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谈话技巧(共12篇)
辅导员谈话技巧 篇1
谈话是维系人类交流与沟通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巴赫金指出, “存在就意味着进行谈话的交往。谈话结束之时也就是一切结束之日。因此, 谈话实际上不可能, 也不应该结束。·……一切都是手段, 谈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 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生存的最低条件。”在教育过程中, 谈话也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之一。真正的教育离不开交流, 而交流就要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谈话的成功与否, 对学生至关重要。
一、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 英文是counselor, 直译为 (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指导老师。辅导员工作在基层, 直接接触学生, 工作范围很广, 包括学生的思想工作、学风建设、日常行为管理、毕业工作、就业指导、学生干部培养和党建工作等。辅导员工作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他们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 是他们日常生活最直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辅导员每天都要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谈话。谈话, 是辅导员最主要的工作方式之一。在教室、在寝室、在食堂、在操场,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等等都要通过“谈话”这一方式进行。因此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要勇于谈话, 要会谈话, 要善于谈话。
二、辅导员谈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辅导员和大学生在谈话过程中主体关系不平等。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不平等, 可以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在高校中辅导员往往占据着主体地位, 他们凭借着“教师”身份, 高高在上, 在谈话过程中他们也是权威。虽然现在的教育改革一直在倡导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但是由于权威教育观的长久影响, 很多辅导员在日常的谈话中不自觉地就会占据主体地位, “教师说, 学生听”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2. 辅导员对谈话对象了解不多。
由于现今高校学生多, 专职辅导员少, 造成一名辅导员带几百名学生。同时辅导员日常事务繁多, 处理日常琐事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现象造成许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学生了解不够, 他们只能就事论事, 出了问题才找学生谈话解决, 不能防患于未然。
3. 辅导员谈话形式单一。
现今高校辅导员主要采用“批评教育”的严肃性谈话方式。辅导员和学生谈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辅导员的谈话工作只能有针对性, 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例如:学习问题、感情问题等, 或者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例如:考试违纪, 打架、斗殴等。对于以上问题处理的谈话, 辅导员主要采用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
三、辅导员谈话要学会“表扬”和“批评”
我认为,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最主要的是要学会“称赞和批评”。辅导员要善于称赞学生, 在正确的表扬和称赞中帮助学生进步, 同时要学会批评学生, 利用正确的批评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改进缺点。
1. 学会称赞。
每名学生都喜欢别人的赞美, 正确的赞美方法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 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称赞就像抗生素一样, 决不能随意用药, 需要一定的标准, 过犹而不及。我们要掌握一条原则:“夸奖学生的努力和成就, 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我们夸奖的话应该明确表明, 我们很喜欢或者欣赏他们的努力、工作等。例如我们在和一个学习非常好的同学聊天, 我们要肯定他的成绩, 不能只夸他是一个“好学生”, 而是要肯定他在学习方面的付出, 我们可以告诉他, 能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坚持执行计划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从而肯定他的成绩。
2. 利用“指导”替代“批评”。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批评学生。大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 由依附走向独立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 大学生具有易冲动、自制力差等特点, 从而决定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出现种种问题, 例如打架、旷课等等, 我们要处理问题, 必须要进行谈话。首先, 我们必须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在遇到此类事情要进行谈话之前, 我们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自己平息了怒火之后再找当事人来进行谈话。其次, 我们要了解我们和学生进行谈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指责其错误, 应该变“批评”为“指导”。心理学家不会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学生, 而是指导学生, 在批评学生时, 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攻击学生的人品和性格, 而在指导学生时, 我们只是陈诉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和一个整天沉迷网络、不学习的学生谈话, 我想我们要是以指责他的行为作为谈话的内容, 他肯定会有反感情绪, 对批评和指责也无动于衷。因此, 我们必须变指责、批评为指导, 要指导他怎么戒掉网瘾, 指导他怎么去学习。
一次普通的谈话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受益终身, 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学会谈话, 善于谈话, 通过谈话这一工作方式, 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宗宇.论辅导员的谈话技巧[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6)
辅导员谈话技巧 篇2
小范来自西昌市某县农村。其父早逝,家里还有母亲和两个智障弟弟,自入校以来,他学习一直不认真,沉迷网络,屡经教育,却不思悔改。3月,学校对学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时,发现他累计需“二补”的学分高达21分,据学校有关规定,小范未达到毕业、授予学位条件。由于小范极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不仅前途暗淡,且无颜见父老乡亲,这样的压力使他消极厌世。4月10日范就曾说,在毕业晚会之后,他会自动消失。之后的日子也常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隐患。辅导员主动找到小范,期望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放弃轻生之念。
继续谈话有技巧 篇3
Making comments
“No!”—to show surprise. (表示惊讶)
“I don’t believe it!”—to show surprise.
(表示惊讶)
“Wow!”—to show admiration or surprise.
(表示赞赏或惊讶)
“That’s incredible/amazing/unbelievable!”—to show great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of conversation. (对话题表示很感兴趣)
“How awful/terrible!”—to show sympathy with someone else’s bad news.
(对他人的坏消息表示同情)
Asking questions
“Really?”—to show surprise. (表示惊讶)
“And you?”—when someone asks you how you are. (当别人向你问好时)
“Did you?”—can be used to encourage someone to tell their story. (可以鼓励对方讲他们的见闻)
For example
A: I saw her last night.
B: Did you?
A: Yes, she was with one of her friends, and she….
Remember, when speaking English…
Try to become less hesitant and more confident.
Don’t be shy to speak—the more you do it, the more confident you’ll become.
高校辅导员的谈话原则和技巧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话原则,谈话技巧
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 谈话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它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排解学生的苦恼和忧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更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使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主动。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当下成长起来的, 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思想、心理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智能发展达到高峰, 思维活跃、敏感。
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显著提高;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较全面, 思维活跃, 敏捷, 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 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好坏、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要求与自身情况的差距较敏感。
2. 情感情绪日益丰富, 但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热情、感情, 但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日趋成熟, 以及自主自立意识的逐渐确立, 面临问题的复杂情感变化都需要自己去体验。在面对各种心理体验时, 部分同学表现出自尊与自卑并存、独立与依赖矛盾的心理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弱, 人际交往障碍, 和老师交流的内心渴望加强但又缺乏信赖。
3. 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强, 责任意识薄弱。部分学生过于强调个体独立性,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群体性, 造成集体主义思想淡化, 团结协作意识差, 利己思想和行为盛行, 不能明确自身责任。个别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太接受, 而且有时言行偏激。
二、高校辅导员谈话原则
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 辅导员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在沟通中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则。
1. 理解和尊重的原则。
辅导员要坚持理解的谈话原则, 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去体验学生的感受。这能够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避免学生在谈话中出现抵触情绪, 能够让学生感觉获得了理解,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开始更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与和谐, 从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 “只有尊重他人, 才能赢取他人的尊重”。在师生谈话时, 辅导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位谈话对象, 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换取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且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 因此, 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尤其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 承认或肯定他们的能力与成绩。否则, 易导致谈话过程中的紧张和冲突。
2. 耐心和真诚的原则。
耐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真诚有助于让学生敞开心扉。只有坚持耐心、真诚的原则, 才能为谈话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 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只有当辅导员给学生以真挚的爱, 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学生才会对他产生仰慕的心理, 才能向他敞开内心世界, 辅导员也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应有的效果。
3. 适度保密的原则。
在高校, 辅导员直接接触学生的档案, 熟知他们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和身体状况等, 其中不乏涉及到学生的隐私。对于学生在谈话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隐私, 辅导员应当为学生保守秘密。问题要适可而止, 不能刨根问底, 逼迫学生说出自己的秘密;与甲学生谈话时不要提及乙学生的隐私。这会让学生有安全感, 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 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在承诺替其保密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敞开心扉, 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等与老师沟通。
三、高校辅导员谈话技巧
与学生谈话, 单一的说教与恰倒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注意谈话技巧。
1. 谈话目的要明确。
从谈话对象来讲, 一般情况下是辅导员主动找学生谈话, 但也有学生找老师谈心里话。辅导员应该先要明确谈话目的, 确定谈话对象, 提前做好谈话的准备。首先, 要弄清“找谁谈话?”“什么时候方便谈话?”“为什么找他谈话?”“从哪些方面谈?”等问题。只有事先做好这些准备, 才能节省时间;只有在心里准备好这些问题后, 才能约学生谈话。而不是直接把学生找来, 随便盘问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 问个没完。在谈话过程中, 勿兜圈子, 必须让谈话对象明白谈话目的, 并有意识地引导谈话对象朝这个主题交谈, 切勿天南海北地胡侃一气, 让谈话变成聊天, 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啰嗦, 并让学生反感和不耐烦,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 谈话方式要恰当。
谈话方式要依题而定。对个别同学的问题要进行单独谈话, 尤其涉及被谈话人隐私方面的问题, 或被谈话人不愿公开的问题则应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化解, 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事情, 宜采用集体谈话的方法。在谈话中,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与想法, 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表达, 以协助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问是最直接的引导, 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 但必须与倾听、支持等技术手段相结合, 通过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 口头鼓励与赞美的语言来支持学生。
3. 谈话言语要适当。
“言为心声, 语为人境”。辅导员的语言表达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如果在谈话过程中, 辅导员心平气和, 措辞准确, 谈吐得体, 语气亲切, 那么这种发自肺腑的语言最能触动学生的心弦, 谈话的效果也一定会比较好, 辅导员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幅提升。如果谈话时态度急躁, 词不达意, 满嘴指责, 只会引起学生的戒备和抵触, 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在谈话的语言运用上应因人而异, 对性格粗鲁暴躁者, 要采用心平气和、以柔克刚的语言;对有自卑倾向者, 要采用热情和蔼的语言, 以鼓励为主;对情绪执拗者, 应采用严肃尖锐的语言, 以批评为主。如把性格内向同学的谈话方式用于性格外向同学, 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4. 谈话时机要准确。
谈话不仅要运用得当的语言和方式, 而且要选准恰当的时机。有时个别谈话早了, 对方听不进去, 容易形成僵待的局面;谈晚了, 时过境迁, 容易坐失良机。对学生中出现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 要把握好谈话时机, 在可能发生问题前进行谈话。在一般情况下, 当学生知错认错, 试图改变, 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 已经自责, 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 悲痛万分, 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 愁绪满怀, 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 满心喜欢, 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 一筹莫展, 需要指点时, 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总之, 把握好谈话时机, 事半功倍。
5. 在谈话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是蓬勃向上的一代, 他们有着对未来的向往, 有着美好的追求, 他们大都“渴望被肯定”, 先进学生是如此, 后进学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辅导员经常使用“否定的评价”, 就会逐渐使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 如“我的学习不好”、“我不是一个好学生”等, 随之他们的思想、行为就可能向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支配下的行为方式趋近。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 总有积极因素, 也有消极因素。在谈话中, 辅导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 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 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树立自信心, 增强勇气, 扬起生活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张树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6) .
[2]马艳芳.辅导员语言艺术浅论[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06) .
浅析谈话技巧影响谈话效果1 篇5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古今中外,大凡顶尖人物,都能说会道,有着顶尖的口才。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往往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如今竞争激烈,人们的追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顶尖的人才,我们需要顶尖的工作和生活,而这些更需要的是顶尖的口才。顶尖的口才是复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获取成功事业的好帮手,是迈向顶尖人生巅峰的助力器。
刚步入社会的青年都会遇到因语塞,词穷导致场面尴尬。比如在发言的时候心跳加快,紧张僵硬;当众讲话时脑里一片空白;因表达不畅而错失机会;因不善于沟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损失了许多资源等等,这都是因为我们缺少口才的学习锻炼,不懂得谈话的技巧与方法。
谈话的技巧对其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一个擅长说话的人可以使忧郁的人笑起来,最笨的人只能让人笑话。
我国汉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就是由于自己的言语不当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匈奴,投降后,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后来判处宫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话说的好不好,说话人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不是敲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要看别人能不能准确理解,乐于接受。司马迁无的放失,不看对象,明明一番好意,却因为自己的谈话技巧失误给自己带来了杀生之祸。任何交谈是离不开特定的对象的。要使交谈达到既定的目的,必须知己知彼,有的放失,要根据交谈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因为谈话不适当造成的不愉快。在为论文做调查的时候,和身边的一同事促膝而谈了很长时间。这位朋友喜欢上一姑娘,于是就在一个觉得适当的日子和这位姑娘表达了爱意。我的朋友对女孩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很爱你。没有你,我一天都活不了。”姑娘听后,慢条斯理地问:“你今年多大了?”“22岁。”“那22年你是怎么活过来的?”朋友当时无言以对。可想而知,表白结果失败。其实这位朋友的表白过于夸大其词,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对方当然不会接受。谈情说爱有“谈”和“说”的技巧。只有掌握了与恋人交谈技巧的人,才可能谱写出口人心弦的罗曼史。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和方式表白爱情,是恋爱成功与否的关键。
正确合理的谈话会让得到让你预想的结果。谈恋爱,交朋友,处理家庭关系,去工作应聘,去演讲,去做报告,都是需要适当的谈话技巧。
顶尖的说话技巧着重出色的表现在论辩,谈判中。在论争中通过质疑、诘难、驳斥、和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以便最后取得正确的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晏子使楚的故事用钻狗洞、讽无人、笑窃贼这三个事件,反映了晏子的机智灵活,对突发事件能随机应变以及能言善辩,能顺着对方逻辑反唇相讥。可见,血肉之舌如能巧妙运用,是可以胜过真刀实枪,强于千军万马。在正逢激烈的设站中,论辩者必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使用锋利、明快、夹枪带棒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从而达到辩论结果的成功。
顶尖的谈话技巧大到稳定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解决家庭纠纷。说道家庭,我专门采访了我的父母。生活中夫妻吵架再正常不过了,大多都是语言使用不恰当,过激的言语导致了冷战或者白热化的局面。很多夫妻吵架时,喜欢把过去的事情撤出来,那陈康烂谷子做证据,借以指责对方,或者是证明自己的正确,总觉得真理在自己的一方,对方在胡搅蛮缠,往往使用评价性贬低对方。比如说:“和你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你这人四六不懂,简直不可理喻。”“你是一个泼妇!”“你是一个混蛋!”这些贬低对方的话,同样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对方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会坚决斗争到底。其实夫妻之间有矛盾,可以直言和解,装作把不愉快的忘记,主动和对方说话,对方顺水推舟,打破沉默。或者一方主动承认错误求和好,或者可以开一句玩笑,比如说,冷战局面僵硬的时候可以说:“你看世界的冷战都结素了,我们家的冷战是不是可以耸动一下?”对方听了,脸色立即多云转晴。正确的说话技巧,可以让结局幸福美好。人与人相处需要将就说话技巧,夫妻又时直抒爱语并不是多余的,它可以给平淡的生活激起一串串五彩浪花,把生活点缀得更美好,更惬意,推进家庭的幸福之舟驶入美好的港湾。
由此可见,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唤醒昏昏欲睡的听众,使场面笑起来,活起来,我们必须具备说话口才。
在如今社会中,口才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已经被人们所共识,它不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知识、魅力等,所以说我们应当掌握能说会道的方法和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有效的施展口才,顺利的取得成功,事先必须有所准备,组织好自己要说什么,要怎么说。一句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让朋友变成仇人,可以功败垂成,更可以改变人生。
浅谈个别谈话的技巧 篇6
一、与学生谈话时的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萨默通过研究发现,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人际距离不超过1.4米。据笔者所知,不少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如果自己的位置与学生相距甚远,这种人际距离易造成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失控,增大了学生获取教师情感信息的难度,客观上造成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难于形成,其谈话效果自然较差。懂得这个道理,班主任就应自觉做到和学生谈话要坐得近一些,最远距离不能超过1.4米,这种近距离谈话能使学生准确感受到教师的爱生之情,有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谈话的顺利进行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与学生谈话时的面部表情
许多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的过程中,面部表情传递的信息比较真实,师生双方在交谈过程中,通过互相观察面部,尤其是面部不同部位的表情,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洞察彼此的内心世界。有些班主任由于缺乏上述认识,加之受“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影响,似乎和颜悦色有失尊严,板着面孔才有助于建立威信,因而和学生谈话总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拘束紧张,增大压抑感,而且还可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误解,乃至反感,导致谈话陷入僵局,难于收到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就应让学生感受到目光中饱含着深情,微笑中流露着热爱,表情中充满着关怀。
三、与学生谈话时的身体方向
身体的方向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对角度或空间排列。有关研究表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就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如果有一方他视或身体发生倾斜,则表明有一种避开的愿望。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身体的相对位置,会直接影响谈话效果。有的班主任不太注重自己的姿态,要么歪靠在椅子上抽着烟与学生谈话;要么边批改作业边听学生谈话;要么虽听学生谈话但身子却不时转向一边与其他教师谈天,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很有可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不被重视,觉得教师看不起自己,因而进行自我心理封锁,并对教师的教育持否定态度,其谈话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文静潇洒,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目光要始终落在学生身上,认真倾听学生的言语,更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做其他事情或与他人聊天。要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兴趣,不要流露出漫不经心的神态。
四、与学生谈话时的“副语言”
所谓副语言是指伴随着语言出现的语气和语调等。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语言除了表达确定的意思外,副语言的变化同时也在表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潜台词,有时可以同词义相一致,有时则可能截然相反。例如,“你表现得真好。”这句话因为副语言的不同而分别具有赞叹、敷衍,甚至嘲讽的意思。一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不投机或陷入僵局时,感到有伤尊严,怒从心头起,但又碍于教师身份不便直接发泄,便借用副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以发泄心中之怒气。尽管他们的情绪没有直接反映在语言中,但并不意味着学生毫不觉察,学生会通过对副语言的理解感受到教师讲话的真实含义。
非语言交流在人际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班主任与学生个别谈话也属于人际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使之收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不仅要重视运用语言手段交流思想,而且要善于运用非言语手段传递各种信息,并注意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谈话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高校辅导员谈话艺术的运用 篇7
一、时间的选择
虽是花开, 却有春夏秋冬之季节区别; 虽是情感, 亦有喜怒哀乐之区分。虽然谈话是经常性的工作, 但在时间上亦要注意选择, 谈话时间不同, 效果显然有别。要根据谈话主题和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或者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谈话主旨时, 最好选择早晨或者上午进行。因为早晨和上午辅导员精力充沛, 逻辑思维能力强, 学生在一天之晨更容易接受积极向上的引导, 会提高谈话的质量和效果, 而且学生会认为是辅导员对自己的重视, 在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与自己谈话, 在心理上拉近距离, 也更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对于情感开导为主要内容的谈话, 尽量选择在傍晚时分, 最好是晚饭后, 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此时由于消化酶的影响, 加之黄昏景观的衬托, 更易让学生触景生情, 辅导员也更能借助周围的景物加以联想, 让学生的情感进入辅导员预设的情景中, 其效果更佳。古人云: “人约黄昏后”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较为私密的内容, 最好选择在晚上进行, 并且周围的灯光不宜太强, 以柔和灯光为佳, 若有月光则最好。这样更易打开学生的心扉, 向你吐露真情实感。倘若对失恋学生进行谈话, 在烈日下进行, 结果可想而知。
二、地点的选取
登高远眺, 美景尽收眼底, 自会豪情满怀; 面对大海, 波澜壮阔, 澎湃感情油然而生; 深处峡谷丛林, 紧张之感不由而生; 若是晴日里鸟语虫鸣, 恬静惬意自会不请而至。显然, 周围事物及环境对人的心情存在影响。因此, 辅导员在谈话前, 就应该根据谈话内容因人而异确定谈话地点, 让被谈话人在一进入谈话过程就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然, 辅导员应确保其影响为正影响, 而不是适得其反。
对于干部任免、工作落实、违纪学生的教育应选择在办公室进行。一是重视, 让学生知道在工作场所, 所谈内容自是比较重视的, 不得马虎了事。二是表示严肃, 正式场所来不得半点虚假。学生不敢轻易许诺, 不能食言。对于情感问题, 例如失意学生的引导, 失恋学生的开导, 困难学生的辅导等, 以操场上、树阴下为佳。在开阔的空间里, 辅导员推心置腹的话语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而处理宿舍等各种矛盾的谈话最好辅导员主动出击, 在宿舍里召集大家集体谈话。而对于“正三观”、“树榜样”弘扬正能量的谈话最佳选择就是教室了, 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甚至可以展开讨论, 让谈话更加深入, 影响也更加宽广。
三、时机的把握
谈话的收效如何, 与谈话的时机把握密切相关。把握得当, 事半功倍; 把握不当, 难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辅导员应注意判断, 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和谈话内容准确把握, 培根曾说: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最为重要的, 在一切大事业上, 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 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一样抓住时机。因此, 辅导员在谈话前和谈话中都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突发事件, 应当机立断, 哪怕工作繁忙、时间紧迫, 都要挤时间, 在第一时间找学生谈话, 防范于未然。例如宿舍学生关系紧张, 矛盾升级出现口角或者相互告发情况, 女生失恋出现思想波动或异常情况, 辅导员应立即深入宿舍谈话。这种及时的开导与疏导, 一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切关心, 急学生之所急, 想学生之所想, 当然你的谈话观点也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 方便矛盾的化解。二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在学生中的地位。思想引导, 应当在学生受到某件事的影响或者刺激时谈话, 效果更好。例如对于学习不太用功成绩不佳的学生, 应选择在其补考前谈话, 铁的事实加现实的残酷会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动, 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和帮助, 而且这种关心是持续的, 不因他的过错而失去。批评教育, 应选择学生没有逆反情绪时进行, 并多举实例, 让其悔过, 诚心接受, 认真改正。
四、技巧的运用
凡是讲求方法, 谈话亦不例外。谈话讲求技巧, 一是提高对谈话的掌控, 提高质量; 二是谈话工作所需。恰当的技巧, 不仅能提高效果, 更能够体现人格魅力。当然, 技巧更是艺术,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并根据谈话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 一) 开门见山。对于一些不涉及隐私, 又必须让学生直面, 有时甚至要考虑时效的谈话, 不防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这样可以直奔主题,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严肃性。例如, 对于旷课学生的谈话、考试作弊学生的谈话, 即可采取这种方法。一是能集中精力, 加速谈话进程; 二是切中要害, 重点解决问题, 并保证时效。
( 二) 旁敲侧击。对于思想开导、感情引导等内容为主的谈话, 则不应直接讲道理, 而应该旁敲侧击, 以故事、事例为引导, 甚至从反面进入, 待学生认清事实、明白道理后再加以引导, 从而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例如经常上网的学生、因恋爱而荒废学业的学生的教育问题, 倘若大讲上网的害处、恋爱的坏处, 则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不欢而散, 甚至学生对你心生怨恨。毕竟忠言逆耳, 何况他身陷其中。
( 三) 隔山震虎。对于思想比较顽固, 经多次谈话效果不理想的学生, 或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学生, 适当运用隔山震虎的方法也未尝不可。例如对于违纪学生, 辅导员可以适当援用例子: “XX班学生因违纪已收到XX处分, 现在影响毕业。”、“你若依然故我, 我们会在必要时通知你父母来校。”大学生一是怕拿不到毕业证, 二是怕父母来校。虽然未必要求父母来校, 但此话一出, 势必收到震慑作用。
( 四) 情理交融。辅导员谈话, 以理服人这是第一原则, 以情感人是至高标准。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是恰当总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情理交融是辅导员谈话必须把握的, 真诚相对, 坦诚相言, 言语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是什么情况的交谈与沟通, 都是为了他好。若在情感上拉近了距离, 说服教育也就易于奏效,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虽忠言逆耳, 以情入手, 也可达到“良友来时四座春”的效果。
五、媒体的借助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学习交流也向即时化、碎片化发展。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 其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 辅导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主动适应、借助现代媒体帮助辅导员谈话, 并增强效果。QQ聊天、微信沟通、电话交流, 在有些情况下, 受时间的限制, 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无法实施或者不宜面对面, 就要借助现代媒体。利用现代媒体, 有时还能够消除一些学生直面老师的尴尬, 例如对实习学生的谈话, 对病休学生的谈话等, QQ聊天, 有些事情, 一次谈话难以奏效, 需要多次进行, 或者对于一些需要深入探讨或者情感方面的谈话, QQ聊天会效果更佳, 可长期进行, 也更加深入。微信沟通, 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微信沟通。一是可以延伸时间、扩展空间, 可以做到即时性; 二是省去了一大笔费用。而辅导员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拉近学生的距离, 消除代沟的影响。
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的, 人是最复杂、也是最能动的, 因此, 谈话必须讲求艺术。辅导员又是做思想工作的, 思想工作是最难的, 因此必须增强谈话的艺术性, 才能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辅导员谈话是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提高艺术性才能在繁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因此, 辅导员增强谈话艺术, 是工作的必要, 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需。
摘要:谈话是辅导员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和渠道, 也是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功。辅导员在工作中讲究谈话艺术, 既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必需。在具体工作中, 辅导员应注意谈话时间的选择、地点的选取、时机的把握、技巧的运用, 借助现代媒体, 提升谈话艺术, 增强工作实效。
关键词:辅导员,谈话艺术,思想政治工作,谈话技巧
参考文献
[1]汤娟.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谈话艺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2]杨瑾, 季宜敬.“心与心”的对话——论高校辅导员的谈话艺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4
[3]彭建文.高校辅导员谈话艺术探析[J].科教文汇, 2011, 2
[4]李维, 李赐平, 王金枚.浅议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谈话艺术[J].经营管理者2011, 7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谈话的艺术 篇8
一、谈话的语言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谈话是辅导员的一种工作方法, 谈话是辅导员与学生的一种交流。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话可以掌握到学生的真正思想动态, 对其正确的给予褒扬, 对于出现偏差的思想给予纠正。要掌握谈话的语言艺术, 就要求辅导员语言运用上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有针对性
辅导员在谈话中, 语言要真实, 准确, 富有情感且有针对性。如何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性格和不同习惯喜好, 区别不同情况,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选择语言。语言是交流的主要手段, 辅导员语言运用自如, 学生才会向你打开心灵之窗。良言如浴春风, 妙理不在言多。
2、形象生动
谈话不是说教, 谈话也不是发布通知, 谈话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交锋与交流。学生通过谈话交锋, 能及时发现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缺陷;通过谈话交流, 自愿吸取有益成份对缺陷进行修补。这就要求辅导员运用语言能做到形象生动。于丹老师讲《论语》为什么有这么多听众?有这么多粉丝?这是因为于丹老师知识面广, 词汇丰富, 运用语言形象生动, 所以能打动人。
3、风格各异
辅导员在谈话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听:即让学生谈, 辅导员倾听即可。学生可谈经历、谈感受。二讲:即辅导员引经据典树观点,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做到情理交融, 让学生心悦诚服。根据谈话对象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谈话风格, 有暴风骤雨式, 如秋风扫落叶, 让学生敬畏, 效果在眼前;也可以是和风细雨, 如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亲近, 效果在长远。
4、方式多样性
谈话方式有两种语言方式: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更多表现为传统的面对面的谈话, 也包括打电话, 网络视频语言的交流等。另一部分是无声的语言, 如信件, 电子邮件, QQ文字聊天以及肢体语言。在谈话的过程中, 人的面部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参与进来, 这就是肢体语言。辅导员可以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 使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配合得十分默契。语言上循循善诱, 固然能打动学生心扉, 但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 一个手势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手势不宜过于频繁, 幅度不宜过大, 更不要手舞足蹈。现在大学生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 辅导员还要懂得一些网络语言, 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 要让学生愿意和你交流。
5、语音语调语气恰当
辅导员谈话中要保持诚恳的态度、亲切自然的语调和和颜悦色的表情, 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增强谈话的效果。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 语调语气要把握分寸。不能不分场合, 狂风暴雨, 横扫一切, 让学生喘不过气来;也不能毫无生气的, 边做事边谈话, 心不在焉, 谈了跟没谈一样;也不能是居高临下式的, 盛气凌人, 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选择的艺术
辅导员谈话要灵活多变, 国人而异, 因时而变, 因地制宜, 这些都需要辅导员进行分析, 做出判断和选择。选择的艺术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谈话对象的选择
按教育部的规定, 高校一线辅导员要按生师比200:1来配备, 辅导员可能同时负责多个班级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谈话对象上要有所选择。可以选择集体进行谈话, 如全班同学, 全寝室成员, 所有补考的学生等群体作为谈话对象。选择集体谈话主要是解决团体成员共性的问题。辅导员找学生谈话更多时候是选择个体。教师在找学生谈话前要有所准备, 做到知已知彼。例如可先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族情况等相关背景资料, 然后要制订谈话计划, 先谈什么, 后谈什么, 如何谈, 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2、谈话者的选择
确定了谈话对象以后, 接下来的工作是谁去谈, 也就是谈话者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首先是辅导员亲自去谈。辅导员是最了解学生情况的人, 是学生约定俗成的谈话人, 也是学生最熟悉最可信赖的人。其次是学生去谈。这里的学生是指谈话对象的好友, 室友, 班上的干部以及同乡等。选择这个谈话对象的前提是谈话对象对辅导员出现了排斥现象, 谈话目的未达到。最后一个选择是学生家长去谈。这个选择是在以上两种方式均失败的情况下采用。
3、时间的选择
这是一个如何恰当选择谈话时间的问题。其一:根据学生的情绪来定。一般说来可以分为趁热打铁和冷处理两种情况。趁热打铁是指在问题的现场和问题出现后学生情绪比较稳定, 可以立即找学生谈话。反之, 如果学生情绪不稳, 比较激动, 如各种冲突在火头上或者学习太忙时不宜谈, 这时学生很难平心静气、全面地考虑问题, 就要先“冷处理”, 暂时放一放, 不处理, 在学生心情平静, 抵触情绪消退时再进行谈话, 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其二:区分轻重缓急,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急事要先谈, 涉及心理问题的大事要谈, 关于人生理想等可以先放一放的问题, 等准备充分可再谈。
4、地点的选择
谈话地点不同, 环境不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同。如在教室当众谈;在办公室个别谈;在校园里个别谈等, 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环境, 确定是否要谈话及如何谈话, 要克服谈话的随意性。办公室谈可以增强谈话的严肃性;在室外谈则显得轻松愉快, 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谈话地点很重要, 在教室因面对全体学生, 谈话应以表扬为主, 如必须要批评时, 除非是班级的团队错误, 也要适可而止, 不宜过激, 更不要在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某个学生的错误, 要避免和学生激烈冲突。涉及学生道德品质, 隐私等个人问题, 应该单独谈, 谈话时最好只有师生两人。
5、内容的选择
内容是目的的载体。找学生谈话目的有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奖勤罚懒, 布置工作、沟通感情。要达到以上目的, 就要求辅导员要先设计好谈话内容, 这是谈话成功的关键。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相同的问题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 产生的原因可能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内容为切入点, 在谈话前要研究学生, 了解他的兴趣与爱好, 从侧面了解一些产生问题的原因, 找准突破口。
6、度的选择
辅导员还要把握好谈话的度, 政治问题, 原则问题要坚持, 观点要鲜明, 不得模棱两可;思想问题, 道德问题要严肃认真, 不得暧昧不清。话语要注意分寸, 适可而止, 批评不可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弄得对方垂头丧气, 毫无自信。表扬不可把学生说得完美无缺, 吹得对方头脑发昏, 得意忘形。
摘要:高校辅导员又叫政治辅导员, 是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 在学生工作一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很多的方法, 其中用得最多最有效的就是谈话。本文重点分析了谈话的语言艺术和选择艺术。
关键词:辅导员,谈话,语言艺术,选择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郭亚琼.班主任谈话艺术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07, 5.
试述民族院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 篇9
(一) 坚持和提高谈心谈话技能, 是民族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发挥着思想上引导、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扶、心理上疏导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结合大学生实际, 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由此可见,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
(二) 坚持和提高谈心谈话技能, 是民族高校的性质和现状的要求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众多。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 在本科生中有约60%的同学为少数民族, 其中大多数来自民族地区, 民族成分众多, 文化差异显著, 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 坚持做好谈心谈话工作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更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三) 坚持和提高谈心谈话技能, 是社会快速发展的特殊要求
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我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也日渐突出。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对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谈心谈话工作的开展
(一) 谈心谈话之前的准备工作
1. 找准关键人群
要确保谈心谈话工作更有效率, 首先要找准谈话对象。几大必谈的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特殊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性格内向或偏激的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 (包括孤儿) 和残疾学生。
2. 找准关键时期
要保证谈话的“时效性”, 几个重点的时间点要把握好:
(1) “三个重点时期”要抓住, 即学期始、中、末。开学伊始, 同学们的“假期综合症”尚未好转, 很难走出休闲散漫的状态, 更难投入到新学期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去, 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学期中是学生学习倦怠期, 这时候需要辅导员老师勤督促。而到学期末, 学习有收获的同学踌躇满志, 一无所获的同学后悔莫急。对学有所获的同学, 需要辅导员老师多鼓励, 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一无所获的同学, 则需要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 另一方面帮他们戒除急躁情绪, 利用好最后几天复习时间。
(2) “四个重点时间点”要抓住, 即:学生有困难时 (包括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遭遇突发灾害、家庭变故或同学间出现交往矛盾) , 需要辅导员通过各种渠道, 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产生困难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点拨和给予行动上的帮助;学生情绪产生波动时 (包括心理困惑、情绪低落或过分高涨、迷茫无助或出现情感问题) , 需要辅导员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 并通过谈话与学生一起探寻解决的对策;学生获得成功、受到奖励时, 需要辅导员及时肯定他们所获得的成果, 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学生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时, 需要辅导员及时鼓励, 通过不断的谈话使其振作起来, 并树立改正错误的决心。
3. 坚持有备而谈
谈心谈话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每次与学生谈话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这样才能抓到重点、解决问题。如对情绪低落的同学, 要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和情绪低落的根本原因等, 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谈话的大体步骤和解决方案。对于一些特殊少数民族的学生, 要提前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 推敲说话的分寸和方法。
4. 创造良好的谈心环境
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选择与学生谈话的地点。可以是在寝室、教室或办公室, 也可以在路上、操场或食堂等等。对于平时常跟老师接触、常来老师办公室的, 比如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 宜将谈心地点选择在办公室;而相对于前者而言, 平时很少来老师办公室、性格内向的学生, 应尽可能将谈心地点选择在他们比较熟悉和容易适应的场所, 如宿舍和路上, 有时也可通过网络进行谈心。再如, 要对学生进行表扬, 可以将地点选择在教室等公共场所, 让他们觉得有面子, 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要批评学生, 则尽量选择比较隐秘的谈话室, 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 谈心谈话之时把握的原则和运用的技巧
1. 坚持“平等”“尊重”与“热情”“真诚”的原则
在谈话过程中, 辅导员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要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即使是批评也有理有据。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要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所谓“亲其人, 信其道”, 良好的咨询关系会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合作期望, 从而减少谈话过程中产生的阻抗。
2. 坚持“共情”与“保密”的原则
在谈话中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 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 影响对方并取得信任, 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比如, 辅导员要努力地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 并以准确、恰当的言语表达对其的理解。也可以用自我开放的技巧, 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学生, 使之从中受到启发, 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要特别注意对谈话涉及到的内容绝对保密, 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最终学生会敞开心扉, 愿意将学习、工作、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困难与辅导员老师分享、交流。
3. 坚持“激励”与“积极关注”的原则
在整个谈心谈话工作中, 最重要的原则即是激励原则, 这是由谈话的终极目的决定的。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终极目的是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所以, 更多的时候, 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对他们的支持表达出来, 对学生言行中积极、光明的方面予以关注和肯定,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 树立战胜困难、改变自己的信心。
4. 适当借鉴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方法, 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质量
在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会通过运用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来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分析, 又可以使咨询师迅速解决问题。同样, 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也可以适当借鉴这种技术。可以用倾听、开放式提问和具体化等参与性技术, 帮助自己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实质原因, 也可以用自我开放和适当面质技术, 鼓励学生放下心理防卫, 进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索。比如, 经常选择性逃课的同学, 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讲给学生, 使之从中受到启发, 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要努力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 并以准确、恰当的言语表达对他的理解, 这样都能增强谈话的效果。
三、谈心谈话工作的总结与追踪
谈心谈话工作应该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将实际问题处理与前景规划相结合, 将解决表象问题与解决深层次认知问题相结合。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谈心谈话最终都是要解决学生主体在大学生活与学习中各类问题的。而分析问题时就应该注意, 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比如, 学生逃课、拜金、愤青等诸多问题, 追根溯源其实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问题。因此, 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谈心谈话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成功从根本上转变认知问题便是谈心谈话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故, 辅导员在通过谈话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时, 首先就是要解决浅表的问题, 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惑和疑问、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状态下的烦躁情绪, 这是短期的一次或两次谈话就基本可以解决的。而第二步就是要把谈话学生的实际情景放到其未来规划中去综合考察, 指导学生全方位看待自身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便真正实现谈话效果, 帮助学生。这就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谈话, 并对谈话进行总结和效果追踪。
在谈话之后, 辅导员应首先做好谈话记录, 而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反馈。辅导员通过与其交流获得充足的信息后, 做出是否需要第二次或者二次以上谈话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如需进行, 则在执行过程中用明确的语言或行为做出反馈,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沟通热情, 将问题解决深入化, 措施执行质量化。
四、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在谈心谈话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比如:大部分谈话往往是在解决问题, 而忽略了要将问题处理在萌芽时期, 使这项工作比较被动。另外, 大部分的谈话是在抓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 往往容易忽视“中间地带”的大部分学生。而这部分学生恰恰可以在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迅速进步、不断提高, 他们有很大潜能可以挖掘, 却容易被忽略。
五、结语
总结谈心谈话工作, 只有用真心、爱心、责任心去对待学生, 才能让学生信任、尊重、支持辅导员, 从而使辅导员老师可以真正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一次好的谈话, 不仅可以使学生受益, 更可以让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春伟.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研究与实践[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15 (05) .
[2]卜劲松.谈心法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才智, 2010 (20) .
[3]孙庆民.浅谈高校辅导员谈话艺术技巧[J].科教文汇, 2007 (08) .
[4]马海波.浅析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J].新西部, 2014 (14) .
[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2.
辅导员谈话技巧 篇10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谈心谈话,工作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结合大学生实际, 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对辅导员的谈心谈话提出了更高要求。谈心谈话要成为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技能支撑, 必须好好研究谈心谈话, 及时总结, 在总结中提升和发展。
1. 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现状
1.1“问题”谈话
目前某些高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在出现问题后才找有关学生谈话。当学生出现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事件时, 辅导员必须找学生谈话, 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这是辅导员经常进行的一种谈话, 也是一种比较正式的谈话教育。另外, 每一年的大学新生入学时, 都会进行心理普查,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辅导员的谈心工作也不可少。因此, 仅仅是“问题”谈话也在辅导员工作时间中占有很大比例, 而要使“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变, 更需要辅导员持之以恒地谈话和努力。
当学生没出现问题时, 部分辅导员很少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谈话, 因为这类谈话似乎没有“教育”的目的, 只是闲谈式、非正式的谈话。当然,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繁重的事务性工作, 很难有时间专门、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平时的谈话也就少了。因此, 往往会出现对“两头”熟悉, 对“中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困难了解不多的现象, 使工作相对被动。
1.2“滞后”谈话
一方面, 从时间上分析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滞后性。对于学生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都能及时反馈给辅导员, 但也存在一些不及时的现象。例如学生每节课的考勤, 一般高校都是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汇总;或者部分任课老师没能及时登记考勤, 这周的考勤拖到一周后甚至更长时间再登记和反馈, 都会给辅导员对旷课学生进行及时谈话教育带来困难。学生出现问题, 辅导员过了几天或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去找他谈相关问题, 部分学生甚至都想不起来为什么旷课或当时为什么违纪等, 这样谈话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对于不配合的学生, 也会出现谈话的滞后。例如, 对于需要及时谈话的学生, 辅导员都会亲自约谈学生, 但有的学生不按时赴约, 拖几天才来找辅导员, 有的学生甚至不赴约, 给辅导员谈心谈话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 从预测上分析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滞后性。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做好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向, 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引导。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 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未能充分发挥此作用, 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因此, 辅导员谈心谈话的预测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在谈话中表现出的语言和行为, 辅导员需及时发现并判断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 及时转接给心理咨询中心。实际工作中, 某些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有限, 不能在谈心谈话中充分发挥此作用。
1.3“感觉”谈话
谈心谈话是“一对一”的工作, 由于辅导员自身经验和素质的限制, 谈心谈话往往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1]。在辅导员的专业要求上, 确实存在很多分歧。一些老师认为, 辅导员应该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担任;而有的老师认为, 应该招聘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人员担任, 方便指导和教育学生;还有一些老师认为, 辅导员工作专业性不强, 什么专业出身的人都可以担任。在实际的辅导员招聘中, 很多高校都对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应聘者比较青睐, 对专业没过多限制。因此, 某些辅导员应付事务性工作还可以, 而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感觉”和自身的经验进行。
2. 谈心谈话的内容和方式
2.1 谈心谈话的内容
第一, 高校辅导员的谈心谈话的目的主要是思想教育和解决相关问题。如, 学生违纪问题;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特别是新生适应问题;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特别是宿舍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等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了解, 给学生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对于特别严重的或有必要告知家长的问题, 必须及时和家长沟通, 共同解决。
第二, 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关注点应在学生干部的培养。辅导员有许多事务性工作、常规性工作, 需要学生干部的协助和落实。因此, 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干部进行方法指导或针对某些问题与某个人进行单独谈话指导。例如:新生工作, 包括迎接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心理普查, 等等;团学工作, 包括院系运动会、文娱活动、专业比赛、暑假实践, 等等;奖助勤贷工作, 包括综合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国家“三金”工作、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 等等;党建、学风建设、毕业就业, 等等。这些事务性、周期性的工作, 需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指导, 必须与学生干部促膝交谈, 要求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合理分配时间,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第三, 辅导员的谈心谈话重心应在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上。我认为, 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应该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处理, 使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因此, 日常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上, 制定学生的谈话档案, 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谈话方案。
2.2 谈心谈话的方式
根据谈心谈话目的的不同分类, 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了解接近型。辅导员有意识地了解谈话对象的全面情况或某一方面的情况, 若发现问题, 设法及时解决, 加深相互间的感情。 (2) 表扬鼓励型。对成绩或优点及时表扬、鼓励。 (3) 问题解决型。对某些错误行为和错误思想及时批评、指正;消除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 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建议[2]。
根据谈心谈话方式的不同分类, 分为以下类型: (1) 直线式。辅导员围绕自己的谈话目的,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向谈话对象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过程。对于开朗、直率的学生可采用这种方式。 (2) 曲线式。采取委碗含蓄的方式向谈话对象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过程。对于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可采用此方式。 (3) 综合式。针对不同问题和问题的不同阶段, 要综合采用直线式和曲线式, 同时应注意结合家长等第三方的介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共同努力达到谈话效果[2]。
3. 谈心谈话的原则和技巧
3.1 谈心谈话的原则
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谈心谈话必须坚持原则, 即辅导员的政治立场不容动摇, 党的信仰不容动摇。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 难免会碰到与国家热点相关的问题, 社会稳定的问题, 以及某些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谈话中, 辅导员自身的立场要坚定, 不能陷到学生的情感里。
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具体原则有: (1) 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 要就事论事, 不牵扯学生以前或与谈话问题无关的其他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接受。 (2) 平等与尊重的原则。老师与学生谈话, 切忌居高临下, 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 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开展学生谈话。另外, 不要随便评价学生,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交际的首要准则。对学生不要过快下结论, 忌给学生贴标签。 (3) 有备而谈的原则。辅导员在开展谈话前要做好较为充分的资料准备, 保证谈话沿着预期的思路开展并使谈话达到最好效果。 (4) 内容保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应引起其他学生注意的, 可以进行半公开引导教育。对于学生的隐私不适宜公开的, 辅导员要为其做好保密工作。特别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应该低调跟进和处理, 而当出现危及学生生命安全而必须破密才能处理的, 则应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地予以处理。 (5) 给出建议的原则。很多学生出现问题, 主要是自己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 或是自己对问题认识不清, 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可行的建议, 帮助学生摆脱困扰, 取得进步。
3.2 谈心谈话的技巧
辅导员借鉴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方法有助于强化谈话的效果。心理咨询中的鼓励与重复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简明地重复求助者的话, 尤其是重复求助者陈述中最后一句, 或仅以“好”、“嗯”、“接着说”、“还有呢”、“我明白”等过渡性词语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3]。鼓励和重复技术在辅导员的谈心谈话中同样适用。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 鼓励和肯定可大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同时有助于学生打开心扉, 畅所欲言。
辅导员要做好谈心谈话工作除了要坚持原则和方法, 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运用一些谈心谈话的技巧。李伟东处长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主讲老师之一, 他在《与学生谈话 (谈心) 的原则和技巧》中谈到一些技巧:选好时机、察言观色、认真倾听、理清问题、情感控制、晓以利害、鼓励欣赏、巧用身体语言和注意语气语言的使用。合理运用技巧,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谈心谈话的创新与发展
4.1 内容的创新发展
谈话的内容应更关注学生心理的疏导。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大, 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心理疏导任务, 而谈心是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 辅导员应减少针对“问题”的谈话, 而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的萌芽并及早疏导。
谈话的内容应更关注学生政治观的引导。社会资讯的发达, 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渐提高, 对于自身权利、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但由于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客观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 不恰当的关注很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微博的转发与关注, 对热点事件和问题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从而给自己的政治观带来不良干扰。因此, 辅导员要时时把握最新资讯内容, 正确判断, 适时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4.2 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谈心谈话也要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面对面的谈心虽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 但是这种形式部分学生不太欢迎甚至反感, 特别是对于犯了错被老师叫来谈话的学生或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反思和创新。对于“慢生活”的回归, 书信式的谈心也开始成为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书信式的谈心, 其内容和逻辑因经过仔细推敲而更加合理, 更能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因此, 文字书信的方式也不失为交心的好方法。
理论储备是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思想基础, 针对时代的发展, 内容的变化, 辅导员要多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和谈话技巧, 如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演讲与口才、法律等, 以应对更高要求的谈心谈话。
5. 结语
辅导员工作除了事务性工作外, 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谈心谈话是落实这两项工作的主要途径。要使谈心谈话成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 需不断总结和研究, 改进谈心谈话方式和内容, 注重谈心谈话的艺术性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强化谈话效果, 帮助学生, 同时在谈话中提升自己。另外, 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是谈话谈心取得理想效果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并能对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春伟.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研究与实践[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15 (5) .
[2]施维树, 邓光汉.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访问谈心活动[J].成都师专学院 (文科版) , 1991 (2) .
与早恋学生的谈话技巧 篇11
1.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不可将内容外泄,不要引起其他同学的误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对望风扑影的事情,谈话更要慎重。
2.谈话内容一定是经过充分了解的,有确凿的证据,因为恋爱问题对每个同学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不能把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交往当作早恋行为。
3.对确有早恋行为的同学,谈话时,一定要采取正面说理,启发诱导的方法,不要当作犯错误而严肃处理;谈话时气氛也要松弛,更不要像发生了重大事故一样,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在指出早恋危害的同时,对学生要进行感情的抚慰,以免伤害其纯洁的心灵。中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过早把精力放在谈恋爱上,不仅有碍于智力的发展,而且还会因舆论的遣责和秘密交往的压力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个性发展的障碍,同时对身体发育也有不利的影响。
4.对于“坠入爱河”较深的学生,谈话时敲敲警钟,指出早恋往往蕴含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因为中学生情感好冲动,自制能力有限,在伦理道理判断上还很不成熟,过早恋爱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出格行为。
5.早恋问题涉及到学生家庭,所以班主任谈话前后应家长取得联系,相互配合,而且要劝告家长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要么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浅谈话剧中人物塑造技巧 篇12
一、话剧人物塑造需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是任何艺术形式人物塑造的重要方式之一。话剧艺术形式从其萌芽到其发展壮大, 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 许多优秀的话剧作品之中的人物, 均取材于丰富的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常见人物的综合体。但是, 我们往往看到的话剧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 “似曾相识”却又大不相同。这是与话剧的“高于生活”相吻合的。作为话剧表演之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所见到的往往和不同——无论是其对话还是动作。虽然话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对话, 而人们在生活之中,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通过对话形式, 但是, 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诸多不同。话剧之中对于人物的塑造, 是经过仔细甄别、去粗取精后重新组织与表现出来的。同时, 其与整个话剧故事情节的发展相统一。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对话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从一些优秀的话剧作品之中凝练的语言、夸张的神情与动作来看, 其是对于日常生活语言的高度浓缩与精神提炼, 并加之艺术加工, 同时, 根据话剧故事的发展需要进行移位、加工以及畸变, 进而以一种不同于生活的较为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重新传递给人民大众, 进而使激发大众对于话剧艺术形式的喜爱。由此可见, 任何艺术形式的观赏者均为人民群众, 想要真正的立足于舞台, 想要真正的塑造好人物形象, 必须能够在人民群众之中找到原型, 再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加以塑造, 这样的塑造才会使得话剧人物栩栩如生, 而非精彩故事下的人物“悬空”。
二、话剧人物塑造需注重舞台动作的呈现
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较, 话剧表现形式对于舞台动作的要求更胜一筹。话剧早期乃至目前的许多话剧表演仍然是以及时表演为主体, 而其他艺术形式, 例如, 电影、电视等则可以为了达到的更好的拍摄效果而不断重复。话剧舞台动作往往具有一次性的特征。但是, 舞台动作从话剧演员对于整体故事中人物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台动作因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 是一个自然而非刻意排练的形成体。一百次的排演, 其中没有任何两场完全相同的话剧人物形象得到完全相同的呈现。由此可见, 作为话剧工作者要对于所要呈现给观众的话剧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舞台动作对于整部作品精神实质的有着良好的体现。
当话剧演员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剧本时, 对于话剧舞台动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把握。首先, 对于整个剧本有一个全貌的了解, 对具体的话剧舞台动作创造时, 要能够将自己对于整部作品的情感融合于细腻的动作这中, 即“依靠动作唤醒情感”, 进而运用话剧舞台动作的表现来完善话剧艺术形式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整部作品思想实质的呈现。其次, 将动作与台词自然、紧密的结合。从一些话剧表演之中, 笔者发现许多话剧表演工作者往往为了突出对于动作的追求, 或者对于动作的记忆, 而忽视了动作对于整部作品精神的体现。生硬的动作加上固定的台词, 使得许多话剧作品黯然失色。第三, 在话剧动作创作过程之中, 要时刻明晰这个动作是为了表现哪方面, 即“做哪些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话剧动作属于高浓缩动作。有时话剧能将人物的一生仅仅用几十分钟表现出来, 不能不被人们所折服。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话剧工作者, 面对着诸多新型的传播媒介形式,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不能够将自己的动作完全固定, 而是应当以创新的思路去对话剧进行深入的革新, 如果对于话剧作品仅仅是沿袭, 那是在做“广播体操”, 而不是发扬话剧艺术。
三、话剧人物塑造需注意意境的构建
对于人物的塑造, 笔者认为话剧意境的构建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途径。所谓“意境”一般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从话剧表现的自身特征来看, 通过有限的舞台构建无限的遐想空间是真实的写照。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 通过话剧演员的神态、语言、动作的综合表现, 有可能得以升华。舞台有限, 而意境无限。从人物塑造技巧来看, 通过外在的背景音乐、舞台灯光以及各种道具的呈现, 衍生出一个新的意境, 将更好的表现出人物特征。从意境的构建来看, 意境主要是以空间的镜像作为基础而构建而成的。其主要通过将不同的人物、背景音乐、道具、冲突融合, 进而达到“情与景汇, 意与象通”的水准, 使得观众身临其境, 进而达到话剧艺术的升华。意境构建是我国国画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 笔者认为在我国话剧创作与呈现过程之中, 即可以将国画创作技巧“移情”于话剧人物塑造之中。意境创设对于人物塑造具有着重要意义。意境创设可以从观众主观感受以及客观环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两个方面来看。意境创设不仅仅针对于观众, 同样针对于话剧演员。“集情于境”, 让观众、舞台、话剧演员诸多因素融为一体,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使观众体验到话剧作品的精神实质, 这也可以使话剧道具的瞬间性以及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性效果降为最低, 进而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 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 使作品中的有限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由此可见, 话剧之中通过对于意境的构建加强对人物的塑造需要从话剧创作以及观众欣赏两个层面的完美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话剧创作过程之中, 充分地考虑到影响话剧表现力的因素, 以观众的体验为基础, 以话剧创作与完美呈现为基本追求,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话剧艺术的新发展。
摘要:自话剧发端以来, 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并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一门主要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的话剧, 其融合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效果。尤其是其人物塑造方面具有着较强技巧性。加强对于话剧之中人物塑造技巧的学习与研究, 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在话剧学习与研究过程之中, 发掘的人物塑造技巧进行了相应总结, 提出了话剧人物塑造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需注重舞台动作的呈现”“需注意意境的构建”等观点, 进而希望更好的促进我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话剧,人物性格,塑造技巧
参考文献
[1]郑芃芃.老舍话剧“艺术现象”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华岩.《2003:中国话剧舞台纵论》会议综述[J].剧本, 2004, (03) .
[3]姜萌萌.幻象与现实·真实与虚假[D]上海戏剧学院, 2006.
[4]季国平.关于现实题材剧目创作的现状和思考[J].剧本, 2006, (05) .
[5]刘文娣.论国统区话剧创作的“自由”主题[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辅导员谈话技巧】推荐阅读:
辅导员团体辅导技巧培训心得体会11-30
首届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之谈心谈话题目及参考答案08-29
辅导技巧08-15
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技巧论文05-29
初中英语作文辅导技巧08-22
一对一教学辅导技巧06-03
余世维辅导与激励技巧07-16
政公教育申论写作辅导:申论考前技巧强化06-19
法律硕士备考辅导书及使用技巧05-18
教师资格证面试辅导:数学“答辩”高分技巧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