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体制(通用3篇)
教学督导体制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现状的分析, 剖析了当前高校教学督导体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完善、教学督导规章制度滞后等问题, 之后围绕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督导,体制建设
高等学校大扩招, 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 扩招导致的入学门槛降低, 造成了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教学质量下降的担心。数量增加了, 如果教学管理跟不上, 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给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活力, 促使高等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 广大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竞争意识。但是, 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也给教师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如敬业精神不够, 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淡化等。因此, 各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教学督导, 发挥其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便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够深入
部分高校的领导对督导工作思想重视不够、支持力不足。虽然他们注重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 但对教学督导的作用认识不够。因而, 教学督导工作难以深入。另外, 部分督导人员和教师对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部分督导人员认为督导工作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外, 更多的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因此, 在督导过程中就显得患得患失, 不敢大胆开展。而部分教师则对督导人员带有一种敌视态度, 认为督导人员是故意找他们毛病。在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中, 决策系统、执行机构和监督部门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教学督导是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的这些认识和做法无疑都是与现代科学教育管理体系背道而驰, 不利于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 规章制度滞后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评估、咨询、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保证, 然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自身法制建设方面却严重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相关条例来规范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性质、职责、组织形式、人员聘任等。第二, 部分高校尚未制定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制度, 已制定的基本制度大都也不是以高校的名义颁发的, 权威性不够高。第三, 大部分高校缺乏教学督导质量标准及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毫无疑问,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自身法制建设不够健全会降低和威胁教学督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 机构独立性差
目前教学督导机构名称不统一, 有的叫教育督导组, 有的叫教学督导组, 有的叫听课团;隶属关系不统一, 有的归学校领导, 有的归教务处领导。部分高校教学督导未独立设置, 而是从属于教务处, 教务处既是决策、执行、管理部门又是监督部门。这种体制妨碍了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 教学督导工作缺乏活力, 督导工作的效能受到严重束缚。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督导机构挂靠于某一教学管理部门, 使教学督导机构成为“临时性”的组织, 无法独立开展活动。 (2) 教学督导员组织松散, 无法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上, 客观分析问题。容易让督导对象把教学督导活动与教学部门检查混为一谈, 不易与督导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 克服交流中的障碍, 不利于实现教学督导的目的。 (3) 教学督导只能围绕教学管理部门而开展活动, 督导的客观性、全面性受到很大的制约, 更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4) 教学督导的事务性工作一般由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 他们本身承担大量的教学管理任务, 难免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使教学督导信息价值大为降低。教学督导机构的独立性差甚至缺乏独立性, 不利于教学督导工作更有效、更好地开展。
二、高校教学督导体制建设的对策
(一) 正确且深刻认识教学督导的作用和意义
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刻认识是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前提。2001年8月,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提到“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该《意见》还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建立政府和社会监督与高校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 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 高等学校要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教学督导制度是高校内部为了保证扩招后的教学质量而建立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其“源于教学, 服务教学, 推动教学, 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基本动力, 是保障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机制”;教学督导制度是高校内部为了对教学过程行使监督、指导、协调职责, 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关系, 科学决策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的制度, “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中, 督导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是构成健全的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 只有决策、执行两系统而没有监督控制系统, 必然会使教学管理决策缺乏科学论证, 执行缺乏检查监督。”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教学督导工作, 加大对教学督导建设的引导, 加强对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宣传工作。在尊重各高校督导制度建设中的积极性、自主性的同时, 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 从宏观上引导学校把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建立适合各校实际情况的督导制度。
(二) 制定完备且科学的教学督导规章制度
健全教学督导规章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目前, 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随意性较大,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和保证。教学督导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督导规程、督导评估制度、岗位责任制、督导档案的管理办法、督导信息反馈机制、督导人员的培训制度和聘任制度、规范督导人员行为的工作守则等。同时, 规章制度的制订, 必须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这就要求学校坚持相关性、能力性、义务性三个原则。没有这三个原则, 规章制度将脱离教师, 并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相关性是指规章制度的内容要与教师贴近。只有内容贴近, 才能引起教师的兴趣。相关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规章制度涉及的内容、范围与教师是有关系的, 或者是与部分教师有关系, 这是容易做到的。二是要与教师的思想、生活、工作实际情况相符合, 形式及表面上相关但又与现阶段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规章制度, 很难引发教师参与的兴趣。三是规章规定必须符合高校职工特点。高校职工队伍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高级知识分子大量汇聚在一起, 彼此协作又有竞争, 他们是国家与社会承担科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思想解放, 个性洒脱, 行为自由。高校不像政府实行比较严格的科层制, 专业特点明显。学校在制订与教学督导相关的规章制度时, 不能不考虑这一特点。能力性是指规章制度的制订, 要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的意见。教学督导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专家的参与是很难想象的。专业人员参与规章制度的制订有两个优点:一是更能保证规章制度的正确性、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二是能够增强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亲和力。义务性是指规章制度的制订过程, 要与执行及履行义务的人密切沟通。一般而言, 不承担职责和不需履行义务的人, 对决策和政策制订不会有太多的关注;而需要执行或者履行义务的人, 则会十分关注有关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制订过程中, 会力争更多的话语权, 积极表达其利益。管理学强调要“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相关性、能力性、义务性原则是正确制订规章制度的重要程序, 在教学督导规章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务须坚持。
(三) 设置独立且高效的教学督导机构
首先, 设置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一流的督导体系至少应该做到两点:第一, 监督检查有力。即‘要有权威’。第二, 评价准确、导向正确。要做到监督检查有力, 督导机构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 不受或少受其他因素干扰。”可见, 教学督导机构设置如何, 直接影响到教学督导工作的独立性, 关系到树立教学的权威性以及教学督导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 一般而言直接领导教学督导工作的领导级别越高, 教学督导工作范围就越广泛, 越具有权威, 能够增强独立性。因此, 从加强督导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需要成立独立的处级教学督导组织。财务独立, 人员独立, 直接隶属于教学校长, 这样有利于加强督导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 有利于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成员及时学习相关教学文件, 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和发展的情况;也有利于将教学管理纳入督导范围, 使督教和督管相结合, 全面发挥教学督导的功能。其次, 提供教学督导的经费并完善督导机构硬件建设。督导人员独立的开展督导活动, 督导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应尽量独立处理, 不受教务处干涉。为了达到这一点, 需要学校明确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经费投入, 提供教学督导的经费, 以提高教学督导的力度和强度。有了足够的经费, 督导工作才能够正常开展。此外, 学校还需要加强督导机构的硬件建设, 帮助解决所需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
教学督导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它不是空中楼阁, 其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来满足,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推动。在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等方面, 教学督导体制建设起到了职能管理部门不能替代的作用。完善规范适切的工作规程是教育督导制度的具体操作的现实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只有从教学的实践和督导工作的实践出发才能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工作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大学教学, 2001, (9) .
[2]李玉春.教学督导: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5) .
[3]赵正大, 许秀英, 梁斌.加强教学督导工作,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2) .
[4]冯瑛.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职工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
[5]李建壮.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6]陈鸿翔.对高校教学督导的几点探讨[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6) .
[7]邹兆男.试论高校的教学督导制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1, (4) .
教学督导体制 篇2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监督、检查、评估作用,加快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步伐,促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组织申报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鄂政督〔2011〕1号)精神,特制订《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督导条列》为指导,按照国家行政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协调运转的改革方向,通过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能,推进区域内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权威、更加高效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工作新模式,全面推进国家和湖北省及孝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①督导体系更加科学。建立全市教育督导组织体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体系,依照法律法规,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督导检查工作。
②督导工作更加权威。通过构建“统筹有序、相对独立、内外监督、上下结合、协调运行、定期公告”模式,着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可信度和权威性。
③督导工作更加高效。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零距离”督导,引入第三方督导、督政督学相结合、监测和评价相结合等新机制,降低教育行政管理社会成本,努力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二)阶段性工作目标。
改革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自2010年至2016年,按照“制订规划、加强统筹、分县(市、区)分项、先行先试、整体推动”的原则,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0—2012年为第一阶段:
①以孝昌县为试点,组织人员到江苏无锡市和我省利川市考察学习,进行教育督导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引导其他县(市、区)开展改革试验。
②以应城市“零距离”督导经验推进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育督导运行机制的改革试验。③以市督学责任区为龙头,全面推进区域内分类分级分区督导工作机制试验。
2013—2014年为第二阶段:在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率先推行教育督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
2015—2016年为第三阶段:在全市实施新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实施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实施区域
(一)改革创新教育督导管理体制
1、积极推进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相对独立运行改革创新。选择孝昌县等有积极性的县市区进行教育督导工作相对独立运行试点,积极进行教育工作党委政府决策、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执行、教育督导部门监督的各自相对独立运行的探索,以提高教育工作的独立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2、逐步推进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督导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选教育规模大、基础较好的孝南区、汉川市等县市区进行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督导的试点。成立“教育咨询督导评估事务所”,聘请高校教授、“8+1城市圈”知名教育专家和本地知名校长、局长、教科研人员,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成立社会团体法人,接受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机构的委托,独立开展教育政策咨询、教育质量监测、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同时,接受教育督导部门的管理、指导,以解决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使教育督导更加公正、公平,更具权威性。
(二)改革创新教育督导运行机制
1、建立和完善督学教育督导工作责任区制度。市级要继续充分发挥由35名高校教授、教育专家、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市政府督学、特约教育督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八个教育督导责任区的工作运行、学习培训、工作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各县市区都应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各自的督学责任区,使全市形成全覆盖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
2、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零距离”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应城市“零距离”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在县市区区域内建立专兼职专业督学、督导员资源库,积极开展事先不打招呼、自带车辆、随机抽调、随时督导、面对面指导工作试验,以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体现督导的随机性、真实性和公正公平性。
3、建立和完善分类分层分级教育督导工作机制。为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教育督导资源,必须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督导。一是孝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承担以督导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职责和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督导工作。二是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承担本区域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督导工作。
4、建立和完善“8+1”武汉城市圈教育督导责任区交叉督导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8+1”武汉城市圈教育资源和教育督导责任区的督学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联合开展教育专项督导工作和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督导工作。
5、建立和完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与随访督导相结合,监测和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四、改革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和进度安排
(一)改革措施。
1、加强领导。开展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进行,拟成立孝感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王芳同志担任,成员由教育、编制、人保、财政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市教育局局长蔡诗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2、出台支持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将本次实施的改革创新内容和相关要求纳入其中,科学决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此次改革创新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3、细化相关方案。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本项目的实施,在《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案》出台之后,按照方案的实施内容,相关县(市、区)要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工作细化到人,到相应的责任科室。
4、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为扎实推进此项试点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将此项工作列入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奖励。
(二)配套政策:
1、市政府制定《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和科学有序开展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建立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通报制度。
2、市政府制定《孝感市〈义务教育法〉实施意见》,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督导机制;建立督学选聘制度、督导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等。
3、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库;建立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重要依据的新机制;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经常性、过程性、客观性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机制,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三)保障条件
1、健全机构,充实干部。各地要把此项试点工作作为推进本区域内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要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条列》和省政府第225号令的要求,健全督导工作机构,充实督导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育督导队伍。
2、加大投入,保障有力。教育督导人员是履行国家对教育督导、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能,履行行政执法类的公务员。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落实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的前提下,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教育督导专项工作经费,全额保障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经费支出需要;同时,为教育督导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现代监测工具、办公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
3、加强统筹,有序协调。逐步理顺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管理的工作关系,保证教育督导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加强全市统筹,逐步消除县(市、区)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障碍,逐步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的业务垂直管理,构建统一协调“一体化”的孝感“8+1”武汉城市圈区域内教育督导工作机制。
4、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一是积极争取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的领导和“8+1”武汉城市圈专家的支持。二是各县市区先试先行,边改革创新,边总结经验,边推进;加强本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总结推广各地开展试验工作经验,在总结表彰和争取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安排和倾斜。
(四)进度安排
1、深入调研,制订方案。2010年10月-2011年3月份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提出孝感市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试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统一思想认识;各县市区提出改革创新实施工作方案和步骤,由各地上报孝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孝感市教育局综合后上报省教育厅。草拟《工作方案》或《意见》上报市政府。
2、开始试点,实施改革。2011年4月-2012年9月完成启动实施工作。2011年5月前,组织孝昌县、汉川市、孝南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县市区外出学习考察,请有关专家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试点县市区进行指导和研究、论证。争取省、市、县(市、区)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3、总结经验,完善措施。2013年全年。对第一批试点县市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及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和验收,巩固提高,努力实现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争取市政府领导听取教育督导改革创新工作情况汇报,争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以形成整体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
4、扩大范围,区域推进。2014年-2015年。召开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会。加强指导,整体推进,联动实施。
5、深入总结,全市实施。2016年,全市剩余县市区全面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基本实现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按新体制新机制运行的目标。
五、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创新重点:
1、督导重点:以督学为主,以督政为辅。
2、督导方法:以原有的“零距离”督导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契合均衡发展的要求。
3、督导内容:从原有的督规范办学行为为主转到督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督导方式方法的五大创新
1、督导队伍的创新
2、督导内容的创新
3、督导方式的创新
4、督导过程的创新
5、督导结果的创新
一、督导队伍的创新
•组成(整合全市资源)
1、专职督学
2、兼职督学
3、督导专家
4、社会知名人士
•(目前全市各类督导人员248人)
•督导队伍的管理:
1、开放性
2、竞争性
3、随机性
传统的督导内容
•《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等级标准》4A,36C
•《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等级标准》新版5A,48C
•湖北省实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大工程:队伍、质量、建设、关爱;两大机制:投入保障、督导评估机制。
二、创新督导内容,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
三、创新督导方式,随机性督导(随机抽查督导学校,随机抽查督导专家,随机抽查督导内容)
四、创新督导过程(1)随机性督导,专题性巡查,规范性整改
4、创新督导过程(2)
1、督导过程是个规范的过程
2、督导的过程是个提高的过程
3、督导的过程是个相互监督的过程
5、创新督导结果
1、评分细则公开
2、评分依据公开
3、评分结果公开
几点思考:
1、均衡教育试点县市认定的标准、方式、级别、形式是什么?
2、均衡教育大背景下督导工作如何开展,相互促进?
3、县市均衡教育真的三年就能达成吗?
教学督导体制 篇3
1 构建案例教学体系背景下教学督导体制的实践意义
教学督导体制作为一个完善的教学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管理的三大环节中, 扮演着监管和保障的重要角色, 保障着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及执行的有效性, 从而保证并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我校着力开展的“高等医学本科教学中建立案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的重点立项课题, 适应《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提及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国际医学教育新趋势的要求。同时, 在普通本科医学教育中系统开展案例教学更是贯彻“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要想确保此项重大教育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就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 也就是对现有的教学督导体制不断完善和改进。在进行案例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 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都要经历不同程度的革新, 现行的高等教育督导措施不能完全照搬到案例教学体系背景下的督导工作中。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教改后的新局面, 建立起与案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督导体制, 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推进案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由于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在传统教学向案例教学转变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诸如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定位不明确、学生不适应等实际问题, 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只有积极发现和应对这些问题和矛盾, 更好地改善督导系统,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案例教学体系的顺利构建。
2 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贯彻到高校教学督导的实践中来, 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就是兼顾并协调好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督教工作中以教师为本, 促进教师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5];而在督学过程中又要以学生为本, 督促学生加强学习自主性,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特殊性, 教师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将其设计成案例, 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案例场景, 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督导的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更加注重学生的全程学习和全面发展, 更加关注授课教师在指导者和促进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以期督促师生双方在新的教学情境下共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
3 案例教学体系背景下教学督导体制的构建
3.1 理念更新
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需要教学督导人员从提升自身认识开始, 进而引领师生双方实现思想上、理念上、习惯上的转变。若想顺利完成由传统教学向案例教学的调试和过渡, 教学督导人员应当在工作中更着重于对教和学的主体进行引导, 协助双方实现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自发讨论、交流互助, 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激励教师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充当好教学活动中的点拨者和引路人, 将“权威”课堂转变为“民主”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2 组织构成
教学方式的革新对于教学督导人员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具有充足的教学或教育管理经验, 学术造诣较高、对学校教学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 还要对新型的教学方式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对案例教学的目标、运作、评估有一定的见解。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需要, 教学督导队伍除有经验的离退休副高以上教师和校、处级领导以及一部分在职教师和管理者外, 还要有在案例教学方面授课经历较多的一线教师, 由他们共同构建起以专职督导专家为主导、资深同行协助配合的教学督导队伍, 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在确保充分发挥教学督导职能的基础上, 促使教师完成案例教学理念、方式以及教学习惯的转变。
3.3 运行实施
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主要涵盖督学、督教、督管3方面, 具体表现为督导人员所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活动, 既包括对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组织设计、随堂讲授和评价总结等各环节的检查评估,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方位的激励指导, 还包括将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新情况反馈给职能部门, 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3.1 督学
在以往的教学督导工作中, 督学是相对薄弱的一环, 而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 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倡导学生通过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正如案例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作为案例分析以及课堂研讨的主体,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效果, 因而专家对学生的督学在案例教学督导体系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鉴于案例教学的独特形式, 督学要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协调性和全面性, 通过对学生基于案例的独立思考、分析拓展、查获新知、多向交流等多方面技能和知识储备的考查, 了解学生在案例教学环境下的学习状况并加以引导,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具体而言, 督学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应有所侧重: (1) 课前预习及自习: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拿到的案例进行思考分析, 通过查阅、记录, 掌握案例所引申的一系列相关知识, 完成理论学习, 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而学生的预习、自习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督学应采取定期检查结合随机抽查的方式, 针对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分析案例的条理性、查获知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指导, 督促学生在课堂外的环节完成学习任务。督导专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资源, 鼓励自学能力较强者积极帮扶较差者, 并参照学生课堂评价标准量化预习、自习评估指标, 如学习的自律性、案例分析的深度、知识拓展的广度、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查阅途径和记录、发言提纲的书写、互助协作能力等, 综合学生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打分, 并将成绩计入本课程的期末考核中。 (2) 随堂听课:学生的随堂表现可以让督导专家更直观地了解个体预习、自习的效果, 以及对案例研讨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督导专家依据具体化的案例学习评价指标记录学生的课堂状态, 如课堂发言的主动性和全程性, 思维的活跃度, 表达的流畅性, 交流互动的频次,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督导专家据此衡量案例教学的效果, 发现每位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因材施“导”, 在课余针对个体的不同特质加以指点和引导, 帮助学生之间学识交流和互补, 促进学生学习状况的改进。 (3) 课后复习及作业完成情况:案例教学需要督导专家对学生从学习理念到方式的全面督学, 课余的督查和辅导同等重要。通过检查学生案例讨论报告和课堂听讲体会的撰写, 及课外作业和思考题目的完成情况, 查验学生将所学案例内化为理论知识及加以应用的能力并予以点评。 (4) 督导专家应采用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 参与学生案例学习的各个环节, 进行有效督促、指导。
3.3.2 督教
教学督导在重视和体现学生主体效能的同时, 亦不可忽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目前, 高校针对教师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的督教工作已相对成熟, 而在案例教学中, 督教应有所调整和侧重。 (1) 督教目标:督导专家和任课教师的共同目标是尽快顺应案例教学的方式方法, 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督教指标:督导专家要强化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交流的引导及激发促进作用。督教应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引导教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督教指标包涵了从对教师案例设计和材料准备的检查、对案例教学技巧熟练应用的评价, 到对教师组织安排案例课堂、适时引导解答学生的随堂提问、自身应变和学习能力的衡量, 以及对教师课堂小结和评价学生的考查。 (3) 督教方式:督导专家在完成单方面的督教工作之余, 更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 通过课后的总结点评、听课反馈、观摩示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教师的教学指导。督导队伍中具有丰富案例教学培训、授课经验的教师, 可借助个体化交流或经验分享, 将自身教学和学习经验介绍给其他教师, 共同进步。
3.3.3 督管
督管是针对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言的。督导专家应将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搜集到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 整理研究后及时反馈给职能管理部门, 并积极参与职能部门组织的经验研讨会、评议会, 不仅为教学管理部门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持, 还要成为引领新决策落到实处的践行者。
3.3.4 自身建设
如前所述, 教学督导专家的理念、认知和学习能力制约着案例教学督导工作的成效。教学督导专家的自身发展也应秉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原则, 保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 不断加强案例教学知识的学习, 使成员间的交流和研究常态化。在队伍建设上, 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晰各方人员的职权, 传统的专职教学督导专家要进一步强化督教促学、指导评估的职能, 吸纳入队的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应充分发挥传授经验、推动交流的作用, 在促进其他教师适应案例教学的同时提升自身学识和技能。
4 发展趋势
在高等教育的教改浪潮中, 教学督导对教学活动监控和保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倾向于合作化和引导性, 更加迎合教学变革的需求, 也更加关注师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与案例教学的成因和发展理念不谋而合[6]。在我校建立医学本科案例教学体系的实践中, 要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应的教学督导体制, 以协助教学活动主体更好地适应案例教学情境, 促使双方全面发展, 为案例教学全面深入地推进保驾护航。
摘要:教学督导在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维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中发挥监控作用, 能有效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 对加快高校教育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意义重大。在我校着力于构建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案例教学体系的背景下, 探索与案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督导体制, 以便为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督导体制,构建
参考文献
[1]李萍, 王振维, 王中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与趋势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7) :34-35.
[2]李志平, 李晓.本科大学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5) :62-64.
[3]王青梅, 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31 (3) :7-11.
[4]李政辉.案例教学法探源[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9) :89-92.
[5]张景雷.美国与我国教学督导的差异比较[J].教学与管理, 2011 (12) :158-160.
【教学督导体制】推荐阅读:
高校教学督导06-30
二级教学督导07-01
教学督导评价08-15
教学督导简报07-27
教学督导 论文08-21
教学质量督导制度10-28
教学质量督导计划05-17
基础部教学督导07-10
教育督导提高教学质量07-28
职业学院教学督导简报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