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A

2024-07-17

血清维生素A(共9篇)

血清维生素A 篇1

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普遍存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1,2]。由于维生素A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视觉、细胞分化、生长及再生,对维持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是必需的,轻度维生素A缺乏即可导致儿童呼吸道及消化道患病率增加。因此,控制或减少维生素A缺乏是保证儿童健康的一项艰巨任务[3]。保安族是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在居住环境、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独特之处。本研究旨在了解保安族7~15岁农村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为进一步实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甘肃省积石山县(保安族民族聚居区)作为研究的目标地区。在当地随机抽取某小学年龄在7~15岁的保安族农村儿童85名,其中男生52名,女生33名。

1.2 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受试者,由专业护士用一次性负压采血管采集肘静脉血3 mL,避光静置4 h后分离血清,-70℃冷冻保存待测。血清维生素A采用微量荧光法检测[4]。荧光检测器为93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维生素A标准品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环已烷、无水乙醇、氯化钠均为色谱纯。为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固定专人检测,并进行预试验,使检测人员一致性>95%。加样器分别固定量程加不同种试剂,在试验开始和试验中每个月进行校正。每日测定儿童血清维生素A浓度时,同时测定1组标准曲线。在检测全部儿童血清维生素A标本期间,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90~0.998。

根据WHO标准[5],血清维生素A在0.70~2.60 μmol/L为正常;<0.35 μmol/L为肯定缺乏(VAD);0.35~0.70 μmol/L为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SVAD);0.70~1.05 μmol/L为可疑缺乏(可疑SVAD)[6]。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筛选,用SPSS 13.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

保安族7~15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1.80±0.53)μmol/ L,男童为(1.76±0.53)μmol/ L,女童为(1.87±0.52)μmol/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P>0.05)。由表1可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大致与年龄呈正比。

2.2 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情况

本次调查未检出VAD儿童。由表2可见,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A缺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A缺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5)。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中国3~12岁儿童血浆维生素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合计超过50%,农村地区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分别为11.2%和49.6%[7,8]。因此,儿童维生素A缺乏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

调查显示,保安族农村儿童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高于西部其他贫困地区儿童。可能与样本量中年龄偏大样本量居多有关,另外还可能与民族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文化风俗有关。作为营养素的体内营养状况评价,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时候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因素的作用[9]。虽然当地经济发展与其他西部城区相比较为落后,但是长期以来还保留着游牧习俗使得该民族饮食中奶类、肉类所占比重较高,从而造成其维生素A水平较高。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笔者建议应对该地区学龄前儿童进行维生素A水平调查,以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维生素A缺乏的真实情况。

摘要:目的了解保安族7~15岁农村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少数民族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县保安族民族聚居区7~15岁农村儿童8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结果儿童血清维生素A质量浓度为1.80μmol/L,其中亚临床缺乏(SVAD)1人(1.2%),可疑缺乏(SVAD)8人(9.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逐渐降低;男、女血清维生素A水平、SVAD和可疑SV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安族学龄儿童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SVAD及可疑SVAD儿童是维生素A缺乏防治的对象。

关键词: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血清,儿童,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AHMED F,AZIMA,AKHTARUZZAMAN M.Vitamin A deficiency in poor,urban,lactating women in Bangladesh:Factors influencing vitamin A status.Public Health Nutr,2003,6(5):447.

[2]NGARE DK,MUTTUNGA JN,NJONGE E.Vitamin A deficiency in pre-school children in Kenya.East Afr Med J,2000,77(80):421.

[3]赖晓全,章锡平.农村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101.

[4]谈藏文,马官福,刘春燕,等.血清维生素A微量荧光测定法的改进及应用.临床检验杂志,2001,19(5):291-292.

[5]胡晓玲,范群.维生素A缺乏的危害研究进展.江苏预防医学,2002,13(4):83-85.

[6]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试行).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5,3(4):294.

[7]WHO.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VitA deficiency and their appication i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g intervention programmes.WHO/NUT:Geneva,1996.

[8]杨晓光,瞿凤英.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三:居民体质与营养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毛德倩,郭宁,陈竞,等.中国农村不同地区3~12岁儿童血浆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卫生研究,2009,38(2):202.

维生素A对人体的影响 篇2

维生素A最大的功能就是维护眼睛健康,是“眼睛的维生素”。维生素A不仅与泪液的分泌息息相关,而且与维持正常视觉的视紫红质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是维护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

另外,视黄醇和视黄酸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减弱上皮细胞向鳞片状分化,有助于保护皮肤及汗腺,维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道上皮组织的健康,并使其免受感染。

维生素A还有平衡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与维生素D及钙等营养元素一同促进皮肤、头发、牙齿、牙床的健康生长。

维生素A缺乏的最早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夜盲,即在夜间或暗光环境下无法看清物体。另外,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干眼病,即由于角膜、结膜上一些组织及泪腺等的退行性病变,致使角膜发生干燥、发炎、软化、溃疡、糜烂等一系列变化。如果角膜溃疡严重,常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

缺乏维生素A的人,臂、腿、肩、下腹部的皮肤会出现粗糙、干燥、鳞状化、角质化等变化;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会干涩、柔软性下降、完整性被破坏,使细菌易于侵入,特别易导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少年儿童维生素A缺乏时,骨骼生长发育会受抑制,牙龈也会出现增生与角化,并影响成釉质细胞发育,使牙齿停止生长。

当女性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不能对卵巢发出正常的分泌激素的指令,导致卵巢功能减退,雄性激素相对增加,从而使皮肤容易长粉刺,影响皮肤的美观。

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中,其中动物肝脏是含维生素A最多的食物。另外,奶制品(如奶酪、黄油)中也含有很丰富的维生素A。同时,在蛋类、鱼类及贝类中也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事实上,通常人们每日所需要的维生素A有60%是由胡萝卜素提供的。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蔬菜与水果中,尤其是深绿色蔬菜、黄色蔬菜以及黄色水果等。

由于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所以与油脂相溶后吸收率会提高。因此,蔬菜要在用油烹饪后,其中的胡萝卜素才会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另外,维生素A与维生素C、维生素E一起摄取,可以提高其抗氧化的功效。

维生素A如此重要,是不是报取越多越好呢?并不是这样,维生素A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多了少了都会出问题。如患有糖尿病的人无法在体内将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需要直接补充维生素A。

孕妇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引起胎儿生理缺陷,如中枢神经、眼、耳、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会出现异常。因此,怀孕期间,准妈妈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怀孕前有所增加,妊娠早期母血中维生素A的浓度下降,晚期上升,临产时降低,产后又重新上升,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对于准妈妈是必要的。

经常近距离盯着电脑显示器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维生素A,因此平时经常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应适当摄取维生素A。

维生素A对骨骼、细胞及身体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维生素A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

一般健康的人,一日三餐都摄入一定量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A原的食物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另外,由于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因此与一些脂肪类食物同时食用有利于其吸收。

当日摄入量超过5万国际单位时会引起急性中毒,虽日服量低于上述剂量,但长期服用也会引起慢性中毒。当儿童意外服用1万~3万国际单位时即会出现急性的中毒症状:头痛、呕吐、昏迷。多服用维生素A,还会增加骨折的可能。如果孕妇每日服用0.5万~1万国际单位,也会导致胎儿发生缺陷。因此,美国医生雷·D·斯达德建议:不要直接服用维生素A。服用胡萝卜素,则不会中毒,因为胡萝卜素摄入机体后可转成维生素A。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A,会造成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几周到几年之内反复服用维生素A,服用剂量为推荐摄入量的10倍以上会造成维生素A慢性中毒。维生素A中毒的表现为:疲乏无力、低热、多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疼、颅内压增高、眼球突出、复视、皮肤干燥、皮疹、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关节疼痛、关节周围组织钙化、发育停止、肝脾肿大、低色素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另外,对于胎儿来说,如果孕妇在怀孕早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胎儿会按器官形成的顺序发生无脑、眼缺陷、腭裂、脊柱裂、肢体缺陷等畸形。孕妇大量服用维生素A,还可导致胎儿出现泌尿道畸形和先天性白内障。

血清维生素A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3例为实验组;择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3例为参照组。实验组女21例,男32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71±0.66)岁;4例为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为喉、气管、支气管炎,8例为喘憋性支气管炎,9例为间质性肺炎,20例为反复发作气管肺炎。参照组女24例,男29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69±0.70)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两组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液4 ml,并通过2000 r/min进行离心,时长约为10 min,留取上清液备用[3]。以适量血清制上样液,并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参考检测对象的峰下面积,求取Vit A含量[4]。

检测两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补体C3以及Ig:①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取2 ml血样,置于离心管,与ED-TA-K2抗凝剂混匀,添加适量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其进行离心分离,并对淋巴细胞进行有效收集,通过CD8、CD4、CD3单抗试剂,对淋巴细胞进行标注,然后进行定量分析。②补体C3以及Ig。取血样1 ml,置于37℃环境中,培育30 min,然后通过3000 r/min进行离心,时长为10 min,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清[5]。

1.3观察指标对比参照组及实验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补体C3及Ig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Vit A与免疫指标的关系采用Pearson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Vit A、Ig M、Ig A、Ig G、补体C3、CD3+、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分别为(0.93±0.36)μmol/L、(2.37±0.96)g/L、(0.75±0.24)g/L、(7.71±1.11)g/L、(1.01±0.20)g/L、(65.28±2.33)%、(36.30±2.17)%、(28.05±2.27)%、(1.35±0.24)%;参照组分别为(1.18±0.34)μmol/L、(2.36±0.87)g/L、(1.00±0.48)g/L、(8.92±2.16)g/L、(1.35±0.34)g/L、(68.17±3.31)%、(37.68±2.61)%、(27.64±3.05)%、(1.46±0.22)%。实验组患儿Ig M与CD3+CD8+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经统计分析,Vit A水平与CD3+CD8+负相关(r=-0.303,P<0.05),与Ig A、CD4+/CD8+、CD3+CD4+、CD3+正相关(r=0.481、0.446、0.394、0.305,P<0.05),与Ig M、Ig G、补体C3无相关性(P>0.05)。实验组有43例患儿为Vit A缺乏,加服Vit A。患儿加服Vit A后Ig M、Ig A、Ig G、补体C3、CD3+、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分别为(2.76±1.04)g/L、(1.10±0.55)g/L、(8.17±1.26)g/L、(1.52±0.33)g/L、(67.07±3.92)%、(38.42±1.98)%、(26.04±1.96)%、(1.62±0.79)%与加服前(2.66±0.92)g/L、(0.87±0.31)g/L、(7.95±1.45)g/L、(1.48±0.81)g/L、(64.88±3.70)%、(36.82±1.94)%、(31.80±2.66)%、(1.27±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Vit A作为脂溶性维生素,通过维甲酸受体(RAR),可以直接影响B细胞与T细胞,其不仅可以参加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中,在抗炎方面效果也同样显著。Vit A缺乏被WHO认定为重要性营养缺乏病,其主要发病群体为5岁以内儿童,在未出现典型症状前,便会损害患儿免疫功能,弱化患儿体机体的防御病原微生物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的患病率以及致死率。本次实验中发现,患儿血清Vit A水平与CD3+CD8+呈现负相关(P<0.05),与Ig A、CD4+/CD8+、CD3+CD4+、CD3+则呈现正相关(P<0.05),但与Ig M、Ig G、补体C3无相关性(P>0.05),因此,可以将CD3+CD8+、Ig A、CD4+/CD8+、CD3+CD4+、CD3+作为小儿Vit A缺乏临床诊断的判定指标,对患儿进行诊疗,降低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健康体检中,对儿童的CD3+CD8+、Ig A、CD4+/CD8+、CD3+CD4+、CD3+水平加以注重,可以提高Vit A缺乏的早期诊断率,保证患儿生命健康。

摘要:目的 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Vit A)水平与影响意义。方法 择取本院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3例为实验组;择取体检健康儿童53例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Vit A、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Ig)水平,观察Vit A与免疫指标的关系。实验组行抗感染治疗,并对Vit A缺乏患儿加服Vit A,观察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Ig M与CD3+CD8+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Vit A水平与CD3+CD8+负相关(P<0.05),与Ig A、CD4+/CD8+、CD3+CD4+、CD3+正相关(P<0.05)。实验组Vit A缺乏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Vit A、补体C3及各I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受Vit A缺乏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对患儿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辅以Vit A补充,有利于强化患儿免疫功能,促进康复。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维生素A,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闵秀全,饶传琼,刘红菊,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意义.山东医药,2011,51(31):38-40.

[2]唐迎元,谭爱斌,史文元,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15,6(1):72-74.

[3]阮学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Ig A水平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3,7(19):14-15.

[4]李惠丽,刘日阳,余蓉,等.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6(1):86-87.

维生素A的富矿胡萝卜 篇4

别名黄萝卜、红萝卜。

食物来源原产中亚,元代以前传入我国。

食事求适一般人都可食用。更适宜癌症、高血压、夜盲症、干眼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皮肤粗糙者食用。每餐食用一根约70克。

食性物语每100克胡萝卜含热量38千卡,约含蛋白质0.6克,脂肪0.3克,糖类7.6〜8.3克,铁0.6毫克,维生素A802微克,维生素B10.02〜0.04毫克,维生素B20.04〜0.05毫克,维生素C12毫克,另含果胶、淀粉、无机盐和多种氨基酸。

食事提醒酒与胡萝卜不宜同食,否则会造成大量胡萝卜素与酒精一同进入人体,而在肝脏中产生毒素。煮胡萝卜时忌加入酸性食品(如醋等),因为酸性物质对胡萝卜素有破坏作用。

食谱推荐胡萝卜炖羊肉

用料: 胡萝卜300克,羊肉180克,料酒3小匙,葱姜蒜末儿各1小匙,糖与盐各适量,香油1/2小匙。

制作:

1.胡萝卜与羊肉洗净沥干,切块备用。

2.将羊肉放入开水氽烫,捞起沥干。

3.起油锅,放入5大匙色拉油,将羊肉放入大火快炒至颜色转白。

4. 将胡萝卜、水及其他调味料(除香油外),一起放入锅内用大火煮开。

5. 改小火煮约1小时后熄火,加入香油即可起锅。

功效:补虚弱、益气血,长期食用可补中益气,预防手脚冰冷、帮助消化、止咳。

食疗保健胡萝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这种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相当于2个分子的维生素A,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黏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维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是机体生长的要素,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有助于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在预防上皮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萝卜中的木质素也能提高人体免疫机制,间接消灭癌细胞。

胡萝卜还含有降糖物质,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皮素、山标酚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还有降压、强心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胡萝卜含有植物膳食纤维,吸水性强,在肠道中体积容易膨胀,是肠道中的“充盈物质”,可加强肠道的蠕动,从而利膈宽肠,通便防癌。

血清维生素A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11月笔者所在医院待产的1067例妊娠妇女定为观察组, 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分析, 根据孕期不同可分为早孕期 (1~13周) 343例, 中孕期 (13~28周) 354例, 晚孕期 (29~40周) 370例, 妊娠妇女年龄20~41岁, 平均 (28.2±1.3) 岁, 无病史;将107例非妊娠妇女定为对照组, 年龄19~38岁, 平均 (26.3±1.6) 岁。两组妇女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上述两组人员均通过空腹抽取法, 抽取3 ml静脉血, 待血液凝固后将其放入试管再放入离心机进行分离, 采血过程注意无菌操作,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测定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3]。测定方法为化学发光法, 且所用仪器为罗氏E601[4]。

1.3 参照标准

血清叶酸的正常含量为4.60~34.0 ng/ml, 维生素B12的正常含量为211~946 pg/ml, 血清铁蛋白的正常含量为13~150 ng/m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时为资料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随着孕期的增加,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呈降低趋势, 早孕期妇女血清叶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较对照组低,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晚孕期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贫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女性居多, 同时在妊娠期孕妇属于较为高发的妊娠期并发症。而如不及时发现治疗, 很容易在妊娠中期和末期对孕妇及胎儿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妊娠期贫血属高危妊娠范畴, 但往往易被人们忽视, 尤其是轻症贫血, 孕妇自觉有轻微头晕等不适往往自认为过于疲劳等其他症状而忽略, 但如不及时纠正, 至妊娠晚期贫血发展严重时, 会给母亲和胎儿、婴儿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中、重度贫血可引起早产、死胎、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有资料报道, 发达国家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10.00%~20.00%, 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30.00%~40.00%。笔者所在医院调查结果显示, 孕晚期妇女贫血比例为38.78%, 比例偏高, 也明显高于同级城市报道的孕妇贫血发生率15.59%。

在妊娠期间, 尤其是孕晚期, 胎儿及母体均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而在妊娠终末期, 胎儿体重等迅速发展, 多数胎儿均挤压母体的胃部, 从而导致孕妇的胃肠蠕动减弱, 影响了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从而对红细胞的DNA合成所需的物质明显降低, 导致不成熟的红细胞只能分裂, 从而引起贫血。另一方面, 由于胎盘的营养循环的需要, 妊娠期间孕妇的血浆容量明显增加, 从而导致, 红细胞等降低。

铁蛋白是一类亚卟铁蛋白与铁分子的复合物, 对于铁分子的贮存、释放与吸收有重要作用[5]。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也需要铁, 母亲对铁的需求量就更大, 如果摄取量不足, 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使其严重缺乏, 红细胞难以生成, 继而很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6]。再者, 对于早期孕妇来说, 由于妊娠反应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反胃的症状, 对于有些含铁较丰富的食物难以下咽, 影响铁的吸收, 造成体内铁的缺乏, 孕妇需要克服生理反应, 充分利用好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通过健康安全的途径进行铁的补充, 尽可能避免因缺铁而导致的贫血的发生。

同铁一样, 维生素B12和血清叶酸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自身无法合成, 但其对于机体又有着重要的意义。若维生素B12和血清叶酸缺乏则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正常生长, 缺乏的原因可能是难以吸收、消耗过多, 也可能是没注意饮食, 导致摄入量不够。处于妊娠期的妇女不同于正常女性, 体内各项指标都会有所变化, 生理上也会出现特殊反应, 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孕妇在保证自己营养供应的同时, 还要为胎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样就导致其更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现象。研究结果显示, 妊娠妇女的维生素B12含量及血清叶酸含量都较正常健康女性低, 而且随着孕期的增加, 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其在早期现象最轻, 随着孕期的增加, 其差异越显著, 该现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导致的。叶酸的来源主要为绿色蔬菜、水果等, 且在小肠处进行消化吸收。处于早孕期的妇女会因为食欲不振, 导致其摄入量不够;处于中孕期的妇女会因为胎儿的迅速生长, 而导致其消耗量增加;晚孕期时, 胎儿生长代谢最为旺盛,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消耗会更加快速[7]。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的代谢密切相关, 体内含量不足时会导致营养性贫血, 影响人体组织的正常代谢, 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8]。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可通过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找出贫血的根本原因, 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有关资料表明, 通过对妊娠妇女进行维生素B12和血清叶酸的含量检测, 可以获知孕妇是否缺乏维生素B12和血清叶酸的同时, 也可以间接获知胎儿的生长状况, 可以尽早地对胎儿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9]。保证妊娠妇女有充足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 结果显示, 随着孕期的增加,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呈降低趋势, 早孕期妇女血清叶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较对照组低,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晚孕期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为妊娠妇女在妊娠期的肠胃蠕动较慢, 且分泌的胃酸较少, 使血清蛋白和维生素B12的吸收减少, 妊娠期妇女雌激素水平高于平常从而加快机体嘌呤的代谢, 故而增加了血清蛋白和维生素B12的利用率。再者妊娠妇女的肾血流量较一般妇女的水平较高, 血清铁蛋白在肾脏中的清除率较大, 从而加快药物的代谢, 再加上胎儿对其的需求量较大, 故而导致其血清铁蛋白的缺乏。因此, 在妊娠期妇女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检测, 对妇女的贫血和胎儿的发育健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是预防治疗妊娠妇女和胎儿疾病的重要指标。对于处在中孕期和晚孕期的妇女, 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 多食用一些动物肝脏、新鲜蔬菜和水果, 多饮用鲜奶等保证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 改变不正确的饮食方法, 克服生理反应, 合理饮食[10]。一旦发现其缺乏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 就应该及时补充, 对胎儿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庆辉.现代医学标记免疫学[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0 (6) :65.

[2]李炳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78.

[3]高会刚, 王德福, 刘素安, 等.正常妊娠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动态变化[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0, 11 (12) :65-98.

[4]李奇微.北京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43 (5) :72.

[5]高斗林, 李清大, 潘美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浆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浓度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12, 4 (5) :74-75.

[6]张文娟, 周本飞, 陈坤发, 等.妊娠妇女在不同孕周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7 (3) :45-86.

[7]张娜, 陈爱娜, 赵磊, 等.孕妇血与新生儿脐血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7 (11) :26.

[8]刘书函, 谢丰韵.正常孕妇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状况的初步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9 (11) :24.

[9]郑智杰, 刘铭, 方剑心, 等.血清叶酸与维生素B12的快速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4 (1) :17.

奶牛维生素A的营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奶牛,维生素A,营养需要

1 序言

维生素在饲料中含量甚微, 但对机体的调节、能量的转化和组织的新陈代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和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两类) 。乳牛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不多, 但缺乏时则会引起许多疾病。若维生素A缺乏则表现夜盲或干眼病, 幼畜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机能障碍, 被毛粗乱、无光, 食欲不佳, 易患呼吸道疾病等。据报道, 奶畜所需的维生素A, 干物质饲料中应不低于5 000 IU/kg。

奶牛是一种草食家畜, 以青粗饲料为主, 其维生素来源比较丰富, 加之瘤胃微生物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 因而在奶牛日粮中往往容易忽视补充维生素, 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中也仅仅规定了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需要量[2]。但在实际生产中, 特别是在北方农村地区, 粗饲料来源主要是玉米秸秆, 精料搭配也是靠自己种的玉米、大豆等, 没有科学依据, 奶牛的各种营养成分供给量严重不足, 维生素更是如此。因此, 研究奶牛维生素营养对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维生素A在奶牛上的一些研究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2 维生素A概述

2.1 维生素A的特性与效价

维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它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衍生物, 每种都有顺、反两种构型, 其中以反式视黄醇效价最高。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 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 而含有维生素A原 (前体)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也存在多种类似物, 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强。在动物肠壁中, 一分子β-胡萝卜素经酶作用可生成两分子视黄醇。各种动物转化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的能力也不同, 如果家禽的转化能力为100%, 猪、牛、羊、马只有30%左右。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 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在无氧黑暗处较稳定, 在0 ℃以下的暗容器内可长期保存。一个国际单位 (1U) 的维生素A相当于0.3 μg的视黄醇、0.55 μg维生素A棕榈酸盐友和0.6 μg β-胡萝卜素。

2.2 维生素A的吸收和代谢

食入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在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作用下, 从与之结合的蛋白质上脱落下来。在小肠中, 游离的维生素A被酯化后吸收。胆盐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可促进β-胡萝卜素的溶解和进入小肠细胞。β-胡萝卜素通过小肠黏膜细胞后, 被双加氧酶分解成两分子的视黄醛, 再还原为视黄醇。饲粮中50%~90%的维生素A可被吸收, 胡萝卜素的吸收率为50%~60%。吸收的维生素A以酯的形式与维生素A结合蛋白相结合, 经肠道淋巴系统转运至肝脏贮存, 当周围组织需要时, 水解成游离的视黄醇并与视黄醇结合蛋白 (BP) 结合, 再与血浆中别的蛋白质结合, 形成视黄醇-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 通过血液转运到达靶器官。

2.3 维生素A的功能

维生素A与视觉、上皮组织、繁殖、骨骼的生长发育、脑脊髓液压、皮质酮的合成以及癌的发生都有关系, 但目前了解较清楚的是维生素A与视觉。

维生素A过量易引起中毒。症状可表现为骨的畸形、器官退化、生长缓慢、失重、皮肤受损以及先天畸形。对于非反刍动物, 包括禽和鱼类, 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是需要量的4~10倍以上, 反刍动物则30倍于需要量。据报道, 人一次服用50~100万IU的维生素A可致死。

2.4 维生素A的来源

维生素A来源于动物产品, 主要是鱼肝油, 多以脂的形式存在。胡萝卜素在豆科牧草和青绿饲料中含量较多, 幼嫩的比老的多。青绿饲料在于燥、加工和贮藏过程中, 由于所含胡萝卜素易遭氧化破坏而含量差异较大。叶子的绿色程度是胡萝卜素含量多少的一种标志。快速晒干的绿色牧草胡萝卜素的损失可降低到5%。胡萝卜素的损失主要来自酶反应 (高达27%~28%) 。高温条件下损失更大。这种酶反应在完全干燥时才停止。在正常情况下, 干草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每个月损失约6%~7%。动物对维生素A的需要和饲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动物的品种、品系及生理状况,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异构物的含量和类型, 体内胆汁的适量与否, 微量元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 疾病和寄生虫的干扰, 环境卫生及温、湿度条件, 饲粮中脂肪、蛋白质、抗氧化剂等的含量都可影响动物对维生素A的需要。集约化的饲养方式、饲料的颗粒化及其贮存时间的延长都将增加维生素A的添加量。生长反应、肝脏维生素A的含量、血浆的维生素A浓度以及脑脊髓液压都可反映动物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

3 维生素A与奶牛营养

3.1 维生素A与奶牛营养需要

维生素A对乳牛关重要。如妊娠母牛初期缺乏, 会发生妊娠期缩短、胎衣滞留增多、生出死胎等一系列症状[3]。冬春季节以采食玉米青贮和以谷物为基础的牛, 其肝脏中维生素A贮存量甚低, 易出现缺乏症[3]。

乳牛自己不能合成维生素A, 主要由胡萝卜素在牛的肠壁粘膜细胞及其它组织中经胡萝卜素酶转化为维生素A。而青料中的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 光线、高温、高湿能促使胡萝卜素分解。

研究发现, 玉米、黄豆等含有的β-胡萝卜素, 对奶牛繁殖机能起一定特殊作用[4]。在卵巢黄体中的β-胡萝卜素与其机能活动直接有关, 不孕、产后子宫复原不良、胎衣不下、乳量下降等与妊娠最后两个月及产后日粮中胡萝卜素不足有关。此外, 一些研究表明, 胡萝卜素在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方面也有作用[4]。

维生素A不能代替胡萝卜素, 在维生素A得到保证而胡萝卜素供应不足时, 对繁殖机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与它作为维生素A的前身的功能有关。为了保持高产及正常的繁殖机能, 产奶乳牛每100 kg体重应从饲料中获得不低于18~19 mg胡萝卜素或7 400 IU [5]。维生素A能在肝脏贮存, 以备不足时利用[6]。

3.2 奶牛维生素A最适需要量的研究

(1) 最适维生素营养的概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和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 (ARC) 提出的维生素需要量为接近于预防临床缺乏症的最低需要量。在生产条件下, 应予以调整 (McDowell, 1989) 。因此, 有人提出“最适维生素营养” (Optimum vitamin nutrition) 及“最适维生素的供给量” (Optimum vitamin allowance) 的概念[7]。临界区为低于需要量可能产生缺乏症的水平, 最低需要量为防止缺乏症的维生素水平, 此时动物表现正常, 但生产性能并非最佳。最适供给量即考虑了动物的需要量又考虑了影响需要量的因素, 在此范围内可使动物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产生最佳的生产性能。但维生素过多, 对B族维生素而言, 是安全的但不经济;对于维生素A、D 来说, 因其可在动物体内储存, 长期超剂量添加会造成动物的中毒, 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所以, 在生产中, 应按最适的供给量提供维生素产品。但由于影响动物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很多, 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变异大, 影响维生素消化和吸收的因素也很多, 而且在同一品种、类型的不同动物之间, 同一畜群的不同动物之间以及不同日龄动物之间也可能不同, 因此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最适需要量的确定非常重要。

对维生素A而言, 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有饲料中维生素的供给量、饲料中其它因素和环境等对维生素A 的破坏量及影响动物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的因素等, 最终决定了有多少维生素能够真正被动物利用。饲料中最初含有多少维生素即维生素的总量是一个指标, 而对动物来说, 真正重要的是在动物食入饲料后, 有多少维生素A真正被动物利用, 利用的量是否满足动物的需要量。

因此我们应首先要了解动物真正的需要量, 然后考虑影响动物需要量的因素, 再考虑环境因素和饲粮因素对维生素的破坏及添加过量对动物的影响, 最终确定维生素的最适添加量。

(2) 奶牛维生素A最适需要量的确定。

维生素A在配合饲料中的最低添加量是指能满足畜禽每日需要量以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所必需的添加量[7]。此外, 最低添加量还应考虑饲料在加工和贮存期间可能发生的效价损失。这一添加量应足以保持商品畜禽的平均生长率、畜禽群健康、种畜的繁殖要求等。维生素A在畜禽饲料中的最高添加量是能满足现代畜种的需要以获得最佳生产率和免疫应答所必需的添加量并且不会发生中毒。

泌乳期、干奶期奶牛的维生素A推荐饲喂量分别为100 000~125 000 IU/头·d和50 000~75 000 IU/头·d (1 mg胡萝卜素相当于400 IU维生素A) 。在应激情况下 (如呼吸道疾病等) , 泌乳奶牛的维生素供给量应不低于15 0000 IU/头·d, 生产中也有人用到200 000 IU/头·d。另外饲喂高谷物日粮会增加瘤胃中维生素A的损失, 故应保证其在较高水平。据报道, 泌乳奶牛的维生素A中毒计量在100 000 IU/头·d。人们担心过量使用维生素A会干扰维生素D、E和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作用。但维生素A的添加量在2 000 000 IU/头·d以下是安全的[7]。

3.3 维生素A在奶养营养中的研究

β-胡萝卜素不仅是动物日粮中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 而且在动物体内能起维生素A所不具有的作用 (Tjoelker等, 1988;Iwanska和Strusinska, 1997) 。围产期奶牛血浆中视黄醇与β-胡萝卜素的浓度极低 (Oldham等, 1991;Michal等, 1994;Weiss等, 1994) , 因而奶牛对视黄醇与β-胡萝卜素的需要量较高。

Murayama等 (1994) 给妊娠奶牛同时补饲维生素A与β-胡萝卜素, 对血清中β-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 不如单独补饲β-胡萝卜素效果明显。Kume和Tanabe (1993) 发现, 初产奶牛分娩时, 初乳中维生素A浓度高于经产奶牛, 必然影响对补饲维生素A的反应。从瘤胃对日粮 (精料占50%) 视黄醇的降解, 可看出视黄醇的生物利用率比β-胡萝卜素低50%, 因而Weiss (1998) 根据给干乳期奶牛补饲维生素A时, 其生产与繁殖性能及健康的改善情况, 建议将维生素A的供给量增加50%。

选择能适于农场的反映维生素A与β-胡萝卜素营养状况的补饲量, 对表现临床性维生素A缺乏症的奶牛, 其血浆视黄醇浓度与临床症状状的严重性有相关关系;但当血浆视黄醇浓度超过9 μg/dL时, 则无相关关系。按NRC (1989) 需要量给奶牛补饲维生素A时, 其血浆中视黄醇浓度通常为40~50 μg/dL。血浆中视黄醇浓度与奶牛维生素A的摄入量 (Oldham等, 1991) 、繁殖 (Jukola等, 1996) 、免疫状况 (Michal等, 1994) 及乳腺健康 (Oldham等, 1991) 无相关或有弱相关关系。血浆中β-胡萝卜素浓度与摄入量的相关性不强 (Michal等, 1994) 。奶牛生理状况与日粮脂肪含量均影响血浆β-胡萝卜素浓度 (Michal等, 1994) 。因而除奶牛患临床缺乏症外, 用血浆视黄醇或β-胡萝卜素浓度作指标, 不能有效反映机体维素生A与β-胡萝卜素的营养状况 (Weiss等, 1998) 。

4 小结

综上所述, 给围产期奶牛补饲超过NRC (1989) 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A、β-胡萝卜素需要量的维生素水平, 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与乳品质, 增强奶牛的免疫反应, 改善其健康状况。由于维生素的添加效果, 受奶牛的胎次、体况、生理状况、泌乳阶段、维生素添加数量与形式 (保护与否) 及方法 (日粮添加、注射、口服) 、基础日粮中精料与新鲜饲草的比例、日粮中其他养分与维生素之间及维生素之间的互作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应进一步研究确定维生素添加的时机、最适添加量及形式与方法, 用投入产出比从总体上评价维生素添加的效益[8]。此外, 研究瘤胃微生态系对维生素A的消化代谢的影响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清河.奶牛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J/OL].饲料添加剂网[2005-11].http://www.feed-add.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76.ht m.

[2]李新.奶牛的维生素营养[J].草食家畜, 2002 (3) :38-40.

[3]刘宗平.奶牛营养与维生素A缺乏症[J].中国奶牛, 1994 (3) :221.

[4]史清河.维生素a与类胡萝卜素对动物免疫反应的影响[J/OL].饲料添加剂网[2005-1].http://www.feed-add.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59.ht m.

[5]薛志成.黑白花奶牛各种维生素需要[J].中国动物保健, 2004.

[6]尤明珍.奶牛的维生素营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4 (7) :22-23.

[7]丁丽敏, 张日俊.维生素A最适需要量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 2004, 25 (10) .

维生素A与儿童腹泻的关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2011年本院收治的学龄前腹泻患儿共计78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36例;年龄2~8岁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2~7岁。为儿科正常保健的健康学龄前儿童30名。二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清维生素A水平测定

取患儿入院第二日和入院后第7天晨起空腹静脉血1mL, 高速离心分离血清, -20℃冻存。用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752分光光度计波长480 nm处测定。血清维生素A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生产, 平均回收率103.7%, 变异系数1.9%。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 (SVAD) 诊断标准为血清维生素A 0.35~0.70μmol/L。

1.2.2 维生素A干预方案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将患儿分为维生素A 1组 (3000 IU/d) (22例) , 连服10d;维生素A2组 (23例) 和3组 (23例) , 分别在入院第二日一次喂服维生素A5和10万IU。维生素A为瑞士Roche公司生产。安慰剂外观与使用药物相同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泻对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

2.1.1 腹泻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较

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 (0.70±0.40) 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儿 (1.90±0.60) μmol/L (t=16.66, P<0.01) 。SVAD检出率为54.10%, 明显高于健康儿童1.0% (χ2=80.75, P<0.05) 。

2.1.2 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不同病程的相关性

见表1。

2.2 患儿腹泻程度同维生素A的关系

2.2.1 患儿病程同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A的关系

血清维生素A水平在不同组别患儿入院时相近, 不同方法和干预剂量对患儿腹泻病程未见明显影响见表2。

注:*A1 vs A2, A3, P>0.05;#对照组vs A1, A2, A3, P>0.052.3低水平血清维生素A相关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低水平血清维生素A患儿的危险因素包括每日大便次数曾多 (回归系数=-0.547, P<0.05) 、脱水 (回归系数=-5.721, P<0.01) , 和年龄小 (回归系数=1.373,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维生素A与婴幼儿腹泻之间的相关, 是否能通过改善维生素A营养以降低儿童的腹泻的发病率与SVAD。有研究认为人体非特异及特异免疫功能降低或者受损, 病原易于侵袭消化道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导致发病与维生素A缺乏 (VAD) 相关, 且发病程度和发病率均随VAD严重度相关。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 维生素A可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的潜在作用。

多种因素同病情轻重有关, 有研究表明可通过补充维生素A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2]。本研究与文献报导一致, 对腹泻患儿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恢复良好, 病程缩短, 复发较少。无论健康儿童还是腹泻患儿, 年龄小均是SVAD的影响因素。提示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所出现的年龄差异源自其病前维生素A营养不足。本研究显示尽管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补充, 但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仍然很低, 这可能是其未对对病程产生明显影响的原因。提高免疫力需一定时间, 因此只有建立其一定量的储存。然而腹泻病程一般较短, 未显示出病程受到维生素A的影响。入院7 d后患儿血清维生素A检测, 且水平升高明显, 但结果仍低于正常健康儿童, 提示患儿肠道病情好转时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逐步开始回升, 但恢复到原有水平尚需一定时间。因此在治疗小儿腹泻时需考虑是否予患儿补充维生素A。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腹泻病的关系。方法 血清维生素A水平测定方法是采集患儿入院次日、入院第7天及健康儿童晨起空腹指血, 分析本院收治78例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 选择同期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结果 腹泻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 (0.70±0.40) 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儿童 (2.10±0.50) μmol/L (P<0.01) 。腹泻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在人院第7天较人院时明显升高, 短时期维生素A干预治疗对腹泻病程无影响。结论 维生素A缺乏易导致腹泻病的发生, 而腹泻会进一步降低儿原本不高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 建议腹泻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关键词:维生素A,腹泻,儿童

参考文献

[1]林良明, 刘玉琳, 马官福, 等.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5) :315-319.

秋季幼猪巧补维生素A 篇8

秋末青绿饲料缺乏, 幼猪易患维生素A缺乏症, 如不及时进行补充, 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下痢、皮肤表面干燥、眼睛看不见东西、神经机能紊乱、四肢行走困难、继发肝炎等现象, 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其补充方法是: (1) 把胡萝卜 (红色的更好) 、黄心地瓜、南瓜等煮熟后捣烂, 加黄玉米稀饭, 让其自由采食; (2) 胡萝卜150 g, 韭菜120 g, 一次混入饲料中喂服, 每日一次; (3) 南瓜30份, 胡萝卜20份, 茶叶1份, 共捣碎烂, 每次200~300 g混饲; (4) 苍术25 g, 菊花20 g, 研末, 分2次拌料喂服, 每日1剂。如果幼猪已经患了维生素A缺乏症, 可把煮熟的鸡蛋黄捣碎, 加温开水 (用乳汁更好) 调和, 让其自由饮用, 或人工灌服, 连续数天, 即可见效。

犊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 篇9

1 病因

一般多发于冬春青绿饲料缺乏的季节, 妊娠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不足, 使其所分泌的初乳中及所产犊牛体内的维生素A不足, 诱使犊牛发病。而断奶后犊牛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此外, 犊牛胃肠病、肝脏病、硒缺乏、钙磷比例不当等都可继发或诱发本病。

2 症状

犊牛生长发育停滞, 在阴暗处或月夜中行走盲目、行动迟缓、碰撞障碍物, 继而角膜增厚和发生云雾状浑浊, 甚至失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出现共济失调、惊厥、感觉过敏等一系列神经症状。多数犊牛发生腹泻, 排黄色、棕黄色或白色稀便。取角膜上皮角化细胞涂片检查, 每个视野的上皮细胞数达11个 (正常3个) 。

3 诊断

根据饲料分析、特征性的夜盲症、神经症状和腹泻可确诊。

4 防治

1) 治疗。80万IU青霉素钠1支、药用银珠 (辛红) 5 g、冰片5 g, 混合后精细研磨;取1 g混合药粉, 放入软硬合适的干净纸中, 然后将纸卷成10耀15cm香烟状带喇叭口的纸筒, 将药粉吹入一只眼睛;同样方法对另一只眼睛用药, 3次/d。同时内服鱼肝油20耀40 m L, 2次/d。以上方剂视病情连用7耀10 d, 直至痊愈。槐叶含有大量胡萝卜素, 犊牛用量为每日30耀50 g, 连用数日, 也有较好的疗效。

2) 饲养场 (户) 应为犊牛提供富含胡萝卜素 (一般日粮中加40 mg胡萝卜素) 的饲料。日粮中适当添加青绿饲料、胡萝卜茎叶、青干草等, 特别提倡饲喂青贮饲料 (气味芳香, 柔软多汁, 含有多种维生素, 适口性好, 易于消化) 。

5 病例

甘沟乡团结村张某饲养的一头1月龄的犊牛发病, 于2013年12月6日前来求诊。询问畜主得知饲喂的是麦秸, 检查患牛发现其角膜呈云雾状浑浊且有神经症状;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病;应用上方点眼4 d, 鱼肝油灌服4剂, 痊愈。

6 小结

为避免牛场多数牛群发病, 造成损失, 建议搞青贮, 在冬春饲喂青贮饲草料、青干草等, 以减少冬春犊牛因缺乏维生素A而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参考文献

上一篇:煤炭机械设备下一篇:鼻内镜下鼻出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