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2024-09-12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通用10篇)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1

一、会计准则国家化概述

会计准则国家化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契合的、完整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概念框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 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 从而达到会计准则国家化目标。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 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扩大, 需要会计准则的国家化来适应经济发展, 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即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国家化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会计准则国际化, 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可回避的现实。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正致力于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 其近期目标是使世界范围内筹资的跨国公司接受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远期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所有大公司都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总体看来,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潮流已经不可逆转。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加快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 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三、准则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与协调

(一) 准则国际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 真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准则国际化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孕育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1.准则国际化的必然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普遍化, 必然要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国经济的准则国际化, 是该国市场自身发展要求不断拓展其空间的必然结果, 是该国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 具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及其进步意义。其次, 现代经济的发展, 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 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 都需要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2.准则国际化的全方位性

在全球化经济的条件下, 一国的准则国际化必将是全方位的国际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从制度上推动和保证了各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准则国际化主张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国际化政策;都坚持准则国际化。入世后, 中国将由原来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国际化, 转变为全面的准则国际化趋同;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国际化, 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国际化;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国际化, 势必逐步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国际化。

3.准则国际化与准则的国家化同步性

首先, 实行准则国际化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应以自主经济为基础并有利于增强自主经济的能力。坚持发展自主经济并不是闭关自守、自给自足。发展自主经济与准则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 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准则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准则国际化为增强自主经济服务。其次,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准则国际化需要一系列互补性的国内政策和体制相配合, 否则准则国际化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还可能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稳定。因此对推动准则国际化的同时应推动准则的国家化。

4.准则国际化的适度性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 借鉴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不能形成喧宾夺主之势, 利用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同时不能忽视准则的国家化。引进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并非多多益善, 缺乏管理与节制的引进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 不但容易出现反客为主、左右国家政策, 从而出现依附化的新经济殖民化不利局面, 而且极易造成国内经济混乱。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是适应制定国自己特有的经济状况和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因此利用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的同时应积极推行准则的国家化。

(二) 准则国家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准则国家化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表现为一方面, 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通过相对性体现出来, 即反映多数国家对准则国家化的共识是通过各国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体现出来的, 没有各国特殊性和独立性, 就不可能取得多数国家对国家化的共识。

1.准则国家化的绝对性

准则国家化一般指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在会计准则方面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在准则国家化与国家经济安全两大国家经济安全要素中, 准则国家化是实现和确保国经济安全的物质前提, 并与后者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目前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跨国公司加紧实施旨在瓜分世界市场的全球战略, 国际竞争的战线从产品的销售全面前移到研究开发阶段, 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转向科学技术与知识资源。因此, 国家经济安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领域, 而是已经扩展到包括经济领域、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 准则国家化已经上升到与国家经济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

2.准则国际化降低准则国家化程度的或然性

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准则国际化的实践表明, 对外经济虽然有削弱一国准则国家化的因素, 但也有增强一国准则国家化的因素。从前者因素来讲, 首先, 虽然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但各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跨国公司并不是无国籍公司。外资企业在东道国的过度发展, 会导致这些企业控制东道国的国内市场, 垄断东道国的产业核心技术, 制约东道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国对外依存度的提高, 会使一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抗风险能力削弱。其次, 自由贸易的政策导向是世界经济的一体与各国经济的专业化和单一化。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 单一经济虽然能够增加一国的经济比较优势, 从国际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 但同时也加深了该国经济对外部世界的依赖, 这不利于自己的综合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及独立发展经济目标的实现, 甚至会对国家的准则国家化保障体系的健全构成威胁。

(三) 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维护准则国家化的辩证统一

立足于对世界进现代历史的深刻认识, 着眼与当代中国在世界大背景和大格局中的振兴, 提出准则国际化符合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同时运用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准则国家化。

1.准则国家化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经济活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 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是我们进行改革准则国际化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一国经济不进则退。面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 中国能否经受得住这种压力和挑战, “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 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2.实行立足于国内发展的准则国际化

从准则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来讲, 是为我经济发展服务的准则国际化, 而不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更不是为了某些政府官员的政绩而国际化。从准则国际化的方法来讲, 是有条件和有原则的国际化。准则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讲效益和讲质量。

3.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改变世界、开辟未来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现代经济中, 金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货币经济、信用经济、金融经济的提法都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现代经济的这一特征。经济全球化更突现金融对于准则国家化的重要性;只有不损害本国的根本利益, 才会有扎实的准则国际化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华.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思考[J].山西财税, 2008, (11) .

[2]赵静.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06, (5) .

[3]贾占锋.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05, (9) .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2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化 国家化 市场化 选择 差异 趋同 博弈 契合

一、会计准则国家化与国家化定义及其辩证关系

会计准则国家化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契合的、完整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概念框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从而达到会计准则国家化目标。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扩大,需要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来适应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会计准则国际化。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各项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体制建设入手保证准则国家化,抓紧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国家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不应仅靠一些治标措施;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实践,使准则国家化的问题进一步复杂。会计准则国家化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学科,技术性使会计具有的国际通用本性特点:复式记账法理论是共同遵守的信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都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原则。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的交流日趋频繁,各民族交往日渐增多,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创造了外部环境。会计准则国家化不是针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吸取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会计准则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有利有益的国际惯例。目标在于消除或减少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别,增加相互之间的共同点,使之逐步趋于一致,从而使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同等性。

影响准则国家化的因素有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化程度和法律制度因素;政府对经济关键和中枢部门的控制力,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准则国家化应做到既利用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又发展准则国际化,实现国际已有的会计准则与准则国家化共同发展;立足于国家化统筹发展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制度建设的准则国际化,是国际化的基础上的国家化。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在要求;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逐步深入,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或惯例在总体上基本协调。通过国内学者研究比较同时发行A股和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按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没有证据表明国际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含量显著高于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基本原则: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的过程是一种互动。

二、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差异分析

1.会计环境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差异主要是由于会计环境的不同导致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全国1200万财会从业人员中,真正具有中高级会计职称水平的不足10%,高级会计人才奇缺,人才结构不合理。

2.经济环境差异。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或惯例在总体上基本协调,我国在努力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差别表现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形成,经济法制化的程度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规模偏小;股权分置,一股独大导致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关联交易普遍;上市公司诚信缺失,导致会计准则和监管手段歧变,双方的不断博弈,使我国会计准则出现偏离国际惯例和趋势例外条款,造成我国会计国际化“点”困难;在资本市场的监管,对利润相关指标过分关注,准则的制定某种程度上主要是为监管者怀疑利润的合法性服务的,而不是为会计信息的真正的使用者投资者服务的。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假设前提的,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留给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空间较大;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决定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性地位,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成为国际间会计准则的一个显著例外。

3.会计法规制度造成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统一适用于市场经济下需要对外提供真实公允会计报表的所有企业;中国会计准则不同企业市场化程度不同,适用的制度或准则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并非全部适用于所有企业。《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非金融类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还有所有2003年1月1日以后新设立企业(小企业和金融企业除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上市的金融企业和外商投资的金融企业适用于证券公司。《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行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三、 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的两难困境

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是一对矛盾。会计的国际化强调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可比,而会计的国家化则强调会计准则在某一国的特性,这是会计准则这一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坚持国际化的同时又坚持准则国家化。

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 与所有国家一样,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不顾国情的实际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国际准则,看不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别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要从准则国家化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要注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整个框架和理论基础,避免出现某个特别准则与整个理论基础相矛盾;要认真研究国外经验的适用的范围、相互匹配和作用的关系,要研究其如何在这些适用的范围、相互匹配和作用的关系基础上,适应我国的实际而国际化。与国际惯例接轨,使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统一,同时顾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调整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目前,只有澳大利亚、韩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际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提出我国会计准则还没有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样由于不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能对我国商品的出口实行配额限制贸易壁垒。不利于我国开展国际贸易;不利于我国吸收国际资本, 更不利于到国外上市和发行债券,并且还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又如,我国企业进行海外筹资时,需将按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调整为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财力。减少跨国融资财务报告的转换成本,降低企业的筹资费用,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国家会计标准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力度,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赢得一定的利益。

在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必须考虑本国实际,必须对经济状况有全面的、系统的和清晰的认识。因为,会计环境对会计准则有决定性的影响,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具体现实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任何会计理论都是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与一定的实际经济基础相联系交互影响螺旋成长起来的,生搬硬套解决不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英、美两个在会计和经济制度上原本同源的国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各自的会计准则出现相当差异(英语在英美两国的演变亦然如此)。同样,德国和法国之间以及它们与英、美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也与其经济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会计准则建立过程中对国际化的考虑也不能脱离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即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只能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在充分“国家化”基础上的“国际化”。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很不相同。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同理国际会计准则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它获得外资的同时,也要以开放市场、损害一定的经济利益作为代价。在利益权衡下,必须做出趋利避害的抉择。在顾及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与全球化会计准则、国际惯例相协调。还要看到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对的,按目前的情况看,它最多只能在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统一使用。由于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试图以一套国际会计准则应用于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1.国家经济不安全的必然性。准则国家化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准则国际化的实践,使准则国家化的问题进一步复杂。例如,近期的重大失误——中海油、汇兑损失近500亿美元;铜期货损失对我国铜储局造成难解的困境。

会计准则国家化的维护,不一定单纯依靠各种对抗,更多的可以是通过加强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来实现。经济的全球化证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形成的经贸利益格局,可以使经贸对抗、报复成为一把双刃剑;经贸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同样可以是维护准则国家化的重要手段。美欧和美日贸易战之所以很难打起来,其主要原因也在于相互依存的加深。因此在实践中,各国普遍追求通过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再通过绝对排他性的政治和经济方式。其次,维护准则国家化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一国的综合竞争力。准则国际化的条件下,一国如果运用政策得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一国的综合竞争力。

会计准则国际化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相互依存等效应,增强会计准则国家化程度,但在一定条件下,即在国内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可能降低一国的准则国家化程度。

2.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开放近25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在引进外资方面,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直接投资额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4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生效以来,使得我国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程度进一步加强。

(1)适时推进契合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适时推进契合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序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准则国际化水平。

(2)立足于准则国家化的国际化。准则国际化应建立在准则国家化的基础之上,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与准则国际化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准则国际化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准则国家化的上,在发展自主经济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准则国际化;准则国际化程度应与我国现有准则国家化相适应,应有利于本国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在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应保持控制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准则国际化与准则国家化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某些行业实施适度的和有效的保护。实际上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它们的制造业落后于别国时,都实行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即便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英国,在其没有完成产业革命之时,对外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获国家集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呈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四、市场化的差异导致准则导向的选择差异

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市场化程度来选择,为了适应本国经济的发展实际需要,各国会计准则的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术语及其含义等普遍存在差别。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的变更,会导致其国内及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直接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选择会计准则的导向,要契合本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既要审慎行事又要积极主动。

1.准则按导向的划分:目前准则可划分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混合中间体——目标导向会计准则。

(1)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特征: ①会计准则中应包括对该准则所要实现的目标及相关重要会计原则的论述; ②准则规定应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没有或只有很少例外;对经济实质相同的事项的会计处理保持基本相同的会计处理; ③包括数量适中的指南,提高实务中准则应用的一致性; ④避免“明线”测试规定(即超过某百分比就必须采用另外的处理方法,如租赁准则中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划分标准,美国的会计原则意见书第16号中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适用条件等),减少或避免鼓励通过构造交易或会计事项以达到从字面上符合准则要求,实质上绕开准则本意的作法; ⑤准则必须建立在改进之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基础之上,并与之保持一致。

(2)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特征:与原则导向的特征正好相反。

(3)目标导向的特征:①确保新制定的准则明确表述会计目标,并且尽量避免规定例外和过于具体的细节 。②解决概念框架的缺陷和不一致 。③确保新制定的准则与概念框架一致 。④处理那些过于规则化的现行准则 。⑤继续努力同其他国家、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协调。

2.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具有的优势:

(1)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要求会计师和审计师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从而提高会计师在编制和审计会计报表中的职业水准。职业判断是会计职业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的威望所在。

(2)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变得简洁。国际会计准则至今已经公布的准则只有41个,解释公告33个。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准则至今已有147个,若加上美国会计组织发布的规定和执行指南,其数量之庞大,内容之繁杂当属世界第一,连会计专业人士都很难跟上会计准则的变化,会计准则的应用也十分困难,且花费昂贵。前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丹尼。贝瑞伏特(Dennis R.Bereford)早在1999年曾发表题为《已到简化会计准则的时候了》的文章呼吁简化会计准则。

(3)以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以大量减少准则的例外事项,并能减少准则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设计和套利行为。会计准则的例外事项经常是为了平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做出的妥协,这些例外常导致准则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例如,某些例外允许某些交易和事项可以继续按照其他已有的准则来记录(范围的例外)。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体系能在一个完整、一致和清晰的概念框架下提供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会计准则,从根本上避免了众多例外事项,同时也减少了准则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从而减少了利用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设计进行舞弊的机会。

3.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弊端

(1)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要求公司会计师及其审计师更多的运用职业判断,但是不恰当的判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公司产生财务丑闻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需求而不在于会计制度。安然事件之后的世通事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在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频出的今天,投资者对公司及其审计师能否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恰当地运用职业判断,缺乏足够的信心。

(2)一贯性和可比性是财务报表是否有用的关键特性,但是职业判断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即使同一专业人士对类似的案例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出相同的判断。而且对同一类经济业务,还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判断。这样就可能损害财务信息的一贯性和可比性,甚至还会出现滥用会计准则的情形。

(3)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体系中,各个准则通常仅对有代表性的范例提供解释和指南,虽然起到了简化准则的作用,但是同时也留给公司管理层一定的操纵空间。报表的编制者们虽然不会再通过设计交易试图去达到或达不到具体规定的要求,但是他们又会利用以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缺乏具体规定的特点,打着职业判断的幌子而行利润操纵之实。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或许又会怀念过去以规则导向的日子。

4.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正好与上述优缺点相反。即十全十美的方式是不存在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体系中,因为缺少概念框架或因概念框架不完善甚至相互冲突以致不起作用,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众多的例外事项。例如,美国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缺陷,概念框架的不一致;过于繁复的具体和例外规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就提供了大量的例外事项,规定及相关的解释和执行指南。而这些泾渭分明的规定只注重交易的形式而不是实质。安然公司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制度缺陷,并通过设计交易(利用SPE)达到了粉饰报表的目的。

5.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优劣区分。两种导向方式是会计准则制定不同的指导思想。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应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应一味去夸大或缩小某一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也不能因为现行的某一方式出现了问题就全盘否定之。所谓绝对好的方式并不存在,我们应该在其实际应用中全面分析两种方法的利弊。但最终判断标准是看哪一种会计准则制定方式产生的会计报告更有用,更便于理解,对投资者具有更多价值。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具有一些明显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应用基础是建立在健全的公司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的。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的转型期;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可以说至少在现阶段是不适合完全采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至于我国会计准则应采取哪种制定方式,我们认为较好的方式是两者兼顾,兼收并蓄。决定我们采用何种方式的会计准则只能是市场化的发育程度。

国际原则导向的准则,只具备有限的操作指引;中国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度具有详细的操作指引,准则与制度并行准则尚不全面。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将长期并存,缺一不可,不能相互代替。

6.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优势。目标导向是介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间会计准则的方法。该方法的基础是确立对不同类型交易的处理目标和会计模式,同时该方法还要求准则向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提供足够具体的实际操作框架(类似中国的会计制度)。目标导向最终将使投资者获得更有意义和更高信息含量的财务报告,同时也将使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承担起确保财务报告遵循会计准则目标的职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等会计操纵普遍监管需要,变异歧化的原则导向。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既没有采用规则导向的, 也没有采用纯原则导向的模式,而是明确表述会计目标,尽量避免规定例外和过于具体的细节“原则导向为基础”模式的,或更准确应称为“目标导向”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及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会计准则在国家化基础上国际化相契合。

我国现已颁布的和正要颁布的多项准则是根据我国的市场化水平的实际,采取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项目的定义和对会计报告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基本准则为基础,施行“准则+指南”的方式。如收入准则,在准则中只就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三种取得收入的方式,给出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而收入准则的指南既有对收入准则的解释,也有对准则的具体条款运用的指引,还有特殊交易的处理及示例,准则的指南使准则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符合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

评价会计准则的好坏,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能否有助于达到财务报告的目标。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对信息的需求决定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准则是为建立高质量的和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来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在做出投资、信贷和其他类似决策时提供能够据此做出可靠判断和决策的信息。

综上所述,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以及准则国家化的多种因素决定的现实,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维护会计准则国家化的关系。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和会计准则国家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分析,并结合准则国际化和国家经济安全所涉及的两难差异论述。可以推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给我国的准则国家化带来负面影响,但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影响一国会计准则国家化有多种因素。我国的准则国际化出现一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准则国家化。但导致出现偏差的主要因素不是准则国际化本身,而是我国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健的成长,应该建立新世纪科学的国际化观: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国际化、立足于会计准则国家化的国际化、立足于统筹发展的国际化和立足于制度建设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曲晓辉 陈 瑜:《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呈持续旺盛的态势,会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因此欣欣向荣。然而,伴随着会计专业的迅猛扩招,各高校广纳生源,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却因缺乏统一标准参差不齐而广受诟病,从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会计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使命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和财政部为了监管高校的办学质量,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组织研究制定约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即将出台,届时各高校将对照着“国标”来进行会计学专业的自我建设和改革。其实不仅国内,早在1980年全球商学院三项国际认证中含金量最高的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AACSB)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会计学项目的认证标准,将其从商学院整体认证标准中独立出来。1991年AACSB修订了会计教育项目的认证标准,强调使命导向和高质量的教学过程。2013年,AACSB发布了新版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提出会计教育必须创新和投资知识资本,发展新课程以应对商业世界的新变化。

会计高等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是保证会计高等教育质量的两种制度性安排。国家标准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强制性且基本的门槛标准,是各高校设置会计学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国家据此对高校的会计专业开展评估。国际认证标准是更高的标准,由各院校自愿申请认证。经过AACSB会计教育项目认证,对高校的会计学科发展、教育质量、学生和雇主满意度,以及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等,均有重要的提升意义(孙铮、李增泉,2014)。不满足国家标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面临生存危机。不学习国际标准并以之作为努力目标,在国内激烈的会计高等教育资源竞争中就难有大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堪忧,离“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建设普遍目标渐行渐远。因此,本文将以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为依据,结合当前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思考,以应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从而谋求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国家标准、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

(一)两类标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2013版AACSB会计学项目认证标准包括两大部分:AACSB国际会计认证资格标准和会计认证标准。在第一部分认证资格标准介绍了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以及通用标准。第二部分会计认证标准包括:(1)介绍;(2)会计学术机构战略管理和创新;(3)会计学术机构的参与者———学生、专业人员和教师;(4)会计学习与教学;(5)会计学术、职业参与和职业互动。从(2)到(5)提炼出九条高度概括的标准,涉及对会计学术机构的使命、智力贡献、财务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技能要求等方面的评估认证要求,并且就这些标准中的重要概念给出了定义,明确了标准的判断基础和文档提供指南。我国2014年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两类标准的最大不同在于目的不同而导致的设计理念不同。AACSB标准目的是用来指导会计学术机构的整体认证,而国家标准是用来指导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国家标准主要关注的是教学,而AACSB认证标准侧重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总体评价,涵盖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即智力贡献。此外,国家标准既然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就把教学输出结果———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专业人才作为标准的首要目标。而AACSB标准体现战略管理的全局观,将机构的所有参与者(教师、员工和学生)放在同等位置上设定一些共性的要求标准,对师资和学生的要求都是会计学术机构的目标,而不是像国家标准中把师资标准作为实现学生标准的手段。

资料来源: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

(二)两类标准的共同导向

从本文所关心的会计学专业建设角度来说,虽然中外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两类标准在目标使命和指标建设上仍有异曲同工之处。鉴于目标使命对确立会计学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且提纲挈领各项具体指标的建设,本文就从目标使命着手分析两项标准的共同导向,并对照它们再来改进指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国家标准中针对培养目标,强调了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其中,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规格部分,国家标准具体解释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三方面,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素质结构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三方面。

AACSB认证标准没有针对学生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要求,而是将对学生的要求作为对会计学术机构要求的一部分来阐述的,散见于各部分标准。首先,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一是学术机构必须鼓励和支持全体员工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二是学术机构保持一个大学的环境,学生、教职员工、管理层、学术团队和从业者可以在其中互相交流合作以支持教学、学术和社会参与。三是会计学术机构必须证明其通过政策、程序、课程、研究和其他活动对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关注、参与和回应。其次,在学术机构的战略管理和创新标准中,提到了会计学术机构应产生对理论、实务、会计教学、商业和管理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智力贡献。最后,在会计教学和学习标准中,指出课程和学习目标应能反映知识的更新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对比发现,两类标准中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有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都有沟通交流、面向实践和学术创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都要求知识的相关性、应用性和动态性。基于二者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在具体的指标建设上,可以看到两类标准均涵盖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源保障等方面要求。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均要求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了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样性等;在师资配备上均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鼓励教师参与专业与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在资源保障上均强调会计学高等教育的软硬件的配备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见,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为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风向标的作用,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此为导向,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三、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师资配备与学生规模扩张不匹配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报考需求旺盛,各高校迅速扩大招生,以规模论英雄,师资力量不足和生源质量下滑的问题随之产生。教学人员和教学场所的紧缺,使得会计本科专业教学普遍无法实现小班授课,难以保障精耕细作和因材施教。在课时任务紧张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机会大为减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极不理想。生师比失调带来的另一后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也给教师造成严重负担。为了减少作业和试卷的批改工作量,少留作业和减少试卷的主观性试题成为很多会计专业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是教师不能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质量;二是试卷中主观试题的减少也使得教师不能充分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此外,师资紧张也表现为结构的不合理,多数教师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相应的实务经验,从而形成照本宣科的授课范式,培养的学生进入职场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适应实务,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

(二)专业教育重核算而轻分析,教学理念落后

会计本科教育过多地强调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学生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能力的培养。如从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都是核算的重要性、会计规范的重要性,即以编制出财务报表为最终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成为硬学、死学的机器。总体上,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会计教学中运用还很不充分,教学设计没有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以讲授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问题为例,在国内财务会计的课堂上教师可能大多会依照教材告诉学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分别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仅此而已。而笔者在加拿大访学,却看到国外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对信息有什么需求,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信息提供者造成了什么压力,会计丑闻因何爆发,再让学生举例有哪些影响较大的会计丑闻案例,由此分组讨论对会计信息监管的必要性,最后自然过渡到会计准则的规范作用,并讲授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避开会计教材的差异不谈,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分析与合作沟通的能力,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被动灌输而是灵活运用,且知识结构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形成有序的“线”和“面”。这可能是我们国内会计专业教学普遍缺乏的融会贯通意识。

(三)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虽然会计高等教育一直在努力探索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但目前的培养模式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这是因为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也多采用一味灌输的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也偏重于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和对认识问题的统一性,导致本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通识教育变成了仅仅为了凑足学分的工具。实践教学也不够理想,多数高校拥有的实践基地不足,甚至有名无实,学生要想进入社会实习多数只能自己去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效果,为了应付毕业实习,有些毕业生只是随便找家公司盖章,或者找家公司实习几天走过场,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四、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对策建议

(一)对教师实行分类培养和引进,实现师资结构的优化调整

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保障。然而,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从高校师资来源看,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是长期必然选择。内部培养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各种进修和培训,包括博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后深造、访问学者、挂职锻炼、参加各种学术培训和会议等,将教学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外部引进方面,各高校要大胆地从实务界或其他高校引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财务精英和专家,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或外聘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而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是建立在师资来源基础之上的。国家标准和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专业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都有一些量化的标准,各高校可对应加以改进。其中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教职员工做了详细分类,依据教师初始的学术准备和职业经验(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或职业经验),及其后续较多参与的职业互动活动类型(学术研究型还是应用实务型),将教师分为四类,具体如表2所示。AACSB认为一个会计学术机构至少40%的教职员工应该是SA,至少60%是SA、PA或SP。总之,高校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人兴趣的同时,对教师选拔和培养方面有所引导和倾斜,整合教师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资源,以改善师资结构,解决教师因缺乏理论高度和实务经验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最终使学生受益。

资料来源:AACSB.Eligibility procedures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accounting accreditation.

(二)革新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改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正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理想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尽可能系统和完整的整体。在这其中,要合理分配不同课程的搭配比例,包括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以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努力体现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层次性和延展性。尤其是在目前普遍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高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丰富性,这也是两类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再强调的内容。同时本文认为,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特点,各高校还应该从课程设置的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开设符合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的课程。首先,开设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目前高校实行会计学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即对进入会计学专业的所有大一新生不分专业实行统一授课,到大二再根据学生和校方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将其划分至诸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中。各高校应针对这种专业设置的改革,开设相关会计学专业导论课,主要讲授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异同,以便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合理选择相关专业。这样每个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滑的缺点。

其次,设置会计学专业顶点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置专门的顶点课程,帮助学生整合和梳理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课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并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何玉润、李晓慧,2013)。即当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规则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的现象出现。

最后,开设分流发展指导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可以根据学生职业规划的不同来设置各种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如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偏向理论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将对其未来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对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的同学可以选择偏重实践导向的课程,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避免出现能够轻易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而面对实务工作却变得茫然的现象。

(2)设置突出不同办学特色与优势的课程。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定位办出特色,以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本科院校可以在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实行分类分层建设,避免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一些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其办学实力开设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或借助其与国际院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开设国际会计专业方向,培养国际注册会计师(如ACA、ACCA、CGA等),从而使其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多地体现出我国或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特色。除此之外,根据会计学专业与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的特点,会计专业可以与金融专业相结合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与人力资源专业相结合开设人力资源会计课程,与法律专业相结合开设法务会计课程,与建筑工程类专业相结合开设工程造价、工程预算课程等。通过这些交叉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而这些精通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资源是社会稀缺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

(三)改进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与结果反馈

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应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管理应采取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要以两类标准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第一,大力推广采用案例教学、职业情景模拟、“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第二,学生的最终成绩应综合考虑期末的卷面分和平时过程分,并适当加重平时过程分的比例,其中过程分的参考依据包括阅读文献、写小论文、参加小组讨论和陈述、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和课后主动问问题等,并且过程分由任课教师于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及时判定,避免把过程分当成最后卷面分的“调节剂”。各高校通过对这种过程分的控制可以避免教师出现课堂上一味灌输,缺少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各高校应提供长期合作和稳定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第四,鼓励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学术研究项目,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或顾问,或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申请的课题中来。在结果反馈方面,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分阶段(如毕业工作1年内、1-5年、5-10年、10年以上)的就业情况反馈机制。从毕业生自身的反馈和所在单位的反馈来分析毕业生就业和工作状况,找出目前在校生教育的优劣势,发扬优势,弥补劣势,使未来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需求,增强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五、结论

从财政部2010年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来看,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较大的缺口。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事关会计高端人才培养是否成功,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实现专业建设的标准化管理,解决当前专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将有助于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即将正式出台,届时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将以此为准绳,制定适合自身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学校标准。各高校在制定校级标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AACSB国际认证标准,以国家标准为基本要求,以国际认证标准为参照来提高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争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确保教学质量高于国家标准,并向国际认证标准看齐。

摘要:除了国家标准,国际上对会计学专业教育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标准是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制定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家标准和AACSB国际认证标准这两类标准的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导向,据此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三方面阐述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标准,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会计研究》2014年第11期。

[2]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会计研究》2013年第4期。

[3]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4]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http://wenku.baidu.com),2014年。

金砖国家与国际治理 篇4

IMF投票权之争

国际金融架构,事关预防和管理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以及提升金融稳定性。除了传统上着重于汇率、国际流动性和IMF的各项职能以外,它还涵盖治理、金融监督和国际标准与准则等更为宏观的方面。其主要执行者,是以IMF为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际及地区性机构和安排。IMF仍是经济政策合作方面最主要的正式多边机构。

国际治理很大程度上在于IMF的投票权分配。各国在IMF以及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权,来源于各国的股权份额或者认缴资金(资源份额),而股权份额和资源份额总体而言取决于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相对权重和作用。也就是说,一国经济权重越大,投票权也就越大(即所谓“钱包的力量”)。尽管IMF旨在采取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而且通常也是这样做的,但不论是推行改革IMF运行方式的重要变革,还是为IMF设定目标,其过程中投票权都十分重要。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权重的衡量指标,以市场价格计算,包含金砖国家、不含欧盟(EU) 27国的新兴市场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23%升至2014年的41%;金砖国家的比重则从8%升至22%。如今新兴市场在IMF的投票权比重为39.5%,而金砖国家仅为11%。

IMF的投票权分配一直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他诸如IMF总裁、工作人员以及执行董事的国籍等有争议的IMF治理问题,一部分已另作解决。IMF承认,许多国家的投票权,尤其是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投票权,不再能够充分体现它们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比如,目前比利时的投票权大于巴西,瑞士大于韩国。因此,快速经济发展可能导致投票权和经济权重出现显著差异。IMF进行了一系列治理改革,以使各国的投票权基本符合各自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和作用,从而纠正一些国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这被视为恢复IMF有效性及合法性的关键所在。

2006年在新加坡召开的IMF年会标志着一系列IMF份额改革的起点。这次的改革方案规定,对一些份额低估最严重的国家进行首轮特别增资,其中包括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再次提高新兴市场份额的第二轮特别增资于2008年通过,2011年生效。IMF在2010年批准的一项份额改革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新兴市场的份额,并将IMF的总份额增加了一倍。按照原本的预期,2010年的改革应于2012年IMF年会之前生效,但由于等待美国国内的批准,目前仍在拖延。对于包含金砖国家、不含欧盟27国的新兴市场而言,投票权比重从原有水平(新加坡会议之前)到新的水平(2010年改革建议)将累计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金砖国家累计提高4.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的投票权比重提高至42.1%,金砖国家提高至14.1%(如图)。中国的投票权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名第三。

金砖国家也需要“包容”

2010年改革方案被誉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是基金组织65年历史上一次最根本性的治理改革,也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调整。调整是为了认可它们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议的新兴市场投票权比重将确实做到基本上与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相符。然而,金砖国家的投票权将仍然显著低于它们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IMF的代表性依然不足。金砖国家的投票权还将低于阻止IMF重大决策所需的15%,而美国拥有这一事实上的否决权。因此,关于投票权分配的建议方案似乎意味着,在短期到中期内,金砖国家投票权的进一步提高将只能以降低其他新兴市场的投票权为代价。

国际治理结构的调整步伐太慢。除非迄今有关各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话语权的基本指引原则得到改变,否则很难看到步履更为轻快的进展。不过,金砖国家的情况可能也反映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发展状况,那就是,现有国际机构根本不可能进行充分的改革,或者有一些真正的国际治理新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重要的结构性和经济发展。而这些发展要求有全新的国际治理策略,或者使全新的国际治理策略变得更为有效。

金砖国家似乎也认为国际治理改革的步伐太慢。围绕美国批准IMF 2010年份额改革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普遍的焦虑不安。不过,金砖国家可能要面对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它们与其他新兴市场的关系将何去何从?它们将充当领导者,还是更像一个专属俱乐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采取的治理结构,总体上与现有做法一致。虽然它们向新成员开放,但它们将如何发展还是未知数;由于限制性的决策规则和赋予创始成员国的大量特权,它们采取的治理结构实际上可能打消较大国家加入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金砖国家需要妥善解决可能需要在新兴市场内部分配对国际金融架构的影响力及控制权的问题。美国在IMF的代表性长期以来一直不足。尽管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投票权是必要的,但金砖国家可能需要构思一种类似美国的策略,以保持现有多边框架的包容性。迄今为止,这一框架相对完美地服务于全球经济,很难找到一种真正比它强的方式维持国际经济的团结。金砖国家必须牢记这一点。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5

会计技术的发展随着国际之间经济交流的频繁化以及国际合作的多样化, 使得会计技术逐步走向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会计技术要求不仅仅要适合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会计国际化发展能够减少公司之间会计计算的差异, 保证企业的利益, 促进企业国际竞争。会计技术能够通过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国家的经济文化, 促进经济信息之间的交流。随着世界经济交流信息的增加, 国家之间会计技术之间差异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它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利于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 所以实现会计技术的国际化能够促进本国企业、本国经济的发展, 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

二、会计属性的含义

会计属性是反应会计本质的特性, 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 它是会计内在属性的表现。长期以来, 人们都认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 即阶级性和技术性,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对阶级观念逐步淡化, 人们又将会计属性划分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在这样的属性观念指导下,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

会计的社会属性就是指会计行业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社会环境, 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消失而消失。除此之外, 会计还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它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的地域和公司存在不同的会计方法, 拥有各自会计的特点, 但是这些差异往往会给企业对外会算带来麻烦。所以会计的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规范, 从而减少企业会计计算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提高计算效率。从会计发展的社会历史来看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它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各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所以会计发展不仅要适应地区和本国经济的需要, 还要逐步进行调整, 从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会计自然属性主要指会计的方面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他们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所谓的会计技术是指在会计计算中所要遵循的操作程序以及使用的计算方法等。所以会计技术在发展中具有可修改性和可交流性。世界会计国际化一般指会计标准国际化, 比如成本核算指标、会计决策指标、记账标准和会计责任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的会计方法能够提高会计计算效率, 弥补各国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所以在会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将各国经济纳入到世界范围内, 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会独立存在, 所以世界化潮流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使用会计计算的符号以及计算方法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认可, 能够实现国际会计的最终目标, 所以在会计中需要引进国际标准, 遵循一致性原则, 提高会计国际化标准, 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国际化认识

既然会计存在自然属性, 也就决定了会计技术的可变性以及规范性, 所以才能够实现会计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贸易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财务信息, 促进贸易之间公平竞争, 了解投资存在的风险, 从而达到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但是当前会计国际化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 在本市场全球化导致资本流动性加强,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而在跨国公司内需要用标准的核算信息以及同一报表。在国际贸易之间, 企业还需要了解贸易信息, 维护自身企业利益, 各国之间经济状况要有一定的可比性, 才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我国会计国际化中要想取得一定的发言权, 就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熟悉我国市场环境。国际化不仅需要与世界接轨, 还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会计结算, 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不断完善我国财会制度。所以我国在发展会计国际化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完善我国会计教育, 提高会计人才专业素质。

会计国际化不仅需要相应的国际化标准, 还需要熟悉标准的专业人才, 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会计行业进步。在会计教育中要让学生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标准, 同时还要引进相应的会计理念, 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推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建立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保证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

2. 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但是市场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 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 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题,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完善, 同时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建立相应的资本运营机构, 实现会计国际化标准, 提高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进程。

3. 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会计国际化标准制定权。

在制定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家中一般都会以自己国家状况来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国际会计标准就会与他们国家的会计标准相差较小, 减低他们在国际会计竞争中的风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需要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提高国际竞争力, 增加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化标准的研究与讨论, 维护我国的利益,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它能够提升我国在会计方面的地位。同时会计国际化标准的执行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 维护企业自身利益。通过分析会计属性, 找到会计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 要想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标准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了解相应会计制度, 按照标准来进行会计核算。大力发展我国经济, 提高我国经济实力, 在制定会计国际化标准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从而保证我国的经济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商场现代化, 2006, 5 (08) :6-7.

[2]刘毅.论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山东经济, 2005, 4 (05) :29-30.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6

城市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对于西方文明而言, 从古代城邦国家到中世纪城市联盟, 从殖民时代的各帝国首都到现当代的“全球城市”体系, 西方国际关系史中可谓充满着城市记忆。在中国城市序列中, 唐代长安、宋代泉州、元代大都、明清广州, 也都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都市。清季以降, 中国一度陷入存亡之际, 除上海等因特殊时代背景而仍保持一定国际化活力的租界 (口岸) 城市之外, 大部分城市的命运与国家一样, 深深陷于内忧外患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城市才重新焕发生机, 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发展出新的全球联系。与中国城市的国际化紧密联系相比, 中国城市的国际公共关系工作也在不断展开, 通过国际营销、品牌建设、战略沟通等具体的国际公共关系活动, 为世界城市舞台增添着浓墨重彩的中国元素。

城市是国际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城市公关的出现, 即城市本身作为公共关系特别是国际公共关系主体, 和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

在公共关系学意义上, 一般认为组织 (organizations)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进一步的讨论则是“公共关系中的主动者, 主动的一方”1即为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功能是否健全能够帮助我们衡量社会组织的成熟程度。越是成熟的组织, 其公共关系的维系与发展越全面。伴随着连续的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 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正在向城市集聚。在绝对数字意义上, 城市作为一种实体型人类共同体, 已经开始承载全球多数人的生产生活, 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与文明程度的象征, 智慧城市的时代已悄然到来。在这个意义上, 城市本身的公共关系主体地位开始确立, 城市作为主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空前活跃。

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 必然使城市在人类共同体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抬升。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人口司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前景报告》 (2014年修订版) , “目前世界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 并预计到2050年, 城镇化率将达到66%, 而1950年这一数字为30%。2根据中国中央政府于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所公布的数据, 1978—2013年, 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 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 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3按照中国城市规模最新划分标准, 具备1000万以上的常住人口规模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六座城市为中国“超大城市”4。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为核心形成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 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 创造了36%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发展, 被认为是“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随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城市本身作为一种人类共同体, 无论是在国家范围内还是在世界舞台上, 其主体功能不断完善, 主体意识逐渐成型。全球范围内城市间的互动, 正越来越成为人类交往中的一种突出现象。这种互动, 显然是一种公共关系活动。例如, 我们能看到以不同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互动为主题的电视节目5, 这利用了城市内有更加优越的节目摄制条件。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 和2014年起由联合国设立的“世界城市日”,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各国城市的共同关注”6。城市甚至能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特定场合发挥独特的政治作用, 如宣布两国具体两个城市之间互相暂停官方交往等案例的出现, 7也从某种反面体现出城市在国家整体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在凸显。城市的国际公共关系活动能力, 则是“连接城市对外交往能量与其在国际社会实际对外交往影响力的中观概念”8, 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指标。

从世界范围来看跨国的城市间关系网络, 欧盟因一体化程度较高, 其内部城市间的跨国公共关系也相对紧密。在欧盟的政治实践中, 为解决成员国内部政治单位参与欧盟内部关系发展的需要, 形成了欧盟地区委员会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Co R) 9和欧盟地区政策架构, 通过安排欧盟地区发展基金和实施各式各样的地方政府伙伴关系等措施, 连接成员国内部政治单位, 以达成欧盟凝聚力政策 (Cohesion policy) 在地方特别是城市层面的目标, 具体如实施文化教育项目 (如欧洲文化之都项目european Capitals of Culture) 、边境城市合作项目 (如波罗的海地区小组baltic see Group) 等等10。欧盟自成立之日起, 便广泛存在“欧洲公民”意识形态的建构, 不同国家间的城市国际公关和公民社会间的对话势在必行。欧盟对外事务部行政办公室秘书长, 文化事务高级顾问艾伦·吕什在2014年上海举办的世界城市日活动中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否可以通过城市公共外交达成共识, 解决我们彼此间因文化、社会制度不同而引起的冲突?”他还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关系间的转折点, 城市外交在这方面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

城市国际公关意义的三重演进

本文所论城市国际公关在其意义上的三重演进, 是指根据城市规模、属性和使命上的特质, 推导和抽象出的城市国际公关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个层面上的价值叠加。城市无论大小, 其国际公共关系活动都可能具备全球意义、展示国家形象和落实地方发展三个层面价值中的全部或任意组合。

首先是具备全球意义的城市国际公关层面:最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国际公关, 往往是“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本身的国际公关活动。

全球城市并不一定都以规模取胜, 中小城市也可能具备撬动某种全球性资源的能力, 其城市国际公关借助这种能力, 同样能够在某一层面上具有全球意义。例如:位于瑞士东南部格里松斯地区的达沃斯 (davos) , 本身是一个瑞奥边境上的小镇, 因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在这里举办, 而使得小镇具有了全球意义。作为“达沃斯”品牌的拓展, 自2007年起“夏季达沃斯论坛” (全称为“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会址落户中国天津和大连。在全世界范围内, 达沃斯也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一些中国小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也可以通过某些或某种商品的贸易表现出来, 特别是通过“全球第一大某种商品的市场”形式出现。这些优势, 都已融入这些城市的国际公关活动和常规形象管理中, 强调的是城市的全球意义。

其次是展现国家形象的城市国际公关层面:在严格意义上, 除了新加坡本身为城市国家外, 任何一个单独的城市在主权意义上都属于某一个国家, 是某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城市会被国家赋予各种各样的国家层面的 (National) 使命。在中国城市建设实践中, 超大城市客观上还被赋予了“国家中心城市” (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直辖市) 的意义。国家中心城市往往“是指那些在全国城市网络体中经济要素最为集中以及经济规模最为庞大的城市, 是对于全国经济具有相当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城市, 其发展能带动全国范围内其他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国外没有国家中心城市的提法”, 他们的一些特大中心城市实际上发挥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国家中心城市”也由此可被认为是中国原创的概念。

正因为这些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其城市国际公关活动也就能够在不同侧面或局部展现出中国的国家整体形象。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具有内部多样性特征的国家。“南橘北枳”的典故说明中国内部自然环境上的差异;“56个民族是一家”唱出了不同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经济板块的划分又表明中国地区间发展状况不一;各种方言、饮食、服饰、戏剧、建筑构成识别地方特色的文化表征等等。如何理解这些差异性?如何对外展示完整的“中国画卷”?中国各城市的国际公关活动, 中国各地方对外形象展示本身形成的组合, 才能回答这些问题。这就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在中国国际公关战略设计上形成“央地”协力, 面向世界塑造和管理好一个准确而全面的中国形象。

最后是落实地方发展的城市国际公关层面:城市作为目前全球人类半数以上的聚居地, 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城市可能具备的全球意义和肩负的国家使命如何, 城市在地方层面 (local) 的属性是不变的, 城市国际公关与国家国际公关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落地化”。

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报告文本中明确表示:“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 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 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 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 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2013年6月8日,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 在会见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时即强调:“地方合作是中美关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2015年9月, 习主席的访美行程也是从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州西雅图开始。可见, 在中国执政党与中国领导人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具体认识中, 地方参与中国对外关系, 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间关系基础是否牢固的高度。在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层面, 仅2014年中国正式外交文件中有关地方组织层面交流机制建设的, 就涉及中美、中俄、中德、中法、中意、中英、中韩、中蒙、中印 (印度) 、中巴 (巴基斯坦) 、中哈 (哈萨克斯坦) , 中国与金砖国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等双边与多边关系。12

城市国际公关在形式上是多样的, 城市内的各种社会组织也可以大量介入, 但立足中国国情, 在现有条件下组织和举办城市国际公关活动, 仍然大量涉及到市政公权力和公共资金的使用问题。这就必须考虑对城市国际公关的投入, 能否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要素, 进而使城市公众共享城市国际公关带来的发展机遇。开展城市国际公关活动的意义, 应当最终围绕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和地方发展展开。国家主导的国际公关, 也许还涉及到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务虚内容;与之有所分工, 城市组织的城市国际公关活动, 务实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议题应具有导向作用。

结语

城市国际公关具有全球 (Global) 意义、国家 (National) 属性和地方 (local) 特色。本文认为, 城市国际公关的理论与实践, 需要进一步引入跨文化公共关系管理知识以对接城市国际公关在全球、国家、地方三个层次上的三重演进。跨文化公共关系研究属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分支, 跨文化管理理论提供的测量工具, 能够衡量和评判城市国际公关活动的效果乃至成败。而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和研究案例, “天生国际化”的国家级开发区平台具备跨文化管理实现的价值。国家级开发区落户城市内部, 其既需要对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带来的产业升级, 又在打造国家的整体对外经济形象, 同时必须融入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具体结合, 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 开展沿线国家间的城市合作是重点之一, 具体做法如“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随着城市国际公关水平的不断提升, 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中的城市国际公关和跨文化管理意义将愈加明显, 跨文化管理知识介入城市国际公关活动将愈显必要。

注释

11.张云:《公共关系中的“双主体”、“多主体”现象解析》, 载《国际公关》, 2014年第2期。

22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 Highlights (ST/ESA/SER.A/352) , 2014.

3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的具体内容, 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4年第9号。

44.2014年10月29日, 中国国务院以国发〔2014〕51号文的形式, 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 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通知》明确, 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 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较之前的中国城市划分标准, 《通知》增设了“超大城市”。截至2014年底, 6座中国超大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另外, 符合中国特大城市标准的有10座城市;符合中国大城市标准的有124个。

55.例如开播于2010年12月5日的《城市1对1》,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以每周一期的方式播出。中国中央电视台介绍其“是全球唯一一档固定的境内外城市交流访谈节目”。

66.联合国、国际博览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编:《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77.例如, 2012年2月21日, 南京市政府宣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 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 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

88.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研究报告》, 2015年5月, 第22页。

99.欧盟地区委员会与欧盟区域和地方代表大会 (The EU's Assembly of Regional and Local Representatives) 并设, 详情可参考欧盟地区委员会官方网站:HYPERLINK"http://cor.europa.eu/"http://cor.europa.eu/

1010 .Jürgen Pucher, Isabel Naylon, Andreas Resch, the Partnership Contracts-how to Implement Multi-level Governance and to Guarantee the Flexibility of Cohesion Policy, Burssels:European Parliament Policy Department, 2012, pp.9-48.

1111.艾伦·吕什:《国际背景下的城市关系与城市公共外交的新思考》, 载《上海城市管理》2015年世界城市日专辑, 第39页。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7

一、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内涵与表现

知识产权的国际法治化是人们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现实要求与理性期待。知识产权的国际法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实现或倡导知识产权国际法治的缘由;第二, 怎样实现知识产权的国际法治;第三, 知识产权实施的主题和客体是什么;第四, 知识产权的国际法治的效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知识产权国际化具体表现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国际化的绝对领导。从知识产权的法制化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欧洲国家和美国在19世纪时所建立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并不完备, 对外实行的是较为歧视的原则。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重大的压力下。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政策构架上显得步履维艰。知识产权法是在奖励发明和促进创新的基础上, 为了达成提升科学文明的终极目标, 从而赋予发明人在成果上有一定的独占权利。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入国, 在知识产权的制度上并无过多的话语权, 即便是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革新与发展, 但在实际上, 知识产权国家化知识发达国家的独自建构。而作为保护标准的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法律, 只能是众发达国家的保护伞[1]。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通过垄断核心产业技术, 发展高科技。来拉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鸿沟, 从中获取高额的知识附加值, 在世界经济的领导中处于霸主的地位。知识产权是美国话语系统中的重要基石, 是美国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手段。

当前知识产权的国际法框架, 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正当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 我国在制定知识产权法律的同时, 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状况, 又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 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而是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地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主要原则, 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保护法。

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

(一)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从各个国家知识战略的实践历史上来看, 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策略。知识产权战略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是相互吻合的, 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同时。在TRIPS框架下实施知识产权的建设, 利用其弹性空间, 将知识产权的战略和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我国所出台的知识产权的战略纲要中, 可以看到, 我国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在知识产权日益国际化的同时, 消除各方面的不利影响, 实现并发挥我国知识产权的特色和优势。在知识产权的完善与维护中, 应当及时地修订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 做好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地理标志等方面的公正立法。对于违反竞争的手段, 在对外贸易、国防和科技方面严加规定。在已经加入的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 我国应当信守承诺, 按照其要求和相关准则, 制定“最低保护标准”的要求, 在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之间, 实现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协调[3]。

(二)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纲要》中还指出:企业应当成为知识产权运用和创造的主体, 以便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和产权化。在企业知识产权转让的同时, 以许可、质押、转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从而构建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生产调查研究相结合。在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了关键性的环节,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是实现从“制造”到“创造”改变的关键。实现我国跨越式的发展, 缩短科技成果投产的周期, 可以为我国在知识产权的维护方面创造巨大的优势, 在国际的竞争中争取有利的地位。

(三) 建立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机制

发达国家在防止知识产权弊端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在《纲要》中,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防知识产权的滥用, 为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与发达国家建立发垄断的体系以及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 在原则上具有一致性。但是, 应该看到, 我国的竞争法缺乏普遍的竞争力, 在国际上制约知识产权的相关限制也并不完善。在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打压行动中, 充分地利用TRIPS的相关原则进行知识产权的限制性规定。通过制定完备的反垄断法的法律法规, 充分保护在成长中的产业免受扼杀。

(四) 将传统知识等作为我国战略重点的优势领域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 在2003年加入WTO之后, TRIPS协议下再去过多地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意义不大。通过完善的保护制度, 完善遗传资源的利用, 保护和开发的制度, 在完善的同时, 对民间的文艺进行保护。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进行文化资源的优势保护。

三、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化框架下的国家利益保护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 世界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已经被发达国家所占据。从世界主要竞争手段和形式上来看, 赢得对知识的把控是成为世界竞争中的胜利者和得益者的关键。在世界贸易的结构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向着服务和技术在内的综合贸易发展的同时, 知识产权中的商标和贸易问题是建立世界贸易型秩序的关键。当前我国的经济, 对外贸易的发展量虽然迅猛, 但是在关键和核心的技术上仍旧受人制约, 在大量关键的设备上依靠进口, 在科研和开发的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我国的战略部署、体制改革、环境苏在、政策指引进行塑造, 在极大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 在轨迹化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件下, 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维护我国在对外交流中的正当利益。

(二)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 是把握经济技术主动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引进新的技术, 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吗, 利用新的发明和创造, 来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的同时, 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将知识产权应用在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上。

TRIPS协议中明确规定, 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经济技术和社会公共政策的发展。为了防止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 严禁不合理的垄断, 严防影响技术国际性的转让。这些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 在具体的细节上, TRIPS协议并没有对转让的程度以及合理性、转让的条件和限制进行明确且规范的要求。因此, 在TRIPS的基础上, 我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国际技术转让过程中形成更为明确的规范, 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 采取正当化的外交手段

争取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联合其它发展中国家, 促进科技技术的传播。扩散以及应用们很有必要。经济的全球化不仅仅是投资和自由的自由化, 应当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 根据新的知识, 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开展正确的外交手段, 维护我国在世界经济交往中,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产权法律发展的国际化现状, 提出了这一国际潮流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对策略, 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手段。知识产权法律的国际化, 建立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的统治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应努力适应并因势利导, 在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获得话语权和发展的机遇, 维护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安全。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TRIPS协议是实现知识产权国际化的最高标准与典范。在知识产权法律日益走向国际化的同时, 发展中国家应将知识产权法律的国际化和国家的利益保护相结合。通过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展开正当的外交努力等三个方面将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化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法,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何志鹏.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 (13) :56-58.

[2]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4 (15) :124-126.

[3]刘银良.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6 (17) :56-58.

国家与社会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篇8

1. 国家会计监督的地位

健全的国家会计监督制度, 是开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保证。其作用在于引导会计监督的方向, 为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提供外在动力, 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发挥再监督的功能, 解决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中出现的问题, 克服他们实施监督所面临的困难, 纠正两种监督中的违规行为, 实现会计监督目标。

2. 国家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 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由于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部门的职能不同, 他们的会计监督范围、重点、要求和方式存在差异, 如果职责权限划分不清, 必然出现顾此失被、相互矛盾、滥用职权、推诿责任的现象, 削弱国家会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2) 多头监督、重复检查的现象相当严重。导致被监督单位疲于应付, 负担太重, 怨言不绝于耳。更有奇怪的现象是, 经济效益越好的单位, 接待的检查团越多, 这方面的开支也越大。而效益差特别是陷入困境甚至绝境的单位, 往往无人苒去监督, 使人不能不怀疑这些检查和监督的真正企图。

(3) 有关部门在行使监督, 存在泄漏被检查单位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现象。反映出一些监督人员的保密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差。

(4) 监督机构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 被监督单位屡查屡犯, 屡禁不止。对监督责任的追究还很不到位。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明确规定财政部门为各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首席”监督部门, 对各单位的会计监督具有主导权。这是法律赋予财政部门的重托和厚望, 也是财政部门应当承担的神圣职责。

(2) 明确限定其他监督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范围、内容和形式, 有效防范重复监督。国家会计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政府各监督部门之间合理分工, 密切配合、统一行动。就现阶段而言, 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将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及时抄报给相关部门, 以便信息共享, 尽量减少被监督单位的负担, 立足推动被检查单位改进工作,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此外, 必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最大限度地抑制监督过程中的不良现象。

(3) 强化监督检查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这是对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保密要求的规定。这是因为会计资料涉及国家利益或者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秘密。如果不能保守这些秘密, 必然会损害国家利益和被检查单位的合法利益。

(4) 建立严格的执法机制, 规范执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建议成立以财政部门为主的会计技术鉴定委员会, 对检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议和审视, 合理界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做到赏罚分明, 以理服人才能达到国家会计监督的目的, 提高被监督单位的法制意识, 规范其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

二、社会会计监督

1. 社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 注册会计师执业不规范, 出具不真实或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具体表现为: (1) 无审计资格的小型事务所违规承办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 (2) 审计工作底稿混乱, 或仅有审计过程没有审计结论, 或没有进行三级复核, 或与审计报告不一致等; (3) 违反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迁就企业的不正当要求, 甚至帮助企业弄虚作假, 瞒报重大问题; (4) 审计走过场, 未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 随意出具审计报告。

(2) 同行业竞争无序, 为招揽业务而不择手段。具体表现为: (1) 置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于不顾, 通过降低审计收费标准或加大返还比率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 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委托; (2) 继续利用事务所成立初期形成的“挂靠”关系封锁门户, 包揽业务, 阻碍优秀的事务所染指本行业或本部门所管辖的范围; (3) 金钱开路, 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傍政府部门的实权人物, 搞权钱交易, 为自己赢得业务。

(3) 处理被审计单位的重大违规行为时, 往往会受到来自权力部门的干预, 要求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严重影响社会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

2. 解决社会会计监督问题的对策

⑴转变观念认识, 确立社会监督的主体地位。社会监督扮演会计监督的“主角”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如果我们无视这一事实, 继续把社会监督看作是国家监督的补充力量而不敢或不愿追认其应有的地位, 不仅会阻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而且危及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⑵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1) 改善社会监督的外部环境。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 为社会监督队伍坚守职业道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体制上杜绝监督队伍淡化甚至放弃职业道德的现象。 (2) 加强职业道德准则的建设。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能准确反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二是可操作性差。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把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最高规范。只有如此, 才能有社会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前者是后者的本质表现。同时, 借鉴国外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建立起既有职业行为原则, 又有具体操作规程和相关办法的职业道德框架结构。 (3) 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作为行为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从业人员遇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时, 能够妥善解决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教育的全过程, 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 坚持“德为基础, 才为保证”的原则, 改变注册会计师通过考试一锤定音的办法, 实行“考试决定资格, 考核决定上岗”的措施, 把好上岗关, 保证德才兼备的人员进入社会审计行业。 (5) 建立注册会计师执业记录制度, 制定执业检查办法。凡在事务所工作的人员, 必须有详细、具体、真实的执业记录, 以备考核, 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检查, 对不合格者加大处罚力度, 决不姑息迁就。

⑶完善组织形式, 推动“合伙制”的实施。社会会计监督的事务所本应是民间法人组织.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恪守客观公正, 只受法律约束不受行政干预, 在工作方法上应体现鉴证与服务、监督与促进并重。而“挂靠制”却与此大相径庭, 已成为我国社会审计健康发展的又一阻碍。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的社会审计将永远不能服务于市场经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一些事务所与原挂靠单位还投有完全断绝经济利益上的关系, 利益分配上的暗箱操作现象还相当普遍。一是必须采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措施, 斩断事务所与原挂靠单位的经济“纽带”, 否则, 法律上不承认事务所的社会审计性质, 对其出具的验资、评估证明不具有法律效力, 不允许进行有偿审计。二是健全注册会计师法规体系, 整顿社会审计的执业环境, 创造积极向上和平等竞争的氛围, 为合伙制的推行铺平道路。对采用借权力、凭关系、走后门、拉客户、抢生意、挤同行行为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要严加处理, 运用经济惩罚、取消资格、法律制裁等办法, 从根本上杜绝这一坏现象。三是推行实质性的合伙制, 迫使注册会计师承担无限责任。

⑷不允许任何单位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业务。行政部门违法干预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现象, 严重干扰注册会计师的正常工作, 也是导致虚假审计报告泛滥的重要原因。因此, 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对干预注册会计师正常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打击, 为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社会监督业务进一步创造社会和人文环境。

摘要:当前一些地方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违法违纪现象多发。在会计监督体系中, 由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行使的国家会计监督是主导, 因其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由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行使的社会会计监督必须成为主体。社会会计监督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家会计和监督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以及社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等问题。

关键词:会计监督,问题,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新宇.基于政府行政治理视角政府绩效责任审计的地位探讨[J].商情, 2012 (5) .

[2]金桂贤.浅谈管理会计师职业及其社会监督[J].致富时代, 2012 (8) .

[3]王福胜.会计学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8) .

[4]李端生, 等.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10) .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提升 篇9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密切相关,消除“文化渗透论”对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产生的消极影响,将有助于建构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下抓住新机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国家形象;软实力;“文化渗透论”

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这种发展的态势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我们可以理解为,汉语国际传播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如果通过汉语国际推广传播出去的是充满正能量的中华文化,那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说它是挑战,是因为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诸多不确定的困难,甚至包括“中国文化渗透论”的威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疑虑,这其中伴随的负能量的传播将损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首次提出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并将语言文字提升为国家的“战略性文化资源”,重申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迫切要求。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出席了英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此前,虽然已有相关专家学者[2][3][4][5]讨论过相关的问题,但是2015年12月6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提出了汉语国际传播新时期的新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辩证地认识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一、汉语国际传播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开放政策、开放眼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特别是当前国际交往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语言的国际传播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作为传播的主体,我们要推广汉语,可是作为传播的客体,世界各国人民愿不愿意接受汉语和其接受汉语欲望的强烈程度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能够形成我们愿意“推”、世界各国人民愿意“拉”的局面,对汉语的国际传播将是极为有利的。近年来,全球流行的“汉语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若干年前,中国留给世界人民的印象只是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的提供者,而现在当他们再谈论中国时,会对纳米科技、中关村、铁路建设,甚至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等新的话题更感兴趣。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政府对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方面的塑造和提升日益重视,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都对展示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和良好的国家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出版物等纸媒的传播,也有现代流行的形象片、纪录片传播和网络传播,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以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在海外成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的方式进行的汉语国际传播。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汉办2003-2007年工作规划“汉语桥工程”,同年11月,国家汉办在韩国首尔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底,已在全球建立了475 所孔子学院,开设了851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26 个国家(地区)[6]。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教授汉语的非营利性机构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无论是从传播的速度,还是从传播的广度、深度上来说,都表明了我国在汉语国际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文化渗透论”与汉语国际传播

“在全球化环境下,文明多样性成为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7]。”但是,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加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一些国家明显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理解为来自中国的威胁,于是不和谐的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了。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文化入侵论”“中国文化渗透论”等,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诋毁了中国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安全、绝不称霸的国家形象。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国家形象的受损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

针对“文化渗透论”的舆论,中国国家汉办原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原总干事许琳解释说:“孔子学院无意输出中国价值观,因为那种做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不同。孔子学院只想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友谊。‘软实力只是政治家和媒体冠以的概念,实际是语言文化交流。中国希望世界人民能了解真正的中国,并非说中国十全十美,也不是要刻意宣传什么,或者输出价值观。渲染中国文化渗透,有的是担心,有的是故意,这是没有根据的。”[8]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學人文学院院长、孔子学院理事苏赞尼也对记者说:“孔子学院是加强中西交流的一种好方式。作为国外最庞大、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培训和中华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上作出了重要贡献。”[9]实际上,汉语国际传播是全球客观需求与中国主观动因的结果。[10]

“文化渗透论”可能跟我们目前过于强调文化传播的策略有关。汉语国际传播分为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两个部分,在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的初期是以汉语教育为主的,但目前文化传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既有不同,又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不可偏颇。一味地只进行汉语传播或文化传播,将二者割裂开来,不利于汉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开展。目前这种过度强调文化传播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金立鑫教授认为,推广汉语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应该是适合“做”而不适合“说”的[11]。过分的地域文化宣传和对某一语言的推广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接受国有意或无意抵制,更不用说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很多国家尚有差异。因此,笔者建议,目前以文化传播为重的策略应该逐渐调整为汉语传播与汉文化传播并重的策略,使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齐头并进。虽然“中国文化渗透论”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受损,并对当前进行的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通过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将会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会与冲突,逐渐消除“中国文化渗透论”的消极影响,为中国营造一个和谐、和平的国际人文环境。

三、通过汉语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目前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如果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下抓住新机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繁荣发展。

(一)“走出去”与“引进来”

汉语使用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20%[12],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于世界通用语英语而言,世界上其他国家掌握汉语的人还是少数,所以世界各国人民也缺乏对真实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联合国虽然将汉语列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但是在国外举行的各种会议上,真正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几乎没有。汉语在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国际交流领域的使用还十分有限[13]。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传播本国的语言和文化都在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有的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甚至将其纳入本国的国家战略发展框架,如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会等,这种文化传播策略使得上述各国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积极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实施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第1卷英文版发布,正式在柏林和纽约出版,向世界传递中国语言学、中国学术、中国政府的声音,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语言学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14]

中国在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在国内也要努力地进行汉语推广,进一步加强实施“引进来”的战略,通过国家汉办、各级政府、各高校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等,吸引大批的对中国、汉语、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世界各国、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优秀学生来中国留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少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眼中看到的真实的中国跟他们在本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中国大相径庭。来华留学生通过自己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体会,进一步感受真实的中华文化与民情,重新认识与理解中国,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播中华文化,消除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负面认识,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新媒体与新机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超媒体”的强大功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到今天,正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整合为“混成”媒体方阵,共同发挥社会传媒的作用[15]。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形式更加多样,这也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汉语桥”中文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为世界各国热爱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青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网络孔子学院采用远程汉语网络教学系统,为全球汉语学习者及全球孔子学院师生服务,在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此外,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我们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抓住新机遇,加快汉语国际传播,努力推动汉语进入外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外语。2013年11月,英国文化协会发布《面向未来的语言》报告,公布对英国具有战略意义的10种关键语言。其中,汉语位于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之后,位列第四,重要性超过德语、俄语和日语。不仅如此,英国还宣布从2014年起,将汉语列为英国小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而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的互动与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必将有效地深化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将吸引更多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从而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即将在沪召开[EB/OL].http://sh.people.com.cn/n/2015/1203/c134768-27241227.html,2015-12-03.

[2][11]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4):97-103.

[3]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5):68-72.

[4][10]包文英.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国际汉语敎育, 2013(4):64-70.

[5]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事业新常态特征及发展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 2015(4):27-34.

[6]孔子学院2014年度发展报告[EB/OL]. http://www.hanban.edu.cn/report/pdf/2014.pdf, 2015-01-19.

[7]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办发[2012]52号)[EB/OL].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3-02/28/content_486129.htm,2013-02-28.

[8]中国汉办驳文化渗透论:孔子学院不输出价值观[EB/OL].http://news.sohu.com/20090418/n263464287.shtml,2009-04-18.

[9]部分海外孔子学院负责人驳斥“中国文化渗透论” [EB/OL].http://www.jyb.cn/world/gjsx/200912/t20091210_329337.html,2009-02-10.

[12]联合国工作语言[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JdXbFZ-msUJGC1KsyFYHxj2mwlYFOTWAZXq_h79OJz40eKfM-baTYvjQ11QXsxAVw14s460leoYCZTYrcrzVK,2016-05-26.

[13]許琳.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N].光明日报,2009-10-15.

[14]教育部语言字信息管理司.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

[15]李宇明. 201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序[C]//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篇10

关键词:高度化,信息化,高技术化,技术创新

引言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能够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产业基础不稳定, 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 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 制造业比重偏高, 轻工业产能严重过剩, 加工工业存在大规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存在大量落后产能, 研发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例偏低, 内部结构不合理。

表1所示为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其中第一产业占比11.3%, 第二产业占比48.62%, 第三产业占比40.07%。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 虽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独特性, 但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一) 产业结构演变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是指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演变过程: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由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由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顺次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我们分别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 研究其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变过程。

由表2可见, 美英日三国1980至2005年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演变趋势大体相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小, 同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体现了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演变过程。

(二) 产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设计等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 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战后,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整, 其中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在总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 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有巨大的关联效应。以美国为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新经济”的根本动力是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如今, 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已经取代传统的三大汽车业巨头, 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信息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带动和关联效应也非常明显, 美国将计算机和半导体等最新技术应用到传统工业, 三大汽车业巨头也相继兼并了数据处理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 产业高技术化

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 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 其显著特点就是第二产业的高技术化。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比较广泛, 其产业布局都在技术发达、人才聚集的地区, 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园区, 其中以创业中心和工业园为主要形式。美国几个知名的高新技术工业科研生产基地,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区”等。

(四)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基于日本的经验

长期以来, 日本的经济增长以模仿发达国家先进产业结构模式为主, 但是这种追赶式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对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技术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日本开始实行结构性战略调整, 由技术与产业上的追赶型战略向创新型战略转变, 寻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入新世纪, 日本经济生产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推出了《日本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的行动计划》。提出“以变革和创新为核心”的口号, 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进行创新, 制定专门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 实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和资金优惠, 力图使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相融合。

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一) 结合我国现实, 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7.2亿农民的农业大国, 三次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中各自所占比例不可能达到美英日那样的水平。根据我国所特有的国情, 首先应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将更多的科技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同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次要加快能源、原材料、水利以及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最后, 要尽可能的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使我国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所占比例逐步趋向合理。

(二)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表明, 产业的信息化能使一国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信息产业起步晚,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信息产业差距巨大。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发展产业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推进科研机构改革, 加强产学研结合。一方面,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R&D经费占GDP比重;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三) 推进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发达国家普遍有着合理的产业集中度, 使得企业在合理的生产规模下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我国的产业集中度普遍偏低, 表现为企业散、规模小、存在大规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结果就是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经验表明, 后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其重要的市场和分工领域已经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因此, 我国应当大力推进以兼并和收购为手段、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产业重组, 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四) 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

我国长期的“以市场换技术”虽然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 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 我国经济增长40%依靠技术创新, 60%依靠的是资金、人力和技术。而技术创新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达到70以上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仅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56%, 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4%。因此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政府应对高科技产业进行扶持, 尤其加大对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的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态势与应对方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4 (4) .

[3]、蒋智华, 郑玉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5 (10) .

[4]、金成晓, 王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J].综合管理.2008 (1-2) .

上一篇:教室改革下一篇:品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