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

2024-05-27

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共4篇)

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 篇1

长期以来, 传统单位生活区的物业管理一直由所在单位指定专人统一管理。但随着小区内公产房的商品化, 其所有权都已发生了变化, 都已划归个人所有, 房主可以出售、出租、借用自己的房屋, 使得小区内的住房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物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传统单位生活区物业管理中的问题

(一) 物业小区安全保卫的管理。小区的安全保卫早期是由快退休的老同志来负责的。一是照顾老同志, 二是他们资格老, 处理事情周到。但随着小区内外来住户的增多, 他们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曾经一段时间, 小偷盗窃猖獗一时,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 单位采取了果断措施, 在各个显耀位置安装了电子摄像头, 门卫由专业保安公司人员接管, 定时在小区内进行巡逻。通过改进, 小区内的盗窃案件大幅下降, 效果明显。目前, 门卫的管理遇到的新的问题主要是机动车辆出入的问题, 尤其是外面的没有出入证的车辆, 容易产生纠纷。保安人员执法严格, 车主就会感觉不方便, 有时容易产生矛盾;保安人员执法不严, 车主方便了但小区安全又成问题了。

(二) 小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单位生活区中, 大多数居住的还是原单位的老职工, 如果引入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房屋老旧, 规矩太多、缴费也高, 大家不适应, 经常闹矛盾。所以, 在单位生活区中引入专业物业公司的大多最后都退了回去。如何让业主们心平气和地服从管理, 缴纳费用是当前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过多次的尝试与调整, 实践证明采用阶梯式的管理收费模式较为可行。新建筑一般公摊面积大, 保养工作量较大, 应适当多收费用;老建筑公摊面积较小, 适当少收费用。对临时产生的垃圾 (如装修) 应适当加收卫生费。小区内很多人饲养了宠物狗, 这对小区的环境卫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文明的养狗人会及时处理粪便, 也有个别不文明的人, 对自家的宠物粪便视而不见。

(三) 小区车辆的管理。每个小区的车辆都是爆满, 小区内车位有限, 管理好车辆的停放是传统单位生活区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它不象商业小区中车位都卖给了个人, 管理起来较容易。单位的生活区, 车位基本上是可随意停放的, 收费很困难。而且个别人随意停车, 堵塞通道, 严重影响了他人的出行, 非常令人反感。对于车主来说每天下班回家找个停车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需要在小区里很盲目地转几圈, 幸运的话能够找到停车位, 实在没办法了只有停马路边上了。停车问题对小区里的每个家庭来说太突出了, 亟需解决。

针对传统单位生活区中物业管理遇到上述问题, 物业管理工作要进行深刻反思。物业管理工作,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应该从思想上与时俱进, 认真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科技知识, 用新思路、新技术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解决传统单位生活区物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业管理企业必将向着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管理模式必然从政府模式向市场模式转换。单位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人员及业主都要转变思想, 适应新形势。

(一) 物业管理的社会化。物业管理部门涉及面广、业务繁杂。在人手紧张、条件简陋的情况下, 物业管理部门可以把专业性较强的部分服务项目分离出去, 委托专业服务公司完成。物业管理部门主要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是以物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以及社会分工发达为前提的。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为单位减轻了负担, 大大方便了业主, 使广大业主更加满意。

(二) 物业管理的专业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成为遍布广大城乡的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各类生活小区都离不开物业公司的服务与管理, 对小区物业实施统一管理。除了物业管理公司从事专业服务外, 绿化公司、保安公司、清洁公司等专业化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物业管理公司仅仅是一个管理机构, 而将一些专业管理以经济合同的方式交予相应的专业经营服务公司, 这有利于提高城乡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并能进一步推进城乡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换。

(三) 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是物业服务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几乎所有的生活小区中都安装了电子摄像头, 有力地保障小区的保卫安全;在小区出入口安装门禁管理系统, 有效提高了对外来车辆的管理, 大大提高了效率, 减少了矛盾;在小区内显耀位置安装电子屏幕, 随时宣传居民文明守则, 提示各类生活信息, 使得在小区居住的业主感觉更有人情味;有条件的小区可配置车位管理系统, 可有效管理乱停车现象和盲目找车位的情况。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 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 建立一个在小区内居住的业主的微信群。一旦有需要通知的事情 (如挪车位、交费等) 会很方便地进行。不需投资, 只需物业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即可实现, 这对业主绝对是一件有利的好事。在城市中一些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中, 运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及先进的设备系统实现对物业的设施设备、环境、消防、安保及运作模式实施自动控制和集中管理, 全面提升企业水平, 打造了自己的服务品牌, 实现了规模化、节约化经营模式, 抢占了市场先机。因此新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

三、结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物业管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物业的服务, 同时也热切盼望获得更多更好的物业服务。不管是纯商业住宅小区还是传统单位的生活区对物业服务管理的需求都是如此。物业管理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但经过共同努力, 想方设法真抓实干, 小区的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一定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 篇2

继2008 年国务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 2014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2015 年上半年又颁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到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再到发展文创产业、实施创新驱动, 国家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 “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2015 年7 月, “版权专业人员职业”作为职业正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再次印证国家对于文创产业、版权经济的重视。出版单位发展文创产业, 就是要不断拓展版权利用方式, 积极探索全版权运营。

2 出版单位当前的版权经营形式

2.1 开展版权贸易, 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版权贸易带动中国出版日益融入世界大潮。对于版权贸易, 我国出版届的理解通常为:在中国内地和境外进行图书版权的交易, 即图书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在2010 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走出去”战略。出版单位“走出去”的途径, 大多依靠版代公司开展版权贸易实现。通过版代公司这样的图书版权国际交易信息平台, 将可能输出版权的图书相关资料对外发出, 以便国外出版机构能及时、准确、详细地了解图书版权输出的信息, 进而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渠道。与此同时, 对于已经建立业务往来的国外出版机构, 还会寻求多种方式 (如定期发布新书目录) , 与之维持合作关系。每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BIBF) 是出版单位实现图书版权“走出去”的重要窗口。“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版单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同时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 不得不承认, 现在国内很多出版单位尤其是中小出版单位的思维依然局限于国内市场, 缺乏版权运营意识, 仅仅把版权输出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对待, 没有将“走出去”看作一种经营思路去开拓。

2.2 推进数字出版, 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

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及紧随而来的IT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阅读消费市场发生急剧变化, 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载体日新月异, 催生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目前, 许多大的图书出版单位在新兴出版方面都已开始寻求发展之路, 基于版权资源快速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升级, 努力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新业态, 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要求。或建立数据库、建立运营平台、分渠道推广, 加强纸书与数字出版联动;或推动纸电同步策划、实施, 与渠道商、运营商第三方平台进行内容合作开展电子书经营;或尝试开展O2O, 移动APP、自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 紧盯媒体融合发展, 等等。事实上, 媒体形式无论怎么变, 内容始终是终端读者的需求所在。内容版权越多, 越具有竞争实力。目前, 出版单位在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时候, 在版权方面都很注重拓展版权许可的范围, 尤其是获取作品的数字版权以及其他相关衍生权利, 从而为开发图书的数字产品构建著作权基础。然而, 大多出版单位尤其中小出版单位严重缺乏版权的管理和运营意识, 并未梳理存量版权资源, 甚至并未厘清版权资源归属, 更未建立符合自身定位及经营特色的版权资源管理体系。

3 出版单位未来的版权运营模式

版权运营, 即对版权进行系统的设计、计划和控制, 有效提供版权产品和服务, 为著作权人带来利益为运营方带来效益。出版单位的版权运营离不开版权的不断获取、创意开发以及有效保护。

3.1 版权的不断获取

版权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作者基于特定条件的创作, 需要作者脑力、体力的投入。版权来源于作者创作, 不过在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下, 作者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编著者, 而是具有基本文字编著能力且善于从二维甚至三维的角度融合富媒体思路去构建作品的创作者。对于版权的获取, 出版单位首先要做的是深入挖掘作者资源、潜心培育作者团队。其次, 出版单位可以代理版权。目前, 不少中小出版单位, 受资金、人力方面的制约, 版权接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从事版权工作的专员也往往身兼数职, 无力拓展, 直接导致版权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国内成规模的版权代理机构也不多, 且代理的作品类别及推销渠道有限。出版单位完全可以代理版权, 不断充实版权资源库, 以此更好地为版权运营打好基础。

3.2 版权的创意开发

版权的创意开发就是要做好从内容创作到版权、版权产品的开发, 构建从版权资源的源头生成到版权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消费。国际上, 迪士尼的创意开发非常成功, 其产业涉及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文艺演出、电影电视、服饰美容、教育等, 通过版权运营已成功跻身世界传媒集团前列。再看国内,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成功运营版权的案例。从动画片到动漫、图书、文具乃至食品等等,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版权的创意开发,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版权产业价值链, 使得版权价值在各个领域实现最大化。还有《哈利·波特》, 实现文学作品影视化, 让版权作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并体现, 既有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相关衍生品的产生。由此可见, 版权的创意开发在版权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版权的有效保护

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包含人身权、财产权及邻接权。在大陆法系国家, 强调版权的人身性质, 即人身权;而在英美法系国家, 更侧重版权的经济属性, 即财产权。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建立较晚, 首部《著作权》法律于1990年通过, 1991 年实施, 2010 年第二次修正。

移动互联网时代, 版权的保护对象已经突破了传统版权法设定的保护对象。基于移动互联网出现的侵权案例近年时有发生, 如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诉苹果案、今日头条系列案、搜狐视频诉暴风科技案、新浪网诉凤凰网案等等, 亟待国家对于版权制度规则作出新调整, 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版权秩序, 建设文化生态文明。

4 结论

2014 年中央颁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 “融合发展”迅速成为当今的热词, 传统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核心无疑是版权内容, 获取优质版权、做好版权管理、实施有效运营对于出版社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出版单位应紧跟中央步伐, 不断寻求“一带一路”背景下版权领域交流的途径、方式,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摘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出版领域催生网络出版、手机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已成为我国出版业的基本发展走向。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趋势下, 出版活动的核心始终是内容, 版权资源始终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做好版权资源运营能进一步开拓传统出版者的视野, 打开思路, 丰富产品, 推动转型。基于传统出版单位版权运营本文作出如下探讨。

关键词:融合发展,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创意开发

参考文献

[1]谢清风.一体化:版权运营推动出版融合发展[J].科技与出版, 2015 (9) .

[2]张凡.面向东盟, 讲好中国故事——广西人民出版社的版权贸易之路[J].出版广角, 2015 (8) .

[3]王智源.论版权的经济性质与价值实现[J].编辑之友, 2012 (7) .

[4]张洪波.版权资产: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J].中国出版, 2015 (10) .

[5]马力海.出版单位开展版权资产管理应关注的三大问题[J].中国出版, 2015 (10) .

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 篇3

关键词:军工市场,新形势,资源整合,生态系统

与民品市场相比,军工市场拥有宏观环境影响大、市场集中度高、研制计划性强、准入门槛高等诸多特点,这也决定了军工市场与民品市场具有不相同的运作模式。近年来,随着军队系统作风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军工事业单位改制渐入高潮,军工市场形势较以往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军工市场运作模式也势必要随之发生变化。传统军工事业单位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积极转变思路,从而有效发展军工市场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军工市场形势分析

1.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军方持续不断改革优化武器装备采购流程,蓄意打破以往优势军工事业单位的优势,引入竞标等竞争机制,吸纳新兴优质资源。特别是随着军民融合策略的深入发展,大力鼓励民企参军,民营企业对于军工市场满腔热血、大胆投入,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将响应速度快、工作方式灵活的优势显著放大,传统军工事业单位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2.军队系统作风建设。2012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即“八项规定”,军队系统深入持续地开展作风建设。这对于传统军工事业单位一直奉行的关系型市场模式带来重大冲击,以往那些以“拉关系、搞人情、套近乎”为基础的运作方式与新形势格格不入,迫切需要军工事业单位顺应形势发展,摸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方式。

3.军工事业单位改制。随着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大幕的拉开,军工单位由事业逐渐向企业过渡,以往笼罩在军工单位头顶的“国家队”光环不再,军工单位发展军工市场所拥有的先天优势被逐步削弱,甚至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后,薪酬福利等政策短时间内很难与市场挂钩,对于优秀的市场人才,尤其是青年市场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市场人才流失的问题。

概括来说,以往的军工市场可以概括为垄断型、关系型市场,而新形势下军工市场则逐步向开放市场、自由竞争市场转变。

二、军工市场开拓思路

针对新形势下军工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如上特点,笔者认为传统军工事业单位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积极转变思路,具体可以通过“两整合、两创建、一转化”等切实举措来发展军工市场。

1.两整合。(1)市场资源整合。对内部已有的相对分散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现代企业架构和运作模式,构建统一的市场营销体系,各功能模块定义清晰,进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裁减冗余,并且切实提高市场人员能力素质。一方面,发挥统一的市场营销体系在渠道共享、信息互通方面的优势,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可齐心协力办大事,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个性化市场,区别对待,认真应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个性化运作模式。(2)优势市场整合。对已占有的外部优势市场进行整合,巩固并进一步扩大优势市场,提升已有产品在军工客户中的口碑和信誉,充分挖掘已有产品对军工市场的惯性驱动力效用。一方面,将已有产品做好做精;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军工老客户关系的维护。

2.两创建。(1)创建新的市场开拓机制。仿照现代商业市场运作模式,创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市场开拓机制。一是要改变以往“重签单,轻策划”的思路,重视产品策划职能,挖掘产品的独特价值输出,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培养细分市场;加强企业宣传、增加在公共大事件上的曝光率,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二是要加强市场队伍建设,鼓励引导优秀人才投身军工市场工作,拓宽军工市场从业人员职业通道,进一步完善军工市场人员薪酬体系。(2)创建产业生态系统。现代企业要求发展,必须融入产业生态圈系统。军工单位通常规模大,底子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则必须围绕自身创建产业生态系统,占据产业链条的上游。在新形势下,找准企业独特价值输入,打造产业生态圈,广邀产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培养合作伙伴,实现市场联动,寻求多方位合作意向也是开拓军工市场的必由之路。

3.一转化。传统军工单位通常为知识密集型劳动企业,技术储备雄厚,军品研制经验丰富。在新的形势下,如能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则可以有效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人员分工中增加技术市场人员角色,鼓励具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员直接参与到市场开拓活动中来,或者让技术专家兼职从事市场开拓活动,接洽客户第一手信息,加强对于客户需求的牵引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新产品的策划。

在“两整合、两创建、一转化”中,“两整合”重在打基础,对市场资源和优势市场进行整合为新形势下发展军工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两创建”意在提升,新的市场开拓机制和产业生态系统是切实提升传统军工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规范化市场运作模式的重要手段;“一转化”为突破创新,将传统军工单位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是促成传统军工市场完成质变的突破创新之举。

三、结束语

传统单位生活区论文 篇4

(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把事作为重心, 根据事情去分配人, 所以说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本”, 属于纯粹的事务管理, 是不去分析管理人与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不能有效的、系统的发展人力资源。

(2) 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强调静态的、固定的制度管理, 用制度把人事管理约束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人力资源处于封闭状态, 主要目的是去控制人, 而不是去管理人, 也即把人看为物, 也就是和“以事为本”一个道理, 这就造成在传统人事管理下, 事业单位人员具有固定性和被强制流动的状况。

(3) 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是着眼于当前, 把当前的事情作为重点工作。传统人事管理和组织的目标没有直接映射的关系, 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人员不论在个人还是在组织上, 都缺乏长远的自身发展规划。

(4) 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是依据事业单位工作准则和所在部门办公章程以及个人工作任务去办事, 是按既定计划去办事, 在这个过程中就缺少甚至磨灭了工作的创新性。同时事业单位受上级主管部门管理, 所以一些人事的重大调整、调动等决策都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 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无主动权。

二、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强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 并且结合事业单位的现状更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就是把人、人力资源看成最主要的资源, 就是突出“以人为本”, 主要重视并挖掘人的才能, 使人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主要地位, 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1) 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强调“以人为本”, 把人才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资源去开发利用, 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基础上改进, 既不丢失传统人事管理的“以事为本”, 也重视根据人的能力体现, 去为人找事。从而激发人的最大潜能, 让事业单位人员主动地、积极地去开展工作, 并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这就把现代人力资源提高到了最高战略地位上。

(2) 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具有较高能动性的人事管理, 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 是将人作为事业单位最大的财富, 通过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等办法的实施, 事业单位可根据组织目标性, 去最大限度地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也在公开公正的进行职务岗位的调整, 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才华, 做到人尽其用。

(3) 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传统更重视理性与感情化的管理, 较多地“以人为本”的考虑人的情感、价值等个人主观, 以人为本地表扬、激励, 从而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授权, 使事业单位人员在具体事情办理过程中, 更能发挥个人的长处, 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更能去主动追求创造和创新。

(4) 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要求不仅要管理好在职在岗的工作人员, 更要求对事业单位今后人才的规划和科学发展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一些执法类事业单位中, 更要求能够储备执法类人员或者能够随时顶替其他岗位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 而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注重当前的工作人员, 不去考虑因单位扩大或急需相关人才时而不能及时提供人才, 所以这也是事业单位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事业单位中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目前, 在国家新一届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 举国上下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科技与创新是开启“中国梦”至关重要的“钥匙”, 而科技与创新的主体就是人。事业单位是一个从事社会公益服务业务的非营利社会团体、组织, 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量化物质、货币形态, 是国家的分支机构 (引用自百度百科) ,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说事业单位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把人力资源做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管理, 一个国家才能富强民主, 一个民族才能振兴, 才能实现“中国梦”。在一个国家单位的组织中,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为利器, 立足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 锻炼培养人才, 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 让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 才能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才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能力。针对个人, 有潜能开发、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融入组织、创造价值, 奉献社会的问题, 这都有赖于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

(1) 对事业单位决策层,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事业单位作为为社会提供相应及补充服务的单位, 可以说服务是事业单位关注的主要方面, 而事业单位人员又是服务的主体, 也是服务提供的最重要的第一资源, 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主要资源, 才算抓准了管理的要义、重点。

(2) 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树立动态的、系统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情感、思想的“主体”, 不是被管理的静态的、无思想的“客体”, 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更应该去考虑如何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去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去激发人的创新性等, 并为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把事业单位人才建设做到位, 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职责职能更好发挥。

(3) 事业单位中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升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能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都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事业单位中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能更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和服务热情。

(4) 对一个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中、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 这是每个人十分关心, 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在事业单位中, 传统的人事管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我们相信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会为每位职工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事业单位如何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事业单位中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前文已经提过, 如何在事业单位中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去转变是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 个人认为, 要把该转变实现的更好, 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思想转变, 把人看作第一要素。首先要按照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政策, 切实转变好思想观念, 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 通过结合实际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转变。要切实改变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中就应该把“事”作为主要管理目标这样的思想, 更应该考虑“人”这一最重要的因素,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 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

对于创新来说, 方法就是新的世界, 最重要的不是知识, 而是思路 (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所以说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 就没有创新的行动和实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 应该努力去创新思维去想新办法、找新出路, 而创新理念思维的主题都是“人”, 所以说把人看作第一要素是事业单位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经之路。

(2) 动态的系统的去管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不是永恒不变的, 在事业单位中的传统人事管理这种静态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事业单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所以迫切需要在事业单位中全面推动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观念去转变, 从单一管理观念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同时还应当注意,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强调管事, 而且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是针对事去管人, 由此来看传统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 因此, 管理者系统的、动态的管理理念, 将事业单位中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利用, 以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

(3) 提升管理理论高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无论国家还是一个组织发展, 都要确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事业单位中, 人力资源更是重重之重, 所以说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论高度, 要在事业单位中把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去转变, 要提升战略高度去认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事业单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中的作用和地位。

(4) 加强科学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向更好方向发展一个必要条件, 从工作分工、定岗、考核、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和程序, 都有其专业的技术含量。如何在事业单位中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部分科学的统筹起来,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单位、职工, 吸引新的人才进来, 留住现有的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 只有科学地、系统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功效。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转轨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重心已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 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所以, 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必须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这一转变应该是迅速的, 是“以人为本”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才能提高科技创新到实践的原动力, 从而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上一篇:密歇根大学下一篇:电动机常见故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