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效率(共7篇)
帕累托效率 篇1
一、公允价值相关性预期决策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是在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 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日新月异的社会, 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 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 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 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并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反馈性、及时性和预测性。会计信息能够反映过去, 控制现在并预测未来, 紧盯当前正在发生的情况, 并及时将其传达到经济活动的控制者或决策者手中, 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描述未来, 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决策是各参与方通过协商、谈判而达到的一种风险承担的均衡状态, 在该均衡状态下, 各相关方是否分配给相关角色成员, 决定着方案能否顺利完工、运营、取得预期收益。帕累托最优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 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一种资源有效分配状态, 如果无法在不让他人受损的情况通过公允价值相关性预期决策手段来实现各参与方效用水平的提升, 称达到了均衡水平的帕累托均衡状态, 否则视为非帕累托均衡状态。
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途径和手段, 在不损害各参与方利益的条件下改善部分参与方的效用水平。公允价值预测也即帕累托改进, 目的是将一种处于非帕累托最优的投资风险分担均衡转变为帕累托最优的风险分担均衡, 以期将投资风险分配给最适合决策。如图1所示。
二、公允价值预期决策不确定性控制机理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会导致企业在泡沫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在其所在的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并能够从活跃的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而在金融危机时期, 由于持有的投资工具 (如基金、股票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 大幅贬值, 按市值入账而产生巨额损失, 企业在资产贬值、盈利下跌的情况下难以寻找到融资, 放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从本质上看, 公允价值只是将企业经营情况如实反映出来, 并且将市场波动的动态影响尽可能地捕获和扫描下来。这决定了公允价值必然会反映市场的波动。
公允价值计量是具有较强的决策相关性的, 公允价值信息将市场信息通过价格变化反映在报表中, 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上市公司在确定此类投资的公允价值时,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找到这样的市场价格, 或者即使已找到这样的价格, 却不知道是否可以使用, 而且, 公司可能考虑到公允价值的估值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价格的取得方式等问题, 因此, 上市公司在做选择时有可能对公允价值不予考虑。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配套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如果符合条件, 使用公允价值, 但是对于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税收制度就存在许多不明确的方面。如对于公允价值的变化是否允许抵减所得税, 税法尚不明确。在按照公允价值计价后, 投资税的交纳标准如何计算。投资采用成本模式核算, 当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可以在税前全部或部分抵扣, 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对投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也就享受不到税前抵扣的优惠。
企业为降低自身投资中承担的风险水平, 将进行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是指对决策方案受到各种事前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变化与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和估计。它是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该分析可以尽量弄清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预测项目投资对某些不可预见的政治与经济风险的抗冲击能力, 从而证明项目投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避免投产后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和收益, 以致使企业亏损。
假设不确定性因素X1, X2, …Xk, 确定因素Xk+1, Xk+2, …Xn, 在此称这一状态为初步均衡状态, 也即商品禀赋。从公允价值信息不确定性角度看, 放弃的是用投资风险交换风险成本, 能带来收益b1i, 但可节省因承担风险而付出的成本Cli。公允价值信息确定性角度看放弃的是承担风险需付出的成本C2i, 可获得风险收益b2i, 从这种角度看, 可以看成投资风险, 而公允价值的投资决策的确定因素用风险成本从不确定因素那换取投资风险。基于这一分析, 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埃奇沃思方图。
从埃奇沃思方图可知, 帕累托均衡点只能在契约线上获得, 将投资风险按照不确定因素获得的回报由高向低排列, 不确定因素只将ul (Xi)
- ul (Ci) 的风险基本因素以获得大于风险成本的风险收益使自身效用得到提升。确定的投资因素在承担风险Xi~Xk时尽管需要支付风险成本, 但其可获得比风险成本更高的回报, 确定的投资因素的效用水平也得到提高, 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最终达到新的均衡点B。从初始禀赋点A到帕累托均衡点B, 不确定因素将ul (Xi)
- ul (Ci) 的风险自行承担, 获得效用的提升, 确定的投资风险承担不确定的因素转移的风险, 付出风险成本但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险回报, 确定的投资的效用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实现均衡。这样, 不确定因素通过一系列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合理分配到各参与方, 实现风险分担的帕累托最优。
三、公允价值决策预期效用的合理性
公允价值强调一个自愿的交易发生在公开的市场上, 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以价格作为载体的评价。公允价值的这个属性决定了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比如要有良好活跃的市场、要有完善的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等。风险分担的帕累托最优是风险控制的目标, 任何使风险分担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的影响因素都会造成会计项目风险控制的无效率、资源的浪费。
第一,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价格信号的引导, 而公允价值是当前的实际交易价格的体现, 建立在信息完全公开基础上, 如果刻意隐瞒部分风险或自身信息, 造成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增加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导致均衡点ul (Xi) =ul (Ci) 下移, 这种公允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估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 也有助于正确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从而引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因此, 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是最具决策相关性的。
第二, 加强监管, 减少寻租成本。会计项目中存在的寻租现象, 寻租现象存在加大各项目参与方的投资成本。确定的因素投资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其投资收益, 造成承担部分本可盈利的投资风险变成保本, 本可保本的变成亏损, 这样必然导致不确定的因素无法转移本可转移给确定因素的投资风险, 均衡点ul (Xi) =ul (Ci) 相应上移, 均衡点上移后尽管不确定因素能够获得福利的提升, 但确定的投资因素的福利更大幅度缩减, 增加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减少, 无法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用的决策必然是及时有效的, 在有效的市场中, 最新的信息都会通过价格迅速公正地反映出来。而及时有效的信息必然能提高决策效率, 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提供的最新市场信息也必然会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率。
第三, 从理论上讲, 公允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结合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广泛运用的估值技术, 决策人员只要知道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和当时的市场利率就可以计算出该项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某一特定时点的期望值, 体现了公允价值信息的预测性。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提供未来的信息, 而这就拓宽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视野, 进一步提高了其决策有用性。
- ul (Ci) 的风险自行承担, 获得效用的提升, 确定的投资风险承担不确定的因素转移的风险, 付出风险成本但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险回报, 确定的投资的效用水平也得到提高, 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实现均衡。这样, 不确定因素通过一系列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合理分配到各参与方, 实现风险分担的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姜彤彤.论公允价值的计量[J].财会研究, 2008, 3:44~46
[2].孙丽影, 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 2008, 11:29~34
[3].刘晓娟.公允价值定义探索[J].现代会计, 2008, 4:44~46
[4].李欣, 张倩.公允价值估值法为何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失灵[J].管理论坛, 2008, 12:21~23
[5].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运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8, 10:18~24
[6].于永生, 骆铭民.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路径分析[J].财务与会计 (综合版) , 2008, 11:34~36
[7].范长江, 王飞.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2:37~39
[8].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计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出版社, 2001, 7
[9].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6
从帕累托定律说开去 篇2
言归正传,先和小李说:抱定终身习武信念的人大概有两类或两种结局——种苦练一生,成绩一般;另一种成就一世英名,起码也是一个拳种的领军人。究其根源,文化修养起了很大作用。金庸先生谙熟此道,他笔下的黄药师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其武功在和他齐名的人中也是佼佼者。说明什么呢?说明“武夫”和“武术家”的区别,说明综合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对习武并非无用。我时常说:很多知识是通用的。前几天收听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金一南少将的讲座,受益匪浅。金教授在讲述战略学知识的时候说起了帕累托定律,我也想引用它和习武汗没少流,但收效甚微的朋友谈点的看法。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和20%关系;比如,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因此,帕累托定律又叫“二八法则”;80/20效率法则、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揭示了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这说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会有大量的收获、产出或回报。同时提示我们,全局往往会被局部所颠覆,全局也往往被局部所拯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一个过程中,只有几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比如成语中的“功亏一篑”指的是绝大部分事情都做的很好,就是一个环节的失败导致了“只因一招错,满盘皆是输”。“三国”中的失街亭逼得诸葛亮唱了空城计,马谡丢了脑袋,这是“全局为局部所颠覆”的例子。而“出奇制胜”“力挽狂澜”则是“全局为局部所拯救”的情况。正如著名作家柳青说的那样:人生的路虽漫长,但关键的就那几步,“那几步”就是“局部拯救全局”的“20%”。军事上也是如此,有的将军一直打胜仗,但是一个败仗却毁了全局和他的一生;有的将军总打败仗,但一个胜仗却成就了全局和他的一世英名。大学毕的朋友可以回顾一下,在你学过的全部课本和辅导书中,真正对你工作有用的到底占了多少呢?分析一下这个百分比就明白帕累托定律的意义了。帕累托定律极其灵活多用,能有效地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组织中的功能和任何个人工作。定律告诉我们要遵守下列事顶——鼓励特殊表现,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选择性寻找,而非巨细无遗的观察;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到生活的深层去探索,找出那些关键的20%,以达到80%的好处……
我认为,习武也同样适用于帕累托定律,有的老师恨不得把全世界的武术都列到广告里面,好像教的越多就可以证明他会的越多,越可以显示他的实力,可他就忘记了想想,你让学生学那么多,到底有多少是有用的?对于那些文化层次低,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包括其家长来说,要学好、学精武术,要正确引导孩子并为他找个合适的师傅,同样需要多掌握些知识,不要把眼睛就盯在武术上,更不要犯“贪多嚼不烂”的错误,所谓“不求千招会,只求一招精”是也。武术大家李小龙的“倒空你的杯子”的理论希望对武术只求学的多,把自己练得死去活来的,以为这样“吃得苦中苦”,就可以“方为人上人”的人有所启迪。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笨的说法,这样的路如果走上一生,如果不正确运用“二八法则”对所学的东西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想成为“人上人”可能需要几生的时间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对综合理论根基的依托,综合理论可以提高我们找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能力,现实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同一个运动员,付出同样的汗水,在不同教练的指导下会有不同的成绩,泰森就是样子;同样规模的企业,因为老板的水平不同,效益却是天壤之别,此乃“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是也;同一个结论,有的人思考一天就可以得到,有的人思考一年还不如人家思考一天,为什么呢?文化底蕴不同是也。打工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吧:一样的工作,甲处的员工8小时工作,节假日休息,工作愉快,工资很高;乙处的员工和他们的老板一样,一天天干得翻蹄亮掌,累得披头散发,拿着微薄的工资,看着老板如丧考妣的脸,听着老板声嘶力竭般的训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企业的老板运用了“八二法则”,他注重的是全部,是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影响全局的那20%的“关节”。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是“永动机”,明智的做法是“文武之道,有张有弛”;是“二八法则”,不是“八二法则”,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到头来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我建议年轻的武术爱好者们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与时俱进,舍得抛弃一些不科学、不现实的做法,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凡遇事都想事无巨细,追求完美无缺的人,其结局可能是既不美,又有缺。一定记住——我们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佛!还有——在错误的路上跑的速度越快,造下的孽就越多;跑在错误路上的人,能够停下来就是进步。
真成:
朋友们,这个小栏目之所以叫“心心相映”,无非是说,我想让我的心和朋友们的心永远相映。本期的栏花第一次使用是在2008年的5月,2009年的5月又使用了一次,这是第3次使用了,同样还是在5月……
帕累托法则在仓库盘点中的应用 篇3
1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是在80/20法则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法则。80/20认为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 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 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例如,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时间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 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 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 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80/20原则表明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
帕累托法则与80/20法则所不同的是, 80/20强调的是抓住关键, 帕累托法则是强调要分清主次, 并将管理对象划分为A、B、C三类。帕累托法则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进行分类排队, 分清重点和一般, 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 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2 仓库盘点分析
2.1 仓库物料分析
根据仓库的用途一般可把仓库分为生产型原料供应仓库、批发仓库、零售仓库、储备仓库、中转仓库等。本文以原料仓库 (隶属于生产物流) 为例进行分析。一般的原料仓库隶属于加工制造型企业, 这类加工制造型企业的仓库物料可分为传动件、液压气动件、机械加工件、密封和橡胶制品、五金标准件、耗材等等。规模较大加工制造型企业的仓库物料品类繁多 (有的企业物料品类成千上万) , 全面盘点耗时费力, 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 而且静态停业盘点时会影响到收货和发料, 影响生产环节。采用帕累托法则对这类企业进行科学分类管理, 可以提高盘点效率。如果企业规模较小, 物料品类较单一、数量少时, 则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分类盘点, 应定期全面盘点。
2.2 帕累托分析法在仓库盘点中实施的步骤
(1) 收集并整理库存数据
仓库盘点前, 应收集需要盘点的物料数据并整理。整理应选定某一参数进行排序。举例说明, 表1为某公司月末库存数据, 该公司共有12种物料, 库存量、单价、总价等如下 (已按照总价降序排序) 。
(2) ABC分类
在进行ABC分类时, 需要找出断点, 断点对ABC结果的有着重要的影响, 断点的设置没有明确的界限, 在实际工作中, 主要依靠仓库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当某一物料与其它物料数值相差较大时, 一般来说, 这点可以看做是断点。有时若相邻物料直接无法确定断点, 可以用比较差值得出。通过比较表1数据可以看出, A、B、C三种总价百分比均10%, 远远超过其他物料, 归入A类。I、J、K、L物料总价百分比小于1%, 归入C类。D物料总价百分比为7.49%, D类物料和C物料、E物料总价百分比差值为2.51、4.06, 和C物料差值较小, 应和C物料归入一类A类。H物料总价百分比为1.71%, H类物料和G物料、I物料总价百分比差值为0.35、0.85, 和G物料差值较小, 应和G物料归入一类B类。这样, 可以得出ABC分类表如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 A类物料库存量占比36%, 总价占比88%, B类物料库存量占比16%, 总价占比9.9%, C类物料库存料占比49%, 总价占比1.17%。这数据正好印证了帕累托法则, 库存数量不多的物料, 占大部分存货价值, 库存数量大的物料, 仅仅占很小的存货价值, 其他都属于中等库存物料, 数量和价值都在两类之间。
(3) 盘点策略
确定ABC分类后, 要对分类好的物料采用不同的盘点策略, 使盘点管理更科学、盘点效率更高。因A类物料库存价值高、数量小, 应每月进行盘点, B类物料价值中、数量一般, 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盘点, C类物料价值低但数量多, 盘点一次需耗费大量精力, 每半年度或每年度盘点一次。A类、B类物料因数量相对较少, 盘点时可以采用动态盘点方式。C类物料数量大, 盘点时需采用静态停业盘点。
3 补充措施
由于在实施帕累托法则进行仓库盘点时, 分类具有很大的人为性, 这就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物料的特点来分类, 视物料的属性来定。比如, 本文所举例的ABC分类是以总价为基础进行的, 但在B类物料中, F物料、H物料单价高, 甚至超过了部分A类物料, 也应当归入A类物料。
对于C类物料中的一些耗材类物料如标准件、O型圈、管箍等, 可以采用成包、成套的方式进行盘点。这些物料若按照逐条去清点标准件会耗费很大的精力, 起不到应有盘点效果。可以采用每50、100或200条为一个存放单位进行盘点, 可以提高盘点效率。
C类物料中有一些用于生产中的辅料配件, 例如发动机辅件、液压系统辅件件、传动系统辅件等等, 若配套辅件品种和数量固定时, 可以把这类物料打包存放, 按照一种虚拟物料来进行盘点管理。
对于库存中的滞库物料盘点, 采取盘点后封存的方式, 在后续盘点时可以采取查凭证加抽盘物料的方式进行。
帕累托法则提高盘点效率, 减少浪费人力, 但它是强调对A类物料投入精力多, 对C类物料投入精力较小, 加上分类依靠人工分工来进行归类, 有些重要物料 (如危险品类物料) 价值占比较小, 可能会归入B类或C类。这些物料管理者应单独列出, 制定专项盘点措施。
4 结语
帕累托法则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在仓库盘点中, 运用帕累托法则进行ABC分类, 可以减少仓库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盘点效率, 使盘点工作更科学、系统。
参考文献
[1]邓晶.存货管理的ABC分类法[J].工作研究, 2002, (04) .
帕累托效率 篇4
一、劳资博弈中的“囚徒困境”
劳资关系是指劳方与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双方的博弈得以确定的。我们假设双方均满足“经济人”假设, 即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劳方希望在尽可能少付出的前提下收入最大化, 而资方试图支付劳方尽可能低的工资, 同时使收益最大化 (1) 。假设资方的策略空间为“高工资”和“低工资”, 劳方的策略空间为“接受”和“不接受”。当资方采取支付“高工资”战略, 而劳方采取“接受”战略时, 资方得到6单位收益, 劳方得到4单位收益;当资方采取支付“高工资”战略, 而劳方采取“不接受”战略时, 资方得到3单位收益, 劳方得到5单位收益;当资方采取支付“低工资”战略, 而劳方采取“接受”战略时, 资方得7单位收益, 劳方得到1单位收益;当资方采取支付“低工资”战略, 而劳方采取“不接受”战略时, 资方得到4单位收益, 劳方得到3单位收益。支付矩阵见表1。
当资方选择“高工资”策略时, 劳方选择“接受”策略时得到4单位的收益, 而选择“不接受”策略时得到5单位的收益, 所以劳方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 会选择“不接受”策略;当资方选择“低工资”策略时, 劳方选择“接受”策略时得到1单位的收益, 而选择“不接受”策略时得到3单位的收益, 所以劳方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 会选择“不接受”策略, 说明劳方的占有策略是“不接受”。当劳方选择“接受”策略时, 劳方选择“高工资”策略会得到6单位收益, 而选择“低工资”策略时会得到7单位的收益, 此时资方会选择“低工资”策略, 当劳方选择“不接受”策略时, 劳方选择“高工资”策略会得到3单位收益, 而选择“低工资”策略时会得到4单位的收益, 此时资方会选择“低工资”策略, 说明资方的占有策略是“低工资”。由以上分析可知, 博弈的均衡结果是资方支付“低工资”, 而劳方选择“不接受”, 资方得到4单位收益, 劳方得到3单位收益, 劳资双方的收益和等于7。而当资方选择“低工资”策略, 劳方选择“接受”策略时, 劳资双方的收益和为8, 当资方选择“高工资”策略, 劳方选择“接受”时, 劳资双方的收益和为10, 而当劳方选择“不接受”时, 二者的收益和为8。由此可见, 博弈的均衡结果却是四种策略组合中收益总和的最小的组合, 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囚徒困境” (2) 。
“囚徒困境”的出现, 说明当劳资双方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博弈时, 所得到的支付并不是最优的, 相反却是最没有效率的, 揭示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 (3) 。由于劳资双方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所以上述的劳资博弈近似于零和博弈, 双方均希望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将对方置于竞争的对立面, 而没有考虑与对方的依存关系。事实上, 劳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劳资关系中的对立面, 仅仅出现在利益的分配过程中。如图一所示, 清晰的揭示了这一关系。
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 通过协商签订雇佣劳动合同, 形成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确定以后, 劳方通过向资方提供劳动力而获得薪酬、福利, 同时, 资方由于支付了薪酬、福利而获得劳方提供的劳动力, 通过与相关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各种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资方将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通过销售市场进行销售而回收成本, 获得利润, 劳方用所获得薪酬福利购买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经过这一过程, 由劳资双方共同合作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实现循环, 即完成了上图所示的实线部分的循环。伴随着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实现销售, 资方回收成本并获得利润, 并利润中的一部分以薪酬福利的形式分配给劳方, 劳方用得到的薪酬福利在市场上购买其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从而实现了如上图所示的虚线部分的循环。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在劳资双方密切合作, 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 劳资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现了劳资关系中统一的一面。因为只有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才能实现盈利, 只有实现盈利, 资方才可能继续维持或是扩大企业的生产运营规模, 劳方才有机会通过出卖劳动力的方式获得薪酬、福利 (4) 。但是, 当企业实现盈利后, 劳资关系中的对立面就凸显出来, 因为在利益总额既定的前提下, 双方在“经济人”假设的驱使下, 试图最大化自身收益, 从而使分配过程中表现为一种“你多我少, 你少我多”的零和博弈。
二、“囚徒困境”的帕累托改进
“囚徒困境”的出现, 深刻揭示了劳资问题产生的原因。个人理性条件下的占优策略导致了劳资博弈结果的低效率。在利益分配过程中, 影响劳资双方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待分配的利益总和和公平感, 下面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 利益总和
当劳资双方通过合作而创造出一定利益后, 在“经济人”假设的驱使下, 双方均试图使自身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从而出现劳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 同时使劳资双方的矛盾变得尖锐而不可调和。但是如果被分配的利益总和不是一定的, 通过增加利益总和, 使劳资双方在分配的过程中均可以增加各自的收益。即劳资双方在分配既定数量收益的基础上, 再一次分配由于双方在利益创造过程中通过合作增加的收益, 从而使分配过程中双方各自的收益均增加, 则会出现帕累托改进现象, 从而增加双方的收益, 这也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通过上一部分的分析可知, 出现囚徒困境时劳方采取“不接受”策略获得3单位的收益, 资方采取“低工资”策略获得4单位的收益, 劳资双方的收益总和为7单位。但是, 当资方采取“高工资”策略而劳方采取“接受”策略时, 资方获得6单位收益而劳方获得4单位收益, 劳资双方获得的收益总和为10单位。可见, 当劳资双方通过合作而创造出更多的收益时, 劳资双方都会因为利益总和的增加而增进各自的收益。
2. 劳资双方的公平感
劳资双方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 首先会关注自身利益的多少, 通过与自身的付出进行比较进而衡量该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当分配的结果不能满足自身的付出时, 就会认为是不公平的, 此时分配的结果是不稳定的, 即使是相较于“囚徒困境”的帕累托改进。当分配结果与自身的付出相符时, 参与分配的一方就会考虑自身获得的收益与对方的差距, 如果差距处在可接受的范围, 该分配结果就是可接受的、公平的。但是, 如果双方各自获得的收益差距过大, 获得收益较少的一方就会认为该结果是不公平的, 在该种情况下, 由于公平感的丧失, 即使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分配结果, 这种分配结果也不会出现, 亦或是出现后也不会稳定存在 (5) 。
上述两种原因的存在, 使得一种博弈结果的实现与否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一种博弈结果是相较于“囚徒困境”的帕累托改进, 若双方都接受这一博弈结果, 则该博弈结果必须使博弈双方感觉到公平。当有一方感觉到不公平时, 该博弈结果就不会被接受, 即使劳资双方的收益总和增加了, 说明公平感的存在使得某些帕累托改进无法依靠双方博弈自发形成。各种不同情形的分析过程如下:
劳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是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增加各自的收益。如图二所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 水平轴OA表示劳方的收益, 且A点表示的劳方收益多于O点;垂直轴OB表示资方的收益, 由O点到B点的过程中, 资方的收益不断增大;直线OD表示劳资双方的收益相同, 即劳资双方平均分配收益, 当劳资双方的收益分配结果越靠近OD时, 劳资双方间的利益分配越公平, 当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结果位于扇形ODB上时, 资方获得的收益多于劳方, 当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结果位于扇形ODA上时, 劳方获得的收益多于资方;弧线ADB表示劳资双方收益总和的最大边界。由前面分析的可知, 当劳资博弈过程中出现“囚徒困境”即资方采取“低工资”策略而劳方采取“不接受”策略时, 资方获得4单位收益, 劳方获得3单位收益, 资方获得的收益多于劳方获得的收益, 此时劳资双方关于利益分配的结果位于图形中的C点, 劳资双方获得的收益和为7单位, 二者的收益总和小于二者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总和。通过劳资博弈过程中的收益矩阵可知, 当资方采取“高工资”策略, 劳方采取“接受”策略时, 资方可以获得6单位收益, 劳方可以获得4单位收益, 劳资双方的收益总和为10单位, 该分配结果体现在图2中, 是弧ED上的某一点。当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方案使得劳资双方的收益组合位于扇形CEF内 (不包括扇形边界CE、CF) , 劳资双方的收益都得到改善, 当收益分配结果位于边界CE上时, 双方通过合作增加的收益全部被资方占有, 劳方的收益没有变化, 当收益分配的结果位于CF上时, 双方通过合作增加的收益全部被劳方占有, 资方的收益没有变化。根据帕累托改进的定义可知, 上述三种情形反映了双方的收益均增加, 或是在一方收益不变的情况下, 另一方的收益增加, 故均是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的出现, 依赖于双方通过合作而使收益总和增加, 从而在收益分配过程中使得在双方受益均不受损的前提下, 至少有一方的收益增加 (6) 。扇形CEF成为劳资双方展开合作的基本动因。
基于上述分析, 可以发现劳资双方通过合作创造更多的收益, 从而可以使各自的收益增加。假设劳资双方均能有效预期双方进行合作而产生的总收益TU, 则阻碍双方进行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 各自取得的收益份额。当劳资双方各自获得的收益份额差距过大时, 所占份额较少的一方会因为公平感的缺失而拒绝合作。假设资方获得的收益为KU, 劳方获得的收益为LU, 则有TU=LU+KU, 资方所占的收益份额为wk=KU/TU, wk的最小值为wk0, 表明当wk<wk0时, 资方认为自己所占收益份额太少, 从而失去合作意愿;同理, 劳方所占的收益份额为wl=LU/TU, wl的最小值为wl0, 当wl<wl0时, 劳方同样认为自己所占收益份额过少, 从而不愿意合作。具体分析如图三所示:
图三中, 直线OG代表的利益分配比率为劳方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wl0, 即当分配结果位于扇形区域OBG时, 劳方认为资方获得了过多的收益, 该种分配方案是不公平的, 劳方不会选择合作;直线OH利益分配比率是资方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wk0, 当分配结果位于扇形区域OAH时, 资方认为劳方获得了过多的收益, 该种分配方案是不公平的, 资方同样不会选择合作。所以, 当劳资双方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进行合作博弈时, 不仅考虑自身所获收益的绝对值, 而且会考虑所获收益的相对值, 只有在所获收益的绝对值增加, 且各方认为分配结果相对公平时, 合作博弈才会发生。
三、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路径
由上述分析可知, 劳资双方的“合作博弈”需建立在双方认为公平合理的基础之上, 劳资双方收益差距过大, 也就无法建立劳资双方合作的基础, 劳资双方势必会走向对立, 此种状况不符合劳资双方的长远利益。下面就几种可能的分配结果进行分析。
当利益分配结果位于区域OGH时, 双方认为该结果是公平的, 双方都乐于接受, 劳资双方关于利益的分配方案, 可由双方自主协商解决。由前文分析可知, 当劳资双方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进行非合作博弈时, 博弈的均衡结果位于C点, 此时的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因为在扇形区域CEF上的任意一点所代表的劳资双方的收益均好于C点, 即存在帕累托改进使双方都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 考虑到合作双方关于公平感的偏好, 帕累托改进区域缩小为不规则多边形CMGHN, 在该区域内, 双方收益均好于C所代表的收益分配结果, 不同仅在于各方所占的收益份额不同 (7) 。由于直线OD代表劳资双方收益分配比重相同, 当分配结果由原来的C点移动到CMGDI区域时, 此时资方所占的收益比重高于劳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方处于强势地位;当分配结果位于区域IDHN时, 则表示劳方获得的收益比重高于资方, 说明此时劳方处于强势地位。
在该区域内, 由于劳资双方收益较之于C点所代表的收益均有所增加, 同时劳资双方的收益分配差异不大, 故双方均愿意通过合作实现双方收益的帕累托改进, 劳资双方所占收益份额的多少, 取决于劳资双方各自的市场力量。此时劳资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即可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
当利益分配结果位于区域OBG时, 劳方所占的收益份额比重wl低于直线OG所代表的最低收益份额wl0, 而资方的收益远大于劳方, 由于劳方公平感的缺失, 双方很难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首先, 当分配结果位于扇形MEG上时, 与劳资双方通过自主博弈实现的均衡结果——“囚徒困境”相比, 从C点运动到扇形MEG上的某一点仍然属于帕累托改进, 因为劳资双方在没有任何一方的收益变少的前提下, 至少有一方的收益增加。但是劳方认为自身所占有的收益份额过少, 而使得该种情形的帕累托改进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形下, 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参与促成该类帕累托改进的实现, 例如通过相关劳动部门参与劳资双方的博弈过程, 适当减少资方过高的收益份额从而增加劳方的收益的份额, 或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增加劳方获得的收益份额。其次, 当收益分配结果位于区域OBEM上时, 虽然劳资双方的收益之和较之于C点有所增加, 但是, 资方不仅完全占有增加的收益而且劳方的收益较之于C点还有所减少, 所以劳方的最优选择是维持劳资收益的分配结果, 即出现“囚徒困境”的C点。此种情形下, 为了弥补因为收益分配不均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 通过减少资方依靠其强势地位而获得的收益, 从而增加劳方的收益, 进而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发展 (8) 。
当利益分配结果位于区域OAH时, 资方所占的收益份额比重wk低于直线OH所代表的最低收益份额wk0, 劳方的收益远大于资方, 说明劳方处于劳资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而现阶段我国劳资关系中, 资方依然处于强势地位, 资强劳弱现象十分明显, 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 由于资方收益不能得到保证, 而资本的可替代性较弱, 易造成劳资关系的彻底瓦解,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 当该种情况出现时, 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来保证资方的合理收益, 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当劳资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差距过大时, 由于公平感的缺失, 很难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劳资双方的自主协商实现收益分配的帕累托改进。在此种情况下, 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只能依靠外部力量的介入, 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劳资关系中的统一性构成了双方展开合作的基础, 但是双方关系中特有的对立性又对双方的合作构成威胁, 所以如何在既定利益分配过程中实现双方合意的分配结果, 成为构建我国和谐劳资关系的关键所在。当劳资双方有关收益分配相关问题能够通过双方自主协商予以解决时, 双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即当劳资双方收益分配结果处于扇形OGH时, 此时双方的收益分配差距处于双方可接受范围内, 帕累托改进的存在, 使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各自的收益, 统一性居于劳资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此时不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但是, 当劳资双方因为收益分配不能达成共识走向合作时, 就需要外部力量的适当介入, 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低效率。针对我国劳资关系的实际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致力于搭建劳资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 在相关部门的参与下, 促进劳资双方就彼此重大关切的问题进行商议。在某些情况下,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以裁判的角色参与其中。其次, 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保护劳资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 将双方重大关切问题纳入相关制度规范的范畴, 如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工作条件等, 以降低劳资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后, 要建立合理有效地争议、冲突解决程序 (9) 。当劳资双方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 能够有效地予以解决, 避免由劳资关系不和谐而带来的进一步损失。
劳资关系作为现阶段我国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 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以“合作博弈”为基础的劳资关系中, 摒弃了传统意义上劳资双方由于“零和博弈”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找到了出路。劳资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帕累托改进的存在不仅使双方各自的收益增加, 而且由于双方的密切配合, 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注释
11 张丽琴.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冲突与合作[J].科学社会主义, 2013 (2) :153-156.
22 黄世政.物流园区发展从囚徒困境到合作赛局[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9) :35-41.
33 孙海涛.劳资博弈“囚徒困境”的合作解:工资集体协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 (3) :48-52.
44 单红梅, 胡恩华, 黄凰.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 2014 (4) :33-55.
55 钟罗金, 范梦, 陈琳, 王靖莫, 雷昂晨, 林俊贤, 庞慧然.资源的交换价值和工资性质对其分配公平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14 (9) :1392-1399.
66 安宇宏.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J].宏观经济管理, 2013, (3) :76.
77 刘健西, 邓翔.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失衡格局成因及对策研究[J].天府新论, 2013 (5) :42-46.
88 马永堂.国外三方协商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4) :87-90.
帕累托定律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篇5
人类进入21世纪后, 经济社会表现出新的特征: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竞争加剧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上述因素导致的顾客对产品/服务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响应、提高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成为重要的有效应对策略。世界企业500强中多数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获得优良业绩的报道, 成为供应链管理有效性和成功的很好例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节点企业集中精力专做自己的核心业务, 而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 从而做到供应链所有企业都专注各自擅长的业务, 这样就能够给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价值增值, 降低总库存水平, 减小总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供应链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过程各个环节所组成的复杂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在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中, 为了获取有效的物资运输和储存, 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和有效的相关信息所做的计划、操作和控制。供应链管理强调顾客导向、企业协作、流程整合。供应链管理涉及到的要素和内容主要有供应商、企业员工、产品和服务、顾客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供应链管理中, 二八定律的应用集中表现在对供应商、顾客、产品/服务、时间、库存和技术等方面。
1. 核心供应商
供应商处于供应链的上游, 为中游和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组装件。产成品的质量决定于初始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好坏, 所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第一步。按照二八定律, 大约20%的供应商为供应链创造了80%的价值。据此, 可以把供应商分为三类:核心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和劣质供应商。因此, 供应链中企业应该寻求跟少数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为数不多的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不可或缺, 称为核心供应商。因为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 有各自追求的目标和利益, 而且这些目标和利益通常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所以要分清哪些供应商是核心的, 哪些是一般的, 还有哪些劣质的。对于三类不同的供应商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要留住核心供应商, 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在其有困难的时候, 应积极支持和帮助, 共同度过难关。例如对供应商进行资金支持、技术指导, 在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初期就进行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互相合作和渗透, 保持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对于大多数的次要供应商则采取一般管理, 停止和剔除与劣质供应商的业务交往。
2. 核心员工
该定律又可表述为, 企业中大约20%的员工为企业创造80%的价值。据此, 把企业员工划分成三类:核心员工、一般员工和较差员工。根据二八定律, 不同类型员工采用不同策略进行管理。
将核心员工安排在重要岗位, 负责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 给予较高的薪水和提升机会, 留住和激励其更加努力工作。对于一般员工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技术培训, 明确工作责任, 督促其完成工作任务, 将当中有潜力的人员转变为核心员工。对较差员工, 要加强跟踪考核, 对于其中的害群之马要及时发现并作辞退处理。美国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用“活力曲线”把他的员工分成三类:最优秀的A类, 占20%;中等的B类, 占70%;最差的C类, 占10%。GE公司能在近2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导型企业, 与其对员工进行分类重点管理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3. 核心产品和服务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产品/服务, 一个企业大约20%的产品/服务占到其总利润和销售额的80%, 而多数产品/服务只能产生少部分利润和销售额。据此, 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 也可以划分成三类:核心产品/服务、一般产品/服务和淘汰产品/服务。核心产品是企业的生命, 必须通过设计、创新、广告、营销等手段建立其品牌, 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比同类产品中无品牌产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企业要花资金和精力来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服务, 以便在当今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立于不败之地。一般产品/服务可以弥补市场的空缺, 满足部分客户的需要, 其占用的资源和能力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而对于没有市场的产品/服务, 企业应该立即放弃或退出。
4. 核心顾客
该定律认为, 大约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80%的销售额也来自20%的顾客。据此, 也可以把供应链中的顾客分为核心顾客和次要顾客。这里的顾客除了包括最终消费者外, 还包含供应链上游的多级供应商, 中游的制造商/组装企业, 下游的分销商, 以及供应链中的中间商和代理商等。要善待和留住核心顾客, 因为他们给供应链带来了绝大部分价值。核心顾客是大顾客, 带来大订单;核心顾客是老顾客, 忠诚度高.调查和研究数据表明, 留住一个核心顾客的成本大约是发展一个新顾客的1/5或更低, 所以要尽力留住老顾客, 不要盲目发展新客户。
次要顾客对供应链贡献较小, 业务量也不大, 合作机会和次数都不大, 对其做一般管理即可。不过也要注意到某些次要顾客的发展潜力和变化, 当条件成熟时, 次要顾客也可能转化为核心顾客。管理者要注意实时动态管理, 观察次要顾客的新动向, 调整管理策略。
5. 关键时间
时间, 同样是二八定律可以应用的要素。供应链中, 大约20%的运营时间创造了80%的价值。据此, 可把运营时间分为旺季、一般季和淡季。如果以年为时间单位, 经常会发现企业的利润来自某几个时段, 即通常说的“旺季”, 如中国的国庆黄金周, 农历春季期间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期间, 尽管一年中的旺季时间非常短, 但却能给企业迅速聚集大量的利润。而在大部分时间, 即一般时间和“淡季”里, 利润却只能长时间地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甚至负值。管理者要紧紧抓住黄金时间, 使供应链的“三流”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高效率地运转, 实现总成本最低, 库存水平最小以及顾客服务水平提高的管理目标。
6. 重点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和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认为库存带来的总成本上升、市场反应能力迟钝和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管理和控制好库存成为了供应链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二八定律, 只有大约20%的库存占据了80%库存总价值, 库存管理采用ABC分类法管理库存的在供应链实践中获得了明显效果。把库存分为三类:重要的A类物品;一般的B类物品;不重要的C类物品。对于数量很少但价值很大的A类物品, 要严格管理和控制, 例如经常检查、盘点、及时补货。B类物品做简单管理, C类物品无须盘点和详细纪录。
7. 核心信息技术
帕累托效率 篇6
一、必修文本与《课外读本》的配置
《语文课程标准》最明确的一个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视语感积累、熏陶和培养美好情感, 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现行语文教材每册中仅20多篇文章, 要靠这20多篇文章达到这个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 必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而《语文读本》在文章风格、内容、体裁、主题方面与语文教材相辅相成, 或是背景的补充, 或是内容的延伸, 或是主题的拓展, 或是认识的提升。因此只有同时阅读《语文读本》,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补充必修文本教学资源的不足, 才能实现从课内到课外资源的对接, 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必修文本。譬如:必修文本《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么秦伯究竟给了晋文公什么帮助呢?学生看了《语文读本》中的《重耳之亡》就可以明白。读《〈名人传〉序》, 如果能引导学生先阅读 《语文读本》中的 《贝多芬百年祭》《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米开朗琪罗》, 就一定能将文本理解得更深刻。总之, 每学一个板块, 一篇文章, 我们都可以在《语文读本》中找到相应的文本, 进行延伸阅读。通过将必修文本和《语文读本》打通, 整合资源, 形成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必修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配置
最近“互联网+”日益红火, 我觉得“互联网+ 语文教学”才是黄金搭档。网络资源丰富而翔实, 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 恰当运用可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避免单调性。如“中学语文资源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还有“中华资源库”等都有很多图文、影像并茂的资料。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用来渲染气氛, 再现情境, 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引发想象和联想, 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 从而激活课堂, 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语文观摩活动, 一位教师在教《紫藤罗瀑布》时, 播放乐曲《清晨》做背景音乐, 导入新课, 然后让学生倾听音乐。有学生说, 他仿佛听到了鸟鸣的声音, 看到了绽开的花朵, 闻到了微风送来的清香…… 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意境。中间, 再次播放乐曲, 师生配合进行配乐朗诵, 加之教师的点拨, 学生充分领悟了语言的魅力, 受到感染, 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 学生完全沉浸在“紫藤罗瀑布”美好的意境中。此时我看到, 有几位学生已泪光盈盈。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学生通过语言形象, 借助音乐, 对作品进行了个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创造。这也是必修文本与网络资源嫁接的奇妙之处。
三、必修文本内的整合配置
我校语文组教师对课本资源进行二度配置, 将课本中的文章分为“古文选萃”“时文赏析”“诗词撷英”等几大部分, 重新将高中课本进行编排, 在这几大部分中还加以细分, 如“古文选萃”又细分为“先秦诸子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散文”“元明清小说”等类别;“时文赏析”再细分为“大家之作”“哲理短篇”“人生百态”等类别;“诗词撷英”也细分为 “自然风光”“羁旅忧思”“军旅生涯”等类别。这种分类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他根据每一届、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就将其作为“李白诗歌”系列的引子, 紧接着让后面的《蜀道难》《将进酒》《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等篇章提前与学生见面, 让学生对李白有一个较明晰的整体把握, 学生还自发地收集了李白其他的佳作, 举行了“诗仙李白诗歌朗诵会”, 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诗圣杜甫诗歌朗诵会”“诗魔白居易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 使学诗、诵诗成为班级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还将其归入“山水梦境”这个系列, 让学生将其与《山居秋暝》《归园田居》等诗篇进行对比阅读, 从而了解到诗人的惆怅与傲岸。在此基础上, 学生写出了《斗酒诗人的情怀》《豪放的李白》《飘逸的李白》《惆怅的李白》《我与李白的对话》等习作, 加深了对文本、对李白的了解和认识。
帕累托效率 篇7
1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市场,依然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整体效益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受到学术界和建筑业的广泛关注。多年来,业内人士对改变我国成本管理现状的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管理思路,也提出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些理念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以上观点被动控制有余,主动控制欠缺。应用主动控制的观点,研究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偏差进行预控的有效方法。
2 帕累托(排列)图原理
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是基于帕累托原理,该原理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在分析意大利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得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提出的,帕累托(排列)图分析能帮助人们确定相对少数但重要的问题,以使人们把精力集中于这些问题的改进上,把差错、缺陷、延迟等进行分类、分层,并从中找出最关键的因素。
这一原理是将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示技术。应用这一原理,就意味着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区分最重要和最次要的项目,就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改进,使项目成本管理的偏差处于萌芽阶段,充分的做好施工项目的主动控制,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基于帕累托(排列)图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在现代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的工作重点在于加强成本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减少成本偏差,降低成本水平,在成本管理成效上争取新的突破。以帕累托(排列)图原理为基础,运用主动控制的观点,使项目成本管理的偏差得到预先控制。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3.1 成本偏差原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地确定项成本目标、制定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和绩效考核标准、获取偏差信息、分析偏差原因和趋势、采取行之有效的纠偏措施。成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将成本偏差消灭于萌芽之中,因而,寻找成本偏差的影响因素成为必要。
学术界一些研究者识别出了施工项目成本偏差的五大方面的原因(如图1)。结合西安市几个具体工程对各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13项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如表1。
各个工程项目部在项目的计划阶段对可能引起偏差的原因研究分析,然后就各原因对偏差的影响程度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便在计划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影响大的因素重点防范,避免或减轻这些因素对项目成本目标的影响,做好主动控制。为了较准确地测定影响程度,采用了专家调查法对各种原因影响权重打分,测定结果如表1。
3.2 帕累托图(排列图)设计和主要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本偏差影响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找出那些关键的因素,加以重点控制。表2确定出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百分比和影响累计权重百分比,并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各影响因素帕累托(排列)图(图1)。累托图(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右纵坐标表示偏差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比,分析线表示表2中13个相应代码因素与以前各影响因素权重累计百分比,横坐标表示表2中13个偏差影响因素分项影响权重百分比,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的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帕累托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根据帕累托图的基本理论,可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通常0~80%为A类因素,称为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称为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称为一般因素。并结合具体工程,对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3.3 成本偏差的主动控制措施。
通过对A、B、C的分析,在成本控制方面,根据“关键的少数”即少量的重点的原则,确定出施工材料价格上涨、任务衔接出现问题、设计要求难以达到和实施时发现工艺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作为主动控制的重点,至于出现的其它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3.3.1 施工材料价格上涨的对策。
根据帕累托图分析的结果,施工材料价格上涨是成本目标失控的最关键因素,是项目部工作的重点。有关资料显示,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0%~75%。但是材料价格不是承包商能够控制的,在利润微薄的建筑市场中,这样的经济风险对承包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对于材料价格风险,各工程项目部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加强询价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及使用管理。在询价方面:货比三家,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在材料采购方面:优先安排使用可能涨价材料的项目施工,合理安排进货时间和仓储空间。(2)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首先,正确选择合同类型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对于用量大、价格可能上涨较大的材料,可以争取甲方供货。(3)充分做好投标报价。在充分预测风险值的基础上,考虑增加风险费用1%。
3.3.2任务衔接出现问题的对策。
各工程项目经理部加强“三全”管理,首先,要求全体员工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质量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性计划,对每个分部工程编制出施工人员能够理解的横道计划,实施前认真交底;最重要的是,项目部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明确了责任范围和责任人,制定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
3.3.3设计要求难以达到、实施时发现工艺难以满足工艺要求的对策。
在施工期间,各工程项目部与设计方驻现场代表或其他设计人员积极配合,使设计方案很好地适应了施工单位的技术特点,发挥了施工方的技术优势。图纸审查和方案论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且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有针对性地确定现场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初步确定以后,根据具体条件结合有关法律及合同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
结语: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一个长久的课题,有效的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系统控制的过程。在项目成本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选择成本管理方法,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成本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消除偏差,实施主动控制,保证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的利用帕累托图揭示关键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先控制、主动控制的方法,希望能在实际施工中对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力的启示和指导。
摘要: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有利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研究利用帕累托图原理寻找影响成本偏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分析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帕累托图,主动控制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便携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10).
[2]万华琳.试论项目施工过程成本管理[J].人民长江,2004(6):57-58.
[3]古映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