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议

2024-10-14

一般建议(精选4篇)

一般建议 篇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新闻报道和文献的形式,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一般诊疗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由于政策漏洞有可能出现骗保、不规范收入的情况,应根据情况不同和划分不同的一般诊疗费标准,按病人参保情况不同区别收费,加快支付方式改革,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政策,寻找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问题,建议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 ( 2010年12月10日) 的规定, “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 ( 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 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2013年2月10日) 也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10元左右。要严格落实一般诊疗费医保支付政策,将其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按规定比例支付”[2]。一般诊疗费是指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技术劳动的诊疗服务收费,在具体层面,诊疗内容一般包括: 门诊、急诊及为患者提供候诊、就诊设施条件、病历档案袋、诊断书、收费清单、初诊建病历、病历手册、营养状况评估、儿童营养评估、营养咨询等。它实质上是一项医疗收费改革,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为了保证其健康发展和运转的补偿政策,是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对于体现医务人员价值、减少静脉输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项政策在实施上存在着争议,并在实施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1 实行一般诊疗费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1. 1 实行一般诊疗费的目的

实行一般诊疗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增加医疗机构收入而又不加重群众负担。同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调整服务行为,通过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获得更多补偿,并逐步改变基层药物滥用、超范围医疗的现状,保障群众的健康。

1. 2 实行一般诊疗费的意义

实行一般诊疗费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实行“一费制”,即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 ( 含静脉输液费等费用) 以及药事服务的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内容和项目相对简单,简化合并收费项目可以方便群众就医,也便于监管。其次,为了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转变基层门诊输液率偏高、抗生素激素滥用的现状,为群众提供适宜的药品、适宜的服务和适宜的技术,对一般诊疗费制定统一收费标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常见的诊疗流程,挂号、就诊、拿药 ( 或者打针、输液) 均执行相同的收费标准。最后,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同步调整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具体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应参考各省各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门诊统筹情况、服务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制定[3]。

2 一般诊疗费的实施现状

2. 1 大多数省份标准基本一致

目前已出台实施意见的大部分省份收费标准大约是每门诊人次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约8元,个人承担约2元。如广东省、湖北省个人承担为3元,湖南省、黑龙江省等个人承担2元,河南省、宁夏自治区个人承担1元,山东省个人承担不超过2元等。

2. 2 根据不同机构来制定不同标准

有些省份根据机构的不同制定的标准也不同,比如安徽省规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门诊人次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8元,个人承担2元;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门诊人次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5元,个人承担1元[3]。山西省也规定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门诊人次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次报销8元,个人负担2元;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为每人次5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次报销4元,个人负担1元; 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为每人次4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般诊疗费每人次报销3元,个人负担1元[4]。

2. 3 根据地区需求制定优惠政策

2013年1月1日起,甘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通知,调整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通知指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村卫生室将现行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项目。其中,村卫生室中医一般诊疗费由现行3元调整为6元,西医一般诊疗费由现行2元调整为5元; 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一般诊疗费由现行5元调整为10元,西医一般诊疗费由现行4元调整为9元,连续诊疗3天为一个疗程。其中,村卫生室中医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西医一般诊疗费报销4元,个人自付1元; 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一般诊疗费报销9元,个人自付1元,西医一般诊疗费报销7元,个人自付2元”。城镇居民一般诊疗费个人自付后剩余部分,在不增加个人负担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地区门诊统筹规定比例支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甘肃省的这项政策对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带有一定的激励成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全部纳入村医收入。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取的一般诊疗费作为新增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来源之一”[5]。

3 实施一般诊疗费所存在的问题

3. 1 付费方式导致收费不合理

一般诊疗费这种“打包”付费的方式,将有差别的病情、有差别的医疗服务等同化了,即无论医生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量是多少,也不分技术难度高低,都实行一个收费标准。例如,过去患者到乡镇卫生院就医,如果仅仅找医生开药,只需支付药品费,但在“打包”付费的一般诊疗费政策下,却需支付10元左右的一般诊疗费,甚至医生仅仅提供了有益的医疗建议,没有给患者开药、打针、注射,都收取一般诊疗费[6]。这反映出了一般诊疗费政策给患者带来的过度消费,也没有真正反映出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劳务价值,可以说这种政策在付费方式上是不合理的。

3. 2 机构门诊量下降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由于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社区中心的收入主要依靠政府拨给的公共服务经费和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有很多社区没有对医护人员实施全面绩效考核,因此主要依据各区政府情况予以拨款。如果每名患者收10元左右的一般诊疗费,既可以增加社区服务机构的收入,又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对于一些没医保的病人来说,社区卫生中心“门槛”升至10元,这会把一部分病人赶到大医院就医,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社区卫生中心门急诊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一旦执行了一般诊疗费,有可能直接导致社区门诊量下降。

3. 3 机构有可能出现骗保的情况

一般诊疗费取消了单独收取注射费的收费方式,这有利于约束医疗机构过度医疗的行为,减少国人过度输液的问题。但从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一般诊疗费包括了一次性输液器等耗材成本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务和技术价值,会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只要输液必定亏损的境地。因此,有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为了避免经济损失,便会钻政策的漏洞,甚至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来造假,骗取医保基金。

3. 4 间接造成不规范收入

全国多数地区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住院人次及医疗收入纳入了考核重要指标,将考核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补助和其所属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这客观上就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通过增加服务量和服务收入来完成考核任务,有了一般诊疗费这项政策,一定程度上为重复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等埋下了隐患[7]。

4 讨论和建议

4. 1 划分不同的一般诊疗费标准

应根据患者就诊项目的不同,将一般诊疗费区分为中医和西医、注射型与非注射型分别予以核定。同时适时调整相应的收费政策,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7]。山东济南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即根据患者就诊项目的不同,将一般诊疗费区分为中医和西医、注射型与非注射型。其中,中医类、西医类注射型一般诊疗费标准为8元/人次,其中个人负担1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或新农合基金负担7元; 中医类非注射型一般诊疗费标准为3元/人次,由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或新农合基金全部负担; 西医类非注射型一般诊疗费标准为2元/人次,由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或新农合基金全部负担。

4. 2 按病人参保情况不同区别收费

一般诊疗费政策是对已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保障补偿措施,也是针对各医院乱收费现象采取的统一收费措施。然而,由于没有考虑到没有医保那部分患者和慢性病人,所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可以将病人分为参保和未参保两类进行收费,学习江苏常州的做法,对未参保等不符合享受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待遇的人员,暂不实行一般诊疗费收费政策。

4. 3 加快支付方式改革

加快支付方式改革,在实施总额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按人头付费、单次门诊医疗费限额等预付费方式,合理有效控制诊疗服务数量和费用,进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防止通过一般诊疗费套取医保基金情况的发生。严格执行基金管理制度,规范合理使用医保基金,并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信息化建设加以结合,提高其监管能力。

4. 4 制定合理化考核制度

合理调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和收入核定政策,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了争取绩效考核收入,出现以增加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为主导的不良行为。要将群众满意度列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在人员编制和配备上加强管理,防止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一般建议 篇2

1 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 临床症状

发病猪场母猪大多无异常表现,零星出现体温升高,厌食,淘汰率大多不超过1%。保育舍发病最为严重,主要发病时间集中在下产床进保育舍的时间,开始表现拉稀,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暂时控制住拉稀后仍能反复,扎毛,最后拉干粪球,体温升高至40~42℃,厌食。皮肤发红,耳后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毛孔有铁锈性出血点;部分病猪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出现腹式呼吸,死亡。其次是产床上面的仔猪拉黄、白、水样粪便,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运动失调,肌肉振颤,逐渐消瘦,两肢麻痹,出现食欲废绝,最后脱水死亡的较多。育肥猪有的体温升高,厌食,有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

1.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肺脏肿胀、出血、变性,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明显,部分猪肺表面有小点出血,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肺部呈斑驳状褐色病变(大理石样);大多数病猪都是混合感染的肺病变,间质明显增宽,胸腔、腹腔内有少量黄色积液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呈多发性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淋巴结普遍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脏呈土黄色、质脆;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部分病猪脾脏肿大、质脆;喉头有点状出血,心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胃粘膜有出血斑,在胃底部出血较严重,呈片状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有出血溃疡斑,用剪刀剥离溃疡斑,可以露出鲜红的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

2 发病情况统计

调查了126个猪场(散养户)发病情况,收集了152份病料开展相关疫病实验室检测工作,进行汇总,初步检测结果见附表。

3 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分析

3.1 猪瘟典型病例较少,隐性感染现象常见

从调查情况看,猪场免疫程序较为混乱,缺乏科学指导,疫苗主要有细胞苗和脾淋苗,但是生产厂家众多,疫苗种类多,价格差异较大,质量差别也较大,大多数猪场只重视免疫,不重视免疫效果评估,免疫的盲目性比较大,免疫效果难以保证。加之猪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会导致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弱或不应答。另外,猪瘟隐性带毒母猪的存在,使猪瘟疫源难以清除,导致仔猪垂直感染,这也是当前仔猪出生后在产床上出现拉稀、死亡及保育舍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3.2 流行性腹泻是当前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

今年仔猪腹泻对养猪业造成了显著危害,从检测结果看,流行病腹泻病毒的检出率高达30.26%,与猪瘟混合感染检出率也达到6.58%。而传染性胃肠炎检出率较低,另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也较低,说明今年仔猪腹泻与流行性腹泻相关较高。

3.3 猪蓝耳病发病虽有所缓和,但仍不容忽视

2006年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高热风暴”,给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随后几年,蓝耳病仍是猪场防疫的重要疫病。当前,蓝耳病的感染在免疫的猪场和未免疫的猪场发病有明显的差异,但基本上均以发烧、体表皮肤发红、耳朵发绀、咳喘、呼吸迫促、腹泻、神经症状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为主要症状,不出现高的死亡率。从检测情况看猪蓝耳病的病毒检出率仍然较高,因此,对于本病仍然不可松懈,还应密切关注。

3.4 圆环病毒病呈上升趋势

今年圆环病毒病从临床情况看,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绝大多数PCV2呈亚临床感染,出现临床症状多与继发感染有关,或者完全是由继发感染所引起的。从检测情况看,本病病毒检出率较高,且与猪瘟病毒同时检出率也较高,也说明本病与猪瘟的协同作用不可忽视。

3.5 多重感染依然是疫病流行的主要形式

多重感染是近几年来猪病流行的主要形式,从今年的统计结果看,猪流行性腹泻、蓝耳病、猪瘟和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疫病在其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细菌病的继发和混合感染,使病情更为复杂,临床上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疫病的症状,剖检变化错综复杂,以蓝耳病和猪瘟为主的呼吸道症状及呼吸器官的典型变化和广泛性损害,几乎见于所有病猪群中。

4 当前猪病的发病原因探讨

4.1 病原因素和环境因素

病原的传播是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一,养殖场过于密集,使病原容易在养殖场间相互传播,容易形成自然疫源地;其二,尽管兽医管理部门在交通要道上设置了不少防疫检查站,但是由于违法成本较低,道路四通八达,动物运输车辆逃避检疫的现象较为普遍,使病原易于传播;其三,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工作不到位,病死动物流入社会和随众乱扔的现象常见,使养殖环境越来越恶化,病原的污染面扩大,这也是造成疫病暴发的重要因素。

4.2 气候因素

冬末春初交替季节,温差大,加之温度上升引起猪舍内氨气浓度升高,造成猪体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开始复苏繁殖,加重发病。

4.3 饲料因素

一些饲料企业为了单纯追求猪长得快或吃料后不拉稀,盲目加大铜元素用量和滥加抗生素,猪长期食用这样的饲料导致肝、肾损伤,抗病力下降;加之,发霉玉米广泛使用,尽管有的猪场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种霉菌毒素会进一步对猪的肝、肾及其他内脏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免疫功能下降,这也是导致猪群发病的重要因素。

4.4 免疫因素

免疫程序不科学、疫苗保存或使用不当,免疫时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抑制性药物等造成免疫失败,致使猪群对抗传染病的能力降低,一旦病毒、病菌侵入猪体则发病严重。当前诸多的小规模场及散养户,对该免什么不该免什么缺乏认识,对科学免疫知之甚少,盲目性很大;大、中规模化养猪场而言,虽有较强的防疫意识,但很多猪瘟兽医技术力量薄弱,免疫程序设计不科学,为图省事,不顾配伍禁忌,将多种疫苗同时注射的现象较普遍,大、中规模化猪场对免疫效果的评估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特别是在进行效果评估时,对科学监测的概念不理解,做不到随机采样、科学采样。

4.5 技术因素

就养殖行业整体而言,其养殖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散养户不具备基本的养殖和防疫知识。规模化养猪场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养殖和管理技术,但是兽医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疫病防治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也是它们的薄弱环节,同时由于检测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规模化养猪场在猪病诊断检测方面的误断、错判的现象也很常见。

4.6 药物因素

疫病的预防与控制离不开药物,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重用药、乱用药、错用药屡见不鲜。盲目用药或大剂量用药,结果由于药物无效或中毒反而造成病死率上升。违规生产经营、制假、贩假、造假现象并不少见,不少假冒伪劣及质量不合格药品在市场上流通,加之众多从业人员欠缺鉴别能力,以及药品销售行业操作的不规范性,使养殖行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 防控措施

提高对动物疫病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并将搞好饲养管理作为预防动物疫病的前提,对于中小规模养殖场,应注意猪场兽医的引进和培养,从场长到饲养员都应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理念。

5.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科学配比的预混料或全价饲料,注意圈舍通风换气和防寒保暖。加强猪场的消毒防范工作,猪场要设多道消毒防线,消毒防范制度要执行到位,避免外人进入场内,尤其是买猪车要在距场外500米彻底消毒后方可接近猪场,买猪的、卖饲料的不得随便进入场区。除常规消毒外,大风过后要及时消毒,要防止人为造成消毒药药效降低,确保消毒效果。灭蝇、灭蚊、灭鼠工作要常抓不懈,应避免猪场饲养其他动物。还应控制猪只摄入霉菌毒素。目前,猪场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部分只能吸附黄曲霉毒素,而对玉米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的吸收效果较差,因而一些猪场虽然已使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但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2 科学免疫

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效果良好的疫苗,并确实免疫到位,适时开展免疫效果评估工作,保证疫苗免疫确实有效。尤其是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的免疫要切实抓好,两胎以后的母猪可停止细小病毒病疫苗的免疫,但产第一胎前一定要免疫。猪瘟免疫应定时保质保量完成,免疫后要定期评估免疫尤为重要,应保证猪始终处于高抗体状态,以防野毒感染;蓝耳病要根据猪场的情况进行免疫,母猪每年至少免疫3次,稳定性好的猪场仔猪免疫1次,稳定性不好的猪场,仔猪要免疫2次。

5.3 坚持自繁自养

防止频繁引入外调猪,而带入新疾病或新毒株,以造成猪场环境的改变,引起发病。

5.4 注重种猪瘟、蓝耳病等病的净化控制工作

防止垂直传播疫病的影响,造成疫病持续传播。

5.5 及时淘汰病弱猪

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以防病原扩散,并杜绝病死猪流入社会,造成疫情传播。

摘要:对2012年入春以来126个猪场的猪病发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流行性腹泻、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等疫病是当前猪病的主要流行病种,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当前猪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并对当前猪病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当前猪病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把“一般”校办得“不一般” 篇3

但是, 社会意识的惯性很难“刹车”。这不, 许多人不还是在那儿想方设法“择校”吗?论个中原因, 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长期的政策“倾斜”, 已经使重点校更“重点”了, 一般校更“一般”了。尽管如今的政策开始向一般校“倾斜”, 可在人们心理上, 重点校并没有消失, 一般校还普遍存在。就是再宣示教育公平, 也难免让人打个“问号”。显然, 如何把“一般”校办得“不一般”, 到了需要破题的时候了。

滨海新区的塘沽第十五中学给我们提供的“答案”, 众多专家一致认为颇有价值。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一般校———初中校, 24个教学班;近千名在校生中, 三分之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社区居民中, 绝大多数是“蓝领”……就是这样一所再“一般”不过的一般校, 如今办得真的很不“一般”了。不管你过去怎样看, 学生的变化是明摆着的:站在操场上就是齐, 坐在教室里就是静;课堂上就是跟着教师认真“走”, 大课间就是选好项目可劲儿练……处处洋溢着幸福, 人人表达着愉快。也有人议论:“表面文章谁都会做, 成绩上去才是硬道理。”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时下, 社会还要看“分儿”, 想绕也绕不开。但是, 这话还真站不住脚。其一, 就算是“表面文章”, 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就是你想做, 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像这样的一般校不下工夫行吗?谁不信就试试!其二, 如果确实能把“表面文章”做到实处, 学习成绩肯定会上去。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据内部权威人士透露, 塘沽第十五中学从2007年起, 连续3年的毕业中考成绩在本区的位次上, 与三年前的七年级入学成绩 (即小学毕业的质量检测) , 及上一年的毕业中考成绩相比, 均有明显提高。这三届毕业生中, 被市重点高中录取的, 少则18人, 多则33人。要知道, 这是在七年级入学成绩大多数不高于“良B”的基础上做到的;要知道, 这是在中考“参考率”始终超过99%的前提下做到的。你说容易吗?

校长潘怀林用三句话, 解析了学校变化的原因。

第一句话是“让每个学生得到信心”。这话说得很实在。这里的学生经历了6年的“风风雨雨”, 又被“分”到了这样一所学校。面对新的“学习危机”, 他们最缺少的不正是信心吗?

为了让这些刚刚走出童年的孩子, 尽快走出灰色的心境, 潘校长带领他的教师团队, 确定了“人人有才, 人人成材”的理念;做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家长满意的学校”的承诺;发出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誓言。为了让所有学生今天能在学校里抬起头, 不断争取进步, 明天能到社会上挺起胸, 迎接美好未来, 潘校长带领他的教师团队, 千方百计地寻找学生的亮点, 尽力抓住, 尽量“放大”。因为这些学生更需要知道自己也有“阳光”的一面, 也更期待给大家展示“阳光”的一面。于是, 哪怕只是把地面擦干净了, 把桌椅排整齐了;哪怕只是见面能问好了, 彼此懂谦让了;哪怕只是上课敢发言了, 做操能用力了;哪怕只是作业写清楚了, 课文读流畅了……只要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丁点儿“哪怕”在瞬间闪过, 就会随时随地得到教师们的肯定, 就会受到班集体的鼓励。就是“常规”的找学生个别“批评”, “传统”的请家长“介绍”情况, 也已经由“较真儿”导致“较劲”, 转向了从交流变成交心。潘校长说:“这些孩子知道自己面临‘出局’, 但很害怕真的‘出局’, 我们多一分认可, 他们就多一分信心。”温总理有句名言,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在金融危机面前需要信心, 在学习危机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让每个学生得到信心, 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信心本来是精神层面的力量, 在这里正在转化为物质层面的变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到处可以看到学生进步的“轨迹”, 到处能够展现学生成长的“果实”。

第二句话是“让每一节课保证落实”。这话说得很关键。你干的事再多, 说的话再好, 课堂教学的问题不能解决, 也不会有说服力。而一般校的“软肋”恰恰在于此。有这样一种“理论”:重点校和一般校的根本差别, 一个是“不学而教”, 一个是“教而不学”。虽用“根本”未免绝对, 但说“差别”还算贴切。塘沽第十五中学当然也不会例外。

温总理有句名言,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让每个学生得到信心, 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为了突破“教而不学”, 落实每一节课, 潘校长带领他的教师团队, 针对学生基础较差且程度不同的“学情”, 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策略;结合课改已经推开且有待深化的“教情”, 选择了高效教学的路径。

这里的“分层教学”, 完全突破了“快班”、“慢班”的固有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创新, 它凸显了三个特征。一是合理分层。学校根据学科要求分成低、中、高三个教学层次。其中, “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基本标准, 形成基础能力, 保证那些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 能够感受学习乐趣, 为他们能够进入“中”、“高”层次做好准备。二是尊重选择。学校在对学生逐个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教师充分征求学生本人意愿, 并适当进行指导, 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层”。尽管同一学生对不同学科会有不同的选择结果, 尽管随着学习的进程学生还会提出新的选择, 但是他们选择的自主性的确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自觉性。三是灵活实施。学校在坚持“班内分层”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情况的不断变化, 协调运用班级教学、分组研讨和个别辅导等不同的学习形式, 使过去一直追寻而没有得到的“既能面向全体, 又能分层优化”的教学效果, 充分显现出来。

这里的高效教学已经形成长效机制。作为一种教学创新, 它早已超越了一般号召和典型引导的阶段, 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学—练—议”的方法和“学练卷”的载体。教师按照分层教学的要求, 在备课的过程中本着“学—练—议”的基本过程, 设计“学练卷”。在课上, 学生自己根据“学练卷”了解和把握任务, 阅读和理解教科书, 思考和试做例题, 议论和探究规律, 演练和研究习题……他们随着课堂步步深入的学习, 跟着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 盯着自己层层目标的落实, 享受着自主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果。

应该说, 为了每一节课能够保证落实, 无论是分层教学的策略, 还是高效教学的机制, 塘沽第十五中学实际提供给学生的是更加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同时也让同行分享了最具现代教学本质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思想。

第三句话是“让每项活动体现收获”。这话说得很重要。要是学校真没有活动了, 一天到晚就是上课、作业、考试, 学生能喜欢吗?其实, 这绝不是要不要“规定”的问题, 而是要不要“规律”的问题。因为即便有了规定, 不是也有人不按“规定”去做吗?可“规律”是谁也拗不过的, 你要是违反了规律, 它就惩罚你, 不管你是谁。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从课堂以外的更多途径, 得到更多方面的教益。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 潘校长带领他的教师团队, 注重“创新设计, 扩大收获”。学校的班会活动总是要把学生推到“前台”, 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大”到“绿色环保, 低碳生活”、“我爱祖国, 我爱滨海”、“传承美德, 奉献爱心”, “小”到“我的学业我做主”、“文明交通我参与”、“让爱天天住我家”。每次班会都会打动学生的心。他们在同学和教师面前, 可能神态还显得“窘”些, 表达还略微“生”些, 动作还难免“硬”些, 但是你会看到他们内在的感动和真实的感受。这些感动和感受, 来自学校给予他们的前所未有的尊严。你想, 由此得到的收获能不深刻吗?就是全区性的专题活动, 在这里也有声有色地进了班级。学校举办的“责任教育”展览, 要由各班学生轮流担任解说。当他们站在同学、家长、社区居民、上级领导、来访专家的面前, 为客人介绍自己和同伴在“责任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时, 那喜悦、那自豪、那激动, 真是让你热泪盈眶。

这里的课外活动总是鼓励学生自选项目。尽管每周只有一次, 只要学生提得出来, 学校都能设法满足。学校开发了近30个课外活动小组和社团, 涉及文学、艺术、体育、科技、劳技、社会等领域和门类。其中, 有的活动很具创意, 比如纸艺、编织;有的又很“冷门儿”, 比如藤球、篆刻。在这样的一般校里, 组织和指导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 谁让学生喜欢呢?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跨年级、跨班级的新集体里, 逐渐确立了规则意识, 领悟了创新精神, 学会了自主管理, 懂得了团队合作……这些收获比起掌握某项技能, 了解某项知识, 不是还要珍贵得多吗?潘校长说:“我们不能剥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权利, 因为学生可能从中收获明天的职业理想, 最起码可以收获未来的生活质量。”可以说, 这是对课外活动的很生动、很理性的诠释。

解读塘沽第十五中学和潘怀林校长的时候, 不禁让人想起了世界名校帕夫雷什中学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应该说他们确有相似之处。同样是“一般”学校, 同样是“草根”校长, 也经历了同样的精深思考, 同样的努力探索。只是塘沽第十五中学还没有经受同样的不懈追求、同样的持续研究。如果潘校长们能够坚守同样的“经历”, 坚持同样的“经受”, 全市的塘沽第十五中学们, 何止可以做到“把一般校办得不一般”, 就是办成中国化的帕夫雷什中学不也完全可能吗?”

“一般将来时”的不一般用法 篇4

一、概念: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也可用来表示将来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常见的表示一般将来时的时间状语有tomorrow (morning/afternoon) , theday after tomorrow, next year, soon, in two days later等。

二、常见结构:

1.shall/will+动词原形

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 常伴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shall用于第一人称, will通用于各种人称。在问句中, shall常用于第一人称, 表示建议、征求对方意见或询问某一种情况。如:

The Greens will come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week.

下周格林一家将来参观长城。

2.be going to+动词原形

A.表示主体现在的意图, 即打算在最近或将来要做某事, 主语通常指人。如:Are you going to write to your friend in the USA this Saturday?

本周六你打算给你美国的朋友写信吗?

B.表示说话人根据已有的迹象认为很可能即将发生某事。这时主语既可指人也可指物, 此结构往往表示客观事态的发展, 而不表示主观的意图。如:

Look at these black clouds in the sky.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soon.

看天上的乌云, 我认为快要下雨了。

【触类旁通】

其它表示一般将来时的表达法:

1.be to+动词原形

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即将要发生的动作, 表示可能或一定会发生某事, 常表示“职责、意图、约定”, 有时也表示命令、禁止或可能性。如:

Little Tom is to come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ith me this evening.

今晚小汤姆回来和我一起玩电脑游戏。

2.be about to+动词原形

表示即将要发生的事, 意为“正要做某事、正准备做某事”, 但该结构通常不与具体的时间状语连用。如:

Don’t do you homework now.We are about to have lunch.

不要再做作业了。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

3.be+v.ing

表示按计划即将发生的动作, 用进行时形式表示一般将来时, 但这种结构只适用于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 即通常所说的瞬间动词: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 move, return等, 并常伴有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以区别于进行时的动作。如:

—Millie, will you please answer the telephone?

—No problem.I am coming soon.

—Millie, 请接下电话好吗?

—没问题。我就来。

4.用一般现在时表示按规定或时间表预计要发生的事, 或表示根据规定或时间表上预计要发生的动作或事态。如:

The train leaves Nanjing for Beijingat 19:55 this evening.

火车今晚19:55从南京开往北京。

5.在由“if, when, as soon as, until, till, after, before”等引导的条件或时间状语从句中, 若主句为将来时 (不能使用be going to结构) , 从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时间。如:

I will give you a call as soon as mymother comes back tomorrow.

明天我妈妈一回来我就打电话给你。

【拓展延伸】

will/shall+动词原形&be going to+动词原形的异同点:

两者都可用来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或将来的意图。前者多用于口语, 后者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文告中, 两者有时可换用。如:

There’ll (is going to) be a football match in our school next week.

下周我校将举行一场足球赛。

但要注意的是:

1.若强调某个意图是经过事先考虑好的, 用be going to;若表示某个意图没有经过事先考虑, 而是在说话的当时才临时想到的, 则用will。如:

—Mary is in hospital, Millie.

—Oh, really?I didn’t know.I’ll go and visit her.

—Millie, 玛丽住院了。

—啊, 真的吗?我还不知道。我要去看看她。 (临时想法, 不能用be goingto)

—Mary is in hospital, Millie.

—Yes, I know.I’m going to visit her tomorrow.

—Millie, 玛丽住院了。

—我知道, 我打算明天去看看她。 (事先考虑的意图, 不能用will)

2.若指迹象表明要发生某事, 用be going to;表示说话者认为或相信要发生某事则用will。如:

It’s very dark and cold.It’s going to snow.

天很暗而且非常冷, 要下雪了。

I’m sure he’ll be back in an hour.我确信他一小时后会回来。

3.will还多用于对话中, 即一方听了对方的话后所作出的反应。如:

—Please don’t walk on the grass again. (请不要再践踏草坪了。)

—Sorry, I won’t do it again. (对不起, 我不会了。)

4.be going to常含有“即将”之意;而will既可表示“即将”又可表示“较长时间后的未来”, 或不表示任何特定的将来时间概念。如:

I’ll travel to the moon one day.

我有朝一日到月球上旅行。

5.在表示“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以及表示“客气的邀请”时, 用will, 常见的结构是:Will you please (not) do something?如:

Will you please help me carry these heavy boxes into the ground floor?

请帮我把这些重盒子拿到一楼好吗?

【中考链接】

1.—Will you be free this Saturday afternoon?

—I’ll have to take part in the writing competition.

(2008年宿迁市)

A.I am not afraid.

B.I am afraid not.

C.I am afraid so.

D.I am not afraid so.

2.—Will you please fly a kite with me in the park this afternoon?

—.I will visit my grandparents in my hometown.

(2008年泰州市)

A.I think so B.I’d like to

C.I’m afraid not D.I’m afraid so

3.There is somebody at the door.I go and see who it is?

(2008年徐州市)

A.Shall B.Must

C.Will D.Would

4.—Shall I help you move the desk to the corner?

—.I can do it myself.

(2008年湖北省恩施州)

A.No, thanks B.Not at all

C.Of course D.Never mind

Keys:

上一篇: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管理下一篇:油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