机中心机房之间采用100M光纤互连, 总公司用网通公司的光纤接入INTERNET, 各分公司采用ADSL连接到INTERNET;

③各个分公司建立局域网, 采用F/W到F/W IPSEC VPN连接到总公司;

④整个防病毒系统采用趋势科技的网络版实时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网络版和防病毒网关IMSS;

⑤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结构, 使用Cisco 3560和huawei5300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 通过1000M以太链路连接到服务器, 并通过DLINK级联交换机提供100M到桌面。

⑥采用Catalyst 2950交换机和Juniper防火墙对网络安全进行控制和管理, 与子公司进行F/W到F/W的IPSEC VPN连接, 从而保证集团内部数据进行安全可靠的交换;

⑦对于保密的资料通过身份认证和SSL加密的方式进行发布和交换, 从而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安全;

⑧为了确保安全, 每台服务器上配有单独的软件防火墙, 主要用于限制可以访问的权限, 如在WINDOWS 2007SERVER服务器上我们配置了瑞星防火墙, 在LINUX服务器上, 我们启用了TCP WRAPPER, 通过端口对服务器使用进行限制, 拦截和丢弃不必要的数据包, 保证服务器不受DDOS的攻击, 同时, 还通过HOSTS.ALLOW和HOSTS.DENY来限制可访问的客户端, 只允许可信任区域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联接,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⑨完善的数据备份体系, 建立数据备份服务器, 每天进行, 同时进行异地备份, 每周进行覆盖备份, 每月保存一份。保证数据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保存, 以进行灾难恢复, 确保数据的安全。

3.5 网络优化设计特点

网络优化解决了目前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即速度问题、安全问题、灵活扩展问题。

(1) 速度问题:使用万兆互连双核心结构, 使网络核心设备不但可以互相备份, 而且有效的减轻流量负荷, 使设备时刻保持稳定和高效。

(2) 安全问题:企业网核心层、汇聚层、楼层汇聚层所使用的产品全部具有网络病毒和攻击的防护能力, 并且防DOS/DDOS攻击, 因而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到安全防护, 足以应对突发事件, 保持网络稳定、通畅。

(3) 灵活扩展问题:核心层使用的路由交换机, 可以为将来的网络实现轻松扩展。

4 总结

当今社会市场信息瞬息变化, 竞争越来越激励, 企业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客户满意度, 强化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 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缩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差距,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都需要企业有先进的管理软件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如何保证企业的各种管理软件的正常运行, 稳定、高效、安全和便捷的信息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霞等:网络建设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1) .

[2]格拉齐亚尼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之路由协议和概念.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3) .

优化信息建设 篇10

这些问题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财务管理水平、质量的提高, 增加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因而迫切需要对其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进而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一、路桥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 财务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价值与资金同步

财务管理对路桥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贯穿到路桥施工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中。“在路桥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中, 资金的使用、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 (1) 。也可以说,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路桥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 它控制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监督。因此, 路桥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 增强了信息的集中化管理, 推动了其资源的集中配置以及权力的集中监控, 从而实现价值和资金的同步。

(二) 财务信息化有助于财务管理的决策水平提高

路桥施工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后, 能够加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联系, 这样能够让企业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可以准确、及时地在财务管理中反映出来。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状况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有效的防范及处理, 同时, 这些处理的结果在反馈给管理层后, 对于管理层的决策水平以及效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 建设财务信息化, 有助于对企业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管理, 进而促进整个路桥施工企业所有程序信息一体化的发展, 而信息化一体化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水平。

(三) 财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通过建设财务信息化, 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规范, 消除以往企业所存在的业务流程混乱的现象, 促进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沟通的流畅, 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 财务信息化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公平化、透明化、集成化, 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进而提高其财务决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

当前, 我国很多路桥施工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造成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财务信息化主要涵盖:成本、预算、风险、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其中成本管理又涵盖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 (2) , 对于路桥施工企业而言, 在其具体的项目施工中会涉及繁杂的各种工程材料, 所以, 需要路桥施工企业的预算人员、材料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共同参与。然而, 在具体实践中, 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并没有同步进行, 给财务信息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这也正是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欠缺认识而造成的。另外,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 使得在实施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化不够重视, 使得在资金投入上不足, 进而造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缓慢。

(二) 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会计电算化基础薄弱

如前所述, 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使得企业在财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投入上也存在诸多短板。对于部分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而言, 他们不仅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 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方面也较差, 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不够, 对于计算机技术就更为贫乏, 最终造成许多路桥施工企业缺乏专业性的财务信息化人才。而这种人才的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造成企业即使在推行财务信息化, 但是其收效甚微, 这种结果又会让企业怀疑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 使得企业在后期难以加大投入, 最终让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

(三) 财务信息化软件有待提高

目前, 许多尝试财务信息化的路桥施工企业, 它们所使用的财务信息化软件大多是企业自行研发, 整个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软件。自行研发的软件由于标准不统一、信息管理模块滞后、缺乏较强的操作性, 进而误导相关的财务人员, 造成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降低。例如, 在企业的预算和成本管理方面, 通常仅仅单纯地进行核算、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资料,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 都离不开财务人员, 因而要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 亟需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的培训” (1) , 使其树立起财务信息化意识, 熟悉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实务操作和现代信息技术, 让其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这一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信息和技术的更新快, 更需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从而使其尽可能掌握最为先进的致使和技术, 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二) 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数据系统

路桥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数据系统, 以便实现数据共享, 促进财务信息的更加广泛地交流和沟通, 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全面、重要的数据。“在建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系统中, 一般包涵企业的信息及相关的工程项目信息, 例如:供应商信息数据、机械设备信息数据、技术人员信息数据等等” (2) 。与此同时, 在采集和处理这些数据的过程中, 要力争数据的真实、准确、无误, 确保整个数据系统的完整、统一。

(三) 优化财务信息化软件

要提高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水平, 迫切需要改变当前财务信息化软件落后的现状。“通过优化现有的财务信息化软件, 能够有效促进财务信息化各项操作的完善” (3)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 应该结成联盟, 共同开发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财务信息化软件, 一是能够提高各企业内部信息的质量, 便于与同行业其他其他进行比较, 进而随时优化自身的操作流程;二是有助于整个路桥施工行业的规范, 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先进的通讯手段, 让原本封闭的财务管理推向开放的互联网, 让传统的财务管理尽快适应信息化环境, 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有秩序地竞争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 路桥施工企业还应该实现财务信息的自动生成和归并, 从而降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要完成这项任务, 既需要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还需要加大财务信息化专业财务人员的投入和培养, 更需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 使得企业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 着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逐步成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目前, 我国许多路桥施工企业也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文章分析了路桥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汤丽香, 曾军凤.试析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8) :160-162.

[2]蔡正焱.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3]邱国锋.浅谈路桥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5) :94-97.

[4]熊晓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初探[J].时代金融, 2010, (10) :84-85.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 篇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探索式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它更多地体现生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生长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各种媒体,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采用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要想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就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教师应该给学生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和一个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环境,引起和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主动地、积极地投身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体现在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环节应该是,导入时或渲染气氛,或设置悬念,或巧妙过渡,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期待。

课堂追求自主、高效、简洁的课堂模式,既要学生主动参与,又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因此,不能随意占用原本就属于学生学习的时间。即便是导入时间,教师还是可以思考怎样做到短小精悍,使导入既简洁,又有效,达到快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信息搜索”时,增加课程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事性,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上海世博”为主题,教师播放上海世博主题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整个课堂以上海世博为主线,将教学目标穿插在一个个学生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授“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安装”时,以“硬件纸牌”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电子邮件的收发”这一节课,将传统信件从“书写——封装——投递——运输——再投递”的过程以及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通过短片演示给学生看。

2 注重信息课内容的层次系统性

当前,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大同小异,小学所教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初中甚至高中如出一辙,特别是办公软件、应用和多媒体方面的内容,甚至连要求也差不多。比如小学就要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应用;初中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能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涉及的理论和思想等。同一内容也不是说小学涉及了,初高中就不需涉及,深度可以适度加深。以文件为例,小学是感性认识,会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基本操作;初中在这个基础上要讲文件名、路径、类型、查找;高中进一步分析文件的组织、结构,会用编程方式生成自己的格式文件;会读取一定的格式文件,理解文件规范化的意义。

3 在学习的竞技中发展提高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担心掌控不好课堂秩序,因此就规定了讲课过程中不许学生浏览网页、不准聊天等纪律。这样,学生原本对于信息课的兴趣也会在这些束手束脚的纪律之下大大降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大量新颖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这样即使没有那些纪律,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自然地转入学习。比如说在讲解“文件夹的路径”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一个游戏:根据自己的家庭住址建立文件夹,看看谁先到家。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为了“赶回家”都会手忙脚乱地开始操作。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熟练地掌握了文件夹的新建、命名、重命名、删除等操作步骤了。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机上下载安装一些金山打字等小游戏,在课余的时候可以进行“警察抓小偷”的比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联网比赛,学生在紧张的游戏中,中英文的打字速度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

4 在信息技术课堂要体现创新教育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利用信息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吸收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时代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性人才的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足以扼杀创造性人才。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1)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

要保护好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观察的原动力。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还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在科学的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最后,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以此,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5 注重教学设计的反馈途径

在对学生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造,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的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要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中的交流和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如讲完一课后,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分为3个等级:一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二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熟练教材中介绍的应用软件并可以完成课堂中布置的练习;三级水平要求能够灵活使用书本中介绍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综合应用各种操作有创造性地制作出精美作品。信息技术教学注重操作性,通过分级考核更能合理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反馈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师生都掌握,找出不足,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方式,构建有利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中心小学)

优化信息建设 篇12

关键词:虚拟化终端管理,优化信息建设,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院已进入数字和信息化时代,在新医疗改革的大潮下,优化医院信息化建设, 让医疗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在医院管理过程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1.信息管理观念落后。传统医院信息管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医院信息仅满足医院内部需要,缺乏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造成医院信息时效性低,利用率下降。

2.综合性信息管理人才缺乏。医院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本专业的核算与管理,缺少综合性信息管理人才,导致医院信息规范、管理、监督、利用的脱节。

3.信息系统管理有待完善。(1)医院之间信息系统不兼容, 资源共享存在障碍。近年来, 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基础的网络建设到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各个系统间的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终端设备快速增加,各医院管理系统只有开放、灵活、易整合才能顺利实现系统兼容,信息共享,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2)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彼此孤立,给工作带来了不便。医院内部部门之间系统隔离,材料采购、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等部门有自己的管理系统,使医院的管理决策、投资、预算等决策无法充分及时的传递而延误。这些问题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经济环境中已越来越不适应。 (3)医院办公网终端安全存在隐患。办公网为分散管理,虽然都采取了一些安全防护技术,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蓝屏死机、软件不兼容、驱动冲突、系统崩溃、病毒感染、黑客入侵、 网络滥用、非法访问等众多终端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办公网的信息安全和工作效率。

二、虚拟化终端管理优势

1.科学性:实现集中、统一、灵活管理。虚拟化终端改变传统分散的终端管理模式,终端以远程启动的方式访问统一的操作系统镜像,并可设置终端分区重启还原,管理员可以通过对一台终端的管理而实现对全网的管理;可设置灵活分配用户权限,既可以对终端实现严格的统一控制,也可以为每个终端以适应用户自己的需求。

2.稳定性:实现系统兼容、延续、稳固。虚拟化终端工作主机启动时从虚拟磁盘进行引导,任何问题在重启操作系统后都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终端机本地操作系统无安全隐患,管理员只需要加固服务器端便可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同时,终端应用程序和重要信息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端,并可以创建个人加密磁盘,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保存,访问信息需认证。这些可从根本上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3.安全性:实现安全、规范、保密。虚拟终端系统可严格控制内部网络间的资源共享,防止涉密信息交换,可禁止移动存储设备、光驱等可能泄密的途径,全方位保障医院终端信息的安全。 同时,虚拟终端管理系统支持规范的个性化安全磁盘,采用高强度加密,确保只有用户本人才可以打开。个人磁盘的应用可大大加强信息的安全。

4.有效性:实现普及、效率、可行。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延续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习惯,操作人员可快速上手,提高效率,实现应用和普及。

三、虚拟化终端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

1. 终端管理虚拟化。终端管理虚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医院管理机制和特点, 构建科学的、高效的信息化体系。(1)充分调研,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一是领导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承担起提高信息化质量的领导责任,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提升的职责;二是确定范围,充分了解医院基础网络建设运行状况,确定信息化实施范围;三是是审慎评估专业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2)找准需求,明确信息化服务对象。一是医院信息化系统包括内容, 如网络基础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等;二是通过各项数据分析,,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利用,为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3)整体规划,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标准。优化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树立信息数据资源共享观念和信息沟通、协调工作思想,虚拟化终端管理就是要打破居于内部信息规则壁垒,科学规划,总体设计,做到信息规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可比性分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最终目的。

2. 管理队伍知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行的关键。要求专业人员不仅熟悉卫生统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当的临床医学、现代管理、卫生经济和计算机数据库知识;不仅确立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理念,更要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技能;不仅更新知识,强化技能,而且提高效率,服务创新,只有这样,快速准确地获得各项信息,确保数据质量,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快、精、准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医疗软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意见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和想法,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上一篇:英语作业实效下一篇:充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