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经费投入(精选12篇)
科技经费投入 篇1
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越来越多的科技经费投入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则涉及到科技投入绩效与科技经费监督。审计署201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显示, 部分科技经费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 研究成果存在多头充抵问题, 社会公众对科技经费投入的绩效已经产生了疑虑。若监控无效, 更大的“审计风暴”将会危及科研队伍的稳定。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外部审计力量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以预防和过程控制为主、具有增值和免疫作用的内部审计的优势和重要性则显现出来。内部审计与审计对象天然结合, 具有过程监管的优势, 能够起到温和的预警、纠正作用, 有利于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实现。
一、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现状
(一) 科技经费监督研究
当前科技经费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多头管理, 科技经费监督也是集权与分权并存。如, 美国科研管理机构不统一, 经费分配方式多达五种, 由国会总审计署和各科研主管部门的总监察长办公室来进行监督。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科技经费监督的体系与美国的情况相近。基于委托代理和博弈理论分析, 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存在市场失灵, 应由立法、财政和审计机构进行预算监督 (王文岩, 2005) 。完善科技经费监督体系,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绩效评估、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来着力 (周忠民, 2010) 。作为中国特色之一, 纪检、监察尤其是审计部门, 是司法监督之外的主要的科技经费监督力量。
(二) 内部审计与绩效关系研究
一是关于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IIA在1999年内部审计的定义中, 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A ndrew等 (2003) 在内部审计专著中就指出了以价值增值为代表的研究新机遇;以W alker等 (2005) 为代表的案例研究和Leung等 (2004) 为代表的调查研究, 以及其他大量的实证研究, 都对内部审计所带来的价值增值进行了验证。内部控制等与审计有关的因素带来增值 (张涛, 2008) ;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 发展为确认和咨询, 并明确其功能为价值增值 (高文进, 刘介星;2011) ;王守海、杨亚军 (2009) 借助“内部审计质量”概念, 运用类似D e Fond etal. (2002) 的审计费用模型进行实证, 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审计费用。李凤华 (2007) 则考察了管理内部审计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功能, 认为其实现形式是合理保证和咨询。二是内部审计的免疫作用。审计是评价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 包括受托财务责任、尤其是受托管理责任, 这是审计免疫作用的理论基础。审计免疫作用的方式 (或内在职能) 体现为预防、揭示和抵御。黄震和孙小鸿 (2010) 把免疫作用的研究引入到内部审计领域, 当更多地考虑风险时, 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张淑贞和孙文刚 (2011) 认为内部审计免疫作用受观念、法制、环境、工作模式和审计方法的制约;林晓平和叶雪芳 (2010) 则总结出内部审计的预防、监视、自稳和修复等四大免疫作用, 并形成由“内控机制、风险预警、持续监督”等构成的免疫系统。
(三) 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评价研究
理论上, 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能通过绩效评估来发现, 并进行量化,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借助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评价指标的构建。W S A lbrecht (1988) 提出三个标准 (数量、质量、反馈) , 归纳出23个决定因素;Ziegenfuss (2000) 从1997年IIA网络调查中提出的84个指标中, 精炼出最重要的25个指标。柳秋红和林翰 (2007) 利用平衡计分卡模型, 提出了四维度指标;孙青霞和韩传模 (2010) 运用A H P方法, 构建出分为3层的35个指标体系。二是评价工作的实施。R oth (2000) 认为审后调查、客户访谈和数量指标一样能够确认内部审计的增值;A hlawat和Lowe (2004)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 揭示了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两种工作模式间的显著绩效差异, 代表了内部审计增值量化研究的新趋势。卢益群 (2004) 通过比较, 研究了七种主要的内部审计增值评价方法及其组合运用;赵红英 (2005) 研究了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两种实施形式;陈伟 (2011) 研究了网络审计环境下的四步骤绩效评价方法。
(四) 研究趋势
国内外学者在科技经费监督、内部审计促进组织绩效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也容易看出, 针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研究中, 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逆向”因素的析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传统的科研绩效评价更关注影响绩效的正向因素, 而忽视“逆向”因素, 从而忽视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破坏性力量。 (2) 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研究。从审计过程与审计评价两个层次, 考察内部审计在科技投入绩效中的增值和免疫作用。 (3) 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科技经费的绩效目标, 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关键问题。这无论对构建相关理论还是指导审计实务, 都是相当迫切的。
二、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相互协调的机制以及作用机理研究
科技的投入产出有自身的规律。科技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财力等硬件的投入以及科技政策、经济与税收政策等软件的投入, 具有确定性。而科技产出则在数量、质量、时间甚至预期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对科技经费的运用、管理和必要的监督、考核, 能促进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并合理保证其使用符合投入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下的科研绩效管理工作, 需要相互协调。内部审计的作用机理可参考图1。
(1) 科技投入决策与预算监督。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分配和实施, 但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 分别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而投入的方向受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竞争性的资源分配 (实际上是依据同行评议的结果) 的影响。企业科技投入中的非财政资金部分, 则受国家政策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影响。不同投入方式的预算监督如何协调, 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如何, 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科技产出与科技经费使用监督。科技产出能够间接地反映科技投入的效果, 科技经费使用情况则直接决定科研绩效。在各种科技经费监督方式中, 只有内部审计最贴近监督对象, 能够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发现、纠正影响科研绩效的各种问题。
(3) 科技产出不确定下的协调机制。导致科技产出不确定性的原因, 一是科学活动过程的跳跃性, 难以事先设计;二是从产出的表现形式看, 有易于计量的 (如产出的数量等) ;也有不容易计量的 (如产出的质量、增加的知识存量、对观念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 。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利用专家工作的制度设计, 能够天然地协调这些不确定性, 得出有说服力的评价结果。
(4) 信息不对称性下的协调机制。科技活动本身是复杂而“神秘”的, 这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假象。内部审计通过“嵌入式”的观察甚至参与, 容易克服因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困难。
可见, 内部审计是最具有协调能力的基础性关键因素, 既能克服预算投入和预算支出两条线带来的协调难度, 又能克服因科技产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协调方面的困扰。
(二) 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和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产生于审计过程和审计评价两个阶段, 要分别加以考虑。同时, 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值作用和免疫作用两种具体的方式, 将会与两个阶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中, 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具有决定性。
(1) 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审计具有预防作用, 事中审计具有控制和纠错作用, 事后审计具有减损和惩戒作用。因此, 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研究的任务之一, 是要通过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和调查研究, 确定内部审计过程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 通过概念界定对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格处理, 并借助相关指标加以量化。
(2) 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评价能够促进科研绩效, 但不能完全代替绩效评价。在实践中, 内部审计评价主要针对真实性、合规性、效率性、资产安全完整性、内控状况等总体性内容。内部审计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 (如经验判断、调查询问等) 、定量方法 (如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总量分析与差量分析、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等) 。研究的任务, 是研究内部审计评价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 并借助指标进行量化的反映。
(3) 构建考虑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对科研评估模型进行梳理, 对涉及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内部审计过程和内部审计评价分析中的量化指标, 研究其与传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结合的可能性;再借助调查问卷等研究手段, 收集实务界的意见, 得到初步的指标样本总体并进行初次分类。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指标样本进行筛选、降维和重分类, 并确定各层、各指标间的权重关系, 最终构建出反映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为克服指标获取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数理工具处理时的过度强调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可以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 (A H P法) 对综合模型进行验证。
关于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中内部审计贡献度的析出, 有两种算法。一是经验算法。利用调研数据, 统计出目标年度中内部审计挽回的经济损失占科技经费投入的比例, 计算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下限。二是理论算法。运用差异评估模型 (D EM) , 计算出综合评估模型与传统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之差, 来单独考察内部审计的作用, 计算的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上限。
(三) 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研究
研究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 实际上是应用研究, 目的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关键技术和制度问题。本部分的研究工作, 需要同时考虑协调机制问题。
(1) 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模式。实践中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主要有委托外审和自执行。在科研经费审计中, 自执行又分为审签与审计两种模式, 其中审计模式中还可以再委托外审。在考虑科技投入绩效目标时, 应该使用既有模式还是进行模式创新, 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2) 考察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单位或科研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科技产出绩效更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如何针对科研活动中的关键节点, 设计符合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内部控制制度, 是研究任务之一。在审计实务中, 则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总体的考察。
(3) 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内部审计的增值和免疫作用, 集中体现在对威胁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风险的“先知先觉”中。因此, 构建科研项目的风险预警体系, 是实现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一项研究任务。
(4) 持续的过程监督。在风险预警的基础上, 内部审计最终能否达成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目标, 依靠的是持续不懈的日常审计监督。这涉及到科技经费使用的跟踪审计问题, 以及发现违规、违纪等问题后的处理机制问题, 这都要在研究中加以解决。
(5) 内部审计成果的科学利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过程还是内部审计评价, 都会产生审计成果。合理利用审计成果, 对进一步促进科技投入绩效具有重要的经验指导意义, 甚至有推广普及作用。在绩效目标下,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 不仅是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科技经费审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方法
(一) 总体技术路线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 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分析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再通过影响因素之间的协调机制来提出内部审计在全部关键因素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然后运用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博弈分析、调查研究和数理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 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整体思路可参考图2。
(二) 技术路线的特点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思路、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研究思路循序渐进。先分析影响因素, 找出基础性的关键因素即内部审计, 从而发现协调机制, 再围绕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研究科技投入绩效。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保证研究工作能够有序、稳定的推进。 (2) 综合性。从研究内容看,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 属于经济学 (审计) 、管理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的交叉综合;从研究方法看, 可运用数理规划、管理博弈论、情境模拟和分析、调查研究等综合的技术和方法。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的选题, 来源于科技经费监督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模型构建也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基础上, 研究成果将会迅速运用于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实践, 从而会得到实践检验。
目前科技部的内部审计监督, 是通过招标的208家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的, 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内部审计。这样, 不仅审计费用成本较高, 而且注册会计师对科研依托单位的内部控制等情况不熟悉, 审计时间成本也较高;同时, 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的效果也不佳。因此,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的研究,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既可为政府研究相关科技经费监督政策提供支持, 又能总结内部审计经验并在教育、科研系统中进行交流和推广运用, 还能推动内部审计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2]黄震、孙小鸿:《风险管理审计及其免疫系统功能探析》, 《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3]柳秋红、林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5期。
科技经费投入 篇2
1、公司安全经费是公司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专项资金,安全经费归口集中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列支。
2、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安全经费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提出,经公司经理审批后列支。
3、安全经费的资金来源:安全资金提取标准为当年的安全经费不得上低于上年的营运收入的1%。
1、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等。
2、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计提的安全卫生费。3-
3、企业向承运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安全风险保证金。3-
4、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列支的安全生产费用。
5、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追加计提的安全资金。
4、安全经费的使用范围:
1、安全生产检查费、宣传费、培训费、会议费。4-
2、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购置及维护费。
3、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举报人员、执法人员的奖励费。
4、其他支出(安全资料的编撰印刷费等)。
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探讨 篇3
1.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待遇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要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就要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解决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这两个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难题,让学前教育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1)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经费保障范围
我们要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经费的保障范围,进而建立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承担机制。要确定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同的经费投入体制,城市宜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及家长分担教育成本的体制,农村宜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体制。
(2)将学前教育教师纳入地方事业编制
我国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被纳入地方事业编制,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仍然是合同制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待遇、晋职机会和职业声望,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增加政府投入,保证学前教育经费实现增长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要保证学前教育经费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获得同步提高。
(1)设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幼儿教育专项经费,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提供资助,促进教育投资“均衡化”。中央财政、省级安排专项资金,集中用于贫困地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建立解决幼儿园危房、课桌的基本设备项目;建立发展乡、镇学前教育发展项目等,按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需要给予补助。
(2)加快农村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乡级财政在减轻了义务教育负担的前提下,学前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责任和管理权利交给乡级政府,实行乡统筹学前教育经费的体制改革,乡财政预算要安排发展学前教育的经费,负责组织社会捐资助学等,缓解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困难状况。
3. 改变政府的分配策略,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机会均等
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对象是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包括农村幼儿园、集体、个体和企业幼儿园所需的经费由举办者自筹,大部分是自收自支,使这些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要改革投资过于集中的弊端,积极探索经费分配更为公平的政策。政府在办好公立幼儿园的同时,鼓励经费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方向发展。
(1)按照幼儿园的幼儿人数平均分配财政经费
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按照市场价格和实际需要计算出各类幼儿的人均教育经费,然后按照每所幼儿园拥有的各类幼儿人数计算出该幼儿园所需的经费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各类幼儿,包括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的,种类不同所需的教育经费也不同。政府计算出每一类幼儿所需的财政性经费,然后按照该幼儿园所拥有的各类幼儿人数进行分配经费。
由于政府学前教育经费只是幼儿园经费的一部分,幼儿园经费的另一部分来自收费。在财政经费平均分配的体制下,将所有幼儿园的竞争都放在同一起点上,他们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财政性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使本幼儿园的质量超过其他幼儿园,从而才有实力提高本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2)探索“幼儿教育券”的新型教育经费投入模式
“幼儿教育券”是指政府把用于学前教育的资金,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分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幼儿家长手中,家长用教育券支付上幼儿园的一部分费用。也就是说,政府把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教育券的方式兑现给幼儿园。这种模式最先在美国实行,后来台湾有些地区也在实行。2001年,我国浙江的一些县也曾试行过这种模式,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成为一种看得见的福利,教育券成为政府调整结构、调节社会公平的有效工具。这种新型经费投入模式目前还没有在幼教领域实施。如果我们能在经济较发达、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验,把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变为“幼儿教育券”,分配到每个受教育的幼儿家长手中,或仅用于补助贫困的、有特殊困难的幼儿家庭,让家长有选择幼儿园的权利。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变民办幼儿园的弱势地位,让各类型幼儿园之间进行公平竞争,这将有利于幼儿园主动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科技经费投入 篇4
关键词:科技活动经费,杠杆效应,挤出效应
一、引 言
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国际上, 公认的标准是主要用科技投入费用的比重 (R&D投入 /GDP) 来衡量一国的科技投入强度[1]。政府科技投入是我国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科技投入不仅是为了引导私人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 更主要的目的是弥补市场对科学和社会公益技术投资的失灵, 实现公共价值[2]。在此情况下, 政府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弥补市场失灵成为各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数据显示,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持续攀升, 从2003年的975.5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452.63亿元, 年均增长达到35.64%①。那么,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是否弥补了市场失灵, 带动更多的企业科技投入, 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呢?
现有文献在有关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影响的研究中, 主要形成三种结果:一是政府科技投入能促进企业科技投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主要存在杠杆效应、挤出效应和外溢效应三方面的效应, 其中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是主要的[3], 政府的资助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研发投入[4]。其中, 孙维峰 (2012) 认为这种激励效应随着政府投入强度的提高而递减[5], 而廖信林等 (2013) 则认为这一杠杆效应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增强[6]。二是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投入具有挤出效应, 而政府对科研机构的资助对企业具有促进作用, 总体而言, 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7,8]。三是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企业具有长期的挤出效应。其中, 肖丁丁等 (2013) 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 政府资助企业对其R&D支出存在长期的挤出效应, 但挤出效果逐渐减少;在东部地区, 政府资助企业对企业R&D支出则产生积极的杠杆效应;在中部地区对企业的研发资助存在挤出效应;在西部地区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同时存在挤出与杠杆效应[9]。
R&D经费是技术创新原动力的R&D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资源, 以往的研究大多数都是运用R&D经费投入的数据对政府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 而R&D活动只是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活动划分为R&D、科技教育与培训、科技服务三个组成部分[10], ) 运用R&D经费的数据来论证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关系并不能全面反映在科技活动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文对科技活动经费 (包括对R&D的投入、对科技教育与培训的投入、科学技术服务过程中的技术开发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投入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其他投入) 筹集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影响进行论证, 试图能更全面地反映出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
二、数据与模型
本文采用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作分析, 所有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由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从2009年开始不再按资金来源报告各省市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 为保证分析的效果, 本文采用2002~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和2009-2011年R&D经费内部支出额的数据作分析。
我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三部分, 本文主要对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投入的关系进行论证。为了能进一步分析地区宏观经济对企业资金投入的影响, 在模型中增加工业化阶段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上, 本文在参考陈佳贵等 (2006) 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11]的基础上将中国各省份划分为3个梯队 (结果见表1所示) 。
本文借鉴廖信林等 (2013) 的研究设计, 设置三个工业化阶段虚拟变量如下:
为了避免出现“虚拟变量陷阱”, 本文只将D2i和D3i两个虚拟变量以乘法方式放入模型 (1) 中, 而作为D1i基础类别。
综上, 本文构建线性模型 (1) 如下:
其中, Yit表示省份i在t年度的企业资金额, Xit表示省份i在t年度的政府资金额; βi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参数, 其符号为正时, 表示两变量间具有杠杆效应, 为负则表示挤出效应; αi表示个体不可观测效应, 用来表示不同省份的异质性, μit为随机误差项。
三、计量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一)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针对面板数据, 通常有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Hadri检验以及Breitung检验方法。其中LLC、IPS、Fisher-ADF和Breitung检验的原假设均为含有单位根, Hadri检验原假设为不含有单位根。本文运用Eviews6.0分别对面板数据lnX、lnY进行检验, 表2给出三种检验方法的结果。lnX、lnY的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说明lnX、lnY序列都存在单位根。
注:*** 表示参数估计在 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 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括号内是参数显著性检验的伴随概率。
本文采用被广泛应用的Kao面板协整检验方法进行检验。Kao检验对应的原假设是: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得到的ADF值为 -3.3367, 伴随概率P值为0.0004, 显著拒绝原假设, 说明企业资金与政府资金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或长期均衡关系, 能够有效避免虚假回归问题。
(二) .实证结果分析
在进行模型估计前, 应进行模型的设定和检验。本文用Hausman检验与是否相关。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是随机影响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如果不存在相关性, 则可将模型设定为随机模型。本文使用Eviews6.0估计及检验, 得到Hausman检验统计量值为38.1651, 伴随概率p值为0.0000。p值小于0.05, 所以显著拒绝原假设, 本文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模型包括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 本文运用E- views6.0估计及检验确定lnY与lnX之间应建立变截距模型。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注:所有参数估计在 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表3所示的回归结果看, 模型 (1) 拟合效果很好 (判定系数接近于1) , 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充分解释被解释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1. 在科技经费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投入存在杠杆效应。表3所示结果显示, 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中, 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有较强的正向影响, 这一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存在杠杆效应, 其弹性系数为0.6001, 即政府资金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 能够促进企业资金投入增加0.6001个单位。进一步分析, 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政府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仅使企业追加资金支出0.6001个单位, 企业资金增加的单位数小于政府资金, 这说明政府资金发挥的杠杆效应仍比较小。本文的分析结果与杨洵和师萍 (2006) 、肖丁丁等 (2013) 的结论不同。其中, 杨洵和师萍 (2006) 认为政府对企业研发进行直接资助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弹性系数为 -0.043;肖丁丁等 (2013) 指出府资助企业对其R&D支出存在长期的挤出效应。本文的结果不同于以上学者的原因可能是所作分析的数据不同, 以上学者采用的是企业R&D经费的数据, 而本文运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理由是, 企业R&D经费反映的是企业研发情况, 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试验发展阶段的技术外溢性最强, 企业会通过这种“技术外溢”中获得收益, 从而减少其相应的研发支出[7]。科技活动经费反映的是科技活动整体情况, 在科技创新中, 科技教育与培训、科学技术服务过程中的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外溢性相对较弱, 企业通过外溢效应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少, 因此企业愿意投入资金改善人才培训、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
2.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促进效果逐渐减弱。表3的估计结果显示, 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中, 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影响差异比较显著。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中国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影响程度为1.4306, 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 能够促使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4306;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影响程度为1.2135, 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 能够促使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2135;在工业化后期阶段, 影响程度为0.6001, 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 能够促使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增加0.6001, 虽表现为杠杆效应, 但影响程度较小。可见, 按照目前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分布情况, 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 但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杠杆效应随着经济发达程度提升而减弱, 这与廖信林等 (2013) 的研究结果不同。廖信林等 (2013) 运用R&D数据对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对企业自身R&D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果是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三 个阶段的 影响系数 分别是1.7340、2.5190、6.8730, 这一杠杆效应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增强。本文研究结果与廖信林等 (2013) 的不同, 原因可能是本文运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数据进行研究。科技活动经费包含R&D、科技教育与培训、科学技术服务过程中的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经费, 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对企业自身R&D投入会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增强 (受市场竞争效应、预期效应、重叠效应与创新环境改善效应、风险分担效应等影响[6]) , 但政府资金在科技教育与培训、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对企业资金投入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减弱。总体而言, 政府资金投入对资金投入的杠杆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提升而减弱。
根据以上结论, 在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投入存在杠杆效应。在工业化初期, 政策工具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 可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与培训、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投入, 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经费投入, 以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在工业化后期, 政策工具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小, 在经济发达地区, 政府应重点加大对企业R&D的投入, 适度对创新基础设施、创新环境以及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投入。
四、结论与建议
(一) 在科技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投入对企业 资金投入存在杠杆效应
在科技投入中, 应坚持政府科技投入为主导,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随着全球竞争加剧, 各国政府都认识到科技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投入的科技经费也越来越多。我国目前的科技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R&D活动经费进行国际比较, 2010年日本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6%, 德国为2.82%, 而我国仅有1.77%①。从增长速度上看, 我国的科技经费支出额以年均35.64% 的速度增长, 远远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增长率水平, 但是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绝对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 需要各级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继续加大科技投入, 强化财政科技投资。
(二) 在科技投入中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的杠 杆效应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提升而不断减弱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三个阶段, 政府资金对企业资金投入的影响分别是1.4306、1.2135、0.6001。因此, 不同省份或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应根据本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测算政府资金的投入比例和结构。处于工业化初期的省市, 政府资金应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服务的建设中, 提高科技教育与培训、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水平, 通过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省市, 政府在加大投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 应加强对企业R&D活动的支出, 综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省市,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R&D的投入,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书玲, 赵立雨.政府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及目标强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9) .
[2]孙玉涛, 刘凤朝.双重价值导向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J].科学学研究, 2011, (2) .
[3]赵付民, 苏盛安, 邹珊刚.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的影响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2) .
[4]徐晓雯.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的政策效研究——基于国家创新体系视角[J].财政研究, 2010, (10) .
[5]孙维峰.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 2012, (10) .
[6]廖信林, 顾炜宇, 王立勇.政府R&D资助效果、影响因素与资助对象选择——基于促进企业R&D投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1) .
[7]许治, 师萍.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3) .
[8]杨洵, 师萍.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 2006, (1) .
[9]肖丁丁, 朱桂龙, 王静.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再审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6) .
[10]吕力之.科技指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EB/OL].中国科技统计网, http://www.sts.org.cn/fxyj/zbtx/documents/kjzbhg.htm, 2014-01-06.
学校安全经费投入与保障制度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措施贯彻落实,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每学年安排生均20元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事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的奖励等。
2、学校坚持定期大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原则。
定期大检查由学校总务处工作人员及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于每月底共同实施检查。范围包括各班教室设施(门、窗、黑板、电灯、吊扇、电线插座等)、公共线路及配电箱(柜)、户外体育设施、食堂及小卖部食品卫生状况、实验室(重点易燃易爆品)、学生宿舍设施(电路、门窗、电扇、插座、床铺等)、消防器材,以及家属宿舍电路、消防通道等,发现隐患应及时向相关人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期限整改,由安全员检查整改结果,汇报给学校,做到不完成整改绝不放过。
日常巡查制度包括班主任对教室设施的日常检查责任制及总务处工作人员对教室等公共设施的日常检查责任制,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总务处当天完成维修任 务。因责任人不作为而造成学生损失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参与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应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做到按时、保质、高效、务实,确保学校的稳定局面。
4、学校应尽力保证安全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和投入。
科技经费投入 篇6
然而,我国的继续教育长期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北京地区为例,学历继续教育的收费仍然执行1998年的標准,而这14年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幅度却很大,经费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12月24日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迎来了继续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
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应该切实把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实行政府统筹、分类管理,强化对继续教育的统筹和协调,动员各方参与,研究制订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政策,即:
第一,政府对继续教育进行财政补贴。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因此政府应该在财政方面参照普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的办法,拿出部分教育经费,按照招生规模对继续教育进行补贴,以弥补继续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
第二,企业设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在职工接受继续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制定政策鼓励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在财政方面参照企业在教育界设立奖学金的办法,设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和奖励本企业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减轻学习者的学费负担。
第三,学习者个人承担部分学费。因为参加学习的最终受益者是学习者本人,为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者本人承担部分学习费用是必需的。
科技经费投入 篇7
科技经费投入既应注重量的提升, 又应关注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 在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优化投入结构是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我们不仅应关注R&D经费的投入结构, 同时也应关注科技经费投入的“来源—执行”结构, 因为科技经费来源主体和执行主体的变化直接反映科技经费投入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特征, 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的差异,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差异普遍存在, 把各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直接进行对比是不恰当的;如果将各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放在与其对应的全国整体水平上进行对比, 以此判断各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相对于全国的相对竞争能力, 则是合理的, 偏离—份额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 国外学术界对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研究主要就公共研发资金和私人研发资金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如Rosenberg、Lichtenberg、Andreas、Loof等[2,3,4,5];国内学术界关于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的研究相对较多, 但直接对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大多数研究把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作为区域科技经费投入中的一个要素或方面, 从规模、比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国内直接对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魏守华、吴贵生[6]、夏亮辉[7]、孙玉涛[8]。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要素研究的空白, 但还有需要完善之处。本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从“来源—执行”角度分析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增长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反映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的速度、动力机制和制度特征, 为各区域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范围
本文以我国八大经济区 (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为研究地域单元 (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 。
2.2 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SSM) 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提出, 之后邓恩E S和埃德家·胡佛等在应用中对其做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成为国内外学者进行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9]。将被研究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与标准区域 (国家) 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 把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以其所在国家的科技经费投入为参照系, 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的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增长的变动G分解为3个分量, 即份额分量N (又称区域增长分量) 、偏离分量S和竞争力分量D。其中, 偏离分量S又分为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 以此说明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确定区域未来科技经费投入规模和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在测算区位熵 (特化系数) 的基础上, 能进一步反映区域科技经费投入随时间的变化状态。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 t]之后, 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 (基年) 区域i的科技经费投入总规模为bi, 0, 末期 (截止年t) 为bi, t。同时, 依照一定的规则, 把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划分为n个部门, 分别以bij, 0、bij, t, (t=1, 2, …, n) 表示区域i第j个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的规模, 并以B0、Bt表示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的规模, 以Bj, 0和Bj, t分别表示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部门在[0, t]时段内的变化率为:undefined;全国j部门在[0, t]时段内的变化率为:undefined;全国各部门所占的份额, 按下式将区域各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undefined;这样在[0, t]时段内区域i第j部门的增长量Gij可分解为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j3个分量, 依次表达为:Gij=Nij+Pij+Dij、Nij=b′ij×R、Pij= (bij, 0-b′ij) ×Rj、Dij=bij, 0× (rij-Rj) 、Gij=bij, t-bij, 0、PDij=Pij+Dij。其中, 引入undefined分别为i区域j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全国相应部门的比重, 则区域i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为L;并可将L分解得到结构效果指数W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 且0≤L≤1∶L=w×u。
2.3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2000—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科技活动经费从来源 (经费筹集) 和执行 (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的角度进行统计, 可清晰地反映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
3 八大经济区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3.1 八大经济区科技经费“来源—执行”结构趋势
科技经费投入规模是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研究的基础, 没有规模支撑的结构没有意义。统计数据显示, 无论是来源资金还是执行资金均截至2008年, 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的科技经费投入在八大经济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西北地区的科技经费投入规模最小, 东北地区、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居中。从各地区科技经费投入资金结构变动看, 无论是来源于投入结构还是执行结构, 企业的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
3.2 八大经济区科技经费投入来源结构分析
科技经费投入来源结构的增长分析:从科技经费投入来源结构的增长看, 我国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的科技经费投入的G较大, 且L>1, 说明各部门科技经费投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其他地区增长趋势相对较缓慢。从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变动看, 八大经济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政府资金变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地区, 其中东部沿海政府资金增长最快, 其他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西北地区增长最慢。东南沿海地区政府资金增长变动较快, 主要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较高, 因此科技经费投入有着稳定的政府资金来源, 但北部沿海的政府资金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其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需进一步提高;而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政府资金变动的增加与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和相关的财政、科技政策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企业资金的变动看,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 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除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企业资金投入的增速较快外, 其他地区企业资金投入增长相对较慢。北部沿海地区大中型企业较多, 企业的资金来源也相对充裕, 而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资金增长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当地主要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本文研究的企业数据主要是大中型企业, 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的投入。黄河中游地区虽然企业资金投入增速较快, 但其规模尚小;而东北地区的政府与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 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和速度提高;长江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在规模和结构上需同时提高。从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变动看, 北部沿海、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部沿海、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变动较低, 主要是由于其金融机构系统不够发达造成的。
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效应分析:从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效应看, 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的P较大, 且W>1, 说明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快的部门比重大,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较好, 结构对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的贡献大;而东北地区、黄河中游、西南地区的P较小, 且W<1, 说明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快的部门所占比重较小, 结构对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 东北地区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带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但是东北地区的金融系统并不发达, 金融机构的投入可能收效甚微。东北地区的政府资金投入增长相对缓慢, 应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入, 带动企业资金投入。
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竞争力分析:从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竞争力水平看, 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的D较大, 且U>1, 说明科技经费投入各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 竞争力强,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科技经费投入的D较小, 且U<1, 说明科技投入各部门总的增长缓慢, 竞争力较弱,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的科技经费投入, 因此沿海地区有着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来源, 沿海地区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 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因此企业和金融结构贷款的资金来源也相对较高。黄河中游地区的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东北、长江中游、西南地区、西北的竞争力较差, 科技经费投入各部门总的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较低, 差距很大, 见表1。
3.3 八大经济区科技经费投入执行结构分析
科技经费执行结构的增长分析:从科技经费执行结构的增长看, 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科技经费执行部门的G较大, 且L>1, 说明各部门执行资金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独立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高等学校执行资金的变动看, 八大经济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 独立研究机构执行资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东部沿海、黄河中游、西南地区, 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研发机构执行资金比重较高, 主要是上海、江苏的研发机构科研实力较强, 因此应加大企业执行资金的力度, 而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企业主体地位尚未建立。从大中型企业执行资金的变动看, 除东北、长江中游、西北地区以外, 其他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执行资金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逐步确立, 但也不排除科技体制改革, 特别是科研院所转制形成的统计口径上资源归属的较大变化, 即企业比重的上升伴随着研发机构比重的急剧下降。从高校执行资金的变动看, 北部沿海、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的变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部沿海、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本地大学的科研投入, 一方面可促进大学研发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可提高成果的本地转化率,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经费执行结构竞争力效应分析 (表2) :从科技经费执行结构效应看, 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的的结构效应相对较好, 其他地区的结构效应均较差, P<1, 说明区域投入执行资金中增长快的部门比重小,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执行结构较差, 结构对科技经费投入执行增长的贡献小。从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竞争力水平看, 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的D较大, 且U>1, 说明科技经费各执行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 竞争力较强,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竞争力较差。沿海地区是科技资源密集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金融系统相对发达, 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大部分区域科技经费执行结构尚不合理, 需要进行调整。
4 结语与讨论
总体上看, 我国八大经济区科技经费投入发展速度较快, 投入和执行资金的增长较稳定, 除东北地区外, 其他地区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效应较好, 但科技资金执行结构效应均较差。沿海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的科技投入竞争力较强, 东北、长江中游、西南、西北地区科技投入竞争力较弱;除沿海地区外, 其他地区科技经费执行结构竞争力均较差。东北地区应全面深入研究区域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和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增加投入规模的同时优化结构, 形成投入和执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黄河中游地区应继续保持科技来源资金的投入速度, 加大对执行资金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高校执行资金的资助力度;长江中游地区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加大企业来源和执行资金的投入, 适当增加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保持金融机构来源资金的增速;西部地区目前需要进一步增加科技经费的规模, 没有规模支撑的结构是没有意义的。
在科技经费来源结构体系中, 企业、金融机构的变动趋势比较活跃, 标志着我国科技经费来源结构调整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加速期, 但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企业资金投入增长相对较慢、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来源相对较少等。从科技经费执行的资金结构看, 在八大经济区的资金变动中企业执行资金和高校执行资金的增长变动较快, 独立研究机构资金的增长相对缓慢。因此, 各经济区的科技经费执行结构调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科技经费来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基础上, 广泛吸收社会资本,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区域科技经费执行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加大执行资金投入的规模, 加快其结构调整的速度,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发挥高校的潜力和优势。
科技经费投入“来源—执行”结构仅仅是反映国家或区域科技投入状况的指标之一, 不能基于此对区域的科技投入绩效或者创新能力进行简单判断。“偏离—份额”分析法主要是从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和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对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的关注相对较少, 因此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并不能代表区域整体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水平, 在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模型的假设条件。
摘要:科技经费投入既应注重量的提升, 又应关注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 在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优化投入结构是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从科技经费投入的“来源—执行”结构角度测算了我国八大经济区的科技经费投入结构, 并从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效应、结构效应、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反映出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发展的速度、动力机制和制度特征。
关键词:偏离份额,区域科技投入结构,八大经济区
参考文献
[1]孙玉涛, 刘凤朝, 徐茜.基于特化系数的我国区域科技投入结构演变分析[J].管理评论, 2008, 23 (2) :80-84.
[2]Rosenberg N.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3]Lichtenberg F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deral Contract R&D and Com-pany R&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74 (2) :73-78.
[4]Andreas F.The Impact of Governmen Funded R&D Activities in German In-dustry[EB/OL].http://www.eea-esem.com/eea-esem/2003/prog/get-pdf.asp?pid=2609&pdf=/papers/eea-esem/2003/2609/fier_es-em2003.pdf.
[5]Loof H, Heshmati A.The Impact of Public Funding on Private R&D Invest-ment:New Evidence from a Firm Level[R].CESIS:Electronic Working PaperSeries, 2005.
[6]魏守华, 吴贵生.区域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20 (1) :72-75.
[7]夏亮辉.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0, (6) :36-38.
科技经费投入 篇8
科技经费投入是制约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投入产出效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科技效率的大小。随着高校科技经费的大幅增长和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大, 其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备受关注。根据教育部 (原国家教委) 科技司主编的历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1992-2006年, 全国高校15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约2448.3亿元, 实际支出约2164.6亿元, 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后年均增长19.5%。如何有效投入、合理使用这么巨大规模的科技经费, 非常值得研究。
目前关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已有不少研究, 一般都采用研究效率的标准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内容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不同区域高校的科技效率比较[1,2,3,4,5,6];某一区域的高校科技效率评价[7,8];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9];等等。虽然这些研究的角度和所依据的数据各不相同, 结论也不尽相同, 但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高校科技效率提供重要参考。尽管如此, 目前还没有发现基于1992-2007年间全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面板数据的效率分析, 更没有发现专门针对此期间经费投入的效率分析, 本文试图对其进行探讨。
2 数学模型
本文采用的DEA方法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 W.Cooper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系统分析方法[10]10], 用于比较DMU (决策单元) 之间的相对效率并做出评价, 得出每个DMU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 指出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 判断各DMU的投入规模是否适当, 并可给出各DMU调整投入规模的正确方向和程度。利用DEA的C2R模型, 可以计算各DMU的综合效率, 而利用DEA的C2GS2模型, 可以对C2R模型的分析结果做进一步分析, 即指出DMU中有哪些是已达到“技术有效”, 但未达到“规模有效”。
2.1 C2R模型
假定有n个DMU参加评价, 第j个决策单元Dj (1≤j≤n) 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
xj= (x1j, x2j, …, xmj) T
yj= (y1j, y2j, …, ysj) Tj=1, 2, …, n
输入和输出的权向量分别为:
v= (v1, v2, …, vm) T
u= (u1, u2, …, us) T
定义1:将下式
称为第j个决策单元Dj的效率评价指数。
在这个定义中, 总可以选取适当的u和v, 使得hj≤1。hj越大, 表明Dj能够用较少的输入得到较多的输出。因此, 可以通过考察当尽可能地变化u和v时hj的最大值来检验Dj是否为最优。可以构造出C2R模型:
这是一个分式规划问题, 可以利用Charnes-Cooper变换, 记xj0=x0, yj0=y0, 令
根据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可知, 线性规划模型的对偶规划模型为:
2.2 C2GS2模型
引入新的变量s+, s-≥0, 并令-λ′j=λj可将上述对偶模型表示成:
或
其中ω∈Rm, s-∈Rs以上模型可转化为对偶问题
其中ω∈Rm, μ∈Rs并求解。
以全国高校1992-2006年的每一年作为一个DMU, 应用DEA模型就可以计算每一年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关键在于准确定义和计算投入与产出指标。
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11], 本文假定科技产出相对滞后于科技投入一年, 即用1992-2006年的科技人员投入数据分别对应于1993-2007年的科技产出数据, 这更能反映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
3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本文数据均直接来自或整理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1993—2008历年) 。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可比性和可获取性, 确定科技著作、科技论文、授权专利成果、成果转让收入和科技奖励五项科技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一共6项, 符合DEA经验法则“要求决策单元的样本数至少是投入、产出项数之和的两倍”的要求。
(1) 科技经费投入指标:
采用当年实际支出经费数 (千元) 。为了避免物价因素造成的不同年度经费不对等问题, 特对经费投入原始数据按可比价格方式进行换算 (换算后的经费简称“可比经费”) 。计算时以2007年物价为基准, 物价指数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年度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993~2007年分别为113.2、121.7、114.8、106.1、100.8、97.4、97.0、98.5、99.2、98.7、99.9、102.8、100.8、101.0、103.8, 上年=100) [12]。其计算公式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某年“可比经费”=当年原始经费数×后面第一年价格指数×后面第二年价格指数×……×2007年价格指数。
(2) 科技产出指标:
科技著作采用科技著作出版字数 (千字) ;科技论文 (篇) 由国外科技论文数和国内科技论文数通过加权方式计算出当量数;授权专利成果 (项) 由发明专利数、实用新型专利数和外观设计专利数三者通过加权方式计算出当量数;成果转让收入 (千元) 采用成果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数, 同样按 (1) 中所述方法转化为“可比经费”;科技奖励 (项) 由国家级奖励数、部委级奖励数和省级奖励数通过加权方式计算出当量数, 其中的国家级奖励数 (项) 又由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四等奖通过加权方式计算出当量数。上述加权计算的各种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 (采用Expert Choice 11软件计算) , 结果如表1所示。
限于篇幅, 数据的处理过程省略, 经过处理后的投入、产出数据如表2所示。
注: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1994年国家奖数据空缺, 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计算时“国家奖当量数”采用前后两年平均数代入。
4 结果与讨论
采用DEAP2.0软件对表2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不同年度效率的纵向比较如表3所示, 不同类成果产出效率的横向比较如表4所示) 。不同年度各类成果产出效率的标准差反映其差异程度。各种产出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反映在图1中。从表3、表4和图1可见:
注:1、CRSTE为“综合效率”, VRSTE为“纯技术效率”, SCALE为“规模效率”;CRSTE=VRSTE×SCALE;效率等于1表示“有效”、小于1表示“无效”。2、 表示“固定规模报酬”, 表示“规模报酬递减”, 表示“规模报酬递增”。
(1) 1992—2006年, 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偏低且波动较大。
年度综合效率“有效”的仅有2年, “无效”的有13年 (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的有7年, 仅规模效率“无效”的有6年) , 综合效率平均值仅为0.789, 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34, 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47。各年度效率波动较大, 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趋势, 而规模效率的变化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在“无效”年度中, “规模报酬递增”的仅有1年, 12年为“递减”。这种情况可能与科技经费的相对快速增长而科技人员增长相对较慢有关 (同期, 科技全时人员的年均增长为2.6%) , 由于人均经费的迅速扩大, 达到一定程度后造成了部分年度经费资源的利用率下降。因此应该重视科技投入的结构优化问题。
(2) 各类成果的产出效率水平存在差异。
从平均值比较来看, 其综合效率排序为:专利成果>成果转让>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科技奖励;纯技术效率排序为:科技论文>成果转让>专利成果>科技著作>科技奖励;规模效率排序为:科技奖励>专利成果>科技著作>成果转让>科技论文。
(3) 各类成果的产出效率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科技著作”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降幅很大 (1.000 0.130, 仅在2000和2002年出现小幅回升) , 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出现下降, 但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 是造成综合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说明应该重点加强“技术”因素的改造和提升 (如管理改革、制度建设、结构优化等) 。在效率“无效”年度, 其规模效应有5年为“规模报酬递增” (1993-1997) , 但在其后的9年 (1998-2006) 则全部为“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在前期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增加投入能够促进效率提高, 而在后期经费的快速增长造成了部分资源的利用率下降, 继续增加投入会进一步加剧浪费, 降低效率。
“科技论文”的综合效率表现为“大幅下降 (1993) —小幅回升 (1994—1995) —长时间持续下降 (1996-2006) ”的状况, 整体表现不佳, 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的持续下降造成。除第一年效率“有效”外, 其它年度均为“无效”。“无效”年度中, 同样表现为前期“规模报酬递增” (1993—1997) , 后期“规模报酬递减” (1998—2006) 的状况。因此, 应该适当控制投入的规模。
“专利成果”效率在2001年前整体呈下降趋势 (仅1999年略升) , 2002年后一路上升, 不论下降还是上升, 趋势都比较明显。从数据分析, 造成升或降的原因主要在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化, 而2002年则是其转折点。这种状况反映出, 在2001年以前, 高校科技管理存在一系列制约专利效率提高的“技术因素” (如方法、制度和结构等) , 2002年后这些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克服, 促进了专利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与全国高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普遍不重视, 到近年的普遍高度重视的情况是基本吻合的。从规模效应来看, 目前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反而会引起专利成果的规模报酬递减, 必须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成果转让”效率的变化趋势是“先降 (1993) —后升 (1994—1999) —再降 (2000—2006, 期间2002年小幅回升) ”, 且在2006年降到谷底。在上升阶段, 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高, 而在下降阶段则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下降造成 (个别年度由于规模效率下降造成) , 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技术”因素的改造。从规模效应来看, 除中间段 (1999—2001) 出现“固定”、“递减”和“递增”交替出现外, 同样呈现前段“递增”、后段“递减”的情况, 整体情况和原因与“科技著作”没有太大区别。
“科技奖励”综合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仅1995年微升) , 趋势明显, 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下降造成, 同样应该大力加强“技术”因素。从规模效应来看, 三种效应交替出现, 而从2006年情况来看, 应该适当减少投入的规模。当然, 由于受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影响 (如2000年后部分部委奖励相继取消并减少奖励等次, 2003年后国家奖也减少了奖励的等次) , 统计得出的“效率”仅仅反应前后数据之间的相对关系, 未必完全反应科技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 这是应该注意的。
(4) 各类成果的纯技术效率整体小于规模效率。
除“科技论文”外, 其他四类成果都是纯技术效率明显小于其规模效率, 说明技术因素是影响其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5) 纯技术效率的离散程度整体大于规模效率。
从各年度纵向来看, 除“科技论文”外, 其他四类成果都是纯技术效率的离散程度相对较高。而从各类成果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看, 同样是这样的情况 (相差幅度相对较小) 。与 (4) 中的情况结合来看, 说明1992-2006年期间, 技术因素波动较大, 但还没有找到一条全面提高技术效率进而提高综合效率之路, 因此“技术”改造和升级仍需大力加强。
5 结 论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1992—2006年, 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偏低且波动较大; (2) 各类成果的产出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3) 各类成果的纯技术效率整体小于规模效率, 但其离散程度整体大于规模效率; (4) 近年规模效应全部为“规模报酬递减”, 适当减少经费投入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技效率。
当然, 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 (如“鉴定成果”因数据不全没有被列入, 有些指标没有进一步细分等) 、数据可靠性和处理方法本身局限性的影响, 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因此研究结论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静, 王立杰, 石晓军.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1) :109-117.
[2]樊华.DEA/PCA模型在科技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 :81-84.
[3]陈腾, 叶春明, 沈杰.基于DEA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J].情报科学, 2006 (8) :1199-1202.
[4]张海燕, 陈士俊, 王梅, 李鑫.2002~2005年间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1) :109-114.
[5]杨洪涛.上海市普通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 :120-122.
[6]张运华, 吴洁, 施琴芬.高校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效率分析——价值链角度的考察[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8) :133-135.
[7]何骁威, 乔小勇.“十五”期间中国省域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分析——基于改进的DEA数据包络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 (5) :386-388.
[8]赵书新, 郑林昌.北京市重点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消费导刊, 2009 (8) :28-29.
[9]骆卉慧.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校科技系统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 2005.
[10]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11]唐五湘, 李冬梅, 周飞跃.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3) :43-46.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 篇9
一、强化政府责任,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市委市政府2010年9月出台《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明确提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做到“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 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为落实《决定》, 2010年我市预算内财政教育经费达到160.72亿元, 比上年增加22%, 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04%, 比上年的14.9%提高0.14个百分点。当年财政超收部分安排教育经费4亿元, 为建市以来安排超收最多的年份, 并自2011年开始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 我市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总量。主要措施包括民办学校在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依法享受公办学校相同政策;对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拨付一定运行经费;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各项合理待遇;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 2010年我市教育总投入达到225.5亿元, 比上年增加31.8%。
二、把握投入导向, 发挥教育经费最大使用效益
针对我市外来人口多、原特区外教育事业薄弱、市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我市把握投入导向, 合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以优质教育服务惠及民生, 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投入结构, 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1月我市出台《关于优化深圳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意见》, 提出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推行生均拨款制度, 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
二是确立投入重点, 促进特区教育一体化。我市把原特区外普通高中建设、原村小改造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 并开展“百校扶百校”等行动, 教育投入向原特区外倾斜。在“十一五”时期投入近20亿元在原特区外新建8所高中、投入近10亿元进行特区外原村小改造基础上,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的10所高中有9所位于原特区外, 预计投资近20亿元。
三是保障改善民生, 高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我市自2008年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仅2010年即惠及全市54.65万名学生, 其中非深户籍学生30.68万人。除国家规定的免缴杂费、课本费外, 我市增加免收练习本费项目;对公民办学校统一按最高收费标准给予补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0%以上的学位、公办学校55%以上的学位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
三、加强管理监督, 确保经费使用落到实处
我市通过加强预算监督、核算监督、审计监督三项措施, 确保教育经费使用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预算监督。全市公办学校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学校的各项支出严格区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 保证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 有效增强了部门预算约束力。
二是加强核算监督。将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分别纳入市、区政府或教育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核算, 实行统一财务机构、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银行账户、统一档案管理的“五统一”及预算管理体制不变、经费使用权不变、经费支出审批权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单位法人代表法律责任不变的“五不变”模式, 积极发挥了财务集中核算监督作用。
论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 篇10
(一) 关于R&D的概念界定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或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的缩写, 在我国通常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 或简称为“研发”。目前, 国际上对R&D的定义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对R&D的定义为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定义。UNESCO从科技活动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的角度给出定义, 科技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 即自然科学 (Nature Science, 包括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科学) , 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中, 科技知识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科技教育与培训 (STET) 和科技服务 (STS) 。这个定义是很宽泛的, 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囊括了主要的学术领域和知识或学科的门类。这个定义不仅表明科技活动所包含的诸多方面, 还强调指出科技活动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知识产生、发展 (现译为开发) 、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这个定义界定了科技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特别指出了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R&D活动包括3大类研究活动: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和试验开发 (experiment development) 。
2、经合组织 (OECD) 的定义。OECD自成立以来就将R&D的定义与统计作为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的重点, 1963年, OECD各国的专家们同意为R&D支出给出一个国际定义并编写了《弗拉斯卡蒂手册》。根据标准化的程序一些国家进行了几年的定期调查以后, OECD建立了拥有可靠国际数据的数据库, 使得对R&D经费和其他一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成为可能。OECD对R&D活动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为了增加知识总量 (其中包括有关人文和社会知识的总量) 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发明新的用途。
3、我国关于R&D的相关概念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科学技术部的概念界定,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 (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 获得新发展、新学说) 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 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 (原理性) 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 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 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 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二) 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为了研究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丹尼森等人利用“索罗余值”的测算方法, 得出技术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6%左右 (1948-1981年) 。我国学者沈坤荣通过对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 (TFP) 增长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 并在1996-1997年达到了56.5%。
在我国, 梁莱歆等 (2005)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对R&D经费投入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在R&D经费投入与产出滞后一定时期的条件下,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较显著, 但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的贡献偏小。
许晓雯等 (2004) 针对R&D活动绩效评价中大多没有将R&D经费投入作为成本看待的做法, 引入经济效率概念, 指出在R&D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中应贯彻产出/投入分析的思想。并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投入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 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3大地区投入绩效的差异。
柳卸林 (1995) 对我国投资品工业、消费品工业R&D支出及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对外开放政策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7) ,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由此可见,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而技术进步又与R&D支出密不可分。因此, 促进公司R&D经费投入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R&D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从R&D经费投入规模的角度来看,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 10年来, 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 并且增长幅度不断加大, 这与我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 我国R&D经费投入在GDP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 并于2002年首次突破1%。近年来更是快速增长, 2007年达到了1.49% (见图1)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态势和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有望于2010年突破2%。
因此, 无论从R&D经费投入总量的绝对额还是从其强度相对数来看, 我国的R&D经费投入规模都呈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 这一方面体现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 另一方面也与国家近年来鼓励科技与创新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具有明显偏低特点。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主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高生产资料投入的粗放型方式为主,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数据研究显示, 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约为1.5-2.5%;工业化高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大于2.0%。我国2007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9%, 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尾声, 即将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 要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此其中, 首先要在保持R&D经费投入总量增长的前提下, 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份额。其次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 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此外, 还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纳入国家创新评价体系, 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摘要: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 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 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 但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明显偏低。因此, 研究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研究与开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调查手册[M].新华出版社, 2000.
[2]、凯文·布赖恩特.科技指标的发展:从R&D到知识经济, 科技指标及其在政策中的应用[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Z].
[4]、丹尼森.美国生产力增长的终断[J].经济学家杂志, 1983 (3) .
[5]、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1997 (10) .
[6]、梁莱歆, 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 2005 (2) .
[7]、许晓雯, 蔡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5) .
科技经费投入 篇11
【摘要】 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较多,但财力不足,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负债超常增长、学费拖欠严重等问题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本文对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湖南;新升格高校;经费投入
一、该学院高校基本情况
该学院创办于1958年,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省市共管的新升格地方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教育经费拨款及教育事业收入。成立后学校经过扩招扩建,2008年底总资产达5.6亿元,负债2.35亿元,净资产3.25亿元。该学院地处交通枢纽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该市的最高学府,但在整个本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升格后转型任务艰巨,历史包袱重、底子薄,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转型任务艰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引进人才难、投入大,生源吸引力小、招生成本高。
二、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面临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对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新升格地方高校社会筹措经费能力很弱。目前我国政府财政对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显得严重不足。据省发改委调查表明,2004年与1999年比,我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增加了2.51倍,而同期省、市、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只增加了1.65倍;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省高校在基建等方面投入大幅增加,但我省高校基建总投资比重,还由1999年15.5%下滑到5.5%。省教育厅负责人则称,政府财力支持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极不相称。“2007年我省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在全国排名仅为第26位。”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政府对事业经费拨款总额虽有提高,财政拨款占学校收入总额的比重反而下滑。这就表明,我们想要发展,但财政投入跟不上。同时,社会捐资助学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对于非知名的该学院来讲缺乏竞争力。
(二)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负债超常增长。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出现了发展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老化,教学难以统筹安排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办学规模稳步发展,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依靠银行贷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08年底,某学院银行贷款债务总额2.1亿元,仍有很大的建设资金缺口,学校负债规模超常增长,给新升格地方高校造成巨大的偿债负担以及付息压力,根据学院还贷预测,以还款期10年平均计算,每年仅支付利息就需近 1000万元,财务赤字的积累和增加使得一些新升格地方高校财务风险逐年增大。
(三)省政府对新升格地方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该类新升格地方院校现行的“省管领导,省管财政”的双重管理体制,存在管理体制与投资方式的落差,在政府重视程度上与省部属高校有较大差距,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为加快全国一流高校建设,省政府、省教育厅在重点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等方面给省部属高校以重点支持,而新升格的地方高校根本享受不到。
(四)尽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贫困生有所倾斜,学生拖欠学费问题还是较为严重。由于新升格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来自经济落后的山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整体较差,贫困生比重很大。2007-2008学年,该学院贫困生占同期本专科生的40%,其中特困学生占12%,截止2008年底,该校累计欠缴学费人数达1600人,金额达 1500万元,占当年应交学费的18.9%,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升格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化解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压力的对策建议
新升格地方高校以其“地方性”区别于部属院校。我国教育体制及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决定其快速发展,首先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为地方高校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其次新升格地方高校要找准位置,服务地方经济,切实降低办学成本,勤俭节约,合理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
(一)新升格地方高校的发展要以财政教育投入作支撑。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各级政府应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正因为高等教育看重的是社会效益,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财政拨款应该作为新升格地方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在目前学生资助政策颇为滞后的情况下,政府应强化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的角色,提高政府投入在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体制,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在财政预算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份额,使其成为政府优先投资的事业。
(1)采用定员定额核定方法,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按照我国现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针对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大部分院校生均指标低于评估标准的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核定地方高校规模,在此基础上,确定生均拨款基数及教职工人员经费拨款基数,再结合教育成本上升幅度,剔除学费收入部分,按照成本分担补偿原则,承担政府应负担的份额,使地方高校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不至于因政策性投入不足而出现资金缺口。
(2)增加专项拨款,缓解新升格地方高校固定资产投资压力。
针对目前高校负债超常增长的现象,一方面应健全地方高校重大投资决策制约机制,防范财务风险,明确经济责任,加强贷款管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高校重大投资项目的宏观管理,对经过充分论证的重大投资项目由财政专项资金支付。例如征地、拆迁、校舍建设,这些项目投资大,新升格地方高校以现有的资金来源无力承担,政府应将地方院校的基本建设纳入整体规划,逐步安排专项资金解决。
(二)利用资本市场,鼓励引进社会资金促进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的发展。
限制湖南省地方高校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问题,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或融资渠道狭窄是教育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所特有的直接融资功能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走联合办学道路。政府在融资方式上要为地方高校打开方便之门:要允许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投资教育,发展教育经营性企业;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共同推动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筹措。继续鼓励社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后勤基础设施。为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在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继续鼓励社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参与高校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新升格地方高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以多种方式筹集高等教育资金,为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提供新的财务资源。
(三)完善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资助困难学生制度。
在资助困难学生问题上,地方高校应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在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应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短期内个人信用体系难以完善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统计、信息披露和违约处罚制度,建立全国性助学贷款个人监控体系,从制度上保证贷款的有效回收。为提高助学贷款的可操作性,建议将助学信用贷款变为担保贷款,由学生家长提供还款担保,通过学生家庭所在地银行解决贷款问题。国家可进一步提高助学贷款贴息率,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基金,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充分调动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四)加强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管理,开源节流,提高使用效益。
从2001年开始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导致地方高校在校园扩张、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盲目投入,造成一定的浪费。为适应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的新形势,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要开源节流,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使用进行效益评估,不断提高湖南省新升格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S].1998
[2] 王峰虎,吴克强,叶道猛,杨笛. 陕西省属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与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41
[3]地方院校教育投入问题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探讨 篇12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城镇化建设, 促进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 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和制度保障
我国“分级管理, 地方为主, 政府统筹, 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决定了农村职教的投资经费体制只能以县 (乡) 为主。中央财政对农村职教的转移支付和政策不够明确, 执行也不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在行政经费上大多采取经费包干的办法, 各单位年度经费包干基数多年维持不变, 没有根据物价和经济发展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分拨到各单位的行政经费, 特别是农村职校的行政经费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 就更不要说新增教师工资、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学设备等项目。在体制上, 学校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 往往将解决问题的目光投向政府, 而大多数地方政府目前财政也是异常紧张, 这种情况下, 试图将地方财政向职业教育倾斜是不现实的。
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 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近几年我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大体持平, 无法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 由于来自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办学的需要, 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居高不下。在我们调研所选取的县域, 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500元/年左右, 占全国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 三年大约需要支出15000~20000元。高昂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 庞大的教育潜力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有效推动力。
目前, 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 生均预算内经费增长不大, 且呈下降趋势。各企业举办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也不同程度地逐年下降, 国家财政预算内事业费只能基本保住人员经费, 甚至有些学校连保工资都困难, 更难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有些地方领导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很肤浅, 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但不安排配套经费, 而且连专项经费也很难保证。
其直接后果是, 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教学质量不高, 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 自我发展能力弱,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 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这样, 使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形同虚设, 经费紧缺、基本建设无法上马、教学设备无钱购买, 导致学校规模、教学质量和实验实习等办学条件难以提升, 进一步限制了学校走上“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为了自我发展, 农村职校采取教职工集资、建筑商垫资的方法建设校舍, 又导致债台高筑。由于办学经费紧张, 造成许多学校连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所需的最基础的设施和设备都没有。同时, 由于经费紧张, 不但教师没有机会出去进修提高, 造成专业教师外流, 许多老教师得不到“补血”, 跟不上时代步伐, 新教师又分不进来, 职教师资素质偏低, 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二、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强化相应的政策补偿和制度保障的建议
1. 建议各级政府统筹规划, 将全面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工作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扶持。培训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递增。将这项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 实行目标管理;省人大常委会或有关专门委员会, 定期组织视察、检查和调研, 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行为,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明晰责权利, 合理调整布局, 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确保有限的职教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更要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保证正常人员经费的同时, 逐步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 使财政扶持经常化、制度化。各级政府要制订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中初级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树立终身职教观, 推行多证书制度、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形成教育—培训—再教育—再培训的螺旋式上升的受教育观。
2. 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 按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比例投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人希望进城打工, 但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职业技术训练。加入WTO以后, 大量外国资本和企业涌入, 中国大有成为世界工场之势,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到底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工场, 就在于中国能不能把握这个机遇, 能不能提供大量高素质和廉价的劳动力。要达到这些要求, 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而中等职业学校就是很好的训练场所。
3. 政府要加大对职校建设的投入。国家应该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投入主体, 职业教育投入要单独预算, 并对职业发展作出规划, 使职业教育投入有一个持续的政策保障。同时, 政府应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发行职业教育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教育财政新的运行模式, 有利于整合县域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资源, 有利于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 有利于调动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正处于困难时期, 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生源不足, 有的甚至关门了, 造成教师和教学设备闲置, 大量的资源浪费。
4.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探索可行的经济补助方法, 切实减轻农民参加培训的经费负担。要改变过去那种国家单一投资办教育的旧模式,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制定鼓励政策,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吸引更多投资者、民间机构和个人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兴办农民职业教育,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办学为主体, 各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办学经费由地方税收、地方政府拨款、中央政府资助、学生学费以及企业、私人赞助和学校产业收入等多元化因素构成。动员社会力量, 广泛吸引社会资源促进职教发展, 积极鼓励企业、团体、私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投资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加快公办职业学校改革步伐, 主动解决民办学校发展的困难, 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民办教育的优先领域, 加大城市对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口支援, 积极争取国际组织教育贷款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5. 建立竞争性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实行培训券的公费生制度。各级财政在安排农民技能培训专项资金时, 应摒弃传统的对各层次、各类型职业学校的平均分配方式, 而应采用竞争性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即需要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民及农民子女有权根据培训机构的声誉、特色、专业等, 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政府对愿意接受转移培训并确定培训单位而无力交纳培训费的农民, 以发放培训券的形式, 对其进行补贴。同时, 对热心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贡献大的职业学校, 政府应进行奖励, 使社会资源向这些优质职业学校倾斜, 以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来促使职业教育上水平、成规模、出名牌。
6. 财政部门要落实好“阳光工程”的省级配套资金和省级培训工作经费及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协调相关部门监督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要建立有效的投入和管理机制。要切实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 探索可行的经济补助方法, 切实减轻农民参加培训的经费负担。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抓住机遇, 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 把农村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 实施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 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 而后, 一方面可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 另一方面可回乡村创业, 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另外, 务工农民在城市所见所闻多, 思想开放, 信息灵通, 又有技术, 返乡后给本地城镇建设带回先进的思想, 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 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均经费的投入, 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 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 可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 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 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购买教育成果, 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 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 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 但可以将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 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 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8.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同时向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 企业也应该有分担职业教育成本的义务。为了使职业教育获得充足的资金, 我国应尽快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根据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 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 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以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即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在此基础上, 建立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对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实施成本补偿。
9. 建议政府增加农业职业院校学生财政补贴, 减少学生学费负担。农业类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子弟, 多数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同时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都是涉农类专业, 毕业后从事农业工作, 经济回报率较低, 因此学费负担重是严重影响涉农类专业的招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建议, 政府在学费和财政补贴上给予农业类职业教育一定的政策倾斜:财政每年向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增加补贴, 等量减少学生学费。增加财政补贴的数额和减少学费的数额相等, 学校并不会因此而增加收入, 只是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 切实改善农民子女爱农却不能学农的现实问题。四川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 四川省确立了“围绕转移抓职教, 抓好职教促转移”的工作思路, 省政府将中职招生任务纳入对市州政府的目标管理, 并要求各地落实到县、到校;从省到市均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改革招生体制和办法, 统筹管理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 加强宏观调控, 加大招生宣传和督查工作力度。
摘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 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和制度保障, 并提出了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强化相应的政策补偿和制度保障九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田素仙.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51211) .http://www.aweb.com.cn.农博网满城县职教中心
[2].吉东发.教学班进村是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 (20051214) .http://www.aweb.com.cn.农博网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科技经费投入】推荐阅读:
科技专项经费10-16
科技三项经费06-28
国家科技计划经费审计07-04
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06-02
经费投入不足07-05
科研经费投入07-24
经费投入机制08-17
经费投入差异09-13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08-11
企业安全经费投入计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