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共11篇)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1
广义的医疗档案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社会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涉及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医疗卫生行业的标准化管理等医疗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归档等基础工作, 还涉及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汇集了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数字化、网络安全、医疗档案的及时准确录入、公共医疗卫生信息的检索及统计学应用、个人医疗信息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远程病例讨论、病情分析、疑难与罕见病例的探讨与诊治等社会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是未来数字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找出我国现阶段医疗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提出拓展医疗档案资源的社会利用, 积极探索医疗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是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
一、我国医疗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疾病和治疗
目前, 我国各医疗机构均自行管理和独立运行着各自的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同一名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就诊, 所形成的各自独立的医疗档案不能全面反映该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状况, 因此导致的重复检查、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等现象, 对于患者或社会均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2、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档案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作为病人疾病的案卷, 医疗档案是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要资料。由于医疗档案具有法律效力, 使其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譬如用于司法取证、保险理赔、转诊治疗、劳动鉴定、以及病退和评残等各方面, 也是医疗纠纷事故评定的重要的法律依据。
现在只有部分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医院的医疗档案实现了电子化, 很多基层医院还在产生着大量的“天书”式的手书病历档案。这些或存有很多漏洞、或有涂改的医疗档案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由于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出现医疗纠纷时医疗档案成为造假和争夺的重点, 医疗机构随意删改医疗档案的情况严重, 由此引起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如何迅速提高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档案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杜绝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资金浪费, 积极拓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统计学应用 (诸如流行病学应用) , 稳步提升医疗档案信息作为涉医法律证据的权威性, 实现医疗卫生行业全面有效监管, 这是现阶段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3、不适应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
伴着医疗机构体制的改革, 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机构。最突出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出现, 给医疗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档案的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由于我国大多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重经营轻档案工作现象严重。因此, 如何有效管理如此庞大的档案工作,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档案的规范管理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另外, 政府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缺失对医疗档案的实时监管, 势必形成管理盲点。而这些盲点往往就是我国医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
二、医疗档案社会利用的必要性
1、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医疗档案的社会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疗档案既可为患者的病例讨论、病情分析、疑难与罕见病例的探讨与诊治提供参考, 同时也为医疗方法和用药是否合理、医疗费用项目查对等提供可靠依据。
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中, 医疗档案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无法代替的。它是判断是非、论定责任以及医疗技术鉴定的有效证据。在涉及人身伤害及工伤等案件时, 如被害人曾接受医疗抢救治疗服务, 医疗档案可作为证明材料, 证明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情况及损害后果遗留情况等。由于医疗档案是在诊疗事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因而是工伤鉴定、评残和处理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案件等的重要参考依据。鉴于司法实践中围绕上述证据的原始性、客观性和实时性等出现的争端, 如何让处于信息劣势的自然人实时、准确查询到所需的医疗档案, 或在医疗档案提交者以外的权威机构获得该证据, 是解决这种争端的一个可行的办法。
2、开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利用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疗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从国民的生老病死方面, 还是从社会保障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国民健康状况、疾病分布、人口寿命、医疗费用、药品消耗等都可以从医疗档案信息资源中获得信息。
有效利用医疗档案这一社会信息资源, 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 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后, 因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而节省的费用, 将远远超过因建立和运行这一平台而发生的成本, 将会在国民个人医疗保健支出和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利用是提高医疗管理和国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
我国医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努力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拓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利用, 正是上述任务所涉及的内容, 也是提高医疗管理和国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
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分布不均, 广大的农村人口处于相对落后的生活区域, 流行病学的防控一直是个历史性难题。对于疾病防控机构来说, 实时掌握和了解某地区、某些人群的疾病发生、发展, 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信息, 对发现和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及时获取和利用医疗档案相关信息, 将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医疗档案管理展望
1、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 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电子计算机管理的快速发展, 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将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最基本节点, 按照政府现有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 建成多级医疗信息网络。各级医疗信息网络的管理权限不同, 凭授权密匙实现各自权限内的监督管理。
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后, 将限制医疗档案的录入时限, 使之成为不可修改的电子文档, 以此保证医疗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客观性和实时性, 这也会直接提升医疗档案信息作为涉医法律证据的权威性, 在涉及司法取证、保险理赔、劳动鉴定、以及病退和评残、医疗事故纠纷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上, 患者的输入代码可采用身份证号码, 这样就可与公安系统的户籍信息、社会保障系统的人员信息相兼容、相互印证, 便于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后续利用开发。
在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上, 用户可依照网络权限或法定部门及权利人授权获取所需信息资源。个人用户可通过向相应机构申请获得这些信息。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主导拓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服务范围, 不断开发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 充分实现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2、全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化
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前提, 就是全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电子化, 并不影响各医疗机构现有的纸质医疗档案管理, 只是要求其必须与电子档案输出打印件的一致性。
实现医疗档案的电子化,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对医疗档案的文件格式、文件内容等做出规范性的规定,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将医疗工作中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采集、加工、整理、归档等, 控制医疗档案的质量, 使其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这项工作越早提出、越早实施成效就越显著。因为这仅是一个标准化的制定和推行过程, 结合各医疗机构正在进行的医疗档案内部管理升级活动, 即可为全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及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 真实性控制。通过科学的归档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等方式, 实现对医疗档案的有效监督控制。保证医疗档案的形成反映客观事实, 医疗档案决不可虚构和捏造。
第三, 全程控制。应将医疗文件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归档等工作与医疗档案的各个业务岗位设置进行统一设计,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成立监控小组, 由专业的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 以使管理目标整体优化, 进而实现医疗过程的全程控制。
3、建立健全网络条件下医疗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实现医疗档案电子化, 还应考虑医疗档案信息所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与网络条件下档案管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是医疗改革肯定会涉及的问题, 也是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未来数字化社会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医疗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应是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化, 建立健全网络条件下医疗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医疗档案利用服务范畴的广泛拓展, 不断开发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 充分实现医疗档案的利用价值, 将成为未来医疗档案管理的新课题。
摘要:医疗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应是建立国家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化, 建立健全与网络条件下医疗档案管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积极拓展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医疗档案,管理,展望
细谈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篇2
1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和作用
1.1 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1.1.1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 的证 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 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 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1.1.2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 在运 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 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 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1.1.3 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2〕。
1.2 医疗设备档案的作用:
1.2.1 发挥设备档案依据凭证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避免造成损失 。
1.2.2 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保证设备仪器完好率,延长 设备寿命。
1.2.3 提高设备仪器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得经济效益。
1.2.4 发挥知识储备作用为提高整体现代化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1.2.5 为效益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1.2.6 便于信息交流。
1.2.7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信息〔3〕。
2 贵重医疗设备档案的形成及归档的范围
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技术 性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过程结束后移交档案部门。
2.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
2.1.1 购置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购置、引进与投资计划和报 批文 件;市场调查、设备选型及购进途径方面的文件材料;设备、仪器购货或引进申请书、协议 书,以及医院内部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2.1.2 验收与调试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随机文件材料;验收 、安装及调试文件材料;有关索赔及“三包”服务材料。
2.1.3 使用与维修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有关的规章制度、使 用记录、维修记录。
2.1.4 更新改造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设备改造计划、申请书 、改 造验收单、更新记录及有关图纸;旧设备报废申请书、封存报告单、迁移安装报告、设备调 拨单、移交清单、设备处理报告等。
以上4部分设备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要以认真、到位、周到的工作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性,充分 发挥设备档案重要作用,各医院的级别规模各有不同,管理方式也有差异,购置仪器的方式 、渠道也不尽相同,档案的内容也会有必然的差异。现列举我院的归档文件,以供大家参考
2.2 大连市中心医院设备档案文件目录
2.2.1 购置阶段
2.2.1.1 科室购置申请报告
2.2.1.2 报市卫生局或市采购中心的申请购置报告及批复
2.2.1.3 购置设备论证报告及有关专家意见
2.2.1.4 生产厂家或经销商的资质证明,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生 产或销售许可证,如是进口设备还需要海关提供的报关单或免税证明及商检报告
2.2.1.5 购置设备发票复印件(原件送财务科入库报账)
2.2.1.6 购货合同
2.2.1.7 保修合同
2.2.2 验收与调试阶段
2.2.2.1 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报告
2.2.2.2 设备的有关说明材料,如使用说明书、样本、图纸、技术操作 规程、合格证等;
2.2.3 使用与维修阶段
2.2.3.1 仪器使用登记本
2.2.3.2 设备维修申请报告
2.2.3.3 设备外修申请表
2.2.3.4 外修费用与维修项目清单
2.2.3.5 定期维护项目清单
2.2.4 报废,更新改造阶段
2.2.4.1 设备升级改造情况说明(如有大出入可另设档案管理),
2.2.4.2 设备转移情况说明(包括院级和科室级别)
2.2.4.3 设备报废鉴定表
3 贵重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与档案的建立
3.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归档要求 归档工作由形成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相 关部 门或业务人员承担,任务结束或告一段落后,应当将需要归档的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校对准确,经有关领导审批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要做到线条、字迹清 楚,声音、图像清晰,载体质地优良,签署完备,不能用铅笔(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圆珠笔 或复写纸书写。所形成专业文件材料的用纸规格应规范化、标准化。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 必须进行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并编制归档目录一式两份。
3.2 归档工作职责分工 档案馆和档案室:监督、检查和指导。协助设备 仪器 管理人员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归档工作承担部门和人员:设备(技术)管理部门、 设备使用部门、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产品试制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等审查后,及时归档。
3.3 归档手续是档案归档过程需要履行的交接程序 参与人员:交接双方 及相 关人员。清点核对:根据设备仪器档案归档目录对交接的设备仪器档案逐卷清点核对,确定 账物相符。质量检查:分别对不同形式或载体类型的档案实体按照归档质量要求进行检查, 不符规定者重整。交接双方签字盖章:由交接双方分别在归档目录备考表上签字盖章。交接 过程需要说明的问题,应在归档目录备考表中说明,并由说明人签字盖章。
3.4 设备仪器档案的整理
3.4.1 分类(选择分类方法、制定分类方案)编制一个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设 备仪器档案分类方案。1)分类方案是进行科学分类的依据性文件,在编制设备仪器档案分类 方案时,要了解和掌握本单位设备仪器档案的内容构成和形成特点,确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和 分类方法,设置科学、合理的类目体系,形成完整的设备仪器档案分类方案。2)分类要求: 遵循同一规则。在一个单位内部或一个专业系统,同一台(套)设备仪器档案的分类标准要一 致。遵循效用规则。要适应设备仪器档案管理特点,追求分类的整体适用效果。有行业特点 。遵循排它规则。即同一级类目必须互相排斥而不能重合。
3.4.1.1 按仪器类别分类 根据设备仪器档案的内容性质和形成特点: 把设备仪器档案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层次,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不同等级的设 备仪器档案库藏体系。见图1。
3.4.1.2 根据科室分类情况分类。把各科室所属设备各自单独分类,见 图2。
3.5 设备仪器档案编目 1)案卷基本编目:以案卷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形 式固定案卷系统整理成果,揭示案卷内设备仪器文件内容与成分的工作。2)内容包括:编页 号、填制文件目录,填写备考表,填制案卷封面、脊背标签。
nlc202309022219
3.5.1 编号 为案卷制顺序号,以便固定案卷内设备仪器文件的顺序,便 于确切统计案卷内科技文件的数量,有助于保护和查找使用。
3.5.2 编制卷内目录。设备仪器成套图样或科技文字材料,一般在编制时 就有 图样目录或文件目录,编目时应尽量利用原有目录。文件形成时没有编制目录,或原有目录 不适用时,则要编制或重新编制目录。卷内目录位于卷内文件材料首页。1)内容包括:序号 、文件编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日期、页号(次、数)、备注等七项。2)卷内目录样本 ,见图3。
3.5.3 填写备考表。备考表是用来记载说明归档前和归档后案卷内科技文 件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的一种工具。它对于案卷的保管和使用,鉴定和统计都有一定的作用 。备考表项目:互见号、说明、立卷人及日期、检查人及日期等。互见号:反映同一内容但 形式不同并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档号后应注明档案载体形式并用括号括起。
备考表排列在案卷内所有科技文件的尾页之后。备考表样本,见图4。
3.5.4 填写案卷封面 案卷封面项目:案卷题名、立卷单位、起止日期 、保管期限、密级、档号、档案馆号等。
4 贵重医疗设备档案的日常管理与使用等。(保密、借阅、注销)
使用建立严格的贵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借阅人按制度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在 使用过程中,保证案卷完整、安全,按期归还,如有损坏、遗失,由借用人负责;精密仪器 原版说明书和线路图等重要资料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可借复印件;仪器使用科室如需 要可保存复印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设备转入其他单位后资料转入使用单位,并留 复印件以备查询;仪器设备在报废3年后,档案予以撤销。
4.1 注意事项:
4.1.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归档时间 归档时间的确定:可根据每种文件材 料的特点,本着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便于工作利用的精神,具体规定本单位每种设备仪器文 件材料的归档时间。
4.1.2 先归档后借阅。
4.1.3 随时归档:设备计划、采购供应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应及时将形成的 设备仪器管理文件
4.1.4 材料整理组卷。
4.1.5 定期归档:购置设备验收完成、进口设备索赔期满、自制设备检验 后。
4.1.6 坚持“三纳入”、“四同步”,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4.1.7 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的归档措施。
4.1.7.1 三纳入:1)将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工作 纳入 本单位归档程序。2)将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3)将文件归档工作纳入相关部门 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4.1.7.2 四同步:1)下达工作任务与提出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 档要 求同步。2)检查工作进度与检查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情况同步。3) 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科技文件材料同步。4)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全 优工程、优质产品与档案部门出具证明材料同步〔3〕。
4.1.8 设备仪器正常服役期的内容:包括设备仪器日常运转情况记录,技 术性 能参数和精度定期测试记录,设备仪器各类修理及更换零件的竣工验收记录,设备仪器维修 费用及主要能耗与材耗记录、设备仪器结构或零件更改、改造、增减记录,设备仪器事故报 告记录和设备仪器运行趋向分析,设备仪器利用、停用、封存与启封记录,设备仪器报废记 录等。
4 小结
档案的有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基础,对医院管理具有深远意义。设备档 案的建立和有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档案管 理人员要以认真、到位、周到的工作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性,充分发挥设备档案重要 作用医院各级领导应重视和关心各级部门设备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并要求认真执行。 定期检查和研究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档案管理人员要收集有关医疗设备发展现状、 产品动态等信息。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高精尖且价格昂贵的新型仪器日益增多,设 备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 收集有益杂志、技术资料、展销会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存入固定档案,为计划引进设备 提供依据。应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 的效益回报,促进医院各项建设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陈娟.如何搞好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J〕.浙江档案,2006,(9):35.
〔2〕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3〕张芸.档案管理学课程讲义〔J〕.中国档案学会资料,2010,(1):63
〔收稿日期:2010-12-9〕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篇3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都已经落后, 甚至于在这个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时代, 仍然停留于手工收集、检索水平上, 信息量少、工作效率低下、查询困难, 严重阻碍了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化管理。需改变传统的手工收集检索档案管理模式, 转变为现代的电子档案查询统计模式。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化、精确化、现代化和高效化。随时可快速调阅相关档案, 促进现代化医学的进步。
本文简要介绍我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存档情况及档案资料。
1 政府采购医疗设备
即20万元以上 (含20万) 达到政府采购的医疗设备, 我院按照政府招标流程进行采购, 资料包括:
(1) 申购资料: (1) 申购物资 (项目) 推荐表、 (2)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申购表、 (3) 可行性论证表。
(2) 招标投标资料: (1) 采购计划表、 (2) 进口产品批文 (如是进口产品) 、 (3) 招标文件、 (4) 评审资料、 (5) 中标单位投标文件 (包括了产品注册证书及注册登记表、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销售产品的经营许可证等资料) 、 (6) 中标通知书
(3) 履历本 (即是设备验收报告)
(4) 合同 (包括附件)
2 万元以上20万以下院内谈判医疗设备
即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医疗设备, 我院通过院内谈判方式进行采购, 资料包括:
(1) 申购资料: (1) 申购物资 (项目) 推荐表、 (2)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申购表、 (3) 可行性论证表。
(2) 履历本:即是设备验收报告。
(3) 合同:包括附件。
(4) 谈判资料:包括了产品注册证书及注册登记表、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销售产品的经营许可证等资料。
3 总结
所有万元以上产品说明书、使用与维修手册、线路图及其它有关资料一般随设备存放。计量、保养、维修等相关资料另建册存档。
(1) 备注:如有人借阅档案, 档案管理员需做好登记, 记录借阅人、借出资料、借出时间及归还时间, 以便追塑档案去向, 保证档案完整不丢失。
(2) 目的: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效率, 建立电子档案查询, 查阅档案方便快捷, 保证档案完整不丢失。
(3) 存在不足:我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也正在向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医院学习, 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为购买同类新设备提供完整的参考资料, 共同促进现代化医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韩光.创新档案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医药管理, 2009, (9) .
[2]曾冬梅, 徐勋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之我见[J].医疗装备, 2011, (02) .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4
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上海市《关于贯彻实施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沪卫医政
[2009]80号)、上海市医学会《关于开展本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的通知》(沪医会[2009]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一类医疗技术应保存以下档案
1.1 医院建立有第一类技术目录,每年根据新增技术项目更新。
1.2 每三年对第一类医疗技术有1次《第一类医疗技术定期评估审核报告》
1.3 2010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第一类医疗技术有下述档案材料:
1.3.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书》。
1.3.2 开展的新技术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
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1.3.3 属于有创操作的新技术,相关技术人员需填写《医疗技术人员准入
申请表》。
1.3.4 自技术准予开展之日起的一年内,无创技术年终有1次《医疗技术
临床应用情况报告表》;有创技术每半年有1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报告表》,共2次。
1.3.5 自技术准予开展之日起的一年内,有创技术每半年有5例《新技术
评价记录》。第二、三类医疗技术应保存以下档案
2.1 医院建立有第一类技术目录《
二、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附有《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二、三类技术在副本上登记。
2.2 为每项二、三类医疗技术分别建立档案。
2.3 开展的二、三类医疗技术有《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报告》《上海市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通知书》
2.4 自技术准予开展之日起2年内,每年有一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自查
表》、《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报告表》。
2.5 自技术准予开展之日起的一年内,相关技术每半年有5例《技术评价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5
关键词:医疗档案; 医疗档案管理;问题
医疗档案管理是系统的工程,是医疗机构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医疗档案 管理受到了重视,医疗档案管理学成为新兴的分支学科,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医疗机构来说,医疗档案管理是重要的 一个组成部分。目前,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 的增强,医疗机构为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人民社会保健意识,同时,也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医疗机构必须提高医疗档案管理。医疗档案管理关系到科研、医疗机构管理、 医疗机构发展等各个方面。在对疾病正确诊断治疗方案过程中,医疗档案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在医疗机构开展监督和检查工作、进行科学管理过程中,在医疗 业务质量统计分析研究中,医疗档案提供改进医疗机构服务质真实的可靠资料。
一、我国医疗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疗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管理, 医疗档案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已经成为各类医疗机构所必须面 对的问题。
1.不能适应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90年代全国范围内开始医 疗体制改革市场化的进程,医疗机构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医疗机 构管理体制的变化给医疗档案带来新的课题。随着政府对医疗机构拨款 的减少和资金供应的终止,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主要取决于市场需 求状况,包括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 成为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逐步走向全面竞争,价格机制也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医疗卫生的服务目标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靠服务收费来弥 补成本。医疗机构体制改革过度市场化,医疗机构转变为市 场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医务人员以及病床位数量的增长,使得医疗档 案的数量迅速增长;出现的医 患矛盾使得医疗档案成为焦点。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些混乱的局面,将医疗档案中的一些弊端暴露出来。医疗档案管理没有得到重视;医疗档案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医疗档案资源有待开发和挖掘:医疗档案管理存在漏洞,医疗纠纷越来越频繁,患者无法了解自己的医疗档案,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医疗档案成为造假和争 夺的重点,医疗机构随意删改医疗档案的情况严重。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变革使得医疗档案管理的弊病日益明显,因此,医疗机构管理下的医疗档案管理,对如何应对新时期医疗机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无法应对新型医疗机构的出现
医疗机构体制的改革,使得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出现,最突出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出现,给医疗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农民得到了实惠,体会到了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参保的人越来 越多,档案的数量快速增长。面对庞大的档案工作,如果没有完整准确 的档案管理,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因此,完善新型合作医疗档案的管理,使其尽快步入管理上安全有序,将成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 基础。民营医疗机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民营 医疗机构大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院长只是负责人,不拥有法人代表的权限,监 事会、职工代表大会一般也是流于形式。西方国家对医疗行业有严格的标准,而国内民营医疗的随意性过大。民营医疗机构的 医疗档案也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营医疗机构形成 的重要信息资源,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凭 证。但是由逐利性,民营医疗机构的档案工作相比相对 滞后,突出表现在:医疗档案体制不明确;其医疗档案建档未纳入管理范畴;领导档案意识差,重经营轻档案工作现象严重;内部档案不健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由此对民营医疗机构产生影响,亦将损害人民健康利益。因此,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档案的规范管理成为迫切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医疗档案管理的思考
对于处于改革新背景下的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档案的科学管理,须从宏观和微观着手。宏观方面实行分级管理,对新型 医疗机构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档案实施监管;微观方面,加强集中管理,明确管理原则,实现医疗档案管理前端控制。
实现医疗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应对医疗档案提出相应的文件 规格、内容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标准要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医疗工作中的大量信息资料 用进行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登记编制,控制医疗档案的质量,使其制成书写材料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第二,真实性控制。注重真实性控制。通过科学的归档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等方式,实现对医疗档 案的有效监督控制,保证价值的存在。真实性控制保证医疗 档案的形成反映客观事实。客观性是指医疗档案本身不能够虚构和捏造。
第三,全程控制。应将医疗文件的鉴定、整理、归档及医疗档 案的各个业务进行统一设计,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成立监控小组,由专业的医疗档案管理人员指导和监控,以便达到整体优化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杭平.医院档案:作如何应对举证责任倒置[J].中国档案,2003(6).
[2]徐尚峰.醫院病历档案借阅的几个问题[J].档案与建设,2005(4).
[3]张丽萍.怎样规范医院病历档案的借阅[J].丽水学院学报,2006(3).
[4]陶丽霞.医院病历档案由谁管[J].山西档案,2006(3).
[5]周兆刚.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3).
谈医疗机构档案管理 篇6
一、档案收集、归档
1.凡医院缮印发出的公文 (含定稿和打印的原件与附件、批复请示、转发文件等) , 原件一律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统一归档管理, 发文复印件按规定由收文部门各自归档。2.各部门处理完毕或批存的文件材料, 由部门文秘集中统一整理、归档。3.一项工作分别由几个部门 (科室) 参与办理形成的文件、决议, 由主办部门 (科室) 负责收集整理, 交院办 (人事行政部) 归档。4.部门 (科室) 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纪要与有关材料由本部门 (科室) 收集、归档。5.医院召开的工作会议文件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收集、归档, 并由会议组织部门 (科室) 指定专人将会议材料、声像档案等向院办 (人事行政部) 办理归档手续。6.医院员工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参加上级单位召开的会议等公务活动需将文件归档的, 应及时交院办 (人事行政部) 归档。
二、档案立卷
1.档案管理员应使用档案盒 (或文件夹) 根据文件类型将档案分别立卷, 统一存放至档案柜中。2.档案立卷应使用归卷用的“案卷类目”, “案卷类目”条文必须简明确切。3.案卷类目编制原则:含医院全称和经办部门全称, 按上 (医院全称) 、下 (经办部门全称) 排版;根据文字量, 也可以按左 (医院全称) 、右 (经办部门全称) 排版。4.案卷类目名称需根据5.3款标准, 采用标黑一号字体打印, 粘贴于档案盒 (或文件夹) 左侧距顶部3厘米处。5.归档的文件资料须按年度分别立卷, 立卷必须核对归档文件的完整性、准确度, 对存在缺陷的文件资料要责成有关人员收集齐全后再行立卷归档。6.归档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 目录清楚、字迹工整、图样清晰, 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笔和复写纸复写。7.部门 (科室) 经办的文件原则上应于收、发文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医院每年6月份以前必须完成上年度全部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三、档案目录编制
1.档案文件编号原则:A1A2A3A4—B1B2C1C2—D1D2, 其中“A1A2”为医院代字 (遵照《行文管理制度》附件《医院简称对照表》) , “A3A4”为两位数年份号, “B1B2”为部门 (科室) 代字 (大类) 号, “C1C2”为文件类型 (小类) 号, “D1D2”为两位数档案序号。以上代字为汉字的, 均用其拼音的首字母表示。例如:山西现代女子医院的行政部为经办部门, 归档文件类型为2006年的通知, 是此卷中的第7份文件, 则档号为:JX06—XZTZ—07。2.档案管理员应在档案盒 (或文件夹) 首页位置设立《档案目录》 (附件10.1) 。3.所有归档文件必须在首页面右侧用口取纸标记文件编号, 并按顺序将档案信息登记在《档案目录》中, 以便查阅。4.《档案目录》内容应包括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标题、页数、发文单位、发文日期、经办人、归档编号、备注等项目。
四、档案保管权限、期限与类型
(一) 档案保管权限
1. 财务部档案由财务部保存;2.人事部档案由人事部保存;3.医院证、章、信由总经理 (院长) 指定负责人保存;
4. 其他各类档案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保存。
(二) 档案保管期限
1. 财务档案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的保管期限执行。
2.医院证、章、信及相关文件资料属永久保存档案。3.政府职能部门授予、发放的各种许可证书、等级证书、资格证书、奖状、奖章、奖杯、锦旗等原件属永久保存档案。4.本医院的历史沿革、重要事项记载及反映本医院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属永久保存档案。5.普通文档保管期限为3年至5年。6.保密文档须于失效当日即刻销毁。
(三) 文档的保存形式
1. 文字性普通文档分为文字与电子两种方式保存。
2.计算机存储的涉密文件应采取加密保护措施, 文件密码由指定的文件保管人设定, 并须将该文件路径及密码报院办 (人事行政部) 备存, 并保证其真实性。3.机密文档以书面或实物形式保存。
五、档案查阅与复制
1.总经理有权查阅医院所有档案。2.部门 (科室) 负责人有权查阅本部门 (科室) 所有档案。3.其他员工因工作需要应经过审批方可借阅有关档案。4.文档查 (借) 阅应在档案保管部门 (科室) 进行登记, 机密文档及权限外查借 (阅) 须办理审批手续。5.查 (借) 阅或复制除财务类、人事类以外的档案须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负责人审批, 并进行相关登记。6.查 (借) 阅或复制财务档案、人事档案须由总经理审批。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 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如此, 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档案工作仍无法与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相适应。本文粗浅地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篇7
1转变观念, 重视科技档案管理在医院科研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1.1 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统一
医院要做好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是要统一思想, 统一观念, 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 互相协作, 克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 使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真正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保证和促进医院科技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科技档案真实地记录、储存着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计划任务书, 技术总结报告、合同书、课题项目评审意见书、评审报告、实验记录、经费使用、性能检测报告以及标准等有关学术活动的全部过程, 因此, 成为科研成果鉴定和申报乃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档案人员要针对医学研究和科研人员的需要, 设置不同专题, 筛选、编辑医务人员的科研成果、医学论文及资料, 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和医疗业务发展动向, 为医务人员科研活动提供指导性服务。近年来, 各级医院特别是各大中型医院在“科研兴医, 科教兴院”战略方针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科技档案, 将科研计划管理与科研计划档案管理相结合, 严把科技档案的质量关, 使之在科研成果的鉴定申报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医务人员在科研活动中, 要想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 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就必须拥有大量充分可靠的科研资料。因此, 医院要切实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 把静态的档案变成动态的信息, 活化科研资料, 为医务人员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好务。
1.2 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
档案工作的创新是指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运行机制、档案管理与利用活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因此, 医院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 观念要改变, 要较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和实施以来, 科技档案工作正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向迈进, 这就要求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 走改革与创新之路, 要把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观念真正落实到医疗科技档案实际工作中, 做好平时科技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做到常做常新。同时要把医疗科技档案工作当作一门学问, 研究它、认识它、探讨它, 以寻找其科学规律, 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 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重点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利用服务多少转变为医院前沿科学发展需要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拓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域, 以求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获得实际效益和最高利用价值, 探索一条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从而推动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3 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方法要与时俱进
医院档案工作的许多传统做法和管理方法在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传统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医院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由于过去观念和管理方法的落后, 必须对档案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就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而言, 人们对其医疗科技成果档案的价值和认识还不到位, 管理体制和管理队伍还有待健全和完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科技成果档案仍然是目前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中需要加强和特别要重视的环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医疗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 对科技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 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 科技档案也越来越表现其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业务部门的科技活动情况不熟悉的状况, 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医疗科研管理部门为核心, 互相协助, 互相配合, 分级管理, 制定适合于医疗科技档案统一管理的范围和标准, 尤其是医院的科技档案工作方法要更新, 要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和医疗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以克服医院原有档案室科技档案材料不足、业务不熟的缺陷。通过实践, 探索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 开创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2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医疗科技档案收集不齐全
多数医疗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 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 重视科技成果的论文发表与获奖, 轻视科技档案资料的平时积累工作, 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 与己无关。
2.2 医疗科技人员缺乏档案意识
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 自己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一定要归档, 归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 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 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2.3 医疗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
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医院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 在科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 致使医疗科技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2.4 医疗科技档案还存在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档案室设备简陋等问题
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疗科技档案材料, 已完成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材料没有随时归档, 即使是代表医院科技实力的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和部分获奖成果材料也因科研人员的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归档或缺失;有些科技项目结题后, 没有提供完整的项目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技术材料。由于以上原因, 医疗科技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 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 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 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 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少;复印件多, 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制约了医疗科技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3.1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理顺医疗科技档案归档程序
科技档案是科技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 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技课题、某一项成果, 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 因而就形成了科技档案的4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就必须遵循国务院发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由于一项科技课题完成的时间长 (有的项目往往需要几年) , 涉及的范围广, 参加的人员多 (集体完成) , 档案内容复杂, 造成了科技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 积累材料需跨年度进行, 加之课题的进展, 其形成的档案材料就会发生变化, 档案材料也就难以产生连续性, 易造成割裂现象。另外, 申报科技成果奖有时受到科技申报制度的制约, 必须由科技管理部门出具有关证明方能申报, 但也有许多已结题而不报奖和暂缓报奖的成果项目就不受制度条款的约束, 从而也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档案材料零散在外。为此, 必须把科技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走实现科技工作与科技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 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 掌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 保证医疗科技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 最终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达到提高科技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医疗科技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可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和完善科技档案积累和科技归档的各项规章制度, 理顺医院档案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档案形成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联合体。
3.2 加强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档案管理
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医院的科技能力和对医院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影响力, 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 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 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 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 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 因此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应从立项起立卷归档, 然后将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分年度补充到科技档案中去, 以免遗漏, 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和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都有重大意义。
3.3 提高医疗科研人员的科技档案归档意识
科研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的主体, 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 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4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专、兼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是关系到工作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是当前医院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另一方面要培养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管理、团结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工作作风。
3.5 加快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基层医院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 篇8
医疗档案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医疗档案仅仅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的问诊、查体、影像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信息的记录;广义的医疗档案包括医疗仪器与设备档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档案、居民医保档案、患者的病历档案等各方面。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疗档案的内涵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同时也对医疗方案的管理和开发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疗档案信息化软硬件不足, 只重视医疗档案的存储, 对医疗档案的开发和管理相对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基层医院管理和业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基层医院档案开发与管理的注意要点
1.加强基层医院信息化软件和硬件的配置
医院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场所之一, 医疗档案的电子存储能为医院医疗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很大的便利, 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网站进行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也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更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节省医院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大大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效率。到目前为止, 基层医院基本实现电脑化办公, 但是医院的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较高, 基层医院由于起步晚、政府资金投入和筹资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基层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主要体现在基层医院的信息化软件和硬件的配备相对不足。因此, 政府应增加对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购置信息化设备, 升级医院档案管理系统, 并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增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以某县级医院为例, 该医院于2009年开始, 购置电脑, 建立医院内部网络, 逐步实现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信息的高效沟通。同时, 医院档案管理也逐步实现电子化, 电子病历档案可以在各个科室之间调出;各种医保政策和实施情况也有档案室备案;相关医疗事故的处理记录也进行了电子档案备份, 并对医院相关科室的档案进行了细分。同时, 该医院升级了原来的档案管理系统, 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使档案的调取和利用更加方便快捷, 整个档案管理与开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从重视医疗档案的存储向重视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转变
基层医院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视档案的存储工作, 存储工作完成以后就将档案束之档案室, 没有做到及时地对档案信息进行发掘和开发。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实施使档案信息的存储工作变得简单快捷, 将为档案室的人员减少很多工作负担, 将为他们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时间。同时, 医院除临床科室外, 其余各科室尚未形成凡事都分门别类记录电子档案的习惯, 多数人还并未认识到档案管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为此档案管理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引导全院形成一种档案记录的习惯, 并积极向重视医疗档案开发的角度转换, 提高医疗档案的实用价值。当然, 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对档案保密的基础之上。以某医院为例, 该院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十分重视为档案的调取提供便利。通过电子档案可以使各个科室实现公共档案信息的共享, 临床科室可以通过系统调取相关辅助科室上传的医疗档案信息, 并将之运用于临床, 为科室的临床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临床科室可以将同一类型病例进行梳理总结并充分讨论, 有利于科室医疗水平的提高, 也为临床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加强对医疗档案质量的管理
医疗档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在医疗档案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医疗档案的是否真实、科学等问题。为此,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档案质量的监督和控制。首先, 应由医院各部门对医疗档案的格式及内容进行规范, 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 促使医院尤其是临床各科室对医疗档案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充分的采集、加工和整理, 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由相关行政科室制定相应的归档制度和检查制度, 定期对医疗档案信息进行抽查, 奖优罚劣, 逐步形成规范, 保证医疗档案是对真实信息的完全记录。以某二甲医院为例, 该院为保证医疗档案的真实, 制订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制度, 并建立了医疗档案的全程管理制度;对医疗文件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加工的岗位进行了统一设置, 对人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设立监督管理小组, 由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 定期对医疗档案进行抽查, 对医疗档案不合格的, 尤其是临床科室医疗档案不合格的提出批评整改意见, 对丙级病历档案的书写者予以财务上的处罚, 从而提高了医疗档案的质量。
4.细化医疗档案的分类
传统的观念认为, 医疗档案仅仅包括临床病历档案, 这种狭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医疗档案一般分为医疗行政档案和医疗临床档案, 为了更好地对医疗档案进行开发和管理, 应将其进一步细化, 如分为医疗设备档案、医疗事故鉴定档案、居民医保档案及病历档案等。细致化分类后可以对各项信息进行简单快捷的搜集。例如, 某二甲医院改进了原来不重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与开发的理念, 将医疗设备档案单独列出, 对相关的设备技术文件材料进行整理, 在仪器与设备出现故障时, 首先调出相应设备的数据材料及相关技术文件, 并对仪器设备的维修进行档案记录, 大大减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使设备科对仪器设备的状况更加了解;在医疗事故鉴定档案的管理上, 积极促进医院的临床工作人员对既往发生的医疗事故档案进行学习, 形成一种风险规避的意识;临床病历的管理开发是医疗档案管理与开发的重点, 该医院对不同科室的医疗档案按照时间、病种进行了归类, 为临床医生对病历的集中学习和归纳提供了很大便利, 并且为临床医生的临床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三、结语
基层医院医疗档案的管理与开发是基层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石, 基层医院必须十分重视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 这样才能不断维护患者的健康, 处理患者突发的紧急情况, 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社会信誉, 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最基础的保证和支持, 也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因此, 基层医院应更加重视医疗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工作。
摘要:医院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对基层医院提升管理水平, 改进医疗教研工作以及减少医疗事故, 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 生活水平的改善促使居民健康意识增强, 给医疗档案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 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档案的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档案,开发,管理
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篇9
1 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 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 (2) 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 (3) 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 (4) 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 (5) 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 (6) 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 (7) 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 其时间周期长, 中间环节多, 参与人员杂, 因此, 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2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 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 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 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 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 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其次,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 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 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 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 要维护和检修, 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 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 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 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3 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 归档时间长, 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 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 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 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 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 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 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 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 使用很频繁。因此, 如不集中统一管理, 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 破坏档案的完整性, 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4 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 便于开发利用, 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 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 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 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 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 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 明确工作目标, 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 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 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 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 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 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 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
4.2 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 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 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再移交医院档案室。
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 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 使之配合档案部门, 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4.3 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 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 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 均要建立设备档案, 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 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 以及随机技术资料, 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 (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 、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 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5 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 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 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 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 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 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S
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 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 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关键词:医疗部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0 (6) :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 1998 (7) :28.
[3]陈娟.如何搞好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J].浙江档案, 2006 (9) :35.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10
【关键词】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实现途径
一、前言
信息化时代下,医疗档案的管理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实现信息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是人工实现的,档案也是具体可感的,耗费人力、财力,还经常出现档案丢失,整理错乱的情况。调取档案时往往都不尽人意。所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可以实现档案提取的科学性,提高效率。虽然目前在医疗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依然呈现着可喜的趋势,医疗档案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
二、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医疗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可以减少原件的直接使用,原件多为纸质的资料,使用过程中难免容易损坏。而信息化可以避免使用原件,将宝贵的原始资料保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档案信息化还能节省成本,原本的繁重的归档整理档案等所花费的人力都可以解放,减少人力开支。更直接的优势体现在查找资料方便、快捷,提取资料时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及时、准确、系统。档案资源整合重在体现资源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共享性,信息化发展可以使得医疗档案在医学界实现快速的共享,可以扩大档案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
三、在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许多医院存在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调较为滞后,信息更新不迅速,这些与领导的不重视也是密切相关。医院只看重了提取档案时的结果,但却没有重视档案管理中的效率问题,要重视过程的高效化。有些医院领导觉得信息化可有可无,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但是却没与深入研究档案管理背后的重要意义、从细节提高整体管理效果的必要性。医院只有提升重视度,才会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培养、技术支持。
(二)档案管理软件开发落后。我国的软件开发与许多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都一直在迅速发展,但是在医疗方面的软件还是相对较为缺乏。随着医疗事业中的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复杂性也不断增强,所以对档案管理软件的需要不断增加,功能要求也不断提升。软件的更新才更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提高软件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软件的新开发赶不上计算机硬件的创新发展。为了提升我国的档案管理软件开发,需要不断培养开发新软件的人才。国家和社会都要重视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相关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创新能力。
(三)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存在非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传统的人员安排有些还没有改变,依然安排专业知识匮乏的,有些人员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严重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在入职时需要进行专业知识考查,进行一定时期的专业培训,要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会导致档案的整理、提取等出现错乱的可能性增大,出现错误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广泛的时代,专业人员要有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能应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
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档案中的丰富信息对于医疗事业中的参考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所以实现医疗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极为重要,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医疗档案管理要支持多种方式储存、支持实时浏览,具有方便的检索功能,内部网和外部网都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软件公司也要不断开发多功能的医疗管理软件,支持档案管理中的输入输出、检索、数据储存、统计报表等等功能。管理标准也要明确制定,做到有标准可依、可衡量。管理人员也要明确职责,达到体系化、规范化。
(二)加强医疗档案信息化传输的网络化。加强医疗档案信息化传输的网络化,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档案的使用性,发挥其最大功效。发挥这些信息的最大功效的一个途径就是建立医院自己的档案信息网站,将档案中的有效信息都进行实时的发布,为其他医疗界同伴提供资料共享,为病人了解病情更加有效。可以通过这个医疗信息网站检索、上传、邮件接收、输出等功能,实现网络化能将医疗档案最大化地普及全社会,提供需要。
(三)加强医疗档案专业管理的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档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就很重要了。为了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这需要更高的要求。在招新的人员时,要充分考察人员的专业知识,还有更方面的能力,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要有创新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在职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在职的人员要重视后期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开发创新思维。还要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考察,实行奖惩制度,激励人员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充分的发挥医疗管理档案信息化的优势,促进医院医疗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也紧随时代的步伐,医疗档案信息化发展也是必要趋势。医疗档案的管理实现信息化有节省个人力资源、管理便捷、效率高、资源共享等等优点。虽然目前医疗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路途中还有许多的难点,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还是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完美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医疗档案信息化传输的网络化,加强医疗档案专业管理的人员队伍建设,这些都是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医疗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大致都是更加高效的趋势。
参考文献
浅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篇11
近几年来,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档案管理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 其地位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数字信息化技术兴起之后, 使档案从纸质模式跨越到电子模式, 深刻影响档案工作开展, 但同时传统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的根深蒂固, 要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进一步创新, 以便让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 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现今的社会发展, 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促使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首的数字化信息技术, 掀起了社会的信息革命, 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信息服务具有高质量和高效性的需求, 在档案信息需求日益剧增的客观背景下, 要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创新, 以加深与信息社会发展的磨合程度, 这样才能够逐渐摆脱传统管理机制和落后服务手段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制约。结合目前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重新设置工作思路, 以及在目标、观念、体制等方面, 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价值, 信息化发展同时也是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之一。
(二) 档案工作发展需求
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改革的深入, 与医疗保险档案为载体信息资源与日俱增, 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传统载体档案与数字档案相融合,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对象;实体档案保管和档案信息开发相融合,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任务;档案呈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特征, 形成新的档案工作性质。换句话说,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资金密集化、知识密集化等发展趋势, 而这一切皆属于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新任务, 亟需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设备, 为其发展注入活力, 方可逐步实现医疗保险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迎合了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不仅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要求, 另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符合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 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方法研究
在了解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 需确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点, 一方面结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明确创新方向, 另一方面是将创新内容与创新方式相结合, 深化管理工作创新的内涵。
(一) 结合档案利用者需求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是包括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政府部分、社会大众员在内所有档案信息利用者的共同需求和愿望, 因此,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需要结合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1. 档案信息需求方向的掌握。
由于档案利用者在知识结构、社会实践、年龄阅历等方面都具有差别性, 直接影响各自的档案信息需求方向, 为此要求在开展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时, 努力从这些用户的需求规律出发, 多层次和多角度揭示档案信息, 并结合多用户的需求, 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譬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服务主体是医疗机构和病患者, 前者利用档案是服务患者所需, 后者则是为了通过保险渠道报销医疗费用, 因此, 所有的档案信息应该从医疗机构和病患者的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内容。
2. 用户需求评价指标。
为了掌握档案信息利用者的需求方向,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深入基层, 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核实, 掌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内容和规律, 为档案内容创新提供参考性的意见。譬如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关系到档案信息的全局性和综合性, 因此应该重点收集活动相关的文件材料, 典型经验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而普通工作者是管理者计划的执行者, 因此信息的收集要尽量倾向于他们实际工作意见和建议。
3. 创设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心理环境。
档案机构的设置、档案组织形式、档案利用方式等, 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心理, 而相应的内心体现, 会影响档案的需求行为。为此, 作为档案管理部门, 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 形成具有活力的档案用户队伍, 譬如以最为简单的网络检索方式, 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找到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 同时建立网络反馈渠道, 让用户能够动态提出相关的评价和需求, 作为档案事业创新工作开展的依据。
(二) 利用内容与方式创新
医疗保险档案的数字化创新, 服务内容和方式将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这是拓展档案社会服务效能的关键。可结合现实需求和针对档案特点作用, 在提供一般利用的基础上, 创新利用内容和方式, 以促进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服务方式改变。
利用档案数字化资源利用的优势, 通过展览举办、规章制度制定、档案知识宣传普及册印发等方式, 将传统的查阅利用方式, 转变成为咨询服务的方式, 以及将检索工具的模式, 转变成为多途径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
2. 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
除了在网络上提供档案服务相关的简介、快报等静态信息, 还需要将具有一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价值内容的动态档案信息, 通过互动性网络平台, 提供给档案利用者需求的信息, 譬如开展在线咨询, 档案利用者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在线QQ、网络电话等方式, 直接向档案工作者提出相关问题, 并由档案管理者在线直接解决档案利用者所遇到的问题。
(三) 编目与编研创新
医疗保险档案数字化创新, 要求进行重新的编目和编研, 盘活档案的内容, 提高档案的服务工作地位, 在编目和编研的时候, 一方面要求快速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 另一方面是结合工作时间, 编制检索工具和汇编档案文件。
1.
根据数字化信息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档案检索体系, 提供查找线索、揭示档案内容、科学管理、信息交流等功能, 根据档案利用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完善各种检索工具, 开拓可以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查找档案的检索渠道。
2. 编制检索工具。
以网络化为发展方向, 结合网络技术, 缩短利用者与档案之间的距离, 譬如在相关网站上建立有效链接地址, 将网上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集合起来, 优化档案的检索利用。
3. 档案编目。
在熟悉档案内容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档案的内容, 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 深入挖掘档案的信息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迎合了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不仅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要求, 另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符合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 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 基本明确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方法, 但这些方法在档案实际创新工作当中, 仍然有必要结合相关工作, 予以灵活的利用。
摘要:档案事业为知识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展,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兴起之后, 譬如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 为档案资源的丰富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在医疗保险行业中, 档案管理工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 为此,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文章将在分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如何开展档案的创新工作。
关键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姜继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经验探索[J].管理观察, 2014, (21) :184-185.
[2]李华.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J].卷宗, 2014, (4) :49-50.
[3]刘旻.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20) :259.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医疗档案管理06-07
医疗业务档案管理08-08
医疗档案:管理模式11-24
医疗保险工作档案管理06-07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内容10-24
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11-02
医疗机构设备档案管理论文06-08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职责07-10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08-09
医疗科研档案08-14