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研讨会心得(共3篇)
中考研讨会心得 篇1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考研讨会, 能有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取经, 很不容易, 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认真聆听, 深刻反思。与会的两天中听了省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的《2013年初中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报告, 徐艳老师、刘芳老师等的复习建议及经验介绍, 还有说课和精品示范课。他们钻研业务知识的那种敬业精神、丰富的知识内涵, 还有幽默的教学语言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但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研员提到的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以考改促课改, 努力命制一套具有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全新试题。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终级意义上讲, 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 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既有鉴定的意义, 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也有促进作用, 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 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指引课程改革的方向。
2013年语文中考科目说明解读及中考改革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精神, 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果, 努力恢复开卷的本来面目, 以考改带动课改, 真正使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某教研员所说的:改革不是为难大家, 确实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中国花这么大的力气和资源, 培养出多数不能适应时代的学生, 确实是性价比最低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真正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更好教, 更好学, 应试教育是静态的, 素质教育是动态的———理解、思考、应用、会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 立足于课堂,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语文教育,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发挥其德育功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新课程强调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怎样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坚持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自觉求知、主动思维的过程, 是形成自学习惯的必要途径。第二, 先议后导,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进行点拨, 学生多动, 教师少讲,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也轻松, 达到了教学目标。第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课要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通过组织材料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这既是体现教师价值的教学过程, 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 从而使师生的价值在问题情境中得以统一。
再次要丰富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新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辩论以及师生之间讨论、合作等形式。但是仅有形式而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 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要结合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可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这样,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明理, 在训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验语文课的丰富多彩,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达到语文教学的导行目的。活动就是总结, 活动就是验证。
总之, 进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深深感受到中学语文课堂的变化,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更新, 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彩, 教学手段新颖, 课堂生动活泼。上述变化都体现了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在转换师生的角色、变革教学方法, 还是在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当然,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 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这一改革的行列。
中考研讨会心得 篇2
首先从理念上再次刷新了我的思想,。复习不是教给学生知识,也不是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才考虑用哪一部分的知识去解决。所以在我们以后日常教学中,不是先讲授,而是先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怎么搭建层层梯台,最后共克难关。在我们进行备课,就要特别精选习题,改编之后,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课本上找,或着小组讨论,这样让他们得到的答案才会更真实,他们记忆的效果才会更快速,更准确。学会了知识,更掌握了方法。
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奋斗到底的精神。高高:
高考对全国考生都是公平的,不要总是抱怨某些省的分数低,某些省的高校招生投放比率高,这些目前都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学,会学,巧学。在平常给学生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层层递进,从基础题到能力题,再到拔高题,最后再到高考题。高考题也不是遥不可及,它更多还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相信学生的成绩也是一点一点的往上涨,最终一定会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学生要坚持,老师也要坚持,在坚持中不断的相互鼓励,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的进步,也是精神的锻炼。
另外,研究高考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高考题代表一种导向,每年出的重点知识总是在不断地交叉和重叠。虽然题目的形式不一样。但是它的知识内涵和原理还是相同的。因此在平常的课余时间里,需要把近十年的高考题进行分类汇总,就会发现高考题出题的一般规律,一定都是主干知识,不直击热点,但一定来源实践。目前高考提出的三大方向,一是呈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探究农事活动地理原理。在这几年的高考中,全国各类试卷都有呈现,这就是地理的热点。我们要捕捉到这些热点,就会在生活中关注这些热点,课堂上,习题中都会为学生把握住重点,拓宽他们的思路,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用知识,用经验,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
最后,王公月老师又讲了讲自己对模板的看法。现在很多老师都认为高考题出题灵活,根本不需要记住很多模板。王老师说,模板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我们不是去要求背记死的知识模板,而是记住结构性的知识模板。这个结构性的知识模板就是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会推测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也能倒推事物的形成过程。高考确实是情境命题,但我们只要有这种结构性模板,就可以利用新的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用科学的地理思维去应对新的问题。
对于区域地理,王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他不但要求了解区域的概况,还要特别重视区域的差异。因为高考地理唯一不变的地理元素就是区域定位,只有准确定位了,才能够对当地的环境有一个非常好的背景知识,才能驾驭新的信息。
玉溪生物中考研讨会心得 篇3
3月25日上午,我在玉溪五中参加了玉溪市中考生物研讨会,这次会议让我们受益非浅。这次会议首先由市教研员李卫林介绍了2011年全市中考的一些具体情况,中考试卷的特点及考试情况和2011年中考考纲的一些变化,然后刘卫平老师做了中考复习的经验交流。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更加认清了考试的方向,清晰了知识的结构,了解了试题的特点,把握了考试的脉络。通过这次会议使我更加清楚了今后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养成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
通过几位老师的经验介绍,我们更加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以下方面的教学:
一、多注重学生对课本图表的理解。图表是生物的第二语言,通过图表的理解能使变抽像、难懂的知识变为具体、易掌握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图表的串联,能加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
二、应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突出重点,构建知识网络。
三、科学设计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多为学生构筑学习支点,扫清学习的盲点,在知识点的复习当中应该多穿插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及时巩固。
五、注重考试的指导,树立学生参考的信心。
【中考研讨会心得】推荐阅读:
中考复习研讨会的心得10-04
中考研讨会总结10-05
中考复课研讨会报道07-02
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09-13
中考物理研讨会发言稿10-24
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研讨会发言提纲07-26
初中中考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浅谈如何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效率05-16
中考研讨发言稿09-14
年毕业班中考复习研讨课活动总结07-15
小学课改研讨会心得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