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布局论文

2024-05-25

数据布局论文(通用8篇)

数据布局论文 篇1

1 布线距离和空间规划

在设计一个数据中心时, 了解每种类型数据中心的最佳布局以及利弊是至关重要的。TIA 942数据中心标准的指标是非常具体的, 即水平和垂直布线可以适应未来的增长, 使这些区域不须停机重新安装布线。除非是由制造商特别要求, 否则设备之间不作直接连接, 这也是TIA 942标准中明确的, 同时也符合其他的标准文件, 例如为开放式系统建筑设计的ANSI/TIA/EIA 568B。所以, 对于构建一个支持10Gbps环境, 什么是最好的方式?

除了电缆和连接器数目之外还需考虑:可用性、可扩展性、成本及实现移动、添加和变更 (简称MAC) 的能力。此外, 基于不同类别的布线系统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铜缆和光纤所能支持的距离随着布线系统类型的不同选择而有所变动, 我们将讨论一些这样的参数及其对数据中心设计的潜在影响。

6A类双绞线布线的铜缆距离限为信道不超过100m。运行于6类/E级布线的10GBase-T, 只能支持37m, 这取决于对外来串扰的潜在缓解控制措施的能力。应当指出TSB 155的目的是为已安装的Cat.6/Class E布线提供支持10GBase-T应用的合格控制参数, TSB 155不应用于新系统的安装设计。如果使用的是10GBase-CX4或Infiniband, 最大距离限为15m。

光纤信道的长度随着不同的光纤级别和类型以及接口不同而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局限将有助于数据中心空间的设计和布局, 表1总结了所有10Gbps应用和相关布线系统的距离。

2 布局如何连接

当设计一个布线基础设施时, 成本往往是信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然而, 一旦考虑到所有要素, 一个具有较高初期成本的设计, 可能会使很多MAC行为的公司拥有更低的总体成本。最令人关注的是, 设计师熟悉不同配置的所有方面, 以作出最佳的可能选择, 表2列出了成本、灵活性和性能。

3 空间规划方案

MDA (主配线区) 被认为是数据中心的核心。通过连接支持HDA (水平配线区) 。根据TIA 942的建议并结合EDA (设备配线区) 和ZDA (区域配线区) , 我们提出四种设计选择。

3.1 备选方案一

备选方案一是把所有的光缆和铜缆从中心水平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连接到一个集中配线区, 这为所有信道的跳接提供一个中心区域。

这样的设计有几个好处。首先, 所有的机柜可以保持锁定。因为跳接是在集中配线区进行, 任何时候都没有必要去打开一个设备机柜, 除非有硬件的变化。对于有标准流程控制和与安全相关的产业来说, 这将通过减少物理访问来提供更大的利益。智能布线可以被添加到集中配线区, 通过自动监测、跟踪移动、添加和变更来提高安全性。

另一个好处是, 所有有源设备的端口都可以被利用。因为具有使用VLAN的功能, 网络可根据需要被分割。

在其他情况下, 整个交换机刀片有可能专门为服务器的一个机柜服务。不过, 如果没有数量匹配的服务器网卡去利用所有端口, 闲置的端口将成为昂贵和效率不高。举例来说, 如果一个48端口的刀片在某12位置, 专注服务于一个机柜, 但这个机柜只有6个服务器, 每个服务器只有两个连接, 这样36个端口就会被闲置。如果通过利用一个中央接线区, 这额外的36个端口可根据需要被用在网络的其他地方, 从而减少设备并降低比布线信道贵的维修费用 (如图1所示) 。

3.2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二是在服务器机柜里安装配线架, 并在交换机机柜内安装对应数量的端口连接。在这种情况下, 指定交换机刀片/端口将专属为某服务器机柜服务。从网络的角度看, 这可能是简单的, 但却无法提供所有有源设备端口的最佳作用。额外的端口被用来作为备件或只是为应对未来的增长。可是, 如果企业正在规划实施刀片技术升级, 则每个机柜的服务器密度可能会减少, 这将是一个不符合成本效益的选择。

对于交换机机柜来说, 为了支持10GBaseT可能需要增加UTP的电缆直径, 铜缆布线类型的选择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现实中, 机柜和布线 (铜缆和光纤) 的改变远不及有源的电子产品频繁。新的6A类UTP线缆的最大直径达9mm, 机柜里的线槽可能无法为布线路由提供足够的空间, 并保证必要的结构稳定性。我们建议, 填充率的百分比计算应与机柜制造商协商, 将配线架移动到毗邻的地点或设置较低的交换机密度可能是必要的。将交换机移动到配有配线架的开放机架, 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但实施这个建议时必须存在合适的安全流程, 并且使用智能布线的某些形式或其他监控系统, 使得任何试图进入交换机端口的行为可以立即通知给网络管理员 (如图2所示) 。

3.3 备选方案三

备选方案三为连接提供集合点, 这些可以是卡接式或快接式配线架。这个方案允许区域布线, 但也会导致更高的移动、添加和变化的成本。使用区域分布时, 4连接器信道性能的保证也是困难的。

转接点模型的另一个缺点是, 一旦线对数发生变化, 其改变比其他方案交换一个快接跳线需要更多时间。依据转接点的位置, 如果需要掀起活动地板, 则可能会存在额外的风险使静压失衡。还有可能会导致在一个信道中的端接超过4个连接, 或者在改变时影响现有的信道 (如图3所示) 。

3.4 备选方案四

最后的选择是将服务器机柜和交换机机柜排成一列, 每一列都端接到一个独立的配线区域 (也叫配线列头柜) , 而不是到一个中央位置。MDA的核心连接被引入这个配线区域。这个选择可以很好地在ISP或其他环境下工作。在这些环境里, 跨部门/客户功能是不多见的。该备选方案提供了一个平衡的选择, 将会有一些空闲端口, 而且不用掀起活动地板来作MAC工作。虽然这与第一种备选方案非常相似, 但分割使其更易于为网络管理员和物理层技术员服务, 以协调各方的努力。此外, 这种设计风格为不断变化的环境提供了灵活性, 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扩大或缩减存储/网络的要求 (如图4所示) 。

数据布局论文 篇2

欧洲旅游购物可用支付宝退税 退税金最快10个工作日到账

每年暑假都是赴欧旅行的旺季,而今夏,消费者去欧洲旅游购物有了更好的退税省钱途径。7月14日,支付宝与环球蓝联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广支付宝海外退税服务。即日起,消费者在欧洲等地购物消费,可以用支付宝办理退税,退税金最快10个工作日到账,并且支持支付宝钱包实时查看到账情况。据悉,该服务已率先覆盖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韩国的环球蓝联的退税合作商户,不久以后,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商户也将陆续加入。

支付宝O2O扬帆出海:连通才是目的

“我们认为,‘连接’不足以概括O2O的商业模式,线下商业的痛点不在于连接,而在于‘连通’。”7月17日,在由第一财经日报与阿里巴巴联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O2O实战训练营·北京峰会”上,支付宝无线事业部负责人刘乐君认为,O2O代表了线下商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而支付宝要做的,就是实现数据的互通、流程的打通、用户与商户的沟通。

浦发银行实现企业贸易与现金管理全流程服务

7月22日,浦发银行推出贸易与现金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本次浦发银行推出的贸易与现金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由四部分构成,包括 “跨境联动金融服务方案”“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集团资金管理服务方案”和“企业集中收付款服务方案”,集合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服务和财资管理等丰富金融产品,基本覆盖了企业日常各类经营和交易行为,能够满足企业在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各个交易环节上的金融需求,具有“方案化、范围广、全流程、一站式”的特点。

世邦魏理仕:《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之百货商店的发展趋势

近日,世界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系列报告之二——百货商店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传统的零售渠道,百货曾经是中国国民记忆中关于消费最“高、大、尚”的具象化。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国内百货业风光不再:销售增长疲态尽显,而利润水平每况愈下。面临困境和挑战,百货正在商场环境、商品服务组合、经营模式、房地产策略、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谋求转型和突破。

创意点亮北京 筑造迷韵魅影

第五届“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节将于8月20日在北京亮点设计中心开幕。“创意点亮北京”是北京市东城园打造东城创意区、丰富广大市民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创意版块项目。 “建筑与光”为本届灯光节主题,策展人丁平。灯光装置因特定建筑而诞生,契合它的环境、它的气息并与它融为一体, 因地制宜。光和建筑的互动,既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也让光呈现出迷韵魅影的美。国际灯光节同时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展场之一,每一件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故事,都拥有可以触摸的温度。本届灯光节将展出来自中、法、澳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著名设计师及国内新锐设计师,巧妙运用光和建筑的互动为本次灯光节倾力打造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

股权众筹平台天使街上线

日前,定位于中国领先的股权众筹平台及投融资社交平台的天使街正式上线,其核心模式是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另一种解释就是“股权众筹是私募股权互联网化”。众筹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以此实现信息对称,让零散小额资金,迅速聚集起来,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形成健康资金循环系统,以此推动社会创新、资源整合,同时,让创业者实现梦想,降低创业成本。对于天使街的运营风险管控机制,天使街合伙人刘思宇表示:“我们有严格的投资认证和项目认证,会有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初审、复审。另外,某些的创业项目来源方其实已经做好了项目风险的审核,比如科技园与孵化器内部就会有审核。”

微软Dynamics助力呼和浩特打造智慧水务

随着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中国政府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水资源管理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在中国政府推行的智慧城市战略中,智慧水务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中国智慧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呼和浩特市希望开展智慧水务建设和运营,进一步优化城市供水服务解决方案。为实现这一目标,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最终选择了基于微软Dynamics xRM技术架构的华旭isWater智慧水务云&端平台。通过isWater智慧水务云 & 端平台的成功应用,让呼和浩特市自来水公司打通了信息孤岛,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探索了新的业务模式、创新了公司的服务理念、巩固了水务整体管理,有效保障了城市的供水水质、供水安全及高效运营。

数据布局论文 篇3

1 大数据的影响

以往, 由于数据本身的缺陷和分析工具的限制, 无论是学术领域的假设、检验分析还是商业领域的市场调研、营销决策都是建立在预设的前提之上, 追求因果关系的强烈愿望使数据使用者很难排除个人偏见的影响, 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大量价值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真正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成为可能, 人们不再是首先依据直觉进行判断, 再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大数据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变可能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突破抽样调查的局限

大多数情况下, 进行问卷调查时人们之所以选择抽样调查而不进行普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一方面, 获得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从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方面, 即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普查数据, 处理数据的过程也会遭遇到难以预料的难题。虽然抽样调查会因为抽样的非随机性而产生误差, 但由于人们可获得和处理的数据规模较小, 这仍是一种权宜之计。

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测算为例, 在我国为了考察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统计局选取了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作为测算指标, 从全国31个省 (区、市) 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搜集数据, 是典型的抽样调查。长期以来人们对官方公布的CPI指数的可信度持保留意见, 认为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较大, 特别是与消费者的真实感受存在巨大差异, 这一方面是由于抽样调查方法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一数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无法做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而对大数据的深入发掘和利用则有可能改变这一尴尬的现实, 淘宝网在2008年推出的淘宝消费者价格指数TCPI就是一种尝试。

淘宝网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反映消费人群整体最基本消费水平的国家CPI不同, 它是以在淘宝上成交的网购交易来反映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 且以成交金额的比例作为权重, 并非以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为权重[2]。TCPI的虽然无法测算房价、生鲜食品等类别的价格指数, 但在数码产品、服装、化妆品等类别的统计上能够做到海量数据的实时抓取和统计, 且依据的是实实在在的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 不存在名义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差异, 更有利于全面、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和物价的变动趋势。随着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以及非现金交易比例的持续增长, 未来通过银行卡交易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会获得更真实的消费指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海量的数据资源和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抽样调查的局限性, 样本等于总体的设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2 摆脱预定假设的束缚

科学研究过程有4个步骤:第一步是提出一个研究问题;第二步是进行文献回顾;第三步是找到理论, 提出假设;第四步是设计并执行实证研究[3]。这意味着学术研究已经逐渐从简单的定性分析逐步向严谨的定量研究过渡,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变量、指标的选择和测量, 实证研究因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然而, 整个研究过程中最困难的并不是看似繁复的基于统计数据的实证环节, 而是存在于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假设提出环节, 假设的提出不但要符合逻辑又必须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印证。这种研究方式虽然相对严谨, 又能通过真实的数据进行验证, 但由于假设的提出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 很难超脱个人偏见的影响, 而且现实的情况通常比我们假设的情况更加复杂, 预定的假设将研究的范围束缚在一个较为狭窄的领域内, 也使我们丧失了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新媒体的日渐成熟使得信息的碎片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依靠从单一渠道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将面临更多的质疑。在市场营销领域, 如果变量和指标的选择不能全面覆盖被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 而只是通过片面的指标体系衡量消费者态度和偏好, 用看似理性的推理来解释现象背后的成因, 可能会失去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很多看似没有理由的现象大量存在于零售领域中, 如果一定要牵强地寻找一个理由来解释这一现象将错过那些真正与此现象有关的其他因素, 放弃寻找因果关系转而去探寻那些存在相关关系的要素是大数据时代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无论是超市中婴儿尿片与啤酒的销售记录之间的关联性, 还是飓风来临期间蛋挞的销量产生的明显变化, 都说明一旦放弃了预定的假设, 只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而这些结果由于并未受到主观意念的操纵, 是现实的真实反映, 更适合作为决策的依据。

1.3 改善数据的可靠性

传统的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 即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逐一核查的成本也非常高, 于是人们尝试用更多的样本来提升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然而这种努力往往事与愿违, 扩大的样本中很可能会掺杂进更多的虚假数据。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间的交叉检验成为可能, 将不同时间、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各类数据信息汇总在一起就有可能实现对数据真实性的检验, 这一改变将使得数据的利用价值得到革命性的改变。

过去你可能无法在互联网上判断坐在屏幕那边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一只猩猩, 而大数据时代借助社交网站和其他媒体平台所提供的信息, 准确判断一个人的性别、年龄、所处位置和兴趣爱好已经变得更加简单了。在个别情况下, 即使是并不掌握海量数据的普通网民也可能仅凭人人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进行“人肉搜索”, 完成对一个人的背景调查。而像淘宝网、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 由于积累了大量有关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判断一个人的消费习惯、感兴趣的内容变得易如反掌, 在加之实名认证信息的主动提供, 消费者画像的工作比以往更加容易, 且可信度更高。

1.4 提升营销的精确性

由于消费者群体的多元化趋势的演进,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开始慢慢被“窄告”代替, 即传播的过程不再强调不区分群体对象的整体覆盖率, 而是关注真正到达愿意并希望接受到此信息的受众的概率有多大。由于消费者数据的匮乏, 无法有效区分目标受众, 大量的媒体资源被浪费, 营销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水平。然而,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精确地瞄准受众, 将信息直达目标受众不再困难。

实际上, 受众的需求是多样和分散的, 但这种看似无序的需求又会以其他的方式重新聚合, 只有通过大数据的整合才有可能重新勾画出这些消费者的轮廓, 有了这些轮廓就可以按图索骥, 在展开营销活动之前就事先锁定推送的人群, 并真正做到个性化营销。目前, 不只是移动运营商, 就连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以及某些软件都可以轻易地获得用户的个人位置信息, 这些免费获得的信息不但能够勾画出作为消费者个人日常的生活轨迹和行为方式, 同样, 也可以分析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聚集的人群数量, 并依此来预测某一路段的交通流量。这样, 据此向受众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 并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逗留时间来选择适合的推送广告, 就能更好地迎合对方的需求, 而对此类信息不感兴趣的人群也能够避免被骚扰, 营销的精准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2 大数据时代腾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 凭借其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有可能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 也有可能被更加善于利用大数据的其他互联网企业打败, 大数据时代对于腾讯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

2.1 依靠海量用户积累海量信息

根据2013年8月14日腾讯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 腾讯QQ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185亿, 其中在智能手机上登录的活跃账户已达4.766亿, 腾讯已经成为我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依靠海量用户积累的海量信息使其获得了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 这一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其利用数据的能力, 由于拥有了规模最大的网络用户数据, 在分析用户的关系图谱、兴趣图谱方面具有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也会随着腾讯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出而不断得到延续和提升, 微信推出不足4个月就网罗了4亿用户, 且活跃用户量已达到2.358亿, 这足以说明在庞大的用户基数的支撑之下持续获得更丰富的用户信息的障碍会更小。由于短期内积累如此规模的用户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这一优势对于腾讯来说是其抢先构建大数据战略的最强大的基石。

2.2 立体业务覆盖勾画完整肖像

与百度、淘宝、新浪等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 腾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业务范围更广阔, 并非集中在某一个业务类别上, 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到微博、电脑应用软件腾讯均有涉足。这使得腾讯所获得的数据与其他互联网公司所积累的数据相比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属性, 即能够全面展示用户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的所有轨迹。并且腾讯通过“一键登录”将用户的所有服务应用信息进行整合, QQ音乐、视频、空间、邮箱、拍拍网以及财付通等应用的数据信息能够完整地融合在一起, 不但用户的行为轨迹被完整记录下来, 其兴趣偏好、消费习惯也能够清晰地展现, 这时腾讯对用户的描述就可以形成一幅完整的用户肖像。由于腾讯所拥有的数据不但总量大, 而且呈现立体分布状态, 更符合大数据volumes、variety、velocity、value的4大特征,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必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2.3 个人信息的谨慎利用

棱镜计划的曝光引发了民众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普遍担忧, 长期以来腾讯凭借覆盖面极广的多元化业务获取了大量的用户信息, 其中某些信息还涉及个人隐私, 如果不能谨慎地保护和利用这些信息, 腾讯掌握的数据越庞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越大。细心的用户已经发现当使用QQ查找功能找人的时候, 腾讯会提供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人, 他们可能你的同学、校友, 也可能是同一个QQ群里的成员, 或者是你们有共同认识的朋友。最让人惊讶的是在推荐好友时所显示的名称可能并不是他所使用的网络ID, 而是他的真实姓名。无论这一信息是来源于用户主动提供的真实信息还是因为多人同时使用同一名称进行备注, 腾讯用户终于发现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技术手段从匿名化数据中挖出用户的真实身份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而今后是否要有意识地保护个人信息也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腾讯不但能够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梳理出用户在虚拟空间的社交网络, 而且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用户的通讯录获取用户在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 这类信息虽然更有助于深入挖掘用户的价值, 但如果因为使用不当而侵害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并导致大量用户弃用甚至索赔将给腾讯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3 腾讯的大数据战略布局分析

大数据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海量数据本身上, 更多的是体现在如何转变使用数据的思维方式, 对于腾讯来说在布局大数据战略的过程中寻找到全新的数据使用方式比单纯深入挖掘既有数据资源更为重要。基于腾讯现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战略的部署可以沿着以下几个方向逐步演进。

3.1 从数据采集者向销售者的转变

从整个大数据价值链上所处的角色看, 腾讯目前仍然只是一个数据的采集者以及初级利用者, 数据对于腾讯而言只是原材料, 主要的作用是完善并推广自身服务, 如果能够从大数据战略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数据的价值, 腾讯所掌控的海量数据完全可以作为商品进行销售, 或者通过数据的再加工为其他商业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在这一领域淘宝网已经走在了前面, 淘宝网通过Ocean Base实现数据的产品化, 实现了从交易平台到生态圈基础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4], 淘宝网将其所拥有的数据赋予了更高的附加值, 不但能够给卖家提供数据产品同时也能够给买家提供优化服务。同样是海量数据的采集者, 淘宝网利用已获取的数据开发并销售新的产品和服务, 摆脱了数据初级加工者的身份, 而腾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对数据进行深加工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对现有数据的产品化。

3.2 其他平台的信息整合

消费者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趋势使得他们在消费、品牌、媒介、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朝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5], 单一的媒体或平台无法覆盖一个人完整的生活场景, 因此多平台的跨界信息整合是进一步实现大数据价值的必由之路。腾讯虽然提供了几乎最全面的互联网应用业务, 但仍无法覆盖所有的阶层, 在相对专业的领域内其并不具有任何优势, 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其他平台的数据信息对腾讯来说是在战略层面从广度的拓展向深度的延伸的重要步骤。腾讯通过收购Discuz已经能够实现在大多数国内论坛通过QQ账号进行一键登录, 同时又与一些主流网站合作, 以授权方式允许用户使用QQ账号登录, 免除了用户重复注册的麻烦, 据此与这些网站实现用户共享。然而, 这些做法还只是初步的尝试, 未来腾讯应该更多去整合与用户消费相关的数据信息, 更深入、全面地触及用户的日常生活。虽然目前财付通已经支持部分城市的生活缴费, 但缴水费的业务在全国只开通了23个城市, 燃气缴费只开通了17个城市, 而有线电视缴费只开通了14个城市, 供暖缴费仅支持北京和济南两个城市, 还难以实现对居民日常生活消息的全面整合。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跨数据平台的信息并使用户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便利和增值服务是腾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3 盈利模式的继续摸索

目前, 腾讯的利润收入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增值业务和网络游戏, 这两部分业务带有较为明显的娱乐休闲式标签, 让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得更好的体验。娱乐休闲类产品与必需品的消费不同, 用户可能会主动放弃更好的用户体验而选择免费的服务甚至根本不使用此类服务。然而, 竞争对手如果提供了同样的增值服务而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腾讯的盈利模式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移动的号簿管家业务就是一项收费的增值业务, 而现在微信、易信都可以免费实现通讯录的上传、下载及实时更新, 这项业务对于用户来说就毫无意义了。同样的道理, 腾讯通过技术手段人为屏蔽了QQ会员特权、空间装饰等功能, 只对付费的用户提供此类功能, 实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腾讯的利润收入不应该是指向海量数据的提供者, 即腾讯的海量用户群, 而应该来自于希望利用这些数据的第三方。银行体系都已经开始考虑要向储户免费提供各种服务了, 因为他们意识到依靠银行卡交易信息的加工和出售可以从第三方获得更高的利润, 腾讯这个依赖着海量用户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应该适时考虑如何摸索新的盈利模式, 不应该向用户要利润, 而应该向处于大数据价值链下游的企业要利润。

摘要:文章首先概括了大数据的影响, 明确大数据时代可能给为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带来哪些新的转变, 在此基础之上以互联网行业中的典型代表腾讯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指出大数据时代下腾讯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 并对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剖析, 为腾讯未来的战略布局调整方向进行预测。

关键词: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数据挖掘,消费者画像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英]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李玲玲, 王萌.国家CPI和淘宝CPI[J].中国统计, 2009 (12) .

[3]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黄升民, 刘珊.“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J].现代传播, 2012 (11) .

数据布局论文 篇4

关键词:大数据;空间格局演变;多中心;核心—边缘;研究力量布局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61

Space Pattern Evol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Strengths of the Study of Big Data

Abstract The paper is to scan the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in detail, thereb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n in-depth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he author collects literatures on the subject of big data of Web of Science from 1996 to 2015. The overall trend, space pattern evol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strength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of big data is stepping into the golden development period, and has a strong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Global research has evolved from America to multiple centers——China, America, England and Germany, and demonstrates a “core-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wide disparities i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strength and impact of R&D about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ore areas steadily increase over time, but China still has a way to go.

Key words big data; space pattern evolvement; multi-center; core-peripheral;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strengths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交汇融合的产物,强调采集和存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并从中挖掘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大数据“病毒”式地快速蔓延,正日益深刻变革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经济运行机制、国家治理方式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各国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开始积极探索大数据发展和应用。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大数据研究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全方位了解大数据领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当前研究力量布局情况。

1 数据来源

任何科学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的科学性都根源于数据基础,即保证精确全面地检索到拟定研究主题的全部文献是一项关键问题。尽管学术界正式提出“大数据”始于2008年9月《自然》杂志发表的“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系列专题文章,但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此前早已存在“大数据量”“海量数据”“大数据集”等多种与之相近的表达方式,因此有必要根据“大数据”概念演化的过程,构建完整而精确的检索式,以保证获取全面且可靠的数据集。

本文基于大量文献确定出“big data”的相近概念,并经过多次检索实验和抽查验证,制订了相对完善的检索策略,并进行了检索式构建和数据获取。

数据选自于Web of Science平台。检索策略为:主题=((big data or big-data) or“mega-data” or “enormous data” or “huge data” or “magnanim* data” or “mass* data” or “large data” or “tremendous data” or (massive-scale-data or data-massive-scale) or (large-scale-data or data-large-scale)),出版年=1996-2015;设定检索范围为:数据库=SCI-EXPANDED、SSCI和CPCI-SSH,时间跨度=ALL-YEAR(检索时间为2016年4月16日),文献类型=(ARTICLE OR PROCEEDINGS PAPER)。执行检索,选择“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以纯文本格式下载,共获得21771条文献数据。

2 总体态势分析

2.1 文献增长趋势

数据布局论文 篇5

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涵盖了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机构的基础信息,属当前最全面、最及时、最权威的数据资源之一。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和挖掘分析,可以详尽了解某一特定产业的地域、产业链、经济类型等分布情况。广东省是生物医药产业大省,生物医药产业历来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分布进行研究,既可以把握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发现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检验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分布的研究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该数据库实时更新,此次选取的数据时间截至2010年8月17日。

经过对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机构信息经营范围字段的检索、分析,截至8月17日,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总计2,948家,分布于广东省21个地市,涵盖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上中下游。

1 地域分布分析

广东省2,984家生物医药产业企事业单位在广东省21个地市分布,如图1所示。

21个地市中,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数量最多,达952家,占总数的32.3%;其次是广州464家、珠海403家,分别占总数的15.7%和13.7%;数量排名前三的深圳、广州、珠海三地的总数占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总数量的比例高达61.7%,说明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在这三地高度集中,如图2所示。

按照珠三角7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西两翼7市(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湛江、茂名、阳江),山区7市(惠州、肇庆、韶关、清远、河源、梅州、云浮)所区分的三大区域来看,珠三角有生物医药产业2,228家,东西两翼有512 (17.4%)家,山区有208家(7.1%)。珠三角7市生物医药产业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5.6%,比东西两翼7市和山区7市的三倍还多(如图3所示),分析显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这是由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决定的。

2 产业链上中下游分析

生物医药价值链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药物发现、开发、制造和销售,每个阶段包含着一系列专业化的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以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为基础,可将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上中下游分析,其中上游是指生物技术及药物发现、开发,中游为生物医药产品制造,下游为产品的销售及配套服务。

总体来看,广东2,948家生物医药产业中,上游产业有1,163家,占比39.5%,中游产业342家,占比11.6%,下游产业1,443家,占比49.0%,如表1所示。可见,广东生物医药产业下游产业数量最多,中游产业最少。

按21地市,分区域来看,各地市中游产业数量都比上、下游少,深圳上游产业显著多于下游产业,广州、珠海、中山、韶关四市上下游产业相差不多,剩余地市都为下游产业多于上游产业,如图3和表2所示。上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两市,两地上游产业共有745家,占广东上游产业总数的64.1%,上游产业数量超过100家的产业也只有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地,说明上游产业地域分布显著集中在此三地。

中游产业在21地市中分布集中情况没有上游产业那么显著,中游产业数前三的深圳、珠海和广州分别为74家、66家和35家,总数为175家,占全省中游产业的比重为51%,其余地市中游产业分布比较平均。

(单位:家)

下游产业数量前四的是深圳、广州、珠海和湛江,其中湛江是其中唯一的非珠三角城市,深圳、广州、珠海三地下游产业的总数占比为53.6%,同样广东生物医药下游产业地域分布也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深圳、广州、珠海三地,但没有上游产业地域集中情况显著。

按照珠三角7市、东西两翼7市、山区7市三大区域来看(见表3):珠三角上游产业1,023家,占上游产业总数的88.0%,中游产业243家,占中游产业总数的71.1%,下游产业962家,占下游产业总数的66.7%;东西两翼上游产业95家,占上游产业总数的8.2%,中游产业95家,占中游产业总数的27.8%,下游产业357家,占下游产业总数的24.7%;山区上游产业45家,占上游产业总数的3.9%,中游产业29家,占中游产业总数的8.5%,下游产业124家,占下游产业总数的8.6%。显然,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无论是上中下游产业,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7市,其中上游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比例高达88.0%)。

3 经济类型分析

依据GB/T 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可将产业按经济类型分为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及其他九大类产业。

广东2,948家生物医药产业按经济类型分总体来看国有产业192家,集体产业58家,私营产业91家,个体产业86家,联营产业90家,股份制产业2,234家,外商投资产业66家,港澳台投资产业106家,其他类型产业25家。

所有产业类型中,股份制产业数量最多,占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总数的比重达75.8%,其他类型产业的数量都相对较少,所占比重均小于10%(如图4所示)。

结合产业地域分布来看,21地市生物医药产业各类型详细数量见表4,21地市中除梅州、云浮两地外,其他地市生物医药产业中,股份制产业都占比重均为最大,其中广州、深圳、珠海和佛山四地股份制产业所占比重都超过了80%,其中比重最大的深圳达到了88.7%(如图5所示)。

4 主要结论

4.1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地域上非常集中

通过对广东2,984家生物医药产业地域分布相关分析发现: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地域上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7市(占产业总数的75.6%),产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深圳952家(占产业总数的32.3%)、广州464家(占总数的15.7%)和珠海403 (占总数的13.7%),此三地产业总数占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总数量的比例高达61.7%。

4.2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和下游

广东2,948家生物医药产业中,上游产业有1,163家(占总数的39.5%),中游产业342家(占总数的11.6%),下游产业1,443家(占总数的48.9%),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上游和下游,上下游产业占产业总数的比重达88.4%,且上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两地(共有745家),占广东上游产业总数的64.1%,下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深圳、珠海、广州、湛江四地;深圳市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其无论是产业总数还是上游企业数和下游产业数都居全省第一。

4.3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股份制经济占绝大部分

广东2,948家生物医药产业中,股份制经济占绝大部分,比例达75.8%;即使是21地市分别来看,除梅州、云浮两地外(此两地生物医药产业数量也非常少,仅占广东总量的1%),其他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同样是以股份制经济为主,生物医药产业比例最大的深圳高达88.7%。

参考文献

[1]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16~42

[2] 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关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辨识[J].管理学家,2008(04) :374~376.

[3] 董国俊,张翠.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J].区域经济,2009(29) .

[4] 吴晓隽,高汝熹,杨州.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01) .

数据布局论文 篇6

一、当前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 管理困境。

数据集中后, 科技部门最核心的运维工作减轻, 基于传统认识, 决策层往往认为科技部门工作量将随之减轻, 而忽视科技工作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数据集中后, 基层行科技部门处理系统故障时, 在排除网络因素后只能逐级上报请求协助, 处理链条变长, 处理时间增加, 科技工作对决策层来说更像制约业务发展的“短板”。

作为管理者, 基层央行科技部门对内肩负着全行信息安全管理的重任, 对外需要为辖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管。对内方面, 科技部门为应对日渐增加的信息安全压力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 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业务部门因受到限制而对科技部门抱怨颇多。对外方面, 科技部门负有对辖区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监管、机构代码管理、提供数据交换服务等职能, 但目前科技监管和对外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 现有法规制度并没有明确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监管职责, 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监管缺乏依据, 各地都在探索监管方向、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 对查出的不合规项目难有处罚和纠正措施, 监管效果不佳, 监管职能发挥有限。

(二) 人才困境。

一是基层央行普遍缺乏科技人员, 不合理兼岗时有发生, 特别是县支行缺乏专职科技人员, 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二是随着机构编码、金融IC卡推广、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基层央行科技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科技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大幅增长。三是科技工作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库、软件开发等知识, 目前招录的大学生很难精通所有知识, 工作适应较慢;在职科技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难有时间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 导致工作能力与新的工作要求脱节。四是数据集中后科技工作边缘化的消极情绪在科技人员中有所蔓延, 在职者中存在调整到业务部门的意向, “隐性离岗”倾向有所抬头。

(三) 发展困境。

一是本地信息化建设步伐将会放缓。数据集中后, 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 业务将高度统一, 主要数据被上收。参照目前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后的管理措施分析, 上收后的数据提取将经过严格的审批, 由于缺乏数据和分析手段, 基层央行很难根据地方特色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二是数据上收后, 基层行将只保留少量系统和客户端, 软硬件资源向数据中心倾斜, 基层行科技人员接触不到最新的应用、数据库和硬件产品, 对新技术、新设备缺乏直观认识和维护经验, 技术能力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 很难根据业务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思路, 更难以做到引领业务发展。

二、大数据布局下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转型思考

(一) 以主动转变为抓手打破管理困境。

数据集中后, 系统架构调整促使运维模式发生变化, 进而带动科技工作方式转变。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原有的“请求——应答”模式和科技人员专注技术提升, 忽略总结提炼的工作方法将难以为继。为适应新的形势, 科技部门有必要转变思维定势, 主动向决策层汇报工作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难题, 以寻求关注与支持。在对内服务上, 要以主动管理为突破口, 通过日常运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前介入, 在业务部门未想到前提出合理建议, 以前瞻性眼光引领业务发展, 以高效创新和优质服务来彰显科技对业务的价值;通过加强同业务部门的沟通, 减少负面反馈, 获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不设科技岗位的县支行, 探索地市中支科技部门扁平化管理模式, 将县支行科技工作纳入地市中支科技工作体系, 以远程管理和支持为主, 现场服务为辅, 对共性问题和支行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处理, 并对县支行开展全员科技技能和信息安全培训, 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手段提升县支行科技工作水平。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监管, 在上级行的统一指导部署下, 以主动交流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交流了解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软性因素, 通过检查对硬件设施、运行环境等硬性因素进行规范, 并就检查方法、检查过程、检查出的问题等及时向上汇报, 为解决金融机构信息安全检查中“查无所依”和检查不规范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二) 以“优化”二字为切入点打破人才困境。

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 没有技能过硬的技术人员, 科技工作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人才问题首先要优化科技岗位设置, 并取得人事部门支持, 从制度上明确科技工作各岗位所需人才技能和职数, 根据岗位需要引入相应人才;对不设科技部门的县支行, 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员制度, 保证至少有两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担任, 以利于科技工作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其次要优化现有运维体系, 探索建立统一的标准运维体系, 做到“运维方法、运维文档、运维记录、运维评价”四统一, 以提升运维效率, 降低科技工作适应难度。第三, 要充分利用科技自身优势, 广泛利用各种新媒体对新增工作内容、IT新知识、信息安全技能进行全面培训, 优化科技人员知识结构, 提升工作能力。最后要努力争取科技人员在聘任职称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先权, 加强科技人员的归属感。

(三) 以联合互动为着力点打破发展困境。

数据集中后, 运维压力减轻, 基层行科技部门应转变在创新中难有作为的观念,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加强基层行与数据中心的联动。充分发挥数据集中优势, 通过主动向数据中心申请, 获得更多应用价值丰富的数据, 深度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信息, 协助业务部门开展本地特色业务数据分析工作。二是加强科技人员与业务人员间的互动。科技人员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 主动协助业务人员运用技术手段提高业务处理水平, 业务人员根据业务需求, 向科技人员寻求技术支持,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三是加强与优势资源的交互, 充分利用行内外的各类优质资源, 掌握最新科技动态, 不断提高技术能力, 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管理理念介绍给决策层和业务人员, 并努力寻找科技与业务的契合点, 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支撑业务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化与业务的深入融合, 央行已经初步实现数据集中, 探索大数据布局下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发展思路已成为迫切课题。本文从当前基层央行科技工作模式入手, 深入剖析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面临的管理困境、人才困境、发展困境,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大数据,转型

参考文献

[1]杨彬.数据集中给基层央行科技服务带来的影响及建议[J].金融经济, 2013 (6) :57-58.

数据布局论文 篇7

关键词: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结构布局,比较,上海

城市零售商业企业是以商品直接供应消费者用作生活消费, 或供应社会集团单位作为非生产性消费的商业企业。它处于城市商品流通的最后环节, 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些商业群体叫城市零售商业网点。[1]零售商业的网点地区布局是社会资源配置与运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2]城市休闲街区, 作为城市商业格局的特殊形态, 其商业网点业态结构的合理配置将直接关系休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品位的提升。[3]

通过对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文章系统梳理后发现, 商业网点布局理论和方法探讨晚于实证研究, 且成果仅局限于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方针, 商业中心指标的选择及其综合商业中心的演变规律, 商业中心的动态规划方法, 商业网点布局与单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探讨等有限的几个方面。[4]在实证研究方面, 有学者分别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5]和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为例对比研究[6]后以为市场是城市基层商业网点设置数配置的主要依据;在理论和方法探讨方面, 学者认为城市商业网点设置与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消费水平、[7,8]能否最大限度地便利消费者、[9]能否充分尊重和体现城市交易功能的要求、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和城市商业区域演变规律[10]等。基于此, 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标准和合理布局, [11]且市场导向下的商业网点规划应当具有营销性、经济性、整体性和服务性等特征;[12]商业网点建设应根据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 [13]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真正做到“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分级划片, 成群配套;”[14]应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的关系, 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的职责与分工, 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立法的重点内容, 增强可操作性与执行力, 同时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政策和法律。[15]

综上, 现有研究成果对城市一般性商业网点的布局和建设问题关注较为集中, 对独具当今时代特征的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的研究较为缺乏;从时间上看, 现有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商业网点发展环境的明显变化, 曾经研究结论的当下实用性需进一步论证。鉴此, 本文从休闲街区视角对商业网点进行研究, 旨在提炼和揭示休闲街区商业网点布局的发展演变规律, 为相关部门决策和业主经营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说明

1、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的类型

休闲街区从内涵上分析, 一般包括“休闲旅游”、“特色”与“街区”三个部分。休闲旅游是其基本功能, 为市民与外来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场所和服务产品, 通过其核心产品的吸引物来体现;特色是其主题, 包括单一性和综合性两种形式, 由其主题表现元素来体现;而街区则是其空间存在的形式, 包括狭义上的街与广义上的街区两种基本形态。凡具备此三项特征的城市休闲旅游活动空间单元就可称其为休闲街区。[16]

商业网点主要是指休闲街区沿街立面可供人们用于购物、饮食、娱乐等休闲消费活动的经营单体。考虑到业态的发展演变和前后两次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本研究将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由原来的5大类20种合并为现在的5大类15种, 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保继刚等.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461, 相关研究内容改制。

2、样本选取的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选取上海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和新天地休闲旅游服务区作为样本收集地, 主要基于四条被选休闲街区所处的区位差异、形成的时间差异和市场影响力差异, [17]同时考虑到所选样本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发展结果上的分化性, 即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已遇到发展转型的尴尬, 经营惨淡, [18]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主力业态经营深陷窘境, 其他两个样本发展较为稳定。选取不同主题、不同区位、不同发展历程和不同结局的休闲街区的五年期发展变化作为样本分析, 将在准确反映个体差异的同时, 力求揭示隐藏于它们表象背后的基本发展规律, 为国内休闲街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研究方法和样本说明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网络资料收集和比较分析法。于2006年和2011年对上述四条休闲街区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 其中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分别调查于2006年5月16日上午和2011年12月10日下午;南京路商业步行街 (西藏中路至河南中路段) 分别调查于2006年5月27日上午和2011年9月15日上午;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调查于2006年5月27日下午和2011年8月22日下午;新天地休闲旅游服务区2006年数据根据网上资料整理而得 (http://www.xintiandi.com/site/Default.aspx?tabid=169) , 2011年数据调查时间为2011年9月18日上午。两次调查的基本数据见表2。

二、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结构变动

1、商业网点结构变动

(1) 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商业网点结构变动。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位于上海普陀区境内, 全长600余米, 东起真光路, 西至万镇路。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共有商业网点88家, 2011年为41家, 见表3。

就整体而言, 2011年商业网点比2006年减少47家, 达到53.4%;就具体业态而言, 2006年, 餐饮小吃、酒吧茶室、其他、美容会所和日用百货类分列前五位, 超过全部网点的八成 (82.95%) 。其中, 餐饮小吃类以27家的绝对优势分得30.68%的比例, 酒吧茶室类18家 (20.45%) , 其他类11家 (12.50%) , 美容会所类9家 (10.23%) , 日用百货类8家 (9.09%) 。2011年, 前五位的依次为餐饮小吃类、娱乐健身类、日用百货类、时装服饰类和美容会所类, 分别为8家 (19.51%) 、5家 (12.20%) 、5家 (12.20%) 、4家 (9.76%) 和4家 (9.76%) , 共占比63.41%。比较发现:餐饮小吃类、日用百货类和美容会所类连续位居前五位行列, 娱乐健身类和时装服饰类比例超过其他类和酒吧茶室类。

首先, 商业网点规模大幅度萎缩的根源在于定位不准, 具体则表现为转型失败。从1999年形成步行街, 到2009年下半年步行街进入转型, 整条街店面基本全部由商家入驻。“小吃一条街”商业味浓郁, 热闹程度不亚于南京路步行街。2009年下半年起, 开发商试图着手转型为中高端文化时尚休闲街, 以期引进高端品牌, 但高端品牌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引进, 原先的沿街商铺却撤得只剩下不到一半。这和休闲街区定位提升后开发商在租金、租赁合同签约等方面设置门槛存在直接关系。[18]换而言之, 开发商对休闲街区定位的转型脱离了市场需求, 一厢情愿的转型致使市场定位偏颇, 加上所处区位仅限辐射本区域, 最终导致市场的大面积丢失。

其次, 前五位业态的变化证实了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现实。2011年排在前五位的餐饮小吃类、娱乐健身类、日用百货类、时装服饰类和美容会所类等商业网点的经营范围均和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密不可分, 酒吧茶室类网点的急剧减少说明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居民休闲生活消费对象还局限在较为传统的业态, 新型业态市场仍需引导和培育。

(2) 南京路步行街商业网点结构变动。极具现代意韵的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核心区域黄浦区, 开始酝酿、构思于1994年, 1999年9月20日一期工程竣工, 正式开街。据不完全统计, 南京路步行街2006年109家和2011年110家商业网点用途见表4。

整体上, 商业网点规模相当稳定, 五年间相差仅1家。具体业态上, 2006年, 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日用百货类24家 (22.02%) 、餐饮小吃类18家 (16.51%) 、纪念品/特产类15家 (13.76%) 、酒吧茶室类15家 (13.76%) 和其他类11家 (10.09%) ;2011年, 前五位分别为时装服饰类27家 (24.55%) 、餐饮小吃类19家 (17.27%) 、纪念品/特产类17家 (15.45%) 、商务楼宇类14家 (12.73%) 和日用百货类12家 (10.91%) 。主力商业网点的变化反映出南京路步行街发展战略的调整:一是在继续兼顾综合性业态的同时凸现专业性特征;二是进一步巩固其商业中心的地位。

首先, 专业性提升南京路步行街的品牌。“中华商业第一街”品牌的美誉使得南京路步行街上永远不缺熙熙攘攘的游人。然而, 庞大的客流并非等同于红火的消费, 赚人气不赚财气的现状曾一度凸现南京路步行街商品同质化、业态单一等多重挑战。在传统零售业态亟待转型突围的当口, 颇受年轻消费者偏爱的快时尚品牌异军突起。从Zara、Gap、优衣库, 再到Forever 21, 店内人头攒动的景象, 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19]这和时装服饰类业态替代日用百货类跃至第一位高度吻合。以快时尚品牌为代表的专业性业态的突起正在凸现南京路步行街的个性化特征, 以期和南京西路高档商务区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

注:括号内百分数 (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该类商业网点数所占比例, 下同。

其次, 商业中心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和2006年相比, 商务楼宇类业态以新增12家的优势挤进前五位, 位居第四位, 商务楼宇的大量集聚反映了南京路步行街商业中心地位的进一步稳固。尽管曾被美国CNN旗下的GO网站评为全球12个最名不副实旅游景点, [20]但南京路步行街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扎根于人们心底的情结无法动摇其商业中心的地位, 商务楼宇的高密度布局显示出这座城市对其作为商业中心的信心和决心。

(3) 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商业网点结构变动。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位于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北端, 于1999年10月22日举行开街仪式。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共有118家网点, 2011年为93家, 见表5。

就整体而言, 商业网点规模在稳步缩减, 2011年比2006年减少25家, 比例高达21.19%。就具体业态而言, 2006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纪念品/特产类65家 (55.08%) 、其他类18家 (15.25%) 、酒吧茶室类9家 (7.63%) 、居住用房类8家 (6.78%) 和日用百货类5家 (4.24%) ;2011年, 前四位的包括纪念品/特产类56家 (60.22%) 、居住用房类14家 (15.05%) 、其他类7家 (7.53%) 和酒吧茶室类5家 (5.38%) , 酒店旅馆和日用百货并列第五, 为3家 (3.23%) 。商业网点的缩减预兆着历史文化类休闲街区发展模式的反思;居住用房不减反增使历史文化类休闲街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 资金和政策缺乏等问题成为历史文化类休闲街区主力业态经营深陷窘境的根源。从表5可以发现, 纪念品/特产类商业网点占所有网点的60%左右, 属于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名副其实的主力业态。和其他休闲街区不同的是, 这里多以私人博物馆、家庭收藏馆等业态存在, 如筷箸私人博物馆等。但与公立博物馆相比, 私人博物馆、家庭收藏馆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 存在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生存十分艰难。像原有的毛泽东像章、奇石等十几家民间私人博物馆已淡出多伦路。[21]长此以往, 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命运堪忧!

其次, “活体”理论或将成为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破茧化蝶的路径。所谓“活体”理论是指针对时下我国老街老城保护常常采取的方式:居民被置换出去, 钢筋水泥“修复”老屋, 造出假古董后卖门票, 老街就这样变成了“旅游标本”。[22]同时, 提出文化遗产要“活体”保护, 尤其是老城老街的“修旧如旧”、“带病延年”, 其核心就是“人居”, 是活气。[23]鉴此, 充分利用好不减反增的居住用房, 使其“回归街道”, [24]激活多伦路活力, 延续其历史和文化的命脉, 但同时亦应处理好居住与休闲功能间的关系。

(4) 新天地休闲旅游服务区商业网点结构变动。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新天地休闲旅游服务区, 动工于1999年初, 建成于2001年6月。2006年上海新天地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共103家网点, 2011年调查为126家, 见表6。

整体来看, 商业网点规模稳步扩大, 增幅达22.33%。就具体业态而言, 2006年排在前五位的包括餐饮小吃类23家 (22.33%) 、时装服饰类21家 (20.39%) 、酒吧茶室类19家 (18.45%) 、其他类11家 (10.68) 、纪念品/特产类和美容会所类, 各8家 (7.77%) ;2011年, 前五位依次为餐饮小吃类37家 (29.37%) 、时装服饰类31家 (24.60%) 、酒吧茶室类18家 (14.29%) 、纪念品/特产类和日用百货类, 各8家 (6.35%) 。规模的稳步扩大和业态结构的相对稳定再次印证了新天地作为上海时尚地标和国内其他城市竞相效仿的模板的牢固地位。[25]

2、商业网点布局的基本规律

(1) 休闲街区的选址和商业网点的配置须以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为依据。作为现代城市商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街区因其主题定位不同, 商业网点经营范围指向性较为明确, 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 以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作为休闲街区选址和商业网点配置的依据就成为休闲街区商业网点结构布局的首要基本规律。因为就四条样本休闲街区来看, 可分为三类:一是主要面向周边居民, 以梅川路欧陆风情休闲街为代表;二是主要面向旅游者, 以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为代表;三是以南京路步行街和新天地为代表的休闲街区则同时面向旅游者和本地居民。其中梅川路转型失败的惨痛教训和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一如既往欣欣向荣的成功经验正是这条基本规律最好的佐证。

(2) 商业网点在保持一定规模的同时须注意主副业态的比例协调和互补。首先, 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点是休闲街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表4和表6显示, 南京路步行街和新天地拥有的商业网点数量在五年内稳中有升, 从而使得两条休闲街区市场充盈, 人气十足;相反, 梅川路和多伦路五年间商业网点丧失逾一半和五分之一, 经营惨淡。其次, 主副业态数量上的比例协调和空间上的互补是休闲街区繁荣发展的关键。除梅川路外, 南京路、多伦路、新天地2006年前五位业态占比为76.15%、88.98%和79.61%;2011年为80.91%、91.40%和80.95%, 略呈上升的趋势, 但基本在80%左右。同时, 在空间布局上, 主力业态高度集聚, 呈连续状, 其余类业态点缀其间, 呈散点状。这符合共生与互生理论、竞争与空间组织和区位过程理论。[26]

(3) 商旅文创四业联动引擎休闲街区动态优化商业网点结构配置。表2告诉我们, 休闲街区作为现代城市功能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 将商业零售、休闲旅游、城市文化和创意产业等有效融为一体, 巧妙实现了商旅文创四业的成功联姻。四条样本休闲街区的兴衰成败告诉我们现代休闲街区必须融入商业功能、休闲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创意功能, 只是哪位更突出一点而已。因为商业功能是其终极目标和其他功能实现的基本保障, 休闲旅游功能是其表现形式, 文化功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创意功能是其竞争手段, 唯有商旅文创四类业态共存、四种功能兼备的休闲街区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才能被休闲旅游者青睐。[27]这符合旅游法对休闲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要求。[28]

三、结论

综合上述商业网点结构布局的基本规律和原因分析, 本文提出上海休闲街区商业网点布局优化的建议:

第一, 将休闲街区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明确指出:加强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村镇建设, 营造居民休闲空间。要把国民旅游休闲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各地旅游休闲发展的分类指导,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编制适合本地区旅游休闲发展专项规划。城乡规划要统筹考虑旅游休闲场地和设施用地, 优化布局。[29]休闲街区作为休闲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和地方发展规划需要在操作层面加以落实:在内容上, 可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 将休闲街区建设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等专项规划, 为休闲街区的科学发展和商业网点配置提供法律依据;在空间上, 将休闲街区发展空间与城市的立体化开发相统一, 比如上海在开发世博园区地下空间时就涵盖了商场、文化娱乐等休闲街区的功能。[30]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将保障休闲街区科学布局, 优化配置, 永续发展。

第二, 通过主题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主题是休闲街区的特色和竞争力, 需要其内涵和优势来彰显。通过主题打造休闲街区的品牌一是在对休闲街区进行定位时, 集中力量挖掘资源, 提炼、变革出最能象征其特色的主题, 并逐一体现到包括街区标志、产品和服务等在内的诸多细节中, 以达到借主题来打造街区品牌的目的;二是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的加和作用, 用休闲街区的特色撬动其竞争力, 使休闲街区业态兼具更大的凝聚力,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 推广文化联姻商业与休闲模式。在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思路下, 将文化引入就是要将休闲街区发展纳入上海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上海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行动计划。因为居民和旅游者在休闲街区不仅是商业消费, 还有文化消费;不仅是休闲旅游体验, 还有艺术体验;不仅是物质满足, 还有精神满足。让文化使居民和旅游者逛街出游的生活品位上升到优雅文明的高度。上海刚刚建成开业的环球港[31]就是典范, 值得休闲街区借鉴推广。

数据布局论文 篇8

笔者以为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多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一定存在着某些共性。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政府针对全国统一颁布的, 不同区域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执行的效果以及政策执行中和执行后出现的问题一定有着共性的方面。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 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有着明显差异。同样的教育政策在不同区域实际的执行会受到当地经济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不同区域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情况应有所不同。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情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区域。同时若能发现不同区域在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差异性, 这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状况, 对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弥补政策的一刀切带来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以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这四个内容来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异同情况。需要说明的是:

(1) 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减幅= (201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农村小学数) ÷200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计算方法与此类似。

(2) 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 指的是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之比, 反映出农村小学减幅和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的一致性程度。

(3) 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区域农村小学学校数, 由它可知道一个区域平均每个学校的学生数, 这可以反映出每个区域的学校规模。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0~2010年) , 通过整理收集了农村小学学校数,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 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这三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小学减幅、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四组数据。

3. 区域划分

为了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 按照一般政府年鉴里常用的区域划分标准, 将31个省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共11个省 (市) ;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共8个省 (区) ;西部区域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 共12个省 (区) 。

二、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对比研究结果呈现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变化情况

本部分拟通过对收集到的不同区域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进行对比研究, 试着去发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的数量变化的异同。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从2000年到2010年, 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数都在下降, 且下降速度也较为接近。从2000年到2010年, 中部农村小学数量一直最多, 西部次之, 东部小学数量一直最少。三个区域的农村小学数量差距略有减小。从农村小学数的变化情况来看, 不同区域差异性不大, 表现出了较强的共同性。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东中西部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数较2000年都下降了不少。总的来看, 三个地区除了呈现出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都下降了的共性外, 也呈现出从2002年到2010年西部教学点数减幅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这样的差异性。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差距逐渐变小。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情况

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实际上就是比较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哪个更大。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从农村小学减幅来看, 东部减幅最大, 西部次之, 中部减幅最小。与此同时, 我们看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由高到低也是东部、西部、中部。而如果将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一致性进行考察, 则发现农村小学相对减幅上则是中部最高, 然后是西部和东部。

3.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

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中通过撤点并校, 将原本较为分散的农村小学合并为一个规模更大的小学。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这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实现教育规模效益。但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合并后的农村小学规模扩大也导致了诸如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教师工作任务变重, 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试着将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这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都有所上升, 但总体看来,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上升较为缓慢。从三个区域对比来看,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增加速度较慢, 这两个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一直相差不大。而东部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较中部和西部增加幅度稍大些。总的来说,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 差异性不大。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区域农村小学从2000年到2010年在布局调整中一些共性的情况。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也很突出。

1. 共同性方面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普遍减少,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

由图1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量减幅和速度略有差异, 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看到撤点并校政策颁布后, 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的普遍减少, 不同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减少农村小学数量上步调较为一致。事实上, 不管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农村教育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人为因素, 还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因素, 抑或是农村学龄人口减少这样的自然因素, 这些因素在我国农村各个区域都是存在的, 并非某个区域独有。由此看来全国各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是必然的。以撤点并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通常做法是撤掉学生人数过少的学校, 将原本几个规模很小的学校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小学, 因而也导致了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的增大, 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但从纵向历史变化来看, 从2000年到2010年各个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增幅有限, 这似乎与不少研究者指出布局调整之后出现了巨型学校的研究结果有矛盾之处。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笔者计算的是每个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平均值, 平均值反映的是数值的集中趋势但却难以反映出极端情况。二是许多撤点学校的学生进入到县镇小学读书, 县镇小学学生人数可能激增, 而农村小学平均人数却保持了稳定。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减幅都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都大于1,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减幅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笔者以为, 随着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减少, 农村小学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但二者的减幅应基本相同, 换言之, 相对减幅接近于1比较合理。相对减幅实际上也体现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可以讲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过大了。这也充分说明除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因素导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外, 还有其他的因素导致了农村小学减幅的增大。有研究者指出政府追求效益、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源减少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三大原因。[2]笔者以为, 追求办学经济效益可能是农村小学减幅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通过减少农村小学数以降低教育事业费、教育基本投资, 从而减轻自身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压力。撤点并校政策似乎成为了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减压阀”, 运用这个“减压阀”地方政府盲目快速减少农村小学, 促成了学校减幅均超过了农村小学生人数减幅的状况。

2. 差异性方面

(1) 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 经过十年的布局调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都有了一定的减少。在撤点并校政策颁布的2001年, 三个区域教学点急剧下降。但是东部和中部从2002年开始,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减少速度明显放缓, 中部在2004年到2006年还略有上升。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政策颁布的2001年已经撤掉了绝大多数明显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农村小学, 余下的农村小学中大多数是需要保留的, 这自然造成了从2002年起农村小学减幅有限。二是2001年农村小学的急剧减少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担忧, 教育部也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0年印发文件, 要求各地避免盲目撤并学校。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远低于中部和东部, 农村居民较为分散, 因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远比东中部多, 撤点并校的工作重点恰恰是撤除学生人数过少的教学点。再加上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等原因, 西部除了在2002年减少速度稍小外, 其他年份一直在较快减少。通过计算, 西部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少了53464个, 占西部农村小学减少总量的60.88%。这也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小学的减少主要是教学点的减少。相比较东部和中部, 我国西部有较多的山区和偏远农村, 农村小学教学点的大幅度减少使得这些地区农村儿童上学路途变长, 造成上学困难。有学者指出“在西部贫困山区那些尚无条件举办寄宿制学校的地方,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难, 从而出现了诸多‘教育真空地带’。”[3]

(2) 与东部相比,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相对减幅较大

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都在下降。但有研究者指出“从演进趋势上看, 学校数与在校生数减少不同步, 学校减幅远远大于在校生减幅。”[4]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小学在校生数由85037137下降到53502198, 减幅为37.1%。我国农村小学校数由440284所下降到210894所, 减幅为52.1%。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地区的农村小学减幅都大于在校生减幅。但如果进行差异性对比, 我们也发现了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大于东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中西部农村小学减幅和在校生数减幅不一致程度超过了东部。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相比较中西部而言, 东部农村小学减少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造成的。而相对于东部而言, 中西部农村学校数减少显然除了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原因外, 还有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从2001年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这使得县一级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与东部相比, 中西部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加大了这些县财政压力, 这也导致中西部有更多的县级政府通过撤点并校以达到节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缓解财政压力的目的。

四、总结与建议

目前国家已经强制暂停了农村义务学校的撤并, 这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已有的现状分析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1. 严格控制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盲目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

透过2000年到2010年三个区域农村小学减幅和相对减幅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速度都十分快, 尤其以中西部为甚。事实上, 由于农村小学过快地减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小学服务半径过大造成部分学生辍学, 部分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遭受人身安全损伤, 调整后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增大等等。笔者以为任何教育政策都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教育政策的颁布应立足于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各个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为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快速撤并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是为了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差距, 是为了使农村小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 以保证当地学生能就近入学为前提进行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严格控制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光追求教育的效率而忽视了教育的公平。

2. 西部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适当恢复保留必要教学点

根据前文分析得出三个区域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一个较大差异: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小学教学点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乡村, 是为了方便这些偏远地区低年级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学校, 它保证了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能靠近家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对于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 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小学教学点有效地照顾到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教育, 这对于农村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笔者以为西部小学教学点过快的消失可能会使得本就落后的西部农村教育雪上加霜。西部必须要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同时在某些地区适当恢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上学路程、人身安全、学生年龄这些因素下决定教学点的撤或留。对于保留下来的教学点要努力提高其教育质量,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 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采用不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从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来看, 中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个现象值得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 中西部县级政府为了节约农村义务节约经费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对农村小学进行了撤并, 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部分农村巨型学校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加剧其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笔者以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县一级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强。故东部可以采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东部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其相对落后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而中西部地区不少县级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故中西部可以采用“以中央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省级和县级政府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模式有助于保证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有充足的经费来源;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入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中;有助于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 以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地发展。

摘要:基于2000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 对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小学数都大幅减少, 农村小学减幅已经超过了在校生人数的减幅,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有所增大这三点共性。同时也发现西部农村小学中教学点较东部和中部减少较快, 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高于东部两点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

参考文献

[1][4]邬志辉, 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 2011, (07) :22~30.

[2]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 2006, (1) :26~29.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合伙人下一篇:旅游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