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精选10篇)
血管支架 篇1
随着老年化程度加剧,生活压力加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中国心脏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支架需求快速增长。我国近几年心血管介入和植入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都在百亿元之上,年复合增长率达24%。血管支架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主角,其发展经历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全降解支架等几个时期。全降解支架在发挥血管狭窄的治疗作用后,支架本身可以逐渐降解,最后完全消失,具有其他种类支架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当前心血管支架的研究热点[1]。目前尚未有成熟的全降解支架产品获批上市,相关企业的产品正陆续进入临床审批阶段。从目前专利申请状况看,各个产品开发者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已初见雏形。通过专利信息分析,了解和掌握全降解支架的专利布局状况,对于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1基本状况
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采用的降解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全降解支架和聚合物全降解支架。而在金属支架中,又根据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分为镁合金全降解支架和铁合金全降解支架,而采用的聚合物全降解支架主要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材料。由于全降解支架采用的基础材料性能各异,各类支架的研发方向也大有不同。聚合物全降解支架的强度较低,支架在植入后容易发生早期回缩,另外支架在植入后局部炎症反应较强,在体内成像效果差、降解速度比较慢等问题,主要以提高支撑力、控制降解和改进显影性能为主攻方向[3]。金属全降解支架总体以控制降解和改善生物相容性为主。镁合金支架的降解速度过快,过早地失去支撑作用,容易造成再狭窄,因此控制镁合金体内降解速度以及由于降解速度过快而带来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是首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而铁合金支架的缺点在于,降解速度较慢,腐蚀方式为点蚀,铁为磁性材料,以及相容性较差。
在全降解支架的研发方面,雅培、波士顿科学、美敦力等跨国企业代表先进水平。国内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山东华安等企业都在开展聚合物全降解支架研究;先健科技、中科院金属所、上海交通大学等主要研究金属全降解支架。根据在国家知识产权局CNABS数据库中的检索,截至到2015年6月,中国共有全降解支架相关专利申请231件,其中处于有效维持状态的97件,处于审查阶段的68件。从专利申请量排名来看,处于前十位的单位分别为微创医疗、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艾博特(雅培)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先健科技、乐普医疗、上海百心安、马艳荣(个人)、东华大学和奥巴斯尼茨医学。
2 企业布局
微创医疗公司是自2010年开始在全降解支架方面申请专利,申请量在中国排名第一位,目前有4件专利已授权,9件专利处于在审状态。技术方案全部关于聚合物支架的性能提升,包括降解速率控制、径向支撑力加强、显影性能提高和支架在血管内的通过性增强。降解速率控制方面主要采用多种不同材料组合使用进行调节。显影性能提升主要通过添加材料实现,支架通过性主要通过结构设计达到优化。径向支撑力强化是微创医疗的研究重点,采用的手段也较丰富:如支架本身设计成兼具记忆层和支撑层的多层结构,支架所用管材具有特殊的网络结构,添加磁性物质,植入后在体外调节支架回缩率,以及对支架制备工艺的优化等。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全降解金属材料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目前主要以全降解支架所用的镁合金材料研究为主,主攻镁合金材料降解速率控制,主要采用涂层表面处理和合金成分优化两种途径。
艾博特(雅培)公司主要以聚合物全降解支架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发的BVS支架目前唯一开展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可降解聚乳酸支架,于2011年1月获得CE认证,并于今年在中国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绿色通道。艾博特(雅培)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泛,主要包括通过制备工艺和结构设计的优化提高支架机械性能以及通过成分优化和工艺改进控制降解速率;另外也有专利申请涉及支架的表面设计以促进植入后的内皮化,灭菌工艺改进,减少支架在制备过程中的降解等技术。艾博特(雅培)公司开发的BVS支架,于2011年1月获得CE认证。
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申请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情况相似,以基础镁合金材料研究为主,早期的专利关注对镁合金成分的优化,从而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平衡。近期也关注采用涂层处理控制降解速率以及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降低成本。
深圳先健科技以铁合金全降解支架研究为主,其铁基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于2014年获批采用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程序,有望加速审批进程。先健科技公司于2009年申请3件,专利均通过涂层表面处理实现降解速率调节。此后,技术方向发生变化,主要采用结构设计来平衡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矛盾。目前其大部分专利处于有效状态。
乐普医疗的NeoVas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008年,乐普医疗公司开始在镁合金支架方面申请专利,技术方案主要通过采用多层结构来调节镁合金的降解速率。2010年后,调整产品研发方向,开始以聚合物全降解支架为对象申请专利,技术目标以改善机械性能为主,如通过制备工艺优化提高支架支撑力、通过成分优化实现支架机械性能的均一性。
上海百心安的专利申请集中于2014年,7件申请大部分已授权。技术改进方向集中明确,一部分专利的技术方案以涂层处理调节聚合物支架的降解速率为主,另一部分专利则主要披露通过结构设计增强支撑力。
马艳荣是广东的申请人,在2014年以聚合物全降解支架为对象集中提出了7件专利申请,其中5件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都是通过不同的药物涂层结构设计延长支架本体的使用期限,另外2件申请披露了通过药物涂层结构设计优化药物控释,目前所有申请均处于在审状态。
东华大学采用可降解纤维作为聚合物支架的基础材料,专利申请主要关注支架制备方法和结构设计。
奥巴斯尼茨医学是一家美国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利用结构设计提高支架的径向强度和柔曲性。
此外,植介入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波士顿科学、美敦力、百多力等公司虽然在欧美拥有较多的专利,但在中国却极少申请,对中国市场的关注较低。国内上海微特公司研发的全降解聚乳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临床试验已初步证实可行性,从临床试验进度上处于前列,但未针对产品进行专利申请和布局。
3 整体格局
产品进度方面,从公开可获取的信息途径判断,艾博特(雅培)公司和上海微特相对优先。技术方向方面,支架降解速率、支撑强度以及聚合物支架的显影性能是关注热点。金属可降解支架开发者更注重基础材料的研发,而聚合物支架在基础材料开发上鲜有企业涉足。专利状况方面,艾博特(雅培)公司、微创医疗和乐普医疗的专利技术布局已相对完善,其他企业略有不足,自主研发成果尚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摘要:全降解支架是近期心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研究热点,国内外相关企业的产品正陆续进入临床审批阶段。相应地,企业为保护知识产权进而在未来市场中建立优势,也在加紧专利方面的布局。从目前专利申请状况看,各个产品开发者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已初见雏形。了解和掌握全降解支架的专利布局状况,对于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降解,专利,布局
参考文献
[1]甄珍,奚廷斐,郑玉峰.全降解冠脉支架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11,8(5):8-12.
[2]陈燕,黄迎燕,方建国,等.专利信息采集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7-122.
[3]李禄丰,刘焕云,赵晓辉.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的应用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8):1270-1276.
血管支架 篇2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对实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脑外科需进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事件。术后发生血压异常患者4例,包括低血压患者3例及高血压患者1例。4例患者均进行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结论 临床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为手术期护理干预既能在手术前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调整心态配合治疗;更能在手术过程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中突发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压;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颈动脉及其分支、椎动脉及其分支和锁骨下动脉狭窄存在密切联系[1]。以上各类型狭窄不仅能直接造成脑内局部发生低灌注,更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因其具有解除血管狭窄,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但由于该方式仍属于有创性治疗,因此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发生脑栓塞、血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是在日常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等,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研究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促进疾病恢复的临床疗效及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月~1月脑外科需行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50例左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7.2±10.3)岁。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颅内血管供血不足,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且颈动脉狭窄有斑块;颈动脉及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全脑血管造影提示需置入支架的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偏身或全身麻木、头晕目眩、偏瘫等症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围手术期由术前、术中及术后三部分组成。步骤包括:①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告知其手术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了解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并积极帮助其解决疑问,缓解紧张情绪[2]。同时,积极调整状态配合治疗。②手术前嘱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在术前服用避免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并于术前6h禁饮禁食,术区备皮及碘试敏实验。手术前2h使用尼膜通注射液进行崩入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血管痉挛。调整患者体位以确保其保持仰卧位并充分暴露手术位置;同时,准备各类抢救药物,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③手术过程中将导引导管到达狭窄动脉近端指定位置时,将肝素500U稀释至U后置入静滴壶中,之后每小时追加500U肝素确保手术过程中肝素化。④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详细记录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以低浓度持续性给养为主,改善脑部供氧。⑤手术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使其血压保持在19/12kpa以下,避免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保持绝对卧床并去枕平卧。解除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前应对患者肢体进行制动,避免头部抬高。患者意识恢复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饮用流食或半流质食物;观察手术后72h尿量,确定肾功能是否受到损伤。另外,对穿刺部位恢复情况应加强观察。术后加强抗凝处理,避免发生血栓。密切观察患者口腔、皮肤黏膜是否发生出血。对患者适当使用尼莫地平微泵输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导管刺激所导致的血管痉挛发生概率。⑥患者病情稳定且恢复较好后可考虑出院并进行出院指导,包括注意调整情绪,避免受到情绪刺激;每日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恢复过程中需确保低脂、低盐及营养较高的食物以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手术执行情况及术后恢复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应用独立t检验或χ2检验。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事件。术后发生血压异常患者4例,包括低血压患者3例及高血压患者1例。4例患者均进行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
三、结论
颅内血管狭窄是导致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进行有效严格的内科治疗也存在一定发生率。目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于局部血管狭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及形态的特殊性及术中操作等因素,仍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不利于其正常恢复预后[3]。因此,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完善护理干预对提高疾病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重要意义。术前及术中完善各项准备并督促患者完善各项手术检查、术中调整体位等均能有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本次实验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手术均顺利完成,仅有一例患者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顺利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为手术期护理干预既能在手术前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调整心态配合治疗;更能在手术过程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中突发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王宗玉,卓银霞.23例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31(7):1186-1188.
[2]富丽娜.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6(21):142-142.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篇3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并发症;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90-01
脑血管疾病(CVD)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在CVD中,缺血性卒中(脑梗塞)约占70%[1,2],目前它的治疗方法仍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复发率仍高,如何解决高复发率,一直是困扰神经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开展的全脑血管造影及其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脑供血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近期疗效确切。我院神经近年来开展多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PTA,均获成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1月共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72岁,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轻偏瘫。其中颈内动脉8例,术后安置于监护病房。椎动脉10例。术前均进行头部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均行全面评估,无绝对禁忌证[2]。
二、术后护理
1、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8h。告知患者卧床休息、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2、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本组病例有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对症处理,一周后好转。
3、鼓励患者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利于造影剂的排出,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和鼻出血。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肾区有无疼痛现象。
4、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穿刺侧肢体的皮温,及时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度,24小时后撤去弹力绷带。
5、注意患者睡眠情况,不能入睡者应用镇静药物以免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及高灌注。
6、做好心理护理,不良的情绪易引起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因此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和要求,解释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三、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合并症[3],多由于压迫不当、止血后患肢移动及肝素与抗凝药物应用引起。有出血或有血肿出现时应及时进行按压和包扎。
2、高灌注综合征是PTA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高度狭窄血管,支架置入后,可能会导致灌注区的急性过度灌注[4]。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偏头痛、惊厥及颅内出血,也可出现面部及眼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高血压及局限性神经体征。控制血压是预防此综合征的关键,术后必须把血压控制在120-130∕60-80mmHg,一旦出现高灌注损伤应及时处理。
3、支架再狭窄是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再狭窄率发生率为10%~43%[5]。其表现为原有临床症状较手术前加重。18例患者短期随访未发现支架再狭窄现象。
4、下肢血栓形成:观察穿刺下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有无减弱或消失,脚趾的活动情况以及皮肤的温度和色泽,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预防措施为每1~2h可进行1次被动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当患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本组中有一例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足背动脉摸不到,但两侧皮温正常,患者无不适。
5、脑血管痉挛及脑栓塞:应用预防血管痉挛的药物、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综合的措施进行预防及治疗。
6、肺栓塞: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并发症与下肢的制动有关,主要预防措施是下肢要尽早被动活动,弹力绷带不要太紧,过了制动期,鼓励患者小幅度的活动肢体。
四、出院宣教
1、因为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壁将要被新生的血管内膜覆盖,使支架与血管真正融为一体,这一过程大约需要6~8周,在此之前为防止支架内壁血栓形成[6],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至少8周时间,以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在服药期间如出现皮肤黏膜、眼睛、大小便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出血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2、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g,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胖肉等。
3、坚持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减药。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定期复诊。如出现头痛、眩晕、偏瘫等情况时及时就诊。
4、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5、支架塌陷常发生在手术后1年内,发生率为5%-6%,但我们要告诫患者不要用力按摩颈部和头部,在术后3个月,复查B超,手术后1年要复查DSA。
五、体会
DSA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是新技术,手术创伤小,疗效高,无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水平已成为衡量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标志。而对手术患者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治疗的疗效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有效的护理是DSA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134.
[2] 凌锋,缪中荣.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3] 王希锐。介入放射学问答,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9。
[4] 李森茂,凌峰,缪中荣,等.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2):56-61.
[5] 于苏文,练学淦,赵建洁,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51-852
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篇4
根据来源和性能,目前研究应用的血管支架材料一般分为三类:天然生物材料,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和复合材料。
1 天然生物材料
1.1 胶 原
胶原是机体内最丰富且普遍存在的结构蛋白,含有细胞粘附序列(RGD)及细胞特定粘附信号[3,4]。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含有丰富的生物信息促进细胞的粘附,生长与增殖,缓解血管周围的压力,防止血管拉伸与膨胀等,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支架材料[4,5,6,7]。Weinberg等[7]通过培养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建了第一根组织工程血管。成纤维细胞种植于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多层的类似于血管的组织,作为一种有效的渗透性屏障。血管强度依赖于与Dacron网片结合的胶原层数,但是却无法满足回植要求。但是单独由胶原制成的血管支架的机械强度并不能满足体内血流的压力和剪切力的要求。Ziegler等[8]设计了一种由血管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和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共培养模型。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平滑肌细胞和流动切应力的情况下,胶原也可维持内皮细胞的生长,表明细胞外基质对于体内细胞的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脱细胞基质
目前,脱细胞基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9,10,13,11,12,13]。脱细胞基质可分为血管组织脱细胞基质与非血管组织脱细胞基质。
1.2.1 血管组织脱细胞基质
天然血管组织经过处理脱除细胞后,保留其天然的物理结构及性能,非常符合体内血管生物学结构要求,并且富含生长因子及细胞粘附序列,生物相容性良好。另外,取材比较容易,血管支架可以采用同种动物自体或者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10],也可以采用异种动物脱细胞血管基质[11]。
Schaner等[10]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脱去人大隐静脉的细胞制备血管脱细胞基质。结果表明,血管组织上细胞去除率>94%,胶原纤维无明显变化,弹性蛋白染色略有减少。采用犬颈静脉脱细胞基质移植到受体犬颈动脉,2周后并未发现扩张及破裂等现象。动物移植实验表明,血管脱细胞基质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Conklin等[11]对猪颈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经肝素处理后,机械性能良好。行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个月后发现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良好。
1.2.2 非血管组织脱细胞基质
非血管组织脱细胞基质有小肠黏膜下层,心包膜,筋膜等。3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把脱细胞小肠粘膜基质作为血管支架材料[14]。随后,因为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生物学特点和部分因子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3,12,13]。SIS作为一种脱细胞基质,主要成分为胶原,富含生长因子,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都可作为良好的血管支架材料使用。Huynh等[12]由猪小肠粘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胶原制成内径4mm的管形结构,血管内表面用Ⅰ型牛胶原纤维包被,肝素处理。动物实验行兔动脉旁路搭桥术,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能力和通畅率。移植3个月后,对血管活性药物有生理性收缩反应。
1.3 其他新型天然生物材料
此外,最近几年也有对其它的天然材料作为血管支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14,15,16]。Jockenhoevel等[15]用抑肽酶(20μg/cc)来控制纤维蛋白凝胶材料的降解速度,多聚-l-赖氨酸固定,3mm三维支架结构性能良好。Jockenhoevel等实验表明纤维蛋白凝胶是一种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Turner等[16]由透明质酸制成了一种可降解材料Hyaff-11,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1×106cells/cm2种植到Hyaff-11无纺支架上,24h后,94%的细胞粘附到支架材料上。20天后经过压榨处理的Hyaff-11支架上形成了完整的内皮细胞层。Turner等实验表明,Hyaff-11可以促进血管替代物内皮化。
2 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物理机械性能良好,易加工,最后降解完全,经处理工艺可加工成管状支架结构等特点而成为组织工程材料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支架材料[17,18,19,20]。血管组织工程中作为支架材料常用的有: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PGA与PLA的共聚物PLGA(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聚羟丁酸(poly-4-hydroxybutyrate,P-4-HB)等。
PGA在体内可经水解作用形成羟基乙酸,再经由Kreb′s cycle 代谢成CO2及水分子而排出体外。其代谢产物无毒,且产物可通过肾脏等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或能够进一步参与新陈代谢循环,所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血管组织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6,17,18]。Shinoka等[17]首先报道了以PGA制成血管支架,从羊颈动脉和静脉分离得到血管种子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种植于PGA支架上,经过7d孵育后,进行自体移植修复羊肺动脉,11周后支架材料完全降解,移植物内的胶原含量相当于自体肺动脉的73.9%±8.0%,管壁中层含有弹性纤维蛋白及血管内表面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染色阳性,表明采用PGA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化血管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Niklason等[18]利用生物反应器提供三维动态环境来构建血管,将分离培养的犬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种植于PGA管状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165次/分的频率搏动,5%的径向扩张)培养,8周后,官腔内种植内皮细胞,培养3d,移植入小猪体内,获得了大于24h的通畅率。血管替代物具有2000mmHg的抗破压,缝合强度高达90g及对血管药物收缩反应的能力,这与正常的血管指标相似。
PGA等高分子可降解材料虽然在医用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在体内降解过快,且很容易引起炎症反应等[16],限制了其在血管支架上的应用。但是如果将PGA与其它聚合物进行一定比例的共聚,可大大改善其物理性能。 Miller等[19]对PGA和PLA进行共聚合成纳米结构PLGA共聚物,在其上种植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实验发现血管细胞密度明显增加,说明PLGA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的粘附、生长与增殖。
由于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广阔前景,所以国内外的学者对其他的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杨松林等[20]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T20)、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PHBV)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嵌段共聚物(PEGT/PBT)共3种人工合成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T20、PHBV、PEGT/PBT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体外相容性,若对其进行明胶或多聚赖氨酸等表面预处理后,可明显提高犬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粘附生长能力。卢光等[21]探讨了以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为主体的几种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材料中,PHBV与细胞的相容性最好,这就为组织工程血管初步筛选出一种较好的生物材料。
PLA在体内降解产物是乳酸,是糖的代谢产物,无毒害作用,但是却表现出与细胞的亲和性能力差。PHB也是一种降解产物,是对机体无毒害作用的医用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控制释放系统,所以也成为组织工程支架研究的热点[22]。但是单独地人工合成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并不含有生物信息,缺乏生物亲和性,与种子细胞的粘附性也很差。
3 复合材料
天然生物材料含有生物信息,与细胞的亲和性强;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速度可以控制,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等。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存在一定不足,若生物材料和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相结合,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便能更好地满足血管组织工程的要求,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Furukawa等[23]提出了一种新的血管构建模型,即用聚乙醇酸(PLLA)做成多孔的支架,然后将平滑肌细胞和胶原溶液混合后种植于支架的孔隙内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与载体的结合率接近100%,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的40%。Opitz等[13,13]将分离得到的羊颈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种植到P-4-HB可降解支架材料上,置于生物反应器内动态培养14d。在移植物周围包绕羊小肠粘膜下层促进其血管内皮化。组织工程化血管进行自体移植,3个月后功能良好,6个月后发现功能无明显变化,但有部分血栓形成及明显的扩张,推断是由于弹性纤维蛋白合成不足所引起的。Iwai等[24]采用PLGA与胶原海绵混合做成血管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用来修补犬的肺动脉,对进行自体血管细胞接种和未行自体血管细胞接种两组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6个月时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并且PLGA几乎全部降解吸收,两组都形成了完整的单层内皮,并且发现重建细胞壁的胞外基质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的存在。说明两种材料联合应用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以采用胶原、纤维蛋白或其它分子来包被支架材料,以促进血管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与固定[25,26]。Day等[26]在PGA等材料的表面包被一层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活性玻璃),可提高支架材料本身的生物活性,可控的降解速度,增加机械性能等,改善材料的物理性能。潘勇等[27]探讨具有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支架的构建方法。将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种植到胶原包埋处理过的PGA支架材料上,长势良好。另外,还可以将生长因子或者是基因片段整合到高分子可降解材料支架上,可加强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与增殖。Mann等[28]将转化生长因子(TGF-β)与聚乙二醇(PEG)整合,实验发现,平滑肌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加。证实TGF-β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许多实验证实,多肽序列如精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GD)等可以被细胞膜上的整合素受体识别,促进细胞在胞外基质上的粘附。若将能表达细胞粘附序列的基因片断整合到支架材料中,增加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表达,可增加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
4 问题与展望
组织工程血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它依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例如,替代物的内皮化程度,植入机体后有没有炎症反应[29],找到合适的支架材料机械强度、降解速率和组织形成速率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如何开发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对人体又无损害的生物材料等,而所选取的支架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工程化血管性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虽然现在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的满足组织化血管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血管支架 篇5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炎性因子与血管再狭窄 脑血管支架置入 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84-01
1 血管再狭窄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前,采用脑血管内支架置入的方式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且其具有创伤小、适用性强等特点,成为颅内埃及狭窄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血小板是经皮介入反应的关键性介质,手术介入治疗可造成动脉内膜创伤、内皮下胶原和血小板黏附蛋白发生暴露,引起血小板血栓形成,从而填封受损部位,而这种血栓又可能导致患者血管的再次阻塞。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是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一种,又名CD62,血小板活化时,可溶性CD62释放进入血液,并与质膜结合,在血小板表面表达。这二者都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标志物,促进血栓的启动和扩大,而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是支架置入后患者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的原因之一。
孙茂军等在对34例采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小板CD62和CD63指标时发现,术后1周、2周血小板CD62和CD63指标均有明显的提升,治疗3个月后,上述两项指标下降至术前水平。分析认为,CD62和CD63是血小板活化膜糖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时血小板被激活,原存于血小板内的CD62和CD63发生异位,成为活化血小板分子的标志物,且血小板CD62p在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情况。提示支架置入后,患者血小板发生高度活化,活动异常,处于亢进状态,促凝因素的增加,也是血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 血管再狭窄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指出,血管成形成再狭窄处除富含血小板,还有大量白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可引起炎性反应,炎性反应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具有一定联系。
患者置入支架后,引起血小板在支架表面聚集和激活,分泌细胞因子,导致血栓形成;而大量的白细胞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后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性反应,释放包括白细胞介素(IL)在内的细胞因子,引起平滑肌细胞(VSMC)在损伤部位发生迁移、增殖反应。
IL是在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在人体白细胞内产生的,具有介导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胸因子,是免疫系统中参与免疫细胞成熟、海化、增殖及分化的重要的因素。研究指出,与支架内再狭窄与IL相关的包括IL-6、IL-1β、IL-18、IL-8、IL-10等。
IL-6是一种具有多种效能的促炎细胞因子,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血栓;另外IL-6还可能过调节其他炎性因子,刺激VSMC分泌生长成子,使VSMC增殖,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IL-8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可吸引炎性细胞的趋化效应,促进炎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增强炎症与免疫反应。同时,IL-8可介导VSMC迁移、增殖,促进血管生成的活性。齐晓勇等通过动物实验指出,IL-8的高表达引起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产生,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是发生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刘晨等研究指出,支架置入术后25h患者IL-6、IL-8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表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过程中,损伤粥样硬化斑块、激活炎症反应,激发血清IL-6、IL-8表达,但术后24h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较无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血清IL-6、IL-8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支架置入后患者均存在炎症反应,与是否置入支架并无明显相关,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与无支架再狭窄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回落至術前水平,但再狭窄患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血清IL-6、IL-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置入与动脉狭窄具有正相关关系,IL-6、IL-8是炎症反应敏感的标记物,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另外他也指出,支架的选择等因素也是影响血管再狭窄的因素。
IL-1β可介导单核细胞通过细胞间黏附分子的黏附作用,在对猪实验模型中,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给予IL-1β转换酶抑制药物,当IL-1β表达下降时,支架后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得到明显减轻,由此可推断,IL-1β是促进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之一。
IL-10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调控作用,曾被命名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但是,IL-10合成晚于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在体内对炎症反应起着负性调节的作用,也可抑制核因子кB信号转导,而核因子кB是炎性因子的重要转录因子。分析认为,IL-10可抑制血管内膜炎症引起的过度增生,可明显抑制支架后再狭窄情况的发生。
体内多数细胞可表达IL-18mRNA,并分泌IL-18,其在免疫反应的作用也相对复杂,且呈多样性,IL-18的过度产生,也是引起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且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IL-18增高,是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后30d内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IL-18可促进VSMC增殖,通过动物实验发现,IL-18可为VSMC的迁移与增殖创造条件。
血管支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为5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53例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7~78岁,平均为63岁。伴发疾病:糖尿病11例,高血压病34例,冠心病15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表现,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黑蒙、眩晕、视野缺损,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及跌倒发作;颈动脉系统缺血者则主要表现为短暂的肢体麻木、无力、失语、记忆力下降或完全的肢体瘫痪、感觉消失等。53例患者中41例有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例入院前数月有卒中史,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例因急性脑卒中于4 h后入院,行动脉溶栓后发现阻塞血管存在严重狭窄而行急诊支架植入;4例存在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 d服用阿司匹林0.1 g/d、氯吡格雷75 mg/d。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右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长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确定支架植入者给予肝素5000 U静脉注射,实行全身肝素化。之后将指引导管送达动脉狭窄近端合适位置,在示踪图指引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远端保护装置(脑保护伞)小心通过狭窄处到达远端,脑保护伞头尽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则直接采用0.014"微导丝小心通过狭窄处到达远端;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用0.014"微导丝或0.035"泥鳅导丝通过狭窄处到达远端,后者再用导管交换260 cm加硬导丝。根据正常血管直径和狭窄长度选择合适支架(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采用自膨式支架,椎动脉采用球囊扩张型支架,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时,对于颈内动脉虹吸段大于90°者选择球囊扩张型支架,对虹吸段成角小于90°患者,可采用冠脉微球囊行狭窄部扩张成形后,同期植入颅内自膨式微支架),将支架送至预想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根据情况用不可脱球囊导管在支架输送前对狭窄的部位进行预扩,或在支架释放后进行后扩。术后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3 d,2次/d,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服用1~6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服用1 a以上甚至终身服用。
2 结果
2.1 植入支架分布
53例患者共植入61枚支架,其中8例患者植入了两枚支架。其中一侧椎动脉狭窄单个支架植入8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单个支架植入25例;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单个支架植入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单个支架植入7例;1例椎基底动脉狭窄及1例颈内动脉多段狭窄均一次植入2个支架而成功治疗;2例后循环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与3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均一次或分次植入2个支架而成功治疗;1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合并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先行左侧颈总动脉自膨胀支架成形,3个月后再以球囊支架行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成形。植入支架后血管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5.4%(65%~97%)下降到术后的15.7%(0%~27%)。所有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
2.2 支架植入的并发症
在上述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6例发生颈动脉窦反应;2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2例发生可逆性缺血性脑卒中;上述并发症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未见与介入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植入适应证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具有有效解除血管的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存在着多种并发症,因而对于每一个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都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各种情况,权衡利弊,审慎地决定治疗方法。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的主要适应证有:(1)反复TIA或非致残性中风;(2)血管造影证实的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程度大于60%;(3)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长期药物治疗的禁忌证;(4)PTA术后再狭窄及夹层动脉瘤所致的急性闭塞;(5)狭窄长度在10 mm以内、两端血管形态基本正常、无严重扭曲[1,2];(6)狭窄程度小于60%,但是狭窄处有软斑块或溃疡形成。
3.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植入支架选择
球囊扩张型支架具有柔顺性好、纵向缩短率小、支架定位准确等特点,因而目前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植入时椎动脉、大脑中动脉等一般选用球囊扩张型支架,但该类支架支撑性较差,放置于颈动脉等活动较多的部位,可因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变形塌陷,而自膨式支架则具有较好的支撑性,不会因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变形塌陷,因而在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部位一般用自膨式支架。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时对于颈内动脉虹吸段大于90°者选择球囊扩张型支架,对虹吸段成角小于90°患者,由于常规球扩支架通过困难,可采用冠脉微球囊行狭窄部扩张成形后,同期植入柔顺性较好的颅内自膨式微支架[3,4]。
3.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植入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有着很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也存在着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对应处理方法如下:
血管痉挛:由于导管、导丝、造影剂及脑保护装置刺激血管内膜所致。尤其是脑保护装置对血管的支撑刺激,可使颈内动脉远端痉挛。对策:预防血管痉挛首先不要选择过分大于血管直径的脑保护装置,其次,释放后的脑保护装置尽量避免移动,以减少血管痉挛,也使血管壁损伤程度降低,减少脑卒中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血管痉挛可以选用尼莫地平、罂粟碱进行治疗。
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由于支架及球囊刺激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所致,患者常表现为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对策:如下降的比例不大,则不必处理,一般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当心率下降到50次/min,则应处理,静脉给予阿托品4 mg,加入500 m L生理盐水中适当滴注进行纠正。选用合适的支架及准确的支架释放是防止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关键,术后如发生上述现象可适当应用多巴胺及阿托品[5]。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由于动脉的突然扩张,血流明显增多所致。临床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颠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眼花,甚至同侧颅内出血等。对策:对于高度狭窄血管的支架置入,可能会导致灌注区的急性过度灌注,所以在术中和术后短期内要保持相对较低的血压,并给予适当的扩容治疗及对症治疗,如止痛抗痫,适当选用脱水剂、激素,监控血压、心率,可使用尼莫地平等,通过调整流速使围手术期血压平稳维持较低水平,有效预防因狭窄开通后狭窄相关区域过度灌注引起脑实质出血[6]。
术中血栓形成及血栓脱落:主要由斑块碎屑脱落造成,可导致远端血管的闭塞和脑梗死,与冠状动脉不同,中枢神经系统对远端栓塞十分敏感,远端栓塞已成为阻止PTAS发展的障碍之一。大部分支架置入术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在支架上和被损伤的内膜上的沉积所致,都与血小板聚集有关。对策:围手术期给予阿司匹林、抵克立得或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术中经常以肝素盐水冲洗各种导管、擦拭导丝及持续鞘管内点滴是防止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溃疡型斑块、不规则狭窄或重度狭窄者宜尽可能应用脑保护装置,术中尽量保持保护伞不要上下滑动,防止引起内膜损伤或血栓脱落,有时会出现保护伞填满的情况,此时易出现泄漏,保护伞收拢不宜过猛、过紧,防止血栓挤出造成栓塞,尽可能不要后扩张,因为反复多次球囊扩张易造成支架挤压及切割斑块而使其脱落[7]。
总之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规范的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摘要: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53例动脉狭窄致脑血管疾病患者从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接受PTAS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共植入61枚支架,其中8例患者植入两枚支架。对PTAS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逐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结果 本组53例患者PTAS的成功率为100%。动脉狭窄的程度由术前的75.4%(65%~97%)下降到术后的15.7%(0%~27%)。所有患者脑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未发生与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AS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其并发症和提高其疗效,精心实施规范操作与严格选择适应证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动脉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
参考文献
[1]Gomez CR,Orr SC.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primary treatmentof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es[J].Arch Neurol,2001,58(6):1687-1690.
[2]Gomez CR,Misra VK,Liu MW,et al.Elective stenting of symp-tomatic basilar artery stenosis[J].Stroke,2000,31(1):95-99.
[3]熊家锐,王玉斌,王庆宣,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3):235-238.
[4]赵瑞.椎基底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新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3(2):137-139.
[5]Mlekusch W,Schillinger M,Sabeti S,et al.Hypotension and brady-cardia after elective carotid stenting:frequency and risk factors[J].Endovasc Ther,2003,10(3):851-859.
[6]Abouchebl A,Yadav JS,Reginelli JP,et al.Intracranial hemorrhageand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follow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riskfactors,prevention,and treatment[J].Am Coll Cardiol,2004,43(6):1596-1601.
血管支架 篇7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 —2014年6月于山西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CAS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7岁 ~ 85岁( 67. 8岁 ± 12. 5岁) 。 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试验标准[4]计算颈动脉狭窄率, 3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24例,其中20例为症状性狭窄, 4例为无症状性狭窄; 6例为中度狭窄,均为症状性狭窄 。
1. 2入选标准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50% ,无症状性狭窄 ≥70% ,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证实; 同侧颈动脉颅内段或同侧大脑中动脉无中度以上狭窄的串联病变; 颈内动脉起始段血管走形无过度迂曲,可以选择合适的支架,适合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且手术通路通畅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 评分 ≤6分; 如存在其他严重疾患,预期寿命 ≥3年;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手术时机: 新发梗死后2周 ~ 3周 。
1. 3排除标准狭窄程度 < 50% ,不论有无症状; 同侧颈动脉远端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或存在血管畸形或动脉瘤不能提前或同期处理者; 颈内动脉起始段走形过度迂曲,不适合支架置入或手术通路难以建立者; 过度偏心或钙化明显斑块,预期血管成形欠佳; 近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 不包括微出血) ; 近1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不能耐受或不适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 /d ,氯吡格雷75 mg /d ) ; NIHSS评分 ≥7分 。
1. 4方法
1. 4. 1围术期管理所有患者术前3 d ~ 5 d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d, 氯吡格雷75 mg /d; CAS术前8 h禁食不禁药; 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 1 g肌肉注射; 术前给予留置尿管持续开放引流; 术中常规给予监护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在局部麻醉下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置入8F股动脉鞘,并接密闭生理盐水管路持续加压冲洗; 静脉注入适合剂量肝素以维持肝素化,必要时给予追加肝素; 将8F导引导管置于患侧颈总动脉远端再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并观察颅内血管状况; 在路图下将合适的远端抗血栓保护装置置于颈内动脉岩段较平直处并释放,沿保护装置微导丝将已按照颈动脉狭窄段管径所选择的球囊置于狭窄段并快速预扩,预扩前如心率小于70次/min,给予阿托品0. 5 mg静脉注射,球囊扩张后心率持续小于50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选用异丙肾上腺素0. 5 μg /min ~ 2 μg /min持续泵入,血压过高选用乌拉地尔( 亚宁定) 25 mg ~ 50 mg静脉注射降压。 按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血管走形、斑块性质、 狭窄段预扩后形态等选择合适的颈动脉自膨支架置于狭窄段病完全覆盖斑块,对位准确后释放,造影观察支架位置、狭窄改善状况及残余狭窄、颅内供血状况; 回收保护装置。术后常规24 h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监测,控制血压于合适范围,24 h内行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以评估脑血流改善状况。
1. 4. 2观察指标
1. 4. 2. 1术中、术后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CAS术中支架或球囊扩张时压迫颈动脉窦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CAS术后的血压下降很常见,轻度下降对患者几乎没有明显影响; 重度下降( 血压≤90 /60 mm Hg, 心率 < 50次/min) 可导致围术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 、脑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5,6]。故在本组患者中观察术中、术后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原因。
1. 4. 2. 2围术期缺血 / 出血事件包括72 h内发生的TIA、 症状性脑梗死 、 脑出血的发生状况 。
1. 4. 2. 3术后半年内治疗相关性不良事件包括TIA、新发症状性脑梗死、出血、痫性发作等。
2结果
2. 1术中、术后患者颈动脉窦迷走发射30例患者术中给予球囊预扩、放置支架过程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窦迷走发射,约占23. 3% ; 7例患者造影见狭窄部位均位于颈动脉窦部,术前练习咳嗽动作、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及给予咳嗽等刺激6例均缓解; 1例出现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占3. 3% ,该患者狭窄程度较重,术中使用开环支架,术后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无不良事件出现。
2. 2围术期缺血 / 出血事件3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操作血管有关; 考虑与操作过程中远端保护装置移动致血管痉挛,回收保护装置后症状消失。
2. 3术后半年内不良事件发生30例患者中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分别行颈动脉超声及TCD复查,将期间的TIA、新发症状性脑梗死、出血、痫性发作等与操作血管的关系进行联系比较,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TIA、新发症状性脑梗死、脑出血及痫性发作等。
3讨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 窄的金标准[7,8,9]。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医学材料工程学的发展,神经介入使用材料日趋成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被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推荐为CEA的替代治疗方案[10]。受我国国情、制度、传统观念以及手术难易程度、术者培训周期、手术学习曲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CAS手术例数远较CEA手术例数要多。
本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接受了CAS手术。术前将CAS与CEA手术优缺点、替代治疗方案等给患者做详尽交流,同意接受CAS手术。30例患者共放置颈动脉支架30枚,手术成功率100% 。在该组病例手术操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颈动脉窦反射,发生率为23. 3% ; 1例患者出现术后较长时间的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持续约48 h,经适量补液,下床活动后消失; 其余患者均经球囊扩张前使用阿托品或给予咳嗽刺激等缓解。进一步分析出现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患者使用了开环支架,考虑与开环支架贴壁性好,对颈动脉窦刺激作用强有关[11]。CAS术中需要反复多次经抗栓塞保护装置导丝进行对狭窄部位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难免会出现血管痉挛。但大多数血管痉挛不会出现症状,且随着操作的结束,血管痉挛亦消失。本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血管痉挛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占3. 3% ; 与其Ⅲ型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走行迂曲有关,术中可见动脉痉挛、血流速度减慢,快速释放支架并回收保护装置后血管痉挛消失,患者缺血症状缓解。血管痉挛的发生除与血管走形迂曲有关外,亦与操作过程粗暴、行球囊扩张、支架释放过程中保护装置不稳定有关。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术中精细操作可尽可能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
围术期缺血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发梗死以及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CAS手术因不阻断血流,且需要反复多次通过狭窄段血管,虽有保护装置的使用,但仍会发生栓子逃逸出现脑栓塞。有文献报道, CAS术后新发梗死病灶的发生率为37%[12],但绝大多数均为无症状性。本组患者术后未给予常规头颅核磁弥散成像未能捕捉到新发栓塞病灶。术前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d以上,术中充分肝素化、保持导引导管内持续正压滴注等操作保证了支架置入的安全性,防止了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本组患者中正是在此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保障下,无一例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前给予良好的血压控制,术后24 h内给予颈部血管超声及TCD复查并与术前比较,发现血流速度过快时给予积极合理的降压及适当镇静治疗,防止过度灌注的出现。单就CAS手术技术而言,众多科室都可完成该操作; 但完善的术前评估、围术期精细化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灌注或许只能在神经科( 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或具有很好的神经科专科知识的团队中进行才能力保手术成功。在强调多学科联合的过程中,更应强化科室管理、规范科室的治疗范围以及手术医师的培训、专业资质认证等。
国内颈动脉狭窄病患较多,为CAS手术提供了很大空间。在CAS与CEA之间进行合理选择,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案,以及尊重学习曲线、CAS规范化培训及严格的医疗质控将是以后颈动脉狭窄工作的重心。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术中给予球囊预扩、放置支架过程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窦迷走发射,狭窄部位均位于颈动脉窦部,术前练习咳嗽动作、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及给予咳嗽等刺激6例均缓解,1例出现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操作血管有关,考虑与操作过程中远端保护装置移动致血管痉挛,回收保护装置后症状消失;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分别行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复查,均未出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TIA、新发症状性脑梗死、脑出血及痫性发作等。结论加强颈动脉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观察及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血管支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14 年4 月‐2015 年3 月进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120 例,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表现为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临床症状表现为置入支架前6 个月内;进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DSA) 检查, 脑血管狭窄范围为70%~9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 Stroke Scale, NIHSS) 低于9 分;狭窄临近部位的正常管径为2.0~4.0 mm;病变长度低于15.0 mm;出现一个或超过一个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 (如长期吸烟史、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疾病类型:缺血性脑梗死60 例、脑动脉硬化30 例和脑动脉畸形30 例。发病年龄40~66 岁, 平均 (57.5±3.2) 岁;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 (1.4±0.4) 年;男90 例, 女30 例;疾病初发90 例, 治疗后复发30 例;根据应用脑血管支架种类分为金属支架组、聚合物支架组和涂层支架组, 其中, 金属支架组40 例、聚合体支架42 例和涂层支架38 例。金属支架组男30 例, 女10 例;发病年龄40~66 岁, 平均 (57.5±3.1) 岁;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 (1.4±0.4) 年;疾病初发30 例, 治疗后复发10 例。聚合体支架组男30 例, 女12 例;发病年龄40~66 岁, 平均 (57.6±3.2) 岁;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 (1.4±0.4) 年;疾病初发30 例, 术后复发12 例。涂层支架组男30 例, 女8 例;发病年龄40~66 岁, 平均 (57.5±3.0) 岁;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 (1.5±0.3) 年;疾病初发30 例, 治疗后复发8 例。排除标准:均无斑块易脱落者、严重动脉钙化、动脉完全闭塞、急性期多发性大动脉炎、出血性疾病或肝肾严重功能不全者;3 组患者发病年龄、发病病程、性别和复发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3 d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d;术前6 h禁水禁食;术前2 h给予尼莫通静脉注射泵入3 ml/h;局部麻醉下穿刺右侧股动脉, 将6~8 F动脉鞘置入, 给予全身肝素化;进行单弯脑血管造影导管、人猪尾型脑血管造影、椎动脉和右侧及左侧颈总动脉造影, 对椎动脉及全脑血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测量选择适宜病变部位狭窄直径和长度的支架、球囊后将引导导管置入, 部位在病变部位下方约5 cm处, 先予以球囊扩张, 后将支架置入 (支架包括金属支架、聚合物支架及涂层支架) , 释放支架后造影保证张开支架良好, 用肝素、0.9% 氯化钠溶液对导管进行交替性冲洗, 手术完成之后将导丝、导管和保护伞撤出, 局部加压包扎, 回到病房后3~5 h将动脉鞘拔除;术后3 d予以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 服用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 1 次/d;口服75 mg氯吡格雷片, 1 次/d, 共治疗半年, 后改为100 mg/ d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口服;术后患者即刻进行颅脑CT复查, 排除颅内出血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3 组动脉硬化指数、动脉狭窄和椎基底动脉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数情况;比较3 组的血清Ig A、Ig G和补体C3、C4 等临床指标的情况;比较3 组发生穿刺部位大出血、颈动脉窦反应、高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支架处血栓形成、其他部位再狭窄及脑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药物与试剂
阿司匹林肠溶片 (国药准字H34021119;厂家: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 商品名: 波立维; 批号:20080268;厂家:法国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 。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数的评估比较
聚合物支架、涂层支架组的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指数和动脉硬化指数情况显著优于金属架组 (P <0.01) ;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指数和动脉硬化指数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1。
2.2 3 组患者血清Ig A、Ig G和补体C3、C4 临床指标的评估比较
聚合物支架、 涂层支架的血清Ig A、Ig G和补体C3、C4 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金属支架组 (P <0.05) ; 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血清Ig A、Ig G和补体C3、C4 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2。
2.3 3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聚合物支架组、涂层支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支架组 (P <0.05) ;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3。
注:1) 为金属支架组与聚合物支架组比较, P <0.01;2) 为金属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1;3) 为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5。
3 讨论
选择适宜的医用脑血管支架生物材料, 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情况, 需治愈脑血管治疗后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5];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脑血管支架主要用于辅助栓塞动脉瘤的治疗, 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难度之一为栓塞后再通, 对于复杂、微小及宽颈的颅内动脉瘤治疗, 应用传统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具有较多的局限性, 如复发率较高, 载瘤动脉突入弹簧圈、无法致密栓塞等, 而应用脑血管支架可避免以上不足[6,7];同时脑血管支架可用于治疗静脉窦血栓, 对于经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失败者、全脑血管造影明确静脉窦某区域局限性狭窄或颅内静脉窦接触溶栓疗法失败者, 可显著增加狭窄的静脉窦直径, 改善动静脉循环、静脉窦内局部压力及改善颅内静脉回流[8,9];同时脑血管支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临床效果较佳。目前, 对于脑血管支架种类及材料学特点与支架置入后的补体反应及干预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10,11]。
注:1) 为金属支架组与聚合物支架组比较, P <0.05 ;2) 为金属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5 ;3) 为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5。
注:1) 为金属支架组与聚合物支架组比较, P <0.05;2) 为金属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5;3) 为聚合物支架组与涂层支架组比较, P >0.05。
血管支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6例, 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男36例, 女12例;发病时间1~5 h, 平均 (3.4±0.8) h;年龄53~74岁, 平均年龄 (62.9±4.5) 岁。治疗组男37例, 女11例;发病时间1~6 h, 平均 (3.6±0.9) h;年龄53~75岁, 平均年龄 (62.7±4.3) 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内容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使用降压、调脂、降糖等药物,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 急性患者可采用氯吡格雷 (70 mg/d) 与阿司匹林 (150 mg/d) 联合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患者术前禁食6 h, 为保持血压平稳, 术前30 min注射尼莫地平。患者行局部麻醉后, 对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并置入8 F导管鞘, 为保证患者活化凝血时间较正常水平高, 全身给予70μg/kg肝素, 并每小时进行追加用药。使用造影管对患者颈动脉远端进行造影, 了解血管狭窄程度、部位, 选择合适支架通过8 F导管经微导丝置入狭窄处, 在支架到位后, 一只手稳住支撑杆的固定位置, 一只手缓慢释放支架。在释放支架过程中可稍停一下, 观察支架位置, 让支架充分贴壁固定, 再释放全部支架。支架释放后再行造影观察血管供血情况, 术后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维持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分别为 (71.6±8.3) %、 (71.4±8.6) %, 差异不显著 (P>0.05) , 治疗后狭窄程度分别为 (57.6±6.1) %、 (31.7±4.6) %, 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狭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t=23.4869, P<0.05) 。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低血压、复发、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0%、16.7%、10.4%, 治疗组分别为8.3%、4.2%、0.0%, 对照组较治疗组低血压出现少, 但复发、脑卒中发生率较高 (P<0.05) 。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出现暂时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且易引发脑卒中等脑部疾病, 同时此病复发率较高,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此病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2], 同时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有扩血管、疏通血管、改善血循环作用的药物治疗。血管内支架形成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狭窄程度, 加快患者恢复。此手术能有效重塑患者狭窄动脉的形态结构, 使血管狭窄程度减轻, 恢复血管血液循环, 有效避免患者脑部缺氧、缺血而引发的功能性障碍[3]。本研究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低血压、复发、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0%、16.7%、10.4%, 治疗组分别为8.3%、4.2%、0.0%, 对照组较治疗组低血压出现少, 但复发、脑卒中发生率高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对因血管狭窄引发的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狭窄程度,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进, 邓伟华, 黄褮, 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血管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 24 (3) :270-273.
[2]段金海, 徐书雯, 莫建伟, 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9) :1457-1459.
血管支架 篇10
血管生成是组织损伤修复、伤口愈合的重要条件, 许多移植手术、组织再生手术失败均是由于血供不足。因此, 促血管生成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基质胶 (matrigel matrix, MM) 是从富含胞外基质蛋白的EHS小鼠肿瘤中提取出基底膜基质, 是以基底膜蛋白多糖为主的一种复合物, 是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所必需的[1]。本实验旨在观察聚乳酸 (OPLA) /MM复合支架在裸鼠体内的促血管生成情况, 为研究促血管生成材料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清洁级雄性BALB/c-Nu裸鼠3只, 6周龄, 23~28 g, 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许可证号SCXK (军) 2007-007。OPLA支架、基质胶、小鼠来源的CD31抗体 (BD公司, USA) 、DAB显色剂 (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 。
1.2 OPLA/MM支架的分组与处理
将OPLA支架分为2组, 每组3个, 分别为处理组 (O-PLA+MM) 和对照组 (OPLA) ;处理方法:处理组是在OPLA支架上形成MM涂层, 即用PBS液稀释MM到20μg/m L, 将O-PLA支架浸泡于MM溶液中, 无菌室温下放置4 h, 用PBS液漂洗, 冷冻干燥24~48 h, 4℃条件下无菌保存。
1.3 血管生成模型建立
按10 g/L戊巴比妥 (40~60 mg/kg) 腹腔麻醉裸鼠后, 碘伏消毒, 酒精脱碘;沿背部中轴线做切口, 游离、扩张皮肤, 在背部与前肢交接处的2个部位植入处理好的2种支架, 缝合切口;在1、2、4周时随机选取1组处死, 沿背部中轴线做切口, 游离、扩张皮肤, 充分暴露四肢支架植入部位, 钝性分离支架, 取出, 脱水, 石蜡包埋, 切成5μm厚的组织片。
1.4 HE染色
10%甲醛固定组织片30 min;蒸馏水洗1次后, 浸入苏木精染液5~10 min, 浸入0.5%盐酸与70%乙醇混合酸溶液中30~60 s;浸入碱性溶液碱化;蒸馏水洗1 min;置伊红溶液中30~60 s;梯度乙醇脱水, 二甲苯透明2次, 各5 min;中性树胶封片。封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组织切片脱蜡;高压修复;流水冲洗5 min, 画蜡圈后用PBS液洗3遍;3%双氧水处理15 min;用PBS液洗3遍, 加羊血清, 37℃恒温箱孵育30 min;加小鼠来源的CD31抗体, 37℃恒温箱孵育2 h;用PBS液洗3遍, 通用二抗37℃恒温箱孵育40 min;用PBS液洗3遍, DAB显色;苏木精衬染, 脱水, 透明, 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1.6 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测定
按照Weidner标准[2]在低倍镜视野下 (×100) 选取微血管比较丰富的区域, 再在×200视野范围 (0.74 mm2/视野) 下进行微血管计数, 每例标本分别计数10个视野, 取其平均值作为MVD值。
1.7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每个时间点任意2组的血管生成数量, 实验结果以±s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E染色和组织观察
HE染色和组织观察结果如图1~图6所示。
实验发现, 随着时间的延长, 移植物周围的血管逐渐增多, 4周组最为明显, 可以看到大量微细血管长入。但是, 仅仅通过HE染色我们无法定量地评估血管生成的数量, 因此, 还需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来定量描述这一特征。
2.2 CD31在OPLA/MM复合支架促进血管生成中的表达
2.2.1 标志物选择
CD31即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PE-CAM-1) , 是一种内皮细胞连接分子, 参与各种生理过程, 并能介导多种配体相互作用。CD31抗原广泛分布于血管的各种细胞上, 可以作为机体血管形成的标志。
2.2.2 微血管密度 (micro vessel density, MVD) 测定
一定体积的组织中微血管的数量称为微血管密度。由于技术方法上的限制, 三维空间的微血管数量的测定十分困难。目前, 多用二维平面上即显微镜焦平面上微血管的数量代替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各个时间点各组MVD值及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注:图中各个时间点相同符号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微血管密度测定可以发现: (1) 1周时, 血管生成的量并无显著性的差异。 (2) 2周时, 处理组血管生成的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3) 4周时, 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处理组达到了对照组的近2.3倍。
3 讨论
聚乳酸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是目前最常用的构建促血管生成的支架材料。OPLA支架是由D、D-L、L聚乳酸形成的复合支架, 吸附性能更好, 三维多孔结构更加致密, 具有小平面的框架结构, 能有效地进行高密度细胞悬液的培养, 有利于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 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传递和支架的血管化发生[3,4]。MM是一种可溶性的基底膜蛋白多糖基质, 基底膜蛋白多糖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和细胞基质中;BD Matrigel细胞外基质培养的细胞可以有类似体内环境的良好分化表现, 是从富含胞外基质蛋白的EHS小鼠肿瘤中提取出的基底膜基质, 为可溶性的三维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层黏连蛋白、胶原IV、巢蛋白、硫酸肝素糖蛋白等, 同时含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纤维酶原活化因子以及其他在EHS肿瘤中自然表达的生长因子。在室温下, 基质胶可自动聚集产生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基底膜的生物活性基质材料, 模拟体内细胞基底膜的结构、组成、物理特性和功能[5,6], 与多种因子交互作用, 从而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因此, 我们采用这种支架和MM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优势, 促进血管生成。
通过取材HE染色可以观察到, 随着时间的延长, 移植物周围的血管逐渐增多, 4周组最为明显, 可以看到生成血管的管径增大, 血管更为成熟;同时, 可以看到OPLA支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解[7], 支架边缘与组织边界模糊, 支架内部被组织分割成小区域并伴随有血管长入。
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增加, 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成熟度也随之增加, 但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中增长最缓慢, 1周时虽然OPLA+MM组的MVD值高于OPLA组, 但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时增速明显, 是对照组的1.7倍 (如图7所示) ;但4周时OPLA+MM组的MVD增速更加明显, 是OPLA组的2.3倍, 说明在裸鼠体内MM与OPLA结合可以持续有效地促进血管生成。
4 结论
OPLA+MM结合可以持续有效地促进血管生成, 对于微血管生成具有协同作用, 不失为促进裸鼠血管生成的好方法, 可为研究促血管生成材料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Ferrara 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progress[J].Endocr Rev, 2004, 25:581-611.
[2]Weidner N.Intratumormicrovessec density as a prognstic factor in cancer[J].Am J pathol, 1995, 147:9-19.
[3]Zhang Z, Feng S S.The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in vitro drug release, cellular uptake and cytotoxicity of paclitaxel-loaded poly (lactide) -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succinate nanoparticles[J].Biomaterials, 2006, 27:4 025-4 033.
[4]Auras R, Harte B, Selke S.An overview of polylactides as packaging materials[J].Macromol Biosci, 2004, 4:835-864.
[5]Jason J Zoeller, John M Whitelock, Renato V Iozzo.Perlecan regulates developmental angiogenesis by modulating the VEGF-VEGFR2 axis[J].Matrix Biology, 2009, 28 (5) :284-291.
[6]Noonan D M, Fulle A, Valente P, et al.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Perlecan, a basement membrane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 reveals extensive similarity with laminin A chai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 and the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J].J Biol Chem, 1991, 266:22 939-22 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