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辅导员

2024-10-16

女辅导员(精选3篇)

女辅导员 篇1

摘要:女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工作和生活中承担了多种角色。本文叙述了女性辅导员面临的各种角色冲突现状和形成现状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女辅导员,角色冲突,期望,角色压力

在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大好形势下, 全国高校女辅导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女子能顶半边天,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女辅导员数量占全校辅导员总数的44%, 是该校辅导员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目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并愈加强烈地认识到:高校女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如何, 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还关系到高校的持久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 了解和解决女辅导员角色冲突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面临的角色冲突现状

角色冲突不仅指不同角色扮演者之间的冲突, 也指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 引起个人在角色行为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女辅导员这一角色在扮演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冲突。

1. 社会和学校对女辅导员角色期待和女辅导员女性特殊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

学校、社会, 都以衡量男性辅导员的各项指标和标准衡量女辅导员的工作。社会对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色期待通常是以男性教育管理者的标准为模式的, 社会自然地将她们的表现和管理风格与男性的管理模式的吻合程度作为评判的标准。女辅导员承担着与男辅导员没有差别的工作。女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的管理者, 除了和男性辅导员有很多共性外, 还有她们特有的思维特征和管理方式。因为女性与男性相比较的特殊心理和身体原因, 男、女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有差异, 男性辅导员更多的是偏重理性, 所谓“晓之以理”, 女性辅导员则是偏感性, 往往“动之以情”。这种情况下, 女性辅导员在处理一般的问题时, 感情细腻是一大优势, 但在面对复杂的突发事情时, 则成为她们在这方面的劣势。

外界对女辅导员的工作缺少了有效的评价和明确的职责范围, 这也影响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正确判断和今后发展的必要指导。

2. 女辅导员身兼数职, 在工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会因为同时扮演不同角色而产生角色冲突。

所谓“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女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是一个受人们严格要求的角色。在工作中, 女辅导员不仅要管理学生的生活, 做学生的生活保姆, 督促学生学习, 做学生学业上的导师, 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 是学生随叫随到的心理咨询师和思想导师。同时, 女辅导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社科、文化知识修养, 还要求具有女性知识修养, 做女同学的知心姐姐。

社会认为, 女辅导员不仅仅要在学生管理上能力突出, 能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绩,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自己也要在自身综合素质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辅导员本身工作繁杂, 除了固定的工作时间外, 平时休息的时间也要帮学生解决问题, 参加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而女性在社会行为方面通常自信心较低, 需要关心, 她们希望除了工作时间外, 能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的事情。但是, 女辅导员的特殊岗位要求长期以来多角色冲突集于一身, 使她们长期处于“角色人”状态, 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抑郁情绪。

3. 女辅导员职业要求与家庭的冲突。

通常我们会对职场女性角色抱有双重期望:希望其努力工作, 对社会作贡献;同时又要求其能兼顾工作和家庭, 继续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要同时扮演好每个角色是十分不易的。在精力和时间均有限的情况下, 很多女性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 面临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各种压力, 很容易造成角色冲突、这些冲突会给女性的工作、家庭和生活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在个人生活上, 辅导员往往是全天候式服务,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在家庭中又有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内心不平衡, 收入水平低, 家庭问题困扰大。

常常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 精神长期高度紧张, 这样的生活状况极大地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 尤其对于一些已婚女辅导员, 因为家庭、子女等因素导致她们不能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更是加剧了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

二、有效解决女辅导员各种冲突的途径

1.

解决冲突不仅要靠女辅导员自身的努力调整, 还要依靠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给女辅导员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女辅导员自身应进行合理的认识调节, 营造积极心态,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客观认识自己, 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学习应用网络新媒体, 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自己的进一步提升清除障碍。

其次, 高校女辅导员要学会释放自己工作的压力及学生所倾诉的心理压力。应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良好的同事关系会带来舒适的心理感觉。在工作中, 应积极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 在工作遇到困难时, 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工作上的不良情绪, 也能够通过同事之间的倾诉得到宣泄。

再次, 尝试建立一套规范便捷的辅导员工作系统, 将具体事务通过网络让学生在不需要辅导员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培训学生骨干作为班级助理和年级助理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荷,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借助各种途径减轻高校女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尤其是减小工作强度。同时, 学校应设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她们的工作待遇。

2.

解决女性辅导员角色冲突, 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和学校环境, 社会和学校应对女辅导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要从女性辅导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提供相应倾斜的制度保障。其中包括职业发展与选择的制度、晋级制度、福利休假制度等。其次, 学校要从女辅导员包括女性职工发展的实际出发, 以工会等组织或机构为依托, 开展长期有效的关爱互助等活动, 为她们的工作和未来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其次, 家庭应该为女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最直接的支持。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家庭是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现如今, 通常都是职业女性和职业男性处于一家, 繁杂的家务可以采用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

再次, 在家务方面提倡男女平等, 男性也应该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包括家务分工、子女教育、孝敬老人等, 以减轻女性的角色压力、生活压力。

最后, 女性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支持资源, 自觉寻求最佳的方式摆脱困境, 维持自身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平衡, 在工作中发挥优势。

高校女辅导员的出色表现,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她们的重要作用, 但各高校仍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女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目前有的高校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不能凸显男女辅导员在性别差异方面的优势互补。这将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 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清晰都认识女性辅导员面临的各种角色冲突, 妥善解决好冲突和矛盾。在对男女辅导员职责定位、工作分类方面做出更深入和细致的探讨, 让她们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能够轻松工作、快乐生活, 从而促进高校进一步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迪.欠发达地区高校女性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2]李立.女性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分析.科教文汇, 2007. (1) .

[3]陈银凤.高校女辅导员应激状态下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4]杜志琴.高职院校女辅导员压力个案调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

[5]黄文静.新市区高校女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9) .

[6]宋广智, 廖倩媛.城市已婚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冲突的情境分析.法制与社会, 2011. (7) .

[7]严标宾, 罗海洋, 林知.工作—家庭促进研究进展———基于积极工作家庭界面的视角.经济管理研究, 2013. (4) .

[8]侯淑倩.浅谈高校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7) .

[9]巩惠玲.浅析高校女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自身特点与角色定位.科技信息, 2009. (22) .

[10]韩豫, 吕清华, 王朋.浙江高校女辅导员压力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2) .

[11]李立.女性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分析.科教文汇, 2007, (1) .

女辅导员 篇2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的百年大计。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别的工作做不好,固然要做自我批评,这项工作做不好,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并要求中青年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这些重要论述,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青年干部的成长之道、成才之路、成事之基。清谈客所以谓之“客”,是因为清谈者自诩超脱、一副置身事外的看客心态;实干家所以谓之“家”,是因为实干者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家的事来干,二者折射出的是真学习还是假学习、真信仰还是假信仰、真为民还是假为民、真清廉还是假清廉的天壤之别、云泥之别、高低之别。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青年既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也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大家身处追逐梦想的好时代,拥有大

显身手的好平台,正置拼搏奋斗的好年华,恰逢跨越发展的好机遇,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殷殷期盼,把“不做清谈客,争当实干家”作为一生的信条,学习一辈子、信仰一辈子、为民一辈子、清廉一辈子,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优异答卷。

第一,理论学习要学一辈子 善于学习、严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时代“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 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一个人学习一阵子并不难,难的是学习一辈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就是“学习一辈子”的光辉典范。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同志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仍然利用茶余饭后、休息间隙读书学习。有一年夏天在武汉,天气炎热,但毛泽东同志仍秉灯夜读,汗水从脸颊直往

下淌,工作人员拿毛巾给他擦,他风趣地说:“看来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学到了知识!”步入高龄后,毛泽东同志体力衰弱、视力减退了,但读书学习的热情丝毫未减,仍然坚持用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看书,或由工作人员读给他听。直到 1976 年 9 月 7 日至 8 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同志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据医疗护理记录,8 日这一天毛泽东同志看文件、看书共 11 次,达 2 小时 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 7 分钟的书,就又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后,毛泽东同志在书香味中与世长辞。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青年干部的特点是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工作要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自觉追求,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一要追根溯源学。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员干部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

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各类矛盾风险挑战之多、高质量跨

越发展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真经”来念,当成“必修课”来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觉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源头,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二要深悟透思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学习领悟、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没有领悟和思考,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正所谓“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中青年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深悟透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这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在继承“老祖宗”的基础上,勇立时代潮头,发出思想先声,提出了人民中心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论、经济新常态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现代化经济体系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论、“四个伟大”论、“两个伟大革命”论、新时代强军论、新型大国关系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等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理念,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青年干部要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搞清楚、弄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具体行动。当前要重点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把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强读强记、深学深思、真懂真信,让精辟思想、经典论断、严密逻辑在头脑中扎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 重要讲话精神在保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要联系实际学。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的联系,毛泽东同志曾把它们比作“箭与靶的关系”。他说:“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但“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

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这就告诉我们,抓理论学习不能为学而学,而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对广大领导干部而言,当前加强理论学习,关键是要做到“两个准确把握”。

从外部环境看,要准确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面对大疫当前、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势,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并非临时起意、无奈之举,而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经济发展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

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找准定位、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从自身看,要准确把握“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市情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 时指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X 有四个突出特点。边疆性、民族性、山区性、美丽性既是 X 省情的准确概括。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边疆性的核心要义是开放发展。近年来,随着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缅甸、亲临腾冲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今天的“边疆”,也已经不再是偏远、封闭、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充满生机、迸发活力、蒸蒸日上的开放前沿和发展热土。

民族性的核心要义是协调发展。近些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贫困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山区性的核心要义是创新发展。典型的山区农业市,最大特点是封闭,最大出路是“破茧”,最大振兴在创新。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坚持创新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为创新路径,统筹好山区这块最大、最难的区域。通过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挖掘

乡村多重价值,促进山区创新创业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激发山区发展新动能,推动山区实现美丽嬗变。

美丽性的核心要义是绿色发展。绿色生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直是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优势,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大资本,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印证。其他的优势和特点,都是以此为底色和基础,失去这一最宝贵财富就会失去所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绿色”内涵,把绿水青山作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大底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筑牢生态系统安全屏障,以生态旅游业、生物资源加工业为主要载体,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最终要落脚到共享发展上来,我们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一体学习、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以开放发展提升能量级,以协调发展提升融合度,以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以绿色发展提升含金量,以共享发展提升获得感,不断开创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第二,理想信念要信一辈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之于党员干部,是指路的明灯,是前进的动力,是远航的风帆,是成功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

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坚守信仰、追求理想的历史。当年,上井冈山的革命队伍不到 800人,最后星星之火燎原全国,靠的是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要主义不要名利;国民党 800 万军队,3 年内就被打垮,蒋介石总结失败教训,第一条就是信仰缺失——要金条不要信条;苏共 20 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 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侵略者,2000 万党员时丢失政权,根本原因是信念坍塌——要自由不要自律。李大钊面对绞刑架,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方志敏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和死亡的威胁,在牢房里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面对敌人的枪口,临危不惧、从容就义,因为他坚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到舍身炸碉堡的黄继光;从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默念工作的焦裕禄,到扎根西藏、献身西藏的孔繁森,再到 60 年如一日、干革命干到脚直眼闭的杨善洲……正是这些以热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的先辈先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成就了今日之中国、今日之盛世、今日之奇迹。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

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青年干部正当年富力强,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更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一要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是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四个意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其中,政治意识是根本,强调方向正确,要求坚定信仰不迷失;大局意识是基础,强调认识高度,要求登高望远不短视;核心意识是关键,强调力量聚合,要求集中统一不离散;看齐意识是保证,强调步调一致,要求整齐划一不掉队。树牢“四个意识”,要求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都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中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党绝对忠诚,与党同心同德,不耍任何小聪明,不搞任何小动作,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汇报的要汇报,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任

何情况下都不欺骗组织、不违背组织决定、不搞非组织活动,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必须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时聚焦大局、步步紧跟大局、处处服务大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校准坐标,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跑风漏气;必须自觉克服不良心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决不能组织没提拔就有意见、岗位不满意就发牢骚、待遇不合意就生怨言,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单位“庙小”了,岗位“屈才”了,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是不能把工作干好的。

二要带头坚定“四个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特别是在东方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在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中,更是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四个自信”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是一种科学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基础之上的自信,是我们党意识形态最为核心的表述,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之要、信念之核、事业之

柱、力量之源。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两个维护”是我们党的宝贵政治经验和严肃政治纪律,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和“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关键在于党中央坚强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全党全国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没有别的核心,更没有层层的核心;全党全国只有一个权威,那就是党中央权威,没有别的权威,更没有层层的权威;全党全国只有一个集中统一领导,那就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没有别的集中统一领导,更没有层层的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铁的纪律、最硬的规矩,自觉主动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标看齐,经常看看有没有“慢半拍”的问题,有没有“时差”的问题,有没有“出格”的问题,坚决防止出现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甚至功利化问题,坚决反对“表态多、调门高、不落实”的现象,坚决杜绝层层套用核心、层层要求权威、层层乱提看齐的倾向,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做到真心实意拥护核心、全心全意热爱核心、一心一意紧跟核心,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第三,为民服务要为一辈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一要树牢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执政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那一艘承载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扬帆启航,一路披荆斩棘、筚路维艰,前仆后继、上下求索,探寻解救中国、富裕人民的中国道路和发展方式,始终奔着解放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而奋争,始终奔着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

共同富裕而奋斗。对于共产党人的这一根本宗旨与价值追求,毛泽东同志曾用中国化的语言,形象地将之称为“为什么人”的问题,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正因如此,我们党才能够获得被压迫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领导人民翻身作主,一步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中华民族的擎天柱。当年,将近10 万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没有走漏半点风声,靠的就是 30 万于都人民的共同守护。红军在于都河上架设浮桥时,群众拆下了自己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也送到了架桥现场,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求解放、争独立、谋幸福,所以人民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正是这种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铸就了水乳交融的党群“鱼水情”。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权也好,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即使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奋斗理想,都不能迷失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伟大梦想。一旦忘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旦缺失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现在,保山看病难就医难、用水保障难、小区管理难、产权办理难、信访维权难等群众的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长期得不到

妥善解决,虽然这其中与新时代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工作环境多维化等新特点有关,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干部群众观点树得不牢,不愿做群众工作、不敢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等,有些年轻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工作能力都无法满足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实际需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功,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习惯于“台上讲、台下听”、等着汇报工作发出指示、依靠行政力量来管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脚步从未停歇。焦裕禄同志当年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兰考 120 多个生产队,带头行走在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的第一线,带头工作在战风沙、治盐碱的第一线。杨善洲老书记说:“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安逸地坐在办公大楼里,你不觉得有愧吗?”大家要“身”入群众,真正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情”入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真心实意同群众交朋友,生活上与群众走近,感情上与群众拉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疏解民怨,排解民忧,把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带着真心

办实事,带着感情谋民利。要“心”入群众,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个“是不是”是检验干部人民立场的标尺,大家要经常反思自己做到了没有。

二要提高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X是欠发达省份,保山在 X 属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为突出。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赶上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是我们每一名干部的光荣使命,也是必须担起的时代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市有的干部表面上政治口号喊得震天响,实则脑中“空荡荡”,工作“滑溜溜”、落实“轻飘飘”、执行“软绵绵”、状态“松垮垮”,不敢为、不会为、不善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作干得一塌糊涂。这实际上就是本领不够、本领恐慌、本领落后问题,也就是我常常讲的“业务能力不能支撑政治站位”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 时再次强调:“当前,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广大干部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努力成为本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当前,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自身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宏观形势还是从微观视角来看、无论是从上情还是下情来看,高质量跨越发展都面临着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那么,在如此多的困难挑战面前,我们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找到最优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党政决策与公众意愿的高度契合?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现实矛盾?才能保障政策和制度落地生根?才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主动求变。”“稳”,就是要稳住基本盘,在就业、投资、财经、外贸、引资、预期上“稳”;“进”,就是要进在关键处,在农业规模化、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旅游品牌化上“进”。“立”,就是要在城市思维、工业思维、开放思维、金融思维上“立”;“破”,就是要在小农意识、传统观念、封闭思想、惯性思维上“破”。“虚”,就是要防止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脱实向虚;“实”,就是要发展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撑,破除无效供给。“标”,就是要始终保持较高增速,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本”,就是要千方百计固本培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就是要立足当前、主动作为,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积好寸进之功;“远”,就是要着眼未来、超前谋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

三要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拿出超常规举措,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破好题。

第四,廉洁自律要廉一辈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做事就没有硬气,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中国人历来强调“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强调“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谆谆告诫,时刻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一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历来重视榜样的作用。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的模范人物,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雷锋,鞠躬尽瘁、为大众造福的焦裕禄等等。而杨善洲老书记就是我们保山大地成长起来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他 60 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60 年如一日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60 年如一日淡泊名利、一尘不染,是一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始终为民为公为党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勇于改革创新担当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坚守清心清廉清正的光辉榜样,完美体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取向,生动诠释了好党员好干部的标准,为我们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一辈子坚守理想信念、一辈子为民服务、一辈子勇于担当、一辈子改革创新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一辈子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要把杨善洲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宗旨是为民服务,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真正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

虚名,正确处理大牺牲与小牺牲、大奉献与小奉献、大境界与小境界的关系,真正做到工于谋事、拙于谋身。要严格自警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特别是要时刻牢记“蛇吞象”的贪婪要不得,“寒号鸟”的侥幸要不得,“温水蛙”的麻痹要不得,“黔之驴”的轻狂要不得,“鸵鸟式”的逃避要不得,要有“君子坦荡荡”的德行,有“深藏功与名”的品格,有“宁静以致远”的境界。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在思想上常放一把“枪”、在纪律上常栓一根“绳”、在行动上常泼一瓢“水”,自觉系好第一颗“扣子”,严格把牢第一次“关口”,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从小事严起、从小节守起、从小利防起,在各种诱惑面前稳住神、刹住车、走对路。要坚持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平常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进取之心对“事”,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二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就像“两面镜子”。如果说先进典型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那么反面典型就是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的警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

于蚁穴的悲剧。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殊不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殊不知,小事之中有政治,小情之中有原则,小节之中有党性。殊不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大家决不能以“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决不能以“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决不能“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己,要学会把小事放到大业之中、把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三要以品质修养为根本。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修的基本功、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应有的优良品质。但廉洁自律的品质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加强廉洁自律的修炼关键是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就要在涉及根本利益问题上,放弃一己私利,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具体利益问题上,把公置于私之上,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要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其中,公私分明是底线,就是要做到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先公后私是原则,就是要做到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

位,不能先考虑个人得失,更不能因私废公;公而忘私是境界,就是要做到始终把党和人民装在心里,不为私欲、私利、私情所困,心甘情愿地为党和人民去奋斗、去奉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就是当面对大义大利时,所有个人利益或部分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丝毫不能考虑小义小利。当面对个人利益时,要见利思义,看利益本身是否是正当合法的。当义和利出现矛盾时,必须做到把义看得高于一切,有时甚至为了义而舍弃利。处理好是和非的关系,就是要在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必须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绝不能态度暧昧、明哲保身。所谓“根本原则问题”,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处理好正和邪的关系,就是对内要坚守正道,从良好作风和家风做起,坚持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始终做到为人正派、清正廉洁。要立正弃邪,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道德纯洁;对外要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积

极营造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反对一切搞歪门邪道的不正之风。要以正压邪,对歪风邪气嫉恶如仇、势不两立,敢于与之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处理好苦和乐的关系,就是要做到甘于吃苦,自觉自愿在苦中历练自己;要做到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一起在奋斗中创造美好未来;要做到以苦为荣,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无上光荣的事,把苦揽过来、把甜给群众,用自己的辛劳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要做到以苦为乐,不怕苦、会吃苦、耐大苦,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到累并快乐着。

组织部长在全市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学员,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由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共同举办的全市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首先,我代表市委,向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女同胞,以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体女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市委对举办本期培训班十分重视,将其列入了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班前,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对培训方案、培训对象、培训机构等认真研究、严格把关,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希望同志们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 女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举办这次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是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贯彻落实市委相关部署,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落实省、XX 和我市党代会精神,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按照市

委 X 届二次全会要求,坚持创新、实干、服务、担当,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包括女干部在内的全市各级、各类干部要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自觉践行发展新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更大的定力、更大的担当,切实提高领导水平;要攻坚克难,提振精气神、增强执行力,更好地带领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通过岗位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一大批优秀女干部成长、成熟起来,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女干部队伍还存在结构层次不够合理、总量偏少等现象。实践证明,干部的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就是希望通过集中学习培训,拓宽大家的眼界、思路、胸襟,同时也为大家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为组织上发现干部、考察干部和选拔干部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提升女干部整体素质的内在需要。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女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开拓进取精神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干部还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缺乏对全市全局工作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经验和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转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希望大

家认真学习,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带头把握新形势,适应新要求,练就新本领,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作为。

二、珍惜机遇,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 相对男同志而言,女干部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更多一些。大家要干出一番业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很多的牺牲。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女干部,要善于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能力,克服困难,奋发进取,在工作中练真功、有所为、出成绩。

一是力争做一名有理想、守信念的女干部。古人云:“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理想信念坚定,人就会有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有一股激人振奋的力量、有一颗不畏险阻的恒心,就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近年来我们很欣慰地看到,高邮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干部,她们的不少先进事迹也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这与她们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再次证明了理想信念就是精神上的“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座的都是全市各条战线上优秀的女干部,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更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推进高邮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坚决防止思想“淡化”、精神“退化”、意志“弱化”,让理想信念真正在内心深处扎根。

二是力争做一名有能力、善作为的女干部。女干部自身具有“亲、巧、细、韧”的特点,在加强上下沟通、密切联系群众、化解局部矛盾等工作上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突破女性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定位,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培训的初衷之一。当然能力只是一方面,如何把能力转化为成效,还需要大家主动作为、善于作为。要在服务发展中展示更大作为,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激发干事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出谋划策、建言出力;要在服务基层中展示更大作为,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向基层倾斜,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在服务女干部中展示更大作为,各个部门尤其是各级妇联组织要热情关心支持女干部,维护女干部权益,帮助女干部解决实际困难,为女干部健康成长、发挥能力、有所作为创造更好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三是力争做一名有情怀、敢担当的女干部。俗话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对于女干部来说,敢于担当不是一时之需,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政治情怀,需要作为一门学问来毕生修炼。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于外要“大气”,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坚守大气魄力的个人作风,培养宽容开朗的个人情怀;于内要“秀气”,在原则问题上以“刚”的态

度坚决不妥协,在外交技巧上以“柔”的方式化解矛盾,从人性化、情感化的领导风格,逐渐向综合型女干部转变。要在工作中敢于挑重担,敢于解难题,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三、增强信心、树立形象,确保本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这次培训,既是组织给大家提供的学习机会,也是组织对大家的考察和考验,不仅考验学习成效,更考验大家的自律意识和学风形象。大家参加培训,就是普通学员,要珍惜机会,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投入接下来的学习中,争做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有心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探索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新途径 篇3

1 建立女大学生“宿舍-班级-学院 (或学校) ”的心理辅导体系

首先, 建立宿舍心理信息员。由每个宿舍的舍长或班干部、党员担任。宿舍心理信息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德, 同时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挑选、培训和考核, 使她们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这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定期反映其宿舍各个成员的心理状况, 负责协调好宿舍内部的关系, 负责公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在宿舍这样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学生容易吐露自己的心声, 对了解女生思想状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 在各班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学校可定期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辅导和培训, 指导她们以班级为单位,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充分利用女生集中、问题集中的特点, 对女生进行心理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为教育者提供直接的资料, 使教育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 从而在心理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这些班级心理委员在同学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及时为她们提供一些帮助, 并及时向老师提供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度过危机状态。

最后, 学校要广泛开展全校性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学校的心理咨询专家为女生做女性心理健康讲座;针对女性的特点, 请老师为女生做礼仪与修养方面的讲座;在校园活动中播放励志心理电影等等。学校通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 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途径。

2 深化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不仅要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还要深化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根据女大学生对心理辅导内容的需要, 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理辅导需要的差异性进行辅导。

第一, 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文科专业, 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的辅导, 因为文科的课程性质与理工科不同, 许多知识是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充的。在理工科专业, 要加强女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女生在理论学习上要优于男生, 但是缺乏实践精神, 所以在加强心理辅导时, 要引导女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第二, 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加强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首先, 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上会更加客观的估计成功的几率, 有些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因此, 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对女大学生尤为重要。其次, 要帮助女大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兴趣、特长等素质, 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同时, 引导女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科技活动来展示自我,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后, 要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在追求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发展和感情、社会需要和兴趣、家庭与事业、休闲与继续学习等问题的关系。

第三, 针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女大学生心理辅导要做好大一女生大学生涯规划、学习能力、理性认知能力的辅导, 使她们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并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重视大一、大二女生在成才、宿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干部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的辅导需要, 使她们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针对大三、大四的女生应多关注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引导,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避免盲目考研或就业。

3 重视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调研活动[1]

依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开设相关的选修课,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等;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 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在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 教育者要帮助她们客观地分析问题, 正确引导她们做出理智的判断, 使她们能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学校也应该重视心理调研活动, 积极探索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寻找有效地心理辅导途径。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研究工作, 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和整理, 对所反映的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对策和建议。重视发现问题的途径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研究,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个案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 使校际之间、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 发挥女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压力, 需要得到心理帮助时, 59.4%的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和同学倾诉, 17.7%的学生会选择沉默, 8.6%的学生会选择向可以信赖的老师长辈倾诉, 5.8%的学生会选择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2.7%的学生会选择告诉家长。[2]女大学生尤其喜欢相互交流、倾诉烦恼。由于同辈之间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 她们之间接触的机会多、共通性大, 这些优势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对于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学校可以在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 使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全面、及时、动态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随时、长期地为有心理困惑的女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5 建立女大学生心理辅导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女大学生心理辅导评价是女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 及时评价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效果, 才能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宿舍-公寓-学院”的心理辅导体系中, 建立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对开展活动前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并做好心理辅导记录, 不断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同时, 对开展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及时进行总结, 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 不断改进心理辅导的形式和内容。

重视和深化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和形式, 构建灵活多样的的心理辅导模式, 有效创新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机制, 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车静.女大学生心理障碍诱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 2008 (12) :101.

上一篇:高校中心机房安全管理下一篇:电视新闻采编细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