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标准国际化

2024-10-03

会计标准国际化(共12篇)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1

随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学者、公众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科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物质流成本会计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 即MFCA) 在此趋势下孕育而生。MFCA思想最初由德国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 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管理会计学界、企业实务界的关注。紧随其后, 日本政府也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并将其成功地导入企业。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其发布的《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中, 也极力借鉴MFCA思想, 将环境成本划分为物料方面的环境成本与货币方面的环境成本。

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MFCA的理论架构日趋成熟, 其核算与管理理念也渐入人心, 出台相关国际标准以规范MFCA在实务界的应用自然提上日程。从2010年开始,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 (ISO/TC207) 开始着手标准的制订, 并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发布ISO14051号文件, 即《环境管理———物质流成本会计———一般框架》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General framework) 。

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学者肖序、冯巧根、邓明君等也对MFCA的原理、模型、应用进行了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对ISO14051号文件进行详解, 以期为国内MFCA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一、ISO14051概述

ISO14051的主要目的是提出MFCA的一般性框架。MFCA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能帮助经济组织更好地理解物质与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与财务所产生的潜在的后果, 以帮助这些经济组织寻找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升环境效能与增进财务收益的机会。

MFCA推进了企业生产实践中物质与能源消耗的透明化, 也为企业内部各单位工序中物质流动模型的建立带来进步。在MFCA当中, 能源既可以作为一种物料, 也可以与物料分离开来。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任何成本都可以与物质流动联系起来, 包括能源消耗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归入其中。MFCA突出了正制品成本与负制品 (废水、废气等) 成本之间的比较。

MFCA适用于所有消耗物质与能源的工业企业, 包括大规模的、服务性及其他类型的工业, 在发达或欠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中, 无论其是否具备环境管理体系, 都可以被有效执行。MFCA是环境管理会计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其主要是为单一的组织机构使用。但如果有特殊需要或是条件具备的话, MFCA也可以被多组织单位协同使用, 以帮助他们获得有效使用物料与能源的计量手段。ISO14051全文框架包括前言、导论、附件A (MFCA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区别) 、附件B (MFCA成本计算与分配) 、附件C (MFCA应用案例) 等几部分。

二、范围与标准参考

ISO14051为物质流成本会计 (MFCA) 提供了一般框架。在MFCA下, 组织中物质的流动与贮存被追踪与计量, 与物质流动相关的成本也被计算。由MFCA生成的信息, 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企业组织的激励, 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管理工具, 由此来寻找增进财务收益、降低环境危害的机会。MFCA适用于任何使用物料及能源的企业, 无论这些企业的产品是什么、服务是什么、规模有多大、企业组织是何种结构、会计系统是什么。此外, MF-CA还可以延伸应用于供应链当中的其他组织, 不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 因此, MFCA为提升物料与能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这种延伸是非常有益的。

管理会计及环境管理会计 (EMA) 主要是为企业组织提供一些国际标准的决议信息, 而MFCA作为EMA一种主要的工具, 也需要为企业组织提供一些国际标准的决议信息, 但是MFCA也提供出环境管理及管理会计实务方面的一些补充内容。企业在MFCA分析体系中可以将一些外部成本放进去, 但是外部成本的计量与处理在本标准的范围之外。

MFCA一般框架包括术语、目标和原则、基础要素、实施步骤等4部分内容, 但是用于改进企业物质与能源使用效率的详细的技术层面的计算程序在本准则之外。

该标准并不用于第三方鉴定之目的。在该标准制订过程中, 相关的参考不可或缺, 该标准也适度借鉴了国际上已发布的其他标准作为参考。

三、专业术语及定义

在ISO14051, 共确定了包括“成本”在内的22个术语, 并为这些术语做出了定义, 以便在实务中规范使用。

1.成本。成本指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货币价值。2.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指间接成本应以一种恰当的标准在不同的对象 (如品种、步骤) 间进行分配。3.成本归集。成本归集指直接成本应以合理的方式在特定的对象 (如品种、步骤) 中归集。4.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指生产过程中耗费如电力、原油、蒸汽、热力或其他相似介质的成本。5.能源流失。能源流失指生产过程中除归集在目标产品之上的能源的损耗。6.能源使用。能源使用指恰当合理的能源利用。例如应用于生产所需通风设备、照明、供热、制冷、交通、生产线的能源使用等。7.环境管理会计。即EMA。EMA通过以下两类不同信息的鉴定、归集、分析与使用, 进行内部决策。 (1) 实物流信息, 包括能源、水或其他物质 (包括废弃物) 等的使用与流动。 (2) 货币流信息。包括与环境相关联的成本、收益、节约额等。8.输入。输入指流入物量中心的物料与能源。9.存货。存货指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10.物料。物料指流入或流出某个物量中心的实物资料。物料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将来会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的物质。如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另一种指不会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 如某些具备催化剂功能的物质。某些物料根据他们不同的用途, 在不同生产情况下, 可能会被归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水资料的使用, 在一些生产操作中, 水可以作为一种材料, 但在另外一些生产操作中, 水可能是一种催化剂。11.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指在给定的期间内, 物料中心的投入、产出、存货的实物形态虽会发生改变, 但“输入=输出”维持不变。12.物料成本。物料成本指进入或流出物量中心实物资料的成本。物料成本可以有多种计量方式, 比如标准成本、数学成本、购买成本等。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计量成本主要依据管理层的需要而定。13.物料分配比例。物料分配比例指物料计入到正制品与负制品的比重。14.物质流。物质流指在一个经济组织中, 或在一条供应链中, 物料在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的流动。15.物质流成本会计。即MFCA。它是通过实物计量与货币计量两种方式, 确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动与贮存数量的一种工具。16.负制品。负制品指在物量中心当中产生的除预期产品之外的物质产出。负制品包括废水、废气或固态废物, 即使这些废弃物仍有循环使用的价值或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副产品可以看作是一产品废弃物质, 也可看作是一种产品, 具体可依据管理层的需要而定。17.输出。输出指经过生产加工后离开物量中心的产品、废弃物质、能源流失等。MFCA中的在产品、半成品都视作正制品。18.工序。工序指物料在从输入到输出中相互作用的过程。19.产品。产品指企业最终产出的货物或服务。20.物量中心。物量中心指整合起来的一道或多道工序。在这其中, 输入与输出将按照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计量。21.系统成本。系统成本指物质流动过程中引发的内部的成本, 除物料成本、能源成本及废弃物处置成本之外。例如:人工费、折旧费、维修费、运输费等。22.废弃物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指处置物量中心产生的废弃物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包括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包括如下内容: (1) 现场工作内容, 例如:再加工成本、废物储存成本、丢弃成本等; (2) 为处置废弃物所支付的外包成本。

四、MFCA的目标及原则

(一) 目标

MFCA的目标是引导经济组织通过提升物质与能源的使用效率, 来增强环境与财务目标实现的情况。为实现这一目标, MFCA所采取的途径主要有:1.将环境与成本相联系, 持续提升物质流与能源使用的透明度。2.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支持, 诸如生产工艺、产品生产、产量控制、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3.改进组织内物质与能源使用的协调与交流。

(二) 原则

1.理解物质流动与能源使用。为构建物质流模型, 物质流动的轨迹应当被追踪记录。物质流模型需要反映每一个物量中心中的物质流动与能源消耗的情况。在物量中心中, 物质被贮存、加工、使用、转化。2.将实物数据与货币数据联系起来。一个经济组织对于环境与财务的决策, 应该建立在对实物使用数量、能源消耗量以及相应成本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这两类数据应被清楚地计算出来并对应在物质流模型之上。3.确保实物流数据的准确、彻底、可比。实物流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应保持着一贯的标准, 除非有足够成立的变化因素出现, 以便于在未来进行分析与对比。如果出现重大的数据缺口, 那么这些数据按照输入等于输出这一原则进行倒减处理。4.将部分成本分配计入到负制品上。应尽可能准确地将部分成本归集于负制品上, 而不应是将所有成本计入产品。

五、MFCA的基础要素

ISO14051中指出, MFCA包括物量中心、物质平衡、成本计算、物质流模型等4个基础要素。

(一) 物量中心

物量中心是由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组成。在物量中心中, 输入与输出将以实物与货币两种形式记录。比如, 以储存中心、生产中心、发运中心作为物量中心就比较典型。物量中心是MFCA数据收集的基本单位。首先, 实物流动及能源消耗在物量中心中计量;其次, 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成本也需要在物量中心中计量。

(二) 物质平衡

某种物料在物量中心中经过加工后, 会以产品或者废弃物的形式离开物量中心。在整个加工过程中, 物质与能源既不会被产生, 也不会被破坏, 它们只是在不断的转化过程中。在特定系统内, 物理性输入必然等于物理性输出。因此, 为了确保所有与MFCA分析有关的物质主体都被充分计量, 所有的物料流失以及数据缺失都是我们应重视的地方, 以最终确保输入与输出比较的结果。在MFCA中, 物料的数量以及“输入必等于输出”这一理念是必要的运行条件。在实务中, 物质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也有可能存在, 这是因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空气、湿度的摄入, 或者由于某些化学反应的影响。任何重要的不平衡现象都应做出调查。

(三) 成本计算

企业的决策通常会考虑到财务方面的因素。因此, 物质流动的数据应转换为货币形式的单位, 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制订。为实现这一目的, 进出物量中心的物质流所引发的成本就应该被正确的计量、归集与分配。MFCA中, 成本可分为三个类型:物料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能源成本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需要, 或包含于物料成本, 或单独列示。就本标准目的而言, 倾向将能源成本单独列示。1.成本分配。为尽可能分析准确, 所有发生在单一物量中心及单一物质流过程在的成本都应计算在内, 而不是在成本分配程序中的估算数。但是, 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经常发生在生产过程全过程, 所以, 我们通常需要将这些成本分配在各个物量中心, 然后再分配在正负制品当中。两步分配过程如下: (1) 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分配在物量中心。 (2) 将物量中心归集的成本分配给正负制品。在分配过程中, 每种成本的分配应尽可能与成本发生动因紧密联系。第一次分配时, 可选用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产量、生产工时、生产工人数量、生产场地大小等。第二次分配时, 正确的分配标准同时需要选择, 比如物料分配给正负制品的比重, 主要材料分配给正负制品的比重等。实务中正确的分配标准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需注意的是:一是不同的成本项目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分配标准。二是同一成本项目中各个组成部分, 如系统成本中的人工费、折旧费等也应选择不同的分配标准。 (3) 全部废弃物处置成本都应计入负制品当中。2.物量中心间的成本结转。通常一个物量中心的输出会成为下一个物量中心的输入。上一物量中心结转下来的成本是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的合计数, 该笔成本将作为下一物量中心的输入值。成本结转时, 可以分成本项目 (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 进行。3.物料内部再循环成本结转。输出转为输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物料内部再循环。按照MFCA的观点, 如果物料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 那么财务与环境均可获得好处。然而, 出现循环使用的原因却要归咎于前一步骤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再循环使用的物料可能要数次流经物量中心, 而每次都会引发额外的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例如物量中心中能源成本的发生大多数会与所加工物料数量多少相关。资源使用的低效率会造成加工同样产品的成本上升, 带来能源成本额外提高。如果一个物量中心中出现了需要内部循环的物料, 那么它的处置方式应与其他负制品是一致的。物量中心中的成本仍然分配在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 如前所述。为正确计算再循环成本, 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计算内部循环形成的成本节约, 即替代材料的买入价值。 (2) 计算再循环过程中额外成本的发生。 (3) 计算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再循环所造成的其他物量中心支付的额外成本。

(四) 物质流模型

在MFCA中, 产品生产、再循环及其他作业系统可以用模型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这个模型中, 包括多个物量中心, 物料在其中储存、使用、转化、流动, 本文不细述。

六、MFCA的实施步骤

(一) MFCA的实施概述

MFCA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步骤, 分析的详细与复杂程度, 取决于以下因素, 诸如组织的规模、组织行为与产品生产的属性, 工序与物量中心的数量等。不管企业是否应用环境管理会计, MFCA都可以实施。但如果企业正在应用环境管理会计的话, MFCA实施会更加简便与快捷。MFCA的实施是按照PDCA循环执行。PDCA描述出了实施MFCA分析的逻辑路径。PDCA即指PLAN (计划准备) 、DO (工作实施) 、CHECK (复核公布) 、ACT (评价改进) 。

(二) 管理层参与

全体管理层应该理解MFCA对于实现企业环境与财务目标的价值及实用性。为确保MFCA有效实施, 离不开管理层的有力支持。管理层参与应当包括如下几方面:1.明确领导过程;2.角色及责任分配, 即成立MFCA工作组;3.提供必备资源;4.进程监控。5.重新审视结果;6.按照MFCA要求确立企业进步的标准。

(三) 必备专业知识

为迎合不同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MFCA要求大量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这些类型的专业知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贯穿企业整个物质流过程的设计、采购、生产等方面的知识。2.每道工序中与物质平衡有关的工艺知识, 比如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3.质量控制的专业知识。比如废品产出频率、原因及返工行为。4.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环境影响、废弃物类型、废弃物处理行为等。5.会计方面的知识, 比如成本数据的应用, 即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四) 时间与空间范围的界定

在MFCA分析执行之前, 有关MFCA的界限应该明确。这个界限可以围绕着一个单一工序、多个工序、一个完整生产过程甚至是整个供应链来制定, 界限的大小将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就整个供应链而言, MFCA的实施步骤也是相似的。空间范围界定后, 时间范围也需要具体化。数据收集的期间应该足够长, 以使得有意义的数据出现, 或者等到有重要的程序变化发生, 例如季节性因素, 生产工序固有的变化等因素会影响数据值得依赖与否。正常情况下, 可选定一个月、半年或一年作为一个期间。有些工业企业, 将一个生产批次作为一个数据收集期间。

(五) 物量中心设定

不同的工序, 诸如收货、清理、切割、混合、分散、加热、包装、检查、发运等, 都可以视为一个物量中心。物量中心的界定可以按照工序信息、成本中心记录或其他存在的信息来进行确定。如果两个物量中心之间还会产生相关负制品或系统成本, 则也需要确定出一个额外的物量中心。

(六) 物量中心投入与产出的界定

在MFCA视角下, 每个物量中心的投入与产出均应准确界定。一般来讲, 投入的是物料与能源, 所产出的是正制品、负制品及浪费的能源。能源的使用或浪费部分可根据管理者的要求, 放在物料当中进行核算, 或单独核算。一旦每个物量中心的输入与输出被确定以后, 整个过程中的物量中心就联系起来了, 与之相应的数据也得以联系, 基于整个体系的评价也可得以开展。

(七) 实物数量表示

每一个物量中心中, 输入与输出的物质都应该以某个实物单位来表示, 比如数量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等, 依物料特性而定。物量中心中实物单位的选择应该便于物质平衡的计算。即使在物量中心中, 存货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但是物质平衡原理规定整体的输出必然应等于输入。在理想状态下, 体系内所有物料都可以被跟踪及计量, 但是对于财务及环境影响太少的部分也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

(八) 货币表示

1.物料成本。就每个物量中心而言, 输入与输出物料的成本都应被计量。物料成本可以有多种计量方式, 比如历史成本、标准成本、重置成本等。如何选择取决于管理层的决断, 而这种选择也会受当前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理念的影响。不同的选择, 会导致不同的MFCA分析结果。在指定的分析期内, 物料输出与输入应同时按实物数量与货币数量进行计量。当计算输出物 (即正制品及负制品) 成本时, 往往伴随着使存货形态发生变化的成本。每个物量中心的物料成本均应分配给正制品与负制品。2.能源成本。就每个物量中心而言, 能源成本都应被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能源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3.系统成本。系统成本是加工物料所引发的除物料成本、能源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以外的所有的耗费, 例如人工费、折旧费、仓储费、运输费等。与物量中心相关的系统成本应予以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系统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4.废弃物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是指在物量中心内由于处置负制品而引发的成本。与物量中心相关的废弃物处置成本应予以计量。如果单一物量中心的废弃物处置成本很难计算或估计, 则可以先将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置成本在多个不同的物量中心之间进行分配, 进而再在物量中心中的正制品与负制品之间进行分配。

(九) MFCA数据归集与分配

在MFCA系统中获得的数据应当以某种格式反映出来, 以便于今后开展分析, 可采用的格式可以是物质流成本矩阵、物质流成本表等。数据应当首先按照独立的物量中心来反映。对这些数据进行审视与分析, 可以让管理层得知生产过程中的负制品对于财务与环境的重要性。企业还可以对物量中心的数据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以找到负制品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找到引发成本发生的诱因。单个物量中心的数据也可以为整个生产过程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十) MFCA结果公报

MFCA分析完成后, 该结果应提供给各利益相关方。大多数MFCA利益相关方是组织的内部人员。管理层可以利用MFCA的信息做出不同类型的决策以进一步提升财务与环境成果。将MFCA分析结果告知企业雇员, 也可以解释生产流程及组织变化的原因。依据MFCA数据所生成的图、表等信息载体可以成为各利益相关者交流协商的重要参考。

(十一) 查找改进机会并做出评价

当MFCA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正负制品产生的动因、重要影响、结果等问题后, 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MF-CA数据以寻找机会来提升财务收益与环境效能。常用的方法包括寻找替代材料、调整工艺、生产线或产品、提升物料及能源的使用效率等。值得重视的是, MFCA也为改进企业会计和信息系统提供了条件。系统的改进会为企业未来的项目提供宝贵的数据, 并且避免了大量繁琐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MFCA实施中所带来的系统改进应予以足够重视, 而对系统进行改进也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示在整体改进计划当中。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2

同样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对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也会带来好处,这也是这些年各发达国家积极推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重要原因,如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努力争取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

这些都只是会计标准国际化背后所反映的利益关系的一个层面,其另一个层面则是,谁在这场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十分重要。

3 会计标准本身的国际化与强化

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在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强调会计标准本身内容的国际化,强调会计标准应当与国际通行惯例相协调固然重要,但是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它们是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的两驾马车,应当并行不悖。近年来,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标准上迈出了较大步伐,许多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会计国际化进程之快甚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会计标准的具体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标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成为了一纸空文,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更是形同虚设。所以,要真正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要使所制定的会计标准发挥其应有作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十分重要,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将中国移动应用产业的标准国际化 篇3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周旭春本人,根本不会相信,外表普通、言谈平和,拥有学者式儒雅的他,就是近期在业界被传的沸沸扬扬的中国移动娱乐应用产业标准化的领军人物。与不少公众人物不同的是,多年来保持低调的周旭春说起话来很少客套,“其实我更喜欢做实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尽管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但长年来从事技术标准工作的他还是多了几分技术工作者的气质,少了几分管理者的世故。

可以说,在中国移动应用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定制和推动过程中,周旭春所有拥有的资历和背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领军人物”,更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第二技术委员会创始人之一。特别是自从2001年开始,周旭春就一直积极参与到移动游戏娱乐行业,并在宣传和推动OMA在中国工作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今,周旭春作为是中国手机游戏服务领域最大的组织“移动游戏产业联盟”的缔造者和秘书长,更成为推动相关产业的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人物。

最让人兴奋的是,此次周旭春当选OMA的GS工作组主席,是华人在该机构第一次担任正主席级别的职务,从而引起了业内外和众多媒体的关注。此次,周旭春在接受《互联网周刊》独家专访时向记者透露:“在此之前,该机构的主席人选一直空缺,现任的两名副主席则由来自游戏产业较为发达的韩国资深人士担任。能够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业界权威人士认可,不但是我本人的荣耀,更是中国标准化工作者的荣耀,对于中国标准化推动,特别是在移动应用领域标准化进程,有着非凡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对他多年来作为通信标准方面的专家的认可,也是对中国移动通信增值应用产业实力的认可。”

“感觉压力和责任更大了。”周旭春在谈到当选主席的感想时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标准化工作还处在一个相当落后的水平线上。无论是当年的DVD、WAPI,还是最近的移动应用技术标准,中国厂商和技术拥有者在制定行业标准过程中都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我的工作就是要呼吁产业中的每一个游戏参与者,希望他们不但要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更要放眼整个产业,将标准化制定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来规划。”

“能够有今天的成绩,我最想感谢那些支持我的专家和朋友,特别是一手培养我的老领导。”周旭春在回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时对记者说。大学毕业后,周旭春就被分配到国家机关,从一名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周旭春可谓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标准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成立于2002年6月的OMA,是由移动通信产业链的领导者发起的国际权威标准组织,由世界主要移动运营商、设备和网络供应商、信息技术公司、应用发展商和内容提供商组成,有15个技术工作组和2个技术委员会。目前,OMA已拥有400多家成员,包括沃达丰、英国电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在内的世界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其成员的产值占整个移动通信产值的90%以上,WAP、MMS等在内的增值业务标准就是来自OMA。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呈持续旺盛的态势,会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因此欣欣向荣。然而,伴随着会计专业的迅猛扩招,各高校广纳生源,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却因缺乏统一标准参差不齐而广受诟病,从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会计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使命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和财政部为了监管高校的办学质量,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组织研究制定约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即将出台,届时各高校将对照着“国标”来进行会计学专业的自我建设和改革。其实不仅国内,早在1980年全球商学院三项国际认证中含金量最高的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AACSB)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会计学项目的认证标准,将其从商学院整体认证标准中独立出来。1991年AACSB修订了会计教育项目的认证标准,强调使命导向和高质量的教学过程。2013年,AACSB发布了新版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提出会计教育必须创新和投资知识资本,发展新课程以应对商业世界的新变化。

会计高等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是保证会计高等教育质量的两种制度性安排。国家标准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强制性且基本的门槛标准,是各高校设置会计学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国家据此对高校的会计专业开展评估。国际认证标准是更高的标准,由各院校自愿申请认证。经过AACSB会计教育项目认证,对高校的会计学科发展、教育质量、学生和雇主满意度,以及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等,均有重要的提升意义(孙铮、李增泉,2014)。不满足国家标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面临生存危机。不学习国际标准并以之作为努力目标,在国内激烈的会计高等教育资源竞争中就难有大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堪忧,离“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建设普遍目标渐行渐远。因此,本文将以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为依据,结合当前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思考,以应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从而谋求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会计学专业国家标准、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

(一)两类标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2013版AACSB会计学项目认证标准包括两大部分:AACSB国际会计认证资格标准和会计认证标准。在第一部分认证资格标准介绍了核心价值和指导原则,以及通用标准。第二部分会计认证标准包括:(1)介绍;(2)会计学术机构战略管理和创新;(3)会计学术机构的参与者———学生、专业人员和教师;(4)会计学习与教学;(5)会计学术、职业参与和职业互动。从(2)到(5)提炼出九条高度概括的标准,涉及对会计学术机构的使命、智力贡献、财务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技能要求等方面的评估认证要求,并且就这些标准中的重要概念给出了定义,明确了标准的判断基础和文档提供指南。我国2014年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两类标准的最大不同在于目的不同而导致的设计理念不同。AACSB标准目的是用来指导会计学术机构的整体认证,而国家标准是用来指导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国家标准主要关注的是教学,而AACSB认证标准侧重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总体评价,涵盖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即智力贡献。此外,国家标准既然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就把教学输出结果———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专业人才作为标准的首要目标。而AACSB标准体现战略管理的全局观,将机构的所有参与者(教师、员工和学生)放在同等位置上设定一些共性的要求标准,对师资和学生的要求都是会计学术机构的目标,而不是像国家标准中把师资标准作为实现学生标准的手段。

资料来源: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

(二)两类标准的共同导向

从本文所关心的会计学专业建设角度来说,虽然中外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两类标准在目标使命和指标建设上仍有异曲同工之处。鉴于目标使命对确立会计学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且提纲挈领各项具体指标的建设,本文就从目标使命着手分析两项标准的共同导向,并对照它们再来改进指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国家标准中针对培养目标,强调了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其中,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规格部分,国家标准具体解释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三方面,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素质结构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三方面。

AACSB认证标准没有针对学生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要求,而是将对学生的要求作为对会计学术机构要求的一部分来阐述的,散见于各部分标准。首先,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一是学术机构必须鼓励和支持全体员工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二是学术机构保持一个大学的环境,学生、教职员工、管理层、学术团队和从业者可以在其中互相交流合作以支持教学、学术和社会参与。三是会计学术机构必须证明其通过政策、程序、课程、研究和其他活动对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关注、参与和回应。其次,在学术机构的战略管理和创新标准中,提到了会计学术机构应产生对理论、实务、会计教学、商业和管理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智力贡献。最后,在会计教学和学习标准中,指出课程和学习目标应能反映知识的更新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对比发现,两类标准中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有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都有沟通交流、面向实践和学术创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都要求知识的相关性、应用性和动态性。基于二者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在具体的指标建设上,可以看到两类标准均涵盖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源保障等方面要求。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均要求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了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样性等;在师资配备上均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鼓励教师参与专业与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在资源保障上均强调会计学高等教育的软硬件的配备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见,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为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风向标的作用,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此为导向,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三、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师资配备与学生规模扩张不匹配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报考需求旺盛,各高校迅速扩大招生,以规模论英雄,师资力量不足和生源质量下滑的问题随之产生。教学人员和教学场所的紧缺,使得会计本科专业教学普遍无法实现小班授课,难以保障精耕细作和因材施教。在课时任务紧张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机会大为减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极不理想。生师比失调带来的另一后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也给教师造成严重负担。为了减少作业和试卷的批改工作量,少留作业和减少试卷的主观性试题成为很多会计专业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是教师不能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质量;二是试卷中主观试题的减少也使得教师不能充分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此外,师资紧张也表现为结构的不合理,多数教师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相应的实务经验,从而形成照本宣科的授课范式,培养的学生进入职场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适应实务,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

(二)专业教育重核算而轻分析,教学理念落后

会计本科教育过多地强调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学生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能力的培养。如从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都是核算的重要性、会计规范的重要性,即以编制出财务报表为最终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成为硬学、死学的机器。总体上,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会计教学中运用还很不充分,教学设计没有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以讲授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问题为例,在国内财务会计的课堂上教师可能大多会依照教材告诉学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分别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仅此而已。而笔者在加拿大访学,却看到国外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对信息有什么需求,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信息提供者造成了什么压力,会计丑闻因何爆发,再让学生举例有哪些影响较大的会计丑闻案例,由此分组讨论对会计信息监管的必要性,最后自然过渡到会计准则的规范作用,并讲授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避开会计教材的差异不谈,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分析与合作沟通的能力,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被动灌输而是灵活运用,且知识结构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形成有序的“线”和“面”。这可能是我们国内会计专业教学普遍缺乏的融会贯通意识。

(三)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虽然会计高等教育一直在努力探索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但目前的培养模式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这是因为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也多采用一味灌输的方式,在成绩考核方面也偏重于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和对认识问题的统一性,导致本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通识教育变成了仅仅为了凑足学分的工具。实践教学也不够理想,多数高校拥有的实践基地不足,甚至有名无实,学生要想进入社会实习多数只能自己去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的效果,为了应付毕业实习,有些毕业生只是随便找家公司盖章,或者找家公司实习几天走过场,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四、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对策建议

(一)对教师实行分类培养和引进,实现师资结构的优化调整

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保障。然而,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从高校师资来源看,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是长期必然选择。内部培养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各种进修和培训,包括博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后深造、访问学者、挂职锻炼、参加各种学术培训和会议等,将教学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外部引进方面,各高校要大胆地从实务界或其他高校引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财务精英和专家,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或外聘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而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是建立在师资来源基础之上的。国家标准和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专业师资结构的科学合理性都有一些量化的标准,各高校可对应加以改进。其中AACSB认证标准对会计学术机构的教职员工做了详细分类,依据教师初始的学术准备和职业经验(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或职业经验),及其后续较多参与的职业互动活动类型(学术研究型还是应用实务型),将教师分为四类,具体如表2所示。AACSB认为一个会计学术机构至少40%的教职员工应该是SA,至少60%是SA、PA或SP。总之,高校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人兴趣的同时,对教师选拔和培养方面有所引导和倾斜,整合教师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资源,以改善师资结构,解决教师因缺乏理论高度和实务经验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最终使学生受益。

资料来源:AACSB.Eligibility procedures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accounting accreditation.

(二)革新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改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正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理想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尽可能系统和完整的整体。在这其中,要合理分配不同课程的搭配比例,包括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以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努力体现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层次性和延展性。尤其是在目前普遍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高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丰富性,这也是两类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再强调的内容。同时本文认为,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特点,各高校还应该从课程设置的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开设符合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的课程。首先,开设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目前高校实行会计学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即对进入会计学专业的所有大一新生不分专业实行统一授课,到大二再根据学生和校方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将其划分至诸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中。各高校应针对这种专业设置的改革,开设相关会计学专业导论课,主要讲授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异同,以便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合理选择相关专业。这样每个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滑的缺点。

其次,设置会计学专业顶点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置专门的顶点课程,帮助学生整合和梳理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课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并在此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何玉润、李晓慧,2013)。即当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规则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和会计监督的现象出现。

最后,开设分流发展指导课程。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可以根据学生职业规划的不同来设置各种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如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偏向理论导向的课程,这些课程将对其未来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对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的同学可以选择偏重实践导向的课程,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避免出现能够轻易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而面对实务工作却变得茫然的现象。

(2)设置突出不同办学特色与优势的课程。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的共同导向,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定位办出特色,以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本科院校可以在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实行分类分层建设,避免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一些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其办学实力开设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或借助其与国际院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开设国际会计专业方向,培养国际注册会计师(如ACA、ACCA、CGA等),从而使其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多地体现出我国或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特色。除此之外,根据会计学专业与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的特点,会计专业可以与金融专业相结合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与人力资源专业相结合开设人力资源会计课程,与法律专业相结合开设法务会计课程,与建筑工程类专业相结合开设工程造价、工程预算课程等。通过这些交叉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而这些精通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资源是社会稀缺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

(三)改进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与结果反馈

高校本科专业的建设应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管理应采取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要以两类标准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第一,大力推广采用案例教学、职业情景模拟、“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第二,学生的最终成绩应综合考虑期末的卷面分和平时过程分,并适当加重平时过程分的比例,其中过程分的参考依据包括阅读文献、写小论文、参加小组讨论和陈述、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和课后主动问问题等,并且过程分由任课教师于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及时判定,避免把过程分当成最后卷面分的“调节剂”。各高校通过对这种过程分的控制可以避免教师出现课堂上一味灌输,缺少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各高校应提供长期合作和稳定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第四,鼓励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和学术研究项目,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或顾问,或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申请的课题中来。在结果反馈方面,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分阶段(如毕业工作1年内、1-5年、5-10年、10年以上)的就业情况反馈机制。从毕业生自身的反馈和所在单位的反馈来分析毕业生就业和工作状况,找出目前在校生教育的优劣势,发扬优势,弥补劣势,使未来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需求,增强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五、结论

从财政部2010年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来看,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较大的缺口。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事关会计高端人才培养是否成功,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实现专业建设的标准化管理,解决当前专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将有助于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我国《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即将正式出台,届时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将以此为准绳,制定适合自身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学校标准。各高校在制定校级标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AACSB国际认证标准,以国家标准为基本要求,以国际认证标准为参照来提高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争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确保教学质量高于国家标准,并向国际认证标准看齐。

摘要:除了国家标准,国际上对会计学专业教育最具权威性的指导标准是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制定的会计教育项目认证标准。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家标准和AACSB国际认证标准这两类标准的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导向,据此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三方面阐述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标准,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会计研究》2014年第11期。

[2]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会计研究》2013年第4期。

[3]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4]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第三稿)》(http://wenku.baidu.com),2014年。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5

类型:概念营销

目的:提升东晶国际的建筑设计概念,推广产品品牌

目标客户群:准客户和潜在客户

一种建筑设计新概念——“国际标准化公寓”的概念体系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上海城市发展迅速与国际大都市融合时,公寓住宅已经成为大都市最主要的居住模式,新概念开始受到沪上建筑界和开发商的推崇。

上海东道置业有限公司认为,理想的现代公寓应该具备地段、空间和文化的三大特点。为了体现这一新概念,打造现代居住文化,上海东道置业作为沪上首家此概念的实践者正在浦东源深路开建8万平方米规模的“东晶国际”公寓住宅,同时配置26层办公建筑和200米商业长廊。

所谓国际标准化公寓就是以生活居住和精神享受双重国际性标准化尺度对建筑进行衡量,对于部分追求高尚生活居住者具有很大吸引力。

鉴于这种“国际标准化公寓”的概念体系,在东晶国际的公寓房型设计中,开发商将“一房、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作为房型设计的基本元素,同时做到全明,让住户拥有充裕的光照和通风,如此,既区别于市场上现有小户型,使住宅使用功能更加完善,又避免了其他小户型严重光线不足的弊端。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糅合自然生态和现代前卫的双重艺术,并结合丰富的国际环境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在4幢酒店式公寓每五层各营造了一个“空中花园”,形成日式枯山水、健康休闲区、音乐主题沙龙、抽象艺术汇展中心等多风格景观组团。为了使整个住宅空间的整体环境文化配合得相得益彰,开发商除了提供五种具有国际代表性风格的装修方案外,还根据每种装修风格配置了相应的家具和软装潢。此外,聘请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公司统一管理和租赁,也为未来业主提供了良好居住或投资的保证。策略分析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6

关键词:国际劳工标准;国际贸易;影响;实质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

劳工标准,是指有关劳工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一般说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法基本原则方面的标准,如结社自由、集体谈判权、同工同酬、禁止使用童工、禁止就业歧视等;二是劳动基本条件方面的标准,如劳动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等因素的不同,各国的劳工标准并不一致。而不同的劳工标准,意味着不同的劳动力成本,意味着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ILO)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工条件,提高工人经济和社会权利。ILO宪章指出:“任何国家,如果未对劳动力采用人道主义条件,那么这将成为其他国家在寻求改善本国劳工条件道路上的障碍。”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归纳西方的主张,即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内对各国实行统一的、最起码的劳工标准”,也即要求在工资、工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以让世界各国共同遵守,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二、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

1.积极影响

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工标准问题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使世界各国存在的侵害劳工权益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出口部门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于工人权益的维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其次,国内生产企业因为对劳工标准问题的关注、工厂劳工条件的改善而巩固了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稳定的客户源,从而促进了企业产品长期出口的增长。此外,国内企业还因为改善劳工条件而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形象的改善等方面颇有获益。

2.消极影响

相对于其积极影响,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国际贸易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令人关注。

(1)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

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普遍较低,这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如果发达国家一意孤行地设立过高的国际劳工标准并将其与国际贸易挂钩,那么劳工标准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的有力工具,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

(2)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各国都努力提高本国劳动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劳工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无可厚非的。劳工标准属于人权,人权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各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劳工标准,外国不得予以干涉。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手段,以“合法”途径实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的非经济意图。个别发达国家多次利用所谓劳工权利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以达到其在政治上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所指定的社会改造,是不顾他国的人权状况,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行经。

(3)是非关税壁垒

劳工标准既可以用来维护人权和公平贸易,又可以被用来作为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发达国家看中了劳工标准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将劳工标准演化成一种较为隐蔽的新的非关税壁垒,用来保护国内脆弱产业,并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以期抑制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劳工标准问题已一再成为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难点,阻碍了世界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实质

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受外国进口产品冲击的考虑,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出要制定国际通行的、统一的劳工标准,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产品不予进口,甚至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这种做法无视各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实差异性,将严重伤害发展中国家基于劳动力禀赋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直接危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所得到的贸易利益,从而最终削弱发展中国家提高本国劳工标准所依赖的根本经济基础。这扭曲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核心劳工标准的宗旨和基本精神,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

1.劳工标准属于国内法范畴

(1)各国国情不同

劳工标准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的劳工标准,实现本国福利最大化,西方发达国家所提倡的在全球人为地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消除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不仅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即使撇开各国具体历史、文化背景不谈,从纯经济的角度看,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的劳工法、劳保制度和社会福利标准纷繁复杂,在现阶段讨论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工标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建立等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2)属于人权的范畴,外国不得干涉

劳工权利是人权,它可以被看作是工作中的人权。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巨大差异,因而对人权的认识往往不一致,对人权的实施也各不相同。人权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各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劳工标准,外国不得予以干涉。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手段,以“合法”途径实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的非经济意图。西方国家在多边贸易制度,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实际上不可避免的将贸易与政治搅和到了一起。个别发达国家(后来又扩大到更多的发达国家)以保护基本人权为由,试图利用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的依赖性,通过将人权与贸易挂钩,将人权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

2.劳工标准是社会问题

就发达国家提出的劳工标准的内容看,可以概括为:废除强制劳动;禁止劳改产品出口;严禁使用和剥削童工;非歧视的工资水平,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劳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工人有自由结社和集体议价的权利。另外,是否组织罢工也是劳工标准的内容之一,税收体系、福利体系的情况对劳工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劳工问题纯粹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和贸易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发达国家力图把劳工问题与贸易捆在一起解决,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优势。有人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低廉是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因,这种见解完全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无知的表现。

从理论上讲,不管贸易是否遵守劳工标准,贸易的开展实际上是促进了整体繁荣,增加了世界财富。正如传统的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决定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是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禀赋和经济规模,而不是有些人所观察到的各种标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将劳动作为生产的唯一要素来进行分析,因而低廉的劳动力构成可以看作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是它更强调比较优势的来源在于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普雷维什和阿明的不公平交换理论认为工资差异是不平等交换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情况的本质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而不是出口的低廉倾销,进而指出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在于通过国际合作不断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而不是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更加直接地认为,不同国家贸易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的成本比较差异,成本比较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要素供求状况的差异,作为重要供给因素的要素禀赋是其中最关键和基本的因素。 所以,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这正是贸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说”,也就是说随着贸易的扩大,不能移动的各国要素被蕴涵在商品中相互流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各国要素的密集度可能递转,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现实的研究表明,在实际工资的增长和结社自由的程度之间并不存在全球性的相互联系。20世纪80年代,实际工资增长最快的是那些遵守劳动标准最差的国家,而不是遵守最好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低劳工标准的国家在出口方面会比那些高劳动标准的国家做得更好。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资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出口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相反,违背劳工标准还会阻碍一国出口和经济效率的增加。 因为,雇佣童工会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使低水平的资源配置持久化。禁止结社自由会限制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妨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引进,不利于吸引有价值的投资,所以,从长远来看,不会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看,劳工标准壁垒的出现将损害当今世界贸易的基础。若将劳工与贸易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不但无助于发展中国家根据各个国内的情况逐步改善劳工状况,反而会使这些国家出口减少、失业上升、劳工状况恶化,同时也会损害发达国家消费者利益,推迟发达国家的产业更新与进步。

3.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是非关税壁垒

由于乌拉圭回合就市场准入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往长期盛行的非关税壁垒得到世贸组织的规范,西方国家就不得不另谋新招,劳工标准就是其中之一。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往往在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可能因此出现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出口国可能违背既定的劳工标准,人为地降低工资乃至生产成本,进行不公平的贸易;另一方面,出口国没有违背既定的劳工标准,进口国迫于所遭受的竞争压力,对出口国施加压力,指责出口国违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贸易壁垒。故而,劳工标准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维护人权和公平贸易,又可以被用来作为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看中了劳工标准所具有的复杂性、随意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将劳工标准演化成一种较为隐蔽的新的非关税壁垒,寄期以此抑制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有些发达国家主张采用“社会条款”来制裁那些没能遵守具体的劳工标准的国家,热衷于在贸易和劳工标准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认为特定国家的贸易发展是因为出口部门恶化劳工工作条件,降低劳工标准所致。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并无任何因果关系,否认不公平贸易的存在,认为发达国家所谓不公平竞争只不过是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借口,维护工人权益的好意只不过是贸易保护的外衣。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7

经过多年的发展, 闪联标准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国际标准, 并正在推动成为产业事实标准。IGRS 1.0版本全部7项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是闪联标准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这对进一步整合产业和创新资源、构建基于闪联标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 是我国企业联合推动, 将自主创新技术纳入国际标准的重大成果。

闪联标准形成“享屏”解决方案获得好评

闪联始终坚持“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并重的策略。从2010年开始, 闪联根据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广域网设备互联的趋势, 着力开展闪联标准的完善升级工作, 并基于标准形成了以多屏互动为特征的闪联“享屏”解决方案, 创造性的实现了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电视设备的联动, 实现各种终端在电视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补, 创造传统单一屏幕所不能提供的新业务, 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闪联“享屏”多屏互动客户端目前已经在联想、海信、TCL、康佳等厂商的产品上实现预装超过100万台, 为各厂商智能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闪联享屏的诞生突破了技术瓶颈, 实现了在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不同网络环境下终端产品之间的无线互联、内容共享以及用户互动, 实现了以智能电视、移动终端为核心的多屏互动功能。通过终端产品间的系统服务, 实现不同终端产品间的优势互补, 为用户打造全新的视听新体验, 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终端间便捷的实时分享、收看和使用的需求。

闪联标准应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闪联联盟以闪联标准为基础, 形成的闪联“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也在北京、广州、镇江、大庆等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闪联以社区云服务平台为核心, 构建了外部服务和公共资源传递到家庭和消费者的通道,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视、灯光、窗帘等各种设备, 也可以在电视、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上去获取需要的各种数字内容与信息服务, 并与亲朋好友之间交互和推送。闪联智慧城市方案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跨屏娱乐”、“远程医疗”、“智能安防”、“智能控制”等多种全新的应用模式, 而且为电子信息终端制造业创造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 并孕育出全新的网络信息服务产业。

2011年, 闪联正式成为广州“智慧城市”标准战略合作单位, 双方在智慧城市研究院筹建、天河示范区建设、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和标准研发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在闪联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形成以安全、绿色、便捷为特征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011年6月, 闪联参与了广州天河智慧城第一批1000户智能家居示范工程, 并提供了包括智慧社区、智能家居、“享屏”等在内的多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闪联产业联盟推动了标准产业化

闪联产业联盟是闪联标准制定及产业化推广的产业载体, 纳入首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程”。2011年闪联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组织单位。在刚刚结束的社会组织评价体系试点工作评估中, 闪联产业联盟的法人依托实体闪联产业协会被评为最高级别的5A级社会组织。

随着闪联标准和产业化的不断深入, 闪联产业联盟也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2012年1月, 闪联产业联盟会员总数已达170家, 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闪联以标准为基础, 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不断向市场推出基于闪联标准的产品, 加速闪联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有利于国内企业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新闻背景:////////////////////////////////////////////////////////////////////////////////////////////////////////////////////////////////////

闪联标准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I ntel l 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 IGRS) 标准是新一代网络信息设备的交换技术和接口规范, 在通信及内容安全机制的保证下, 支持各种3C (computer, consumer electronics&communication devices) 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的全新网络架构, 为未来的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创造出健康清晰的赢利模式,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方式。闪联标准能够有效提高现有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充分利用不同设备的功能特点、为用户创造新的应用模式和丰富应用。

应用领域

家庭领域内, 通过创新的将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网络融合, 极大的拓展了电视的内容来源和应用模式, 典型产品包括闪联计算机, 闪联电视, 闪联娱乐中心等。办公领域内, 通过简化计算机与传统外设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且创造新的应用模式, 从而极大简化办公室的办公设备使用, 极大提高办公效率。典型产品包括闪联笔记本, 闪联投影仪, 闪联打印机等个人移动领域内, 通过将通信网络与计算网络连接, 极大的扩展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 为未来移动设备的应用开发构建良好的基础, 典型产品如闪联手机, 闪联PDA, 闪联笔记本等。

成立意义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8

当今世界,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期待,世间万物都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可靠地工作和运转。

拨打电话时,我们希望可以立刻接通全球任何一部电话。登陆互联网时,我们希望可以快速地获取新闻和信息。身患疾病时,我们希望可以依赖可靠的医疗器械来治愈疾病。驾驶车辆时,我们希望汽车的发动机、转向、刹车以及儿童安全系统都是可靠的。我们还希望能远离电力故障和污染的有害影响。

国际标准正好契合了人们的期待,帮助我们树立信心。事实上,标准化活动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这种信心。正是由于国际标准明确了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关键指标,才能保证它们能够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可靠地运转。

国际标准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环保水平,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以及效率和效能,并因此赋予制造商信心,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流通和使用。

国际标准的兼容性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确保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务,使消费者、制造商和服务提供方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国际标准加速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国际标准是在公开和透明的环境下制定的,任何利益相关方都有权利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也是国际标准帮助我们树立信心的有效保证。

“提升和增强全球信心,用国际标准连接全世界”,这是世界标准合作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共同目标。

每一年,总有那么一天,标准在世界各国得以庆贺;这一天,标准成为大家议事日程中的首要议题;也在这一天,标准获得了它应有的认同而真正成为了世界性话题。

10月14日就是这样的一天。在这天,标准临在,万众同贺。我们都知道,标准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为先,安全至上;环境和宜,能源效用;饥来果腹,寒即添衣;出则车船,入当安居。标准就是这样,能够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而为我们树立信心。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定为“国际标准一一树立全球信心”,就恰好点明了这一点。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骄傲,ASTM能够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专家相携手,共同为ASTM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保证这些标准的技术品质和市场适用性而努力;我们也很庆幸能够为全球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标准化工具以树立全球信心。

真正的国际化标准是文化 篇9

十几年来, 我一直致力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研究,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就是普适化, 有时候我们夸大奋斗过程的价值。中国所有的企业一定要反过来看, 以一个全球化的标准看自己的价值, 自己的很多艰难, 很多痛苦, 很多艰辛, 其实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不要上升到国际化的问题, 也不要上升到普适价值的问题。作为一个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我们一直在呼吁所有的中国企业把自己的标准反过来。而普适价值的标准其实有时候是人类的标准。

第二个就是大家不要把规模当成国际化。比如说华为做了几千亿了, 国际化水平很高, 我觉得这不是标准, 真正的国际化标准是文化。比如说一个人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30年, 如果他融入了这个主流文化圈, 他就真的国际化了, 或者一个小公司, 比如青啤是中国的百年老店之一, 青啤的啤酒文化的国际化其实非常值得研究, 如果说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个产品能够称得上国际化的文化, 青啤是其中之一。但是, 这个宝贵的资产在中国今天的商业企业中并不受重视, 我们更加重视它的市场规模, 重视它的盈利, 重视它的所谓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 在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你的成功其实是悲剧的开始, 恰恰是因为你失败, 恰恰是你真正的开始。道理特别简单,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化的国际化, 我们研究丰田, 研究韩国企业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到美国开一家公司, 首先会把他的总经理放在那里一年, 观察他们的生活形态, 只有懂得了这样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以后, 这家公司的价值才是国际化的价值。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10

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历史回顾

应该说,首先称谓电能质量术语且给出定义的机构是IEEE[1],其电能质量专委会(Power Quality Subcommittee)成立于2002年,下设多个工作组。目前,IEEE有包括电能质量术语、限值、测量(包括仪器、数据交换等)、评估、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其体系相对比较全面。但标准偏向技术性,操作性尚存欠缺。

实际上,欧洲早在1981 年就涉及电能质量议题,但是是以“供电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术语进行表述的,其实质与IEEE电能质量术语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样(但不涉及电流质量)。其代表性文章于1981 年发表于国际发输电联合会UNIPEDE(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Electric Energy)的主办杂志《电力供应》(Electricity Supply),文章题目为《低压电力系统供电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 voltage electricity supply)。1994 年,欧洲电工技术委员会(CENELEC)批准最早版电能质量欧洲标准EN 50160, 即《公用供电系统电压特征》(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public networks),目前已发展到2010 版本。该标准较全面地给出了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方法。

IEC以前不涉及电能质量相关标准,主要从电气产品角度制订了一系列电磁兼容标准(即IEC TC77 的IEC 61000 系列标准);由于电能质量干扰与电磁兼容的低频传导干扰(小于9k Hz)是同一种电磁现象,各国(区域)电能质量标准多借鉴此类标准,以至于IEC电磁兼容标准IEC 61000-4-30 标题中采用了“电能质量” 术语(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可见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IEC 61000 系列标准规范了电气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同时为了协调特定环境下设备发射限值与抗扰度限值的设定,确保该环境中电气设备在满足发射限值及抗扰度限值基础上的安全运行,特制定了兼容限值[2]。

目前,在IEC,电能质量议题主要划归为IEC TC8(Systems aspect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在中国,最早的以电能质量称谓的标准始于1984 年,其标志是原水电部std 126-84《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的颁布实施。目前,已发展为包含稳态[3,4,5,6,7,8]、暂态(报批)、瞬态[9]电磁现象的系列国家标准;同时,电能质量监测[10]、治理[11,12]相关国家标准也已颁布实施。

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际范围内不同机构之间对电能质量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统一;各国际/ 区域性组织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电能质量标准的差异性、矛盾性仍然存在;同样,我国电能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区域组织及其他国家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与矛盾,即使我国内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上述这些现象虽然与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化工作的演变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但无疑对电能质量标准的使用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目前,国际范围内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领域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本文仅指低频传导,下同)的关系争论

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是对同一电磁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并进行标准化工作。但是,电磁兼容领域所涉及的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兼容限值,甚至规划限值到底与电能质量限值有什么关系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1)同一对象。

电力网络不仅传输电能,而且是低频传导干扰的传播途径,因此,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涉及对象相同。

(2)电磁兼容性与电能质量。

电磁兼容及其限值是为了协调确定某电磁环境中设备的发射限值与抗扰度限值而提出的。确定原则是:发射限值比兼容限值低某些级别,抗扰度限值比兼容限值高某些级别,从而使得该环境中兼容限值在时间上、空间上只有很小概率超过的可能(例如5%),确保环境内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这里需要注意,这些限值的确定是从单一种类干扰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2],并没有考虑实际环境中其他干扰共同作用的效果,比如谐波电压总畸变率兼容限值为5%,这里5%是基于额定基波电压而言的,当系统电压偏差不满足要求,例如存在供电电压偏高时,即使5%谐波总畸变率,设备也可能出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从电能质量角度,考虑其干扰的综合效应,确保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换一种说法,即使设备满足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系统满足兼容限值,但如果不从电能质量角度进行定义与控制,设备或系统仍将可能出现问题。

(3)电磁兼容作用于公共连接点(PCC),而电能质量作用于供电点。

兼容是基于系统而言的,同样是基于系统内的众多设备而言的,因而兼容限值是基于PCC点而言的,因为PCC点是多路设备供电的汇集点;但是就国际范围对电能质量的认识而言,电能质量是基于供电点而言的。大部分情况下供电点与PCC点并不相同。

(4)限值意义不同。

电磁兼容评估是作用于95%概率的空间上和时间上而言的,其实质是对一种能力的衡量、或对一种条件满足度的量化,亦即“兼容程度”的描述;而电能质量是作用于全空间、全时间段的。尽管电能质量也采用概率大值评估方法(例如95%概率大值),但其概率的实际意义在于考虑干扰的时间变化特性,不同于电磁兼容的概率大值含义。

(5)电磁兼容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与电能质量限值的关系。

图1 是欧洲电工技术委员会(CENELEC)给出的电磁兼容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与电能质量限值的关系图,其解释如下: 设备电磁发射限值是电能质量目标函数的输入,在综合考虑输入(即发射限值)、系统网络拓扑特征、其他影响等的情况下,采用电能质量目标限值保证在设备满足抗扰度限值情况下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这一观点而言,电能质量限值与兼容限值的意义非常接近。

电能质量术语的不同理解

国际电工词汇IEV(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给出的定义是: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流、电压、频率特征的一组技术参数(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voltage and frequencies at a given point in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evaluated against a set of reference technical parameters);IEC 60050-617:2009, 617-01-05 给出的定义是: 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能特征的一组技术参数(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ity at a given point on an electrical system, evaluated against a set of reference technical parameters);IEEE给出的定义是: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压、电流特征的电磁现象(The term power quality refers to a wide variety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that characterize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at a given time and at a given location on the power system )。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电能质量现象中是否包含电流议题。欧洲普遍观点认为电能质量定义中不应该包括电流,例如EN 50160 没有谐波电流限值。但IEEE电能质量定义不仅涉及电压,而且涉及电流,例如IEEE 519 不仅有谐波电压限值,而且有谐波电流限值。

电能质量限值的不统一性

尽管电气设备贸易遍布全球,但是,各国、区域电能质量标准限值并不相同,或有较大差异。这一现象使得在一个国家电能质量供电环境下运行的设备在另外一个国家就可能出问题,或者按一定电能质量限值承受裕度设计的产品在另外一种电能质量环境下裕度就偏小或过大。这就是目前普遍要求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方法国际标准化的主要原因。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性能标准的不统一性

文献[13] 以实例说明同样声称按照IEC 61000-4-15 实现方法开发的闪变测试设备,几款设备在实验室即使获得同样的测试结果,但在现场得到的测试数值却大相径庭。一个厂家提供的设备现场测试Pst数值变化范围为0.6 ~ 0.8,另一厂家提供的产品的测试结果竟然达到1.1 ~ 1.7。因此,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是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际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的差异性及局限性

即使对同样的电能质量测试结果,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文献[14] 给出采用1min. 记录窗口(许多国家采用1min. 记录窗口,不同于IEC 61000-4-30)和采用10min.记录窗口对电压偏差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其结果为:采用10min.记录窗口,3.7% 的时间电压小于207V(207V为额定电压),结论合格;但是,采用1min. 记录窗口,28.5% 的时间电压小于207V,结论为不合格。其评估结果差异非常大,如图2 所示。

目前,稳态电能质量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评估时间周期x%概率大值与限值比较,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例如采用一周评估周期95% 概率大值,那么是否在剩余5% 的时间,即8.4小时内电能质量干扰可以达到任意值?文献[14] 指出,在测量结果按照EN 50160 评估合格的情况下,却经常发生电能质量干扰引起的恶性事故。因此,现有很多标准规定的仅采用10 min. 记录窗口、一周评估周期、x% 概率大值的评估方法存在很大缺陷,有必要考虑3s记录,或考虑10 min. 内最大3s记录,在评估周期内形成最大记录包络线,或对最大值提出限制等思路。

电能质量数据传输协议的不统一性

目前,市场上电能质量检测设备通讯协议主要以厂家的私有协议为主,在上位多采用PQDIF格式进行数据转换。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只能是一种临时性过渡阶段。

PQDIF格式应用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大大限制了系统运行的效率。IEEE 1159[15]明确指出,制定PQDIF是为针对不同平台的监测数据、模拟仿真数据、计算分析数据的不兼容性而提出的一种跨平台数据相互识别格式,PQDIF格式本身是一种平面文件格式,不适用大规模实时性原始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因此,PQDIF合理的适用场合在于:可应用于需要对短时少量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或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电能质量模拟数据、电能质量计算分析数据进行互相调用比较的场合。

电能质量标准国际化发展动态

基于上述电能质量领域不规范的局面,IEC TC8 成立了专门的电能质量国际标准起草工作组(Power quality of energy supply),从工作组的国际调查发现,世界各国均表达了需要相对统一的电能质量国际标准的愿望。目前,从IEC电能质量标准的提案、起草、发布现状看,IEC电能质量国际标准体系正在形成,涵盖了指标限值、评估方法、检测方法、监测设备、数据传输等各方面内容。

IEC电能质量限值、评估方法国际标准正在起草

目前IEC TC8 电能质量工作组正在负责起草IEC TS 62749 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国际标准(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public networks)。该标准主要内容之一为:规定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在供电点需要考核的稳态电能质量指标限值,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间谐波)电压、三相不平衡度、闪变、快速电压变化、信号电压;虽然暂态电能质量现象,包括电压暂降、暂升、短时中断,没有给出限值,但给出了评估方法。该标准主要内容之二为:给出了稳态电能质量现象指标、暂态电能质量现象指标的评估方法,不仅要求对单一供电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而且要求对一个区域或系统进行电能质量评估。

与现有国内电能质量标准及其普遍认识相比较,该标准的关注点还包括:

(1)明确了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的区别与关系;

(2)明确了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的条件;

(3)谐波电流被认为是骚扰发射现象,是电磁兼容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在本标准范围;

(4)谐波电压限值明显宽泛于现有国家标准;

(5)对于单一供电点的稳态电能质量评估,针对不同指标规定了不同的概率大值评估要求;

(6)对稳态电能质量指标,不仅要求评估10min. 记录概率大值,而且要求评估3s记录概率大值,同时要求记录最大值及其发生时刻;

(7)对稳态电能质量的评估最小周期为1 周,要求采取滑动时间窗进行评估;

(8)提出了针对一个区域或系统的稳态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9)针对暂态电能质量现象,对于每一个事件,提出了多种评估方法;同时给出了区域性评估方法。

统一的电能质量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已经完成修订

IEC 61000-4-30目前已经完成进一步修订,并提交了CDV稿。其主要关注点在于:

(1)取消了检测设备相关内容,只注重检测方法及其实现;

(2)增加了快速电压变化(Rapid Voltage Change,RVC)检测方法(如图3 所示);

(3)以资料性附录形式给出了2 ~150 k Hz高频谐波的测量方法;

(4)认为电流变化非电能质量现象,但暂态事件过程需要记录电流变化。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际标准正在起草

由IEC TC85 负责起草的IEC 62586 国际标准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提交了CD稿。该标准分为两大部分,其中IEC62586-1: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in power supply systems – Part 1:Power Quality Instruments (PQI) 作为产品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检测设备的环境适应要求、安全要求、及性能要求; IEC 62586-2: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in power supply systems – Part 2: Functional tests and uncertainty requirements规定了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功能试验及不确定性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通讯协议

目前,IEC 61850 已经添加了电能质量测量的专用模块[16],包含通讯协议及数据模型(即数据格式)。基于该协议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1)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国家内部行业之间不规范的电能质量标准现象是一种暂时的过渡阶段;

(2)随着电能质量市场的成熟,IEC电能质量国际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一系列标准正在起草,或修订;

(3)电磁兼容目标控制是实现电能质量目标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监督控制是确保电气设备在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前提下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二者从不同角度规范同一种电磁现象(仅指低频传导干扰);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11

摘要:民用飞机维修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所培养出的人才在国际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正是基于此认识,我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国际化行业标准下开展国际化合作,走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与自身优质教学资源输出并存的道路,广泛地获得社会、行业、学生等好评。本文介绍了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国际化行业标准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化行业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化人才培养 民用飞机维修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深刻的社会、经济、技术、政治背景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将有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专业瞄准了教育国际化目标,经过十年不断的努力,已在实施国际化办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从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到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与自身优质教学资源输出并存的道路。

1 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用飞机维修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所以必须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才会使培养出的人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正是基于此认识,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大胆突破,先行先试,主动出击,2002年与加拿大CANADORE学院成功开办飞机维修专业,十多年来,我院已经先后选送近500名学生到加拿大CANADORE学院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并相应找到理想工作,颇受社会广泛好评。2009年又开始与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试点,每年有近100名飞机维修专业学生到新科宇航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新科宇航工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我院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海外学习和实践的各种机会,使之有切身的国际学习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学院在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本身也不断加强自己的内涵建设,使我院的专业教学达到国际上先进水平。近年来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和接收来近500名境外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在我院顺利地完成飞机维修专业相关理论学习及实践技能培训,获取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分别在国泰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就业。2011年我院飞机维修专业正式开始成批次接收斯里兰卡留学生,标志着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 在国际化行业标准的引领下,民用飞机维修专业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是专业发展的必然

目前,世界各国民用飞机主要是美国的波音系列飞机和欧洲的空客系列飞机。民用飞机市场几乎被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所垄断。因此,美国FAA(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维修标准和欧洲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维修标准成为世界范围内民用飞机维修的行业标准,也是世界各国高职类民用飞机维修专业办学所遵循的准则。基于行业国际标准开展高职教育已经得到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界的认可。开放的国际标准化的飞机维修人才培养是民用飞机维修专业发展必然的要求和趋势。

3 飞机维修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

国际化行业标准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上必须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先进教学资源,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形成在国际上通行的且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①把握国际化行业标准,制定国际化的培养方案。美国FAA维修标准和欧洲EASA维修标准是世界范围内飞机维修的行业标准。依据国际飞机维修标准,参考美国、加拿大和欧洲、香港飞机维修人员技术培训方案,在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公司、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等国际大型的飞机维修公司调研基础上,确定飞机维修专业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专业教师、国内飞机维修企业专家、国外用人单位代表和国外合作院校共同编写飞机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②课程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前提是依据民用飞机维修标准建立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教学内容。通过与加拿大CANADORE学院合作引入该院飞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形成了既满足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又具有鲜明国际化特征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和相对低廉的学习成本,已经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目光投向了我院,2011年斯里兰卡等国已经开始正式派遣留学生到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学习,目前仍有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接洽中。

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化。为使课程质量达到国际水准,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对课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认证制度。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坚持实施课程的校外评审制度,由业内资深专家和麦可思研究院担任评审,香港民航处技术专家、加拿大CANADORE学院教授也定期来我院进行检查与监控。这不仅有利于确保课程内容的质量、增强其考试成绩与西方国家同类高职飞机维修专业的可比性,而且还达到了有效监控教学实施过程的目的。

4 师资队伍国际化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体现,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站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度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的步伐。

①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下,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机制。结合飞机维修专业发展需要,引进优秀国际化专业人才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引进国内航空公司具有多年海外工作经历或国际工作经验的飞机维修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技术管理干部及专(兼)职教师。近年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先后引进10名具有国外飞机维修企业和中外合资飞机维修企业人员来我院任教,其中部分人员已经成长为中国民航局的特聘专家。第二,通过国际交流,从国际合作院校和国外企业引进教师来我院进行授课。CANADORE学院每年派专业教师为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学生任教《飞机发动机系统》等专业课程。近年来加拿大CANADORE学院、台湾中华科技大学、美国波音公司和普惠公司先后有20余名专家学者来我院开设专业课程或专题讲座。目前我院常年保持最少4名外籍教师在我院飞机维修专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②注重培养,提高学校教师国际化素质。学院在政策导向上,大力提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积极为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质创造条件。目前,超过3年教龄的我院飞机维修专业的专职教师100%具有参加国际培训或国际交流的经历。参加国际交流和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参加国际专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考取飞机维修基础执照或机型执照。第二,参加技能培训。2008年以来我院有40余名教师到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参加了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或维修专项技能训练。第三,参与国际交流。我院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教师交流已经常态化,近年飞机维修专业先后有近50名教师到卡纳多学院进行学习与教学工作。还有不定期的选派教师到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飞机维修企业或大学进行工作和学习。第四,选派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目前我院飞机维修专业已经有两名教师分别获得美国MBA和法国航空法规硕士学位,并学成归来。

国际化是双向的,既要借鉴、吸收来自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粹,又要继承、发扬自身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才能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吴万敏.大力发展职后教育:民航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民航强国”的功能拓展[J].民航管理,2008(3).

[3]吴万敏,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0(6).

会计标准国际化 篇12

一、实现会计准则等效的重大意义

(一) 有利于降低上市成本, 实现“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企业的壮大, 赴海外上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虽然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2008年全球资本市场大幅下挫, 但仍有22家中国企业登录纳斯达克。截至目前, 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已达77家。实现国家之间的等效, 中国企业能够真正获得赴海外上市的便利。可以直接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不再需要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另外一套报表或者按照国际准则进行调整, 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报表编制成本和审计成本,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 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发展并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为企业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二) 有利于解决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 并逐步谋求与主要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等效,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实现国家之间的等效, 将有助于促进欧美国家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 改善企业的出口环境, 促进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 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改进信息系统, 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形象。

二、我国会计准则等效工作的进展

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后, 财政部一直注重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稳步实施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等效工作, 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会计业界的国际化。

(一) 已经完成的等效工作

2007年12月6日,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签署联合声明, 宣布内地企业会计、审计准则分别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审计准则实现等效。这标志着内地与香港会计实现了统一, 也为中国会计在全球的等效奠定了基础。内地与香港加强会计合作并实现会计准则等效, 有利于推动香港经济、金融、会计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更多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 降低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和会计领域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 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 增强在国际会计审计专业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趋同活动中的影响力。因此是两地企业、会计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共赢。

(二) 正在进行中的等效工作

1. 中国与欧盟的会计合作。

欧盟从2005年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之后又对第三国会计准则启动等效评估。从2005年2月的第一次中欧财金对话开始, 会计等效议题就列入中欧对话内容。2005年11月, 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06年5月第二次中欧财金对话中, 双方又进行深入探讨, 重申在会计审计领域加强合作探讨建立经常性合作机制的可能性。2007年7月第三次中欧财金对话会议, 中欧会计等效会谈取得实质性成果, 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在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合作, 讨论会计国际趋同。2008年11月14日, 欧盟表示在2011年之前, 欧盟将考虑把中国作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国家对待。如果实现等效, 一方面有利于国内企业赴欧洲投资并购以及上市, 另一方面可以确定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解决中国企业的出口反倾销问题, 改善企业出口环境。

2. 中国与美国的会计合作。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国目前已有一些大型企业在美国上市, 包括石油、石化、金融、保险、电讯等, 实现中美会计等效将会大大降低上市成本。2007年7月底,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率团赴美国, 与美国会计领域相关代表与机构, 就中美两国在会计领域合作、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 进行了对话与沟通, 这是中美两个大国在会计领域的首次正式会谈, 双方均表示出了合作的意愿。并在首次沟通接触中表示将在工作层面建立工作组, 对下一步启动中美会计准则等效谈判的详细计划, 通过后续的交流与合作, 从技术层面解决双方会计准则等效问题。2008年4月18日,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 目标是实现中美会计准则等效, 增强两国间的合作和沟通。

3.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会计合作。

2002年,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会计领域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 沟通三国会计准则的进展并就国际趋同中的问题和经验交换意见。2005年, 三方签署了会计合作备忘录。2007年3月, 韩国正式宣布了全面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路线图;日本也正在进行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工作。2008年10月, 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在北京举行, 交流中日韩三国在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和国际趋同方面的成果, 进一步推动亚洲-大洋洲国家或地区的会计趋同, 促进亚太各国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从2005年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澳在会计准则方面已经建立了联系和沟通,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与澳大利亚会计合作的力度。此外, 我们还将加强与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合作, 2005年, 财政部派出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财政部和会计准则理事会, 双方都表示了加强中俄会计合作的愿望。2006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 加大了中非合作的力度。

三、努力实现会计准则等效

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 并逐步谋求与主要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等效, 对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会计及审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 继续关注新准则实施情况, 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使中国会计驶向国际会计航道的航标, 新会计准则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中国会计准则是否被国际接受并与之等效。在这方面我国会计界做了很多的工作, 财政部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 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情况, 及时研究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依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尽可能快地提出解决意见, 以解释公告形式予以发布。对不严格遵循准则的上市公司和有关人员, 将会同有关监管部门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同时开展非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的调研, 全力做好中央国企等非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各项工作。

(二) 树人为本, 继续强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应对能力, 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目前, 我国在完成会计准则建设的基础上, 开始全面实施会计人才工程。财政部于2007年初正式发布了《中国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十年培养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强化从2005年实施的全国会计审计领军人才培训工程, 进一步通过政府引导和资助以及与国际会计组织合作, 用不太长的时间全力打造千名左右的领军型高端人才;同时, 中国财政部也要积极推动各省、各行业、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高等院校强化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就目前我国的会计队伍来讲, 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努力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三) 加强内控建设, 建立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内部制度规范上的准备。国外成熟的内控体系建设模式都有一套统一的、公认的、科学的内控标准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 我国内控标准体系建设应总结提炼现有成果,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防范风险和提升管理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尽快出台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形成一套既符合中国企业实际, 又与国际控制标准趋同的公认内控标准体系, 解决目前行业标准不统一、企业负担较重的现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原则, 在转变经营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采取措施。有关部门也要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并同时加大相关执法的力度, 从而营造一个好的内部控制的大环境。

(四) 深化会计国际趋同, 推进等效认可

2008年1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持续趋同工作机制备忘录》, 确定了持续趋同工作机制, 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我们将持续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 落实完善持续趋同机制, 参与国际准则制定 (包括公允价值计量项目) , 进一步做好我国准则的完善、实施和国际等效相关工作。既保持与之适应协调, 又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 以更加务实的态度, 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沟通、协调, 积极促进会计准则等效认可工作, 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实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 为实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贯彻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等效

参考文献

〔1〕姚娟, 潘洪鲁.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异同〔J〕.太原城市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2〕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J〕.会计研究, 2007 (3) .

上一篇:英语中的委婉语下一篇:运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